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5:58: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1篇

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一种用简洁、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说明学习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往往能起画龙点睛之妙;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如在讲授《夜走灵官峡》时,板书完题目后,教师可这样导入:“标题中表示时间的词是什么?表示地点的词是什么?是谁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样一问,就牢牢地抓住了全文的线索(走——不走——再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温故知新法

这是一种借故求新的导入方法,即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温故是手段,求新是目地。如在讲授《茶花赋》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散文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曾奉献给我们北京美丽的香山红叶,请我们品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今天,他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欢吗?”学生情绪高涨,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教师接着说:“《香山红叶》的作者借红叶喻老向导;《荔枝蜜》的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那么,我们现在要学的《茶花赋》中的茶花又象征着什么呢?”此时,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联想导入法

这是一种由远及近、由此及彼地引导与课文有关的人、事、物,通过教师的联想介绍,因势利导地引出课文的一种方法。如讲授《老山界》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二万五千里,举世闻名。英勇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什么山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非常险峻,可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了解这段故事吗?那就听一听翻过此山的一位老战士的讲述吧!”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了。

四、寓教于乐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必须设计巧妙、教学方法新颖,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将知识的传授融合在兴趣盎然的智力活动中。如在讲授《统筹方法》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一般都喜欢做智力游戏。现有甲、乙、丙三人,分别拿一只、两只、三只容积相等的水桶去打水,而水龙头只有一个,如何安排他们的打水顺序,才能使三人所用时间最少?”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借势导入新课:“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而周密地考虑整个工作进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筹方法》这篇课文吧”。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以后的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谜语故事法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采取寓意深刻而又幽默轻松的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在讲授《蜘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上课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学生一听猜谜语,兴趣立刻来了,都在积极地思考,谜底很快就出来了。教师接着问:“蜘蛛究竟是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同学们学完《蜘蛛》这篇课文就会明白的。”学生的兴趣立刻又被转移到课文学习中去了。

六、设置疑问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紧密地结合课文,恰如其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发学生思维的钥匙;巧妙地设疑,可使学生受到启发与鼓舞,体味到成功的欢乐,并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如讲授《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街市,人人都很熟悉,那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异常热闹。但天上的街市有谁见过?试想一想,青天之上、白云之间的街市会是怎样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物品?有什么样的人物?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郭沫若先生是怎样写天上的街市的。”这样层层设疑而问,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智力。

七、创设情境法

第2篇

1 方法育途径

1.1 让学生通过审美教学,最终学会独立审美

独立审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所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激励就显得弥足珍贵,教师的讲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自学更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学相长说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所有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基本都是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方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适合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对于学习新知识是如此,对于领悟“美”的真谛也是如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简单的“授--受”的转换,教师只管宣扬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学生只管被动的接受,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学效果差。

1.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操

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带有很多的科技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和工具层出不穷,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机,认真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在课件制作中,都要充分运用录像机、投影仪、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将声、图、信息以多样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起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增强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走入文章深入,去体会作者情感的波澜,愉快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重视自身形象。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处处注重自身修养,从穿戴,到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做到模范,板书要书写规范,美观大方,朗读用语规范,带有感情,语言艺术运用充分,风趣幽默,以身示范。尤其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定要加强,因为一个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一定要站在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塑造2.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熏陶,也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进行良好的课外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涯很漫长也很短暂,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理论是实践结合,美学与文学结合,在文字的激扬当中,更加深刻的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进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概念;特点注意;问题

在教学中要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探讨语文教学方法问题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特点。

(1)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达到另一种目的起到妨碍作用。

(2)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3)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

(4)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从教师角度看。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

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翻译式串讲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二)从学生角度看。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已转变的现代教学思想。

(三)从师生兼重角度看。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是一种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才刚刚起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的都是基本功。正是由于小学生是初学,加上语文学习需要的不单是记忆,更是感悟。这就说明了语文不好学,也不也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选择好每个知识点的最佳教学方法。

为上好每一节课,为让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首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钻研学习,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确实把握好不讲和精讲的尺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落到实处等等,这些都要在备课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到。另外,在每节课上课前,还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让学生怎样获得?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课前的四问必须让自己准备更充分,绝对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新课标准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问题,并从分析入手,达成对框题所含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笔者总结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学、导、练”教学模式,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以方法指导为核心的“方法渗透、领悟、小结、运用”教学模式,以获取信息、积累语言为核心的略读课、自主阅读课教学模式,以体验、探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中高年级,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

朗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在其他科教学中也很常用。朗读分为齐读和自由读两种,齐读使用的情况有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本上的时候,如刚上课时朗读一下课本标题或上节课学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新内容适应时,这主要在预习过后,齐读可以让学生自己纠正自己读错的字词等;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时候,这主要是用在分组练习上,可以让全班都参与其中。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思维 教学方法 选择 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研究和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每一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效,方法本身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我们常看到很多文章对一些教学方法予以褒贬,似乎总要把一些教学方法分出个三六九等,这种单纯就方法而论方法的优劣,是一种认识的误区。方法只是我们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它们的优劣不是取决于它们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者如何去使用?使用者有怎样的教学思维?又会在什么情境中去运用?

语文教学思维不同、情境不同,就会选用不同的方法,事实上即使选用同一种方法,因为教学思维不同在具体运用时也会有很大差异。

一、教语文教学思维支配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教语文教学思维下较多运用“讲授法”和“串讲法”

教语文教学为“教”而教,以传递固有的知识体系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教语文教学思维下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是便于“教”。正是基于此,教语文教学思维下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和“串讲法”。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而串讲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一种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也是“讲”,但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系统讲解。讲授法和串讲法本身各有其优点,但同时也有缺陷,如果在教语文教学思维的指导下,教师整节课都滔滔不绝的“讲”,单一去运用这两者中的某一种教学方法去组织教学,就很容易使课堂教学走向了“满堂灌”的泥淖之中。

2.教语文教学思维下讨论法的运用分析

随着课改推进,教语文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方法也有很多变式。譬如,时下很多教师采用的讨论法。讨论法本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教法。但在教语文教学思维下,教师对讨论法的运用却常常走样。笔者观察很多语文讨论课,一节课先由老师给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少则几次讨论,多则十几次,小组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代表发言,发言结束后,教师给出“权威”答案,然后宣布整个讨论结束。

这种模式的讨论有两个特点,其一所讨论问题的结果几乎是不用讨论的,因为不论学生怎么讨论交流,教师最终所给的结论才是问题唯一正确的答案。其二讨论过程机械,教师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学生就开始了,而不论学生是否思考好,交流好,教师设置的时间一到,学生就被叫起来回答问题。

这种讨论法只是为了把教师要讲给学生的问题,换了个形式去“灌”给学生。与讨论法的宗旨不相符合,学生讨论不是为了能动的去探究和钻研他们觉得有疑难和有碰撞的问题,不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意见,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新的程序。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比满堂灌的讲授法有了进步,实际可能还不如讲授法,因为讨论本身是无效的,只是浪费了教学时间。

3.教语文教学思维下问答法的运用与分析

问答法本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语文教学思维下,很多教师把问答法当作辅助自己“讲”的一个手段,如:提问本身并不是为了辩难,解决问题。这样的问答往往造成了表面热闹的课堂气氛,问题本身却被忽略和掩盖。

4.教语文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总体特征

纵观教语文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呈现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其一,方法的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侧重于教师的“教”;

其二,因“教”定法,任何方法都是为了便于教师的“教”与“讲”,重方法的形式,而忽视方法的内在功用。

二、学语文教学思维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学语文教学思维下教学方法选择灵活

学语文教学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所以,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出发点是便于“学”。学语文教学因学情而定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范例法等等教学方法,在学语文教学思维下可以灵活地选择运用。

学语文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学情而定,这种教学思维下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在研究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前提下来研究“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根本趋向是: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有利于老师明确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课堂教学方法侧重于“自学式和自悟式”的学习方法,侧重于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2.预习法在学语文教学思维中的运用与分析

预习法是语文学习中自学式学习方法,学生从朴素的阅读文本开始,教师从研究学生学情,诱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着手。预习的首要问题,不是简单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而是引导学生接触文本,让学生自觉的去阅读感知,自主的去学习,并力求使自主阅读和自觉感知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书千法,以读为本”,学生不阅读,没有自觉自主的学习,仅靠教师“讲”,是不可能在语文学习上有很大作为的。基于此,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预习,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后,依据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知进行进一步的学法指导,从学生的质疑中感知学生学情,从学生的问题中把握学生的求知动机和求知方向,从而顺向引导,引导的目的是使他们有更强的求知欲望和更理性的求知动机。

3.讨论法在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运用与分析

讨论法在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运用与在教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运用有很大不同。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课堂教学中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适应性等特点。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课堂讨论中教师是讨论的参与者和调控者,而绝不仅仅是问题答案的终结者。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课堂讨论是教学方法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学”,所以,讨论应该建立在沉心静气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是简单地就出问题进行讨论,而是每一个学习个体都有独立的阅读思考,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不仅丰富了对问题的认识,而且审视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修正个体对相应知识的认知,锻炼了个体的思维品质。

4.问答法在学语文教学思维下的运用与分析

第6篇

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⑴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⑵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教师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能;⑶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⑷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

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习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因此,笔者平时特别注重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结合生活实际去观察、思考,时刻做生活的有心人。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去注意家中的、路上的、校内的点点滴滴,抓住众人关心、议论的热点问题,追踪采访,实地调查,利用网络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学会从生活中选取材料,捕捉生活中有趣、印象深刻或新奇的人、事、物、景,进行分析、思考。

第7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工作

根据中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语文教学的整体程序及其具体环节进行精心策划。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日常的备课环节,还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中职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2)具有中专技术理论;(3)具有中专实际操作技能。达到这三条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成为具备地方特色的特色人才。因此,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好职校教育。职业教育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不等同于一般的普通学校教育,而是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且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结合中职教育的这一目标,中职语文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仍能很好地利用语文工具进行交流。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来促进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有效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语文教学方法的重点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交流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当中,不但可以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灵动的火花。

1.让学生动手

即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动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2.让学生动口

即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让小组内和小组间都形成讨论与辩论的课堂气氛,每一次讨论与辩论都可使学生得到语言交际能力方面的锻炼,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学生朗读、背诵、对话等语言训练,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3.让学生动脑

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地动起来。

4.语文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设疑法。设疑法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案例法。即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可通过耐人寻味的故事或寓言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人和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竞赛法。教师可设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几种竞赛方案,把学生分成若干竞赛或辩论小组,对教师提出的同一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进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4)项目法。即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每一单元主题提出实验项目,让学生以实验研究与报告的形式思考并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步骤及研究结论,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剖析与探讨,进而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与实践的能力。

三、做好语文教学评价工作

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不可以分数及表面现象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而是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细致观察与了解学生进而得出评价结果。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积极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测等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这样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好语文基础知识作为重点和目标并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因此,教师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重视起来。

1.评价的基本原则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评价原则要遵循科学性,即评价首先要围绕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其次在评价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基准,最后则要始终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学首位来抓。在此提示以上三个基本原则缺一不可,否则体现不出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也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2.评价的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职语文评价的内容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评价。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评价中要突出基础二字,因为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也是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各种交际能力。(2)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即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及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语文素养的评价。即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态度、学习习惯、遇到问题后的处事原则、道德情志等。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策略要科学定位,以培养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第8篇

一、由以老师为中心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需要发生变化,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化,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学习。具体来讲,要想转变这一地位,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老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感悟。新课改背景下,老师的教学任务并不局限在简单教学上,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所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感悟,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仅要通过记忆方式强化,还需要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语文情感,更有利于今后语文的学习。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需要强化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兴趣的提升。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现代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握好学生性格的差异性,找到最好的协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这样能够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好的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解汉字声调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并且专注的意志力较为薄弱,因此老师可以采用编写歌曲的方式,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汉字的声调,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的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2]

二、巧用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从探究法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究法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从小学课本中来看,课改之后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学生的实践和观察实验活动,这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老师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首先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之后再根据问题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方案,逐步引导小学生走进方案教学中,并不断的进行自主的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以《草船借箭》为例进行分析。在讲解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可以结合文章背景设置探究的问题,之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然后提出具体的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文章阅读和自己的理解描述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明白草船借箭中的原因,结果和其中的细节,更好的理解课文的知识,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从小组合作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组合作教学也是新课改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对于校学生来讲,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学就会使学生之间产生差异,时间长了将会打消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布置教学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也能够帮助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讲《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老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基本相同,让学生进行讨论,之后讲述什么情况才是弱小的,并鼓励学生要克服这一思想,让自身变得强大。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是整个学生阶段的基础,而语文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把握住基础这一因素,将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开放是目前新课改背景下最为强调的一点,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开放教学才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作为老师,需要树立起大语文的理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制定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并选择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质疑,这样才能够达到开放教学的目的。

其次,要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门技能,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并主动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连接,这样能够在学习中更好的提升语文能力,并且能够将这些语文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3]

最后,要科学利用发展教学法。从现代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评价是考察教学成绩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科学的利用发展教学法,在课文内容、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要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能力的积累,更好的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4]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联结纽带,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学基础上逐步丰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尤需重视继承,在批判的继承中严格选择,不能丢弃传统的精华。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