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8: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管理相关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72-01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第一,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仅仅是建筑施工企业,而建筑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都不是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者,而监理单位虽然可以将施工单位作为监督对象,但也不能称作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者。
第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的管理伴随着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工程施工、交工验收阶段。因为施工项目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庞大性和复杂性,施工项目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同时进行,现有交易活动后有产成品,生产活动与交易活动很难分开等几个特征。因此,施工项目的管理也是针对特殊商品进行管理的活动,具有着明显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第三,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中进行的有序的施工活动,随着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工程项目只有按照有序的建筑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而项目管理也只有按照有序的建筑程序来进行管理,才能创造出质量高、成本低、进度目标得到实现的工程产品。因此,施工项目管理内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只有做出较强的针对性动态管理,才能较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分析
1、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
(1)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目标实现的因素与处理措施
第一,相关单位的影响,因为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单位的工作落实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要想避免相关单位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在必要时争取甲方的认可。
第二,施工条件的影响,因为天气、气候、地质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工期发生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地与甲方沟通,取得甲方的认可,并加强客观因素的分析,防止不利客观因素对工程进度进行影响。
第三,技术失误的影响,因为技术性的失误,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要积极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在工作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于工人的业务素质、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功能情况加强好管理,确保技术质量得到保证。
第四,施工组织管理的影响,因为施工组织管理不利带来了工程施工进度的偏差。因此,要编制好工程施工计划,对主要的施工环节要加强管理,对施工顺序要仔细推敲,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组织管理对工程施工带来积极的影响。
(2)采取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对施工进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以前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仔细研究,做好调整工作,并促进施工计划得到切实落实。一方面,要从施工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出发,明确施工项目的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的控制目标,并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另一方面,要在施工项目的实际过程中加强进度控制,对实际进度与施工进度计划作比较,在发生偏差时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2、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因而也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出发,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1)事前质量管理
事前质量控制指的是在还没有正式施工的时期要加强好质量控制工作,对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管理,促进工程施工顺利开展。一方面,在工程开工前期要结合业主的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并按照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技术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组织因素等的合理有效,通过岗前培训、技术交底、施工方案、设备管理等方面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2)事中质量管理
事中质量管理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事中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相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各项工序工种的管理,对于原材料、半成品等要加强合格证和检查报告的检查,对于隐蔽工程要确保监理工程师的验收签字,对于混凝土、砂浆试作、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等要确保按要求进行,只有完成好前一道工序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3)事后质量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的事后控制管理就要在工程项目的交工验收阶段中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交工验收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工程的安全系数、材料质量、组织结构质量、功能测验等做好相应的检查与验收,为工程的质量提供坚强的保障。
3、施工成本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应该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指导、监督和限制,将费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成本目标的实现。
对于如何加强施工成本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计划,及时办理施工限额购料单、施工任务单的管理,包括对材料、机械等做好采购和使用方面的管理。第二,要及时从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中对施工进行合理预算和控制,针对预算与实际过程中的差异,要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第三,要通过一段时期内的成本核算管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成本国管理中的问题继续滋长。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所谓质量成本即为片面追求质量而造成的费用,片面的追求质量导致其工程费用大大增加,如缩短工期、增加工人等。若是仅仅追求成本而忽视了质量却又不可取了,成本减少了,质量却大大下降,项目结束后可能存在的故障成本也会增加,是极其不明智的举动,其既增加了保修成本又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遵照国家的标准规定进行施工,并针对项目的特点以及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签订的质量水平,合理的制定质量成本目标。不同的工程其质量成本也不同,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存在着差异性。在管理时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加强好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让企业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得以实现,促进高质量、成本低的工程项目在计划的进度范围内顺利完成,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志聪.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资讯.20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50-0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为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成了热门话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时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公路 施工质量 管理
公路工程是由分项、分部工程、单项、单位工程所组成,通过一道道施工工序来完成,施工阶段是公路实体形成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时期,故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从一道道工序做起,并将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作为重点。只有每道工序的产物合格,才能确保整个项目质量合格。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都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1 施工人员因素
工程质量的优劣,涉及到项目经理、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必须保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施工质检队伍。人作为工程项目的控制者,同时也是质量的创造者,其他一切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都是由人来支配的,因此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对人进行管理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管理,所以必须按照ISO 9001质量标准要求,依据国家“公路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的法律规定,在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岗位职责,且责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工程质量考核办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工作。对交付监理签认的工程,建立质量责任和大型结构物施工档案以明确质量责任。建立质量举报和事故报告制度,认真分析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对质量事故处理实行“三不放过”原则,即:1)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和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没有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放过。除此之外,还需在保持队伍稳定的条件下,对项目中所有人员采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并改善劳动条件、建立激励机制等手段来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项目中的每一个人都自觉地把质量自检同专业检验结合起来,以自己优异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
2 加强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
2.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2、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 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检工作,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器和工具。
2.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报送各种资料。
2.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
2.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
2.6建立中心试验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建设管理单位在开工时就成立中心试验室,加大抽检频率,对有关工程质量问题提供准确、可靠、完整数据。监理工程师严格依据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对进场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尤其是在对工程质量影响大的原材料进场前应严格把关,进场后重点抽查,防止劣质材料用于工程,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抽查、普查,防止偷工减料,严格控制中间交工及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返工,消除事故隐患。
2.7加强对施工单位项目部工地试验室的监督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因施工单位对此部门往往不很重视,故要规定一些硬性指标,如试验室的建设标准、试验仪器的配备及试验人员的资质与素质。工地试验室要能满足施工检测的需要,不能因试验原因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3、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
3.1设计质量的控制
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尽合理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
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理。
3)对设计中不详、漏项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用书面形式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3.2材料质量的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施工质量的控制
1)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对重点突击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
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确保工程质量。
3)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质量检验要选用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5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检查评比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3.6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是技术规范、操作视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
3.7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getting prosperous. Due to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the needs of its people and diver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and applied it to projects, making construction becomes more complex, higher demands placed 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relates to the lif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ets national standards, are important.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build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how to enhanc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ensure project quality.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贯穿着从可行性评估、环境勘察、建筑设计到施工和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但是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规范性不强,所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要考虑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操作方法及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而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严重者必将拆毁重建,造成资源人力的浪费。所以施工质量管理复杂而重要。
一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多样性、波动性、局限性、隐秘性四个主要特征,只有认清了建筑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才能对症开药,提高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样性指的是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气、地质条件、操作方法、施工工艺、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波动性指的是质量控制受天气气温变化、操作方法的细小过失,材料性能的差异与规格和机械的磨损等的影响。局限性是指工程建设的各个部件只能事先严格检测,一旦使用,就不可能再拆开进行检测,进行换货或退货处理。隐秘性是指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中隐藏的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工序繁琐,很难从外观和尺寸等外在条件判断工程质量的高低,需要更科学专业的测试。
二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建筑企业转变观念,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优化人员组织结构,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往往不能在项目实施后恰当的处理与项目的关系,导致了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因此企业要明确自身职能的转变,合理行驶决策、监督、指导等服务功能,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发挥空间,充分展现项目管理部门精简强健的优势,推进项目管理的进展,使得项目管理部门实施好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按计划进行。
工程施工人员是工程形成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质量管理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监督者,他们都对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要增强操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减少施工中由于操作方法引起的质量问题。对于质量管理人员,要提高他们
在目标管理、质量规划、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专业的、高素质的、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提高项目管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领导班子要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管理监督到位,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其次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大纲,细化责任、分包监控与经济制裁的等要求,切实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二)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
1、强化对材料和建筑设施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施工现场存在许多种类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配件等建筑用品,质量管理人员要对这些建筑材料做抽样调查,检查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并检测质量。对于机械设施,要认真检查合格证、使用证明和准用证,并测试运行状况。此外,设立专门人员监督
混凝土、砂浆试块配料是否合格。
2、强化对施工准备环节和验收环节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对准备环节和验收环节的管理。项目开工前,要仔细检查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材料的准备等内容。在验收时,要严格对工序交接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和操作规范重新施工,坚决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其次,组织专业人员对隐秘工程进行检查,不要只凭尺寸等外观参数轻易下结论,要提高检查的科学性。
3、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更新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材料应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相比于旧材料,在功能上有更大的优越性。其次,还要在工程施工中积极尝试新技术,了解新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并建立质量监督参数,保证工程质量。
(三)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责任制,具体责任到人,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分项工程等严格监控,实行到位管理。首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的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设备,制定质量目标和重点内容,然后组织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确定明确的工程实施内容与操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质量计划与攻关措施的质量检查,分析数据,总结过失,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2、 制定质量目标,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激发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预期水平的规划。在制定目标时,要重视目标制定、目标实施与目标实现三个重要环节。根据企业整体的质量目标和施工队伍的实力,并考虑建筑产品的特点与客户意见,制定恰当的目标。 然后分解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具体目标在工程中的落实。在落实目标时,充分调动各专业各工序的资源,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建筑企业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丽敏;;工程质量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2] 孔相男;;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6期
[3] 芦杰;刘华强;;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4] 余强;;浅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7年15期
[关键词]公共选择乡村关系治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等逐步深入基层社会。在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期,建设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乡村关系治理的现实实践中,乡村关系到却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其中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和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是当前乡村关系改革和发展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效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一、公共选择理论阐释乡村关系失范
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狭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作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即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市场制度中人的行为与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即经济人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分析了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组织者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公益心,相反他们的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假定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既适用于政府部门组织也适用于非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
乡村关系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具体说主要集中在对村委会人事权、财政权以及农民生产经营自的非法干预上,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个环节之中;二是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和“过渡自治化”,前者指村委会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下属办事机构或一级“准政权组织”,后者指村委会单纯从本社区利益出发,不愿接受乡政府指导,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
从乡村关系失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两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公共管理组织都力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将自身权益影响或扩展到对方。当然,在追求自身组织利益而努力去影响或限制它组织利益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组织中的人,是受到他们自身利益的驱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从而造成乡村关系失范。
二、乡村关系失范的影响因素
公共选择是相对于市场选择而言,一般来说,在市场选择中当市场机制不健全或市场还未成熟时,经济人就会在市场缺陷中寻求利益最大化,抑或投机,而不是靠公平竞争获利。同理,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也给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可乘之机。
(一)压力体制下乡镇政府强权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乡村地区基层政权组织,处于我国权力运作体制中的最末环节。长期以来我国权力运作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压力型体制,其主要特征在于各级政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赶超指标,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绩效评价体系。这决定了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任务最终要靠乡镇政府加以贯彻落实,也迫使乡镇领导和乡镇干部想方设法去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如计划生育、征兵、粮食种植,税款征收等。为此,乡镇利用对村干部的去留决定权和工资报酬权将指标再度分解分配给村民自治组织特别是村委会,并利用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督促其执行,这就造成村民自治组织自治权限大大缩小,从而使乡政府与其的角色关系扭曲。
(二)乡村治理法制建设存在缺陷
实行村民自治之后,理论上说村民自治委员会与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二者只是工作上指导与合作关系,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对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关系的规定是非常粗略和原则化的,既没有对“指导、支持和帮助”的范围给以合理确定,也没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域给以明确表述,这在客观上导致规范乡村关系和村民自治的制度供给不足和空隙过大。乡镇政府拥有比村民较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资源,再加乡镇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制衡。这种制度的空隙客观上成了基层干部利益群体谋求自身利益的活动空间,他们能较便利的利用制度空间去对村民实现制度侵权。
(三)村委会双重角色失衡
村委会作为法定的村民自治组织,是经过村民授权来控制与管理社区资源,体现和维护村民利益并通过为村民服务来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但是在实际中村委会又承担了乡政府分配给某些行政职能。这样,村委会便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要贯彻上级方针政策,代表乡镇政府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完成属于自治范围内的工作,分别体现乡镇意志与村民意志。虽然在人民的国家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所要实现的后发外向型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的现代化,它要求村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即适应并接受原生型现代化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因此必然有大量不受村民欢迎的国家任务和要求要通过村委会去强制执行,同时,乡镇政府自身利益的也会搭上制度化转型的便车进行扩张。双重角色必然产生双重对策,一方面村委会顺从乡镇政权,成为乡镇政府的办事机构执行命令或进一步搭便车“自我扩张”,另一方面从自身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进行游说、消磨甚至抵制,村级反控制力量的成长使乡村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三、对乡村关系失范的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中心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在公共部门中恢复竞争,引入市场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从而将政府的一些职能释放给市场和社会。从总体上看,乡村关系失范主要在于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合法权益的侵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治理的关键在于乡村双方的良性互动:
(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
要实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良性互动,首先要确立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是无直接隶属关系的平等法人关系。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期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乡镇与村集体的利益边界和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的、变动的,现行的法律只是设计较为宽限的法律框架,并没有程序性规定。要明确乡镇与村的角色定位,首先要理清二者的职责权限,一是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立的乡政村治原则精神,各级人大制定关于乡政村治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实体性法规,明确划分乡镇和村的利益边界及管理权限,哪些事项需要乡镇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哪能些事项需要村委会“协助工作”。明确的外延和内涵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乡镇政府得以顺利贯彻,村民利益通过村民自治得以真正实现。这样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得到村民的认可拥护,违法施政被村民合理拒绝,同时村委会的双重角色大体平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上有机衔接起来。
(二)重塑政府形象,建立服务型乡镇政权组织
改变政府形象,规范政府作为,首先要在体制上解放乡镇政府,根本的是要改革压力型政治体系,使乡镇从繁重的数字化指标任务中解脱出来。再造政府基层组织体系方面不是继续精简,因为现有框架下精简已经走到末路,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绩效而不是裁减人员,乡镇改革的目标是让乡镇只有最基本的社会事务管理功能,如土地管理、治安管理、救灾、优抚等。乡镇政府不应该对经济增长目标负责,也不应该对自身财政负责,更不应有自我扩张和资源掠夺行为,乡镇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民间组织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更多地投在提高公共服务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领域,提高服务能力。
(三)培育自治组织,增强村委会自治能力
民间自治组织是沟通政府与公民重要桥梁。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常常需要一个中介组织的协调,一方面各种民间组织及时把其成员对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给政府,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的政策意向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传达给其成员。同时民间组织对政府行为构成强有力的制约,适应了农民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民间自治组织大量成长,政府就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制约,可以抵制、克服政府组织不合理的甚至侵犯群从利益行为。因此国家应从体制上消除对民间组织不合理限制,使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农村民间自治组织有宽松的成长发育环境,如村委会、各种农民协会、养殖协会等。在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规范管理的新体制,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关系。村委会作为村民法定的自治组织,在村务管理方面更应担负起责任,只要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对村庄重大事项具体负责实施并自觉接受村民监督,加强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村庄“自主性”,这样才能理顺村庄和乡镇政府关系。
(四)提高乡村人员素质,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
在处理乡村关系过程中,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乡村关系不协调很大程度上同乡村干部素质低下,农民觉悟不高有关。表现在乡村干部中主要是不相信群众、、人治观念、,表现在村民群众中则是文化水平低,觉悟不高,缺乏契约合作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放任主义倾向。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乡村社会树立现代民主观念、法制意识和契约精神,乡镇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提高认识,改进方法,依法履行“乡政”职责,充分认识到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对乡村管理应更多的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应尊重村民自治权和村委会的相对独立性,增强服务意识、公仆情结;村干部要依法履行“村治”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治能力,自觉协助乡镇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引导农民用好民利,做好村民的“当家人”。从根本上说,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由理性的“经济人”向为民服务的“社会人”转变,实现乡镇民主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共同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3]徐学通村民自治中的困境: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J]行政与法2003(10)
[4]宋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8
【关键词】工程项目;知识管理;支撑技术;研究
1. 引言
“管理知识”最早起源于人工智能领域。1986年,卡尔・维格首次在苏黎世国际劳工组织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管理”一词[1]。在西方,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已进入到理论深化和实证应用推广阶段。但是,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仍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为对象,以实现知识对管理效能最大贡献率为目标,将知识视为重要的无形资本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管理相思。对于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就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构建项目知识管控平台,对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有效地组织,使知识为各个项目参与方和参与者所获取、交流和共享,并通过他们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项目管理绩效;同时完成对已有知识的创新和个人知识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项目本身和参与者在知识利用上的“双赢”[2]。
在工程项目管理引入知识管理,对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在工程项目中引入知识管理,有必要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关键支撑技术进行研究、了解和认识,其有助于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
2.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知识地图
知识产生于项目管理的流程中,并将作用于项目流程,同时在流程的实践中进行转化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不同上工程项目的各个流程是知识的来源[3];同时正是这些跨学科、跨组织、跨流程的知识构成知识管理的“鸿沟”。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流程进行知识组织、管理是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据美国管理项目协会1996年颁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大纲,将项目管理知识划分成九个部分,分别为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和风险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这样大型而复杂的项目,在项目管理流程上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决策的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阶段。在每一个流程中都涉及到项目管理的九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可以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工程项目的流程构成一个二维体系表示,如图1所示。
3.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挖掘技术
在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中,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个体性、情境性和随意性的特征,人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往往忽视了它的价值和作用。其实在知识当中只有20%显性知识,另外80%的知识是深藏于员工内心,是隐性知识。尤其对于一个大型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说,项目参与者和组织都是临时的组合,其隐性知识的比重相对于公司企业来说比例会更加大。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对知识的挖掘,尤其对隐性知识的挖掘非常重要。
对于工程项目的知识挖掘,不仅仅局限于对数据库中知识挖掘,也包括的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即要利用IT技术进行知识挖掘,又要利用非IT技术进行知识挖掘[4]。对于工程项目的知识挖掘可以分成3个步
骤,12个动作来完成。(1)从动态隐性到动态显性,包含发现、挖掘、引出和沉淀四个动作;(2)从动态显性到静态显性,包含试用、修正、判断和固化四个动作;(3)从静态显性到静态隐性,包含定位、普及、培训和默化四个动作。
如果再加上一个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即从静态的隐性到动态的隐性,它包含实践、优化、仿真和提升四个动作。这样整个知识会形成不断上升而循环的知识圈,如图2所示。
4.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知识模型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很难进行有效的划分。如果根据知识能否清晰的表达和有效的转移,可以将整个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对于显性知识,比如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图、工程图集、施工规范、施工组织方案等,它们可以通过归纳、分类、整理存于文档数据库中,利用知识搜索和访问方式,项目参与者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访问。而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个人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等大量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这种知识的管理,一方面通过规范化的语言对其进行结构化描述;另一方面就是以案例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积累和共享[5]。在知识管理中,必须借助于知识本体来实现共享、集成和重用,以通识术语、形式化、结构化、体系化、标准化、描述性语言,并以元模型、元元模型为载体进行知识的表达和建模。
知识本体就是一个模型(model),它是一个元模型(metamodel)的实例,而元模型是元元模型(meta-metamodel)的实〖LL〗例。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元模型与元元模型具有相同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知识管理来说,隐性知识不仅仅量大,而且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为了便于项目参与者共享、利用和快速准确的检索知识,采用元元模型构建的知识管理知识模型更为有利。基于元元模型的大型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知识模型如图3所示。
5.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数据库
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的数据与普通的业务和办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来说,有很大的差别,在大型工程项目的KMS中,即包含大量表单的结构化数据,又包含以文档、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元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一般文档型数据和关系型数据库都不能满足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KMS对数据库方面的功能需求。
各种数据库不能单一有效处理这些知识数据,混合数据库作为一种平衡体,比单一数据库更加具有生命力;因此,采用混合数据将更加有利[6]。同时,通过配合XML技术,能更加便于用户对数据库的管理,可以说XML的出现,以及相关运用标准的制定(如Xquery.SQL/XML),为数据库引入面向对象的技术提供了新的动力。使用混合数据库对文档型数据可以利用配备有DOMINO(R8)的服务器,借助于DOMINO的强大的功能,丰富的界面,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多方、多人的协同工作。对于结构化数据,可以形成表单用JAVA+RDB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非结构化数据(比如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等),通过建立三个字段的表(mumber编号,varchar(1024),blol内容)来处理;其中引用可通过编号实现,检索可通过关键词的描述。对半结构化数据则通过XML格式来组织数据并保存在CLOB字段中。
6. 结束语
本文从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从发,将知识管理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提出知识模型、数据库构成、知识地图以及知识挖掘技术。对应对项目实施中的技术难题,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运用效果,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易凌峰,朱景琪著. 知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众托.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J]. 土木工程学报,2003(3):1~7.
[3]刘晓冰,邱元鹏,等. 知识管理在备件供应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2):2473~2480.
[4]冯新民,王建冬. 知识挖掘的概念困境与广义知识挖掘[J]. 情报杂志,2008(7):63~65.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常来说,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的竞争中分一杯羹,建立自己的信誉,保持长久的经营,就必须提供一个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安全性高的建筑物。建筑工程的整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工程正式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到资料整理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加强管理,不能出新任何环节的纰漏。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任何的违规操作,操作失误,都会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制约工程的进展。因而,施工单位必须加大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经济社会效益,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进一度扩大市场份额。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控制。
1 进度控制
1.1 制订合理有效的进度计划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之前,建筑工程的甲方乙方必须就工程工期签订合同,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资金的流动情况,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施工进程,以便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各项潜在因素,确保进度计划具有有效的预见性与前瞻性,保障工程的进度计划在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中仍旧具有引导作用。在制定完进度计划,还要采取统筹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每一个过程的合理性,然后根据分析研究绘制网络图, 找出计划中的重要工序和路线。然后不断的优化这些重点的工序和路线,最终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工期计划。
1.2 加强对进度计划的审批力度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相关责任人员要统筹规划,对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制定一个整体性的安排,即制订计划一个项目的工程进度。进度计划一方面能够明确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对工程的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一般情况下,监理工程师并不负责制定进度计划,但是会辅助业主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并对业主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严格的审批,审核其是否合理规范。
1.3 对进度实施动态监控
对进度进行动态监管是指不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基础上,修改和调整工程中的单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其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对此,要充分研究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修改调整进度计划。在采购施工材料方面,根据施工的所需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材料的供应情况及时的调整施工的进度。
1.4 加强对进度有效监控的力度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的有效监控,随着掌握工程的整个进展情况。进度监控主要的方法是审查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展情况,然后比较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距。此外,管理人员要记录施工前的准备进度,明确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对各方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以便应对工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提供,保证工程施工按照计划进行,实现进度控制目标。
2 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严格的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的质量控制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经理部在验收工程过程,要详细的参考工程计划质量标准,制订严格的质量验收要求。并且在验收竣工的建筑工程项目时,制定的质量标准要比国家的验收标准高,避免工程存在安全隐患,防止返工。 (2)严格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设计和施工现场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 (3)对工程的主体进行施工过程,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保障主体结构的质量,避免主体结构的施工不合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4)在工程的装饰上,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细,尽可能避免质量通病。在保障部位装饰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不断的改进创新,从而使装饰具有独特性。
3 成本控制
控制项目成本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中尤为重要的部分。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确保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各项费用都在预计成本的范围内浮动,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目标。项目经理人作为首要责任人,要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在进行项目投标之前,和预算员讨论研究制合理的投标书。控制项目工程的成本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控制项目施工的材料成本:在项目施工时,必须制定严格的材料使用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材料管理制度。对于那些消耗较大的施工辅助材料可以通过包干制度降低成本。(2)控制施工人工费用: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而一些工程的施工量小,会导致人员废置,因而要合理的制定和控制施工人员数量。加强对施工人员数量的有效控制,对成本控制能够间接的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3)减少各种浪费现象: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过程,管理者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指导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合同进行规范施工。通过加强质量控制,降低返工,进而降低工程的造价。
4 安全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4.1 落实安全责任制
企业法人和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必须对项目工程的安全付责任。在实施项目工程之前,工程责任人都要签工程施工安全责任书,避免出现事故后,无法追溯责任人,出现逃避责任的现象。鉴定责任书之后,相关的责任人就必须都安全负责,严加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2 安装安全设施,配备安全员
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缺少配套的安全设施,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配备专门负责安全的的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4.3 加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班组要重视安全交底工作, 详细的记录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此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要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并在施工现场挂安全条幅,以便施工工人时刻警惕安全问题,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综合管理难度很大,因而必须分别从各方面加强控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以从进度、成本,质量及安全等方面进行控制,制定严格的管理控制制度,落实责任制度,实现对工程的综合控制。
参考文献
[1] 沈佳成.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2] 赵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控制探讨[J].新建设:现代物业.2012(1):80-81
[3] 张吉全.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质量控制的探究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4] 陈敏俊.目标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研究[J].硅谷.2009.(06):102-105
关键字: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Summary: HVAC engineering is a highly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which involves the expertise of many, in this process, especially the quality factor is more important, once in HVA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will affect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so that the need for HVAC construction quality full range of management, timely discovery of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resolve, this paper as a basis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discourse.Keywords: HVAC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U26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对于很多的建筑项目来说,暖通工程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其中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而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暖通空调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要点,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例如要注重支架的制作和安装、要最大限度的提升通风设备的施工质量和保温施工的质量等,为了保证这些施工环节的质量,一定要加强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施工图纸设计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施工图纸对于暖通空调的施工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图纸是正常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施工过程中体现设计者意图的重要文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管理,认真审查其设计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者对于图纸的管理存在着缺陷,没有进行详细的校验和审核,对于图纸中标注不明确的地方也没有进行纠正,这样就会造成后续安装施工中的困难,不得不改变原定的安装位置,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欠缺
暖通工程的安装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作为管理者,要想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就一定要对这些综合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但是从我国当前的质量管理队伍来看,具备全面综合知识的管理者并不多,精通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人只是对自身的专业了解较多,而对于其他专业的了解相对较少,这样当出现问题时不能够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考虑,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
(三)管理者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不合理
暖通工程的进度十分关键,如果控制不合理,将会影响和其他工种的协调配合,出现扯皮的现象,所以说要进行质量管理,一定不能够忽视对工程进度的管理。但当前情况下,暖通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时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要想提高施工进度,就需要各方面的全力配合,要正常完场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就需要进度计划适应施工需求,但是管理者对这些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这样将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四)管理工作中所需的资金配置不合理
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资金的支持,但是当前制约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因此说合理的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成为最为关键的。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开发商的资金链条也普遍较为紧张,所以说在暖通工程中如果资金不够的话,管理者为了利益可能会忽视管理工作,这样将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二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上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实现对施工设计图纸的规范化管理
要想顺利完成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管理者深入全面的熟悉施工图纸,因为图纸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据依据,通过图纸能够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施工设备、工艺方法以及各种细节掌握清楚,也能够清楚的了解施工环节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管理,要注意在图纸审查的过程中,重点检查施工作业图上面的通风井、管道井以及机房空间和位置,看其是否符合管道和设备设置的需要,同时还要检查设计图纸中是否留有检修口。除此之外,在检查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忽视风机盘管和空调的型号和性能参数,以便确定满足空气调节的需要。
(二)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和管理企业的技能培训。从自身方面来说,质量管理者需要认真的学习管理知识和暖通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身。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的借鉴其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探寻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记性,确保工程的质量。从企业方面来说,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培养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并且要聘请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指导学习,并未管理者创造恰当的时机进行实践学习。
(三)采取措施合理施工进度和管理资金的配置
施工进度和资金是暖通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两个因素,加强对这两方面的控制管理对于促进质量管理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施工材料以及资金的周转都能够实现协调,并且要按照编制好的施工计划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子啊资金配置方面,要解决好分配的问题,要和各部门搞好沟通,要确保资金的按时拨放,同时作为质量管理者本身也要主动积极的去筹集管理资金,避免因为资金的不按时拨放而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四)正确处理暖通施工中的各处细节
在暖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处理好各种施工细节,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从通风设备施工质量方面来说,对于采用风管组成通风系统的暖通工程来说,风管的安装一定要保证平直,最好不要出现拐弯的现象增加阻力。对于风机盘管阀门和过滤器则需要尽量的安装在积水盘内,维检修工作带来方便。以上这些方面作为质量管理者都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再从保温施工方面来讲,保温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暖通系统的运行状态,这是暖通施工的关键,暖通工程的保温难点在于水系统的施工,因此说质量管理的重点也要放在这一方面,管理者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程序和施工工艺,确保各施工环节做到严密封闭,不能够出现漏点或者漏缝影响保温性能,同时还要严格的防止凝结水滴落影响施工的质量。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管道结露滴水的现象。在暖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露滴水的现象,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管道系统安装的问题、管道系统的接口不严密以及管道保温性能较差等,这种现象将会影响到暖通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说质量管理着需要重点进行控制管理。要做好管道保温材料的检查,保证施工开始之前图纸的交接完整性,防止因为保温性能交叉影响质量,同时在冷冻管道通过墙体的部分要增设保温功能,保证管道和墙壁保温层的紧密结合。
结束语:暖通工程作为建筑结构的辅助工程,在整个建筑行业中也占据了十分关键的地位,暖通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关系密切,因此说需要加强对其质量的管理工作。本文就以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了提升质量的办法,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永勤 浅析暖通空调的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民营科技,2012年第01期
[2] 韩刚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措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
[3] 马辉 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大科技,2012年第1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审查
1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对项目施工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首先坚持质量与用户至上的原则。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次是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工程项目施工时,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会同化在最终的工程产品上,移交给业主。但是,人力资源却是例外的。相反,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锻炼和积累,项目团队成员会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正是企业获得项目经济效益之外的收获。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还有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并且要坚持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坚持原则、严格要求。
2 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现象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存在整体水平不尽如人意的状况,首先是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的管理体制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其次是施工企业法律意识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还有市场准人把关不严,市场准人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的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最后是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和方法落后,因为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国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方法比较落后,在有些工程的质量管理还是计划时期的方法,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实施比较慢、范围比较小,这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以上所述的这些问题,具体来说还有就是现在对分包单位或劳务队的真实能力审查力度和方法不够,导致一些不够实力和资质的分包单位或劳务队参与工程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问题,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或检查手段有限,致使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被使用;材料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评定不客观,不能定量评判工程的工序质量和工程总质量,质量改进方案和方法不科学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欠针对性等一系列问题也存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之中。
3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3.1 通过加强人的管理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首先是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其次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从事重要工种和关键工序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在工程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从人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人的心理行为几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程序化的优化过程,把住用人关,让人的流动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从而靠人去实现质量目标。要关心员工,重视人才,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加强质量培训与教育,使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质量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为员工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正确评估员工的能力与业绩,奖励其对组织作出的贡献,激励其努力工作。对技术人员着重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即全面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工序能力、统计抽样、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并对技术工人进行经常性的技能培训,通过这种举措全面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
3.2通过加强审查和管理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计划阶段文件的审查力度,建立样板文件,以此来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为工程质量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订和审查力度,建立责任制。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组织设计的编写工作,制定编写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要指定技术负责人进行系统的编制工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时,所需要的资料要齐备,比如施工图纸、勘察资料,现场资料、气象资料、规划资料等。施工单位编制完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后,经质检合格后,必须提交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监督机构进行审核。审核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负有审核义务。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有问题就安排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到符合工程施工的客观和适用的需要。技术交底要详细有针对性,编制技术交底要详细实用,并制定详细的审核制度由项目部技术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共同编制,编制内容要符合工程的实际,有针对性、详细且实用。编制完毕后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提交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方能使用。实行技术交底样板制度为了保证施工项目技术交底的翔实、规范。对本工程施行技术交底样板制度。参照规范、实用、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技术交底样板,建立完整规范实用的工程技术交底。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施工质量。
4创建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外部环境
4.1监管部门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拥有最终确认工程质量等级的权力,决定了它其实就是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公开执法的最后保障环节。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发挥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带头作用,更需要它坚持公正执法,依法监督,工作到位,并能接受社会的监督,而不断调整、完善制度。
4.2业主单位严格设计文件的审查评价;加强发包单位的资格管理;规范招标发包的范围和方式;依法禁止肢解工程发包;推行建设法人责任制。逐步引入保险机制,建立付款保险制度。即建设单位的担保银行向承包方提交的保证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支付工程款的一种保险方式。严把工程验收移交关。
4.3监理实施独立性、专业化质量管理。加强监理人员素质培养,认真做好质量目标控制。社会化监理有利于对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4施工单位加强对建筑承包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包括:加强工程总分包管理,即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严格把好企业自检程序,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等等。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
改革开放之后,建筑业在经济发展的帮助下,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拓宽,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同时期管理的标准不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是进入建筑市场的前提,不仅如此,施工管理标准也有了改革,因此,若想在建筑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管理这三个方面的规范化。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减少实际施工和计划书之间的差距,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随着建筑潮流的前进,项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本文针对项目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项目施工的进度管理是指实际施工的进度要严格按照合同上所标明的进度实施管理,对项目施工所需时间进行预算,把实际施工时间严格控制在预算时间内,保证项目如期完成。本文对施工进度的管理职责和控制进行详细的描叙,具体操作如下:
(一)施工进度管理职责
(1)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具备的施工条件、方案和预算时间制定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中要包括开工前期准备、施工方法、所需机器设备、施工工种。
(2)监督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等待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批,通过后严格按照进度计划书的步骤实施并监督,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分配,确保进度的正常进行。若施工途中由于某些原因而中断,因及时分析中断原因,并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若阻碍原因处理时间过长,可另寻它法对计划书进行局部修改,保证项目的如期完成。
(3)协调监督各分
监督包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展情况。土木工程较为复杂,具有施工时间较长、涉及范围广、工程量较大等特点,介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比较多,而意外事件的造访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都是阻碍施工进度的原因,从而实际施工所需时间和预算时间总是存在差异,为了保证项目的如期完成,就必须对包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了解施工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生影响进度运行的因素,就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协调,如有需要可局部修改或重新制定施工计划。
(二)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1.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
土木工程较为复杂,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涉及范围广、工程量较大,因此,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介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比较多,而意外事件的造访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都是阻碍施工进度的原因,根据影响原因将因素分为人为因素、意外事件和客观因素,首先人为因素包括人工操作不当、工种分配不合理、施工计划不明确、场地与计划存在差距等;其次意外事件包括技术上的失误,即设计失误、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误解、施工技术等原因;客观因素包括实际使用情况超出预算材料或资金,拖欠工程款、计划书修改或更换等,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导致施工进度的正常运转,甚至无法完工的情况。
2.施工进度的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将施工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制定计划,然后实行计划,验收结果,最后修改计划书,严格按照这个步骤实施,对各个部分工作的开展进行协调,保证施工进度的运行。下面就制定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措施:1)组织措施是指对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做出合理明确的安排。2)技术措施是指实施土木工程的前期准备,如核对设计图纸、具体施工与技术规定、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调整。3)合同措施是针对业主和各类商人间的纠纷,为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而造成施工延迟。
二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一)施工质量管理规范
(1)工程具体实施的前期准备,准备好设计方案、施工类型、工种调配等,根据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业主对施工的要求,指定相关的质量指标。2)针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按照图纸标准施工,施工人员要求对工序。方法和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并仔细实施。3)优化设备设施的分配,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每天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或维修。4)将国外或其他领域先进的施工技术引入到实际施工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的效率。5)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在施工中提倡企业文化,建立与施工质量相关的奖惩体系,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作用。(6)针对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每个人员都存在一种质量意识,将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个人,达到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的目的。
(三)施工质量管理注意事项
(1)工程具体实施的前期准备,首先将制定的施工技术计划书上交相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才可施工。2)新引进的材料和技术都要经过检验和验证,制定一份检验材料交与监理工程师鉴别,鉴别通过才能投入实际生产。3)对施工过程出现的意外事件及时处理,找出原因并分析,查看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规范,与计划书有无差异,确保工程质量。4)针对重点部位的施工进行特别的质量管理,聘请专业的人员对这部分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在各项工作开展前做好详细的计划或方案递交专业工程师,结果出来再动工。5)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隐蔽的部位,针对这部分施工的检查,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规范,对各个施工阶段的成果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过的结果再进行一次抽查,严格把好质量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