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8: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三农问题调研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㈠县概况
1.1位于省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b农业c农村d农户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b农业特产税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b听广播c别人告诉我的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一、十五期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效
1、农民增收取得历史性突破。预计20__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965元,年递增5.29%。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性扶持。自20__年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来扶持农业、反哺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由20__年的1.95亿元(人平240元)减少到20__年0.42亿元(人平56元)。累计发放三项补贴5101万元,其中种粮补贴4021万元、良种补贴700万元、农机补贴380万元。二是种植业增势明显。20__年种植业产值8.4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20__年增13%。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较快。“十五”期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业中介服务成效显著。新增劳务输出48031人次,新增劳务收入约1.09亿元。至十五期末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0.17万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12.11亿元。四是林牧渔业量效双增。全县20__年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来自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达1200元。
2、农业增效成果显著。首先,农业经济持续增长。20__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总产近71万吨,比20__年增18.3%,单产440公斤,比20__年增3.8%;棉花栽植面积近8万亩,单产皮棉82公斤,比20__年增15.5%;油料播种面积19万亩,总产近3.3万吨;疏菜特经复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是20__年的1.5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粮食结构调整上扩大了小麦、水稻的种植面积,缩小了小杂粮的面积,优质高产小麦、水稻的品种应用比例达86%,20__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逐步形。全县形成了河南片优质粮油生产,城郊及沿线棚室蔬菜生产,沿河、沿荡水面立体种养,阜益沿线加工蔬菜,渠北旱粮及优质果品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农作物品种利用不断更新。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九五”期末的95%上升到目前的99%。科教兴农步伐加快,新型实用技术得到普及。水稻、三麦、棉花、油菜、玉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年平均应用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水稻育秧实现了旱育化,棉花生产做到双膜育苗、覆盖栽培;保护地栽培在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近45万亩次;秸草还田和平衡配套施肥年推广面积均达80万亩次;全县病虫草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为九五期末的1.32倍,三麦、水稻后期病虫及棉花棉铃虫统防统绐率达90%。农业示范工程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先后建立了县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村级农业科技示范方,累计建设面积超过12万亩。其次,林牧渔业有了长足发展。林业生产上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生态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资源总量不断扩张;林权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全县现有成片林35.2万亩、四旁树木5000多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31.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6.6%、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10万亩、建成绿色通道252.6公里,“十五”期间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杨树产业基地县、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试点县和生态防护林工程项目县。20__-20__年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绿化先进县,20__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光荣称号。畜牧业上的优势生猪、家禽稳定发展。生猪年饲养量达240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50万头、苗猪饲养量达22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3600万只。羊、兔、鹅为主的食草家禽养殖有了明显增加,畜禽生产规模化、区域特点明显,生猪规模养殖达30%,家禽达70%,全县形成了四大产业带即:沿渠苗猪产业带、河南商品猪产业带、沿射阳河家禽产业带、沿荡水禽产业带。良种畜禽全面普及。全县良种二元母猪、三元商品猪比例逐年增高,达55%。良种蛋鸡、肉鸡、草鸡比例达85%。渔业上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十五”期末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5.4万亩,20__年可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万吨以上,可实现渔业产值9.2亿元,林牧渔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林牧渔业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达62.5%;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品牌林牧渔业发展势头较好。“十五”期间全县有9个产品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三个获省名牌产品、7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16个无公害基地。休闲林牧渔业初露头角,林牧渔业外向化程度不断提高。羊寨的桃花园、公兴的垂钓中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林牧渔业产品的年出口创汇达20__多万美元。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全县形成了由众多龙头牵引的蔬菜产业化、稻米产业化、棉花产业化三条产业链。全县拥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龙头加工企业70家、年经营额超千万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2家、年实现经(运)销额超10万元的农民经纪运销人1.52万人。12个农产品获省市名优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4个、获得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1个。第四,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全县先后实施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第五期、第六期土地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3个和世行二期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6.23万亩,完成投资1.12亿元,通过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田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项目区种植水平。第五、水利工作得到强化。以防洪
保安为主,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十五”期间,全县共做土方5600万方、疏浚大中沟渠4132条、加修圩堤840公里、新建改造闸站桥梁1137座,凿井24眼,增加供水人口25万人,发展防渗渠道132公里。第六,农业机械程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拖拉机由九五期末的397台猛增至865台、联合收割机由450台增至920台、农田排灌动力机械由9622台增至15179台,特别是插秧机在县内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在全县迅速推广251台。
3、农村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为了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着重做好农民负担的监控、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维护、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管理等工作。严格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执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预决算制度。对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实行“公示制”,对经营收费和服务性收费进行专项治理,对涉及农民负担方面的群众和举报做到及时接待、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对农民负担方面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实行微机化管理,定期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决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集中进行了土地承包法实施前的培训和宣传贯彻,全县共培训760多人次,印发宣传材料5600份,对土地二轮承包工作进行了后续完善,累计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9万份,累计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09652份。基本做到“三到户”即:“田块分配到户、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到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接待并处理土地承包方面的矛盾纠纷209人次。健全并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相应的工作班子特别是村级的二组一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初步建立并正常开展工作,村务财务按季进行理财公开,重大的村务、财务事项都通过村民代表及时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全县普遍实行村账镇,按季进行结账记账,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村级三项资金由县统一进行预算审批、集中统一审核拨付,村级债务化解取得初步成效,净化解村级债务6000万元。
二、当前三农工作面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农民增收面临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一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风险;二是错位的农村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三是低下的农业科技水平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延缓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农业科研体制的不畅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科技发展的不足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四是扭曲的农村方针政策不能适应日益深化的农村改革需要,影响了农民增收的环境。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都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而目前的政策环境却存在各种缺陷与不足。宏观政策的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不利的政策环境。由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而导致的农业资源流失及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国民收入再分配存在明显非农偏好。尽管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额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无论是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农业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的比重,还是农业投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部分微观政策不到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和优质优价的政策因多种原因未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存在限收拒收,压级压价和给农民打“白条”的现象。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进入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收取高额城市增容费的歧视性户籍政策等使农民进入城市的难度加大,使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步履维艰,形成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就业结构。五是萎缩的农外就业途径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六是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潜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然而,我县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却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由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基本农田保护不力,土地肥力递减,效率低下;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闲置浪费,甚至破坏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公路发展滞后,交通不便,流通受阻;邮政通讯网络不健全,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下。
2、农业增效后劲不足。农业生产上主要存在市场化生产不足,农业增产与增效矛盾突出。大宗农产品市场总量饱和,积压卖难;同时优质农产品明显市场供给不足。农业增产不增效、增量不增收现象比较普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报酬率偏低。现有农机具结构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机具技术档次低、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低、农机服务体系因设施、手段不健全面服务功能差。林牧渔业增效潜力不大。全县森林资源总量较少、林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一、木材加工业发展滞后,大径材加工规模偏小、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畜牧良种率不高、集约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差,水产上的苗种质量不高、养殖基
地不配套塘口老化、水产产业链不够完整,畜牧水产的检测、检疫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且组织化程度偏低。现有龙头企业偏少、偏小,龙头企业与农户及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销关系不稳定;农业生产的产业特色不明显,基地建设滞后;各类农民经纪人和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不突出,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区不够集中连片,不能发挥规模效益;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项目投入不足,招引“三资”办法不多。
3、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一些隐患依然存在。农民负担方面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的收取使用同政策规定出入较大,资金大部分被镇级占用,卡外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服务性收费不够规范且随意性较大,因收取税费组织小分队到农户家中扒粮抬物在少数地方仍然存在。农村土地承包方面侵害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村组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迟迟落实不到位,随意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土地、随意违法截留土地流转收益、不尊重农民意愿违法强行征占用农户承包地在少数村组仍有发生。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少数村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组织的建立不够民主、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够及时、内容不够真实全面详细、重大村务财务事项的民主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尚未落实到位。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和适用,现有的制度没有完全执行到位,部分村组的财务结报和核算不够及时规范,村级收支普遍存在缺口,村级债务负担较重,个别村组干部存在着贪污、侵占、挪用、挥霍集体财物问题。
三、“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的目标定位及主要推进措施
1、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全县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者之间,农民增收是中心,农业增效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经济基础,农村稳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障。“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的目标定位应考虑到我县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县份、农业大县的实际情况。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确定在4%至6%之间为宜。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强烈推进。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地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市场规律的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取向;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依靠科技,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提高产品附加值;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现象的发生。县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提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基础。三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主动适应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趋向,把鼓励自主创业和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民非农化进程。狠抓劳务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进程。健全市场导向的流动就业机制,通过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四是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政府和有关方面应当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扎扎实实按农民需求解决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切实体现对农业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多行业、多环节促进农业增效。农业生产上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着力构建五大农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供技术体系,省工、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无公害农产品以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体系,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防灾抗灾技术体系。二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扩大绿肥使用,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的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重点抓好标准化粮田建设、外向型农业建设、升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建设。建设稻麦两熟标准粮田4万亩,秸草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技术在全县160万亩粮田推广。建成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万亩左右,出口创汇农产品比重达20%以上。每年引进新品种30个以上,推广10个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两次;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种植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积极开发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林牧渔方面着力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生猪、家禽、意杨、水产打造四个“十亿元”产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任务。“十一五”期间计划争取各类开发项目投资1.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7.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6万亩,新增排涝面积7.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4.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780万公斤。农业机械方面围绕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机械化产业化为目标,加快农机装备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推动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升级,加大新式农机具推广力度,重点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化工程、三麦精少量播种工程、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和多种经营机械化工程、农产品低温烘干、保鲜、深加工机械化工程。
一、我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总量投入加大。目前我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分别占各项贷款余额和新增额的21.6%和25.4%。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重点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农业贷款余额占全市的94.2%;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在继续做好粮食收购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20__年以来,新增贷款1.2亿元,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支持重点突出。随着我市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信贷需求由单一小额生产贷款逐步向复杂多元化资金需求转变,金融机构积极适应这一需求,将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农业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式。目前农业经济组织贷款余额占全部涉农贷款的48.59%;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99万元。以阳谷县为例,支持重点一是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重点支持凤祥集团、仙农塑化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向特色农业倾斜,重点支持以阿城、范海为代表的蔬菜大棚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基本形成了户连村、村连镇、镇连蔬菜市场的产销一体化特色农业产业。
(三)服务方式不断改进。一是深入开展信用村、户评定工作,改善支农环境。近年来,针对广大农户资金需求“季节性强、期限短、时间急、金额小”的特点,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目前,__市共评定信用村187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9.4%;评定信用户48.6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7.4%。对评定出的信用村、信用户,农村信用社给予了资金倾斜、利率优惠、服务配套等多项优惠政策;二是简化贷款程序,实施贷款上柜台工程。农村信用社在信用户评定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证,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实行农户贷款证业务上柜台。借款户持贷款证可直接到贷款专柜办理贷款业务,有效地简化了贷款审批发放程序,切实提高了办贷效率。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供求不匹配。从贷款投向上分析,“三农”经济(农业、农村、农民)中,满足程度不一致。一是对农业和农民满足多、对农村建设满足少。据调查,农村水、电、路“三网”建设、大型水利建设、新住宅区开发等亟需金融部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但由于村委会不具备法人资格,导致该类贷款缺乏承贷主体而无法操作。以茌平县为例,现有农村信贷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未涉及,而交通、水利、桥涵、电力、通讯等资金需求达8亿元之多,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后劲;二是农村工商业贷款满足多、农户需求满足少。农户贷款也大多用于工商经营,用于纯农业的贷款占农户贷款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
(二)农户信贷结构需求满足程度差别较大。以莘县十八里铺和徐庄两个乡镇为例,农户信贷需求的反映明显不同:十八里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早,农户信贷需求主要集中在蔬菜大棚建设和物料投入,近年来农民已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农信社规定的2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基本能够满足农民需求;徐庄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晚,自20__年下半年发展蘑菇大棚,每个大棚建设面积达1000平方米,大棚建设和生产性投入资金在6万元以上,农信社2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据了解,目前该乡蘑菇大棚在200个以上,60%的农户除在信用社贷款和自有资金外,不得不通过亲朋借贷等方式进行筹资。
(三)资金定价机制僵化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农户小额质押贷款上浮30%,中小企业、农户联保贷款上浮100%,直接加大了农民经济负担,增加了生产成本。我市属于传统的农业大市,多数农产品仍采用农户分散生产、粗放经营的方式,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缺乏深加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往往陷入增产不增收困境,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贷款的使用效益,即使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农村经营企业利润率也超不过10%,与上浮后的利率相差无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申请使用贷款的积极性。
三、问题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受到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农业银行因处于转轨过程中,其正常贷款的发放程序复杂,贷款投放速度不及时,增量和增速均不适应业务发展。农村信用社由于存贷比例明显超出银监局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控指标,不得不压缩贷款规模。据调查,目前农村信用社出于改革需要,进一步收缩了基层社的权限,比如对贷款存量1000万元以上和余额拟增至1000万元的客户进行授信管理,新增200万元、单户累计贷款余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新增贷款与承兑要报市办核准;对5万纱锭以下的棉纺织企业,信用社原则上不予投入。以临清市为例,70户棉纺织加工企业中,只有3户符合市场准入条件。
(二)缺乏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风险担保体系。目前,由于政策因素和改革不到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质量较差,有的县农行向供销系统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和粮棉油加工企业专项贷款,目前均成为不良贷款,占该行不良贷款总额的75.8%。同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市只有临清市试点了全国农业保险,而且正处于起步阶段,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户参险率极低。总之,因缺乏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担保体系,极大制约了信贷资金对“三农”的投入。
(三)长期垄断地位导致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研究,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脉搏。近年来,长期的市场垄断导 致农村信用社对信贷需求的调查存在重企业轻农户现象。抽样调查显示,有60%的涉农企业选择金融机构对其进行了定期信贷需求调研,而选择定期进行信贷需求调研的农户只有一户,占调查样本的0.5%,61.9%的农户反映贷款难,28.5%的农户认为农村信用社目前利率过高,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降低了收入,75%的农户认为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尽管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仍难以让农民满意。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新农村建设金融环境。提高政策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制定支持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尝试在乡镇建立农村贷款担保基金会,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难问题。
(二)积极发展农户联保贷款模式,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担保困难。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班子工作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广茌平县菜屯镇张贾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保贷款模式,并积极探索其他联保形式和平台,尽快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题。
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
“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
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
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106名博士,在集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调研上万农户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而成的,调研方向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减负增收、医疗教育文化、退耕还林和打工者权益等近10个热点问题。”5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侯军岐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透露,“这份报告除公开出版外,还将呈送高层决策者。”
侯军岐已为这本即将出版的调查报告起了一个名字:《博士十策》。“我们的博士通过与农民和基层官员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希望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园艺等专业学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往陕西的农村。这个被校方称为“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被博士们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
农民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谈到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的起因时,侯军岐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层情况。解决‘三农问题’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准,再好的‘药方子’也没用。”
2月21日,筹备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陕西的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关于三农问题只是一个观念,只是一个概念,这次下去之后,感觉到了责任。”在读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触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去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下去之后发现,一些农村的贫困现状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2月23日是农历的元宵节,王秀娟把带去的元宵和走访的村民一起煮着吃,“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听得我们心里特别沉重,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士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我住在村长家,村长家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没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长媳妇盖一床被子。”王秀娟说。
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对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感到非常惊喜”,“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来农村视察情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达的,但有几个领导能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呢?顶多是车能开到哪儿就调研到哪里,会导致调研不够真实和全面。”
一个让万维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现在好多希望小学的选址都是在车能开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学却没有几个。”
“好多人有顾虑,担心我们的调查不会得到农民的配合。这是毫无道理的,农民是不敢向他的县官、乡官讲真话,而不是不愿意讲真话。”侯军岐说。
“这次活动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视员梦熊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评价说。据了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对此次活动曾作出批示: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调研活动,既可使政府从一个侧面了解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们在实践中受到一次国情教育。
“这是一场求解‘三农’问题的民间实验。”华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孙晓冰认为。此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由华商报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策划,《华商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需求
“我们在调研途中,经常会被农民拦住,咨询一些问题,有好多农民还找到我们的住处问我们,问的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前景等,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博士生刘天军说。
让刘天军感到疑惑的是,每个县乡都设有农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农民发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73份显示农户很需要科技人员,但没有科技人员下去为他们服务。”
商洛市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元在听说“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后,专门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博士生到他的企业去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想请博士从更高更深层次指导。”
李元毫不隐讳地说,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乡的活动,“但大多是刷刷标语,或者在大街上摆个桌子宣传一下,流于形式。”
对此,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解释说:“乡镇干部的素质比较差,知识层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员缺少,这些差异直接限制了经济发展。”
李元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对农业一窍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这位领导十万火急地给各乡镇领导打电话质问,‘下这么大的雪,把麦苗冻死怎么办?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农村现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现在好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弃了,舍本求末,因为从土地上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这是目前解决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
《瞭望东方周刊》在2004年9月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撤销陶乐县建制一事时发现,这个总人口仅3.2万人的小县城,竟然有2300多人吃财政饭的,而在政府各部门严重超编的同时,却是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严重缺编。
“综观中国农村历次变革,政策从基层来,从实践中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称,“所以后税费时代的中国农村需要更多的精英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学习农民的创造力,发现农村的潜力,与农民协作,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农业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
不过,侯军岐认为:“大学要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我感觉难为了大学,大学的利益源在哪里?教师的利益源又在哪里?社会责任感要和利益对接起来。”据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学生只有不到30%到了农业岗位上,而真正专业对口的不到10%。
高教改革尝试
在读博士生王秀娟目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主任,1996年留校,主要教授课程为《农产品贸易》,“以前讲到农村时只是泛泛来说,现在就有具体的事例了。”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开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也开展了“红色1+1”科技行动,学校12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北京市密云县12个村党支部共建,100名博士生进村,1个党支部带动一个村庄,一名博士生帮扶1个农户。
“学校还从这些党员博士生中选聘6人到密云县挂职,分别任农委、科委等部门副处级干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秘书王海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王目前挂职密云县任县长助理。
王海滨称,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已有多名教授或在读博士生到地方挂职,如在云南红河州有1名副州长和6名副县长,在河南开封有1名副市长和6名副县长,“最近河北涿州市委又到学校联系,希望有人到当地挂职。”
关键词:农业;电视节目;现状;对策;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成功实践。当前电视媒介是我国拥有广大受众的大众传媒,是我国农民接触最多、且对农民影响最大的媒介。因此,作为强势媒介,电视传播应该通过农业电视传播的大力发展,沟通上下内外,协调城乡,服务三农,从而在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电视传播应该以服务三农、沟通城乡,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农村观众、农民为服务主体,同时满足其他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城市观众的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城乡一体、共同解决三农问题的环境氛围。同时,要建立农业电视传播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农业电视传播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其发展应给予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应从服务三农出发,重新建构农业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农业电视传播应实施人才战略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积极开展自身内容产品的新媒体搭载工作。农民的影像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已有充分显示,农业电视传播应积极主动地吸收农民的影像实践,整合农村传播资源,让农民能够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问题,充分发挥主体性。
一、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
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
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对策研究
第一,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了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为本行政辖区农民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使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摆脱后顾之忧,还能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
第二,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农民都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它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在覆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第三,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的特色,做对象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使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合乎农村受众的收视习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农村、农民。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农业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梅.中国农业电视传播发展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2.郑树柏等.农业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界,2009(4).
3.赵洪明,张学玲.农业节目发展理念探究[J].电视研究,2008(11).
一、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对策研究
[关键词] 邮政储蓄 资金回流 三农问题
一、邮政储蓄的现状与问题
邮政储蓄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形势的发展和金融宏观背景的调整,邮政储蓄原有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有所削弱,邮政储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监管架构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不断显露出来:
1.国家对邮政储蓄的发展缺少政策引导,十多年来,国家对邮政储蓄的管理政策一直未做大的修改,没有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或出台新的邮政储蓄政策,客观上制约了邮政储蓄的发展。除转存款率利政策不适用以外,有关邮政储蓄资金使用、资产运作及改革方向等方面的政策也不明确。
2.由于邮政网点集邮政储蓄和邮政汇兑于一身,使得业务混淆不清,因此邮政储蓄在机构属性和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使得监管当局对邮政储蓄金融业务的监管一直难以真正到位,央行和银监会都难以对邮储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处罚。
3.由于以往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邮政储蓄架起“抽血机”,农村信用社“供血不足”。邮政储蓄65%来自于农村,但运用不到农村,失去了资金配置的功能。目前,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都是急需资金的地方,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恰恰是融资难的问题。邮政储蓄已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巨大通道,给地方经济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拉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这样,农村信贷市场基本形成了由农信社一家支撑的局面,被称为“一农支三农”现象。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信社不良贷款多,历年亏损严重,聚资手段落后,可用于支农的资金匮乏,不得不依靠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农信社对农户小额贷款额度虽有较大提高,但期限一般控制在一年以内,这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求。此外,支付结算手段落后、异地资金汇划业务渠道不畅、结算工具种类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信社的发展。
二、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
1.利用邮政储蓄资金购买农行发行金融债券,间接回流农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贷款业务主要是集中在落实粮棉油购销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等大额中长期贷款上。农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对象主要是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农村信用社及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的其他机构。如果邮政储蓄与农发行签订协议,每次发行金融债券,按一定比例由邮政储蓄购买,这样农发行既可以降低发行费用,又可以降低筹集资金的难度。而邮政储蓄资金通过这种渠道回流农村,可以支持“三农”建设中的大额中长期贷款。
2.部分邮政储蓄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运作。伴随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通过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信用村(镇)的创建,在改善支农服务,缓解农民贷款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由于资产质量、知名度、业务范围、体系等方面的约束,农村信用社在社场上的竞争处于较弱的位置,如果将部分邮政储蓄资金交由信用社运作,可以充实信用社的资金来源,在支持三农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通过制度设计让邮政储蓄吸收的部分存款在农村留下来。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村,为使来自农村的资金能够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考虑通过某种制度设计让邮政储蓄吸收的部分存款能够在农村留下来。彻底改变现行资金缴存或转存人行的作法,使邮政储蓄资金退出基础货币领域。通过保留农村资金,甚至于转移城市资金来为农村地区服务,以解决农村资金缺乏问题。通过让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给农村信用社以竞争的压力,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三、关于邮政储蓄资金服务“三农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网点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此时,邮政储蓄应当坚持为农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宗旨,不退反进,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条件,填补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撤点后留下的空白。
2.实施绿卡建设工程,引导农民使用绿卡,便利异地资金往来。邮政储蓄的绿卡业务有着异地资金往来方便快捷、随存随取、费用低廉的优势,绿卡工程的建设不仅在农村普及了银行卡的使用知识,为外出打工的农民提供了一条方便可靠的资金回流渠道,还未农民办理各种代收付业务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平台。
3.携手行业客户,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服务农民生产生活。随着电力、烟草、石油、移动、联通等行业组建延伸至农村经营,这些行业面临资金回归的难题,其对网络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农村区域汇总的金融服务则相对欠缺,邮政储蓄积极寻求与这类行业客户的合作,不但成为其在农村地区重要的资金归集渠道,也进一步促进改行业服务于农民。
参考文献:
[1]李 勇 孙晓霞:关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若干问题的思考.金融研究,2005(11)
[2]朱 璐:未来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向“三农”定位的可行性分析.中国发展,2006(2)
[3]张国强:农村资金外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投融资视角的研究[J].北方经济,2006(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体化建设研究
――以宿州市为例
欧晓倩章梦雪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要】首先,在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以宿州市为例,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研方法对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次,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城镇居民层面分析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得出了有关于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城乡居民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绪论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隐藏了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能阻碍城镇化的步伐,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皖北地区给自身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兼具和谐发展的目标,另外坚持在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可发展等。
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它至少涵盖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口城镇,二是经济城镇化,三是社会城镇化,在这三个层次发展中,社会的矛盾也尤为突出,例如人口不断的增多,但土地的使用率却低,这也是现在政府采取土地集中使用的原因,在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时,皖北地区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与周边地区一起联合探索出适合皖北地区城乡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皖北地区城乡间的共同发展与富裕。
一、研究现状描述
(一)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直辖市的城镇化率情况
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各个市的城镇化覆盖率中,合肥为69.10%,增福为1.31;淮南市为67.90%,增福为1.25;蚌埠市为50.91%,增福为1.24;淮北市为59.76%,增福为1.23;阜阳市为37.50 %,增福为1.27;宿州市为37.43%,增福为1.27。
单从城镇化率角度来看宿州城镇化率在不断的增长但城镇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增长幅度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这样单一发展会使得宿州等一些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无法持续发展,也无法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宿州市近几年城镇化率情况
数据显示,宿州市近几年的城镇化覆盖率非别为:11年33.1%、2012年34.8%、2013年36.2%、2014年37.4%。可见城镇化率一直在提高,但增速却在减缓,增长幅度也十分微小。
(三)宿州各地区的城镇化覆盖率
数据显示,宿州市各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桥区为45.1%、砀山县为35.9%、灵璧县为25.3%、萧县为21.9%、泗县为18.5%。可以的初步得出:桥区的城镇化率最高,泗县的城镇化率最低;桥区的城镇化率比泗县高22.2%,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从13190到18925。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300%,而且每年都会增长。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将近3倍的差距,这也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发展失衡。但从这表中也可以看书,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减少,但总体减幅不是很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增速滞缓,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地级市的城市化覆盖率对比也不是很突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说明人们应该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走老城镇化道路,而是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
由图2 3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州市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别非常大,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各个区域都在建设,但由于每个地方建设的力度、效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等等原因,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彻底,乡镇居民思想落后
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建设的不够完善;有的是建设完了之后,后期的工作却没有持续下去,导致已经建设好的成果毁于一旦;还有的是在建设途中就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绦辛τ泻艽蟮墓叵怠
还有就是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建设中有些居民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导致建设中出现困难。还有许多农民思想文化水平达不到,使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脱节,有可能会导致造成只是建立了城镇,却没有可此续发展的动力的局面。
3.城乡差距明显
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空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在空间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隔离,城市带和乡村带之间空间差的减少速度远跟不上近几年的发展形势。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如今城乡居民在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虽迅速,但从数据中可得出农村居民远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乡社会发展的程度差,农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和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城乡的差距可以看出宿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应该从多个角度多维的综合发展,使宿州在迎合发展政策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理想的效果。
4.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宿州等一些地区近几年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数目增加方面,出现了“虚假城镇化”、“城镇化不彻底”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城镇化率虽然得以提高,但是农民并没真正的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并没有从本质上得以改善从而致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不突出发展缓慢。
要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5.单一发展,没有寻求新的突破
就研究结果显示,宿州地区在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展体系不够完善较为单一。这致使宿州的一体化建设速度较其他皖北地区相对比较缓慢。
纵观宿州近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从多维角度来发展宿州在新城镇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解决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农问题和二元化结构等主要问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即使实行户籍制度,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隔离了城市与农村,使得二者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这种情况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城乡二元制结构加剧了社会经济增长的不均衡。近几年城镇人口数目增加和城镇空间的扩张使得城镇化率提高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户口但只是伪城镇化。在消费的形式方面,农村人的消费属于没有城市人丰富多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而城市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问题,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三农问题突出
宿州近几年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收入低且增收难,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就是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各部门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三农问题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这个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脚步。
3.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镇居民的文化水平
由于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原城镇中的人会不接受农民,而农民也会适应不了城镇的生活,他们还是习惯于自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些都是政策能否彻底落实、落实到位的关键约束因素。
在调查的几个地方,我们发现虽然城镇建设中的基本设施都是齐全的,但是后期被损坏的程度非常的严重,居民们根本没有珍惜公共设施的意识。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当中一定要坚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让人们意识到建设城乡一体化最终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新型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作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却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所以,宿州市城镇化路径也需要改变过去不够科学的城市化,而是要转向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首先,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这个层面上就要求加速推进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比如现在对于农村居民的城市户口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问题。再者,产城的融合、城乡的协调、工农的协调等方面的发展一直都是新型城镇化要求。
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都对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城乡发展的新道路,那就是不但要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道路,而且要在发展中考虑到人的重要性,建立一个经济、人文、环境都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镇。
(二)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发展小城镇,可消化农村劳动力,消除城市就业压力。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样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有较强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较弱,没有得到彻底实施。在此层面上,小城镇有必要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三)改革户籍政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想要减少这类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就必须转变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很多地方的城镇化的有户籍人口市民率与非户籍人口绿的差别仍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现状,从而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平等就业。
(四)提高乡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国一直强调“科教兴国”,并且一直努力建设为一个人才大国。因为只有有了人才,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样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同样很发达。由此可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到“硬实力”重要,但“文化软实力”更重要的观念。在建设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既然大力发展人才,那么就相应的要出台一些政策去留住人才,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四、结论
宿州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较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突出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相关程度上减少二元制问题和三农问题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和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问题,才能使宿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p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联系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人民的思想、认知、文化等方面。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时要全面协调,不可突出冒进,相互之间做加减法磨除棱角,实现全面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和一体化的要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目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通过城乡一体化来缩小城乡差距已刻不容缓,而新型城镇化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大背景下,则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其贴近经济发展本身,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利于城市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论文主要围绕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来探索研究,了解发展现状、取得的相关成就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和人们的共同愿景,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各地省市应贯彻落实总体规划,也要在落实的同时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叶莲松.新型工业与城镇化[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4]李树踪.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5)
[5]马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J].新华出版社,2004,(01)
[6]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定[J].求是,2011,(02)
[7]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