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跨越式商业模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5:58: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跨越式商业模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跨越式商业模式

第1篇

去年,娱乐明星赵本山加入长江商学院,其背后的刘老根大舞台等边缘产业,突然之间成为焦点,从前的荒原,竟成财富的绿洲。展现了新兴市场丰富、多元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特点:既是大国经济,亦是新兴经济,产业结构丰富而多层;既有高新产业,亦有传统产业,不断萌生新的产业;灿若繁星的企业,创意无穷的商业模式;既有接近世界一流的企业,亦有管理水平很低的企业;既有庞大的千亿企业,亦有无数草根企业。

近年来,由于无法完成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在技术创先方面乏善可陈,但是,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却如火如荼,俨然成为成为潮流。在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显然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刻洞察中国产业经济的特点之上。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低端消费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是中国产业经济的两大特点。这个特点使中国企业的存在形态充满无数的可能性质,而这正是中国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根基。

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含以下7大模式。

新旧产业结合催生的商业模式

奉行此种商业模式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新式服务行业,其特点是用新的技术与新的运营方式,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成一种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模式。最典型的如芒果网,携程网等。

芒果网通过整合航空公司、银行、酒店等资源使自身迥然不同于行业领先者,跨行业整合资源必然会突破行业既有的限制与竞争规则,改变行业和企业价值链的构成,这也就在商业模式上同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性。

另外,已经成为中国连锁酒店标杆的如家,其实也是新兴产业与传统酒店行业的结合,而目前,如家的商业模式被形象地形容为“水泥+鼠标”,足见其特点。

其特点很明显,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整合传统产业资源(酒店,银行,航空等)

而这种普遍的模式,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层次众多的行业,为跨层次的行业资源整合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这种模式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使中国“挟市场以令诸侯”。我们经常说,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低,但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亦是一种巨大的优势。通过集中市场资源,进行“产业倒逼”,逆向或者顺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最典型的是百丽,其不仅是鞋业巨头,更向经销商转型,从上游产业,延伸到下游产业。纵向打通产业链。是典型的上游向下游的纵向产业链延伸。

而分众收购新浪,携其在传播终端的强大渠道能力,向内容及产品领域延伸。则是向上游产业链的延伸。

而近年崛起的百泰传媒亦是如此。百泰传媒本是酒店终端媒体的巨头,主要从事媒体展示,后来其投资进入媒体,自己做内容,亦是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根基,就在于其在终端的无与伦比的强大能力。

而在连锁领域,也有一些企业,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如沃尔玛最近几年,亦开始根据顾客需要,进行部门产品的自我加工,从传统的零售商,向制造商转变,国内的国美,则联合香港的新恒基集团,在沈阳建立了国美工业园,生产手机,电视,电脑等产品,实现向上游产业的延伸。

无论上游向下游,还是下游向上游,这种模式的特点,都根源于某一个企业掌握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带来的机遇。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日益加强,亦提供了很多创新商业模式的条件。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本土化人才在社会资源方面的无可替代性,都使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互换资源的机会与筹码。

近年来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国际资本扶持下,迅速完成飞跃。

蒙牛在完成初期的发展之后,即获得高盛,大摩等的强大资金支持,在国际大财团的支持下,蒙牛从以前的潜力公司,即可进化为现实的行业龙头,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而分众,盛大,阿里爸爸等,均通过国际性财团,完成了初步的飞跃。

还有一些企业,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完成了企业飞跃,最典型的是云南白药和秦川机床。

云南白药与德国拜尔斯多夫尔兰,爱尔兰Alltracel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出”白药创可帖“,借助国际医药巨头的力量,改变了白药的功用,完成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创新,其后,云南白药在创可帖市场击败全球头号创可贴巨头强生。实现了“以强制强”的战略目标。

秦川通过并购控制了美国UAI,后者在机床方面的几大全球性优势,其后,秦川掌握了机床方面的全球先进技术,其海外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TCL之于汤姆逊、明基之于西门子、联想之于IBM,其实也是这种模式,不过其努力并未完全成功,但是,通过并购或者联盟国际巨头,获得先进技术模式,这种尝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说明的是,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整合全球资源,倡导新,某种意义上说,借助全球化的资源与技术,亦为应有之义。

中国市场压力下的运营模式创新

最近几年,轻公司的模式,在中国比较流行,而这种模式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竞争的剧烈,成本压力过大,迫使企业模式的改变。另外,在轻工行业,国外的耐克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亦被国内企业移植和改造。戴尔的直销模式创造的根本,也在于企业成本压力的加大。

最典型的如早年的蒙牛,“先市场后工厂”的模式,这种模式,使蒙牛比一般的企业,少了库存的压力,也少了工厂管理的很多环节,市场反应更灵敏,这种模式,是蒙牛早期崛起的重要因素。鞋业巨头奥康,目前部分业务也仿耐克模式,只保留设计,而分离制造。

前几年比较受到推崇的PPG模式,虽然PPG遭遇资金危机,但是其早几年这种模式受到了热烈追捧。从结构而言,PPG模式的核心在于生产销售与供应链管理。这两者分别来自不同的 “原型”:前者是以直销著称的电脑制造商戴尔;后者则是以“供应链管理”著称的香港利丰集团。由于没有工厂,没有门店,PPG超低销售成本对业界发起颠覆性冲击。而仿照PPG后期的VANCL(凡客诚品),亦是靠这种模式崛起。

源于国内市场剧烈竞争的产业转型

最近几年的流行的所谓“蓝海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其根源即在于国内企业竞争剧烈,利润普遍下滑,大家均已到了边缘,由此逼迫企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更新产品价值。实际上,这是一种企业的战略转移。最典型的是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

此前,比亚迪一直是中国的电池大王,后来,由于电池行业的天花板,比亚迪于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在当时兴起的“外行造车”热潮中,淹没了无数的知名企业,奥克斯、厦新、美的、波导,乃至当时盛极一时的格林柯尔,均以失败告终,成为洗刷祭坛的鲜血。比亚迪其实是唯一的幸存者, 至2009年,比亚迪已经与奇瑞、吉利三足鼎立,并且获得了股神巴菲特投资其电动车产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事实上,相对很多企业失败,比亚迪成功进行产业转移,具备几个独特的根基:其一是在主业方面,建立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使竞争者难以短期突破,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为新产业的成熟赢得了时间,而奥克斯等企业,本身在空调行业生存紧张,很容易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其二是在产业布局上,选择了处于发展初期的,未来潜力巨大的行业,可以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不至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过去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去年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产销大国,比亚迪选择汽车行业作为产业转移的方向,可谓明智。

在未来,随着中国局部产业成为世界主流,将为很多企业的专业转型,创造无数的机会。同时,也造就新的商业模式。

根源于激烈的竞争,以及行业发展周期而来的并购式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残酷的竞争,使很多企业利润日益降低,而很多行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亦从培育期过度到成熟期,品牌集中亦成为必然,

同时,境外财团的进入,也使并购方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提供了放大产业的能力。由次,大规模兼并势在必行,出现了一种并购式的发展模式。

在充分竞争行业,这种特点更明显。早年,德隆模式的核心,就是在竞争性行业并购,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德隆主要败于资本运作,在产业方面,却非无可取之处。

最典型的是美的近几年的扩张,美的通过并购荣事达,小天鹅等,在冰箱,洗衣机等领域,完成了产业布局,目前,其冰箱和洗衣机,均进入行业前三名,并购相当成功,同时,美的也通过跨行业并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大家电领域,成功从空调制造商,转型到综合性的制造商。为美的跃升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二大品牌打下根基。

在未来的一些竞争性领域,大规模并购方兴未艾,跨越式并购,将造就很多行业巨头新的发展机会,亦创新新的商业模式。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

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产业,以及新的能源、基础产业。这两大产业的与传统产业的区别是,得宜于新的产业模式,产业的起步并无明显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区别,从产业肇始,即是全球化的开始,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百度等的崛起,亦为典型案例。

从创立伊始,除了市场在国内以外,这些企业的运营模式及已经与国际接轨,而其资金来源,也多来自国际财团的投资,结合中国市场与国际化运营方式,是这种企业的普遍特点。

而无锡尚德,则是新兴产业里的另外一种新型企业。

太阳能产业是新兴产业,而无锡尚德在进入之初,即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资金来自境外风投,人才来自硅谷,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原料亦主要来自欧美市场。企业治理结构亦非常合理。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基本原则 发展模式

一、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原则

电子商务具有Internet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运用。发展电子商务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应用为重点,坚持效益优先,制定有限目标,体现实际效果。笔者认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 引进与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

与美国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起步在时间上虽然差不多,但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企业条件与支撑环境差别很大。例如美国拥有良好的全国性商业批发体系、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和电子支付信用体系,因此,美国可以发展许多B to C(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网站,而这一点我国是不具备的。又如美国各个市场几乎都形成几个大型企业存在的格局,这些企业规模大,而且实现了完整的ERP系统,只要通过网络将两边的企业联结起来,就可以实现B to B (商家之间)电子商务。而中国企业规模比较小,绝大部分没有ERP系统,中国的B to B如果按照美国的模式就无法成功。

电子商务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刚刚开始,其发展速度极为迅速,传统的商业模式正不断地被新的商业模式所代替,无论什么模式都不具有固定性和成熟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有一个探索与创新的问题,这也为我国加快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大胆进行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商业模式,壮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激烈竞争。

2. 商务与电子有机结合的原则

在电子商务中,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核心。网络服务商和电子商务厂商要适应企业的商务选择和利益判断,防止过度技术化倾向,避免追求表面的商务“电子化”,而忽视商务活动本身的需求。我国最早涉足电子商务的一般是IT企业,它们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然后开始销售传统的产品。由于IT企业没有成熟的商业渠道和商业经验,并受制于网络支付、配送和网民数量等因素,到目前为止真正赢利的电子商务网站极少。这都是没有以“商务”为核心的结果。因此,要把电子与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商务应用为根本,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要立足于为传统产业服务,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传统企业要积极发展新的商业模式,适应信息革命的要求。

3. 务实与跨越有机结合的原则

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商务需求、技术手段和经济环境实际,制订发展电子商务的规划和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商务模式,设计和开发实用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出创新的电子商务体系,大胆跨越,以适应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我国未完成工业化就开始进行信息化,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发展的双重任务,这与已经完成工业化并步入信息社会的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遇。首先,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开放性、易用性保证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发展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其次,电子商务可以促进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转变,转换经济的增长方式,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因此,我们要主动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4. 政府引导与企业运作有机结合的原则

发展电子商务涉及各行业各领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有时非技术因素比技术因素还重要,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从整体上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这需要政府的鼓励、引导和协调。政府应从制订政策法规,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发展和技术标准、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着手,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经营环境,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同时电子商务属于民商活动,政府的干预应是最低限度的,以免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而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定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地位,发动企业和社会投入电子商务,鼓励大中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

5. 统筹规划与分层次推进有机结合的原则

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产业引导、市场监管和环境支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既要考虑区域的统筹规划,也要考虑领域的统筹规划,保证区域和领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体现各地区各领域的特色,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这就需要分层次推进,创造适合不同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不同用户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配套的技术实现模式。就目前技术看,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经历了三个技术代:第一代是企业注册域名,形成以企业与产品简介为内容的网站;第二代是企业将因特网服务器与后端系统连接起来,使客户能够在网上发送并跟踪订单;第三代是企业通过电子化形式将客户及供应商信息全部实时地管理起来,任何需求与供应的变化都迅速地传递给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从而促使货物和服务能够更高效地流通和实施。我国企业的差别非常大,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

二、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电子商务在全世界也只有不长时间,而且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加上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差别很大,确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要以积极发展和开拓进取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1. 企业上网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模式

企业上网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传统企业不实现信息化,就不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无论是B to B,还是B to C,没有“B ”(企业)的广泛参与,“to”就无从谈起。电子商务依托因特网从事商务活动,企业没有“触网”就无从实现电子商务。企业上网就是将企业的单体计算机或局域网联入因特网,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建立网页或网站自己的信息,利用网络廉价高效的特点,建立新型商业信息沟通渠道。

网络拉近了制造商或批发商与客户的关系,上网意味着企业形象将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如果有客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会通过便捷的网络方式与你联系,使企业对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减少中间费用、库存和流动资金,使产品和流动资金直达用户。并且将产品和用户之间存在的那些曲折的营销渠道“拉直”或取消,使企业真正坐上了“直通车”。网络也拉近了企业与企业的距离,可以帮助企业揭开采购过程中的“黑匣子”,寻找最便宜的、最适合的原材料,把成本降到最低。

2. 中介服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模式

电子商务使厂商之间的距离、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有人认为中间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实不然,电子商务并不能消灭中间商,而是产生了新的中间商--电子中介。电子中介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电子中介的介入,使商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形式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过渡到质量和服务竞争。概括地说,电子中介服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交易平台和服务的机构。中介服务将买卖双方集中到一起,以提出建议、个性化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内容来增加价值。中介服务既可以作为一个消费者的集合体,也可以作为一个商家的鼓吹者。

我国中小企业居多,它们没有实力单独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发展电子中介服务的重点是建立面向厂商的(Bt o B)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面向消费者的(B to C)电子商务交易中心。B to B交易中心是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不同范围的交易中心,就要将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结合起来。B to C交易中心的发展重点在大中城市,也可以针对某些产品建立全国性的服务系统,比如旅游和知识产品。

3. 电子商务的交易范围重点在商家之间

按照交易服务对象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商家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B)、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C)。我国正处在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还是从中国现实需要出发,我国电子商务都要以推进B to B业务为重点。B to B业务可以分阶段改造,线上线下结合便于操作,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和社会配套环境。发展我国电子商务B to B商业模式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将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商通过Internet联为一体,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系统;其二,选择电子、医药、建材、汽车、航天等重点行业,建立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服务和交易网;其三,鼓励生产和外贸企业上网,开展国际贸易的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全球采购、全球分销;其四,积极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商务网的建立,吸引企业上网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拓展业务,使企业真正感受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好处。

4. 有选择地发展B to C交易模式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商业零售模式,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城市与乡村、城市之间严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商业模式只适合少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少数产品和少数人。B to C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知识产品(如书籍、音像制品)、教育、医疗的网上服务(销售),这四种产品适合网上销售,不涉及大量配送,可以达到传统办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梅绍租.电子商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3篇

“企业强,湖北强”,抓住湖北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企业强,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又是湖北发展的软肋。因为过去湖北此方面中小民营企业差一点,若此方面强化,对湖北企业和经济更是一个坚实的支撑。所以“企业强,湖北强”的主题非常好。

其次我觉得关注点好,什么样的企业最具成长力?我们有50位杰出的代表。这就是我们湖北发展的潜力。最具成长力应该是最具竞争力,包括我们的核心技术,包括我们的商业模式。最具成长力,也包括我们的产业、企业发展的前景好。

我之前仔细研究了今年的五十强名单,比起前两届,我们新型产业的比例上升,战略性经济产业有三个重大:重大的经济突破,重大的市场需求和重大的引领带头作用。它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新型产业的比例上升,说明我们企业科技竞争力总体上升。还有一个好趋势:武汉以外企业的比例在上升,其他地域的企业也在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也不断的涌现,电子商务、新能源、金融服务等优质的企业也在增多。

第4篇

关键词:破坏性创新;弱势品牌;品牌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3日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今社会,品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品牌竞争也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流手段。行业先入者由于进入市场的时间早、占有当前市场份额大以及客户资源丰富等优势形成了独有的品牌效应,而弱势品牌面对市场中的强势品牌,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已成为了弱势品牌的首要任务。破坏性创新是一种非连续的技术、产品、方法或商业模式创新,一般通过打破低端市场平衡和需找新兴市场等独特方式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市场现有的竞争规则,破坏强势品牌的竞争优势基础,为弱势品牌实现品牌跨越式发展,冲击和赶超强势品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015年,全球著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了“2014年全球最佳100强品牌排行榜”,其中显示美国占了54%的比例,其中前6个品牌都为美国品牌,苹果和谷歌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中国“华为”品牌价值43.13亿美元,位居94位,成为榜中唯一的中国品牌,这也是中国品牌首次闯入百强。华为科技有限公司1987年创立,当时为一家香港公司销售生产用户交换机,那时的华为尚还不能称之为品牌,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华为更多的是维持性创新。华为通过两大架构式的破坏性产品创新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获得成功,一个是分布式基站,一个是SingleRAN,SingleRAN被相关技术专家称作“很性感的技术发明”。华为通过破坏性产品创新从弱势品牌逆袭成为全球最佳100强中的一员,为其他弱势品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文献回顾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藤森(Clayton M.Christensen,1997)在《创新者的困境:当新技术导致大企业失败时》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破坏性创新的概念。书中提到维持性创新的概念,即对现有主流商品未做性能上的本质改变,只是对产品性能进行升级。而破坏性创新打破了维持性创新的概念,在企业所提供的技术性能供给超过用户对技术性能需求的条件下,率先进入低端市场或新市场,放弃主流市场,避开主流市场用户重视的绩效属性,通过长期占有低端市场或新市场,从而在低端用户或新用户中形成新的绩效属性,属性组合产品或服务,再逐渐达到破坏或取代现有主流市场产品或服务的一类创新。Christensen研究的一个主要观点就在于破坏性创新将会打败维持性创新,最终会成长到主导市场的地步。

许晓明等(2008)认为只要新进企业率先进入了新市场,那么市场中的竞争规则就将会被彻底改写,强势品牌将被迫使实施以破坏性创新为起点的市场新规则。苏启林(2006)认为中国产业成长的关键在于用破坏性创新开发庞大的非消费市场,这将是推动 “中国制造”模式向“中国创造”模式转变的现实新途径。孙启贵等(2006)指出,面对冲击世界汽车行业的新一轮破坏性增长浪潮,充分利用破坏性创新机制并发挥其战略性是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可选之路。杨雪滢、白俊峰(2011)研究了破坏性创新对我国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意义和影响方式,通过深度剖析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并结合破坏性创新对我国自主品牌的影响方式,寻找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破坏性机会。以期利用其后发优势,提高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形成,实现跨越式发展。王朝辉(2005)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破坏性营销的六个步骤,研究了弱势品牌从各个层面分别进行破坏,从而超越市场中的强势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目前,从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视角研究我国品牌发展的学者大多从自主品牌出发,研究我国自主轿车品牌,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等。另一部分学者从手机行业研究我国破坏性创新,主要以小米、山寨手机研究为主。较少的学者从整个弱势品牌角度研究我国破坏性创新对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品牌的技术创新和弱势品牌的破坏性创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弱势品牌通过破坏性创新侵入主流市场、进行低端市场和新市场破坏性,探讨通过破坏性创新方式提升我国弱势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同时为我国弱势品牌实践和应用破坏性创新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三、基于品牌的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当前企业的共识。根据当前众多学者的观点,技术创新按照创新技术强度与创新市场结构变化可分为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现有品牌发展大多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维持性创新来促进品牌发展,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破坏性创新的“非竞争性”、“初始阶段的低端性”以及“颠覆性”等特点,使得主流市场的强势品牌很难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破坏性创新在造成无数强势品牌消亡的同时,也为新进的弱势品牌提供了技术赶超的契机。

(一)维持性创新。克里斯滕森将传统创新模式称为维持性创新,因为这类创新旨在维持企业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而不是颠覆其地位,通常由运作良好的行业领导企业开发。维持性创新主要满足主流用户需要,对已有技术的渐进式改进主要按照主导市场中的大多数用户所重视的方面进行,沿着主流市场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改进已有产品的性能。

我国品牌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电品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家电技术的维持性创新对国际家电市场进行技术跨越和替代。然而,90年代以后,随着大多数行业技术趋于成熟以及网络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市场上技术变革不断加速,通过维持性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采用维持性创新进行技术跨越的传统创新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品牌的发展。

(二)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描述了挑战或彻底取代已有技术、创新或设计平台。回顾整个品牌史,这种技术破坏性周而复始地发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已有技术被“新一波”的破坏式技术淘汰的情景。20世纪80年代的磁带后来被MP3所取代,现在苹果的ipod和iTunes又给音乐消费和视频消费带来了新模式。

破坏性创新将带来产品新性能、成本急剧降低、市场结构变化等改变。技术具有破坏性通常表现为通过成本更低的做事方式带给人们变革性改变,当这一技术成为主流,就会改变人们的做事方式。例如,360杀毒软件对一些基本功能免费提供,这对于传统消费杀毒软件是一种破坏。所以,破坏性创新挑战传统的做事方式,在市场上创造新的市场定位。对于维持性技术无法充分解决或迅速解决的问题,破坏性创新引入创新方式以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破坏性技术提供了已有产品的替代选择,并且更灵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鼓励人们大胆尝试截然不同的方法,新方法的成功会对强势品牌的地位产生威胁,威胁的持续增加也会导致市场领导者的更替。破坏是一种持续发挥作用的力量,当新“价值网络”出现时,新的破坏者又会出现,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破坏性技术也将会越来越多。

相比强势品牌,弱势品牌更容易实现破坏性创新。面对破坏性性技术挑战,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强势品牌为了维护其在市场中维持性技术的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通常会选择坚持维持性创新,他们更加侧重对主流市场的分析,更重视开发已有技术的能力,造成强势品牌更容易失去通过破坏性创新获得新的市场份额的机会。而弱势品牌更容易对破坏性创新做出反应,有利于抓住破坏性创新机会,抢占新的市场份额。

四、基于弱势品牌的破坏性创新

根据对众多学者观点的梳理及对文献的总结可以得出破坏性创新从市场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低端市场破坏”、“新市场破坏”和“混合型破坏”。低端市场的破坏性创新令强势品牌逃避攻击。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诱使强势品牌忽略攻击。

(一)低端市场破坏。低端破坏是指为无需高端市场看重的所有性能的目标消费群体提供破坏式产品。在产品过度满足特定消费者市场需要的情况下,产品改进速度超过消费者采用新性能的速度,破坏性技术以其提供性能比不上成熟产品性能的产品打入某一特定细分市场。这一细分市场上的消费者不愿意为某些可有可无的产品功能支付高价。一旦破坏者通过服务于原有价值网络中的低端市场在市场上立足,就开始着力提高其利润。这种破坏并非开辟新的市场,但它冲击了原有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通过低成本来吸引原来消费能力低的客户群体。例如,上网本对笔记本电脑的破坏。

强势品牌通常容易忽略利润低或无利可图的细分市场。随着弱势品牌破坏力度加强,强势品牌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最终弱势品牌通过破坏性技术满足最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需要,赢得主流市场的认可,取代强势品牌。

(二)新市场破坏。新市场破坏是向未曾购买强势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提供破坏性创新产品。当一个新概念能够开发出新技术改进已有技术,使缺少资金或技能的消费者可以拥有产品,或者使顾客更便利地使用产品,这一新概念就有潜力成为新市场破坏性创新。由于新市场破坏一开始争取的是新顾客,在破坏性创新没有赢得主流市场之前,强势品牌将很难察觉到。

新市场破坏是通过发展挖掘新用户的消费能力,构造出新的客户价值曲线,以其不同于主流市场消费群体的新的初始消费者,开拓潜在的全新客户市场。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对施乐复印机的破坏就属于新市场破坏。

(三)混合型破坏。在实际生活中,破坏者除了只进行“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外,还很有可能同时进行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这种破坏就属于混合型破坏。混合型破坏是向未曾购买强势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提供性能不及已有产品的产品。这样既有可能是因为是新市场而使强势品牌忽略攻击,同时也因为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较低而迫使强势品牌逃避攻击。

克里斯滕森认为很多的市场破坏性创新都是混合型破坏性创新,是低端市场破坏和新兴市场破坏的组合体。例如,传统电视广播媒体面对分众传媒的破坏性冲击案例。分众传媒首创了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它最初的定位是在商业楼宇视频媒体,目标锁定于中高收入的商务群体,着重覆盖25~50岁之间的核心消费人群。产品线逐渐扩充到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及数据库营销渠道等多个网络渠道。分众媒体以其精准的受众定位,有效的多网络营销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广告客户的肯定,对传统媒体形成了破坏性冲击。

五、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弱势品牌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破坏性产品创新。破坏性产品创新是性能更佳或价格更低的破坏性产品或服务替代已有的产品或服务。破坏性产品创新对市场中的消费者和产品生产者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它树立了新的服务标准、成本以及生产周期,完全改变了主流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破坏性产品创新主要是由多个技术创新整合而成的新产品创新,是由技术可能性与市场选择相互作用下为消费者接受的满意产品。弱势品牌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弱势品牌可以通过扩大新兴市场的规模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提升品牌竞争力这一目标。

(二)破坏性技术创新。某些新技术取代已有技术,使价格更优、性能更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这种新技术就是破坏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破坏性技术的成功运用要求破坏性技术创新者要具备识别未满足细分市场的能力。

弱势品牌可以通过确定“低端市场是否存在某些客户,他们愿意用较低的价格来购买性能较差但足够好的产品?是否存在某些非消费群体可以成为我们的用户,使得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对于有上述两种可能的市场,我们需要做什么来满足潜在用户的需求?”等来确定市场定位。一旦确定了目标市场,弱势品牌就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技术取代已有的新技术,以更简单、更低价、更易用等新价值为市场带来全新的选择。

(三)破坏性方法创新。破坏性创新方法优于传统方法,通过提供性能更佳或价格更低,使品牌具有竞争优势。破坏性方法创新是以破坏性技术创新为基础,品牌通过拥有破坏性技术采用新的营销方式,降低经营成本,使竞争对手处于劣势。

(四)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在许多新的或现有的行业领域,以破坏性技术、破坏性产品或破坏性方法为基础,都能催生出一种新的破坏性创新,也就是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来说,商业模式的破坏是指销售什么产品、如何制造、如何分销和提供支持、产品卖给谁或不卖给谁等方面的破坏。依靠这种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弱势品牌可能对强势品牌商业模式形成挑战或超越。

六、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现有竞争优势只是暂时的。破坏性创新成为了弱势品牌实现地位赶超强势品牌的重要手段。强势品牌大多坚持维持性创新以保持其在行业中领导地位,而弱势品牌则更容易进行破坏性创新,进而通过破坏性产品创新、破坏性技术创新、破坏性方法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超越强势品牌,使自己成为主流市场的领导者。

主要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C.M.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1997.

[2]许晓明,宋琳.基于在位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战略研究综述及应用模型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2.

[3]苏启林.破坏性技术、组织创新与产业成长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4]孙启贵,邓欣,徐飞.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模型建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6.8.

[5]杨雪滢,白俊峰.破坏性创新与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第5篇

一、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原则

发展电子商务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应用为重点,坚持效益优先,制定有限目标,体现实际效果。笔者认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引进与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

全球化与开放性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特别是我国已经入世,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因此,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引进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经验,并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和创新,为我所用,创造出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与美国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起步在时间上虽然差不多,但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企业条件与支撑环境差别很大。例如美国拥有良好的全国性商业批发体系、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和电子支付信用体系,因此,美国可以发展许多BtoC(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网站,而这一点我国是不具备的。又如美国各个市场几乎都形成几个大型企业存在的格局,这些企业规模大,而且实现了完整的ERP系统,只要通过网络将两边的企业联结起来,就可以实现BtoB(商家之间)电子商务。而中国企业规模比较小,绝大部分没有ERP系统,中国的BtoB如果按照美国的模式就无法成功。

电子商务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刚刚开始,其发展速度极为迅速,传统的商业模式正不断地被新的商业模式所代替,无论什么模式都不具有固定性和成熟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有一个探索与创新的问题,这也为我国加快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大胆进行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商业模式,壮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激烈竞争。

2、商务与电子有机结合的原则

在电子商务中,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核心。网络服务商和电子商务厂商,要适应企业的商务选择和利益判断,防止过度技术化倾向,避免追求表面的商务“电子化”而忽视商务活动本身的需求。我国最早涉足电子商务的一般是IT企业,它们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然后开始销售传统的产品。由于IT企业没有成熟的商业渠道和商业经验,并受制于网络支付、配送和网民数量等因素,到目前为止真正赢利的电子商务网站极少。这都是没有以“商务”为核心的结果。因此,要把电子与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商务应用为根本,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要立足于为传统产业服务,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传统企业要积极发展新的商业模式,适应信息革命的要求。

3、务实与跨越有机结合的原则

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商务需求、技术手段和经济环境实际,制订发展电子商务的规划和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商务模式,设计和开发实用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出创新的电子商务体系,能够跨越的大胆跨越,以适应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我国未完成工业化就开始进行信息化,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发展的双重任务,这与已经完成工业化并步入信息社会的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遇。首先,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开放性、易用性保证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提高信息服务平台,使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发展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其次,电子商务可以促进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转变,转换经济的增长方式,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因此,我们要主动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4、政府引导与企业运作有机结合的原则

发展电子商务涉及各行业各领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有时非技术因素比技术因素还重要,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从整体上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这需要政府的鼓励、引导和协调。政府通过制订政策法规,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发展和技术标准、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着手,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经营环境,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同时电子商务属于民商活动,政府的干预应是最低限度的,以免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而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定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地位,发动企业和社会投入电子商务,鼓励大中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5、统筹规划与分层次推进有机结合的原则

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产业引导、市场监管和环境支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既要考虑区域的统筹规划,也要考虑领域的统筹规划,保证区域和领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体现各地区各领域的特色,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这就需要分层次推进,创造适合不同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不同用户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配套的技术实现模式。就目前技术看,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经历了三个技术代:第一代是企业注册域名,形成以企业与产品简介为内容的网站;第二代是企业将因特网服务器与后端系统连接起来,使客户能够在网上发送并跟踪订单;第三代是企业通过电子化形式将客户及供应商信息全部实时地管理起来,任何需求与供应的变化都迅速地传递给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从而促使货物和服务能够更高效地流通和实施。我国企业的差别非常大,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

二、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电子商务在全世界也只有几年时间,而且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加上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差别很大,确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要以积极发展和开拓进取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1、企业上网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模式

企业上网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传统企业不实现信息化,就不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无论是BtoB,还是BtoC,没有“B”(企业)的广泛参与,“to”就无从谈起。电子商务是依托与因特网从事商务活动,企业没有“触网”就无从实现电子商务。企业上网就是将企业的单体计算机或局域网联入因特网,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建立网页或网站自己的信息,利用网络廉价高效的特点,建立新型商业信息沟通渠道。

网络拉近了制造商或批发商与客户的关系,上网意味着企业形象将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如果有客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会通过便捷的网络方式与你联系,使企业对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减少中间费用、库存和流动资金,使产品和流动资金直达用户。并且将产品和用户之间存在的那些曲折的营销渠道“拉直”或取消,使企业真正坐上了“直通车”。网络也拉近了企业与企业的距离,可以帮助企业揭开采购过程中的“黑匣子”,寻找最便宜的,最适合的原材料,把成本降到最低。

2、中介服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模式

电子商务使厂商之间的距离、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有人认为中间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实不然,电子商务并不能消灭中间商,而是产生了新的中间商——电子中介。电子中介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供应链,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电子中介的介入,使商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形式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过度到质量和服务竞争。概括地说,电子中介服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交易平台和服务的机构。中介服务将买卖双方集中到一起,以提出建议、个性化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内容来增加价值。中介服务既可以作为一个消费者的集合体,也可以作为一个商家的鼓吹者。

我国中小企业居多,它们没有实力单独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发展电子中介服务的重点是建立面向厂商的(BtoB)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面向消费者的(BtoC)电子商务交易中心。BtoB交易中心是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不同范围的交易中心,要将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结合起来。BtoC交易中心的发展重点在大中城市,也可以针对某些产品建立全国性的服务系统,比如旅游和知识产品。

3、电子商务的交易范围重点在商家之间按照交易服务对象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商家之间的电子商务(BtoB)、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toC)。我国正处在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还是从中国现实需要出发,我国电子商务都要以推进BtoB业务为重点。BtoB业务可以分阶段改造,线上线下结合便于操作,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和社会配套环境。发展我国电子商务BtoB商业模式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将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商通过Internet联为一体,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系统;其二,选择电子、医药、建材、汽车、航天等重点行业,建立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服务和交易网;其三,鼓励生产和外贸企业上网,开展国际贸易的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全球采购、全球分销;其四,积极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商务网的建立,吸引企业上网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拓展业务,使企业真正感受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好处。

4、有选择地发展BtoC交易模式“”版权所有

BtoC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商业零售模式,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城市与乡村、城市之间严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商业模式只适合少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少数产品和少数人。BtoC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知识产品(如书籍、音像制品)、教育、医疗的网上服务(销售),这四种产品适合网上销售,不涉及大量配送,可以达到传统办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梅绍租.电子商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梅绍租.电子商务法律规范[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周仪.电子商务法律及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第6篇

商业模式涵盖了一个企业产业链的所有方面,所谓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就是“覆盖全产业链的均衡而高效的整合方案”。

全产业链包含了企业利益链条上的所有相关者:政府、群众、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股东、企业家、员工等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必须是连接所有相关者的桥梁,而且也只有均衡各方利益才能成为一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

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黑熊养殖、熊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有活熊400多头,上市融资后要扩大的项目包括“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和“年存栏黑熊1200头,年繁殖黑熊200头”。这是一家产品非常有竞争力,业绩增长稳定的公司,但是由于活熊取胆与国际主流的动物福利相悖,2011年上市计划刚一公布就引发了群众的强烈关注,各种群众组织抵制,媒体集体参观,一片反对之声,最终只得草草中止了上市审核。

看似不起眼的群众意见居然能让一家盈利良好的企业中止上市,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均衡各方面利益的重要性。

海澜之家是一家近几年几乎一夜之间开遍全中国的男士服装专营公司,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从2009年年底的655家门店,到2011年的1919家门店,只用了近两年的时间。而就在2009-2011年间,海澜之家营业收入分别为13.83亿元、22.44亿元、35.94亿元,年增幅分别达36.70%、62.18%、60.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4.58亿元、7.01亿元,年增幅分别为64.65%、52.24%、53.09%。

海澜之家短短几年的跨越式发展都是基于一个非常高效的商业模式:产品定位于成年男性需要的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冬到夏、从正装到休闲装的所有产品。价值定位于“高品位、中价位”。专卖店销售方式定位于“无干扰、自选式”。生产方面选择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外购产品的方式,同时在外购产品方面把供应商变成联营商,即扩大了产品的选择性,也把产品的风险转嫁到上游供应商,间接的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库存成本。专卖店的选择原则定位于“黄金地段、钻石店铺”。供货方式由海澜之家总部负责所有的铺货、补货、换货,加盟商无须带款进货,实行100%退、换货,加盟商货品库存为零。 加盟商不需要参与加盟店的具体经营,所有门店的内部管理全部都由海澜之家来负责,店铺租购、水电物业、装修费用、人员薪资、运费、工商税费等由加盟商自负,加盟商还需要拿出100万元作为押金交给海澜之家,合同结束时退还。此外,只要加盟商每年缴纳6万元的管理费用,则公司可以保证加盟商5年后税前利润不低于100万元。

海澜之家的商业模式不但创造了奇迹般的高效率扩张,而且也看似解决了均衡的问题:大量外购产品解决了代工大厂最需要的订单问题,高品位中价位给消费者带来了客户价值,零经验零风险的入行门槛解决了投资者的所有顾虑,高达十几亿的加盟押金给海澜之家带来了疯狂扩张的底气。

海澜之家用短短两年时间达到了很多男装一线品牌十年都没有做到的扩张高度,但这列超高速火车的狂奔之路能否顺利全部都基于它最核心的加速器——货如轮转。如果不能实现服装存货的高周转率,海澜之家和外购厂家的现金将大量被库存服装吞噬,加盟商持有的一张张轻飘飘的押金合同也将岌岌可危,所有的矛盾都将同时爆发,最终只能演变成一场愈演愈烈无法收拾的集资游戏,所有参与者都只能得到大幅贬值后的海量库存服装。

目前国内服装市场品牌的较量目前已经惨烈到铁人三项比赛的程度,每个厂家都必须在设计、质量、品牌三个维度上同时发力,而海澜之家的商业模式只关注品牌的宣传和塑造,为了保持大量现金流把设计和质量的控制基本交给外部厂家,但要求一个生产型企业达到品牌企业的商品供应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货如轮转这个加速器恰恰是海澜之家的商业模式最难做到也注定无法做到的痛点。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海澜之家资产负债率高达82%,负债总额为56亿元。其中,37亿元是供货商的货款,而另外15亿则是加盟商的保证金。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海澜之家存货数量账面价值分别为13.05亿元、16.93亿元、38.63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50.21%、44.41%、56.82%。而同为服饰企业的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末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仅为11.92%和16.23%。此外,海澜之家2009、2010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9、0.88,与七匹狼的3.47、3.48,大杨创世4.30、5.53相比,亦有很大差距。

第7篇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原量仪在精密量仪精度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了17项部颁行业标准,并且拥有200多名的熟练技术工人,很多员工获得国家、省、市劳模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中原量仪的产品结构包括气动检测、电动检测、轴承检测、汽车摩托车零件检测、压缩机零件检测、精密计量仪器检测、磨加工主动检测,共7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主要服务于机械制造、汽车、家电等行业。2015年受制造业整体形势影响,中原量仪的营业额出现下降情况。但是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公司的新产品超高精度光栅传感器的销售额逐步上升,而且利润率远高于其他产品。该产品经过德国PTB的检测,制造精度达到0.2nm,相比国际同类产品技术领先、国际首创。

另外,由中原量仪牵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和三门峡地方政府实施的超精密光栅工程项目,已经通过河南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报重点工程,项目将帮助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精密量仪研发、制造、生产、检测集群,与世界顶尖的精密量仪基地并驾齐驱。

在商业模式方面,中原量仪着力实施“产品+服务”的模式。中原量仪是行业中唯一拥有“国家一级计量单位”认证资质的企业,不仅在单一产品测量上保持着领先的测量技术,而且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测量解决方案。

在销售渠道方面,中原量仪的产品已经进入阿里巴巴和聪慧网等工业品电商平台,电商销售额逐年递增。2013年7月,公司投资50万元设立企业网络平台,成立了网络销售部,并且获得阿里巴巴三门峡产业带的免费运营服务。2014年企业电商成交额达500万元,2015年成交额翻一番,占总销售额的15%左右。另外,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全军武器装备采购网”,这对公司既是一个新市场的希望,也是对中原量仪品牌的认可和激励。

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持。目前公司股东由卢学郎、宋贺臣和时振宇构成,正在引进第二轮投资,吸引对高端装备行业感兴趣的投资机构和合伙人公司筹备新三板挂牌工作,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和技术优势,加速战略合作、并购,迅速占领自身技术能支撑的市场和行业。另外,政府的产业配套扶持资金和贷款,也是企业的资金来源之一。

第8篇

资产由重变轻,是过往数年来商业模式演变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企业将生产环节外包,实现轻资产运营;二是TMT、互联网成为新一代创业热潮,在Web2.0推动下,出现大量B2B、B2C的模式创新,开创了无形产品代替有形产品、虚拟经营代替实体经营的轻资产模式时代。本届入围案例中,轻资产模式占据七席。

传统企业生产外包,资产由重变轻

宏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成为众多企业调整业务架构、重塑商业模式的理论依据。根据该理论,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段为技术、专利,中段为组装、制造,右段为品牌、服务,而曲线代表的是获利,微笑曲线在中段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则为获利高位。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传统制造型企业在掌控微笑曲线左右两段中的一段或两段后将中间环节外包,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新商业模式演进的一大特点。

任何商业模式的演变都与特定时期的商业环境息息相关,商业模式由重变轻的背景在于生产技术的提升和产能的相对过剩。经验表明,轻资产模式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必要的产业基础作支撑,即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且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能够提供强有力的代工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同时在粗放式发展过程中又积累了大量的产能。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客观上为生产外包的轻资产运营奠定了基础。

从实践角度看,产能过剩越明显的行业,是轻资产模式推广越充分的领域,服装行业就是一例。作为纺织服装大国,中国拥有从产棉到加工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一直是世界服装的主要生产基地。十年前,重资产运营是服装领域的主流模式,通过上下游延伸,打造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雅戈尔、七匹狼、红豆、杉杉等大批企业快速崛起,尤其是雅戈尔,更是打造了从纱纺到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业务体系。然而,随着国内产能由相对不足转变为相对过剩,且自加入WTO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出口环境恶化,很多原先以OEM为主的中小企业从出口转内销,重资产模式在服装领域逐渐淡出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李宁、Kappa、美特斯・邦威、ITAT、VANCL等将生产外包的轻资产模式。从行业角度看,国内服装行业产业链完整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现状为轻资产运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事实上,由于服装领域轻资产模式不断升级,以至于简单地将生产环节外包成为品牌服装企业最通用的一种模式。《新财富》在长期跟踪中发现,服装领域的轻资产模式,已经演进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产销环节外包,以美邦服饰为代表。通过掌控品牌和设计、外包生产和销售,美邦服饰迅速做大,并成为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服装企业。在其示范带动下,温州的许多服装企业都通过轻资产经营突破了企业发展的瓶颈。第二层次为资金投入外包,以ITAT为代表。在服装业的产业链条上,ITAT开创了ITAT、供应商、商场的“铁三角”商业模式,实现迅速扩张。不过,由于“铁三角”存在天然硬伤,ITAT模式成为业界一大笑话。第三层次是精准供应链,以VANCL为代表。VANCL将渠道完全压缩在互联网以及呼叫中心这些低成本方式上,并将其他业务全部外包,实现了高速成长。近来,VANCL宣布完成第四轮1亿美元融资,这为下一阶段快速发展做好了铺垫。

除了服装,传统制造业的其他领域也出现商业模式由重变轻的趋势。其代表为朗科和雷士照明。主营闪盘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朗科,借助扁平化的管理制度和研发平台,将“技术-专利-产品-利润”的传统利润产生链条缩短为“技术-专利-利润”,构建了轻资产运营的商业模式,即,以闪存盘及其周边应用技术为核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利布局,通过专利授权以及侵权者,在诉讼和解后与侵权者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收取专利许可费。从事传统照明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雷士照明,在渠道创新基础上,通过外包生产环节,将企业资源向渠道集中,最终实现了10年110倍的跨越式增长。

眼下,中国用工成本不断抬升,企业的应对之策除向内陆搬迁外,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附加值成为不二选择。这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资产由重变轻的演进。事实上,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成为制造业中佼佼者而获得资本的青睐,在本期的入选案例中,中联科伟达即为一例。

TMT、电子商务成创业热土,模式从轻

另一个拓展轻资产商业模式的是当前创业较为集中的TMT、电子商务领域。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创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往苦干巧干加蛮干的创业模式的成功概率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高学历、高智商、高技术含量的创业模式,从而出现无形产品代替有形产品、虚拟经营代替实体经营的趋势。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市场耳熟能详的实体型企业,如联想、海尔、格力、美的、三一、中联、潍柴等,皆成名于上世纪,而百度、腾讯、盛大等虚拟型企业则在最近十年大获成功。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与早期创业集中在生产制造领域形成显著区别的是,近十年来,依靠IT技术创业成为新的热点。这类企业天生就具有轻资产运营的特征。近年来,中国创投市场发生在TMT领域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虽呈下降态势,但仍占总量的半壁江山(图3)。

同时,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如B2B、B2C等直接推动商业模式由重变轻。这一方面源于创业成本相对低廉,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与传统行业的竞争,开创事业的蓝海。数年以前,商业领域国美和苏宁的类金融模式颇受推崇,而至今日,该模式不仅面临产业链上下游的挤压,而且不断遭受B2C京东商场的挑战。事实上,“互联网+传统产业”的结合,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模式,也孕育出大批优秀企业,如阿里巴巴、敦煌网、当当、京东商场、携程网、爱康网、土豆网等。

另外,随着产业价值链不断细分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原有的产业边界不断分化,衍生出许多新的细分市场、细分领域,并由此滋生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如新东方、怡亚通、诺亚财富、华测检测、立思辰等,都是轻资产运营的范例。

轻资产模式自我修正

当然,轻资产的运作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必须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品牌塑造的方式以及客户对象上进行创新,尤其是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相应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由重变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细分领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纯轻资产模式进行修正的现象。

第9篇

王梦:2012年受到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进入下行通道,不仅严重影响到外贸服装企业,也对国内销售的销售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已逐渐进入到“高成本”时代,原材料、 人力、物流等价格不断攀升,中国服装产业链的秩序被重新解构。 一方面, 国际品牌在国内因强化竞争力而悄然调价;另一方面,中国服装企业面临品牌重新定位的抉择。 在这一转折时期, 如何让消费者理解和接受品牌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与表现?如何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和渠道,使得品牌尽可能开放? 如何创新营销和传播战略,使品牌价值最大化我认为在2012年体现得尤为突出。

而此时的中国消费观念又在进行另一场革命,那就是当我们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连接和共生的环境时, 我们看到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速改变乃至颠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大环境, 对传统的服装零售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这个冲击集中体现在中低端品牌商,同时也为服装企业在转折时期的品牌构建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发挥空间。 新的营销思维和传播方式正在迅速改变。2012年各大商场销售集体增长乏力也对传统商业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在我看来2012年应该是“去库存”作为中国服装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的一年,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一年,是重构品牌发展的一年。

《中国纺织》:这一年你在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王梦:我们拥有一个优秀精良的营销团队,他们征战一线,不辞辛苦,孜孜不倦的围绕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美誉度、品牌业绩的提高而努力工作着,正因为这样的团队才拥有名莎集团今天这样跨越式的发展。同样我们也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团队,每个人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素养和市场敏锐度,这几年名莎品牌的市场辨识度也越来越明显了。

《中国纺织》:这一年你在工作中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王梦:在经济逆境中,整个名莎团队顽强拼搏,激流勇进,使名莎的销售业绩在这样的经济和整体环境中依然取得了30%的增长率。而且团队建设在这一年里得到了更好的加强,有了更多人才的储备,这些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纺织》:今年的工作对你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王梦:虽然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说今年的工作压力特别大,可能这个压力来源于市场竞争更激烈、经济环境不理想等等因素,但我个人的感受是我这一年基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公司十年了,我始终是这样的工作状态,今年也依然如此,我想未来也不会改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