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0:07: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常见病的健康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基层卫生服务模式;常见病;分级诊疗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183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保障民众健康上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ZW(]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2015-09-11[ZW)],要求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并建立常见病分级诊疗。本文主要从常见病分级诊疗的视角,根据《意见》要求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探究新的基层卫生服务模式,以满足民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常见病分级诊疗需要转变基层卫生服务模式

11常见病分级诊疗要求完善首诊制

常见病分级诊疗是根据各级医疗机构应具备的医疗服务能力,按照病种制定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范围和规范。这需要各级医疗机构明确职责,完成病种目录范围内的诊疗任务。基层医疗机构位于医疗体系的最前沿,直接面对最广大的民众,其诊疗任务也就是更加清晰、重要,即既要完成病种目录范围内的诊疗任务又要做好患者双向转诊工作。因此,落实常见病的分级诊疗,完善基层首诊制、健全相关保障制度即变得尤为重要。

12常见病分级诊疗要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常见病分级诊疗需要各级医疗机构能够完成其病种范围内的诊疗任务。这样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才能做好常见病的首诊以及双向转诊,扮好“守门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民众才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提高,才会将患者留在基层;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才能完成医疗体系赋予的职责,更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才能落实常见病分级诊疗,才能促使基层卫生服务的模式的创新。

13常见病分级诊疗要求加强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包括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做好居民医疗、保健以及健康档案的建立等。根据各省常见病分级诊疗推行情况来看,都是以慢性病为突破口,逐步推进规范的常见病分级诊疗。由此可知,加强健康管理可以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掌握当地民众的健康状况,对慢性病进行实时的医疗防治和健康管理,构建民众健康档案,更好地保障民众健康。

2创新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的相关对策

21建立以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基层全科服务

全科医生具备多学科的医学知识,并经过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是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载体,可以规范常见病分级诊疗,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承担一定范围内常见病的诊疗服务,做好患者上转医院的分诊和下转基层的康复治疗。然而,当前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和培训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需要健全全科医生培养机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还要适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全科医生培养过程当中。此外,在医疗体系内明确社区全科医疗服务与医院专科医疗服务的责任划分,加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综合性和可及性。[1]

22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

首先,在人事机制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逐步实行聘用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聘上岗;并且实行以绩效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其次,改善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施行按病种报销和预付制度,并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再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信息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诊治流程,以此保障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得以执行。复次,根据波多里奇的医疗服务评价标准[2],结合服务目标,建立以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任务、效益和质量、服务态度和社会满意度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1]最后,成立基层医疗质量监督委员会,对基层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提出整改意见。

23引入信息化的医疗服务手段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渐普遍的互联网络,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医疗保健信息。引入信息化手段助推基层医疗模式的转变:其一,利用互联网建立远程医疗,进行网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将上级医院优质资源引导到基层;其二,利用互联网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其三,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基层医生可以掌握区域内民众健康动态,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其四,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规范各类登记资料,实行患者信息共享,完善居民健康档案。[3]

24加强与养老、康复机构的合作

当前我国已是老龄化社会,慢性病的患病率持续增高,养老、康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的合作。将基层医疗资源伸入到养老、康复机构,方便老年人在突发急危病时的抢救和会诊、转诊,以及为老年人和康复患者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建立老年、康复机构内人员简历详细的健康档案,定期为他们进行体检等方面的服务。这样既能为基层医疗机构拓宽医疗业务项目,又能对特殊人群加强并进行集中管理,有利于人群的健康保障和基层卫生保健的发展。

25提倡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病床”服务

早在1984年,由当时的卫生部出台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ZW(DY]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卫生部,1984-11-25[ZW)],开始向全国全面推广“家庭病床”的服务方式。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为医疗康复场所,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医疗和护理,既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又可以减轻家庭在医疗护理上的经济和人力负担。通过家庭病床的设置,可以使基层医生与各家庭的关系更加紧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疾病普查、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同时,家庭病床的设置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和危重疾病的康复。因此,针对当前的医疗状况,应当大力提倡家庭病床,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更有效地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

26完善居民的健康档案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上,基层医疗机构要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每个人健康档案,重点加强老年、妇女、儿童、孤寡、残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等群体健康档案的建立;对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和危重疾病的患者应在健康档案上用不同颜色加以标识区分。在填写健康档案时要以SOPA即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地要求填写,并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在居民健康档案的记录上,基层医疗机构要做到居民信息收集及时,每年至少对居民随访记录四次。在健康档案管理上,要有专人管理、制度完善、统一编号、分类保存;并以动态管理的方式做到纸质和电子的档案两种形式的保存。

C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要以常见病分级诊疗为中心,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等医疗、保健职能,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为居民提高更安全、高效、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英洁,李永秋,王丽君,等城市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构建与运行[J].山东医药,2014(43):107-108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478 R181.8 R195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101-02

【关键词】传染病;健康教育;公共卫生;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了解嘉定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2010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以嘉定区全部中小学校为检查对象,其中公办、民办中小学校57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18所。按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2010年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调查表》开展调查和评价。

2 结果

2.1学校卫生综合管理 17所公办民办中小学、9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配备卫生工作人员比例未达到1:600。公办民办中小学在建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防病会议以及培训班达标率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传染病防控管理 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对发生传染病的学生班级、宿舍等场所及时进行消毒2项内容上均有1所学校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外,其余5项具体内容的管理达标率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在设置传染病防控管理部门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的管理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情况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在突发公共事件5项管理内容上均有1所学校未达标。公办民办中小学校中,有4所学校未建立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其余4项内容均只有1所学校未达标。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5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达标率均略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2.4 常见病管理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制定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以及开展预防肥胖有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3项内容达标率分别为96.49%,85.96%和82.46%;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分别为44.44%,44.44%和33.33%,公办民办中小学校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健康教育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控烟工作、定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4项管理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第3篇

(一)健康教育

1、抓好《体育与健康》、《生活与劳动》、《家庭生活》等教学,开课率百分百,要有课程安排、有教案、有教材、有考查,同时要进行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

2、要以广播、电视、讲座、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做到资料存档,继续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学校控烟宣传,每年有5所积极开展无吸烟学校创建活动,确保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0%,健康行为形成率80%。

以上健康教育内容请在6月底前以表格形式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卫生监测科。

(二)学生健康管理与健康监测

1、9月-11月,镇(街道)及以上中小学、民办学校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同时开展健康状况评价,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并协助当地卫生院做好健康体检的统计报表工作,在11月底将报表盖章后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卫生监测科。

2、根据《浙江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方案》规定,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健康状况的综合监测,被抽取的学校要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该项工作。

3、对所辖学校全体学生的因病休学、退学情况按要求及时填写报告卡,学期结束前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卫生监测科,发生学生因疾病或意外死亡的要及时填写报告卡,三天内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卫生监测科。

(三)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综合防治

按照《*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生近视眼、贫血、营养不良、龋齿、肠道蠕虫病、病毒性肝炎等常见病、传染病(伤寒副伤寒、水痘、麻疹、腮腺炎、流感等)的防治,防治药物将根据省卫生厅、教育厅选定的为准,由市疾病控制中心统一有价调拨,任何学校不得接受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学生进行集体用药,以确保学生安全,同时,各校应做好对上学期学生体检中查出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疾患等高危人群的健康保健工作,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四)充实完善20*年新发的《学校卫生档案》,同时对20*年学年的有关文件等资料整理归档。

(五)积极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医务监督,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

(六)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食品卫生监督,促进食品卫生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4篇

县医院被调查医务人员专业熟悉度及培训需求情况被调查的269名医生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与妇科;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预防与管理,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和社区康复均低于10%。医生最希望培训的前3项专业科目是内科、外科、急诊与急救;对培训关注度较低的专业为精神病预防与管理、流行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老年保健和社区康复。在被调查的189名护士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临终关怀、中医护理和老年保健。护士最需要得到培训的专业科目是急救护理、常见病的临床护理、传染病的临床护理;对专业培训关注度低的是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和临终关怀(表2)

2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被调查医务人员从事专业熟悉度及培训需求情况

在填写完整问卷的67名医生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和妇科;最不熟悉的论文撰写、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性病、社区康复和卫生统计学。医生最希望培训的前3项专业科目是外科、内科和儿科;临床检验、妇科、传染病、老年保健、医学心理学慢性病预防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需求较低。在填写完整问卷的的73名护士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和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最不熟悉的是中医护理、临终关怀和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护士最需要得到培训的专业科目是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与常见病的临床护理,对专业临终关怀、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护理和常见病的预防与管理的培训关注度低,均未超过10%(表3)。

3讨论

3.1农村医务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学历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学历偏低,获得学历的途径主要以中专卫校为主,高级职称较少。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系统的龙头—县医院不仅在医疗器械等硬件上处于优势,在医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素养、医务职称、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要有模范带头作用。然而偏低的学历、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不仅制约着医院本身的发展,更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乡镇卫生院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从事全科的医务人员比例偏低,影响着乡镇卫生院承上启下的功能的发挥。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高级的、制度化、正规化的在职教育[1],是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卫生技术人员低学历和低职称造成基层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同时会影响继续教育的开展。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务人员对培训的愿望存在明显差别,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要求培训的愿望也在逐渐增强。低素质-低提供能力-低卫生服务质量-低效益的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医疗机构的发展[2]。学历的提高不但增强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并为他们以后更好的服务基层、职称评定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3]。本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岗位人员短缺而不能脱离岗位参加培训,从而无法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与专业技能,因此相关领导应与当地卫生学校建立适宜本地区的继续教育规划,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地参加教育培训。

3.2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平衡,加强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培训

本调查显示:医生对内科、妇科、外科的专业知识熟悉度较高,对其他辅助科室如检验科、耳鼻喉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对公共卫生领域的妇幼保健、精神病预防与管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区康复掌握度偏低。护士对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的专业熟悉度较高,对病人的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临终关怀、中医护理和老年保健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基本医疗是所有医疗工作的基础,只有所有医生及护士对其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才能保证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同时对于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率也亟待提高,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也应具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其他科目知识有所了解,以较为全面的知识技能服务患者。现代社会尤其主张人文关怀,若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医患沟通的技能,不仅能促进病人积极地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也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公共卫生是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的重点方向,若医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无法保证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既影响了农村广大居民的健康,又阻碍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因此,当地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应按照当地实际医疗需求,合理有度地参与规划与管理,有利于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培训项目的组织方应充分了解培训对象现有医学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实际工作生活中存在困难,制定相适宜的培训模式,遴选适宜的医学师资与专业教材,选择最佳培训地点,进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不断与培训人员进行沟通寻找问题,从而实时对培训内容或模式进行调整、改进,最终才能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同时,为了有效避免工学矛盾,还需要及时与培训对象所在单位充分沟通,了解单位实际需求,从而得到单位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培训人员、时间和内容,继而高效地为当地培养适宜人才[4]。

3.3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的专业培训需求较高,培养检验及影像专业人员,全面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在新疆贫困县,由于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短缺等因素,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分科条件有限,从而医务人员对自身专业的培训期待很高。同时,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经费接受全面的专业培训,所以医生对基本医疗的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的培训需求度很高,护士对急诊与急救、儿科。传染病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较高的培训期望。现阶段国家对农村基层医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保证了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同时还不断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因而对检验人员、医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有的医院配备了先进的诊断设备,但是由于医技人员操作技术有限,只能使用部分基本功能,仪器设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村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按需求培养检验及影像人员,从而全面提升医院诊断能力与工作效率[4]。

3.4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熟悉度低,加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在职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效能

第5篇

【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疾病预防;学校卫生

【中图分类号】R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250-01

引言

中小学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是流行疾病的易发人群,且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流行疾病的爆发风险较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做好在校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宗旨是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改善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提高我国的国民体质。

1儿童少年卫生学在学校常见病预防中的重要性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以保护、促进、增强儿童少年身体健康为宗旨。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正处在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在疾病预防控制实践中也称为“学校卫生”。学校卫生的发展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我国始于二十世纪初,百年来我国学校卫生取得显著发展,包括儿童少年卫生学科发展健全、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完善、学生健康监测及疾病防控机制建立等,为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做出很大贡献。但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肥胖、近视等常见疾病检出率居高不下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發等,学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宣传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为学校常见病预防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当前学校卫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1]。

2儿童少年卫生学在学校常见预防病中的应用策略

2.1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

定时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讲活动开展,其主要的内容为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如呼吸道相关疾病的类型中,其较为常见的为肺结核,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消瘦、乏力等疾病症状,为了对学生疾病传播途径以及具体表现进行确保,应将其传染病的具体防治知识纳入宣教的内容中,以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为例,在其疾病预防中,应保证室内通风换气,确保个人的卫生,以此降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几率降低,一旦发现其存在相关的疾病症状,则应立即就就医诊断治疗。

2.2加强学校卫生管理

第一,配备卫生且安全的饮水设备,对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为预防食源性传染病的出现,学校食堂需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的执行,做好不定期检查与清洁工作,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定期消毒,保证干净清洁,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避免病从口入,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如中毒、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第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对卫生的规定,对教室和宿舍进行全面打扫,保持干净、整洁并符合卫生标准,上课的教室必须要及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通畅;第三,强化建设校医室,根据不同的功能科学的划分科室,如就诊室、治疗室、器械设备室以及药房等;第四,对灯光视力箱、保健药箱以及卫生保洁桶等各种医疗器材进行不断的完善;第五,强化建设软件,可以定期将医务人员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建立较为健全的卫生管理网络,对学校卫生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实现对学校卫生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增加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保证卫生经费充足[2]。

2.3建设校卫生监测体系

学校卫生监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长期、系统、定时和定点地收集有关学生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各种资料,掌握其现状和规律。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制定学生保健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促进基层学校卫生工作的改善,加快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其主要涉及学校卫生专业基础标准、学校建筑设计及教学设施卫生标准、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卫生标准、学校家具、教具及儿童少年用品卫生标准、教育过程卫生标准、儿童少年健康检查与管理规范和健康教育规程七个方面。

2.4开展全方位的卫生学宣传教育工作

从时间上应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机会,将疾病预防知识纳入入学教育内容。教会学生常用药物注意事项,正确面对身体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防止滥用处方药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用餐、用脑,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及娱乐、运动。专兼职人员认真编写重点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手册并确保入脑入心。随后组织学生全员参与的知识竞赛活动,并将参与及达标和获奖情况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学校内的医务人员认真调研并咨询各级专业疾病预防工作人员、起草适合本院实际且便于实际操作的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疾病预防工作办法。由校内传染病防控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工作办法”执行情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校内传染病防控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与班主任、辅导员及学工处工作人员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校内传染病病源不外流、院外传染病病源不传入。校内传染病防控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做好疫情登记并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传染病疫情[3]。

第6篇

经过一年时间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班的学习,本人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全科医学的含义: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社区和家庭维护与促进健康的需要。同时熟悉和了解了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又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

做为全科医生将在全科医疗中充当重要角色,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

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

,老师给我们传授了社区医学、全科医学、社区预防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康复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急症与急救、物理性诊断、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等学科,从中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为了实施六位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广泛的全科医疗知识,尤其是突出社区卫生医疗健康、疾病、保健等特点的医学知识理论受益匪浅。

在皋兰县医院10个月临床技能实践期间,我对内科、急诊科、外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有了一定的掌握,认真完成了临床培训要求。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临床科室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对广大居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方便、快捷、周到、便宜、知情。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县医院基本设施齐全,药品丰富便宜、化验室(常规化验、生化化验基本满足常见病的需要)、B超、心电图等。还开展了针灸、按摩、拔罐、封闭等多样化的服务,对诸多疾病后遗症,慢性病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黑石乡卫生院1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期间,我能够独立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掌握的全科医疗服务技能,社区慢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

通过实践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全科医生,卫生院医生在乡卫生院职责的重要性。卫生院医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门诊、家庭访视、健康档案等)了解全乡居民的健康状况,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达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

第7篇

 

一、方针目标 

 

1.学生的出勤率达到99%。 

 

2.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3.学生的近视率要达到省要求的标准。 

 

4.保持我市卫生先进单位的荣誉。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抓好学校的教学卫生 

 

1.加强领导,充实管理力量。 

 

新学期,学校要加强对卫生工作的管理,由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教导副主任具体管理学校的卫生工作。在原有一名专职卫生保健教师的基础上,学校再配备一名教导干事,具体负责西校的卫生管理工作。 

 

2.制定计划,完善管理制度。 

 

要认真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并将此纳入到学校计划之中。进一步完善卫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学校对卫生工作的管理。 

 

3.采取措施,保证教学卫生。 

 

学校要舍得投入,保证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等符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的视力不受影响,学校要及时为各班级更换日光灯。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板书工整、清晰,字的大小适宜,并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课间律动,防止学生过度疲劳。 

 

(二)抓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抓好教学卫生,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我们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师资、保证时间。要指导教师上好健康教育课,要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预防常见病、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搞好青春期教育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防病能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学期,要在各年级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教育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要在我市教科研所的指导下,抓好低年级学生“感觉统合失调训练研究”的实验。 

 

3.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树校园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师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学校要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养成教育,严禁学生购买小食品,教育学生在学校不吃零食,不到小饭桌吃饭,尽量吃营养餐;指导学生注意日常的体育卫生、劳动卫生、学习卫生;每天组织学生上好眼保健操,保护视力;上好间操,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重视卫生宣传,推动健康教育。 

 

本学期,要继续在学生中创办健康知识报,每个月要有一个年级的学生定期进行健康知识报的展览;学校要建立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扩大健康教育宣传面,推动健康教育。 

 

(三)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1.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每周一,各班级卫生员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要进行一次检查,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在春夏季节交替学生易发传染病的时期,卫生保健教师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2.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要在感冒多发季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为各办公室、教室喷洒醋和消毒水,搞好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工作。 

 

及时向学生提供防治沙眼、近视、龋齿的药品;及时为学生进行一般外伤的处理。 

 

3.加大投入,搞好卫生室建设与学生健康管理。 

 

要及时配备常用器材及药品,保证师生所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健全学生健康卡片。 

 

(四)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健康。为此,我们要注重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创造条件积极改善卫生状况。  共2页,当前第1页1

 

1.坚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要继续坚持“四扫、四拖”的卫生管理制度,要坚持每月一次卫生大清扫制度,坚持值周检查评比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进行检查、总结、评比,使学校达到净化、绿色、美化的要求。 

 

2.加强卫生监控,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要继续加强对校外食品卫生的监测工作,保证学生的食品卫生,保证校园卫生环境的良好。 

 

我们要在新的学期里,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搞好学校的卫生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 常见病 分析

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缺乏合理的健康指导和体育锻炼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状况,提高全县中小学生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现对13632名中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 年13632名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常见病部分结果,数据分析采用《学生成长发育智能监测与评价管理系统8.0》和SPSS10.0软件进行。

二、结果

中小学生常见疾病以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达29.3%;其次为龋齿、沙眼患者。以下是各种疾病的本次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

本次体检学生共13632人,其中小学阶段男生为6026人,女生为4305人,初中阶段男生为1568人,女生为1733人。

2.患病情况

2.1视力不良检出情况

视力不良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次共检测出视力不良5629人,检出率为41.3%;其中,男生检出率为35.4%,女生检出率为48.7%。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和年级增大而快速增加,其中,小学阶段检出率为33.4%,男生检出率为28.9%,女生检出率为39.7%;中学阶段检出率为65.9%,其中男生检出率为60.3%,女生检出率为71.1%。在不同视力程度上,检出情况分别为:轻度检出率为17.8%,中度检出率为8.7%,重度检出率为14.8%。

2.2沙眼检出情况

中小学生男生沙眼患病率为8.90%,女生沙眼患病率为9.74%。其中小学阶段男生沙眼患病率为10.34%,女生沙眼患病率为12.26%;中学阶段男生沙眼患病率为3.38%,女生沙眼患病率为3.46%,总的来说,小学阶段沙眼患病率高于初中阶段,女生沙眼高于男生。

2.3龋齿检出情况

男生龋齿患病率为16.21%,女生龋齿患病率为19.77%。其中,小学阶段男生龋齿患病率为16.48%,女生龋齿患病率为18.42 %;中学阶段男生龋齿患病率为15.18%,女生龋齿患病率为23.14%。

三、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学生的常见病患病情况不容忽视,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保证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不受影响。

视力不良检出率存在随学习阶段的增长而升高 [1],视力不良的程度也越来越重的现象,这与任东洋[2]《漯河市召陵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患病情况》以及国内其他学者[3-5]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学生学习阶段的增加,面临的升学压力加大,学习负担加重而导致疲劳用眼,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表现为性别差异,与有关报道一致[6-9]。这与男生生性好动、户外活动多,而女生相对文静,习,体育活动较少有关。

上述结果表明,该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是严峻的,保护视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家长、学生、学校要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10]。有关部门应把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到重要议程,抓小抓早,有所作为[11]。教育部门应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开展课间眼保健操,教育学生注意平衡膳食,合理营养[12],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定期换座位[13],防止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

小学阶段沙眼检出率高于初中阶段的现象与中小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用眼卫生习惯等情况有关。因此,学校和家长应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等良好的习惯,以减少沙眼的患病率。

龋齿是一种由细菌和口腔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牙齿病损,在中小学生中常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龋齿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结合。首先,加强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和学生的防龋意识;其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第三,加强学生口腔疾病定期检查,及时进行龋齿填补和窝沟封闭;第四,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学校应主动配合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的牙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姬春燕,孙洪文,李慧.2009—2010年度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J].职业与健康[J].2011.27(15):1768-1770.

[2]任东洋等,漯河市召陵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患病情况,职业与健康,2008,24(7):673-674.

[3]许皓,张晓怡. 2010年桐乡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1. 9(7): 1115-1116.

[4]罗艳,栾荣生,袁萍. 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12:48-49.

[5]徐晓丽,梁栋,季丽丽.盐城市亭湖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2.2:19-20.

[6]魏学玲,张本忠,金俊成等兰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流行状况及形体发育分析[J]中国校医.201024(5):324—327.

[7]吴高霞, 某市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2003.7(4) :354-355.

[8]张立敏,李玉堂,赵瑞兰等.2010年北京市顺义区中小学生的常见病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1.27(9):1032-1034.

[9]申宝霞.许昌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50-551.

[10]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81-286.

[11]李明,王兆兰.2010年临朐县城(郊)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300-302

第9篇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8-01

宫颈疾病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子宫颈癌。它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威胁女性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病普查、普治工作是降低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它能够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病死率[1]。我中心妇保院2008至2010年对本地区2500例已婚育龄女性进行普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本院3年内各类宫颈疾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降低本地区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病率,进一步完善了妇保院的女性保健职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至2010年对本地区2500名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其中查出宫颈疾病病例为768人。宫颈糜烂314例,宫颈肥大176例,宫颈息肉88例,宫颈纳氏囊肿190例。

1.2方法 采取集中来院检查的方式,统一制订女性病普查登记表,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盆腔B型超声(B超)等项目检查。全部资料统一建档、专人管理、分析。

2结果

宫颈疾病患病率 2500例中发生宫颈疾病者768例,患病率为30.72%。宫颈糜烂患病率为40.89%。宫颈肥大患病率为22.91%。宫颈息肉患病率为11.45%。宫颈纳氏囊肿患病率为24.72%。

3讨论

3.1宫颈疾病的检出情况 女性病普查普治工作是降低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宫颈疾病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通过连续三年定期开展女性病普查工作,统一建立女性病专项档案,专人负责管理,督促患患者员及时治疗,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2常见宫颈疾病的患病情况通过连续三年女性宫颈疾病普查,结果显示:宫颈糜烂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纳氏囊肿、宫颈肥大、宫颈息肉。据文献报道,宫颈糜烂的患者患宫颈癌的危险较未发生糜烂者高10倍[2],针对这一人群开展健康宣教,并对此类患者积极干预,及时有效规范地治疗,可以防止宫颈轻度糜烂向中重度发展,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3.3育龄期女性性生活频繁,雌激素水平较高,并经历了分娩、流产、上环、取环等手术,宫颈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糜烂。

宫颈疾病不单涉及妇女保健和生殖健康问题问题,也涉及妇女自己的健康、家庭幸福、经济和社会问题问题。现在妇女患宫颈疾病的比例甚高,其中约跨越50%的育龄妇女患有宫颈炎,与宫颈癌关连。

我地区属牧民聚集地区。由于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做的不到位。这就为宫颈疾病埋下了祸根。因此,作为妇女保健部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做好妇女病的普查普治事情。应本着以村社为单位进行女性病普查,不易遗漏普查人群,便于管理、治疗、追踪、随访,降低社区女性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病率,保障广大女性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熊亚,熊广,张楚惠.B超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的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133134

[2] 保毓书,周树森主编.妇女劳动卫生学.第1版.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7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