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0:08: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 纺织服装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比较低廉,那么就会逐渐减小利润增长空间,并且,资金少、人才短缺以及销售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制约作用。加工型企业虽然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但是却没有较好的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如果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没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对于本类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制约作用。因此,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就需要对服装设计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强化,同时,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这样方可以强化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只有借助于相关的信息技术,方可以实现服装企业的整体升级,纺织服装行业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给充分应用过来,以便对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全面改造,对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对于市场的各种变化,企业可以快速反应,这样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方可以得到强化和提升。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需要对服装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

2 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专业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生产岗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明确,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给确定下来,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等,以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给应用过来,有效解决。

二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可以将专业特色给体现出来,促使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要充分调研,对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课程课程体系科学设计,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专业方向,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等科学设置。我们可以从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来理解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方面,需要分析工作任务,对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项目课程进行开发,以便培养学生们的专项职业技能,促使课程内涵得到提升,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构建。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创新,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对课程单元进行重构,要结合问题解决的相关性来选择单元内容,结合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单元结构。设计的实训项目,既需要将工作要素给体现出来,又需要概括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标准方面,需要结合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特别需要适应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严格要求,强化实践训练,尽量要保证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适当超前。在培养方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过程来设置人才培养过程,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彻下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便有效统一人才培养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

3 对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些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结合专业岗位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等环节,保证在总学时中,实践教学占到一半以上,这样方可以有效平衡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就需要对校内实训基地大力建设,将相应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增加一些校外教学基地,这样方可以将专业课程改革给严格贯彻下去。

二是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如今,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教材,往往会采用理论教材,为了促使专业课程改革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就需要大力开发实践课程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革新,对教材体系进行创新,保证建设出来的教材,可以将其特色给体现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训教材等等。

参考文献:

[1]姚俊慧.探析校企合作模式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0,2(33):123-125.

[2]杨威.从产业发展谈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2):99-101.

[3]徐子淇.服装品牌建设引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J].艺术教育,2010,2(11):55-57.

[4]杨亮亮.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2011,2(2):55-57.

第2篇

就科目视角来看,西方音乐史即对西方国家音乐进步的历史加以探究的科目之一,其比较明显的特征即将乐谱、名家作品当作根据。现如今,国内对西方国家的音乐史进行探究已逐步完善,出品了很多同西方音乐史探究相关的书籍及论文。不过,在ρ校内部的西方音乐史实施教学期间,国内很多学校依旧潜藏有问题,比如教材内容滞后、教师层次不高、教学方式单调、教学对策不科学、教学条件较弱等。因此,创建西方音乐史革新式教学系统,成为了目前各大学校同教师所面对的关键课题。

创建西方音乐史革新式教学系统的对策

整合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构成。教学构成指的就是对教学各个版块加以分配与协调。拿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来说,音乐教师应把教学构成依据教育任务分成乐谱教学、名家历史教学及关键历史时期教学等。整合西方音乐史教学构成的根本规定即依据西方音乐史的核心内容,将这些核心内容科学进行分配与协调,让其能够同音乐教学标准与学生进行学习的习惯相符,还可以符合音乐教学的需求,以促使西方音乐史教学构成更为健全。

增加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课时。就当前的状况来说,国内许多学校在对音乐进行教学期间,只要牵涉到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分配的课时都不多。对比西方音乐史而言,音乐教师更偏向给学生教授我国的音乐史。长期如此,许多学生就会丧失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探究的意愿,觉得作为中国人不用去了解西方国家的音乐史。但是,西方音乐史内部包括的内涵十分充实,其对学生进行的音乐研究不可或缺。对此,学校就应提升西方音乐史这一科目的地位,不但要增多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课时,还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士对西方音乐史开展的教学实施听课及点评。

确定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的。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的即训练可以传承西方音乐精髓、提升西方音乐调研范围及深度或是提升本身演唱、弹奏层次的全能型人才。为此,学校及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就要秉持训练人才这一原则,将人才训练当作前提整合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教师不应该存在“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即将西方音乐进步的历史教授给学生”这一成见,而要于开展教学的所有步骤内将人才训练融入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的内,使教学变得更具针对性及长远性。

规范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监管。就西方音乐史这一科目来说,对比其余音乐科目有相应的缺陷,比如音乐教师及学生不够注重、教材内容滞后等。但是,西方音乐史这一科目本身的重要意义要求学校应提升对其进行教学的注重程度。在实际践行期间,自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安排、音乐教师开展教学的方式,到结束教学以后的点评,学校都应有极高的重视。如果找出问题,要立即指出并规定改正;如果教师表现较优,就应进行相应的鼓励及奖励,并加以记录以给之后的工作予以借鉴。

提升音乐教师对西方音乐史进行教学的革新技能。西方音乐史同音乐理念、作曲技巧、钢琴弹奏等方面的教学不一致,其属于西方国家,且是一种历史。涉及到西方国家,就会于内容方面同国内的科目内容不尽相同;涉及到历史,还会于内容方面同当代音乐状况存在差别,就是老同新的差别。对此,无论是从何种视角,都急需音乐教师在对西方音乐史开展教学期间实施革新。革新点包括:一,促使西方音乐内容中国化,提升学生在学习西方音乐史期间的亲切感;二,促使历史内容现代化,借用优良的、老的内容推动当代音乐教学的进步。

借助多媒体把概念型西方音乐史知识具象化。多媒体可以把音频、图像及文字加以结合,让本来单调乏味的教学增加更多乐趣。对西方音乐史来说,由于其中包含许多西方国家的音乐作品,如果学生只是借助教材学习这样的作品,就会感到乏味、无聊,且不能很好地牢记所学习的内容。所以,音乐教师就应借助多媒体把各大重要阶段或是国家的音乐代表作品给学生进行播放,借用图像、视频等模式对相应的知识点更全方位加以教授。在观看了短视频以后,学生就会对学习西方音乐史形成更多兴趣,进而提升音乐教师开展教学的成效。

第3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总结我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对构建思路和方法作一些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牵动着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对此作一些探索。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1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

社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调研分析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和形成岗位能力所需的专业核心内容的分析与提炼。专业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它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形成岗位专业技能必须够用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二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通用技术和核心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能为学生创建就业行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就业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具备一定的主动应对能力以及责任感。

1.2根据核心内容确定专项能力模块

核心内容提炼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具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这一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内容我们分析如下。

通过对核心内容、能力、知识、相关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专项能力划分为四大能力模块,即1)通用技术模块,2)机械加工模块,3)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4)数控机床操作模块。 转贴于 1.3根据专项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识读图和机械控制常识是机制类专业通用的、基础的、必备的能力和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车、钳、铣等)是学习数控加工技术的重要工艺基础能力和技术: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是一座由普通机械加工能力过渡到数控加工能力的桥梁;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是专业能力的标志,集识图、工艺、.刀具、量具、机床、夹具、定位、编程、加工、通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我们根据能力模块,按照教学规律,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和科学创新组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主体是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合,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顺序,体现教学策略,这样就突破了学科的界限,避免了传统课程中的学用隔离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将能力培养放到了中心位置,实现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

1.4根据核心课程规划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主要岗位能力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课程形态是多样化的:有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有培养专项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有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型课程;有职业定向教育型课程等等。无论那一种形态的课程,其目标取向基本一致,即强调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内容与方法的兼顾。核心课程的课程形态和目标取向确定之后,还要考虑通用能力类的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形成链的完整性等问题,紧紧依据核心课程这一条主线,设置好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规划和完善整个专业教学计划。

2构建就业导向性课程体系框架

2. 1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我们开发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

施于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和经验不断总结、讨论,并提升理性思考,逐步提高了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人才墙养方案,构建了可适用于不同专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如下。

1)职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2)通用技术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技术;3)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4)职业认证课程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认证;5)校企合作课程根据就业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包括技术课、技能课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课。

2. 2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1)该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这三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相互协调、互补组合,开展立体式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注意通过职业分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体现出鲜明的就业定向性和科学性。

2)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职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实验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0978-02

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自2004年在中医药专业开设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2005年改为《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受到研究生的欢迎,2006年以后改为《中医药科研实验方法与技术》并增加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十一五”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出“优势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研究生综合性《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的课题,意在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国外的许多院校的实验技术课程多以每一种器官,系统所关联的多个基础学科内容联合起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国内各院校比较,西医类院校在研究生中开设实验技术课程较多,内容广课时多;多数在40学时以上。各学科的实验教学相互独立进行,各学科之间融会结合的较少。总体实验教学显得广泛、细致而各科知识较松散。而中医院校在研究生中开设实验技术课程少学时短,内容单一,多数中医院校仅开分子生物学和实验动物学两门,且实验课时很少,造成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实验能力差,不能适应现代中医药科研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本院在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构建的实践及问题,探讨如何以优势资源共享和教育创新思想为导向,构建中医院校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体系。

1 课程集各种最常用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术为一体

基于教育创新思想和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形式,跨学科协作编写综合性教材《中医药科研实验技术与方法》,教材内容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一身,教材涉及中医药科研选题、中医药研究方法、科研项目申报等科研基本要素,实验技术包含计算机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膜片钳技术、电子显微技术、血清药理学技术、细胞化学与免疫组化、肌电脑电心电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层析电泳光谱技术、分离与提纯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印迹杂交与RNA探针技术、PCR、DDPCR、BT-PCR技术等,是现代中医药科学实验的最常用、最前沿的实用技术。

2 整合优势资源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

本课程由相关科室的教师8人组成,其中教授(科主任)4人,副教授3人,助理研究员1人。课程总学时30学时,理论教学24学时,每周3学时,共8周,采用分章节、分内容,由本专业掌握该项技术的教授、副教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实验教学6学时/次,目前可供选择的实验模块有6个。具体的实验内容则采取与研究生本人的培养方向相一致或相类似的实验模块,由学生自由进行选择。

3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按专业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分层次实验教学

创新教学是分层次地因人、因材、因专业施教,不是单一标准的统一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目的、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要求主讲教师对学生们的导师姓名、研究方向、专业特点,有较全面地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实验模块。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一标准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4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结构

本课程为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使用教材为本院自编教材《中医药科研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内容以中医药科研方法与技术介绍为主,注重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体现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特点,使学生对当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本课程体系结构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医药实验研究的选题;第三章,中医药实验研究的方法;第四章,科研项目的申报及注意事项;第五章,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及使用;第六章,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第七章,实验的常用技术与方法简介。

5 改革实验模块与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已开展的实验模块有:①肺通调水道动物模型制备;②家兔中心静脉压测定;③动物生命指标(血压,呼吸,心电,尿量)同步测定;④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⑤参观相关实验仪器设备和细胞室;⑥模拟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等实验模块供学生选择。考核拟采用有利于研究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模块式和等级制评分。模块式就是将考核内容按培养方向不同分为若干个考核模块。等级制就是在每一个模块按难易程度的不同分为若干个等级,由学生按自身发展方向选择。

6 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①处理好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共享与教学内容分章节授课的协调问题。②解决好本课程的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与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多样化的相互统一关系,并应用促进个性发展的原则制定实验模块。③需解决实验模块多与教学时间短、参与人员多与实验课酬低的问题,以及学生选择实验模块不均教学人员工作量不等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网站开发;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近几年,就业市场对网站开发人才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系中普遍都开设了网站开发方向或专业课。网站开发课程实践性极强,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快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网站开发属于应用型、操作型技术,基本不涉及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因此十分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但由于各院校的师资情况、实训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院校网站开发课程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固定的模式。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网站开发类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网站开发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实践。本文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网站开发方向课程体系构成为例,对网站开发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重点介绍了网站开发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思路,分析了课程体系的构成及每门课程培养的目标和教学要点,主张通过3个学期的时间,采用课程深度逐次递进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从浅入深地掌握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动态网站程序开发、网站推广及服务器维护等网站开发相关技术,最终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网站开发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高职院校网站开发人才的培养,应当根据当前市场上网站开发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灵活、科学地设置课程。网站开发作为一门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大量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网页美工、版式构成、平面设计、网页动画、静态网页制作、网站程序开发、网站与推广等。这就决定了网站开发人才培养绝不是靠一两门孤立的课程就可以完成,而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网站开发所涉及的知识从浅到深依次包括静态网页设计制作、动态网站程序开发、网站推广及服务器维护三大部分。反映到教学计划中,这三个部分可以作为网站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一个学期,每一个学期设置若干门课程。这就构成了网站开发整体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流程。其中,第一阶段培养以静态网页制作为主的初级网站开发人才;第二阶段培养具备Web编程能力的中级网站开发人才,第三阶段培养综合性高级网站开发人才。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

3课程体系构成

3.1入门期课程设置

入门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一般原则,掌握静态网页设计、制作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基本的HTML语法和常用HTML标记,对CSS和Javascript有一定了解。本阶段主要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

 版式构成与平面设计

网页设计与网页制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艺术设计,后者注重技术实现。对于前者而言,网页设计是一门视觉设计艺术,因此必须重视学生艺术设计素质的培养。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专业网站开发方向就设置了“版式构成”、“造型基础”等艺术素养课,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

在网页的技术实现阶段,必须依靠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等)将设计图转化为具体页面,因此要求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种平面设计软件。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系中,很多专业都开设平面设计课程,因此该课程可以作为整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不需要在网站开发方向中单独设置。

HTML语言是网页设计的基础语言。网站开发方向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HTML语言(包括基本的CSS和JavaScript)。由于课程门数的限制,单独开设HTML语言课程是不太实际的。最好的办法是将HTML语言与网页编辑工具(Dreamweaver、FrontPage等)结合起来,合并为一门课程。在讲解网页编辑工具的同时讲解HTML语言。这是在下一阶段学习网站编程语言的基础。

3.2提高期课程设置

提高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至少掌握一门Web编程语言,熟悉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数据库操纵语句,能够比较熟练的应用Web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进行动态网站开发。本阶段主要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

 Web编程语言

当前流行的Web编程语言有ASP、PHP、JSP、等。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师资特点进行选择。我院从2005年开始由ASP语言转向PHP语言,也尝试性的开设了。根据实践情况来看,由于以C#语言为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学效果不太理想。PHP语言由于简单易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再加上PHP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猛,该语言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人才需求量也持续上升,因此可以作为Web开发教学语言的首选。

 数据库

数据库是动态网站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站开发方向必须开设数据库相关课程。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应该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以某种具体的数据库产品为例,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数据库操纵语法。

具体选择哪一种数据库产品进行教学,也要与开设的Web编程语言相联系。如以为教学语言,则可以选择SQL Server或ACCESS作数据库。如以PHP作为教学语言,则可以选择MYSQL数据库。如果以JSP作为教学语言,则可以选择Oracle或者MySQL数据库。根据我院近几年的实践经验,SQL Server和MYSQL都是理想的选择。

3.3拓展期课程设置

拓展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静态网页设计和动态网站开发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知识拓展,了解并掌握网页Ajax异步通信编程、动态网站模板(如Smarty)、网站与推广、搜索引擎优化(SEO)及网站安全等前沿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高级网站开发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本阶段主要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

 Ajax技术和高级JavaScript技术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最近几年快速流行起来的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的技术。该技术对于改善客户体验、创建交互性强、交互界面友好的网页具有重要作用。要成为网站开发的高级人才,就必须掌握Ajax编程。而Ajax编程也是以高级JavaScript技术为基础的。Ajax和高级JavaScript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模板技术

虽然Dreamweaver中也有模板的概念,但是它与动态网站开发中的模板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动态网站开发中,用模板技术实现HTML代码和动态脚本代码的分离。即“美工”与“程序”的分离。模板技术在团队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同时使用模板技术对于优化大型网站程序的结构、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网站开发综合性人才,必须掌握模板技术。

在基于PHP的网站开发模式下,使用最为广泛的是smarty模板类库。我院在网站开发方向第3学期中开设smarty课程,培养学生的高级网站开发能力。

 网站与推广

在拓展期,不仅仅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做网站,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好网站。这就是网站的与推广方面的知识。如域名、虚拟主机的管理,ICP备案的申请,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SEO)等。其中SEO是一个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最大限度地让网站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并排名靠前。

 服务器管理

仅仅掌握网站开发的技术,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网站设计师。网站设计人员必须对Web服务器有一定地了解,才能在设计网站时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拓展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Web服务器知识,如Web服务器的分类、运行机制、安全性等。

通过本节所述可以看出,拓展期包括大量教学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相对比较零散。由于课程门数的限制,不可以能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开设一门课程。但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跨度较大,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可以囊括以上全部内容。因此在实践中,我院多媒体专业教学团队自行编写了拓展期的授课讲义,每个知识点用一章或两章来介绍,很好的解决了开课难和选教材难的问题。

4 结束语

各院校网站开发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但总的来说,必须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设置,形成一个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结构科学、开课顺序合理的课程体系。使网站开发教学始终按照一条清晰的主线进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多媒体专业网站开发方向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在入门期开设美工设计和Dreamweaver课程,在提高期开设PHP+MYSQL课程,在拓展期开设Smarty、xAjax等课程。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技能网站开发人才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冬梅,刘乃瑞.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5(7).

第6篇

关键词:广西民办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 构建体系

一、广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进行全面分析之前,笔者先对广西民办高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传统的普通高校形成互补,各占半壁江山,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广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在80年代初期才逐渐恢复过来,虽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民办高校规模小;二是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三是缺少民办品牌;四是思想教育不足。从上述存在不足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广西民办高校还处于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在政策上进行了倾斜与调整,大量的专业人才能够专心进行教学研究,使高校发展有了一定的底气。经过30年的发展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要想真正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提高到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上去落实,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形成特色和体系。

二、广西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西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模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很多固有问题仍然存在。

1.就理论讲理论,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广西部分民办高校当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过于关注学习基础理论和根本技能,对于《基础》只是一般性的重视,作为辅助课或者选修课进行教学,课程的地位不高,导致学校不重视、投入不到位、教师不研究;有的部分院校虽然能够将其列为必修课,但由于教学主导意识没有形成,教学水平迟迟提高不上来。比如存在就理论讲理论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上下一般粗,一般性地落实大纲要求,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与丰富,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2.结合实际不紧,理论与应用分家

综合性民办院校一直是主流的发展趋势,但从发展现状来看,仍然是以专业性较高的院校为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对于普遍的民办学校而言,自己的专业课往往有针对性地安排作业实习、现场观摩和分析讨论等内容,但是对于《基础》的教学,由于理论与专业的差距较大,且不容易看到教育的效果,往往在实践的环节中是比较弱势的,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氛围凝固,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民办学校在开设《基础》课程时,没有针对教学目的、意义、方法进行动员,学生对于科目设置的原因不明,无法从内心深处去学习和体会课程的重要性。另外,从授课本身而言,和谐、灵活、开放的授课环境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利支撑,但是在整个内容的教学中,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空泛、死气沉沉,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基础》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三、构建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对策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保证《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1)明确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民办高校在教学理念上比较注重实践教学,重技能轻理论,重实践轻基础,强调最多的是动手操作能力、思维灵活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课程与理论学习与普通院校相比有差距。虽然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主体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是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考虑现代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影响下,要求民办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文化并重、专业与德行并行,除了要求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专业化教育,还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进行专业化的引导。

(2)提升理论学习的基础地位。民办高校必须将《基础》课程作为重要的工具来应用,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统一到素质教学当中;将《基础》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进行必要的政策倾斜,提升其主体地位,提高师资力量,增加授课时间等,以政策性措施推动地位的转变。另外,在整体考试当中,必须明确《基础》课程的学分比例,这样才能够真正在措施上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就会造成“两层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要避免把考试弄成专门修学分,要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真正能够在未来指导自身的实践与发展,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和学习。

(3)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民办高校从生源与教学模式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创新意识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学习中高度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理解,通过旁征博引和小中见大等手段简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在教育当中,教师“为人师表”,既要在学识上为人师,更要在德行上做表率,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实的专业基础、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因此,教师的行为能力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2.脚踏实地,转变模式,创造《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环境氛围

(1)紧盯新课改,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硬性强调考试,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教学效果。所以,针对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必须紧盯新课改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要求,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和确保实现教育目标上下真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落实“以人为本”,让教育主体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教育内容围绕学生需要研究,教育效果要针对实际效果检验,教育方式要结合学生兴趣使用,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

(2)创造新方法,进行换位思考。要想真正转变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高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逆化,采取多种思维方式加以贯彻落实。有的先将结果提出,进行反向分析,得出对与错;有的先将疑问提出,而后通过讨论,得出具体结果;有的只提出案例,通过反向推理、现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总而言之,无论是“反问”、“设问”还是“提问”,其最终目的和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抓住《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其学习效果如何是教学的直接反映,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积极设计和应用多元化、民主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的教学模式,在相互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学生的思想,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来关心和爱护,在教学设计中,以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础,根据思想实际,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2)关注全面特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开展《基础》课程教学,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不以分数论英雄”。所以,在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价上,不能光看分数,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素质、态度和课上课下的课程参与情况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要适度地改变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核内容,用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纠正错误行为。在进行《基础》教学时,还必须对大学生所关注的“成才、成长、爱情、人生和就业”等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分析其心理特征与感情变化,积极做好心理疏导,使他们少走弯路。

四、结论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47-02

梁启超曾告诫留学美国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某些部分。”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梁启超要求孩子们做学问不仅要专精,还要广博,这对今天的高职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终身教育的理念看,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当下的就业,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工科专业所偏重的逻辑思维和实验理性思维带来的负作用。相关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个体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将来从事技术开发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以专业为依托,探索并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构建人文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专才教育的缺陷,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人文教育的复归,我国也借鉴国外的经验增加人文教育,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倡高等教育促进文理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则明确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发展人文教育,促进文理交融,已成为国家高校素质教育的长期方针。但从高职院校总体课程体系布局看,专业技能教育体系比较完善,而作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却相对单一、陈旧,未成体系。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注重实用性、技术性为代表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类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科学与人文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归宿,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高职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

第二,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历史、价值、规范和社会现象,在高职院校特定专业领域,如建筑设计类专业中,跨学科合作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科技以人为本”,须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和大局、从“人本”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教师跨学科合作,提高自身素养。

第五,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面。

第六,在构建人文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组织程度与集成度。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实地调查,与多个省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交流的基础上,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上海与江苏两地、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特定专业探索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发挥集群优势,进行跨学科、跨系科、跨地区间的合作,对课程涉及面进行人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开发。

构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综合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资料加以分析,针对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带有普适性的教育原理,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从政治理论、语言文字、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挖掘学科的人文内涵,从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围绕核心课程,建立与之关联的课程群。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完整规划,形成多样性教育情境,在实践中探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多个省份相关专业人文类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证区域间、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进行准确定位,从理论层面探讨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处理好人文课程体系与专业课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辅与主、点与面、质与量、教与学等方面的辩证关系。(1)课程建设。包括在专业技术基础课模块如《素描》、《色彩》、《建筑初步》,技术应用课模块如《建筑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的人文类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应用写作》等课程的优化;针对专业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如《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学》、《儒道互补(职场修身法则)》、《职场心理》等系列课程的开发;以及有人文针对性的系列讲座、学生社团、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合作等涉及面都是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构建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2)教学队伍建设。跨系科合作,通过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3)课程资源建设。以构建人文课程体系为依托,重视教材建设,建设系列化、一体化、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具有校本特点的立体化教材;积极开发网络教学与管理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效率。(4)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人文类课程的评价体系,如针对人文课程体系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的建立及方法的推广,促使人文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结合专业对高职院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实践论证。课题实践具有以下特色:(1)上海、江苏地域差异及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不同,使人文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具有更多可参照性。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更多兼顾到市场价值理念,可提升研发成果的内涵与质量。(2)课题组成员自身的专业及教科研特长有助于对课题实践细节的具体把握。比如徐增英先生为中国美协、上海美协及中国版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顾问,有丰富的国内外个展联展交流经验,作品被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多年来在一线系统讲授《设计学》。其加盟课题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所发挥的借鉴及指导作用。(3)课题研究组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地区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集群优势,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4)学生自课题实践过程中,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及人文方法习得的隐性价值。

正如《纲要》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变通借鉴,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专业为依托,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及专业特色的自己的人文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德光.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

>> 基于“卓越计划”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具有交通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构建 基于网络计划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技术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卓越计划”的一年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卓越计划”模式下本科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卓越计划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的深远影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法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会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构建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01-08.

[2] 杨武军,郭娟.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58 -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66-167.

第9篇

论文关键字: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学校的课程是围绕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来进行的,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案。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谓的“能力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目标,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依据职业能力对知识的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再依据该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具备从事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程序是“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进行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

高端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或岗位群,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通过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系统设计基础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拓展体系。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研讨,将岗位或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支撑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实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充分体现工学结合。

(三)职业技能和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根据岗位或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与职业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会贯通。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大学本科的课程观。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现代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其课程内容是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力要求为取向,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于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这一过程是课程动态的一面。课程目标的达成越来越依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积极行动,更加关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课程的建构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成为课程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职业岗位群对员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不仅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的目标。因此,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来分析确认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并依据需求来设计课程和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上,根据职业岗位群开发的课程,不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而且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课程的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造的机会”,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制度,它解决了传统的闭门压缩本科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弊端。

(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综合分析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基础,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

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将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搭建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框架,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以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方法。在系统设计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基础上,需要选择载体对课程进行设计系统化设计。其主要方法有:

(1)职业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将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即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完成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系统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境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教学情境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程序,系统设计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在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系统设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能力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以一门或多门课程支撑一项或多项能力的培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系统设计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的程序,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我国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所采用。

上面两种主要的课程设计方法的共性是都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区别在于选择的课程设计载体不同,因而课程设计的程序、课程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存在着差异。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还很多,只要能够支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设计的方法都值得借鉴。

(三)实践课和基础课两个系统的体系建设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系统;因此,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基础课和实践课两个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可采用前述“课程体系系统化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的系统设计,在实践中要基于两个设计原则。一是基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种类配置;二是要基于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知识点的需要和学生在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推进“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创建真实企业实践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顶岗实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创新与较强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促进学习;即从做中学,在学中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在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发指立足工作岗位,用工作过程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行业企业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直上工作岗位。

工作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专业知识包含在职业活动的过程中,离开了职业活动和实施情景,大部分专业知识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需要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并且每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使学生通过“工”和“学”,获得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强化课程的“工作化”管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发生角色转换,“学”转换成“工”,学生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员工,学校的课堂变成了工厂的车间,学习过程变成了工作过程,但目的没有变化,“工”是途径,“学”是目的。“工学结合”就是通过“工”的途径来达到“学”的目的。因此,“工学结合”的“工”不能把学生放到企业就算结束,而应该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当作课程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课程的“工作化”管理,就是把实习实训等“工作”当作课程来建设,把车间当作课堂来管理,把师傅当作教师来培养,建立一整套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从目标、内容到评价等环节都符合课程建设的要求,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成为学校课程学习的延伸。

3.实施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学习是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中,学生针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项目,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关键能力培养是一种很有效方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