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08: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风险因素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类型;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企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本单元,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逐渐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这为企业的自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生存风险。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入,很多财务风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我国的很多企业处于财务风险之中。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势必会与其他企业或者一些管理部门接触,而这些便构成了企业复杂的外部环境,其中主要包括:经济、法律、市场以及国际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势必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便很可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足够认识
尽管企业的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认为避免财务风险很重要,但是,其并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对其存在的规律性并不清楚。很多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认为,只有将企业的资金管理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事实上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财务活动,就会存在或大或小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认识缺乏全面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
企业财务决策失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其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其中,决策失误主要包括:缺乏科学性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错误以及对外投资或者筹资失误等决策结构不当。
(四)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较为混乱
目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权责不明、管理混乱问题。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常常在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上存在权责不明问题。并且,很多工作因为无法分清谁对谁错,所以常常借用“平均主义”做法。以至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积极性、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以及资产流失加剧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
外部环境是企业无法改变的,但是,并不是不可以利用的。面对形势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首先需要对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其发展规律,明确哪些对自身发展有利,哪些需要合理规避,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运行与调整。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尤其是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在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及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意识是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消减财务风险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就不能自觉遵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财会制度,即使有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不会产生作用。
2.进一步完善会计风险责任制,实行严格的会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权利与责任相匹配。对于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对违章操作和疏于管理的、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会计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做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外,还必须要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加强财务风险信号监测
1.财务信息收集和分析功能及预警信息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制度信息,企业经营状况和竞争对手经营状况的对比信息,以及企业的各类财务信息,并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依据财务运行特点和相关规律从中筛选出能及时、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变化的指标,当达到预警界限时发出预警信息。
2.诊断功能与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是指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诊断技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预测功能是指通过对过程监视和预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跟踪企业的经营过程,监控日常财务状况。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尽快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辅助决策功能。财务信息收集和分析及预警信息的、诊断和预测可以及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层据此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四)理顺财务关系,在企业内部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和地位。权、责要对等,分工要明细。在利益分配时要坚持严考核、真兑现、奖优罚劣,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以此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三、结论
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只要存在经营活动,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方法就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企业,常常会因为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而使得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之中,这在国内的众多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领导者要对财务风险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丽敏.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J].科技信息,2011(17).
[2]万绍玫.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风险探析[J].科技广场,2009(06).
[3]张兴旺.浅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对策[J].网络财富,2009(17).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一、引言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受损失的可能性。它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从企业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的。由于上市公司可以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从而能迅速地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优于其它类型的公司。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其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市场对其的信心,因此研究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新疆上市公司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西方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Fitzpatrick在1932年用单个财务比率,研究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股东权益/负债和净利润/股东权益;此外Secrist在1938年只利用资产负债表比率这一个指标,比较倒闭银行与正常银行之间的财务风险差异的研究。1977年,Martin从1970-1977年间大约5700家美联储成员银行中界定出58家困境银行,选取总资产净利润率等8个指标,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评价财务风险。Ohlson(1980)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变现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
国内的学者曹德芳等(2005)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
偿债能力等有关。崔学刚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超速增长显著地增大了企业发
生财务危机的概率。王卿等(2009)认为息税前利润率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施平(2010)通过研究却发现,企业增长率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
本文将公司的财务风险与流动比率等十个财务比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公司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四种,其中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小,发展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大,分析其原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实证分析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CS-MAR)。样本选取标准如下:
(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借鉴国内外此类研究,此类公司特殊的资本结构,故将之剔除样本之外;
(2)剔除ST和*ST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或者己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或者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将它们纳入研究样本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3)考虑到我国在2004年和2005年进行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存在诸多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为此在保证尽量选取上市年限较长的上市公司的同时,还要确保其行为的相对成熟,本文选择2006年之前上市的新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依据以上的标准,本文最终选择出23家新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见表1,以2010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新疆地区的上市公司中,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而新疆建设兵团下辖的上市公司数目众多。在本文中不考虑兵团管理体制因素对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
(二)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1.被解释变量
采用Z-score模型度量财务风险的大小。该模型由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阿特曼(EdwardAltman)创建。该模型在美国、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指标Z越小,公司财务风险越大,反之亦然。按照中国的年度财务报表,Z-score模型可换算为:Z=0.01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总资产+0.014×(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100/总资产+0.033×(税前利润+财务费用)×100/总资产+0.006×股东权益×100/负债账面价值+0.999×销售收入/总资产。“Z 计分模型”有一个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即Z=2.675。Z值高于2.675的企业较安全,低于2.675的企业则存在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Z值低于1.81,则该企业已经潜在破产,如无有力措施,将很难摆脱困境。Z值在1.81~2.675之间时,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
2.解释变量
参考有关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的文献,本文选取x1:速动比率、x2:利息保障倍数、x3:应收账款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总资产周转率、x6:营业利润增长率、x7:总资产增长率、x8:净资产收益率、x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及x10:流动比率十个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指标的数据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CS-MAR)获取。变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构建以下模型:财务风险=f(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ε
(三)实证检验分析
1、回归模型建立
采用基本的回归模型如下:R=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ε
其中R为财务风险,βi(i=1,2,…,10)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其余变量符号与前文一致。
2、描述性统计
对所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映财务风险的Z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
整体来看,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普遍较高,且差异性较大,这便于我们研究导致不同公司不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4、回归分析
依据相关分析结果,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将10个变量综合为4个公共因子,如表5所示。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977%,表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10个财务指标69977%的信息量。
根据原始变量对因子的影响,可以得到的F1、F2、F3、F4,这四个因子的表达式具体如下
F1=0914x1+0061x2-0059x3-0114x4-0236x5+0290x6+0406x7+0136x8+0289x9+0920x10F2=0053x1+0589x2+0009x3-0014x4+0078x5+0642x6+0243x7+0833x8+0575x9+0082x10F3=-0190x1+0080x2+0842x3+0296x4+0876x5-0206x6-0356x7+0054x8+0123x9-0141x10F4=0144x1-0345x2+0174x3+0827x4-0017x5+0060x6+0533x7+0081x8+0173x9-0196x10
由表达式可以看出:(1)第一个因子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偿债能力因子;(2)第二个因子在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盈利能力因子;(3)第三个因子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营运能力因子;(4)第四个因子在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具有较高载荷,第四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发展能力因子。
所以,回归模型表达式为
R=β0+β1F1+β2F2+β3F3+β4F4+ε
用EViews做回归分析得
R=0373565+0235968F1+0028289F2+0099765F3-0175505F4
四、结论及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新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可分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四种,其中Z值大小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正相关,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越强,Z值越大,财务风险越小;Z值大小与发展能力成负相关,即发展能力越强,Z值越小,财务风险越大。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适度举债,避免偿债风险过高。
公司适度负债,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但过度负债会使公司的支付能力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出现财务危机。新疆上市公司应该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筹资额,改善现有负债结构,提高偿债能力。
(2)充分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资。
新疆上市公司共性在于规模较小,但在寻求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要重视企业的规模,不可盲目扩大企业规模,片面追求发展能力的提高。如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做好财务预算。
(3)更新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新疆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全过程化意识单薄,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彩平,何佳祺.基于因子分析的林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01:70-73+86.
[2]王卿.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与举措[J].现代商业,2009,21:119.
[3]陈文俊.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3:87-91.
[4]景玉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07:196-197.
(一)财务管理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来讲其主要就是实施筹资以及投资等相关资金运作情况,在这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施中都会产生相关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总称就是医院财务风险。由于相关不确定风险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会造成预期的收益没有实际的财务收益多,并且差距也很大,医院所受到的损失也就越大。
(二)医院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医院科学决策。在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中首先就需要做好财务决策的科学化以及合理性,其不但能够将财务管理风险降低,并且还能够对管理当中的相关错误进行减少。甚至还能够在财务管理中将医院的廉政工作进行推进,从而对医院财务决策的有效性提升。
2.有助于确保各项财务制度落到实处。我国的相关法律发挥对于财务管理的常态化作为其主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当中落实度不高,所产生的效率也很低,所以,对相关制度的落实。比如,对审计制度的完善。还有财务管理机制的制衡,都能够对财务管理有效的落实到位。
二、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政策风险。随着当前医疗市场化,国外的相关医疗机构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其次,对于一些民营医院来讲,其带来了一些优惠政策,使得其具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就会给公立医院带来一些压力。第三,采用公开招标以及集中采购的方式,这样就将医院的利润有效压缩,并且就对医院的结余产生影响。
2.行业风险。由于医院自身的公益性,使得其和单纯的盈利性企业有着一定的区别。并且因为自身的特征使得其风险比较普遍,比如,人道主义救援以及医患关系等都会使得医院产生呆账以及坏账的积累。还有,职工医保以及新农合等医疗报销的覆盖,使得医院自身所垫付的资金回款风险也加大。
3.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医院经营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医院自身的公益性特征需要能够为患者提供低费用以及质量高的服务,这样就对医院自身的收益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运营成本也会增加。然而由于医疗资金的缺少,医疗服务也是由政府定价,这样就使得公立医院只是依赖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实施运营,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医院自身的公益性有着影响。
(二)内部因素
1.醫院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缺乏认识。只要存在财务活动就会产生财务风险,大部分医院现阶段只是加强医院的服务质量的重视,对于医院财务风险的意识比较缺乏。
2.缺乏风险管理措施。现阶段由于医患关系比较大,造成很多医院对精力都有效的投入到实际的医疗事业当中,对于医院的医疗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缺少思考,并且使得财务风险当中的资源配置不合格,对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缺少相应的完善,其制度也不够完善。
3.医院财务筹资策略不合理。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人也进城看病,造成医院的患者增多,出现看病难问题,并且政府对于医院的资金补助也不是很多,医院在实际的发展中往往需要进行资金的周转,这就需以收费质押权的方式进行向银行进行贷款,这样医院就会产生很多债务,其自身的筹资风险也就会加大。
4.资金回收不安全。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扩大,并且城镇职工医保以及新农合的应用,给人们减轻了很多负担,但是就是这种政策的实施使得医院自身的财务负担加重,使得医保部门很难及时向医院进行医保费用的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些医保总额预付等制度的实行,造成医院的资金回收以及资金周转能力下降。
三、应对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医院各项财务制度并不断完善
控制财务风险的基础就是加强对于科学制度的完善,医院需要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财务要求进行对其活动有效规范,医院的相关财务人员也需要按照会计法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以此确保能够有法可依。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不断完善
医院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控制,在对财务活动进行开展之前,需要在实际的监管体系内部,以此来对规章制度的完善性进行形成,同时应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医院有关科室和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以此确保医院预算目标能够实现,从而有效的强化医院的实际管理水平,对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能力进行提升。
(三)对库存加强处理及催收应收款
在实际的采购当中,医院需要采用采购的科学性以及按照实际所需进行采购等措施。在这当中,首先就需要对库存药品以及以来器械最大值实施确定,尤其是需要对药品的库存等实际存货数量实施制定,从而避免由于价格因素导致的影响,以此来实现由于存货的管理不当所导致的风险的存在。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化企业的存货管理方式,应用款项回收以及欠费责任实施对于欠费的有效管理,使得一些很难回收的还账等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使得核销降低。并且医院还需要对投资理性实施,按照市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当前社会竞争环境中,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资金合理利用。以此来使得医院的效率提升,并且将其成本降低。
(四)提高财务人员道德修养及整体业务素质
在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中,需要积极的加强人员学习和教育培训工作,使得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效提升,加强自身风险防御能力,在这当中,财务人员需要对自身岗位的重要性进行有效认识,并且还需要对整体的管理团队的重视性进行认识,定期对人员实施考核,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并且强化人员财务的法律意识的提升,对相关的法制意识进行提升。需要对财务工作当中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需要对于其中所存在的风险意识有效强化。使得在产生风险之后能够采用相关的法律工具对自身的权益进行维护。
1.1股权集中度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公司制度中明确规定,每个股东将根据其出资的比例来决定其收益权和控制权,而股权的分布状态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控制权进行了分配,每一股东可以根据自己手中掌握的股份的多少来对企业的决策进行干预。可见,不同的行为方案将为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不同的结果。例如:在股权比较分散的企业中,由于每一股东的股份数量不多,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监督、决策等方面由于缺少发言权而使得他们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需要股东承担的后果与责任较轻,使得股东在这些问题上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再例如:在那些股权相对比较集中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几位大股东拥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他们有实力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监督、决策,并对企业的经营者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进行制约与监督,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但是,我们必须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一问题,对于那些股权过分集中的企业,很可能会产生他们滥用自己的控制权,与企业的经营者合谋侵占小股东利益的危险,从而导致公司治理效率降低,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2股权制衡度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所谓股权制衡度主要是指用于衡量公司与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的相对实力强弱的指标。对于拥有股权制衡度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公司制衡度效率的影响可以从积极性与消极性两个方面来看。例如:对于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并不容易产生占据绝对优势的控股股东,公司的运营管理与市场行为需要通过与多个股东的共同商讨来完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权独大”、“一股专横”的局面,从而有效的限制了控股股东对其他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这是一种积极地、良好的监督效果。但是,在实际中,大股东在就企业的某一项决策进行研究与协商时,由于各大股东所处的利益、背景、风险偏好、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在一些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也很难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方案,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决策效果与效率。但是,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中,股权制衡的积极效应往往大于它的消极效应。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被绝对控股股东掏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正反映出在我国一些股权制衡度较低的公司中,控股股东的存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与危机不容小觑。
1.3控股股东类型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关于股东类型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指国有控股在公司治理上的影响。由于存在国有股东,从而导致公司的经营目标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减负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企业利益或价值的最大化,还肩负着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目标,从而造成企业的治理效率下降,这对企业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极为不利;另外,由于国有股的存在,出现了实际控制权与声誉索取权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导致股东的缺位现象,形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国有股在公司治理上的正面影响在于:由于国有股的存在,使得该企业更容易获得国家或当地政府的财政与政策的扶持,从而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机遇一定的优惠措施。例如:一些特殊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甚至在当地政府的庇护下形成行业壁垒;再例如:由于国有企业同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更容易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即使有的国有企业在经营中陷入困境,政府也会在背后作为强劲的动力施以援助之手,帮助国有企业渡过难关。上述分析可知,如果负面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时,将导致国有企业偏离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从而被更复杂的环境因素所羁绊,降低了经营治理的效率引发财务风险。而当积极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时,在国家、政府、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将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发展环境。
2.高管激励机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这些公司进行筛选。为了研究结论可靠,进行了以下筛选程序:剔除2008年度新上市的公司,因为部分新上市公司上年度财务数据是模拟的,这可能导致计算误差;剔除所需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缺失以及数据为奇异值的上市公司,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的样本公司为411家。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主要包括:
(1)变量定义。主要包括:
一是财务风险变量。本文选择用美国学者Edward Altman提出的Z记分法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在稳健性检验部分,用单变模式之一的债务保障率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替代指标。本文所用的Z记分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公式为:
Z=1.2×营运资金/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0.6×股票总市值/负债账面价值+1.0×销售收入/总资产
根据对过去经营失败企业统计数据的分析,Altman得出一个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即Z=3.0。企业的Z记分值高于3.0的为较安全企业,低于3.0的为存在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的企业。
二是内部控制质量的计量。本文参照证监会等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来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权重,即内部环境30%、风险评估20%、控制活动25%、信息与沟通15%、监督10%,最后计算出总分即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ICQ,公式为:
ICQ=30%IE+20%RE+25%CA+15%IC+10%IS
三是控制变量。根据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设置如下控制变量,如表1所示:
(2)模型构建。为了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构建了如下模型:
FR=β0+β1ICQ+β2Roea+β3Size+β4Growth+β5Age+β6On+β7Lawsuits+ε
二、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全部样本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根据财务风险指标Z-score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组统计和非参数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企业Z-score平均为2.257,低于经验临界值3.0。说明上市公司存在着财务危机或有破产风险,当然这也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有关。内部控制质量全样本均值为5.818,不同Z-score区间的内部控制质量存在着差异,Z-score低的样本企业明显低于Z-score高的样本企业,这在K . Wallis Test也得到了明证。全样本盈利能力均值为0.203,财务风险低的样本企业其盈利能力明显优于财务风险高的样本企业。企业规模全样本均值为21.606,但财务风险低的样本企业其资产低于财务风险高的样本企业。成长性和经营单元数组间差异不明显。
(二)相关性检验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系数如表3所示。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变量盈利能力、 上市年限、 诉讼纠纷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也与理论预期一致。控制变量企业规模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不一致。 控制变量成长性、 经营单元数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且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不显著, 因此不会进入后面的回归分析。
(三)多变量线性回归 本文对样本数据采用Stepwise进行回归分析,变量选取的标准是:F值的概率值小于0.05时进入,大于0.10时剔除。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最大为1.142,容忍度Tolerance在0.9附近,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方程的DW值为1.945,不存在自相关问题。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盈利能力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上市年限的系数显著为负,上市越早监管要求相对宽松,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健全程度较低;诉讼纠纷的系数显著为负,其财务风险显然与其成正相关;企业规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其财务风险越高,与前面的分析不一致,这可能与2008年金融危机中较大规模公司市场萎缩相对幅度较大有关。
(四)稳健性检验 为增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以“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两项指标评分结果之和来替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ICQ)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以单变模式之一的债务保障率指标代替财务风险Z记分(FR)。得出的结论与前文一致,说明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并没有造成研究结果差异,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通过稳健性检验,原因在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行业影响极大,外需萎缩、生产停滞,企业资金困难。这也说明单一模式的债务保障率不能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
三、结论
本文从企业内部因素着手研究了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建立了分析模型,并利用2008年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年报,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金融危机状况下,拥有更多资产的大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更高;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上市公司涉及到经济纠纷、诉讼,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更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风险 秩和检验 因子分析 Logistic回归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收入分配、社会稳定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到目前为止,上市的民营企业已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50%以上。但是另一方面,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低,筹资困难,过度负债经营等,这样就导致了企业风险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较低。本文试图从财务风险的成因出发,找出影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从而丰富民营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理论,也为民营企业提出防范财务风险、化解财务危机的方略。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属于对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对财务风险评价变量的选择经历了从财务指标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的过程。Fitzpatrick(1932)首次利用单个财务比率对19家样本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比率。Beaver(1966)筛选出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例、净收入与总资产的比例、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之和、总资产的比例、营运资本与总资产的比例、流动比率等6个比率做一元判别分析,发现使用现金流量与总负债的比率作预测的误判率最低,其次是负债比。Altman(1968)将企业的财务指标划分为流动能力、获利能力、财务杠杆、偿债能力和活动性五个方面,并从中选取了22个指标作为预测变量,通过实证分析最终确定了营运资产/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和销售收入/资产总额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构建了Z-Score模型。而Ohlson(198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至少存在四类变量对于公司破产的概率有显著影响,即公司规模、业绩、资本结构和变现能力。
(二)国内文献 张玲(2000)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营运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资产负债比率、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总资产利润率、留存收益与资产总额比率这4个指标用于预警模型的构建。曹德芳,曾慕李(2005)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负债规模、负债结构正相关,与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负相关,与企业负债利息率、偿债能力不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是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在后续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增加了一些非财务方面的因素。从现有的文献看,学者们从公司治理(Demsetz等,1985;Judge and Zeithaml,1992;Daily,2004;于富生等,2008;钱钟华,2009;苏坤等,2010)、内部控制(McMullen,1996;Goyal,2002;李凤鸣,2002;袁晓波,2010)、重大事项,如关联方交易、对外担保(王克敏, 罗艳梅,2006;朱荣,2007;贾沛,2012)等方面分别研究它们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其中我国学者的研究大都是针对主板A股上市公司进行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有其特殊性,上述因素是否是影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本研究将从财务和非财务因素两方面入手,探讨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所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1)偿债能力与财务风险。偿债能力比较差的企业可能无法及时、足额的还本付息,严重时可能会使企业面临破产、兼并或重组。因此,偿债能力比较差的企业其财务风险往往比较高。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偿债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2)营运能力与财务风险。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表示着其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高,因而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获取利润的速度也越快,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据此假设:
假设2:营运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3)盈利能力与财务风险。当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或出现亏损时,企业就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以偿还到期债务,这时的企业就比较容易陷入财务困境。据此假设:
假设3:盈利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4)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发展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发展态势和市场扩张越好,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明显,盈利能力越强,因而所有者权益得到保障的程度越大,应对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越强。因此有如下假设:
假设4: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5)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风险。公司治理结构越合理,这些关系就能够相互制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企业风险。据此假设:
假设5:公司治理结构越合理,财务风险越小
(6)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内部控制活动是否有效进行,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而财务风险作为企业众多风险中的一种,也是其他风险的一种结果体现,其大小必定会受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内部控制越有效,财务风险越小
(7)重大事件与财务风险。我国上市公司中关联方交易和对外担保现象普遍存在,关联交易已经成为控股股东侵占公司财产的主要手段,违规担保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基于事实观察,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7:存在的负面重大事件的企业,其财务风险越大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特别处理,即通常所说的被ST。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通常以被ST的企业作为存在财务风险的研究对象,而以没有被ST的企业作为不存在财务风险的配比对象。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两组公司的对比分析,探讨ST企业的特征,从而揭示出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本文首先筛选出了2008年至2012年这5年间首次被特别处理民营上市公司,剔除一些数据不全的企业,最终选定了39家ST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然后根据所属行业相同(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判定),资产规模相近(总资产自然对数的差异在5%以内)的原则,按1:1的配对比例选取了39家非ST,且近几年财务状况一直良好的企业作为配对样本。本文数据主要来自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及各上市公司年报,选择上市公司t-2年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并使用SPSS18.0中文版进行数据处理。
(三)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了27个财务和非财务变量,涵盖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公司治理因素、内部控制效果以及重大事项的各个方面,力求全面而准确的辨别出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变量定义见表(1):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显著性检验 当财务风险组和非财务风险组的同一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时,这个指标变量才有可能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比较两组指标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 U 检验又称为秩和U检验, 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是否来自相同的总体,是非常重要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因此我们利用SPSS18.0 软件对27 个变量指标进行了秩和U检验,并且得出如下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有16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些指标分别涵盖了以上7个方面,有偿债能力指标(X11,X12,X13,X14,X15,X16),营运能力指标(X22),盈利能力指标(X31,X32,X33),发展能力指标(X41,X42),公司治理结构指标(X53,X56),内部控制变量(X61)和重大事项(X72)。
(二)因子分析 通过前面的显著性检验,虽然剔除了部分指标,但剩下的12个财务指标仍然数量较大,并有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为了消除财务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和对财务指标变量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汇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主成分的提取。在做因子分析之前,先进行了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以确定这些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KMO统计量的数值为0.701,大于0.7,可以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零假设,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461%,即这四个主成分基本涵盖了原来12个财务指标的信息量。还得到了这4个因子的旋转成分矩阵表,如表(3)所示。根据4个因子的载荷矩阵可以看出,每个因子只有几个指标的载荷较大,因此对每个新因子重新命名:因子变量1在权益对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取得的载荷量分别为0.984,0.978,0.969,-0.908,因此将因子1概括为偿债能力因子;因子变量2在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 基本每股收益、 净资产收益率上分别取得了0.857,0.743,0.741,0.737的载荷量,可将因子2概括为盈利能力因子;因子变量3在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上分别取得了0.914和0.859的载荷量,可将因子3概括为发展能力因子;因子变量4在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取得的载荷量为0.841,可概括为营运能力因子。
(三)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通常用于因变量为二分类时的回归拟合。本文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为因变量,即设ST企业的Y值为1,配对的非ST企业的Y值为0,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四个因子和经过显著性检验的4个非财务变量为自变量,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回归模型。其结果如表(4)所示。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因子F2(盈利能力)、因子F3(发展能力)、因子F4(营运能力)和对外担保这4个回归变量的Sig值小于0.05,具有比较强的显著性,由此可建立回归模型:Y=-9.353F2-2.858F3-1.611F4+3.009X72+1.357。模型的准确性如表(5)所示。由回归模型中各系数的大小和符号可以看出,对财务风险影响最大的是F2,即盈利能力指标,并且系数为负,表明盈利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其次是对外担保因素,相关系数为3.009,即存在对外担保的企业其财务风险越高;因子F3的相关系数为-2.858,表明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负相关,发展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因子F4的相关系数也为负值,即营运能力也与企业财务风险负相关。可见,回归结果证明了前文的假设2,假设3,假设4和假设7都是成立的。而因子F1(偿债能力)没有进入模型,则说明偿债能力不是影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公司治理因素也没能入选,说明公司治理因素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不显著。
四、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都是影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并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外担保因素则与企业财务风险正相关。当权益对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越高时,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当存在对外担保时,企业财务风险会加大。因此,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提出降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扩大销售收入,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盈利能力和增长速度。加强资产的管理,尤其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更加谨慎的提供对外担保。
本文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本文直接将被ST的上市公司作为财务风险比较大的企业,这一做法值得商榷,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寻找更合理的指标来判定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2)本文在财务风险影响因素选取时只考虑了企业内部的因素,而对于外部的宏观环境并没有考虑;并且在非财务因素方面,也只选取了部分指标。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入更多的非财务指标变量和外部因素变量,以使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
参考文献:
[1]袁晓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5期。
[2]于富生等:《公司治理影响财务风险吗?》,《会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3]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4]周春生、赵端端:《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4期。
[5]贾沛:《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6]苏坤、张俊瑞、杨淑娥:《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与公司财务风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5期。
[7]Jae Kwon Bae.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of The South Kore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2.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07-07
Abstract:Financial risk can be defined in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broad financial risk of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which includes property risk, personal risk, responsibility risk, game cancel risk, etc. The dynamic risk model is set up and the financial risk is divided into risk sources, risk factor and emergency. The model shows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risks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risk sour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core layer, middle layer and out layer. Aim at this three layers, risk factors are analyzed. Then the emergencies that can occurred at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are discussed, which includes doping、venue spectators turbulence、security abuse、traffic accident and misconduct of risk event. This research set a base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北京奥运会作为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和文化盛会,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长达7年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的过程,但前提是应该知道举办奥运会风险源在哪里,什么风险因素能够导致风险的发生,这样才能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北京奥运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找出北京奥运会财务风险的风险源,针对这些风险源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事件的原因(风险因素)进行防范,保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同时,为中国或其它国家今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北京奥运会财务风险的内涵
北京奥运会面临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在北京2008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主办方所面临的财务方面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市场风险,即由于利率、汇率等市场因素的不确定变动而引起奥运会财务收支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了狭义的市场风险,而且涵盖间接可能引起财务收支不确定变动的风险。实际上,奥运会所面临的任一风险,很多都会最终体现在财务上。例如比赛场地器械的财产损毁风险,虽然风险事故的发生直接造成的是财产价值的减少或灭失,但究其根源,将会导致奥运会主办方在支出上承受超乎预期的部分。又如,北京2008奥运会面临的一些风险已经进行了投保,例如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赛事取消风险等,但这些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保险费的多少,而保险费是在财务支出中体现的,因此,这些投保了的风险似乎已经没有了不确定性,一旦出现会由保险公司承担经济补偿,但由于保险费中已经体现了经济补偿的期望额度以及预期的偏差,这类风险的增大也会导致投保时保费增加,所以,这些风险最终还是由奥运会主办方承担了一部分。此外,如果有免赔额,则免赔额之内的损失是由组委会来承担的,超出保险金额的损失亦是如此。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研究针对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如图1所示。
根据风险损失作用对象的不同,北京2008奥运会面临的财务风险可以分为:(1)财产风险,包括天气变化、火灾和意外损毁等;(2)人身风险,包括疾病、意外伤害和去世等;(3)责任风险,包括产品问题、违反合同、体育暴力、处理不当和失窃等;(4)赛事取消、中断或推迟风险,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等;以及(5)市场风险,包括协议未兑现、汇率与利率变化、场馆及赛后利用和隐性支出等五个主要类型,其中,前面四类都属于间接的财务风险。
2 北京2008奥运会财务风险的动态风险模型
识别出上述风险之后,关键还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风险的形成机理。任何风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奥运会财务风险的动态风险模型,如图2所示。在模型中,将奥运会面临的财务风险分解为风险源、风险因素以及突发事件,该模型揭示了奥运会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具体评述中可以掌握风险的形成过程,为后面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在动态风险模型中,风险源指的是风险的来源,即产生导致奥运会财务风险的各个方面。结合北京2008奥运会的规模与特点,这里提出了人员、赛事运行、举办城市等三个方面的风险源。
风险因素指的是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或严重程度的条件和原因,这是风险源中的隐患,是导致风险发生的潜在和间接原因。
由于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使得某个风险源处于一种危险状态。危险状态指的是易于发生损失的状态,上述条件和原因孕育的过程称为潜伏期。
危险状态本身并不会带来损失,但是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就有可能发生风险事故。突发事件是指未来可能突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等风险事件,它相当于风险事故的触发条件,是导致最终风险损失的直接原因。这里也把突发事件发生的时期称为爆发期。
最后,如果处理不当,突发事件将带来实质的风险损失,包括收入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多。
上述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剖析了北京2008奥运会的财务风险。
首先,它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奥运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发展,与风险的动态性相匹配。财务风险中的风险因素有的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的风险模型不仅有助于分析风险因素的现状,还有助于关注风险因素的变化发展。
其次,将风险拆分为五个环节,即风险源、风险因素、危险状态、突发事件和风险结果,有助于揭示风险的深层成因。风险源的形成和风险的事件的发生最终来源于整个赛事的筹备与举办,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奥运会运作的主体和环节,因此这里的动态风险模型不仅分析了风险本身发展变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还从更深的层次发现了风险形成和作用的根本动力。
第三,对风险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有效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可以针对风险形成、变化和结果的某个环节,例如可以通过控制损失根源、减少风险因素和减轻损失等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或者通过融资使损失发生后能获取资金以弥补损失,为恢复正常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提供财务基础。此外,还可以采
取内部风险抑制的措施。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剖析,在制定措施时才易于有的放矢。
3 北京奥运会财务风险的风险源
风险源指的是风险的来源。对风险源进行深入的识别与剖析,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根据北京筹备和举办2008奥运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的重要程度,将北京2008奥运会财务风险的风险源分成三个层次,分别称为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层,见图3。
第一层次是核心层,风险源主要指与奥运会有关的各方人员,包括运动员、观众和裁判员等。运动员可能出现伤病和服用兴奋剂等;观众可能面临恐怖活动、看台坍塌、体育场暴力和体育场馆失火等风险;裁判员方面可能出现偏袒举办国家运动员、漏判、误判、沟通与交流方面的障碍等问题。
第二层次是中间层,风险源主要指奥运会筹备与比赛的流程,包括赛事运行、市场、合同和器械等。赛事运行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赛事的中断、推迟、取消和比赛环节的疏漏等;合同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电力、技术、设备出现故障,电视转播中断等;市场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由于组织支出和工程支出方面的经费过多等。
第三层次是环境层,风险源主要是指举办城市的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4 北京奥运会财务风险的风险因素
北京奥运会财务风险的风险因素指的是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或严重程度的条件和原因,是风险源中隐藏的隐患。风险因素包括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有形风险因素即物理性的条件(如体育比赛器械上的裂痕、地板上的水和汗等),而无形风险因素则更多的是指道德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比如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往往因为隐蔽性而能够积聚较长时间,当被外界因素触发时,瞬间爆发的能量更具杀伤力。风险因素是突发事件最终出现及风险损失最终形成的根源,没有这些条件,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幅度就会大大降低。
4.1 核心层的风险因素
核心层指的是参与北京2008奥运会的各方人员,这里分析的是与这些人员有关的风险因素,如图4所示。
4.1.1 来自运动员方面的风险因素
来自运动员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参加奥运会比赛的明星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被查出;由于参赛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的过程中,或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伤病等原因突然退出奥运会的比赛,特别是奥运会举办国家的明星运动员,将导致现场观众的不满,同时,可能极大地影响电视转播的收视率。
由于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或地区将超过200个,各个国家参赛运动员的价值观念、、道德素质、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存在不同,如果出现其它参赛国家的运动员违反奥运会举办国家法律的情况将如何处置也是一个问题。
4.1.2 来自裁判员方面的风险因素
来自裁判员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参加竞赛组织工作的裁判员(包括国内裁判员和国际裁判员),特别是国内裁判员在奥运会比赛中是否能秉公执法,对待国内、国外运动员能不能一视同仁,裁判员是否存在偏袒本国运动员或奥运会举办国家运动员的情况等。裁判员在竞赛组织工作中出现技术方面的错误,例如,多计或少计比赛圈数,或关键比赛场次出现裁判漏判、误判的情况等。另外,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由于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可能导致比赛延误或被迫取消的事件发生,例如,2006年8月在北京进行的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国内裁判员由于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竞赛工作开展。
4.1.3 来自观众方面的风险因素
来自观众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观众观看奥运会比赛时带有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和明显的倾向性,存在相当的风险隐患,易导致不利局面。
在中国的非优势项目比赛中,中国观众如果不为其它国家的选手加油、喝彩,不能平静的接受竞赛方面的失利,如果出现一些非优势项目的比赛没有观众的情况,如果组织观众,这些观众看不懂比赛,跟不上比赛的节奏,如果不同倾向性的观众发生斗殴事件,如果比赛的场馆或看台发生火灾,观众不能有序进行疏散,如果观众中的素质不佳者出现偷盗等行为,而性格中的喜爱开玩笑或打赌的人出现恶作剧等行为时,都可能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来自于观众方面的风险因素。
4.2 中间层的风险因素
中间层指的是北京奥运会筹备与举办的流程。这里分析这个流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如图5所示。
4.2.1 赛事运行方面的风险因素
比赛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天气,场馆火灾或看台坍塌,食物中毒,通讯系统、电力、设备、计时记分系统等出现问题导致比赛推迟、中断或换在其它场馆进行比赛,甚至取消等,都是赛事运行方面的风险。例如,天气原因,包括灾害性天气和非灾害性天气,如灾害性天气,暴雨使网球比赛或其它赛事中断或推迟;非灾害性天气,如帆船比赛由于风力有时较小,部分比赛不得不推迟或减少比赛轮次,奥运会时甚至有可能有的项目一轮也不能进行比赛,容易引起参赛运动员的不满等。由于北京奥运会在京外有6个城市,这些城市与北京之间包括竞赛、组织协调、各种会议等需要频繁接触,这势必导致在交通运输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是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所以,交通工具多采用飞机,但受天气影响较突出。比赛结束,出现疏漏,例如,颁奖仪式上,没有想到的国家获奖后没有该国家的国旗或国歌伴奏带,升错国旗或奏错国歌等等。
因此,赛事中断、更换、取消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不利的天气,不完善的场馆消防设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把关不严,通讯系统不完善,电力、设备、计时记分系统不完善以及缺少备份。
4.2.2 来自市场方面的风险因素
来自市场方面风险因素主要指可能导致奥运会主办方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多的各种市场因素,包括收入渠道有限、每个收入渠道收入资金巨大、汇率及利率变动、门票售价不利、工程支出过多、隐性支出过多等。
来自市场方面的风险因素容易在奥运会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奥运会收入渠道有限,每个收入渠道收入资金巨大,使得奥运会主办方面临市场营销风险,一旦某个收入渠道出现问题,例如某个赞助商违约,就可以导致很大损失。
其次,当前人民币尚处于升值的压力下,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导致电视转播权收入的人民币数额的减少,而且使得持有美元的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可能会减少消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利率的变动可能带来一些建设成本的上升等。
再次,门票销售也是组委会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如果门票销售不利,将会影响组委会收入。
第四,工程支出过多和隐性支出也是财务风险的一个直接导火索。
北京奥运会在体育设施建设投入较多,工程支出的直接支出为20.616亿美元,组委会出资1.9亿美元,18.716亿美元由政府和其它方面投资。
而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建设,钢结构卸载之后是否会出现问题,其它场馆在建设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坍塌、火灾、人为破坏等意外情况,而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不仅将影响奥运会的场馆建设进度,而且也会增加北京奥运会的支出。另外,北京以外的6个赛区也需要进行比赛场馆的新建、改扩建,花费十分巨大。以青岛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为例,共耗资32.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北海船厂的搬迁花费17.8亿元人民币,场地建设耗资只有2亿多元人民币等。
由于奥运会比赛场馆设计不周详,在场馆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与竞赛需求不相符合的情况,出现需要修改比赛场馆的设计,或在比赛场馆建设中直接进行修改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雅典奥运会发生多次,经济损失巨大。
北京市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过多,工程支出的间接支出,根据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报告,环境保护投入86.27亿美元,公路铁路交通投入36.73亿美元,机场投入0.85亿美元。
由于北京奥运会竞赛日程在游泳、体操方面的为满足NBC需求所做出的调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门票在中国、亚洲、欧洲等地区的销售收入。
综上所述,奥运会的支出渠道有所增多,各渠道支出数额巨大,奥运会工程支出中间接支出过多,由场馆变化等导致的隐性支出增多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如果不根据预算加以控制,将可能导致很大的风险。
4.2.3 在合同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由于电力及其设备(电线、电缆),技术故障等导致电视转播中断,将导致电视观众的不满,并造成电视转播商利益受到损害等。
各个级别的赞助商和供应商等由于各种原因,资金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提供给组委会的资金不能兑现,或不能及时兑现的情况发生。例如,美国恒康人寿保险公司被宏利金融集团收购,幸运的是,它依然履行了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的义务。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市场开发方面能否对隐性市场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各个级别赞助商的利益等。
4.2.4 器械与场地方面的风险因素
帆船、赛艇和皮划艇等器械在运输、搬运、吊装、保管,或人为原因出现损害问题,导致运动员退赛。
用于奥运会比赛的备用器材的数量是否经过充分的论证,能否满足奥运会比赛的需要,准备数量少不能满足奥运会比赛的需要,备用器材过多,将占用过多的场地,增加举办奥运会的成本。
场地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指场地不符合比赛规定。如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和市体育局联合曾对全市室内游泳馆进行了卫生、安全监督检查,检点是日常管理存在较多卫生、安全隐患或被处罚过的单位。目前全市对社会开放的室内游泳馆共有584户,此次共监督检查了285户。其中崇文区、门头沟区、房山区的游泳池,各项检查指标全部合格。但仍有100家室内游泳馆因各种原因不合格。其中10户游泳场馆无卫生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过期而擅自营业;31户游泳场馆的浸脚消毒池及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合格;26户游泳场馆水中游离性余氯不达标或超标;游泳池环境卫生不洁1户;无水质消毒记录或记录不全5户;室内通风不良2户;水处理过滤设备不能正常运转24户;还有荣丰2008游泳馆的加药间存在安全隐患[1]。而奥运会比赛的场地是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疏漏的。
4.3 环境层的风险因素
环境层指的是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即北京市,具体包括北京市的社会系统及自然环境系统,如图6所示。
4.3.1 社会系统
奥运会举办城市社会系统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治安事件、日常生活、交通和其它方面的风险因素。
4.3.1.1 治安
治安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对无业者、流浪者的管理不力、治安人力配备不合理等。由于无业者和流浪者等特殊人群是治安事件的高发人群,对他们的管理如果不完善,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治安事件,这些事件如果涉及奥运会的有关方面,如参赛运动员或观众,则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冲突。如果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将此类人员驱除出举办城市,一是将产生较高的费用,二是将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破坏奥运会举办城市、举办国家的国际形象,引发不安定的社会因素,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都是在奥运会前将此类人员驱除出举办城市。另一方面,治安人员的配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生事件后治安人员能否及时到达现场,也是事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
4.3.1.2 交通
交通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道路使用缺乏统一协调、公共交通设施存在隐患、交通违规行为的大量存在等。
当前北京市汽车拥有量已经突破300万辆,道路拥挤状况尚没有从根本上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在北京2008奥运会举办的时候,如果对道路的使用没有一个全市的统一调配,肯定对各方人员的出行造成影响。而如果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时对北京的道路交通实行交通管制,将给公众出行带来麻烦,由于奥运会举办时间有两个星期,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同时,在奥运会举办前一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要举办大量的测试赛,交通也是举办奥运会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进行反复测试,另外,有大量的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观众和游客将云集举办城市,这都将给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交通带来额外的负担,增加奥运会组织者和举办城市的经济负担。
公共交通设施的隐患也不可忽视,由于乘坐人员众多,一旦发生问题,影响范围较广。例如,2006年11月21日下午1点55分,城铁13号线回龙观车辆段一辆空载列车在试车线调试运行时,有三节车厢冲出轨道。由于该列车是空载运行,事故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尽管运营公司采取单线双向交叉运营的方式尽量保障运营,但由于抢修工作进行了近6个小时,事故还是让大量乘客的出行受到影响[2]。
4.3.1.3 日常生活
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虽然和北京2008奥运会没直接的联系,但奥运会举办期间,各界媒体的报道将会更全面和深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负面报道可能会和奥运会的报道同时发出,这会为北京市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因素包括很多,如食品不安全、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正式。北京在全国287个城市中仅排名第14位,比去年下降10位。而交通问题满意度则排在所有城市的最后一位[3]。
4.3.1.5 自然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也会对奥运会的举办带来各种间接影响,这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等。
北京2006年4月17日消息 气象部门预报显示,北京、天津、山西北部、河北大部、山东北部和渤海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浮尘天气,经估算沙尘影响面积约为30.4万平方公里。受上游沙尘暴的影响,今天北京又将是阴沉沉的浮尘天气,能见度不高,随着明天冷空气的到来,这股浮尘将离开北京。昨晚的尘降是20克每平方米,全北京市大约有30多万吨,范围很大[4]。
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如果北京奥运会期间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不仅仅应该提高城市的应急能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而且应该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从容面对任何突发事件。
这些日常生活中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小事”,如果不从思想上加以重视,组织上加以保障,行动上加以落实,作为在北京这样的奥运会举办城市发生的事情,这些社会问题处理不及时、不适当,很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给奥运会的举办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5 北京奥运会财务风险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较强破坏力或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事件。突发事件的特点是:发生发展迅速,处理不当极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或负面社会影响。
奥运会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大多和政治有关。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00余年的历史中,已经有过一些经验和教训,很多突发事件距今天并不遥远,人们应该引以为戒。归纳奥运会历史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有战争、政治抵制、恐怖活动、种族问题、环境问题、兴奋剂、申奥贿选和民众示威游行等等[5]。
北京奥运会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主要有:
5.1 兴奋剂问题
历史上的奥运会以及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曾经多次出现过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被查出的事件。北京2008奥运会的参赛人数众多(大约10700名运动员),兴奋剂问题也是需要严加防范的风险。
5.2 赛场观众骚乱
由于北京2008奥运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中国在很多项目上都有夺金优势,中国也有大量体育爱好者,他们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在很长时间内,可能都会由于奥运会的广泛宣传,而对某些比赛的结果寄予强烈预期,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如参赛运动员水平发挥不佳,或裁判员错判、漏判等,都可能导致这些观众现场情绪过于激动,容易引发骚乱,导致赛场设备损坏,如看台坍塌、座椅损坏等,甚至可能发生人身伤亡。
5.3 治安事件
涉及奥运会有关人员的治安事件将在极大的关注中被放大,影响奥运会的声誉和北京市的形象。
北京市的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相关数据表明,200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439.4万起;200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471.8万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536.6万起;2005年上半年,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字,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213.1万起,依此判断2005年整体情况,这一数字可能与2004年持平。早在1980年时,原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戴宜生就对中国的治安形势做出了分析,认为之后的20年,中国的犯罪率每年会增加14%。“实际上2000年初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大概在18%-20%。[6]”
5.3.4 交通事故
由于北京市道路机动车保有量较大,交通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首先,由于众多奥运会相关人员,如运动员、裁判员、国际奥委会或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官员、媒体记者和观众将选择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所以首都机场的负荷要比平时大很多,首都机场的调度和机场高速的运行情况就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影响非常恶劣。
在这方面,北京曾经有过多次案例。2006年10月10日下午,首都机场中航信离港系统发生故障,机场国内离港系统因此瘫痪50分钟,造成33架飞机出港延误,近千名旅客滞留首都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13时28分,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公司在首都机场的离港系统发生故障,导致机场部分航班无法办理值机手续。面对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首都机场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启用手工办理值机手续系统[7]。
2006年1月3日凌晨2时许,东三环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线发生漏水事故,导致三环路南向北方向部分主辅路塌陷,污水灌入地铁十号线区间段,施工人员已安全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已制定交通管制和疏导方案,从双井桥采取分流措施,三环主路南向北可通行到国贸桥,只允许右转。光华桥下东西可通行。朝阳路东西向只允许公交车通行。国贸桥至核桃园主辅路禁行[8]。
2007年11月30日北京市又出现西大望路大望桥至光辉桥路面坍塌的情况。
5.3.5 对风险事件处理不妥
由于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运动员和观众的心理都处于兴奋状态,同时,时间又非常有限,如果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风险事件,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加以合理解决,一旦奥运会主办方在解决时间上有所拖延,或者解决方式上拖泥带水,都可能演变为一场危机,最后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才能使事件平息。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教训。例如1999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对于比利时、法国等地120人饮用可口可乐之后出现的中毒症状的最初反映只是在公司网站上发了一份晦涩难懂的相关报道。由于公司对中毒事件最初反应的轻率,很快消费者就不再购买可口可乐饮料,比利时和法国政府还坚持要求公司收回所有产品。结果,10天后,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对中毒者的关切,同意收回部分产品,但仅是10天的滞后,同样一项行动,结果就大为不同,可口可乐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受到空前打击,1999年底公司宣布利润减少31%,总损失达1.3亿美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被迫辞职,全球共裁员5200人[5]。虽然这是一个商业公司的案例,但其中的教训很值得北京2008奥运会主办方借鉴。
本研究对北京2008奥运会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并构建了动态风险模型,从风险源、风险因素以及突发事件三个环节分析了这些风险的发生机理,为后面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芳. 北京市卫生局公布100家室内游泳馆卫生不合格[EB],省略, 2006-06-22.
[2] 北京城铁13号线列车脱轨 多处站点被关闭(组图) [EB],省略, 2005-11-22.
[3] 王佳. 北京生活质量排名下降10位 交通满意度倒数第一[EB],省略, 2006-09-20.
[4] 北京市降下约30万吨浮尘 专家称气候是主因(图) [EB],省略, 2006-04-17.
[5] 董杰,刘新立,宋璐毅. 从SARS看北京2008奥运会对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J].体育与科学, 2005,(1):30-35.
[6] 高安全感的犯罪高峰:中国犯罪率每年增加14%[EB],省略, 2006-02-20.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1、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负债经营过度
从国际上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状况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日本在1975年----1990年是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九大电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续15年达到82%以上。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统计入围的14家国外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8.94%。目前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数据,截止2006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资产负债率64%;南方电网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34%;华能、大唐、华电、中电投和国电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0%,可以看出,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资产负债率水平都较高。
2、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和资产结构风险。资产质量风险主要指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如三年以上应收账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结构风险主要表现在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3、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的投资活动不断增多。电力企业的投资活动一般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由于期限较长,会产生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就是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达到由被动的风险管理为主动的风险管理,由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结果的管理变为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达到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统一。
(一)对企业已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1、根据企业的经营风险,确定适合的财务杠杆
企业经营中固定营业成本的存在引起的一个有趣的效果是:营业利润并不是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固定营业成本的存在使得销售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会使营业利润变动更大的百分比。营业利润对企业销售量变动的敏感性的数量化指标被称为经营杠杆系数(DOL)。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利润变动的敏感性的数量化衡量指标被称为财务杠杆系数(DFL)。不同于经营杠杆的是,企业的财务杠杆是可以选择的,没有企业被要求必须用长期负债或优先股融资,相反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内部资源和发行普通股来为经营和资本支出融资,企业采用财务杠杆的目的是希望能增加普通股股东的收益。
2、积极研究创新融资手段控制筹资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新建和设备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现阶段电力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这对电力企业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电力企业一方面要理顺融资理财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同时要逐渐扩大融资途径,可以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或者剥离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方式,将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债权转变为阶段性的股权。
三、加快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1、对企业财务风险正确预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应该结合行业分类、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财务预测。设立财务预警机制指采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并明确告知企业的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织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张疏而不漏的“安全网”。
2、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资产的安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对与财务活动相关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权限责任的规范而形成的各责任主体间相互制衡。科学确定会计工作的组织结构,按相互牵制的原则赋予各个岗位相应的权限和责任,减少舞弊发生的风险。
结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应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者需促进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控制能力,做好风险预警机制及电力企业的内部、外部风险防范、应对,并积极探索新型电费回收管理方式,完善各种制度,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能够通过一定的经济行为和事前约束、过程控制,得到防范和化解,以使供电企业在今后的电力体制运行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明,新时期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及防范.农村
经济与科技,2010(5)
[2]张惠贞,试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中国市场,
2010(27)
[3]齐洪芹,王秀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J].2010(06)
[4]杨为城,杨建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索[J].现代管
【关键词】服务外包企业 财务风险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最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近7 000家,主要从事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及KPO(知识流程外包)等外包项目,离岸外包收入逐年增长,离岸外包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财务风险,科学分析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服务外包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一)制约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
1.由承接外包项目引发的财务风险
服务外包企业在外包项目的承接中就存在风险。这种风险是由发包企业和发包企业的具体项目所带来的风险,该风险受发包企业信誉、发包方经营状况、发包方经营环境等因素制约。尽管在洽谈服务外包具体项目时要对发包方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如对发包方进行信誉风险评估、经营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业务承接风险评估等,但受评估条件、评估手段、评估环境及发包方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所承接的离岸外包项目中也会发生各种风险。在服务外包企业的实践中,发生的无效评估费用、人力培训成本的浪费、研发成本的盲目支出都是由项目承接风险所造成。由于其严重影响了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并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从而引发了财务风险。
2.由进行灾备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
灾备投资是指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发包方的外包项目,按照客户的要求所进行的灾备中心或设施的建设投资。由于外包项目大,并且是为发包方所做的灾难备份,所以灾备投资往往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及服务对象较为固定等特点。灾备投资的风险是由于服务外包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过于简单或过于乐观所引起的。对灾备中心大规模的投资使得企业的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循环。服务外包市场和客户一旦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灾备投资风险对服务外包企业是灾难性的风险。对灾备投资缺乏科学的分析,也为灾备投资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服务外包市场和客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灾备中心的转型和服务内容的拓展较为困难,加重了灾备投资风险的损失,从而引发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3.由人力资本管理引发的财务风险
在服务外包企业的营运成本构成中,人力成本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一般占项目成本的50%以上。人力资本管理的风险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在所承接的离岸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人力培训成本浪费、人力资本储备过剩、人力资本短缺、员工中途终止服务及员工泄密所引发的风险。企业承接的外包项目要稳定运营,必须以强大的人力资本来支撑,在人力资本支持上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发生的影响企业外包项目运营的案例表明,对人力资本的科学管理是保证所承接项目按预期计划完成的关键。而疏于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必然影响人力成本的支出,进而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带来损失。
4.由国际市场变化引发的财务风险
当服务外包企业承接了离岸外包项目后,其经营活动更加复杂。具体表现在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会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各种影响和冲击。同时,对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来说,其业务活动时刻会处在外汇风险中,当外币作为业务活动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时,汇率变动也会给企业带来直接影响和损失。在我国承接离岸外包的实践中,贸易保护主义也影响我国离岸外包业务的顺利进行,从而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在项目运营实施中,由于发包方经营策略的调整而引起的项目服务内容的调整也会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如增加运营成本、减少预计的项目发包量而使服务外包企业的收益预期下降等带来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5.由无形资产管理引发的财务风险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着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意识差,忽视对无形资产的利用与保护。一般来说,服务外包企业重视对发包方的业务流程管理,而疏于对发包方的无形资产保护。签订合作协议时往往写明要对发包方的无形资产予以保护,而在服务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兑现合同约定,出现了一些泄密及违规现象,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如软件开发产品的最终管理权限及测试的标准等没有细化分层管理,对发包方的核心机密和其他无形资产缺乏有效的保护,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1.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变化的影响
首先是发包市场变化的影响。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一般与我国不同,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影响与冲击。如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保护性条款以减少本国的损失,包括劳工政策、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均是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虑。其次是服务对象变化的影响。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对象广义上是发包的客户,狭义上是指客户发包的项目,即具体的服务内容。如果服务的客户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新的客户评估费用、新项目的培训费用;同时,由于服务外包企业往往会花巨资建立服务于客户的灾备中心,灾备中心投资巨大,并且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客户,所以一旦客户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要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客户服务内容的变化,使得外包企业要调整已制定的营运方案,在项目服务过程中,任何服务项目的调整或变更都会额外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再者是汇率市场变化的影响。在离岸外包业务中,服务外包企业在业务活动中要关注汇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影响
当前,许多服务外包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表现在:首先,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差。由于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时间较短,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应对风险的措施不利。在离岸外包业务中,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较多的注重业务流程的科学管理与维护,而忽略了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不注重对财务风险规避策略的研究,对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异常事件,企业将陷入困境。其次是资金使用中也蕴藏着各种财务风险。在离岸外包业务中,企业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对灾备中心大规模的投资也使得企业的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循环;由于承接的外包项目服务周期长及部分发包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因素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入。
3.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影响
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已成为服务外包企业资产的主体。服务外包企业一般集国际化、高科技、高风险及高收益特征于一身,一旦无形资产的存在环境及方式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呈现构成复杂化、管理融合化、风险放大化、占总资产比例扩大化等特征。加之服务外包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疏于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会计管理,导致利用效果欠佳,这些都会制约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4.项目承接及团队管理缺失的影响
服务外包企业在项目承接过程中,由于疏于对项目承接风险的控制,直接导致了风险的发生。项目承接风险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中,由所承接的具体项目引发的风险。这是由发包企业及其具体项目所带来的风险,该风险受发包企业的信誉、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运营环境等因素制约。在洽谈服务外包具体项目时,尽管要对发包方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但受评估条件、评估手段、评估环境及发包方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所承接的离岸外包项目中也会发生各种风险。另外,团队管理的缺失也是引发人力资本和技术风险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本和技术风险的产生同时发生在同一外包项目中,而多数是由人力资本的风险引起。
二、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制定行业扶持政策
国家应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现状,制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政策,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离岸外包风险基金是服务外包企业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中,为抵御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损失,增强服务外包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而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的建立可以使服务外包企业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制度化,从而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使企业在离岸外包中所发生的各种风险具有较大的财务支持,可以用离岸外包风险基金应对发生的各种风险,使企业不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而陷入经营危机,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由于部分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业务起步阶段运营效益不好,其本身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也自然会伴随着较高的风险,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的建立为我国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迅速发展扩大规模提供了保障,从而可增强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服务过程管理
服务外包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承接的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品牌持有数量多、科技含量高、业务虚拟化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注重细节。首先,应加强服务外包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通过管理达到充分发挥无形资产效益,保证客户资源,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服务外包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其职能包括:建立对所承接业务的保密制度,负责制定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的开发策略,制定对发包方无形资产的保护制度,制定无形资产保护培训方案及无形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其次,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加强人力资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开支,以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增强服务外包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增强人员培训的针对性,避免人力培训成本浪费;科学规划人力资源,避免人力资本储备过剩的损失;同时应尽力控制人力资本短缺、员工中途终止服务及员工泄密所引发的风险。再次,加强对灾备投资的管理。对企业发生的灾备投资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其服务内容的外包市场前景,力争扩大灾备投资的服务客户数量;科学预测灾备投资的回收期,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尽早收回灾备投资。
(三)科学评估外包项目,实行全程风险控制
服务外包企业要将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现在外包项目运营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洽谈、初期评估、承接后的运营及维护等。在离岸外包业务中,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具体业务具有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交付时间快、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加强对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行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风险控制。对发包方的风险评估,包括发包方的信誉风险评估、发包方的经营风险评估、发包方的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包括业务承接风险评估、灾备投资风险评估、营运成本风险评估、收益实现风险评估等内容。对业务承接风险评估主要是预测项目承接的可行性,承接项目后的效益情况;对灾备投资风险评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其往往投资较大、回收周期较长,必须加强管理;对营运成本风险评估是指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营运成本支出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对收益实现风险评估是指对影响未来收益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力求实现收益最大化。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业务承接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发包方的业务活动及潜在的风险。针对服务外包企业无形资产存在环境及方式的特殊性,制定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以加强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发包方无形资产的管理。离岸外包业务的项目实施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对客户的信誉评估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信誉水平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回收期限;在组织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拓宽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供应,从而保证资金需要。服务外包企业应加强对外汇资金的管理,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规定,关注外汇市场变化,对可能发生的外汇风险要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同时注意发挥汇率的杠杆作用,平衡企业的外汇收支,对远期外汇收支进行科学的预测以避免发生外汇损失。在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辨别、评价、分析财务风险,提出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梅,王竟雄.浅谈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09.11(10).
[2]王淑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视角,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