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08: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在反复讨论,并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以最富有宜兴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典型,来推进和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们在充分调研并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与宜兴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印刷了一本3万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学生陶艺课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制作经验的陶研所研究员担任主讲老师,并且定期邀请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和紫砂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现场制作示范。为了提高该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规定该课程为学生必选校本课程,并且排入课表,享受与国家课程相同的待遇。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改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校本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本土资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开发的富矿,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接地气”,才能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并且把该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它建设成为一门更具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此,学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
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中,课题组在有关课程专家和紫砂艺术大师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了陶艺课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陶艺课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修订后的大纲,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艺课校本教材《陶艺欣赏与制作》的扩编、修订,修订后的课本容量由原来的3万多字扩展到10万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为进一步提高陶艺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起“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评定”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也对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厅作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我校利用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总结提炼了十多年来紫砂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宜兴中学“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并且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经费支持。现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最初的一门简单的陶艺课到现在的课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粗陋到精致、从松散到谨严的过程。可以说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校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
(1)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弊端。
(3)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支撑正是学生发展与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选择《陶艺欣赏与制作》作为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因为宜兴作为有着深厚的陶文化底蕴的陶的古都,具有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内涵已渗透到宜兴人的血脉当中,由宜兴人研究和发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宜兴集聚的陶艺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为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为目标,在国家课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地开展课程革新,保障素质教育的务实推进。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就是体现校本特色。要求每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专家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代表参与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科学全面开展学生的需要评估,寻找梳理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对学校的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深刻反思。
搭建校本课程建设体系,是校本课程建设走向科学高效管理的第一步。在校长领导下,通过专家论证,学校应做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顶层设计。该课程体系应包括学校中长期的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建设项目(含门类、数量)和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和评价策略。
二、充实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包
校本课程要从理论设计转为现实操作,关键的一步就是建立课程建设资源包。包括课程开设的师资、场地、器械、课时计划等。
实现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建立学校特色资源包。学校应加强本校特色研究,挖掘学校自身特色资源。研究学校创办人思想、校名来历、办学历史,学校校训、教育理念、教风学风,学校的发展方向如科技、外语、书法、体育,学校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培养出了哪方面的拔尖人才等。只有融合这些本校独有元素,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能彰显学校的综合特色和个性。如重庆兼善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卢作孚研究》《孟子研究》,源于学校创始人卢作孚先生和《孟子》“达者兼善天下”;巴蜀中学开发的《人文课程》,基于学校的校训“公(公而忘私)正(正大光明)诚(诚实无欺)朴(朴实毋华)”,基于学校80年来培养的优秀学生,整个学校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为此,两所学校都编辑了相关阅读文本,人手一册,供学生阅读,供教学参考。
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资源包。学校应开发一定数量的限定选修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哪怕一所学校,随意提供几十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1~2门研修,也可。因为,在新课程推进之初,只要有开展校本课程之思、实施选修课程之行,就是好的。当然,随着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建设能分别从人生素养、科学精神、健康身心三个维度着手,更为有效、科学地发挥其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填补作用,也许能最大化地显现其价值。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一则借助图书,二则借助活动,三则关注全面,四则倡导“自我教育”。学生的阅读书目可以不同,活动方式可以有异,但必须人人参与,必须全面发展,必须倡导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我修炼。如学校可以指导并定期检查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哲学书籍”“经济学读本”情况,提升学生“树理想、有智慧、懂经济”等人生素养;学校可以每年一个主题,开展科技创新金点子大赛,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健身(周)计划设计与实施”“社区运动设施建设与运用方案设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活动”等,造就学生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为营造更加健康、卫生、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服务。
整合校内外及社区资源,建立学生个性成长资源包。鼓励校内教师,欢迎校外人员,允许个别有特长学生,担任指导教师,开设多元选修课程;用足校内场地,协调周边设施,用好个别教师私房资源,保障活动场地,开设特色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发挥个性特长,语文教师可以去教“家政服务”“单反相机使用”,音乐老师可以去教“茶道”“鉴宝”,数学老师可以去教“瑜伽”,化学老师可以去教“烹饪”。注重引人社区资源,如政府参事、经济学博士,国际击剑俱乐部,报社编辑,棒球俱乐部,攀岩俱乐部,艺术学校,欧文英语,开设“商道”“博弈论”“击剑”“跆拳道”“抖空竹”“攀岩”“棒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美国国家文化”;还有个别教师,利用自家的设备,在自己家里,自购原材料,教导学生“烘焙制造”。为保证课程多元性、时代性,学校可以由教师申报选修课题,可以由学生提出选修需求,也可以是学校设计部分课程。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雅少女俱乐部”“俊朗少年训练营”“财商教育”“英语口语过级”等课程,就是巴蜀中学顺应当前中学生男女性格培养,满足新时代学生经济素质提高等需求,由学校统一设计内容、统一调配师资形成的。
三、发挥评价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可持续牵引作用
学校在做好校本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后,不要经常更改整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策略。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调试,通过专家评价、校内反思,丰富它、完善它。校本课程的评价,概而言之,有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有对教师教学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评价;有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言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评价的最大功效是唤醒自己。在新课程实施、选修课程推进之初,学校不应过分考量具体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施的规范性,结果的高效性;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评价中,都以自我评价为主,他人的评价仅仅给当事人参考,不作为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学校更多的应该是让教师找到成功感、让学生得到发展点,让教师、学生在选修课上看到进步,看到自身的价值。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新生事物产生之初,只有不求全责备,才会继续前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候,专门制定了《江苏省宜兴中学主体教育特色建设方案》,从“主体德育、多元课程、生本课堂、人本管理、人文校园”五个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指明了方向,勾画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确立了“树立大课程观,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势互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有机统一;教学做研相互融合”的指导思想,决定对我校开发最早、植根于宜兴地域文化的《陶艺欣赏与制作》校本课程深度开发,引领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提升和体系的完善。为此,我们邀请各方面的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制定了《“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方案》,申报2012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获得省教育厅的批准和大力支持。
我校申报这一项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首先,学校所在地陶都宜兴,有着6000多年的制陶历史,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享誉海内外。尤其是紫砂手工成型技艺,更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最具宜兴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可以植根于这一地域文化沃土,利用宜兴巨大的紫砂创作人才和研究人才优势,获得健康发展,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我校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于2000年秋季开设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从教学大纲到校本教材,从硬件环境到课程实施、学分评定的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陶艺课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课程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
其三,“十一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六期教研课题《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课题已于2009年高质量通过立项单位组织的专家组的现场结题鉴定。
其四,我校是南师大的附属中学,可以充分利用南师大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科研优势和实践经验,制订科学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规划》,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自始至终的高水平学术指导。
当然,“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玩泥巴,也不是为了培养紫砂工艺师,我们所看重的是玩泥巴背后的文化,看重这种文化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并且通过它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所以在一开始就把“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定位为:以最具宜兴地域特色的紫砂文化为基础,通过构建以“紫砂文化艺术”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子集群,探索利用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途径和规律,探索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策略与规律,从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且致力于把基地建成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研发中心的中型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我们努力在下列方面取得成果:
一、突出文化融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把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学校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特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强调体验学习,突出文化认同感、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与原有的校本课程体系相融合、同时又突出基地建设主题的校本课程群,并借助子课程群的建设,扩大“紫砂文化艺术”课程基地的影响力,提高课程基地建设的社会效能。
四、通过基地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五、探索普通高中与地方研究所、高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课程基地的软、硬件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确定了“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群的四个重点研发方向。
紫砂与文学: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文大家对紫砂壶及紫砂文化的吟咏赞美;紫砂壶铭文的哲学和文学意涵赏析;紫砂文化的地域印记和密码解读;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的交相辉映等。
紫砂与科学:紫砂原矿的氧化物组成;紫砂成品的化学晶体结构;紫砂材料晶体结构与数学、化学的关系;紫砂陶色泽与特殊金属氧化物及含量的关系;紫砂材料烧制过程中主要的热变化;紫砂材料烧制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紫砂材料的低导热性与物理学的关系;紫砂表面“水色”与物理光学的关系等。
紫砂与艺术:紫砂文化的艺术特质;紫砂文化与诗、书、画、印的关系;历代紫砂艺术大家与书画名家的联合创作;紫砂文化内生特质及与其他姐妹艺术的相互影响等。
紫砂的国际传播:紫砂文化艺术的域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域外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对紫砂文化艺术发展的影响等。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加强多元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高,更加规范,更具特色。我校以“崇德尚学、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围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多元化;课程;实践;反思
为实践平和一中“崇德尚学、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加强多元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高、更加规范、更具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竞争力。
一、秉行理念,积极实践
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应尊重多元文化。课程还应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元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突出办学特色,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的高中——平和一中,我们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生源、师资以及升学率等诸多问题和困惑,特别是优质生源的相对不足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我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秉行“崇德尚学、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践行个性化教育,实现多元化成才战略思想开发实施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道路,也为学校和教师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海纳百川,多元互补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坚持以“三个面向”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1.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的健康人、知书达礼的文明人、开拓进取的现代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汲取学校已有的宝贵经验,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充分体现本校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
3.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
三、稳步推进,持续发展
1.贯彻办学理念,创设适应多元发展的课程环境
(1)“崇德尚学、持续发展”办学理念的确立。近几年来,学校在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出既符合我校办学历史和现实,又符合素质教育精神,也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认同的办学理念——“崇德尚学、持续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
(2)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营造多元课程氛围。课改之初,学校及时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并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积极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完成从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多元化课程建设规划创设浓厚的氛围。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水平。新课程实施关键在教师。我校在课程改革前后开展了系列培训学习活动。学校除了成立新课程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外,还特别成立了专家引领项目组,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各备课组开展对话、交流,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方案,推进多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先行。为了使课改能在较高的标准下扎实有序地运行,我们及时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试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学生选课指导实施方案(试行)》《校本研修规划(试行)》《课堂教学实施建议(试行)》等系列课改方案,为多元校本课程计划的落实提供了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2)开发多样校本课程,促进多元发展。
我校除了动员全校教师积极开发实施“学科拓展类”、“科学实践类”等校本课程外,还重点开发和实施了以下几类特殊校本课程:
德育类:开发了《制度与养成教育》《牵手校友感悟成长》《心理健康》《每天五分钟安全公共讲义》《安全工作与应急预案》等系列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通过三年的实施,目前已形成校本教材,在区域内产生广泛的 影响。
特长发展类:开发了诸如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剪纸、武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文学创作、演讲与口才等特长发展类校本课程。特长类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行政班与走班结合,常规教学与个别辅导、学术讲座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年段音乐、美术、体育教研组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自2006年起就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有《高中语文晨读文选》《英语话剧优秀作品选读》《物理与生活》《化学与饮食》《平和古迹》《蜜柚种植》《平和旅游地理》《趣味哲学》《民族音乐欣赏》《白芽奇兰种植与加工》等。
3.严格课程评价制度,促进师生的主动发展
(1)课程与教学评价。为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制订了《平和一中课堂教学考核量规及课堂教学评价表》《平和一中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定期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从而不断调整实施新课程计划的方略与步骤。
(2)学生评价与发展。制订了《平和一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措施。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老师与家长共评等多元主体评价生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帮助学生将其发展优势领域方面的特征向其发展不足的领域迁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3)教师评价与发展。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学校通过教师自评、同行评价、职能部门评价和学生与家长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程开发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课程、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成效显著,永葆活力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1.德育系列课程初步形成。德育系列课程的成功开发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体育特色课程异彩绽放。体育特长类校本,是我校多元发展的传统课程项目。近年来,学校体育考生在高考中连创佳绩。艺术特色课程成效显著,近四年艺术专业考试达线率都在95%左右,共有200多名学生进入大学深造。
3.学生社团活动风生水起。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锻炼了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取得很好的效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总结反思,不断提升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永葆多元化课程的活力是我们永远的课题。
1.多元化课程建设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理论上的突破。我们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还显滞后,教育科研的选题也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课程构建实践的探索,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论。
2.多元化课程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区的教学资源。更加紧密地把课堂教学与本地生产实践、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应该更加重视本地生产实践、社会发展涌现出来的能工巧匠、成功人士,并让宝贵的资源进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
感性的涌动
2004~2008年,学校在基本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基于教师的优势资源,研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这时的校本课程以学科拓展为主要形式,主要体现三个特质:于学科中渗透;与课外活动结合;于生活中实施。如“成长的书香”“数学家之梦”“快乐ABC”“走近科学”等。在这阶段的校本课程研发的实践中,我们经历了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
实践中提升
2009~2014年,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主题活动课程”“游戏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和创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的过程中完整的学校文化。至此,我校从文化的视角力求重建课程文化,促进师生的发展。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起以国家课程实施为基础、以地方课程有机融合为补充、以校本课程研发为特色的三级管理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深入实施 学校严格按国家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开全、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以“生本、智慧、开放、发展”的课堂文化为载体,积极构建以学生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思考参与、探索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学创新体系。学校实行备课改革实现“教案学案融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形成“六大环节”,以此引发个性化学习,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地方课程有机融合 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如“传统文化”与经典诵读及传统节日结合,使经典文化内化于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地方课程的有机融合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校本课程多元开放 在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过程中,我们既突显学校核心理念,继承儒家教育思想,开设“孝德教育”系列实践课程,又融合了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思想、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思想和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理论”。此阶段的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七个特质: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重视学生体验及实践能力提高;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提高;注重各学科间的整合;基于学生兴趣实现个性发展;符合学校个性及特质;充分发挥师生的优势资源。
发展中完善
自2015始,学校在原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建以“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技(技术及能力)”为支撑的“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五育课程体系”。其中,“育德”包括公民教育、节日课程10门课程等;“育智”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所涉猎到的26门课程;“育体”包括足球、篮球等12项课程;“育美”包括美术、音乐所涉猎的17门课程;“育技”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所包含的25门课程,共计90门课程。各年级课程有递进、有连续、成系列。
课程内容育人为本 在“五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高。课程内容除已有的七个特质,我们突显了“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将德育课程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初步建构了“以孝德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渗透课程、品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学科综合课程、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主题教育课程、以校园节日为主题的活动体验课程、以体验感悟为目的的实践探索课程”五大德育课程。
课程研发科学规范 在课程研发实施过程中,学校进行了专题培训,老师们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及集体的智慧,或围绕一个主题或突出一项特色,研发了系列校本课程。课程研发规划详实,包括课程研发背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详实教学案、课程评价。每门课程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项目齐全,力求图文并茂美观实用。老师们结合课程内容创新编排,独具风格形成特色。
课程实施有序推进 一是课堂改革,多措并举。深化备课模版改革,落实教法突出学法,融合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学法指导等内容,体现自主探究、学生质疑、方法引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同课型教学流程研究,确保常态课高效;实施专注力培养专题研讨,提升师生综合素养;创新校本教研形式,开展一明一暗两条教研线促教师专业成长。二是人人参与,百花齐放。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力求学生全体参与。三是选课走班,个性绽放。为使课程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学校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实行“选课走班”W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兴趣、能力、水平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课程。四是多元评价,持续求进。丰富多样的课程评价,让学生乐此不疲学而不厌。
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校本化课程框架
1.回顾整理,凸显特色,构建校本化课程框架。
年初,学校领导班子将课程改革十年中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统整,总结并提炼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形成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校本化课程框架。具体是: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校本化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包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型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为突出学校特色,有自编教材的四门学校课程,即《足球你我他》、《美丽的榉林》、《经典诵读》和《班级学习心理》。而选修课程是本年度我们着力研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实施“1+1”课程开发工程,引导教师发挥所长,在胜任一门基础型课程的前提下,自主开发一门学校课程。探究型课程是依托综合实践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而生成的有具体研究主题的课程,如:校园里的浪费现象、声音与健康、我眼中的绿色食品等。
2.校长示范,达成共识,提升校本化课程执行力。
我们认识到:校本化课程建设不仅是学校管理者的规划愿景,更需要全体教师积极融入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为此,学校以“延二讲坛”为平台,孙军校长和三位一线教师同登讲坛,开启了课程建设培训的第一讲。孙校长以《青岛延安二路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解读》为题,从课程建设关键词解读、校本化课程建设框架、课程实施路径和措施、课程实施评价四个方面,一一向老师们讲解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具体操作方法,引领老师们认识课程,走进课程,胜任校本化课程的研发与具体实施。语文、数学两位教研组长就如何二度开发国家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主题,与老师们做实践层面的经验交流。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的课程培训旨在让全体教师明晰学校课程建设远景规划,凝聚力量,提升一线教师校本化课程的执行力。
二、以教师发展为目标,探索校本化课程教学模式
1.应用与开发并举,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学校以“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及时总结、整体推进”的思路,将《足球你我他》、《美丽的榉林》、《经典诵读》和《班级学习心理》四门学校课程作为课程框架中的必修课程在1-6年级中开展。同时,学校实施“1+1”课程开发工程,即:每位教师不仅要胜任国家课程,还要根据个人专长申报开发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地方特色、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水平等因素,由教师依据已有的学校课程二次申报参与执教或开发,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定确定学校课程任课教师,成立各课程编写委员会,改编或使用已有的学校课程,并且筹备编写各门学校课程《教学参考书》,为学校课程的教学提供依据。当下,学校开发了智育发展类、生活技能类、艺术素养类等6大类19门的学校课程。学校课程《足球你我他》荣获市北区十门示范学校课程,并推荐参评青岛市优秀学校课程。
2.课题与教研并重,体现地方课程的地域特点。
一是,开展基于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小课题研究”,加大研究深度,注重研究价值,本学期重点作好小课题研究的研讨、总结和提炼工作。二是,开展“教学录像+教学反思+教例评析+教学再设计”的1+3地方课程教学评析活动,促进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倡导教师关注课程开发故事,及时提炼及时总结,积极撰写地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增强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解和领悟。
3.传承与创新互补,提升三级课程的实施水平。
长期以来,学校立足实际,建立以教研组为“点”、单学科为“线”、多学科为“面”的“三级”互动教研模式,有效地推动校本研究工作。
三、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构建特色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本着“健康、合作、快乐”的理念,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确立了“以足球为龙头、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 “健康、参与、快乐”的足球文化理念。
1.重视足球课程研发,打造精品课程。
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明确了“以足球文化为主线,以足球技能为辅助”的足球课程开发原则,制定了学校课程《开发管理手册》,明确了《足球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建立了《足球学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教材《足球你我他》的编写分为正文、相关信息、丁当知识角和足球小故事四个部分,涉猎足球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学科领域,让学生感受其丰富文化内涵。
2.深化足球课程实施,推进多学科渗透。
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以身心健康为宗旨”的“四主”足球学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编写了《足球校本教材教学设计丛书》,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足球立体活动网,注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足球比赛活动,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活动,让学生深深喜欢上了足球这一古老的运动,从小树立拼搏超越的足球精神。
解剖这一“细胞”可见,教师是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成果对学生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人,学生是接受运用文化成果对自身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人。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育的“营盘”是学校,由教育设施设备和教师以及学生构成;“流水”的是学生。在这个“营盘”中,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发展学生,教师也在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如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并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学校教育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就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笔者参与了我们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近20年的建校历程。本文以此为“实证”,归结制订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规划的一般过程,反思学校建设、发展的三项核心工作――以营建“三风”为核心的物质、精神校园建设,以师德、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建设和以“新课改”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特色建设。
一、按规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建校之首要是制定规划。
规划的第一步是学校发展定位。建成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这既是学校今后一切工作的目标指向,也是其出发点。我校在建校之初对此进行了专题研讨。目的很明确,并不只是为了研讨出一个对学校发展质量定位的文字表述,而是通过研讨,使全体老师尤其是行政班子成员对学校发展质量内涵的定位表述产生深刻的认识,使之成为今后指导一切建校行为的学校共识。通过几上几下的研讨,我们把办学目标定位为:建设一所具有“文理兼优,‘语言’见长”的鲜明育人特色,让全体师生拥有充分自主的发展机会,在课程及教学特色、专业化团队、德育心育化和艺体美育建设方面,引领江苏省基础教育发展的知名特色学校。育人目标:培养“文理兼优,‘语言’见长”,既全面发展,又个性健全,且具有“求真求新”之文化精神,“崇文崇雅”之修养气质的学生。
第二步是确定规划的各项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建设的规划方案、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学生培养的课程计划等等,特别是校训、“三风”的建设。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以文化育人,文化精神是对人产生根本影响的精神动力。作为办学者,在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育人的质量,更要关注育人的伴生成果――呈现于校园中、师生身上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应于教师队伍建设――师风;对应于课程中的学生培养――学风;对应于校园建设并与教风、学风相融合――校风。“三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建学校,需有一个“树”――“建”的过程。建校初期主要在“树”――尽快树立;以后的发展则重在不断地“建”――培育、发展。新建学校在制订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课程计划的同时,须展开对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既为制订三个专题规划树以相应的文化标高,也为三个专题规划中具体内容的落实旨归于师生,树立精神的追求目标。我校在建校初期专门召开了几次与制订三个专题规划相配套的“三风”研讨会,最后确定校风为“崇文、崇雅”;教风为“严谨、严格”;学风为“求真、求新”;校训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研讨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研讨结果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大家对三个专题规划中具体内容的落实与“三风”建设之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为以后的实践成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规划第三步:谋划实施的具体策略。如果说办学与育人目标的确定、物质条件的准备和师资、教育质量的定位,还可以在思考中“纸上谈兵”,实施的过程也可以经思考、分解,在文本中描绘“蓝图”,确定阶段性目标,那么,对实施策略、方法的谋划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它更是一个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设学校既需接受社会的支持、支撑,也会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建设新校的实际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为实现规划目标而设想的实施步骤,在每一步骤中谋划的策略和方法,只能是一种原则的设定,有时事先已谋定了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只能随之而做适当的调整。真正具体的策略、方法只能在实践中应时产生。
所以,如果规划由纲要和方案组成,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还是先定纲要,后订方案。先在研讨中考虑好最基本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考虑好在纵向时间上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与步骤,考虑好在横向意义上分项工作实施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校园建设的规划方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学生培养的课程计划);然后分别在以后的三个5年中制订阶段性具体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根据实施方案,针对具体情况,斟酌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调整或修正某些局部的目标方向。
二、用“心”构建一个“文”“雅”的校园
规划基本完成,接着,分步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建设校园。
校园建设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在物质校园建设中,要重视其文化的含量。我校的校训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意在激励鞭策教师、学生脚踏实地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唯此才可以为自己明天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空间,在建设物质校园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如何为下一步工作――建设精神校园乃至凝聚校园精神设留“伏笔”。我校的校风建设追求的目标是“崇文、崇雅”,这里有两层含义:物质校园建设需追求“文”“雅”,师生在精神层面上也应该追求“文”“雅”,要创设与“严格、严谨”之教风、“求真、求新”之学风相吻合的校园物质环境,凝聚“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自强不息”的校园“拓荒牛”精神。这就是我们在物质校园建设中考虑的文化含量。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校在校园建设中设计并实现了三个系列的主题文化景观:“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校园精神系列、“严格、严谨”教风系列、“求真、求新”学风系列。
1.“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校园精神系列设有景观文化广场2片:一是“厚德载物”水石景观广场,广场中央建一水池,意喻水之泱泱,载物至大;中置圆润坚实之大石,形比“君子”敦厚博大之胸襟、品德。整个景观取中国古典美学“梅”喻“贞”、“竹”喻“节”之“比德”法,以为“厚德载物”的象征。二是“自强不息”铜牛景观广场,学校南大门与主教学大楼间8000草坪广场中央,置铜塑“拓荒牛”,犍牛扬蹄奋力拓荒之形,象征校训“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自强不息,永远开拓创新的校园精神。
2.“严格、严谨”教风系列设有景观文化广场2片。一是“师风长存”铜塑广场,广场中央置大型雕塑“师风长存”铜狮一座。“狮”谐“师”音,意寓“严格,严谨”之教风,“铜狮”北侧有一钟楼,与之呼应,楼中悬一铜钟,名曰“劝学钟”,意寓“求真,求新”之学风。二是“万世师表”铜塑广场,中塑“万世师表”孔子铜像,与形取西方文化先哲的“启蒙”铜塑隔路相对,寓中西方文化对话交流之意。另有小品景观5个,雕塑5座,主要包括陶行知塑像、范成大雕像和“传道・授业・解惑”胸像等等。
3.“求真、求新”学风系列设有雕塑10余座。教学大楼(A)内有两个庭院,庭院草坪中各置一座雕塑,一为“立雪・春风”,一为“不舍昼夜”。大楼西为“力之源”;大楼前两侧草坪中为“润物无声”、“含弘光大”。教学大楼(A)(B)间一片2500大草坪,10余棵古银杏散植,3座雕塑错落其间:东为“心弦”,中为“三春晖”,西为“携手同行”,运动场侧为“奥林匹克”,植物园畔为“莺(英)语廊”。
校园文化需用心去建设。这“用心”不仅指在建设物质校园的过程中用“心”去建“物”,更指当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如何用“心”去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耳濡目染,得到熏陶与发展。文化的作用之一是“化”人,校园文化的主要作用是熏陶(发展)学生。如何“化”人,更需用“心”。这“心”就是办学者包括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所在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理解,对凝聚校园文化精神的“三风”之实施途径的理解,更指由此而生成的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的爱心。
三、建设一支德馨艺精的教师队伍
第二阶段:建设队伍。
1.组建队伍。我校当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按人事管理制度,组建教师队伍由人事局或教育局主要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人事局或教育局一时难以或者说也不宜从其他学校抽调一批“精兵强将”来充实新建学校的教师队伍。如果以吸纳应届毕业生为主,也不尽科学、合理。怎么办?当时,本地区正在试行人事聘用制度,即在教育系统内,将所有现职改为现岗,按岗聘用,学校实行全员聘用制,并按此制度招聘教师。于是,我校在人事局、教育局的指导与授权下,按此制度向社会招聘教师。招聘时,特别注重两个方面:
队伍梯队。一是年龄梯队。如果光考虑现在,以招聘成熟的中年教师为主,这对今后的长远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后继也许会出现“断层”。二是职称梯队。教育教学主要是一种实践,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应关注他在实践中所体现的能力,而不是他的职称。三是“管、育、教”梯队。既包括招聘学科教师,也包括物色班主任和选拔学校中层管理人员。
人员的“德、艺”素质结构。德指的是师德,艺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我校招聘教师,把握的标准是:“艺”为基,“德”在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高低、强弱决不是判定好教师的首要条件,如果作为个体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上存在差异,在教育教学水平能力达到某一基准的前提下,取舍的首要标准应该是他的师德修养状况。
2.稳定队伍。稳定之首是稳“心”。要让新聘教师的“心”稳下来,首先需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特别是住房问题。我校从建立机制的源头上考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先期在学校内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各类教师核算并兑现住房公积金款额。同时,鼓励教师按公积金制度贷款买房,并由学校出面联系房源,有的甚至由学校代为购房。由于政策宣传与制度落实到位,教师大多在较早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购置了住房。稳“心”的第二件事是齐“心”,即促进教师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认同,我校在近20年建校的历程中,显现了较强的凝聚力,这与长期以来的稳“心”工程有着直接的关联,只有使教师对学校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始终保有高度的认同,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才会持久。
3.磨合队伍。除了需加强教师间的工作磨合外,还应关注对应聘教师在文化品性上的融合,以形成新建学校的教师文化。我校采取的主要办法是:根据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设计一系列教师文化活动,既有坚持,也有创新,形成传统,努力让教师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崇文、崇雅”校风相匹配的文化精神。
苏州新年有寒山守岁听钟祈福之俗,学校就组织教师在校内举行文化活动,守岁静听校园新年钟声,祝福学校发展如钟声悠悠。早春,苏州有香雪海探梅之雅,学校就组织教师去西山“梅海驾浮”赏梅,举行摄影比赛等活动。夏中,苏州有野郊赏荷之举,中秋,有石湖赏月之风,学校就组织教师或去“荷塘月色”沐荷风、赏荷花,或去“石湖串月”步石桥、观月影,或去太湖乘船观赏湖光月色,直接感受苏州文化之风雅。古有苏州虎丘曲会、山塘灯会,学校就举行校园歌会,穿插普及昆剧知识、灯谜竞猜等活动,每年教师节举行文化庆祝活动,农历岁末举行新春酒会等等,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熔铸校园教师文化,导引教师融入苏州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这样的融合,过程是漫长的,作用是隐性的,讲求的是潜移默化,难以立竿见影,但长期坚持,必有效果。
4.发展队伍。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着眼于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是提升“短板”高度,培养专业合格型教师群体。“木桶理论”表明,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因此,我们着力打造“青蓝”工程,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师徒结对、手牵手帮教”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们还注重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二是增强“桶板”密合度,发展合作研究型教师群体。木桶的板与板之间要严丝合缝,紧密配合,才能不漏水。我们在发展教师时,定期就某一教育教学问题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交流研讨的范围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际的,形式有时是指定交流发言,有时是自由讨论。我们还注重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在课题研究中倡导合作交流,以教科研促进实践行为的改进,教师们边教、边学、边研究,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三是发挥“高板”的引领作用。着眼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并不意味着讲求个体教学风格的整齐划一,相反,必须更加注重教师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鼓励教师在充分认识个人特长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打造鲜明的教学个性,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风格化方向。
木桶理论又称短板理论,借鉴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不能仅着眼于它的短板制约论,而应引申到“板”间的砥砺与“长板”的引领。这样,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就容易形成正向推进的良性态势。
四、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第三阶段:课程建设。
建设新校,孕生于规划,起步于物质校园建设和教师队伍组建,发展于校园“三风”文化建设和教师团队的打造,但无论是哪个环节,都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办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发展学生,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过程,当一所学校已初具规模时,应将建设的重点移至课程。
我校在重点考虑课程建设时,正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进之时。国家课程标准按课程门类制订,对其中如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门类的课程只制定了一个“指南”性质的文件,没有编制统一的标准,学校既要根据“指南”设计课程内容,又要制订与内容、标准相对应的实施计划。因此,学校课程计划既包括对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也包括对其中“校本”部分的设计与开发。
我校在制订学校课程计划时,遵循了几项基本原则: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二是细化实施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的过程计划;三是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校本课程计划。与之相对应,我们将学校课程设为三个基本模块:一是以实施国家课程(主要指教材之必修部分)为主的“科目课程”;二是以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之选修部分)为主的“融合课程”;三是以校本课程(主要指学校设计、开发部分)为主的“活动课程”。前两个课程模块均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实现目标;校本课程模块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相应“指南”而设定的学校“校本课程”标准为实现目标,三个课程模块均订有具体的教学计划,且将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份“学期―学年―三年”的教学计划,化为三张“学期―学年―三年”的学校总课表。同时,教学计划重在考虑学生的“学”,因此,这份教学计划的呈现,除了有“教”的进程安排外,还有以“学案”为载体的学程安排。
杨九俊、吴永军先生主编的《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中指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才能实现。我们把前述的第一个课程模块称为“科目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按科目内容分类而设,也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为课堂教学形态;称第二个课程模块为“融合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是对相近科目的统合,也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是按学生兴趣而设的拓展教学,不一定为课堂教学形态;称第三个课程模块为“活动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是“课堂”外的活动,内容是校本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中最为艰巨、长期的一项工程。我们在新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落实了国家课程计划,细化了实施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的过程计划,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三个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常态化了,学校“学期―学年―三年”的课程计划包括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总课表制度化了,以“德育心育化”、“艺体美育化”为方向的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成绩并不是我们所期盼的终端成果。课程的意义更多地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纵观当下学校课堂内外的“教学情境”,师生是在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的主体?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课程基地;梦想课程;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48-03
【作者简介】1.黄飞,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课程实验中心(南京,210000)副主任,一级教师;2.李建华,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南京,210000)校长,高级教师。
一、课程基地建设回顾
2012年10月,学校前身之一的原沙洲初级中学成为首批“江苏省薄弱初中课程建设项目”基地学校。2013年9月,新成立的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根据其新的办学理念――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将原沙洲初级中学“融合教育课程”升格为“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体系包括四大板块――“阅读与梦想”“艺术与梦想”“科技与梦想”“旅行与梦想”,分别对应阅读梦工场、艺术梦工场、科技梦工场和旅行梦工场四个“物型化”载体。“阅读与梦想”,依托“阅读梦工场”(校园图书馆、开放式书架、班级图书角),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让学生能够自由阅读的空间,从而解决中学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距离太远、设施太冷、手续太烦等问题。“艺术与梦想”,依托“艺术梦工场”(艺术功能室、学生录音棚、校园电视台、学生广播站),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能力。“科技与梦想”,依托“科技梦工场”(未来教室、科普智慧墙、数字化校园),通过理科的定制学习、创新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课外探究实践。同时与科学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相结合,试点开展不同学科在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教学实验项目。“旅行与梦想”课程,将南京的山水城林、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实践基地,带领学生亲近南京的山水自然、历史人文,引导学生“用步履亲近梦想,用视野丰盈心灵”。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建设,学校注重四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结合。从2013年起,学校就开始着手“基于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梦想课程建设课题”的研究,该课题也被列为全国“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子课题。用课题研究引领课程基地建设,让实践有了理论的指导。二是与校本课程结合。根据课程基地建设需要,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实验中心,探索开发基于“梦想课程”的校本课程,衍生开发了面向全体学生,涵盖四大课程板块,包括名著赏读、播音主持、3D打印、南京文化等在内的20多门校本课程。三是与主题活动结合。“艺术梦想”课程借助莲花读书之星、莲花达人秀、校园吉尼斯等评选,以及雪莲花英语冬令营、青春仪式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艺术特长和个性风采的“星光大道”。四是与九年一贯制结合。莲花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初中课程基地建设规划的早期,就已经提前考虑到重心下移和基地辐射问题,阅读梦工场、创新梦工场、艺术梦工场为小学预留了“接口”,为未来的小学课程基地试点提供可能,也为新形势下的九年一贯制和学区制的办学提供一种借鉴。
“梦想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从校情出发,从学生出发。学校有48个教学班1800多名在校生,80%为随迁子女,分别来自全国18个省市。他们具备朴素、善良、守纪、文明、吃苦等许多优良品质,但也表现出“三弱三缺”,即阅读弱、英语弱、数学弱,缺爱、缺自信、缺见识。可以说“梦想课程”是为解决学生在“学科”与“精神”层面的“短板”,从而实现学校“无痕、有品、致信”育人目标的一次“私人定制”,期望用学科精神让学科“站”起来,用人文精神让学生“站”起来。“梦想课程”建设有六大原则:基于硬件并突出软件,基于学科并延伸学科,基于学校并走出学校,基于环境并放大环境,基于课堂并拓展课堂,基于学生并强调师生共生,基于学校现状更着眼未来。
二、课程基地建设带来的变化
(一)教育生态的变化
课程基地建设带给学校的变化首先是在教育生态的层面,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校园环境变“美”了。以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学校围绕“莲”这一校园文化符号,精心打造宁静、优美、诗意的校园自然环境,努力营造“无痕、有品、致信”的育人氛围。走进“莲花”校园,看不到生硬的标语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趣味盎然的《哈佛家训》小故事,是一幅幅精美雅致书画翰墨,还有“莲子”墙上学生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此外,学校对多个场馆设备进行了提档升级。以“南京文化地标”先锋书店为样板建设的“阅读梦工场”,藏书丰富,环境舒适。
其二,校内关系变“平”了。莲花实验学校由双闸中学、沙洲中学、双闸小学三校整合而成,所有的师资,包括领导干部原本都分属不同的学校。整合初期,现实的围墙没了,但师生心中的壁垒仍然存在。课程基地建设促成了老师们跨界限、跨学科、跨学段的合作,心中的“柏林墙”和“三八线”消失了,教师与教师之间多了交流。许多行政管理人员也都深入到课程基地建设的一线,与普通教师有了更多的沟通,两者之间也多了信任。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老师们与学生的交流变多了,对学生的了解也更全面了,看到了学生身上更多的优点与长处,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了温度。
其三,办学影响变“大”了。课程基地的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马斌处长、建邺区教育局易善平局长以及省市区多方领导都曾到学校指导课程建设工作。2015年学校承办了“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现场会”,李建华校长在会上做了《让课程基地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地》的交流发言,反响热烈。学校课程基地建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同仁的认可。仅今年上半年,就有智利教育代表团、新加坡校长团、韩国光州教育代表团,以及安徽、甘肃等兄弟学校同仁到校访问,在详细了解观摩了学校课程基地建设之后,纷纷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学校已经成为市、区教育对外展示的窗口。与此同时,学校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单位的青睐。
(二)学科文化的变化
课程基地建设带给学科文化的变化首先表现在教师心态的变化。从“不想来”到“不想走”。来学校帮扶的原虹苑中学王新芳老师坦言,刚被派来时,心里有十二万分的不情愿,然而在工作中,她被莲花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被孩子们孜孜以求的向上精神所打动,更是被“梦想课程”深深吸引,在帮扶期结束后主动要求留下继续工作。从“要”到“我要干”。因为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莲花的许多教师可能都不曾有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难免会产生“你要我就干,你没说干我就不干”这样的一些消极心态。但是,随着“梦想课程”基地的建立,许多老师对教育本身、对学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分数不是学习的全部,每个孩子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梦想,鼓励孩子自由追逐梦想,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认识变化中,许多老师重新找到了职业的价值和尊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梦想课程”的建设中。
其次,课程基地建设还带来了教科研氛围的变化。从“没指导”到“有指导”。原先学校的教科研缺少专业的指导和引领,但是随着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学教育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到莲花的次数明显增加,在教科研方面给予了老师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从“独联体”到“共同体”。2015年,学校成立了“丁强工作室”,聘请原金陵中学校长丁强指导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室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定期研究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并围绕“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模式”和“听评课模式”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这样一种教科研氛围感染下,老师们的教科研热情被大大地激发,许多青年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
(三)教和学方式的变化
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它不是国家课程的简单切分,基于课程基地的校本课程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简单延伸。课程基地建设除了要着眼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更应该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莲花”的梦想系列课程有着鲜明的跨界特点,也更注重实际运用和过程性体验。比如在“光影星播客”校本课程中,既有文学层面的剧作欣赏,又有英语口语对白的学习和操练,还有电影拍摄技巧的点拨与讲解。再以“名著赏读”为例,课堂完全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交流发言方式,也可以采用更加新颖的诸如话题辩论、情景表演、选段诵读等方式开展教学,甚至可以请作者亲临现场,与学生作面对面地交流。著名作家黄蓓佳、儿童文学作家祁智都曾受邀到学校阅读梦工场阅读沙龙做客,与孩子们聊阅读,谈写作。
课程基地的建设解放了老师们的思想,促进了各类学习资源的整合利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从强调应试能力到注重素养提升,从学科的单打独斗到跨学科互助教学,这是“教”的变化;从分散学习到合作学习,从封闭式学习到开放式学习,这是“学”的变化。此外,梦想课程更看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意表达。以旅行梦想作业单为例,作业单设计为四个版块:光影留痕、前世今生、旅行心语和我的收藏。学生在此可以用镜头或画笔拍下或画下旅行过程中最动人的风景、最可爱的人物;可以寻访每一处胜地的历史人文背景;可以记录游览过程的经历与心情,用文字把匆匆流过的时光留驻;也可以收藏同行者的评价、名胜特产、景区门票等。学生们的作品超乎想象的丰富,其独特与创新是任何一种国家课程作业不能比拟的。值得一提的是,旅行与梦想课程获得了南京市精品课程一等奖。
三、对课程基地建设的思考
课程基地是个新事物,在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困惑和犹疑,但实践证明,它为学校的发展推开了另一扇门,帮助学校找到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当通过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确立学校特色目标,科学规划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
一要深入分析学校现状。在规划制订过程中,首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分析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明确特色学校建设的起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本校的发展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挖掘学校特色资源,找准特色定位和突破口。如,要考虑学校原有的基础条件、传统、校风、师资素质、生源状况等,这是构建学校特色的“地基”;要关注学校的社区文化,包括地区特色、社会环境、社区成员素质和传统文化特色等,这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应该做的”与“能够做的”,然后确立规划的目标与重点。
二要科学提炼特色发展目标。学校特色发展目标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对学校所有工作都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以及教育主部门等相关利益者对学校的要求,更是学校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从而推动学校不断进步。学校特色发展目标是规划中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神内核,也决定了每所学校的外显行为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发展目标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表述,重要的是这种表述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是不是适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是不是本校长期一以贯之和今后需要持之以恒的。
三要合理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选择优先发展的特色项目至关重要。特色项目代表着特色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口。确定优先发展的特色项目,要与学校特色的突破口相结合,选择课程建设、德育资源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某一个特色要素进行优先建设,力求使原有特色深化、扩充或凸显,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还要发动学校相关成员参加,尤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参与选择项目、对此产生认同并把它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和克服选择特色项目时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模仿他校的不良倾向。
四要研究制订实施计划。规划的关键在于实施,因此要强调规划的执行“过程”。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优先发展的特色项目,拟订切合学校实际的、全员参与的、具体可行性的实施计划是规划得以落实的先决条件。在制订实施计划时,既要对学校特色发展目标进行深度解读,明确在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中如何落实、体现这一目标,又要落实如何在师资、课程、教学、德育、评价等方面体现对特色项目的优先发展;既要确定特色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序时进度,并进行有关时间、人员、任务的划分与具体落实,又要体现全方位地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建设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使建设特色学校的改革目标和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构筑特色学校建设的阵地
特色学校建设应立足于课程,收益于课堂,延伸于课外。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一定要有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为依托,要有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和融合,要有课外活动的延展和巩固,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是特色学校发展的主渠道。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因而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最重要元素。可以说,没有课程特色就没有教育特色,也就没有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这就为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契机。要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一方面,要规范、有效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必须根据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适应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要重视课程建设,特别要对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行合理开发,发展学生特长,发挥教师特点,从而形成学校特色,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其次,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支撑。教学有特色,学校才有特色;课堂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精彩;教师精彩了,学生才有个性。传授知识并不是课堂的唯一任务,培养兴趣、教给方法显得更具有价值。学校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教学,而不是从教师主观愿望、从教材出发实施教学;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益;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最终实现“乐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最后,丰富课外生活,拓展课外活动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补充。学校要以社团建设和兴趣小组活动为抓手,根据校情,针对中小学生特点,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要为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组织配置专(兼)职教师、安排专门活动时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一个兴趣小组活动或社团,让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积极探索、总结推广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建设的管理、建设、考核等方面的经验举措。要规范学生社团的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掘社会、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第二课堂。要围绕特色项目建设内容,依托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提升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要充分发挥音体美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等功能室的作用,把规范功能室管理、发挥功能室效益作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打造特色学校建设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