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课程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0:08: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课程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课程培训

第1篇

关键词:校本培训;音乐教师;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29-01

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校本培训应追求创新。“‘大而统一’的培训模式单一、僵化、缺乏活力”,难以完成校本培训的任务。校本培训是提高音乐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如下:(1)个别学校还未把校本培训工作放到应有位置。(2)音乐教师“充电”意识不强,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欠缺。

(3)学校规模相对较小,音乐学科教师数量较少,不利于相互交流、探讨。

针对以上现状,校本培训应采取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名师“请进来”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经典课例、常州市名师大课堂专题讲座,让老师们亲眼目睹大师们的风采,揣摩大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向大师学习。提升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也可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既可让音乐教师亲身感受名师的风采,又能解决学校资短缺的问题。

二、骨干引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就必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模范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

三、音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对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进行研究,扬长避短,探索一些适用的组织管理方式、培训模式、反馈交流方式以及评价手段,以期望促进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利用网上交流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互反思。

四、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音乐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学校也要引导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积累教学经验,使之不断升华,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审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过程。并通过举办教育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反思论坛,展示教学反思后的教学效果,汇编教师反思案例等方式,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逐渐将零散的教育之珠穿成精美的教育之链。

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开展好校本培训必须加强领导,领导要重视校本培训。

2、合理安排校本培训工作量 在安排校本培训过程中,不能过重增加教师工作量。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所以,学校要合理安排校本培训工作量,给教师个人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更深刻独到的感悟、体会、理解和把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专业素养与新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广大教师中、甚至音乐教师中还存在着音乐课是“副课”思想。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教师进修机会少,兼课多;自身素质跟不上,多数教师专业不对口,导致在教学中只能勉强对付上节音乐课。

鉴于此,音乐教师,只有实行同伴互助,提高专业能力的培训模式,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在研究实施新课程方案中,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第2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音乐课程资源概述

所谓课程资源就是在设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以及在制定评估方案中乐意利用的资源都称之为课堂资源。对于音乐课程而言,是培养初中生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音乐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的方式,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所谓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空间内提供的资源,如教材、音乐室、音乐比赛等等,而校外的课程资源则包括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聆听音乐、参与各类校外音乐活动等。音乐课程资源还可以按照呈现方式进行划分,如教材等就属于文字性课程资源、光盘、模型就属于实物性课程资源,歌唱比赛、合唱练习等属于活动性课程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等属于信息化课程资源。除此之外按照开发利用程度来划分,音乐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待开发、待利用的课程资源和待完善的课程资源。本文将侧重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究。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由课程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研究和开发,然后在推广到各个区域,然而这种开发模式是不合理的,因为不同地域存在文化和经济的差异,这造成了不同地域的学生在音乐课程资源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这样的开发模式下,音乐课程资源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音乐课堂的主体:学校、任课老师、学生甚至家长的共同开发。

(二)开发主体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在初中,由于音乐被认为是“副科”,因此并不被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重视,甚至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不慎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课堂的主体从学校到学生,都对课程资源开发不重视,即便有一些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

(三)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分布单一

我们知道音乐课程资源分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分布较为单一,只能有效利用部分校内课程资源,并不能对校外的大量课程资源进行利用。然后校内课程资源比较是有限的,再加上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校内设施不完备,因此学生的音乐学习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是开发课堂资源的主体,对于教师资源,应该进行充分的培训,让教师得以充分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能有效对音乐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可以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培训,并通过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一体化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并通过经验交流可以掌握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再通过案例学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运用到音乐课堂中。

(二)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运用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需求进行精准的掌握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把控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让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除此之外应重视起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应发挥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对课堂计划建言献策,同时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让学生充分调动课上资源与课下资源共同完成,使学生真正称为课堂的主人。

(三)课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由于音乐课本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课本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掌握,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增减的方法,让学生喜欢学习,并能在学习中有效提高音乐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节日、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对音乐教材的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例如在学习《步伐之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授课时间与建军节相结合,并将德国的《猎人进行曲》进行删减,补充一些我国军队的歌曲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将这一单元整合成军队之歌的专题。

综上所述,本文对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可概述,并提出了当前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让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乔建中,郑德渊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编,音乐文化[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第3篇

一、创新培训模式,帮助农村音乐教师理解新课标,提升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音乐教师的研修都是通过专家讲学、教研员培训,由省到市再到区县这样一级一级来实现的。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单靠这样的方式培训显然是不够的。新课程远程研修是较好的培训模式。地处边远地区的农村音乐教师,通过有组织地观看网络视频、在线研讨、阅读简报、网络作业等形式,学习新课程,了解新动态。不脱岗地接受新课程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挖掘地域资源,丰富音乐课堂

我国蕴藏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像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可以说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因此,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可以从自己生活的地区和民族寻找一些合适的音乐教学资源,让音乐课更加丰富多彩,如溪边的洗衣歌、节庆的祝酒歌、打桩的劳动号子等都能成为音乐课堂有趣的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让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保护。正如郑莉老师在《“我爱家乡的酒歌”教学评论》中提到的:“这节音乐课,舂米的竹杠、饮酒的器皿、甩起的长发、扭动的腰肢,和着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画卷……”因此,农村地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当地音乐文化资源,从生活中获取“教学给养”,音乐课堂该有多么丰富和富有吸引力!

三、因地制宜,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走中国农村音乐教育发展道路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音乐课程 问题 教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31-02

音乐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格素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师范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乡村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对于小学教育师范生来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涉及音乐课教学、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排练等工作,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他们胜任这些工作,同时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成为高水平的小学音乐的师资。本文试以乡村小学教师为考察对象,针对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选择合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熟悉小学音乐教材、加强学生岗前培训、制定考核标准等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教育师范生往往只学过几节简单的音乐课后便上讲台兼任音乐教师,而实际上,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所要具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较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在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今天,小学教师的音乐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普通音乐师范院校都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入学学习,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却不同,该专业在招生时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的考核要求相对较低,有一些学校甚至不作要求。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很多学生甚至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课,受过音乐教育或是学习过某种乐器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大部分都偏向流行音乐方面,对音乐课上教授的音乐理论知识缺乏兴趣。

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有很大的差异,“集体课”的授课形式使得授课的时间、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技能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课程学时较少

由于专业需求,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较多,包括语文、数学、教学法、心理学等,还有许多通识课程,所以能安排音乐课程的课时非常少,有些是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期。由于课程学时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都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模式。大班的集体音乐课主要在30到40人,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扩大教学对象的人数,大大减小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然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无法因材施教,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教师上课感到吃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比如大班的钢琴课教学,一堂课90分钟的时间,教师对40多名学生一一进行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有时候都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新课的示范,学生课后只能“瞎练”,不仅教学进度慢,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原来的师范生音乐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参照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教学的内容包括乐理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教学法等。学习的内容很多,有些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往往是什么都学,但又学得不深,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学教育专业音乐培养目标不是学艺精湛的音乐人才,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通过技术技能的训练,能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特性有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小学音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或是师范院校,有很高的音乐技能和很深的音乐专业情结,所以在教学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把传统的音乐技能教学理念搬到小学教育师范生的音乐培养上来,把师范生当成音乐专业学生来培养,忽视了小学教育师范生对音乐针对性的学习和对未来该职业特色的音乐需求。

二、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师范生音乐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很多乡村教师不能胜任音乐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对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特点及乡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学对象和硬件环境的特点,可从以下方面采取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小学音乐课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新课标的出台,使得教师创新教学有了更大的舞台,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开展指引了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通过学习小学音乐课的新课标,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小学音乐课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等,为今后从事音乐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合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专门的音乐教材,很多时候都是用专业音乐师范院校的教材来参考,以至于有时候也会把培养专业音乐师范生的那一套模式运用到小学教育专业来。其实,大多数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训练,训练学生演唱歌曲难度有多高,器乐演奏能力有多强,会演奏多少种乐器,往往忽视了音乐的美育功能,忽视了音乐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新颁布的小学音乐课标中,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上要区别于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教材的选择上,更应该强调师范性、基础性、实用性、审美性、创造性与多样性,不仅仅是音乐技能的学习,音乐教学方法的学习也同样重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是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学生的兴趣爱好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厌烦。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必须把“教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画家不一定会教画,音乐家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音乐教师,“会”是一回事,“会教”又是一回事。教师要学会把讲台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多上台、多试讲、多讨论和多总结,讨论如何设计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环节、如何将音乐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让学生做到与小学音乐教师岗位早接触、早了解、早熟悉。除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比如合唱训练、合唱指挥、歌唱比赛和晚会演出的组织等。

(四)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

受专业课程开设的限制,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时设置得比较少,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音乐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生在课后的音乐技能训练就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生本身的音乐技能水平较差,大班教学的人数众多,教师不能一一顾及,课后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为学生制订了一系列课后训练计划和措施,并根据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训练,以“优生”带“差生”的方式来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此外,还要合理运用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对训练内容进行录像、录音,保证学生课后训练的质量。

(五)熟悉小学音乐教材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要从事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小学音乐课,所以要求学生对近几年来小学音乐课使用的音乐教材要很熟悉。为此,在进行音乐技能训练时,可以参考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和教学要求,编写一些视唱训练的教材供学生练习,也可以进行儿童歌曲表演唱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得到技能上的提升,也对小学音乐教材更加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儿童歌曲量的积累,要多学、多听、多唱,丰富自己的曲库。还要对新出的儿童歌曲或是动画片的主题曲多留意、多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曲库得到及时的更新。

(六)加强学生岗前培训

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培训,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得到巩固。根据实习学校情况的考察,为学生创造情景教学或是试讲,同时,还加入一些音乐教具的制作等,为学生站上教师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七)制定考核标准

音乐教学技能的考核,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课程教学掌握情况最直接的评价。应根据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的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音乐技能考核标准。这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更加重视,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音乐课教学与训练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还要合理调整音乐课程的比例,使音乐课程的结构得到完善。当然,在培养模式上要具有灵活性,要根据学校与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与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丽娟.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从教能力结构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周晓露,刘霄.小教专业(本科)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践途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5]孙作东.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质量状态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5篇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课改面临的困境

1.师资是课改的瓶颈。就武汉市新洲区农村学校的音乐师资情况来看,大致呈现这样的分布态势:①专业音乐教师,但少之又少;②有音乐基础,热爱音乐的非专业音乐教师;③兼课教师,就是除上主课外还搭配上音乐课,松闲时就上一上音乐课,每当有考试压力时就改上主课;④音乐教师不愿上音乐课而要求改上文化课,因为文化课受学校、家长的重视;⑤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由此看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奇缺、整体水平低、专业不对口。这样的教师队伍怎么能适应音乐课改的要求?因此,在课改中偏离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屡屡常见,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教师比比皆是。

2.领导管理理念陈旧。很多学校的领导长期习惯于所谓的“规范化管理”,凡事按部就班,遇事参照惯例,使得追求个性张扬的教师和喜爱标新立异的学生没有发展空间,校园丧失了应有的生气与活力。同时,这种“淡化过程,强调结果”的管理模式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考试要有高分,让学生为考试疲于应付,创新精神和创造激情丧失怠尽。

3.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优质课程资源不足,不少学校连最起码的音乐教室、教学用的琴以及一些常用乐器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方面,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可借鉴的校本课程资源。

4.教育评价不能适应课改要求。传统教育评价过分关注分数,致使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围绕考试和分数展开。由于音乐学科非升学考试科目,直接导致音乐课不受重视,所以音乐教师在考评中分数不会很高,学校分配的福利、奖金很低,评职、评优往往只能靠边站。另外,很多学校把参加艺术活动的获奖情况作为教师的教学成绩是不合理的。理由有三:一是学校的艺术活动是课外活动小组组成,不能代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艺术活动成员只是学校中的极少部分,不是面向全体;三是有些艺术节目并非个人完成,还可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或请外校知名教师排练的。所以说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二、走出农村音乐课改困境的对策

1.丰富活动,营造环境。前不久,武汉市新洲区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开展了一次红歌传唱活动,旨在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全区20%的农村学校、所有班级、30%的班进行了现场抽查,结果发现:校校有音乐、班班有歌声、人人开口唱。这样的氛围在农村学校是难能可贵的,说明领导重视起来了,音乐教师发挥了特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例如,利用课间十分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音乐,从而获得听觉审美体验,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农村经济条件差,我们可以组织“不花钱”的合唱队,组织“花少钱”的笛子队、口琴队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氛围,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通过“第二课堂”来“拯救第一课堂”的做法对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改很有实效。

2.务实培训,长效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培训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是实施综合内容的培训,这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培训内容应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要贴近音乐学科的专业特点,既要有扎实的音乐专业技能训练,也要有如何分析教材、如何组织高质量的教学、如何评价教学与学生发展等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二是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这是提高音乐培训效率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培训者讲,受训者听的“一言堂”单向传递方式,采用教和学双方互动与对话的生动培训方式。在观摩课中、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困惑时进行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最有意义的培训方式。

在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的同时,不妨对学校校长进行艺术修养的熏陶,因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校长越是积极支持,课改的力度就越大;校长是整个学校的船长,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是最先的反应者和发动者。在各级各类的干训中,不妨安排一些音乐鉴赏、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审美素质,从而有效推进音乐课改。

培训不能少,培训后的跟踪与督导管理更重要。在农村学校中,“培了不用,用了未培”,也就是参加了培训后回去不教音乐或是不按培训要求去教,未参加培训的人却担任音乐课的现象很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应设立课程跟踪督导小组和艺术指导小组,分别对各校进行长期的督导和现场指导。

3.城乡联动,共同发展。一方面利用城镇优势资源,采用长期、定期地“送教下乡”、“结对帮护”模式,建立城镇音乐教师到农村支教、扶贫制度。如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城镇骨干教师支教队,利用现场示范或送音乐课远程教育课件下乡等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农村。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就是让农村学校的学生到城市学校参加训练和演出,很多学生在这里学会了演奏乐器,提高了音乐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城里的学生也带着自己的舞蹈和音乐走进农村学校,一方面锻炼了城镇的学生,丰富了他们的表演经验,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也让农村的学生感受到同龄人的多才多艺,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找到自信。

第6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程资源开发 音乐教师

初中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即回答怎样开发与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问题。首先,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能够体现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性的原理,形成基本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思路。其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立足实际教学需要,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主。第三,由于音乐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地域性等特点,因此开发与利用要联系学生实际需要,体现复合性开发的特点。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研究思路是转变观念、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多方取源、综合利用、以校为本。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初中学校由于学制短,仅有3年(少数地方是四年制初中)。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观上是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上的片面认识;客观上也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致使音乐课程资源形成严重浪费现象。因此,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首要的关键。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使音乐教师充分理解什么是音乐课程和音乐课程资源,以及音乐课程资源对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中,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因素。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许多学校中的很多音乐方面的人才,如在教师队伍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不乏有能吹拉弹唱的能人,学生中也有很多学有所长的艺术特长生,完全可以开发利用这些有用的资源,搞活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音乐课程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

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知识技能学科无法替代的,是学校音乐课程的一种重要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电台、计算机、网络、宣传栏等媒体中的音乐资源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教育氛围。如开展“点歌节目、晨歌、午唱、每周一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利用学校的音乐教育的作用。

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音乐课外活动小组是学生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活动方式,使所建立的活动小组能够真正的活动起来,不流于形式。

第7篇

【关键词】音乐;课程资源;学生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地的音乐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思路是:

(一)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中学校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们文昌中学是一所规范化学校,在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学校还拥有音乐排练室、多媒体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广播站,并且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学生在起床、吃饭、午休、就寝的时间段,都精心设置了相应的音乐。这样使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使音乐课程的教学富有特色。我们成立了校合唱团和器乐团,定期邀请专家来指导。

(三)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资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艺术专长或一定艺术素养的家长及他们的亲友及他们所拥有的有关艺术的书籍、音像资料、可利用的艺术器材等。在全校家长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乐老师”,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学生在这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赏到了当地耳熟能详的民歌、豫剧、农村红白喜事中常用的音乐、民俗音乐……这样联合家长参与的音乐课程,不但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巩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音乐能力,也使音乐学习的层面更广泛。

(四)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8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 职业素养 教师资源

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我们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既然音乐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肩上也担上了沉沉的重担,我们能胜任吗?答案现在未知。尤应引起重视的是,在现阶段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前提下,教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顺利进行,艺术教师自身应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所在的是一所县城中学,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学生能每周上一节音乐课,但没有音乐教室,就在教学楼里上课,一个班上音乐课,相当于整个教学楼都上音乐课。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学生,还通点音乐,在全县有音乐教师的中小学校中,只要有音乐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学生,现在这所师范学校已经改制,近十年没有音乐班了,这些年又受到毕业分配的影响,有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想教音乐课却没有就业机会干脆就转行了。在偏远的山区,有很多所学校都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多是由别的学科的老师代课,面对这些境况,我们何谈音乐课程教育改革,长期以来,这种薄弱和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了音乐教学的消极机制,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致使音乐课学生不爱上,与教师形成对立面,这种局面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看法:

一、加强现有艺术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修养

前边曾提到我们现有的艺术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毕业,学识有限,我们深知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自己都没有多少水,怎么给别人?所以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修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怎么加强呢?

1。凭我教课的感觉,我们许多艺术教师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知识是基础,是力量。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搏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知识,音乐教师必须有实践,上级要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激励教师进取。应由国家专业人员针对现实情况撰写艺术教师培训教材,教材要力求实用,分专业课和理论课,从教师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弄通教材,掌握教法,熟悉专业,培养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里的培训,是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是严格意义上的培训,不是我们平常的培训,说白了,应同全日制学校上课一样规矩,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走过场。

2。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因为我们地处小县城,不像大城市工作节奏快,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师队伍比较稳定,没有下岗压力,暂时涉及不到竞争上岗、全员聘任,认为音乐教师这么缺,还怕没饭吃?素质教育、课堂改革都不过是摆摆花架子做给别人看,工作中检查表演是一套,平时教学另一套。老的思想、老的方法仍在占着绝对优势。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思想产生偏离,做不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做不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做不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不到好学不倦,积极进取。

二、加强艺术教师资源的培养,改变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

想一想,为什么社会上的各种艺术辅导班比比皆是,而校园中的音乐课却冷落萧条?辅导班上的教师从哪里来?为什么学生去上课外高额辅导班那么积极,却宁可放弃免费学习的机会?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我们难道不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把社会上一批有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让他们来弥补资源不足的现象吗?事实证明这些人中确实藏龙卧虎,我们给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三、要加大艺术教育投资力度

前边也提到我所在的中学的音乐课都是在教学楼里上,为什么?答案是没有音乐教室,没有能力添置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增加才能吸引教师的提高业务水平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没有设备教师只能是上传统唱歌课,结果可想而知。一名音乐教师的教学口才再有表现力,也不能模仿出多媒体、器乐所形成的声音。所以国家应对偏远地区加大投资力度,真正做到与城市同步,我们的课改才能真正进行下去,从而起到真正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个人几点幼稚的想法,要使农村艺术教师队伍不断强大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但我坚信,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将逐步解决,我国的艺术教育必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职业素养教师资源

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我们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既然音乐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肩上也担上了沉沉的重担,我们能胜任吗?答案现在未知。尤应引起重视的是,在现阶段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前提下,教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顺利进行,艺术教师自身应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所在的是一所县城中学,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学生能每周上一节音乐课,但没有音乐教室,就在教学楼里上课,一个班上音乐课,相当于整个教学楼都上音乐课。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学生,还通点音乐,在全县有音乐教师的中小学校中,只要有音乐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学生,现在这所师范学校已经改制,近十年没有音乐班了,这些年又受到毕业分配的影响,有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想教音乐课却没有就业机会干脆就转行了。在偏远的山区,有很多所学校都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多是由别的学科的老师代课,面对这些境况,我们何谈音乐课程教育改革,长期以来,这种薄弱和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了音乐教学的消极机制,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致使音乐课学生不爱上,与教师形成对立面,这种局面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看法:

一、加强现有艺术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修养

前边曾提到我们现有的艺术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毕业,学识有限,我们深知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自己都没有多少水,怎么给别人?所以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修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怎么加强呢?

1.凭我教课的感觉,我们许多艺术教师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知识是基础,是力量。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搏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知识,音乐教师必须有实践,上级要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激励教师进取。应由国家专业人员针对现实情况撰写艺术教师培训教材,教材要力求实用,分专业课和理论课,从教师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弄通教材,掌握教法,熟悉专业,培养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里的培训,是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是严格意义上的培训,不是我们平常的培训,说白了,应同全日制学校上课一样规矩,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走过场。

2.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因为我们地处小县城,不像大城市工作节奏快,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师队伍比较稳定,没有下岗压力,暂时涉及不到竞争上岗、全员聘任,认为音乐教师这么缺,还怕没饭吃?素质教育、课堂改革都不过是摆摆花架子做给别人看,工作中检查表演是一套,平时教学另一套。老的思想、老的方法仍在占着绝对优势。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思想产生偏离,做不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做不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做不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不到好学不倦,积极进取。

二、加强艺术教师资源的培养,改变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

想一想,为什么社会上的各种艺术辅导班比比皆是,而校园中的音乐课却冷落萧条?辅导班上的教师从哪里来?为什么学生去上课外高额辅导班那么积极,却宁可放弃免费学习的机会?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我们难道不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把社会上一批有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让他们来弥补资源不足的现象吗?事实证明这些人中确实藏龙卧虎,我们给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三、要加大艺术教育投资力度

前边也提到我所在的中学的音乐课都是在教学楼里上,为什么?答案是没有音乐教室,没有能力添置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增加才能吸引教师的提高业务水平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没有设备教师只能是上传统唱歌课,结果可想而知。一名音乐教师的教学口才再有表现力,也不能模仿出多媒体、器乐所形成的声音。所以国家应对偏远地区加大投资力度,真正做到与城市同步,我们的课改才能真正进行下去,从而起到真正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个人几点幼稚的想法,要使农村艺术教师队伍不断强大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但我坚信,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将逐步解决,我国的艺术教育必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