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6:22: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第1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即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笔者在自身小学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引导深入生活,丰富学生直接经验

与其他教材一样,语文教材呈现的是前人已有的经验。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他们所拥有的直接经验很少。而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有的他们完全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然经历过,但并未留下多少印象。由此造成了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语文学习需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缺少这一基础,就不能缩短上述距离,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平时的各类活动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获取必要的直接生活经验,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槐乡五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飘香的槐花和可爱的孩子,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槐乡和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其中,槐花既是作者的写作重点之一,也是作者描写槐乡孩子的重要铺垫。教学前,笔者发现本班学生虽大多来自农村,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槐花仍缺少足够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槐花,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课前,笔者组织学生来到学校的一棵大槐树下,让他们观察槐树的全貌,欣赏雪白的槐花,品味浓郁的花香,以获得直观的感受。有了这样的经历,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显得非常轻松。他们饱含深情地朗读,积极踊跃地发言,绘声绘色地讲解……整节课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二、指导再现生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而且题材、风格丰富多样,为儿童所喜闻乐见。这些课文,有的饱含深情地描写了祖国壮丽的山水风光,有的生动具体地叙述了感人至深的名人故事,有的形象逼真地介绍了动物植物的美丽可爱……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文本、产生真情实感,我们可以采取种种手段生动地展示文本内容,形象地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倾听等直观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多媒体展示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设备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等设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的研发工作也成果丰硕。与传统的挂图、插图相比,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把静态的、呆板的内容以动态的、鲜活的画面呈现出来。这对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生活,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梦圆飞天》(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课文中充满各具特色的场面描写:送行的场面肃穆、庄严而又激动、喜悦,发射的场面紧张、壮观,飞行和通话的场面则温馨而又美妙。这样的特点,学生单纯从课文的文字叙述中很难获得切身体会。教学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上述三个场面。生动形象的场面,紧张壮观的氛围,温馨感人的对话,使孩子们时而凝神注视,时而紧张万分,时而欢呼雀跃。通过展示,学生真正把握住了各个场面的特点。在研读文本时,他们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饱含深情,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2.课本剧表演

所谓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小学生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所以比较容易感受、接受直观的、现实的东西,而且他们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所以,在叙事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适时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方式,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化教学效果的不错的选择。

《谈礼貌》(出处同上)通过几则小故事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课前,笔者把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教学时,笔者安排几名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牛皋的粗鲁无礼和岳飞的彬彬有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老者对他们二人的迥异态度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本剧的巧妙安排,使孩子懂得了礼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展示适用的范围比较广,而课本剧表演一般只适用于叙事类课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相机选择,正确运用。

三、放手体验生活,实现知识回归生活

不管是深入生活还是再现生活,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的生活实际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再现生活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学校生活实践、家庭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等多种活动,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强化知识,实现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第2篇

一、 小练笔设计的要求

小练笔设计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具体讲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保证小练笔设计的目标性,首先要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保持一致,即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应的教学目标,实现小练笔的优化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站在学段目标的角度去审视小练笔。比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教学中涉及到的小练笔:丑小鸭感到孤单,想找个人说话的时候,只能 。这样的练笔可以发挥低段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过程中实现词语意思的理解,继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其二,保证小练笔设计是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使小练笔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想象力驰骋的平台。比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中假设自己功成名就回到故乡,看到父亲,和父亲谈起钓鱼的情形,此时应该会有怎样的对话?其三,保证小练笔设计是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在小练笔中以欣赏语言、理解词汇、内化文字、积累语言为目标,强化语言实践联系,比如在学习完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牧场之国》之后,可以布置这样的小练笔:这就是真正的北京: 不愧为中国的首都。要求在此过程中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使用到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 小笔设计的形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叙事性作品,虽然在文体性质方面有所不同,但是都可以作为小练笔的重要素材。下面我们从不同文体角度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相应文体中小练笔设计的策略进行探究。

1. 童话的小练笔设计

童话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内容,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文体。在童话的小练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小练笔的文体特征,从想象和拟人的角度入手,实现对应情境的创设,由此保证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比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我们可以假设小女孩进入天堂,遇到了自己的奶奶,此时小女孩和奶奶会展开怎样的对话?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设置这样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故事怎样发展,故事中会出现多少人物,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这些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来构思。在童话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要在特定的童话情境中进行,这样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自由,其构造的故事情境也可以得到大家的情感共鸣。

2. 寓言的小练笔设计

寓言是在简短生动故事的背景下实现对应道理的诠释的文学形式,其故事意境与道理诠释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它的特点:有着明确的寓意、生动的比喻、精炼的语言。在寓言的小练笔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人物形象感受和道理感悟之间的融合,应使练笔设计与课文教学目标、与寓言文体特点之间保持高度的吻合。例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掩耳盗铃》的教学,在设计小练笔的时候,可以依照以下步骤进行:其一,以“只要……就……”句子为模型,开展小练笔活动,要求学生以填空拓展的方式来完成:他明明知道只要铃铛 ,主人就会 。由此加深学生对寓言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对掩耳盗铃的深刻含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其二,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过掩耳盗铃的现象。此时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种情况,由此提升他们对于掩耳盗铃这个故事的理解。其三,要求学生开展续写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在寓言小练笔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寓言故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融合规律,保证小练笔教学的有效性。

3. 神话的小练笔设计

神话故事是基于远古时代的想象,对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矛盾、社会发展进行解释的故事。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中的人物,神话故事情节也比较神奇,语言多数会运用到夸张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小练笔的设计也需要突出一个“神”字。比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开天》的教学过程中,小练笔的优化设计就需要从神话文体的特点入手,开展续写练习,在课文延伸内容中增加“的头发变成了星星,的经脉变成了山脉,的肌肉变成了天地,的牙齿变成了金子,的精髓变成了珠玉”的内容,同学们请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的其他身体部位变成了什么?有的同学说的血液变成了河流,的双手变成了五指山,的骨头变成了大陆板块,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的嘴巴变成了盆地,身体的毛发变成了树木等等。这样的拓展小练笔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神话故事情节,了解做出的贡献。

4. 小说的小练笔设计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核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人物形象的塑造,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对于故事环境描写比较详细,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被囊括其中。也就是说此类小练笔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主导。此处我们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为例来谈,此课的小练笔可以依照以下思路进行:其一,比较视野下分析鲁滨孙乐观精神的具体体现,比如在遇到大风暴,所有同伴都死了的时候,他是怎样面对的?比如在孤岛上生存困境重重的时候,他是怎样面对的?比如在感到孤单的时候,他是怎样面对的?这些都可以要求学生去探究,以小练笔的方式来寻找答案,进而在此过程中体会人物的乐观精神。其二,延续故事情节,假如你也到了鲁滨孙的孤岛上,你会跟鲁滨孙怎样沟通?你会跟鲁滨孙学习那些本领?这样的小练笔,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主动去了解人物形象,激发其对于小说情节的深刻理解。其三,假如有一天鲁滨孙看到了从海中行驶来了一艘船,他在这艘船的帮助下,回到了大陆,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他将会怎样与家人沟通,怎样给家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在这样的续写训练中,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小说的张度,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形象。

5. 散文的小练笔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虽然不是很多,但其同样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最自由的表达文体,表达的情感是主观性的,表现手法也比较多样化,优美精悍是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表现出形散神聚的特点;其二,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其三,语言无比优美。实际上,要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散文的情感,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毕竟很多意境和很多情感体验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此时就需要以小练笔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和疏通,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就是说,在散文的小练笔设计过程中,语言的理解就成为重点所在。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为例,“我”在欣赏荷花的时候突然感X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随着微风与荷花共舞,很明显,这是运用联想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对此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想象的方式来分析: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自己变成池塘中的小鱼,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感受到是什么?在这样的小练笔中使学生可以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文章的内容,由此自然会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叙事性作品的类型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文体中,小练笔的切入点是不同的,但是应与课程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叙事性作品教学经验的积累,树立小练笔设计意识,采取多种方法找到小练笔的策划技巧,这对全面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李结贞.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6).

[2] 陈迎.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引导写小练笔的理论探索与应用[J]. 引进与咨询,2006(3).

[3] 薛颖.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中课外小练笔的方法与途径[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2(5).

[4] 冯惠敏.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实践探究[J]. 学周刊,2013(20).

[5] 黄红霞. 读写结合 妙笔生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设计的几点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1(10).

第3篇

苏教版作文教材的编写体系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思路,在凸显生活魅力、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方面的努力正是其写作教学编写理念的一大亮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思想突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我应该认真研究本次习作,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调查报告应该怎么写?教师的指导应从何入手呢?我们决定从以下三方面来完成这份“调查报告”。

一、关注生活,开掘习作之源

1.从生活中选择题材

在本次习作前,我们决定先确定一个内容,然后围绕这个内容开展一些调查。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确定一个他们感兴趣并且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我们先设计了一堂导入课。经过讨论,学生们敞开胸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个小组同学经过热烈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了本组同学感兴趣的内容。

经过辨析,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的、没有实际调查意义的内容当场就被淘汰了。为了习作指导课的方便,大家一致选择了“校园近视情况”这一内容来开展全班调查。

2.到生活中开展调查

本次调查内容是“校园近视现象”,调查者是全体六(3)班同学,调查对象是三至六年级全体同学。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调查表是询问调查的关键。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调查问卷,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设计调查问卷的有关知识,小组同学根据本次调查的内容,合作设计本组的调查问卷。

课后,同学们走进各个班级,开始了他们的调查之旅。学生只有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因此,调查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鼓励学生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事先我们故意没有和其他班任何一个老师打招呼,为的就是让学生有真实的实践过程,得到真切的感受。

二、关注过程,丰富习作之翼

1.寻找过程中的小插曲

(1)“闭门羹事件”带来的启示

调查工作刚进行不久,三年级组的三个同学吃了“闭门羹”,听到这样的情况,我心中却乐了,这不正是我要的“小插曲”吗?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我于是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遭受挫折,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习作不正需要这样的挫折吗?

(2)“偷窥行动”激发探索精神

调查工作进入了数据统计的阶段,五年级组的组长统计了这样一组数据:五(1)班有近视者14人,五(2)班有近视者12人,五(3)班有近视者11人,五(4)班有近视者27人。

五(4)班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其他平行班。为什么呢?这一点,学生没有注意到,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走向更深的境界。因为统计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实际问题,仅仅有数据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据背后的故事。呈现这组数据,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五(4)班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其他班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为什么五(4)班的近视率这么高呢?”我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先激起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这一组12个人展开了“偷窥”行动。他们选择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和大课间的写字课时间,每两个同学一组偷偷躲在五(4)班的窗外观察他们的动态,及时记录在案。同时他们也去观察了相同时间段其他三个班的同学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绘制成曲线统计图,找到了五(4)班高近视率的主要原因就是普遍不认真做眼保健操、写字姿势不正确。

本次行动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在他们的调查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2.展示过程,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这堂作文课,既是调查汇报的过程,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三年级组汇报时,侧重指导对统计结果中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地表述清楚,或者采用一般语言的叙述,或者采用形象的表格展示;四年级组汇报时,指导的重点落在“感受真切”;五年级组呈现数据时,引导学生怎样把调查过程说具体;六年级组汇报调查结果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一系列统计数据,思考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把自己的研究、思考、感受、建议具体地写下来。

学生从呈现的一组组数据中概括了调查的结果: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小学生近视增多的主因。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谈了体会,明确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自己将来后悔!

三、关注语言,装饰习作之美

有了“活水”,本次习作学生们完成得特别快,但除了少数平常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外,其他同学只会用叙事的方式讲述他们经历过的故事,呈现自己的数据,而文章没有生动起来。我想,这就是我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

在学生分组交流的基础上,我又推荐了2~3篇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们的习作经过反复修改,语言的生动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作文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同学,第一次交上来的调查报告中描写调查过程的只有寥寥数语,但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的习作让我喜出望外,深感模仿教学的魅力之大。

第4篇

【摘要】本文是针对某教师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一文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粗浅见解而写成。某教师对《荷花》一文,运用音乐、美术等全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说教引起争议。有的说,怎么把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有的说,是上美术课还是上音乐课?有的说这样还有语文味吗?我认为……

【关键词】 思维兴趣兴趣个性尝试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ims at some teacher to teach the version elementary school three grades languages final volume third class to the person "Lotus" an article teaching method, proposed own shallow opinion wrote. Some teacher to "Lotus" an article, using the music, the fine arts and so on the brand-new method and the method carries on rigid theorizing to cause the dispute. Did some saying, how turn the language class the fine arts class? Some saying, are on the fine arts class or on the music class? Some said like this also has the language taste? I thought... ...

[Key word] ThoughtInterestInterestIndividualityAttempt

在《课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按照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力求突破传统的教法,开创一条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新路子。某教师在执教《荷花》的观摩课上,就采用全新的教法:先是和着优美的音乐朗读课文,后问学生“荷花美吗? 大家想画一画美丽的荷花吗?请你们拿出纸笔来画一画吧。”于是乎,教室里热闹起来了……老师还一边认真观察,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作画。折腾了二十多分钟,学生把画画完了。之后,在任课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又把自己的画送给观摩老师提意见。这种把音乐、美术引入语文课堂的全新教法,当即引起观摩老师的议论,有的在咕噜:怎么把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有的在议论:是上美术课还是上音乐课?这样还有语文味吗?

某教师对《荷花》这篇课文能彻底抛开参考书,完全改变传统思路的教法,颇具新意。我认为其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见。

1纵横突破,开拓学生思维

纵观课文主体内容是叙述荷花的美,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荷花的美。为了达到赏美的目的,执教老师先利用音乐手段,和着优美的乐曲朗读课文,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美的空间,启发学生不仅仅要用眼睛看到荷花的外在美,而是要从思维上想象和感受到在荷花的衬托下,荷塘的美,环境的美,生活的美,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是运用美术手段,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荷花画出来,使学生对荷花的外在美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上述过程,相信在学生的小小心灵中,已对荷花的形美和神美已经心领神会。我想,在此基础上执教老师若能再根据课文要求,指导学生如何有层次的观察荷花,以及围着荷花跳舞的蜻蜓,还有荷花底下的池水和小鱼,是怎样构成一幅美丽的荷花图。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在这幅画里,如缺少了蜻蜓或池水或小鱼,还这么美吗?如果你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觉得幸福快乐吗?从而诱导学生理解想象,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如此一来,教学生学会运用相关词句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诱发兴趣,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原始基础,是追求知识欲望的推动剂。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老是上不去是什么原因?可以肯定的说,这部分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甚至是对传统语文课“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归纳中心”这种干巴巴的“三部曲”教法反感。某教师一改传统思路,把音乐、美术带进了语文课堂,一下子就把气氛搞活了。也让学生明白了,原来语文课不只是枯燥无味的朗诵、写生字、造句、做作文等,还有与课文描写的意境音乐,还可以创设欣赏美术的大语文学习情景。当然,不同的课文还有许多不同资源手段可利用。通过这样的创新方法,不但把学生的脑筋动起来,还把学生的耳、口、手都动起来了,一句话,学生的兴趣就被诱发出来了。既然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何愁语文学不好!所以说,教师要根据课文所叙述的内容,尽一切可能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都调动起来,在兴趣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和动笔能力。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3发掘个性,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按照某教师的教学过程,很有可能调皮的学生会提出:“老师,你为什么不放一首‘嘣嚓嚓'的劲曲给我们听呀?”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这样回答:音乐有优美、激昂和悲伤曲调之分,好像我们的课文有叙事、写人、诗词等不同类型一样,这是赞美荷花的课文,荷花是美丽的,就应配上优美的音乐来衬托朗诵,使你觉的荷花更美;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仪仗队的乐曲配上运动员的行进步伐就更加矫健。如果配上“嘣嚓嚓”的劲曲,你们能感受到荷花的美吗?叫你们画荷花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在画家的笔下,比我们亲眼见到的荷花更美。总之,通过音乐和美术贯穿于《荷花》教学中,不但使学生知道,赞美荷花不单只有文字词句,而且还有音乐、美术等等。对音乐有爱好和天赋的学生,会激发其不断向音乐王国探究,可能将来成为音乐专才;有美术爱好和天赋的学生,会立志向美术方面钻研,可能将来成为美术大师;对音乐、美术没有特别爱好的学生,也应学会如何运用语文综合表述事物的能力。

4贯彻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大胆尝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不能单一用统一的教法为教语文而教语文,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及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注意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某教师在《荷花》的教学中,大胆采用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既学到了课文要求的多项语文要件,又学会了赞美荷花,除了词句之外还有音乐、美术等方式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完全有理由相信,长此贯彻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像某教师那样大胆采用跨学科和现代科技的手段,培养和造就现在社会所需一代新人绝不是空话。

5主科与跨学科的关系处理不够恰当

究竟跨学科这个跨,要跨到什么程度,又围绕着什么来跨,没有完整资料可参考。我认为要视课文的具体内容要求而定。某教师“一边认真观察,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作画”就跨过了头。首先,就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言,是否具备美术专业的指导能力?在美术技巧上是否会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其次,就算具备指导能力,时间允许吗?在40分钟时间里,指导学生作画用去了20多分钟,之后,还鼓励学生把画送给听课老师提意见,难怪听课老师咕噜怎么把语文课变成美术课了

依愚之见,对学生的画,不要耐心细致地去指导,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便可,最后均给予一个鼓励性的评价,点到即止,马上转回到课文的“正道”上。至于画得好与差,怎样才画的好?应留下悬念,再由美术课的教师去跟上,去剖析。在时间安排上,应控制在10~15分钟内为好,否则就有“不务正业”之嫌了。

第5篇

一、激发期待心理,唤醒阅读内需

1. 设置阅读悬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多数学生对阅读教科书上的文章缺乏兴趣。尤其是一些老课文让学生如食鸡肋,嚼之无味。因为这些文章满足不了学生求新求异的阅读期待。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对这类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的文本,应当避免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另辟蹊径,设置阅读悬念,带着学生用新视角来解读作品。在这方面,许多名师做出了表率示范。特级教师张祖庆在执教《穷人》一课的课前谈话中,从莫言的作品与张艺谋影片的关系切入,引导学生厘清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和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的关系。弄清课本的来龙去脉之后,张老师提出了问题:“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要把这首诗改写成小说?他是怎么把这首诗改写得那么精彩?”自然引入了课文的学习。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产生了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课文的欲望。教师虽然没有开始讲课文,但学生在与作品、作者、编者的对话中,聚焦于发现,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2. 音乐渲染气氛。利用音乐的渲染和烘托作用,可以快速带领学生进入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在一次三年级《给予树》教学研讨课上,笔者一边播放圣诞节的音乐,一边深情地述说:“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会收到自己平时最想要的礼物,得到小小的满足和大大的快乐。在充满爱的芬芳的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小姑娘金吉娅看到给予树上的心愿卡中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的愿望,她是怎么做的呢?”圣诞音乐的感染力跨越国界和时空,把学生带进了圣诞节的欢快氛围中。音乐的魅力和温情的叙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阅读创造了灵动的空间,学生欣然踏上了阅读课文的旅程。

二、关注期待要求,深化文本探究

在现实中,大多数学生爱看课外书而不喜欢探究课内文本。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外阅读无拘无束,没有强制问题和答案;而课堂内的阅读有目标和任务的指向,这个阅读体验是“痛苦”的。如果能做好课内阅读的指导,将方法和经验分享到课外,必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选择好阅读的切入点、兴趣点和疑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一旦W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抢着阅读,抢着去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对文本内涵的认识。特级教师闫学在执教《伯牙绝弦》时就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要求,插入了几处阅读拓展:(1)在引导学生想象伯牙对知音的渴望后,插入了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的传说;(2)阅读感悟“知音之死”内容后,插入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里描述的动人故事以及伯牙悼念钟子期的短歌;(3)理解全文内容后,简介了对《伯牙绝弦》的有关历史记载,播放古筝乐曲《高山流水》。这样,就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发了学生的感触。再读课文,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悟到伯牙与子期的深厚友情,感受到知音的深刻内涵。

三、调整期待取向,提升赏析能力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他们的阅读心理期待也在不断变更与重组。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与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调整学生的期待取向。

1. 情感期待。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通过鸟儿和树的对话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反映了信守承诺的可贵。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有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鸟儿“苦苦地追问与寻找”那棵大树无果后,又引导学生回到去年那“春天的约定”――带着约定,树在冬天做了最漫长的等待;带着约定,鸟儿历尽了千辛万苦……在教师描述的情境渲染中,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鸟儿和树去年的约定。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一唱三叹”式的激情引读,反复强调春天的约定,极力渲染树与鸟儿的难舍之情,学生深切体会到文中所反映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情感期待,为深入感悟内容、品析语句做好了铺垫。

2. 个性化期待。阅读是学生自我感悟内化的行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体会强加给学生,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珍视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通过适时的启发与评价,把学生带入文本,感受居里夫人朴素而又不平凡的一生。随着教学的逐层深入,教者带领学生反复读文,学生的阅读体验也逐步深刻,形成个性化阅读心理,获得层次不同的阅读体验,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容颜之美、精神之美、人格之美、贡献之美、永恒之美。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交流体会,引导学生将居里夫人美丽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四、拓宽期待视野,创新延伸空间

第6篇

    理论话语为主,案例分析也多以中国文学为主;有的篇章则侧重于西方话语系统和西方文学案例,缺少前后话语的统一性。从整体上看,童本教材还是以西方话语系统为主,密集的西方话语体系让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时会感到困惑,更别提大学一年级未经过任何学术锻炼的学生了。通过调查发现,有的教师为了避免照本宣科,会按照其它版本的教材进行授课,而其它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童本教材存在很大差异,这会让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认知不统一,对文学理论课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产生质疑。所以,我们认为,虽然童本教材的“宏大叙事”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但还是要以其作为基础,适当地加以开拓,融入其它教材的观点和思想。针对童本教材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童本教材的修订不仅是补充文学理论的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教材的内涵和品质进行修订。首先,要注重对教材内涵的挖掘。

    杨明琪的《关于〈文学理论教程中〉几个问题的商榷》及徐可超《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中纰缪示例》等文中指出了童本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当然有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学术背景的差异造成的误解,但这充分说明了童本教材在内涵的挖掘上存在不足。其次,要在概念命题和基本原理的阐释上多下功夫,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人们一般认为只有文学作品才有可读性,理论教材不必考虑可读性问题,语言越是艰涩、难懂似乎才能体现作者的水平。事实上,可读性是一切阅读接受的必要条件,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建议教材少一些长句,尽可能多用一些通用易懂的概念,案例分析尽量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

    学生学习中的思维误区

    到了大学,学生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在中学阶段,学生形成了个案接受思维。进入大学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只有文学理论课程接触到的是一系列的概念和原理。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就是要培养学生认知概念和原理,掌握概念和理论体系的能力,从而能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在教学目标的层层推进中离不开概念的分析和理论的推导,所以说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更注重抽象的理论思维。

    事实上是大多数学生没能认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他们依然从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等学科的特征来认识文学理论课程,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应该是感性的,而不是抽象的理性分析,所以学生总是倾向于用生动形象的标准来要求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他们希望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能像文学课程那样生动活泼,充满新鲜和情趣。正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思维上的误区,当面对没有生动形象案例的教学时在情感上就否定了文学理论课程,在学习中产生了逃避情绪和消极的抵御情绪,在还没有真正了解文学理论之前就认为文学理论的学习是抽象难懂的。一旦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判定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抽象性。种种因素造成了学生机械消极的学习方式,而缺少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看,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补充了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时候案例使用不当反而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我们要知道,案例是寄生的,是为了让概念和理论更容易接受,案例绝对不能喧宾夺主,过度地强调案例的作用实际上是异化了文学理论课程的本质特征,偏离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方向和目标。而且,有些理论无法用案例分析来进行说明,过分强调案例的作用会影响到理论的纯粹性。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看,理论阐释和推导的方式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理论思维的养成。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养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习的积极性。这要求文学理论教师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不能只是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概念的分析和理论的推导,授课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认识和评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认为某教师的课程讲得精彩,并不是因为理论阐释得透彻,而是因为在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文学理论教学的感性色彩。大多数学生反应学习之后只是记住了案例,而对概念和理论本身并没深刻的理解。可见,学生思维中的误区,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授课教师的影响。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密切关系。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如何上好文学理论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自我评价。

    目前大部分高师院校都把文学理论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有些教师认为文学理论课程的开课时间不妥,应该安排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因为文学理论的学习要求一定的文学、美学等知识储备。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归结为外部原因,认为是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了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种观念是有问题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及之前已接触到不少文学作品,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经验和审美经验。学生的知识储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但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在授课中要了解学生情况,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去授课,把概念和理论转换成学生熟知的方式,而不是一味以自己的学术语言去授课。

    其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文学理论教学已将理论体系化,把文学理论重点放在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着重对文学本质论、创作论和发展论的讲解,而对文学接受及鉴赏的讲解则比较粗略。理论和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认为文学理论课程应注重对文学接受和鉴赏的教学。通过接受理论和鉴赏理论的讲解,结合具体文本的批评和分析,提高学生解读具体文本的能力。当学生能领略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才会自觉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而对文学作品的自觉接受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最后,我们发现,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师很少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从而使高师院校开设文学理论课程的初衷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学语文教育,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疑是抓不到重点,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于将来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是不利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能适当选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并从文论分析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文本例证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审美能力,为学生走向中学语文教学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否则,学生感受不到文学理论的魅力,认为文学理论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