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学学科的特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6:23: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学科的特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学学科的特性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主体性教育 人文教育性 主体能力

主体人格

进人21世纪,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说,这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不断探讨、实践的一个宝贵成果,对今后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表达到底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各占一半平分秋色呢?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语文教学就还会在“工具论”与“人文论”中两边摇摆,语文教师还是不知从何着手,重心何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解决这个根本特性问题。依笔者所见,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应该是人文教育性—以往习用的“人文性”只是语文的内容特点,用来指称语文学科的特性并不准确。 这一命题实际包含两个子命题: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个命题正是多年来语文教学争论的一个结论,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语文在社会运用上的属性,并不是语文发生论上的属性。在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遵循逻辑思维法则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语文分解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抽象的东西,结果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这一点笔者木用赘述。第二个命题正是本文所要着重展开阐述的观点。为求从根本上加以论证,笔者以主体性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理论前提 。要弄清楚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主体、主体性。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性,即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性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指人不同于动物的意识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关系、同他人的关系、同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客体关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动性,它是人的活动特性,是指主体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说,主体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性。 主体性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主体人格”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等的因素。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是主体性的现实表现。实际上,具不具备主体意识也是主体人格的一个方面,因而本文为论述需要将前述“主体意识”、“主体人格”统称为“主体人格”,以指称主体的精神情感状态。 前面我们谈到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体性,而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学即人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教育理论家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教育应以“培育人的主体性为最高任务”,也就是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这便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主体性教育思想与我国历来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理论是一致的。教育理论家王策三曾这样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 “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思想的人。”既如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依此推导,主体性教育思想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性质也应该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加以确定。

二、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一)社会进步需要唤醒、培养人的主体精神。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使人类社会一下子从工具时代跃进到信息时代。科技作为最富有革命性的生产力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众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祸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地杀伤人类以致毁灭人类;克隆技术可以在医学和生物遗传工程上产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复制人类,则将是人类的灾难;计算机有利于贮存、搜集、传播信息,也可以被用来不良信息,或利用计算机犯罪。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固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种消失、人口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战争频仍。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不安。同样,经济发展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市场经济遵循利益原则,当这种利益原则无限制地渗透到人类的意义世界时,就会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是典型表现。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贪污贿赂屡禁不止,偷盗、抢劫、诈骗、走私等犯罪活动甚嚣尘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们为着能有钱,过上享乐生活,而疯狂劫掠国家和他人财产,甚至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暴力,滥杀无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良知泯灭、人性丧失的事实,少数人对生命的践踏和漠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上事实表明,科技的进步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人在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面前的主体地位的危机,主体精神的沦丧;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道德观念的混乱,美好人性、人格受损,人在物质欲望面前,无法从容应对,把持自己,同样会丧失人的主体性。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唤醒和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使人成为人。

(二)培养主体人格必须依靠人文教育。首先应弄清楚主体人格、主体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

在西方,人文精神是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十分丰富,儒家、道家或强调道德体验与践行,或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其影响也十分深远。有学者根据中西人文精神传统,把人文精神的内涵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对万事万物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由此可见,人的主体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甚至落脚点,因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同时也应看到,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为进行人文教育所依据的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学科所依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相反科学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寄托、伦理要求和终极关怀等的需求,即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总之,人文学科、人文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人类个体趋向完善。而自然科学却做不到。因此我们说,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应当加强人文教育,应当有学科承担人文教育重任。

转贴于

三、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学科内容依据和学科分工依据

(一)语文、语言的本质是人文 。各学科中语文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语文的内容—语言、言语本质就是人文。对此,西方语言学家都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语言在本质上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与存在相属的领域,因而具有真正主体性的意义,即“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语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世界对人而言是一个语言的世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无法言说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语言作用的这种普遍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具有无限的内容。如果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没有一种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会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人。早在1993年,特级教师韩军就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足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二)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从前述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应当而且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导出语文的学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对学科布局特别是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还是认识不到甚或否认这一点的。所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还有必要考察语文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说学科性质是人们依据学科内容、学科目的而对学科功能的界定。语文课的内容即语言、言语具有人文性,顺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应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说在目前各学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语文来承担,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这必须从语文与相关学科(即同样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历史)的比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学科的大致分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学科领域,与自然科学一样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神学等领域,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从目前所开设的政治学科的内容来看,有哲学、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识,可见其中主要是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只有哲学常识一项。因而,可以说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第二,语文和历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不同侧面。虽然文史在内容上相融相通,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间,语文承担着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态度、人文价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情感体验、人文态度辨析、人文价值取舍。历史重在历史事实的陈述、历史演进的逻辑梳理、历史规律的概括、总结,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评述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和影响,故历史重在人文知识教育。而语文重在人,重在面对某种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舍。历史所传授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铺垫作用,而语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当然历史也有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问题,但它范围狭窄得多,它偏重社会历史态度和社会历史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唯物史观、科学世界观以及民主、法治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语文和历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们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历史多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以理性的语言来表述社会历史价值观,而语文运用的却是情感性语言,形象思维的语言,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的语言,而非大众习用的“公共话语”或学术语言,它对学生特别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情感异常活跃的学生来说,其影响比其他学科要更加强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成长。所以,在各阶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主要应由语文来承担。

当然,我们说人文教育任务主要由语文承担,不能因此否定历史也主要承担人文教育任务。所以也有必要以相应的概念来区分历史和语文进行人文教育的侧面和重心的不同,而这不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故不引申。

四、结论: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综合以上分析,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方面来看,应加强人文教育;而从语文的学科内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看,语文应主要承担人文教育重任。因而,我们说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属性。语文的人文教育性旨在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回应前面我们谈到的主体性教育问题,我们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大学教育也不例外,也应该有完整的主体性教育构成。可以说,语文的工具性与数理化等学科,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而语文的人文教育性与政、史的一部分一起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两者结合培养学生完整的主体性。前者旨在培养人的工具理性,后者旨在培养人的价值理性,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完整、健全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才算完成了主体性教育的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中医;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33-03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中医在其历史的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四大经典。所谓“经典”,“经”字含有“经常之道”、“不容改变”之意,即是表示此四部经典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一切医理和医疗实践的根本依据。换言之,随着中医四部经典的成书,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和演变则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的发挥和阐释。

事实上,中医与中国传统之哲学、科学乃是一体同源,自古即有“医易同源”、“岐黄源于道”之说。《易经》是古代先哲通过“取其象”的思维方法得到的关于天、地、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宇宙自然观乃至生命科学观。如《易经系辞》中言: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古之圣人通过观察,将天地自然万物通过恰当的类比与归纳(即“象其物宜”),将纷繁多变的事物加以抽象和简化。所谓“道”即道理、原理,即事物现象背后所隐含的道理和规律。古人认为,唯有通过对一阴一阳的消长变化的认知,才可以对形而上的“道”进行把握和体认,进而达到“与天地准”,且“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的境界。

因此,《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并不是急于条分缕析地论述和分析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而是先要建立阴阳的观念,以阴阳的观念来分析和把握“形而上”之理――亦即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在规律。《内经》中即指出:

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

因为,如果不能够把握形而上的道,则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和病证中做出清晰不误的分别和诊断,因此有“治病必求于本”之说。所谓形而上的“道”,道即道理、原理,而“本”即是阴阳。阴阳是一对具有对立而统一属性的范畴,它是中医用以认知人体生命之“道”的工具,亦即是说,中医正是注重于考察人体生命所变化出多方面的对立的现象来认知其原理。又因为阴阳可以很好地统摄和归纳事物的状态、属性,使之简明,如寒热、表里、虚实等,都可以统摄于阴阳的观念中。换言之,阴阳的观念相当于公式,事物具体的表象都可以代入这一公式中来求解。

当然,如果单单只是阐述一个形而上的道及阴阳的观念,则只是哲学,又与需要诉诸形而下的“器”的医学无关。中医理论认为,“神、气、精”即对应了人体生命从形而上之“道”以至于形而下之“器”,是人体生理的客观功能和现象。其中,“气”是沟通“神”(属无形的机制层面)与“精”(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属有形层面)的媒介,如《内经》中所言:“气合而有形”。“气”在中医之内涵亦非常之广,含有五脏之气、元气、卫气等等诸多内涵,但简而言之,亦可说“气”相当于有质无形的能量、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因而,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对气的探求便常常显得十分重要,诸如在中医的四诊中,望、闻、切三诊都与对“气”的探求直接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内经》同时对纷繁复杂的形而下的自然与人的生理揭示以“数”的道理。在中医的理论中,“数”――是将“气”的周流运行加以定量化、精确化的依据。在《内经》中说道: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关于“数”的原理又称术数,其中,“术”字含有技术和应用之意,即指若能通达“数理”,则可以将形而上的道应用于技术和实践的层面当中。在《易经》文化的体系中,包含有三个内涵,分别是理、象、数。而在中医的体系中,则可以说同时含有理、气、象、数四个内涵,“理”即是指形而上的道,“气”是借以化生万物的能量基础,“象”即是通过归纳和抽象事物的形象特征而来,亦可说是一种既抽象又具有图像式的思维方法,“数”则是对形而上到形而下之间的一种量的规定。《内经》中指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其中,“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明理者,他必须是既通晓阴阳,又明了术数。阴阳属于归纳之层面,术数则偏于推演。换言之,中医的思想可以说是暗含了归纳与演绎的结合,也又同时包含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数”的法则与西方的数学或数理逻辑不同,它所蕴含的思想是同中国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传统之“数”,不是单单纯粹的、无意义符号,而是同时包含有“象”和“理”在其中,所以它本身是具有“二维”乃至“三维”的向度。中医理论中常用到的通常是天干和地支(简称干支)的数理体系,干支的法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的系统,干支之数本身又可以与阴阳和五行相互配合,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推演计算的依据。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即是根据《内经》中的数理法则应用于疾病的传变和诊断中,将其具体化以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少阳、阳明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其中预测疾病发展和变化的时间,就是应用了传统的数理法则来进行的计算和推演。

二、独特的认知方法

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和发展,中医的理论广受诟病的原因,缘于其形式上的神秘与玄学特质。事实上,中医理论之神秘,源于它的高度归纳和简化。南怀瑾曾提出,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中国上古时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都发展到最高点,可是其弊病,就是后世不知其所以然[1]。

另一方面,中医形式上的玄学特质,固然与它高度简化以至后世不知其所以然有关,同时亦源于它在认知方法上有别于西方实验科学。《内经》所建立的体系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部分是源于古代医家(即前文所述的“知道者”)在内证或慧观下所得到的关于对生命现象乃至天地自然的认识。这样一种“内证”的方法,是研究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今天的学界少有提及和讨论。它不同于西方科学依靠仪器进行实验观察的测量方法,需借助外部的观测仪器或对象,如西医学通过小白鼠的动物试验、解剖分析等。最原始的中医认知实践,部分是在古代医家(即《内经》所谓“知‘道’者”)处于虚静的慧观下对自身生理知觉和状态的观照及体悟而完成的,是一种“内证”的认知实践。中医博士刘力红指出:“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构建了中医理论。”[2]熊春锦亦提出:中国的慧观科学,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型的灵感思维、有序性潜意识直觉思维以及深度定观、慧观、无为先天状态下的“性慧”运用的产物[3]。前文提到“医道同源”,亦是说它们在认知方法上有相通之处,如《老子》中指出: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由静而“观复”便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体察到事物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微细方面,也就是认识了人体生命之规律。这种“内证”的认知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实践者)的自我修身(心)的基础之上,既需要这个实践者能够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又需要能够修养道德、以德进道,即通过完善自身的“德”而体认于“道”。在《内经》中即指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二字,不是现代语境下狭义的社会公德或伦理。中医学中“道德”二字各有其意义,“道”即人体背后的原理、规律,“德”即生命的物质能量,即《老子》中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熊春锦亦指出,“道德”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道和德是人的本源,“德”蓄养着人体的精气神,是生命的本质所在[3]。如前文所述,“气”作为人体能量态的生命现象和动力,古代医家先哲通过对自身感觉的冷热、酸麻、痛痒等感知的体会和总结,使得中医这种内证和慧观成为可能。如《内经》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因此,古代医家的实践者(上古圣人)通过内证(即“论理”)的实践中对“气”与“阴阳”的把握,得到关于经脉、脏腑、穴位、气血乃至本草的药性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个认识应当说是对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直观性的描述,而并非凭空思考或想象的产物,当然,我们亦可以说这是古代医家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假说。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求证认知的方法,中医在对人体的脏腑、经脉赋予五行、阴阳的内涵,是有其根据的。五行是对于纷繁复杂的物质自然世界直观认知基础上的归纳和抽象,其所代表的是五类属性,同时也代表五种功能,并非单独指狭义上的物质个体。《尚书・洪范》中将五行定义为: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古代医家通过慧观而观察到,五脏在其功能态上各有其所主,其各个功能与五行的性质是相同一的,因此将其归结为一类。例如,当人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出现眩晕震颤等症状,即《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这一症状与风摇动树木在中医“象”的思维中是同一的,因而中医将肝与五行之木相对应,又有“风气通于肝”之说。另一方面,中医对五脏的定义,并不完全是狭义的器官结构,而是指代五种不同的功能,因而往往比西医所定义的器官概念下的五脏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例如,肾脏在中医中不单单指代肾盂这个泌尿器官,而是广泛的包含主管人体体液、排泄、生殖、骨骼等功能,它是一个功能系统的代称。

因此,如果将中医五行、五脏的观念简单地用现代常识加以理解,自然会造成莫名其妙的感觉和误会,认为中医同于玄学或伪科学,而事实上,这是由于其特有的认知方法和“象”的思维所致。

此外,在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乃至五行之间互相转化的定义,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内核,后世历代医家都将之视为不言自明的前提或公理加以应用,而不会再去求证它。近年来,不少人就此而批判中医有关五行、阴阳等理论属于玄学,缺乏科学依据。在这里,笔者举出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eal Polanyi)的观点加以说明,波兰尼认为:科学观是这样成型的,每一个人之所以接受自身已有的科学知识,无非是由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信念体系,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历史中[4]。通过总结和反思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波兰尼认为科学离不开信念,信念即是对某一形而上的观念无条件地确信,并以其为向导而指引科学的实践。因此,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于信念,因为科学永远是在探求中以接近真理,但在这个探求的阶段中,若不依靠信念而接受一些尚未得到完全确证但却是最基础的东西,科学实践将无法进行下去,中医学如此,西方科学也不例外。

三、从《伤寒论》论中医之科学性

由于《内经》理论兼有哲学化的特点,它以“形而上”统摄“形而下”的理论建立方式,其理论便内在地要求医者能够如《内经》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所谓“医者,意也”。至东汉张仲景通过发展《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理论,著有《伤寒杂病论》,集此前中医理论之大成。《伤寒论》将《内经》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创“六经辨证”之法。所谓“六经辨证”,简言之,即是六大分类的辨别方法,张仲景通过定义每一经病的主要症状和分辨方法,可以将临床纷繁多变的病症都纳入“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而其核心仍是阴阳的辨证,也正是由于始终不离对“本”(即阴阳)的把握,方使得中医在临床中始终以最简化的方式来进行诊断与治疗。

由此可见,《伤寒论》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使得《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得以应用于临床的实践中,它们之间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与此同时,《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的诊断治病规范,使得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再仅仅依靠“医者意也”,而是有客观、具体和确定的法度规则可依,消解了《内经》理论的哲学化,使之独立分离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科学。

《伤寒论》所开创“理法方药”的辨证和临床医疗规范,已经包含了科学的内涵和要素。科学是以在观察(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践(验)加以验证假说,若证据支持假说,则假说提升为理论,反之则否定假说。《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机制,正是从临床可直接并明确观察到的症状(或症候群),通过医者思维而分辨其为某一经的病症,然后只需依据“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的原则遣方用药即可。患者服药后,若疾病的症状得到明显或完全的好转,则证明了六经辨证理论(可看作一种假说)的正确。

换言之,《伤寒论》建立的辨证机制所追求的是,只要患者的症状一定,那么,不同的医生按照六经辨证的规则所诊断的结果和治疗的处方应当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实现了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

后世医家对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用药体系,对于其疗效常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肯定。可见,《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临床反复实践验证的。如清代陈修园说:“经方(即《伤寒论》之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5]从这一点上来说,将中医称之为科学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而到了金元时期,中医的临床理论又经历了发展和变化,如药物归经、五脏和三焦辨证理论等,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看似丰富了中医的理论,事实上却失去了《伤寒论》所建立的最直观的临床观察和检验的机制,使得中医在临床医疗实践上变成不同医家各执一端的局面,如清代徐灵胎认为:

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元时号称极盛,各立门庭,徒骋私见;迨乎前明,蹈袭元人绪余而已……如谓宋元所制之方,则其法可传者绝少,不合法而荒谬者甚多,岂可奉为典章?[5]

而发展至明清时期,“温病派”理论的产生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中医的临床疗效受到更大的制约,中医由原先“一剂知,二剂已”而逐渐成为“慢郎中”,由此,中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上都渐渐失去了客观和可靠的标准,使得中医在近百年来一直陷入科学与否的争论之中。

笔者认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在于《伤寒论》――部分清代以及近当代以来的名医亦都持此观点,因此,对于中医溯本求源乃至解决中医的科学性问题都应从其中寻找答案。《伤寒论》无论从诊断到治疗,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客观的经验事实做依据,因此,若简单地将中医批判为“伪科学”是片面武断和有失公允的。

因此,在科学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互的今天,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医理论及其认知方法,并为之留一席之地。同时,回归中医的经典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之中多多求证,未尝是经不起验证的科学。笔者认为,这需要东西方各自的开诚布公,以及中国对于自身传统文化思想的认同感。相信若能如此,东西方之科学和文化都将得到互补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3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9.

[2]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

[3]熊春锦.道医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6,7,14.

第3篇

“酶”是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本节基本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了解酶的特性的基础,是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前提,是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难点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展开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酶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的铺垫。

对照实验规范、变量分析能力和生物学研究思想的领悟是本节关键。这些都是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催化剂”“新陈代谢”“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议论加引导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的分析,初步具有信息处理的能力;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创新和合作精神;认同科学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吃饭中,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吃米饭、馒头时,若细细咀嚼,米饭、馒头会变甜。为什么?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引入新课。

(二)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酶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三)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1.学生结合课件,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指导。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熟悉材料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组讨论:随机抽签,学生根据上一个环节,从酶的来源、作用、化学本质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同班同学共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知识回顾: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和基本组成单位各是什么?

4.学生构建酶的概念。通过三个资料让学生分析、总结出自己对于“酶”这个概念的理解。这样,对“酶”这个概念的学习更符合人的认知过程。

5.练一练课件展示的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四)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探究实验,研究酶的特性

1.课件展示“探究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做演示实验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2.课件展示“探究2”――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代替新鲜酵母菌

液,把蒸馏水换成无机催化剂FeCl3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做演示实验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练一练: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3.课件展示“探究3”――酶是否像无机催化剂一样,对催化的反应

物选择范围较广,也能催化多种物质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细胞内化学反应多种多样,而酶的专一性决定了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那么生物体内是不是应该含有多种多样的酶呢”。小资料给出答案:已发现的酶有4000多种,提示了隐含未显的内容。

练一练: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4.布置课后作业:收集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医学;特色;创新

1高度自主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医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实验课程多为固定题目、固定内容、固定方法、结果一致的验证式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理论知识、现代研究技术,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总结。使学生从传统的“听众、观众”角色转变成真正的“导演、主持”,对项目结果负责。而带教老师从“导演、主持”变成“总监、顾问”,负责设计课题考核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结果给予积极引导和纠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每个环节、每项任务的执行,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强调学为所用,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反复领会、理解各种知识点的内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并在项目执行中不断补充所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如学生在数据分析中需要用三线表、直方图展示结果,学生先通过网络教学辅助平台自学制作基本知识,再独立查阅硕博士论文学习表述方法,完成自己课题的相关内容。如果在制作中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反复讨论后仍然存在问题,才由指导老师现场指导。通过反复自学、实践、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培养和升华。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创新为本点燃学生创新激情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己成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本课程在指导选题、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三方面进行了创新模式的探索,重在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1]。首先在选题环节,重点强调创新性和可行性兼顾的原则。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要求8~10人的小组每人自选一个题目,所有选题先自主查阅知网,确认选题的创新性,然后围绕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做什么?如何做?撰写选题提纲,再经过选题会论证创新性、可行性以及预期成果,确保项目有成果,可持续。对于小组认可的选题,给予设计者分值奖励。对于项目研究结果,鼓励、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申报项目、撰写论文,申报专利。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传统,改为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的讨论模式。讨论会上,学生之间思想交锋,辩论激烈,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受启发、获感悟、得能力、促进步。在评价考核方面,我们采用学生教师全员参与考核,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多维考核模式。

3融贯中西培养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能力

钱学森先生说过:“人体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能用Prigogine的方法,也不能用Haken方法,只能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2]”。纵观医学发展的历程,无论是传统中医学还是现代的西医学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但也都存在不足,都不足以代表现代以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模式,因而只有吸取两种医学的理论精华,融合两者的科学内涵,才有可能孕育出新的未来医学模式。陈竺[3]也认为:“打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汇聚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微观研究与整体研究并重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界的共识。因此,我们在培养新一代医学生时要倡导中西合璧,鼓励将现代医学体系的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微观化理论和技术与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和系统论有机融合,阐释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例如“提壶揭盖”为中医治法之一,演变成临床上的宣肺利水法来治疗水液输布障碍类疾病。学生们通过选用宣肺温阴类药物麻黄附子汤作用于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然后通过检测行为学指标、尿量、体重,实验室指标AngⅡ等来揭示“提壶揭盖”的作用机制。即运用了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关于水盐代谢理论和ELISA技术,又对中医经典治法的内涵做了阐释,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内涵的理解。达到对中西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4虚实结合多措并举提高实验成功率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但由于学生提供的方案所涉及到的一些药品、试剂和器材订购周期长,不利于学生预实验的开展。而且由于学生对原理理解深度不够、动手能力不强、基本操作不规范,导致综合设计性实验耗时长、耗费大、实验不确定因素多,失败率高等矛盾日益凸显[4]。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虚实结合式的教学改革。首先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利用三维建模,虚拟实验界面,模拟实验流程,彻底摆脱实验动物、试剂、仪器、场所等条件限制,让学生开展虚拟仿真预实验,在网络上反复演练、深刻理解技术原理、掌握关键环节操作要领、强化基本功训练,待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真实的正式实验。由于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复演练,预估了实验的难点和要点,正式实验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虚实结合式的实验教学,迎合了现代学生学习模式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学习特点,使得综合设计性实验变得便捷、有趣、高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全能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作为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强调知识更新,单纯掌握现有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成为医学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这些能力的缺乏将会大大限制其日后从事的医疗工作。本课程设计选题、开题、预实验、正式实验、结项、答辩六个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如在实验环节,由于不同组别实验课题不同,选取的实验方法也千差万别,不会安排特地的时间讲解和演示,也没有足够的样本供学生练习,正式实验前学生需通过百度、google搜索文字资料、视频、mooc课程等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确保实验成果。实验环节出现问题,要首先自己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报请老师批准,调整实验方案。在答辩环节,学生既是答辩人、听众,又是专家、考评人。学生既要汇报本组项目,接受专家、同学的质询和评价,又要做为专家听、问其他组的汇报并给他们点评、打分和排序。这就培养学生针对自己的项目要有很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幻灯和语言展示能力,针对他组内容要有快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有敏锐地洞察力,能快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由于所有环节学生主导,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挑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5篇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院共有8家,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这些美术学院发展历史悠久,各种教学设施完备,学科建设齐全,知名度相对较高。它们在艺术设计的学科建设上大致分为环境艺术工程系、视觉传达系、工业造型系、染织服装系等单位,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非常详细的专业划分。以视觉传达系为例,内设商业摄影、平面设计、动画、影视编辑、装饰设计等专业。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内同样也设置有艺术类二级学院,一般都称为XX大学艺术学院或XX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此类艺术学院数量繁多,发展历史与学科建设也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二级学院始建于1990年以后,也有一部分二级学院是刚刚建立的。它们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教学与课程设置上参差不齐,学科建设也相对不完整。虽然这些二级学院经过数年的发展,也各自拥有了其特色专业,但由于受到资金调配、办学规模、专业建设等多方面的限制,与专业美术院校相比,在教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法国艺术类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国相同,也可分为“专业美院”与“综合性大学”两大教育体系。它们分别直属于法国国家文化部与法国国家教育部两个不同的政府机构。“专业美院”与“综合性大学”在艺术教育上的定位完全不同,并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向上也有着明确的分工。

法国的美术学院可分为造型艺术学院与装饰艺术学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美术学院与设计学院;其中装饰艺术学院在法国仅两家,它们分别是巴黎装饰美术学院和斯特拉斯堡装饰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在教学上以艺术实践教学为主,兼修部分艺术理论。学院内设不同的艺术工作室,如金属工作室、玻璃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等,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不同工作室的艺术实践课程。美术学院的学制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1~3年)完成学业后由法国国家文化部分别颁发DNAP(国家造型艺术文凭),第二阶段(3~5年)完成学业后由法国国家文化部分别颁发DNSAP(国家高等造型艺术文凭),相当于我国的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历证明。

法国公立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系或艺术学院大体上分为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两个方向,教学上与美术学院有着明确的区分,大部分时间以艺术理论与实验性艺术教学为主,学制上分为学士(License)、硕士(Master)、博士(Doctor)三个阶段。毕业后,由法国国家教育部颁发国家学历、学位证书。1~3年为学士阶段的课程学习,4~5年为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5~8年为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

法国的“美术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了互补,也各自凸显出其教学上的特色(侧重点),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为补充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不同方向的艺术类人才,同时也为艺术学科的深入理论研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艺术或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实践的教学模式上,同时为艺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建立起完善的理论基础。

根据中国艺术设计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虽然法国的艺术教育制度相对完善,但如果完全效仿,并不能有效地改善“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都是以“美术学院”教育为“蓝本”的,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综合性大学”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或者说“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归属于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学科,艺术不可能仅局限在一门学科中进行研究。我们需要所有艺术范围内各学科的融合,同样需要艺术范围外各领域的融合。这样“综合性大学”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先天条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美术学院”所不具备的资源,也是综合性大学二级艺术学院的决策者们与教师所应思考的问题。在某些综合性大学内开设的第二学历、学位教育,为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也为艺术设计的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学科领域的平台。例如某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选修部分建筑学院的课程,理工学院的学生选修部分艺术学院的课程,等等,这些都能够体现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综合性大学建设艺术设计学科或许应该转变不同于“美术学院”的教学思路,中国的美术学院对专业有着明确的划分,如果在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的设置上也完全效仿美术学院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学院框架,而受到二级学院人事编制的限制,不能为综合性大学每个学科配置一个优良的师资团队,同时也会对艺术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在大学范围内的有效重组,应该是改善现有教学模式,例如某某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假设把这两个学院重组到一起,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可能是仅针对两个专业在某一领域上的优势互补;但所带来的弊端是需要在综合性大学内摒弃美术学院的一些传统艺术学科。

本文以某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内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4个专业方向,虽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分割上与专业美院基本相同,但是在学分与课时安排上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一般综合性大学在课程设计总表上会划分出公共基础必修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4个模块,每个模块中事先规划好不同的学分与学时量。对于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本身,问题就出在了4个模块的划分上。以4年制本科教育为例,艺术设计专业的总学时为2336小时,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时数为692学时、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为128学时、学科基础课的学时为864学时、专业课的学时为652学时。从上述数据可以清楚得知,其中艺术设计专业课仅仅占4年教学总课时量的28%,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我们的问题出在4个专业方向共修的学科基础课上,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占4年教学总课时量的37%。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存在一些学科设置上的矛盾。艺术设计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是某些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模块的调整来完善现有教学设置环节上的不足。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其专业设置的共性,在这种共性体制的包容下,也不能忽视艺术设计专业个性问题的存在。

第6篇

【关键词】 胜任特征模型 临床医学 学科带头人 工作分析 团体焦点访谈

0 引言

医院的基础是学科,学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龙头,学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所在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质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1]. 现有的学科带头人考核评价指标过多地考虑了学科带头人的学历、论文、资历、工作表现和申请科研项目的水平、难度、特色与创新等量化指标. 缺乏对个体本质与深层次特征的测评, 如对组织管理能力、 成就动机等方面的测评, 因此往往不能客观、 真实地反映学科带头人综合素质[2-3]. 胜任特征与优秀绩效水平的相关性是稳定测量的[4]. 建立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将有利于医院临床学科带头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并为促进学科发展、 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根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参加工作分析调查的共494人. 男338人(68.4%),女156人(31.6%). 科室主任92人(18.6%),副主任75人(15.2%),机关干部62人(12.6%),科室主系列工作人员177人(35.8%),科室辅系列工作人员88人(17.8%).

1.2 方法

1.2.1 工作分析问卷调查 采用美国劳工部最新组织开发的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5个结构化的问卷进行信息收集,这5个结构化的工作分析问卷包括工作活动、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风格问卷[5-6]. 其中工作活动子问卷包括临床学科带头人与信息有关的活动、与人有关的活动以及与手工或者体力有关的活动. 知识子问卷调查的是与临床学科带头人相关的知识需求. 技能子问卷调查的是临床学科带头人所需的工作技能. 工作能力子问卷调查的是与临床学科带头人工作相关的能力问题. 工作风格子问卷调查的是与临床学科带头人的工作风格. 采用5点评分方式,即1=不重要,5=极其重要.

1.2.2 团体焦点访谈 在工作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研究方法,邀请包括临床学科带头人、医院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等5位专家,对工作分析问卷结果共同进行专家小组讨论,达成最终一致意见[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对工作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重要性选取重要的项目,得到临床学科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活动和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风格要求.

2 结果

2.1 工作活动分析 5个样本的对比分析发现,与组织以外的人沟通、审核资料,判断其符合标准的程度、估计产品、事件或数据、加工信息、收集信息、判断物体、服务或人的素质、发展目标和策略等7项工作活动在5个样本中均处在前10位. 记录整理信息、作出决策及解决问题在4个样本中重要性排名在前10位,向别人推销或影响别人、作出决策及解决问题在3个样本中重要性排名处于前10位. 5个样本中虽然只有科室主任是学科带头人,但是其他职位的任职者对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活动也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机关干部强调作出决策及解决问题这项工作活动,科室副主任强调记录整理信息该项工作活动的重要性.

2.2 胜任特征模型 对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风格子问卷的统计用SPSS进行分析. 这些问卷全部为5点评分,1=非常不重要,5=极其重要. 选取重要性等级在3.5分以上的项目. 共获得59项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9项,工作技能17项,工作能力17项,工作风格16项(表1).

表1 基于工作分析的胜任特征模型中学科带头人素质要求注意、记忆力、想法的流畅性、分类的灵活性工作风格正直诚信、领导能力、创新、合作性、主动性、毅力、关心他人、自我控制、分析性思维、可靠性、承受压力、取得成就/努力、独立性、适应力/灵活性、社交取向、注意细节

2.3 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要求 在工作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邀请包括临床学科带头人、医院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共5位专家,对工作分析问卷结果共同进行专家小组讨论. 参与者分别对胜任模型雏形中的各个要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合并相关内容一致的项目,同时删减不重要的项目,并补充参与者所提出的认为有必要的项目,在界定各项要素的具体定义后,最后形成了由18项要素构成的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模型[8]. 从胜任特征的理论层次角度来看,我们将18项胜任特征由里到外分为3个层次:个性品质,认知技能,管理能力(表2).表2 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

3 讨论

胜任特征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较新的研究方法. 通过构建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模型,将明晰学科带头人的素质要求,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考核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我们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和团体焦点访谈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这是方法学上的一个新的尝试. 结果发现,不同职位的任职者对于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活动有较好的了解,但是因为业务不同,对于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活动有细微的理解差别. 不同的工作活动需要不同的胜任特征,这也正好说明了采用胜任特征多维评价的重要性. 通过结构化问卷和团体焦点访谈,我们发现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18项要素,分为3个层次:个性品质,认知技能,管理能力. 不同的工作活动需要不同的胜任特征,这也正好说明了采用胜任特征多维评价的重要性[7]. 基于对工作活动的分析,我们发现5个职业样本,对于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活动理解基本一致,但存在细微差别.

转贴于 学科带头人作为团体的领头雁,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需要热爱所从事的专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以及弘扬救死扶伤、乐于奉献、廉洁行医的行业风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尊重客观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不搞伪科学的科学素养;能恰当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淡泊名利、公正无私、甘为人梯,做到以身立教,并为学术群体的楷模. 只有在各个方面德行垂范,成为科室中的榜样,才能够以正身之德引领科室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追求科室发展,才能够做到大公无私.

组织管理能力是学科带头人区别于一般科技人员的重要标志. 作为学科带头人,不仅自己要有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疾病诊治水平,而且还有带领整个学科不断发展的素养. 换言之,作为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 在管理能力方面,学科带头人的能力要求可以分为工作导向和人际导向两方面. 工作导向主要是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如何管理和发展科室. 人际导向主要是如何建立人才梯队,建立起和谐科室. 在工作导向方面,首先学科带头人应具有把握本学科的科研方向的能力,制定学科的发展规划以及具体的科研目标等.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论概括能力,能担当学术群体科研、教学的指导人. 能够有效地支配科室经费,在保证科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改善所属人员的生活待遇、满足个人发展需求. 制定科学有效的科室管理制度,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科室按正常方向经营. 作为科室领导者,要能够和同事团结协作能力,能与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和谐共事,善于发挥集体智慧和集体创造力,组织和协调群体开展协作研究.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科带头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意识和市场意识,需要为本学科的发展合理争取资源. 作为科室领导,需要成为科室的代言人,积极宣传科室,为科室创造与外部合作的机会,从上级部门争取支持,为科室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华危持,朱琴芬,王奕奕,等. 议学科带头人的学识素质和能力[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0, 13(4):245-247. [2] 仲理峰, 时 勘. 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 (2):4-8.

[3] 时 勘,王继承,李超平.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研究[J]. 心理学报,2002, 34(3):306-311.

[4] Spencer LM, 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222-226.

[5] Peterson NG, Mumford MD, Borman WC, et al. Understanding work using the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O*NET) [J]. Personnel Psychol, 2001,54:451-492.

[6] 李文东,时 勘. 工作分析研究的新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18-425.

第7篇

关键词 翻译理论 可译性限度 语言和文化 翻译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西方的翻译活动,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塞罗、贺拉斯以来,翻译学学派繁多。尤金・奈达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根据奈达的理论卡特福特应该属于语言学派。

1 卡特福特介绍

约翰・卡特福特(J.C.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学家,被誉为与美国的奈达、法国的穆南等齐名的翻译语言学的创始人,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语言学教授。为伦敦语言学派中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翻译理论家。196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Translation)一书。1982年包振楠先生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第三期发表《开拓翻译研究理论新途径一介绍卡特福特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介绍了他的从语言学角度展开翻译讨论的新理论。1991年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穆雷先生的中译本。

2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介绍

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从翻译的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了是什么是翻译这个核心问题。

3 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可译性限度(1imitsoftranslatability)是著作的第十四章讨论的重点,卡特福特认为:“当源语和译语文本或其中的语言单位与相邻(至少部分相同的)实体特征相关时,就构成了翻译的等值关系”(P60,7.4)。但是他同时指出:“在完全翻译中,语境实体的‘相同’问题很难处理,它与‘相同’这一问题有关,再不然就是与源语和译语分属的文化(在广泛的不严格的意义上)的‘相同’有关”(P61,7.15)。由此可见卡特福特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翻译的不可译现象,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如双关语,歧义语等;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现象,这主要是由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时代背景等非语言因素造成的。

3.1 语言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在第七章“翻译等值关系的条件”中,卡特福特指出了可译性的某些绝对限度,“即:媒介之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同样,媒介层次同语法和词汇层次之间的翻译也是不可能的。”为了实现翻译过程,“源语和译语的单位必须与实体的相同特征(至少是部分相同特征)相关。”就英汉两种语言来说,无论是音节还是音位还是单字都不存在任何相似的地方,因此,“在语音实体和字形实体之间,以及二者中任何一种与语境实体之间,绝对不存在相似性。”即在这个层面上,语言是不可译的。

语言的不可译性的一个表现是双关或是歧义语,在这里,卡特福特举了一个奥格巴(Ogaden)和理查德(Richard)关于阿米巴(变形虫Amoeba)的例子:

“Realizethysel£Amoebadear,saidWill,andAmoebareaii-zed herseI£and there was nO small change but many Checks 0nthe Bank wherein the wild Time grew and grew and grew,”

这里的Bank在英语兼有银行和河岸的意思,作者也想让读者在这句话里同时体会到这两个意思,但汉语里银行和河岸是两个单词,在这里是实现不了对等的。

虽然语言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卡特福特并没有否认翻译的可能性,他认为:语言之间的形式差异并不妨碍找到翻译等值成分,只有当原语的形式特征本身就是一种行文功能上相关的特征时,形式上的语言差异,即原语和译语之间语境实体组织上的差异,才会产生无法翻译的情况。

3.2 文化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如果对原语文本功能上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的一部分文化中却不存在时…就可以导致所谓文化的不可译性(cul,tura~untranslatabilty)”。这种不可译性不象语言的不可译性那么绝对。

卡氏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是日语、芬兰语和英语里的sauna和bathroom或bath,芬兰语和日语里的bath可以是公共行为,但是英语里的bath通常是私密的洗澡行为。芬兰语里的bath不包括在热水里浸泡,也不包括洗身体,但是日语和英语里的bath都包括在热水里浸泡,而且是在室内进行的。

由此可见,说话人的社会地理身份可以决定译语等值关系的主要语境特征。

第二个例子是服装。日语里的eld表示的含义是“用腰带系紧的宽松长袍,男女都可以穿,在日本旅店或旅馆中供客人穿用,既可以晚上在室内穿,也可以在室外上街或在咖啡馆穿,并可用作睡衣……”在这些语义特征里,有很多的英语词汇可以表示相似的意思,如:dressing-grow,bath-robe,house-coat,pajamas,night-gown等,但是没有一个英语单词和这个日语语境特征的所有范围相关。没有一件英国服装既可以在睡觉时穿,又可以出门上街穿。因此,在某些文本里就不存在翻译的等值成分,在这里就有翻译的可译性程度的存在。

第三个例子是某些抽象词汇如democracy等。卡特福特认为这些抽象词汇的不可译性很小。越是抽象的意义,越是可以在几种语言里都可以找到可辨的,相似的音位或词性表现形式,有着共同的语境意义。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就是在译语里找到原语的等值搭配形式,文化的不可译可能就是搭配的不可译,即在译语里找出等值搭配的不可能性。造成这种不可能性的原因是“一种特定的原语词汇单位可能具有译语的近似等值成分。这种近似等值成分在原语文本中与特定的原语文本搭配正常,但与译语等值单位搭配的可能性较低。”

第8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多样化 平等化 主体化 开放化 现代化 客观化

开放性教学与传统的封闭性教学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注重“以本为本”、“从本到本”,生硬的将一些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从不将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呈现出内容单一化的特征。而开放性教学不再以教材内容为唯一依据,还将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相联系,将新颖、贴切、生动、有时政性特点的材料引入课堂。注重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具体表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概括材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使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观点、理化,揭示知识之间、知识和理论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能力、贯通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师生关系平等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高高在上,占据着绝对权威,主宰着课堂,,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开放性课堂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与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同学型师生关系。而同学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确立同学型师生关系是对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孔子强调“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因为同是学习者,所以,学生因与教师的角色不同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这种心理认同的结果是心理自由,而有了心理自由,学生就不会产生逃避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学生来说,教师又是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同学”。这个“不一样的同学”必然会受到大多数同学的特别关注,由此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向师性”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心理基础,因为它只有期待、亲近,而没有排斥、回避。同学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教师放下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心理,纠正对学生人格的藐视态度,向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并以此赢得学生信任进而彼此接受的开放过程。这一开放过程无论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三、学习方式主体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并且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习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方式窒息人的思维与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开放性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们共同强调的一点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如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等的自主选择、自主调控,合作学习强调团队中的个体要承担个人责任,而探究学习则更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动手实践和体验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

四、教学方式开放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主要表现为(1)老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4)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5)老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6)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给学生,学生唯命是从;(7)老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8)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意见)适应学习内容;(9)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10)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这种教学方式反映的是社会本位、教师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眼中无“人”的教育。这种教育只会禁锢、封闭、奴役和钳制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奴仆和顺民。开放性课堂教学强调教学必须以“引导”为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引导是开放的,不仅包括课内的引导,也包括课外实践活动的引导,不仅包括知识观念的引导,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引导才能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使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求知者。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教师一张嘴,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的又一特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多媒休教学的突出优点在于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寓理于事,寓教于乐,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多种器官的功能,更大限度调动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

第9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利;主题

随着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专利申请逐渐成为科技从业者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受到普遍关注[1]。生命科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带给世界无尽的变化,小到新基因、新蛋白的发现,大到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每件发明都蕴涵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如何充分运用专利手段,最大限度的合理保护所获得的发明创造,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每名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2]。

对于发明创造的可专利性主题,各国专利法均有明确规定。对于临床医学研究,我国专利法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在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明确指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而对基础医学研究领域,专利法则仅给出了原则性条款,多数细节由《审查指南》加以明确,客观上造成该领域研究人员对于可专利性主题的不明确[3]。因此,很有必要对于该领域的法律规定等加以明确,以促进科技人员对于自己做出的发明创造进行更好的保护。最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专利主题包括:

1DN段、基因、蛋白质

1992年中国修改专利法,允许对化学物质实行专利保护,由于DN段、基因、蛋白质是化学物质,因此可以在中国获得专利保护。当然,这种保护是有严格限制的,它必需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或提取出来的物质,其结构、形态或其他物理或化学参数是现有技术中不曾认识的,并能被确切地表征,且在产业上有利用价值。其核心不妨简单理解为:首先该DN段、基因或蛋白质必须是新的,且必须有证据表明该物质有产业利用价值。如果人们仅仅是从自然界中找到了一种以天然形态存在的基因、DN段或蛋白,那么它将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发现,而不能得到专利的保护。

2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它可以模拟不同的疾病特征、存在状态等,从而大大提高研究效率和针对性。“哈佛鼠”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将一种致癌基因重组到非人类小鼠体内,得到了对致癌物质极为敏感的实验动物模型。“哈佛鼠”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美国和欧洲的专利授权。由于专利制度的历史、技术发展的水平等差异,我国目前的专利法仍规定对动物和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也就是说,当前,各种动物模型包括转基因动物在中国仍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3微生物

根据中国专利局《审查指南》的解释,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因此是可以授予专利的主题。与基因等相类似,未经人类的任何技术处理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由于属于科学发现,且不具有工业实用性,也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范畴。对于组织培养物、新细胞系、新载体等,尽管尚无明确的解释,但我们认为可以作为化学物质中的微生物获得专利保护。

4新的生物技术方法

方法专利是生物医学领域中适用范围最广的可专利性主题,可以分为已有产品的新的生产方法和新产品的生产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仅基因、蛋白、DN段、微生物等可授予专利权的新产品的生产方法可获得专利权,动物模型等不可授予专利权的新产品的制作方法也可获得专利保护。

由此可见,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之一,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发明创造尽管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能成为可拥有产权的财产,只有达到法定条件,并被法律赋予了保护权利也就是专利权的知识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否则,知识就只能作为一般的社会财富,由全人类所共有。而在明确了可专利性主题之后,也只有不断深化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程度,及时申请专利,准确申请专利,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王澄. 专利保护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J]. 知识产权. 2011,6:53-57

[2] 曾心茁. 美国PCT专利申请分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0,11:70-74

[3] 韩世炜,彭茂祥,冀小强. 我国生物专利申请中的问题分析和应对研究[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1,6(3):35-37

[4] 姚雪芳,丁锦希,邵蓉. 我国医药专利申请审批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5:47-5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