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6:23: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点

第1篇

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整体偏低,相对于国家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要求以及中小学教学开展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点各方面:

(一)预算管理不够规范

中小学学校在财务预算管理不太规范,预算管理基本上沦为了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教育拨款的工具,每年就是根据上一年度预算进行简单的调整,预算的科学性、全面性不理想,同时在财务预算执行方面,预算基本上流于形式,得不到较好的执行。这就导致了学校财务预算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财务预算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凸显,严重影响到了财务管理水平,给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财务支出管理粗放

对于中小学来说,财务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内容就是财务支出管理,这是因为其收入来源单一,就是上级财政拨款。在财务支出管理方面,很多中小学因为对于此项工作重视不足,结果使得财务支出控制乏力,没有完善财务支出制度、流程,发票审核不够严格,支出审批权限过于集中,缺少民主决策程序,这使得有限的教育资金被严重浪费,很多学校都出现收支失衡的问题,甚至会克扣教师工资进行填补,影响到了学校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固定资产管理落后

中小学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包括教室、场地、设备等等,这些固定资产是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些年国家对于中小教育拨款额度越来越大,中小学固定资产购置越来越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彰显。但是很多中小学重视资固定资产购置,忽视的固定资产管理、维护、使用,结果导致花费了大量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还出现了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创新路径

针对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中小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给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跃上新台阶。

(一)加强预算管理创新

“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预算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及内容,中小学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创新,突破将预算管理仅仅作为申请财政拨款的固有思维,注重学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深度分析,引入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办法,举例而言,可以引入零基预算、全面预算等方法,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同时加强预算的执行刚性,没有发生预期之外比较重大的事情,必须要做到预算的全面执行,这样就能够最大的限速的发挥财务预算对于财务支出控制、引导作用,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二)加强支出管理创新

在支出管理创新方法,中小学应本着节约使用、民主决策、审核规范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支出管理创新,对于现有支出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一个客观审视,并根据财务管理创新需要,在财务支出管理方面引入新思维、新方法,保证财务支出的规范性。中小学有必要对于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明确财务支出范畴以及财务支出审批流程,并公之于众,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引入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方法对于财务支出进行监督,发现财务支出违规及时进行纠正。

(三)加强资产管理创新

中小学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不能只重视资产购置,却忽视资产管理,从固定资产管理重心来看,需要进一步向固定资产使用、维护等方面转移。将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维护,让固定资产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固定资产流失,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B

面对高校固定资产数量猛增的现状,以及学校整体层次和学科布局分散的复杂格局,在管理方面创新的探索中,除应强调守护国有资产的职责,还必须认识到,始终围绕服务教学科研的宗旨,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资产,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助力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才是管理的终极标的。这就更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的难度。目前的现实是,学校资产管理的涉及面广,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创新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应该说任重而道远。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的症结

1、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和缺乏资源共享

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绝多只注重财政拨款是否到位,但在积极的申请购买仪器设备、尤其是实验室一些教学仪器设备、专用设备之前,普遍缺乏可行性论证,往往造成采购完成之后,或是到货安装时不符合场地要求,或是到货的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较长时间没有投入使用。同时,不计经济效益的管理,促动了高校中有些使用部门有着多占多用的想法,造成了大量的设备闲置不用,不能正常发挥功效甚至闲置,直至在全新状态下的陈旧报废。另外,目前实施的学校固定资产的分级管理,也使得使用部门间缺乏沟通和协调,致使公共资源无法共享。建设资源共享的平台已经是刻不容缓。

2、资产清查困难重重

目前高校资产的急剧增长,以及一校多区的分散的状况,使得固定资产分布广,但是管理人员有限,这就造成了例行清查历时长并难于彻底,致使很多设备帐物混乱。同时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使用单位有自行采购、自行报销的可能,此后却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登记,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帐外设备。

3、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

由于手工记账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便之处,为此,现在多数高校已经使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软件。但是这些软件在开发时缺乏与使用单位的沟通交流,在开发过程中又缺少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理论知识,致使软件虽然多种多样,却都只偏重于设备仪器,而对于其他如房产建筑、图书馆、运动场等固定资产,就连录入都困难,因而无法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全貌。另外,我在使用一些软件之后发现,其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建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与软件开发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做到售后不断完善更新。这必将能够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二、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的思路

1、加强预算管理和采购计划

高校的预算管理通常是指由财务部门实施的预算资金筹集、分配、监督和绩效评估等行为。预算资金是固定资产采购的主要来源,高校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和日常维护保养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推行资产预算,把资产预算作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改革,切实把资产增量审核与资产存量结合起来,从资产预算编审开始,逐步延伸到资产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同时,应根据预算制定严谨周密的采购计划,确保资金投入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符合实验室等专业建设规划。预算与采购计划的制定,应该是纵向与横向相的交叉结合,通过校领导、资深的专家学者、财务部门,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教学单位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论证确定可行的全校采购计划表。

2、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的周期性管理有力的保障,以做到时时处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实名制度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是为了有效、全面了解现有设备的状况。另外,实名制度则是按照“谁使用谁保管,物有所属,物有所归,物有所管”的原则,从而保证资产有相应的监管责任人。通过定期、全面或局部的固定资产的资产清查,更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的资产责任意识,提升使用人和管理者的资产维护观念。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实行年终抽查与使用部门盘点相结合。各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对其所属名下资产至少每年年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照现行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固定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分析,防止积压闲置,盘活资产,最终将形成资产的清查报告。以做到物尽其效。

(2)建立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制度

现在,多数高校的现状是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对于多年不用的闲置设备或者损坏严重的设备,没有做到及时的报废清理,造成大量实验室用房的占用,无论在使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上对于教学都没有价值,所以应该建立固定资产的定期报废制度。也可通过转售或者拍卖的方式将此类资产进行处置,回收资金用于现有设备的维护或者新设备的采买。但是要注意的是,设备是否已经报废要经过专业部门的技术鉴定后在进行处置,避免随意处置。

我认为这关键的工作,就是比照企业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框架。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诸如可行性论证、计提折旧、效益问责等措施,是在长期运行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3)搭建培训学习平台,构建清晰工作流程结构图,明确具体职责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既属于管理类范畴又有着专业性、技术性,要想真正的把资产管理好,需要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多参加各高校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工作方法。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方面构成的,所以业务的整体运作,必须明确人员的职责分工,构建清晰透明的工作流程图,并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辛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协同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3(2)

[2]程雷薛瞧瞧.论高校固定资产网络管理模式的变革取向.[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3]陈潜心.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

第3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创新;途径

医院管理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也已经成为必须任务。随着现代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发展,医院管理也得到较快发展,并且也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创新。作为医院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医院管理创新加强重视,在分析当前所存在问题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医院管理创新,从而使医院管理工作能够得以更好开展,进而促进医院能够得以更加良好的发展。

一、当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合理性

在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资金管理而轻视实物管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目前仍旧比较混乱。很多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及更新固定资产过程中,对于投资项目投入及产出效益缺乏合理分析与评价,在可行性分析方面只停留于形式层面,最终导致对固定资产购置及更新存在很大盲目性特点,或者投资项目工期比较长,资金回收比较缓慢,所产生投资效果比较差,最终导致资金浪费情况出现。另外,对有些新建工程而言,虽然已经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仍将其当作在建项目工程,未能够以固定资产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一些需报废固定资产未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导致出现账实不符情况。

2.医院管理缺乏高素质人才

随着现代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同时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及发展,这一点在医院管理创新方面属于基础条件,而科学技术创新与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高素质管理工作人才比较缺乏,很多管理人员并非管理专业毕业,对于专业管理学知识及相关技能缺乏了解,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未能够对现代化管理方法及理念进行利用,最终所导致结果就是管理效果不理想。另外,医院对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缺乏重视,未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及培训,导致其专业能力及素质很难得以提升,最终对医院管理工作较好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3.医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院内部控制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医院管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就当前医院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工作人员均未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重要性,对内部控制未能够充分认识及理解,其管理结构缺乏合理性,同时由于内部控制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医院内部控制效果不理想,在经济业务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比较缺乏。另外,很多医院内的内部审计部门均以相应机构形式存在,所配备审计人员也比较少,独立性比较缺乏,同时也不具备相关权利,未能够使其审计监督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则必然会对医院管理及其创新造成不良影响。

二、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有效途径

1.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能够较好实现医院管理创新,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作为医院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转变以往管理理念,对于医院内资金管理及固定资产管理均应当加强重视,应当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从而为更好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引进及更新固定资产之前,应当对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全面深入分析其投入及产出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能够产生较好效益,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购进,从而保证固定资产购置及更新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情况。第三,对已经完成的固定资产项目,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将其真正纳入固定资产范围,对于报废的一些固定资产,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能够账实相符,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得到较好效果,进而保证医院管理创新能够得以实现。

2.加强医院管理人才创新

在现代医院管理工作过程中,为能够使医院管理创新得以较好实现,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具备专业素质人才。医院及其管理部门应当对专业人才加强培训,使其素质能够得以提升,并且应当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对先进管理经验及管理知识加强学习,并且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真正内化这些知识内容,从而对其进行更好应用,最终实现创新,同时,应当对医院管理高素质人才积极引进,充实人才管理队伍,同时也能够使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较好作用。另外,对于医院内中高层管理人员,医院应当对其加强培训,使其能够将先进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掌握,最终能够使其医院管理工作中发挥出较好作用,可协助管理人员实行医院管理,这在医院管理创新及医院发展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3.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医院管理实际过程中,医院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控制制度,从而使内部控制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使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能够得以形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与企业管理经验进行有效结合,积极构建预警体系,通过对相关知识及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风险预测及分析能够得以较好实现,对相关风险资料进行收集,在对现有资料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实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医院管理及发展情况能够得以较好反映,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策略实施医院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医院管理更加符合医院发展实际情况,才能够使医院管理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加强科学技术投入

在医院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为能够使管理创新得以更好实现,使医院管理得到较理想的效果,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加强科学技术投入。作为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对相关管理技术及技能加强研究,从而能够掌握更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及技术,并且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这些技术及方法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医院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使其得以更加理想的发展,使其更好服务于医院整体发展。

三、结语

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医院管理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医院稳定良好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保证有效医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当前医院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医院管理充分重视,积极分析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医院管理创新,使医院管理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以保证医院得以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泽安.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4)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医院 财务管理 创新和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创新。就目前而言,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行,抓住医疗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机遇,创新发展医院财务管理是现代医院的必然选择。如何创新发展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概述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

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从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上看,医院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院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二是财务分析与医院战略管理。

1、医院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可以说是医院的核心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水平。对现代医院财务管理而言,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决策、计划及控制等方法来组织医院的财务活动的,是处理医院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从医院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上看,新形势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对于促进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院经营管理中,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清楚地了解医院的整体运营状况以及获利情况,了解医院的整体运营水平和经济实力,这样有助于医院的持续平稳运行。

2、财务分析与医院战略管理

医院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医院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由图1可知,处于不同时期的医院发展阶段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医院扩大规模时期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偏重工作量指标,工作量指标主要包括门诊人次、出院人次、工作量完成率和闲置人数,力求通过提高工作量达到为医院增收的目的。而在医院提高效率阶段,其战略目标定位在周转率指标上,即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天数和药品比例,强调医院的发展战略是提高效率。此外,在精细管理阶段,其战略指标又发生了变化,转变为病人费用结构指标成本率、各类费用,试图通过精细化管理改善结构,控制支出。不难看出,医院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要与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战略。

二、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严重制约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医院药品收支管理运转困难、医院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医院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不强、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是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医院财务管理普遍存在重资金、轻实物的管理思想,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目前大部分资产实际使用和直接管理权在各个科室,没有统一管理,削弱了财务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益,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2、医院药品收支管理运转困难

医院药品收支管理运转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药品收支在医院业务收支中占有很大比例,医院财务管理由于忽视了药品收支的重要性,使得医院药品收支管理运转困难。有些医院药品进货渠道不规范,价格不一,药品质量问题存在着安全隐患,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加之药品存储量不合理,药品短期和药品积压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都给医院药品资金周转造成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医院的信誉和发展。

3、医院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瓶颈。在许多医院财务管理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不能在全局上把握医院财务管理的走向,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管理风险,这种保守的财务管理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使得医院的经营处于高风险状态,一旦出现财务问题,将给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医院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医院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不强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举步维艰。就目前而言,医院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不强,进行预算工作时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医院财务预算的效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许多医院普遍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无法做出详尽合理的医院财务预算,不能通过预算实现合理控制开支的目的,这样的医院财务预算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性的节省资金的效果。

5、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也使得当前医院财务管理陷入困境。目前,医院的发展更多地注重于精湛的医疗设备,忽视了医院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即使拥有优良的设备,没有高素质的操作人员也是枉然。在财务管理方面,医院缺乏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财务人员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了解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1、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应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对各科室提出的配置医疗器械和采购药品计划要认真研究,综合考虑重置资产和闲置资产在医院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制定出合理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有效防止无计划购置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固定资产购置方式上要积极推行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的办法,严格做好资产验收工作,保证入账手续真实、齐全,坚持采购、验收两条线的原则,对质量不过关的器械、药品坚决退回,有效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2、加强医院药品收支管理

加强医院药品收支管理是创新发展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必经之路。药品是医院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药品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应加强医院药品收支管理,建立药品管理组织,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可以确立由业务副院长负责,以确保用药安全,责任到人、分工明确。采购与药库管理人员负责医院的药品采购和保管工作,采购渠道要正规,不能购买三无产品,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另外,根据每月由微机输出的各类药品消耗动态,按时编写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

3、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监控

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监控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预警指标是测算医院风险的主要财务依据,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监控,可以通过设立科学的预警指标来实现。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对每一个具体的预警指标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临界值,以判断医院财务情况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制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财务管理人员及时统计计算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找出风险存在的根源,及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4、健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健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对于创新发展现代医院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重视成本核算体系的重要性,健全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体系。具体说来,健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应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将医院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费用进行分析汇总,严格按照医疗服务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做到全面落实成本核算,进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5、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素质

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还表现在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方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重视财务管理人才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医院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优化医院财务人员素质,使其能严格把控医院资金的流动状况,进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医院药品收支管理、强化医院财务风险监控、健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素质,面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探索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创新发展医院财务管理,进而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凭:医院固定资产的网络化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10(3).

[2] 张振敏:试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卫生经济,2008(5).

[3] 潘焕喜: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6).

[4] 张建平:试论新时期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财务制度的创新[J].科技信息,2010(34).

[5] 赛岳: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9(8).

[6] 李春凯、康伟华: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之浅见[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5).

第5篇

【关键词】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

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分布广泛、管理链条长、设备生命周期长、资产数量大、分布广、变动相对频繁、实物变动与价值变动不一致等特点,这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创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程序,形成新增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卡片日常管理、资产变动管理、资产报废管理、废旧资产价款回收管理等一整套管理流程,实现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

近年来,为了加强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提高电网资产质量,电网企业多次组织了资产清理工作,但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仍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一些工程的决算时间跟不上,使得财务部门在对资产进行统计是,无法得到第一手的资料,造成脱节;二是一些工程属于捐赠性质,而一些用费支出虽然属于资产,但是财务部门在处理这部分资产时,没有算入成本中;三是管理手段的要求不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数值与设备管理记录的台账数值不一致;四是一些基础数据缺乏,在对实物进行归类时,无法准备判断;五是管理不善,对数量多、分布广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脱节,问题发展不及时。

2.职能化条块管理

在传统的电网企业中,条块分割、管理分割成为常态,部门直接互不买账成为常态,也就造成了资产管理、技术管理、运营管理的不协调。比如,管理基建资料的部门,不能够及时将资料提高给资产管理部门,容易造成资产管理不佳;管运用维护的部门只知道如何保证机械的寿命、保证工人的安全,而忽视了发挥设备的最佳价值,在更新换代上与财务部门的想法不一致;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3.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近年来,电网企业越发注重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资产管理方面,信息管理还远远跟不上。但是,企业的不同部门,根据职能分工的不同,通常都会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但是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形成了信息的“孤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信息化水平较低。

4.人员素质不高,缺少专业的组织机构体系

如今电网企业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实物保管和管理部门对每年的实物资产清视不够,存在只签字不盘点的现象,同时相关的人员缺少专业素质,财务人员不认识设备,生产人员不知道什么是资产,这样的资产盘点过程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内部控制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建议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逐步实现电网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目标的转变:

1.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基础

电网企业在国网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应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和规定,将管理活动制度化,有利于分清职责,明确责任,落实要求,有利于对现有固定资产信息实时性、真实性、准确性的控制。

2.依托科技创新,全面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ERP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是物资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性突破,提高了管理效率。作为电网企业而言,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也要充分发挥ERP的作用。要充分运用ERP系统,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记录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将资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在案。同时,加强ERP的运用和推广,变成每个部门的信息功效平台,让部门之间联动起来,不断提升资产管理的实效。

3.深入现场,严格盘点,使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有机结合

要有效改变财务人员和生产人员知识面狭窄的缺点,在互联互通上做文章。因此,要加大对不同部门的培训,对于财务人员,要对固定资产的性能特点、运行状况,车间的使用人员、使用时间等进行全面了解;而生产人员,也要让其明白基础的财务知识,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账务处理等必须掌握,从而更好地维护固定资产。

4.规范检修流程,控制成本支出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维修尤其是大型电器设备的维修是一个成本支出的大项,也是内部控制的重点方向。因此,在对设备的检修方面必须严格制定程序,一方面,既要严格地执行好设备保养和维护的程序,按周期点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要对设备的维护设定严格的审批程序,由使用部门提出问题,设备维修部门检测后,根据需要维修的程度出具相关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后实施。

5.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和考核

为了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可以使用内部稽核、专项检查等手段,监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披露制度执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同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创新与人员的绩效挂钩,积极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四、结语

固定资产是保证供电企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产生效益的源泉,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对供电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得好,可促进资本集中运作的发展。反之,则会造成企业资产利用效率降低,不利于资本集中运作。

参考文献:

[1]马桂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为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公立医院正常履行职责。固定资产作为公立医院运行的基础,是医院资产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够,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既涉及会计知识,又涉及财务管理、管理学等知识,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水平。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要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资产管理长期缺乏监督和控制。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转的需要,更是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公立医院持续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和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我国固定资产管理理论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公立医院基本建立了资产管理部门或管理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有了管理部门,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格局,但是从实践来看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职能科室于一些共同管理的资产缺乏有效沟通,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仅仅是挂在墙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存在重视采购,管理松散的问题,往往是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有效搭配和集中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浪费。资产清点、盘存制度不健全,部分公立医院根本不进行资产的盘点和清查,按照管理相关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每年必须清点一次。部分公立医院只是账上有资产,实际资产有多少,根本不清楚,固定资产借用、挪用等问题较为突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

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对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会计准则之前,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不显示任何的折旧,只是反映资产的原始价值,部分固定资产已经处于报废阶段,只要不报废就在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数值过大,实际资产不符,账实不符较为严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国家财政部门要求要对应提未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然而大部分公立医院仍对原有资产未进行折旧计提。在固定资产发生损耗或因为技术创新部分资产陈旧或者其他原因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计入当期损益,会计核算要本着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部分公立医院由于工作繁杂,并为计提减值准备,不能充分估计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或因素,没有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原则,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混乱、维护不及时

在公立医院中,由于对资产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是注重医疗水平,忽视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对固定资产多头无序管理,财务科管理会计核算和入账,资产管理科管理资产的日常维护和入库,各科室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各科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无专人负责,责任不明确,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的入库、保管和使用缺乏明确的责任人,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管。部分固定资产长期闲置,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四)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滞后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受到各种体制、思路、机制、技术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使得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总是停滞不前,在信息化管理领域总是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解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很难提升。信息化建设硬件不足,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开展较晚,使得技术设备常常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各种快捷、高效、低成本的业务管理方式无法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建设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

(五)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够规范

虽然我国公立医院统一实行了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和阳光采购,但是一些医院在采购程序和方式上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一些医院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违纪违法的问题频发。固定资产采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有市场监督和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内部监督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出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严格固定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目标,从规章制度层面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二是加强制度执行,严格奖惩。建立固定Y产管理三级责任中心,资产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和使用部门责任层层落实,实行责任到人机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加强考核和约束,让制度落实到行动中。三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问题入手,加强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根源,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集中管理。

(二)落实新制度,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水平。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对于以前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要限期计提折旧,落实好新医院会计制度。要通过清查盘点,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科目的管理,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维护

对固定资产根据入账价值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各项资产管理的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到人。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定期排查维护制度,将资产维护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水平,为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加强资产更新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利用“PPP”等模式着力更新一批固定资产,提高医疗水平和改善人民群众高的就医环境。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财务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相融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置专门的机房,与医院管理系统相衔接,及时采购和报废相关资产,简化审批手续。与财务系统相衔接,做到账实相符,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资产的评估,及时分析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更新,是否进行报废,能给医院带来哪些经济利益和运营风险,通过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评估机制,对于使用效率低,影响医疗改革,阻碍医院发展的一些资产要及时处置,一些亟需资产要及时采购。

(五)规范固定资产采购程序和流程

制定固定资产采购审批程序和报废清理程序,完善资产入账流程,从制度设计和流程设计上避免出现漏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改善现有的采购流程和采购管理组织,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采购程序和流程,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探索实施集中采购,组团采购,降低资产采购成本。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机制,着力解决内部控制和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要加强预算管理和控制,对于超预算或者没有预算的采购项目要一律暂停。

小结

在新医改和新医院会计准则实施的大背景下,本文针对公立医院改革中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认为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三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混乱、维护不及时;四是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滞后;五是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够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韦杰.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扩张与长期债务融资分析[D].山东大学,2015-05-28

[2]朱俊利.负债融资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过度投资影响实证研究――以B地区公立医院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5(7)

[3]姜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改进举措[J].中国卫生经济,2015(9)

[4]杨蓉蓉,曾咏青,邓杜敬,朱玉莲.内部控制机制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3)

[5]]雒敏,王志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

第7篇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 固定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18-02

多校区高校主要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校区,这些校区互不相连,甚至不在一个市区,但是法人代表是同一个人的高校。此情况主要形成于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在教育强省、教育兴市的口号下,各地纷纷建立了集教学、创业、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城,要求高校在大学城中建立新校区,由此出现了多校区高校的事实。它主要有两种模式:(1)合并重组形成的多校区高校;(2)新建扩建形成的多校区高校。

一 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随着高校校区数量的增加、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布局调整等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问题的出现,使得一些原本存在的问题凸显。

1.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

如合并重组的高校,各个校区沿用原校区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实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同时,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教学(务)部门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后勤部门管理基建房产及一般设备。合并之前,各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不同,办学实力、基础设施和办学设备条件差异很大,从而使合校之后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整合。在建筑物、设备方面,重复设置率高,但又难以搬迁集中使用,造成合并高校固定资产大量闲置、贬值。高校合并的本意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享,提高效率,但由于各个校区存在一定空间距离,难以实现资产设备共用、共享,变成理论上的固定资产共享,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困难重重。同时,多头管理使高校的固定资产在使用管理上职责不明确,教学仪器设备和行政设备不分,重复购置现象屡屡发生。

2.高校没有依托信息网络建立固定资产的共享机制

高校合并中有些校区的专业和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性,很多资源也都具有各自的特性,但校区的基础设施、校舍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都必须建立,而有些固定资产配置(如图书馆、公共课等信息资源)由于没有依托校园网等信息化工具,无法建立起合适的共享机制,造成固定资产重复添置、闲置和贬值。

3.高校资产管理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少,专业人员更少

第一,人员不固定,有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但由于任务烦琐、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院系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多为行政人员兼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只能行使一般的管理职责,难以提出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综合利用的建议和方法。第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大多从各个部门抽调出来组建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缺乏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难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4.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部分资产体外循环,流失严重。有些部门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广开财源,设置小金库发放福利,这是严重违纪的行为;有些部门利用部门资源和外面合作办班、接受捐赠、自购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有相当部分没有验收入账,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严重;有些高校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竣工验收、决算、移交、工程决算审核等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也导致了未能及时入账和账外资产的形成。

二 高校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

1.建立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新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高校需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各校区固定资产归口管理,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在各校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派驻人员,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调配与管理,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益。高校还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固定资产制度化管理。对于合并高校而言,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并对各校区资产进行清理登记,编号建档,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职责、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使用、维护、转让、报废等专项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管理制度,产权登记、转让和资产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2.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审计部门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和基建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降低采购(建设)成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3.加强固定资产的环节控制,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首先,加强对部门创收经费的管理;其次,加强接受捐赠、自制或改建固定资产的管理;最后,加强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

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活动管理

学校严格按规定程序组织招标统一采购,避免各校区在资产购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节约投资,预防腐败现象;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严把验收关,防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

5.充分运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合理地管理多校区的固定资产。根据管理的节点需要,设置二级管理模式。第一级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人,第二级为各校区或各二级学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人,各级之间利用校园网,实现校区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固定资产的优化与合理配置。

6.加强固定资产专业人员的培训

要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老师和各院系专(兼)职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业务能力;同时,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倾斜,设置职业规划,留住人才。

第8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行使各项职能,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任务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以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变革和资产管理制度相继出台,单位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是时代的需求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必须牢固树立“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的新理念,改变“重钱轻物,重用轻管”旧观念,充分认识加强资产管理的必然性、重要性、紧迫性。

1.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单位都无法离开固定资产而单独存在和运转,继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后,资产管理成为改革关注重点,可见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财政投入事业单位的资金逐年加强,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相对变大,变的更加琐碎,也使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十分紧迫而困难的任务。如果财政财务工作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或缺位,那么不管资金管理方面做得多好,其财政财务工作也是不完整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财政财务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科学化的表现。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关注,政府也在规范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中央和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和文件,为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一定依据,对促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无论从中央还是从地方而言,各种政策的相应出台使得了固定资产管理向有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的条件日渐成熟。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是时代改革的需要

1.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定期盘查制度

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定期盘查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购买时一味追求“小而全…超前…‘高标准”,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不断增加的账外资产,往往流失个人手中,随着退休调离而“物随人走”的现象突出,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2.资产类别划分不具体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固定资产的划分,既要以财务规则为依据,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的性质差异很大。如普通型照相机,未大批购买的办公桌椅等,按低值易耗品处理,不去按固定资产类管理。而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善,使用几次后,就物易其主了,为个别人侵吞造成可乘之机。一些单位负责人只知产权登记这个名词,却根本不理解其含义,没有国有资产的观念,对资产管理主观随意,常常会“随意变卖低价处理”单位资产。

3.管理基础工作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如资金管理基础工作那样被重视。从事业单位特点看,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和政府负担,其性质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存在本质区别,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计成本,导致事业单位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的意识方面比企业薄弱。从事业单位管理看,各单位长期以来对资金管理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健全,而资产管理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未能形成较完整的管理体系。通常人们对财务的认识都停留在资金上面,固定资产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对其管理制度的陌生和不认可,甚至认为固定资产并不涉及事业单位的任何利益,重视程度不高。从事业单位人员看,在资金管理上每个干部和职工都知道要遵纪守法,否则就是违法乱纪,要被追究责任。这又造成固定资产增减,出入库、领用、台账、资料归集、登记、实物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未能得到完全实施,从而使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应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创新管理方式成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心竞争力

1.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此,任何单位务必从思想上统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国资观念,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单位领导,更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协同配合,促进我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

首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实行固定资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为此,要在本单位建立资产问责制,做到在资产配制、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其次,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日常管理职责。既要做到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对,期末会同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又要做到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第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使用人(责任人)要承当相应责任。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要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确认到具体使用人(责任人),并明确各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即:一般干部直接对自己使用的资产负责,资产管理员对本处所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负总责。

3.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改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首先,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增强财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财务入账时认真审核,与资产部门加强沟通,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资产视同资金管理,及时与资产部门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盘库制度,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其次,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资产类别中增加“折旧”项目,并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并将其列示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与“固定资产”科目抵减后,反映固定资产净额,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从而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额。避免造成账实、账卡不符,滥“折旧”的名目“冲账”,使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增设“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4.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置管理工作

首先,事业单位要借鉴企业对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单位的业务管理实际上是由诸多流程组成,流程由作业组成。要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依次转移,直至形成最终的产成品,提供给外部顾客。事业单位如果想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优化作业链,而对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工具就是流程优化。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好也要优化作业链,使各环节应达到作业连接合理,高效运转。要制订和完善实物资产的购人、使用、报损、核销、报废等工作流程,使各个环节能够衔接,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手续;及时对实物资产的购入、调出、报损、报废进行会计核算。在制度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梳理财务工作流程,建立比较全而的工作流程体系。其次,随着单位事业的发展,事业单位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专用设备相继购置,资产配置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置工作。一是制定合理可行的资产配置标准,提高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办公设备配备标准的认识。二是对超出配备标准的单位,严格控制日常办公设备的配备,转变有些部门存在的求大求去全、盲目攀比的错误认识。三是充分发挥办公设备的作用,积极探索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这要求在办公设备配置时要有统筹考虑,要实行能够提高办公设备使用效率的新管理方式。四是将办公设备配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实现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

第9篇

(一)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

医院的总资产之中,固定资产占有它独特的位置,能否正确的对固定资产进行审查、核算,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公正性将直接受影响。在《医院的财务制度》中,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点,固定资产的总量产生虚增。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它的原值只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中,而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的消耗却体现不出来,使得固定资产账面的价值与实际价值背道而驰,医院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都表现不出,使用者对其实际、真实的情况都不了解。从报表上,关系人无法对医院的合并、分立以及用固定资产来吸引外投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点,净资产的虚增。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医院将其提取,在医院中出现了以固定资产的资本作为净资产的形式,固定的金额也不做变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净资产项目中,固定资产相应的资金本额不断的重复着,而且重复的限度越来越大;第三点,固定资产的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主要是补偿那些固定资产成本使用的分配额和固定资产中已经消耗的价值。如果划分的比例没有得到明确,那么固定资产的修缮也可以用修购资金来用,在无意之中侵蚀了医院固定资产基金的改造更新;第四点,医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便。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让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与资产原值和实际含有的净值有较大差异,并且在发生报废、毁损等情况下,资产的具体损失情况也不能够完全的把握,使得医院对此了解不详细,随之也影响到了医院正常的管理;第五点,资产负债表。医院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从最先开始的购买到最后的报废过程中,都没有进行价格上的调整,因为某种原因,资产要退出医院的时候,只对铲平做一次性的价值减少处理,这也会让固定的资产减少加快。

(二)医院固定资产在收支结余上分配

现目前,医院的固定资产的收支结余分配上所使用的程序和其他大型企业的分配都大同小异,而作为企业,它的利润分配不会牵涉到企业的实际收入,可医院的的“事业基金”中包括了一些实际收入,在固定资产的保全方面,企业比医院的制度做的全面的多

(三)医院非限定性的捐赠的处理不当

作为《医院财务制度》,在捐赠资产过程中,接受非限定性的应当计入其他收入当中,进而了解到,接受的非限定性用途方面、流动的资产都应该纳入其他收入当中,而收支结余的分配让医院的事业基金及员工的福利基金得到增加。从而看出,按照现有的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捐赠的接受都会让不同形式的净资产存在。

(四)医院特殊项目的处理

《医院财务制度》中对财务的相关规定只是在常规中,并没有针对特殊的项目。例如: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医院的合并及分立、资产负债表的日后事项、经营,融资的租赁、固定资产的交易、具有盈利性的医院税务处理方式等。

(五)医院在做大型修缮中,在修够基金中的列支

在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中,修缮费是作为一种能够为医院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才形成开支的一种费用,又名收益性支出。修缮费应该纳入成本进行核算,适用于配比原则。在修购基金没有余额的时候,在修购基金中列支修缮费用才允许被计入成本费用当中,一方面虚增了的收支结余是因为成本核算不到位,使得核算不够前面、准确;另一方面领导直接的经济责任的不到判断,难以从医院年度会计报表中体现出增长支出和实际收入的快慢程度。

二、对《医院财务制度》的建议

(一)对于非限定性用途的捐赠

医院的援助行为是捐赠的本质,使得医院的经济资源得到增加,遵循资本交易应该绕过损益表直接进入资产负载表的国际惯例,考虑到了这样

捐赠并不能经常发生,要让医院管理的效率、盈利水平在医院的收支结余上能够真正的、有效的反映出,对于非限定性用途的捐赠都应该作为净资产归入事业的基金核算中去。

(二)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

无论是从资产管理的角度还是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都应该增设累计折旧账户,当作备抵的固定资产放入资产负载表中,

在医院固定资产方面真实的将资产的净增与收支的结余反映出来。

(三)对于收支结余分配

在财务制度中,做好资金的保全,能够进一步的防治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准确、快速、明了的反映出医院资本的真实结构,保障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将进行收支结余的程序简单化,都是有利于界定固定资产产权的方式。在事业基金科目之下应该设立国家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基金、结余分配,对于医院获得资本金的渠道进行全面的、完整的、严格的划分,

有的时候可以用“结余分配基金”来尽量弥补医院亏损的空缺,如果无法弥补,则用红字表示出基金剩余金额。如果医院要对国际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让、投入基金减少,必须要是财务清算出现情况的时候才可以。

(四)对于医院固定财产物资的盘亏、盘盈及损毁

医院财务物资的盘点处理上要求保持一致,并且让其无论是在固定形态,还是流动形态下都要存在。看起来,医院的正常业务和固定财产物资的收入没有直接的关系,盘盈不是为了取得相应的资产收入才产生消耗的,盘亏也不是以付出价值来取得资产。盘盈、盘亏都与正常业务没关系,但是又对收支结余有影响,是构成收支结余的要素,所以应当把医院的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纳入其他的收支比较合适。

(五)对于特殊项目

医院作为一个经济的实体,除了财政预算一定的补助以外,其余的运行方式都和企业具有相同之处。对于医院特殊的业务比如债务和资产的重组、医院的合并分立、资产负债表如后事项、盈利性医院的税务处理等都应该依照企业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账务的处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队伍

实行固定资产的多头管理,但是管理上相对分散,因此医院要实行统一的管理。对于领导队伍,主要制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审查购买医疗设备的可行性、组织固定资产的招标、对闲置或者使用不高的固定资产作出调拨,通过评估来正确的分析和清理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进行基本的监督和管理。作为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部分,开展医疗的业务活动,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在医疗业务活动中,医院领导小组要从各个方面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作为医院的资产管部,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医院的固定资产不流失,做到这点,就应该定时的考核医院固定资产的分布情况、使用、完好程度、维修费用等方面。

(二)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求把各个部门的权利、职责明确下来,相互协调,建立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领用等规章,并且与网络连接,通过网络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奖惩制度,对不负责任、管理不善等给予处罚,对管理突出的给予奖励。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包含的种类齐全,在使用、分布、价值上都有差异,所以医院领导小组应该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考核、清查、处理医院固定资产的专业部门,做到在财务上有账本可以检查、管理部门有依据可循,让医院的固定资产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采购,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保全制度。

(三)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创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