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3: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银行经济形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13年商业银行整体景气度
一、信贷投放规模适度增长,贷款收益率下行中趋稳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信贷需求将平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万亿~9.5万亿元,较2012年有所增加。
首先,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的换届效应仍可能出现,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12年9月份以来,发改委已批复总投资规模超7000亿元的25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涉及公路建设、港口航道改造等30个基建项目。预计2013年投资增速将有所提高,从而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
其次,经济运行将稳中略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稳增长,加之扩内需的各项政策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促进消费,2013年消费增速将稳中有升,从而带动相关贷款需求增加。
第三,对小企业、三农、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也将有利于信贷增长。
第四,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仍将让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趋势在2013年得以延续,住房成交量有望平稳回升,房地产相关贷款需求适度增加。
鉴于经济增长小幅回升条件下信贷需求较为平稳、稳健,银行总体信贷环境不会过于宽松,2013年总体信贷供需形势可能趋紧。受贷款重定价因素的影响,预计贷款收益率将继续下行。但随着重定价完成,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收益率有望逐渐趋稳。若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进一步扩大,贷款收益率也有进一步持续下降的可能。
二、存款增速基本持平,存款成本率继续高企
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会对FDI增长有利,短期资本流入可能增加,预计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大幅增加。银行持有企业发行的债券也会创造存款。2002年初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余额仅有1万多亿元,到2012年6月末则上升到了6万多亿元。在鼓励发展直接融资、企业发债成本较低的情况下,银行持有企业债券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综合考虑贷款、外汇占款和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三方面主要因素,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约13万亿元,存款余额增速则在14.2%左右,与2012年末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但考虑到存贷比依然偏高,股市恢复性行情等对存款有分流作用,存款的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在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企业盈利预期转好、经济活跃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将倾向于增加活期存款的持有量。受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上市企业经营向好的影响,股市有可能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居民户也将倾向于持有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比将有所上升。鉴于部分银行依然面临较大的存款压力,存款市场竞争依然较为激烈,存款成本率将维持高位。
三、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但仍有反弹可能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资产质量大幅度恶化的系统性风险很小,但2013年不良资产余额仍有可能继续有所增加。预计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在700亿元~90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将基本保持在2012年末水平,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
从宏观层面看,银行不良资产见底的时间往往要滞后于经济增速见底3~6个月。基本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于2012年三季度见底,据此推断2013年上半年可能是不良资产继续有所暴露并初步见底的时间。从银行的角度看,如果按照80%的不良转化率来处理2012年上半年生成的逾期贷款,会使得多数上市银行的不良率提高0.1~0.2个百分点。从企业财务状况看,与银行贷款质量有关的企业经营指标尚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在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经营的困境,其资产质量走势仍是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最关键因素,仍值得关注。一是沿海地区外向型小企业不良贷款仍可能惯性走高。由于其他地区小企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因此沿海地区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向内陆扩散的可能性较小。二是少数行业贷款问题仍有隐忧。除钢贸行业不良贷款已明显暴露,光伏、航运和造船等行业贷款在2012年大多还处于关注类区间,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应成为2013年银行重点关注的潜在风险点。
四、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可能回落到一位数
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滞后作用和综合影响,预计商业银行生息资产增势平稳,净息差有所收窄,不良资产仍存在反弹可能,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增速可能下降到8.5%左右。
第一,生息资产温和增长,对利润增长贡献度有所下降。信贷投放规模虽略有增加,但增速会略有放缓,预计2013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9万亿~9.5万亿,增速则为14.3%~15%;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将加强,成为影响同业资产继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占款增长的新变化有利于银行存款增长并对生息资产的稳步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债券资产将稳定增长。基于信贷投放约9万亿元的假设,2013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约为15%,比2012年全年17%(预计数)的水平继续下降,但仍是驱动银行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净息差持续小幅走低。由于占银行存款40%以上的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降低幅度较小,因此2012年对称性降息也会导致银行净息差收窄;贷款重新定价的速度要慢于存款重新定价的速度,基准利率降低对银行息差的收窄效果往往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才会充分体现;大型银行的贷款重新定价过程偏慢,由于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较大,其较慢的贷款重新定价速度导致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收窄的速度较慢,2012年降息对净息差的压缩效果可能在2013年进一步显现。但考虑到2013年信贷供需形势处于“紧平衡”状态,净息差回落的压力相对温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2013年银行净息差的回落幅度将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下降幅度将在15个基点左右,并拉低上市银行利润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从而构成银行净利润增速明显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拨备难以显著反哺利润。据估计,信用成本因素对银行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从2012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正面因素,变为2013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负面因素。拨备的盈利调节功能弱化,是2013年银行净利润增速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拨备之所以已经很难释放,是因为不良贷款仍存在一定的反弹压力。
第四,手续费收入增速适度回升。2013年,商业银行手续费收入可能重新进入两位数增长区间,预计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速的贡献度也将由2012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转为2013年的2个百分点左右。一是由于名义GDP增速有温和回升,社会商品交易总金额有所增加,相应带动银行手续费收入“水涨船高”。二是2013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出口增速有望有一定程度回升,而国内经济增长温和回升也会带动进口增速有所提高。这将带动国际结算类手续费收入增加。三是随着管理层对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逐步明确,2012年三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呈现企稳迹象。四是2012年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基数较低。但是银行刷卡手续费费率将平均下调23%~24%,可能使得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成本收入比有小幅反弹压力。由于营收增速下降至10%以下,而费用增长相对稳定,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将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至32.6%左右。预计成本收入比因素将拉低上市银行盈利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随着中资银行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推进,不论是从事零售理财、投资银行还是小企业贷款,成本费用的投入都必然显著增大,未来成本收入比温和反弹可能成为长期趋势。
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
主要挑战和机遇
一、2013年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外部挑战
贷款增速略低于去年,信贷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和更加重视拓展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的政策导向下,预计今年银行业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速在15%以下,略低于2012年的水平。同时,信贷供求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企业仍处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信贷需求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相对较旺,但银行信贷供给相对不足。
存款竞争依然激烈,存款成本维持高位。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口结构进一步老龄化,金融脱媒大势所趋且逐步提速,银行存款增速下降将成为长期趋势。年底年初,股票市场出现恢复性上涨态势,对银行存款的分流效果将更为显著。2012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打开,随着各行经营转型的推进,定价策略将进一步分化,存款的价格竞争可能加剧。未来资本市场持续改革创新,第三方支付高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兴未艾,银行存款拓展将面临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的更加有力的挑战。
周期性冲击和结构性压力交织,资产质量仍有隐忧。考虑到不良资产见底的时间要滞后于经济增速见底的时间,今年上半年银行仍可能存在不良贷款总量有所增加的压力。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趋弱,经济增长更为倚重内需,外贸增速处于低位,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面临长期性经营压力,风险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企业扩散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渠道拓宽,直接融资和互联网融资加速发展,银行优质的大型客户和小微客户均被分流、腹背受敌,资产质量承受压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政府换届效应和城镇化效应的叠加,投资可能存在过热的隐患,从而给银行投入的配套资金带来潜在风险。
经营环境多方制约,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受限。2013年我国经济名义增速(含GDP实际增速和社会物价增速)上升不多,社会经济交易总量的慢速增长将对银行支付结算类收入的增长构成总体制约。影子银行监管加强,银行信托、理财等业务和一些创新类业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
金融改革继续深入,降低银行盈利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利率市场化可能继续深入推进,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可能扩大,长期、大额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可能进一步打开。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尽快实施,银行业准入门槛将会降低。随着上述金融改革措施的落实,银行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经营成本进一步抬升。
二、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机遇
供求关系有所改善,有利于贷款合理定价。2013年,国内稳增长政策和政府换届效应促使投资增速逐步回升;企业经营态势逐步向好,对经济增长预期改观;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态势仍可能继续。无论从宏、微观层面看,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比2012年会有扩大。在贷款供给适度增长的情况下,供求形势对银行稳定贷款利率和优化贷款结构较为有利。由于银行利润对息差变动的敏感度最高,因而2013年盈利增速不会再现2009年“量难补价、自由落体”的局面。
推动存款稳步增长的积极因素尚存。如前所述,在贷款派生、外汇占款、财政存款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约13万亿元,较去年明显扩大,增速比去年略有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存贷比监管指标,部分稳定性较强的同业存款可能纳入存款统计口径,有利于扩大存款基础、降低存贷比。
经济金融转型深化,新兴业务仍存发展机遇。在宏观政策拉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作用下,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仍可能达到14%左右,银行消费信贷和支付结算等相关业务仍将保持较为良好的总体发展态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扩大,金融市场改革创新深化,股票市场将出现阶段性行情,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资金存管、产品代销、衍生产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等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运行环境稍有好转,银行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从外部环境看,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中央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和落实,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出现向好的迹象。2013年经济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达到8%左右。这决定了银行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逐步减轻,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从银行内部看,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管理素质不断提升、跨周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完全能够妥善应对考验、有效化解风险,保持平稳运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
对策和建议
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必须量身打造并动态优化,经营管理的理念、机制、流程、方法和技术必须切实更新;信贷结构、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结构必须加以转变;创新能力、定价能力、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必须显著增强。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多管齐下抢抓机遇、严控重点领域风险、优化降本增效机制、深入推进存量改革”。
一、顺应社会资金流动趋势,以合理成本争揽稳定存款
一是抓住居民和企业售汇意愿有所增强、资产“外币化”转向“本币化”的机遇,加大结售汇业务的拓展力度,积极拓展售汇所带来的新增人民币存款。二是抓住存款活期化趋势,拓展各类低成本活期存款。三是考虑到计算存贷比的存款口径可能有所扩大,积极争取更多稳定的同业存款。四是加强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对公对私、银行与子公司、存款业务与债券承销等各种形式的业务联动,带动存款增长。五是强化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强银行卡与网络、手机、电话等新兴支付渠道的对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增加资金沉淀量。六是优化客户分层管理,统一各类客户信息,继续推进精准营销,努力夯实存款发展的客户基础。七是注重“开源吸存”,以资本市场脱媒资金、要素市场结算平台资金、政府机构财政事业资金、金融机构同业资金等为重要目标,拓宽资金吸纳源头和渠道。八是积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通过灵活的主动负债弥补存款稳定性下降的影响。九是切实加强存款成本控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不同存款的上浮或下浮幅度,优化FTP定价机制对存款发展的引导作用。
二、把握业务发展机遇,优化贷款投向结构,提高贷款定价能力
一是依托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总体部署,有序加大对城镇化、房地产、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投入力度,同时对一些传统夕阳产业及时退出。二是抓住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投资仍有较大空间的机遇,将信贷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前瞻、战略的眼光看待小微企业贷款问题,进一步创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积极稳妥、精耕细作地发展好小微业务。四是谨慎实施贷款利率下浮政策,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和深化RAROC工具的应用,努力稳定贷款定价水平,保持并提高贷款收益率。对银行议价能力弱,综合效益偏低的部分大型企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尽量降低利率下浮贷款的占比,减少为抢规模而放弃收益的现象。
三、努力挖掘非信贷业务的发展机遇,提高其盈利贡献度
一是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阶段性上行的机遇,积极发展资产管理、产品代销、资金融通、存管托管等相关业务。二是在基准利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度增加对中长期债券的投资。三是顺应我国消费增速和消费比重趋升的方向,继续大力发展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类中间业务。四是继续研究挖掘收费业务潜力,适时推出新的合理收费项目。五是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加大对中间业务总体发展情况和重点业务品种的考核力度。
四、创新思路、流程和技术,持续提升人性化服务的质量
一是优化各相关业务系统,整合客户信息,在系统掌握客户偏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增值型、推送式服务。二是加强与各类大型服务企业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交叉、互补式的服务,共同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三是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渠道,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贴身、便捷的服务。四是学卖场、连锁餐饮、电商平台等其他服务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五是持续梳理、动态优化关键服务链,消除服务断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六是通过存量挖潜和持续培训,有效增加各类服务人员的数量、提升服务水平,有效、专业地引导客户和开展服务。
五、以战略为导向建设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一是实施战略性成本管理,从源头上把控成本。做任何重大的成本支出决策之前,首先以发展战略为准绳进行评判。二是完善有利于节约成本的激励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应该建立更加激励相容的成本控制机制,让成本使用者(信息最充分的人)有动力去最高效地花钱。三是对于成本投入要有“容忍度”、“宽限期”。允许有战略投入期,培育、呵护转型业务的“幼苗”开花结果。
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资产质量安全
继续密切关注小企业、钢贸、光伏、个人经营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和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全面深入开展存量资产排查,对可能出现逾期或不良的信贷业务提前制定防控措施。同时高度重视理财、托管、投行、离岸等表外业务,特别是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表外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工具。进一步加强减退加固工作。着力加大对逾期贷款的集中处理和清缴力度。对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投资的潜在风险予以关注。
七、切实优化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存量改革
坚持“战略链接”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把改革推向深水区,提高业务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激励的效率。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降低,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比年初下降了0.38个百分点。然而,这样的成绩却是在不良贷款大规模剥离处置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良贷款反弹1%,且不良贷款计提拨备平均比例为50%,银行业净利润约25%将被侵蚀。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趋缓,部分企业出现订单减少、存货增多、资金周转困难等一系列经营问题,企业融资需求减退,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不良贷款率反弹压力将增大,银行的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二)新增贷款的风险日益增大信贷资产质量是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反应。在经济上升期,信贷资产质量通常表现较好,这不仅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稀释效应,更因为企业效益良好所产生的较好还款能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欠佳,不仅呆账坏账会增加,而且,贷款的逾期情况会比较严重。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效益持续下降,出口不断下滑,而国内需求又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增长,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宏观经济恢复的压力依然较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也会由此进一步凸显出来。
(三)经济政策调整可能导致银行的信贷风险会向某些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行业倾斜其中,房地产客户的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的主要领域之一。据估算,现在55万亿元的银行信贷中,60%至70%的贷款都是与房地产有关。房价上涨时,这些贷款风险自然隐蔽起来,但是一旦房价下跌,如果某个资金链环节断裂,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爆发。目前,房地产企业房产类贷款质量普遍出现下滑,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房地产对银行的依赖性比较强,房地产不确定性带来的高风险也会集中在商业银行内部,一旦出现贷款违约,在房价下降的基础上,即便执行抵押物拍卖也难以收回全部贷款。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且建设滞后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够。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通常由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以及贷审会等部门和权力机构共同负责。各业务部门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定期的贷后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交由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审批,最终由贷审会讨论通过并由行长审批。然而,这些部门同时还要对续投信和新授信项目进行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部门的工作量过大、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对待贷后工作时仅仅敷衍了事。其次,审贷分离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加大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在审贷分离模式下,审查人员负责审批贷款的风险、投放量以及贷款文件的合法性,但是审查人员不与客户直接接触,无法掌握一手资料,所需审查的资料全部由调查部门提供,对调查部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在审查中出现了问题,也仍需通过调查部与客户取得联系,在无形中削弱了其职能的发挥,甚至会导致信贷人员为了获得审批,可能会对贷款材料进行粉饰,从而对贷款审批造成误导。
(二)内部评级系统落后且主观性强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用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较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尚有一定差距。我国银行业主要信用评分法、综合评判法等主观性强,缺乏数理统计基础的模型,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设定评级指标和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
(三)基础数据库不完善且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目前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开发上尚处于初步阶段,数据库信息之间的连续性较差,缺乏前瞻性。现存的信用数据库主要功能是信息采集,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详尽、完整的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特别是对客户的非财务信息的搜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四)贷款五级分类法在具体应用时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分类不审慎,分类结果准确性较差。主要表现在对借新还旧贷款、重组贷款、违规贷款等三种类型贷款的认定没有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分类时没有考虑贷款的特殊性。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对相邻级次间的分类标准不太明确,可上可下的贷款,特别是一些介于关注类与次级类贷款,分类人员往往倾向于将次级贷款划分为关注类贷款,以此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改进建议
(一)建立防控机制,化解信用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外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防控机制: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决策系统、风险避险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对信用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和预警。相比之下,我国商业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类型的识别、计量、检测、化解等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监管效率还比较低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首先应逐步减少风险管理层次、扩大风险管理范围,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其次要构建完整、纵向、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纵向风险管理架构,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根,通过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构建多层次的信用体系,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 建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由监管当局、银行和社会独立信用机构组成的三层立体信息系统,以帮助银行作出决策分析由于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信息生产优势,无疑在征信数据库建设上处于中心地位。征信和评级机构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满足从事征信和评级业务的专业要求,拥有一定规模且不断更新的数据库系统,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判断并给出相应的等级标准。应同时发挥商业银行和各类征信公司的专业优势,做到商业银行与征信公司的业务协作和配合,共同构建我国评价企业和个人信用的信息平台。。在信用数据库的使用上,各个银行应该在监管当局的协调下,实现信息共享。
(三)借鉴与使用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在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动下,国际金融机构开发了一批能良好测评违约风险的内部评级模型如穆迪KMV公司提供的,用于为非上市公司提供债务人评级的Risk Calc模型(Eric,2000)、用于为上市公司提供债务人评级的Credit Monitor和CreditEdge模型(KMV Corporation,1993)、用于提供债项评级的LossCalc模型(Gupton,2002);标准普尔公司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用于提供债务人评级的Default Filter模型(Standard&Poor's RisSolutions,2004)。但是,国外流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是以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股价信息和债券市场还不能完全作为商业银行建立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依据,所以,许多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但是可以充分借鉴现代管理模型的思想,结合我国实际对模型进行修正,将信用风险的度量纳入模型计算中,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
(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数据真实有效真实的财务数据及信息披露是信用评级的基本前提,而目前我国企业中财务数据失真、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问题比较严重,势必影响信用评级的准确性,由此导致评级结果不能反应企业未来的资信状况。治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情况,一是要加强外部监管,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比较具体的细则,明确规定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合理有效的设置会计部门,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归属监事会领导,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审计监督。
关键词:风险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04-02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其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有较强内在风险特性。对于银行来讲,风险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未来不能够确定的对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产生影响的事项其发生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发复杂。全面认识风险特征,建立和完善符合银行管理实际的,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风险评估机制,全面识别经营中风险因素,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行黑龙江省分行风险评估现状
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依靠存贷款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长期以来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银行的管理体制,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防范信用风险。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构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工作流程缺乏完整性,制度缺乏全面性,由于监管及市场的推动各种新业务也在不断推出,针对新业务的风险管理也远远不够,这些都将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大的风险隐患。
1.风险评估趋于形式。为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有效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建立了统一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评估也有相关制度要求。但对分行来讲,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风险评估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结合本行的经营管理特点,有预见性和针对性进行风险评估工作,从根本上讲,风险防范不力的主要原因是分行的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作用,分行管理层和治理层风险意识有待加强,风险评估人员工作能力有待加强,同时对于防控风险工作经验缺失,所以对于风险评估工作未能良好的运转,发挥效用。分行应该有效改善治理结构,形成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2.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银行实施风险控制的一个基础,也是有效实施其内部控制的一个保障,直接影响着银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经营目标的实现。一般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管理风格和经营哲学、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在分行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的氛围支撑,所以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文化,这也是控制风险失败的原因之一。
3.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风险评估是指银行应该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相关的各种风险,确定合理应对方案和策略。分行中虽然形成了风险评估的机制,但是没能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形成严格体系。评价标准没有同一,风险评估体系不完整,有效性低。对于风险识别和分析主要凭经验,在关键控制点上有疏忽,这样在实际运营中必定加大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4.监管人员素质不匹配。银行业监管特别是银行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熟练掌握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金融银行财会原理、各类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等,而且要掌握现代办公机具的运用技术、了解中外各类金融风险的处置办法等。对此,目前监管人员普遍达不到上述要求。
二、工行黑龙江省分行经营中的风险识别
作为银行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工行黑龙江省分行要对其面临的风险来源,特点,性质进行识别,结合分行经营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访谈、调查、分析、参考专业机构风险事件、征求专家意见等方法,分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方面进风险识别。
1.外部风险。外部风险一般是分行无法控制的风险。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风险,行业政策法规风险,市场价格变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等。(1)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国内金融业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以及国际金融业经济形势、利率变动等因素变化,可能导致的银行业面临的不利经济环境,而给银行带来的预期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2)行业政策法规风险。行业政策法规风险主要表现在国家在宏观或微观方面政策调整对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银行没有及时跟踪、研究和应对而导致的经营成本提高,正常业务经营受阻,而给银行经营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3)市场价格变动风险。市场价格变动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的价值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一旦市场价格发生任何变动,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就会立即发生变动。而在市场风险中,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由尤为重要。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几乎全部以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利率的波动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这些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这不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更会对商业银行的价值产生影响,因此,在市场风险中,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尤为敏感。(4)行业竞争风险。行业竞争风险主要表现在同行业的竞争,是指由于行业或区域内竞争加剧,银行自身竞争策略欠合理,引起的银行客户流失,存贷款利差缩小,投资报酬率降低,降低银行总收益的可能性。
2.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风险,是银行内部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识别的内部风险有: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信用管理风险,操作风险,客户管理风险等。(1)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指由于银行专业队伍不能满足经营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不健全,关键岗位人员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人才储备不足而给银行经营目标实现带来的不确定性。(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方违约,或者借款人由于信用等级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动,进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仅存在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也存在于其他表内,表外业务中。(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流程、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而造成银行损失的风险。(4)客户管理风险。客户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对客户结构分析不够精准,客户关系管理不够详尽,客户需求状况不清楚等,可能导致客户对银行信任度改变,而给银行信贷业务的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工行黑龙江省分行风险成因素分析
对工行黑龙江省分行风险成因分析,主要从诱发风险的因素,以及风险的影响结果两个方面进行。
四、结论
综上分析,工行黑龙江省分行要结合经营的实际情况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及分析结果,对其重要程度进行判定,针对每个风险的影响程度从对银行战略方向、财务目标、声誉、运营、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评估,把所有风险进行排序,判断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才能有针对性提出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进行风险防控和及时应对,保证银行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保民.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3)
[2] 李汀.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规范化经营[J].经济问题探索,2010(4)
[3] 张宇.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10(1)
[4] 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R].银行家,2011(9)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缺陷
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是治理风险。从国际环境上看,在1990—1991年倒闭的286家美国银行中,90%的倒闭是因为公司治理风险;世界银行(2000)研究表明,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和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着缺陷。商业银行薄弱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银行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及对降低系统风险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作用;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非常突出。虽然近些年国内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加大了股份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的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治理结构缺陷、信贷约束软化、内控制度乏力和激励机制弱化的问题,容易引发金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和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二)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近几年,由于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内控机制渐渐地落后于市场改革的步伐,出现了许多与市场不相协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产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在此之前,商业银行均属于国家所有,其商业银行股权自然也就全部集中于国家,商业风险也完全由国家承担,这与现在提倡的股权多元化是相悖的,是不相吻合的。由于授权的不规范,时常导致越权、绕权之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内部调控职能。
2.稽核部门控制力度不够。目前,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不适应于一级法人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稽核部门的作用尚无法正常发挥,或者说发挥的作用不大;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内容不明确。商业银行现行内部管理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一些部门或岗位都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措施,缺乏系统、完整的经营管理和业务经营的内控制度,这些都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各项相关的管理体制需要完善,风险控制能力仍有待加强。
3.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缺少创新性。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策略的全面实施,经营目标的实现,也是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三)不良资产反弹加快
为拉动我国国内需求,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加政府投资,从而带动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然而,在信贷高增长的过程中,为获得更多的贷款项目,各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给银行信贷带来严重的风险。首先,利益驱动导致银行之间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情况下,各行为获得贷款项目而主动降低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放松信贷审查等情况可能普遍存在,由此而给银行信贷带来风险。其次,在短时间内发放规模如此巨大的贷款,银行很难对借款人进行充分的信息调查,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贷款产生损失的概率增大。再次,贷款审批时存在着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贷款各个环节存在的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都将给银行贷款带来巨大风险。然而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大部分行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多个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2008年9月以后,39个工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1-11月的利润同比增幅低于1-8月的水平。种种情况说明,在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大背景下,内外部需求将大幅下降,同时就业受到的一定冲击以及资本市场下挫引发的负财富效应等对消费增长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更为困难,效益下降,各地企业裁员事件频频发生,企业家信心不足,企业违约风险明显增大。同时新增贷款发放的加快导致对整体不良贷款率稀释作用减弱,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急剧上升。
二、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花大力气加大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与健全。从以下几点加强公司治理的措施:一是应该不断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应当建立适当规模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形成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制衡机制,实现利益的协调统一。三是加强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加大自我监督检查,使其规模与风险匹配,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应在控制银行资产负债率的同时,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决策,实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对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信誉风险等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估,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和职能的有效执行。
首先,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应该贯穿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动态过程,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中“三道防线”(业务操作岗位人员的合规性操作、业务管理部门的事后监督检查和稽核监察部门的再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次,制定并落实内部控制责任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的真正提升。内部控制责任制在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各级机构和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内控责任,对本机构、本部门的内控建设负总责,并将内部控制责任层层落实,各级经营机构、各专业部门、各岗位,都要明确内控责任人和内控职责。再次,内部控制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进行管理,但内部控制必须做到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管理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及时调整和修正与业务经营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和环节,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始终与业务经营发展相适应。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仅在控制业务经营活动中是动态的,而且其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动态过程。
(三)加强信贷风险的对策和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过程中,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可从以下着手:第一,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选好项目,加大对未来收益前景较好项目的信贷力度,如有政府背景、财政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选好项目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也有利于发挥银行资金配给的作用,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二,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对于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的项目,积极开展银行间银团贷款,分散贷款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大额贷款所带来的风险。第三,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坚持严格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贷款质量分类的准确性,在重点关注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等动态指标变化情况的同时,加强贷款分类的细分和科学管理,要继续独立认真地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完善银行内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及时地反映风险。第四,认真做好贷款核销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都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加强核销呆坏账工作,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原则,抓紧做好资产出售和呆坏账核销工作,多渠道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第五,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信贷文化的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要建立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贷款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防止发生盲目放贷的现象。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是信贷风险控制的基础。第六,加强对银行的监管,确保银行一、二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处于合适的水平,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支付系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操作效果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7-0060-04
一、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一个治理风险视角的剖析
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为如此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从微观层面上看,实质上是一场公司治理的危机。李维安(2009)认为,金融机构治理体系的不完善蕴含着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结构风险、治理行为风险、治理对象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爆发金融风险事故。我们认为,可以按照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角度来分析金融机构的治理缺陷,正是由于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治理缺陷蕴含着潜在的治理风险,而治理风险的累积将引致金融机构风险。而金融机构风险爆发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逐渐演变成一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上述逻辑蕴含了从治理缺陷到金融危机的内在演化机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阶段:危机孕育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和危机扩散阶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危机孕育阶段是指从治理缺陷暴露到治理风险累积。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从内部治理缺陷来说,包括董事会治理不健全、高管层治理出现扭曲、内部人控制、信息披露不完全等;从外部治理缺陷来说,包括政府监管缺位、法律机制不健全等。这些内外部的治理缺陷导致金融机构出现战略失误、决策失灵、监督失效、控制失范,从而导致了各种治理风险的累积。
而随着治理风险的不断累积,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危机爆发阶段。随着货币政策、经济形势、投资者心态等多种因素发生变化,第一阶段由于治理缺陷所累积的治理风险不断被放大,当各种诱发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累积的治理风险放大到临界点时,单个金融机构就出现经营危机,此时金融危机初现端倪。
第三个阶段是危机扩散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各种金融链条的相互作用、资本市场的相互关联,同时由于外部监管反应不及时,危机很快从单个金融机构的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诱发金融市场动荡,最终引发系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在这一阶段,由治理缺陷所引发的治理风险最终被彻底引爆,最后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危机。
从上述作用机理可以清楚地发现。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内在缺陷。因为,如果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是完善的,那么金融机构的治理风险就可以避免,从而危机可以在第一个阶段得到化解。ACCA(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失败,那些阻碍有效监控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的使用,以及向那些几乎没有还款希望的人发放贷款的不道德行为的扩张,显示出某些公司缺乏基本的公司治理。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对金融机构的内外部治理缺陷进行深入的剖析。
二、金融危机凸显银行业公司治理缺陷
(一)银行业内部治理存在的缺陷
1、不健全的董事会治理。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当危机爆发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后,公众的问责之矛就首先指向了这些公司的董事会(李维安,2009)。尽管美国在董事会治理方面已相当成熟,但次贷危机表明,以美国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缺陷,一些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放任管理层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疏于对风险进行适当评估和有效控制。例如。由于多为现任和前任管理层,花旗集团的董事会就被认为是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董事会的根本作用应该是提供监督、指导和控制,在必要时提出质疑,然而很多银行董事会并未起到这样的作用(ACCA,2008)。2008年8月,花旗银行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鲁宾(Robert Rubin,前美国财政部长)从他担任长达九年之久的花旗银行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一职卸任,外界普遍认为,鲁宾未能尽职地履行监督时任CEO普林斯的责任,关键时刻没有发挥作用,没能把花旗脱离次贷的泥潭,他应该为花旗银行在次贷产品上的投资失误承担连带责任,花旗银行董事会执行委员会这一个有七名成员的机构也同时宣告撤销。
2、不合理的内部人控制。
作为一种在转轨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常见的现象,内部人控制在美国金融机构中同样非常普遍。美国金融机构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十分分散,例如美国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4%左右,花旗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5%左右,这就使得美国的银行大股东对银行的控制力较其他国家弱;另一方面,在美国公司治理中,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的现象非常普遍,职业经理人既是董事长又兼首席执行官,集决策和执行于一身。这种做法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执行力强、效率高,但其弊端非常明显,容易导致独断专行,不能充分发挥董事会的集体力量和智慧。上述两个方面共同形成“弱股东、强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格局,从而导致CEO为代表的内部人事实上控制了银行的重大决策活动。因此,华盛顿互惠银行(WaMu)的机构投资者就明确提交“将CEO和董事会主席分开”的股东提案并获得51%的投票支持率。
3、不对称的高管激励。
美国企业非常注重高管激励,银行业大多实施了高管期权激励和收益分红制度,但却缺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约束机制,即在企业制度设计中缺少对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问责机制和高管层不当收入的追回机制,华尔街的激励机制呈现出明显的当期性、短期性和不对称性。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诱发了高管的短期投机行为,高管以个人收入最大化为着眼点,毫无顾忌地进行所谓金融产品创新,过度扩张有风险的次贷业务,对于潜在的风险几乎都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这种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得高管的收益与其承担的风险极端不对称,因为即使经营失败,高管也能借助所谓“金色降落伞”等条款,在危机中引咎辞职时获取高额补偿,例如在危机中被勒令离职的房利美CEO和房地美CEO仍可以拿到930万美元离职金和1410万美元“遣散费”。可以说,极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得银行业高管将潜在的风险和应承担的责任置之脑后,根本不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考虑公司价值,这必然危及银行的长远价值,换句话说,现行管理层薪酬制度诱使高管层拿公司的未来赌博,最终酿成恶果。因此,美国财政部将薪酬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称“尤其是。短期收益动机压倒了意在减小过度杠杆风险的制衡原则”。Bicksler(2008)认为,在次贷危机中,公司治理最大的失败在于CEO的薪酬,它不是任
何公平谈判的结果,而是管理层权力的产物。
4、不透明的信息披露。
银行业公司治理不完善还表现在信息披露不透明。梅拉梅德(2008)认为,次贷债券在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够透明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充分的信息披露下投资者能客观定位风险偏好和改善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机构能加强有效监管。与之相反,信息不对称则会降低公司治理水平,次贷危机表明,高质量的信息对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正如同它对卓越的企业业绩一样重要。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与次贷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的披露非常不到位,一些金融机构利用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将大量业务转到表外以掩盖自身风险,为规避新巴塞尔协议中的相关规定,他们发起成立了结构投资机构(SIV)以持有次贷产品,然而,SIV并未对次贷产品的风险进行充分披露,也未在财务报表中做必要说明。因此,单纯看业务收益和支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部门都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二)银行业外部治理存在的缺陷
1、政府监管不到位。
梅拉梅德(2008)指出,次贷危机的根源之一是政府监管缺位。李维安(2008)认为,美国政府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者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马太斯克f20081指出。当前的金融监管离完善相差甚远,当前的监管体制暴露出许多的弱点,金融监管应覆盖所有相关的机构、所有相关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所有相关的国度。首先,监管体制存在缺陷。《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之后美国实行混业经营,却沿袭分业监管格局。该体制属于“双重多头”监管,在危机中暴露出标准不一、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等问题。其次,监管理念存在问题。监管当局过于相信市场理性,奉行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倾向于自律化和合规化监管,而不是传统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更不是宏观和审慎的系统风险监管。最后,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在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之间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监管人员知识水平更新跟不上金融创新步伐,显示出“非专家性”。
2、法律机制不健全。
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为如此严重的全球金融或经济危机,重要原因还是美国公司法律机制出了问题。因此,Ramirez(2009)提出,公司治理法律必须进行改革,法律的改革必须保证公司治理在危机期间能和在平稳期间一样有效运作。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美国的法律机制也是不健全的。首先,法律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为危机埋下隐患。近三十年来美国出台数部法律,逐步放松金融管制。至2000年。美国金融业的许多保护性制度被撤销,为危机爆发埋下隐患。其次,法律执行不严格。以此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产品次级贷款为例。美国有多项法律来规范金融机构贷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却有意忽视了这些法规,诱使借款人申请超过其偿付能力的贷款,严重违反了《诚实借贷法》等法律的规定,这表明法律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3、评级机构不独立。
作为揭示信用风险的手段,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曾获得广泛的认可,信用评级机构甚至一度被誉为投资者利益的“守护者”和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信用评级机构丧失了其公司治理外部监管者的职能,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维安,2008)。美国2008年《关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报告》也指出,造成次贷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信用评级出现了问题。评级机构丧失了投资者利益“守护者”和资本市场“看门人”作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益冲突导致评级机构失去了独立性。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上,评级机构的费用是由他们所评级的发行人来支付的。这种关系会导致利益冲突(Strier,2008)。哪一家评级机构能给予所发行证券最高评级,发行人就会聘用哪一家的服务,这样信用评级机构就有了打高分的倾向。特别是,近年来评级机构还可能在债券发行后得到一部分提成,进一步使评级机构的中立性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四、结论与启示
此次危机暴露出美国等发达国家银行业在公司治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缺陷,这尤其值得引起长期以发达国家为学习对象的中国银行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尽管中国银行业受此次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领先于欧美银行,相反,我们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应该从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公司治理建设。此次金融危机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为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生动的启示。
(一)强化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首先,提高董事会治理水平,充分发挥董事会职能。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金融危机表明,美国很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其实是严重失职的,董事会治理的缺位是导致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此,应该不断强化董事会决策中心的地位,增强董事会在战略制定、风险管理、监督控制等方面的职能;应该尽快完善董事选聘机制,多聘用财务和法律专家等真正“懂事”的独董。
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强化问责制度。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薪酬制度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充分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改革只与短期业绩挂钩而和风险无关的薪酬制度,建立长期化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和高管的切身利益和公司的长期效益挂钩。此外,金融机构应加强问责制,特别是设立不当收入追回条款,加大经济、行政和刑事责任的处罚力度。
改进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金融危机表明,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对银行业进行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监督银行经营者经营行为和绩效的最有效方法。相对于美国金融机构,国内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水平更低,甚至连“形式主义”都还谈不上。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的格式、内容、深度和广度,确立“实质主义”信息披露规则,加大打击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的力度,增加金融机构违规成本,增强其经营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完善外部治理机制建设
首先,加强政府监管,改善监管模式。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监管成为众矢之的,监管不足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外部诱因。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银行监管以对银行进行持续的分析性审查为基础,为此需要在监管机制、监管思路、监管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
【关键词】银行监管 竞争法 竞争监管
2008年次贷危机的发生,催促金融监管体制做出重要变革,更加注重金融业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竞争机制的引入改变了过去国家垄断经营银行业的局面,银行业的公平、自由竞争成为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中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银行业竞争监管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已经进行的改革或许可为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银行监管制度的变化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行业的特点是“市场控制力”方面的严格管制。这些监管制度和措施有助于实现政府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目标。出于金融行业稳定和竞争的考虑,市场准入限制也是重要的手段。其中对中小储户的保护是银行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银行监管也经常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许多国家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改革,这种改革主要是转向市场主导和竞争或完全自由竞争的监管体制,以期提高银行业的竞争水平、促进金融创新。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利率管制。在70年代早期,利率管制是许多国家最常使用的一种制度。这使得存贷款利率都低于市场利率,而银行也优先向特权客户提供贷款。到了90年代,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坚持利率控制。第二,控制金融机构投资数量。投资限制有多种形式,包括购买政府债券、存款使用以及贷款发放等。到90年代后期,此类限制已经大大减少了。第三,限制分业经营。尽管目前还有许多国家对分业经营加以限制,但有些地区已经部分或完全取消了此限制。许多国家取消了存贷款分离和商业银行设立的限制。第四,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金融改革取消了许多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特别是银行业达成了许多国际协议,如GATS、NAFTA和EC。第五,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外汇兑换的限制。目前,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取消了资本流动的限制。当然,在长期资本尤其是在不动产和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及退休金和保险方面还存在限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监管制度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监管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成本,提高了经营业绩。首先a,放松管制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可以更好地进行金融创新;其次,监管改革强调金融机构的竞争,鼓励创新和对低效率机构进行并购;再次,降低了金融服务价格,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金融机构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增加种类、提高服务的便捷;取消对跨国机构的限制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
但是,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否定对银行业的监管,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竞争要求的审慎监管。许多国家的银行业都从监管制度改革中获得了发展,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遗憾的是,银行业的竞争却没有相应地得到加强。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和监管制度的改革并没有使银行业的服务真正走向市场,银行业的服务价格并没有随着产品或服务的增加有显著的下降,产品和服务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费者的转换成本问题,二是银行业的竞争问题。每个银行都从市场分割中获利,没有银行会单独降低服务价格。当银行业务扩展时,即使银行面临着竞争,但银行业整体的市场控制力同时也在增强。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新的银行将使自己面临较高的成本。所以,不可能希望银行业会主动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因为这会降低银行自身和行业整体的利润。
另外,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存在许多限制竞争行为,影响到了金融业的发展。反竞争行为对银行业主要有四方面的危害:增加了交易成本、扭曲了金融产品价格、加剧了金融风险、诱发了腐败案件。虽然有关行政性规范及行业规范中对此问题也有规定,但却不能有效规制金融行业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监管机构应努力推动银行业的竞争,以确保消费者可以分享到竞争带来的好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的经验
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银行业受到专门机构和竞争性监管机构的双重监管。其中专门机构是财政部或中央银行,主要出于稳定和安全营运的考虑,对银行并购等影响市场结构的行为加以监管,而竞争性监管机构则是从维持市场竞争秩序方面考虑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除了银行监管制度以外,竞争法的相关规定也应完全适用于银行业的监管。在制定、实施有关银行监管的政策和制度时,必须考虑金融服务业的竞争问题。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应适用于金融行业,只有在公共利益需要时,才能做出例外规定,但不能违反竞争法的原则性规定。反过来说,竞争法在银行监管中的应用必须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竞争法也必须能适应各种行业的特点和要求,使之能够适用于各种行业。
其次,银行业的竞争性监管制度也不能脱离竞争法的原则和规定。对于特殊行业来说,往往需要制定特别的规定。相比较而言,特殊行业的规则更容易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而不是考虑公共利益的需要;一般竞争法的规定则更稳定,不容易受利益集团的影响。一般竞争法的执行者必须考虑多种利益的综合需要,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利益需求,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一般竞争法的原则和规定在特殊行业适用时,行业监管机构自然会考虑行业的特点和需求,从稳定行业的角度出发,采取适宜的监管方式和规则来促进行业的竞争。对于金融等特殊行业来说,应当消除审慎经营以外的各种限制条件,实现各行业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平等竞争。
最后,竞争性监管的执行机构应当是统一的,而不是单独的行业执行机构。在长期的监管工作中,特殊行业的监管机构和被监管对象的利益是一致的。即使特殊行业的竞争规则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们从自身的利益需要角度考虑,也会联合起来共同维护特殊行业的竞争规则,阻碍制度的改革。对于一般竞争规则来说,由于特殊利益的需要,监管者会比较各种利益需求,积极地推动改革。所以,在存在特殊行业竞争规则的情况下,监管机构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反对制度的变革;在一般竞争法适用于特殊行业的执行过程中,统一的竞争执行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听取专家意见,以强化和提高监管措施的专业水平。
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的启示
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来看,在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金融垄断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尤其随着大批银行并购行为的发生,将会有许多金融巨头出现,从而形成对市场的实际控制力。只有破除垄断、维护和谐的竞争环境才能为我国金融业的平稳发展注入活力。因此,为防止大型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不仅需要对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日常业务行为进行安全性监管,同时还需要对银行的竞争进行必要的监管。
从竞争性监管的立法来说,在规则制定和执行中,应取消关于市场准入、经营资质和退出的歧视性限制,努力推动或形成一个开放的、竞争的银行市场环境;确保审慎监管与竞争规则之间的界限。
从竞争性监管制度的价值取向来看,应明确公共利益优先。即保持市场适当的竞争结构和充满活力的竞争环境,使银行业获得公平、公正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使普通公众分享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好处;引导企业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计划和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从竞争性监管制度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律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反不当竞争法的适用在于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主要是针对银行在并购和市场行为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管,从微观层面保证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和公正性;反垄断法的适用在于保证市场环境和维护竞争的公平和自由,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并购后已经形成或可能形成的对市场的垄断,从宏观层面保证市场环境和维护竞争的公平和自由。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国都在进行金融监管的反思与改革,其改革成败将直接影响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发展。危机过后的制度性变革,最大意义在于寻求稳定与竞争、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该强调一般竞争法在金融行业的适用,推动竞争性监管制度的确立和运用,保证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但无论采取何种监管制度,目的都是通过保证竞争自由和市场活力来推动银行业发展,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19年是营口银行 发展壮大的一年,在宏观调控、政策监管以及市场竞争等多种压力下,分行积极探索求变,紧紧围绕总行明确的任务要求,狠抓落实,在二季度实现了各项指标的开门红。
一、分行总体指标情况
1、存款情况。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存款总额为23.45亿元,已突破20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5.75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31亿元。对公存款余额为17.68亿元,比年初增加8.44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行对公存款占比较大,占据存款总额的75.44%。分行有针对性改进市场营销策略,锁定业务发展主攻方向,抓存量、拓新增。在加强维护存量客户的同时,注重增量客户源头挖掘,加快对公扩户优户进程,积极营销工资业务。同时,全行上下建立分层营销,对重要政企进行走访,取得了与锦州附属医院的联系,并广泛建立与中小企业联系、外资企业的合作。提升了存款规模,改善了存款结构。
在储蓄存款上,我行借助总行产品优势,制定“营销方案”,加大对市场的攻坚力度。积极开展特色营销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专题宣传,并走进工资户,走进社区等特色专题金融服务,使锦城百姓了解营口银行,走进营口银行,从而使储蓄存款快速增长。
2018年底随着营口银行锦州凌海支行的开业,营口银行将更好的服务于锦州当地建设,通过凌海支行及 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营销及全行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截至2019年3月31日,凌海支行实现各项存款余额0.72亿元的突破,其中储蓄存款余额0.48亿元,对公存款余额0.24亿元,对 的存款指标贡献新的增长点。
2、贷款情况。截止到一季度末,我行贷款投放余额为11.16亿元,较年初增加1.33亿元。其中普惠金融余额0.79亿元,较年初增长0.73亿元,增长幅度达1088.92%,有力的支持了锦州地方经济的增长。2019年我行贷款投放将大力向普惠金融倾斜,将有限的贷款规模重点服务于实体经济,普惠金融。
前十大贷款客户合计贷款余额59921万元,在总贷款余额中占比为53.69%,我行贷款投向以锦州当地为主,前十大贷款客户中本地客户贷款余额为51421万元,占比85.81%。我行贷款客户行业主要分布在化工、物流、建筑、食品等基础行业。
二、发展情况
营口银行 成立于2017年10月16日,两年来,一直秉持着总行“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广大客户”的理念,在市人民银行的悉心关怀。
三、不良贷款情况
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保持较强韧性,但在经济增长趋缓的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暴露增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对企业经营造成了较大负面作用,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变差
我行2019年一季度新增逾期及不良贷款较上一年度无增量变化。2018年我行紧紧围绕总行信贷政策,严守监管部门的要求,实现了当年无新增逾期及不良贷款。并在一月初通过分行全行努力成功收回了一笔个人贷款逾期本金及利息。在经济形势趋于收紧的同时,分行上下一心,针对由于客户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带来的潜在我行信贷资产风险,及时启动应对方案,逐户成立以行领导为首的责任小组,专户专管,力求最大化的避免由于在经济下行大环境中我行信贷资产出现不安全因素。
四、存贷款利率走势
我行严格按照总行下发的各项存款利率标准执行并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出台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计息结息方式无误,在营业场所内公告利率执行标准,并且在负债业务中,无实物奖励、抽奖、现金返点、借理财返利等变相高息揽储等现象。并坚定实施总行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对部分小微企业优质客户适当下降利率。分行今年业务发展重点主要为个人经营性贷款与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按揭业务,利率仅在基准利率上浮10%~15%,公司、小微类贷款率上浮50%。在存款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存款利率小幅上升,比如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我行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中小微客户为主,遵循利率市场化要求,从我行实际与锦州地区经济形势出发制定存款贷款利率。
五、创新情况
分行依托锦州“临海”、“临港”的区域特点,与当地港监局建立合作,多次到锦州港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积极探索并最终成功推出“渔贷通”、“货押监管”等创新业务,开拓了一条有 特色的发展之路。在2018年辽宁金融青年创意创新创优大赛上,以“渔贷通”贷款项目为基础创作的情景剧《送锦旗》荣获了一等奖。受到了当地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中国是否具有根本性变革的能力
借记卡创新发展:新挑战新契机
新加坡金融监管的“预应性”变革
对加强金融统计监测工作的几点浅见
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佳实践探讨
德国储蓄银行:做伴随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佳伙伴
阿根廷分配不公问题:民众主义再诠释
阿根廷债务危机:起源、趋势与展望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制的创立与演变
APEC框架下的绿色供应链议题:进展与展望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战后全球发展模式的启示
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者们无法证明其观点
认识研发、金融服务的增加值,重估中国GDP
债务、增长与危机:基于债务异质性的考证
预期寿命、养老保险发展与中国居民消费
基于新股询价制度第二阶段改革的研究
兼论我国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民营银行调研:多维度的新模式探索
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小国的最优食品价格稳定政策
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政策对2008年危机的反应
巨灾之后的财政应对和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外贸出口溢出的作用
鼓励回收的(无效)信息:来自秘鲁的随机评估证据
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
能否通过一体化来推动发展中国家电力发展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对商业银行的十三项影响
从定价视角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挑战及应对
TPP协议达成对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影响
城商行: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从2015年三季报管窥大中型上市银行最新经营动向
城商行应担当起与经济转型升级互动发展的历史使命
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推动城商行新时期新发展
中国信用卡三十年:从1.0时代畅想4.0时代
支付创新:移动化场景化智能化
以信用卡业务促消费金融发展:新潜力新模式
“互联网+”信用卡产业:天时地利人和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水平调整的动因与影响
《中国银行业》上市银行年报研究系列文章
挑战与转型2015年上市银行中期业绩报告分析
新常态下城商行与民营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深化准入制度改革加快民营银行发展
对提升新常态下基层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以美国Umpqua银行为例探析银行实体网点转型
财务和ERP云平台服务:云计算时代商业银行的战略机会
天津银监局局长向世文:探索对民营银行实行差异化监管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监管引领民营银行找准定位谋发展
浙江银监局局长熊涛:创新民营网络银行监管新模式
敢为人先倾力打造网点核心竞争力
上任伊始,×××勤跑市场、深入调研,多方面收集信息,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周边金融环境,做到对客户需求和同业情况心中有数。为了打造网点核心竞争力,她积极探索基层网点发展的新路子,确定了狠抓核心竞争力项目推广、做好某股份公司优质客户维护两项工作思路。在她上任之前,网点没有建立完善的优质客户档案,对原有优质客户的关系维护也比较粗糙。她带领其他客户经理加班加点,对网点数百名优质客户的资料进行了细分和归类,率先建立了17种资料的记录登记簿,并实现“项目”档案从手工操作转入由个人营销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使普通客户的引导分流和优质客户的识别、推介、营销和维护做到有的放矢,完成了核心竞争了项目的推广。在她的带领下,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使网点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存款增长和人均增幅居桂林分行前五位,并使分理处成为桂林分行惟一被评为“优秀”核心竞争力项目推广的网点。在区行组织的多次检查中受到好评,他们的项目实施的经验和做法被作为典型在广西分行推广。
在对网点周围储源、同业竞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研后,×××确定了争取优质客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营销高新产业中优质个人客户。这些客户是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重点,面对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她明白如不敢为人先,机会就会转瞬即逝。在日常的业务营销过程中,她以钉子的精神、执着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尊重客户,体贴客户,使很多客户倍受感动。客户生日时,会收到她的祝福;客户遇到麻烦时,可以得到她力所能及的帮助。日积月累,她与很多客户成了朋友,这些朋友也成了三里店分理处的忠实客户。
迎难而上负重奋进
×××即是首席客户经理,又是三里店分理处的主任。她坚信“只有建立一个真诚、团结、勇于拼搏,能打硬仗的团队,才能无往不胜”。面对分理处近年来存款均呈下降趋势,网点员工情绪低落的情况,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态度决定一切,在这关键时刻,绝不能让大家丧失信心”。决心下定,她带领客户经理,寻找新的市场,把触角延伸到辖区之外,远在郊区的工业区和市政项目都留下他们奔波的身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仅用一星期时间揽存1000多万元,遏止了存款下降,为分理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提升服务水平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凭着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带领分理处员工争创先进,帮助大家坚定理想信念,根据青年人多的特点,以“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确立了“以服务创效益,以服务为荣誉”的工作方针,营造争优创先氛围,在全体员工中掀起“学业务、比技能”的热潮,激发员工自觉提高业务技能积极性。在她抓业务促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她紧密围绕网点的中心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机制,制定明确的创建规划,开展了富有实效的创建活动,制定了优质文明服务管理办法,以工商银行营业网点规范化服务标准为准则,无论在会班还是日常工作中,都要求员工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语言艺术做得更好。在她的领导和网点员工的努力下,分理处被评为广西分行级“青年文明号”和总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这些成绩和荣誉印证了她的信念——“天道酬勤”。
以身作则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