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畜牧业的含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3: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畜牧业的含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畜牧业的含义

第1篇

[关键词] 香河县 现代畜牧业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5-01

1 现代畜牧业的含义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还有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是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

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香河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香河县共有各类养殖4268户,规模动物养殖场230个,实施“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的标准化规模动物养殖场2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场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肉牛屠宰加工场4个,禽类屠宰场1个,肉鸭屠宰、加工场1个。

畜牧业注册品牌有:正大肉鸭、“姗姗”鸡蛋、“京华香”肥牛。

肉鸭产业:香河县正大有限公司是该县集种鸭饲养、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生产熟食、羽绒制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供、销大型企业,现存栏种鸭(香河)7万只,年均放养肉鸭430万只;带动养殖户380户;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500万元。樱桃谷肉鸭祖代繁育场是英国独资企业,现存栏祖代肉鸭2万只,年繁育父母代种鸭75万只。

奶牛产业:香河县现有规模奶牛场2个,为做大、做强我县的“奶”产业,更好的贯彻落实省政府倡导的千万吨奶工程,该县重点对“井轩奶牛养殖场”、“聚鑫奶牛养殖合作社”等进行扶植,在现有3000头奶牛基础上,依托奶牛良繁项目建设,加强奶牛系谱建设和奶牛DHI测定工作,促进奶牛品质的提升和优良种群的建立。

肉羊养殖:香河县香椿营村是牛羊屠宰、加工专业村,最近几年,由单一屠宰、加工,逐渐发展成为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全村存栏肉羊5万只,目前,已经成为该县肉羊养殖的主力军。

总体来说,香河县的畜牧业不单在畜禽的饲养量以及畜牧业的产品产量,甚至是人均占有量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当下,香河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样产生了正向的变化。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都逐渐加大。总而言之,香河县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表现为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

3 发展现代畜牧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1 政府支持

3.1.1政策支持: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全力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重点动物疫病指挥部”在应对各种突发疫情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制。

3.1.2土地、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对养殖小区、养殖业项目用地的审批在合理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并确保防疫部门的各项经费能及时足额到位。

3.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该县九个镇的动物防疫站全部高标准建成。微机、防疫器具等硬件设施完备,为应对突发疫情,香河县建立动物重点疫病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政治、业务水平的培训,全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基层防疫员“三定”方案,免其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防疫工作,为香河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尽力献策。

3.3 搞好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聘请及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引进域外的猪、牛、羊等优良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以人为本才是发展我县畜牧业的根本,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他人智慧为已用,来推动香河县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4为进一步促进香河县畜牧业几大主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4.1生猪养殖:应该以十个标准化生猪项目为契机,推动香河县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的养殖方向发展,在原有生猪养殖基础上,为丰富人们饮食品种,引进“香福莱”黑猪、野猪,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模式。

3.4.2蛋鸡生产:应该以周庄恒昌养鸡场、尚新养殖场等蛋鸡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逐步使香河县蛋鸡的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以廊坊市蛋鸡存栏量最大的恒昌养鸡场60万只“姗姗”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效应,稳中求进,促进全县蛋鸡生产品牌建设。

3.4.3肉牛事业:应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以京华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3.5 坚持走适合香河县县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3.5.1不但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该县散养为主的关系。还要在发挥散养对满足农民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面,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提高农户健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第2篇

【关键词】有机;生产;生态

1 前言

“生态立省”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发展生态畜牧业对于本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牧民的增收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是新时期青海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天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之祁连山南麓,青海湖西北,是青海省主要牧业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773.29 km2,占全省面积的3.5%,其中天然草场和宜建人工草场235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1.05%。2008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农牧厅将青海天峻县梅陇村列为生态畜牧业试点村落,从而开启了有机畜牧业发展之路。2013年,青海天峻县明确指出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为目标,积极开展天峻藏系良种羊、天峻藏系羔羊、野血牦牛、奶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认证,促进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由此可见,发展有机畜牧业,建立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正逐渐成为本县发展品牌。鉴于此,本文对于发展有机畜牧业,建立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的意义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给予充分的论述,为今后本地区有机化畜牧发展之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发展有机畜牧业,建立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的现实意义

2.1 发展有机畜牧业是现阶段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在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峻县畜牧业发展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显著。首先,从畜牧产品的生产来看,多是以传统产品为主,涉及高端类、未来发展主流类产品较为少见。其次,从肥料使用来看,有机肥逐渐减少,化学肥料所占比重增多,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最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较为严重。就本县而言,大约有30%以上的草地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当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养牲畜的数量与日俱增。草地退化也是草原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而草地退化也带来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植株变矮,生产力降低,土壤沙化,为沙尘暴提供沙源等等。发展有机畜牧业可有效调整畜牧产品结构,以绿色产品为导向,满足社会大众对绿色纯天然食品的需求。发展有机畜牧业可以充分利用牲畜排除的污物,运用合理技术,经过生态发酵制作出有机肥料,对于控制草原污染有着积极作用。发展有机畜牧业可以把牲畜头数适当降下来,让人们集中精力发展有机畜牧业,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这对于防治草地退化保护生态大有裨益。

2.2 发展有机畜牧业可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提高本地区畜牧产品竞争力

有机畜牧业是一项密集型的劳动产业,发展有机畜牧业对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力过剩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发展有机畜牧业,打造畜牧业产品有机品牌,可以在无形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从而为本地区畜牧产品走向国际打好基础。此外,发展有机畜牧业对于解决目前本地区畜牧业粗放发展,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也很有帮助。比如说, 2001年,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海南苗族自治州建成23万多平方米,200多户农牧民的青藏高原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本县的载畜量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畜牧产业也得到升值、牧民收入也得到持续增长基本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于各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3 发展有机畜牧业,建立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的对策

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虽然在个别县市已经进行了试点,但是总体来看,还尚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从青海天峻县辽阔的草地资源来看,大部分尚未被污染,基本上具备了发展有机畜产品的天空、土壤与水体。即便对一些农区而言,发展有机畜产品也要通过一段转换期来进行。关键是要有这个观念与认识。

在此,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政策出台的同时,要拟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加以落实。同时,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加强监督和控制,不能将政策流于口号,口号流于形式。其次,在目前大面积推广有机畜牧业生产不现实的现况下,可在本县某个村落先行建立一个生产示范区。在生产区内按照有机产品生产销售的要求成立相对封闭的物质循环生产体系。严格控制污染源,保证土壤、水体、天空清洁、干净、无污染、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添加剂,完全依靠天然牧草放牧与饲养牛羊,并根据放牧家畜的自然习惯进行饲养管理,生产合格有机畜产品要求的原料牛、羊、骆驼等家畜。示范区试验成功之后,可将经验推广开来,实现大面积的普及。最后,加强宣传和立法监督。有机畜牧对于牧民来说尚且是个新鲜事物,由此政府要加大宣传,让民众知晓有机畜牧的含义、意义和益处,引导大众积极消费有机畜牧产品,进而刺激有机畜牧产品的生产。在有机畜牧产品消费数量增多之后,政府要加强立法,监督市场对于有机畜牧产品的销售买卖,完善有机畜牧产品的品牌认证。推广起初,可以设立有机畜牧产品代销点,制定市场买卖窗口,谨防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

总的来说,有机畜牧业发展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潮流。在这种理念的带动下,国内将形成一个新型的有机农牧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化的格局。同时,这种商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攀升,并将获得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雅丽,程洪杰,李元龙.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有机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养殖与饲料,2008(08):68-70.

[2] 李冉,董昊.绿色贸易壁垒下的有机畜牧业之路——兼论海南省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J]. 中国农业信息,2005(06):56-57.

[3] 郭映义. 依法民主管理引领牧民群众发展现代畜牧业——河南县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有机畜牧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J].青海草业,2005(02):87.

[4] 王国钟,建原,娜日斯. 青海省门源县有机畜牧业发展优势与对策[J]. 内蒙古草业,2004(03):41-43.

第3篇

打造一个区域样板即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区域样板基地,加大整合开发力度,立好标杆带动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域广阔,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尚有待于大力开发。国家和山东省都很重视这一地区的开发,当地政府也支持畜牧业的发展,这为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此时应抓住时机,高水平、高标准做好规划,聚内力、借外力,整合利用教学、科研、龙头企业、国家政策扶持、外资等资源,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进程。比如,在养殖用地审批方面,需要严格配套相应的种植用地,以便粪污就近消纳利用;在畜禽舍建筑设计方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设备,提高科技含量,高标准起点、高标准定位、高标准要求,推动生态畜牧业向高水平发展。争取把该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高效生态畜牧业区域样板,通过区域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带动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2探索一套技术体系

探索一套技术体系即将产学研结合集成一套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并大力推广,顺应节能减排政策,不断推进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程。节能减排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内容,要利用最先进的畜牧科技和工艺技术,整合产学研的力量,进行技术集成和组装配套。一是通过合理设计提高供暖效率,提高畜禽舍的保温性能,减少供暖用煤。不少畜禽品种在寒冷季节养殖需要供暖,小型养殖场可能直接用火炉供暖,大型养殖场都是用锅炉,用煤量很大,因养殖基数很大,即便仅仅把用煤量降低5%也是很大的数目。二是通过科学设计畜禽舍结构,实行雨污分离和干湿分离,实现粪污减量化。三是进一步研发饲料酶等技术。使用饲料酶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污排放;一些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猪的肠道环境,减少氨气排放,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四是加强对新型饲料原料的开发和饲料配方的设计,通过新型饲料原料和新型饲料配方的使用达到减少代谢废物排放的目的。

3加强两方面措施引导

3.1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制定实施,通过优化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环境,实现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

当前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面临着用地形势紧张、人工成本高、资金链不完善、市场风险大、人才队伍匮乏等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制定,并尽力贯彻实施,优化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使之顺利发展并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具体可以从用地政策、资金补贴、信贷政策、产品推荐、奖惩结合、以奖促推(通过奖励政策来推进生态养殖)等方面入手。比如,发酵床养殖能实现清洁生产,它将传统的“养殖生产+粪污处理”模式中的“粪污处理”环节提前到“养殖生产”环节来消纳,其中增加的部分成本属于社会化成本,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该给予养殖场(户)补贴,但目前却由养殖户自己承担,加之目前垫料成本较高,制约了该模式的推广,政府可从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3.2出台相关措施引导有机肥使用,通过有机肥推广使用带动粪污处理,实现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

粪污经处理做有机肥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经,此技术已经成熟,但现在种植业使用有机肥的比例太低,制约了粪污处理的开展,也难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粪污处理需要成本和占用一定土地,目前每生产一吨有机肥的成本在800元以上,售价可达1200元,生产的成本较高,只有把生产的有机肥卖出去,才能有后续资金投入到粪污处理与有机肥生产中,否则单是存放有机肥所需用地都成问题。另外,有机肥和化肥成分不同,每亩地所需有机肥的量比化肥多,现在物流成本高,使用有机肥的运输成本比化肥高得多,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种植业者,这必然会制约有机肥的推广使用,有机肥市场需求的萎靡反过来必然会影响到粪污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因此,建议把引导有机肥的使用作为一个发展重点来抓,打不开有机肥使用的广阔市场,粪污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只能是空谈,而要打开有机肥使用的市场,也需要一定的配套措施来引导推动。建议从生产、运输、使用三个环节予以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资金补助、有机肥产品开发、有机肥运输阶段减免税政策以及对种植业者使用有机肥的予以补贴等。

4实现两个紧密对接

4.1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生态养殖区和有机肥加工厂,实现高效生态畜牧业与高效生态种植业的紧密对接

与高效生态畜牧业对应的是高效生态种植业,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肥运输的费用较高,必须离消纳地较近,否则过高的运输成本会限制有机肥的使用,因此科学的规划布局非常关键。发展生态畜牧业,在养殖区域密集的地方,可以采用以养殖大场(户)投资为主导其他场(户)参与、多户联合入股投资、其他社会资金独自投资以及养殖户与社会资金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鼓励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养殖区规划布局时应尽量与果蔬种植或者花卉培育基地结合,以便于就地解决有机肥销路。果疏或者花卉种植属高效种植业,一亩地年收入可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从业者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较高,即使运输距离稍远,也有可能去购买使用;而种植普通的粮食作物,一亩地年收入仅千元左右,从业者自然不可能有积极性去使用有机肥(特别是运输距离较远时)。因此,科学的规划、布局生态养殖区和有机肥加工厂、实现与高效生态种植业的紧密对接,应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来抓。

4.2通过发展高效特色畜牧业带动高效生态畜牧业,实现高效生态畜牧业与高效特色畜牧业的紧密对接

第4篇

关键词:畜牧业;信息;信息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DF41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国的畜牧业也开始逐渐朝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全国的畜牧业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能够迅速的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而做出准确的反应。但是当前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度还不是很高,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因此也就谈不上很好的进行信息共享与。笔者就如何进行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归功于网络的发展。可以说网络是整个信息的载体和基础。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网络化的程度有所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当前在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往往都是片面的追求计算机的使用数量,各个单位都是大量的采购计算机,而这些计算机设备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大多都是缺乏互连性,只能够进行单机信息的处理,而没有做到真正的网络化。当前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信息建设,网络上相关的资源相对比较少,也缺乏稳定的信息平台,这些都使得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

1.2 畜牧业相关的网站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缺乏总体的规划以及明确的目标,只是机械的进行相应的信息的累积,这就使得大量的无用的信息堆积在网站上,而有价值的信息却不能够及时的得到。很多部门的网站建成之后就没有再进行维护过,不论是信息还是网站本身的机构都十分的陈旧,根本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网站的资源和信息缺乏原创性,只是收集网上已经存在的信息或者是各个网站之间互相的转载,这就使得信息缺乏相应的价值和时效性。

1.3 当前的畜牧业信息建设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单位将精力放在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上,而对于市场行情以及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却较少的重视,这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的畜牧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更多的是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信息,从而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提升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产品销售不出去,也就失去了畜牧业信息化的意义。

2 建设方法和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信息化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畜牧信息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做好畜牧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进行畜牧业生产和建设过程当中,应该从我国畜牧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市场进行消息调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在真正的意义上为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2 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早制定和实施畜牧业信息资源建设标准

在做好畜牧业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完善相应的软件的建设,大力的加强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建设。为此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建设标准,从而有效地防止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大量的重复建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确保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2.3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

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并不能完全、系统地掌握某一个行业的信息资源,必须要从有关单位进行采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采集体系。信息采集体系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地信息采集范围;二是如何保证信息采集的持续性。

关于信息采集范围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采集:一是从传统媒体(期刊、图书、公文)和网站上选择与信息资源建设有关的信息,二是选择与信息资源建设有关的生产、市场信息。下面笔者就第二个方面提一点个人看法。

在生产与市场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选择和建立一支有高度责任心且对信息有一定基础的通讯员队伍,以保证采集来的信息真实可靠,同时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巩固和扩大。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建立规章制度,以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数量和持续性。

3 畜牧业信息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畜牧业信息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对畜牧业信息进行系统、科学、客观、实用地建设, 在充分认识畜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畜牧业实现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畜牧业信息产业化建设,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3.1 网站用户收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站形式提供服务的畜牧业网站已进行了初步的建设。随着网站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建设,网站可以采取适当向用户收费的办法,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3.2 为企业制作并网站

以网站形式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网站,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站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等有利条件,为行业内有关企业制作并网站。这一方面为信息建设和网站的持续发展补充了资金和信息资源,对企业来说, 也节省了相应的网站建设、维护、宣传等费用。

3.3 提供信息咨询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信息的掌握成为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过系统、完善、科学、实用的信息建设,信息建设单位可以为国内外相关管理部门、教育科研单位、行业组织、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3.4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开发信息产品

经过对信息资源一定阶段的建设,在系统掌握某一专题领域的信息之后, 信息资源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出版系列图书、光盘等信息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开发一系列的PDA,在PDA上安装用户端程序和下载更新系统, 在网站上提供用户下载更新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结束语

畜牧业信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从畜牧业、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建设、开发与利用。科学、合理地制订建设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根据信息资源的特色和市场定位来进行建设,并注意信息建设的内容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起科学、完整、实用、可行的畜牧业信息。充分利用畜牧业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保证我国畜牧业信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金映红.新疆畜牧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网络信息,2010,(04).

第5篇

在21世纪的今天,几乎无人忽视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无论从各地区严峻的环境形势还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迫在眉睫、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大庆“九五”期间就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十五”期间,大庆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科技发展等领域全面开展了推进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仅2005年,大庆市生态环境建设总投资高达29.12亿元,投资额居黑龙江省第一。但是,环境资源的保护不仅是生态环境破坏后的补救,更重要是开发、使用之前的规划。在制定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时,应当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且各规划之间应当互相协调。本文以此为衡量标准,对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一、大“庆十一五”畜牧经济发展规划简要

《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为《大庆十一五规划》),在第四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其发展战略包括:优化提升畜牧业战略、巩固发展种植业战略、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战略。优化提升畜牧业战略的具体目标是“:依托资源优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牛、猪、鹅经济,带动整个畜牧业发展。进行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风险防控体系、畜禽繁育推广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到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5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比重达到60%以上。”

二、优化提升畜牧业经济战略分析

(一)从经济角度的分析《大庆十一五规划》没有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种植业上,而是转为重点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前联种植业,后续加工业,它对粮食的转化和土地的增值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产业所不可替代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畜牧业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从经济学角度上看,这一战略选择顺应了市场的需求,能够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因此是一项科学的战略选择。大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肩负着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的重任,而且涉及到大庆草原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改善等问题。因此,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下从该角度对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二)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角度分析1、从资源优势分析。至2005年,大庆拥有耕地面积60.7万公顷,拥有草原68.9万公顷,拥有湿地120万公顷。可以看到,其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如果扩大耕地面积,必然会使草原、湿地的面积减少。大庆市统计局推算出大庆湿地年产生态价值高达840亿元。大庆种植业每万平方公顷产值为1.32亿元(2001-2005年的平均产值),比较而言,开发湿地发展种植业的农业经济收入要比湿地产生的生态价值低得多,因此,保护湿地是大庆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然而,湿地生态价值不能直接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发展畜牧经济的战略选择既能够达到保护湿地目的,又能利用大庆丰富的碱草资源,达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平衡了两者的矛盾。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发挥了大庆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又顺应了自然、生态规律,因此也是一项科学合理的战略选择。2、从大庆草原资源承载力角度分析。所谓的自然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可以支撑的牲畜数量规模。由于大庆草原面积的有限性,决定了其载畜量不可能无限大,存在着资源最大承载能力问题,即存在着一个墒值。当本区域的载畜量超过这个墒值时,该区域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应考虑到环境资源承载力问题,应有一定的限度,应在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适度发展。为验证大庆草原载蓄能力,在此,对大庆草原承载畜(牛羊)的能力进行计算:为了换算的目的,根据某一特定家畜的放牧压当量或饲料消耗量所确定的标准家畜叫做家畜单位,也称动物单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牛作为标准单位,称为牛单位。中国以绵羊作为标准单位,称为绵羊单位或羊单位。王栋(1955)规定的中国绵羊的含义是:一头体重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天约需牧食青草5--7.5kg。中国牧区和半牧区适用的家畜单位换算系数:一头牛相当于5头羊,一匹马相当于5头羊。研究思路如下:可载牲畜总量牲畜超载量牧草需求牧草产量可载牲畜总量可载牲畜总量牲畜超载量饲料粮需求干饲料粮可载牲畜总量根据单位畜日需草量,折算出年需草量,即为草畜转换系数。取每只羊日需草量5千克,得出天然牧草地草畜转换系数365×5=1825千克/只=18250吨/万只,人工牧草的,由于加强了管理,采用了合理的种植方式,转换系数可降低为天然牧草的0.7,即0.7×18250=12775(吨/万只)。以大庆的城市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和土地肥力为自变量,以大庆的产草量为因变量,我们选取1997-2005年的数据(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1998-2006》),用SAS软件对这些数据做线性回归,设产草量为y,降水量为X1,日照时数为X2,土地肥力为X3。由于缺少大庆的土壤肥力的数据,我们选取了与大庆土壤接近的内蒙古的土壤肥力作为我们的研究数据,我们得出:由方程可知,由于>0.7,证明相关度很高,相关性很好,F表示的是F检验,也就是显著性检验。事实上我们从R2的值就已经知道是相关性较高了。可见大庆的产草量和城市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密切相关。牧草地可载畜总量与产草量呈正相关性。用上述SAS软件计算大庆草原产草量,得出2004年草原实际供应5亿公斤干草,大牲畜需要20亿公斤干草,缺口15亿公斤。2005年大庆的产草量为8.28亿公斤,由于大庆实行了草原禁牧,提高了大庆地区的土壤肥力,预计2006年底,大庆的产草量将达到10亿公斤,可载畜量达到8.7万羊单位。而实际上截至2006年6月末,全市大牲畜存栏61.2万头《。大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5万头,等于225万羊单位,与大庆草原载畜力差距很大。以上证明,大庆大力发展畜牧经济战略的实现将受到草原生态环境的制约。

三、促使大庆畜牧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双赢”的建议

(一)草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建议大庆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大庆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上。尽管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个定量,但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手段会影响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利用方式不同,产生的后果就不同。因此,在大庆草原利用上,笔者建议:1、加大人工牧草的种植面积,提高人工牧草的单产。前面公式证明,牧草承载力系数与人工牧草单产呈正相关。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提高人工牧草地的单产,以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牧草比天然牧草的产量高,因此,可以加大人工牧草的种植面积,以提高草原的产草量,可为畜牧业的发展准备条件。2、加大牧草地的开发速率。牧草承载力系数对牧草地改良速率有一定的影响,牧草承载力系数与牧草地改良速率呈正相关性,因此,适当加大牧草地开发速率可相应提高牧草地承载畜(牛羊)的能力。3、加强草原的治理。大庆碱草是奶牛、羊、大鹅等家畜的优良饲料。草原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产草量,也就影响到载畜量。2005年大庆实行了禁牧政策,就让全市草原的平均产草量从每亩不足50公斤猛蹿到80多公斤,全市草原多产草31万吨。2006年全面实行了禁牧政策。这些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庆市政府应继续采取积极政策的防止草原的退化、沙化、盐碱化,禁止不合理开发使用草原,使大庆草原再现“风吹草动现牛羊”的情景。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安全 防范措施 畜牧业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们步入到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中计算机是必不可缺的工具,只有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才能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畜牧业方面,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就能够及时并准确了解养殖场内的相关信息,降低了畜牧业的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计算机网络使畜牧业的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化以及精确化,使管理方式更为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1 算机网络安全含义

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硬件以及软件进行保护,保证其不会受到病毒的感染而遭到破坏或泄露,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所采用的保护方式不仅是管理方面,还有计算机技术方面,从而达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保密性的目的,避免计算机网络受到病毒的侵害而被破坏与泄露。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特点

1.2.1 扩散性和突发性

计算机网络被病毒感染之前并没有明显的前兆,当工作人员发现计算机网络被病毒感染之时已经为时晚矣,计算机网络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就会连续对多台计算机网络进行感染,使得其他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工作,扩散速度相对较快,因而企业中的一台计算机网络被破坏,其他计算机网络也会接连被破坏,导致扩散速度快的直接原因就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共享性以及互联性,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病毒感染提供了便捷通道,造成计算机网络破坏的范围增加。

1.2.2 危害性和破坏性

当计算机网络被破坏之后,就会造成该计算机网络系统处于瘫痪状态,此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没有应对网络病毒的能力,如若在这个时候有网络病毒入侵,就会造成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被遗失、篡改,破坏计算机内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保密性,重要信息数据丢失会威胁人们的信息安全,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信息安全。

1.2.3 潜伏性和隐蔽性

计算机网络攻击具有良好的潜伏性以及隐蔽性,在人们日常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不会被发现,当算机网络攻击满足触发条件以后,就会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破坏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数据、硬件以及软件。

2 计算机网络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2.1 建立完善的畜牧信息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在畜牧业方面也逐渐开始应用,使畜牧业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完成畜牧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并对计算机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有效结合,避免信息重复。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获得与畜牧业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到现代畜牧业中。计算机网络只有收集到安全可靠的数据,才能从中得到有效的数据。因此,在对畜牧信息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对收集的数据要求,改变收集数据的单一性,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畜牧信息数据库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2.2 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专家库系统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畜牧兽医专家,畜牧兽医专家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宝贵的试验数据,因此畜牧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专家库系统,在计算机设备中更换适当的数据处理器,这样能够保证专家库系统正常运行。当遇到相关问题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上打开专家库系统,将问题的关键词输入到系统中,就能够从专家库系统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肉牛养殖管理专家库系统为例,工作人员在肉牛养殖中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将所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整理,从整理的数据来分析肉牛养殖的生产数据,判断对肉牛养殖生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什么,并对影响因素逐个输入到肉牛养殖管理专家库系统中来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畜牧养殖中建立专家系统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3 加快畜牧业信息的传递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途径,信息在计算机上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Web网站为基础,让用户了解到相关的信息。Web网站具有时效性,能够及时更新出数据,供用户进行了解。随着Web网站的不断增多,各个领域的网站数量都在急剧增加,但只有与畜牧业相关的网站较少,这就使得畜牧业在网上的信息传播受到的阻碍。为了使畜牧业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应当建立畜牧信息计算机网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现阶段畜牧业的行情,并对畜牧信息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让用户及时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

3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以下几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大投入,培养网络人才,开发网络先进技术

只有加大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有更多的人才积极去创新,开发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使畜牧信息计算机网络处于安全的状态,避免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入。

3.2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内部管理

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对内部的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做出相应的管理准则。对计算机设备以及主机进行密码设置,在进行密码设置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密码过于简单,并定期对密码进行及时 更换,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同时设置相应的登录系统,避免非法IP登录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3.3 做好病毒防范工作

对计算机网络定期进行全部扫描,避免计算机网络内存在隐蔽的病毒。同时还应当对计算机网络的病毒库进行及时更新,这样才能确保病毒在计算机网络中无处藏身。对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应当及时修复,并定期检测计算机网络中是否出现新的漏洞。为了避免计算机软件内含有病毒,应当使用正版,无病毒风险的软件办公,这样从根本上避免了病毒的存在,保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4 总结

在发展畜牧业中采用计算机网络为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畜牧业的成本降低,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计算机网络被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尹蕾.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浅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4(08):41-43,67.

[2]荀迈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J].软件,2013(12):240-240.

[3]石云.浅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178-178.

第7篇

由于畜牧业商品经济需求的不断扩大,对草地畜产品不仅需求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从而推动了草地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草地生产机械转化成为草地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以草地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地改良、更新、建立人工草地。使草地机械化在整个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和规模。例如在西欧和新西兰地区已经几乎见不到天然草地。取而代之的是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对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土面积大,草地类型复杂的发达国家,则采用了只要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就能够对天然草地进行改良、更新和建立人工草地。现在全世界约有几百亿亩经过更新的草地,尽管这些仅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5~20%,但提供的畜产品产值却高达全部草地畜牧业产值的80%以上。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工业反哺投入到草地畜牧业中的机械马力的生产效率不断地得到提升,而且性能优异。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出现了专业化分工和集成技术的组合,例如牧草生产加工、牧草种子生产等行业标准的出现就是如此。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如依据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制定出了草粉标准,标准包括草粉外表面颜色、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的含量,包装要求和储存期等(如苜蓿草粉),草粉产品已不再用于传统的草地畜牧业,而是向猪、鸡等单胃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和更广泛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在工厂化饲养条件下对上述动物对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的需求。实现这些产品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非常高,设备相当先进。由于在专业化生产中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措施和技术,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如图1所示的牧草种籽生产流程图,就是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实施的。种子专业化生产的结果,不仅保证了种子的净度、纯度和发芽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种子需用的设施及用地。在草地生产中基本实现了模式化经营,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要实现机械化生产,就必须有相对稳定的草地生产农艺要求,以便根据农艺要求,配置相应的机具及设备或研制新的机器;在生产规模上使用什么样的机具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和利润。

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利于各自国家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这主要体现在对农畜产品价格上实施以大额财政补助,这是使得草地机械化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草地生产的内涵表现得更加深刻,主要反应在工业生产系统工程理论被引入农牧业生产中,以及原来支撑着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动物营养学、生态学、生物遗传工程、家畜环境理论等在影响着草地生产机械化的进程,使草地生产机械化向着更高层次上发展。例如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研究机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地机械化效益及经营模式进行研究。

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草地生产机械化所反应的不完全是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还反应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我国草地畜牧业机械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实施草畜双承包以来,由于在草地投入、监管、技术指导、政策法规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及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使草畜分配比例失衡。曾为服务草地畜牧业发展建立起来的大、中专院校、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大部分下马、转产,科研人员外流。并使原来研制、仿制的一些先进机型也都中途夭折,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行业整体水平在这时期出现了急剧下滑。例如,我国现有草地面积大约60亿亩,其中人工草地面积仅占全部草地面积的15%~20%,而天然草地“三化”面积却高达全部草地面积的80%以上,产草量与50年代相比降低了60%以上。目前在草地生产中以牧草收获、草地保护网围栏、饲草青贮及牧草加工等与牧户生产利益密切相关机具设备具有一定的销路外,在草地改良、草地鼠虫害防治机具、人工草地建设及沙化草地等生产机具的应用方面,除在治理工程项目中得以少量的购置外,草地承包户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一般不购置,这是草地生产机械设备和机具以及技术难于推广的主要原因。这与发达国家在重视草地生产和退化和草地生产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恰恰相反。自实施西部生态建设以来,通过对草地实施围栏封育、舍饲养畜等社会工程后,使大多数草地经营者不仅了解了放牧与草地载畜量的关系,有的还知道了一些改良草地工艺技术和操作草地改良机具知识和技能,如一些草地使用者对承包草地上的牧草种类、牧草性状、优劣和有毒有害牧草等方面有了基本知识。在制作青储饲料技术中,不但了解了青储饲料的转化过程,而且也学习到了有关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方面的许多内容,这些无疑是在生产观念上有了巨大的飞跃。

2科研与生产的需求脱节

我国草地面积辽阔,因地理及气候的差异性造成我国的天然草地类型十分复杂。研究草地改良建设多年,但至目前为止尚不能提出相对稳定的改良更新草场,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工艺措施。如根据不同草地植被退化程度、土壤风蚀、气候条件现状等提出草地生产和改良技术等。这使得草地生产机械化难以按照草地农艺要求研制和合理的编制草地生产机械化工艺流程。草地生产机械化是一项多学科集成的综合性的技术,而我国在多学科集中力量突破生产中瓶颈的科研力量薄弱,是造成影响草地生产机械化发展障碍。在草地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方面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转化少。不少成果停留于学术期刊、电脑、实验地、文件柜;竞争多、协作少;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现象,题目不同,但是研究相似;研究技术不能够得到深入,也难以组装集成;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在试验区跟踪观测研究周期短;基础性研究项目多,着眼于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研究项目较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量薄弱。推广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在基层推广人员缺乏。

3国家在草畜装备制造业方面投资力度不够

“十一五”期间,全国整个行业技改资金的投入还不及一个汽车厂多,作为草畜生产机械化后盾的制造业的综合技术和设备目前相当于国外五、六十年代水平。因此,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性能差、寿命短、耗能高仍然是我国农业及畜牧业机具及设备在制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捆草机可靠性系数国外是0.98而国内产品只有0.4~0.6。其次是对于外资引进消化吸收的项目大部分未能很好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也未得到提高。由于草畜机械项目小,很难持久连续列入国家重点研究及开发项目,由于得到资金支持困难,使得产品更新换代、开发、推广缓慢,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研究力量薄弱。从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牧草种子基地、草原围栏、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防火、草原治虫灭鼠等建设项目,在这方面,国家投入超过110亿元,每年平均超过15~20元/hm2。但是由于在农村、牧区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使得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降低,对于需要用大马力拖拉机完成的高效、先进、连续完成多种作业程序的草地机械或在开发、研制、生产方面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包括拖拉机的零配件、油料价格及维修服务体系不配套或不及时,给农牧民造成了采用大型动力和多种作业机械生产的不安全感。

4草地改良机具

经过几十年的研制,生产出了近几十种机型,经过生产实践筛选出了一些经济效益好,符合当地植被条件下改良草地的机具,但是由于对新型机具的推广开发不够重视,至今也没有提到日程上。如适合在退化羊草地作业的松土切根施肥机、草地无耕作撒肥机、麦草沙障栽植播种机、牧草调制青储技术和机具等。尽管在发展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在草地机械的研究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在已恢复的近10%草地植被中,引进消化仿制的机具和国内研制的机械在生态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目前市场对草地畜牧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围封和有限的草地中如何通过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来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目前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把牧区的家畜移到半农半牧区育肥后出售,是目前条件下可以采取的较好的方法,也叫异地育肥。经实践表明:对改良天然草地只要略加改良,草地产草量可以增加40%~50%以上,如在杂类草地植被盖度大于50%的退化草地进行松土+施肥,草量可以增加35%以上,在植被盖度大于40%的退化羊草草场实施松土+切断禾草根茎+施肥(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可使草地牧草产量增加4~7倍。对于在植被盖度小于40%以下退化的草地实施围栏封育并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等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草地机械和畜牧业装备技术的制造,正在逐步向成熟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渐形成符合我国草地生产条件下的作业要求。

如何迅速提高我国草地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和对策

发达国家高速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客观的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草地生产机械化是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作用促进着草地畜牧业的机械化。问题是在此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草地畜牧业的机械化?其相应的发展对策是什么?

1应当将草地机械化水平和创新研究和推广持续纳入到草地生态治理和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围绕草地畜牧业生产建设为核心。结合生产实际并按照不同草地自然条件特点,以及依据草地自身生产力的高低和草地退化程度来确定哪些地区适合发展草地机械化,并根据当地、生物、土壤、气候、草地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特点设计和推广作业机具,形成从研制到推广及技术服务的支撑体系。目前我国草地退化的趋势还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扼制。草地畜牧业商品增长率长期在35%~45%之间徘徊,这与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

2在目前国力经济较好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对第一性草地生产机械和配套技术的投入,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地生产机械化统一起来,完善好草地机械化服务和生产体系的关系。

第8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WTO 生产力 畜牧业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46-01

今年我国正式通过13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加入世贸组织(WTO),我作为一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者,以我区(镇)农业现状为基础,面对我国经济整体融入世界经济的强大洪流之中,我们该怎么办?在这里我作为一个基层探索者,从农业宏观角度出发,以自己思考观察,提出对我区今后农业的发展在思路上有一点启示,让今后的事实和历史来检验。

1 我对WTO的认识

1.1 WTO的社会基础

WTO建立在股份制经济基础占主体之上的一种贸易组织。理由:①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绝大部分是以股份制经济占主流;②当今世界东德与西德统一融合,南北韩鲜贫富差别,苏联共和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解体,东欧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变更,中国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些鲜活历史事实证明股份制这一些制度在当今社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

1.2 WTO发展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不管你姓什么,国家经济发展基础,国家控制管理经济发展手段是"市场经济"。①从中国申请入关,13年谈判历程可以看到:由计划经济过度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由商品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这三步曲的发展,最终入世成功;②"市场经济"这种管理国家经济是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先进技术。

1.3 WTO健康发展有两个推动力

①追求利润;②市场竞争。是地区间贸易争端,贸易仲载,制定贸易规则一切经济活动的动力源泉,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自身安全;市场竞争是WYO促进发展的又一个动力源,资本在国际间.地区间.行业间流动;"竞争"是推动力,没有相互比较,市场缺乏活力,只有公平竞争,加强管理,学习先进技术,降低成本,才能获得 更多利润空间。

1.4 WTO运转遵循法则

"国际惯例"."优胜劣汰"。自从我国今年正式成为世贸成员,各级政府都在清理法律法规,把我国与国际惯例相抵触条款都取消弃止,就是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

1.5 WTO是国家(地区)间发展经济贸易组织,是把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利用国内国际市场.资源,参与世界经济的合理.公正.有序分工(13年谈判是历证),达到目的有两个:"发展生产力,国力强大,人民富裕",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领导管理国家(地区),不管你采用何种制度,是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是衡量一切工作准绳,纵观当今世界发展史将是一面镜子,任何背道而驰的作为,都是徒劳的。

2 对我区农业认识

2.1 传统农业仍然是主流

2.2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初见端倪,路子还在探索中,其具体体现在:①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比例比较大。②特兴罗莎米.石洞花博园.罗汉蛋.金龙稻鱼.胡市龙眼.隆纳路甜橙示范园等项目的实施,其特征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商品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利润空间小,商品辐射半径小。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产业结构点子多,但档次低,面宽,效益差,前瞻性差,以胡市镇为例:李亚林种鸭场,潘立富种猪场,田代华的荔枝园,结果是名声大,负债累累,自行关门走人,这些都是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深刻教训。

3.2 政府过分干预,结果得不偿失,好不容易创出一个罗莎米品牌,一个好端端的股制份企业,几经波折,风落飘零。

3.3 农业的主体是农民的积极性始终没有调动发挥出来,老是政府出资,牵着走,结果成功者少,失败者居多。

3.4 初级农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高质量农产品少。

3.5 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有偏差,现在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买方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对种什么,调什么,该怎么调,农民盲然不知所措,凭直观感觉。

4 对策措施建议

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理论基础作支持,那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是盲然不知所措,其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其含义是:一国集中生产那些国内生产成本较国外最低的产品来出口,以换取那些虽比国外生产成本低,但在国内并非成本最低的产品进口最为有利;和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乐提出要素禀赋理论,其含义是: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富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即是选择本地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国与国间贸易如此,地区间产品交换也离不开这个理论基础。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畜牧业":A因为畜牧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B畜牧业和种植业相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种植业受一个地区农业耕地的限制,而畜牧业的利用发展空间大于得多;C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均年消费畜禽肉高达260kg左右,人均年吃粮60kg左右,同期1997年我国人均吃畜禽肉12.9kg,吃粮250kg,这说明农业的方向是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这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D例如发展奶业,奶是举世公认的节粮经济的畜牧产品,牛奶中含有人体营养所需成份,是"人类保姆",发达国家美国人均年消费奶312kg,我过是4.8 kg,其差距之大是我们农业发展的巨大空间。种植结构调整该为发展畜牧业打基础。措施上:①改种高粱发展玉米;②改种小麦为种优质牧草等;③在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牛肉或牛奶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即可,关键把这一产业如何做精,做深,做强;④畜牧业发展起来后下游产品深加工,如牛皮.奶制品等,提高科技含量,其产品覆盖半径才能增大,利润空间才有潜力可挖,农民增收才有基础。

4.3 从国际经验来看,退耕还草,发展畜牧业,是一条成功典型的路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经砍伐大量森林,后来竞认识到这种做法破坏生态环境,得不偿失,可是两国没有走直接恢复森林的路子,而是大面积种植人工牧草,通过种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牧畜业,两国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4 政策支持:首先①取消农林特产税,是政府鼓励的行业基础,应该给予政策支持,现在就开始课税显得杀鸡取卵,得不偿失;②政策上应设立农业发展基金,政府对鼓励发展行业给予必要扶持,加快发展;③设立农业保险,农业是一个多风险的产业,如果其风险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那就会必然放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和力度;④政府应该对农业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如果这些科技人才,其生存权都得不到保证,那谈发展权只是一句空话。

5 结束语

市场经济是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竞争经济,一个好的商品要参与市场竞争有三点:一是"质量";二是"成本";三是"服务",三者缺一不可。WTO背景下,发展农业更要认识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森. 面对WTO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户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2]李威. 农业新品种保护现状分析[J]. 吉林农业,2014,24:8.

[3]孙莉.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现代园艺,2014,23:92-93.

第9篇

[关键词] 胚胎移植 畜牧生产 原则 技术应用 阿瓦提县畜牧兽医局

[中图分类号] S8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68-01

胚胎移植中含有受体与供体,它指定了特定畜种个体实现对其生产性能的优化,以达到增加良种繁殖后代,提高质量及数量的目的,为地方畜牧产业提升经济效益。目前利用黄牛移植高产奶牛胚胎,就可以产出高产奶牛后代,效果十分显著。

1 胚胎移植技术的实施意义

胚胎移植技术基于家畜等动物胚胎完成,它属于继人工授精后的第二代典型家畜繁殖技术。该技术在具体实施方面具有以下5点现实意义。

首先,它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母畜的繁殖潜力,能迅速加快良种的有效改良及育种过程,也能针对某一畜牧特定品种来提高它的繁殖扩群速度。

第二,它能增加孕畜的双胎率,甚至使某些不孕母畜也能重获生育能力。

第三,它能够替代种畜引进技术,对提高畜牧品种交流具有技术意义。

第四,它能被应用于濒危动物品种,实现对濒危物种的后代繁育拯救目的。

第五,它是胚胎工程与相关科学研究重要技术手段,也将是未来畜牧良种培育的重要技术课题。

2 阿瓦提县畜牧生产产业发展现状及畜牧生产特点

阿瓦提县位于我国新疆西北边陲,它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邻,东部与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三河交汇,拥有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被称为“长绒棉之乡”。该县拥有多家国营牧场,可利用草场达到14.67万hm2,牧业总人口0.30万,畜牧业年均总收入达到19759万元,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9%,可见畜牧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核心支柱产业。

从阿瓦提县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技术现状来看,它主要重视养殖小区和规划化场户建设发展,其中各类家畜养殖小区已经达到15个,养殖业投入生产规模较大,已经拥有了3个正规的养殖协会,目前正朝着无公害畜牧产品产地认证方向发展,希望为带动当地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再者,该县基本已经形成了以成熟、合理农区畜牧产业结构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各项工作,且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为了扩大地区畜牧养殖业规模,增加良种后代繁殖高产效率,阿瓦提县也引入了动物胚胎移植技术,希望将该技术完美融入到当地畜牧生产应用当中,改善地区畜牧产业生产效益。

3 阿瓦提县畜牧产业生产中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原则及技术应用要求

3.1 技术应用原则

动物胚胎移植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生物技术,它主要遵循以下3点技术应用原则:第一,它在胚胎移植方面具有同一性。具体来说,它的同一性主要要分3方面含义来解读:首先它在分类学上强调供体与受体的相互一致,要保持畜种相同。但是并不排除畜种之间存在血缘关系、生理或解剖特点相似可能性。一般在动物的周期、胚胎组织结构以及妊娠期,它的同一性会存在较大差异。

如表1,阿瓦提县根据家畜的胚胎移植后情况进行观察,因为胚胎只能发育较短时间,所以可以将牛的胚胎移植到诸如兔子的输卵管中,让胚胎能够存活更长时间且能够稳定发育,但确保其最终不会发育成为个体。

第二,要确保供体与受体二者在生理状态方面同步化。因为如果家畜动物生理状态处于不同阶段,它们的生殖系统状态就会存在巨大差异,这不利于胚胎移植技术处理过程中供体与受体在同期。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胚胎移植技术就无法实施。换言之,受体与供体要同时受孕且生理状态没有较大差异,胚胎移植技术实施才能顺利展开。

第三,胚胎移植其技术移植部位要保持受体移入位置与供体移出位置相一致。比如从牛供体的输卵管内取出胚胎一定要移植到其它家畜受体的输卵管中,子宫角同理[1]。

3.2 技术应用要求

阿瓦提县在动物胚胎移植技术研究方面主要针对它的移植时限、胚胎质量要求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下给出详细分析。

3.2.1对胚胎移植时限的研究

从胚胎移植的技术理论层面讲,一定要在胚胎附植之前进行移植,因为现实中的胚胎移植对时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考虑到受体一般都为未孕动物,所以移植胚胎时间不能超过它的周期黄体寿命,最晚移植时间不能超过受体周期黄体退化前,这是充分考虑到生殖道内环境会因为受体周期黄体的退化而导致方向发生改变,不再适应胚胎着床发育,此时所移植的胚胎也就不能继续存活。所以一般来说都在家畜供体配种后的3~9d期限内实施胚胎收集,其受体也要在相同时间内接受胚胎移植。

3.2.2对胚胎质量的技术要求

一般来说,用于动物胚胎移植的胚胎本体必须要经过严格技术鉴定,确认其胚胎本体完整、发育正常且质量评定等级要达到B、A级甚至以上。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也不能受到任何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不良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会直接危及到胚胎生命。以未发育的受精卵为例,它在受精后的6天内其卵细胞会因为没有分裂而造成卵的发育不良,这样的胚胎是不能被采用的[2]。

总结:本文简要分析了动物胚胎移植的现实意义,并借以新疆阿瓦提县畜牧兽医局为背景探讨了他们所引进的胚胎移植技术,主要围绕其技术原则和技术要求展开分析。可以见得这种“借腹怀胎”技术在家畜着床、发育、生产后代方面拥有极强的技术应用价值,值得该地区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以发挥更高的家畜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