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营销案例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3: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营销案例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营销案例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体验 大学英语课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46-03

文化体验式英语教学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通过交际情境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并学会如何运用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语言。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交际教学的原则,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要求学生可以融入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这样的环境达到在体验中学习的目的或者说亲身接触学习的内容。文化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对语法规则倒背如流,却不具备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才能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将英语口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介入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的文化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导入者、助学者、信息输出者和信息反馈接收者,使课堂教学从“传授式”的模式向“体验式”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一 教学背景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们打好英语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各专业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服务。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再以课文讲解和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而是突出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最基本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有的专业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英语无实际用处,更导致英语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消极应付英语学习,甚至对英语失去信心。体验式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倍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其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数学教育(三年制)1班的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班上共49人,我将班上学生分为8组,这样每个小组就是六或七个人。本学期采用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程的第三册。在每周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隔周进行一次与课文内容和主题相关的口语活动。

二 教学过程

文化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所以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要强调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符合体验学习圈的循环理论。为此,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的Text A。课文题目是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本课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Thanksgiving Day. 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一门语言,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文化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这次的活动,就来一次中美两国节日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节日材料,在课堂上尽量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再进行交流和展示,从中深刻了解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

2.设计情景与材料准备

我在中美两国文化中各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准备,不可重复。提前让各个小组抽签选好自己的节日,明确任务。这八个有代表性节日分别是: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Halloween,St. Valentine's Day。

各小组选定节日后,我为本次课设计了一个情景:下周我们要举办一个中美传统节日的交流会,各组分别介绍一个传统节日,除了通过PPT介绍该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特色食品等相关内容外,还要准备回答其他组提出的相关问题。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相互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体验与感受、感悟

经过一周的准备,学生们带着各自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了课堂。八个组抽签决定展示的先后顺序。在我做了简单的开场白进行导入后,各组便开始展示,每组先派出一个代表作为发言人进行至少三分钟的PPT展示,然后全组回答其他组至少三个相关问题。

仅以第一组的展示为例,介绍本单元相关的西方传统节日――Thanksgiving Day:

第2篇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体会,认为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把原来一直沿用的“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记笔记,最后卷面考试”的教学模式,改变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三个阶段和层次的学习和考核。

一、课堂讲授――结合事例说明??1.对理论知识要系统讲授。通常要求教师讲授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概念准确,逻辑性强,实际上是一种结构式教学,也是对教师授课的一般要求。??2.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要结合起来。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教师对重点、难点具体讲解,而对内容较浅、学生凭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完全可以理解的地方,教师稍提一下,留下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自学和进行理解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而非教师满堂灌,避免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疲惫,而学生昏昏欲睡的效果。??3.教师讲授时要结合事例说明。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教学中,教师要适用例证或例子来验证和具体化所讲授的理论内容,或介绍他人处理某一问题的经验或教训。例子的运用一方面,增进对这些系统化知识的熟悉和了解;另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觉得有趣味。

二、课堂讨论――互动式教学方式

课堂讨论的组织可依以下程序来进行:

第一步: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容若干章节前或后,布置一个背景、内容较简单,针对性强的小案例及思考题,让学生课后阅读思考,并要求每人写出一份发言提纲或具体的发言稿。

第二步:上讨论课时,给出大约十分钟时间,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换意见,然后请同学上讲台来给全班同学讲述其分析内容,其他同学若有不同意见都可上台来说明,或向发言者提出问题。

第三步:讨论当中,教师要适当引导、提示和鼓励,以调节课堂讨论气氛。如当同学总是对一个问题纠缠不清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大家跳出;或同学都忽视的某一方面,教师要及时点出;当有的同学能提出一个新思路、新见解时,要及时表扬。

第四步:讨论结束前十分钟,教师要对本次课堂讨论作点评、总结,要阐述自己对此案例的分析意见,这也是同学们最想听的部分。

三、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和具体运用

1.对营销案例的要求

(1)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不是就事论事或是文字说明,而是对一项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说明,可以是揭示事件矛盾运动,可以是说明活动的变化过程等,但至少包含一个问题和一项决策。所以,应把对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说明作为营销案例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进行编写及组织讨论。

(2)案例既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又是对一个真实企业营销活动情景的描述,是确已发生过的事实的记录,因此不得虚构与杜撰。

(3)案例是对事实的白描,不得带有撰写者的分析和评论。通常,案例是从决策者的角度编写的,这样使学生能够处在决策者的地位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4)一个完整的营销案例应具备四个要素:1)目标要素:凡是营销案例分析,都有着为了何目标或目的性的问题,缺乏目的或目标的营销案例分析没有实际意义。2)主体要素:任何一个营销案例都应有事先确定的主体,以其立场、观点来叙述营销实务的过程或运作。3)客体要素:即贸易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数的,但表现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4)背景条件要素:市场营销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之中,有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也有微观的具体时间、地点、涉及人物以及历史沿革等。

2.案例分析的组织

从总体上讲,学生在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ィ?1)学习准备

1)案例阅读。这一步骤是在课外完成的。先由教师指定某一案例,并推荐相关的参考文献,围绕特定案例布置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去“读”案例。2)课堂预备讨论。在学生个人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划分或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进行全班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ィ?2)课堂讨论

这个环节是案例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师生教与学所作努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相互合作以发挥他们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ィ?3)撰写书面分析报告

经过阅读分析、小组研究和课堂讨论几个阶段后,案例学习的认识、收获由浅入深,由少到多,这时教师会要求每个人上交书面报告。??3.案例分析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第3篇

1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运用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生活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可能记住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内容、策略和方法等,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而案例教学把案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讨论,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了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现师生优势互动

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同时案例本身是有一定情节的典型事例,有较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为主动进取创设了条件。教师也改变了传统授课中 “自我说教式”的讲解和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增强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课堂的主动给学生。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因而案例分析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帮助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激发思维,努力创设思考的空间,激发想象,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应重视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分析的具体思路正确与否,而非答案的唯一。这样学生将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锻炼,从而学会求知、做事、思维、创新。

1.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一般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各有分工,而案例分析成果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因而要求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营销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学生工作后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很难实现。案例教学作为一项群体活动,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2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2.1 分解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营销活动中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营销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因而教学目标可分解,认知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综合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上培养学生的营销意识及创新意识。

2.2 切合实际,选好案例

上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案例选择要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适应。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2.3 围绕案例,设计话题

选取适当案例后,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讨论话题的充分准备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出现课堂秩序的混乱。设计任务时,要由易到难,不求过于复杂;任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任务设计要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理论相一致,不可牵强附会,往往一个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多个理论,教师需对此进行把握。

2.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通常情况下,案例分析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集中群体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样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这样可节省时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知识经验等进行合理分组,既要防止“一人操办”,还要防止“搭便车”。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5人左右为宜,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与组织。

2.5 总结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对好的思路与独到见解加以肯定,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进行再次分析和讲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合作讨论的过程。

2.6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缺乏真实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就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

【参考文献】

[1]姜贵红.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8(3).

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教学法;市场营销案例

一、教师的主要工作

1.精心设计教学案例要想使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效果显著,就需要对案例进行科学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已经讲授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设计。①查阅各种市场营销类资料,教师可以从以往的资料中找出典型的市场营销事件,并且结合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制作案例。②在相关企业中收集案例,教师可以亲自到不同类别的企业中进行实地考察,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进行收集,和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2.布置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案例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例如,在市场营销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教学资料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案例以及查阅资料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必须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的信息点,来查阅相关的资料。此外,教师还应统计学生对市场营销教学案例问题内容的解决思路,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案例问题的谈论以及资料查询,教师可通过分组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交流协作意识,从而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相关的手段和措施来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2]。例如,教师在对市场营销案例所应用的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分析时提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即鼓励学生从不同问题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思路,并通过不同观点辩论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应用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对于学生讨论中有价值的发言,教师可记录在黑板上,这是帮助学生厘清思考问题思路的有效方法。4.总结案例分析情况当学生讨论完教师安排的市场营销案例后,要通过撰写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来总结教学内容的优势和缺陷。这样一来,在日后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就减少作用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的时间[3]。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案例分析的总结报告。首先,评价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积极性情况,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以增加其自信心。同时,还要对发言所表达的内容思路进行评价,以纠正其不成熟的解决问题方法。其次,通过强调案例中体现出市场营销教学理论的知识点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从全局的角度总结案例分析讨论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这样一来,教师就能从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提高市场营销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

1.进行案例分析前的必要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去,安排学生对案例进行反复阅读,先对案例进行通读,然后详细分析其中的内容,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进行反复阅读之后,学生要找出案例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并结合市场营销中的知识内容对这一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如果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不够完备,学生还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查找,从而使案例的分析更加完善。例如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如果不进行分组,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分析。针对案例中的内容,让学生提出应对策略。学生对这一案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2.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针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每个学生均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案例进行分析,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组织讨论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将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向他人分享。此外,其他学生还要认真分析其他学生对案例的看法。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每组学派出代表阐述对案例的看法。

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1.科学选择教学案例案例选择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市场营销教学的质量,在市场营销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案例,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着典型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首先在典型性方面,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市场营销案例,针对案例中所存在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展现案例的理论价值,与当前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密切相联系。其二需要关注其可操作性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投入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市场营销教学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客观影响等等,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学习获得能够使用的各类知识,解决各类生活中的市场营销问题。2.案例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与互动,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看法,提问学生的观点,并通过适当引导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结束语

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价值,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市场营销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案例,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真正发挥市场营销教学的实践应用价值,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巍,席小涛.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7(23):62-64.

[2]张娟.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32):302.

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市场营销;实践性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适应教学目标,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将完整的案例作为教学主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市场营销的实践性很强,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这就需要对市场和企业的实际状况非常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市场营销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中应用广泛,而且非常重要。营销案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际消费与营销案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为市场营销教学提供相关案例指导。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是对商业环境进行模拟,学生可以将自己代入角色,从而对企业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除此之外,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创造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将主体地位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案例教学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提升沟通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因为案例教学的选择、收集,分类整理和总结,都需要较高的水平。因此教师经常对案例进行总结,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并且可以从学生的分析中得到启发,相互补益。其次,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充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加深了知识理解,又达到了相互补充,共同提高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

四、市场营销案例的选择

好的营销案例是教学的基础,因此选择营销案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要选择对理论和教学对象都具备针对性的案例,围绕教学内容,同时满足教学对象,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二,贴近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从一个校园到另外一个校园,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因此案例中所涉及的资料要贴近生活,被大家所熟悉的产品。其三,启发性,所选择的案例要预留分析和思考的空间。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取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对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五、市场营销课程中案例教学过程

完整地案例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准备,课堂组织,案例考试和课堂总结。课堂准备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参与,教师准备的是否充分,关系着案例教学的最终成果。因此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选择所需案例,在上课之前要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剖析,将其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列出和补充,将案例引入伸出,才能抓住案例的精髓,给学生做好引导。将案例分析完毕之后,要做好课堂涉及,包括课堂的组织形式和问题设计。案例涉及面很广,教师在理清案例的思路之后,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提出哪些问题,每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需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需要在课前查找与案例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成相关的分析报告。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需要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组织在教学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反问等多种手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进行思考,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同时,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但是我国的学生,大多数不愿意参与讨论,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成果,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市场营销跟其他的科目不同,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此在考核中,教师应该对其分析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分析,对其逻辑性方面进行考察。一次又效的考试,可以观察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找到一个能够概况教学目的的考试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都需要对其分析总结。总结主要从基础知识的理解是深度,语言的表达技巧,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加以改进。

六、结语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不能过分重视而忽略其他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是以理论作为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杰如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市场营销 应用 案例教学

1 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能够满足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市场营销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现实中,营销案例本身很丰富,跟人们的消费实践联系很密切,这为营销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求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并且担任一定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

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

1.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正确看待别人及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识,提高了与人合作共事的综合能力。

2 中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2.1 收集真实典型案例,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全面了解案例主题,把握教学知识点。案例选择要尽量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2 明确教师角色定位,联系实际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首先是主持人,说明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程序和操作方法,然后引领案例讨论过程。在这里,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其次,教师是启发者,通过教师一个又一个提问,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针对学生的案例讨论明确告诉他们应用到了哪些理论及知识点,如何进行创新和改进。最后,教师是案例更新者,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教育实际。

2.3 提高学生认可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他们或表现得不积极,或表现得很拘谨,总认为只有听老师讲课收获最大,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值得听。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前,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识进行疏导,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是必须的。学生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做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 Www.]

3 对中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继续培训制度

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目前情况,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设立中职高专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

3.2 建立本土化案例库,匹配中职教学特点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国外的不尽相同,本土化的案例能很好地表现当前中国企业的文化、机制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具有现实意义。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需要解决案例建设问题,建立本土化案例库是当务之急。

结合中职高专学生具有的特点,只有选择与他们现在或将来密切相关的案例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中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匹配。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价值和实践的认识。

3.3 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主,靠教师、学生的想象来进行教学,缺乏真实感。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要鼓励建立固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虽然案例教学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因中职院校的地位、特点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职案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生源、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改善及政策、机制的完善,案例教学在中职高专教育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徐国伟.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体会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21).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起源和特点

1.案例教学的起源

案例教学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问答式”教学法,相传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1870年左右,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创立了判例教学法,被誉为案例教学法的“先驱者”。在哈佛法学院和医学院成功应用案例教学之后,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正式采用案例法教学。20世纪50年代,案例教学开始从美国传到欧洲、日本与东南亚。我国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管理培训中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后来中国人民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始进行案例教学,我国1991年开始的MBA学历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案例教学在我国的广泛使用。

2.案例教学的特点

第一,案例教学的含义。哈佛大学商学院将案例教学定义为“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商业案例或疑难问题的讨论的教学方法”。上海金融学院周茂涛认为,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而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哈佛式案例教学,即老师用一个事先写好的案例来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从中学习管理知识;广义的案例教学则包含各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第二,案例教学的特点。案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通常通过单向讲授传播基础理论知识,而案例教学则通过案例互动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案例教学在教材使用、师生角色、教学程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和传统教学法相对固定的特点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有多种选择。案例教学提倡创新,没有绝对正确。案例教学是教学团队成员多向交流的过程。案例教学不只是学生向老师学习,而是提倡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案例教学强调讨论交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我国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

市场营销课程是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程,案例教学在我国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各异与本土具体的经济文化背景,高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对案例教学在认识上有误区

对方法论的认识问题是一个首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市场营销教学已普遍接受了案例教学,但部分老师对案例教学的内涵、本质和方法都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把案例教学简单理解为讲故事和分享经验教训。这种认识误区源自西方管理科学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时的产生的矛盾,其根本上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2.师资的案例教学水准欠佳

案例教学师资的培养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教学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全新引进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其师资接受专门的教学法训练,充分理解案例教学的精髓,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我国高校营销老师多由理工转向而来,普遍缺乏市场实战经验,更很少接受案例教学的专业训练。

3.案例库有待充实和完善

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库建设的薄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由于对案例教学与案例的理解;(2)由于案例师资水平的局限。

4.案例教学的组织不甚规范

目前,我们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大多流于表面,教师课前对案例缺乏甄选和准备,课堂讨论漫无边际,整个案例教学针对性不够,学生参与随意无序,案例教学成为了华而不实的形式或噱头。

三、高等学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建议

1.转变观念

从高校到市场营销教学,老师应从理论高度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渊源、内涵和方法,理解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正确处理基础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2.培养师资

计划专门的预算培养自己的师资,造就既深知西方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又熟悉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案例教学优秀人才,特别注意加强高校案例教师的综合商业素养培养和市场实战经验积累。

3.开发案例

安排足够的经费招募专业采编人才加入和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编撰时效性强的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本土化市场营销案例。

4.完善教学管理

在教务管理、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上做到统一规划、科学有序和高效实用。

四、结语

案例教学是一种源自西方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方兴未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扬长避短,让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职 市场营销学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诞生于美国的市场营销,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此教学法。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描述进行分析和讨论来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基本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评价和总结、撰写报告等环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互动式、合作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把理论知识贯穿具体的、经典的案例来学习,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知识分析、思考文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的必要性和作用

高职教育以“理论够用、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和方法,高职《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基础文化较低,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他们往往觉得市场营销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抽象,因而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一定的营销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案例教学具有较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转变了“教师一堂言”的局面,变成了“学生讲”。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人,根据课程内容举出案例,让学生就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看法,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学习气氛,这样,学生爱学习,并且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典型的案例,对理论运用的方式、技巧深入思考,更为透彻深入掌握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是一项群体活动,一般分几个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有小任务,最终的成果由小组汇报,因而要求各小组成员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意见的综合,这就需要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这也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不可缺少的精神,所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沟通交流,互相尊重。

3、有利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营销案例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在讲授时,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从一定的角色去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三、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之前,查找相关资料,收集高质量的营销案例,这些营销案例一定符合几个条件,一是要符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二是近期发生的;三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案例;四是选择国内外知名的企业的经典案例。

2、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给出的案例,派代表到讲台上陈述小组观点或现场展示策划方案,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或配合来完整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一小组成员也可以对另一小组的结果提出异议,并要求对方回答。

3、点评、总结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裁判等角色,仔细聆听学生的见解,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并归纳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有学生没有提到的教学重点,教师要进行补充,最后进行总结。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对学生的创新和精彩之处给予较高的分数,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要进行观点的综合,引导学生将营销实践和营销原理进行有机结合,对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4、撰写报告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根据课堂案例讨论情况,结合教学目标,综合分析各种观点,加上理性的、深入的思考,撰写出全面、有独到见解的分析报告或感受,学生也可以把撰写的报告上传到网络上资源共享,让学生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陈述情况和撰写报告的情况进行汇总,并进行记分记录,列入课程考核的内容,作为平时成绩,结合学期期末考试,最后评定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案例选取方面的问题

1.国外案例多,本土案例少

目前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某些教师特别喜欢选用国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作为教学案例,动辄就是可口可乐、三星、苹果、奔驰等,似乎不用这些案例就不能说明案例的典型,甚至出现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课程中,选用同一个案例来分析不同问题,以致这些案例在学生整个专业学习阶段被不同的老师重复若干遍。老师之所以喜欢“舍近求远”,一方面当然是由于这些案例的素材比较容易获取,几乎每一本营销管理类案例教材上都能找到,教师无需费时费力亲自去采编,另一方面也由于学生对这些公司的产品比较关注,或有过消费体验,在案例分析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我们并不否认这些案例的分析价值,但同时也应看到,每一个案例都有它特定的形成背景与适应环境,这些案例基本都形成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他们的发展都打上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环境的烙印,而他国学生在分析时更容易站在自身成长环境的视角,容易产生“自我参照标准”的认识障碍,导致分析不全面、不深刻。另外,这些公司基本都属于学生仰慕的对象,与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生活都比较遥远,在它们既定的成功光环下,学生更容易为这些公司的成功去寻找合理的解释,而忘却了从案例本身去探究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案例分析变成对既定事实的结论解释或经验总结,从而偏离案例分析的初衷。实际上,随着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管理完善的优秀企业,比如联想电脑、万科地产、青岛啤酒、格力空调、华为通讯、苏宁电器等等,他们在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品牌塑造、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是很好的典型,非常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探讨,完全可用来充当我们的教学案例。

2.大企业案例多,中小企业案例少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另外一种倾向就是喜欢用大公司案例,如沃尔玛、麦当劳、娃哈哈、海尔等,有时即使很简单的内容分析,也喜欢用很大的公司来佐证。究其原因,一方面同样因为大企业的案例比较好找,现成的素材比较多,另外一方面,也因为这类案例的相关研究比较多,观点比较成熟,结论相对明确,教师更容易掌控和把握。而中小企业的案例素材由于社会关注较少,现成的资料不多,需要教师亲自去搜寻和进行问题设计,这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对于学生来说,企业越大,往往看待问题的角度就越宏观,就越难提出有创新的看法和实用的解决对策,容易陷入泛泛而谈。而且从企业总数来看,大企业也只是经济社会中金字塔尖的很小一部分,大量的中小企业才是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细胞,这些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很多诸如市场定位、渠道拓展、竞争模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针对性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分析价值,而且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中小企业从事基层工作,这种探讨将让学生提前熟悉中小企业的实际业务工作。

3.过时案例多,新鲜案例少

在案例分析中,部分教师基于部分案例的熟悉,多年下来总是沿用相同的案例来组织教学,很少对案例进行更新。尽管过去的某些案例仍然典型,但实际上,学生对新鲜案例的兴趣远大于过往的案例,新鲜案例反映的是正在变化的环境和企业竞争,很多事情都没有形成定论,因此学生没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局限,想象空间更大。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某些产生于特定背景下的案例已经不太符合今天的实际,某些过去来看比较成功的案例今天有可能成了失败的典型,如果我们仍然用它来说明今天的教学内容,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二)教师课堂组织方面的问题

1.课前缺乏有效分组,学生发言较随意

要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性,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提前分组,让每位学生归属于特定团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参与性。当学生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时,每当面临课堂互动的要求,潜意识地会认为有比自己优秀的人来出面回答,用不着自己的主动,例如在课堂提问中,回答问题的总是几个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老面孔,其他同学都成了旁观者和听众。但分组后,学生会面临具体的任务分工,在压力的驱动下不得不行动起来,以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实际案例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全班进行分组,依然采用学生自由回答的大众化方式,如果班级总体比较活跃,也许课堂还比较热烈,但如果班级总体比较沉闷,这种方式就变成了少数几位同学的表演,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整体意义。另外,这种自由回答的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恰恰是企业非常看重的职业素质。

2.案例没有提前分发,学生讨论不深入

企业的决策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细致的调查和集体协商,很少有经过短暂的思考就匆忙做出决策。案例是企业决策的模拟,案例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有一个准备的过程,给学生以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和讨论,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将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的相关环境因素,形成成熟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但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觉得这样过于麻烦,或由于自身案例教学能力的局限,担心难以解答学生提出的某些疑难问题,所以依然采用当场讲解案例,学生当场集体回答的方式,显然,由于思考的仓促,学生很难深刻把握案例,很多认识都比较空泛,难以抓住问题的要害,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也偏宏观,指导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

二、提高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效的方法思考

(一)精心选编案例,提高案例的适用性

案例教学是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案例的选编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案例的选编要尽量采用本土化或者本地化的案例,本地化的好处是克服文化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最主要表现在教授和学习中的理解难度,案例无法吃透。导致案例分析效果不尽人意。第三,要多采用中小企业的案例,提高案例与学生日后工作岗位的契合度。第四要尽量采编时代性强的案例,如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竞争案例、美的集团的品牌延伸案例、娃哈哈公司的渠道管理案例、格力公司的产品创新案例等等,既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也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案例的采编中,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和麻烦心理,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意识,注意从平时的电视报道、报纸刊登、网络浏览中发现案例素材,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编写和设计,确保案例的典型和实用。

(二)加强课堂组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并都能得到锻炼机会,教师要提前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让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内承担一定的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制定出解决方案。分组时首先要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合适的小组数,小组数不宜过多,太多了就难以保证每组分析的充分性,小组数也不宜太少,太少就意味着每组要有更多的成员,这会导致个别成员的依赖或“搭便车”现象,导致分组流于形式。其次分组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意愿,一般而言,自愿组成的小组之间默契程度更高,能够相互支持和督促,竞争力较强,但完全的自愿也可能造成组与组之间的实力差距,因为成绩较好的同学更愿意结成一组,从竞争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公平。所以还需要教师根据最终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使各组都有一两位学业比较优秀或能力较强的同学,以更好的带动其他同学的参与。第三,必须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每个小组要推选一位组长,管理协调本小组的所有工作,确定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并对组员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真正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

(三)改变传统观念,适应师生角色的转换

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构成的行为系统,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是,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同,角色关系也随之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完全按教师的节奏被动地接受知识,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多,以致经常出现“喧闹”课堂或者“沉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充当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不再面面俱到,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不再自始至终,只对理论内容及案例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然后就只做好观察、记录与总结点评,除此之外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求知的启发者,不能填鸭;是学习的指导者,不能代庖;是进步的激励者,不能打击;是教学的组织者,不能放羊。所以即使他们同样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往往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只是讲解一个案例,然后学生自由回答的简单形式,当学生反应不积极或观点较肤浅时,总是不自觉的代替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分析,将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体。

(四)重视案例考评,突出分析的实效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