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3: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配音的技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幼儿教育;注重培养;音乐兴趣;方法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68-01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如果教师生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晦涩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2.提供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因此,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引起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要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电脑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3.运用多种感官语言,增添音乐活动特有的情趣
3.1手势语言: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因此,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3.2体态语言: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4.充满魅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秋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秋天的主题墙饰,教室里挂满了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墙面贴上了孩子们的树叶贴画。于是,就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小树叶》,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树叶",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挂满树叶的墙饰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树叶飘落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唱一边做小树叶飘下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歌词,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还自编了这个歌曲的动作,为在表演区域活动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在充满魅力的墙饰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关键词:钢琴教学 演奏 培养
钢琴学习能够增强人的耐力,提升人的气质修养,已经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进行钢琴学习,因此钢琴逐渐成为现在音乐教学中的关键部分。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性,在传授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技巧以及音乐素养是钢琴演奏教学的关键
1.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能力提升的基础钢琴演奏基本方法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单纯的手指演奏到手臂和全身重量的协作,再到20世纪的重量演奏,直至今天的手指演奏与重量演奏相结合,钢琴演奏法自成体系,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要有扎实而全面的技术功底,否则演奏就无从说起。
2.个人音乐综合素质是钢琴演奏能力提升的前提
一首音乐作品要得以完美的呈现,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外,更重要的则需要发挥演奏者个人的音乐综合素养,依靠个人审美评价加以表现。因此对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钢琴演奏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增强钢琴演奏技巧与培养音乐综合素养的教学手段
1.注重学生钢琴演奏的基础教学
在钢琴演奏学习中,基础性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展开钢琴学习的关键,对于之后钢琴演奏的学习以及演奏水平的提升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做好基础教学,让学生拥有过硬的演奏基本功底,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钢琴演奏。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钢琴演奏的基础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钢琴基础,确保学生未来钢琴演奏的良好效果。
2.传授给学生钢琴演奏的技巧
(一)音阶演奏的技巧
对于音阶演奏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演奏是否流畅、音阶彼此之间的衔接连是否良好、是否满足观众听觉需求这几个问题来评测的。优秀的音阶演奏其实是说在进行上行下行演奏的时候,音阶流畅并衔接度良好根本不会让人感觉音阶当中有任何的空隙。这对于演奏者的手指灵活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保证拇指足够的灵活,能够做好各个音阶天衣无缝的衔接。在进行音阶演奏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演奏中的手指动作,随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规范化的演奏,并最终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用于之后的演奏当中。
(二)钢琴演奏基本技巧训练
钢琴基本演奏方式包括:连音、非连音以及跳音。钢琴连音奏法关键在于力量可以随意移动,演奏每个音时,要将手臂放下时力量以一个手指传到另一个手指上。可以感觉到音进行时的倾向,弹完一个音时,手指保留较小的重量在键底来作为第二个音的支点。而非连音奏法,通常钢琴初学者,在掌握好坐姿、手型后,就会练习非连音演奏。在非连音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先将手臂缓慢抬起,稍高于琴键,手指弯曲、手向下垂,手臂自然缓缓的落下。将演奏的手指轻轻按在琴上,指端需要站立好,掌关节不能有塌陷,手指的末端关节亦不能凹进去。
(三)乐感以及节奏感的培养
良好的乐感以及对节奏感是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必须拥有的能力,音乐教师在要求学生做节拍练习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重三个重点,即清楚拍子的节奏,查清楚节奏有几拍以及在保持节拍的平稳性。让学生能够在演奏中自觉的打拍,从而提升学生对节拍的把握能力,并实现对学生乐感以及节奏感的培养目的。
3.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心理
这里我们所说的演奏心理其实谁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时的心理过程,主要由演奏目的、情感释放、画面想象等几个问题组成,所有的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情绪波动,造成不同的心理活动过程。相较于其他乐器的演奏,钢琴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标准更高。因此,钢琴老教师在演奏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多参加钢琴演奏活动,确保现场演奏时能够正常发挥。
(二)掌握音乐作品的创作故事与风格
每个音乐作品背后都有自己的创作故事,包含了创作者生活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与状况、作者自身经历、情感体验以及作品产生初衷。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掌握作者创作当下的情感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才能在乐曲演奏中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来锻炼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把握,最终准确抓住演奏作品的风格、情感。
(三)把握好音乐作品旋律
表现好音乐旋律,对音乐作品的演奏相当重要。要想找到旋律动向与形态,可以借助人声来做音乐旋律教学辅助手段,让作品中音乐表达更明显。从而让学生更加把握好音乐作品旋律,并根据演唱来进行不断练习,贴近演唱的动态性与感染力,才能让学生自然、顺畅表达音乐作品主旋律。
三、小结
总的来说,钢琴演奏是以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术为基础,通过演奏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加之对音乐的理解,为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用各种音符表现音乐,使听者从中感受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因此演奏技巧和个人音乐素养在钢琴演奏中同样重要。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应该权衡两者的比重,确保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视娱乐资讯 配音艺术 创作要求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是兼具资讯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节目形式,包容信息的同时又富有娱乐性,丰富多彩的内容、轻松活泼的氛围、时尚潮流的风格是其重要特点。由于信息量比较密集,同时各种文娱活动、演艺动态又会有大量影像素材,所以需要借助配音传达大量的信息。如央视的《影视同期声》、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娱播报》、凤凰卫视的《娱乐大风暴》等,这些节目大多是采用主持人演播室串联消息主线、配音小片报道事件信息和细节的节目形式。在电视娱乐资讯节目这样一个观众寻求信息和寻求放松的契合点上配音,既要清晰高效地传递信息,又要符合娱乐节目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节奏。
一、生动鲜活的语言传达时代快捷的资讯
这个时代带动着一切事物与它一起飞速运行,而信息也在以多样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必须跟上这种节拍,配音更是要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传播符合这个时代的快捷资讯。
1.生活节奏加快,要求语速跟上人们的心理节奏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习惯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娱乐资讯节目配音过程中语速的提高不但适应人们的心理节奏,同时也在单位时间内传播更多信息,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当然,快节奏的配音对我们的语言功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气息要有均衡持久的支撑;吐字归音轻巧灵动富于弹性,不因速度快而吃字、吐噜字;传递信息内容主次有别,句子轻重疏密得当。同时必须注意语速并非越快越好,如果语速影响了语意的清晰就本末倒置了。
2.最新最快的资讯需求,要求具有良好的认读和备稿能力
如果想让观众看到最新最快的娱乐资讯,制作的周期势必比较短,比如,白天进行的演艺活动,可能在晚上的节目中就要播出,晚上发生的事件第二天也会抓紧报道,这都是在争取资讯的快捷。所以娱乐资讯的制作过程都是处于非常紧张和高速的运转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配音时要具备比较好的认读能力和备稿能力,这样才能迅速地熟悉稿件,对稿件理解透彻,较好地把握稿件并保证录制的质量和效率。
二、轻巧跃动的节奏体现现代时尚的气息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内容大都是娱乐界、影视界、时尚界的信息,所以充满着各种现代和时尚的元素,这也是我们在配音中要通过对声音的塑造来尽量贴近的。
1.符合影像丰富、画面光鲜的风格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中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画面切换相对频繁,衔接手法多种多样,而画面中又充满着明星大腕们的光鲜形象和各种盛大场面,所以配音中要注意用声比较饱满、音色比较明亮,以配合节目的风格。
2.咬字轻巧有弹性,体现语言张力
娱乐资讯的内容一般都比较轻松愉快。为体现这种风格,我们在用声时一般发声位置不要太靠后,这样会显得太过沉稳。咬字方面也注意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轻巧一些,使每个字都富有弹性,而不只是求稳求实。
3.寻找娱乐感,给声音华丽的外形
娱乐资讯的节目风格使节目本身充满了暖色和亮色,在配音的时候也要力求声音靠近这种时尚感觉,巧妙运用时尚、华丽的音色来营造娱乐资讯的绚丽风格。
4.富于交流感,具有聊天式的亲和
由于喜欢娱乐动态的年轻人都更喜欢交流感强的语态,所以配音时要具有切实的交流感,同时要捕捉类似朋友间畅聊时尚与娱乐话题时的亲近、自然、轻松、活泼的沟通状态,适度运用到配音当中,加强对象感的体会和运用,这样能够使观众听起来更舒适,更乐于接受。
三、丰富细腻的技巧,演绎轻松愉快的氛围
1.充分调动情景再现,如身临娱乐现场
配音时坐在配音间里,面对话筒和文字,却要找到娱乐现场的各种风光和闪亮的感觉,这就需要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自己仿佛置身所配音的活动之中。不管是会、电影节、还是各种片场,都细心揣摩现场应有的氛围和特点,并使自己的语言状态也向此靠近。
2.重音要拎起,着重突出
娱乐资讯配音过程中由于语速很快,所以要通过充分突出重音来表达主要内容。在前期备稿时也要有意识地确定重音,并准确进行表达,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强弱法、快慢法、虚实法等来丰富表现手法,而不是一味地以加大音量的方式来突出重音。
3.语句连多停少,语流灵活顺畅
娱乐资讯配音信息量大,结构紧凑,在停连的处理上采用连多停少的方式可以让语流更加顺畅,一些比较短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可以以直连的方式处理,这样可以让语言流动起来,增添时代感、彰显时效性。
4.语势起伏较大,语气适当渲染
娱乐事件展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多彩富于变化的世界,在配音的表达上也要符合这种特点,在语势上可以运用比较大的起伏,而语气也应着意渲染一些,来体现这种生动和多姿。而且一些板块中还会加入动画特效的画面或是字体,配合这些特效,配音的语言要更具色彩。
5.节奏比较明快,跳跃感强
娱乐资讯节目的画面生动而丰富,配音语言的节奏也应以明快为主来配合这种画面特点。同时,为了显示这个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娱乐资讯丰富多元的特征,可以让配音语言具备一定跳跃感来诠释这种特征。这种跳跃感可以通过轻巧、快速地带过铺垫、辅助的文字,形成主次的轻重、扬抑、松紧、疏密的对比来实现。
四、配音与节目中声画的衔接
1.配音要衔接演播室和同期声,“无缝对接”
娱乐资讯节目中的配音要前后衔接演播室主持人、现场同期声或是明星演员的现场采访等,所以要注意前后的语言基调和风格要跟上演播室主播和同期画面嘉宾的语言状态。备稿时不但要对配音部分的稿件做充分准备,还要熟悉主持人部分以及现场人物同期声的语言,并在配音时与之紧密配合,语气、节奏等协调一致,做到“无缝对接”。
2.配音要符合画面进度,内容匹配
配音时要适应娱乐资讯节目灵活变化的画面,与画面对接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匹配,叙述的具体内容事件尤其是描述具体人物的语言要与画面相对应。
五、电视娱乐资讯配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1.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
我们在前面也谈到,娱乐资讯节目的语速相对较快,但在配音中我们不能为了这种风格而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这样容易产生副作用:一是容易加快了语速而忽视了唇舌力度,影响了吐字归音,进而影响语言的清晰度,这会使信息的有效传播大打折扣;二是追求快速而丢掉了对象感及停连重音等内外部技巧的运用,容易把内容读成流水账,使鲜活丰富的娱乐资讯大大失色。
2.外部技巧过于夸张
一、现时配音大赛的弊端
现时配音大赛主要体现的是行为主义的理念。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形成语言习惯,学习者通过模仿、记忆和强化习得语言,因此学生应该在创造中习得属于他们自己的英语。可是英语配音大赛并没有提供让学生自己创造英语的机会。
配音大赛仅仅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而这种学习方法在人类认知学习中处于最低级的阶段。真正的有效学习应该建立在高级别的认知过程当中,因此,有必要把配音大赛向理解、使用和建立关联等高级别的认知学习方面推进。
让学生用英文为英文电影配音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真实的观众喜欢的是原版的英语电影,有谁愿意退而求其次看由中国人配音的英语电影呢?因此,这样的配音大赛缺乏真实的观众欣赏。没有真实的观众,学生参加配音大赛的作品只局限于比赛,比赛完了,没有学生能主动地再模仿电影进行配音,这样的比赛并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配音大赛强调的是结果,而学生在准备配音大赛中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样的比赛跟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是相悖的。教师把大赛的任务直接布置给学生,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学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比赛只能是昙花一现,它不仅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英语学习机会,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因为最后获胜的队伍只有那么几支,大部分没有获胜的学生既没有荣誉,也没有发现自己在准备过程中的收获,更没有他人肯定他们的付出过程。
二、如何改革
要让配音大赛这个传统的英语活动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就必须进行改革。首先让英语配音大赛更具现实意义,把中国的电影配音成英语,那么大部分外国人,包括不会阅读的外国人都能欣赏,这样的配音大赛就有了真正的观众,有了真正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改革还有以下四大好处。
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当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为中国电影配音时,这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输出。当遇到他们不能翻译的东西时,他们就会注意到自己学习的漏洞,可以及时补救。在这个输出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检验着自己对英语运用的假设,通过不断的探讨和试误,能不断更新自己使用英语的假设,使自己的中间语(interlanguage)更接近目标语。有意义的输出还能使他们对英语学习进行反思,使自己不断进步。
电影能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的语境。通过为中文电影配音,学生能把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融入到电影的对话当中,而且这种交流是很真实的生活对话。当学生参与电影配音时,他们已经把自己代入了电影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自然的沟通和交流。下次当他们真的有机会跟外国人交流时,他们会更容易获取曾在电影配音中运用过的知识。
为中文电影配上英语台词,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甚至能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建立关联,这在认知学习当中是处于高层次的。这样的配音大赛就起到了锻炼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层次的作用。
当学生把中文电影配音成英文时,他们其实在进行发现式学习,通过比较分析母语与英语的异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和发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除此以外,学生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进行合作式、分享式的相互学习,他们共同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并化作语感。
三、建立英语配音俱乐部
英语配音俱乐部是以任务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活动主体,辅以教师的指引和帮助的英语学习型俱乐部。从任务设置来看,俱乐部负责教师可以根据Willis(1996)的任务型教学框架进行活动设计(如图)。首先挑选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电影桥段,对内容进行引入,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对所需的单词或短语进行头脑风暴,为配音做好准备。接着,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商讨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一起为电影配音,把自己的配音成果展现给俱乐部的其他成员看。在成果展现阶段,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评价。最后,他们用英语总结完成这次任务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发现,还有在比较别人与自己作品后的反思。在language-focus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以及完成的过程给予重温和分析,让学生练习在配音过程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子与结构。教师还可以专门开设一些讲座为学生介绍英语配音的技巧,例如如何声情并茂地展现作品,如何使英语台词的翻译与电影角色的口型匹配一致等。教师也可以让演绎比较成功的小组介绍经验。
在英语配音俱乐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另外,学生的学习过程受老师的指引和监控,遇到困难还可以得到老师或合作伙伴的帮助。学校的外教最好能成为俱乐部的顾问,让学生及时获得最地道的翻译和资讯,对英语的口语表达就会有更多的了解。这正体现了Lev Vygotsky的“脚手架”理论,帮助学习者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但是,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不能单独完成,必须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建构起比原有知识更高一层的知识。
实践证明,许多影视片受到好评其中就有着播音员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之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毫无疑问是与赵忠祥的解说分不开的。本来是毫无人性可言的野生动物,却往往充满了“人情味”,这一方面是节目编导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也是赵忠祥在配音解说上进行了很好的二度创作所带来的效果。著名的经典影片《魂断蓝桥》,这部永恒爱情经典加上刘广宁、乔榛的配音更具魅力,特别是刘广宁甜美圆润的声音令费雯丽的原声都黯然失色。好的配音解说往往升华了原片,使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探讨电视片配音解说的二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外乎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分析原作 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通过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和感受,达到准确掌握语言含义,清晰把握语言链条,动真心,动真情,由衷地,发自内心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题。这里理解文稿是第一位的。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往往倾注了创作者的大量心血,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配音人员如果没有很好的分析理解,就不能将其圆满地表达出来。同样,如果对解说词没有充分的分析理解,解说的二度创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使原片得到升华,甚至无法使原片的内容,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对于电视片来说,分析解说词首先就要分析主题,找到统帅全片的主线。同时要准确把握片子的思想脉搏。这两个方面是解说的二度创作中最基本的步骤,其它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另外,还要对解说话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内在节奏等做全面分析。这样,才能使下一步的创作有的放矢。
确定基调 在电视片解说中,确定基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基调是指解说的基本感彩和份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片子的宣传效果和宣传力度。播音的基调,实际上是种态度――配音者的态度。态――状态:是积极的?消极的?赞成的?反对的?歌颂的?贬斥的等等。很多失败的解说,就是因为基调把握不准,不合适。确定解说的基调,首先要分析解说词的风格。一般来讲,二者是基本统一的。电视片的解说词风格多样,或庄重,或诙谐,或质朴,或华丽,或清新,或典雅,或细腻,或浑厚。解说的基调一般要与解说词的风格相统一。当然,依照解说词风格,确定解说基调只是一个方面,有许多影片只从解说词本身看不出风格所在,这要求配音解说对整部片子做全面分析,从片子类型中把握基调。比如《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部史诗般的巨片方明,林如赋予该片解说以一种雄浑、宏大的基调,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上影厂配音演员李梓作风稳重,踏实,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好像也不是很会说话。但配出来的人物却很贴切。配《猜一猜谁来赴晚宴》时就像个老年知识妇女,配《叶塞尼亚》时就像个带着一股野性的吉普赛女郎,而配《啊,野麦岭》时就像个农村小丫头,她配的《音乐之声》中的玛利亚,原片的唱和李梓配的对白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好像就是李梓自己在那里又说又唱,非常精彩。
配音技巧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技巧,不外乎“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四个方面。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播音员最终都要通过“形之于声”的表达将播音员对原作的分析,对主题的把握,对基调的设计等等表现出来,对于电视片的解说来讲,二度创作的各个方面都要通过语音表达这一环节表现出来,它涉及的是播音技巧的运用。在电视片的解说中,播音员要根据不同的文字内容,对解说词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轻重缓急,不同的抑扬顿挫,使解说具有饱满的感彩。另外,有些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还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播音技巧,来增强解说效果。比如,赵忠祥解说《动物世界》节目时,就经常运用一些虚实相间的气声,来表现大自然的神秘。虹云老师是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伏尔加日记》等多部大型电视系列片,她配的《春江花月夜》轻重缓急,时而高亢,时而激昂,声音、节奏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让人感觉到春江夜色的美丽和山河的壮美。我们在制作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许进才老师的课件《情感与人生》时,在介绍我国民间艺人瞎子阿丙时,在配音上努力揣摩作者的用意,仿佛在眼前看到一位长者,双目失明,手拄着拐杖还拿着把二胡,步履蹒跚走在小巷里。在配音的技巧上多采用气声,语调低沉、缓慢,随着情感的深入,语气如泣如诉,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影视配音;声音;塑造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20-02
早些年的乔榛、丁建华、童自荣等老一批配音艺术家用有声语言塑造了众多观众熟知的人物形象,配音演员也因此成为观众心中的偶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影视剧都用原声,配音演员的发挥空间越来越小。近来,继《神雕侠侣》、《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热播之后,季冠霖等一批优秀的新生代配音演员为声音赋予表情,使影视作品得以更完美的呈现,也使配音演员这个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影视剧风格和拍摄方式悄然改变的当今,配音演员只有不断锤炼语言的基本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
一、影视配音存在的问题
(一)淡化创作前的准备
影视配音的剧本一般来说较长,反复研读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上影视配音的报酬相对较少,不少配音演员就淡化了创作前的准备,应付了事,不做深入地理解分析感受。拿到作品后,匆忙看看就进棚录音。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很可能导致前期拍摄很好、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最终因为配音效果不佳而黯然失色。
(二)声音的适应面窄
在影视配音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千千万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千差万别,语言功底不太深厚的演员很难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习惯,赋予人物恰切的音色,难以迅速、准确地运用恰当的表达样式来配音。加上配音演员声音的可塑性不太强,就会出现声音适应面窄的情况,难以满足影视配音的需要。
(三)配音和口型不契合
有些演员在拍戏时偷懒或无暇背台词,所有台词都用数数的方式来敷衍塞责,这无疑给配音演员在后期配音带来了难度,加上影视配音时间仓促,配音演员无暇反复观看原片,难免容易出现配音和口型不契合的情况,容易给观众以假的感觉。
二、影视配音创作的特点
(一)整体适应性
一方面,影视配音创作要考虑与影视作品的风格应该贴近,与演员塑造的人物视觉形象应该统一。演员在对作品中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时候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影视配音实际上是在导演和演员进行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进行配音创作时,也会受到原创的制约。
另一方面,影视配音创作要适应整个时代的要求。影视作品往往饱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感,沉淀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折射了不同的时代背景,是作者所生活的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最突出、最集中、最真实的再现。
(二)制约性
作家或编剧在创作剧本时是一度创作,导演是二度创作,配音演员是三度创作,在译制片中,翻译是三度创作,配音演员则是四度创作,创作度数越多规定的制约性就越强。影视作品的体裁、风格、时代特征的不同则产生了不同作品的色彩和基调。影视配音创作会受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演行动的松紧快慢、口型的开合长短、具体场景的冲突关系等的制约。此外,配音演员还受到技术的制约,录音棚内只有话筒,剧本,电脑显示器,这些都制约着配音演员对角色的体会和感情的种种细节,这无疑都给影视配音的声音塑造增加了难度。
三、如何进行声音塑造
(一)充分的准备
配音演员在进行艺术创作前如同播音员主持人备稿一样,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了解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的依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认识作品的题材风格,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理清剧情发展的脉络和线索,揣摩剧中人物的情感,摸清人物的性格特征、气质音色等等。只有认真做功课,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准确生动地再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二)心理的调适
配音演员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进一步理解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实质,才能有着与演员感同身受的内心体验,此外,配音前还要做好心理的调适。毕竟配音演员是在一个制约的环境下进行创作,不如作品的原作者或编剧那样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而配音演员感情的表达要有能够使他们触动并引起共鸣的触发点,这种刺激往往来自于作品以及由作品引发出来的直接或间接体验,因此配音演员心理的调适尤为重要。配音演员应调用一切手段分析作品,尽可能准确完整地理解作品,再历经一个潜心感受作品的过程,将具体感受和整体感受相结合起来,在理解吃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片中的角色靠拢,与角色融为一体。配音演员在分析台本时,台本中反映的客观事物可以刺激配音演员的大脑,感官会产生相应的一系列思想感情的运动,使配音演员获得某种情感的体验,这是具体感受,随着对台本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感受会愈发清晰、强烈、深刻,具体感受不断累积起来,形成了抽象、本质、概括的整体感受。
配音演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受能够更准确贴切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征,同时唤起强烈的思想感情,激发创作愿望,这也是有声语言创作的源泉。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影视配音才能做到神形兼备,使有声语言更富生命力,防止“声画不贴”的现象。
(三)语言的松弛
影视配音要求做到语言的松弛,这是和舞台艺术要求截然相反的一点,也是影视配音与舞台艺术在创作上的根本区别。由于录音棚内相对安静、话筒的灵敏度较高,大大缩短了演员和观众的空间,因此,影视配音要甩掉舞台艺术语言的夸张和“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能刻意追求声音的响亮、音调和音节的伸展,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给观众不真实的感觉 ,破坏了影视作品营造的氛围。影视配音用声状态应该接近生活口语用声,一切恢复到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上来。当然,这里所说的松弛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舞台艺术创作的松弛,松弛到完全失去控制是不可取的,这种松弛自然是在吐字清晰、咬字正确等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观众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四)声音的弹性
声音的弹性也就是声音随感情变化带来的伸缩性和可变性,声音弹性的训练对配音演员尤为重要。配音演员要根据作品中人物的年龄、性格、音质、语气语调、语言习惯等不同的语言特征来调整用声的状态,如:小孩儿的声音特点是充满稚气、活泼可爱;青年的声音特点则蓬勃充满朝气;中年的声音较为沉稳、醇厚;老年人的声音则相对缓慢、饱含沧桑、回味绵长。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语言,如:性格温和的人,语调是平而缓慢的;性格急躁的人,声音干脆响亮,语速较快等等。
配音演员在进行影视配音创作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人物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应尽量模仿人物声音去表现,通过声音的虚实、刚柔、强弱、明暗、高低、快慢等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完成配音创作。同时还要注意对声音的调节和控制要留有余地。
(五)口型的吻合
配音演员和影视作品中演员的口型一致才能给观众以真实感。口型是指影视作品中人物发声嘴部的动作和形态。口型吻合的技术是影视配音最具特点和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它包含了与原片人物说话时口型时间的长短的吻合、与原片人物说话时口型的开合状态相吻合、与肌肉松紧的状态相吻合等等。
要做到口型吻合,配音演员在配音时要特别留心观察影视作品中演员的嘴型、表情、动作、肌肉、眼神,还要留意演员的发声习惯,启口和收口要和原片保持一致。配音演员可以在看片的过程中采取跟读的办法,找准换气口,在台本上做好记号,可以关掉参考声改为无声对口形,尽可能做到严丝合缝。
(六)话筒的运用
不同情境,声音的大小、远近、高低、强弱、明暗、虚实变化等不尽相同,配音演员不但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表现力,还要注意掌握话筒的运用原则。配音演员要了解不同话筒的特点和指向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声音特点来调整话筒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声音效果。如:大声疾呼应远离话筒,窃窃私语就调近距离等等。
(七)情声气的结合
配音演员在配音时讲求情声气的结合。配音时的情感应该是真挚而又细腻丰富的,声音要求接近生活口语用声,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气息则要持久稳定、纵控自如。因此,配音时需要情声气相结合,要做到这点,自然离不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如吐字发声的技巧、气息的控制、情绪的调动和控制等等。
综上所述,配音演员的文化水平、艺术感悟力、生活经历、人生阅历等的差异都会影响到配音演员对影视作品理解的深刻程度,如果文学修养缺乏,自然要影响到作品理解的程度和表达的深度,如果生活经历不太丰富,自然会影响到作品理解的角度或深度。而知识的补给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是配音演员个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和生活砺炼的结果,需要打好“持久战”。配音演员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勤思考、善于观察、多倾听的习惯,从别人的感受中寻找情感基点,获得间接经验,从而储备自己的感受,弥补直接经验不足的缺憾。配音演员只有不断锤炼语言的基本功才能准确、清晰、完美地表达出有声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课件;PowerPoint;制作;技巧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变得日益多样化。将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引入教学领域,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其中,将教案、讲授材料制作成电脑课件,再利用电能及投影仪等设备播放出来进行教学,是当前教育行业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电脑课件的制作工具种类较多,flash、Authorware都是较为常见的课件制作工具。其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最为普遍广泛的是微软公司出版的PowerPoint软件。该软件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内的计算机普遍安装有该软件,无需另行安装。同时,PowerPoint简单易学,上手容易,非常便于一般的电脑使用者使用。基于上述原因,尽管PowerPoint和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相比,功能上略有不足,但依然是我国电脑课件制作的主流工具软件。课件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将各种文本、图片、动画、音频等要素巧妙的组合到一起的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乃至艺术性要求。作者结合多年PPT制作经验,试对使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教学课件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改进PPT课件制作技巧。
1 设置文字超级链接的技术要点
文字超链接是PPT文档中常见的元素。通过点击超链接,可以迅速转移到文档中需要的位置,是PPT的一个重要功能。其中最为常见的用途是建立文件目录。在进行文字超链接时,应避免字体的设置动作,而是对文字所在边框进行设置,从而防止文字下划线的出现,并且使文字字色独立于母版。设置时首先要选中文字框,然后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建立文本对应的页面与文字间的超链接。
2 旁白文字的设置
如果要达到文字和旁白同步出现的目的,需要在自定义动作中选择右方向擦除。这种方式通常用来进行少量文字的显示,如果文字量很大,采用这种方式就显得文字显示速度过快,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分行显示的方法,将一大段文字分为若干个区域,逐行显示。然后再按照少量文字显示的方法将各个文字块设置成向右擦除的显示方式。之后还要进行间隔时间设置,每个动作间间隔1到3秒,就可使文字的出现速度和旁白一致了。
3 跳转功能热键的设置
跳转功能是PPT中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对应的热键操作,PPT可以迅速跳转到需要的部分。在PPT制作者刚开始学习制作PPT时,由于水平所限,往往都没有进行跳转热键设置。这样一来,PPT文档只能按照固定顺序从前向后播放,形式僵化,和灵活机动的教学授课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大家在熟悉PPT一般制作方法后都应学习跳转热键的技术。热键跳转本质上是PPT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渠道。籍由操作人员点击对应的热键,PPT会中断当前播放进程,跳转到热键对应的位置继续播放。热键功能作用巨大,实际上设置工作并不复杂。设置过程主要是以下六个步骤。
(1)热键的概念。PPT中的热键是进行跳转操作的关键要素,其类型十分广泛,既可以是PowerPoint软件中规定的各类动作按钮,也可以是制作者执行设计的某个形状、图案或字符等。如果是前者,需要在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中“动作按钮”里选择。
(2)找到需要的热键后,点击选取进行编辑状态。此时目标周围应出现处理框图案。然后依次点击 “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在调出的界面中选择动作方式,比如 “单击鼠标”或“鼠标移动”等。通常情况下热键都选择“单击鼠标”作为动作方式。
(3)然后选取“超级链接到”,从调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对象作为跳转的目标,目标通常是某张幻灯片、某个视频或音频。该对象既可以是所编辑的幻灯片里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文件、位置的某个元素。
(4)点击“播放声音”栏目,在调出的菜单中选取跳转动作的音效,如果觉得PowerPoint中提供的音效不理想,可以选取其他文件中的音效,也可以自行配制(详见下文课件配音的设置要点)。
(5)如何想突出点击热键时的画面效果,可以选取“单击时突出显示”项。
(6)全部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从而完成了一个交互式动作的热键设置。
4 插入mp3音乐的设置要点
PPT中经常要插入一些音频文件。但作为当前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mp3并不在PowerPoint软件的插入音频文件格式选项列表中。为了在PPT中插入mp3格式的音频文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首先是点击“插入/对象”,在调出的菜单中选择“插入对象”,再选择“由文件创建”项,然后点击 “浏览”,选中插入的mp3,然后点击 “动画效果”中依次设置“时间”、“效果”以及“播放设置/对象动作/激活内容”等项目。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播放PPT的电能中必须安装有mp3播放软件,这样插入的音频文件才能正常使用。
5 课件配音的设置要点
有时老师需要就课件内容进行配音讲解,这就涉及到PPT文档配音的问题。如果配音次数不多,可以先单独进行授课讲话的配音录制,然后在利用插入音频文档的方式插入到PPT中。但如果配音次数较多,每次都要录音显得繁琐。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PowerPoint自带的录音工具进行直接配音。
第一步是进行硬件设备的设置准备。当前的计算机一般都有音频导入插口,在电脑主机后面以“line in”字样进行标识。配音前先将话筒输出端子插入该插孔。
第二步是进行录音操作。依次点击PowerPoint菜单栏上的“插入”、“影片与声音”、“录制声音”选项,待调出对话界面后点击录音键开始录音,录音完毕后点击停止键。为保证录音质量,录音完毕后应播放一次,确认合乎要求后编辑文件名,最后保存确定。
第三步是将录制好的配音引入到PPT文档中。在PowerPoint中找到需要配音的幻灯片和具体的画面动作,先点击“幻灯片放映”,后选取“自定义动画”,在调出的对话界面中点击“效果”栏,先在第一个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动画方式,再在第二个菜单中前面选择录制好的配音文件,最后点击确定。配音工作就此完成。以后每当PowerPoint播放到该动画的时候,就会同时播放出配音了。
6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office办公软件组件之一,PowerPoint软件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仅是教学授课、科学讨论、商务会议等都是PPT大显身手的场所。熟练制作PPT课件,对于大家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家可以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PowerPoint软件知识,不断探索使用技术,充分掌握PowerPoint软件技巧。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难度并不大,本身就是一项熟能生巧的工作,只要多加练习,大家的水平会提升的很快,从而满足工作和生活上的PPT文档制作需要。
参考文献
进入配音课程的学习阶段的时候,老师提出了“模仿训练”这种学习方法。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行之有效,并且拥有不同声线基础的同学在最开始对于模仿对象的选择尤为关键,至于到底模仿得是像还是不像,这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和学习目的,而通过模仿训练所带来的对自我声音的认知,并且汲百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声音控制技巧,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才是关键。我将从声音的构成三要素来浅谈初学配音者进行声音模仿训练时需注意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剖析自身的声音构成并选择恰当的模仿对象。
在进行模仿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自己声音的构成元素,在乐理中,构成声音的元素有音高、音L、音强和音色,但是针对有声语言的创作,我们首先要进行深刻认知的是其中的三点:音量――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音强,音域――也就是声音高低的范围,以及人人所各有不同的音色。
一、音量
声带的厚薄、气息的大小、腔体的共鸣以及相关的语言环境和用声习惯决定了我们发声的音量。一般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基础音量条件是差不多的,不需要像话剧演员等戏剧表演者对音量的要求那么高,可以说,音量是每一位戏剧演员所要具备的硬素质。而在话筒前,对音量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只要别小到听不清,或大到爆频失真即可。话筒就像是人的耳朵,舒服的声音大小就是最佳音量。
因此在配音的时候,我们这样分析,比如纪录片,观看片子的人距离电视机或者电脑屏幕的距离是很近的,解说的声音可以就像身旁的朋友一样对你娓娓道来,音量不需要很高,多数使用小实声,甚至可以在许多地方使用虚实相间的发声位置。这样播出来的纪录片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的烘托和补充的效果。在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中,例如在练习《大国崛起》这个片子的配音时声音会偏实一点。在练习关于动物的《萌宠日记》类的片子的配音当中声音会偏虚一些。
二、音域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度,声带震动频率快慢决定声音的高低,它直接关系我们发声音域的宽窄,音域的宽窄直接影响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而表现力的有无能直接决定你是否能承载相应的稿件作品。
我们所说的“音域”,一般是指自如有效的发声区域。有的人的音域确实能达到很高或很低,但却并不是在自如有效的区域范围内。大多数男生会追求如同李易老师、孙悦斌老师的那种低沉宽厚的用声感觉,但往往会在模仿过程中花大力气在音域问题上,在自己的声音无法承载自己想要表现出的感觉的时候,超出有效发声区域的盲音便会出现,诸如表现为:不够明亮,不够饱满,音量不受控制,杂音较多等情况,从而大大弱化语言内容本身的色彩。就像唱歌当中不同八度的哆咪发嗦啦西,每个人的自如音区也有所不同,男女解决盲音的方法也就是适当提高或者降低自己的音调,找到支配自如的最佳用声位置。
松弛的低音和通透的高音才能为语言增色,以“声音变形”为代价,以过分夸张的吐字技巧来弥补音域上的距离,不仅说的人难受,听的人也不舒服。所以,通过专业的练声方法,打开腔体,改变习惯,灵活控制气息,刺激声带以拓展的它的弹性限度,从而增加声音的频宽才能解决音域问题,音域的问题不解决,语言表现力的难关就很难突破了。关于这一点,我在练习《国窖1573》这类广告的配音过程中就深有体会,内容才是主体,广告词当中的“你能听到的历史”、“你能看到的历史”和“你能品味的历史”其实各有不同,对比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和视觉,才能凸显出最后品味的“味觉”之享受和它的重要程度,从而展现整篇广告所要表达出来的“味道”,而不是一味的为了模仿原声、为了达到历史的厚重感而压低声线导致声音变形,语言变味。
三、音色
“音色”就是声音的特色,它好比是声音的颜值,是语言魅力的关键。“音量”和“音域”尚可通过科学训练逐步改善,“音色”却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好比你的外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日渐成熟,但是神韵和神态却不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声音也是如此,它所具有和外貌形象相同的个性和识别性,可以说声音就是形象中的一种,当你的声音出现时,听者心中与你相关的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等相关的属性都会被调取出来,从而完成对你这个人印象的还原和补全。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的商业广告和品牌声总是保持不变,不同种类配音需求的风格也有着趋同或者分明的原因。
既然音色如此重要,而它又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那想要改善音色,是不是无计可施了呢?那倒未必,通过对音色的开发引导和长期的针对训练,是可以有所改善的,但是天生的基础还是起主导作用,就像是实在不漂亮的人想通过整容来变漂亮还是有困难有风险的。
我在动画片《极地大冒险2》的配音练习中,分别担任了老鹿(托拜厄斯)和四只老鹰这几个角色,为了方便孩子的理解,动画片的角色形象往往设计得非常生动,人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知道这角色的善恶好坏,因此,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塑造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比如形象差别不大的四只老鹰,虽然角色设定都是反派,但是他们“坏”的点却有所不同,有些坏体现在“狠”上,有些坏体现在“贱”上,还有些坏体现在“假”上,因此在配音时,音色围绕着他们的这些个性而展开变换才会使角色形象更为真实丰满。
季冠霖配得上这个称呼,无论是《变形金刚》中性感的米卡拉,还是《2012》里善良的妈妈凯特,季冠霖就像是一个转动声音魔方的魔术师,把众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人物的声音演绎得非常成功。
季冠霖小时候是一个性格内向、柔弱内敛的人。她的父母原来都是天津市京剧院的演员。季冠霖有一副好嗓音,上高中的时候,老师特别喜欢叫她在课堂上朗读课文,还经常让她参加一些朗诵比赛或者主持学校的节目。
考大学的时候,季冠霖选择了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梦想着成为一名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大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为一家企业录了条小广告,正是这条广告,让季冠霖的人生有了新选择。当时,天津有一位姓周的著名配音演员,听了季冠霖的声音后,觉得挺有“灵气儿”,就问她愿不愿意给译制片配音。就这样,还没出大学校门的季冠霖误打误撞地进了配音圈。
2004年,季冠霖大学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到北京,渴望能在影视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在北京,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给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又不是配音专业毕业的女孩机会。经过两个月的奔波,眼看着带来的积蓄越来越少,她不得不一边到一家大型的服装商场打工,一边继续寻找机会。
有一天,季冠霖看到一家影视公司招勤杂人员,她毅然地报了名。被公司录用后,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什么都干。每天她早早地来到单位,把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逐一为同事们擦桌子,准备好开水。同事们对季冠霖所做的事都非常感激,同时也有些不安。季冠霖却笑着说:“没事,我年轻,有的是精力。”慢慢地,大家都喜欢上了热情、勤奋、好学的季冠霖。
随着时间的推移,季冠霖开始跟公司里的配音演员熟悉起来,只要一有空,就向他们请教配音的技巧。由于季冠霖虚心好学,加之嗓音又独特,大家都乐于教她,公司里的几位知名配音演员还向导演推荐了季冠霖。
晚上回到住处,她一遍一遍地看电视,看台词本,然后把电视的音量关掉,自己一遍一遍地跟着配,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有时,为了配好一段音,她经常熬到凌晨两三点,甚至五点。那段时间,季冠霖整整瘦了十斤,朋友们都开玩笑地向她请教减肥的方法。
后来,季冠霖还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个点子,她自己买来录音带,重新为一些电视剧中的女主角配音,配好后就给导演送去。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终于,导演被她的真诚感动,答应有合适的角色就给她机会。
季冠霖命运的转机缘于一次偶然。一次,公司某电视剧的录音就要开始了,可是为女主角配音的演员却迟迟不见出现,手机也联系不上。情急之下,导演的目光落到了正在忙前忙后的季冠霖的身上。就这样,季冠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第一次站在了她梦寐以求的配音间里,为剧中的女主角配音。很多人都为季冠霖捏一把汗,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好。
真正让季冠霖名声大噪的,是在她为《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配音之后。当时,有十几个配音演员在竞争这个角色,最后惟有季冠霖胜出。此后,开始有知名导演邀请季冠霖去配音,在一些热播影视剧和院线电影中,出现了她的声音。
从2005年到现在,季冠霖已经为200多部影视剧配音,随着在业界知名度的提高,季冠霖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像林心如等著名女星有时还专门点名要她配音,赞誉更是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