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村劳动力资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3: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村劳动力资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乡村劳动力资源

第1篇

乡村旅游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传统的农村经济方式更多的是依赖于传统农业,由于科技的进步,农村劳动力的富余程度进一步加大,而与之相配套的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则显得愈发不足,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业因其自身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刚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从而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扩大了空间。如:农家乐,田园观光度假景区,生态农庄等旅游形式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为成功转移塑造了典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总体并不高顺应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缺乏的这一特点,由于服务业的某些特性使得职业技能缺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能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中去,这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障碍就地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条件。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从宏观层面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搭建了一个现实可操作的平台。由于区位和经济的原因,农村地区创业实体严重不足,如何寻找一个可行的路径来实现农村地区创业实体的不断增加就需要一个大的平台作为依托,乡村旅游作为这个依托的优势显而易见,乡村旅游由于其与农业及农村的极强关联性使得它能够轻松实现“农旅结合”的就地转移方式。依托农村一些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更加相对轻松的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到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中去,从而实现自身的创业梦想,增加农村的创业实体,提升农村地区经济。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运营中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村劳动力富足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人力资源的保障,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乡村旅游的繁荣,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旅游业中来说明乡村旅游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经济收益的提升,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农民更愿意参加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去。最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又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农业及其所带来的一切可为旅游所利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的富足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加有人力资源的保障,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农事农活当中,这无形中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创造了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从而形成一种农民发展农业,再利用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反哺农民、提升农民收入从而促使农民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断升高的这么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搭建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桥梁是极其重要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专业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为依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进行宣传,同时出台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政策,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创业和就业指导来搭建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渠道和桥梁,帮助农民尽快建立起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的思想,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拘泥于口号,要让农民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乡村旅游能够给他们带来生活和收益的提高才能有效果,效果的体现要让农民深切的体会到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带来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因此,要以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为出发点,有创新的模仿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典型构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模式,优化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方式,让农民更加放心大胆的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运营中去。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天津蓟县,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蓟县乡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现状



(一)蓟县乡村劳动力就业水平



2007年,蓟县乡村劳动力357688人,乡村就业人员331704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92.7%;乡村富余劳动力为25984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的7.3%。自2001年以来,蓟县乡村劳动力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保持在92%以上,与城镇就业率96.77%的水平相比差距不大。



(二)蓟县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7年,蓟县乡村劳动力增加了16076人,其中工业、建筑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分别增加了8973、16567和5045人,而农业、批零住宿餐饮业和其他业分别减少10790、816和2903人。在各业劳动力人数增减变化中,建筑业增加人数最多,增幅达到52.15%,农业减少人数最多,降幅达到6.34%。



2001-2007年,虽然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比重由53.9%下降到48%,但农业劳动力在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居第一,在吸纳劳动力数量上建筑业位居第二,工业名列第三。建筑业劳动力就业数量增加较快,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比重由10.1%增加到14.6%,同期工业劳动力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由12%增加到14.1%。



表1 2001、2007年蓟县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单位:万人,%







合计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运仓储



邮电业



批零住宿



餐饮业



其他



























































2001



31.56



100



17.00



53.9



3.77



12.0



3.17



10.1



2.27



7.2



3.59



11.4



1.73



5.4



2007



33.17



100



15.93



48.0



4.67



14.1



4.83



14.6



2.77



8.4



3.51



10.6



1.44



4.3



(三)蓟县与天津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就业结构上,蓟县农业劳动力占当地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8%,而天津农业劳动力占天津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1.88%。蓟县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偏高,这一现象的改变有待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蓟县建筑业、交运仓储邮电业、批零餐饮业劳动力分别占蓟县乡村劳动力的比重高于天津同行业劳动力占天津乡村劳动力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蓟县在相应行业方面的发展优势。但是蓟县工业劳动力占蓟县乡村劳动力比重为14.1%,远远低于天津工业劳动力占天津乡村劳动力的比重29.4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蓟县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低与工业发展滞后的现实。



表2 2007年蓟县与天津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比较 单位:万人,%



地区



合计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运仓储



邮电业



批零住宿



餐饮业



其他



























































蓟县



33.17



100



15.93



48.0



4.67



14.1



4.83



14.6



2.78



8.4



3.52



10.6



1.44



4.3



天津



183.82



100



76.98



41.88



54.18



29.47



15.09



8.21



12.2



6.66



11.3



6.15



14.07



7.65



二、蓟县农民自主创业



蓟县自主创业主要涉及私营工商业、个体工商业、农村种养业和农村旅游业四个方面,在地区上包括在本地自主创业和外地自主创业。



(一)私营工商业



蓟县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 2000-2006年私营工商业户数由426家发展到1250家,雇工人数由3929人增加到17653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就业。



(二)个体工商业



据《天津统计年鉴2007》,2006年蓟县个体工商户12075户,雇工人数21191人。



(三)农村种养业



2007年全县实施了十大农业设施园区建设,津蓟高速两侧设施农业带建设稳步推进,新发展设施农业6400亩,总面积达到6.99万亩。设施农业、种养大户不仅是创业的典型,而且越来越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农村旅游业



目前全县农家院旅游发展到了11个乡镇、70个专业村、1100个农户,形成了一批特色旅游专业村。2007年旅游收入3.7亿,比上年增加25.48%;接待旅游人次560万,比上年增加11.85%;其中农家旅店接待游客770595人次,比上年增加56.32%,收入6725.5万元,比上年增加53.41%。



三、蓟县乡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率的高低与人均收入水平高低相关不显著,但与第二产业的发展关联明显



以蓟县的城关镇、邦均镇为例,第三产业非常发达使得人均纯收入水平在蓟县算是高水平的,但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例如,在增加值结构中,城关镇、邦均镇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达到62.69%和62.74%,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则分别为29.2%、30.1%。这说明就业率的高低与人均收入水平高低相关不显著,但由于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就业率较低。



(二)就业结构中劳动力所占比重的顺序与产值比重顺序不一致



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居第一,其次是建筑业、工业;而在产值构成中,第二产业的产值要高于第一产业。目前蓟县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达到48%,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在蓟县农村增加值结构中的比重仅为18.95%;第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分别为28.7%和23.3%,但在增加值结构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4.28%和46.76%。



就第二产业产值构成而言,工业产值占到90%以上,但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低于建筑业。建筑业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增加是建立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丰富的建材资源和发达的建材工业及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创业意识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007年蓟县建筑企业总产值达到153509万元,其中外省完成25365.2万元。



(三)蓟县与天津市乡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不同,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差异显著



在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蓟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48%、24.9%、27.1%,天津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41.8%、37.68%、20.44%。可见,天津市乡村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数量高于第三产业,而与蓟县相反。尤其是在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差异显著,蓟县和天津乡村劳动力在工业就业比重分别占第二产业劳动力的49.2%和78.2%。



(四)具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传统底蕴和政策导向的行业就业人数增加



蓟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砂石料开采运输、页岩砖制品等建材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有的已经发展为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蓟县页岩砖制品生产已成气候,2007年蓟县生产紫砂页岩制品89369万块,同比增长21.7%,国环页岩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售收入利税率达到19.4%,该指标在工业企业中是相当高的。随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变,再加上相应政策的扶持,具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传统底蕴和政策导向的行业创业和就业人数增加,相应行业创业人数的增加会进一步带动就业。通过有关政策把目前的自主创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既解决自主创业和就业问题,又使产业结构得以有效调整。



(五)自主创业人数将不断增加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业;供求预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供求状况对河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或假设

灰色预测模型是预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想工具。该模型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这种只有部分信息是已知的系统就是灰色系统。影响农村劳动力供求量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无法用明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灰色系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预测因此可以用灰色系统预测法来预测。灰色系统预测方法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如预测所需的信息较少、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计算也不太复杂,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等。

需要澄清的概念有以下方面:第一,“农村劳动力资源”不等于各类统计年鉴上的“乡村劳动力资源”。因为统计部门所说的“乡村劳动力资源”包含农村学校、医院等单位中非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资源。本文所说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应该是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资源。第二,“农村劳动力资源”不等于各类统计年鉴上的“乡村从业人员”因为统计部门所说的“乡村从业人员”同样包含农村学校、医院等单位中非农村户口的从业人员。除此之外,统计部门所说的“乡村从业人员”立足“从业”,把乡村待业人员排斥在外。第三,本部分的农村留守人员,指的是农村留守农业(广义)的劳动力。第四,劳动力流动,指举家外出住户的劳动力和农村常住人口中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或为外出从业,但在本乡镇地域内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由于婚姻关系而引起的地域变化,以及由于考取大学、中专等院校和参军而离开原居住地的,都不应视为流动劳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农业需求的预测

(一)农业需求指标的确定

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可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部门,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狭义的农业仅仅指农作物栽培。

测算狭义的农村劳动力农业需求人数是通过农村劳动力农业耕作能力调查得来的。农村劳动力农业耕作能力,就是每个农村劳动力一年能够耕种多少亩土地。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就土地情况来看,有水田、旱田、丘陵、平原等;就作物种类来讲,有玉米、水稻、棉花、蔬菜等;就劳动力状况来讲,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的差别……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耕作水平的数据测算,条件微殊,结果迥异。本文以《河南调查年鉴》上的“常用耕地面积”为依据,运用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农业耕作能力为6.80亩/年/人,计算、推导农村劳动力的农业需求数目。测算农村劳动力的林业就业状况时,主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林业用地中一部分平原经济林已经统计入农业耕地面积,因此不应重复计入吸纳就业的林地面积;经济林从业人员中每年林业劳动时间约半年左右,其余时间从事其他劳动;林地分为经济林、苗圃和一般林地共3类。人均管理定额为经济林8亩/人,苗圃6亩/人,一般林地2000亩/人。

广义的“畜牧业就业”,除了包括畜禽饲养领域的就业之外,还包括畜禽屠宰、加工等领域的就业。这是畜牧行业对这一概念的一贯理解。本文所称“畜牧业就业”是狭义的畜牧业就业,仅指养殖业就业,即从事畜禽饲养的就业情况。畜禽屠宰、加工领域的就业人员被看作已经流动的劳动力,不在畜牧业就业人员之列。农村渔业劳动力包括专业劳动力和兼业劳动力。按照“新渔业指标体系”的界定,“兼业劳动力”指全年参加渔业活动时间累计3个月以上,不足6个月。这部分人员基本上以农业从业为主,可以不把这部分人员计入渔业劳动力之内。“专业劳动力”中,有捕捞专业、养殖专业和其他专业劳动力,“其他专业劳动力”中,有少量渔业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不属农村户口。但这部分人员为数极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数据收集

(三)农业需求的预测及结果

1、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广义农业需求的灰色预测

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可以获得如下预测模型。乡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的需求预测模型为:

x(1)(1999+t)=141615.192038-138056.592038e-0.025536t

该模型的平均模拟精度为99.71%,可以预测2006-2008年的需求分别为:3063.600万人、2986.357万人和2911.062万人。

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业需求人数预测

从2002年开始“年底实有耕地面积”改用“年底实有常用耕地面积”,统计口径不同(下同)。常用耕地,指耕地总资源中不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低;在河套、湖畔、水库区临时开发的成片或零星土地;也不包括扩列为国家和省区市退耕计划但临时耕种的土地。

农村劳动力的农业需求人数预测:

x(1)(1999+t)=222300.197383e0.006969t-220783.597383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1.1563%。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1609.8万人、1621.1万人、1632.4万人、1643.8万人、1655.3万人。

三、农村劳动力农业供给的预测

(一)农业供给指标的确定

农村劳动力指的是具有农村户口的劳动力,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农村劳动力广泛分布在工、农、商等领域内,本研究将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供给指标定义为农村劳动力总人数,减去流动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既包括异地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也包括就地流动的),剩下的农村劳动力数,即农村留守劳动力人数。

(二)数据收集

(三)预测的实施及结果

1、农村劳动力总资源预测模型

x(1)(1999+t)=-1193549.547847e-0.004206t+1198557.547847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0.3286%。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4905.0万人、4884.4万人、4863.9万人、4843.5万人、4823.2万人。

2、农业人口数预测模型

x(1)(1999+t)=01851604.622291e-0.004198t+1859358.622291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0.3259%。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7595.2万人、7563.4万人、7531.7万人、7500.2万人、7468.7万人。

3、农村留守劳动力人数预测

x(1)(1999+t)=-68966.910617e-0.076969t+73731.500617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3.15%。

对未来五年的预测:3477.08万人、3219.49万人、2980.99万人、2760.15万人、2555.68万人。

4、农村劳动力的侠义农业富余数量预测

x(1)(1999+t)=-31043.365072e-0.121737t+34291.355072

模拟平均相对误差:1.9429%。

对未来5年的预测:1935.87万人、1713.98万人、1517.53万人、1343.59万人、1189.59万人。

四、农村劳动力农业供求预测的分析与结论

(一)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供求分析

如果按已有的经营水平预测,2006-2008年农林牧渔的需求分别为:3063.600万人、2986.357万人和2911.062万人。同一个时期,农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分别为:3477.08万人、3219.49万人、2980.99万人。从两个数据的比较来看,农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大于实际需求人数,即农村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富裕,2006-2008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数量分别为:413.48万人、233.13万人、69.93万人。

如果按标准的土地耕作标准(6.8亩/人)和狭义农业在广义农业中所占的比重90.84%(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组调查数据)计算,2006-2008年农林牧渔的需求可通过农业需求人数除以90.84%分别求得。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农业需求人数未来五年的预测:1609.8万人、1621.1万人、1632.4万人、1643.8万人、1655.3万人,计算得出:2006-2008标准的农业需求人数分别是:1772.13万人、1784.57万人、1797.01万人。把这组数据和同一个时期农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人数:3477.08万人、3219.49万人、2980.99万人比较来看,农村留守农业的劳动力人数仍大于实际需求人数,即农村的农村劳动力仍然富裕,2006-2008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数量分别为:1704.97万人、1434.92万人、1183.98万人。

第4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健全全民社保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强化农村人才供给为支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注入强大的人社动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就业岗位、创业服务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0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包括新生代农民)400人;大力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争取创业培训完成40人以上。组织创业专家团队下乡指导4次,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900人。全年累计举办招聘会8场,其中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场。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基层人员待遇、职称倾斜政策,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计划

1.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1)挖掘就业岗位。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所)作用,深入所辖园区、企业挖掘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岗位,及时推荐就业岗位。(2)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大力培育劳务经纪人,鼓励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3)开展就业专项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送岗下乡”、“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就业招聘活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或送岗下乡活动,加大面对面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打造“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在以半小时路程为半径的乡(镇)、行政村地域内,设立一个就业服务场所,为当地贫困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创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求职服务,方便农村劳动力享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2.支持农民自主创业。(1)推介创业项目。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乡村行”“创业培训进乡村”活动,广泛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加强返乡创业专家团队指导功能,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服务,帮助提升创业能力。(2)鼓励自主创业。对贫困劳动力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有正常经营行为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初创企业补贴。对毕业三年内自主创业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3)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计划拿出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指标,用于帮扶乡村振兴项目,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创业,对在电商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贫困劳动力,也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4)强化返乡入乡创业载体建设。探索打造适合乡村创业的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为入驻基地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同等享受扶持政策,落实房租物业费减免、水电暖费定额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入驻企业和创业者经营成本。积极选树一批农民创业典型。(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小额担保贷款中心)

3.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行乡(镇)、村专项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和就业需求的匹配性和培训后就业率,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就业服务局)。

(二)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

(1)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建设。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中,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岗位)面向本县市或者周边县市户籍人员(或者生源)、退役士兵招录(招聘),可灵活确定考试方式。根据《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方案》,将入伍高校毕业生招聘向乡镇一线倾斜,加强乡镇一线工作力量。(责任部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2)培育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县域实际,开展教育、卫生等部门自主招聘。进一步降低招聘门槛,配合教育部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做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均衡基层教育、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农经、农技、农水人才队伍建设。(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3)引导人才乡村流动。推动实施人才政策2.0版落地,实施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保障其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权益。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责任部门: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人才中心、就业服务局)

(4)落实基层待遇、职称倾斜政策。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高定工资政策。配合教育部门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推进基层教育、卫生职称改革。加大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乡村教师、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等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力度,对表现优秀、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符合条件的可破格晋升职称待遇。(责任部门: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行政审批办)

(5)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支持县技工学校(县职教中心)强化涉农专业建设,开设一批面向乡村的特色专业,针对性培养充实养老护理员、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专业技能人才。加大技工教育宣传力度,动员鼓励适龄青少年入读技工院校。落实技工院校免除学杂费政策。开办专门班次,为本地企业培养输送所需技能人才。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责任部门:局职业能力建设科)

(三)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计划

(1)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依据《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的通知》文件要求,指导社保局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经办制度衔接业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2)适时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认真执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积极主动指导社保经办部门持续实现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做好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工作。(责任部门:局社会保险科)

(四)实施农民工劳动维权计划

(1)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主动公开劳动监察、劳动关系、调解仲裁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全面受理农民工咨询举报投诉,及时做出回应。对具有争议调解不成欠薪案件,启动仲裁“绿色通道”,快速化解争议矛盾。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整顿,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进行通报警示,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规定情形的违法企业及个人,依规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严重欠薪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劳动报酬全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

(3)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指导督促用工企业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责任部门:劳动监察大队、调解仲裁管理科、劳动关系科)

(五)实施人社公共服务提优计划

(1)加强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

(2)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允许在城镇常住并处于无业状态的农村转移劳动者在城镇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责任部门:就业服务局)

(六)加大部门年度乡村振兴绩效考核

紧紧围绕省、州、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与州考县工作紧密衔接,将过去脱贫攻坚指标转换为乡村振兴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并赋予不低于15%(30分)的权重。充分体现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各部门重点职能工作指标体现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形成合力。(责任部门:局绩效考核科)

三、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一思想,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局党组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部署。乡村振工作情况纳入部门(科室)年度考核内容。局办公室每月实行月调度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情况。

第5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49-02

一、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与此同时,我省农村也出现了过剩劳动力,每年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农民就近,跨地区从事非农行业。从城乡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分布上,截至2007年前,黑龙江省全部就业人口为1 827.6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878.2万人,乡村就业人口为949.4万人,乡村就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为53.9%。而1986年,乡村就业人口为492.1万人,从1986—2007年,乡村就业人数增加了457.3万人;从就业结构上看,1986年,在乡村总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为4 269 540人,占乡村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86.7%,工业、建筑业的总就业人数为327 140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7%,从事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其他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为324 722人,占乡村总数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6%;而2007年,在乡村总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为6 751 454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71.1%,其比值比1986年下降了15.6%,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就业人数为1 208 432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2.7%,该比值比1986年上升了6.0%,从事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等其他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为153 411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16.2%,该比值比1986年上升了9.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比值的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值上升,从一定程度上看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普遍,看到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谋生存。

二、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难度增加

截至2007年底,黑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据不完善统计,①农村剩余人口达到400多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约25%左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转移、安置问题极其严峻。如果将他们输出到各个城市,则将使得我省各城市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城镇失业率将达到更高水平。因此,跨省份输送劳动力为权宜之计。同时,外出务工的工资、报酬水平及其人身安全不得不加以考虑;在就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使农民打工的收入增加,这也是当前农民非农就业的一大难题。截止到2004年前,我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达到350万人,但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仅为36.8%;实现收入近100亿元。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释放,黑龙江非农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二)非农就业的农民局限于市场谋生的最低层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技术水平均较低,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层次和转移领域。一国经济在向更高层面发展过程中,必然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其对高技能、高素质从业人员的要求自不待言。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1996年,全国56 147.9万的农村从业人员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为3 258.7万人,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1 356.3万人,占38.04%;小学文化程度的为23 665.5万人,占42.15%;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7 867.5万人,占14.01%。全国农村从业人员总的平均接受教育程度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农村女性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5.98年,比男性平均受教育程度7.26年低1.2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现状也是如此,因此农民的自身现状决定其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文化层面、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将农业推向现代化水平。

(三)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调节作用极其重要。在劳动力市场,其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通过市场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我国由于严重的户籍制度,不仅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分离,而且也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城乡分割的状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需要补充劳动力时,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割,短期地区域性的劳动力流动也会给流出地、流入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严重侵犯了农民非农就业的自,大大增加了农民就业的成本,不仅使农民在非农择业中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而且给农民的就业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阻碍了农民非农就业的历程。

三、制约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障碍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较早,政府出台大量政策扶持该产业的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无法实现就近转移,或者跨地区转移。这种情况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普遍存在。这些城市工业发展及其雄厚,重工业基础良好,但是其他产业发展及其滞后。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对黑龙江省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是却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等第三产业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就不能吸纳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内部消化饱和情况下,农民非农就业问题得不到顺利解决。

(二)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体制,致使我国长期人为地分割城乡经济的发展,人为地区别城乡劳动力市场。国家出台了各项就业计划、就业优惠政策,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和配置、对劳动力的各种保障性措施,但这只是针对城市劳动力,即城市劳动力市场,而对农村劳动力市场不但没有给予同等优惠政策,而且还加以限制,致使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资源闲置在农村,即使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自发向城市转移,但他们也只是盲目地进城务工。他们没有获得有效的信息,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进城务工的道路上可谓布满荆棘,而且在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也没有正式的部门给予法律保护,致使农民非农就业历程十分艰难。

当前,黑龙江省由于专门对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培训机构缺乏、培训机制落后,以及务工中介部门缺乏,农民在进城务工之前没有一定的就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导致农民进入城市后因客观因素如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生活习惯不适应等,非农就业道路艰难,而且在心灵上还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且在劳动力输入地也没有相关部门对该类问题给予重视,没有将本地市场劳动力供需情况对外公开。机构的缺乏、信息交流的缺失,阻碍了我国农村劳动了合理、有序的流动,使农民非农就业现状更加恶化。

第6篇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模式 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2]江苏省旅游局:统计局.2006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报,jssb.gov.cn/sjzl/tjnj/2007/nj00/nj0006.htm

第7篇

第一、乡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难度较高。我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全县乡村劳动力38万多人,培训工作面广量大。乡村劳动力居住分散,高度集中培训个人负担较重,参培积极性不高;加之参培人员对技能要求、参培时间选择多样,形成一定规模班次较难;文化水平、年龄等参差不齐,学、考核不容易。

第二、培训机构整体水平不高。现有31个职业培训机构,除一两个能开设3―5个工种专业,年培训能力达千人以上外,其余的均存在专业工种单一、规模较小等问题,加之多数培训机构建在县城,农民难以就近就地参加培训。

第三、培训经费存在很大缺口。按省、市要求对城乡新增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培训给予补贴,据测算,我县年培训乡村劳动力约8000人,如每人补贴400元,共需资金320万元。即使省、市补贴资金到位后,所需地方配套50%左右,但由于县财政困难,能安排的只有几十万元,缺口很大。经费不足,又影响培训人数和培训效果,制约培训机构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培训合格率达92%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

三、工作措施

1、任务层层分解。将培训人数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根据参培人员申报专业(工种)和就近就地的原则,再分解落实到各职业培训机构。

2、实行两项补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实施农民培训券制度,使所有参加培训人员都能享受一次减免费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就业能力。

3、建立联动机制。动员和引导县城培训机构,与乡镇就业管理机构、培训机构加强协作配合,到乡镇、到村办班,就近就地培训。建立就业管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机构联动机制,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及时转化培训成果,实现培训促进就业目的。

4、完善培训机构认定制度。每年从现有的培训机构中,定期认定一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专业设置合理,师资队伍较强,健全,培训输出业绩明显的培训定点机构,承担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

5、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镇镇通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延伸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所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建设,完善定员、定岗、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以便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培训组织发动、就业信息采集、培训就业政策宣传等基础性工作。

6、筹措培训资金。在取得省市支持的同时,争取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解决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金缺口。加强培训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发挥最大效益。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实现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开展这项工作。加强与教育、农业、扶贫、科技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做好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第8篇

一、发展县域旅游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将第一、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第一二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减慢,或已经进入瓶颈期。所以,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就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发展特色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在使农民提高收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本地容纳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等问题,致使一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造成本地流失一些有效劳动力,这样不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当今发展县域旅游业,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得到拓展,有效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地村民加入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收入,使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促进县域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县域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相促进、此长彼长。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有无法取代的作用,更大的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青睐于乡村旅游的人们不但追求空气的清新、绿色蔬菜、瓜果飘香、趣味民俗外,还关注安全卫生、舒适便捷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所以要打造突出本地农村地方特色的优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本地乡村旅游品牌,让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游客回归大自然,就必须以尊重乡村本地特色优势为前提,辅以恰如其分的创意,做到“淳而不土”。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先行规划设计,合理开发旅游产品

要认真规划设计,重视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保护。旅游部门为了指导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制定了乡村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要使乡村旅游良好发展,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是必不可必的。可是在开发过程中不要盲目,严惩为游客提供低级而庸俗服务的经营者,严把旅游产品质量关。要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对具有本地乡土文化气息的传统动植物、工艺品服饰、饮食、文艺表演以及耕作方式等,进行深入挖掘并加以保护和开发。尽量做到保护好本地自然资源原来面貌,按照本地传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而且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或特色服务,以提高本地旅游业的竞争实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有些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本地自然资源对旅游体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如一些乡村把本地现有的一些古迹纳入开发的范围,制作出一系列主题旅游。

(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乡村旅游要满足游客能看到美景、吃到佳肴,道路要通畅、住宿要方便安全卫生、能购买到地方特产、玩得新鲜刺激等,这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对于这种情况,要实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要采取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要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对乡村旅游投资的企业给予提高回报率的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拓宽融资渠道,如探索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共同开发本地资源,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促进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具有无限开发潜力的农村地区,政府应适当的给予资金支持。

(三)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

实事求是的讲,本地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本地信息通讯不通畅。要想把农业转变为农旅结合或农商结合,把靠体力劳作转变为靠脑力经营,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使乡村旅游能尽快地健康发展,最快的捷径是培训学习。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培训体系,组织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学习,使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规范服务和营销技能,使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规范化运作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第9篇

本项研究讨论了中国农村发展近期及长期面临问题的各种政策选择。本报告认为:(1)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确保农民收入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减少乡村人口。当前由过量的经济生产能力造成的通货紧缩抑制了农村人口的迁移,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消除通货紧缩。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需求扩张具有乘数效应。政府应通过反通货紧缩的扩张财政政策配置更多的资源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一旦消除了通货紧缩,农民收入将相随于劳动力转移而获得增加。(2)建立全国一体化市场对于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西部地区分享东部地区动态增长中的收益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体化市场的建设对于生态脆弱区调整其生产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3)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是中国保障粮食自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从加入WTO获得收益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科研部门的公共投入。(4)乡村人口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城镇非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发展因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为适应进入WTO对国民经济的挑战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遵循“比较利益”的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发展。(5) 中国的中部地区集聚了绝大数量的乡村人口,并面临最少的自然资源和最为严重的贫困问题。政府应优先解决中部地区的乡村发展问题。

序 言

本报告的首要目的是研究近年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不是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自中国经历了1992年的通货膨胀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相应于解决经济生活中潜藏危机的需要,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转型的战略和路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在增强,资源配置的权利日益向中央政府集中,二是农村长期发展和农村的制度转型受到严重抑制,造成了农村在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农村财政和金融等方面面临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接连数年出现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造成人口最多的乡村部门对于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的参与程度日渐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的政策调整并没有能够对症下药,比如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难以确保可持续性的生态建设战略等,这些战略至少在中短期内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效力的。另外的一种政策思路是不断地在农业生产内部或农村自身寻找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出路。显然这些方法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突出矛盾的。

我们并不认为当前的农村发展能够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认为农业生产中就不存在问题。实际上当前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要素使用、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研究和科研开发、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生产资料供给及服务、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等。我们也不否认这些问题在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程度。但是,农业生产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可能涉及到更为基本的一些战略和体制问题,比如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问题。同时作者认为,就国民经济长期的成长和转型来看,基本战略和制度的制约相对于农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制约来说更为基本。因此本项研究的方法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成长和转型的视野,来考察当前中国农村在战略和制度层面所面临的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并力图提出实施新战略的主要内容。

由于本报告宗旨在于帮助亚洲开发银行分析和了解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战略变动的基本线索、特点和原因,以便于亚行能够在考虑新的、支持中国农村发展战略时作为参考。鉴于此一目的,本报告没有更多地涉及关于农业生产发展方面的问题。比如土地资源使用及管理、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业科技与推广等等具体的农业生产发展本身的问题。

本报告在起草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引用了许多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第一章、导言

1、中国乡村部门面临的问题

1.1 中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已经经历了20多年。1978-2001年其实际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3%,人均GDP达到8.1%。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较少,从1978年占人口一半以上,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不到10%。通过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贸易大国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排名世界前列的国家(OECD, 2000年10月)。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5.0%,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都快于GNP的增长率。对外贸易占GDP的比率由1978年的9.5%提高到2001年的44.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大国中最为开放的国家。高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1.2 经过了20多年来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却始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国有企业部门的经营困难,很快带来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坏帐增加和大量经营亏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1)政府税源的减少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下降;(2)银行大量信贷资金被国有部门占用,而非国有部门能够获得的信贷资源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潜藏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中央政府从容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而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成中央政府更加强化全国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统一性及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倾向。此外,为了克服通货紧缩造成的宏观经济困难,1998年末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到2002年末,政府已发行6600亿元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及城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保障。上述政策实施的结果,直接导致当前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面临极其困难复杂的局面。而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中出现普遍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更加加剧了解决农村问题的难度。

1.3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村地区开始启动。在1978-1984年改革的初期,家庭承包责任制替代了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年均13.9%的高速增长。然而,正如表1所示,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1984年以后始终低于城镇人口收入增长的水平。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1年的2.94:1。

1.4 尽管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乡村人口和乡村滞留的劳动力过多所致。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此相关。农业无论如何发展也没有空间来解决众多乡村人口的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基本要求的(林毅夫2002;Johnson 2002)。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看,8.7亿乡村人口,利用15亿亩耕地生产农产品供给4亿多城市人消费。在这种人口格局及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我们必须常年维持70%左右的耕地资源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商品农产品的生产受到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份额日渐下降。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农业无法解决当前的农村问题,仅仅依靠农业政策的调整来寻找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道路难于凑效。 转贴于 第二章 农村发展问题的成因

2、70%的乡村人口是所有农村问题的症结1

2.1 当前所有农村问题的根源在于众多的乡村人口对资源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于乡村劳动力寻求非农就业而面临的各种障碍。如果不把乡村人口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扩大作为农村发展和改革的首要目标和战略的话,其他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都将无法奏效。

2.2 从1978年底到1984年的第一阶段改革,农民人均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实行了,释放出了农民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压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到了198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后,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进入到常规阶段。

2.3 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收入弹性小,而且价格弹性也低。在正常情况下,一家农户增产,这家农户的收入可以增加,但是,如果每家农户都增产,造成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外移,农产品的价格会大幅下跌,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中外历史经验表明,在常规时期,唯有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流动出来的劳动力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使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外移而供给曲线向内移,另一方面使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才能长期持续增长。

2.4 历史经验亦证明上述观点;例如美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在1870年时为50%,192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时尚有30.1%,1955年时下降到11.6%,到1985年就只剩下2.2%。日本农业人口在1870年时高达70.1%,1950年降为48.3%,到1993 年时仅余5.9%,韩国在1963年农业人口仍为63.2%,到1995年只剩12.5%。按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在1990年,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占其总劳动力的69%,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则仅有5%。同年,低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高收入国家只占2%。从上述经验数据可看出,只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城乡收入水平才不会有过大的差距,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才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同的经济福利。

2.5 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达32797.5万人,占总量的68.4%,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份额仅及15.9%。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 。“八五”期间,我国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减少了1001.9万人,而整个“九五”期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净增加了463万人,致使本来就相当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极不充分的状况更加恶化。

A、 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2.6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1997年以来出现连年下降,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出现连续四年持续下降。1996-1999年中有3年粮食的总产量超过5亿吨,其他农产品也出现全面增长,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全面下跌。1997年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据当年农村住户调查的资料反映,1998年农民出售的15种主要农产品中有12个品种的价格下降,而肉类价格跌幅最大,达12.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