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非遗文化的类别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4: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非遗文化的类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非遗文化的类别

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91-01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不管旅游的内容还是旅游的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精神。从这一层面可看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一、乡村旅游与非遗

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这种旅游方式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典型性、稀缺性、真实性等特点,牵动效果显著,广泛影响相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包含民间文学、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种类,这些文化状态一般存在于乡村地区,比如,以北京太平鼓为代表传统舞蹈,以成都面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起到增加乡村旅游中文化底蕴的作用,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最终达到乡村旅游和非遗深度结合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继承和保护非遗,同时又通过非遗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利用现状

当前,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牵头组织策划在传统节假日、艺术节或申遗纪念日进行一系列表演活动,市场生产经营和非遗相关产品,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等方式。尽管当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率低

现在只有小部分非遗等级高,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其它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知名度不高,甚至不被外地人所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表演艺术种类大多以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利用率较低,一般散布在各乡间村落里,不仅没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也没能较好的促进当地文化建设。

2.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随着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离我们远去,无人继承发展,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说,通州的运河船工号子,现在唯一的传人是位于永顺镇盐滩村的已86岁高龄的赵庆福,缺少后人传承发展。并且,依靠漕运儿存在的运河船工号子,如今已失去了载体,没有了生存空间,加上人们对他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面临失传。

三、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创新点,可以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结合非遗的特色和类别,归纳总结出几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要注意,不同地区应按照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灵活选取,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

1.展示与体验方式

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利用方式指的是将其进行展示,针对有条件实施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让游客在现场进行文化体验,最终使游客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并且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为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对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级别高并且展示时间非固定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通过建造非遗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展示和非遗有关的物质载体,并在博物馆内进行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在乡村旅游中适合通过体验来传承的非遗主要包括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容易体验的特性,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这些项目,促进文化的传承。

2.旅游商品方式

以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的技艺本身不能引起游客的足够兴趣,并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针对这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利用生产非遗有关的商品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化方式指的是把非遗项目中的有关艺术形式经过大规模集中工厂化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乡村游客集中的地方进行销售该商品,达到通过售卖旅游商品来增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并且实现在乡村旅游中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目标。

3.旅游节方式

非遗与物质遗产的最大区别是无形性,要使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就要一款合适的介质。比如,非遗文化中的民俗就需要凭借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节来展现起文化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来传播民间文学。另外,展示时间相对来说固定、名气不高的非遗文化,也需要通过开展旅游节活动进行展示体验,使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认识这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旺季,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举办盛大的乡村旅游节,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有机会参与旅游节,感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节活动追溯历史,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验各地民俗。并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传承文化带来的好处,不断激励他们继续表演民俗,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旅游节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注意,举行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不能太片面,非遗文化项目和乡村旅游一定要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不这样,会造成旅游节活动的吸引力减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较少,达不到定期开展旅游节的条件。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消费者在旅游时求知识、求不同、求美景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宝贵的文化资源。按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做出文化品牌,传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6-62.

[2]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

第2篇

关键词:区域非遗;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9 -03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办学基础,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之外,理应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以文化育人的职能。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现保存973项“非遗”项目,涵盖15个“非遗”资源类别,其中庐剧、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大别山民歌、抬阁肘w、舒席制作技艺、柳编制作技艺和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7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借助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既有利于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又有助于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鉴于此,笔者以六安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以访谈调查法,就高职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回收率为96.15%。参与问卷调查者女生人数为182名,男生人数为143名。其中本地人群305人,在城市生活33名,在县城生活42名,在乡镇生活109名,在农村生活121名,样本选择及比例基本符合现实,确保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晓程度与了解渠道

表1显示了14个入选国家、安徽省及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其中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选择最多,分别占全部选择的18.4%和17.76%,民间竞技“显杨冲叉”和民俗“邀大岭”选择较少,分别只占到1.42%和2.96%,可见地方特征鲜明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最被人熟知。

表2展现了受访者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主要渠道,结果呈现多元化。通过电视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见受访者大多通过间接方式来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亲身参与皖西非遗活动比例较低。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结合表3、4、5数据来看,87%的受访者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好感,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49%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30%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能够帮助自己“融入地方文化,认同感加强”,14%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可以“增强地方自豪感”。可见,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喜爱的,虽然对皖西非遗总体认知度不高,但对大部分学生对其价值是认同的。

(三)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知

统计显示,93%的受访者认为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重要,86%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皖西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可见高职学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传文化承状况比较关注,参与愿望较强。

表6显示,高职学生对亲身体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通过直接方式了解非遗。观看宣传片、听讲座、主动向他人宣传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说明高职学生有主动了解皖西非遗的愿望,对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较高。

表7显示了高职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保护面临阻力的看法。受访者群体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是普遍现象,在宣传上政府主导作用缺失,没有很好带动公民保护意识。“年轻人不喜欢老旧的事物”“外来文化冲击”“传承人少”三个观点的选择表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表现形式缺乏生命活力,覆盖范围小,影响力弱,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成长需求。

受访者群体普遍认为在学校设立非遗课程与政府宣传同等重要;21%的受访者认为须加强政策立法保护,严惩破坏行为;16.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公益活动、增强校园参与度也是非遗保护工作改进的需要;15.2%的受访者认为须充实校园科研,培养传承人。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点

第一,普遍关注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及保护意识强。高职学生对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肯定态度,认同非遗价值,愿意亲身参与宣传保护,积极关注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承状况,重视非遗文化传播中学校和政府的教育宣传作用,展现出主动参加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愿望。

第二,缺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如在最熟悉的皖西非遗项目调查中,虽然有36.16%的受访者选择了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受访者只知晓商品化的六安瓜片和霍山石斛,对其背后的列入遗产名录的制作技艺知之甚少。受访者大部分只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对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文化特色缺乏细致了解,理解流于表面。受传播力度和本身知识结构限制,高职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限于感性认知,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学习。

第三,地方文化认同感较高,彰显文化自觉精神。从高职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来看,均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赞赏态度,体现出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主动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觉精神觉醒的一种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能焕发生命力。

三、皖西非遗融入地方高职校园文化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高职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当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建构特色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又有利于扩大区域非遗文化影响,加强保护与传承。

(一)开发课程,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发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把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引入课堂,建立具有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色设置非遗课程。如皖西文化类课程可纳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的种植与炮制可与农学类专业挂钩,翁墩剪纸、长集皮影戏可与美术动漫类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皖西非遗嵌入高职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扩大影响力。

(二)发挥社团功能,培养文化自觉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参观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学术讲座、民间艺术家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悟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激发对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

(三)善用互联网,增强非遗传播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与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优势更受年轻人推崇,用互联网渠道传播非遗效果更佳。但从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看,点击率高的信息更易引起关注,因此增加非遗信息重复率是增强非遗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宣传非遗文化,增强信息重复率,培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传播工具的选择上,可借助官方网站、校园BBS、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学生常用的媒介进行宣传,善于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传播方式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参与热情。

(四)创新载体,提升非遗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显性表现。由于非遗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的特性,大多数非遗项目以家庭式、作坊式形态显现,传承人年龄偏大、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缺乏当今社会生产、生活基础,难以被年轻人所接受。因此把非遗引入校园,既要保留原始内容,也要在形式上进行适当地加工,把古老的文化在现实中变得鲜活起来,让其符合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连锦.“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z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陈浩.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4]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07).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

一、数字化传播概况

数字化传播形式,范围广内容丰富,即为通过媒体方式进行文字、图像、音乐、影像等组合的传播。例如新媒体、短视频、直播、AR技术、纪录片、微电影等。纪录片作为数字化传播的常用手段,具有思路简单清晰,纪实的特点。现代纪录片传播就是把传统风格的事物“消化”,用风格平实的剪辑风格去阐述剧情,有节奏,有风格,有思想地介绍人们所遗忘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故事。中国纪录片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简史历程(图-1)。从最早1905年的由中国人拍摄的《定军山》纪录片《到农村去》,再到1983年《话说长江》发展到中期的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纪录片《农奴》一直延续到1991年《望长城》和《沙与海》,为中国文化纪录片影视产业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真正地使文化类别纪录片产业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纪录片艺术表现真实作为创作本质,并以专业的制作方式对素材的加工和运用,进行艺术展示。所以不难看出纪录片是以真实故事作为拍摄核心。新媒体本身应该是被称为一个数字化的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的张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就是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影视电影,又称小型微影。微电影的“微”和纪录片的“实”非常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传播,由此可知,微电影和记录片作为优秀的传播媒介,能达到极好的成效和功能。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在继承和传播上仍存在问题:从宣传上来讲,人们对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没有推广导致关注度不够。例如桂林市兴安县的华江瑶族刺绣,它的宣传方式还停留在口口相传,以及较少新闻的报道,没有数字化的影像来作为非遗传播的杠杆,传统文化正在不断地丢失。从文化上来讲,传承人的缺乏,以及非遗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是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川县阳氏石雕技艺传承人为例,这种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家族式非遗,因为石雕工作辛苦且粉尘较大,没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从阻碍上来讲,没有广泛的群众的参与,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自身魅力不够大,并缺乏文化的保护机制。例如国家级的广西非遗“桂剧”,全靠着十余名七旬以上的老人来进行表演,服装、道具妆容全部都由老人们自己负责,“桂剧”作为广西非遗的地方特色剧种濒临灭亡。总而言之,数字化形式传播方法面对宣传问题、文化问题以及阻碍问题时,使用微电影的记录传播方法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不单单体现在微电影作为媒介的优秀记录功能,更是以其易于传播,通俗易懂的特点来面对大众。

2.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调查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形式的传播过程中,需要进行何种方式的数字化形式传播也是需要进行数据调查的,针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受到青少年或大学生的关注较少,多数人说不上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对此进行了市场调研,其中调查对象以18-25岁的100名年轻人展开。分析调查数据图表(图-2)发现大多数年轻人更喜爱喜欢数字化的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例如网络、小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学习,大多数年轻人更希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电影形式来获得更好的学习和观看体验,以微电影或者纪录片的形式所纪录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的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并且更能被年轻群体所接受,因此在数字化传播形式上,选择微电影或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更适合非遗的实际需求或应用。

3.广西非遗微电影案例分析

以《侗听》微电影为例,这部微电影以侗族大歌为主题,将其作为核心进行介绍,通过视频风格,传统音乐,镜头语言,丰富的文案和当地人民实际演唱的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萨银花的采访,对她以歌声对侗族大歌传承的故事的进行概述,讲述她为一千多个学生教唱侗族大歌的故事,侗族人民唱歌作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以声音模仿大自然,以侗族大歌人数众多来表达震撼的感觉,以侗族小歌歌唱年轻男女谈情说爱,并有相思情歌、麻雀歌、蝉之歌作为代表等两三百首歌,将侗族大歌的音乐,故事情节,人文情怀分析,用较少的时间来展现民族的文化风采。通过分析这部《侗听》微电影,得出非遗微电影制作的大致流程图(图-3),通过对其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其重要特点。①非遗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剧本创作,分镜头绘制以及拍摄计划传承人访谈等都需要在前期的调研工作中完成,非遗的田野考察更需要一些较为特殊的资料,例如:家族故事,民族特色语言,祖上传说等一些区别于传统调研的资料。针对不同非遗类型所做出的前期准备,非遗的类型多种多样,针对这些不同的非遗来进行的拍摄方法及所运用的拍摄手法,声音语言及画面感的颜调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性。②非遗拍摄:非遗的拍摄是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的步骤,在确定剧本、分镜头拍摄计划之后完成的重要步骤,在非遗的拍摄中基本包含五个类别:人、景色、物体、声音和饮食。非遗的纪录片中选取主要拍摄对象,并根据其原有特征来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进行拍摄,例如侗族大歌,该非遗对象最主要的部分即为人和声音,在针对人物以及声音类别的对象拍摄时,人物的面部特征,嘴唇,神态,或以故事性为主题通过声音引出人物,引出故事的发放往往多被采用于纪录该形式的方法,对不同非遗对象使用最表现其特征的拍摄手法以及镜头语言能使成片效果更加丰富。③声音语言:声音语言也是非遗纪录片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般我们将声音分为三个部分:原始音频、配音音频、配乐音频。原始音频的使用在特定场合下所纪录的声音能够极大的还原其真实性,并引人入胜,例如歌声,乐器声和人声,自然声和特定场景下进行活动的声音。配音音频一般为专业配音员进行配音或拍摄人物的画外音及旁白。配乐的选择则直接决定视频整体质量的高低,“合适的配乐”将更能凸显视频风格及沉浸感,例如年味为主题的纪录片对接为喜庆欢快的配乐,制作工艺类通常是较有节奏感配乐,而故事性纪录片配乐好比循序渐进的配乐。配乐音频还包含拟音师所作出的音频,模仿视频中所需要的特定声音等,对声音语言的掌握将抓住观众的听觉感受,丰富听的“美感”。④视频调色:画面的颜色将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视频的最直接的感受,眼睛是最主要的用于感知外在颜色变化的器官,非遗记录片的调色也将最直接的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对于画面的颜色最基本的区分即为暖色和冷色两个色调,暖色多用于饮食文化、室外晴天等,冷色多用于室内、冬天、金属等,对画面协调而不同的冷暖变化,将提高画面的丰富程度,也是提升画面质感和补充画面效果的重要手段。这部微电影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侗族大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基本概念,且让侗族大歌在《侗听》这部微电影的情感表达得到发挥,让微电影中的传播优势能得以体现,这也是适应时展所需要的表达。(1)微电影流程案例应用以《中山国青铜器》这部微电影为例进行流程分析,使用非遗为电影的制作流程图为拍摄方法进行梳理,首先前往非遗调研,确定拍摄对象,后进行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准备拍摄设备、资金、摄制组、拍摄计划并确定该非遗微电影的拍摄地点,并进行实地考察。在中期拍摄期间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体内容的拍摄,在《中山国青铜器》微电影中,突出表现为非遗传统制作技艺具体流程,并拍摄成片中所需的空镜头,根据非遗文化的梳理具体组成微电影的大致顺序。在后期剪辑中最先进行拍摄素材的整理,对素材按照剧本需要的风格进行剪辑,并对音频进行处理,例如;配音(低沉),背景音乐(传统),音效(环境声:蝉鸣鸟叫)等,最后进行字幕制作和非遗微电影成片的调色。(2)案例的一致性分析在个人微电影《中山国青铜器》的拍摄过程中有与《侗听》非遗微电影中有较多相似的流程,详细分析如下:①拍摄方法,在拍摄方法的选择上,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人物类特写,以及面部表情刻画,分别体现在《侗听》中老者在进行歌唱时,对老者详细进行了歌唱表情的刻画,歌唱欢快歌曲、悲伤歌曲、劳作类歌曲等,不同歌曲在老者进行歌唱时的面部表情被刻画下来,表现在镜头内。体现在《中山国青铜器》这部为电影中的则是传承人认真对待青铜器具花纹的刻画,在详细刻画的过程中,汗滴流下,将此画面表现为工艺的繁琐、困难及人物神态刻画。人物神态的特写拍摄都是能重要体现人的美感,认真的态度,通过画面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流泪、流汗等,这些丰富的表情都能触动观众内心,并提升画面效果。②故事性记录,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记录的方法,从《侗听》微电影中通过侗族歌声引出故事,从一位老者的身上不断作出故事的体现,并穿插以访谈、歌声、故事,通过故事性记录的方法不仅贯穿整部微电影,也让视频变得更加整体,有故事,有看点。在《中山国青铜器》则体现为从历史中引出故事,中山国青铜器由位于赵国和燕国之间,后迁都灵寿。一句话引出之后的传承人故事,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记录的方法,并分别由传承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微电影中较为重要且具有说服性的方法。③传承人访谈,两部微定影中出现了传承人访谈的较多镜头,传承人访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效果上,通过解说词和旁白进行故事性说明或旁白说明都不具备说服性,而由传承人本人访谈过后,能得到其从业多年的心得体会,而不同于普通剧本和解说词,其具有一定的人物色彩和特殊意义。(3)镜头应用镜头的应用作为视频类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能体现出高水准与低水准的区别,因此拍摄镜头的语言也是拍摄技巧的重要方法,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则选择不同的景别和镜头,长镜头、短镜头、空镜头都是最为基本的拍摄方法,特写镜头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中的重中之重,例如,通过拍摄特写镜头来展示其工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这里以《中山国青铜器》中的特写镜头举例(图-4),特写镜头也包含与人物特写等,增强其细节体现,不仅将细节放大,也增强了非遗的传统魅力。

结语

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创作;影像媒体;传播

1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在湖北,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名录160项,省级名录312项(466个项目保护单位),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7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50人,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9个。2014年12月4日由湖北省申报的“三国传说”、“伯牙子期传说”、“武汉杂技”、“越调”、“楚剧”、“岳家拳”、“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等21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富有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都可以作为影视创作主题。然而目前关于这些非遗的影像资料非常有限,不利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许多非遗类别都可用影视创作的形式将技艺历史、技艺过程,从宏观到细节、从整体到部分如实的记录下来,作为影像资料进行文化知识的普及。

2 非遗课题引入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个大海,每个人回到故乡,走到乡村生活中去,你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感动的非物质文化。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退潮的大海,每时每刻都在迅速的消失着,老一辈艺人默默地故去,文化与技艺也悄悄地消失了。那么,用影视拍摄的方式真实的还原与重现技艺,或是将一些仅剩文字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运用影像的方式还原、再现变得尤为重要。

影视创作作品相比文字、图片、录音更直观、更形象也更真实,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视作品都可在保护中发挥重要功用。我们在影视创作课程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命题,通过对不同影视创作手段的归纳和探讨;对影视语言和影像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结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创作的规律,从而达到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3 非遗课题小组调研

通过多渠道获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资料,对重点非遗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在班级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织学生对重点非遗项目进行考察、学习,以图片及影像的资料形式完成资料调研部分。例如名为“武汉传统文化保护小组”对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并开展了讨论会议,对每位小组成员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与优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工作安排。首先,小组设计了题为《武汉市传统文化保护调查》的问卷。问卷调查之后的统计分析发现:

3.1 整体性

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都处于不太了解的状态;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以民间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方言类为主;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持一般意见。

3.2 差异性

市民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各不相同,人们的意识不够、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等为主要趋势,但仍有一部分人持观看态度,认为武汉的非遗有非常大的保护力度,然而保护措施较为缺乏。

4 合理选择影视创作类型

针对拟定的湖北省非遗选题,选择重点的非遗项目进行课堂讲解,指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对非遗项目进行学习和认识,拟定影视作品类别及主题。影视作品的制作技术和类型的选择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影视创作的主题内容决定了影片的制作技术,主要有:实拍技术、定格技术、动画技术;其中,宣传片、纪录片、商业电影等几种类型可以更好地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在课程中,对不同影片类型的制作技巧进行了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的剧本写作、分镜头绘制、镜头拍摄技巧以及中后期制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武汉传统文化保护小组”经过对搜集选题的筛选、讨论,小组最终希望运用动画技术,将黄鹤楼传说进行动画作品创作,制作一部公益类宣传短片。拟定了“黄鹤楼传说”这一命题,希望通过影视创作,将黄鹤楼传说的故事进行视觉表达,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传播。小组通过对黄鹤楼的实地考察,拍摄了大量实际场景资料,结合网络资料,作为短片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的设计基础。

5 影视创作艺术表现

创作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要有超凡脱俗的创新思维,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艺术表达能力。在影视作品中,艺术表现力是通过视听语言传达到观众心里的,是用画面和声音传达信息的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地说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抽象的说影片是由画面、声音、时间、空间构成的。

影视作品的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视听语言表达形式,“武汉传统文化保护”小组所选定的动画宣传片制作,应该在各个故事节点上有重点、有针对、有秩序地进行画面设计,在先期录音的基础上设计每个镜头画面,录音解说词在叙事上干净利落,语言通畅明白,词句短小简洁,语言力求口语化、形象化。

在镜头与镜头的衔接上应多使用画面转场来增强影片的流畅性,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起到表情达意效果,作品中应注意典型的细节的处理,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凸现动画作品寓教于乐的独特的风格。

第5篇

“没吃陈麻花,到磁器口钱白花”。重庆磁器口古镇,很多店铺经营着同一种产品――麻花。好几家都打着“陈麻花”招牌,包装和口味大同小异。但生意最好的一家始终是“陈昌银麻花”,每天都排满长队。

为什么?陈麻花制作传统技艺先后被列为区级和重庆市级非遗项目,老板陈昌银更是公认的第四代传人,因此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觉得它最“正宗”。据说,陈昌银的麻花生意每年利润上百万元。

事实上,国内几乎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有非遗元素的纪念品出售,甚至连路边摆摊的小贩都说卖的是非遗产品,自己是非遗传承人。在众多文化生意形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因为“遗产”二字彰显的是稀缺性。

什么是非遗?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各地争相申遗,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截至2016年9月,已经评定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 37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 986人,省、市、县级非遗项目更是不计其数。

“非遗热”的背后,一方面是政府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抢救保护措施,以达到传承和发扬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民间试图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借助商业力量,对传统技艺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大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正在走出博物馆,借助生产和销售手段,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想要把非遗做成一门大生意;各种以非遗为主题的博览会、表演、旅游体验、文创市集、手工艺场纷至沓来。据保守估计,非遗拉动的是一个千亿级市场。

那些在现代生活中濒临消失的传统,如今正以“非遗”之名,成为各路企业和资本眼中的金矿,并试图用商业手段进行一场救赎。

商业化这味药引

根据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结果来看,我国有近90万项非遗资源。但如此庞大、丰富的非遗资源,并非都具备商业开发价值。

马斌是湖南一家演艺公司的老板,经常策划、组织一些地方民俗类节目进行商业化演出。在一次考察中,马斌发现一种源于土家族祭祀仪式的舞蹈,是当地的非遗项目,于是便把会跳这种舞蹈的村民组织到城里参加商演。

跳到一半,观众大呼“难看”。尴尬的马斌付完演出费之后,连夜把村民送回老家,从此再也不提这个舞蹈。

曾经还有人想把非专业性的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童谣包装成商业节目,引进到剧场。同样遭遇观众不买账。

马斌们的失败在于,这类用于祭祀和迎神赛会的民间舞蹈类非遗,如侗歌、苗舞等,历史上并无商业传统,又因社会发展失去了生存土壤。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其从原生态的土壤环境中抽离,强行包装成商演项目,很难符合现代观赏要求。

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商业化这味药引。相比之下,大量美术、手工艺、中医中药、戏剧、曲艺、音乐类的非遗项目更具优势。他们都是在千百年的生产、加工、销售、治疗、表演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才流传至今。

那么,具备商业价值的非遗项目有哪些特征?

首先,具备市场基础。比如,传统戏剧、评书、相声等,历史上本来就是通过商演的方式“走市场”的。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流量入口相对容易。

由白先勇操刀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起,已经上演近300场,并且场场爆满。白先勇团队主要动了关键的两刀,颇符合现在流行的“颜值”经济倾向,一是用现代舞台技术呈现传统戏剧;二是用年轻演员去吸引年轻观众,坚持高校巡演,培养未来的观演群体。

其次,本身就是商品。比如大量通过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器具、食品和药品。这类项目则需要从原来“高冷”的定位、单一类别中跳出,向大众消费品方向转型。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的代表,东阿阿胶的快消品策略以桃花姬阿胶糕最为典型。阿胶糕的定位本是滋补品,桃花姬则定位为女性白领的养颜零食。其体量与普通糖果一样大小,方便携带和食用,外包装带着浓郁的中国风,颜值颇佳。在营销方面,桃花姬在《甄执》《女医明妃传》等热播影视剧中以宫廷滋补美容佳品的形象“出镜”,成功俘获一干爱美女性。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马应龙。当年互联网上流传着“马应龙痔疮膏对黑眼圈有疗效”的偏方。马应龙借势在自己“八宝古方”基础上,研发出眼部护理品牌“瞳话”,并且借网络恶搞风潮好好地刷了一把存在感,甚至一度成为年度营销案例被研究。

活化路径2.0

对于已经被论证了具备商业开发条件的非遗,如何在当下出一条市场接受度高的金光大道?

开发新的场景和用途,是很多非遗项目拓展市场的突破口。

海南椰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长期作为高档工艺品销售。由于缺乏创新,样式老旧,椰雕也面临着市场瓶颈。

椰雕非遗传承人吴名驹尝试把传统手工艺嫁接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出可以通过蓝牙、Wi-Fi连接移动设备的椰雕音箱。现在,吴名驹团队主打以椰雕为核心的创意商品生产,比如椰雕蜡烛、椰雕茶叶罐等,让原本只供欣赏的传统椰雕与现实生活产生了更多链接。

北京前门大街,是老字号的聚集地,内联升布鞋总店就位于其中。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160年的历史。但在年轻消费者唱主角的今天,内联升却利用生产IP衍生品布鞋,实现了品牌向年轻化的过渡。

比如,内联升与迪士尼合作,取得其授权,推出了迪士尼公主和米奇系列时尚布鞋,打中了年轻女性和儿童的“萌点”。一直以来,内联升布鞋以成年男性消费者居多,拿到了迪士尼的IP授权后,“老门脸”秒变小萝莉。今年,内联升还与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合作,推出中国风浓郁的“大鱼海棠”主题布鞋,迅速成为网红,线上开售不到一天,就全部售罄。

不只是内联升,大量非遗老字号都面临着品牌老化的困境。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姿势和方式,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型,才是这类非遗品牌正确的玩法。

“非遗+旅游”是另一条活化路径。相较带有生产属性的手工技艺项目,民间音乐、舞蹈、传说、民俗等一些非生产性项目想走向市场,需要与一定的场景相结合,而旅游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场景。

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打造了许多与旅游相结合的非遗小镇、非遗体验馆、非遗传习基地等,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很多项目并没有深度挖掘非遗特点,呈现形式雷同单一。这种“场景化”过于简单,自然留不住游客。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人打造的“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就将非遗元素成功融入旅游场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以根据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改编的《印象刘三姐》为例,十余年间常演不衰,观众超过1 200万人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究其原因,第一,《印象刘三姐》冲出了实体剧院模式,把漓江山水打造成实景舞台;第二,演出把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壮族民间风俗、生产生活方式等非遗元素组合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增强舞台效果,带给观众视听冲击;第三,聘请当地村民作演员,把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保留了原生态。

之后,印象团队又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印象武隆》中,起用川江号子传承人,在山水间重现了川江号子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

“印象系列”的成功,引爆了国内旅游演艺的热情。各地纷纷打开自己的非遗“宝库”进行挖掘,邀请名导和演艺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实景演出。在近年来“井喷”的旅游市场中,这些实景演出大多取得了不错的商业回报。

事实上,与物质和自然遗产相比,非遗的特点在于它是活态,只有通过不断的生产和展现,其文化基因才能被传承,才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商业价值。

非遗生意新维度

长期以来,分布在中国各地的手工艺非遗资源,大多数处于个体、零散、封闭的生产状态。加上很多手艺人经营渠道狭窄,导致产品销路不佳,规模化产出困难。对线上与线下、产出端与销售端、传统手艺与现代商业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6年1月,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旗下的非遗主题垂直电商平台“e飞蚁”上线,专门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推广平台,主打电商+营销+线下园区模式,帮助他们对接市场,联合销售手工艺产品。

目前,“e飞蚁”已签约了300余名非遗传承人和上千名专业匠人。除了线上展示和主题宣传,“e飞蚁”还在线下布局了多个非遗文化产业园。园区分为一街(中国非遗大街)、两核(非遗博览馆、非遗大戏院)、三区(非遗博览区、非遗体验区、非遗创意区)的布局建设,具备交易、展演、体验、美食、传习等功能。

另一种整合者模式的代表是重庆百工传艺,其模式为手工品电商平台漫淘网+线下手艺工场+在线教育平台手艺网。这相当于搭建一个非遗文化和技能的知识平台,将非遗传承人、手工艺爱好者和手工产品进行了有效连接。

本身就拥有平台优势和整合能力的阿里巴巴也切入了非遗市场。

2016年“阿里年货节”期间,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在线上发起“非遗众筹”。众筹产品全部由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高密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内联升老布鞋等非遗传承人进行手工制作。

Q版宫廷帝后像的木版年画、故宫气质的齐天大福剪纸、“探花”主题布鞋等萌版非遗作品上线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数据显示,项目上线仅半天,高密剪纸众筹项目筹款超过13万元,项目达成率1 300%,很快满额停筹;山东花饽饽和朱仙镇木版年画众筹项目达成率也超过150%。

“让天下手艺人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非遗资源整合者企业一个共同的目标。但互联网只是为非遗产品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平台和玩法,能否在更高的层面打开新的维度,才是推动整个非遗产业发展的关键。

资本的风正在吹来。2016年6月30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宣布“文化四板―非遗专板”上线,打造非遗产业产股权交易专业市场和资源整合平台。按照计划,非遗专板将为非遗项目提供包装、宣传、商业模式梳理、国际销售渠道建设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服务。

一个月后,由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的“中国非遗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将面向全球募集,借鉴成熟资本市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采取专业项目投资运作方式解决非遗保护瓶颈问题,让非遗产品在市场、政策、金融方面得到支持。

第6篇

活态非遗传习基地

牛街、长椿街都处于北京城区的闹市区,两侧高楼大厦林立,临街商店饭馆鳞次栉比,宽展的柏油路上车流滚滚。这里还有家著名的信誉很高的医院――宣武医院,更使人和的粘稠度高度彰显。宣武医院的对面,长椿街旁叫下斜街的地方,却另一种风貌:绿树成林,蓊郁葱茏,林下花坛如锦,红蓝黄白百媚千娇。林间立石,幽径曲折回环,晨起夕至都有金光漫溢,在树间织出暖暖的光带,让花草迷醉般地亢奋,只是金光来的方向不同。林中还有广场,广场的边际设有藤廊亭台,廊下和路边的长椅供人歇息。这是座典雅秀美的生态花园,习称闹市中的绿肺,很是静谧温馨,可又与一般的城市花园不同,向北侧望去,一长溜红墙透过荆丛绿灌高树虬枝亮闪出来,明晃晃地看不到头尾高低,显出一股子神秘,知道的,明白那红墙处就是长椿寺了。长椿寺内是另一种生态――凝聚着古老时光的人文生态。

长椿寺的大门本开在西面,这是我的记忆。我曾去那里会过一位天桥老艺人,听他讲述他的车技人生,悲欢苦乐。时隔几年,在西面我却找不到门了,那儿全部砌起了高墙。从寺北贴墙绕过去,走下长长的一段路,才在东面看到了寺院山门。查史料,方知长椿寺山门本来就是开在东面的,现在是按历史原貌复原了。这是座明代古寺,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下令敕建的。万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赐额长椿,是祝母亲健康长寿的意思。山门外,现在的小环境整治得非常幽美,茂树修竹诗情画意。门有两座,隔得不远,南面那座是进长椿寺的山门,北面的那座就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门了,也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大门。

北门内的院儿,既然是长椿寺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古香古色的。长椿寺基本保持着旧有的建筑格局,南院前殿、大殿、后罩楼均在。北院以往应是僧人们的起居处吧,生活用房为主,现在修整出一个东西长的院子,东面和北面,沿围墙建的伸出长檐来的瓦房,东西向一长溜,成排,间套格局相同,红漆门窗,门处有基台和台阶,设廊,门东西相对开,大部分门上都挂着匾。有匾的屋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室。挂着《漆锦斋》匾的是北京雕漆活态展示室,悬《漆缘》匾的属于金漆镶嵌活态展示室,《松竹社》则为彩绘京剧脸谱活态展示室,《指上仙人》屋内是面塑项目,《叶氏门下》是北京内画鼻烟壶项目,《继古雯风》是京作核雕普查项目,《国如轩》是北京评书项目。北京傅氏天桥三宝民俗文化艺术团名下有天桥中幡、天桥摔跤。各个活态展示室展示着相应的非遗项目手工作品,聚集着西城区一批坚守不渝的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守护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北京评书、天桥中幡、天桥摔跤、北京内画鼻烟壶;被列入市级或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面塑、彩塑京剧脸谱、北京雕漆、金漆镶嵌。展示室展示两字的含义不仅是指展示非遗项目的手工作品,不仅是指展示物件,还包括传承人现场制作展演,展示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人的手工绝活。活态两字就更是大有学问了。它意味着互动性。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去各个活态展示室去观赏,去学习交流,去听传承人讲述古老久远的绝活发展史、传承故事,去探讨传承和保护中的问题,也可以以技会友,学校和有兴趣的单位可以组织现场观摩学习活动,这是个以非遗文化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然非遗手工产品的爱好者、收藏家更可以从非遗传承人展示的展品中选购、订购。而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人来说,这里是非遗项目的授徒、研习基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大师的交流基地;手工艺制作类非遗项目的艺术品创作基地;实用性非遗产品开发基地;非遗项目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广基地。

体验在活态传习的互动中是不可或缺的,譬如您想知道天桥摔跤是怎么回事,代表性传承人不仅会告诉你这项古老的竞技技术的历史、竞技规则、摔跤套路,还会让你以身试跤,感受感受摔与被摔的滋味。放心,不会伤你的,“点到为止”哦。

传习基地内还有演出活动,定期定时可以在活态展示室听到连派代表性传承人表演的北京评书。传习基地院内有个可伸缩的室外裸眼3D演出剧场,平时看它就是个大影壁,拉开来就变成了室外剧场,影壁后是6排阶台式12座座椅,6排共74座,因为最后一排的中央通道上不需再向上走,那块地可以多放两把椅子。基础舞台宽7米,进深3.5米,台顶古建彩画,台立红柱,边幕为嵌着门钉的朱红色大门式。彩画和门钉在古代是很有讲究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也表述着高贵,更是巧用传统文化、京城皇家文化元素的创新。裸眼3D可视LED屏,前沿高端的播映技术,可伸缩延展的功能,别具一格新颖别致,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鲜的渠道,排练展演都可用。演出的节目立足于宣南文化特色突出的西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类项目,如北京评书、天桥中幡、天桥摔跤、岔曲、相声等等。

好一幅夺目的宏丽画卷

在西城区非遗传习基地越逛越有意思,越逛兴趣越浓,那是个亮眼的地方,养眼的地方,长心智增学问的地方。虽然说活态展示室所提供的非遗传习保护项目数量不多,与西城区所拥有的非遗资源差得很远。截至今年8月,西城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6项,北京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7项,区级非遗保护项日162项,涵盖了文化部公布的非遗保护项目10大类别,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6人,是非遗资源总量居于全市前列的区。就眼前院里的八九项非遗项目,纯观赏,再与传承人保护人聊一聊,交流交流,大半天的时间未必够,要是喜好哪一门,专心请教学习,那就是半辈子一辈子的功夫了。

在院里,我有了一个发现: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办公室是同一个,工作人员也为同一拨人。一个单位两块牌子没什么疑问了吧?遇到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任杨飞,聊起来,他竟就西城区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架构给了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中心,三个基地,若干个点。一个中心即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三个基地,一个基地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一个基地是在西四,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平台,而另一个基地是月坛雅集。若干个点,我记得他说的有白大成家庭艺术馆、北京皮影剧团、仿古瓷艺术馆、家庭艺术馆、北京宣南书馆、戴月轩总店、北京空竹博物馆、京彩瓷博物馆、三石斋风筝店、天桥杂技剧场等。我的理解,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是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统筹部、指挥部、协调部;基地是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传习平台、展示平台、制作平台;点则是前沿部队、一线部队。这是一个有序而严密的非遗传承保护运作系统,一个庞大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军团。这是有开创性,模范性,高成效的非遗传承保护的组织和运作模式,感觉非常新颖。

这一个中心、三个基地、若干个点的架构是为有效推动西城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而设计而构建的。

月坛雅集基地在二环外的月坛公园,建设得很有规模,它由北京华方投资有限公司发起创建,由北京月坛雅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汇集手工艺大师及其传世精品,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教育传承、创新孵化、国际交流为主。建有殿堂级高级场馆,国粹的艺术精品体验式传承基地。设国粹馆、传艺堂、传习坊、大师荟,也和长椿寺北院的非遗传习基地一样,是西城区非遗保护传习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四的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是由西城区文委主抓的,很是不错,很想过去看看,但得另抽时间了。而宣南博物馆,就在非遗传习基地的旁侧,长椿寺的南院,一墙之隔,大门敞开,有什么理由不顺脚过去瞧一瞧呢!它虽然不在一个中心三个基地框架内,对了解西城非遗文化,还是很有意义的。

从北院去南院不用出院走山门,隔院的墙在东侧开了个随墙门,迈步进去就是。入门后,看到随墙门两侧,一侧是道曲尺形长墙,长墙上满书介绍长椿寺的文字;门西侧傍墙栽了几丛青竹,翠冠如云,竹丛前铺砖围草立石的一小块开阔地上一组人物雕塑,或坐或立,或背身向壁,或举臂向天,或面朝着院心,皆长髯短须的长袍士子形象。墙上有文字,却是与禁鸦片有关,有一石片上刻的还是禁烟名士林则徐的语录。这是出于何典?南院多雕塑,南墙东侧雕的像是一位一身风尘欲参加会试寻找会馆的书生。会馆是宣南文化的一大亮点。大殿前的一组雕塑把人引入乾隆时代,一个就地摆书摊的,两个手握书卷被书摊吸引着目光的。琉璃厂是在乾隆修《四库全书》时由书摊书肆催发起来的。后罩楼前一棵古树周遭有一组人物雕,内容丰富多彩,有吆喝着卖西瓜的,有吹糖人的,有街头下象棋的,有捏面人的,有杂耍的,市井文化风情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青铜色人物和场景雕塑个性的神态与风貌栩栩如生。中轴线各殿在办木工历史文化展,鲁班爷的传说、宫廷建筑木作、家庭家具木作、木匠行拜师学艺习俗应有尽有,还有古代智能木玩具。偏殿里则是天桥文化展、市井民俗展什么的,有实物有照片,有简介文字,内容博杂。这都引起了人们对宣南文化的好奇,也迫切地想知道它在西城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宣南文化是地域文化,指的是宣武门以南整个这一片儿地区的文化。它的文化内容是广博而深厚的,而且特色鲜明。它集会馆文化、京剧文化、娱乐文化、天桥民俗文化、大栅栏商业文化、琉璃厂士人文化、厂甸庙会文化于一身,是京城特色文化的富集地。这里是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的老北京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辽金两代的都城都建在这里,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都瑰丽多彩。宣南文化博物馆作为宣南优秀文化的展示平台,有取之不竭的资源,尤其是活跃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遗产丰厚。我在偏殿曲艺文化的小展厅里伫立了很久,魏喜奎的历史照,用过的大鼓和演出服把我带回鼓书风靡的那个年代。双拨浪鼓、各种胡同里曾经风行的响器是非遗吗?或与非遗有关?突然感到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易,他们要做繁杂的普查工作、鉴定工作、分类工作、挽救推举宣传和保护工作、传承工作。

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长椿寺展开的是宏阔的文化时空画卷。

让非遗活起来,活下去

在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我得到了一本画册,是“民间瑰宝 时尚西城”非遗时尚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大赛是在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由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手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推出的一项活动,提出了一个口号:“100天让非遗融入时尚生活”。这无疑是一次创新之举、探索之举,目的是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时尚、魅力、活力元素,使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融入百姓生活,焕发时代魅力。

这是和非遗传习基地活态展示室、室外可伸缩裸眼3D剧场一样遵循西城区“活态传承”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路推出的。它在强调了非遗传承保护活态性的同时强调了发展、创新,强调了时尚,强调了与时代的接轨,强调了未来,给非遗传承以更宏大、更具生命力的活态发展空间。大赛活动是2015年举办的,历时4个多月,收到了280件创意设计作品,评选出15件获奖作品。获得一等奖的“体验非遗――京剧盔头系列纸模”它的重心确实是在体验上,体验用制作传统京剧盔头完全不同的方法制作京剧盔头,而在盔头的材质上两者也是不一样的,虽都是手工,传统的制作技艺复杂得多,材质精美得多,是珍贵品级。而体验的手工艺比较简单,材质是纸板的,是在一种纸的模具上操作。这个设计确实把非遗手工工艺产品引进了当代生活,是非遗产品的普及、宣传,通过时尚的需要,通过具有一定耐力的但很有趣味的手工活动增强对非遗京剧盔头的认识。体验非遗京剧盔头系列纸摸选用了京剧盔头中的蝴蝶盔、五凤冠等等进行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紧扣非遗体验,实现了多层面的转换。如果它能进入市场,形成影响,代代相传,那将是新的非遗项目。这是我对这款获奖作品的解读。获奖的二等作品《黯斓》是实用性器皿,工艺是非遗景泰蓝工艺,但它简化并提炼了景泰蓝工艺,打破了传统工艺对于纹样装饰的演绎,让纹样本身和使用者发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关系,使景泰蓝的形式当代化。是否应该说这是组让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与时俱进走入现代审美现代生活的创意设计?《古典图案耳机》、《雕漆耳机》,一款是获了三等奖的作品,一款是获了优秀奖的作品,外观感觉上创意水平差不了太多。古典图案耳机用了古建彩画的图案装饰耳机,用了彩绘壁画的样式装饰耳机架,是古典元素和现代时尚用品的有机结合,非遗走进了时尚生活。古建的油漆彩画在古建众多的地方并不鲜见,天坛、故宫、北海公园到处都是,但用在生活用品上实在寡鲜。颠覆传统也是造就时尚的因素并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吧?马宁的雕漆耳机是不同时空中的文化的碰撞与杂交,北京雕漆工艺名列燕京八绝,他把这项古老传统的皇家工艺带进当今的百姓生活,用北京雕漆装饰耳机,这是给非遗工艺产品注入新的生命之水,既是传承又是发展、创新。《宫毯印花斗篷》是对濒危的古老宫毯技艺的一种拯救吧。建国后宫毯大兴过,不知什么原因汉地的大都市消费层突然把它抛弃了,观念上出现了递转,用宫毯来装饰斗篷,做斗篷的花边,使斗篷有了一种贵族气,照这个思路,它是很有传承发展的前景的。

“民间瑰宝 时尚西城”非遗时尚创意设计大赛社会反响强烈,说明它扣住了人们的心脉。由于效果好,2016年继续举办大赛活动,推出的主题是“一米之内非遗体验”。大赛活动正在进行中,相信比之去年会更见成效。

第7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拓宽视野;创造新事业;创建文化强市

一、群众文化概述

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人是文化主体,文化是一种内涵,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人口将近14亿,群众文化的覆盖面广。参与对象之众是其他类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文化艺术活力的基本形态。

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是在1953年。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人民群众是一种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有的群众文“组织、培养、辅导、创作”指导下,发展新的形式群众文化是现代群文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在现代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修养的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不同,适应新人群新需求,就需要新项目,新创意,新的形势新的理念,新的群体创新的项目。

二、以深圳为例的群众文化建设

深圳市是一个人口倒置,外来工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不相匹配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要创建的新型国际大都市。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新形势而转变的,群众文化的方式要适应这个城市又区别于别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的不同方式来创新。具体来说,有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残疾人文化、军营文化、外来工文化、非遗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游戏文化、服饰文化、休闲文化、声频和视频文化、礼仪文化、建筑文化等等项目非常多,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项目,下面来具体讨论。

(一)街头文化

重新重视这一街景,群众晨晚练舞蹈、器乐、拳道、街边山歌、街舞等等艺术形式。

(二)商业文化

其含量更大,服饰、首饰、装饰、灯饰、工艺品、广告、造型、雕塑、艺术品、车型、漫画、油画、动画、国画等等它们都是文化又是产业,这些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交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三)军营文化

军队的业余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当兵几年都不能回家,远离市场文化,那么军营的文化基地建设是群文工作者必须坚守的阵地,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合唱卡拉器乐戏剧等项目进入,战士们的业余生活活跃起来,站岗,训练都更有劲头,战士在艺术的熏陶环境里成长,同时也学会多几种技能。

(四)外来工文化

深圳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是外来工,远离故乡,远离亲人,文化水平不高,从农村走向城市,集体宿舍,流水作业,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城市文化的差异,生活的不习惯都给这个人群的产生很大压力。对此,深圳采取了一些特殊方式来满足外来工的文化需求,主要有:群文的百场电影进社区、厂区活动,广场的节庆演出,艺术类别下企业的培训,外来青工的艺术节,周末音乐会,周末剧场等等服务,在这种氛围下,深圳已有多个外来青工艺术团队伍产生。在人口倒置的深圳,为加强服务,群文工作者的加班和工作项目增加是根据群体的需要而有多个项目创新,政府又根据项目需求跟进资金,编内不够人手就想办法向民办艺术团队实行购买服务方式解决。

(五)非遗文化

“普查、宣传、保护、传承”,在全国掀起了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祖国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发扬光大,不断创新,拓展视野,改革创新。深圳究竟用什么作为文化的理念,客家文化还是移民文化?“深圳是海洋文化为主理念,客家和移民文化为普的一个新移民城市”大办海洋文化活动。讲座和文艺演出,比赛等项目,提高深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同时保护非遗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现代人对民族文化的沉淀容易忽视,应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原生态结合现代人欣赏角度和方式表达“民俗村”方式,群体和景致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沙头角“鱼灯舞”原始居民和香港居民一起舞动鱼灯跨过国界,原始鱼灯舞、少儿鱼灯舞、舞台鱼灯舞、广场鱼灯舞,老百姓舞动着鱼灯舞追求艺术享受,在舞台上展示新人生,以此祈求着幸福平安,促进了社区和谐,又传承了祖先留下的非物质遗产项目。

(六)服饰文化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现代人对经济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觉察而文化当中的一些元素容易忽视。比如一个国际性的活动,中国人应该穿什么衣服,14亿人没有一个总体概念,那么这个项目就要出大问题。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个礼仪之邦,不同身份的群体服饰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明确一个民族的原始文化,在“立新”的同时也要渗入自己的独特元素,比如深圳的“良子香云纱”“衡韵”服饰等等。拥有自己民族的服饰是不容忽视。

深圳市是担任特殊历史任务3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创造了“设计之都”,“时尚之都”等神话。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文化消费有了许多选择,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休闲形态存在的,总之是以各自的角度不同需求,释放压力,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途径。这些多样的文化样式,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单一枯燥,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消闲的心境而被人们所淘汰。其次,大众传媒对群众的冲击,收音机电视网络,谁占领媒体市场,谁就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市场经济下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文化,只是组织演出展览和娱乐活动,或只是供圈内人、专业人士自娱自乐的。如今的文化与经济社会融汇在一起,概念越来越宽泛,可以说无所不在。因此,如今的文化工作与文化管理就要联系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了解时代流行趋势,掌握市民需求,拓宽工作思路。如拓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空间。通俗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发挥现代人的想象创新能力,拓展视野求发展。

视频利用网络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作品精品形成系统的展示网络平台,群众需要了解的电影、电视、动漫、纪录片、纪实片、教育片、自拍视频;音频也是一样,音乐作品、声乐作品在网络上分类存入,伴奏和原声分开存入,全面在网络上形成世界级的系统不断连接,让其形成交流视看的最大系统――“网络剧场”。

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把文化作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公益”“零门槛”,这都源于深圳长期以来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懈探索,深圳文化工作者们一直致力追求的,就是让文化成果惠及广大市民,让所有市民公平、平等地享受文化权益。“可以说,相对于经济来说,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还处于弱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担当着增强文化实力,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任。面向未来,我们还要努力在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提高市拓展民生文化福利上面下功夫,努力让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个环节中,成为生活链条中重要的一环,让文化成为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与竞争力。”

深圳正致力于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是题中应有之义。对深圳人,特别是对深圳文化人来说,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8篇

摘要:

少数民族曲艺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其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2006~2015年间,我国对少数民族曲艺的保护做出了一些努力,建立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出版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举办了多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类曲艺项目偏少且集中于部分少数民族、传承人面临年龄老化后继无人且男女比例差别大、演艺团体匮乏、观众群体少等。在今后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曲艺项目的挖掘、申报与管理,出台措施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合理利用生产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促进少数民族曲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曲艺;非遗名录;传承人

曲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之一。曲艺是中华民族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是一种以“说唱”为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的表演艺术形式。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55个少数民族同样也创造了属于其民族的独特曲艺艺术形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曲艺艺术宝库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曲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少数民族曲艺承载了少数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曲艺艺术素材,而且记载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因此,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曲艺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曲艺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曲艺,又称“说唱”艺术,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大瑰宝。曲艺主要依靠“说唱”这种形式来叙述故事,简练而生动,为人们喜闻乐见。少数民族曲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民族性,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也在于它的民族性。少数民族曲艺主要流布于少数民族地区并且采用民族语言(方言)或多种语言(方言)来“说唱”故事,这也是与汉族曲艺艺术最主要的区别。有些少数民族曲艺曲目在语言上体现了鲜明的交融性,即在说唱表演中融汇了汉语及民族语或方言。比如以满族为主创造的“子弟书”便有采用满语、汉语交叉表演的历史。现今,在汉蒙杂居地区仍有“乌力格尔”蒙古族艺人可以同时夹杂汉语进行表演。在塑造说唱故事的主人公上,对于同样一个英雄人物在不同民族都打上了各个民族的鲜明文化烙印,体现了各民族曲艺文化的相互贯通与交流。比如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是汉族曲种中的鲜明形象,然而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在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说唱故事中有所反映,而且在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说唱故事中也有体现。

(二)少数民族曲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曲艺的另一重要文化价值在于它的历史研究价值。曲艺主要依靠艺人的口头说唱来传承,少数民族曲艺同样也是依靠口头说唱这种形式来传承。少数民族曲艺的这种传承方式使其保留了较多的曲艺艺术的原始形态,也为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可资观照的范本,因此少数民族曲艺也被称作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比如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即通过藏族(“岭仲”)、蒙古族(“陶力”)及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达斯坦”)这三个少数民族曲艺艺人的不同说唱形式传承下来,成为记载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形式。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通过少数民族曲艺艺人的加工创造得以长久地保留下来,填补了没有文献记载时期的历史空白,成为研究少数民族曲艺史及少数民族发展史的重要历史参照范本。

二、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名录保护与传承人传承现状

(一)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名录保护现状

2006~2015年间,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课题组认定少数民族曲艺项目主要依据:一是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的曲艺项目,如达斡尔族乌钦、傣族章哈等;二是曲艺项目中未提及民族而所属民族明确的曲艺项目,如乌力格尔、好来宝等;三是为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共有的综合性曲艺项目,如新疆曲子,为汉、回、锡伯等民族所共有,也视为少数民族曲艺项目。根据本课题的认定方法,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共计21项,其中正式名录中17项,扩展名录中1项。

1.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2.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数量分配相对均匀

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在各主要少数民族中分布相对均匀。

3.非遗项目分布省份集中在民族地区

在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所在省份多为民族地区。

(二)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传承现状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而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则是少数民族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习者和承载者。2006~2015年间,目前共有24位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

1.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数量及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根据文化部已公示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统计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曲艺类传承人在经历了从无到有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见表2)同时,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所占当前批次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的比重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2.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且性别差距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大部分年龄偏大。总体来看,在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传承人1920后共计2人,1930后共计7人,1940后共计7人,1950后共计4人,1960后共计4人。且在这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第二批少数民族曲艺非遗传承人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而在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女性占多数,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3.少数民族传承人传承的并非都是少数民族非遗项目

一般来说,汉族传承人传承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少数民族传承人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然而,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在数据统计中显示,有4位少数民族传承人对应的传承项目为相声、北京评书、四川扬琴,而这三个非遗项目为汉族曲艺项目,这样就出现了传承人所属民族与少数民族曲艺项目不对应的特殊情况。

三、少数民族曲艺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至2015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曲艺在传承中不断地繁荣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如四级曲艺类非遗名录体系建立、各类曲艺类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开展、曲艺院校及专业逐渐建立,这些曲艺保护及传承工作都促进了少数民族曲艺的繁荣发展等。少数民族曲艺的保护及传承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传承与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亟需解决,而探寻出合理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曲艺文化发展的路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关键点。

1.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少、分布民族不均

目前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及认定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据统计,在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曲艺项目仅占21项。综合看来,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在十大项目分类中所占的整体比重较小,在当批次曲艺项目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小。而且,每批次的项目数量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扩展项目只有第一批扩展名录中有曲艺项目。在民族的分布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只有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傣族、哈萨克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有国家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造成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是其他少数民族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曲艺项目;二是其他少数民族也存在着不少比较有特色的曲艺项目,但当地人缺乏保护及开发意识而未申报;三是当地政府及人们重视项目的申报,而没有重视项目申报的方式方法最终导致申报失败。这三种原因中,第一种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较小,另外两种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2.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男女比例差别大

根据项目组统计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表2)结果显示,在这24位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中,1920年、1930年以后出生的老年人占多数,中年人只有7人,青年人则没有。显然,少数民族曲艺非遗项目传承人正面临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曲艺项目的传承和发扬。就传承人性别来看,每一批次中男女性别比差别都比较大。这种结果可能受到了跟某些地区或民族“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外嫁”的传统观念的约束。

3.演艺团体匮乏制约曲艺的创新传承

目前,国内曲艺演艺团体并不少,如合肥演艺公司曲艺团、无锡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曲艺团、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曲艺分公司、济南明湖居演艺有限公司等等,然而专门的少数民族曲艺演艺团体却很少。内蒙古民族曲艺团是少数民族曲艺团的重要代表,主要表演蒙古族特色曲艺项目,为边疆地区、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国际上演绎了淳朴的民族风情,然而像这样的团体目前还比较少。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属于表演性非常强的项目,而演艺团(公司)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曲艺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传承。

4.观众群体少制约曲艺演出市场的扩展

当代社会,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观众大多选择去看电视、看电影、看演唱会、玩游戏、K歌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而很少有观众能静下心来去演艺场馆观看曲艺节目演出。就是在民族地区,人们更多的选择是接触现代化的一些娱乐方式而不是去观看少数民族曲艺的表演。快餐式的娱乐方式比起传统曲艺表演对当代人们有着更多的吸引力。再者,少数民族曲艺多数是使用民族语言或方言来演唱,城市中的年轻人更是难以理解,这也影响了少数民族曲艺的演出市场。

四、促进少数民族曲艺繁荣发展的主要路径

1.各地区及民族应加强对非遗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如前所述,少数民族曲艺项目数量在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曲艺项目在55个少数民族中分布不均。因此,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地区、各民族应该对本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的申报引起高度的重视。首先,增强对优秀少数民族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其次,积极向县、市、省、国家申报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曲艺项目。在申报名录项目的同时,不管是单个项目申报还是多项目“捆绑”申报,都要注意保存少数民族曲艺项目的文化生态完整性,不能出现为求申报而破坏其完整性的情况。最后,加强对入选非遗名录项目的管理。对于那些已经入围非遗名录的曲艺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曲艺项目保护、传承的监督与管理,切实保障曲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并积极培养传习生

以前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方式大多为家传或师传,学得一技之长作为谋生的手段。而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谋生之路多样,很多得到家传或师传的传习人不愿意继续从事曲艺表演而另寻出路,更不愿意继续往下一代传授。为了能使优秀的少数民族曲艺项目继续发扬光大,相关部门或单位应该做好传承者的思想工作,使之意识到曲艺传承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其一,各级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人的研修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讲授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而且还应传授现代教育思想,打破传承人的男女性别偏见。其二,各相关院校积极与传承人配合,积极培养传习生。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曲艺专业,也有一些中小学将曲艺引进了课堂,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传习生,使年青一代更好的将少数民族曲艺传承下去。

3.加强对少数民族曲艺的生产性保护

所谓少数民族曲艺生产性保护,即在保持少数民族曲艺非遗的整体性、原生性、传承性的前提下,通过借助生产、销售等手段从而将曲艺文化资源转化为曲艺文化产品的一种保护方式。文化部部长也提倡“深化生产性保护”,认为生产性保护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①①。曲艺本身是一种“说唱”艺术,表演性很强,加之少数民族曲艺带有的民族风情、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曲艺走向演艺市场对于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少数民族曲艺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品,走向演艺市场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保持少数民族曲艺本身的原真性与整体性,注重传统曲艺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而使之“变味”。

4.合理数字化保护扩大演艺市场的观众面

第9篇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从最早驰骋在甘青高原的游牧民族到如今仅有十万余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罗琳,传承羌绣手工技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尽管羌族文化古老而丰富,然而遗憾的是,羌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手工技艺等文化的传承只能通手口相传;这对于文化的传承是十分不

利的。

(2)2008年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正好发生在羌族人民最集中的茂县、汶川与北川,不仅仅让羌族人民受到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羌族人民身体上与精神上带来巨大的痛苦,羌绣及很多羌族手工技艺文化也受到巨大的冲击。保护和传承羌绣势在必行。

(3)2008年6月,羌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在上海世博会上,北川羌绣是国内绣种中唯一被邀参展的。国家号召全社会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之中,每一个个人与团队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像羌绣这样正在面临着尴尬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高校拥有最优秀的科研技术,是最丰富的人才与大师聚集地,是优秀技术与科研水平的翘楚,对羌绣的保护与传承责无旁贷,并且应该在传承文化的事业中起到典范与榜样的作用,带动与鼓舞更多的社会人士与团体加入到保护与传承像羌绣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中来。

保护传统手工技艺最好的方法便是传承。高校拥有文化素质最优良的学生组成的未来中坚力量,他们掌握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将羌绣手工技艺通过高校教育,输送给高校学生,正是保护和传承羌绣手工技艺的最佳方式。

研究课题的目的

对羌绣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策略及行动当中。如何保护,如何传承,高校如何通过教育做到传承,是必须解决的技术层面问题。羌绣现在面临的“瓶颈”,一是缺乏研发人才、资金;二是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现代设计感,不能形成艺术精品,无法与市场很好的接轨。高校在保护和传承羌绣手工技艺时必须要做足工作,对学生的教育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保护与传承羌绣的道路上,高校对学生的教育都采取了怎么样的方法与途径?哪些值得借鉴学习,哪些劳而无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在分析对比之中,我们要找到传承羌绣手工技艺最有效的方法途径。只有这样,羌绣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有效的传承,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继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读羌绣

羌绣主要以挑花刺绣工艺为主,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主要有:自然景物包括动植物、山水等,另外几何类图形也是羌绣图案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题材主要以神话传说,及生活场景为主。二方连续与四该连续的构成形式常出现于羌绣图案之中。色彩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素雅的单色绣和浓烈的彩色绣。

羌绣除了运用于衣服裤裙之上外,还大量地运用于其它部位,比如说头帕、围腰、围裙、肚兜、袖套、鞋子等。羌族人民因其在鞋子上对羌绣的巧妙运用,而诞生了羌族之中令羌族人骄傲的云云鞋。鞋底以碎布、棕、笋衣等材料制成,以布料做成鞋面和鞋帮,用麻绳一针一线缝制,结实耐穿却又极为美观。羌族挑花刺绣技巧精湛,制作羌绣主要的工艺流程主要为设计、做样、刺绣、整理。

羌族刺绣大体可分为挑花类和刺绣类。挑花刺绣是羌绣中的重要的步骤,包括十字挑、串挑和编挑。刺绣过程中,羌绣艺术的丰富变化都是通过针法的多样来体现,这也是羌绣艺术区别于其他类别刺绣艺术的重要因素。

十字挑采用斜形交叉十字针构成花纹,根据底布的经纬下针,针脚精湛,挑缀严谨,组图美观,但是工细费时,多以生产小型绣件为主;串挑又称链子扣,是以针线挽成链扣相连构成图案,串挑针法粗犷后用细线勾勒,较十字挑省时,适于大型绣件。编挑称织花,运用彩线,编、挑相结合,编挑大方美观,但不耐洗,多适用于飘带、鞋面、头帕。(罗琳,传承羌绣手工技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而刺绣的针法则更加缤纷繁复,包括勾绣、钮绣、扎绣、插针绣等多种技法。在一件成品中,有的仅使用一种技法,多数成品往往集多种刺绣技法为一体。(庄春辉,阿坝藏羌织绣技艺传承的历史渊源及生产性保护路径西羌文化)挑花刺绣多在棉、绒布和绸缎、麻布面料上进行。

(1)勾绣:先在绣片上画样,再照线用针。采用锁针法,每走一线,又转回形成一个圈形。这是羌族地区比较普遍的一种刺绣技法。图案以花鸟为主。

(2)钮绣:主要采用压线的针法,用于绣片中的曲线图案,比如藤萝植物,变形字体、虎尾等。

(3)扎绣:比较简单的一种刺绣技法,易被初学者掌握。主要采用扣针技法,一针短一针长,长针被短针压。因其针法繁琐,需要在刺绣前画好绣样,然后下针。该针法主要运用于比较简单的图案,如花朵、小草等。

(4)插针绣:插针绣的针法比较独特,在针尖有针孔用于穿线,在刺绣过程之中,面料与针要保持垂直的状态。绣品成品表面平整光滑,背面则像毛巾一样蓬松,绣唐卡画像时多用此

针法。

现代高校关于羌绣手工技艺的教学

高校对于羌绣的传承和保护,主要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实现的。对于羌绣传承的教育方式,形式多样,各有所为。最常见的传承方式有:举行以羌绣手工技艺为主题的服饰比赛;邀请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校园;成立研发中心;与校外的社会机构合作教学;实地考察;开设选修课程等等。

(1)举行比赛

对于四川本地的高校对羌绣的传承有着更重大的责任,羌绣的传承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由阿坝州羌族妇女就业帮扶中心、四川美术家协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川内各大高校设计院系,共同发起“5・12灾后重建――四川高校羌绣创新设计大赛”便有着这样的初衷,通过在四川高校之中举办羌绣元素的比赛,来让四川高校,四川民众认识自己身上的责任,勇于担当,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羌绣技艺。比赛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成功地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羌绣的关注;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实践锻炼,对羌绣的认识无疑更加深刻。

(2)邀请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校园。

邀请民间艺人进入高校传授手工技艺,是一种最实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四川大学服装系便曾邀请过羌绣传承人杨师傅进入校园,亲自给学生讲解并传授羌绣手工技法。川大学子与杨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且实现合作关系,由学生提供设计,杨师傅提供技术,共同作业,即丰富拓宽了羌绣的内容,又让学生得到实践机会,无形中完成了对羌绣技艺的传承。

(3)成立研发中心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推广羌绣手工技艺,2009年9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立了羌族服饰刺绣文化开发研制中心,旨在提升羌绣活力,开发以羌绣为主的旅游产品。该研发中心聘请羌绣传承人陈平英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羌绣的“图纹”、 “针法”等刺绣手工技艺。能否与市场接轨,是该研发中心课程的重要标准,为此,研制中心致力于寻找一条羌绣与时装的结合的道路,对社会承接订单,开展租赁业务。在研制中心不断地努力下,因其显著的成效,得到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大量的

锻炼。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民族学院与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联合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了羌绣研发中心,通过学生与羌民的实践合作,创作出一批优秀新羌绣:《再造一个新北川》、《新生》、《敬礼娃娃》、《幽谷恋歌》、《生死救援》、《崛起》等。这些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问世,为羌绣产业打开了一片

天地。

(4)与校外的社会机构合作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发挥该校教学科研人才优势,联合四川汶川县人民政府举行羌绣合作基地挂牌仪式,组建“汶川县羌绣保护与传承专家顾问组”,制定汶川县羌绣人才培养计划,就羌绣刺绣人才、产品研发、营销管理、市场效应激发等方面人才培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汶川县羌绣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另外,汶川县则根据人才需求计划,支持鼓励毕业生到汶川就业,实现双赢。

(5)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羌绣手工技艺据点实地考察,是最直接的传承方式。通过实地考察,高校学生可以见识到最原汁原味的羌绣手工技艺,学到最地道最纯粹的羌绣手工技艺。感受羌族最原生太的生活习俗,及穿着方式,可以杜绝管中窥豹的误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在北川政府的聘请下走入羌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学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为羌族绣娘们设计绣品图案,大范围地开展羌绣培训,使全县30%的羌族妇女掌握了羌绣技艺并与公司签订了产销协议。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学到很多新知识的同时,也为羌绣的传承出了

大力。

(6)开设选修课程

开设选修课程,是众多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对羌绣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与途径。通过选修课,向学生介绍羌族文化,包括羌绣图案、文化内涵、基本针法等。例如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便开设有羌绣相关选修课程。

(7)小结

尽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多样,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高校学生重设计,轻手工,刺绣工艺显生疏;学生作品不能与市场很好的接轨,兴趣受挫;急功近利,无法坚持等等。

结论

民族文化消失的速度快得让人心痛。传统艺术是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东西,在现代消失便是我们的失职。(唐绪祥口述)对如羌绣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势在必行。然而,最有效的保护便是传承,(李当歧口述)拥有未来中坚力量的高校,对于羌绣手工技艺的传承,现代高校责无旁贷。

只有传承才能让传统手工技艺活在当下,活在未来,发扬光大,为后代子孙们继续运用。但是,学传统并不意味着复制传统。(唐绪祥口述)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向传统学习技艺、技巧、思考方式,融入设计者的灵魂,在设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对羌绣传承的真正意义所在。创新发展才能形成生命力。地震前羌绣的图案主要以花朵为主,但羌绣不应该只是“花花朵朵”这么简单,它具有上千年的文化积累,还有非常多意义深远的民族图案,将它们发掘出来,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是高校首当其中的任务与责任。

一个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要有文化传承,但不能不创新、不进步;羌绣的工艺和图案不能停步在传统中。要做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羌绣手工技艺,就必须要解决好羌绣原生态与现代产业发展融合的问题。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形成生命力,羌绣要在发掘和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走上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才能做强

做大。

但研发人才是创新的基础,产品力决定品牌力,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其它机构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在对羌绣手工技艺传承与保护的工作上,高校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众多不足的地方,如何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实现羌绣手工技艺的传承,仍需现代高校在实践中亟待深思谋划。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