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4: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童护理评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疼痛原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属于主观性感觉。”现又增加了“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一个个体有疼痛体验和需要适当缓解疼痛的可能性。”而腹痛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诱发腹痛的病因比较复杂,由于小儿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各种调节功能也不稳定,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差,应激能力低,对疾病易感性强,对其痛苦或疾病的程度常不能用语言表达,啼哭和躁动常掩盖病情,护理儿科疾病的微小变化或治疗反应都应高度警觉,仔细观察和正确判定,以便能正确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或逆转,给治疗造成措手不及。因此,护理人员要熟悉到小儿腹痛的复杂性,重视小儿腹痛的评估和处理。
1腹痛的病因评估
1.1肠痉挛摘要:疼痛多位于脐四周,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的持续时间以数分钟到十分钟。症状有轻有重,孩子一般状况都比较好,多数可自行缓解,勿需非凡治疗。若哭闹得厉害,适当给点镇静剂或用热毛巾敷腹部可缓解。
1.2便秘摘要:小儿便秘不仅能够引起腹痛,而且常可伴有发热、呕吐、不愿进食等。幼儿发生便秘的原因除消化系统的组织、器官疾病所致外,还可因大肠运动失常而致,这种便秘医学上称为“慢性便秘”。其腹痛是由于气体及结肠扩张所致。此种腹痛的程度随年龄而异。哺乳期的幼儿喂奶时气体不易通过痉挛的肠管,使小肠扩张而发生腹痛,孩子经常是哭闹不止,而母亲又常认为是饥饿,再次喂乳,其结果是气体更加增多,幼儿也就更加哭闹。这不是什么大病,而是由于喂奶姿势不当造成的,在此种情况下,大便的性状也多有改变,可出现水样大便、硬便或两者交替出现。哺乳期的幼儿若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滥用药物,只要注重一下喂奶的,保持竖立,喂奶的时间也别太长,喂后用手轻轻拍拍孩子的背部,促使气体排出或减少吞气,慢慢也就可以缓解了。倘若孩子哭闹不止,烦躁、睡觉不宁,要暂停喂奶,可行温水浴,天凉时注重保温,严重时可用甘油栓或肥皂条轻放入,促使大便,气体排出。较大的孩子若出现此种情况,大便性状有改变,硬便、稀便交替出现,稀便中偶有少量粘液但无脓血,这种情况多属于功能性,用药治疗常效果不佳,限制进食也无必要。若不了解这个道理,盲目限制进食,致使孩子体质瘦弱,反抗力低下,还可感染其它疾病。碰到这种情况给予适量的镇静剂,解痉药,大便缓下药,再加用腹部热敷,常可收到满足的效果。
1.3肠道寄生虫性腹痛摘要:少儿比较多见由于蛔虫体对小肠的刺激或虫体分泌的毒素激惹肠管而使肠管发生剧烈的蠕动而引起的小儿腹痛。若蛔虫寄生在肠道过多时,在腹部可触及绳索状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是注重饮食卫生,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瓜果、蔬菜不经洗净不得进食。在少儿时期最好定期服用驱虫剂。
1.4精神性腹痛摘要:也叫神经官能性腹痛,这种腹痛由于表现程度不同,性质变化不定,常见少儿,临床上和器官性腹痛不易鉴别,有时被误诊为“急腹症。”这种腹痛常因患儿情绪波动而引起,除腹痛外,常伴有精神紧张、头痛、头晕等。见于有神经质的少儿,不需用药物治疗,适当的给予暗示疗法,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1.5变态反应性腹痛摘要:多由于食物引起,腹痛发作时间常和进食有关。经常和哮喘、荨麻疹、皮疹、嗜伊红血球增多症等变态反应同时存在。另外,有的孩子对牛奶过敏或耐受力差而发生腹痛。常伴有腹泻,腹胀。腹痛的发作时间常见于喂奶后数小时或一个月以后,发生这种现象,可能由于小肠粘膜缺乏乳糖酶,使乳糖不能分解、吸收。或由于牛奶蛋白引起肠粘膜损伤所致。有关小肠粘膜损伤的原因,近年来有人认为可能和机体免疫的暂时缺陷有关。只要停服牛奶及致过敏的食物即可好转。
1.6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小儿腹痛就更为复杂了。如小儿阑尾炎、小儿肠套叠、胃肠道溃疡、胆道、胰腺等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膜疾患、肝、脾疾病,小儿血液病,心肌病引起的肠系膜栓塞等均可引起腹痛,在临床护理观察中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地观察患儿的一举一动,加强医护患三者的联系,把握有利时机为患儿解除痛苦。
2症状体征评估
2.1疼痛部位摘要:器质性疾病常见特定的固定部位,一般在脐周以外,但亦并非固定不变,例如急性阑尾炎早期是上腹痛,以后固定于右下腹。非器质性疾病的腹痛往往在脐周或含糊不清。
2.2严重程度摘要:腹痛可轻可重,轻者诉说疼痛,较重者有痛苦表情,辗转不安或哭闹,严重者翻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痛苦不堪。肠道蛔虫、过敏性紫癜、尿路结石、急性阑尾炎、胰腺炎等,常引起剧烈腹痛。儿科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脸谱法评估,从0级到5级,不同面部表情的娃娃脸,适合小儿阶段不能清楚用语言表达的特征判定疼痛程度。
2.3疼痛性质,分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绞痛和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重。
2.4伴随症状,这是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
2.4.1呕吐摘要:注重呕吐的量、频度、发生时间。肠梗阻时常频繁呕吐,呕吐量较多,发生时间和梗阻部位高低有关。内科疾病引起的呕吐常发生在疾病早期。
2.4.2大便次数、性状和排气情况摘要:腹泻引起腹痛,大便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肠套叠时呈果酱样大便,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常见带有脱落组织的血便,溃疡病出血为柏油样便。腹痛后无排便、排气,伴频繁呕吐则很可能是肠梗阻。
2.4.3黄疸摘要:腹痛过程中出现黄疸则以肝胆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大。
2.4.4其他摘要:注重是否伴有咳嗽、发热、尿路刺激症状,关节痛和皮疹等。
3减轻患儿腹痛的方法对非器质性疾病的腹痛患儿可采用非药物方法来减轻患儿痛苦。
3.1认知—行为方法摘要: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患儿交流有关疾病的信息,对年长儿童可采取想象转移注重力、放松、呼吸技巧、积极性强化等方法。
3.2物理方法摘要:温度调节(包括冷敷和热敷)、按摩、改变等。
3.3情感支持摘要:陪伴、安慰、抚摩。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预案
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意外事件之一,不仅导致住院患者身体损伤、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影响医院的信誉。我国住院患者跌倒大多发生在老年人和儿童群体,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儿童群体却没有的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防范儿童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保证儿童住院患者的安全,本院制定了防范儿童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预案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材料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所收治患儿中发生了10例儿童跌倒事故,其中3~5岁,发生5例;7~9岁,发生3例;10~12岁,发生2例。自2007年1月起,实施预防跌倒的护理预案,对所收治患儿观察。
2 护理预案
2.1 评估方法
2.1.1 入院评估:儿童患者在入院时,在家长陪同下对儿童进行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评估分为4个方面12项指标,在评估过程中,每次出现评估症状得1分,如果该项没有出现或不具备该项的症状,得分为0,将得分相加超过1分的儿童患者属于住院跌倒的高危人群。见表1。
表1 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
2.1.2 及时动态评估: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使用药物等都会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应每周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
2.2 护理对策
对住院儿童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分数越高者需要帮助的程度就越高,根据分数制定防范住院儿童患者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入院评估和住院期间动态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作好如下护理。
2.2.1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患者在入院时,责任护士要详细讲解各种设备的使用,尤其是床边呼叫铃的使用,引导患者和家长熟悉住院环境。要求住院患者和家长保持病房的整洁和有序,走廊内不要放置杂物,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必要时在地面上放置防滑垫。对于好动的儿童患者可适用床边护栏对其进行约束。对于那些视力障碍的患者,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护理。
2.2.2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入院初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患者既往病史,针对不同疾病可能发生的跌倒进行不同宣教。如有视力障碍,嘱其下地行动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护和搀扶下行走;如有眩晕感、头痛、头胀及要时告知医生,尽量避免独自行动。
2.2.3 告知患者家长跌倒风险,加强患者家长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评估或住院期间动态评估存在危险因素得分≥1者,应明确告知患者的家长患者有跌倒的潜在危险,提高防范意识 通过入院须知、宣传栏、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教育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分析可能跌倒的诱发因素,讲明跌倒的所致的伤害及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家长对跌倒危险性的认识[1]。对于各项预防患者跌倒的措施要落实到个人,实行护士责任负责制。同时针对儿童自立能力差的特点,要对患者家长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宣教和护理培训,并取得患者家长的积极配合。
2.2.4 预防药物影响:患者入院后,要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增加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要谨慎使用这些药物,尽量限制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做好用药指导,让家长和患者了解正在服用的药物,如镇静剂、精神类药品、降血压等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增加跌倒危险,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
2.2.5 合理排班,加强护理:针对儿童患者自理能力差的特点,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排班,增加护士人员和力度。责任护士在值班时间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隐患,对低龄、有跌倒史、服用影响精神和行为药物等高度跌倒危险性的患者给予一级护理。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饮食,落实安全防护用具,做好生活护理,减少因护士人力不足对患者照顾不周而带来的隐患,满足患者的身心安全需要[2]。
3 结果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住院前、住院期间的儿童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加强与患者家人的沟通,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合理排班,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等措施,做到预见性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解决,有效的控制了儿童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保证了住院患者在院期间的安全,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纠纷。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发生了10例儿童跌倒事故,自2007年实施预防跌倒的护理预案以来,无1例儿童跌倒。
4 讨论
住院患者跌倒是由于身体、疾病、环境、药物不良反应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也包括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3]。因此,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预防住院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跌倒的护理预案应从多方面抓起。本院制定的护理预案,通过加强评估、宣教、沟通、预防、护理等过程和细节,做到对有跌倒风险的儿童患者的有效、灵敏的监测预警,对增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及保证住院儿童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妙玲,应燕萍.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广西医学,2007,9(29):1346.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幕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科27例儿童幕下肿瘤患儿,介绍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整体化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手术前评估、有效沟通,术中合理的摆放、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方法。结果:27例患儿采用俯卧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儿童幕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儿恢复。
关键词 儿童;小脑幕;肿瘤;手术;显微外科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0
儿童幕下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47%~56%[1],我科收治了27例儿童幕下肿瘤患儿采用俯卧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儿童幕下肿瘤患儿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5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6个月~3岁4例,4~9岁16例(学龄前及学龄期),10~15岁7例(青春期)例。病程:初诊时间最短1 d,最长3年,平均82 d。主要临床表现有呕吐、头痛、视盘头水肿、共济失调、颈抵抗、嗜睡以及意识障碍、视觉障碍、头围增大和前囟张力增高、眼球震颤、抽搐、智力障碍等。肿瘤位于中线部位24例,位于小脑半球3例。
1.2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在俯卧位下行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25例采用正中-小脑蚓入路,2例采用旁正中入路;手术全切22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1例。所有病例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评估做好手术护理评估,包括心理评估和病情评估。病情评估:了解患儿生命体征和营养状况、神经功能评分、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治疗依从性等;阅读实验室报告,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和电解质情况有无异常。心理评估:向家属介绍针对患儿所做的手术准备工作,并告知术前注意事项,取得家属配合;与患儿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1.2术前准备常规准备俯卧位软垫、马蹄形头架托或Mayfield-Kees头架、开颅包、电钻、高频电刀、吸引器、束缚带等物品,特殊器械准备显微镜及其托手架、数字视频采集监视器、显微镊、弹簧剪刀、肿瘤钳、双极电凝、止血纱布、骨蜡等。
患儿准备:术前日剃头、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术前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准备手术所需的病历、影像学资料。
2.2术中护理
2.2.1常规护理调节并保持手术间温度22~25 ℃,湿度50%~60%。患儿入手术室后平卧,双眼衬垫消毒棉纱,再用贴模黏贴好,以免消毒液接触角膜引起灼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2条(颈部中心静脉穿刺1条、肢体浅静脉穿刺1条),协助麻醉医师做好有创操作,导尿并将尿采集袋悬挂于手术床旁。
2.2.2摆放保护气管插管,扶托患儿头颈部,托起患儿肩背部、臀部及下肢,使患儿在同一水平轴向同一方向翻转于俯卧位软垫(软垫长度上端略高于双臂、下端超过耻骨联合处)上,胸腹两侧垫软垫以免胸腔器官和腹腔静脉受压,双上肢适度外展(不超过90°)自然放置于两侧的托手架上,双下肢膝、胫前骨隆突处加软枕,双小腿上翘与大腿成30°角,大腿与背部呈20°角,束缚带固定于腘窝上方8 cm处,患儿头部放置马蹄形头架托固定,眼睛位于头架凹处、勿受压。年长患儿用Mayfield-Kees头架固定。
2.2.3协助显微手术协助手术医师将无菌显微镜薄膜套于显微镜上,用橡皮胶圈固定连接目镜处薄膜旋紧镜盖固定,显微镜托手架用双层消毒辅料包裹,横置于手术者胸前紧靠手术视野,根据手术者要求调节托手架高度以方便手术者操作。将显微镜视频采集器的显示屏放置于明显处,以方便手术者、助手和器械护士了解手术进展。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护理评估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了解手术中患儿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评估神志、生命体征以及手术切口引流情况。
2.3.2护理措施尽量平稳,减少震动,注意保护切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到污染。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3结果
27例儿童幕下肿瘤患儿,采用俯卧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4讨论
儿童幕下肿瘤位于颅后窝,俯卧位手术是颅后窝病变和颈椎等部位手术经常采取的[2,3],优点是手术视野暴露好,缺点是并发症多,特别易造成呼吸循环障碍,但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和麻醉监护手段的提高,俯卧位手术日益增多。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尤为重要:(1)儿童幕下肿瘤多居中线部位、紧邻脑干,手术牵拉与电灼刺激中枢易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且儿童血容量少,对失血敏感[4],术前做好中心静脉及动脉穿刺,既可保持输液通畅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压,观察患儿胸廓起伏、指端末梢循环、血压、中心静脉压以及尿量,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及时准确反应生命体征的变化。(2)儿童幕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视野范围小,手术时间长[3],手术者易疲劳。将显微镜视频显示屏置于手术者、助手和器械护士易观察处以便了解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这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时间长,肢置应摆放适当,双上肢适度外展(不超过90°)自然放置于两侧的托手架上,以免损伤臂丛神经,双下肢膝处加软枕,小腿上翘与大腿成30°角,避免腘神经长时间牵拉损伤,是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大彪,罗世祺,马振宇,等.1267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4-7.
[2]刘亮,郑晓梅,陈礼刚.儿童颅内肿瘤研究现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6):534-536.
[3]齐巍,王宇,甲戈,等.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和预后[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072-1074.
[4]张芹,吕秀兰.儿童颅后窝肿瘤术术中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42-1443.
关键词:沟通;护理;儿童;骨折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82-01儿童普遍具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特点,易在奔跑、玩耍时因意外造成骨折[1]。同时儿童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骨折后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沟通在儿童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儿童骨折患者共94例,男女比例56:38,年龄3-12岁,平均年龄(8.42±1.07)岁。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76例(76.32%),闭合性骨折18例(23.68%);开放性骨折病例的Gustilo分型:Ⅰ型26例(27.66%),Ⅱ型11例(11.70%),Ⅲ型5例(5.32%),Ⅳ型4例(4.26%)。
1.2 方法:患儿入院后常伴随哭闹、烦躁等情况,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慰患儿,用温柔的语气告诉患儿哭闹会使得骨折处更加疼痛,同时鼓励患儿勇敢面对伤痛,可以向患儿讲述三国时期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转移儿童对疼痛的注意力;治疗前护士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介绍骨折治疗的相关知识,治疗中轻拍患儿头部,温柔拥抱患儿,通过语言与行为沟通缓解患儿对骨折治疗的恐惧。
1.3 观察指标:观察护理前后患儿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结果,患儿从由笑脸变至哭脸的6种面部表情中选择一个代表内心恐惧程度,选微笑为0分,哭泣为5分;观察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35为严重抑郁[2];评估均在患儿监护人协助下完成。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包,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完成检验,当P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儿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对比:护理后患儿的心理恐惧程度较护理前显著减轻(P
表1护理前后患儿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对比[n(%),n=94]
组别0分1分2分3分4分5分护理前0(0.00)0(0.00)35(37.23)56(59.57)2(2.13)1(1.06)护理后86(91.48)4(4.26)2(2.13)2(2.13)0(0.00)0(0.00)2.2 护理前后患儿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护理后患儿的心理焦虑情况显著由于护理前(P
3 讨论
骨折时儿童期常见的外伤,儿童由于好奇心强,行动力高,在日常生活中易因意外(如摔倒、磕碰、坠落等)导致肢体骨折,同时,儿童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大,因此入院后经常出现哭闹、惊恐、排斥等情况,为后续治疗带来一定难度[3]。本研究选取的94例患儿在入院时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惧与焦虑,由此本研究对患儿予沟通式护理,增加护理过程中与患儿的沟通,包括语言与行为沟通等,从而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便医师能够尽快处理受伤部位,保护患儿的身体健康。
表2护理前后患儿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n(%),n=94]
组别35分护理前15(15.96)42(44.68)26(27.66)11(11.70.34)护理后83(91.48)9(4.26)2(2.13)0(0.00)观察本研究中患儿护理前后的内心恐惧程度测试结果,可得护理后91.48%的患儿倾向选择微笑(0分)表达内心恐惧度,情况显著优于护理前。原因为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通过正确的伤病指导控制其哭闹行为,配合讲述故事提升患儿面对伤痛的勇气,并转移对受伤部位的注意力,降低由疼痛带来的恐惧感。观察HAMA评分结果,可得护理后患儿心理状况显著优于护理前。治疗前护理人员向患儿介绍骨折治疗相关知识,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缓解焦虑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拍头、拥抱、微笑等肢体语言的沟通,可以鼓舞情绪低落、态度消极的患儿,提升其治疗积极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患儿出院时护理人员还应向其监护人详细交代家庭康复训练的要点,以整体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沟通在儿童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减少儿童的负面情绪,发挥积极的心理疏导作用,有利于儿童骨折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许开.沟通在儿童骨折护理中的积极作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92.
【关键词】护理教育 儿科护理学 课程改革
我国现行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多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下设置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从90年代末期,全国各大院校都在尝试进行高等护理教育课程改革。但仅仅依靠增加几门人文学科课程是无法真正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的,因此,必须对现有护理专业主干学科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把医学基础、护理和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与临床医学专业不同的课程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作为这一改革大潮中的一滴亦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系进行的此项工作介绍如下。
1 儿科护理学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目标未突出现代护理的观念原课程目标主要是: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应用护理程序对急慢性病儿及临终病儿进行护理;熟悉儿科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完成一份儿科护理大病历。以上目标仍着眼于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所针对的服务对象仅是“患病儿童”,而不是“全体儿童”,未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1.2 教学内容未体现护理特色 儿科护理教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是医疗加护理,未形成完整的本学科的教学体系,未体现儿童护理的专业化特色,不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
1.3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学方法单调,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理论课学时比例偏多,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课程评价仅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学评价偏重知识测试,忽略能力考核;以笔试为主,忽略综合能力的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儿科护理学有必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课程改革,要更新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换和社会发展对未来高层护理人才的要求。
2 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方案
2.1 课程改革的宗旨 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本方案对护理教育中5个基本概念解释为 :
2.1.1 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是与外界环境不断地发生关系的开放系统,人是不断地在成长发展的。
2.1.2 健康: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的保持与个体、家庭和社会密切相关。
2.1.3 护理: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是一个有目的性、组织性和创造性的系统过程,护理的目的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减少痛苦。
2.1.4 社会:社会是由不同的家庭所组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每个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1.5 护理教育:是获得能够胜任护理实践工作和专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目的是培养服务于医院、家庭、社区的高层护理人才。教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改变态度,充分发挥潜力。学习是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学习不仅是去获取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制定课程目标通过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结束时能够:陈述不同时期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社会家庭因素;熟练运用沟通技巧与儿童及家庭交流;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进行全面地健康评估;列出婴儿及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应用护理程序对急慢性病儿及临终病儿进行护理;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主动地、持续地去获取本学科的新知识;表现出对儿童的爱心。
2.3 调整课程内容参阅国儿科护理学教材。
课程内容以儿童的健康需求为主线。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2.4 革新教学方法将以班为单位(20人)的教学活动改为以小组(6~7人)为单位的学习,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以护理问题为焦点,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造精神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辅助教具,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以提高临床教学的形象性。
2.5 完善课程改革评价
2.5.1 课程改革评价要点:课程评价要为决策服务;课程评价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科的需要进行;课程评价要采用多种形式。
2.5.2 评价内容
2.5.2.1 背景评价:是否重视到医学模式的转换;是否考虑到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否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社区儿童的健康需求有哪些;是否对未来儿童的健康需要进行预测;是否对社区健康服务状况进行评估;教学内容是否与课程目标一致;课程目标是否满足了人群的健康需要;全体教师是否能接受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是否考虑到领导者对改革的态度;是否考虑到学生对改革的态度;是否对改革所面临的动力和阻力进行分析。
2.5.2.2 输入评价:是否对教研室的师资力量进行评估;现有设备是否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否对资金的使用进行预测;是否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评估;学生是否明确新的课程目标;全体教师是否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学校的环境是否有助于改革的完成;社区、医院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教学场所;是否对改革有系统的程序安排。
2.5.2.3 过程评价:改革是否按计划实施;改革小组的工作效率如何;新的课程目标是否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内容的调整是否与课程目标一致;课时调整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及时地反馈;教学管理是否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责任心及积极性如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资金的使用是否与预算相符。
2.5.2.4 产品评估: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是否达到目标;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计划及实施是否满足;教师对课程改革是否满意;改革后的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毕业生是否能够满足社区的健康需要。
3 课程改革实施效果
《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
3.1 学生的专业思想较前稳定 随机抽查实施本方案的本届护理本科生与上届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结果显示本届学生明显强于上届学生。且有部分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中表示对儿科护理专业的偏爱。
3.2 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比较改革前后学生对临床病历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的能力,前者只有51%的学生可以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后者高达89% ,且不拘泥于书本。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包括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积极解答患儿家长的疑问并向其讲述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根据医生的医嘱给予适当的护理服务等。对于实验组的患儿在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①详细评估: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详细的评估,评估的事项不仅包括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病情状况等,还要评估患儿家长的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等。评估采用的方法应该简单、方便和快捷。
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对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包括采用集体授课、直接交流、演示、发放宣传册等的形式,加强患儿及其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认识、理解和掌握。集体授课方式时间一般固定,并且在授课之前应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患儿和家长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在集体授课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书本和光碟等资料进行讲解。在门诊中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直接交流的方式和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交流,使患儿及其家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循序渐进的掌握各项和健康相关的知识。护理人员在采用直接方式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和重点,首先要将主要的和重点的知识传授给家长。同时,为了能够让家长对于这些健康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护理人员可以现场进行演示示范。
③重视反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应该通过反馈的形式了解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他们的问题随时给与答复,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等。观察指标: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以下指标进行调查和观测:焦虑状态、不确定感和满意程度。统计学分析:对于获得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增加健康教育之后,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和不确定感都下降,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其具体的情况,见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即对患儿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的改变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并且使其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中在对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保健门诊的质量,不断满足患儿及其家长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患儿的家长能够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教育之前对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法、直接交流法和演示法,能够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实在的演示,让家长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同时,在开展教育之后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反馈,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能够对家长和患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了家长的焦虑和不确定感,对于儿童保健门诊的服务跟家满意。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门诊; 输液; 治疗状态; 影响
门诊输液治疗是门诊治疗方法中较为常用的一类,对于此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难度相对较大,与对其干预的时间及频率相对较低有关,而门诊患者中较大一部分是小儿患者,其对治疗护理多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及抗拒,因此,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模式的选取则更为重要[1]。本文中笔者就对个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治疗状态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12月于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所有选取患者均为连续在门诊输液3 d以上者。对照组中男41例,女49例,年龄2.0~70.5岁,平均(30.3±7.3)岁,其中儿童患者60例,成年患者30例;疾病种类:呼吸系统疾病37例,消化道疾病35例,其他18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2.0~71.0岁,平均(30.5±7.2)岁,其中儿童患者60例,成年患者30例;疾病种类:呼吸系统疾病36例,消化道疾病35例,其他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构成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按照常规的程序给予护理,即输液治疗前给予治疗及相关方面的讲解,然后给予输液治疗期间的程序化护理,并给予输液后观察期的相关知识宣教及注意事项告知。观察组患者则以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即输液前首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用药种类与方法、性格特征及心理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对其中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使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遵从性均得以提升,并能以较佳的心态及较高的治疗信心接受治疗,另外注意对儿童与成年患者干预的差异性,对患儿的干预不仅要充分与患儿进行沟通,也应注意对家长的干预,使其辅助护理人员进行干预,从而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为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而在输液治疗后的留观时间内也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其不良心理情绪,并告知疾病及治疗的注意事项及观察指标。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的治疗及护理遵从性进行对比。
1.3 评价标准 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遵从性均采用本院的自制治疗与护理遵从性评估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对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的表现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及定分,总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以患者评估分值在90分及以上为较好,以分值在80~89分为一般,以分值在79及以下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及成年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遵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中儿童及成年患者的治疗遵从性较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好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儿童及成年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遵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儿童及成年患者的护理遵从性较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好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门诊输液患者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人群,其多为病情较轻或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其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相对于住院患者要低[2],因此,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并不少见,另外,其人员构成也较为复杂,并且小儿患儿在其中所占比例较高,故输液治疗的过程中的不定性因素相对较多。面临的问题也并不少见[3-4],尤其是门诊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接触相对较少,故护理人员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护患沟通的不良影响较大,其中以小儿的这种不良影响尤其突出,因此,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治疗状态的干预非常必要与重要[5-6]。个性化护理顾名思义即以个性化处理的方式对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及解决,故对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效果,且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也感受到重视,对于护患关系也有较大的改善作用[7],故对于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
本文中笔者就个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治疗状态的影响进行观察,并将其与采用常规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个性化护理在改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依从性方面均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且对成年与儿童患者的干预效果均佳,说明其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有明显的干预效果。而这些均与个性化护理的护理干预模式有关,其不再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概而全的护理干预,而是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性格及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8],从而使其能够较为全面地兼顾每位患者的护理需求,故对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极为有利,并且患者受重视程度提升后其对护理治疗的信赖度得到提升,对于护患关系的改善也十分有利[9-10]。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治疗状态的影响较大,更有利于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武彩云.影响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33):3144-3145.
[2]周敏.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11-5312,5314.
[3]周莉.门诊患儿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43-144.
[4]胡娟娟,徐加平.减轻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疼痛的综合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16-117.
[5]丁晓娟,周艳,张芳.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0):101-103.
[6] Kundu T,Shaikh A,Kutty A,et al.Homeopathic medicines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need for clotting factor concentrates in haemophilia patients: results of a blinded placebo controlled cross over trial[J].Homeopathy,2012,101(1):38-43.
[7]康小瑜,冼丽冰.浅谈门诊注射室患儿输液存在的护理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67-669.
[8] Lamanna C,Baroni M,Bisin S,et al.Key role of staff competencies for patient and donor safety in a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uni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ccredited training and self-assessment program[J].Transplant Proc,2010,42(6):2254-2256.
[9]马奎清,孟宏伟,王莎.优化服务路径在提高门诊注射室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248-249.
关键词: 《儿童护理》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实践应用
一、传统《儿童护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儿童护理》教学在教学设备上使用了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教育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的教育技术让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也让学生不再受到时空的约束,课堂教学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立体,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信息与技能,但是《儿童护理》教学的主导理念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宰”,限制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发掘和表现,教学效果也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提高。
二、“行动导向教学”及其主要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和“行动”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社会性和情境化的学习。“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动的工作者,教学目标不仅包括陈述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中的技能,更将指导做事和学习的技能放在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对问题或工作任务的实际解决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行动导向教学”运用在课堂的主要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
(一)项目教学法
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进行项目研究、项目方案制定、项目行动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评估。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通过项目实践体验工作任务完成的操作过程,同时在项目过程中获得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二)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比较分析来学习,培养其社会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角色扮演的过程能给学生的行动提供生动的实例。
(三)案例教学法
学生利用个人的亲身经验和学习的知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进行学习,达到为实践行为做准备的目的。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能触类旁通,对所学知识进行扩展。
(四)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工作任务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思想和方法的工作方法,是进行发散思维锻炼的好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讨论,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行动导向教学”在《儿童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
要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行动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教师应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二)充分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1.确定学习领域与学习项目。根据对临床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对儿童护理人员的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领域的划分,对每个学习领域制定相关的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设定若干工作任务。
2.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分析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把工作过程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这样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1)准备工作。设计学习情境之前,教师应先把工作过程设计好,并准备好工作任务使用的物品、参考资料。
(2)向学生提出项目任务。常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工作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工作目标。
(3)制定计划。各组学生根据本组的工作任务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并初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在此过程中可以征求教师的意见和指导。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
(5)评估。首先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然后各小组学生相互进行检查评估,提出不同意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评分。
(三)“行动导向教学”在《儿童护理》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如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是以某一特定专业目标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特定职业中的真实情景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角色模拟,项目完成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完成自我学习。“行动导向教学”在《儿童护理》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如下:
1.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行动导向教学”中课程的成功与否以学生是否按时、按质完成项目为依据,而项目的设立又是以护理专业中儿童护理职业活动为导向,这些标准的明确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具有针对性。
2增加了《儿童护理》教学的参与性、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儿童护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对护理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参与性、实践性能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还能锻炼综合思维能力,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护理对象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小组学习讨论中领会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是必需的;在模拟教学中学会各种人际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四、结语
近几年来,“行动导向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进入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其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儿童护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的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案的编写、教学实施等一系列工作,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社会就业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杨.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中职院校的运用.职业技术教育,2001,(16).
[2]袁江.关于“行动导向教学”观.中国职业教育,2005,(13).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小儿;哮喘;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60-02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已逾千万,儿童患病率为0.5%~2.0%[1],给社会和患儿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也给患儿本人带来很多痛苦,为减少患儿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根据近年来文献[1]的报道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该院制定出一系列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是指对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的患者按照预案中的相关规定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消除在疾病进展治疗和恢复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现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12岁,平均(4±0.5)岁,病史1.0~3.5年,其诊断和病情均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标准,将48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4例。
1.2 方法
实验组患儿按照以下事先制定好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儿科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
对患儿进行社会心理评估。患儿入院后即对其成长的环境,患儿及其家长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程度等进行评估,对患儿家长掌握的哮喘知识进行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教育计划,了解患儿的心理与需求,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儿处于一种极佳的状态。
注意环境与饮食。收治哮喘患儿的病房,专人负责管理,注意保持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和病房的窗台禁放一些花花草草,对患儿的被品清洗时交待洗衣房不用刺激性的洗涤用品,患儿的衣物和被品选用棉制品,患儿的日用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在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及富有营养和饮食,忌食生、冷、硬、辣、油炸食物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等。同时饮食应视患儿具体的情况给予个体化的饮食,交待和监督患儿进食不宜过饱。让患儿多饮水,因为哮喘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很大。
做好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长讲明正确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并定时督促检查服药情况,对一些用药、护理不配合的患儿,尤其是静脉输液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注意患儿的安全,患儿配合后可给予口头表扬,确保治疗护理到位。
加强巡视发现哮喘发作先兆。经常巡视病房,尤其是夜间,有研究表明[2]夜间气道反应性最高,而12:00-15:00时最低,表明迷走神经张力的昼夜变化在夜间哮喘中起重要作用。所以要求值夜班的护士对哮喘患儿要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及发绀程度,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度和节律的变化,注意脉搏(心率)的节律,频率的变化,观察有无打喷嚏、干咳、精神紧张及鼻、咽、眼部发痒、胸部压迫窒息感等前驱症状和体征,护理人员发现这些征兆时应联想到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可能,并嘱患者稳定情绪、停止活动、放松身心,以便控制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3]。若患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对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家长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定期给患儿家长进行哮喘知识讲座,让其认识到各项治疗工作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包括:不要让患儿过度玩耍,不要训斥患儿,让患儿处在温湿度适宜的房间,帮助患儿进行体能锻炼。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翻身拍背,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家长在与患儿接触时不能吸烟。
1.3 评价方法
将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的两组患儿情况按以下级别进行归总,观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效果明显:患儿肺部哮鸣音,喘息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效果一般:患儿肺部哮鸣音,喘息症状减轻,精神状态一般;无效:肺部哮鸣音及喘息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患儿精神状态差。听诊患儿的肺部情况及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肺部听诊及患儿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肺部听诊及精神状态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哮喘患儿从熟悉的环境来到医院这一陌生环境,对患儿来讲是一次应激过程,可引起患儿产生紧张、焦虑、易怒、抑郁等不良心理,进而加重病情,患儿一入院,即对患儿及其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对患儿的心理需求做到了解和掌握,同时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心理上满足了患儿,让患儿保持在一个最佳的治疗状态,有研究发现[4],正确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情绪,降低哮喘发作频率。对疾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其家长进行评估,为下一步制定个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奠定了基础。儿童哮喘发作普遍存在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现象,主要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了患儿的治疗,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自觉地督促患儿坚持治疗。
有人研究情绪状态、不合理运动、特殊、变应原接触、饮食、机体免疫功能、基础疾病、感染、院外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等均与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哮喘患儿的病房设专人管理与负责,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从病房环境改善到患儿所能接触的一切用品,都是避免患儿与变应原的接触,从而减少了诱发因素, 气候变化对儿童很敏感,常可诱发哮喘发作,病房如果温湿度不适宜,就相当于气候变化对患儿的刺激,调整病房温湿度也起到了减少诱发因素的作用。
儿童哮喘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因素,另一类是是引起气道高反应伴有迟发性反应的因素。儿童剧烈运动,可加重哮喘发作,运动诱发哮喘,是由于短时间内从肺泡经气道呼出并损失了大量水分,在物理刺激下,许多细胞产生并释放出能使平滑肌收缩的介质,同时可能有神经传导参与作用,结果导致反射性的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通过给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从而共同监督患儿,避免患儿进行剧烈运动,但又有适度运动和进行体格锻炼,因体格锻炼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动能,增强肌肉张力,提供机体对温度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可增进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进行耐寒锻炼,使肺功能进一步改善。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的护理,使护理模式从出现问题后的被动解决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前给予干预措施,避免问题的出现。预见性护理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在问题出现之前,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主动对患者做出危险评估,并为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5]。常规的护理措施,也能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但有计划的系统性预见性护理措施会更有效果些,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秋桂.小儿哮喘的夜间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76.
[2] 高春花.136例夜间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 1(9):21-22.
[3] 郑惠英,邓春燕,黄伟玉.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34-36.
[4] 靳鸿莲.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6,26(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