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4: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传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目前,艺术院校的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这里,以笔者对福建省5所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情况为例。此次调查表明,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基本的文学知识层面上,对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知之甚少。以此次调查中的有关“你对朱熹的了解程度”的问题为例,大部分的学生知道朱熹这个人是源于地缘上的优势,但仅有一部分学生知道朱熹主张的理学思想,更少的学生知道朱子理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问及“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多少”问题时,大部分的同学知道节日的名称,对节日的时间和典故却知之不详。调查同时表明,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准确,无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及当代所起的作用。在谈及“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的问题时,有45.2%的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落伍了,应该积极引进西方文化,理由是西方国家比中国更现代化。此外,本次调查同时发现,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在问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专业技能的帮助”问题时,有38.5%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帮助”,42.1%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仅有14.4%和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帮助较大”和“帮助很大”。(二)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造成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社会教育的边缘化。我国在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极端否定。时期的“破四旧”更是将反对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学校教育无法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改革开放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领域建设的局面在我国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在传统文化社会教育边缘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的获利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对自身还不甚了解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甚至是否定。同时,某些文化传媒出于商业目的对历史进行随意的篡改和歪曲,加深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2.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导致传统文化导向的缺位。学校的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和制约,艺术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放在了专业技能的提高上,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文化课为专业课让位的现象。在艺术院校里,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些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所谓的“现身说法”,割裂了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课无用的主张,学生中出现了“专业课是我最爱,文化课是我无奈”的论调,传统文化教育日益边缘化。3.多元文化冲击下导致文化归属感的淡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正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国的青年学生。从语言教育到、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影视作品到洋人节日,西方国家正利用其现代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向我国青年灌输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企图实现其文化全球化的目标。艺术院校学生具有较为感性的艺术特质,思维较活跃也相对独立,对新事物有较强的猎奇心理,判断事物的标准多从个人感觉而非理性的角度,表现出较为淡漠的政治意识。因此,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艺术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道德日益淡薄,出现了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日益降低导致文化归属感的淡薄。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聚下来的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这里边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4]当前,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是艺术院校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文化自觉:艺术院校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
对艺术院校学生而言,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意味着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自觉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并将其作为自身践履的标准。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因此,艺术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应首先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始,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形成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一)坚持辩证的传统文化传承原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是精华和糟粕同时并存,良莠间杂的。当下,应如何看待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无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7]。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8]。我们要引导学生以辩证理性的态度,“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9]。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学生而言,还包括教师。它要求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传统文化要有辩证、理性的认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才能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传统文化进而产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这是关系到传统文化向下一代社会成员传承的重要问题。(二)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介绍并不系统,还处在任课教师自行摸索授课阶段。艺术院校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艺术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参考其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确立适合校情学情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方面,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程》、《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国传统经典文献的必修课程和《中国音乐鉴赏》、《古代名著导读》、《古典舞蹈赏析》、《中国古代建筑》、《书法艺术》等选修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各学科的教学,使艺术类学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北京大学李零教授近年来在北大中文系开设《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易经》等选修课,效果很好,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另一方面,在通识教育课程(即文化课)模块的教学中适当加入介绍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通过定期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相关讲座,扩大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通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延伸到虚拟空间,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三)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建立文化课理论教学、专业课技能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当前,一些高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热”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创新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改变一味的单纯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因此,艺术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同其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形成文化课理论教学、专业课技能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和学生实际需求,一起精心设计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内容。这些精心设计后的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经过文化课教师的介绍性课程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层面的了解,再经过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艺术演绎使学生获得身心方面的感受,最后安排与教育专题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切身实际的体验,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专题的内容讲深、讲透,也容易激发艺术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和兴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将其单独拆分成独立的单元来完成。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做出合理的安排。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育者应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来形成与增强。(四)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艺术院校的性质决定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间建立的亲密信任关系是文化课教师望尘莫及的。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因此,要有效地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必须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加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其次,针对当前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教师应加强定期培训,通过各种进修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和了解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推动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艺术院校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学校矗立的有着厚重历史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到宣传橱窗上的一个传统文化符号的装饰,从介绍古人事迹的文化长廊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这些富含着中国古老文化气息的校园景观在校园里播放的古曲声中显得更为厚重,让感性的艺术类学生为之触动,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程度。
小结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要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若干问题,使得文化生活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成了教书匠。于是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奉行的原则是高考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内容就讲,没有要求的就绝对不讲。文化生活在高考中仅占15%,考点也就是要求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面。政治教师也乐得自在,涉及考点的讲一下,不涉及考点的就避而不谈,这一状况使得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第二,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教学时间大部分给了三大核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留给政治课的时间少得可怜。临到大考,政治课甚至会被减掉一节。在这样的学科教学背景下,绝大多数政治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一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有的学生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缺乏,如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三,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悄悄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更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受欢迎。今天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并存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政治教师做好以下三点,将会收到好的效果。
1.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政治教师要和语文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尤其是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重要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
2.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身为政治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政治教师有必要扎扎实实地阅读、研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师不但要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一)办学理念中缺失
古人一直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提倡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始终把“立德”放在首位。《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学创始人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甚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养成“君子”的品德,故《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代先贤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患位之不高,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后汉书•张衡》)。可见古人对“德”的推崇和重视。潘光旦先生曾说过“: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今天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道德的培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里过度强调了职业性,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厂中校、校中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等。认识上的片面,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这种办学思想无疑导致高职院校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上,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一个人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胜于智力的开发。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可以不是英雄、也可以不是榜样,但一定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目前尽管有关高职学生给国家或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例尚未见报道,但不能因此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德育教育,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且终身相伴。技艺需要精益求精,品德也需要精益求精。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使有很高的智力和超强的专业知识,也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的。
(二)教学内容中缺失
1.仁爱教育缺失
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的“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道家的“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积善章》)等都是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提倡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仁爱是博爱、是大爱。因此,《论语》编著者刘强则认为“仁之所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仁爱思想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基本思想。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用功利的标准看待和衡量一切,学校教育因此也变成功利性教育,教师灌输给学生更多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提醒和教诲;习惯于用学习成绩好坏去评价一个学生,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客观公正地讲,学校灌输“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和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没有错,但学生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片面重视一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显然是不正确的。功利性教育是片面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结果是学生精神空虚,人格不健全,为人处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仁爱,缺乏善良,对他人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多的是抱怨、冷漠甚至仇恨,缺少亲情、友情、同情,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杀人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仁爱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众生平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儒家提倡做人要“仁、义、礼、智、信”,“信”就是“诚信”之意,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程颢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可见,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根本,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弟子规•信》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现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诚信是需要教育的,然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诚信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成绩,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而出现了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又临时决定不去等不诚信现象。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诚信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果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孝道教育缺失
“孝”是我国文化根本特征,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孝”的重要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样论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孝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最终目的是成就一番事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人甚至还认为“: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几千年来,敬老、尊老、亲老、养老、送老等孝道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孝道在当代教育中缺失。有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因而造成学生尊老行孝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处事、看问题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父母长辈。尽管时代不同了,愚孝要抛弃,但中华民族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赡养这种优秀精神是不能改变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技能,还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回报社会。
(三)校园环境氛围中缺失
古人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据说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见埋葬死人和祭祀死人,孟子就玩埋死人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旁边,这样以来孟子又经常看见商人经商和屠夫卖肉,于是又模仿商人做生意和玩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看见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礼节和知识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于是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也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校园是学生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造就德才兼备型人才,校园内应该四处张贴古先贤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等,时时提醒和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种文明谦让、尊师重教的良好治学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强调职业技能,校园内很少张贴古先贤画像,古圣贤的语录更少。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中人文氛围淡薄,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心中无戒”,精神空虚,容易遭受诱惑,迷失自我。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电线杆上广告在校园内经常出现、教室课桌上充斥污言秽语等。不错,时代在前进,观念要转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不会变,做人的基本准则不会变。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构筑校园文化,让学生明礼仪、知廉耻,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的思路与方法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完全教育”,品德教育比技能传授更重要。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轻品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谋生求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同时知羞、知耻、知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二)改变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人文教育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国家对此早有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践行传统文化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及时召开总结会,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立教之本。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更要“传道”,教师不仅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笃行,潜移默化地教导与影响学生。对教师工作曾作过这样崇高评价,他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关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他又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是“言教”和“身教”合一的,可见,好教师是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唤醒高职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笃行精神
关键词:文化;教学;传承
一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思在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语言不仅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活的工具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性。”即它在交流运用的作用之外还在传承着一种文化。但“文化”的整体概念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别,其内涵不尽相同,而作为我们“国学”的汉文化则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古代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精髓就在于培养我们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我们高尚的灵魂。”因而以古代文化根深,我们的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责任无疑由语文教育所承担,它旨在为学生建设良好的精神家园,培养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具有浑厚文化底蕴及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文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的认知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然而当前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和泡沫文化,充斥着学生的思维兴趣,成为他们主要的阅读对象。这些“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对理性思维尚不发达的中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成长无疑都是有害的。“一些“追星族”、“洋务派”,在渐渐地消解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的悲哀,文化的悲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抗衡”――向排斥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潮流抗衡、向充斥我们头脑中的“超前”浮意识抗衡,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努力,为共同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而努力。
二 传承传统文化的几项措施
首先,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主力军,需要更有效地为这一责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渲染和渗入,注意在上课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引进传统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不再认为古文学习是枯燥的、难懂得。比如老师在开课导语中,可以有意识的尽量用古诗词导入,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积累了古文化知识,同时也展现了古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古文化的学习兴趣。再比如还可以就汉字讲汉字,以汉字本身的魅力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国的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每个字都在记录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史,从象形文字开始经篆、隶、楷、行等多种文字形式的发展,其背后所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来文、史、哲不分,也就是说在小小的汉字背后却隐藏着中国文化的背景。因而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首要目的,逐渐将他们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殿堂。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中应主动加大传统文化知识的比重,扩展各领域、各形式的传统文化。从字到词再到篇章(尤其应加大对文言文与古诗词的学习与积累)的意趣,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风俗礼仪、丧葬文化、地域风情、民歌、谚语等多种传统文化形式都应涉入我们的教学范围之内,比如,我在教《氓》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兴”这一表现手法,就引入了陕北民歌,让学生斟酌其中的歌词,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教育的现代性再强,也不能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论语》不是兵书,亦不是法典,那它又有何魅力让朱熹列入“经”的范畴呢?又有何魅力成为官方取材用人的必读书目,它的可读性就在于提倡文人作文之前应先做人,因为“做人是‘安身立命’之本,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根基‘佛’、‘儒’、‘道’中,无论是‘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重人道,轻天道’的儒家,还是‘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绝圣弃智’ 的道家,亦或是‘万物皆空,一切随缘’的佛家,无一例外都在给我们教‘做人’的道理”。那么在宣扬个性的当下,“做人”这个命题是否过时呢?与古代相比也许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视,及个体生命意识的强化当属现代。那么关于做人既然是个亘古不变的命题,那我们目前要在哪里去寻找答案呢?很简单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我们重读经典。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经典应该成为我们大力阅读和研究的对象。这一点我们教育部做的很好,从小学一年级就增设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一直到初中,到高中,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主动积极地渗入经典,应让他们既成为中学生的启蒙教科书又成为做人的基石。
现如今,不管是在中国梦的实现还是民族复兴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都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而怎样推进中国梦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其一,在传承文化的发展与继承的过程中,要存其精髓,发扬精髓文化。其二,不管是传承,还是弘扬,要做到相辅相成,一同发展。其三,将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完美结合。只有实现以上三方面,在当前时展的潮流中,才能确保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延续与发展,这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撑。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国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文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与习俗。电脑的普及化让我们逐渐减少了对纸笔的使用,也不需要用多余的时间去刻意的记录文字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一直延续到2013年的汉字听写大赛,这才让我们陷入了沉思,再继续这样,我们仅仅是获得了自身的便利,但是却会丢失更大的文化财富。随着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我们的本土文化起到了破坏性的影响。随着我国组织形式、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以及就业方式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很多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样性。例如所谓的商品交换原则就非常容易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及生活领域,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有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造成国家意识、集体观念的减弱。在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又会出现循规蹈矩、取舍不当以及缺乏变通等弊端。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现状,让我们逐渐淡化了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从古代开始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英雄气魄,“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典故等等,都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梦”正在觉醒,此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品格的塑造正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文化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必须要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摈弃一些陈旧观念。比如儒家大力提倡的“君权天授”,这种封建君主制度正是用来麻痹人民,避免百姓参与朝政以及下任君王的候选,从而保证政权永久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种世袭制的君王候选方式难免出现一些昏庸无道的君王,从而导致王朝的覆灭。而民众在这种麻痹心里下期盼着“明君”带着大家走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道路上,纵观历史几千年,历代明君寥寥无几。
二、传承和弘扬一样,弘扬精神的实质,弘扬其中丰厚的内涵
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影响着文化的变化,每种文化都有不同的阶段性,文化如果失去潮流价值将渐渐的走向历史角落。唐诗、宋辞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在现在还是没落了很多。其原因是,时代的改变让它慢慢的失去了在社会上的潮流性。古代的社会,缺乏文化的娱乐方式,文字成为了文化娱乐的主题,唐朝咏诗,宋代作词,吟诗作词几百年,汉字的研究已经到了极致,导致后代难以逾越。那时候的诗、词,如现今的流行歌曲,李白、李清照就像现在的汪峰,方文山。打工仔的组合在春晚的舞台上向全国演唱了汪峰原作的《春天里》,在大街上总会听到年轻人唱着方文山为周杰伦作的歌。而唐诗、宋词,现在需要强制的背诵记忆了。我们没有不珍惜,只是时代的变化所导致。而这只是文化发展最普通的规律。自古流传的精湛文化,虽然不能摒弃,但也不能随时挂在嘴边。不能仅传承文化的形式,精神实质的传承更为重要。如今受全世界关注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内出现国学启蒙,世界各地出现的孔子学院和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都是在现如今发展的传统文化道路。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血液的重要部分,中华民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连系在一起,共同的传承和发展。如今,保护好流失潮流性的传统文化,大力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传统的中国文化会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永远的、完整的傲立在世界文化之中。
三、用古代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相交融
面相世界、走进现代化、走向未来,从根本上实现古为今用。虽然古代文化可以让我们找到遗忘的传统文化,但相较于现代文化,毕竟它们是形态较为低级的文化,即使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应该原封不动的复兴,而是与现代文明交融,作为新时代文化的有益成分,才能与新文化共同发展下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一个成功的结合。红色是圣火的颜色,是太阳的光辉,更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饱含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盛情和祝福。借由古代书法的精髓,“京”字衍化为动感的人体,在挥毫之间体现出“新奥运”的理念;“京”字又借由书法巧妙的变为“文”字,象征着着“人文奥运”的承诺。运用书法、篆刻艺术与新时代的主题交汇,印章本身就体现出了诚信的优秀传统文化,会徽的设计,运用了古今文化的交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气韵和中华汉字体现的东方思想,更向世界展示一个城市在传承古代文化和包容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演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怀和世界东方的思想,像圣火的传递一样,传递给了世界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品质和高贵的品格,是现代文明对古代文化的包容与古代文化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是古今文化的完美结合。
随着传统文化的弱化,导致了我国文化建设现状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之间产生冲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其发展也不能很好的匹配。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努力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张雅乔 吴国彬 单位: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兰胜,狄成杰.基于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关键词: 幼儿园 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传统文化
2006年9月,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吟诵经典诗词,传承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在幼儿园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重大使命,我深思:传承传统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诵读经典,浸润心灵
季羡林先生说:“振兴国学,诵读经典,必须从娃娃抓起!”我园把幼儿经典诵读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诵读最有价值的书可以使幼儿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格。
1.幼儿经典诵读的内容选择。
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等教材,通过唱歌、角色游戏及讲故事等方法教孩子们学习,浅显易懂,效果极佳。让孩子们在《弟子规》里聆听圣人训,在《三字经》里体悟中华传统美德,在《唐诗三百首》里感受汉文字的魅力,在《成语故事》中有所悟,有所成长。
2.幼儿经典诵读的课堂形式
我们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机制,让经典走进课堂。孩子们跟着节奏明快的传统民谣做起了广播操;音乐课上古诗词编成的优美旋律响起;语言课上孩子们看图讲述《弟子规》里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从而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关注传统节日,把“根”留住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资源。”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园教师经过探索研究,决定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幼儿走进传统节日,关注传统节日。
1.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如在端午节,我们除了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习俗,组织幼儿、家长参与包粽子、缝香包的实践活动之外,还开展了“走近屈原”的活动。一场“屈原故事知多少”的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更翔实地了解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又如清明节,我们收集资料,追寻清明文化,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传说,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父母和孩子一起画一幅清明的画,充分挖掘其内涵: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同时向家长和幼儿倡导:低碳清明,保护环境。
2.弘扬传统文化与亲子互动活动相结合。
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幼儿、家长共同体验做月饼的亲情互动活动,一边品尝着亲手制作的月饼,一边播放着与中秋节有关的地方民俗的视频,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重阳节,我们组织幼儿、家长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培养幼儿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把我们的“根”留住。
三、开发《本土传统文化》园本课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的言传身教,成人创设了怎样的传统文化环境,幼儿接受的就是怎样的文化教育。
1.以“楼道文化”为依托,开发传统文化园本课程。
自2009年以来,我们开发了以“山西传统文化特色教育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研究,把“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成了独立的课程。我们经过收集整理,精心构思,整体打造,楼道墙壁上有了“晋商文化”、“古建宗教”、“黄河古道”、“山西特产”、“民间艺术”、“孝悌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教室墙壁上红红的中国结,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灯笼、玻璃窗上的十二属相,等等,处处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只要一踏进园门,就会被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孩子们耳濡目染,在传统文化环境泡菜坛般的“熏陶”中,充分享受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2.以民间艺术活动为载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 字源识字,让语文教学更有韵味
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一个汉字便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张庆认为,“字源识字”就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整个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
我在教学《云房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生字“净”时,用课件演示“净”的演变,结合课件描述:净在古代是这样写的―“s”:左边是“清”,表示清洁,右边是“争”,表示努力清除污渍。演变到了隶书的“贰保省去了中间的“青”。再后来,人们发现衣服洗干净得用力拧一拧,左边的三点水被拧掉了一滴,变成了两点水,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楷书“净”。古人造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枯燥的识字教学就这样变得生动起来。
二、 古代诗词,让语文教学更有意境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很大的作用。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意境深远。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秋天》时,我这样设计课前谈话:同学们,一提到秋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呈现了一片美丽的金色,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秋天,歌颂秋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李绅在《悯农》中怎样描绘秋色的?(学生背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留下了千古绝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牧在《山行》的诗中又是怎样写秋的呢?(学生背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来也古诗,行也古诗”的意境怎能不令学生陶醉呢?
古诗词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一首好诗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大好年华;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如何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抱负,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学生树立了爱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奉献的远大抱负。学生记住这些一生受用的古诗词,懂得了礼义廉耻,明白了谦卑仁孝。
三、 文言短文,让语文教学更有情趣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战车,其承载的文明经典更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没有文言文,就没有生生不息的中华名族,也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学生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也有助于现代白话文的学习。学习《学棋》(苏教版二下),补充学习文言短文《学弈》,学习《寓言两则》(苏教版三下),补充学习文言短文《揠苗助长》、《鹬蚌相争》,让学生自己阅读,试着根据所学课文达到大致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文言短语,并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
教学《螳螂捕蝉》,在课末总结升华情感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想象说话练习:
师:此时此刻,吴王听了少年的回答,会怎样做怎样说呢?你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说说吗?
生:能说会道,真乃聪明少年也!(竖起大拇指)
生:此少年甚聪惠也!(边夸张地晃着头边做捋胡须的样子)
生:哈哈,名不虚传,妙哉!妙哉!
生:了不得,了不得,此少年甚幽默也!
……
十足的“古”味,实在是妙趣横生。课堂中,学生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创造了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样的课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 经典故事,让语文教学更有理性
关键词:京剧;传承;振兴
中图分类号:J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38-02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2010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自诞生至今,经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吸收了其它地方剧种、艺术门类之所长,并经过无数艺术家的改革与创造,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标识意义的文化元素,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样式之一,在清末以至民国大部分时间内,不仅代表着中国舞台艺术样式的最高端,同时亦为大众娱乐样式的主流。如今,随着全球文化一体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京剧的衰落恰恰代表了本土文化传统日渐失落的一个典型实例。京剧里许多剧目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于历史,都是惩恶扬善的故事,能够以史为鉴,教书育人。如何引起全社会对京剧这一国粹艺术的重视和热爱,营造京剧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对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意义。
一、京剧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受娱乐方式多元化冲击,京剧传承观众基础日渐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人们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文艺品种样式的日益丰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工具的迅速普及,不仅拓宽了群众的欣赏领域,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京剧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与京剧传承的鼎盛时期相比,人们吃完饭进戏园子,这样的年代一去不复返,而京剧艺术是个品位艺术,不是快餐文化,观众只有坐在剧场里,处在一种悠闲、松弛的状态下品戏,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心态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因此这种环境非常不利于京剧的发展。一些中学生喜爱的是流行歌曲、街舞,对京剧了解少,接受起来有难度,学习唱段就更难了,大多数学生即使喜欢京剧课程也不会去买票听戏。社会上广大观众对京剧的欣赏热情普遍不高,京剧演艺市场不成熟,票房收入微乎其微,剧团发展普遍面临资金难题。
(二)受功利思想影响,京剧传承热情不高。
学习京剧投入较多,加之能够靠京剧吃饭的人毕竟是少数。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学习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学龄前阶段就已“摄入过量”英语、钢琴、绘画等各类兴趣班。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体系内,学校和家长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帮孩子提高成绩,增强竞争力,其中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加课、补课。而京剧不纳入升学考试内容,仅仅作为一种爱好或者选修课存在,很难激起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京剧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好,但现在报名去戏校从小学京剧的人越来越少,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未来考虑,当他们看到京剧演员的惨淡生活,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种职业,因此京剧在选材方面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影响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京剧需要耐吃苦,戒浮躁。
京剧博大精深、是一门很难的综合艺术,并不是会唱两句就行了,需要几十年的不断追求,不断刻苦钻研才能达到一定水平。需要学员投入毕生精力和心血,才能将京剧艺术较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一招一式、一个眼神、都有严格的要求,压腿、下腰、翻跟头练功非常辛苦,刀、枪、剑、戟的运用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唱腔、念白、表演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要求,培养一名专业的京剧演员要6―8年的时间才能登台演出,京剧学员必须坚守,耐得住寂寞。目前由于社会关注度的降低,行业待遇不高,从业人员不愿意拿出更多精力刻苦地、一心一意地去钻研,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流失了,这对京剧事业发展和传承来说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
二、传承京剧艺术振兴传统文化
京剧文化源远流长,从化妆、服饰到唱腔、身法都体现出国粹艺术的极致,它的内涵,它的扮相,都是中华民族的专利。在海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京剧,有的人想家时就会唱起京剧,京剧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京剧本身。京剧艺术持续发展,离不开观众群体的培养,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对传统民族艺术缺乏基本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普及京剧知识不可不为,要持之以恒地不断提升观众的京剧审美鉴赏素养。
(一)要发挥票友协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扩大京剧传承的群众基础。
如今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京剧票友协会,票友们在一起互相切磋、学习戏曲知识的同时,也不断的在身边人之间传承京剧文化,通过舞台展示京剧的魅力。京剧的传承除了要培养专业演员,同时也要培养观众,两者要齐头并进,京剧的传播才能更久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孩子学习京剧大多是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的影响,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小朋友学习京剧往往局限于模仿。但京剧的前途不在专业,而在观众、在业余群体当中,因此让孩子从小就在京剧的氛围里成长、熏陶,至关重要。京剧“墙里开花墙外香”,国外会把京剧当宝贝来研究,但我们自己对传统艺术却不那么热衷,这令人很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讲,京剧培养了观众,观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京剧。
(二)学校是教书育人、培育学生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京剧传承的重要阵地。
2008年教育部将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11年记者走访发现,在校园学国粹“听起来很美”,推行起来却很难,如今在不少学校已悄然亮起了“红灯”。原因是老师不精通、课时难保证、学生不爱学,大多数试点学校将京剧课列入音乐课,而担任教学任务的主要是音乐教师,师资不足是最大瓶颈。京剧是一门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不是只会几段唱腔就行的。除了师资缺乏,京剧课时也难以保证,到了高年级,音乐课常常被语文、数学等其它科目老师占用,音乐教学计划都无法完成,更别提学京剧了。京剧进课堂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可搞一刀切,比如利用校园小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和校园电视台对京剧班和校园京剧动态进行报道;邀请专家教授进校召开京剧座谈会,举办“走近京剧、弘扬国粹”知识讲座等培养学生受众,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让一些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表演和展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请京剧专业人士来学校上课,一学期举办一两次京剧演出、在学校里搞一些小型的演出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相对全面真实的京剧艺术。
(三)成立戏曲培训中心,举办各类票友大赛,给予传承者荣誉和鼓励。
成立少儿戏曲培训中心或传习所,确保喜欢京剧的人能够得到指导帮助。京剧舞台艺术是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看京戏要看“角儿”,没有“好角儿”,演不出好戏。同样一出戏,不同水平的演员去演,其艺术效果大不相同。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还需要各方面人才成龙配套。一个剧团不但需要各个行当的优秀的主要演员,而且需要优秀的“四梁四柱”,需要优秀的鼓师、琴师和文武场演奏人员,还需要好的化装的、勒头的、检场的、管服装的、管靴帽的、管道具的和管音响的各类人才。这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加强培养。我们必须把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京剧人才,特别是青年京剧人才,放在振兴京剧的突出位置。做好戏曲类节目的宣传工作,戏曲频道应该针对少儿、青年、老年票友设置精彩的有针对性的节目。做好京剧博物馆等专题展览场馆建设,并向观众开放。传统的戏曲传承方式主要是一种一对一的传帮带式的传承,要充分发挥中年演员的作用,一方面靠他们进行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另一方面他们的演出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青年演员,有利于向更多的人介绍京剧知识,让他们了解、熟悉京剧,进而喜爱京剧。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在保护京剧这一国粹文化的本真性的同时,不断的培养观众群体,培养传承群体,运用好学校、协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传统京剧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一、缘起―起步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编钟是荆楚文化的象征,编钟音乐是金石音乐的代表。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曾侯乙编钟是中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编钟,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对于地处编钟故乡的育才小学来说,湖北省博物馆陈列展出的曾侯乙编钟原件,以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排演的大型乐舞《编钟乐舞》和《钟鸣楚天》,为本校开展编钟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
1997年,当时的陈森桂校长独具慧眼,瞄准了“编钟”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载体,从随州购置了一套编钟(复制品),在育才小学成立了学生编钟民乐队和教师编钟民乐队。此后,“编钟音乐”便成为育才小学艺术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编钟音乐文化已经在育才小学蔚然成风。现在,学校编钟民乐队管理小组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管理小组由校长关蓓任组长,分管校领导具体落实,全体音乐、舞蹈教师具体实施,有关教师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曾获武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武汉市“十佳备课组”的称号。由于学生编钟民乐队管理团队的出色表现,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吸引了校外许多民族音乐艺术家,他们将育才小学视作普及编钟音乐和传播荆楚音乐文化的阵地,定期到学校指导排练、演出和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育才小学师生的编钟演奏水平。近年来,学校根据编钟演奏的声部特点,又添置了编磬、剑鼓、排箫、洞箫、古琴、笙等一系列古代仿制乐器。编钟音乐演奏和欣赏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通过欣赏、表演编钟乐舞(见图1),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楚风楚韵的魅力,培养了传承和弘扬以编钟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二、研究―普及
育才小学“编钟音乐”教育已形成全校普及而又具有特色的良性工作机制。学校鼓励爱好编钟音乐的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框架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基于对荆楚文化的热爱、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资源条件,音乐组相继开发了《走进楚乐》《编钟乐舞》《编钟古乐器赏析》等近10门校本课程课例。在学校独特的“育才四季”课程板块中,“育才之秋”课程就是“编钟音乐”实践课程,形成了完备而特点鲜明的“班级实践”“年级推进”“校级特色”三级工作机制。
1.班级实践
在课堂教学方面,音乐教师间隔一周执教一次《校本・编钟音乐课程》; 班主任教师每月举办一次“编钟音乐”班队会活动;班级间定期开展“编钟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湖北省编钟博物馆,了解编钟历史文化,观摩和欣赏编钟乐队表演的的文艺节目。
2.年级推进
年级活动中,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编钟乐队的排练和演出交流活动;定期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到学校举办“编钟音乐”主题讲座;定期组织参观学校编钟陈列演出厅,进行现场体验演奏。学生们在亲身演奏和体验中,认识灿烂的楚文化,领略楚文化的曼妙和璀璨,培养了民族自尊心和作为荆楚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3.校级特色
多年来,学生编钟乐队制定并完善了质量检测系统管理制度,包括编钟陈列演奏厅管理制度、乐队学员招生制度、乐队学员管理制度等。创新校级编钟乐队训练内容,形成活动特色。一是活动内容个性化。改变过去一体化的状况,注重整合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拓宽艺术教育师资渠道,开展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研究,为提高编钟乐队队员的“编钟音乐”鉴赏力奠定了基础。二是活动方式自主化。成立编钟编磬古乐班、弹拨乐班、拉弦乐班、民族打击乐班等民族乐器特色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乐器项目。通过校外民族乐器演奏专家培训,分班、分专业培养民乐队学员,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编钟乐队的声部需要,从各民乐班里挑选部分优秀学员,充实到学生编钟乐队中参加合奏排练和演出(见图2),为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交流―提升
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一直践行着“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育才小学“编钟音乐”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广泛的交流中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艺术。
育才小学的编钟乐队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为编钟音乐注入了现代的元素。例如,经典的民乐曲目中创作编钟声部的旋律,演绎富有儿童气息的编钟乐舞,在编钟音乐中加入西洋乐器的演奏,使这种古老动听的金石音乐演绎得更加恢弘壮观。多年来,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演出曲目,从最初的古乐演奏《楚商》,到2000年的编钟民乐《金蛇狂舞》《丰收锣鼓》,到2008年少儿编钟乐舞《钟鼓齐鸣》、教师编钟乐舞《钟乐梅花》,再到2012年编钟乐队《春江花月夜新编》,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作体系和乐队配置。现在,育才小学编钟乐队已经可以演奏许多脍炙人口的中外经典曲目。
育才小学在编钟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构建了编钟音乐校本课程,在教研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音乐和舞蹈教师在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音乐课评优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11年,育才小学音乐组承担的《器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子课题,被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评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