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4: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非遗文化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areyou!","Howdoyoudo?","It''''salovelyday,isn''''t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noneofyour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arefat,Youareso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2006)。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三、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教学与反馈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我校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起初,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期望值不大。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就足以证明自己己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检验的就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通过测试的同学,说明其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综合能力也很强,对于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空间并不大,选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纯粹是为了几个学分。然而,随着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在外语交流与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听说读写方面竟然都出现瓶颈。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除讲解一些交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外,还会结合社会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无论是课堂上口头表达,还是课后是书面论述,都让学生看到了不足之处和学习方向。他们的外语学习欲得到了激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自满厌学情绪现在完全被渴望求知所取代。第一次做书面作业时,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所写的文章不错,传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可是,经过老师课堂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写作特点进行比对分析后,他们翻然醒悟。自己的文章原来是破绽百出一立意不清、组织不严、结构有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顺,逻辑性差。不仅不足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对照所学内容,分析病因,他们发现自己所写的英语文章之所以不地道是因为自己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文章不够连贯,篇章结构散乱,整篇文章缺乏洋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感觉到英语知识的无限和自己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已深得人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强烈要求1)提前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2)延长该课程的学时,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渐渐复苏,我国对外交往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超强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课程,是训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实践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其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出行、尊敬他人、规范礼仪。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与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基本要求》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反复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应用能力的理解,不应该将它局限在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上,而应该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应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基本要求》提出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按照这个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基本要求》把应用能力置于突出位置,理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实际上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就是要达到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因此,在教学中仅靠传授语言知识是不能保证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还必须传授文化知识,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教学应成为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基本要求》中的高专英语教学目标。
一、教学大纲中应列入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效果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只笼统的提到“一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以笔者建议应把英美文化教学作为一项要求写进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大纲中,使之成为一个规定来指导高职英语教学,这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在日常的教学中,贯彻大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指导英语的教学实践。
二、改革现行教材
如果文化教学被列入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那么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的高专英语教材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目前高专英语教材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对于不同的专业有一定益处和合理性,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是作为基础学科在学,基础英语并不是专业英语,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材的内容上最好能把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有机体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作为课文学习内容,编排教材。应把衡量与评价教材的主要标准之一定为其文化视点是否突出,蕴涵的文化内容是否丰富,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是否有益。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英语教材,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改革考试制度
目前,大多数高专英语考试试题内容还是以语法、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试题中语法、基础知识一般占80%以上的比重。这完全违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一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专的英语测试形式也主要以笔试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评定主要是学分制,依据期末的一纸试卷,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始终没有发挥出来,考核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相脱节。为了达到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除了期中、期末考试以外,还可以加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听力、口语考试等其他测试形式来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这些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修正和提高。令人欣慰的是,我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近两年来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二级考试,这样学生必须接受口语、听力测试。因此,调整高专院校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调整。一纸试卷一次统考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若不改革考试制度,就很难把教学目标调整到注重能力培养这个方向上来。
四、对教师的要求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会通中西”的作用,即肩负着文化传播中介的重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双文化修养,培养双文化的理解能力、识别力、鉴赏力,在大脑内形成两套文化系统,不仅作好双语人,而且作好双文化人。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基础的双文化意识,预测文化学习可能出现的误区,通过文化对比及时引导学生的文化学习,让他们能够避免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及文化定势现象。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文化心理,让学生知道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属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系统,每个系统由于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传统等渊源不同,从而导致其不同的文化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髓,有其对世界文明独特的贡献,有其引以为荣的文化传统,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糟粕。所以教师要做好两种文化的调节者,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分寸,要尽量客观、公正,切忌把自己不良的文化意识带到教学中去,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要让学生在热爱自己母语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尊重目的语优秀的文化传统。其次,高专院校外语教师遗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因而在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力度不够,迫切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否则在高专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文化导入;内容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内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非通用语人才已成为外语人才队伍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力量。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为非通用语教育带来了广阔前景,也无形中对高校非通用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从某种程度讲,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层次的非通用语教育规模及其教育质量,不仅客观反映了国家综合外语水平的高低和外语人才战略储备的水平,还能反映国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的资源配置实力。从现实情况看,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我国在非通用语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规模呈现出明显不足。我国高校的非通用语教育以亚非欧语种为主,这其中不乏对象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弱,但语言文化高度发达丰富的语种。从长远来看,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将在多语种、多文化的基础上满足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多元化文化传播和维护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作为一种亟需的战略教育资源,非通用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亟需从根本上得以优化提升。
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教学的质量,加强语言教学中对象国文化的导入和渗透,实现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个非通用语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以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孟加拉语专业教学为例,初步探讨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和意义。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内容
外语基础教学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问题在外语教学界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议题。以吕必松、赵贤州、张占一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交际文化指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胡文仲1994)。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交际文化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性。这样的划分对于现阶段的非通用语教学尤其是本科非通用语的课程设置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以孟加拉语本科教学为例:文化教学可以大体植入两类课程。“知识文化”这一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对象国社会信息与概况”“亚非影视赏析”“孟加拉语文学选读”这类课程中实施,设置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交际文化”这部分文化教学放在“孟加拉语口语”“孟加拉语视听说”“孟加拉语高级试听” 这类课程中实施践行,这类课程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始终。这样,“知识文化”和 “交际文化”区分开来教学,保证了 “交际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二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导入也体现了文化教学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原则。由于非通用语学生要在4年内实现从零基础到全面掌握该种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飞跃,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培养出非通用语的交际应用能力,以便较快适应毕业后专业领域内工作的实际需要,这种侧重交际文化教学的文化观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体系下还是能够适应非通用语教学需要的。
然而,如果考虑到学习环境、学习者需求、教育目的的因素,非通用语教学又与 “大语种”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不同。首先,学生不生活在目的语环境中,日常交际活动用汉语进行。以孟加拉语专业为例:与英语、日语、韩语等专业的学习者相比,此专业学生所能利用的学习媒体资源十分有限,在现实中也很难创造出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模拟交际环境,仅靠口语或视听说课程的课堂时间不能保证交际文化教学的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次,非通用语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选择了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比较有限,他们可能更多地以非通用语语言文化为背景知识,从事与对象国外交、文化、经贸相关的工作,也有一些人将此外语作为专业阅读的工具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再者,外语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力图使学习者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更完善人格情操的人。外语学习的目的不能被肤浅地理解为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或应付日常交际的工具。非通用语教育也不应局限于只培养具备基本语言能力却对目的语对象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流派、宗教、文学、艺术等知之甚少的学习者。不理解一种价值观念系统所依托的文化,就不能理解这种文化系统中的交际行为, 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非通用语教学在宏观层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对象国社会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不仅包括所学外语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运用)、语用能力(具体语境中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理解、评价、整合已有语言知识技能并用其有效加工对象国社会文化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讲,社会文化能力包括: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理性的洞察力和感情的移情能力;对所接受的文化信息有理性批判的能力;将目的语的文化信息和已知文化图示相融合,对目的语文化的精神财富真正地摄取、消化、吸收。这些诠释社会文化能力的重要内涵对非通用语教学有着显著的教学指导意义。
例如:在笔者所教授的 “孟加拉语高级阅读”课上既有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简化的精缩版故事性的课文,也有印度古典名作《沙恭达罗》的精缩版散文性的课文。类似这样的课文都是在近年来非通用语教学改革中为了更好适应文化导入教学的需要而新添的教学内容。让孟加拉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孟加拉语文化(从历史渊源来讲,孟加拉文化很大程度上隶属于印度文化体系)伟大的人文成就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罗摩衍那”的故事中看到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语文化成为心目中的英雄,体会到了印度教神话人物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尊严、荣耀,了解到印度教孟加拉族文化价值观中所弘扬的美德,所坚持的情怀。“沙恭达罗”的故事中,学生们调动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绪去看沙恭达罗这位静修林美女的形象,感受印度教文化对美的定义和诠释,在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悲欢离合的爱情中体会印度教文化对因果业力的理解。当然,在孟加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还必须注意到孟加拉文化既体现在以印度教文化为中心的印度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也体现在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流的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群体中,两个文化群体同为孟加拉族人,但由于的不同,二者的文化是迥异的。总之,只有学习、体悟、吸纳了目的语文化的精神内涵,把握其价值观念体系,学生才能够设身处地了解目的语对象国民族的精神世界,视其所视、感其所感,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非通用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
文化适应力是非通用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姆斯(D.Hymes)首先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指出“交际能力”的四个评判标准是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可能性就是外语教师经常强调的语言正确性,即语法、语音、词汇上看是否正确。而可行性、适宜性、实际操作性本质是指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在孟加拉语的日常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大一、大二时的孟加拉语的语音、语法基础都很不错,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大三,早期形成的语言学习优势就开始走下坡路。他们会造出一些形式上符合语法规则,但一说出来就会让孟加拉人很难理解的句子;或是分不清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写出语用不得体的小作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会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信息差异和词语的某些层面意义的差异感到费解,从而影响他们的交际表达。例如:孟加拉语单词 “???????”这个词的意义为“放弃”,但是这个词不能用在所有需表达“放弃”的句中。原因是“???????”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孟加拉文化内涵。它原指在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西孟加拉邦,人们在庆祝杜尔迦女神节的最后一天将隆重祭拜后的装饰华美的杜尔迦女神神像投入河中的仪式。“???????”这个词所指的“放弃”,绝非世俗意义中的各种放弃,而是饱含深刻的印度教宗教内涵,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宗教意味。在孟加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和理解孟加拉语的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此外,也要让学生习得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掌握把孟加拉语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文化相联结起来所应遵守的语用规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文化适应力,能够与孟加拉人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前面所述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际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即在跨文化交流和汲取外族文化时具备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能够有效地洞察外族文化现实,有良好的评价能力,避免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较好地抵抗文化适应,形成自然的整合能力。如果一名外语学习者只有语言能力,而没有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那么他还没能真正地入门;如果他只具备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缺乏在外族文化信息中扬弃贯通的能力,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个完美的语言模仿者。只有三者兼备的学习者,才能有效地加工和汲取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将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自身的人格中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使人格向更加健康、丰富、完整的方向发展。
孟加拉语专业教学在当前的非通用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案例性。尽管孟加拉语属于非通用语种,但全世界约有2.4亿人以孟加拉语为母语,其使用人口数超过了不少所谓的“大语种”。孟加拉民族涌现出像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阿马蒂亚・森、・尤努斯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的世界级文化精英,孟加拉文化(包括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文化与孟加拉国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瞩目的人文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加拉语属于语言文化高度发达的“小语种”。目前,像孟加拉语这样的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处于语境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条件相对受限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客观现实原因,像很多其他非通用语种一样,孟加拉语本科教育的教学战略和体系有待全面的规划。在科学规划本科教学的进程中,由于理论认知的不足和办学条件的局限,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系统的定位,导致长期以来非通用语教育在课程规划设置和教学研究方面对文化教学缺乏自觉性和系统性。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外语工作者而言,他们不仅要成为具备深厚的语言基础的人才,还要成为精通对象国民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内蕴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这是新时代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在综合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有鉴于此,非通用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将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教学意义。
全球化浪潮卷席世界的今天,全球化的内涵不限于经济层面,而是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文化领域,其文化内涵日益凸显。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多姿多彩,文化无优劣之分,无高低贵贱之分。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各种文明、文化既相互区分、冲突,又相互沟通、融合,由此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的全球化进程中,植根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力量焕发着生机和力量,成为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和精神后盾。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外语语言文化的教育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流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外民族文化输入和本民族文化重构将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结合,中国将能够在与各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发掘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有鉴于此,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将具有时代性的战略意义。
对于高校非通用语教育者而言,如何培养出适应21世纪国家文化对外传播战略需要的优秀外语人才,让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也让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精粹为我所知、为我所用,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实现民族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全球趋势中,非通用语的教育者应当坚持非通用语的学科定位和内涵发展,在语言教育中科学导入文化教学,造就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水平出众、通晓国际规则的非通用语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文化教学的准确定位和恰当导入,将使非通用语教学事业真正服务于国家的战略亟需,使一代又一代的非通用语人才更好地承担“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理解中国”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的文化导入问题. [J].外语界, 1996(1).
[2]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3]高一虹.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跨文化意识 敏感度 现状 培养方法
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加大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对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同样重视文化的学习,因为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得体和正确地运用目标语才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Hanvey(1979)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贾连庆,2008:30)。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对比,对与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的敏感程度。语言和文化互为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建立这种对英语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二、对跨文化意识敏感度的调查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达到更深、更全面地了解目标语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语言学习者才能自觉自主地把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才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语言,使跨文化交际能顺利进行。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笔者对121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三种结论:(1)认为偶尔有跨文化意识,并希望去培养的占50%;(2)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占18%;(3)基本没有跨文化意识的占32%。
从以上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只占了一小部分,因此,为了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的形势下,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而应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这已被普遍认同,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显出其必要性。
首先,已有的跨文化交际事例告诉我们“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要更难以接受,文化因素直接关系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成败,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其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包括语言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能在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正确应用语言。
再次,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之间的对比,即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对比。这个过程对跨文化知识敏感度的培养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间的理解意识,做到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互动。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主要于英语课堂中进行,因此,我们从课堂内容、课堂组织、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从课堂内容来看,主要在于对课本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就是很好的文化传输的中介。首先,文化的输入可以从词汇开始,语言反映着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词汇中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比如,英国是岛国,很多表达法都与海有关;“喜鹊”在汉语中被视为美好的事物,但在英语中却指爱说闲话的人。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本身意识的同时,也应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含义;同时,教师可以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讲解单词中的文化涵义,例如,trivial(不重要的,琐碎的,平凡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两种说法:①由“合三条路的地方”变成“各方向的聚集之处”“各处都有的”“平凡的”。②集合三条路的岔口,是购物回来的女性必定会合而谈天的地方,而她们的谈话内容大多“很无聊”,由此而引出此词义;barbarian(野蛮人,蛮族),当时自恃文明甚高的希腊人轻视希腊语以外的各种语言,认为外国语的发音听起来只有“bar-bar”,因此称那些外国人为barbaros(外国的,无知的,粗野的),其拉丁文是barbarus,演变成英文则是barbarous,barbarian。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章节所涉及的英美文化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就描述了美国人对时间的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内容,比如中美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以及对时间的灵活性的差异,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同时添加一些其他国家在时间上所持有的价值观,并与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跨文化交际奠定认知上的基础,使之遵从于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提出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贾连庆,30)。
2.课堂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作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比如,关于风俗习惯、社交礼仪、人文、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有在英美国家生活经历的教师请入课堂,这些亲身经历的讲述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美文化,同时在师生间展开关于文化对比的讨论,这对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及跨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不能忽略非言语交际信息的重要性,比如,体态语、面部表情等的涵义。
3.丰富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设定一定的语境,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餐厅、机场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角色扮演的口语练习,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及各种表达法、文化知识等应用到实际中,这能让学生在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使交流能恰当和得体地进行。除此之外,英语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对文化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手段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喜福会》、《刮痧》等。这些影片能给学生呈现出生动真实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度,加深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MSN等媒介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更多的海外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5.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也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了对本族语文化的输入与理解,只有全面和深入掌握自身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目标与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地找出差异,逐步培养文化对比的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跨文化意识的建立是第一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辅助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适当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课堂活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uo-Ming,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 Inc.,2005.
[2]曹冬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116-118.
[3]冯冬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
[4]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贾连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0-31.
[论文摘要]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当前高职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语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使用日常用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尤为关键。
一、概述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的时候同一句英文却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所以在交际的时候我们必须根据说话人的文化背景分析出他所表达的意思。可见文化意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文化交际的流畅性,更能促进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所以在英文教学中增加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相当有必要的,语言好比是走路的脚,文化好比是眼睛,只有当眼睛选择好了路再迈出脚开始出发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地,可见要达到交际语的应用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现代新课程提出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渗透各国文化学习,一般在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语境。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高职的英语教学就是以这为目标。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将语言交际能力使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强,积极性不高,在语言的学习方面学习效果方面很一般,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就更加不重视。所以离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目的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和方式
要改变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习现状,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和更新,创造文化学习环境。力求达到高职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的目标。
(一)营造文化意识氛围。
在学校的课内课外大量的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在课堂上老师前期尽量使用英文教学,后期实现全英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潜移默化的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创造英语情景对话话题,让学生使用英文自由的谈论,增加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练习机会,老师也可以时不时的加入到某一对话中,增加其中的趣味性,提高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使用英文的电影话剧等影像资料将多元化的文化生动的展现至学生面前。学校为学生订阅英文报纸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外的一些观点以便了解思维方式,一方面又能阅读到不通形式的文章,对写作的能力有所提高。学校利用广播播放英文的歌曲让学生走入校园时就能够感觉到浓厚的英语环境。
(二)转变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文化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就首先意识到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断的校正和改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必须加强自己的跨文化修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只有想法,没有知识储备是不行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接触多元文化,教学中涉及跨文化背景知识时,有足够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将其纳入教学范畴,成功地驾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三)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加强英语文化教学内容。
在教材选择方面,首先应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职业英语,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在考虑到其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其岗位特点。在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大量增加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突出交际性原则,并且设计应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
(四)强化英语专业词汇的“文化意识教学”。
所谓“文化意识教学”就是在学习某个专业单词时,将与这个单词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将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入课堂,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帮助学生理解、再现和记忆单词。教师除了通过教学形式的新颖与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来吸引学生之外,还可以采用单词的“文化教学”策略,通过“同化”与“顺应”使学生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我国的大多数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的教学基础是简单的将商务和英语简单的分开,认为只要懂得商务知识,再使用英语将其翻译出来与之进行交际就能够畅快,就能顺利的进行商务活动。但缺乏文化意识的交际往往会产生误解和冲突,有甚者导致合作业务的失败,影响日后的商务往来合作。因此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
论文摘要: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和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在调查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敏感度程度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及途径。
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加大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对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同样重视文化的学习,因为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得体和正确地运用目标语才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hanvey(1979)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贾连庆,2008:30)。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对比,对与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的敏感程度。语言和文化互为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建立这种对英语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二、对跨文化意识敏感度的调查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达到更深、更全面地了解目标语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语言学习者才能自觉自主地把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才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语言,使跨文化交际能顺利进行。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笔者对121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三种结论:(1)认为偶尔有跨文化意识,并希望去培养的占50%;(2)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占18%;(3)基本没有跨文化意识的占32%。
从以上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只占了一小部分,因此,为了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的形势下,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而应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这已被普遍认同,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显出其必要性。
首先,已有的跨文化交际事例告诉我们“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要更难以接受,文化因素直接关系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成败,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其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包括语言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能在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正确应用语言。
再次,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之间的对比,即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对比。这个过程对跨文化知识敏感度的培养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间的理解意识,做到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互动。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主要于英语课堂中进行,因此,我们从课堂内容、课堂组织、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从课堂内容来看,主要在于对课本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就是很好的文化传输的中介。首先,文化的输入可以从词汇开始,语言反映着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词汇中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比如,英国是岛国,很多表达法都与海有关;“喜鹊”在汉语中被视为美好的事物,但在英语中却指爱说闲话的人。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本身意识的同时,也应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含义;同时,教师可以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讲解单词中的文化涵义,例如,trivial(不重要的,琐碎的,平凡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两种说法:①由“合三条路的地方”变成“各方向的聚集之处”“各处都有的”“平凡的”。②集合三条路的岔口,是购物回来的女性必定会合而谈天的地方,而她们的谈话内容大多“很无聊”,由此而引出此词义;barbarian(野蛮人,蛮族),当时自恃文明甚高的希腊人轻视希腊语以外的各种语言,认为外国语的发音听起来只有“bar-bar”,因此称那些外国人为barbaros(外国的,无知的,粗野的),其拉丁文是barbarus,演变成英文则是barbarous,barbarian。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章节所涉及的英美文化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就描述了美国人对时间的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内容,比如中美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以及对时间的灵活性的差异,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同时添加一些其他国家在时间上所持有的价值观,并与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跨文化交际奠定认知上的基础,使之遵从于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提出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贾连庆,30)。
2.课堂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作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比如,关于风俗习惯、社交礼仪、人文、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有在英美国家生活经历的教师请入课堂,这些亲身经历的讲述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美文化,同时在师生间展开关于文化对比的讨论,这对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及跨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不能忽略非言语交际信息的重要性,比如,体态语、面部表情等的涵义。
3.丰富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设定一定的语境,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餐厅、机场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角色扮演的口语练习,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及各种表达法、文化知识等应用到实际中,这能让学生在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使交流能恰当和得体地进行。除此之外,英语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对文化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手段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喜福会》、《刮痧》等。这些影片能给学生呈现出生动真实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度,加深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msn等媒介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更多的海外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5.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也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了对本族语文化的输入与理解,只有全面和深入掌握自身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目标与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地找出差异,逐步培养文化对比的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跨文化意识的建立是第一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辅助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适当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课堂活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uo-ming,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 inc.,2005.
[2]曹冬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116-118.
[3]冯冬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
[4]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贾连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0-3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160-01
大学英语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2007)。根据海姆斯(Hymes)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然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低于语言能力,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多是因为语用能力差、不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甚至交际过程违反对方的社会规则,导致交际、商谈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目前关于跨文化意识研究的文章中关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比较认同的是汉威(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很多文章因此把跨文化意识等同于跨文化认知,这有失偏颇。如果说汉威(Hanvey)提出跨文化意识有认知的层面,那就是前三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绝非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文化理解。
而且根据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跨文化意识不仅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还包括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里所说的自觉性已经上升到意志的层次。
关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及方法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杨策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笔者对驻保定市五所的高校的二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二百份,收回二百份,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4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160名。二百名调查对象中有55人经过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的学习。试卷中的问题是根据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测试内容主要分布如下:
为了解未参与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组A未选)与参与过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本科生(组B已选)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将这两组的成绩进行分别统计,为了解哪一测试类别的具体信息我们对所有学生的成绩逐一进行统计,所得结果为:未参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145人的总成绩显著低于参加过选修课程的学生,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实践与交际文化这三类题目的统计数据对比如下:
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偏低,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大学外语课堂中, 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传授, 但不够深入, 形式单一; 大学生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这些困难与缺乏文化意识紧密相关。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1.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意识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关键。在本科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以文化导入的方式对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内容浅显及方法单一,学生对文化教学内容重视不足,文化敏感性差等等原因使文化导入成为文化教学的短板。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充文化知识,丰富教学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资源是学生在文化环境下进行学习,鼓励英语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师实地考察,体验不同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大英语文化课程开设力度
鼓励教师交叉辅导公共课和选修课,在上面的调查分析中,公共课教材很好地贯彻了英语教学的思路,但跨文化知识内容欠丰富。因此,教务教学部门应该增加这些涉及跨文化知识课程的开设次数,让教师有足够的课时讲授跨文化知识,非专业本科生有更过的机会和时间接触和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另外,由于英语公共课和选修课教材跨文化知识内容不同,两者互为补充。有利于促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教师引导学生加强文化实践
仅通过文化导入和教学方法改进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沉浸在某种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人能很快掌握此种语言,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切实为己所用。文化知识的导入后,让学生在真实交际场景中,如课下多与外教交流,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才是最佳途径。对于无法经常接触到外国人的情况教师应该创造多途径让学生模仿对话, 还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与说英语国家的人进行联系等,达到在交际中学文化在实践中增长能力的目的学生自身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获得并体验异国文化的机会。
4.利用多媒体资源了解英美文化礼俗、历史和风土人情
多媒体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文化语言环境,通过多媒体资源将文化生活真实呈现给学生,使其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英美文化。此外,课外阅读增进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邀请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专题报告,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86-91.
[2]窦卫霖.跨文化交际基础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摘要: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学习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借鉴ISEC 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探讨了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 :教学改革;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
众多高校将“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列入教学大纲。然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本文以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本校开展的ISEC 项目(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的特点、经验和优势,探讨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一、会计学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为高等院校非会计学专业,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根据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有着重要的区别。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为了将来从事会计工作,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利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会计,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并能熟练地运用各项会计政策和阅读会计报表,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会计信息从事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对于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应定位于,从培养“如何做会计”转向培养“如何用会计”,非会计专业学生没有必要埋头于繁琐复杂的账务处理,更没有必要精通会计学的所有细枝末节。需要掌握的是“如何运用财务报表”的技能,而不是“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的技能。因此,本课程以“如何运用财务报表”为主线,使学生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
二、教学模式的改进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是国内本科高校与部分美国高校联合开展的学分互认教育。ISEC 项目的教学课程教学以开放、互动、批判式教学为指导。教与学的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是联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通过教师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被调动、提升和挖掘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教学课程的设计、学习气氛的营造、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推进、问题的深入挖掘到最后问题的解决。科学的推理加上人性化的课题设计,互动中的思维碰撞、到不确定因素的排除筛选、最终落实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这样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问题的挖掘和探索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撰写教学大纲外,还必须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形式与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在课外,要求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创造。提倡研究型和探究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启发、引导、激励和评价的作用。我国本科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授为主,不太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参与。鉴于此,笔者借鉴ISEC 项目的理念、标准及要求,在会计学教学中对以下方面加以了改进。
1.突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引领作用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包括教师的授课目的、学生通过学习课程的收获、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望、课业的设计和考核形式、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如何评定学生成绩。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明确知道这门课是干什么的、需要先修什么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你能学到什么知识、得到什么能力、每一堂课是如何安排的、要如何评价你的学习。学生在课程开始时便获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清晰、明确获知本课程的教学安排,避免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等待状态,便于其主动学习。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我国众多高校都在对传统的“填鸭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改进。本人在会计学教学中针对严格遵循老师安排课本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组织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讨论极少、注重集体想法、忽视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被动、动手能力差等方面进行改进。根据学生的需求授课的方式方法进行灵活调整,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常态化、灵活性强,注重小组讨论,尊重个体意见和想法,注重差别性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集中指导、游戏教学、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查阅文献写综述等,着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系统分析,可持续学习能力。
三、学生考核模式的改进
ISEC 课程教学要求学习评价采用丰富多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过程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转变了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他主性、被动性和依赖性;评价任务容易达到预期效果;转变了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的特点,重视学生在学习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功能;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本人在学生考核模式中借鉴了ISEC 评价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学习效果评价包含的主要内容
阅读书目。要求每名学生的阅读任务,图书2 册以上;任务型教学成绩(课外调查、课堂合作演示、辩论演讲、写作比赛、实验、设计、模型制作等)每学期至少一次;课业:小论文、研究报告。每学期至少两次,其中一次为小组合作完成。至少包含课程名称(编码)、课业描述、课业格式要求、字数要求、截止日期、提交方式、评分标准等;课后基础知识小测验、期中考试;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出勤、课堂互动表现等;学期末考试:学期末考试成绩不超过40%。
2.评价方法
广泛开展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三类方法对项目学生学习各环节进行评价。为了保证学生对个人学习信息的知情权,不以任何形式公布成绩。
四、结论
本文通过借鉴ISEC 项目并结合课程实践探讨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通过改革,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学和监督学生的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改革,将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变为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改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贺欣.澳大利亚本科教学模式启示--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2]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J].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2):48-50.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以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非遗第一大国”。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首届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探讨了非遗文化与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非遗传承”作了特别诠释———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换句话说,“正规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由此将推广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传、师生传、生生传、代代传。高等院校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全新阵地。笔者以“非遗”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有1066篇。以“非遗”和“高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同样的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在学术领域,徐建锋(2014)开展了“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徐红日(2014)在《非遗高等教育传承过渡性研究》一文中,对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乔海燕(2015)开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研究”、杨燕妙(2015)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等,对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李欢(2014)、马丽华(2015)则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非遗的传承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2017)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他们以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发挥非遗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责无旁贷。过去,民间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大众化推广,有的非遗传承人面临断层。优秀的非遗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大众推广、社会知晓。高职教育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定是积极有效的补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蕴和科研优势的高职院校环境适合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遗相关的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时,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科学整合进来,进而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解读非遗文化资源必须结合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和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科学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例如,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经济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推进专业建设;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打造高职生态校园,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创建非遗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承担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一方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