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竞技体育的产生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6: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竞技体育的产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竞技体育的产生

第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67-02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当今产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遍和成熟,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大多也是依靠产业集群效应而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的。

1982年,义乌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商品市场,从而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先行之利,产生先发效应。围绕着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义乌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小商品为主体的专业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生产基地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众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化生产的典型,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雏形。学术界以各时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依据,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条件促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市场需求拉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外商投资推动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

从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辽宁、山东、江浙以及广东地区,而且这些地区有着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发展起来了,典型的集群如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产业集群,浙江省的温州电器和皮鞋、义乌小商品、海宁布艺、宁波袜子、平湖服装等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并且主要属于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这样的集群发展势头近年来出现了“升温”态势,例如成都高新区2012年通过《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5年打造2 000亿移动互联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具有的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的优势逐步由区位优势转向产业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也进而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效应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多帮助的,因为集群化带来的整体攻击力,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单体资源投入,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和实现快速创新,对于战略规划在主业上做精做强的企业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1.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区位产业优势,就会产生对资源的集聚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科研机构、国内外投资者就会向集群区域聚集。当前,跨国公司考察投资环境时不仅关注优惠政策,而且更为重视当地的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集聚效应体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规律,资源的集聚又将进一步强化该优势产业,并形成该产业的基地地位。有资料表明:新的竞争格局将是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利用产业集群,可以集聚资源优势,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多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是环境成本降低,集群内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产品转移费用,并实现公共设施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信息成本降低,集群内形成了功能发达且完善的专业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集群内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三是配套成本降低,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经营,集群内各个专业化企业处于同一区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和人才招聘成本;四是交易成本降低。从这几方面降低了费用、成本,就必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敏捷制造,加大企业产品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顾客对提品或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集群产品一般具有技术的可分性,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着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这种技术的可分性,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金要求,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又为集群产品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使集群能够以较低的转换成本和较短的转换时间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加大了整个集群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4.激发创新优势,保持企业的长久竞争力。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体系。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相互竞争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刺激企业不懈地致力于创新。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创新都会给其他企业产生压力。同时,在集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各企业基础条件类似,压力与机会并存,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依靠旨在差别化的创新,创新就在集群体内的这种机制下得以迅速扩散,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竞争力。

第2篇

【文章摘要】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规模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及生均成本的实证分析,对高职教育生产中的规模经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职教育;规模经济;生均成本

1 教育规模经济

教育规模经济的理论主要来自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英国人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过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提出了关于规模经济问题。根据分析,在生产技术、组织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的投入,就会有一定的产出。通常,成本被用来表示投入的值。当生产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规模经济;反之,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规模不经济。

国内对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闵维方、丁小浩等人为代表的北京大学课题组开始对高等学校规模经济和效益进行研究。闵维方分析自1980到1988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是依据外延模式发展的,内部效率并无提高,并认为高等学校的合理规模为4000人;2000年,丁小浩在姜力争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等五省高校调查数据分析后,认为我国高校适度规模为8300人左右,并提出学校规模包括院系规模和专业规模都是影响成本行为和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2003年,徐建培对我国70多所地方师范本科院校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已逐渐由规模经济过渡为规模不经济,提出过分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并非一种理性的选择。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规模经济现象,即如果学校规模适度,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可以达到理想的利用效率,带来更高水平的教育产出。

2 高职教育规模经济实证分析

2.1 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总量的实证分析

教育资源投入以学生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学生成本总额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反之,便是教育规模不经济。

根据对NTFZ学院2003-2012年教育成本的转换计算结果,对学院的教育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和图1数据显示,NTFZ学院2003-2008年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在2008年达到最高点10785人,这也正是我国高职教育快速扩张时期,其间教育成本总额也随之逐年大幅度增长,且其增长率相对略高于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2008年除外,该年学院由于迎评创建,各方面都大幅增加了资源的投入与耗费),主要是因为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逐渐增加,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充,业务范围扩大,日常公共费用开支增加;同时各种教学设施的更新和办公条件的改善,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2009年起,在校学生人数逐年缓慢减少,教育成本总额也表现为以回落为主的变动趋势(除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的比例仍然均低于学生成本总额增长的比例,且差异幅度相当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教育规模不经济现象。

2.2 生均成本的实证分析

生均成本是指平均每个学生分摊的教育成本,在数量上等于总成本除以在校学生总数,它是评价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教育规模经济的标准之一。

根据成本习性分类,教育成本也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其中的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等)总额在一定的学生规模范围内是相对固定不变的,生均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与在校学生人数成反比例的变化关系,从而表现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生均教育成本应该呈下降趋势。

NTFZ学院2003-2012年生均成本情况如下表:

表2和图2数据显示,NTFZ学院十年间的生均培养教育成本总体上也呈连续递增趋势,表明学院2003-2012年对每位学生平均投入和耗费的教育资源也是不断增加的。一般企业的经营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即当企业的经营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效益。作为特殊产业的教育应该也不例外。从2003-2012年NTFZ学院生均教育成本变化趋势看,没有明显体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即: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生均成本不仅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与总成本变化趋势相同,均以上升为主,表明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而衍生了不经济的缺陷。

3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不断上升趋势的因素分析

导致高职院校生均教育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为了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强调增加学生的体验机会,增加学生对知识创新方法与过程的掌握,重视学生主体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这些相关改革势必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与耗费,从而增加生均教育成本。

3.2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操作环节,对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更高,要求各类教学实验实训的仪器设备要不断改善,需要更多的物力资源的投入和耗费。

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耗费必然有所增加。

3.4 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生源质量、专业特点、教学方法、教师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及物价上涨等诸多因素也会从各方面导致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不断上升。

3.5 投入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一定的浪费或配置不合理现象。

3.6 片面追求招生人数的扩大,无法实现适度规模。

4 结论与思考

4.1 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成本的最小化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总是希望将同类同质产品的成本降得越低越好,这样其竞争力就越强,利润和效益也就可能越高。但是作为非营利性机构,高职院校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则不以盈利为目的。高职教育首先应该是公益事业,投资高职教育首先要为公益事业作贡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有一定区间限制的,生均成本过高,说明学校在资金利用上存在一定的浪费或不合理,生均成本过低则说明资金投入不足,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今后的发展后劲。在“最小化成本”的驱动下,容易导致高职教育质量的丧失和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高职教育与其社会职责相悖,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可能给整个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成本的最小化,而是要以适量的成本来实现其教育目标,即以适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合格的专门人才。

4.2 只有适度规模的高职院校才能获得规模效益

高职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适当的利用。同时,规模经济的产生必须在规模扩大后不致衍生不经济缺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因此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能否形成基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高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高职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三是高职教育规模扩大但不衍生不经济缺陷。规模太小,不能充分和适当地运用高职教育资源,使得生均教育成本偏高导致不经济后果;而规模过大,又会衍生人际关系冷漠和行政僵化等不经济现象,只有适度规模的高职院校才能获得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蒋鸣和.教育成本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3]蒋佐斌;常凤玲.高等学校的规模经济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01期

【作者简介】

第3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经济增长点 制约因素 措施

体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颇为迅速,体育产业将同旅游业、影视业和网络一起,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体育用品行业工业总产值以每年500亿元的速度增长,健身商品占商场总额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在这样的浪潮下,吉林省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之中。虽然吉林省体育产业的总量和发展水平与南方发达的省市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体育服务业,经营规模和质量层次与发达的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但就吉林省体育行业具有存量资产、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以及资本增值效率等发展趋势来看,体育产业已成为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体育产业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出来。体育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新产业的巨大魅力。体育产业的迅速崛起也引起吉林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作为区域性的大众滑雪、漂流、观光等体育旅游项目的呈现蓬勃发展的势态。只有在客观分析体育产业发展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找到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对策与途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及图书馆查阅关于体育产业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访谈法

通过对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吉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观念、思路、社会效益等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产业及体育产业结构的界定

(1)体育产业的界定

体育产业是社会各部门开展的与体育有关的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总和。即体育产业不仅包括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各部门,还包括提供有形体育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延伸产业和体育边缘产业四部分。体育本体产业是以体育自身特性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如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咨询培训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等,是产业的部门群。体育相关产业是以体育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如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场地服务业等,是一种产业链。体育延伸产业是在体育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如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体育信息传播、体育保险、体育金融、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体育经纪等,是一种行业网络。体育边缘产业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本体产业的效益而提供综合服务的部门,如为使观众更好地享受竞技体育表演而提供的饮食、住宿、纪念品等,与体育本体产业密切相关。

(2)体育产业结构的界定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体育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体育产业内部的构成以及各部门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会使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保持平衡发展,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因此在发展体育产业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体育产业结构,确立体育产业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部门应按怎样的序列和比例发展,以便发挥它们最佳的结构效益。理想的体育产业的结构模式是由体育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外延产业三个产业结构组合而成的协调发展体系。

2.制约吉林省体育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主要因素

当前吉林省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需求的增大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并将其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来培养,是吉林省宏观经济发展应该纳入的战略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吉林省地处祖国东北部,深受产业结构、消费市场、气候、地理条件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培养体育产业作为吉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制约因素的限制。

(1)体育产业发展认识不够,优惠政策与市场法规缺乏

地方政府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把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工作摆到重要的发展位置,对体育产业的理解和认识不全面,政府部门对于体育设施基本上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目的大多不是为了经营、赢利,在体育产业化、社会化之后,一些政府投资的体育健身设施也参与赢利性的经营活动。忽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对体育产业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没有相关的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市场的繁荣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扶植,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培育、引导和宣传。

(2)体育产业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规范的行业管理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当前吉林省正处于标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要在产业结构中有明显的提升速度,并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整体上来说还很有限。吉林省体育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在发展中自身仍存在许多问题。同样吉林省体育产业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行业管理标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未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这将严重妨碍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主体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资料表明,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体育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大都在2%左右。还有待探索。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逐步成为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生活需求。但就全省总体而言,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以长春、吉林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快速增长带,而其它地区发展则起步较晚,还存在产业规模小、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4)体育产业发展目标短浅,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来运作。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体育经济院校,只是个别院校设立了体育经济专业,不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后续力量;现有的经营管理人员中,一些人的管理知识老化,急需更新或补充体育经济管理的新知识。许多单位对体育产业的理解和对体育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出租门面、地皮、办培训班等低层次的利用上。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培育体育产业作为吉林省经济增长点的措施

发展体育产业最显著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人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开支每增加1%,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5%,因此,对增加当地财富和经济收入来说,确实不应忽视。

(1)制定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省各级部门要提高对体育产业的认识,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吉林省经济发展规划,并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实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健全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充实人员队伍,强化体育行政管理职能,确保体育事业经费足额到位并逐年有所增加,组织协调好涉及各有关部门的体育工作和各项大型体育活动,及时研究解决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切实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通过制定差别税率和减免税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项目、体育用品项目、体育竞赛表演项目和新型体育服务项目等。

(2)加快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重点突出,多点开花

根据吉林省体育产业实际发展的水平,现阶段应全面发展和完善相关的体育专业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重点由传统的体育用品进口转向体育用品制造和体育服务业。创造有代表性体育冰雪产品的品牌,建立若干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根据区域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有选择地培育大众化体育消费市场,实现体育产业与支柱产业结构的相适应转变。

(3)大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

我国体育产业不仅要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还要适应加入WTO后与外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但由于人才队伍培养的滞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产业要想最终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如果其中缺少了现代体育人才则是难以想像的。体育产业部门缺乏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将必然形成管理方式落后、经营内容简单、经营理念陈旧的尴尬局面。现代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体育运动技术,而且要掌握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还要熟悉相关的国内外的法律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人才,是体育产业搞活、发展的必要保障。

(4)多元并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根据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体育经济政策。投资体制应变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吸引外资等方式并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加快发展吉林省的资本市场,同时,政府应积极帮助并扶植发展中小型体育设施,在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5)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业

运用市场机制做好信息服务,加强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员、体育经纪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满足群众对提高运动技能和掌握体育健身知识的需求,增强人民的健康消费意识。规划期间,积极开展对国内外体育产业的调查研究,为省内企业提供项目咨询和指导,提高体育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认真执行国家体育彩票发行政策,加强对体育彩票发行工作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促使体育彩票的发行科学化、制度化,使体育彩票收入成为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的开展及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资金。

(6)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加快体育产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开发、引进新型体育服务项目,对新型体育服务项目适当减免各种税费,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在体育服务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对群众的开放程度,努力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体制。积极申请和举办国内、省内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承办,鼓励企业赞助体育活动,借鉴国内外举办商业赛事的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做好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和经营开发工作。公共体育场馆要创造条件,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健身娱乐。各类场馆要按照“以体为主,多业并举”的方针,兼顾训练、竞赛、群众健身娱乐活动和文化、经贸活动,积极开办一些有规模、有效益的体育经营项目,盘活现有体育资产存量。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也应在满足教学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

参考文献:

[1]赵 芳: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科技,2003,2 (24):2~4

[2]周 莉: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02(6)

[3]元 晰: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换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3):232~234

[4]陈林祥 罗普磷: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

[5]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6]陈玉清 李汉超: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第4篇

【关键词】规训 情感环境 物理环境

第一章 情感环境

成人设定了学校的基调,确定它是一个充满关爱的集体还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集体。“获得一种集体感,需要让儿童体验到他们是一个更大的群体的一部分,自己与集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在彼此关心与合作中获益”。作为一个充满关心的集体中的一员,儿童需要有判断力、敏锐、自控以及拥有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尽管班集体支持理论学习,但是教孩子懂得关心友爱可能是我们学校最重要的使命。

1.1关系

一般来说,关系式建立集体和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班级内存在多种关系: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儿童家庭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对建立和创设一个支持儿童社会性、情感以及智力发展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1师幼关系

怎样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你要了解他们。有很多的方法可用:如,你可以再游戏中追踪一个儿童,听儿童们谈论他们的兴趣与经验,与他们拥抱并举手击掌,牵一个孩子的手,在吃点心时或午餐时间交谈,接受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与孩子交往,和与同龄人交朋友有很多共同之处。关系式建立在分享、关心、关注与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与儿童分享一些你的私生活,将有助于关系的建立:如展示你的家人或宠物的照片,谈论你的周末活动;在谈论孩子们的经验时,也谈谈你的相关经验等等。儿童能分辨成人是否想与他们在一起,也能够分辨你是否真正关注他们:身体在教室不等于心在教室。教师常常太忙,只是假装关注儿童。尽管我们知道借口和其他欺骗都会破坏关系,但是成人也常常因对孩子不诚实而负疚教师常常通过忽视儿童的恐惧与关系来努力保护他们。然而,否定儿童的观察与感受是达不到效果的。有时儿童与其他成人之间有了不愉快的经历,他们就需要某个值得他们信任的人来倾听和关心。其他时候,问题则存在于同伴之间。

1.1.2同伴关系

如果儿童们相处不好,不仅会干扰学习,而且也会影响集体感的获得。有同伴交往困难(不是攻击就是退缩)的儿童,他们是孤单的,而且经常成为其他儿童攻击的对像。当他们陷入社交问题时,儿童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正如我们一直所提到的,帮助儿童学会社会交往技能,对于创设一个和睦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与孩子关系融洽的教是,你是帮助儿童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最佳人士。

怎样帮助儿童与同学建立积极的关系呢?首先,你必须确保儿童有时间互相交流。在教师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儿童常常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二几乎没时间与同伴交往。开放式活动与游戏时间不仅对儿童的学习很重要,同样也为儿童间的深度互动提供了机会。

1.1.3家校关系

与儿童的家庭建立支持性的关系,也是有效早期教育计划的基础。幼儿与他们的家庭关系密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家庭,才能更好地与儿童建立关系,帮助他们学习。

怎样与家庭建立关系呢?家访是一个开始。家访是一个向父母学习的好机会。你可以从孩子受教育的经验中发现父母的期望是什么,同时你也能得到有关孩子的特殊信息。例如,知道孩子家中宠物的名字和他最喜欢的家庭活动,这些都有助于你与孩子建立私交。你也可以请父母讲孩子的家庭生活照带到学校,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章 物理环境

你是否调查过房间的颜色和光线,是否会对儿童产生什么影响?你考虑过教室里的装饰会对某些幼儿刺激过多吗?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教室在引导儿童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你是否注意到每个儿童都能够找到尺寸合适的椅子?你有没有考虑过,儿童在学校环境中产生的生理上的不适或情绪上的不适会对其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一个孩子正表现出一种行为问题,一定要从教师里环境中考虑可能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1.1一致性分析

教室的布置是否与教师对儿童的期望一致?最原始的教室总是典型地摆放着桌子和讲台,以使孩子们能听到和看到教师。这样的教师,教师是信息的来源和注意的中心。因此,这与教室安排得有助于儿童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是一致的。相反,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室总是以活动区域的形式加以布置,着常常被称为区角。这样的安排允许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和提供的材料上。座位的安排也允许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着与重视同伴交流想法的计划是一致的。

1.2学习交通模式

儿童在学习区被划分得非常明确的教室里发展得最好,这个教室允许儿童进行各类探索活动。学习区的设计既可能使一切井井有条,也可能是麻烦的源头。如果建构区没有防止他们从中穿过的保护措施,你可以笃定会发生喊叫甚至踢打、彻底毁坏建构作品的事情。如果建构区正好安排在阅读区旁,你可以想象得到安静的阅读会受到建构区发出的噪音干扰。教师应努力规划他们的教师安置。

1.3允许活动

纪律问题常常是由于要求孩子坐的太久而导致的。如果在一天的多数时候都要求幼儿安静地坐着不动,很多幼儿就会感到相当不舒服。你是否发现,自己在一个很长的会议也会坐不住?如果是这样你就会了解,当要求孩子做到时间长的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许可程度时,幼儿所体验到的身体不适的感觉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四处走动。然而,有一些教师却是期望每一个孩子都坐在座位上,直到预定的休息时间才可以放松的地方。有时候孩子会以区洗漱间为理由站起来四处走走,但这常常导致在洗手间的大量嬉戏行为。

总而言之,理解并为孩子提供独处和活动的老师,既为自己省去了很多麻烦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了“调皮捣蛋”。对儿童抱有合理期望并能清晰地表达期望的成人会发现儿童的行为也变得更积极。尊重儿童个体、尊重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文化的成人会培养出一个互相关心的班集体。为孩子提供选择甚至于孩子分享权力的老师会发现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帮助孩子找到友谊、成功以及认可的老师将能帮助孩子更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深圳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总面积11.5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1.74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8亿元)、工业增加值326.7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51.65亿元、出口创汇74.5亿美元、累计实现税收33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出口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做法是:

一是整合规范,依法管理。1996年5月,深圳市政府针对工业园区无序发展、互不相属、各自为政等问题,报国家科技部批准,以科技工业园为基础,整合中国科技开发院、京山民间科技工业村、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深圳国家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性试验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盲目走向理性和规范。1998年,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随后又陆续出台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十五计划”》、《高新技术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有力地保障和促进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凝聚发展合力。为寻求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深圳市从20多个有关委办局抽调了43位专家组成规划班子,对园区的定位、体制、政策、方向、产业、土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谋划,开创出一种开放式管理、三级管理的新模式,即深圳高新区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中断政府各部门的审批链条和程序,不改变政府各部门现有职权管辖范围,不把高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单列;实行三级管理,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方针、政策,管理层(高新办)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服务层(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务。这种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建设发展高新区的合力。

三是建设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技创新源不足的“短板”,深圳高新区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由48所海内外知名院校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万余人,创办企业304家,成果产业化项目236个,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区现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6个、技术中心24个、重点实验室3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由政府兴办的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生物孵化器;由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虚拟大学园创办的院校孵化器;由政府、留学生协会共同兴办的留学生创业园,构建了全国独有的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群,目前在孵企业达600余家,由政府、海内外、民间资本参与的创业投资体系正在为孵化企业提供强大的风险投资支持。完善的创新平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目前,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出自企业。至2006年年底,区内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12804项,其中发明专利9344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比超过50%,一些企业的研发经费超过销售额的10%。完善的创新平台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新区已形成了通讯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医药产业群,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十亿甚至百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四是三态合一,营造和谐的综合发展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深圳高新区很快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营造最优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上来。除了注重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外,始终将创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高度和谐统一的环境作为努力的目标。在建设用地奇缺的情况下,仍把一半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用作自然生态用地,保持了生态环境良好。同时,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人际互动、思想互动与商务互动的交流平台,创建的创新总裁俱乐部已发展会员90余家,每年举办各类沙龙、座谈会、论坛多达18次。

二、广州市花都区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花都区位于广州北部,是珠江三角洲通向中国内地的北大门,原名花县,1993年撤县改为花都市,2000年撤市设区。花都区充分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汽车、空港经济、皮革皮具、珠宝四大产业集群,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广州市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地区之一。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0.3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25.85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96亿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7170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机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2003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落户花都,花都区及时把汽车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确立了“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汽车第一”的“四个第一”发展战略,制定了汽车城总体规划,成立了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的汽车城管委会,全面负责汽车城的开发和管理,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四统一”,有力促进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花都汽车城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预计年产值1000亿元,已完成首期15平方公里的开发,共引进项目123个,投资总额15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优尼冲压、万宝井、日立优喜雅等9家,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个。目前,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100多家。2006年,花都区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大关,达到20.17万辆;汽车工业产值345.13亿元,占比41.79%;零部件产值55.55亿元,同比增长71.15%。其中,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产销达20万辆,产值345亿元,利税136亿元,东风日产27万辆扩能工程、投资30亿元产能36万台的发动机项目、投资3.3亿元的研发中心(日产海外第三个汽车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花都已形成了整车生产、发动机生产、底盘冲压、零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人才聚集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被业界称为“汽车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200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国家火炬计划广州花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二是抓服务,积极打造空港产业集群。花都积极依托和服务白云国际机场,着力发展空港经济。已引进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深圳航空、海南航空广州基地、广州亿太网络通讯工程公司、华钜君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和新加坡新科宇飞机维修项目也即将落户。通过强化服务,空港经济正蓄势待发,将成为花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是抓引导,集群发展皮革皮具产业。皮革皮具产业是花都特有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花都因势利导,改坊设厂、引厂入园、集行成市,实现了产业和市场由点到线到面的“三级跳”。2000年建成了占地780亩的狮岭皮革皮具城。通过“聚凤成群”、招商引资,完成了简单生产到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的转变,形成了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狮岭拥有皮具生产和经销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年产值100亿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皮具生产销售中心和皮具原材料集散地。

四是抓培植,促进珠宝产业集群发展。珠宝产业是花都着力培植的新兴支柱产业。自2002年首家黄金企业落户以来,花都区及时捕捉商机,建立了占地5000亩的珠宝城,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产业开发。目前,珠宝城已吸引香港、台湾、土耳其、波兰、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珠宝生产加工企业86家,知名品牌企业有石头记、阿塔赛、欧陆之星等,珠宝首饰产品产值和出口值年均增长50%以上,预计企业全部投产后,能吸纳3万人就业,年产值达40亿元。珠宝城已成为我国金银珠宝行业最集中、配套服务最完善,集加工、销售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为“中华珠宝之都”,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定为“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

三、启示和思考

深圳、花都与十堰在国家政策扶持、区位条件、发展阶段等方面不可比拟,他们走过的道路以及许多做法,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生搬硬套。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圳、花都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以及积累起来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深思、学习和借鉴。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圳和花都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靠的是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靠的是大胆创新、永不言败的创新精神。在学习考察中,我们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上上下下真正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实在抢抓机遇上、落实在思路创新上,处处抢抓发展机遇,事事搏得发展先机,实现了更高起点上的加快发展、更高水平上的统筹发展。对照深圳、花都,审视十堰,不难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少是叶公好龙,只停留在嘴上,落实不够;定性要求多,定量考核少。是否真正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只须看看发展速度,看看发展后劲,看看发展氛围,看看干部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看看百姓的满意程度,很快就能检验和鉴别真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以事实来检验和鉴别真假。

(二)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无论在深圳还是广州花都,自主创新环境令人折服,自主创新精神令人钦佩,自主创新企业比比皆是,自主创新产品随处可见。特别是深圳,创新是全方位的。深圳有几句典型口号可以印证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梦想有多大,就能做多大;以特别之为,争特区之位。创新已演变为深圳人的自觉行动,内化为深圳的城市精神,转化为深圳最大的优势。十堰在这方面还十分薄弱,创新氛围不浓,创新精神不足,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慢、质量不高,区域创新能力差。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包括政策、投融资、科技中介服务、技术、人力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在内的整套支持服务体系,营造宽松的创业创新氛围,鼓励企业和市民大胆创新、积极创业。特别是要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尽快建立以财政拨款为引导、以风险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辅、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供血功能。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化孵化器,尝试发展虚拟孵化器,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成本和风险。

(三)经济发展要坚持双源并进。深圳、花都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在重视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源性经济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公共资源放在优化发展环境上,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挖掘内源性经济发展潜力,形成了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目前,不管是内源性经济还是外源性经济,十堰都存在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要学习借鉴珠三角地区的先进经验,坚持双源并进。一是要坚持大开放工作思路不动摇,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源性经济。特别是要注重从产业聚集配套、资源配置、服务体系、行政效能等方面,打造综合竞争优势,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要切实做好这次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督办工作,促使资金尽快到位,巩固招商引资活动成果。要建立十堰籍乡友的人脉资源资料数据库,促使小分队招商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平等进入和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壮大内源性经济实力。

第6篇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 生态经济化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29-02

近几年来,面对世界性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我国政府于1994年就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资源丰富的中国,全面提升经济质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资本经营,实现其资本收益的回收,即生态经济化;二是产业经济部门的生态化经营,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输出、大量废弃的低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环境资本收益流失或环境资本经营亏损问题,建立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资源―产品―资源化产品―环境加工―再生资源”的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生态经济增长方式,即产业生态化。

1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内涵

1.1 产业生态化

1.1.1 产业生态的概念

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中,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实现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

1.1.2 产业生态化精髓

产业生态化的精髓是实现产业流程的生态化再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产业经济流的生态化再造,通过建立绿色可持续国民账户,科学评估反映生态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能力、财政运行可持续性、代内平衡与代际平衡等质量经济指标,实现环境资本收益的回收。(2)产业代谢过程的生态化再造,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等方法重建产业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以及资金流动的生态化网络系统,实现系统成本最小化、消费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产业生态实体。(3)产业集群布局的生态化再造,通过资源循环、互补与共生的内在流动规律,实现关联关联产业的生态化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该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创造价值,实现整个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产出。

1.1.3 产业生态化的作用与意义

产业生态化是为了经济走向质量与循环的优先发展道路,而不是狭隘的以保护生态来遏制经济发展,因此这要求以质量经济为最终目标的经济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相互协调。这就是说产业生态化并不是简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而阻碍经济发展,而真正要强调的本质是实现以低耗、优化利用生态原料资源的产业经济系统,强调生态资本货币价值最大化的生态产业经济化系统、重新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这个系统在实现低耗优质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同时,更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资本化经营实践,这种发展系统正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是相一致的,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安全、社会发展的稳定、经济发展优质的循环经济发展系统。

1.2 生态经济化

1.2.1 生态经济化概念

生态经济化就是采用合理经营和适度利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产的真实价值,合理回收环境资产的增值,建立健全绿色会计制度和国民账户体系,真正建立环境资产资本化经营机制,实现环境资产的有机生态循环以及环境资产持续考虑的价值供给和增值(亦即还原环境资产的资本性本质)。

1.2.2 生态经济化本质

生态经济化就是认为:环境是资产,是一种特殊资产。作为资产,它能够通过交易发生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拥有者(企业)带来利益。作为特殊资产,一则体现在它与人力资本并列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典型方式包括:一是通过有形物质转移实现价值或价值增值,如矿产、水、森林、土地以及各种生物等环境资源性资产;二是通过无形生态服务实现其价值或系统网络外部性价值的增值,如区域性生态环境的生态净化、生态舒适度、生态美度等环境功能性资产。尽管这些环境资产有诸多差异性,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传统经济方式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强度的增强,环境资产愈加稀缺和有限,甚至形成环境悲剧。

2研究现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产业生态化”产业经济发展思想,正是因为它与人类生存安全和真正富裕的质量经济的需要相一致,随后,很快就由概念转化为指导产业设计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回顾其早期的研究与实践,“产业生态化”仅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产品和流程的产业设计中,目的是实现产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消费的优化,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随后发展到运用原理革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以此来指导产品和产业过程设计,指导生产和消费赖以存在的经济制度的设计,并指导人们深入分析经济系统中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规律。如同Cantlon的研究结论:将生态原理融入文化和制度革新,融入产业与政治经济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经济中,才是令人满意的、可持续的系统。

3存在问题

显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的制定缺乏一定的标准、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职能部门。(2)没有形成良好的自然生产要素市场。(3)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化和价格扭曲。(4)传统的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方式存在弊端,没有将生态环境的贡献纳入其中。(5)对于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相互融合,仍然存在缺乏成熟完善的措施。

4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相互融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1 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前者是产业过程的变革,后者是生态系统的价值化与货币化。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化和经济化,实现社会的真正富裕。

(1)产业生态化为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2)生态经济化是扫除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障碍的重要手段。当前许多公共资源产权不明,价格扭曲阻碍了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资源无价、低价,因补贴而造成的某些生产资料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等。生态经济化就是通过制定规则,对污染量进行定价,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进行正确评估,从而有效地利用价格效应,进行市场交易。在市场价格效应下,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会激励厂商企业节省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以求利润最大化。

因此,要使我国强大的环境资本成为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稳定、高效率增长的循环动力,就一定要革新高耗、低效的滥用环境资源制度,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以确保资源性资本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

4.2 实现有机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1)制定环境价格。价格是引导行业行为的有力杠杆。我们要根据一定原则对生态环境资源实行定价,以便所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主体都因损害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任何保护环境的产业都能因其恢复和增加了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而得到丰厚的报偿。(2)完善产权制度,提出完整的产业体系政策指导,加强环境立法。产权界定是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许多生态环境资源是可以事实产权界定的,如森林、山林、草原、流域、湖泊等,可将限定用途的使用权交与一定的主体加以产业化经营和管理,并且赋予其不受污染破坏的权利。有的环境要素如大气、海洋等不好进行产权界定,则需要采用立法的方式加以保护。(3)建立一个新的要素市场―― 自然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取这些要素,它们可能造成的外部成本就事先被内部化了。这就势必使企业尽可能节约利用资源,推动产业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经济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有机融合。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生态经济化与产业生态化是一致的。我们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上多下工夫,要在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的进程,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发展的同步。(5)转变观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纳入政绩考核之中。我国在长期加强政府职能以来,认为环境产权公有,甚至认为生态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忽视了它们是人类生存之本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为了政绩、为了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宣传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且将环境保护与经济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结合。(6)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和国民账户体系,利用绿色GDP来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充分体现生态环境资源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量。

5结语

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协调发展,提高经济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从而达到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的资源高效利用、产出经济化与最大化、排放最小化与生态化的循环经济,质量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湖南;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68-02

产业集群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现象,它是一种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形式,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需要,承担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任务,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例如,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加利福尼亚的娱乐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群等。在德国,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等。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业群等。产业集群战略现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 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涵

产业集群指地方企业集群,是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组织,该组织形式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

1.2 基本特征

1.2.1 地域化集聚

这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一个或几个关键性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企业数量的集聚,一方面带来了产品的集聚,实现了生产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还带来了信息、人才甚至是竞争的集聚,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1.2.2 专业化分工

很强的专业化特征是产业集群能够不断成长的重要原因。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的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到专业化的分工里。由于高度专业化分工,大量的劳动力得以就业,不仅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还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1.2.3 社会化协作

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服务性工种从企业内部逐渐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批专门从事服务的企业出现了,专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产业集群发展所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还带动了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馆、娱乐、教育、卫生、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2 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湖南省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了较多的产业集群。但与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比较,湖南产业集群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2.1 集群内部组织体系水平较低,企业间协作和关联度不强

产业集群强调的是规模经济效应,关注的是企业间密切合作的关系。而总体上,湖南省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行业关联度不高,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未形成。纵观湖南省内的一些优势产业集群,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目前能获得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群效应的产业集群寥若晨星,基本上还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处于较低的层次。

2.2 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

湖南省很多产业集群是依托于农村或小城镇发展起来的,这些集群主要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花炮业、陶瓷业、米业、酒业、湘绣业、卡通业、老字号饮食业等。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因此仅仅通过简单的模仿与学习就形成了大量低端路线的产业集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模、资金、人才,企业只能以低成本作为竞争优势,培育不出知名品牌。这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也削弱了小企业的盈利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3 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湖南省的产业集群中,围绕着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配套设施的发展水平亟待增强。很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少集群缺少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当前,产业集群及相关企业最为缺乏的是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和高技能的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

2.4 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根植性较差,市场化程度低

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出现了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外移,则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因此,从产业集群的经验上来看,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业有1/5是成功的,而4/5则是失败的。

2.5 集群内部缺乏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湖南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缺乏诚信机制,而诚信恰恰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资源;产业集群内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人文氛围,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心态,更少于合作。特别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外来企业和人口,阻碍了信息、资源的自由有效的流动和配置。

3 以产业集群促进湖南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点策略

(1)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科学规划以加强产业关联度,形成“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灵活专业化”的本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社会化,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加强产业的关联度,关键是加大扶持龙头产业和企业的力度,从而带动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群,走“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和“小规模、大辐射”的路子。

(2)围绕产业集群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以改变“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的现状技术。研发在产业集群中的支撑作用和在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条件来保证,靠单个企业很难办到。因此,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应携起手来,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实力较强、水平较高、面向整个产业服务的技术研发机构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重点应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集群上,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水平。

(3)认真学结浙江、广东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湖南省产业集群的服务体系。在未来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上,形成以商贸流通为主体,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特征明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中心、融资担保中心、行业协会、商会等,以及与湖南省内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4)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某种程度上讲,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自发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应该是: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社会享受成果。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角色应该是做好服务,保护市场主体,提供园区空间和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集群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

(5)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湖南应加强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31.

第8篇

【关键词】 住院医生; 继续教育; 发展路径; 现状; 问题

【Abstract】 Resident physicians belong to the title in a relatively low-level,but it carries a lot of responsibility,as in the case with the superior guidance of the physician director,conscientiously do his work,and to have a good attitude and consciousness.Patients with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managing their own jurisdiction,to attend the morning meeting on time,strict shift timing summarize clinical pliance work shift system,good writing shift,and strictly enforce the duty system.In addition,for purposes of residency must als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continuing education,learning new technologies,research,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ad the relevant papers,to further enrich themselves,but also to better serve patients,improve themselves,commentary titles,etc.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However,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the more grass-roots hospitals,for each area are scattered by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s,they effectives as a hospital,if we constantly improve ourselve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to the masses of people.However,China’s grass-roots hospital doctors continuing education status quo is not optimistic,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therefore an urgent needs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development path.Author of the literature and own practice,doctors from the hospital and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current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to credit mode,resource sharing system, all system and case discussion meeting system and other system-based approach,and hope some related work reference.

【Key words】 Resid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th; The status quo; The problem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5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1.044

医师职称包括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四种,住院医生作为属于初级职称[1],也叫做“住院医”,主要责任在于完成基本医疗工作,比如收治患者、记录病程、按照上级医师指导开局医嘱、实施某些基本的临床操作等[2-5]。住院医生属于医师职称中比较低级的一种,但其承载的责任却很大,如在科主任与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做好分内工作,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意识;全面负责与管理自己管辖的病患,按时参加晨会,严格交接班,定时总结临床经验;下班遵守交班制度,做好书面交班,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等。此外,对于住院医师而言,还必须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新的技术、科研,并主动阅读相关论文,进一步充实自己,也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自己、评职称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基层医院拥有大量住院医生,而且从相关报告来看,基层医院住院医生以中专及以上文凭较多,而目前医疗结构、服务手段、就诊方式及工作技能等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出现了改变[6-10],住院医生若不及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及相关问题,本文进行了浅谈。

1 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

医生的继续教育在国外已有多年历史,而我国自从80年代才将继续教育的概念引入医学教育中,之后经各种措施与办法后促使其快速发展,且于1991年我国颁布《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以此标志我国医生继续教育走上制度化、正规化的道路,住院医生作为医院有生力量[11],加强他们的继续教育十分必要。就目前来看,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现状有如下几个方面:(1)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及提高医疗水平的主要措施,各地医院均应严格按照《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继续教育方案,甚至可组成专门的培训机构(由医学会、医学院校及当地医院等共同组织),从而促进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有效实施。(2)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根据卫生部文件要求,结合发展需求,制定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细则,强化管理并监督落实,以便从政策与制度上双重保障继续教育的质量[12]。此外,还要明确规定职称晋升、发展与继续教育考核息息相关,促使住院医生将继续教育作为聘任与升职必备条件,从而更好地调动自身积极性投入到继续教育中[13]。(3)根据住院医生结构针对性实施继续教育,这些结构包括人数、等级、工作年限及工作要求等,不同结构有不同的针对性教育,比如临床医学针对性教育、基础理论针对性教育、综合素质针对性教育等,全方位分配资源,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 住院医生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面对目前我国医院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第一,未能充分认识到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要性[14]。医学继续教育发展在国内历史不长,而专门针对住院医生的继续教育更少,进而导致医院对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并未引起重视。特别是基层医院,一些地区甚至未开展住院医生继续教育,这些都使得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第二,继续教育形式与资源严重匮乏。基层医院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往往在院内开展,主要通过听取高级医师讲座或统一上课的形式开展,很难聘请国内高级专家专题教育,且教学模式单一,一些医学信息难以及时与全面了解与掌握。第三,继续教育经费与设施不足。在一些基层医院中住院医生继续教育机构设置在乡镇、农村医院等,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教育,而且未能配备良好的平台以供住院医生学习[15]。此外,经费不足也会造成激励机制欠缺,无法实施免费与补偿机制,同时基层医院收入少,难以自费或者通过教育培训展开继续教育。第四,缺乏有效的教育考核评估标准[16]。继续教育考核评估是对教学成果的评估,同时也是加强住院医生管理与质量监控的手段,基层医院因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考核评估方法欠缺,以常规分数体系处理,过于单一,而且住院医生学历层次不齐,使得难以客观评价。

3 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路径初探

针对前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探寻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路径:(1)分布提出发展路径:基于发展落后、认识不足及支持力度不够等,可制定阶段性目标,逐步推进,促进整体发展。其一是分布发展,改变当前继续教育现状;其二是分布实施,提高住院医生综合素质。通过宣传继续教育,使人们认识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制定管理制度,促使政府、医疗及医院单位等重视并着手实施继续教育;出台文件细则,指导住院医生稳定良好开展继续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17]。(2)强化继续教育及其培训发展力度:第一,实施学分制培训体系。总分100分,其中病历及医疗文书10分、医德医风教育10分、专业技能30分、临床实践操作15分、医疗学术活动10分、外语与服务5分、写作5分[18-26]。通过对住院医生前述方面接受教育与表现情况展开评估,确定最终学分,学分合格者则予以等级晋升,并实施新一轮的继续教育,而不合格者则返回初次继续教育,直到合格进入下一轮为止。第二,开展全方位教育制度。针对住院医生进行患者管理、医学知识、人际关系处理策略、职业道德素质及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教育,全面提升住院医生综合素质[19]。住院医生素质高低影响医疗水平与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是自身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继续教育道路上,应重点加强全方位素质培养,包括内科、外科及妇科等专科教育,尽量培养出更为优秀的高级医师。第三,定期进行病案讨论。定期开展病案讨论是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发展途径中比较有效的一种,通过临床科室间定期实施病案讨论,促使他们以患者来学习疾病,以临床工作来拓宽知识,从而活学活用,不断扩展自己的继续教育知识结构、知识面。有条件情况下,可邀请资深医师传授知识与经验,而学员之间应相互学习与探讨,共同进步。第四,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一些基层医院应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为此应构建共享资源体系,看从实际资源与虚拟资源两个方面着手。其中实际资源指的是和周边医疗机构、地区等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传递工作经验,及参加相关学会科研等;而虚拟资源则指的是搭建网络平台,以便住院医生能及时了解新资源、新技术及新信息,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27-30]。(3)创建住院医生工作站:通过住院医生工作站,促使住院医生工作更加智能化。住院医生工作属于医院主要环节,任务重、工作复杂,创造良好工作站可更方便住院医生完成自身工作与任务,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4 结语

住院医生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组成,但因其继续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而且一些地区未能加强重视,使得继续教育开展现状不佳,存有问题,为此建议结合当地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加强住院医生的管理制度建立,并出台相关条例,提供配套设施,加大资金投入等,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及评价方法,更好地促进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住院医生属于医师职称中比较低级的一种,但其承载的责任却很大,如在科主任与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做好分内工作,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意识;全面负责与管理自己管辖的病患,按时参加晨会,严格交接班,定时总结临床经验;下班遵守交班制度,做好书面交班,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等。此外,对于住院医师而言,还必须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新的技术、科研,并主动阅读相关论文,进一步充实自己,也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自己、评职称等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从目前我国医院发展来看,基层医院较多,为此各个地区都零散分布者大量的住院医师,他们作为医院有生力量,若能不断提升自己,可以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晓艳,樊文竹.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166-168.

[2]潘玲丽,李熙鸿,母得志,等.急诊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3):139-140.

[3]孙涛,赵玉虹.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与方法在美国的进展和借鉴[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19-123.

[4]孔江联.临床住院(专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1(2):178-179.

[5]董辉,董爱生,徐欣,等.网络及数字病理资源在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16(4):584-586.

[6]张淑华,管远志,何仲,等.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公共必修课学员的调查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3):430-432.

[7]梅晶,王琳.从病历质量看住院医生培养中的问题[J].重庆医学,2011,40(16):1614-1615,1618.

[8]麦超,吴新军.发展医学模拟教育提高急诊住院医生临床实践能力[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0):825-827.

[9]蔡桂生.住院医生医德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82-984.

[10]覃佳强,温晟,王忠良,等.住院医生规避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J].重庆医学,2014,43(12):1525-1526,1531.

[11]纪涛,刘随意,翟骁,等.住院医生血糖管理能力的调查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9):1020-1023.

[12]刘鹏飞,郁卫刚,张伟,等.PBL理念结合“准住院医生”模式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50-1652.

[13]崔渺,冉素娟,卜迎,等.多源反馈评估住院医生沟通能力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7):499-501.

[14]王永刚,赵继宗.参考美国住院医生培训制度改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2):54-56.

[15]张丽,赵洁.Mini-CEX在内科住院医生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8-9.

[16]杨冬,张军.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13(16):142-143.

[17]胡世颉,李兵,赵建辉,等.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初步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1):2138-2140.

[18]叶华茂,彭泳涵,卓冬兰,等.标准化病人在外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610-612.

[19]朱传明.助理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急诊实践能力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9(4):415-416.

[20]张真真,张声,陈林莺,等.病理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一对一导师制”的实践与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1):51-53.

[21]朱金水,张瑞,达炜.住培生宿舍人际冲突调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13-14.

[22]王寿宇,刘明川,李慧珍,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5,36(11):82-83.

[23]雷星,阚金庆,张学瑜,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0(2):16-18.

[24]何建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误区及其纠偏[J].药学教育,2014,7(5):24-26.

[25]王夏强,周逸萍.浅论医学人文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3):384-387.

[26]杨恩品,叶建州,廖承成.从《中医外科学》教学谈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4):62-65.

[27]马家忠.医学人文教育的关怀哲学基点探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15):63-68.

[28]李晏锋,郭莉萍.医学人文教育与转化医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6(1):80-83.

[29]龚謇.中西方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92-794.

第9篇

关键词:3D电影;环境问题;健康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3D电影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在人们获得二维电影所带来的感官享受的时候,人类永无止尽的求知欲和紧凑的生活节奏带来的压抑感使得他们并不满足普通的排压方式,而更多寻找一些新奇的方式,让人们不仅感受到一种超时空的并且是全方位立体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在电影中完全释放自我,排解压力。3D电影的兴起更源于电影公司和制片人依托现代科技不断追寻新奇的电影表现方式来展示其电影艺术。

二战后,欧美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将观众从电视拉回到电影,立体眼镜被大量推广,加之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立体电影的良好感受,3D电影迎来了它的一次春天,《博瓦纳的魔鬼》则将人们正式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1953年的《蜡像馆》成为另一个3D技术的成功典型,它第一次在电影院中使用立体声音响。

20世纪60年代,3D电影基本上处于冰点状态,但仍有新技术的发明,如Space-Vision3D技术,用一个胶片叠加两个立体影像,解决了同步的问题。尽管3D电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复苏,但未能避免再次崩溃。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3D电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从这开始,人们广泛的需求促使大量的3D影片投入市场,2010年底中国3D银幕已经发展到2400块,位居全球第二。3D电影经过百年的探索后进入了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不断循环扩大中。

二、3D电影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随着3D电影的逐渐普及,各种环境问题也逐一呈现,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资源浪费、电子设备的危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也对应于3D电影制作的三个不同阶段: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以及放映阶段。

1.拍摄中资源的浪费。这一问题主要产生于3D电影前期拍摄阶段。在准备过程中,美术部门进行置景、道具的配备会产生大量的难降解物,而在一部影片拍摄完毕后只有小于1/3的部分会回收利用,对环境的美观和小环境内的生态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电影拍摄需要营造浓厚的场景氛围,这必将对环境产生干扰。首先,拍摄某些场景具有危险性,如爆炸场景,爆炸后的烟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未经处理肆意排入空气,造成局部的空气质量下降。其次,拍摄中人员的化妆、食宿等过程留下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塑料废弃物大量存留在环境中,对土壤、水质的破坏是长期性的。

2.制作工序中电子设备的危害。后期制作的工序主要有剪辑画面和对白,制作声音,制作特技,制作片头片尾等。在此阶段中,大量工序主要是通过电脑处理完成,电脑大量的应用软件处理大大提高电脑的折损程度,增加电脑报废率,报废电子产品不仅难处理而且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水质等多个生态系统的污染。

3.观影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在为3D电影配备各种现代设施的时候,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将加重环境的压力。同时,影院为营造神秘感几乎没有自然采光的渠道,取而代之的是暗淡的人造灯光。长期在此的工作人员极易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危害身心健康。

在3D观影的过程中,对眼睛的伤害尤为严重。其一,人体长时间观看3D电影,大脑被迫去耦合“辐辏―调节”在不协调的情况下传进大脑的信息就会出现视觉疲劳、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其二,在观看3D电影时会产生“3D眩晕症”。 3D画面逼真且视角频繁切换,人的眼睛会不停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屏幕,并不断地向大脑传达“自己真的在动”的信息。这样头脑发生了“知觉错误”的矛盾,造成神经中枢的混乱,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其三,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若让儿童以左右眼不同影像实现3D效果的做法,让眼睛不断地运动调节自己的晶状体以变换焦距,对其眼睛发育存在潜在影响,很可能会造成斜视、弱视。而过度的声光刺激又会引发幼儿不良反应和烦躁情绪。

三、针对3D电影环境问题的解决机制

面对3D电影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多渠道才能有效解决,从政府层面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国家级3D技术基地,实现制作和设备国产化。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集约化的大型数字化制作加工基地,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牵引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

(2)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当3D电影在中国风行伊始,我国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条例来规范3D电影市场,以至于企业只谋盈利,从而造成了3D的泛滥,因而加大法律规范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通过市场的自主调配来协助解决问题。

(1)加快国际合作,优化产业链条。我国3D电影起步晚,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共同出资、共同版权、共有品牌的国际合制合作模式,提高我国整体水平。其次,优化产业链条,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以从源头应对3D电影产生的各类问题。

(2)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行业规范。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健康的生产和消费环境,明晰竞争环境,引导生产企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建立权威性的行业协会,规定整个行业的道德准则及技术标准,尤其是明确3D技术的运用规范,以防止行业的混乱。

(3)克服浮躁心理,培养专业人才。企业虽有资金购买一流的器材,但真正用立体摄影机拍摄的3D电影,主要是聘请外国摄影师。而企业浮躁的心理促使其一味的追求利润忽视质量,使中国3D电影并无真正实力可言。所以,只有具备懂得拍摄的人才,潜心创作才是发展3D电影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司争鸣.中国3D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学术交流,2012(214):125-129.

[2]洪艳,陈佩怡.3D电影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93-99.

[3]水琉璃.3D电影与健康[J].百科知识,2010(2):49.

[4]杨磊.3D电影的发展以及NVIDIA 3D VISION平台的搭建[J].现代电影技术,2012(4):34-3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