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煤矿安全作风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09:36: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煤矿安全作风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煤矿安全作风

第1篇

关键词:矿井通风;煤矿;安全生产;作用

矿井通风主要是用于排除、稀释矿井之中的粉尘与瓦斯,确保井下操作人员的呼吸正常,降低矿井中作业区内的温度,防止煤炭发生自燃事故,同时也是改善井下作业环境的重要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以通风方式排除的瓦斯占全矿井瓦斯量的80%―90%,粉尘为20%―30%,热量为60%―70%。从这些数据来看,矿井通风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从近几年,爆发煤矿安全事故来看,因通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仅次于顶板事故,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科学、系统的安排好通风管理工作,增强矿井安全的预警能力,这对于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矿区的经济效益,促进矿区的平稳、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矿井通风作用

矿井通风,顾名思义,就是将空气输入到井下,从而提高矿井之中氧气的含量,并且将矿井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出的系统。煤矿生产属于地下作业,其工作环境异常复杂,当空气进入到矿井内,流经各个作业场所时,会掺入一些粉尘与有害气体,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的成分慢慢发生着变化。同时,受地热作用、机械设备散热的影响,井下空气的温度与湿度也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作业环境,因此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要进行通风。

矿井通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井下提供新鲜空气,以保证井下操作人员对氧气的正常需要;二是排出或冲淡矿井内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三是对井下气候、环境进行调节,改善工作环境;四是一旦发生灾害或者安全事故时,能够有效控制风流,这就能够为救灾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为了控制矿井下的风流能够按照指定的线路进行流动与分配,那么就需要在矿井的某一部分巷口中构建能够引导、控制风的流向、速度的构筑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风设施,它可以分为隔断风流与引导风流。一些新建矿井的通风系统通常以分区式、对角式为主,而一些改建或者是扩建的矿井则是以混合式为主。

二、漏风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

矿井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风流没有到达使用地就沿途漏出或者是漏入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漏风。产生漏风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还是由于通风设备质量不合格,或者是没有对通风设备、建筑进行定期维护等。一旦出现了漏风情况,首先,它会降低井下作业地点的有效风量,从而造成单位空气中瓦斯与煤尘的含量增加,温度与湿度升高,使井下的工作环境恶化,对井下作业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如果漏风情况稍重,将改变使井下的通风结构,使通风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从而降低了通风系统的有效性与稳定性,甚至无法控制风量与风速。最后,如果漏风情况过于严重,将会导致风流短路,使整个通风系统陷入瘫痪。

三、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通风安全意识。矿井通风工作不但关系着矿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与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来提高全体员工的通风安全意识都是值得的。首先,要提高单位领导对通风工作的认识,通风安全工作要由煤矿的主要领导来负责,同时建立一套责任明确、科学合理的矿井安全体系,并且这一体系层层落实,将单位的每一位员都纳入体系管辖的范围之内。其次,利用好板报、标语、广播、网络等教育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对全体员工进行通风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使全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粉尘、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威胁以及矿井通风的作用,使全员能够通过宣传与培训,提高对矿井通风工作的认识,进而树立通风安全意识。最后,通过一些通风安全实例,进行宣传教育,因为每一起通风安全事故都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这种现身说教的方式,更能引起全员的注意,培训的过程中,讲师要对每一起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每一起事故的教训进行总结,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处理方法进行系统说明。煤矿单位要利用好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防护与救援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员工能够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认真执行。

(二)做好漏风的预防工作。一是要制定通风机械设备的操作细则,确保煤矿的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按照细则进行操作。二是抽调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通风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井下的每一个通风点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且马上通知维修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维修。三是组织巡检队,定时对通风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特别注意风桥处。一般情况下,风桥处的漏风会比较严重,一旦风桥不够严密,必会影响整个井下的通风系统。因此,我们在对井下的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对风桥的使用,如果某处必须要使用风桥,则必须要保证风桥的严密性,同时要定期对风桥进行维护。

(三)优化通风设施,重视现场管理。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是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而优化通风设施则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煤矿单位首先必须保证通风资金的及时到位,引入先进的通风设备,对多年使用的陈旧设施进行更换,大幅度提高机械设备的情况,如此才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对通风安全的掌控。除了引进选择的通风设备,优化通风设施之外,还要重视现场管理,在技术、设备更新的基础上来实现安全生产。安排专人来负责巡视、维护通风设施,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的水平、独立通风,保证风向的稳定,同时做好通风事故隐患的检查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杜绝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的错误现象的发生。

(四)加快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煤矿单位也必须适应这一时展的趋势,积极构建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利用计算机的图形显示功能。利用计算机生产的图像主要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通风示意图以及避灾路线图等等,然后根据生成的图像分析用风地点、风向、风量分配以及安放通风设施的地点等等,同时要根据矿井的最新动态对计算机图像进行及时更新。

2.建立通风设备管理数据库。通风设备管理数据库在包括以下信息:通风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风量、风速、风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门、风桥、密闭建筑的损坏程度;测量仪器所记录的数据等等。

3.逐步建立执行记录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在包含以下信息:国家颁布的与通风管理相关的法律政策、行业制度等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与分析,使煤矿全体员工能够及时、准确的检索到这些内容。

总结: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矿区的生产效益,同时也关系着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进而保证煤矿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辉.浅谈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相关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第2篇

从2010年3月起,小河嘴煤矿把安全作风监督机制引入干部作风建设中,为全矿130余名科、队级管理干部建立“安全作风档案”。干部考评,既看工作业绩,更看安全作风,“作风”成为衡量干部好坏的一把标尺。

“将安全作风监督纳入干部选拔、考评机制,从而全面考评干部的工作业绩。我们建干部作风档案的目的,就是要创建一种长效安全作风养成机制,从规范约束干部的工作细节入手,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实现干部由他律到自律,由外在的硬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性,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氛围。”该矿矿长陈小灵在该矿今年第三次安全办公会上表示。

3月12日,小河嘴煤矿“干部安全作风档案”正式在矿安监处建立,对干部的工作表现实施全面的记录。笔者在安监处看到,档案中既有工作中的正面表现,也有个人的负面信息。如“安全作风”一栏,包括下井不准时、缺电话汇报、现场隐患督促整改不及时、安全管理效果差等表现,以及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等,甚至细化到安全记录不规范、下井不及时汇报等,都被记录在案。另外,留矿不在岗、开会不准时、安全学习不作主题发言,也被收录其中。

专门负责全矿干部安全作风档案管理的矿安监处副处长廖传义介绍,到今年8月,已为全矿136名科室管理岗和区队副队长以上干部每人建立了一份安全作风档案。

干部安全作风档案建立初期,该矿党委书记张光宇曾这样评价干部安全作风档案:“抓安全管理首先就要从队伍安全作风抓起,而干部安全作风又是首当其冲,建立干部安全作风档案就是要形成安全生产管理双向监督机制,给干部戴上安全‘紧箍咒’。”

依据干部安全作风档案中的归档材料,特别是对照其整改措施,定期对干部安全作风进行跟踪了解,并将其整改情况及时归入个人的安全作风档案。如今在小河嘴煤矿,干部提拔、评先评优的第一关,就是先查“干部安全作风档案”。如果安全作风上有问题,那么政工部门可以一票否决,明确提出:这样的干部必须缓用或停用。

同时,根据领导干部作风档案情况,该矿由政工部每季度及时对安全作风表现差的个人通过诫勉谈话等形式进行提醒,强化对干部安全作风的监督,促进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要把安全作风档案记载的情况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对拟提拔和调整的干部必须查阅其安全作风档案,并将安全作风表现情况纳入任前档案审核内容中,切实把好“作风关”,真正把深入一线找问题、俯下身子抓落实的干部,特别是那些不打折扣完成“急、难、险、重”安全工作任务的干部用起来,向那些“庸、懒、散”的干部“亮剑”,该降职的降职,该换岗的换岗。

全方位的安全作风监督措施,使干部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这种制度让违规者吃到苦头,也让安全作风严谨踏实的干部尝到了甜头。”该矿采煤三队杨鹏程深有感触。由于工作努力,并亲自多次深入现场解决了包括综采支架串液、死架等影响现场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今年7月,35岁的杨鹏程由采煤二队安全副队长被直接提拔为采煤三队队长。

第3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有效性

目前,我国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已经占到了一次性能源总消耗的70%以上,我国社会生产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可想而知。我们知道,煤矿开采的环境非常复杂,受地质、地形、机器设备以及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我们对近几年的煤矿安全事故认真分析后不难发现,瓦斯爆炸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导致瓦斯爆炸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是煤矿通风出现了问题。一旦通风出现了问题,那么井下的通风效果将会下降,井下的瓦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将会发生爆炸。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煤矿通风管理,改进通风系统,从而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有效的进行。

1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1.1 人为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制度的制定、落实与执行都是由人来负责的,因此,人员意识对安全生产有着直接影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很多煤矿单位安全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以及技术都比较落后,不重视对安全生产整体性的提高,这势必会陷入一种“忽视事前预防,重视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的局面。如果煤矿单位不重视加强对紧急资源的管理,那么势必会造成与紧急资源有关的仪器设备、安全系统将会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必将跟不上煤矿生产的脚步。煤矿生产安全意识弱化,将会导致煤矿经营者对通风工作的忽视,有些单位甚至将一些非专业人员安排到通风管理工作岗位上,这就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2 环境因素

煤矿井下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而且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量的持续增加,煤矿的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相应的对瓦斯压力、地应力、低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出现煤矿灾害安全事故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煤与瓦斯的不断涌出,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将会日趋严重,近几年,我国瓦斯突出煤矿数量持续增长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情况。煤矿的通风系统是排除井下有毒气体的重要手段,但是煤矿的通风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通风系统有一部分无法正常运转,或者是存在布置不合理的情况,这势必会影响矿井的通风效果,进而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

2 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2.1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保证煤矿单位深入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强调责任主体的重要性,制度必须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落实,将安全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使之能够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一旦发现制度执行出现了问题,就可以马上追究责任人,从而做到奖罚分明。其次,煤矿单位还要定期进行瓦斯评价,定期对矿井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从而提高对矿井灾害的辨识程度,对灾害的预测程度。在煤矿单位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煤矿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验,实行轮休制度,保证员工的休息权,从而使员工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安全生产。最后,提高单位对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定义,并组织人员进行预测与预演,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或者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2 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通风安全意识

煤矿通风安全不仅煤矿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还关乎着井下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来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都是必要的。一是煤矿单位的领导首先要提高对通风工作的重视程度,井下的通风工作必须要由领导亲自负责,同时积极构建推进煤矿安全体系的建设工作,并且将矿区的每一名员工都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二是矿区可以利用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展开通风安全的宣传工作,确保每一位员工能够对粉尘、瓦斯以及其他有毒气体的危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三是在培训、宣传的过程中,可以例举安全实例,现身说法,使每一位员工能够更加真切的了解通风安全的重要性,在宣传的过程中,讲师要对每一起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处理方法详细的加以说明,从而提高员工灾害的处理能力。

2.3 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

无论对哪一个行业来讲,安全生产都是一道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碰。我们可以通过安全生产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意识,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生产,提高从业人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创新培训模式,比如可以采用模块式的培训方法,就是把系统知识分割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再将这些知识点与煤矿生产的现场实际结合在一起,从而强化从业人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条件的煤矿单位可以将培训工作纳入考核系统,将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薪资待遇打挂钩,从而提高员工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2.4 改进收入分配制度

煤矿单位领导要提高对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推进通风管理人员从量化到质化的转变过程。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加强通风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努力改进煤矿从业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虽然煤矿生产一线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通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小,但是为促进分配机制能够朝着效益方面倾斜,必须改进收入分配方式,比如可以按照工种的利害程度、职责轻重等对分配制度进行划分,从而保证通风安全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2.5 制订矿井通风管理方案

煤矿单位要从矿井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系统、合理的制订通风管理方案,同时完善监督管理系统,以保证相关人员能够认真执行这一方案。对于一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煤矿单位,必须投入资金,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技术,提高矿井的通风管理、防范水平。当需要扩大矿井面积时,必须要事先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及时发现、解决矿井通风存在的问题,保证矿井内部的风量在规定的范围内。除此以外,还要不断加强对瓦斯突出的矿井地质的预测,在瓦斯突出点上设置抽放系统,同时设置回风巷,确保矿井下的瓦斯含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对火灾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监控,保证井下设备的齐全,及时将仪器、设备所产生的数据上报给上一级监控系统,确保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总结

综上所述,煤炭作为我国的第一能源,它在一次性能源结构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以上。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开采力度的逐渐加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我们可以从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制度;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通风安全意识;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改进收入分配制度;制订矿井通风管理方案等方面入手,提高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最终实现煤矿单位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国兵.浅析现代煤矿通风系统设计与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04)

[2]王荣国.浅谈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相关有效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04).

[3]杨忠辉.浅谈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相关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第4篇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越发的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运用科技的力量,将各类技术系统的优势与当前的煤矿生产相融合,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效率。在实践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对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风险实现了良好的规避,也大大的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提升煤矿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鉴于此,文章针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了切实的分析。

1对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分析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予以规避,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这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重点管理是风险管理,要点是员工在生产中所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基础内容是生产系统的综合管理,其中的体系支撑则是保障管理,对这几部分内容进行切实的管理,则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并将PDCA闭环管理手段作为运行重点,对其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控,而后为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安全保障[1]。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情况分析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引入是必要的,也是煤矿生产企业顺利运营的重点。因此,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煤矿的生产特征,对风险预控管理手段予以实时的更新。文章针对性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2.1风险评估环节的安全管理

在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后,则要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判,而后再针对性的对风险等级予以判断。根据最终的判断结果,再落实具体的风险预控以及管理措施,最终制定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预控方案,提升煤矿生产的风险规避能力[2]。这一环节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所涉及到的风险予以上报,而后风险小组再将这些汇报的数据予以整合和协调,再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复审,要求各个部门将这些汇报的不足之处予以完善和健全,而后再交由风险预控小组,经过切实的修改,实现多向的反馈,最终对风险实现完善的预控和判别,提升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定要及时的改进,而后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将PDCA的管理优势体现到实践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2危险源监控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源监控环节涵盖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控,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可以对企业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监控,通过危险监控的方式,对危险予以切实的规避,以此方式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并间接的促进企业的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矿产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3]。

2.3危险源的辨识环节

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就应当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矛盾和生产阻碍性问题,比如,矿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煤矿生产不具备稳定性等,将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再予以切实的规避,这些危险源的提前避免方式成为矿产危险预控过程中的必然手段。危险源可以在煤矿生产已经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无论是煤矿企业的生产、改造,还是企业的建设和完善等环节都会涉及,煤矿生产之前的危险源辨识已经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煤矿生产危险源识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的诱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危险源进行归类和分析,对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危险源予以把控。比如,企业所涉及的环境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应用危险归为一类,在确定了危险源之后,再对危险源进行检测,检查这些环节是否存在切实的危险,最后将这些数据予以记录,为日后的生产和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4]。

3对于风险预控体系的作用分析

3.1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指数,也对危险源实现了良好的规避。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可以在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将企业运营中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系统以及生产作业等等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危险源予以辨识和分析,而后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对这些风险因素予以评估和解决,尤其是对于煤矿生产企业的重点环节,对其危险源进行确定,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源,予以切实的评估,再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内容,最终制定出适合煤矿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3.2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当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对生产实践中易出现的风险源予以判断,而后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将传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避免,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各个环节的内容予以把控,比如,对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对煤矿风险的辨别和判断以及对风险的控制等,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一旦在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则要通过风险控制的手段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而提升煤矿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5]。3.3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无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还是实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风险实现评估和有效的辨识,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切实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煤矿生产的施工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操作工人及其涉及的危险因素予以切实的分析和把控。进而实现有效地评估和辨识,为煤矿企业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日后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3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

(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无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还是实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风险实现评估和有效的辨识,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切实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煤矿生产的施工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操作工人及其涉及的危险因素予以切实的分析和把控。进而实现有效地评估和辨识,为煤矿企业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日后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类的危险因素,要想实现煤矿企业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就要对这些企业运营中的危险因素予以避免,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企业各个环节风险因素予以解除,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营效益,大大的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辉.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评价与损失预测[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96-197.

[2]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23(6):199-200+203.

[3]侯跃峰,马春,李小龙,等.浅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16(20):31.

[4]李贤功,宋学锋,孟现飞.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与隐患闭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7):89-95.

第5篇

[关键词]煤矿;煤矿生产;通风管理;通风安全;煤矿通风

中图分类号:TM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59-01

前言:在煤炭生产进行过程中,常常存在于各种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问题,从而给公司经济的安全运营引来很大的风险。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但会对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和人员自身的安全,也会影响整个国家对煤炭原料的使用,并影响金融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说明,火灾和煤矿瓦斯爆炸是死亡数最高的几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种类,这些生产安全事故的引发会形成严重的风险,其出现原因是在煤矿生产期间存在的通风管理安全工作的漏洞,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强化通风工作管理,并保障煤矿的安全性生产,减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一、煤矿通风管理的意义

煤矿通风就是指经过相关的通风出口或是通风井向井矿下面输入新鲜的空气,并稀释导出有毒的、有害的气体与尘粉,进而保障煤矿生产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井中工人的健康身体,及煤矿生产环境的优化[1]。由当前时期的现实情况来看,在煤矿生产开发过程中,受到井中环境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影响,煤矿通风管理安全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而煤矿管理人针对通风管理安全工作认识程度太低,致使煤矿安全通风事件发生率居高不下,并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针对煤矿生产企业来说,管理者需要在长远利益中立足,从大局下手,强化通风管理安全工作,保障煤矿开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精确预防与规范通风安全风险,并仔细寻找对煤矿通风造成影响的安全性各种原因。

二、煤矿通风管理影响原因

影响通风安全的因素有两大类,包括环境原因和人为原因[2]。其中环境原因包括物质因素与自然环境[3]。物质因素就是我国当前的煤炭行业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通风设备落后与设置的不科学等原因。通风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则空气的流通就无法保证,并对通风能力造成制约并引发风险事故。自然环境就是煤矿在生产时地质条件复杂,并且开采的力度大,由此引发的瓦斯等恶性事故及自然灾害。人为的原因中就是指工作人员的工资特别少;管理安全意识程度低下;专业的水平基础差。在此因素中人的原因比例特别大,往往就是由于公司为了减少投入的成本就给员工的待遇太少,没有去寻找专业的人才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多的井下工人作业不合格,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稳定性。在有就是管理者的本身专业技术程度低,对潜在的威胁很难有精准的预防和分析,很难采用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策略,这就很容易出现煤矿通风事故安全的引发率,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

三、煤矿通风隐患检查与评估

煤矿通风隐患检测是隐患管理的基本工作,有利于生产隐患及时发现,最大程度的消除不安全因素,为管理者防治工作的制定与施行提供依据。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安检表是常用的隐患分析与处理方式,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检查井下工作设备运转时,需观察风门与风桥等,保证所有通风设备达到标准。第二,需观察通风机电流与电压的可靠性是否符合标准[4]。第三,要关注矿井全压和静压读数,注重测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及风速。

常用通风隐患评估包括:第一,防灾系统与抗灾能力全面可靠性评估。第二,评测煤矿通风设施。第三,分析评估特殊问题。第四,通风设施的评测。第五,评估系统整体的现状。

四、煤矿通风管理安全措施

第一,选择通风系统要正确,减少漏风事件发生率[5]。企业按照主扇运作的模式与回风井的布置结构,按照主扇运作的模式包括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种,以回风进风井的布局包括中央对角混合式、中央式、对角式三种,所以,在系统选择时,要保证工作生产的安全性,也要提升系统的经济性,以减少管理工作量,节约成本为主。常见通风系统有:风门、风桥、挡风墙、调节风窗等等,要提升通风系统的科学合理性,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这也是常见煤矿通风工作管理的中心任务。

第二,强化当代化技术并对煤矿管理通风工作的教导。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的基础方针是为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给与技术支持,因此也需要成为煤矿公司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依照相应的技术支持,经过当代化的煤矿技术开采,实际矿井拓展到生产的全面部署保障煤矿生产期间的风险可以依靠的与通风安全的设备,进而确保煤矿开发生产工作的可靠性。煤矿公司管理者要建设现代化的技术观念,保证所有生产都符合技术的标准,贯彻实施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

第三,提升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力度。煤矿通风环境的优良,有利于通风管理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方面,煤矿公司要做到落实到人岗位职责,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责、权、利进行详细规划,完善的构建一个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和相关的奖罚制度。另一方面,煤矿公司经过动态选拔与考核制度,对安全通风管理系统进行逐渐改善,提升管理者设置的科学性,加强安全通风管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专业能力、安全理念、组织技能、协调技能与应变能力。煤矿公司从本身现实出发,制定可行性的安全目标管理和全面的控制风险指标,及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安全通风管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风管理安全工作是煤矿公司稳定安全运营的基础,公司管理人员只要保证煤矿安全通风,才可以为公司财产和生命安全打造优良的环境。

因此,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人员一是要拥有良好的环境掌控能力,二是要全面的在现实的工作中强化积累经验,加强对各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以此保障煤矿公司获取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乔金林.浅析煤矿生产中如何做好通风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2(08):163-164.

[2] 张前荣.煤矿生产中如何做好通风安全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6(09):101-102.

[3] 武豪.浅谈如何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4(10):181-183.

第6篇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越发的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运用科技的力量,将各类技术系统的优势与当前的煤矿生产相融合,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效率。在实践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对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风险实现了良好的规避,也大大的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提升煤矿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鉴于此,文章针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了切实的分析。

1对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分析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予以规避,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这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重点管理是风险管理,要点是员工在生产中所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基础内容是生产系统的综合管理,其中的体系支撑则是保障管理,对这几部分内容进行切实的管理,则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并将PDCA闭环管理手段作为运行重点,对其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控,而后为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安全保障[1]。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情况分析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引入是必要的,也是煤矿生产企业顺利运营的重点。因此,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煤矿的生产特征,对风险预控管理手段予以实时的更新。文章针对性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2.1风险评估环节的安全管理

在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后,则要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判,而后再针对性的对风险等级予以判断。根据最终的判断结果,再落实具体的风险预控以及管理措施,最终制定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预控方案,提升煤矿生产的风险规避能力[2]。这一环节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所涉及到的风险予以上报,而后风险小组再将这些汇报的数据予以整合和协调,再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复审,要求各个部门将这些汇报的不足之处予以完善和健全,而后再交由风险预控小组,经过切实的修改,实现多向的反馈,最终对风险实现完善的预控和判别,提升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定要及时的改进,而后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将PDCA的管理优势体现到实践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2危险源监控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源监控环节涵盖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控,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可以对企业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监控,通过危险监控的方式,对危险予以切实的规避,以此方式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并间接的促进企业的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矿产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3]。

2.3危险源的辨识环节

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就应当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矛盾和生产阻碍性问题,比如,矿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煤矿生产不具备稳定性等,将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再予以切实的规避,这些危险源的提前避免方式成为矿产危险预控过程中的必然手段。危险源可以在煤矿生产已经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无论是煤矿企业的生产、改造,还是企业的建设和完善等环节都会涉及,煤矿生产之前的危险源辨识已经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煤矿生产危险源识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的诱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危险源进行归类和分析,对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危险源予以把控。比如,企业所涉及的环境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应用危险归为一类,在确定了危险源之后,再对危险源进行检测,检查这些环节是否存在切实的危险,最后将这些数据予以记录,为日后的生产和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4]。

3对于风险预控体系的作用分析

3.1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指数,也对危险源实现了良好的规避。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可以在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将企业运营中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系统以及生产作业等等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危险源予以辨识和分析,而后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对这些风险因素予以评估和解决,尤其是对于煤矿生产企业的重点环节,对其危险源进行确定,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源,予以切实的评估,再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内容,最终制定出适合煤矿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3.2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当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对生产实践中易出现的风险源予以判断,而后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将传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避免,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各个环节的内容予以把控,比如,对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对煤矿风险的辨别和判断以及对风险的控制等,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一旦在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则要通过风险控制的手段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而提升煤矿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5]。

3.3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

(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无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还是实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风险实现评估和有效的辨识,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切实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煤矿生产的施工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操作工人及其涉及的危险因素予以切实的分析和把控。进而实现有效地评估和辨识,为煤矿企业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日后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类的危险因素,要想实现煤矿企业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就要对这些企业运营中的危险因素予以避免,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企业各个环节风险因素予以解除,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营效益,大大的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辉.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评价与损失预测[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96-197.

[2]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23(6):199-200+203.

[3]侯跃峰,马春,李小龙,等.浅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16(20):31.

[4]李贤功,宋学锋,孟现飞.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与隐患闭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7):89-95.

第7篇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管理

1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包括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以及综合管理五部分。在该体系中,风险管理是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作为基础,以保障管理为支撑,最终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运行平台。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 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保障了每项安全工作都是全过程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

2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基于风险预控理论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过程式管理,其安全管理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煤矿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变动,但其过程大致包括五个阶段:

2.1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煤矿系统可能威胁煤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带来煤矿生产不稳定等危害的根源或者状态。危险源是煤矿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起因,同时,危险源存在于煤矿企业建设、生产和改造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首要内容。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要求针对不同煤矿的特点,做好煤矿危险源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危险源的特点,综合运用企业人力、机械设备和环境支持等方法,对煤矿危险源进行检测。同时要求在煤矿生产全过程进行各个环节的危险源检测,及时地记录与汇总分析。

2.2 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矩阵,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针对管理对象和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成单位风险管理表的初稿。各单位将本单位制定的初稿上报风险管理小组下设的各个专业科室,由专业科室组织相关科室、基层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对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双向反馈、修改及审核,通过至少3轮修改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随着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需要不断测评和改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体现PDCA管理模式。

2.3 制定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通过危险源辨识提炼出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从而控制以及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的管理标准必须达到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并且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消除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措施的制定要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论,措施要具体,符合现场实际,能更好的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2.4 危险源监测。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危险源状态监测关注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2.5 风险预警。煤矿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按照其严重度和特征设定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检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级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从而避免不期望的结果出现。通过危险源辨识能够有效的掌握煤矿危险源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弄清楚安全管理的对象以及现状;通过风险评估,掌握每个危险源发生实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以作为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要求,对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制定安全控制标准以及措施。通过检测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风险变化状况以及是否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判定风险是否能够承受,将检查结果与评估标准进行对照,确定风险不可承受的隐患,报告和通知相关人员。通过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危险源,按照警情(轻警、中警、高警、巨警)提示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最后通过体系的绩效考核,检查体系的运行效果,评价矿井安全等级,强化体系的有效执行。

3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在陈旧的安全管理理念中,矿井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落后,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动的、落后的,而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人的生命价值更为重要,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倒换,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模式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为超前预控,随着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而生,它是现代安全管理发展的产物,所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必然选择。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不同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法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预控为核心、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的特点。

通过建立煤矿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防范;建立安全长效控制机制;让管理走在事故前面,切实消除事故的发生。煤矿事故的可防以及事故风险的可控的管理过程是整个体系强调的重点,由于其管理形成了一套自动循环以及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认识观以及方法论来讲,都是全面推行我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国汉君.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第8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是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的前沿阵地,煤矿安全监察员是执法者,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依法查处煤矿违法行为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是执法的生命线,是维护执法形象,树立执法权威的保障线;煤矿安全监察员树立良好的作风,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履行监察执法职责,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勤廉并重,严格要求,立足使队伍冲得上,打得赢,不变色,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繁重的监察执法任务中经受起任何考验,尽职尽责地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守护神”。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监察分局是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的前沿阵地,也是腐蚀与反腐蚀的前沿阵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队伍建设是关键,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确实是一道常考常新的难题。要想干好煤矿安全监察,一是要看监察员能否爱岗敬业,不吃苦受累干不了煤矿安全监察;二是要看监察员能否严格要求,管不住自己也干不了煤矿安全监察。也就是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两条应该是煤矿安全监察员在监察执法岗位上的立足之本。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五要”,即:要下得去,每次到矿监察必须下井,绝不容许“蜻蜓点水;要吃得下,煤矿的班中餐、方便面都要能吃;要受得了,经得住苦累险和连续作战;要顶得住,不怕威胁,恐吓、不怕受委屈,不受金钱美色所诱惑;要做得来,多难的活都要拿下来,要精通煤矿安全监察业务,既能发现违法行为,又能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作为一名称职的煤矿安全监察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长期的苦、险、累工作,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复杂的社会关系,老婆孩子的埋怨和各种腐蚀诱惑……只有过好这一道道“关卡”,才是真过硬、真本事。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内容全面、充实,注重先进性理论和执法业务知识学习,促进监察员理论水平的整体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做到“三个经常”:一是经常重温党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分析煤矿事故的种种危害,对照我国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重温监察队伍的使命,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经常重温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员的重视和关心,算算个人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进步和收获,强化知足感。三是经常用社会上披露的腐败案件警告自己,深刻剖析腐化堕落的原因,检查个人有无思想滑坡和其他不健康的苗头,强化危机感。

二、坚持从严要求,立足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全发展步伐,关键在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龙头”,要使“龙头”摆起来而且摆得正,队伍才有凝聚力。在队伍建设中除了领导本人的率先垂范,还必须有爱兵之心,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生活上关照。要严格要求,讲管理之道,从点滴抓起,把人的健康发展作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鞭策,才能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要讲“大道理”坚持树正气。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分局二十来位同志,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可以说成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但必须严格把住一条,监察队伍决不能搞成哥们义气,那样贻害无穷。要坚持虚功实做,用大道理来统一大家的思想。经常结合实际开展权力观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珍惜家庭、珍惜前程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党风廉政“生活工程”教育。用“婆婆嘴”见缝插针抓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是动态的,只有重视动态教育,不断解决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才能使队伍和队伍中的成员健康发展,目前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倾向性的思想苗头:即不思进取,工作热情不够;不求甚解,工作深度不够;不求主动,工作创新不够。产生这些思想苗头的起因在于刚来到煤矿安全监察岗位时的新鲜感、自豪感正在减弱,而现实是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严峻的责任风险和相对低的收入,同煤矿效益比,同地方一些管理部门比,感到当煤矿安全监察员亏了。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感到没甜头,没想头,没奔头。针对这些思想苗头,要经常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监察员从煤矿安全监察事业上看奔头,从社会地位上看想头,从长远利益上看甜头。面对社会物欲的诱惑,监察员必须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要唱“黑脸”苗头性问题经常抓。即要拉下脸批评教育,及时把不健康的东西纠正在萌芽状态。现在小煤矿老板和社会上的关系网在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盯着我们,为此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经受住考验。

要自加压力,建立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机制。我们这支监察队伍,现在还是新人、新事业、新体制。不能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一要抓住大事。修改完善制定各种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凡涉及“三大一重”的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防范“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问题的发生。二要规范行为。本着实用性、操作性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汇编成册,做到人手一册,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三要突出自律,要结合实际制定从领导到监察员及其子女、配偶,从监察执法到日常办公,从八小时之内到八小时之外的廉洁自律规定。四要加强监督,为了防止执法不公和不廉洁问题的发生,必须定期对监察区域进行调整,定期对监察员进行轮换。坚持月季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

三、树立实干作风,打造能征善战的队伍“品牌”

第9篇

监察分局是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的前沿阵地,也是腐蚀与反腐蚀的前沿阵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队伍建设是关键,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确实是一道常考常新的难题。要想干好煤矿安全监察,一是要看监察员能否爱岗敬业,不吃苦受累干不了煤矿安全监察;二是要看监察员能否严格要求,管不住自己也干不了煤矿安全监察。也就是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两条应该是煤矿安全监察员在监察执法岗位上的立足之本。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五要”,即:要下得去,每次到矿监察必须下井,绝不容许“蜻蜓点水;要吃得下,煤矿的班中餐、方便面都要能吃;要受得了,经得住苦累险和连续作战;要顶得住,不怕威胁,恐吓、不怕受委屈,不受金钱美色所诱惑;要做得来,多难的活都要拿下来,要精通煤矿安全监察业务,既能发现违法行为,又能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作为一名称职的煤矿安全监察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长期的苦、险、累工作,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复杂的社会关系,老婆孩子的埋怨和各种腐蚀诱惑……只有过好这一道道“关卡”,才是真过硬、真本事。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内容全面、充实,注重先进性理论和执法业务知识学习,促进监察员理论水平的整体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做到“三个经常”:一是经常重温党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分析煤矿事故的种种危害,对照我国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重温监察队伍的使命,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经常重温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员的重视和关心,算算个人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进步和收获,强化知足感。三是经常用社会上披露的腐败案件警告自己,深刻剖析腐化堕落的原因,检查个人有无思想滑坡和其他不健康的苗头,强化危机感。

二、坚持从严要求,立足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全发展步伐,关键在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龙头”,要使“龙头”摆起来而且摆得正,队伍才有凝聚力。在队伍建设中除了领导本人的率先垂范,还必须有爱兵之心,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生活上关照。要严格要求,讲管理之道,从点滴抓起,把人的健康发展作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鞭策,才能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要讲“大道理”坚持树正气。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分局二十来位同志,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可以说成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但必须严格把住一条,监察队伍决不能搞成哥们义气,那样贻害无穷。要坚持虚功实做,用大道理来统一大家的思想。经常结合实际开展权力观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珍惜家庭、珍惜前程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党风廉政“生活工程”教育。用“婆婆嘴”见缝插针抓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是动态的,只有重视动态教育,不断解决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才能使队伍和队伍中的成员健康发展,目前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倾向性的思想苗头:即不思进取,工作热情不够;不求甚解,工作深度不够;不求主动,工作创新不够。产生这些思想苗头的起因在于刚来到煤矿安全监察岗位时的新鲜感、自豪感正在减弱,而现实是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严峻的责任风险和相对低的收入,同煤矿效益比,同地方一些管理部门比,感到当煤矿安全监察员亏了。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感到没甜头,没想头,没奔头。针对这些思想苗头,要经常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监察员从煤矿安全监察事业上看奔头,从社会地位上看想头,从长远利益上看甜头。面对社会物欲的诱惑,监察员必须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要唱“黑脸”苗头性问题经常抓。即要拉下脸批评教育,及时把不健康的东西纠正在萌芽状态。现在小煤矿老板和社会上的关系网在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盯着我们,为此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经受住考验。

要自加压力,建立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机制。我们这支监察队伍,现在还是新人、新事业、新体制。不能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一要抓住大事。修改完善制定各种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凡涉及“三大一重”的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防范“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问题的发生。二要规范行为。本着实用性、操作性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汇编成册,做到人手一册,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三要突出自律,要结合实际制定从领导到监察员及其子女、配偶,从监察执法到日常办公,从八小时之内到八小时之外的廉洁自律规定。四要加强监督,为了防止执法不公和不廉洁问题的发生,必须定期对监察区域进行调整,定期对监察员进行轮换。坚持月季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

三、树立实干作风,打造能征善战的队伍“品牌”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