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10: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法式园林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济南 园林 文化 内涵 发展 应用
【正文】:
第一部分 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园林概况
1.济南的环境和历史概况
•1.1 济南的环境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十分典型的国家,而济南市则是季风气候明显区域之一。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全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济南素以泉水众多、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被称为“泉都”,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
•1.2 济南的历史概况。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南历史悠久,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
2.济南园林的发展过程。济南的园林事业发展最初是照搬苏联的城市绿化模式,50年代-70年代处于园林发展的低谷,80年代之后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腾飞,园林事业也开始复苏,并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现今社会,园林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3.济南地区的地域文化。 龙山文化。济南历史悠久,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宗教文化。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 泉水文化。济南的泉水数量多,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3.4 名士文化。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二 、济南园林文化的发展和应用
•1.济南城市布局结构特色。济南古城的选址,则是巧居广川之上,大山之下,两利兼得,城南的英雄山、马鞍山,千佛山、佛慧山、郎茂山等,是城市的绿色屏障。古城建筑轮廓线低缓,透过几条风景视廊,自然地将青山与古城维系成有机整体。城北廊水乡弥漫,视野平远,鹊、华二山峻秀多姿,黄河穿流其间,这在北方城市中是很难得的。城内有誉为泉城明珠的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纵观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城市布局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凭借山水之形胜,巧妙安排城池,这种因形随势灵活裁度布局城池的手法,使济南形成了以“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为特征的独特的城市布局结构特色。
•2.济南市城市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济南古城区位于南北自然山水风貌带的中心位置,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全市名泉最集中,园林绿地最多,文物古迹荟萃,历史街区最具地方传统特点,且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大型泉城广场的建成更使该地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具备城市形象标志区的基础要素及雏形。因此确定该地区作为济南泉城形象标志区进行重点规划设计。
•2.1. 突出城市格局的特征,保护环境特色。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是济南城市格局的重要特征及风貌特色。目前已有数栋建筑物超出了风景视廊控制高度,影响了山体轮廓线的完整性和城市的风貌特色。为此首先从保护宏观自然环境出发,划定城市南北风貌带,对风貌带内的自然环境进行严格保护,以体现自然山水与古城的有机结合及空间尺度和谐的准则,按风景视廊的通视要求重点控制标志区内建筑的高度、体量、造型、色彩。
•2.2. 突出泉水特色,保护传统风貌。泉城特色在于泉水,泉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更是济南赖以成名的特色,是城市形象有别于其他的重要要素。标志区是四大泉群集中出露的地方,是济南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泉池园林等泉城特色的精华所在,须重点保护。其一是划定名泉保护区,严禁对泉水喷涌和泉池环境有破坏性影响的建设活动;其二是将标志区的芙蓉街、珍珠泉等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区应作为传统历史性街区,统一规划、保护、整治。其三是保护和疏通区内泉水流经的明渠或暗沟,恢复原来的断面,保持泉池、水系的连通。挖掘恢复已填埋的泉池,对暂难恢复的泉池也立碑标志,成为泉城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在保护好原有泉池水系景观的基础上,结合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的建设增加新的泉艺景观,并在适当位置规划新的泉艺公园,让泉水这一主题韵律充满标志区。
•2.3. 发挥规模优势,突出整体形象。标志区内具备诸多城市形象要素,如何完善内在功能突出形象特征,形成彼此有机联系的整体,发挥规模优势和整体的标志性效果,是形成泉城特色标志区的关键。
•2.3.1突出泉水主题,增加水系联系。四大泉群除珍珠泉位于古城中心外,其余均环绕在护城河沿线(环城公园)这些泉群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象黑虎泉的壮观、趵突泉的秀丽、五龙潭的幽静,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与遐想,只有在全面观赏后,才能领略其深邃与意境,但是目前这些泉群只是孤立分布,虽比邻环城河(河道标高远底于路面标高),但受河道断面的影响,形不成连续的景观游览系统。对此规划以环城河水系为纽带,对河道断面进行改造,形成连续的矩形河槽,两侧绿化后形成滨水步行景观游览系统;对部分桥体进行改造,用橡皮坝调节水位,增设游船码头,使游船顺畅地到达各泉群及景点。
•2.3.2扩大公园用地,增加园林特色。目前趵突泉、五龙潭、大明湖等公园用地偏小,景区单一,部分沿街展示面被简易房遮挡,公园与周边地区、公园与公园之间缺乏和谐和景观联系。尽管各个公园都极具特色,但放在标志区的大环境中却显得支离破碎,整体效果不佳。为此将各个公园用地尽可能扩展至城市干道边,拆除原沿街遮挡的破旧房屋,使公园的绿色景观融入街景;将邻近的公园通过扩大用地尽可能接近,通过开辟公园边缘的绿化带,将各公园串联起来,既充实了各公园的景区,增加园林特色,又最大限度发挥了公园群体的规模效益。
•2.3.3加强景观联系,突出整体特色。针对标志区景观节点较多的特点,本着加强联系、突出重点、协调统一的原则,采用借景、对景、框景、以及空间序列组合、建筑群体组合、建筑高度控制等手法,将各重要景观相互渗透、互为因借,并与城市风貌有机结合。这些都强化了标志区景观特色的协调、统一与整体性。
关键词:园林;园林景观;园林城市1 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背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
2 目前园林景观的现状与发展
当今,园林文化不再像过去时代里的那样只是个别少数上层阶级享受生活的一项奢侈品,逐渐变成为大众所用的一项公共必需品,而实用功能、类型等方面也逐步从只考虑人类本身转向整个自然界的协调共存。园林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也逐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因为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并开始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原本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下永续利用的园林思想,只能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论及内在原因,在文明形态学的范畴内,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盛衰,同时也是沿着曲线向前发展的,它的变化不仅受到相邻文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界媒介以及文明内部所需遵循的盛衰规律的影响。这样说来,衰败只是一种必然,转向何方的兴盛才是需重点考察的部分。当园林艺术沿着曲线波形发展到时间轴上标注着“现代”的这个坐标点时,受到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逐步向包容性、交融性发展,文明盛衰曲线也相互影响,逐步趋同。所以,从整个园林艺术的发展来看,各种文明所反映在园林艺术方面的表现形态不断地波动起伏,各自经历起源、生长、衰落与解体这4个阶段之后,伴随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它们波动的频率产生了共振,到目前逐渐彼此同化,走向交融与相互包容。
3 建设园林城市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园林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当前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就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①要有健全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能在其中健康地工作和生活。②有为居民进行锻炼、游憩、游览的户外活动场所。③有美化的市容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④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4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点建议
首先,城市的各部门都应为建成园林城市而奋斗。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在没有实现城市大园林之前,城市规模越大,则与自然距离越远。现在,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对自然的追求,各个部门都应当为了实现城市大园林共同努力。如城市中心区不宜过大,各种类型的建筑不宜过大。过高、尤其居民建筑更不宜过高,过高的楼房容纳人口数量越多,相对绿地比例就越小,本来楼高了相应的绿地面积应加大,但实际做不到。
其次,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形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群众的需要和情趣也在变化。原有的古典园林作为文物遗产需要很好地保护,要建的新园林则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下功夫,要去创新,可以说新的形式正在形成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对我们有益的国内外的新形式。综观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我觉得还是传统的少,新的多、新的占了绝大部分,因此在建设园林时,还是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当然,在技法上是可以学习继承传统的,如自然山水园、叠山理水、注重寓意和意境、小中见大、借景等。
最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各得其所。现在城市绿化应当花草树木合理搭配,既要有乔木,又要有灌木,也要有地被植物;既要有常绿的,又要有落叶的;既要有花,又要有草,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建设城市大园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前面就可以多种花草,不但能造成开阔的景观环境,突出主体,还便于群众活动,也有利于空气流通;而郊区隔离片林就应以种植树木为主,留出林缘或适当空间种植少量花草,供人们休憩活动就可以了;而公园则应当依据功能分区,形式和内容应多样,花草树木可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农药;防治
1.郑州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
1.1外来有害生物不断入侵,主要病虫种类出现更多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近年来,由于我市物种的引入,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原产于世界各地区的园林植物的危险性以及检疫性病虫害,如:从2008年开始,郑州市市树法桐梨网蝽和方翅网蝽疫情大爆发,造成迎宾路、中原路等景观道路大面积法桐受害,不仅严重影响道路景观,而且曾一度威胁法桐正常生长。
1.2引进的植物品种单一,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条件
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引进的草坪植物多为禾草类(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和白三叶草,行道树主要是法桐、国槐、黄山栾等,缺乏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这种人工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食者(包括多种生物)和天敌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很难建立起来。这个时期,刚入侵的病虫害由于缺乏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制约,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就会在这些充沛而且连续的植物食料上迅速生长繁殖,造成大发生。1998年和1999年郑州市冷季型草坪银纹夜蛾盛行就是明显的例子,当时整条中原西路西三环至西四环段的草坪在3天时间内整体被食光,几乎不见绿叶。
1.3 防治手段单一
由于急功近利思想作祟,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学防治,因其使用方法简单,见效快,效果好,特别是当病虫害大发生时,化学防治往往成为唯一有效的措施。但是化学防治也存在许多弊端,使用不当能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造成药害。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会使某些害虫、病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造成用药浓度越来越大,安全性越来越小,防治越来越困难。
1.4 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日趋恶化
植物生长环境日趋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日见复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行道树、街头绿地中的花卉、树木,往往会受到下水道、煤气管道、电线电缆等诸多地下设施的影响,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或废水也时刻影响着植物生长,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植株生长不健壮,抗病力差,给病虫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以郑州市中原路为例,由于汽车尾气、空气排放物等污染造成整条道路法桐叶片变小(我们戏称袖珍叶片),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连续多年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观瞻。
1.5害虫天敌难以生存,由于城市绿地人为干预严重,很多昆虫的天敌,如鸟类、寄生蜂等难以存活,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病虫害大面积爆发。
2.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受害虫、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虫、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植物受病虫为害后的症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3.1苗木检疫
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因此,严格执行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3.2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越冬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3.3 栽培管理预防法
这是综合防治中的一项基础措施,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和发展对外界环境条件、寄主情况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响病虫数量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其抗病虫能力,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3.1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 结合我市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育抗病、虫的园林植物品种如银杏、大叶女贞等,并在育苗、出苗时严把病虫携带关,这是防治郑州市园林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3.3.2 适地适树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采用常绿落叶结合的方法将地被植物、乔灌木复层种植,通过科学地搭配树种,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促进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植物对病虫危害的自我调控能力。
3.3.3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在圃地内考虑合理轮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花木等原则。从而避免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增强苗木的抗病虫性能。露根栽植落叶树时,栽前必须适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时间过长;栽植常绿树时,须带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晒时间过长,栽植深浅适度,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措施。
3.3.4合理配施肥料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这些年就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轮施的办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5 加强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 及时修剪,以增强树势,结合修剪清除被病虫感染的植株、病枝及剩余物,以减少病虫来源,例如,郑州市工人路国槐蛀干害虫锈色粒肩天牛危害严重,防治效果不甚理想,我们采用重剪虫害枝的办法进行防治,两年后基本控制了该道路蛀干害虫的危害。
3.3.6 清洁园圃 大多数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因此在冬季全面清理枯枝、落叶和杂草,可以大大地减少各种病虫源。2001―2003年郑州市西站东街国槐尺蠖爆发,每到6、7月份,整条街道国槐树叶仅剩叶脉,人在下面行走,一不小心虫就落在身上,我们也曾进行连续喷药,但由于树木高大,效果不理想,2004年冬,我们全面清理了道路两侧的杂草,并进行了硬化,结果一下子就控制了尺蠖危害。
3.3.7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树木的冻害、日灼,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杀死在树皮里越冬的螨类、蚧类等,还能阻止翌年天牛成虫产卵,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
3.4 推广应用天敌防治技术 无公害防治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是今后防治虫害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园林植物虫害防治中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还有利用黑光灯、性外激素、激光等现代科学技术消灭害虫,或使其产生遗传性生理缺陷,导致雄虫不育,提高防治害虫的水平和效果。
3.4.1 以虫治虫 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和蝽等。利用蒙古光瓢虫防治松干蚧,利用肿腿蜂防治双条杉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杨天牛等有明显效果。
3.4.2 以鸟治虫 保护和利用益鸟来防治害虫,如利用啄木鸟防治双条杉天牛;利用灰喜鹊来防治松毛虫;家禽也可利用,如养鸡防治国槐尺蠖。
3.5 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1987年郑州市园林植物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使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
3.6 物理机械防治法 根据害虫的某些习性,使用工具、设备或创造害虫所喜欢的物质条件,利用光、热、辐射等机械、物理以及人工防治等方法防治害虫,此法因简便易行,又无污染。如,用插放杨树只把诱杀棉铃虫成虫,就是一种不错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3.6.1 灯光诱杀 利用夜蛾、刺蛾、毒蛾、螟蛾、枯叶蛾、叶蝉、金龟子成虫等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设置黑光灯在其成虫发生盛期进行诱杀,这种方法郑州市碧沙岗公园用的较多,效果也相当明显。
3.6.2 潜所诱杀 利用害虫秋季下树越冬的特性,在树干上绑扎草绳,引诱害虫在其中越冬,翌春解下草绳可杀灭害虫,郑州市迎宾路已连续多年用该方法防治法桐草履蚧,成效显著。
3.6.3 以激素治虫 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作为引诱剂,诱杀害虫。目前已经人工合成的昆虫性激素化合物达1000多种,其中商品化的有280种,在我国棉红铃虫、棉铃虫、梨小食心虫等性外激素已被广泛用于虫情预报。
3.7 人工防治
刮除树干国槐尺蠖卵块,刮除树干上的介壳虫,剪除病枝、病叶等都是人工防治的范畴。
3.8 正确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选择性强、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作用解决突发或大面积严重发生病虫害。其优点是功效快,便于机械化和大面积应用,受影响的因素较少,但也存在着杀伤天敌、产生抗性、污染环境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8.1 抓住有利于施药的气象条件,气象的变化直接影响农药的使用效果 就温度而言,大多数农药适宜的施药温度是20~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一般应选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5时以后的晴天时间施药,降雨对农药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雨水可冲淡、冲刷掉叶面上的药剂,如在喷药后24小时内下雨需要重新喷药。
3.8.2 抓住病虫害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有利于大量杀伤的时机施药 一般病害在整个侵染循环或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对农药的反映和敏感程度有显著差别,病害在发病初期或病菌孢子萌发侵入植物阶段,是他生活史中最薄弱的环节,对药剂比较敏感,抗药能力最弱,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害虫在初孵化至3龄之前抗药性最弱,特别是卵孵化期和幼虫的蜕皮期是施药的最佳时期。
3.8.3 要抓住保护对象对药剂不敏感期施药植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的植物对农药的反应不同,幼苗、开花阶段耐药力较差,长势很弱、营养不良的植物就更易产生药害。
3.8.4 抓住天敌的安全期施药 在病虫害防治中要注意保护天敌,以维护生态平衡。如在天敌昆虫的卵期或蛹期施药则可以达到控制害虫保护天敌的目的。
3.8.5 对可以兼治的病虫害。要实行兼治,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避免污染环境和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准确掌握每种药剂对每个防治对象的使用浓度和极限浓度。
3.8.6 要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尽量减缓防治对象抗药性的产生,同时根据防治目的,选择适宜的农药剂型来提高防治效果 对于不同的防治对象,应根据它的特点、植物和环境等因子选用不同的药剂剂型进行防治。如防治食叶害虫,一般采用乳油、可湿性粉剂;防治地下害虫一般采用粉剂、乳剂等配成毒土处理土壤等等。
在现阶段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时,应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基于此,植保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将各种防治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安全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保证园林绿地的观赏品质,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弄清病虫害种类进行科学防治是保证城市绿地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河南林业科技》.2007
【关键词】法式园林;景观设计;造景
经济发展的大潮席卷了所有行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日益高涨的客户需求,各行各业开始进入了提升品质及个性的行动中来,其中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更是引领着前进的脚步。伴随着景观行业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并已经成为决定楼盘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客户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景观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备受时尚影响,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景观设计更要做的考虑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型、实用性及合理性,真正做到将建筑主体与环境景观融合一体。
一、景观发展风格
随着国内景观设计的不断成熟,设计风格已经不仅仅是售楼的概念,而是要切实的让客户体味纯正风格的生活方式。让客户在国内就能感受到纯粹的异国风情,感受到异域风情景观设计带来的不同生活感受。目前异域风格的景观在国内遍地开花。人们追求特色生活品质的需要日益高涨。国内现有的景观设计风格有:东南亚风格(泰式、巴厘岛风情),欧式(北欧、法式、西班牙、意大利、英伦风情等),现代亚洲(日式等)。无论哪种风情的景观设计,都应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自然原本的环境和特色,做到风土人情与文化氛围相融合。下面着重介绍下法式园林的特点以及原则。
二、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
1、尊重场地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充分了解现现场地貌的基础上,概括出最大特性,将场地的“潜能”开发出来,真正释放出场地灵魂。
2、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由景观实体和实体构成的空间组成。在设计中除了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还要对软质实体景物注重,对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塑造。
3、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的最大特色在于可以随着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有生命的、不断生长、运动、变化的。
4、强调地域景观特色
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当地人的行为方式,营建特色的景观格局,满足当地人民的活动需求。
5、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6.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
三、法式园林的特征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造园世家出身的勒诺特尔因设计维康府邸花园而声名鹊起,后来成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包含了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等他人望尘莫及的作品。勒诺特尔,改变了法国造园的模仿状态,形成独特的造园样式。以落叶密林为丛林背景,大量采用黄杨和紫杉作图案树坛。常用图案花坛,注意色彩变化,并经常用平坦的大面积草坪和浓密树林,衬托华丽的花坛。园林在水景方面多为整形河道、水池。
1.风格特征:具南部欧洲滨海风情,与北欧风格相比显得更精致秀气,色调明快响亮,点状水景多,小品雕塑丰富,宏大精致兼具自然随意,适用于大中型打造欧式风情的中高档项目。
2.法式元素:整形的植物,法式廊柱,雕饰精美的花器,园林家具及雕塑。
3.特点: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
4.地中海式元素:开放式的草地,精修的乔灌木,地上、墙上木栏上处处可见的花草藤木组成的立体绿化,简洁朴素的景墙配合欧式人物雕塑,连续拱廊与拱门以及精工花钵等建材。
四、法式园林设计要素
(一)建筑与景观协调
所有景观设计均围绕着建筑这一中心进行设计。同时融合了现代商业及居住对景观的要求。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景观与建筑的协调。
(二)文化背景
法式园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在帝王式的仪式和奢华的私密之间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给到客营造出尊贵及独特之感;使用高品质材料营造出恒久及尚品之感;大尺度园景空间适当衬托建筑形式和规模;小尺度户外区域营造私密感及舒适感;引导视线,调动感官,有序的布局是不同的室外空间完美结合。
成功的街景是由一系列物质元素构成,每种物质元素都展现特定的社会目的。正是这些物质元素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使得街道充满生机,引人入胜。
(三)景观设计营造:
1.法国园林在平面构图上采用了意大利园林轴线对称的手法, 主轴线从建筑物开始沿一条直线沿伸, 以该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其他部分。园林形式以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轴线与路径的交叉点, 多安排喷泉、雕像、园林小品作为装饰。这样做, 既能够突出布局的几何性, 又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感, 从而营造出多变的景观效果。
2.树篱是花坛与丛林的分界线。厚度常为0.4 —0.6 米, 形式规则, 且相互平行。从0.4米的矮树篱到1.2米的高树篱, 各种高度应有尽有。树篱一般栽种得很密, 行人不能随意穿越, 而另设有专门出入口。树篱常用树种有黄杨、桧柏等。丛林通常是指一种方形的造形树木种植区, 有的在树丛中央辟出一块草坪, 在草坪中央设置喷泉,草坪周围只有树木、栅栏、水盘、而没有其他装饰物。还有的设有许多圆形小空地或者将树木按每组五棵种植成V字形。
3.水景的处理。法国园林十分重视用水,认为水是造园不可或缺的要素, 巧妙地规划水景, 特别是善用流水是表现庭园生机活力的有效手段。法式园林中喷泉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 有的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神话, 有的取材于动植物装饰母题, 它们大多具有特定的寓意, 并能够与整个园林布局相协调。这里将水渠缩略成倒影池,将周围园林景观与建筑倒影在静水面上,形成别样景观。
4.花坛的设计。设计的花坛有四种类型: 即“刺绣花坛”、“组合花坛”、“英国式花坛”、“分区花坛”。 “刺绣花坛”是将黄杨、桧柏之类的灌木修剪成树篱, 形成刺绣图案,这种花坛中常栽种花卉、草坪。英国式花坛”就是一片草地或经修剪成形的草地,四周辟有1.2米宽的小径,外侧再围以花卉形成的栽植带。“分区花坛”完全由对称的造型黄杨树组成, 没有任何草坪或刺绣图案的栽植。
5. 法国园林中的雕塑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对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摹仿; 二是在一定体裁的基础上的创新。后者大多个性鲜明,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结束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资讯、文化理念以及产品的交流,同时也对当地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的文化就更具有交融性和包容性,也是现代景观发展的大趋势。所以研究所处时代的文化特性,才能够追随者文化发展的曲线,预见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金云峰 黄玫 发展特征浅析——以法式园林的兴衰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1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设计;融合
Abstract: plant configuration is the soul of landscap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both from different angles, combined with existenc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garden design style, summariz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garden plant configuration, ultimately through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plant configuration to a detailed analysis of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style integr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plant configuration.
Key words: the plant disposition; Landscape design; fusion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它融会了绘画、文学、建筑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内容。园林设计的景观艺术,不论是自然生长还是经过人工栽植,都表现出了一定风格。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中唯一有生命力的要素。他不但能够满足园林空间的构成需要,还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从姿态、颜色、质感、色彩等方面来反应其配置的风格,再加上人们赋予上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从而和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相融合。在我国,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实践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构景规律和园林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中国园林艺术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一个宝库。探索植物配置与园林设计风格的融合有着现实应用的重要意义。
1 房地产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风格
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其主要分为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两种风格。东方园林是以中式园林和日式园林为主流,他们比较重视园林设计与自然地联系,师从自然,在物质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古朴美的特征。而西方园林风格代表有罗马柱、欧式雕塑等,他们讲究群植,花团锦簇等。两种园林风格都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做一简析。
1.1 东方园林风格
1.1.1 中式园林风格
中式园林风格的主要是遵循“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具有浑然天成,悠远空灵的特点,往往会用到假山、流水、翠竹、太阳花、美人蕉、桃树、梨树等。中式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融合到一起,模拟自然美景,创造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艺术,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苏州沧浪亭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于一体,完全陶醉于自然的心情。而且,我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比如,人们因为竹的不畏霜寒气节而将其隐喻为道德高尚的人。
中式园林风格适合于那些好清静、乐山乐水的人,特别是中国居民中内敛、有涵养的气质文化人士。
1.1.2 日式主题园林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其园林风格可以说是中式庭院的一个微缩版本,其最精彩的地方是细节的处理。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临水,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铺天盖地的大海、漫无边际的大浪以及单纯的水景。因为岛国这一地理特征,日式园林形成了比较单练和凝练的独特自然景观。日式园林一般利用一方庭院山水来表现千山万水景象,从他们对自然材料的特性中可以看到,他们十分珍爱大自然资源。日式园林设计师的敏感表现在完美的细节处理上面,几乎达到了艺术的尽致,使自然景观蕴含了深远的意味。
1.2 西方园林风格
西方园林风格与东方园林风格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东西方的独特地理、气候、文化、历史形成的,贯穿的水景营造是欧洲庭院设计的关键。比如,英式园林将自然园田、人工造景以及居室庭院水融,自然收敛、理性温和;法式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及秩序,突出了雄伟、端庄,其主要代表作便是凡尔赛宫,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在上的思想,通常在园林的至高点修建府邸中心,以表示控制着全国,花园的本身也体现出等级制度,在植物方面,广泛采用阔叶乔木,院内道路上将水池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德式园林景观设计充满了理性色彩,这是因为德国人的性格里具有一种深层、稳重的理智,德国的景观按各种需求、功能以理性来进行设计,景观十分简约,但是反应出清晰的观念。
2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设计
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是灵魂,对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起着至关作用,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我们要把握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终使植物配置风格和园林设计风格相融合。
2.1 植物设计原则
植物设计要遵循全局性原则、景观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全局性原则是指根据园林景观全局来进行植物的配置,使其与园林原有风格相匹配;景观性原则主要是在植物设计时遵循美的原则,使植物配置能够创造美的享受;均衡性原则是在植物设计时根据园林各要素的特性来均衡搭配,使景观稳定、均衡。
(1)全局性原则:植物设计时,植物的形态、色彩、数量及质地都有所不同,以显示其多样性,但是从全局来看,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使整体具有统一感,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园林和谐统一。
(2)景观性原则:使园林具有更好的美学。功能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对各种植物材料的造景功能十分熟悉,然后整体把握植物配置效果,根据人们对美学原理的理解和观赏要求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丰富群落美感,提升美学价值。
(3)均衡性原则:使园林各要素相互配合得体。为了使景观显得稳定、顺眼,我们应该将形态各异的植物种类按照均衡的原则进行设计。比如那些比较茂盛、数量繁多的植物会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而色彩素淡、体型较小,枝叶稀疏的植物给人轻盈的感觉;根据环境条件,将配置分为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比如,庄严的陵园及雄伟的皇家园林一般采用规则式园林,而公园、植物园等常见的较自然的环境中常使用自然式均衡。
2.2 影响因素
(1)植物设计的风格受自然生态习俗影响与制约。
植物配置是以周边环境分析为基础,因此受自然生态习俗的影响较大,通过与周边环境风格的适应,实现植物设计的外部环境协调。比如东南亚属热带雨林,热带乔木、棕榈树、攀藤植物及沙滩随处可见,因此,为了和自然生态习俗的协调,东南亚园林设计风格的必备元素包括:热带乔木、人造泳池、人造沙滩、纳凉亭、园林小径等。东南亚园林风格最重要的一笔也是绿色植物,根据地形条件进行植物配置,形成高大乔木、低矮灌木和攀藤植物相互搭配的设计,形成了具有热带气息的园林风格。
(2)植物设计受主观人为创造与改造
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所以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审美等需求出发,使植物配置满足人的审美和心理喜好的人工生态环境。因此,植物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创造和改造,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例如,居住区为了满足人类对阳光的需求,一般在楼房南面设计落叶树种,使楼房能够冬暖夏凉;公园里由于玩耍的儿童比较多,一般配置姿态优美、花繁叶茂且比较自然的物种,生动活泼。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月坛是北京古代五坛八庙之一,是中国古老祭祀文化的载体,占地面积约8.9hm2。2004年,公园管理机构对公园进行改建以提高公园建设水平,使月坛公园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休闲公园。月坛公园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工作最大的部分。改建中保留了426株大树,将其合理的融入到了整个环境中,最终形成一个让人舒适的景致。
3.2植物设计与园林景观整体设计风格的融合
3.2.1植物种类选择上的融合
月坛公园留有大量的松柏、银杏等树体高大的树种,这为全园的植物配置定下了基调,主要为突出庄严凝重的坛庙环境和祭典文化。因为坛庙公园的植物一般采用松柏类、竹子、海棠、圆柏等,其大多为孤植、对植,排列十分整齐。月坛公园植物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月坛公园植物构成情况
3.2.2 设计艺术手法上的融合
月坛为中国古代皇家重要礼制建筑,规模宏大,具有主体形象突出,空间序列清晰、环境层次深远等艺术特征。月坛的主体建筑种植了大片松柏树林,排列十分规整,其用意为利用姿态挺拔、色调沉静的常绿森林所拥有的庄严肃穆风格来烘托坛庙的纪念意义。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坛庙园林树种和相关文献记载,大面积种植常绿松柏林,营造出源于古人的祭天的环境,恢复月坛正方形的柏树矩阵,有效遮挡了周围的建筑物,突出了其凝重,很好的配合了乐坛祭祀的功能。
3.2.3 营造空间层次上的融合
植物造景的重要部分是大片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应用,改造充分利用了乡土植物资源,根据乔木、灌木、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第1层为乔木层,采用的常绿乔木主要有桧柏、油松、雪松、侧柏、云杉等;采用的落叶乔木主要有银杏、玉兰、国槐、柿树、青桐、白蜡等。第2层配置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主要包含金银木、连翘、紫薇、丁香、腊梅、太平花等。第3层配置的事藤本、草本植物及地被植物,代表植物主要有紫藤、山葡萄、萱草、鸢尾、绣线菊、爬蔓月季、八仙花、假龙头等。园路两旁选种的八仙花、萱草等植物成片栽植,用不同的花色、叶形搭配成高低错落的花径,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
3.2.4 景物配置上的融合
园林中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等要素都利用植物来衬托,这就使得植物同园林其它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景点中有不少园林要素以植物命名,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月华池、天香庭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3.3 植物设计效果分析
在月坛公园的改造过程中,通过对园林设计风格的深刻理解,赋予上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对植物配置合理布局,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从植物的姿态、颜色、质感、色彩等方面来反映园林设计风格。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和周边的建筑相协调,园林植物柔和的线条是建筑的硬质得到了软化,调整了建筑的生硬感觉,丰富了建筑的构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月华池的“天香庭”,它以传说中的月宫作为景观意境,主体建筑包括了“太液琼台” 、“广寒深处”和 “月华池”,配有曲廊、碑刻等。月华池西侧门口两侧配置了两颗紫微,岸边孤植了景观松,叠石配置了迎春花等;东侧和北侧配置了叶小枝细的早园竹,然后大片种植了七叶树和苍松加以围合遮挡。植物的配置使其与建筑既有对比又有和谐,丰富了园林层次,增加了景致,构成了游人绝佳的景观去处。时间证明,通过植物配置与园林设计风格的融合,能够得到既实用、美观,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园林作品。
4 结束语
当前全国景观设计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园林设计师应根据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不仅要按照园林设计基本原则进行设计,还应根据园林设计风格来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及种植方式,使植物配置风格与园林设计风格协调一致,创造出一系列宜居环境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叶颖, 论园林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协调[J]. 华章, 2011(17):317.
[2] 刘俊辉, 探讨园林设计的风格[J]. 城市建设, 2010(35):203-204
[3] 吴宏双, 浅论廊坊市居住区中的植物配置[J]. 安徽文学, 2009(11):352.
[4] 覃丽芳, 覃志理,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大观周刊, 2011(35):76.
[5] 李玉华, 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看住宅景观设计[J]. 商业设计,2008(6):8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