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逻辑学研究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16:10: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逻辑学研究方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逻辑学研究方向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新技术;学习方式;互动;参与;共享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48-06

一 引言

近年来,以Web 2.0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大学生电脑拥有量的增多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探索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体验。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空间日志、微博等2.0工具与他人交流互动,并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人分享。网络新技术正在渗透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范围,这些影响又将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网络新技术究竟有没有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如果有,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以何种形式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大学生的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大学生认同的网络新技术的典型特点;大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目前关于网络新技术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认为网络新技术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技术,包括当前广泛使用、发展前景好的网络新技术,如新一代因特网、IPv6、宽带接入新技术、网格计算、网络存储、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等。这种界定是偏于计算机技术的描述。另外一种界定认为,网络技术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这一类描述偏重于新技术的应用服务。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的网络服务使用的实际情况,将网络新技术界定为应用层面的网络新技术,即以Web 2.0技术为代表的具有高互动、高分享、高参与特性,使人们能够由单纯地使用网络到由用户创造内容的新技术。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学者将学习方式理解成实现学习的不同形式,如课堂学习(classroomlearning)、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电子学习(electric learning)等。本研究认同前者关于学习方式的界定,不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探索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学习特征。

二 方法和过程

1.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问卷《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问卷调查》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数据。

2.样本选择

研究从某师范学院文理科专业中各抽取三个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文科专业分别是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理科专业分别是问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测查对象中分别含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70、65和65人,其中男、女学生各100人。

3.研究工具

(1)问卷设计的维度

研究认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及认同情况,将之与大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的特性及教学满意度做对比,若大学生所认同的网络新技术的典型特性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明显体现,并影响到教学满意度,则可说明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故调查问卷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个人上网基本情况、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及认同情况、大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特性、教学满意度调查。

(2)问卷题目的编写

问卷主体部分的题目形式有问答式和量表式两种,每个题目的表述都尽可能保持维度内的一致性,并尽量采用正面描述,使题目的语言表述被调查者了解。具体编写情况如下:

维度一:大学生上网情况,题目从上网方式、上网周时长、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三个方面测查,表述采用问答式,共3小题,全部为单选。

维度二: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及认同情况,采用表格式问题,分为“每周使用时长”和“它吸引你的地方在于”两部分,如表1。

经过对部分学生的初步访谈,研究选择有大学生用户群的QQ空间、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博客、微博、优酷/土豆等视频分享网站、当当网等在线销售网站、百度百科/百度文库六种/类在大学生中使用为普遍的技术作为本研究中“网络新技术”的备选项。

维度三:现有学习方式,从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共享性和情感认知四个方面测查,含问答式问题4个和量表式题目11个,量表式题目的选答项划分为“非常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如表2。统计时各选项分别计分为4分、3分、2分和1分。

维度四:教学满意度,共8小题,全部为量表式题目,选项设置与结果的计分方式与上一维度相同。

(3)试测和修订

在问卷基本编写完成后,听取了专业相关人员的意见初步修改,抽取了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到了“部分问题语句理解有偏差”、“选项划分不准确”的反馈。

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得到的问卷各维度题目分布见表3。

(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问卷于2011年5月初发放,发放数量200份,回收188份。剔除无效问卷(单选题多选、问卷没有答完、没有填写基本信息等)9份后,得到有效问卷179份,最终数据分析从179份有效问卷中产生。

三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上网情况

对上网方式、上网周时长、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三方面测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方式占多数,上网的周平均时长集中在6-20小时之间,认为缺少网络会感觉非常不便。

2.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六种典型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情况见下表:

虽然电脑上网仍占据主要形式,但是手机上网的调查对象也有很大的占比。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会使得他们网络使用率提升,并拉长上网时间,这为大学生更多的使用网络新技术并适应网络新技术环境提供可能。

统计不同性别的网络新技术平均使用率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新技术平均使用率,结果发现在网络新技术的使用上,存在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文理科专业学生的平均使用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详见图4、图5、图6)

从表4和表5中可看出使用率最高的网络新技术为QQ

空间和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比这两项应用的平均周使用时长与大学生的平均上网时间,也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占平均上网时长的绝大部分。这两项网络新技术最吸引大学生的特性“关注好友动态、阅读和转载、可搜索的视频种类多、上传下载”,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新技术参与、互动和协作、分享有高的认可度。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与上网时长成正比,上网时长多的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也多,所使用的网络新技术种类也越多。上网时长为14-20小时的学生,他通常花费在QQ空间上的周时长为3小时以下,花费在博客、微博上的时间为3-7小时,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的周时长为3-7小时,花费在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上的时间为3.7小时;而上网时长为3小时以下的学生,只会使用QQ空间和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等少数几种,时长也都在3小时以下。

3.大学生现有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特性表现

这部分的问题主要测查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协作性、共享性和情感认知四个维度的表现,各维度得分情况见图7。

从图7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典型特性中,对“共享性”的表现最为突出,表明学生在现有的学习方式中有大的分享意愿并伴随着实际的分享行为。在辅助的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把学习资料告诉同学或分享到网络上,有时还把自己的作品在博客或分享到百度等公共页面,并希望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者作品。访谈中也有一些学生认为,网络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使用网络新技术学习或者教学时很容易忽视现实情感的交流,所以多数学生不赞同网络新技术对情感认识有促进作用。

(2)学习方式特性的性别、年龄、专业差异分析

如上图所示,大学生学生方式在协作、分享、情感认识三个方面男女的得分相同,在主动性方面也仅相差0.1分,故认为样本中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表现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从上图可看出,样本中,整体上文科专业学生学习方式在几个维度的表现上优于理科专业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分享性三个方面,文科生的得分都大于理科学生的得分,而在情感认识方面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得分持平。

4、教学满意度

(1)本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总体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对当前学校教学方式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在考察的信息量、协作性、参与性、沟通与交流四个维度中,平均得分只有2.0和2.1分,远低于理论中值。

(2)教学方式满意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图12可以看出,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整体上女生的得分要高于男生的得分。其中,在信息量和参与性方面,女生的得分要稍高于男生,这可能与上课时女生喜欢坐在教师的前部,更容易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也更热衷于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有关:而在沟通和交流方面,男生的满意度稍高于女生的满意度,这可能与男生沟通的主动性有关。

(3)年级对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体上2010级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最高,而2009级和2008级的学生的满意度基本持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可能与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增加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时常使用网络新技术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充满好奇有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慢慢适应了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随着自己学习方法的不断完善和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教师教学方式有了更高的期望值,从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产生了影响。

图14表明,在教学方式的整体满意度上,文科类专业的学生的平均得分理科专业的平均得分高。其中对教学提供的信息量、教学的协作性以及使用网络新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满意度都是文科的学生高于理科的学生,但在教学参与性的满意度上,理科专业学生的满意度得分要高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科类专业教学时容易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相应会增加了学生协作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些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高的组织能力,一旦有疏忽,很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公平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参与满意度的评判。而且文科专业的学生善于交流和表达,无论是在现实的课堂中还是在课下的网络上,都喜欢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喜欢使用网络新技术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交流,故出现教学方式中的沟通与交流的满意度要高于理科专业学生的情况。

四 讨论

1.上网时长中,花在网络新技术上的时间有大占比

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受到上网时长的影响,上网时长多的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时长更多,所使用的网络新技术种类也越多,表明以Web 2.0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正在成为学生使用网络的重要内容。长时间使用网络新技术,网络新技术中伴随的协作、成果分享、交流和对活动的高度参与等体验,也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2.网络新技术与学习方式变化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在对大学生网络新技术使用情况的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参与、协作、互动、共享等特性为认可;测查大学生当前学习方式的特性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协作性、学习的共享性和对学习的情感认知方面,如体现学习主动性的“主动下载和使用对学习有帮助的网页或文件”;体现学习协作性的“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作业或作品创作”;体现学习共享性的“希望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或作品”;体现对学习的情感认知的“目前考试能够反应我的真实能力”等。以上两项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网络新技术的Web 2.0特性,可以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到网络新技术的明显影响。

3.学生的需求与课堂教学的矛盾明显

大学生学习方式受网络新技术影响所表现的对参与、互动、协作、共享的习惯性,自然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这种需求。如果接受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所熟悉的网络新技术环境有大出入,则会对教学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质量产生影响。

五 结论

研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率高,依赖程度大;认同网络新技术的共享、参与、协作互动等典型特点,并在他们的学习方式表现出这些特性;受网络新技术特性的影响,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形式、信息量、评价标准存在低的满意度。在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程度上,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研究受周期的限制,只选取了某师范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研究样本,他们的学习方式受网络新技术的影响这一结果,只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所发生的变化。网络新技术不断地向大学生的生活渗透,其Web 2.0特性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实质上是对大学教育期望值的提升。网络所提供的社会教育的比重逐渐增多,网络新技术环境提供给大学生更适合学生特性发展的愉悦学习体现,这种学习体验也是大学教育质量改革的新课题,因此应当有对网络新技术对学习产生影响背后的深层次因素的更多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马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及其演进[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2]钟启泉.关于学习方式的认识[J]云南教育,2003,(z2)

[3]尤殿龙,申利民,欧丽菊.弹性学习的内涵、框架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162―164

第2篇

Abstract: The network lif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life to students' belief and its presenting features, and then pointe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positive life belief from enhancing dominant belief influence,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use the network,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pening the network literacy project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信仰;影响;特征;对策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life;belief;influence;characteristic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13-02

0 引言

信仰,是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生活的前途与命运以及人生的状态等的最高信念及坚持,是价值观念在人生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更要回答“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负载着时展希望的群体,大学生群体有无信仰、他们的信仰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作为第四种媒体的互联网强力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诸多奇迹。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掌握着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年轻群体较早也较频繁地使用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它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大学生生活网络化的今天,如何看待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如何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引导作用,应对相应的挑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1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带来认知的弱化 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其所获取思想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网络生活中获取的海量信息和多渠道咨询一方面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带来便利,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另一方面却也容易给社会经验尚浅、人生阅历不足的他们带来思想上的混乱。“信仰需求”是对信仰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的产物,大学生倘若对主流信仰的认知混乱,对社会价值、人生价值认识模糊,就会出现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和信仰需求的边缘化。

1.2 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带来情感的淡化 网络生活吸引着处于情感叛逆期的大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独立空间,可以在网络中随意伪装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形象,表达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宣泄现实生活中无法宣泄的心情。但大学生一旦过多的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的情感交流中,必将造成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的社会功能缺失,这种缺失具体体现在:生活中沉默寡言、不善言谈、显出一副冷漠姿态。其后果导致他们逐渐远离社会实践,人际关系疏离。情感是信仰产生的心理基础,为信仰的强化与扩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情感的冷漠势必造成信仰的缺失。

1.3 享受生活便捷的同时带来意志的退化 网络的便捷性,虽然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利用信息的效率,使他们可以随意在网络上读书、评论、娱乐、游戏、交友等,可以花比以前更少的时间和成本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得到现成知识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容易养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大学生长期被这类不良思想所浸染,如果思想上辨识不清、意志不够坚定,将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渐渐丧失自律和自主的毅力。虚拟空间中他律与自律的缺位,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处于信仰的游离状态。

2 网络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信仰的特征

2.1 主导信仰权威性下降 在进入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虽然是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蓝本,但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对作为中国社会主导信仰――信仰的坚定程度大不如从前,其主导地位和权威性日益被削弱,信仰对当今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仅仅的是为了应对一张考试试卷。

2.2 信仰多元化 当今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网络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观念更新、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西方文化殖民主义者利用网络文化的平等、公开、全球化的特征实施其“文化帝国主义”“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野心,大肆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所谓“自由”“平等”“民主”的“普世价值论”向我国推行,这些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使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腐蚀。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直接导致少数大学生信仰根基不稳、徘徊不定,面临着被侵蚀的危机。

2.3 信仰功利性 网络生活相较于现实生活诸多的约束条件,大学生身在其中感受更多的是自由。缺乏约束力量规制的大学生容易滋长个人主义的意识倾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建立信仰的时候更多的是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的,虽然同样注重理想和追求,但更加注重现实和功利,他们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价值目标日趋功利化、世俗化。

3 网络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分析

3.1 增强主导信仰的影响力 虽然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却日渐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失去其权威地位。主要原因是其影响力不够,影响力不够的原因是对教条化的理论缺乏精确而又通俗的解释,不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同。网络平台是滋生各种思想的温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复杂多变,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对此有精确通俗的解释才能被大学生所认同,才能增强其影响力,进而才能被接受,最终确立为行为指南。

3.2 提高教育者网络使用能力,做好全面引导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盛行的时代,高校教育者要增强自身使用网络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寻找正确的人生信仰。一方面,教育者要对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网络文明意识;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紧跟大学生时尚步伐,深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积极开展网络实践。网络平台的大量应用,开辟了教育者与学生交流的新渠道,并为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的看待分析问题,学会用的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了条件。

3.3 开设大学生网络素养专题课 学校可以把大学生网络素养专题课纳入大学生入学教育、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大学生网络素养课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弱化、情感冷漠、信仰迷失、沉溺网络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别、判别能力,增强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和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腐蚀的免疫力,指导学生开展网络活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互有短长,各有利弊,教育者要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局面。

3.4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使大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追寻真理的脚印,增强对真理以及信仰的理解和认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情操。激发大学生进一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仰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梅萍.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看信仰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第3篇

1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的涉外业务英语活动为核心,并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然而,就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来说,教学方式一直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沿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课程内容设计也没有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的涉外业务英语活动为核心,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职业性的特色。加之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校的生源日趋复杂,各个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层次比较单一,并没有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情况,相应专业所选的英语教材也有限,教学模式仍然以单项课本文本知识的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和实用日常业务语言交际的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手段、评估系统较为单一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实际运用能力差,从而影响其社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基于网络的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改革始于2012年,该文论述了该校英语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2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内容和特点

2.1 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第一学年为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其工作重心是:通过入学摸底考试和高考入学成绩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重新编班,分成A、B、C三级,实施分级教学。一年级基础强化阶段由读写课程与听说课程组成,实行英语能力训练式教学,并辅以相对集中的课外学习,主要是系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应用所学知识灵活的开展英语日常情景对话,并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三级考试。

第二学年为分层次分方向培养阶段。A级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等一系列课程。B级学生学习行业英语课程,按就业需要设计课程,主要由营销英语、经贸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IT英语等课程组成,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使其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其就业奠定雄厚的基础;C级学生学习素质英语,目标仍是通过三级考试。

2.2 改革的内容及特色

这次教学模式改革,无论在教学指导思想还是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突破。打造了“基于网络、优化课堂、听说为重、分级分方向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体系,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规范化和立体化,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化与自主化,使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近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生源也更加广泛,新生的英语水平相差悬殊。如果不实行分级教学,“一刀切”,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该项教学改革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分行业的立体化教学思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英语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做到了因材施教。

(2)完善课程体系,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强调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结合。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把过去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改为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大学英语语言应用技能型课程在内的多种系列组合的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括综合课程和听说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第二个阶段的语言应用技能型课程分级分模块进行,教授与各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学生在获取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进行相关专业项目的训练,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打下了语言基础,提高了学生行业英语能力。

(3)建立了基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模式。建设了语言中心,继续发挥蓝鸽语言学习平台的作用,采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掌握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知识,网络自主学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提高语言应用和交流能力”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学习、课内外整合、实行过程监控。

(4)通过与有关专业院系的合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该校各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英语教师,加强全校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3 对于该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大力宣传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提高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认识。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对分级分模块教学认识不够充分。因此,教学各个环节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教学模式的意义。需要教师善于观察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种情绪变化,帮助学生对自己准确恰当地定位,适度地进行疏导,克服焦虑、气馁等消极情绪。

(2)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分级分方向仍以课堂面授为主,蓝鸽教学平台等网上教学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学生登录英语教学平台学习应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任课教师可以每周轮流值班,网上监督、批改作业、答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之间沟通。

(3)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受教师研究方向、学生英语水平和繁重的教学压力等方面的制约,专业英语模块的多样性没有明显体现,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如开设航空、物流等方向的英语。

(4)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学生在分级、分方向授课后被重组分班,每个英语班可能会由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彼此之间不够熟悉,人多杂乱,不论在考勤、安排作业,还是组织课堂活动方面,任课教师都会很吃力。因此可和教务处合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打造英语分级教务管理软件,完善数据采集、统计及分析工作。入校新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单独组织的英语测试成绩、英语教学的升级考试分数、每阶段升级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等重要参数都应录入教务管理系统,通过对比分析分级教学前后的变化,根据分析结果进―步完善分级教学模式。

第4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性质;认知风格;呈现方式

有研究者对文本、视频两种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与认知风格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对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来说,文本与视频这两种呈现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由于之前的研究只是针对一门课程来进行实验,因此笔者进一步思考,不同内容呈现方式的网络课程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来说其有效性是否会随着课程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实验是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者认知风格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并进行验证。因此,我们分别选择《教育技术学》和《Html语言》作为实验材料,这两门课程的性质分别倾向于理论型和操作型。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课题组选取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学04级学生60名作为被试,这些被试已经学过部分教育学、心理学和技术类基础课程,实验前还没有开设“教育技术学”和“Html语言”课程,实验中并未刻意强调此实验内容,尽量保证被试在自然状态下学习。

2.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方法。在网络课程呈现形式方面分为文本显示和视频显示两个水平;在学习者学习风格方面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水平,因变量为学习效果。

实验前首先对被试分别进行学习风格测试和两门课程掌握情况的前测,在保证各组被试间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按匹配的方法把被试分成场独立/文本组、场依存/文本组、场独立/视频组、场依存/视频组,两种学习风格分别施以不同的实验处理,然后进行后测以比较各组学习效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再比较两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否有差异。

3.研究工具与材料

(1)北京师范大学于1998年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以测试不同的学习风格,共三部分,测验时间为12分钟。

(2)前测和后测试卷,用于测试被试在学习两门课程前后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材料,主要采用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现代教育技术》,《Html语言》由课题组精选相关内容作为研究材料。

4.数据处理

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教育技术学》课程的实验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场独立和场依存组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分别为0.958和0.4)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即文本/独立型与视频/独立型组的学习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同样文本/依存型与视频/依存型两组也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也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相关研究的信度。

接下来,采用两因素、两水平的2×2方差分析来验证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风格两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经过统计,学习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样本的各组之间相互独立,相伴概率为0.38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根据统计结果,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因素、学习风格因素、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风格因素交互作用的相伴概率(分别0.530、0.913、0.581)均大于0.05,因此以上因素均未对学习效果呈现显著影响。

2.《html语言》课程的实验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场独立组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44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文本/独立型与视频/独立型没有显著差异,与之相对,场依存组的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文本/依存型与视频/依存型则产生了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对场依存型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

接下来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相伴概率为0.776,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风格因素、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因素与学习风格因素交互作用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0.05,因此可以认为三者对学习效果的交互作用显著。

经过实验和统计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偏于理论型的课程,采用何种内容呈现方式并不会对不同场地独立性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于侧重于操作型的课程,场独立学习者无论用何种内容呈现方式都不会对学习产生太大的影响,这可能和场独立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能力较强有关。与之相反,场依存性学习者非常倾向于视频讲解的方式,这也许是因为场依存性学习者在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关内容时,特别需要详尽的说明与指导。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

1.根据课程性质,侧重不同类型资源的建设

尽管本实验仅选取了两门具有不同特征的网络课程,但事实上每门课程都具备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征。如计算机操作类的课程就非常侧重于演示和操作环节,因此应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的演示过程,应搜集优秀的CAI课件供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选用。再如某些文科学课程,网络课程设计者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已有的、没有版权争议的、制作精良的视频而非乏味的课堂搬家式视频。总之,网络课程制作者应仔细分析本门课程的特征,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资源的搜集与制作。

2.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尽量实现因材施教

网络教育尽管具有方便、快速、资源丰富等特点,但在适应学生的学习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网络课程仅具有基本信息登记模块,与学习更为相关的知识水平、认知风格等个性特征测试模块很少见到,与之相应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呈现、个性化教学活动安排更无从谈起。事实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其中认知风格的差异是个性特征在学习中的基本表现。为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的适应性,必须充分考虑认知风格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学习目标及任务、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核心要素做出综合考虑,形成完整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3.从基础做起,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建设应当从基础做起。比如网络课程建设中可针对重难点设置短小的视频,提高视频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还应在视频中增加优秀的课件。而更为基础的文本要系统、丰富、条理清晰,适当增加超链接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特别是场独立学习者的要求,还可以运用概念图等方式提炼内容结构使场依存学习者能够更好的构建认知结构。除此之外,还应大力开发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继红.网络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与学习者认知风格

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2005,(6):18-45.

第5篇

关键字:工作过程;云计算; 开放式教学;教学模式;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17

0 引言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利用高校之间或者高校内部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通过共享机制,互联网络、移动网络和卫星网络的访问,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网络信息与多媒体资源,本地教学与远程课堂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起源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件开放计划,它的目标是用10年的时间把在MIT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总共2000多门课程的资料制作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互联网上,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本文将“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三者进行有效融合,探讨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和融合教学模式,完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开放式教学资源建设的体系与结构的研究,为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1.1开放教育资源含义

开放教育资源的具体概念在2002 年首次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定义是:“ 免费的公开提供给教育者、 学生、自学者的,可反复使用于教学、 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资源开放的目的是有助于学习者更好更容易地接受教育,并且此处的教育主要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同时资源不仅指支持教师进行教学的资源,也指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

1.2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学平台

目前的网络教学系统基本上支持在线学习、知识点测试、问题解答、课表查询、作业提交、问题讨论等模块功能,但对于用户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智能适应泛在学习服务实现效果尚不理想。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教学系统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工作过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学特点不突出。从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开放性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出发,资源库建设模式的选择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智能导向适应的泛在学习理论是信息新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等)、多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团队学习、网络学习、自适应学习、社区学习、移动学习等)和多种教学模式(协作教学、团队教学、开放式教学、协同教学模式、协同创新教学等)集成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强调使用带有RFID、红外数据通信端口、蓝牙端口或GPS 卡等通信接口的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利用IEEE 802.11b、GPRS 等无线通信技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表现为按需学习、适量学习和即时学习。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学平台包括系统管理、智能学习、智能教学、资源管理和智能评价等功能模块,支持智能适应泛在学习理论。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用户可持有各种终端电子产品(PC、智能手机、电视、上网本、平版电脑等)来学习。

资源标准包括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CELTS)和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RDF)。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CELTS )包括《学习对象元数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这三个规范都是以LOM 为核心建立的。资源描述框架(RDF)是W 3C组织推荐使用的,是一个使用XML语法来表示的简单元数据方案,用来描述网络资源的特性,及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1.3 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智能适应泛在学习系统流程

采用云计算环境下面向服务组合模式来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很好的支持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智能适应泛在学习系统。同时,采用云计算环境下面向服务组合模式来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也将有效地消除教学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孤岛”现象。在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当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端”遇见无处不在的“云”(互联网),资源库可以以更多地服务形式呈现。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智能适应泛在学习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它强调学习者通过工作过程适应性测试,工作岗位适应性导航、工作过程适应导航模块,工作过程适应展示模块,采用网络开放式智能适应泛在学习模式,在工作能力资源库中获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 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学资源技术支持

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及其权益保护机制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分布式、协同性、开放性和共享性”资源库是建设方向,要做到这一点,采用云计算面向服务组合的方式来建设高职资源库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相互融合的产物。云计算利用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集成系统, 并借助SaaS ( 软件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MSP ( 管理服务提供商) 等商业模式把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基于云计算和服务组合的资源库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对于分布式Web服务组合算法共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元Web服务构建,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分布服务组合节点的Web服务集生成相应的元Web服务描述文件。第2阶段:根据服务组合请求和各分布节点的元Web服务描述文件分析服务组合请求的特性、原子、复合、复杂以及无关的服务组合请求和元Web服务组合路径,并根据分析结果向分布节点发送服务组合请求。第3阶段,根据元 Web服务组合路径和各分布节点返回的组合结果,生成最终的Web服务组合路径。

对于软件即服务(SaaS)供应商来说,主要是集中通过云端如何为终端用户提供在线服务软件(如应用程序和实用工具)。而平台即服务(PaaS)供应商则是专注于提供服务从云端的开发应用,这样使“分布式、协同性、开放性和共享性”资源库得以真正实施。

3结束语

通过对“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学平台架构体系,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智能适应泛在学习系统流程和基于云计算和服务组合的资源库体系结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开放式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赖于树,熊燕,谭泽富,开放教学资源管理与课程教师的职责[J],高校教育管理,2011,(5):38-41

[2]刘春玲, 唐少清,开放教育资源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 潘杏梅,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与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年第 2期

[4] 雷万保,朱怡安,钟冬,基于元 Web服务的分布式 Web服务组合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0)

[5]曹晓明.从“工作流”到“学习流”: E-learning系统设计的新视角.开放教育研究,2009,15(03):94-97

[6]江河.符合SCORM2004标准的课件资源适应性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01):168-170

第6篇

关键词:逻辑教学;现代化;先进化;逻辑教育体系;现代逻辑;逻辑思维素质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4-0024-0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宪钧教授等学界前辈倡导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有力推动了我国逻辑事业30余年的长足发展。我们认同张家龙研究员关于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现代化已“初步实现”的判断及其“五个一批”的判据,同时也赞同将“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作为我国逻辑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应当清醒地看到,与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先进国家(包括英语世界、西欧和北欧国家等)相比,要达到“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对“目标”本身及其实现途径有比较清楚的把握。本文拟结合南京大学和国内相关高校的逻辑教学及相关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对“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行学科建制中,“逻辑学”属于“哲学”门类“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就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来说,“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判定是有较充分的根据的。其显著标志是,几乎所有逻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都列入了现代经典(一阶)逻辑和(狭义)模态逻辑为专业必修课程,尽管实际教学水平会有所差异。我们认为,逻辑学专业教学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将这两大经典基础理论学习与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并能真正取得实效,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逻辑的理论与方法从事逻辑学各方向上的研究;另一重要标志是使学生能够对逻辑学的历史发展有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对基础逻辑、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有相对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把握;第三个标志是学生能够在特定方向的研究中通过学术史的把握走到当代学科前沿,能够做出真正富有新意、有所建树的工作,特别是对博士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三个“标志”也就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我国哲学学科招收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已达13个,招收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达60余个。南京大学哲学学科于198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逻辑学方向博士生,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成立了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迄今逻辑学专业共授予硕士学位71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12人,90年代15人),授予博士学位25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6人。我们在逻辑学专业设立之初,即支持并贯彻教学“现代化”的思想,并逐步明确了上述“现代化”理念,将之作为研究生培育的指针。

就当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在前述第一“标志”方面,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首先突出强调现代逻辑基础的严整的学习与训练,这主要通过贯通一年级全年的“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和“哲学逻辑研究”两门课程实现;其中除一阶逻辑与狭义(真势)模态逻辑的基本训练外,也努力使学生了解数理逻辑“四论”特别是集合论和非经典逻辑学科群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现代逻辑功底和相对完整的现代逻辑观念。在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也提出一个基本要求: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都必须继续强化一阶逻辑、模态逻辑及集合论的学习与训练,并根据生源实际落实不同层次的训练计划,其别强调了逻辑语义学的学习与训练,向学生明确这是进入当代逻辑科学研究领域的“通行证”,只有真正学会“走路”才能在研究领域“起跑”。

第7篇

一、文化渊源:比较逻辑学建构的文化链接

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思维方式特别是逻辑体系,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逻辑思维方式从不同的维度影响文化,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主要构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在文化研究与建设过程中,应给予作为思维工具的逻辑以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剖析逻辑,可触及到逻辑发展中较为深层的因素,有助于人们从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角度对三大逻辑体系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给出较为具体、合理的解释。

三大逻辑所生成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墨家逻辑依托先秦文化,因明逻辑依托古印度文化,亚里士多德逻辑则依托古希腊文化。张东荪先生认为逻辑是由文化的需要逼出来的。”方汉方先生说逻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我们要“把逻辑当成文化的产物,用文化来解释逻辑”,在不词的文化传统和背景中去分析、比较各自逻辑的特质。逻辑与文化有着不容忽视的内在联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主张进行比较逻辑研究,首要的是考虑世界三大逻辑体系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政治背景与逻辑思维演化过程,并从中开掘三者之间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才能对它们的异同作出合理的比较与说明。

我国先秦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思想主题是社会伦理尺度与“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的建立与实践。这种社会文化氛围决定了先秦时期以伦理纲常、政治哲学为内核,以人们的现实需求与实际经验为依托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先秦科技中有比较显著的体现。先秦的科学技术重实践、重应用而轻理论探讨。这一现象在墨家逻辑中也有所体现。詹剑峰先生认为,“墨子的认识论和逻辑在表现‘务实’的特征。”

比较而言,古希腊文化与我国先秦文化、古印度文化有所不同。古希腊文化的内核是求知,其主旨在于寻求有关世界整体及万物的知识。如此,古希腊人视求知为所有人的本性,为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实用为目的。这种认知方式的目的是崇尚智慧、摆脱无知。

作为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几乎齐名的印度逻辑,所依托的是古印度文化。因明学是印度逻辑五明中之一明,与内明是一种手段与R的的关系。它的目的是进一步诠释内明,“考察正邪,研核真伪”。因明作为一个逻辑体系,研究推理、论证的逻辑形式,此与墨翟、亚氏分别创立的体系有相似之处。在西方传统逻辑中,因果性与分析性的联系规律、充足理由以及分析与综合命题的结合问题都不在三段论中讨论,但在印度逻辑中,它们合为一体。理智(intellect)不过是理由(reason)的别称,“一般的理由与具有三相规定的三段论的理由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总的来说,墨家逻辑、印度逻辑与亚氏逻辑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表现为一种思维工具。它们之间所不同的只是墨翟是一种“故、理、类”的三物论式,亚氏用了三段论,而因明学则是一种三支式。关于这个问题,孙中原先生也认为墨辩三物与因明三支、亚氏三段论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致的,[W]此说是有道理的。从文化的视角解读,三种逻辑之间的共同性在于:三者都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哲学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三种逻辑特殊性的一面为:以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核心内容的西方传统逻辑虽然有一些论辩的内容,但当它建基于几何学的演泽性质后便独立地发展,因明学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佛教教义论辩密不可分,而以《墨经》为主要代表的墨家逻辑则与社会政治论争互为影响。

二、义理探究:比较逻辑的研究范围与可比性原则

逻辑科学从古代到现代,至今已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其分支学科已延伸到其它许多学科领域。因此,比较逻辑研究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不仅包括古代、近代、现代的逻辑之间的纵横比对、内在汇通,而且包括世界三大逻辑传统的同异比较、沟通对话。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把目光局限于逻辑本身的理论内容,而是要把比较视域建基于三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考察三大逻辑体系的发展过程,以此总结三者在逻辑类型方面的异同。三者逻辑类型的差异性决定了各自逻辑内容的不同。譬如,因明强调“能破能立”,确立了“宗、因、喻”三支作法,亚氏突出“怔明”,总结出三段论,而《墨经》则主张“辩”,集中讨论了“故、理、类”的三物论式。从本质来讲,三者都是关于推理论证的。逻辑是关于推理必然性的学说。金岳霖先生认为逻辑就是“必然的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大逻辑体系是具有可比性的。但三者在推理的表现形式上又互不相同,表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逻辑科学不同层面的多元化认识。我们认为这些认识是一种互补的有机整体,而不是相互拒斥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逻辑科学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中的作用。因此,中国先秦文化、古印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发展互异的特质,从而影响各自的逻辑体系构成绝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基础且具一定必然性的。

逻辑是关于“真”的学问,其根本任务在于把有效与非有效的推理形式区分开来。“逻辑具有全人类性,世界上的逻辑只有一个,不存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区域的逻辑。”三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逻辑的影响与制约并不能改变逻辑科学的全人类性。

比较逻辑学的研究,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皆可进行,只有在具备“可比性”的条件下才不致背离它的初衷。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三大逻辑体系各有侧重的多样化特性,决定了比较逻辑学研究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特点。但是,究其可比性原则,最为根本的是“同类可比,异类不可比”。“求同”是求得比较对象之间的本质的“同”,而同类对象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本质属性上,因此,“求异”是求得比较对象之间的非本质的“异”。.在这个从同到异的过程中,“同”是内在的同,“异”是外在的异,[13]这与逻辑科学的全人类性特点是一致的。

三、学科价值:比较逻辑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在我国逻辑学的研究中,比较逻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主张虽未被正式地提出来,却已有学者论及.

并持否定态度。国内有比较逻辑研究专家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因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而独立。比较逻辑不直接考察推理的有效性问题,不是逻辑学,因而不可能是一门独立的逻辑学分支学科。把较逻辑研究只是逻辑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属逻辑史的研究范围,因此在客观上作为学科是不存在的。美国学者沃特森也认为仅仅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其它学科已经研究的内容,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M诸此等等。

其实,上述观点源于对比较逻辑赖以存在的比较研究方法的“合理怀疑”:既然21世纪的所有逻辑研究与国际性的学术视野须臾不离,一切逻辑研究的内容似乎都蕴含着比较的方法,那么比较逻辑学科的独立性便不复存在。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对比较逻辑最普遍的误解。以下我们试图从三个层面论证比较逻辑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比较逻辑”(Comparativelogic)不是或不仅仅是“逻辑比较”(Comparedwithlogic),比较逻辑有其特定的“比较视域”,从而进一步论证“比较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一)逻辑研究新趣向:比较逻辑重在“汇通”,不在比较

首先,必须承认在比较逻辑研究中确实存在着比较的方法。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将“比较”解释为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更为重要的是,比较逻辑研究不仅仅是采用比较方法的逻辑研究。比较方法绝对不能一网打尽比较逻辑的所有研究方法。

其次,如果研究者仅从东西方逻辑现象的表层上求取相似点加以类比、比附,没有将自己的研究视域渗入与汇通到中国、西方、印度文化现象的深处,去探究三大逆辑体系之间的内在性、汇通性与体系性,那么这种逻辑的比较(类比)因过于简单与机械,既没有成立的学术价值,也不能在学理上界定比较逻辑成为一门学科的疆域及意义。

最后,21世纪的逻辑研究不能也不应当背离国际性的学术视野,而是将三大逻辑体系互为参照系,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所有逻辑科学研究都把重点放在逻辑的跨文化、跨民族之上。换言之,理应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逻辑学不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方向,也决然不同于采用比较方法的其他逻辑研究,比较逻辑并不仅仅因为它运用了比较方法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更为决定性的原因在于,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价值取向与理论立场。

(二)比较视域:比较逻辑研究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跨文化、跨民族与跨语言的逻辑研究,比较逻辑的研究方法超越了简单的形式上的异同类比,而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逻辑研究方法,从而展现三大逻辑体系的特征及三者间的联系。

比较逻辑的“比较”属于理论基础意义上的比较视域(Comparativeperspective),而不仅仅是方法论。各种不同的比较逻辑研究方法必须立足于比较逻辑的基础,即在比较视域上展开。比较视域是比较逻辑研究者拥有的一种重要的学术能力与学术眼光。作为一种学术视域,比较视域是对三大逻辑体系的关系或各自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三大逻辑体系所依托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逻辑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而不是人们日常语言中误解为一种徘徊于表.层的类比方法。我们赞同刘培育先生关于这种类比方法的观点:“以西方逻辑为标准模式,对中国古代逻辑或削足适履,或画蛇添足,或无类比附,使中国逻辑成为西方逻辑的翻版,抹煞了中国逻辑及中国逻辑史的特点,歪曲了中国古代逻辑的面貌”。

(三)学科综合化趋势:比较逻辑理应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人类逻辑思维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越来越琐细且互相隔离的学科研究框架正在被突破,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成为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热点。Us]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必然会刺激新学科的产生。当前的逻辑学研究正在表现为各种异彩纷呈的景象。如果要探讨三大逻辑体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及其对逻辑自身的影响,就必须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逻辑学科的形成顺应了这一时代的学术研究需要。

讨论至此,不难看出,“比较”虽是许多学科(包括逻辑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但并不能取代比较逻辑学,反而强化了比较逻辑在当下及未来逻辑界日趋国际化背景下的重要地位。比较逻辑学应当是建基于各种逻辑学科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理论学科。它以三大逻辑体系为基础,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有自己特有的学科特性与学科视域、学科范畴。比较逻辑研究应当成为人类积极探索和变革思维方式,有效吸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背景下的文化要素的重要途径。21世纪的比较逻辑研究,既要树立一种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意识的文化观念,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相互对话和沟通的语境与操作平台。

四、学科框架:历史与文化视域中三个不同层次的比较逻辑学

我们认为,比较逻辑学研究可初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的比较逻辑学、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与汇通的比较逻辑学。描述的比较逻辑学,是对三种根本殊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所支撑的三大逻辑体系本身进行研究,这是比较逻辑学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评价的比较逻辑学,是对三大逻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纵横比对、同异比较,它是建基于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之上的第二层次研究;汇通的比较逻辑学是指建基于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与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之上的,以历史与现实中三种逻辑的平等对话与三者内在关系的透视汇通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第三层次的逻辑研究,是比较逻辑研究的最高层次。三个不同层次的比较逻辑研究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与价值立场,分述如下:

(一)基础研究:描述的比较逻辑学

比较逻辑学的研究与三大逻辑体系自身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三大逻辑体系的讨论。描述的比较逻辑学就是对三大逻辑体系本身的研究,是比较逻辑学三层次中的第一层,是前提与基础。此为基础性研究,以对三支逻辑源流分别进行挖掘整理与史料考证为主要研究方法。只有做好基础性研究才能深入到第二、第三层次的探讨。

对三种逻辑的研究是比较逻辑学的初阶。学术实践证明,真正对比较逻辑研究有建树者,必然对三种逻辑有深人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没有描述的比较逻辑学,就根本谈不上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与汇通的比较逻辑学。

在我们看来,比较逻辑研究可以不以对三种不同的逻辑体系作出评价与比较为必要条件,可以只是“描述”的。也许有论者会否认这一观点:只是描述而没有评价与比较,不是比较逻辑研究。而我们所要表达的是,描述是进行评价与汇通的基础,理属比较逻辑学。正是基于此,我们将其称作“描述的比较逻辑学”,而将建基于三种逻辑研究之上的比较与评述,称作“评价的比较逻辑学”。

(二)同异比较:评价的比较逻辑学

评价的比较逻辑学是建基于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之上的第二层次研究,它是对古代、近代与现代三种逻辑之间的纵横比对、同异比较。目前国内的比较逻辑研究多属这一层次。

我们认为,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主要包括比较三大逻辑体系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解释其不同的文化渊源,讨论三者的理论体系并研究与评价其间的方法论问题。这种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主要是对逻辑发展史上所出现的三支逻辑源流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说明,从而寻求三者的“相同点”与“相异点”。这种同异比较,要求我们必须摆脱传统逻辑研究中形式上的比附与诠释的方法,对原有的经典逻辑中心论观念进行调整,将比较逻辑研究放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进行具体研究;要求逻辑界确立三大逻辑体系之间互动互惠的意识,改变一味追求共识、同一性或一味追求相异、特殊性的思维模式,调整传统的逻辑价值体系。

鉴予前文述及有论者否认比较逻辑学的“学科独立性”,我们提出一种更髙层次的比较逻辑研究范式汇通的比较逻辑学。

(三)贯通»合:汇通的比较逻辑学

在我们看来,汇通的比较逻辑学是比较逻辑研究的最高层次,它建基于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与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以三大逻辑体系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三者内在关系的透视汇通为基本研究对象。

从解释学的观点看,进行汇通的比较逻辑学研究要求研究主体拥有一种纯正的比较视域,研究者须在已经完成与把握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与评价的比较逻辑学的基础上,对已经纳入自身知识结构的三大逻辑体系及其相关知识进行充分消化、融汇,并在此过程中,对其重组使其体系化,这种重组即意味着汇通与体系化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汇通就是“打通”、“贯通”,是三大逻辑体系主体知识结构内部的“打通”与融合。

我们将比较逻辑学分为“描述的”、“评价的”与“汇通的”三个递进层次,从而进一步凸显“汇通的比较逻辑学”,根本动意在于超越某个民族的视域,将目光投向世界而非某一民族历史与文化所提供的思维成果,旨在使三种不同的逻辑传统贯通与连接起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比较逻辑学”来建构一种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公共逻辑”“人类共同的逻辑”。其理由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逻辑只有一个,三大逻辑体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会因为表现形式与侧重点的不同而改变逻辑科学的全人类性。

五、余论

第8篇

比较逻辑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方法会逐步多样,认识的层次也会逐步深入。并且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随着研究者阅历的增加,人们对比较逻辑学研究中所体验到的具体内容的比较探究,会越来越细微和深入,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同时,也会知道原有的看法是否正确,并为以后的认识积累经验。

比较逻辑学三个层面研究中的认识论前提。比较逻辑学研究必须以认识论为前提和基本原则。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描述的比较逻辑学,它是对三支逻辑源流本身的研究,是比较逻辑学整个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在对描述的比较逻辑学方法论的探讨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其一,描述的比较逻辑学其本身关于描述的含义必然是对元典进行史料考证与挖掘整理,而后才会得到所需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二,描述的比较逻辑学研究需要吸取三大逻辑体系中具备可比性的信息源。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从整体出发,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三,在以上二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较逻辑学初级阶段的探讨,归纳、总结、提高,并在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中,达到文字表述的信达雅,即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所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1]所谓“信”,是指内容准确无误;所谓“达”,指的是表述内容时运用的语言通顺、妥帖;所谓“雅”,是指言辞文雅。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评价的比较逻辑学,它强调对古代、近代与现代三种逻辑之间的纵横比对、同异比较,建基于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之上。在认识论层面,它突出表现在从客观的事实中挖掘出具有可比性的信息源,从而在可靠材料的背景下进行纵横、同异比较。这是进行比较逻辑研究的必经阶段,更是对于理性认识的提炼和升华。最终,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汇通的比较逻辑学研究”,它以三支逻辑源流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三者内在关系的透视汇通为基本研究对象。这一阶段是认识论中的理性形成、实践、轮回乃至飞跃的阶段。它不再仅仅局限在对所认识事物的描述或评价,而是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纵横层面突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限制,使点、线、面之间有一定的建构和汇通,从而形成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提高。

比较逻辑学研究历史进程中的认识论思考。比较逻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凸显学科魅力,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是因为它具备了理论的基础。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则是认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表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所得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初级认识是感性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即遵循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原则,最后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形式,形成理论知识体系,即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抽象、概括的反映,也是对事物的本质、全面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最后,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而且还表现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人们在获得理性认识以后,通过种种形式使之应用于实践,向现实转化。这是实践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在理论检验的过程中,又使理论更加完备。现以张连顺(顺真)教授所定义的“现代量论”的两个时期为例进行说明。张教授将自1900年以来的“现代量论”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1945年以前的“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时期和1945年以来的“新古典量论学派”时期。其中“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00年至1935年,此乃“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以及“现代量论”的起步、奠基、初步形成的时期。

张教授认为,“以舍尔巴茨基(Th.Stcherbatsky,1866—1942)为代表的‘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性质的‘现代量论’学家,多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康德的先验逻辑等为解释范式,实施欧洲哲学逻辑学向‘古典量论’的映射,由是完全被曲解了的陈那几乎就竟然成了近代的康德。”这在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没有体现事实本意,从而是歪曲的理论。同时张教授还认为,“现代逻辑特别是符号逻辑开始向‘古典量论’实施映射,‘古典量论’中以‘比量智’为核心的建构系统被人为地从‘现量智’与‘比量智’的‘二量’系统中剥离出来,并将作为自我思维的‘自义比量’与作为自我思维在交往情境中的‘他义比量’的明显特征强行取消由此变成单一的自我思维之形式的逻辑思维,以此强行将比量智纳入到欧洲逻辑的系统中,在本不具可比性的比较中将量论二量为一量,并将二种比量强并成一种比量,终以‘古典量论’之‘比量智’竟然也合于欧洲逻辑为内心之快慰”。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即是缺乏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也就是说,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过程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原则上,缺乏必要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究其原因,张教授以为:“这是欧洲现代强势文化心态在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中的一种自发性反应,更是近代晚期以来所逐渐形成的欧洲现代逻辑‘去心理主义’思潮之逻辑方法论在解释‘古典量论’时的自然映射。”①第二个阶段,也就是1935年以后,伴随着欧洲逻辑学内部对符号逻辑的反思而形成的怀疑反思阶段。张教授认为它关乎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去心理主义”的逻辑学体系能否真正成立;二是单向度的符号逻辑体系对“古典量论”生吞活剥的映射是否合理。

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变化、发展,量论“欧洲系统”终于走上了向“古典量论”特别是印藏系统全面回归的坦途,由此形成了1945年以后的“新古典量论学派”,它建立在量论方法论的根本转变之基础上,其代表在欧洲即是现代量论“维也纳学派”的开拓者弗劳瓦尔纳(Erich.Frauwallner,1898—1974),在东方即是《佛教逻辑学之研究》一书的作者日本学者武邑尚邦。武邑尚邦对现代量论“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的历史地位给予了极为中肯的评价。他认为“时至今日,依据作为最新逻辑学的符号逻辑学之模式将佛教逻辑学与欧洲逻辑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之尝试,在一定范围内正在取得大的成果”(《佛教逻辑学之研究》序言)。但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如是之新方法中,即使佛教逻辑学之符号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行,而不能被符号化因素之存在益发明显,于此出现了新的问题。实际上,唯这没能够被符号化之部分显示着印度独特之立场,唯此才是今后一定要研究的尚待解决之课题。”(同上)张教授断言:“这是由现代量论的‘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走向‘新古典量论学派’在方法论上的高度自觉,是吹响复兴古典量论本义之境的理性号角。”②基于对现代量论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可以凸显辩证唯物认识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比较逻辑学的研究必须以此来规范学习和研究,从而在挖掘历史资源的过程中摒弃错误的理论观点,并且在实践中培育正确的理论,以指导实践并发扬光大。#p#分页标题#e#

比较逻辑学研究与认识论研究同步发展。在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精确、严密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和认识领域,人类的认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此相适应,认识的对象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着。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中介日益复杂化。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以为,应极力避免诸如视野狭窄、不察行情,注重结论、短于论证,捕风捉影、以字取义等浅显取向。在认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愈来愈多样化、精密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更加复杂化的同时,应考察各种认识手段、认识方法和认识形式,如各种仪器、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符号系统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思维方法。由于主体和客体之间中间环节的复杂性,认识的结构问题,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理论和实践等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科学认识的发展,使得理论对实践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面提及的量论因明学研究的历程为例,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实践建立观念模型、科学预见、超前反映,等等,使量论因明学得以破除“去心理主义”的影响,从而回归正统。总结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概括现代科学认识的资料,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项十分迫切而又复杂的任务。这为比较逻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从而也必将会发展和丰富比较逻辑学的内涵理论以及比较逻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比较逻辑学研究在以哲学认识论为前提和基本原则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深度,需要具体方法的培植和运用。历史上,自19世纪末以来,比较逻辑学研究已走过了百余年的时间,但在此过程中,一直鲜有学者对比较逻辑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给予必要的重视,主要是以三支逻辑源流之间或同一民族逻辑内部具体到某一逻辑问题即微观比较为中心的。对其方法的研究也是如此。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为了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与思维方式的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方法论的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术研究所具有的说服力,有时是可以从合理的推论中获得的,而这种合理性则依赖于对方法的不断考察与研究。比如笛卡儿的《方法论》与培根的《科学的进步》所以受到推崇,无不因认识到方法的革新对于新理论的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比较逻辑学”这样一门我们正在试图构建的学科,百余年的比较逻辑研究历程,并未为这一尚处起步阶段的学科提供多少有益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连一种成熟的方法也没有。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的学者在进行比较逻辑研究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微观比较上,而并未对比较逻辑学自身的理论尤其是方法论进行必要的探讨。必须说明,上述论点并未否定百余年来几代学贯古今的学者们所进行的比较逻辑研究。

笛卡儿在论及写《方法论》一书的目的时说:“我并不是教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每个人为达到他的理性都应该遵从的,但只是告诉在何种情形中我如何努力实行我的方法。”[2]这里,我们得出上述结论也并非为了抹杀每一位研究者对比较逻辑研究以其独特的方法所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另外,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我们认为方法论与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必须予以厘清。我们讨论比较逻辑学方法论,要先分清楚哪些是方法论,哪些只是一般方法①。在我们所主张的比较逻辑学的研究中,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比较逻辑学方法论必须是这一学科总体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而不是在局部的、具体某一问题上的个别的研究方法。因为,这些具体的方法并不是为这一学科量身定做的,并且是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有可能采用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对于我们所讨论的比较逻辑学而言,并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比较”作为人类分析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许多研究领域里被普遍应用。抛开自然科学不论,仅就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比较方法即运用于诸多学科,诸如比较哲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比较历史学、比较经济学,等等,但这些比较的方法多用于具体的学术研究。比较逻辑学则不同,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对比较逻辑学的研究除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有它的独特之处以外,作为一门独立、严谨的学科,虽然与多学科及相关学科有若干的碰撞和联系,但比较的方法却是独到的、全面的。通常情况下,进行逻辑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横向和纵向比较,随着研究的深度、广度的挖掘和扩展,人们逐渐探索出了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下的更多具体的研究方法,诸如典型比较方法、影响研究、跨学科研究、渊源研究、平行研究,等等。

传统的比较研究方法———横向、纵向、井向。1、横向比较研究。所谓横向比较方法在有的论述中也称为共时性比较方法,它主要是就相同历史时期或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民族在逻辑理论和逻辑思想上进行的比较。2、纵向比较研究。所谓纵向比较研究方法也称为历时性比较方法,它主要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或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逻辑理论或逻辑思想、人物等进行的比较研究。3、井向比较研究。所谓井向比较研究方法主要是横向和纵向交叉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助于分析某一逻辑理论、人物等在整个人类逻辑观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对某一点在全局中的作用分析,有助于对某一逻辑观的整体把握和运用。

研究过程中点对点的比较———典型比较。1、典型比较。所谓典型比较是根据研究需要对某一理论、系统、人物和与其他学科理论的关系等的比较。2、层次划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同一学科内部对某一理论、系统、人物等的比较研究;二是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理论的比较分析、区别研究等。3、典型比较研究的特点。一是针对性:具体指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不考虑其时间性和空间性;二是广延性:具体指学科跨度上的无限性,比如《墨辩》理论的影响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影响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分析,及其造成的影响。4、典型比较研究的作用。典型比较研究有助于明确不同逻辑类型或具体的逻辑系统的比较,有助于分析判别不同逻辑类型或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和价值,有助于发现不同逻辑类型或系统在比较中所具有的先进性或落后性等。#p#分页标题#e#

第9篇

(一)有利于拓展逻辑学发展方向,更广泛地体现逻辑学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逻辑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出现很多逻辑分支或逻辑类型,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逻辑比较,现代逻辑虽然成为了当今逻辑学发展的主流,其严密性、先进性以及在现代哲学、数学、计算机、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门科学的持续发展,要考虑它的适应群体和研究目的。论及此,必须提一下非形式逻辑领域被广为引证的卡亨的一段话:在几年以前的课堂上,当我正要结束(对我来说)迷人的、复杂的谓词逻辑的量词规则的时候,有个学生嫌恶地问道:他花了整整一个学期所学的东西,与诸如约翰逊总统决定再次升级越南战争的问题有何关系。我喃喃无语,就约翰逊方面说是糟糕的逻辑,然后就表示,逻辑导论不是这类课程。学生接着问道,什么课程处理这种事务。我不得不承认,就我所知,还没有这样的课程。这个学生想要今天大多数学生想要的一门与日常推理相关的课程,一门与他们听到、看到的各种论证相关的课程,这些论证的内容涉及到种族、污染、贫困、性别、核战争、人炸以及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所面临的所有其他问题。〔6〕28与此相同,吴家国教授也曾提及在国内发生的类似情况:1999年12月12日,为了纪念“学术百年”、面向社会宣传逻辑学,北京逻辑学会举办了一场逻辑报告会,除专业逻辑工作者参加外,还公开售票,欢迎对逻辑学感兴趣的人们参加。会上,逻辑工作者发言十分踊跃。然而,在会议结束时有一位中年女同志站起来发了言,她深沉地说:我是花钱买票来听讲的,本想学点逻辑知识对工作有用,可是,听了以后感到听不懂,不知道逻辑学对我有什么帮助。我很失望。〔7〕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逻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甚至可以说不平衡发展的不足。在这种逻辑学与人们现实生活、思维实践严重脱离的情况下,首先从北美兴起批判性思维运动,从而推动了非形式逻辑的发展。武宏志、周建民、唐坚等人在《非形式逻辑导论》一书绪论中大量转述国外部分逻辑学家的论述,指出数学逻辑(即通常说的数理逻辑—引者)的特征及非形式逻辑学家对数学逻辑的批评,提出了“逻辑学的实践转向”。〔6〕28目前,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广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鞠实儿教授曾提出:“假定存在一个逻辑类型,它或者是新的或已知的。如果它取代另一逻辑类型而成为被关注的主流,则称这一历史事件为逻辑学转向”。〔8〕并在该文中提出了逻辑学的认知转向。陈慕泽教授在《逻辑的非形式转向》一文中确认逻辑学是以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解释了逻辑转向的三个意思:“第一,促使逻辑学在某一阶段发展的动力,有别于上述总体目标;第二,逻辑学在此种转向目标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实质性的进展;第三,此种进展不但对实现其转向的目标,而且对实现逻辑学的总体目标有重要的意义”。〔9〕逻辑学的这些发展方向的转变为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和理论依据。陈波教授在探讨“逻辑的可修正”问题时指出了“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和“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的区别:“前者(指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引者)就是我们在实际使用着的逻辑,这是一种客观形态的东西。有没有这样的逻辑存在,是有争议的。如果有这种逻辑的话,它大概存在于人类的语言实践和思维实践中,并且与人类所面对的外部世界也有某种关联。于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就是对这种逻辑的描写、刻画或重构;它们是一种‘发现’而不是‘发明’;发现就含有描述性成分,就有真假对错之分……,由此引出一连串复杂的哲学问题。当我说‘逻辑是可修的’时候,我不是指客观形态的逻辑,这种逻辑是‘存在’那里、‘摆’在那里的东西,无法修正;至于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则见仁见智,难以获得统一的见解。可以修正的只能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即逻辑学家所构造的、并获得公认的逻辑学说和逻辑系统”。〔10〕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就是存在于不同民族语言实践和思维实践中,并在他们认识世界、表达和交流思想等与外部世界发生一切关系时具有密切关联、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实际的思维现象,可视为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以逻辑学视角,用逻辑学理论,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掌握其认识世界、交流思想的基本规律,分析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总结在有效交际过程中的主导推理形式,并与逻辑一般规律以及各民族传统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等等,都可谓是逻辑学今后在逻辑与文化的互动视域下值得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解决逻辑脱离人们思维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能够充分发挥逻辑科学在不同民族思维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其应用价值。

(二)有利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丰富中国古代逻辑思想

西方逻辑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有识之士大量介绍、学习西方逻辑的同时,围绕“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的状况应当如何认识与评价?”的问题开始了中国逻辑史的研究。经过一个世纪以来几代学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形成共识,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研究成果可谓是洋洋大观。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逻辑思想是逻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逻辑思想,其中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同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当然也包括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持续融合过程。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理应包括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民族的逻辑思想。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能说是不同的逻辑,但它是逻辑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不同民族群体的思维实践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来探究其规律性的因素,通过比较研究,丰富中国的古代逻辑思想。比如,蒙古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北方辽阔草原为依靠游牧经济生息繁衍,创造了有别于中原农业文明的草原文化,形成了独有特色的蒙古族思维方式。蒙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与汉族人有别样的一面。那么这是为什么?这种特征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要从古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着手,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并与汉族古代逻辑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汉族及其它民族思维方式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逻辑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张东荪先生进行了逻辑与语言结合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逻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观点,有人称之为“文化主义逻辑观”。他认为:“逻辑是由文化所需要而逼迫出来的,跟着哲学思想走,是文化的产物,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同,因此逻辑就不同,不存在先验的、普遍的逻辑,没有唯一的逻辑,而只有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逻辑”。〔11〕崔清田教授则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中充分阐明了逻辑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逻辑与文化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是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思维方式在构成文化整体的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逻辑与文化的关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文化对逻辑的制约,决定了由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文化所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特殊的一面”。〔1〕156鞠实儿教授在《逻辑学的问题与未来》一文中指出,在某一文明内部,由不同的人群所创造的不同或具有显著差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构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可以具有不同的逻辑。〔12〕众所周知,中国逻辑学界“大逻辑观”与“小逻辑观”之争可以说至今还没有彻底结束。我们虽然没有将大逻辑观扩大化,持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逻辑,或者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就是不同的逻辑的观点。但是,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或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作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布留尔将原始人的思维称作为“原逻辑”,并指出:它(指原始人的思维)不是反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13〕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或一个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可以说是前逻辑或原逻辑,它体现着一个文化群体在认识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论证观点等方面的规律、规则、程序、步骤、手段等共同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趋向。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或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纳入到中国逻辑史研究范畴,能够丰富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现我国多民族的文化、思维相互影响、交融一体的特点,对中国逻辑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播方式不断进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从表面上看,有很多显现的、可感知的差异,而其最本质的差异潜在于一种文化的深层次。这里包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在不同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道德、宗教、风俗、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起作用并处处得到体现。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以及说理方式贯穿于该文化体系中,有学者称之为文化的“本”和“纽带”,认为在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各种具体文化形态和形式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或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视为一种跨文化的论证。评价一个论证的好坏,有很多不同的标准。从非形式逻辑标准分析,其要素———“论证者”与“目标听众”至关重要。所谓论证者“就是指提出论证的人”。所谓目标听众“即是指论证者试图说服的听众”。〔14〕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群体之间或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不仅要考虑论证形式的共性,更要考虑涉及论证者和目标听众的文化差异性。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是通过社会主体———人的行为得以实现的,只有人人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其思维方式的制约,是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过程中,能够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冲突,其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对彼此思维方式的全面、正确了解。因此,对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认真研究,正确认识、全面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具体状态及其历史演变,把握其文化的特质思维方式背后深层次的因素,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需要。鞠实儿教授曾提出“广义论证”〔15〕概念,扩大了逻辑家族成员,在广义论证的框架内考察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以及具有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交流方式,将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纳入到逻辑家族。广义论证不仅考虑到论证中的语境变量,而且还将文化作为变量引入逻辑学的研究领域;强调博弈参与者的文化隶属关系对论证活动的作用,从而允许我们在广义论证的框架内考察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以及具有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交流方式。由于参与者的社会文化隶属关系对论证的实施方式和论证结果的可接受性有直接的制约作用,事实上,如果博弈者使用的规则不被他们所属的文化群体认可,博弈的结果将不会被相应的群体所接受,所以也就没有规范性。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逻辑学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这样理论指导和“文明平等原则”〔12〕下,不同民族之间才能够顺利有效地交流,也只有这样的原则下,不同民族文化才能平等、协调发展。

二、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不容忽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要借鉴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成功经验,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和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是诸多学科普遍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学科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之后,在该学科研究领域出现过新的分支或研究方向。例如,比较文学、比较逻辑等。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也离不开比较研究方法。因为,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采用比较方法,必须坚持科学、客观的原则,不能盲目比附或强行比较。要明确比较目的、对象,要通过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特征的比较,总结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全面、客观地分析他们的异同特征形成的原因,掌握发展规律,分析发展趋势,指导不同民族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交流。

(二)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

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是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一种成功的研究方法。即把中国古代逻辑史放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作为先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当时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思想以及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考察,从而得出全面、确切的结论。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不仅纠正了过去中国逻辑史研究“据西释中”、“简单比附”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为中国逻辑史研究开辟新的思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而且对很多学科的研究都具有方法论意义。民族思维方式研究必须正确采用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把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该民族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进行全面考察、认真分析、高度概括、科学归纳,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三、小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