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10: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培训考核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8-01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士与病人之间最主要的技术活动,医疗行为最终是由护理技术操作实现或巩固的,技术操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且与患者的舒适、安全息息相关,也是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是规范操作、拓展、补充、更新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对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由于近几年来我院临床护士年轻化,护士技能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护士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化,探索更有效的考核模式。我院在2011年4月对来院工作3-5年的低年资护士实行由护理部领导下的护理操作小组负责培训考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4月选择48名3-5年内工作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1-27岁,平均为24岁,均为护理专科毕业,在学历、年龄及年资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48名护士分为两组,随机选取24名护士为对照组,24名护士为实验组。
1.2.2 培训及考核内容 静脉输液、心肺复苏、中心吸氧、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五项基础技术操作。
1.2.3 培训
1.2.3.1 对照组 由各科护士长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的操作标准,进行操作示范,示范后由护士自行训练,遇到问题再请教护士长或高年资的护士,进行指导。
1.2.3.2 实验组 ①成立护理操作小组:在全院选择10名护理技术操作娴熟、工作责任心强、动手、协调和应急处理能力强的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成立护理操作小组,负责护士的操作培训和考核工作。②先由护理操作小组成员细化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经护理部审核后再对护理操作小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由培训后的护理操作小组负责对实验组的护士进行培训,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细节方面的指导。③护士训练熟练后,护理操作小组对其进行初步考核,对考核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将考核结果以书面材料上报护理部。
1.2.4 考核 二组均训练5天,训练结束后由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对二组进行集中考核。
1.3 评价方法 将二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良好≥90分,合格≥85,不合格
2 结果
护理操作小组负责护士技术操作培训前后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操作小组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通过对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的细化,减少了因各科对操作标准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操作合格达标率不高的问题。使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增强了培训效果,不仅提高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化,而且对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成绩起了很大的作用。
3.2 护理操作小组增加了全院交流的机会,对技术操作训练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掌握的操作要点,及培训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归纳整理提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提高护理技能有促进作用,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有良好的导向作用[2]。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小组参与其中,对操作前的评估及准备工作,操作中的关心和体贴,操作后关注患者感受,给予指导和讲解,这样既可以培养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又可以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患者体会到良好的服务。
3.3 护理操作小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提高操作的科学性,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操作训练,改变了护理操作技能的“考”与“用”分离的现象,既锻炼了护士实际操作的本领,又提高了护士观察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操作过程中的协调能力及整体素质都得以提高[3],使得护理操作更有针对性。在规范了操作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护士在临床操作中的实用性、科学性,使得各项操作流程更加合理,真正兼顾到患者的利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4]。
3.4 护理操作小组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小组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护理人员有了明确的目标,训练和考核中又能得到操作小组的及时指导和信息反馈,扬长避短,调动了护士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使护士能自觉地进行练习,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淑美,王爱萍,高淑霞,等.试论在职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最佳培训与考核的方式与方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7-431.
[2] 李长琼,蔡德芳,张树,等.在临床实施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学报,2008,15(4):28-30.
【关键词】基层医院 护理技术操作 培训考核办法 质量管理
1 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办法
1.1 方法 护理部每年年初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对各科护理业务骨干人员在示教室集中培训数项操作项目,培训内容参照《基础护理评分标准》,再由各业务骨干培训各科其他护理人员;护理部每月预先计划考核内容并提前通知各科室,按预定时间在示教室以抽签方式抽考各科护理人员(护士长在内),考核评分内容包括操作质量分及时间两部分,均在模拟人上进行。
1.2 效果 在短时间内培训较多操作项目,且在示教室进行的考核,其场景对于相对项目都是最单一、最理性化的状态,护理人员难以将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难以与临床实际问题相联系,因此,在培训考核后,大多数护理人员不能将其应用于临床,仍然按其习惯做法进行临床操作,出现“考场上一套,实际操作一套”的现象,护理人员临床技术操作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2 改革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的具体办法
2.1 制定规范的操作考核规程 由护理部按照2007年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为标准,组织各科护士长及护理技术操作能手结合医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操作流程。考核标准均以仪表,评估、指导,操作要点,用物终末处置,理论提问五部分组成。
2.2 培训办法 实行二级培训,由护理部选派技术操作能手担任培训老师,每月上旬安排一项操作对各科护士长进行一级培训,再由各科护士长组织科内人员进行二级培训。
2.3 考核办法 护理部成立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及技术操作培训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就每月上旬培训的相应操作项目在每月中旬对护士长进行临床现场抽考;各科室内部由护士长自行组织考试,要求人人过关,且有记录;每月下旬由护理部对各科护理人员进行抽考。
2.4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输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运用X2检验。
3 结果
3.1 培训考核改革前后患者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调查表1。
表1 2009年(改革前)与2010年(改革后)住院病人
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情况得比较
组别
2009年
2010年
合计
满意
103(55.68)
176(86.4)
279
较满意
41(22.16)
19(9.36)
60
一般
27(14.59)
7(3.45)
34
不满意
14(7.57)
1(0.5)
15
合计
185
203
388
注:X2=49.3924,P
3.2 对护士随机问卷调查显示 自改革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办法以来,98.6%的护士认为新的方法较传统的方法更能激发主动学习操作规程的热情;96.7%的护士认为促进了自身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95.3%的护士认为,能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整体护理技巧,深化优质服务内涵;所有护士长均认为提高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才树”工程;护理人员;培训;考核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62-02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调要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当前,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制订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才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基于以上社会对卫生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的人才现状,我院制订出了“人才树”工程,即卫技人员系统培训与考核办法,这一创新举措实施1年来,在我科护理人员系统培训与考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方法
1.1“人才树”工程的概念:“人才树”工程是医学从业人员通过在职教育成长为医学人才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将从业人员整个执业生涯的职业教育按年限系统化、明晰化,也就是对各工作年限的各级各类人员提出具体的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1.2“人才树”工程的制订它将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科教科的日常考核、培训以及晋升和奖惩有机的纳入本法,将各部门的相关联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融汇和整合,形成院内的一体化管理办法。
1.3培训和考核相关内容
1.3.1参加对象:我院所有在职的医、药、护、技人员。
1.3.2培训与考核办法:各类人员按照各自对应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卫技人员系统培训与考核实施细则》进行培训和实施考核,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凡年度和任期内考核未达到要求者,不得晋升和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消当年申报各类先进和评优的资格。
1.3.3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内容:包括规范化培训、见习护士定级考核、三基考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完成继续教育学分、发表科研论文等方面。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月培训考核前临时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确定培训者,由培训者本人做培训前准备工作,运行中发现培训者准备不充分,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意见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出现一项操作多种流程,针对这种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全院集中考核前先进行全院护士长和各科操作能手的培训考核,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一名流程规范、操作娴熟、护患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承担培训任务。并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由集中培训考核过渡到各科室分散培训考核护理部抽考检验各科室培训效果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年初制定每月的护理操作培训计划,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运行中发现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普遍优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护士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和简化操作步骤等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年初制定全院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确定3~4项操作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季度计划制定科室的月计划,并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在每季度末护理部抽出三名护士长协助护理部完成操作考核,(护理部随机抽各科室35%的低年资护士)其中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一名护士长负责记录,另一名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负责点评,在每一名护士考核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尤其是对不足之处作重点指导,通过这种以考代培的方式加深护士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而且经过两级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了每一项操作技术。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限时补考过渡到由护理部限时补考
2012年以前由于参加培训考核的护理人员时间有限,考核不合格者就退回科室由护士长来完成补考,运行中发现大部分护士长补考时评分较松未起到再培训的作用,2012年护理部对不及格者进行严格要求,在所有人员考核结束后对不及格者给予补考不但不降标准反而标准更高,直到合格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
【关键词】 护士; 分层次培训; 护理人才; 护理管理
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1].1990年8月至2004年8月,我院对在职护士的培训中,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从管理创新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在职护士系列化培训机制,较好地促进了护士知识技能更新和人才的成长,对提高我院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分层次在职护士培训机制的建立
1.1 进行严谨扎实的岗前培训,促进新护士角色转换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格扎实的新护士岗前培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时增加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基本素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4项内容,融汇职业道德教育、优质服务教育和计算机护士工作站学习等。培训时间3周,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岗前训练管理,培训结束前进行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管理制度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召开“迎新大会”,并举行授帽仪式。
1.2 进行严格规范的见习期培训,培养临床合格护士
1.2.1 选用优秀教员临床带教,发挥传帮带作用:护理部规定,新护士分配到科室后,护士长应安排服务优良、技术过硬、具有良好教学素质的护师以上人员进行3个月临床带教,便于新护士熟悉各班工作程序、学习和掌握专科技能、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见习期由教师跟班带教并安排专题讲课,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指导,3个月到期时进行专科基本理论和技术考核,护理部进行护理基础理论和规章制度考核,两轮考核合格者可作为见习期护士进行辅助临床工作,不合格者则继续带教1个月,再经考核后视成绩确认其资格。
1.2.2 建立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度,促进护理技能熟练规范:从1998年开始建立“见习期护士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规定新护士在到院后的第1年见习期内,必须通过无菌技术、输液法等15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专门安排一位护士长负责此项工作,每年对近100名见习期护士进行逐项训练与考核。年底汇总个人15项基本技术的操作考核成绩,各项操作成绩均在90分以上者为合格,由护理部颁发合格证书。当年未合格的项目,第2年安排1次补考机会,护士必须在第2年内争取通过所有操作项目的考核,否则,合同护士失去聘用机会。为促进此项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护理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器材新产品的应用,编写出版《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图解》[2].该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介绍26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重点测试题及护理操作质量评分标准,使学习者和主考者均有可靠的参考依据。
1.3 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1.3.1 严格“三基”培训,巩固专业基础:①坚持常规基础理论培训制度,促进学习培训经常化。每年对全院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行不同专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护理基础理论和外语考试,并把考试成绩折算为继续教育学分作为任期考核与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②建立基础理论计算机考试制度,促进培训管理网络化。为进一步满足护士“三基”训练和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达到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便于随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的目的,从1998年开始历时4年研究开发出“护士在职在线基础理论培训系统”[3].组织护理人员编写涵盖《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全部112章内容的试题库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背景,使护士在考试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查看知识背景,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更新。我院于2002年3月正式应用本系统进行在职护士基础理论培训和考试,分别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2 000 余人次护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考试。命题30余套,在近100台计算机上考试和学习,共计2 000多小时,运行状况良好。考试情况从各部门、各职称等多维度约20项指标进行汇总,实现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全面。③坚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制度,促进技术操作规范化。多年来,一直坚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制度”,考试当月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15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考试时以随机抽签方式确定考试的项目与参加人员,统一分组进行,由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院护士长2人1组组成监考小组,考试结束后,组织监考护士长汇总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组织讲评并将考试结果纳入科室目标考评予以适当奖惩。④建立护士长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制度,促进管理者更新和规范护理技术。2003年开始组织全院护士长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与考核,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每月第1周为护士长培训时间,第2~4周为考试时间,每月完成1项护理技术操作循环,每年进行6项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1.3.2 组织严格的专科培训,提高护士专科技能:①实施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制度,强化专科培训。由临床部总护士长负责、各病室护士长组成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小组,每年完成1次专科考核,考核内容和考核成绩报护理部备案,并计入学分。为实施体现专科特色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培训,护理部拟定“全院护士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参考项目”,规划专科的必须考核项目。同时,编写并出版《专科护理技术培训教材》[4],下发各科室,录制发行《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录像片,以临床实地操作的方式演示心肺复苏、直接动脉压监测等26项专科护理技术的操作方法、术后护理等,规范了专科技术培训与考核。②坚持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从1992年试行开展整体护理之初,即制订每周1次护理查房制度,由护士长制订具体的护理查房计划,并组织查房。护理部专门制作下发护理查房记录本,要求科室对查房情况进行记录,护理部在每月质量检查中对此进行检查,对护理病历的选择、护理诊断的应用、护理措施的制订进行指导。③建立护师轮转监护室制度,培养专科护理骨干。从2001年开始建立“护师轮转监护室制度”,规定护师在晋升主管护师之前必须经过4个月以上的监护室轮转学习,掌握重症监护基本技能。护师如未参加监护室轮转,任职期间学分考核视为不达标,不能参加职称晋升评审。
1.3.3 规范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护士掌握“四新”:为促使临床护士知识、技术、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保证其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继续护理教育,护理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由护理中心专门承担继续教育的组织保障工作,制订有针对性的年度继续教育计划,固定每月安排2次讲课,并特别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授。多年来,连续举行护理科研选题、科研方法、统计应用等系列讲座,举办护理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护理记录书写、临床路径、循证护理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老年病护理进展和趋势讲座。
1.3.4 重视临床应用,提高实践能力:护理人员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增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护士培训别重视临床应用培训。首先,坚持病区业务学习制度,由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训练,内容主要是围绕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组织练兵活动,围绕新理论、新知识进行讲座,围绕疑难护理问题举行读书报告会。要求业务学习每月进行2次,记录在护理部统一制作下发的业务学习训练记录本上,护理部每月检查。2000年开始,在“三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实际操作考核,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同时,护理部专人负责检查各级护士在临床中的护理技术操作情况,检查结果纳入质量考核。
1.4 积极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为适应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提高护士解决复杂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改变传统的方式,采用新的培养思路和培训程序。对学科特色突出、发展较快、护理技能和经验有特殊要求的专科,制订专科护士(CNS)培养计划,对专科护士选拔条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考核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使专科护士的培养形成制度。
2 效果评价
2.1 岗前培训使新护士顺利走上临床工作岗位3周的岗前培训,使新护士进一步明确护士职业道德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明确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熟悉沟通交流技巧,了解我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定和要求,熟练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由于加强了基本理论教育,使新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护士在进入医院时从理论到技术都得到了训练,为新护士了解医院文化,熟悉医院环境,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做好了准备。每年新护士均在100名左右,在结束培训时的技术操作考核中,80%以上人员成绩在90分以上;基础理论考试合格者超过90%.
2.2 见习期培训为护士临床生涯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培训,见习期护士98%通过基本护理理论、专科基本知识和护理基本技能考试,达到岗位要求。
【关键词】基层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
新护士从完成护理院校的相关教育后刚踏入工作岗位, 往往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沟通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必须在独立值班前进行强化培训, 提高其理论和技能水平的同时, 提高其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而对于基层医院来说, 护理人员的缺乏导致其不可能有大量的培训时间, 往往仅有1年的培训周期, 在以往没有规范培训措施的情况下许多新护士不能很快的完成从学校到医院的转变和过度, 不能在培训周期内达到要求[2]。就此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于2010~2012年开展规范化培训策略进行新护士的培训,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象选取为2010~2012年新入护士50名, 均为女性, 专业包括护理42名, 助产8名;学历包括中专4名, 大专40名, 本科6名。
2 培训策略
2. 1 总体内容 培训的总体内容包括岗前培训、理论培训、技能操作培训、科室内培训以及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培训措施等, 培训周期为1年, 给每位新入护士入职时发一本规范化培训手册, 手册包括培训内容、考核内容、病例完成情况、参与抢救人次、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不良事件、考勤等, 培训计划由护理部和科室共同制定, 护理部和各科室按照制定的计划如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并把培训和考核内容记录在培训手册上, 转科前由科室进行评定, 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对整年的培训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2 培训形式
2. 2. 1 护理部培训
2. 2. 1. 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概况、规章制度、福利待遇、护理职业生涯、医院感染知识、心肺复苏、服务礼仪与沟通等。优质护理服务、整体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让护士们掌握护士礼仪、行为规范和沟通技巧尤为重要[3]。
2. 2. 1. 2 理论培训 由护理部主任和科室护士长组织集中培训, 重点是培养护士们的临床综合处理能力, 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安全与细节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如何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十大安全目标、护理应急预案等。
2. 2. 1. 3 操作培训 把50项基础护理操作分成两类, 一类为各科均有的操作, 一类为专科操作或在某科室接触较多的操作, 如生命体征测量、静脉输液等划为一类, 而搬运、洗胃等划为急诊专科, 轴线翻身法划为骨科, 胃肠减压划为普外科等。
2. 2. 2 科室培训
2. 2. 2. 1 培训内容 每个科室安排一个教学秘书, 由护士长和教学秘书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和结合护理部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包括入科介绍、专业知识小讲课、护理查房、病例书写、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及专科护理操作等。
2. 2. 2. 2 个性化培训 除了科室内制定的统一培训计划, 带教老师会根据所带护士的不足之处做出培训重心的调整, 让新护士更好的学习和调整自身的不足, 明确自身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完成。
2. 2. 3 考核形式 护理部组织每月1次理论和操作的考核, 理论考核内容主要为三基理论和培训后的理论知识, 操作考核为集中培训的共性方面的操作。轮科结束前科室护士长和教学秘书对新护士进行考核, 内容主要为专科方面的知识和专科技能。
3 培训评价
除了岗前培训考核和全年专业成绩考核外, 在为期一年的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出题进行年终考核, 考核包括理论和技能两大部分, 对新护士培训手册的各项成绩进行汇总整理, 每项考核总分均为100分, 60分为合格。各项考核结果显示新入50名护士均能顺利通过, 达到合格标准, 见表1。
4 讨论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 护理队伍的缺乏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就造成了新护士们培训时间短, 培训节奏快, 培训强度大的问题, 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新护士的培训让她们更快的适应工作是培训措施的重点。因此作者认为只有制定和实施规范化的培训策略才能更好的让每个新护士都有着更适合自己的培训策略, 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完成培训, 更快的融入临床, 为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凌玉.从护士执业考试看新毕业护士的在职培训.中华护理杂志, 2007,42(3):260-261.
关键词:教育培训;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
根据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的要求以及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我院为例,2011年新入护士144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占全院护士的30%。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但思想不稳定、角色适应不良、沟通能力欠缺、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也成了临床上最具安全隐患的人群,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深受影响。对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不仅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和舒适的保证[1]。为使新护士尽快转换角色,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院护理部从2012年4月起优化新护士培训工作,开展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使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逐步得到完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新入护士14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1.3岁,本科10人,大专117人,中专17人,2012年新入护士124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8岁,本科14人,大专95人,中专15人,两组新护士年龄、学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我院护理部将路径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各科室对新护士的培训上,制定了新护士培训路径统一模板,设有全院统一的公共项目;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在护理部总体思路的引导下,增添专科项目,成为具有各专科特色的专科培训路径。共分为三个月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2.1第一个月:科室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培训内容包括:(1)科室培训:病区环境、科室基本概况、科室规章制度。(2)理论考核:护士职责、护士条例、主要核心制度、护士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士行为仪表规范、服务规范、技能操作注意事项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
1.2.2第二个月:专科理论技能和临床实践培训
在巩固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培训内容包括:(3)理论培训: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公共、专科应急预案、专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急救物品、常规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管理制度、专科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专科基础理论、常用仪器设备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护理核心制度等。(3)技能考核:十项基本技能、各科室专科技能考核巩固。(3)护理文书:体温记录单绘制、患者出入院处置单、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单、护理交班报告单、各种物品交接记录本。
1.2.3第三个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综合前两个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包括:护患沟通的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能力、护理技能操作现场考核评价。
1.2.4培训考核方法
采用科室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新护士;护士长、总带教老师审核培训效果;护理部检验考核科室培训效果的层级培训管理模式。由分带教老师根据路径在规定时间内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按照每名新护士的学习能力安排培训考核时间;科室护士长、总带教老师根据分带教老师培训考核完成时间进行审核考核;通过院级的各项考核来检验科室的实际培训效果。在新护士轮转期间能够接受不同科室系统化、个性化的培训,使科室对新护士培训有章可循,达到指导与规范作用。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路径化管理模式的培训方法前后对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能力技能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绩≥9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成绩≥85分为合格,同时调查新护士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两个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天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较前有明显提高
2011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40.28%,平均分数:82.81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57%,平均分数:86.94分。2012年护理部对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汇总:(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合格率67.2%,平均分:88.2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73.7%,平均分数:93.7分。见表1。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对比(例,%)分组例数技能考核平均分理论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合格率(%)理论考核合格率(%)对照组14486.94分82.81分57%40.28%观察组12493.7分88.2分73.7%67.2%
2.2不良事件及服务投诉发生率明显下降
2011年(对照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31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11例,占全院比例的35%;2011年新护士144人,发生人数11人,占总数的的8%。2012年(观察组):全院服务投诉及不良事件报告14例,其中一年内新护士发生0例;2012年新护士122人,发生不良事件0人。2012年新护士(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2011年新护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管理模式[2]。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前提,是护士从事护理职业第一阶段的培训,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3]。临床路径教学法强调了时间性、计划性和目标性,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4],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开放床位1400余张,通过新护士培训路径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无论是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还是从病人满意度、培训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液体出错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使新护士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带教老师责任心增强、带教较前更具体、全面;使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实行培训路径前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能体现此项管理创新的优越性。
作者:王莉 孙琛 潘霞 张静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等.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4):62-64.
[2]王雅杰,戴正银,谢晓峰,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综合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17):2099-2100.
【关键词】低年护士;操作培训;护理骨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82-02
护士队伍的建设是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1]。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规模的扩大及护理工作的需要,对护士数量的要求也不断增高,我院先后引进了大批的低年护士,我科低年护士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大量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其技术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低年资护士虽富有朝气,工作态度积极,学习热情高,但他们的工作经验少,操作水平差,动作不熟练,工作中失误多。由于我科环境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对低年护士的要求也更高。如何规范培养,加速低年资护士成长,提高其操作水平,确保护理质量,是我科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为了尽快提升低年护士的操作水平,我科从去年开始在病区选拔出护理骨干,护理骨干先在护理部进行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通过后再由护理骨干有目标有计划负责本病区低年护士的操作培训与指导。经过护理骨干培训与考核,我科低年护士的操作水平及积极性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病房9层楼分为9个病区。低年护士人数(工龄< 5年)约50人。护理骨干每层楼1名,9个病区共9名。均为女性,年龄21~28岁,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护士4人、护师5人。由其成立护理技术培训组,组长由1名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各病区护理骨干担任。
2 方法
2.1 护理骨干的选拔 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可由各科采取自愿报名,护士推荐,护士长根据平时工作情况及考核相结合,挑选出热爱护理事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护士并顺利通过护理部的操作考核的为护理骨干。
2.2 护理骨干的培训与考核 护理部根据我院情况及《同济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制定护理计划及考核标准,选定常用20项护理技术操作进行为期一周的脱产封闭式培训。要求人人参加并签到。先由护理技能小组成员对全院护理骨干进行护理操作演示及讲解,再将护理骨干以3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护理技能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组,在护理骨干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直至其熟练掌握为主。一周结束后由护理部老师对护理骨干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90分)方可对科内低年护士进行培训。
2.3 科内低年护士培训 根据护理部每月规定的操作项目,由科室9个护理骨干各自负责本楼层低年护士的培训,每次培训2个项目,分别对参加训练的护士进行示范和指导。先在本楼层自行练习再每月两次次到护理示教室进行集中练习,由技能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指导,要求人人参与。
2.4 低年护士考核方法 考核项目为当月护理部规定的训练项目,考核方法:(1)由本楼层护士长每两周进行随机抽考一次。(2)护理部每月随机抽考每病区至少一人到护理部示教室进行考核。(3)护理部培训组护士长及成员不定期到病房进行床边现场考核。要求每人至少抽考一次。以护理部制定的《同济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为评分标准,≥95分为优秀,85~94分为达标,
3 结果
4 讨论
4.1 培养了优秀的护理操作人才 护理骨干的选拔使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的护士脱颖而出。护理部对各科护理骨干进行资质认定,重视护理骨干的培训,经过培训使她们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承担本科室的低年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知道自己有带头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更是时刻规范自己,使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都不断提高,大多数都能成为科室骨干力量,得到护士长的信任。
4.2 实施护理骨干的培训促进了基础护理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护理操作流程是经过临床实践不断完善的。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繁忙,很多护士在平时的操作中不规范。通过护理部集中培训护理骨干,在全院范围内统一了操作依据和评分标准,将操作培训与临床实际操作相一致,使每项操作都贴近临床,贴近患者,使其具有可行性,必行性和科学性[2],避免了培训与临床脱节,促使低年护士不仅在操作考核时能按规程进行并且在临床工作中也能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4.3 实施护理骨干培训及考核有效提高了低年护士的技能操作水平及积极性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施护理骨干培训后我科低年护士的操作水平较前有了显著的提高。以往低年护士培训总是不够积极,毫无目的及计划。如今科室培养护理骨干能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护理骨干在操作培训中通过演示与指导使低年护士掌握操作标准,制订操作培训考核计划,可以使其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参加训练,为低年护士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3]。
4.4 实施护理骨干培训及考核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 护士长在平时的工作中随机抽考及护理部操作组成员下病房随机抽考的考核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不合格者年末补考和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的制度在无形中增加了压力,更是激发了低年护士的积极性,他们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相互练习,切磋,不断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以往护士在操作过程只是机械的完成操作,特别是低年护士只注重操作的本身,不善于与患者沟通。在护理骨干培训中,注重了与患者的沟通,在操作前要注意评估患者及解释操作的目的,在操作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注重沟通,操作后解释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这种训练模式可以将培训与临床相结合,将护理程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了低年护士的沟通能力。低年护士操作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后,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5 小结
护理是一项技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所以护士操作培训是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低年护士操作培训是增强医院护理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低年护士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达到培训的目标需依赖于护理团队集体的力量。护理骨干培训应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护理骨干的培训增强了学习的气氛,通过采取适宜的的培训方法,制定适当的培训考核计划,低年护士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培训,使操作培训不再流于形式重在效果,规范了低年护士的操作,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水平及综合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设置技能培训组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6): 280-281。
[2] 陈莉霞 ,方秀莲 ,刘一卓.基础护理技能小组的设置与实践成效[J].护理学报,2012。19(2B):44―45.
[3] 贾淑华.培训课内示教员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J].现代护理.2006.12(14):1346.
[关键词] 技能培训; 考核;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1-01
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加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护士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仅靠服务态度好,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只有通过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士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让病人满意让社会满意。调查显示,新毕业的护士对技能操作的掌握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技能操作讲究的是实践性,护士只有在不断的培训及实践中,技术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我院在护士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重视对培训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尝试进行分层次培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共有护士28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8人,占护士总数的6%;主管护师50人,占护士总数的17.6%;护师67人,占护士总数的23.6%;护士81人,占护士总数的28.5%;护理员68人,占护士总数的24%,培训对象以护师、护士、护理员为主。
1.2 方法
1.2.1 学时 每月设12学时进行培训。
1.2.2 培训老师及培训对象 培训老师为参加过全区岗位技能竞赛统一培训的技能操作能手,培训对象为全院18个科室,每科2名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
1.2.3 培训内容及方式 (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及考核标准》为主,通过规范的护理岗位技能操作培训,以规范临床护理操作为目标,以贴近临床为原则,共拟定了41项操作作为培训项目,制订培训计划,统一培训标准,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2)培训方式:以全院18个科室,每科1-2名接受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作为培训对象,于每月中旬全面落实培训计划,通过对培训人员全面规范培训,培训人员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的分层培训,以点带面,达到全院操作标准统一规范,全员技能操作稳步提高的目的。
1.2.4 考核 每月中旬结束一次培训,护理部组织考核人员,按照具体评分标准对该操作项目进行考核,培训人员考核合格后,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月底对全院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组织培训老师进行分析汇总。例如:我院第三季度技术操作考试,考试内容为:吸氧法、经鼻/口腔吸痰法、双人心肺复苏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患者约束法,面部清洁和洗头、足部清洁7项操作项目,考试采取抽签的方式,每人考2项取平均成绩记入综合成绩,考核中强调操作技能的标准性和理论与操作的结合性,操作过程中注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护患沟通技巧,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灌输及护士礼仪的规范。
2 结果 考试成绩:参加技能培训人员共计30人,考试平均分97.6分,合格率100%,见表1。全院参加考试人211人,考试平均分95.2,合格率100%,见表2。
表1 技能培训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表2 全院各职称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3 体会
3.1 针对护理工作特点进行分层次技能培训 护理技能操作注重的是实践性,医院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是根据科室病人多,护士工作繁忙,不能完全脱产进行集中培训的特点进行的改进,通过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低年资护士刚踏上工作岗位,理论与实践未能完全结合,接受力强的特点开展分层次技能培训,使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具体操作中能够掌握操作要点,动作流畅,并对突况有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把护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结合具体操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进一步的加深她们对该项操作的理解。
3.2 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及考核是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有力保证 首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在操作考核中评价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况,关注护士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效果与表现,使各项操作向规范化、流程化靠拢。
总之,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要认识到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医院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即是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也是护士自我提高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培训方式,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6,22(1):89-90.
[2] 吴水琴,姜文莉.《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6,20(5):120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