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16:10: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

第1篇

论文摘要: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性,使得两类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硬件资源、教学辅导资源和教师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观念的转变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政策的支持是资源整合的有力保障,师生的努力是实现整合的根本所在。

一、两类教育的共性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两个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机电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两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教育目标的共性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都是强调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机电类相关专业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步人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保证学生理论学习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大量优秀的实践性人才作为教育目标。而远程开放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知识储备。可见,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共性。

2.教学内容的共性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目标制定的,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两类教育在教学大纲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更适合自学,高职教育则更适合课堂教学,但两类教育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够用、实用。

3.教学资源的共性

远程开放教育中,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讲义、教学录像、参考文献、阅读材料、自测练习、教学辅导等,同时还包括实验的实施方案、演示课件、现实的和虚拟的实验设备以及辅导教师的实验指导等;另外,一些学校也增加了实验的硬设备供学生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辅导资料、讲义等理论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还购置了大量的实验实训设备。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在2003一2007年间建成了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高职课程。因此,两类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两类教育可以共享重复的教学资源,互用教师、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和网络资源。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远程开放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学习形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教育设施先进的特点;而高职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得比较扎实,一般具有相当规模的校园,其师资力量相对比较稳定、数量比较充足。两者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弥补高职学校办学层次单一、教学形式较为传统、学生学习时间相对不灵活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远程教育实验实训硬件欠缺、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弱点,从而促进两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都在推进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资源共享与整合,实现学分互认,建立高等教育的“立交桥”。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高职学校提供了很多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因此高职学校通常都有大量的先进设备。然而,数控机床、汽车、三坐标测量仪、实验台等机电类产品设备的成本通常比较高,维护费用也相当可观,如果这些硬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就会浪费国家大量教育资金。另一方面,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由于系统大、分校多,各级学校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各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校实验实训的设备较少,实践性环节的质量有待于提高。利用当地高职学校的一些资源,可以使远程开放教育更加完善,办学思路不断拓宽;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技术学校设备的利用率,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

二、两类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主要途径

1.教学硬件资源的整合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可以互相利用设备资源,实现教学硬件资源的共享。例如,把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安排在当地的一些高职学校或其校外合作的企业完成,既可以节省购买设备的资金,也可以帮助开放教育的学生开阔眼界,学到更多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也可以共享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及资源,培养高职学生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前,一些远程开放教育学校与当地的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或高职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部分远程开放学员已经在这些高职学校完成了一些实践性环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中央电大的汽车(维修)专业起初是中央电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开办的,随后逐步在全国各省级电大开设。该专业开办伊始,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与北京电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为办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把电大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硬件资源的力量及优势集聚起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正在全国电大推广开来。又如,中央电大的数控技术专业开设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数控自动编程实训”“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等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通过实验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有些电大的市县分校缺乏实验资源,建立这些课程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许多高职学校的机电专业都设有这些实践性环节的实训室,利用率并不高。远程开放大学可以与附近的高职院校合作,使用这些高职院校的场地和设备完成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

2.教学辅导资源的整合

远程开放教育更注重网上教学辅导资源的建设,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远程开放教育必须提供大量的教学录像、生产加工录像、多媒体动画等教学辅导资源,帮助学生深人理解教学内容。高职教育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固定,课程的实践性强,但学生基础较差,很多教学内容只靠教材讲解很难掌握,课后复习有一定难度,也需要增加必要的网络辅导资源,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在网络教学辅导资源上可以合作共享。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更容易完成教学生产录像等辅导资源的建设;而远程开放大学,则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网络平台支持。例如,两类教育中负责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可以跨校合作,通过视频会议和聊天系统等先进的工具在网络平台沟通,共同商讨优化整合教学辅导资源的方法。两类教育的学校可以建立公共的教学辅导平台,并将教学中都能使用的一些优秀教学辅导数据(如教学录像、生产加工录像和多媒体动画)上传至公共平台,远程开放教育学员和高职院校学生都可以取得权限登录网站下载和使用教学辅导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自学资料,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内容,可以通过这些辅导资料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另外一些高职院校,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利用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资源、国家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IT&AT远程培训教育资源以及本校教师自行开发的远程教育资源为高职的学生开设了一些网上选修课程。这种网络选修课程可以使高职学生自由灵活地运用学习时间,也可以缓解学校师资力量紧张、教学场所和教学时间安排紧张等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费用相对紧张,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学辅导资源上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弹性学习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职教学和实践性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种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3.教师资源的整合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交流合作。例如,两类教育的教师可以组成教研小组,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建言献策,取长补短。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可以深人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能力,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学习网上教学的先进经验。以江苏电大为例,其机电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本科)专业、数控技术(含机电方向)专业、汽车(维修)专业,每个专业都建立了教研组,教研组成员包括江苏电大各分校和高职办学点的一些骨干教师。这些教师通过定期的QQ群讨论、网上BBS讨论和全省视频会议等一些交流平台,共同讨论专业的发展。目前,这种整合已初见成效,一些教师通过江苏电大省校责任教师将自己整理的优秀教学资源上传至江苏电大在线平台,与全省师生共享优秀资源。

两类教育师资可以相互兼职。由于两类教育近年来生源都大大增加,因此都出现师资短缺的局面,许多学校都聘用兼职教师来弥补师资的不足。目前,很多电大的教师到高职院校兼职,同时也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到电大担任兼职教师。教师的相互兼职,使两类教育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为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此外,教师的素质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如果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只在学校建立教学资源,思路必定狭窄。近几年,很多远程开放大学都安排机电类的教师与高职教师一起出国进修,进行高职课程体系的培训,或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将高职教育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融人开放教育,如在一些实践性环节中融人项目制教学的元素。这些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素质,同时也为开放教育注人了更多新鲜的元素。

三、优化整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重新打破原有的体系,将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长期性;而将两类教育重新整合涉及的内容广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相互合作的学校能够以诚相待、互相监督,具有一定的艰巨性。两类教育进一步有效的优化整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的转变

首先,从内部整合来看,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由上至下的系统办学,强调纵向联系和发展,忽略学校间的横向联合。因而,优化整合远程开放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这个观念,加强各个学校间的横向交流。其次,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一直是平行发展的两类教育,必须使两类教育在发展中既坚持自己的特色优势,又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利用共同的资源,搭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改革势必会影响到两类教育各自原有的教学体系,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接受。因此,观念的转变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

2.政策的支持

两类教育的深人融合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和法规来协调规范,统筹兼顾,合理调配。政策的支持是资源整合的有力保障。远程开放大学和高职学校的领导应该加强合作,在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教学工作量的统一协调、合作的资金形成一定的共识,并拟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的政策和领导的有力支持,可以充分调动相关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资源共建的工作顺利进行。

第2篇

关键词:拓展式培训;传统式教学;材料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22-02 所谓拓展式培训,是指在一种情景模拟的环境中经过反复体验与总结,并且联系实际,最终由参与者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实用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即“在体验中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采取“做中学”的教练方式。

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率先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完整理论,并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指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整个过程中,该理论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应用,这给当时西方的很多企业管理者以很大的启示,大多数管理者和学者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

体验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与实践的联系,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式教学以看和听的方式,并着重强调记忆和掌握,在教学结束或者考试结束之后往往很快就忘却了。另外,在教学目的上,传统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传统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技能,并找到自己在知识运用中的欠缺的能力,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工作和接受再教育,来自于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报告指出,即将走出或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普遍反映出与社会融入度不高,缺乏必要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交流沟通、自我表述、心理承受、工作积极性、耐压性等,诸多因素表明大学生面临的这些问题并不是由于缺少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由于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实习或者大学生自行暑期打工只占据了很少的时间,并不能充分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锻炼。因此结合拓展式培训的特点,如果能将职业素养的训练创新性地应用在大学教学模式中,并设计相关学科的职业情景模拟演练以及培训的具体方式、方法,在单纯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进行有效地评估,无疑会在增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使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与个性的优劣势,在社会生活、职业工作体验中,增强就业能力,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不适感,有利于其尽快融入工作氛围。

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应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教学法”和“应用外延导读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坚持“5模块”的连锁活动,即:学习、整合、体验、交流、应用。学习,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是过程的开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以观察、提问和作业反馈的形式进行,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整合,主要指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搜集相关外延知识及行业市场信息,从资料信息中总结归纳并整合;体验,学生将自身总结的相关信息,以演讲、汇报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信息共享并在此过程中加以体验,或者针对某一具体的情景模拟演练,此时,教师以“应用外延导读法”对其讨论的拟解决方案及思路进行正确引导;交流,参加汇报、演讲的学生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的学生分享其学习感受并观察结果,进而与其他参加者进行探讨;应用,最后一步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应用的环节中,应注意结合有关材料的实际问题(包括材料应用、材料设计、安全预测以及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等)进行合理解释并尝试予以解决。通过情景模拟,问题假设将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及理解充分地应用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此过程成为一种体验就是对理论基础知识地更深层次的理解及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学习”的模拟循环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拓展”培训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拓展式培训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应用的充分体现。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障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

一、拓展式培训必须要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为前提

由于拓展式培训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发现自我问题,因此在教学引入拓展式培训前,要先确保课堂教学目标已经完成,学生已经掌握基本专业知识。

二、拓展式培训要以运用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

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统教学与拓展式培训的着眼点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后者着重于专业知识的运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精诚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高效的人际行为,开启学习者的所有潜能,并让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实现个人绩效的最优化。

在教学中开展拓展式培训后必须用以上几点来进行评估,从而对后期开展的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修正,以进一步提高拓展式培训的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而应该看成是新一阶段学习的开始。在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评估的结果,还应该充分关注评价的过程,要把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评定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激发结合起来。一是要全方位评价学生在拓展教学中具体的表现情况,让学生实事求是地掌握自己参与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更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二是要让学生查找到自己在综合素质上与其他人的差距,激发学习、创新的能力;三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获得自主探究取得成绩的快乐,树立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信心和决心。

三、拓展式培训必须以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多样式、多途径地开展

拓展式培训一般分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户外展能。由于大学课程教学多在课堂教室内进行,在特殊情况除外的条件下,这就决定了将拓展式培训引入课堂主要基于前两种模式: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以感知、体验、尝试、合作等不同方式,结合专业教学知识点,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中开展教学。

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课堂中开展拓展式培训,应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结合材料学自身特点(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学科及实际应用性等),通过一系列材料设计、材料评估、材料采购等情景模拟及案例分析,在已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使学生从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联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引导并激发其对材料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探索以及对该行业市场的自主认识及爱好,培养其自学、分析、解读、评价、演讲以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比如在三大材料分类的课时过程中,完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差异、性质区别的教学目标后,可由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感兴趣的材料,并将同类兴趣的学生编为一个兴趣小组,进行拓展式培训。

在进行情景模拟的时候,假定同组的两个学生分别任职于两个不同的材料进出口公司的采购一职,在掌握其结构及性质的基础知识上,对现有市场上该材料的应用、价格、市场需求做出评估,书写材料采购报告并进行演讲,由该小组的其他成员作为公司的市场领导进行比价遴选,商议后并给出评定,选择更有竞争优势的一方。

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则可选择市场上目前通用的材料类别,让学生对竞争性产品进行成本、价格、性质、应用、市场需求的数据采集,横向分析比较后,进行评议及汇报工作。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进行交叉知识的应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在自然、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发掘学生自我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职能倾向,进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出色的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分析及评价,拓展式培训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备课的广度与深度,促使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即时更新,使教授的内容与该专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有的、适时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莫云,刘亚莉.大学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10):125-126.

[3]李文祥.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6):78.

[4]黎雪芬.要关注拓展式教学的过程[J].中学语文教学,2005,(7):3,5-7.

第3篇

为什么要谈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问题?主要缘之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1)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往往对教学形式的关注要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如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组织检测等,而很少关注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事实上教师自身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一些教学难点问题的解析和突破。(2)在谈到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时,教师往往归结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上。事实上作为课程实施者的学科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效果。(3)在谈到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时,人们往往会想起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因为我们常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都归因于此。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一点,如果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即使他没有提问,没有所谓的互动,学生照样听得津津入味,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反之,形式多种多样而对教学内容本身不甚了解,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政治学科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问题。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解析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伦理学、法学等。

(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了解其理论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政治概念、理论。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更是凸显了发展史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经济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政治课教学知识

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

(2)情境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情境知识能够增加教师对实践情境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能够赋予教师时刻敏锐地感知和辨别特殊的教育情境,使教师透过教学机智在特定时间压力下做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

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其根本在于高考试题本身的特质。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是众多例题专家的学科智慧和优秀学科思想的结晶,可以说,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学学科核心内容知识及学科思想方法本质。高中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总体而言,不仅能够梳理教师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科内容的广度,优化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的结构和品质。研究高考试题对新手教师来说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新手教师往往对高中学科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表征单一,知识应用能力有限,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对他们尽快掌握高中学科教学要求非常有益处。

第4篇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政治课教学知识。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2)情境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升本”;教师;角色调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许多专科院校经过创建后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12月,我院与沙洋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升本”这一战略性调整的冲击力震荡着学院的每一个工作层面,尤其是教师层面。很多教师在这次调整中感到了困惑,诸如自己的角色位置是否正确,在专业领域是否能获得一席之地,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如何担任起角色的责任,等等。“升本”在给教师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怎样在“升本”后的高校格局中富有张力地进行角色调适,成为学校升格后的教师成功地塑造角色并完成角色使命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角色调试的客观必然性

(一)高职与普通本科的层次区别

“专升本”不仅提升了办学层次,还意味着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教育发展目标及社会需求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够与科技人员及生产操作人员正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及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需追求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只需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但强调本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与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能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高职教育适宜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传授知识与技艺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以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等。教师队伍是按职业类型建设的,专业课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素质。

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与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宽厚知识﹢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大学本科培养目标。本科教育突出理论教学,强调系统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程技术知识全面,注重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发展思维能力,三是以人格发展为导向。教师队伍建设是以学科梯队组建与学术水平提高为重点,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重学历、重理论基础、重科研能力。

(二)高职教师与高校教师水平的差距

学历结构的差距我院教师学历普通较低,年长的教师中,中专学历的居多,在中年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居多;在青年教师中,第一学历均为大学本科。中专、大专学历的教师均在职进行了学历提高,近几年有部分青年教师在职读硕士研究生。这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要求具备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相距甚远。

“教学型”教师与“教学研究型”教师的差距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主,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科研时间大量地被教学事务挤占,且教师比较习惯于“教”而忽视“研”,科研意识淡薄,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不强,加上科研设施普遍陈旧落后,经费少而分散,无力承担较大的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教师对科研的忽视阻碍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群体普遍呈现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与本科院校要求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极不相称。

教学方法的差距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重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尽管多年来在教学中倡导启发式教学,但实际课堂上还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本科院校则要培养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知识型人才,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对于高职教师而言,过去的教育理论与经验很难适应今后面临的教学任务,教师面临从“讲解”转变为“启发诱导”、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的问题。

角色调适的目的、方式与内容

“升本”后教师角色调适的目的就是适应机构层面的深刻变革,塑造能够卓有成效地适应现实的自我。这一过程没有现成的轻车熟路,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要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

强化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科学研究是贯穿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是高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基础,日益成为大学的工作重心。同时,对教师科研成绩的考核、评价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科学研究是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首先,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加上自己在科研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讲课能够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使教学活动更具色彩。其次,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不断地活跃于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及时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较为科学地确定研究目标,有利于将本学科、本专业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的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依托重大的科研项目,有效地组织学术团队,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可以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学科带头人与优秀的教师群体。科学研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根本手段,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使学生增强进一步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上。因此,科学研究既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不断学习钻研,提升素质21世纪的高校教学工作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定期更新和补充知识、技巧、能力,尤其是在特殊时期,为较快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构建涵盖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特别要重视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以便及时融入学科前沿,迅速掌握最新成果,坚持高起点,跨越新平台,步入快车道。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传授书本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结合专业特点定期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理论联系实际,设法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这样,教给学生的知识才会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生动丰厚的而不是空洞浮泛的。

树立创新观念,提升潜能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的创新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1)文化素质要深厚。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就必须具备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主体知识,培养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要进行各类知识的进修、学习、联想、迁移,训练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评价能力,借鉴书本知识和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创意。(2)教学思路要现代化。教学中要思路清晰,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独特视角。教师要注意分析各种层次学生的思路,肯定其思路的合理性,赞扬其思路的创造性,引导学生解决思路的障碍,纠正错误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教学手段要立体化。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应尽可能地应用各种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使整个教学体现出“密度大、能力强、效率高、负担轻”的特点。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标新立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享受到立体的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气氛达到“静而不闷、活而不乱、收而不僵、放而不野”的境界。(4)教学风格要个性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学习习惯、家庭教养以及职业行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用自己的智慧,给学生以适需、适法、适时、适度的帮助,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个性渴求。

进行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状态随着“专升本”的推进,教师的地位、利益、影响力产生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要以大局为重,以一种公正平和的心境正确对待个人的境遇变迁,不拘泥于个人名利,不计较升迁得失。只要脚踏实地,重塑信心,努力奋斗,获得新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要积极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将自我与现实相互矛盾的关系调整为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关系,尽量避免因心理挫折引起的焦虑。要挖掘自身生存状态中积极的东西,并将其作为一种驱动力;要抛弃自身生存状态中消极的东西,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改革,协调好各种层面的关系。

总之,“升本”后的高职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努力学习,不断进取,顺利完成教师角色的调适。

参考文献

[1]李硕豪.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之我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2]刘春.论新升本科院校的教育科研问题[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10).

第6篇

我国已经构建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基本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首先,去年末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签署了联合声明,双方围绕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双方的差异、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证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会计基础。据悉,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会计准则趋同问题正式签署过协议。其次,今年初,财政部已经完成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这些准则只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等很少几项问题上存在差异。2007年这套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判断和评价的基础和平台将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从而可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有力地维护公众利益。

会计国际趋同是为寻求更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进行的双边甚至多边互动过程。既要靠拢国际会计通行规则,又要承认各国国情的特殊情况。高素质会计人员及所掌握的会计技术是全面推行会计国际趋同的保证。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碰到一定的障碍,使会计实务难以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不能理解会计新准则、新制度,所以无法将其正确贯彻到位,无法正确指导实务操作。特别是当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转向“原则导向法”后,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要求更高。

一、会计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教育是一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活动,其中确定适应需要的教育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经济全球化使得会计事务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并呈现出本土化经营趋势,因此,会计国际趋同不仅体现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方面,更体现社会对会计人才实际需要方面,体现大量需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高级会计人才,会计教育目标必须符合这一需要。

会计教育目标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各高校提出的会计教育目标,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的决策、管理技能,使之成为能担负重任的管理人才。该类人才除应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务操作能力外,还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掌握高难度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专业研究的能力。与前一阶段的会计教育目标“专才教育”相比,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在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广度上扩大,在深度上有所提高。但是与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大学本科是介于专科生与研究生层次之间的一种学历教育,是奠定理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阶段,定位不能过高。随着近些年我国高校的扩招,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入学前的整体水平相对下降,但是社会在发展特别是与国际会计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后必备的通用和专业知识必须不断扩充,这一“下降”与“扩充”的趋势使得教育目标定位困难。大学本科生源一般来自于从未接触社会实际的高中毕业生,在短暂的四年教育过程中,只能是在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前提上,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可以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符合会计国际趋同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这意味着本科教育的重心应该转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就业后能够不断地通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未来日益复杂的会计工作要求,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会计人才。这一培养模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师疲于应付增补修订教材内容、向学生不断地“填灌”,使学生难以消化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

二、会计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培养目标直接涉及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对新型会计人才的需要,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标,教学模式必须有较大的改革、完善。目前,大学本科按会计职能设置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会计学知识体系结构。但是这种课程设置体系经过近10年的运行后,暴露出以核算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不足,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教学目标的需要。具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会计实务操作。教材内容的编写特别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教材主要以准则或制度为导向,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即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原理并未加以重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新准则不断颁布,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这种现状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四年的本科学习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二是孤立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由于没有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学生不能站在整个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高度理解、掌握会计准则,影响了职业判断力的提高。会计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会计理论为教学的导向,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正确理解、掌握、实施会计准则。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会计准则制定由“规则导向法”向“原则导向法”转变,会计教学也应该由实务为导向的教学转为以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原则导向法制定准则的优点在于简明扼要,应用完善的概念框架反映准则的基本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等,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性指南将减少,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国际会计准则就是这种制定模式,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已经向原则导向法转变,我国的会计准则也按此模式制定。在这种形势下,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会计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导向,应以原理为导向,注重会计理论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才。

会计理论是人们从会计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总结,产生于会计实践,并用于指导会计实践,包括基本会计理论和应用会计理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理由,以加深对会计实务的理解;预测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会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会计理论的精髓,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会计规章。

以理论为导向的会计教学,可以在课程设置不变的前提下,在中、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加大理论教学比重,做到既注重能力的培养又传授知识。一方面,将初级会计课程已经介绍的基本理论等部分,结合会计实务再次介绍,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掌握会计理论;另一方面,将原来在研究生层次专门作为会计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分解下放到本科层次,结合会计要素进行介绍,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各项具体准则,而且掌握了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理念。与实务导向法教学相比,充分借鉴西方会计教材内容,注重阐释会计事项的内在联系、概念、定义,侧重于研究指导会计实务操作的理论思想,而不是会计业务处理本身。例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首先应结合资本保全理论、会计配比原则,使学生掌握折旧的原因、目的,再学习具体折旧方法和账务处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对本科生的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体系不变的基础上,将会计理论由浅入深地结合会计实务介绍,而对原来过分注重的会计处理简要介绍即可。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在校的手工和计算机的双重模拟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具体指导书——统一的会计制度。只有会计理论基础扎实,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目的和精神,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二)教学内容注重学科间渗透、协作,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会计理论和信息技术,还要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财税学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传统的会计教育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相关知识的渗透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单一型人才应变能力差、职业判断能力弱的缺陷已经显露出来。会计学科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受其客观环境影响会涉及其他学科许多理论,如:经济学的成本理论、多元化环境中管理理论、金融学的资本市场运行理论、法学理论等。

第7篇

关键词: 韩国高校 推式教育 拉式教育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专业知识教育早已不再是单调的“填鸭式”课堂讲授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关心度,让学生主动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参与教育过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能的重要途径[1]。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能为根本目的,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寻求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

近年来韩国大学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失业率连年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2]。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青年群体不主动尝试就业,而是为就业而参加职业学院或者培训机构的相关培训[3]。为缩短大学生毕业与就业之间的磨合期,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合理安排,有效配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的接受专业知识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珍惜接受课堂教育的机会,同时促进高校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准。

二、“推式教育”

“推式教育”简单地说是教育者推动受教育者主动参加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利用各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条件,推动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让受教育者亲身体验,并唤起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教育者通过引导式教育,引导和推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主动接触客观存在的社会现状,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受教育者通过真实体验在内心世界产生的缺失感,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知识,产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和动力,体现在行动上主要表现为易与教育者产生共鸣,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寻求各种方式方法,主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推式教育”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否则学生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会在一种无计划的、无序的状态中进行,很可能导致学生曲解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生没有学过4P理论就来参加企业的营销实习,没有学过销售管理和消费心理与行为学就进行促销实习,学生在个体本能理解的状态下参加社会实习的效果在概率上小于对事物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之后的实习效果。

三、“拉式教育”

“拉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能够吸引受教育者注意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拉式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教育者通过案例教学、课堂小组发表、辩论比赛等多样化的第一课堂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有时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长时间的共鸣,不能持续地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危机感,易于被学生自身惰性所稀释,无法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习动力。受教育者短时间内容易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表现在课堂认真完成听课,但是因为持续性不够,课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能的动力不足,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参加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

四、“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采用“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前提是要求教育者接受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韩国高校教师多有过海外学习经历和企业实践经历,特别在近年来高校教师招聘过程中,没有海外高校学位、访学经历,或没有国际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很难在激烈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竞聘中抢占先机,这种专业学习实践阅历不仅使教师实现自我专业能力的提高,而且为课堂授课提供方便。比起主观性较强的模拟教学,受教育者往往在客观性更强的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触动更深刻,从而推进受教育者在行动上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主动寻求更多的学习渠道和方法完善自己的学业,所以在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各种方式将学生推出课堂,推向实践,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校内外实践活动,并设立相应学分考核学生。当然这种模式不是一味强调将学生推出校园,专业理论教学是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基础,组织多种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进行专业课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压缩教师授课时间,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很多课程需要学生在课下多下工夫,课堂上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推式教育”需要“拉式教育”的积极配合,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将学生推向校内外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中学习和检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专业能力不足。调研发现,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学生专门设立社会实践学分,而且如市场营销原理、市场调查、经营数据库、消费者心理学等理论课上布置很多实践性强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企业的访谈,或者以小组发表的形式完成指定行业市场调查并做数据整理及市场分析等,按照个人提交报告情况或小组发表情况分别给予个人和小组成员不同的赋分,记录到平时成绩中去。也就是说如果想在专业理论课程考核中获得高分,不是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而是需要平时的动手实践积累。韩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量化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缺失感和危机感,产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欲望和需求,当学生结束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回到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提高,教师采用“拉式教育”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摄取效率会更高,更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推式教育”将学生推出课堂,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产生缺失感和危机感,所以会尽力去寻找能够消除这种缺失感和危机感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状态下,受教育者要得到知识的渴望程度比没有参加实践的学生高得多,表现出的学习热情高得多,他们经常会更多地提问,教育者在受教育者不断提问和要求下,会进一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讲解更深层次的专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摄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教师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师与学生形成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准和学生的专业素能。

五、“推式教育”与“拉式教育”的关系总结

大学生是情绪波动较大的群体,既有积极向上的活力,又有很强的惰性,所以只对高校学生进行“推式教育”,没有一些规则和约束,没有专业理论基础,社会实践是无源之水,这不符合高校的教学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曲解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味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会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产生惰性,没有理论的社会实践会成为学生未来职场生涯的瓶颈。同样,只对高校学生进行“拉式教育”,只有理论教育,事例教育而没有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检验,学生毕业后容易表现出职场生活的不适应和实践能力不强等弱点。“推式教育”为学生接受“拉式教育”提供心理助推器,“拉式教育”为“推式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推式教育”配合“拉式教育”可为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孙龙,张宁,崔镐圭.中韩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兴趣度和专业关心度实证研究[J].考试周刊,2014,81:17.

[2]韩国统计厅. [DB/OL]. http://kosis.kr,2013.

[3]

基金项目: ① 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院为例”(JY201511)

② 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韩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对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Y201612)

③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交教研1202-40)

第8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提升

一、前言

新形势下,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相对于高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大土木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土木工程教育倾向于培养“通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能力偏低。目前,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土木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难题,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开展,大量就业岗位虚位以待,但仍然有很多土木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同时存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要相脱离的因素。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两极化:一边是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或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边基建的开展又提供了众多的岗位,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工作要求,对于土木工程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矛盾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土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体现在[1,2]:(1)就业时毕业生盲目追求高待遇,倾向于考虑大城市、大企业,但是其自身专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与此不适应。(2)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转向大众教育,加之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中、高端人才的需要量较少,而低端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人力需要量大。。大学生适应能力欠缺的原因主要有[3-4]:(1)就业心态不正确。一些大学生就业时急功近利、做事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2)“大土木”背景下重视科学基础、轻视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缺乏深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就更难。(3)强调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造成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提升策略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理论和相关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够在设计、施工及管理部门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及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1)从社会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2)建立专业实践模块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3)构建科学研究模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形成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应课程设置中,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设置时注重基本素质与能力、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专业核心知识及应用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等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土木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求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培养企业“争着抢、用得上”的人才。

四、结语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土木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欠缺所致,通过分析当前土木就业形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现状,明确高校土木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就业心态不正确;(2)高等教育重视科学基础、轻视专业知识;(3)高等教育强调理论基础、轻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提升策略:((1)从社会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2)建立专业实践模块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3)构建科学研究模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形成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土木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缝隙”对接。

参考文献:

[1]潘睿,李淑红,王志伟,等.强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509~513.

[2]张爱民,王旭.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11):47~48.

[3]姚小平,王一新.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4(19):227~228.

第9篇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