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实现经济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16:10: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实现经济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实现经济发展

第1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常熟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感到了环境容量渐趋饱和、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形势日益严峻带来的压力。因此,常熟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瓶颈,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区域生态质量的根本手段,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系列荣誉。下一步,常熟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倡导清洁生产,推进企业生态化改造。通过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对产品进行生态设计,在生产的全过程都充分利用资源,努力实现废物生成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终极处置无害化。近年来,常熟市着重在印染、化工和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设立了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积极扶持企业进行生产生态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培育企业领导、员工的生态意识,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全国环境保护百佳示范工程之一的芬欧汇川公司,是芬兰UPM公司在常熟独资建办的大型造纸企业,公司崇尚企业环保文化,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对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规划,每年都列出节水、降能项目进行重点技术改革,还投资1.71亿元配套建设了废水、废气处理系统,目前,该公司的吨纸用水量和综合能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先进标准,废气、烟尘的排放也远低于环保部门的核定数,2004年,该公司共减少新鲜用水量99.87万吨,减少能耗折合标煤1.02万吨,为企业减少支出777.3万元。该市曾经的污染大户,始建于1958年的常熟市铁红厂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后,不仅摘掉了污染大户的“黑帽”,而且每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公司生产的颜料产品80%以上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年产值超1亿元,人均实现利税超1万元。目前,常熟市已有通过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的企业74家,中国环境标志产品4个,在全省同等城市中居领先地位。

实行资源整合,推进产业循环化链接。该市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产业生态学原理,对新型产业园区进行设计、建设和改造,推动同区的企业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延长原材料的加工链条,使上游企业排放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料,实现区域范围或企业群之间的资源最佳利用和废物最少产生。如产品被誉为“21世纪健康舒适型纤维”的江河天绒丝纤维公司,积极扶持上游原料供应企业和下游废料消化企业,以金城油脂有限公司采用低温专利技术从大豆中提取食用油后的豆粕为前道,豆粕送江河公司提取大豆蛋白制成蛋白纤维为中道,豆渣送常熟市常禾生物有机肥料公司制作饲料、肥料返回农业生产为后道,形成了以大豆深加工综合利用为主线的大豆产业循环经济链。在这条循环经济链中,上下游企业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基本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在园区建设中,该市坚持以产业集聚为重点,构建循环产业链,促进传统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变。国家级常熟经济开发区重点完善了“氟化工原料――有机氟产品――副产物盐酸生产氯化钙和磷酸氢钙”及“造纸工业污水――电力工业冲灰――粉煤灰综合利用”两条生态工业链,推进中水回用和能源梯级利用,对于同类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此外,该市还明确规定工业园区以外停止工业项目用地审批,投资达不到一定规模的项目不予审批,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集约型发展。该市还不断完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热电联代工程7个,力促减污增效。

注重创新运作,推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废弃物和废旧物资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在常熟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该市汽车饰件公司将全市23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的废弃边角料和丙纶丝收集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专利技术生产各类汽车内饰件,现在每年为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汽车行业骨干企业配套生产60万套轿车车门内护板总成,以及95万件其它各类汽车内饰件。200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该市还引进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投资2.65亿元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该项目建成后,可日处理垃圾600吨,每年提供5600万千瓦时的电能。为配合该项目,常熟市在2005年7月实行了垃圾分类回收,这在全省的县级市中也是领先一步的。同时,该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为其中的亮点。目前,全市规模畜禽养殖点治理率达到10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6.5%,涌现出蒋巷村生态种养园、常禾生物有机肥公司、稻鸭共作示范工程等循环型农业典型。尤其是尊龙农业养殖技术有限公司,在原有以蚯蚓转化畜禽粪便的基础上,把研究方向转入工业领域,在造纸污泥的转化上获得了突破,迄今已吸收转化造纸污泥5000多吨,并进入规模化处置阶段,日处理污泥能力达60吨,形成了造纸污泥――微生物发酵――蚯蚓消化――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的链式转化,创造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化处理循环利用新模式。目前,该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正节节攀升,预计今年该市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达6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将达95%。

弘扬生态文明,推进节约型社会发展。该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编写了《市民环保手册》,并免费赠送给广大市民,进一步普及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公众节约使用资源,自觉选择绿色环保产品,鼓励企业在流通中简化包装。目前,首批印制的10万册《手册》已全部分发到市民手中。同时,该市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公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开展“禁磷”、“禁白”专项行动,禁止含磷洗衣粉、不可降解发泡塑料餐具的销售、生产和使用;积极推广节水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绿色照明工程”,鼓励广泛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市现已有1万多户居民及常熟经济开发区、东南开发区的部分企业用上了天然气。该市还在全社会开展绿色细胞工程,现已建成76所绿色学校、26个绿色社区、20多家绿色企业,组成了一个绿色网络,成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阵地。如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社区的虞山镇枫泾社区,通过健全一套工作制度、建起一批骨干队伍、办好一所市民学校、营造一个优美环境,使社区内每个居民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家庭做起,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积极监督环境保护,从而营造出共创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此外,该市还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资源独特的优势,加快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绿色商厦的创建步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第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消费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上夯实基础。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39-02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辽宁经济,受到了来自于国外和国内的双重不利影响。从国外来说,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辽宁的外贸出口额。可以说,辽宁外贸出口额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体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的趋势,从国内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特别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国内商品采购与加工数量的下降,导致国内市场对辽宁相关原材料、装备制造业相关产品的需求减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辽宁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少,是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国间接传导的结果。

面对国外、国内的双重市场压力,辽宁经济不仅要实现既定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当前形势下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辽宁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一个难得的机遇。把困难转化为机遇,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以及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一、正确认识金融危机是辽宁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

要实现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就要了解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辽宁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的实质,即从辽宁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金融危机,找到阻碍辽宁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实质问题所在,以期实现辽宁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1 当前的危机是长期依赖进出口刺激经济的增长动力的危机。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辽宁经济的影响及其传播途径,我们不难看出,辽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外贸和内贸的同时减少。外贸方面,主要来自于进出口贸易额的直接减少;内贸方面,由于辽宁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部分的原材料和基础生产装备,在国内需求下降,特别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国内商品采购数量的下降,使得辽宁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可以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辽宁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是经济增长长期依赖进出口,长期依赖外需所导致的结果,是一种经济增长动力的缺失。应该看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在一段时期内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经济的发展不能长期以此为增长动力,特别是对于辽宁经济发展来说。其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应该来自于国内市场,抓住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眼光向内,以内需为主,建立以满足内需为主的经济区和经济实体,这样才能立足于国内、立足于根本,适当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才能避免由于外部市场需求下降而造成的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目前尚未完全转变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危机。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以后,辽宁经济中受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那些以低技术含量、简单加工和粗放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资源型生产企业。长期以来,辽宁经济中以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一直没有完全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世界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最初还只是影响到出口部门。然而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和扩大,这种影响会逐渐向上蔓延至生产链条的上游。企业在生产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越接近上游,其生产附加值越低,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时候,该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大。辽宁作为一个资源和原材料大省,虽然也存在一些大型的资源和原材料深加工生产企业,但也存在众多的中小型资源和原材料初级开采和加工企业,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这些以中小型粗加工为主的资源和原材料生产企业自然会受到最为严重的冲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于辽宁经济而言,不仅仅是对众多的资源和原材料生产企业的一次严重的打击,更是对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更加说明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辽宁经济增长方式中仍旧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我们能够在正确地认识金融危机对辽宁经济影响的前提下,更好地加快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对辽宁经济增长本质内容的一次重要检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辽宁经济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威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更加促进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增长的本质目标。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是以经济增长数字指标的高低来评价经济发展的最终效果,却在更多的时候陷入了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增长的怪圈,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本质目标。过去那种单纯为追求经济增长数字目标而形成的高投资、高信贷、重复建设、生产结构简单以及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面前的脆弱性和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更加说明了我们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真正内涵和本质目标的严重偏离。当前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本质内容应该包括:一是经济增长应该具有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为了应对当前的暂时性的危机而过度依赖临时性的应对措施,要放眼长远,从经济长期的发展和增长着手。加强基础性建设,同时也要防止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累积新的经济过热发展的风险;二是经济增长应该是结构合理基础上的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不应该过分集中于发展个别产业上,应该注意三次产业的均衡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三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应该以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程度来衡量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程度,应该改变简单的以经济增长数字作为衡量标准的做法,避免把“保经济增长”变成“保数字增长”。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保障

在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要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辽宁经济增长的核心保障。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质就是如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

1 调整外贸进出口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适当降低辽宁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辽宁省的外贸进出口产业在国民

生产总值中一直占有重要比例和地位,几年来辽宁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在33%左右,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然说明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进出口产业的依赖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外需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辽宁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外贸进出口产业萎缩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要适当降低外贸进出口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外贸依存度。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企业针对国内市场开发和销售适销对路的产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同时对内销产品实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把目光放到国内市场,努力研发高质量的适合于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带动企业利润的增加,以内需的增长带动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把政府资金投入本地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为民间资本投资于本地经济起到吸引和带动的作用。三是在消费政策上,以灵活的消费政策措施,鼓励消费者增加对国内产品的消费比例,由此进一步降低辽宁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为国内企业相关产品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创造有利的基础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3篇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有的地区很容易吸引大量的资金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有的地区却很难吸引到资金甚至现有的资金也会

撤出投向它处。现在有很多地区都在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招商引资,动用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可是收效甚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的人可能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时又是我们必须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构成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完成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那么,

什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呢,我认为应该是该区域内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种因

素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机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这些因素很多很复杂,相

互间的作用机制很难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述,各要素问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相

互支撑又互为条件。

笔者通过研究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既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以

下五个力组成:经济力、文化力、政治力、环境力、自然力。这五个力通过自身

的特殊机制相互作用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五个力之间相生相克,既相

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其中的任何一种力提高都会使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得到提高,

而其中的任何一种力报低就会阻碍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五个力都得到提高了

那么区域经济就会实现跨越发展,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力较低就会制约区域经

济的发展。

1、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经济力因素

经济力是指对于区域投资具有推动作用的各类经济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宏观

经济环境、微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生产要素供应等。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币值稳定程度、通货膨胀情况、外

债情况等。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的投资机会往往多于其他地区,而且经济势态也

呈增长的趋势,投资的成功率和回报率都相对较高。

微观经济环境因素:它强调的是区域的经济环境,它主要是考虑特定地区的

相关经济环境,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内关联产业的配套水平了。一个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那么相对于别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投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

的地区综合实力相对也较强,有利于投资收益的实现,另外一个微观因素就是区

域内关联产业的集聚水平,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投资的区位选择也趋于

集群化,往往是若干相关产业的投资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地区。一方面有利于形

成产业的集群效应,便于企业间的生产要素和知识的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另一

个方面是关联投资的区域性集中,有利于提高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投资收益水

平。

市场环境因素

生产要素供应: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者的供应情况能够直

接影响到投资水平。

2、区域投资的新因素一一文化力

1980年代以后,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文化力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市场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所以,文化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若干不容忽视的作用。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力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绝对推动力,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科学、教育、艺术和传媒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各种因素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合力总称,科学是第一文化力。

科学是第一文化力,科学旨在认识未知,是技术的基础。是推动以生产需要

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技术的进步,没有技

术的进步就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科学的根本所在,科

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成果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通过

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科学只有通过技术的实现与技术的转

化才能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在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投资者所考虑的因素已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本

身,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所以一个地区科学

基础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日渐彰显。

一个科学和技术水平都较高的地区,往往能够快速的吸收和消化引进的先进

产业和技术,并且能够迅速的将科学研究的成果通过技术的实现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从而提高投资的回报率,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个地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以及

区域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熟练工人的技术水平等来表现。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熟

练工人的技术水平。是从普及层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因为科学和技术

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而是整体上的概念,它需要从全局来

进行衡量,也就是所谓的科学和技术的普及程度。

教育因素

其他因素

文化力中包含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前面谈及的科技和教育因素,还涉及风

俗、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及传媒等很多方面,它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影响力都不容忽视。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达成

共识,那么就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文化力作为~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

天,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力的提升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一个有效

手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力量。它在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体系

中的作用,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主导地位。

3、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政治力因素

政治力是指对于区域投资具有推动作用的各类政治·法律·政治因素的总称。地区政治稳定是任何投资者始终关注的重要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敏感是因素。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则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投资的进入,而动荡的政治环境则会削弱投资积极性,阻碍投资向该区域的介入。

经济政策

投资行为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然受到所在地区的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同的

经济政策对于投资的影响各不相同,如果政府采取鼓励投资的政策,则会诱导投

资的增加,如果政府对投资进行了规制,则可能降低投资的比重,很多国家和地

区都比较喜欢采用政策因素来调整投资行为。

法律因素

投资秩序的规范则要靠法律规章来建立,与投瓷相关的法律因素起着调整投

瓷关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

4、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环境力因素

环境力是指对于区域投资具有推动作用的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能源供应等

方面的因素的总称,它是从人类改造后非自然形成的投资环境来说的,包括交通

设施、通讯网络、社会治安、配套社会服务设施以及能源供给等几个主要因素。

一个地区的交通设旌越发达,那么它的经济发展动力也就越大。所以一个好

第4篇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在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方面却能达成高度的共识。这是因为,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牢固树立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最初来自胚胎学,代表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演变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科技作用的迅速增长,发展一词作为经济增长的代名词越来越得到普遍使用。今天,发展的概念已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内涵。而发展观则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人类发展观的演变,而发展观的转变与深化,则是生产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不断提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的全新的发展观,是在发展观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之一,深刻理解其内涵,对于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7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论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更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义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它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发展指标上与传统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不再把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中可以看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二、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

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正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一批影响全球环境并关系整个人类今后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性有机污染、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消费猛增,出现资源大量消耗、废物大量产生、资源紧缺的局面,突出表现在能源、水和一些不可更新的资源上。据来自95个国家1300多名研究人员历时4年完成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生态系统资源没有被可持续地利用。1945年以来将土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几乎等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1985年以后,复合氮化肥的使用更加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恶化。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15个生态系统当中只有4个环境有所改善,其中,渔业和淡水已难以承受人类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2003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此外,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1/5,土地资源不到1/3,已出现全面紧缺的势头。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剧了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不堪重负。

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几年来,我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东辽河水污染严重状况好转,扰民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素养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还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加之环境容量小,我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对四平市人民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市区大气污染仍较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要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5%;由于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理化性状变坏,土壤中残留毒量较大。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市经济发展也曾有过辉煌时期,被人们誉为东北的“小上海”。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与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体制上的弊病逐渐显露,并日益突出,加之煤炭资源的枯竭,以煤炭开采业等一批主导产业逐步衰退,全市经济下滑,落在了全省的后面。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快速增长,但在总量上仍然很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仍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受到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双重压力,与其他地区相比,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加快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全市各项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但是,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二是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2004年辽源生产总值(原GDP)比上年增长26.8%,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0%,工业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烟尘、二氧化硫、粉尘分别比上年增长15.5%、46.3%、46.2%和46.9%。可见,我市经济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目标是,辽源生产总值实现135亿元,增长31%,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还要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在老污染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又增加新的污染,我市的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十六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

怎样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市130万人民当前和长远利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加强环境保护也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第一,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高度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只要我们立足现有基础,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进一步提高“三大产业”科技含量,就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版权所有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如:以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的辽源市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生产空心砖发展循环经济的辽源矿务局矸石空心砖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辽源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少数企业的自发行为,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

第5篇

一、实施项目建设对调整经济结构成效显著

2008年以来,白城市坚持抓投资、上项目,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成效。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由2008年的190个,滚动发展到目前的561个,年度完成投资由2008年的154亿元,增加到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79亿元。项目投资结构日趋合理。一产、二产、三产的投资比例从2008年的4.6%、67.1%、28.3%,发展到6.7%、61.8%、31.5%。在项目带动下,三次产业比重逐步优化合理,由“十五”末期的32.8:31.2:36和2006年的25.5:38.1:36.4,调整到2009年的19:42:39和2010年计划的18:43:39。

1 实施农业基础项目建设,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规划,重点规划实施了粮食增产223工程,大力推进“十一大工程”22个重点项目,截至2009年,累计完成投资近50亿元,新增旱田节水灌溉13.3万公顷,新增种植面积6万公顷。新建农业科技园23个,总数达到107个。实现粮食产量25.15亿公斤,牧业产值达到54亿元,有利地保证了第一产业的稳步协调发展。

2 加强工业提速增效项目建设,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白城市工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增长18%,完成年计划的109%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7亿元,增长12%,完成年计划的102.1%。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完成81亿元,增长35%,完成年计划的135%。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风电、火电为主的能源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并呈不断壮大趋势。

3 围绕商品集散基地项目建设,第三产业快速跟进

积极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2007―2009年期间重点谋划36个上千万元项目,积极推进交通、通讯、文化、医疗以及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项目投资96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3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8.5%,极大地推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3年平均增长23.7%。

二、项目建设对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尚需加大

在充分肯定项目建设对调整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有重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项目建设中的差距和不足。2009年,白城市GDP为354亿元。仅占全省4.95%,位居全省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占GDP的14.3%。不难看出,白城市经济相对落后,主要是落后在工业上。落后在第二产业上,根本上说还是落后在项目对经济结构的调控能力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支撑型、拉动型的产业化项目还不够多,产业结构单一。重点项目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项目的总量偏少、大项目偏少。

三是两头在外,生产中间产品的项目少。

四是生产性项目和竞争性项目少。全市包括谋划项目在内的3000万元以上生产性项目只有311个,仅占全市项目总数的一半。

五是高科技项目少,附加值低。

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三、项目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增量促进存量的优化,以存量带动增量的进入,在优化投资结构、优化项目选择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1 突出抓好生产性项目,增强第二产业拉动能力

要深入解放思想,改变过去习惯于盯住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项目的思维,一定要把项目建设的重心放在抓大项目、抓生产性项目、抓税源型项目上。这是奠定快速发展、迅速提高综合实力、扩大经济总量的快捷方式和方法。

2 大力推进资源性项目,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在利用资源优势抓项目上,我们要深入研究好,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做好油气化52;利用太阳能开发太阳光辐发电: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人过腹、畜过腹、机过腹”顺序,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在依托资源上项目中,必须珍惜资源,必须考虑资源的匹配价值,充分考虑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 依托国家政策上项目,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目前,国家在项目准入上对节能减排、环境评估、土地审批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加强研究,深入解读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战略,结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认真谋划和实施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当地资源、产业优势的项目。

4 瞄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项目,延续发展后劲

立足资源,而不能一味依赖资源。我们要从长远、战略、发展的高度。认真谋划“两头在外”的项目,也就是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中间产品。既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模式,还要总结我们派克、中一、金事达等中间产品企业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白城市日益突显的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有利条件,加大“两头在外”中间产品项目的谋划、研发和引进力度。

5 认真谋划储备项目,奠定经济发展后劲

第6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实力也得到提高,特别是沿海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发达、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体制改革速度快,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民营经济发达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当前制约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落后、土地和自然资源制约、资本不足、县域工业和服务业落后、劳动力流动不畅、技术落后以及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等等。如果把这些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笼统划分为体制、制度因素和生产要素因素两个大的类别,并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在当前我们国家依然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之中,通过体制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对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要比讨论生产要素的作用和配置以及产业政策要更为重要而迫切。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别是转型经济里,尽管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

从理论层面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具体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基本观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这是因为:第一,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第二,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第三,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从现实层面来看,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制度、思想、政策和做法并没有被完全放弃,新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完善的体制、制度、政策和做法在严重地制约着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效率。这也是我国许多县级政府一再强调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拼命建立各种工业园区,但县域经济总是徘徊不前的真正原因。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说,虽然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体制改革的直接结果,但体制改革肯定是经济增长的直接诱因,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都是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就是说,体制、制度等非经济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各种经济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经全面展开,一场绿色投资的战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

2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 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3.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实施“碳预算”的国家,也是首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就在其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05年英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8年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以往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之上,明确地规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约束力的全国性排放目标,其核心条款就是2009年4月实施的碳预算体系,该预算中确定,在1990年的基础之上,2050年英国碳排放至少要减少80%。同年7月,英国政府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以及3个配套的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此外,英国还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预算体制下的首份碳排放报告,报告称英国2008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相当于6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目标正稳步实现。

3.2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国布什政府就颁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11个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绿色能源”法案,以确保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绿色就业和劳动者转型,并出口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使得美国新能源产量与现在的能源产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国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减排83%;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投资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同年,日本出台了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新产业创造战略”,降低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定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提出“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方针。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蓝图”,其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首个“低碳社会”。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争取到2020年使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实用化。

3.4 中国

自2007年中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准268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2010年减排量近5亿吨CO2当量,其中有953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40%。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清单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达2100亿。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500万~1700万千瓦之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约55%,跃居世界第一。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中国的风能发电能力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将朝四个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工业,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改变为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减排的重点也要从目前工业部门为主转变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并举。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由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全球变暖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一现象亦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近年来,低碳产品标准发展迅速,并且有可能演变成绿色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席于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纲要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承担节能减排责任的决心和态度。

新疆是一个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资源依赖型省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持续增长。作为欠发达地区,以低碳经济为发展导向,有助于新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新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现状

(一)经济总量

虽然新疆地域辽阔,占中国面积的1/6,但新疆远离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和重心,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处于劣势地位。2009年,新疆生产总值5418.8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25位,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36%。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533.69亿元,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加快4.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能源

新疆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30%左右,其中,石油储量是208亿吨,占全国土地石油储量的30%;天然气10.47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1/3;日照丰富,年总辐射量在5000光焦耳/平方米―6600光焦耳/平方米,仅次于,居全国第2位;有九大风区、四大风口,风能资源占到全国陆地风能资源的40%,居全国第2位;此外,新疆的生物质能、地热、水能等的开发也具有相应的优势。历年来,新疆都是能源输出省份,而且新疆每年都在给国内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而且逐年上升。

(三)碳排放

2009年新疆的碳排放量为7321.174万吨标准煤,在中国排在第20位,属于碳排放量较少的省份。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的低碳工作做得好,人口少,人均GDP低是碳排放量少的重要原因。虽然新疆的碳排放总量不多,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万元GDP碳排放量也是很大的:从1978年到2009年,新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9.15%,远高于13.39%的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新疆的万元GDP碳排放量为1.711734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0.578426吨标准煤的三倍多。因此,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使新疆的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二、制约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

新疆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新疆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当前新疆能源消费仍以化石燃料为主,煤炭和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一直保持在80%左右。2007年,新疆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1.7%,石油占20.3%,天然气占13.1%,而水风电等新能源只占4.9%。同时,新疆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决定了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新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新疆经济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等发达省区一直有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新疆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而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般伴随较高的碳排放强度。新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的欠发达客观上造成了其经济结构低碳化调整有一定的难度。

(三)新疆发展低碳经济存在技术与资金难题。先进的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方面,新疆面临着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和缺少先进技术引进的难题;另一方面,无论是发展或是引进低碳技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基础。 因此,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政府主导,制定规划

首先,新疆应制定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明确各个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选择1-2个市级工业园区,进行低碳经济试验和示范,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逐渐形成低碳产业群。 同时,要将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新疆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制定相关专项规划时体现发展低碳经济,编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其次,政府应制定并出台有利于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质能源发展规划,设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基金,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补偿机制。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天然气利用政策,强化需求管理,保障供气安全。

最后,扶植低碳产业,提供资金支撑。政府要在财政上支持低碳项目的开拓和实施,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激励低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低碳规模,同时还要围绕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发展和延长产业链。如光电、风电、节电、输变电等新能源设备的研发制造业都很有潜力可挖。因此,通过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途径。

(二)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

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一种文化。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三)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突破口,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引领

一是大力发展风能。新疆是全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非常适合新疆的地域特色。二是加快利用太阳能。三是合理发展生物质能。重点推广生物发电、种植能源作物,开发新型农村能源产业。另外,新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量,不影响城市文脉及周边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倡导低碳装饰、低碳装饰材料的使用。鼓励发展城市低碳交通,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鼓励人们外出时选择步行、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德麟,高志刚.新疆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M].商务印书馆,2003.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

[3]徐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4]柯健.低碳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9).

第9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引言

经济管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经济管理也必须顺应时展的步伐。下面就简单的介绍经济管理的含义以及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经济管理与现代化的关系,同时就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企业。

1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所谓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企业和单位的资金通过采取有效监督和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监管工作,让企业和单位稳定发展,同时其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充分发挥经济管理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1经济管理的艺术性特征

管理是学问,也是艺术。管理具有感染性、改革创新性等特征。作为管理者要拥有管理的才能,同时还应该兼具管理艺术才能,要牢牢抓住管理的特征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灵活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意义深远,特殊的技巧性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将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1.2经济管理的能动性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时地解决问题,不要默守陈规,要及时的调整解决方案,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1.3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专业管理才能,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充分地发挥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1.4经济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建设未来的发展所需,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科学化的管理能有效地推进整个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作为经济管理者,必须将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和贯穿到经济管理中,为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早日实现经济管理的自动化。

2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的途径

2.1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经济管理现代化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完善经济发展的模式,建立和健全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2.2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工作经验

经济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外管理中好的工作经验,弥补自己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适应于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些管理方式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而缩小我国经济管理与国外的差距。

3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对策

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是包含财务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同时现代化经济管理还是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经济管理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走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的新路。

3.1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发展的动力源于不断的创造,而如果经济管理缺乏创造性,也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一个落后的经济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经济管理工作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企业和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2加强经济管理的专业化和民主化

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社会经济管理的目,要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经济管理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加强民主管理意识,让管理民主化。

放眼未来经济建设的发展,将经济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为了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管理必须要和现代化相结合,建立和健全良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制度,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4分析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4.1向人性化管理发展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性化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优势。经济管理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关心员工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为前提,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让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4.2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被软件管理所取代了。但是软件建立的数据信息平台本身也需要工作人员来掌控,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软件操作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管理才能,要有丰富的知识理论和实际的工作经验。

4.3向网络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全面覆盖和计算机技术成熟的今天,网络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未来经济管理的进程中,借助网络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必然的,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让信息更高效、更广泛地进行传播,提高资源共享率以及信息使用率。

4.4向团队协作精神发展

在经济管理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中,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日趋凸显。在经济管理实际的过程中,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共同进步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企业与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实现经济管理共赢的局面。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