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作曲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0: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作曲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作曲培训

第1篇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沈音举办

5月15日晚,“2007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开幕式暨交响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标志着交流展正式开幕。

本次交流展从5月15起至6月22日结束,为期一个多月,计划举行24场音乐会。来自美、法、日、韩的18位外国音乐家、学者,将在沈阳音乐学院与中国艺术家们联袂演出或讲学,来自国内艺术团体、音乐院校和沈阳音乐学院的音乐家们也将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此次交流展是沈阳音乐学院继“第27届李斯特音乐节”、“沈阳国际音乐节”、“2004沈阳国际长笛艺术节”和“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交流展的举办,将有利于沈阳观众更加直接地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各种音乐形式、风格与流派,对开拓观众眼界、提升沈阳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王毓

首届钢琴修造论坛举行

由中央音乐学院和施坦威(上海)钢琴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钢琴修造艺术论坛,5月21日-2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钢琴修造领域举办的规格最高级、水平最高的一次专业研讨、学习和交流的盛会。论坛由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实践管理办公室承办,吸引了全国专业院校师生和大批各地钢琴修造专业人士。

据介绍,此次论坛的举办,目的在于普及和提高我国钢琴修造、调率和维护水平,为业内人士营造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论坛主讲人包括中央音乐学院赵东升、王德生、刘克寒等钢琴修造专家,授课的外籍专家包括施坦威钢琴(远东)公司总裁罗伯特・道夫先生、施坦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约翰・潘顿先生和纽约的专业技师等。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迎于24日晚举行了独奏音乐会,为论坛画上句号。

■刁艳

中国音乐史学会

第十届年会联手苏州

本报讯(记者 乐工)中国音乐史学会拟于2008年9月下旬在江苏苏州市召开第十届年会;同时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评选仍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组进行。

为了充分发挥本学会的优势和作用,推动中国音乐史学科的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会员服务,该学会拟与苏州鑫凯培训学校联合举办:1、2007年暑期中国音乐学论文写作班;2、2007年高等院校音乐理论教学研修班;3、2007年中国音乐学硕、博士研究生考前辅导班等培训科目。

详细办法可登录以下网址:

yyyj@rymusic.省略

咨询电话:010-68152605(《音乐研究》编辑部 陈荃有) 0512-65165528(苏州鑫凯培训学校教务处)

高为杰星海讲学

本报讯 日前,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高为杰教授应邀赴星海音乐学院讲学,受到全院师生的热烈欢迎。此次讲学内容包括:《音乐意义的探究――关于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目标与目的》《现代作曲技法中音高体系的应用》。

第2篇

【关键词】音乐;美感;产生;特点;获得

美感是客观事物的美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美感的产生是优美的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美感意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因素是审美主体在美的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精神上引起的一种感动和情绪满足,是美感意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活动。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是用感情的语言说话,并且用一种使人有时不直接感觉得到的,有时须欣赏者个人三度创作(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奏家是二度创作)完成的,有时近乎朦胧的形式反映着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千姿百态。音乐的思想内容蕴含于感情内容之中,通过作曲家对生活的感情态度而体现出来。例如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乐》其中就有表现他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敬感情。

音乐美感的产生首先是音乐的外在形态,即它的音色、旋律、节奏、和声等与我们的生理结构产生和谐关系,这种和谐使我们产生舒服的感觉,而这种舒服的感觉就是音乐的美感。所以,早在三百年前音乐就进入教堂,通过唱诗班的合唱,管风琴的和声把人们吸引着,后来音乐又进入心理学、医学领域,起到平衡和抚慰人们的心灵的作用。音乐家把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感受和对世界的情感态度,用音乐手段表现出来,其美学特征是比拟。音乐家是社会中的人,他表现的比拟的无疑也是作曲家本人各种事物给他带来的感受和情感,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情感、懂得了这比拟,精神上就获得享受。

一段音乐,要你讲出它的具体比拟什么,是一件让人为难的事,特别是那些无标题音乐。中国有句老话“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而诗所不能言之意,乐或能言之。音乐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也许正在此。

这样并不是说,音乐玄到不可知的程度了。作为声音艺术,它提供的认知较其它艺术少,而其中所体现的复杂的、深刻的、细腻的表情因素是任何艺术不能与之相比的。音乐家看到郊外田园的千姿百态,涌起了赞美热爱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心中起伏着、激荡着,音乐家把这种起伏、激荡的情感用某种音乐组织结构形式“比拟”成《田园交响乐》。从田园乡村的视觉形象到《田园交响乐》乐曲的听觉形象,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作曲家通过情感的媒介把现实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用的手法是比拟。欣赏者同样借助比拟以情感为媒介去体味音乐中反映的广阔的、深刻的现实世界,体味的过程是依靠联想和想象进行的,通过联想和想象,听觉形象又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

由于音响整体是从运动的方面而不是从感官可以把握的一切方面向我们展示现实的客体,它只着眼于其中的某些方面。因此,音乐通过音乐作品向我们揭示的不是具体现实的、直接的、单义的个别现象,而是作者对这些现象的总的反应。听者通过音乐作品所得到的,是对作曲家感情类型的了解,而对唤起这种情感的那些客体或具体现象的了解却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音乐表现出的艺术形象有多义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一段活泼的曲调,可以想象为一个小学生在跳舞,也可以想象成一只小猫在蹦蹦跳跳,都没错;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表达一种愉快、高兴的情绪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这段音乐的内容。音乐就是这样,它不告诉你这是通过大海表达心潮澎湃,那是绿色的田野给你希望;而是直接把澎湃或希望的情感注入您的内心,你去想象吧;你的生活经历越丰富,你越有修养,你听到的音乐就越动人、越美。

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生理阶段、感情欣赏阶段,要进一步深入地认识音乐内在的、结构的美,也就是说要从感性认识的阶段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从对一部音乐作品的表面认识、片面认识、局部认识,而进一步到本质的、全面的、整体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就是说要进一步了解作曲家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立场和态度、以及具体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因为一部音乐作品往往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如创作于一八零六年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曲中充满幻梦与温柔的情调,而当时创作这部协奏曲的作曲家贝多芬正处于和匈牙利伯爵小姐勃仑施维克的恋爱中,曲中散发出爱情之花的醉人芳香。这和《第三(英雄)交响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仅如此,音乐修养的水平对欣赏音乐的层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认识,往往受着自己音乐修养水平的限制。当倾听一首美妙的乐曲时,音乐修养水平低的人只会注意它的旋律或是节奏的特点,而音乐修养水平高的人还会同时注意到作品中那些优美的音色、丰富的和声进行、巧妙的配器张力等多方面的特点,并能随着作曲家的思路认识音乐作品的作曲手法、曲式结构和音乐作品的流派、表现风格等。

但是欣赏者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地来。你可以一边做家务或一边看报纸一边听音乐;也可以一边吃饭或一边喝咖啡、一边喝茶一边听音乐,这时候你不要刻意去想它具体表现什么内容,你只当它是一个背景、一个装饰;当你心情不好、很烦燥、心乱如麻时最好就是一边躺着闭目养神一边听交响乐;听小提琴协奏曲、听钢琴协奏曲等,因为这些音乐中有充满哲理性的进行、有戏剧性的进行,它会给你带来抚慰、带来鼓励,有时你一些想不通的问题通过听音乐的过程中就想通了。如果你能够学习演奏一件乐器,那就更好,因为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你自然会注意辨别音准、辨别音色;自然会注意学习识谱、学习乐理,你的注意力会常常集中在与音乐有关的方方面面,日积月累,你的音乐修养就增加了;如果你还能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的习惯,慢慢地你的感觉就有了,所谓“音乐的耳朵”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

【参考文献】

第3篇

中国院CEC声乐展赛关注继续教育

“中国音乐学院CEC‘天天艺术’杯中国声乐作品演唱展赛”于近日落幕,决赛将于2008年2月6日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举行。此次参加展赛的声乐学生是目前在校的脱产大专、脱产本科和业余课程的一、二年级学生,选手全部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马彪等出席了闭幕式。黎信昌、宋一、王世魁、聂建华、刘珊、铁金等著名声乐教育家及歌唱家组成的评委会阵容,也体现出此次活动的规格。

CEC即继续教育学院的英文缩写,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办学十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有着相当业务能力的人才。特别在声乐教学方面,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利用自己和中国音乐学院本院教学资源优势并调集社会有教学能力的知名歌唱家加盟教学队伍,已经成为了国内同等办学单位中的一面旗帜。随着国家对成人教育政策的调控,在目前的函授、业大、远程和培训(无学历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探索性、开拓性的进展。

本次比赛组委会主任、继续教育学院声乐教育中心主任马金泉表示,此次展赛是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了加强声乐表演专业和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技能生的舞台实践,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一项举措。■本报记者 张蕾

高雅音乐进河南高校

本报讯(通讯员 刘留建)2007年文化部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11月28日在河南拉开序幕。中央歌剧院歌剧团、交响乐团走进郑州大学、黄河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

在指挥家高伟春的指挥下,男中音歌唱家王立民经典幽默又通俗易懂的解说,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男高音歌唱家李爽等多位艺术家用精湛的演奏技艺和美妙的歌喉为三所高校的师生献上了《茶花女》《卡门》《图兰朵》等世界歌剧经典剧目。艺术家们的经典演绎让莘莘学子零距离感受歌剧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世界优秀文化的理解,受到了师生热烈欢迎。

新西兰作曲家广州讲经

本报讯(通讯员 陶立新)新西兰作曲家代表团于12月2日――5日来到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访问和讲学。

讲学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12月3日下午作曲家杰克・波迪(Jack Body)主讲了《新西兰及大洋洲的土著音乐》,12月4日上午作曲家迈克尔・诺里斯(Michel Norris)主讲《新西兰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下午新西兰作曲家与理论作曲部的师生进行交流。12月5日上午撒母尔・霍洛维(Samuel Holloway)和迈克尔・诺里斯联合主讲《新西兰作曲家现代音乐作品展演》,集中介绍了13位当今较为活跃的现代作曲家的作品。来自大洋洲岛国的现代音乐让华南师大的师生们感到耳目一新,音乐家们高超的创作水准和敬业精神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月28日是上海音乐学院迎来80华诞后的第一天,上午十点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一场较往日而言显得别致、充满吸引力的音乐会――作曲系视唱练耳专业专场音乐会。“视唱练耳”属于音乐科目中一种较特殊的强势专业。“专业棒”以极好的音准及节奏感觉、绝对或相对音高概念和对各种复杂音响模式给予准确判断为标准。此次音乐会就尤其强调了对音准、节奏感的表现力。

指导教师周温玉针对个人声音气质、条件来确定音乐会曲目,异彩纷呈。“弹唱”、“多声部视唱或节奏”、“双声部视唱”等方式分别以40%、40%和约7%的曲目比例而相间性分配;训练教材选用范围包括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带伴奏视唱教程》《法国视唱教程》《俄罗斯视唱教材》、吕叶夫《音程视唱练习》、周温玉-蒋维民《带伴奏视唱160首》、刘永平《现代音乐视唱教程》、赵易山《精品视唱教程》等等及其他形式(如周温玉的大量创作性曲目)。尤其可提及的“弹唱”方式是此专业入校考试技能测试的形式之一,也是此次音乐会的重要看点。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配学生在协调感及音乐潜能等方面的素质,同时也使其极大调动出、表达自身音乐技能过程中所深刻感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音乐会上他们的表演非常吸引和感染人,音准、节奏及音感俱佳,真正体现出“口伶、耳聪、目明”的状态和准确到位的表现,如马扬芝、丁汀等人的出色表演。

第4篇

7月8日,由加拿大皇家山音乐学院主办的“晨兴音乐桥”迎来十周年的庆典,为感谢晨兴集团的赞助,此次活动移师上海举行。本次活动汇集了过去十年中音乐桥培训课程中的优秀学员,以及许多世界一流的演奏家,与上海的观众一起共享这十年庆典的快乐。

开幕式的首场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由“上海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大师加里・格拉夫曼联手演出。上半场首先由“上海弦乐四重奏”演奏贝多芬的《f小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第95号“庄重”》。对于两年前就开始贝多芬全套四重奏(共117首)世界巡演并录制全套CD的他们来说,演奏这首作品应当说得心应手,四个乐章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接下来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的《F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73号》,这是一首风格鲜明且具有相当难度的作品,演奏家们对作品的诠释把握着一种时代的命脉,充分展现作曲家所要宣泄的心声。无论是充满激情具有冲击力的快板还是浓重深沉的柔板,都使人感受到俄罗斯那个战争动荡年代的景象。“上海四重奏”组1983年于上海音乐学院成立,后来他们的影响力扩大到世界范围,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出色的四重奏组之一,此次他们在上海演出可谓衣锦还乡。

音乐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是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前任院长加里・格拉夫曼的出场,他与上海四重奏合作演出了科恩格德的《双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左手)组曲,作品23号》。这是一首非常动听容易使观众心旷神怡的作品,钢琴大师把这首从头到尾全用左手演奏的作品,演绎的行云流水,其音色变化和弦乐融合在一起确实妙不可言。演奏家的精彩演出博得观众热烈欢迎,谢幕数次方休。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曾为一位战争中失去右手的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写过一首左手钢琴协奏曲之后,这种左手演奏成为一种演奏技巧开始出现在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当中,目前世上专业用左手演奏的钢琴家仅有2位。加里・格拉夫曼1949年即获得莱文垂特音乐大奖,之后30余年领于世界乐坛,与多位指挥大师及著名乐团合作,1979年他右手受伤后,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用左手演奏,并且培养出许多优秀钢琴演奏家,郎朗就是出自他的门下。

10年来“晨兴音乐桥”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历届优秀毕业生目前有许多已经蜚声国际乐坛,比如陈曦、王羽佳、李腾、倪涛等,他们这次都来上海参加演出。本次音乐桥活动将有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国的一流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将对加拿大、中国、美国、波兰等国的近百位学员进行培训,活动将持续到8月4日结束。

第5篇

这样一种美学思潮也深刻地反映在当代西方音乐教育的改革进程中。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9月推出了“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杨力先生的译著《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正是将抽象、深奥的美学思想贯穿在细致入微的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引导教师自己首先从音乐的体验人手,在对音乐进行全面、丰富、深刻的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属于教师自己个人的、独特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在基于教师个人独特音乐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心体验音乐。

作者开宗明义在序言中写道:“培训那些将会成为初等学校音乐教师的期间,给他们介绍一些实际有效的音乐经验,使他们形成毕生从事该事业的态度,增强他们对音乐技能和对音乐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让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在他们学习如何把音乐的体验教给学生之前,自己首先要亲身成功地进行音乐体验――演奏、演唱、听音乐、分析音乐。随后,每一个人在对音乐的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再进人音乐要素的学习。这样一种基本的体验先于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于音乐师资培训,对于音乐教学法而言,无疑是全新的。

那么,为什么要从体验开始呢?作者认为:“首先,音乐是―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令人喻悦的、实实在在的,它充满情感,富于理性。”体验音乐就是为儿童和教师找到分享音乐乐趣的方法,教师在音乐的体验中将充当表演者、欣赏者、作曲家或分析者,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分享音乐经验,而且可以随着儿童的成长提高教学能力。一旦学生具有了审美体验,还将开辟教师与学生交流意见的渠道,使教师对学生有进―步的了解。

问题是体验什么?怎么体验呢?事实上关于艺术,我们有很多体验是草率和肤浅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艺术作品的质量上,我们才能发觉艺术作品的全部含义,从而有所反应。这也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所提及的那样,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东西熟视无睹,可能对周围所听到的音乐是漫不经心的。因此,为了了解和感受艺术品,教师必须培养起来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关注,首先需要对艺术作品有真正关注的热情,需要了解使作品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特质。一旦你全身心投入艺术作品,或是创作,或是感受,你就会发现这种全身心投入本身就是对你的一种酬答。如果这对成年人是值得一试的经验和知识,那么对儿童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能引起真正的、持久的关注和热情呢?音乐作品哪些方面的特质需要特别被关注进而被体验呢?在这里,作者并不仅仅满足于观念的阐述,而是进一步通过音乐来研究音乐体验,把注意力转向三首音乐作品,要求教师通过演奏、聆听、思考等不同的方式去专心体验。作者分别选了彼得・希格改编的民歌《转、转、转》、法国作曲家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组曲2号》之《法兰德拉舞曲》和喜欢用新方法进行音乐观念实验的查理・艾夫斯在20世纪初创作的《没有回答的问题》。从这三首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对曲目的选择是非常精心的――三首作品分别代表了从古代音乐教材中选出来的现代民歌、19世纪作曲家根据民间音乐编写的经典管弦乐曲,以及非凡而独创的美国作曲家的现代风格作品。民歌的朴素、经典的深邃与现代创意的结合,大大拓展了音乐的视野,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欧洲古典音乐的单一范围,使音乐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元、与时俱进。这样一种选择教材和作品的思路贯穿全书,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和学习。

那么,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研究者究竟应该怎样去体验呢?对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趣味的音乐作品,音乐体验的路径、方式、内容、要求和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民歌《转、转、转》,作者提出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在钢琴伴奏下反复演唱。在第一次演唱中要注意:1.整个旋律中的反复与对比音型;2.稳定的拍子及重拍改变的位置;3.旋律是大调还是小调等旋律大的结构和轮廓。第二次演唱时则要注意各段旋律的细节:1.拍子数;2.重复的、短小的动机数及应答的动机数;3.每个乐段的音高;4.歌中使用的音高――哪个音经常重复?这些音构成什么音阶等。第二步是听歌曲录音,要注意:1.是什么使歌词文本产生了最好的效果?是什么平衡了两个乐段?2.是不是速度或力度的改变,还是其他表现手段完成了这些?第三步,听过录音之后再次演唱歌曲。确定强弱、快慢之处,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吉他伴奏下演唱。

对于经典作品《法兰德拉舞曲》,作者要求:听第一遍区分两个主要的旋律或主题,并试着记住它们,确定哪个是大调,哪个是小调。再次听音乐要注意:1.作者使用主题的次序;2.乐器是怎样被加进去,从而形成了更厚的结构和更强的力度。与此同时,作者给出了乐曲的曲式大纲。再次听录音,要求越仔细越好,并注意节奏是在什么地方改变的。

对于现代作品《没有回答的问题》,作者强调音乐体验的“听、分析和想象”。第一遍要求仔细听:1.讨论你的反应;2.重要的和有趣的声音是什么?3.它们是否联系得很紧密?再听一次要求:1.在音乐中你听到多少不同的音区或对比?2.它们在曲式上是否相联系?如果相联系,是怎样联系的?结合这一步骤,作者细致地描述了音乐的音响和作曲家为自己的作品撰写的说明即音乐的表现意图。因为在这首乐曲中,如果不了解标题和作曲家所阐述的内容,就无从了解音乐别指出的概念。正是由于给了标题和叙述,才能清楚地了解结构、旋律动机、音色、节奏、力度和曲式等音乐要素是怎样被作曲家用来表达他的思想。再次听录音时要求: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的音响联系起来,并提供音乐曲式的听力图表。最后再听音乐时,要求遵照图表并记住作曲家的想法和表现意图。

这个体验的过程反映出这样两个特点:首先,音乐体验的基础是

演唱、演奏、欣赏、分析等音乐的实践。正如作者所言:“在你听音乐时,你不必关心自己的感觉,但要关心音乐。不管表现性是怎样的,它都是来自音乐而不是语言,这就是说,音乐体验虽然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必须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语言的、概念的、抽象空洞的方式去获得;音乐体验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相反是有章可循的,必须了解并遵循音乐的表现手段、表现规律,必须在音乐知识和音乐思维的分析、指引下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

作者相信,在演唱、聆听并对歌中有意义的细节给予充分的注意之后,将有助于更加了解作曲家利用各种音乐要素来表达其特殊思想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成为音乐的创造者,尝试创作出―些富有表现力的、属于你自己的作品。在创作中,可以使用以上作曲家所使用的、你所体验到的、表现音乐想法的音乐概念或要素进行分析'比如像《转、转、转》那样,通过音高、节奏和作品各部分长度的不同变化,在更大的乐段中使用重复和对比的方法;或者像比才那样创作两个不同的主题,使用不同的结构、力度和节奏,使它们交替出现并结合在―起;也可以像现代作曲家那样使用三种不同的结构和广为变化的力度、速度来表现他的思想。

这样,运用普通的音乐知识和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逐渐体验乐曲,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尝试作曲。作者列举了葬礼、足球等进行曲或冬天、夏天等富有表现力的概念供教师自由选择。同时在这样的“命题作曲”中,方式列出了作曲时间及曲式、结构、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的表现要素。有了这样的基础,源于每一个人独特的音乐体验,再加上音乐表现手段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巧妙地创作出千变万化、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种音乐创作体验又可以从作曲、表演、听音乐、分析人手,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估:1.音乐是否表现了完整一致的概念?2.若有特殊的表现思想,它是怎样传达的?3.音色、结构、速度、节拍和力度是否统一?4.曲式的选择。   也就是说,音乐体验不仅仅意味着只需欣赏音乐的声响。通过体验来探索音乐,一个教师需要假定担任几个角色:演奏者、听众、研究者或学生。每一种角色在发展音乐演奏或鉴赏的技巧方面,都有自己的作用。演奏是最基本的进入音乐内部的方式,它以一种极其个人化的方式感受音乐;作曲是极具个性的体验,涉及多方面的音乐抉择和智力抉择;听应该是一个人最主动的行为之一,听音乐是最复杂的角色。出色的听众应当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者,试着理解和感受他们理解和感受的东西。最后,所有的角色都涉及主动的理解、支配表演的技能,将表演者、作曲者和听众的注意,指向有意义的音乐细节的能力。不管何种程度的教学,都意味着通过这些体验使学生进入音乐中去,使他们关注音乐结构的细节,这对于有效体验音乐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之处是让学生进入真正的音乐体验中去,这意味着让他们逐个地进入到表演者、作曲家和听众这些角色中去。

总之,音乐体验包括认知技能、使用语言及运动神经的技能,音乐感受力包含对声音模式的音乐思考,音乐感觉涉及声音的模式,但是对音乐的敏感性和音乐的理解力将取决于每个人的音乐体验、个性和生活经验,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练习得到强化、巩固、熟练和深化的。也就是说,音乐体验是需要练习,也是可以练习、必须练习的。为此,作者就音乐体验设计了15个练习,这些练习对于帮助我们打开教学思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如何更加深入、细腻、全面、准确地体验音乐是十分宝贵、富有极大启发意义的。比如:

1 选一段你熟悉和喜欢的音乐,比较这段音乐的两个录音版本,弄清楚每个演唱(演奏)者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处理音乐的;弄清楚你所发现的这些录音的最显著的地方――旋律的处理、伴奏、所使用的乐器、曲式的清晰度或其他表现的观念。

2 选一段你不了解,但希望了解的音乐,听几次录音,画出一张‘图表”或写出一份音乐说明书,使用你能设计出来的任何办法,描述音乐的不同部分(如不同的颜色、线条、乐器和乐器组合、人声和人声组合),把你的图和录音给班里的其他同学,看看它是否能帮助个人在听音乐时理解音乐。

3 选一段既无歌词也没有描述性题目的音乐(如“小夜曲”、“加沃特舞曲”等)

(1)听,然后写下你的第一印象;(2)再听一遍,尝试搞清楚音乐中乐段的数量,它们是否是重复的或对比的,演奏的乐器是什么?(3)再听一遍,再次写下你的印象,把它与你第一次写的印象进行比较。

4 试着回想起你最初接触音乐所产生的美好体验。那时你认为音乐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个体验是美好的?

5 用你所具有的否定性的音乐体验回答第4题。

6 参加一次对你来说是新的音乐表演活动,或参加一次你从前不喜欢的音乐活动,列出你从体验中学会的四种事情。

第6篇

觉嘎,首位文学(音乐)硕士学位获得者,目前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音乐作曲博士学位。觉嘎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理事,大学艺术系副主任。他从一名放歌草原的牧童到一名基层单位的临时工,到首位音乐硕士学位获得者,凭着自己的坚韧和勤奋以及音乐的天分,把藏族音乐送进了无数人的听觉世界。

牧歌和笛声中的童年

1963年的某天,一声婴儿的哭啼声,把沉睡中的拉萨当雄草原惊醒,觉嘎悄然来到了这个缤纷的世界。觉嘎是父母亲生命中的第一个结晶,之后,相继有6个生命来到了这个普通的牧民家庭。五六岁的时候,觉嘎就迈着蹒跚的步子,领着自己的弟弟,哼着牧童含混不清的歌曲,在无垠的草原上放牧。

觉嘎至今也不知道自己出生的那天究竟是个什么日子。“母亲告诉我说,我出生的时候,正是满原秋色,牛羊肥壮的季节。”

然而,觉嘎是幸运的。1971年,觉嘎得以放下手中的“乌朵”(放羊时用的甩石器),拿起了纸笔,成了一名小学生。在当时的广大牧区,这样一个能够改变一生的机遇,不是每个牧童都能享受得到的。

1975年,由于家里的经济状况,觉嘎不得不辍学在家,沿袭自祖先就流传下来的牧民的生活。不过,这时,觉嘎与笛子开始了“亲密接触”。当地的业余宣传队招收了他并开始学习笛子吹奏,他在宽阔的牧野上吹响了没有任何“雕琢”的童趣和心声。

1976年觉嘎被选送到师范学院文艺班,从的当雄草原来到了拉萨城,开始学习正规的笛子演奏技术。他的音乐生涯,由此拉开了序幕。

与音乐终身相拌的誓言

1978年,从师范学院文艺班学习结束的觉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美丽的草原。就在这一年,觉嘎同6名文艺班上的同学一道,在家乡为草原的孩子们举办了一个为期一年的音乐培训班。一年前还是学生的觉嘎,这时已经成了一名音乐老师。

“从那时开始,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再也不能没有音乐了,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谱写自己生命的乐章。”觉嘎说。

仅仅学习了两年的音乐知识,远远不能成为觉嘎决心用一生投入音乐世界的“足够资本”。于是,1982年,觉嘎通过努力,考上了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自治区艺术学校。

在艺术学校的头两年,觉嘎还是学习笛子演奏。然而,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自治区艺术学校,不能满足觉嘎对音乐知识的渴望。1984年,觉嘎在学校的安排下以借读生身份到四川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方面的知识;几年后又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1991年毕业并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自治区艺术学校,成了一名音乐理论教师。

“从最初的笛子演奏,到后来学习作曲,虽然都是在音乐领域里,但学科跨度很大。如果说学习笛子演奏更多的是一种技巧性的训练,那么作曲则是思想性和技术性的更高要求的结合。”觉嘎说。

1993年,觉嘎再一次来到了四川音乐学院。这时他已经是一名音乐作曲专业的硕士生了。两年之后,觉嘎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音乐作曲硕士学位,成了第一位取得音乐艺术硕士学位的藏族音乐家,也是第一位文学(音乐)硕士学位获得者。本来他可以在四川音乐学院留校任教的他,为了加深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培养音乐创作领域的后备力量,毅然回到了,开始了他培养人才的新的征程。

生命在音符中跳动

1994年,也就是觉嘎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第二年,他创作的室内乐九重奏《无题》,在台湾获得了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主办的“第三界征曲比赛”第二名。

在《无题》这部作品中,觉嘎使用了两支长号、一支双簧管、鼓和钹以及男声四重唱的新奇而富有特色的乐器组合,在诵经般的馄饨声响之背景下展开了他的乐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听似很普通的音乐声响中,表现了作者对宗教、文化和哲学的思考,同时在作曲技法上也采用了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控处理手法与典型的藏族音乐风韵相结合的探索。

通过这样一种音乐形式,他表达出这样一种文化现象:被普通人所迷信的宗教、僧人“标准形式”的宗教、知识分子从理性的角度理解的宗教以及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宗教本身等四者相结合的一种多视角、多层面的思考。“我只是在向听众传达一种信息,说明一种现象,却没有对上述四种态式做任何的价值判断。”觉嘎说。

《无题》,使觉嘎在音乐界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同时,他的音乐也开始走向成熟和深刻。如果说《无题》中觉嘎关注的是宗教的种种形态,那么他后来创作的《谛辩》则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今天和明天。

2001年,觉嘎创作的交响乐《谛辩》,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世纪交响音乐会”的演出。在音乐会的节目介绍中,对《谛辩》有这样的评述:这是一部内容深刻,技法新颖、藏韵鲜明并能够代表当代藏族作曲家艺术水准的交响作品,乐曲采用了作者的“模糊同构与复合体”原理精心构思而成……。

觉嘎说:“《谛辩》中我更加关注传承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我对文化发展过程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坚定追求和开创文化更加辉煌的明天的美好愿望。”

另外,觉嘎还创作了《掠影》、《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等钢琴曲和《第一弦乐四重奏》、《卓谐》等弦乐四重奏,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吉祥之夜》以及数十首声乐作品。

音乐要振奋人的精神

觉嘎说,音乐家要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音乐创作要鼓舞和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通过音乐能够感化人们的思想,同时音乐也能展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7篇

《意象 ・净土》首演后的研讨会上,有专家学者指出在整体曲目顺序和管弦乐队音响层次上还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那么,看了昨天晚上的音乐会,笔者认为,历时四个月十场演出和无数次的打磨之后,这台音乐会的整体面貌和结构相对于该项目的主旨而言已经趋于完善,较之首演,已经在曲目顺序编排、演奏家之间的交流、演奏家与乐队及指挥之间的磨合、乐曲韵味的塑造、音响效果的整体把握等等层面,均更上一层楼,呈现出更佳的面貌。当晚高为杰、高平、刘长远、杜咏等作曲家到场聆听了音乐会,演出结束后刘长远和杜咏均向笔者表达了对演奏家的音乐表达和乐队的整体表现等方面的高度评价。

“意象 ・净土 ”的主题设定,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意象 ・民乐”系列课题之一。对于“意象”,不同学者对其解读也不一样,较为平实的表达是:“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1]这些“意象”可能表现为视觉性的画面,也可能表现为听觉性的声音。“意象 ・民乐”课题是秉承“古为今用”的理念与手法,希望探求中国古典诗词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用音乐的语言来型塑诗人通过诗词表现出的种种“意象”,并且以此来寻找中华文化的底蕴。而本次音乐会“净土 ”主题的提炼,同样是来自诗词中自然、清秀意境的启示。是一个综合了诸多学科精英参与的跨学科实践项目,是“集音乐、史学、文学同仁的智慧努力创造、寻找干净的音乐,旨在用音乐的语言探寻一片心灵的净土,给人心在铅华浮躁的社会中寻一片安宁”(《意象 ・净土》节目单语)。应该说,这是一场“音乐寻根”之旅,是作曲家、演奏家们在新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下,用音乐思考和表达中国的人文精神,以“抵抗”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病态”的阶段性重要成果。从学术角度而言,他们的创作也是当下作曲领域话语体系中的一股清流,值得深入探讨。

此外,笔者认为,“意象 ・净土 ”项目的成功演出和完美收官,也在以下几个层面体现出重要的音乐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用新的音乐与观众对话

《意象 ・净土》音乐会的曲目均为作曲家们的原创,上半场四首:民族室内乐《山居》(高为杰曲)、民族室内乐《古调》(瞿小松曲)、筝与笛《江南》(王燮曲)、琴箫与人声《咏莲》;下半场三首: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桃花源》(杜咏曲)、二胡、古筝与民族管弦乐队《净土》(谢鹏曲)及民族管弦乐《月下独酌》(刘长远曲)。

从曲目的命名,即可看出作曲家对“意象”的具体表达与音乐形塑、对“净土 ”的个人解读与思想实践等,但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音乐形象。如《山居》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在作曲家的巧思妙想下,运用极简主义的风格,将精致、简约的音符串联,将对山、水、渔舟、浣女等意象的联想呈现在观众耳畔,该曲想要表达的“净土 ”则是在于人在“天人合一”的宁静致远意境中,心无羁绊的沉思冥想。瞿小松《古调》则选材于 13世纪英国教堂的圣咏音乐元素,虽然它并非取材于中国传统诗词,但是瞿小松曾对笔者说过,这一旋律与他曾多年在贵州大山中生活时感受到的那种朴素的山野民歌具有相同的意境,它纯洁、单纯,让人心生宁静之感,与音乐会的主题“净土 ”具有高度的重合。因此,他选用了高音笙、新笛、箫和键盘排笙四件吹管乐器,来表达内心的感动。《江南》一曲,是古筝演奏家王

根据汉代乐府诗《江南》的意象创作而来,相比《山居》的八人室内乐队,这首乐曲用代表江南意象的筝和笛的重奏,通过点状旋律与线形旋律的对比和互补,还原了古乐府所表达的婉转、寂静、质朴、清新的人文境界。高平创作的《咏莲》,采用琴、箫与人声的特殊“编制”,在这里人声是被设定为乐器的角色,构思之巧妙可窥见一斑。整曲既有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又有室内乐的风格。琴箫的厚重在低声部铺垫,而人声则高悬其上,缥缈、虚幻,三者的韵味处理,各具特点又和谐共融,极富人文情调。

如果说上半场四首室内乐作品,在风格上主要是以小型室内乐的形式,呈现出静、缓、清、雅的特点,表现了作曲家以“由静入净 ”的创作思路对“净土 ”的思考,那么下半场的三首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则是“由动至净 ”,不再是微风细雨般沁人心脾、引人入胜――净土,而是暴风骤雨般打破了观众在上半场体会的平静、朴素之美。虽然乐曲中不乏优美抒情的旋律,但是整体而言,大部分音乐的形象大气磅礴、激动人心,观众几乎来不及细细品味,而只能在章节之间对比和思考作曲家的创作思路。三首作品都以b密的构思、丰富的色彩和较高的演奏难度,说明了对“净土 ”的追求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曲折过程。

著名作曲家杜鸣心之子杜咏创作的《桃花源》是一部为二胡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取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杜咏曾说:“桃花源这样题材正是我的创作风格兴趣所在,我愿意写有意境的,能够让人思考的,爱情也好,希望也好,表现人内心感觉的音乐。 ”[2]而这首乐曲则是他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上的又一新尝试。全曲分为“误入 ”“怡然”“归去”三个部分,音乐的风格保留了民族音乐中旋律性的美感与二胡独特音色的特点。不仅将桃花源的故事和意境呈现出来,而且专业人士能听得到作品的技术、结构、配器,以及它的张力、层次和旋律。

青年作曲家谢鹏的《净土》则是一部二胡、古筝与乐队的协奏曲。其创作主旨也是建立在对现实中“净土 ”的寻觅,是自己哲学思考的反映。他用 do和re这两个音,作为整个《净土》的中心,他认为 do、re在所有的音阶中包罗万象,最简单也最复杂,从三垢到净土,这两个音勾勒着哲思古韵的跌宕心路。他说: “人的一生,其状态包括嗔、痴、贪,这三种状态,在佛教中被意味为三垢,是人杂念的发源地,亦是对净土向往的诱因,转烦恼成菩提,达到理想国状态,是净土的存在与表达。作品强烈的对比和独具匠心的设计,将嗔、痴、贪三种状态作为《净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在欲望与疾苦的集中表达,呈现出极具张力的焦虑感与挣扎感,从而使净土的价值更加可贵,意境更加悠远,探求更加入心。 ”[3]

作为压轴大戏的《月下独酌》,是刘长远的民族管弦乐新作。主要刻画出李白醉酒后的步态,“对影成三人 ”的舞姿,醉卧吟诗的感叹,和对月仰天长叹的感慨。他恰当地用音乐表现了诗中的意境和诗人醉酒、伤感、寂寞、孤独、惆怅的心情。作曲家对不同乐器声部的音色布局、旋律织体处理得恰到好处,音乐色彩层次分明,人物和景物的音乐形象塑造也是亮点。

“意象 ・净土 ”音乐会以整场音乐会的体量,向观众传达了现代思维下中国音乐可能发出的声音,呈现出中国音乐的“新音色 ”。虽然作曲家们的创作出身并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实践有目共睹,他们开掘民族文化的“深井”,发掘出民族乐器音色和演奏技法上的最大可能性,尽管这些乐曲对演奏家及乐队而言具有相当高的难度。项目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张尊连认为,从曲目特点讲,音乐会展现出近年来民乐舞台上少有的新的创作思维、形式和气象,也体现出作曲家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二、探索中国音乐的“国际语法”

从演出的效果来看,观众普遍反映这是一台高品格的、具有文人格调的音乐会。作曲家利用古典诗词的意象为创作来源,用音乐描绘各自心中的“净土 ”,还原出古代文人的精神气象,以关照自身,也关照当下人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在或缓慢纯净或张弛有度的音乐中听出中国的人文精神,这不得不让人敬佩,每首曲目结束后热烈的掌声即是最好的证明。笔者看来,这些作品,无论是和风细雨式,还是暴风骤雨式,虽然表现手法不一而足,但是精神旨归都一样,表达了作曲家对心中“净土 ”的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这些作品,是“走心 ”的作品,它们从作曲家心中而来,又走进当下人的心中与生活中,在与既有的音乐观念形成的对比和冲突中引发他们对于中国音乐及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作品也恰恰与“追求一种内在人心的精神境界”的中国哲学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说,它们也是反映出作曲家们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

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观众而言,中国作曲家利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和思路,赋予中国古典诗词新的表现形式与意象,则是中国作曲家探索中国音乐与世界对话的有效尝试。

面对百余年前西方文化的强势 “入侵”,中国的各界学人们都在积极地探索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方式,不管是“洋为中用”“中为洋用”还是 “会通中西”,方式固然不同,但殊途同归,其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然成为中国学人行为观念的标签。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征程中,中国音乐家们(包括本土的和留洋的)也走上了世界性音乐舞台,积极地探索中国音乐符合“国际语法”的表达方式,希望世界其他国家的观众们能够认识、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新音乐作品。那么何为“国际语法”?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笔者认椋技法并不是核心,核心则另有其详。音乐会几位作曲家的创作观念或许正是答案所在。

刘长远认为:“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并不是任何民族音乐形式都能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接受,而是只有那些表现出人类共有的生离死别的生命关怀、哲学命题和思想内涵的作品,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被广泛接受,比如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乐》、贝多芬的《命运》、阿炳的《二泉映月》等。著名作曲家的《大地之歌》正是取材于他非常喜爱的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因为李白的诗歌中,有人类共性的精神存在。国乐要想走到世界舞台,一方面,我们不能丢弃传统的韵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元素,寻找人类共同关注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等主题。 ”[4]而这些主题所涉及的,均属于哲学思考的范畴。

高为杰解读自己作品时,也表达了乐队所体现的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而指挥家刘顺则认为高为杰的

《山居》表现了一种佛家的“禅意” [5]。瞿小松曾说过,他在接受该作曲任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先贤庄子的那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6]的名言。

可见,虽说在民族管弦乐发展中,作品的有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那些立意较高的主题是决定该作品成功乃至获得世界话语权的核心因素。综而观之,“意象 ・净土 ”音乐会的作品主题选择正是如此,集中展现了项目组及作曲家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对中国文化及音乐语境的审视、对民乐当代表达形式的长期思索,并且在可听性与学术性、意境与技法上找到了较好的契合点,立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又有较为深刻的哲学思辨与人类层面的生命关怀。

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作曲家在探索国际语法的同时,其实更是在形塑中国人的身份。因为,“世界”观念的形成正是基于题目对中国人的身份的认同,基于其对中国音乐“走出去”的话语方式的忧思。应该说,这正是作曲家进行音乐创作的观念动机和情感基础。

三、建构民族管弦乐的多元化形态

纵观当下的中国音乐语境,各种音乐种类并存:中国不同民族的音乐、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器乐等等,可谓异彩纷呈、不胜枚举。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作品,也有多重类型。

黄宗权认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把传统音乐的原曲素材加以改编,然后进行演奏;第二种是把传统音乐素材加以变化发展。在依旧能识别原有曲调的情况下,运用配器等各种作曲技法加以改编和发展,创作出新的乐曲,这种创作虽然在旋律、曲调层面留有鲜明的原有素材的痕迹,但使其变得更加丰富,也创造出新的音乐形态;第三种是在研究传统民乐乐器的基础上,经过作曲家的分析、提炼、重新设计、想象,进行全新的创作,从而产生出新的音乐生命。 ”[7]

笔者认为黄宗权的分类还可以再进行补充,故而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分类观点:其一,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或经典的民族器乐曲作为创作基础,进行简单的改编、移植,原曲调改动不大,丰富了织体与和声表现,作品形式为民族乐器的独奏或重奏等,如不同乐器演奏的民歌及移植在不同乐器上的《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其二,是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根据特定的事件或情感表达,创作出的具有鲜明“中国”旋律味道的作品,多为民族器乐的协奏曲,如《豫北叙事曲》《长城随想》等;其三,是以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民歌、器乐曲等,进行全新的改编,保留了乐曲的“旋律”骨架和“情感”基调,在乐器组合、舞台呈现及叙事性上,进行全新解读,突出其可听、可看、可感的审美魅力,作品的形式为乐器的独奏、重奏、室内乐或协奏曲等,这一形态以中央民族乐团新近推出的《印象国乐》和《又见国乐》为主要代表;第四、是具探索性或学术性的作品,或依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或是单独的乐思,以西方作曲技法为核心手段,表现作曲家深刻思考的作品,由中国民族乐器来演奏,如《西北组曲》《后土》《抒情变奏曲》《无境》《玲珑》,以及“意象 ・净土 ”音乐会的作品等。

虽然,从当下中国音乐的接受程度而言,似乎第二和第三类作品的受众占据主流。而第四类作品,虽然具有学术性和探索性,并且因为有着较高的思想立意而具有通行于世界的“国际语法”标识,但是,这些“走心 ”类的作品,可能会造成接受滞后,观众在音乐会现场并不能完全意会音乐的内涵,而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和回味,或者有一定生活和人生阅历的观众,才能更快地产生共鸣。但是,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的组成,应该是允许不同体裁、题材、内容及主题的作品存在。因此,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元素的深度会通的“意象 ・净土 ”中的作品,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显而易见:是中国本土作曲家在深刻反思当下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希望构建和谐的中国音乐语境的表现。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审美取向的变化,它们也将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音乐世界话语权的获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语

项目策划、青年古筝演奏家王

,在其微信朋友圈中说到: “今晚 19:30今年最后一场,竟有点不舍近两年的筹备实施到今晚收官,经历了太多,这一路,项目所有的演职人员付出的更是太多太多,今晚我们弹给母校听、弹给自己听! ”的确,该项目的创作团队虽然来自国内诸多单位,但是从项目的立意,到演奏家群体则均以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为核

心班底,故而,这一句“弹给母校听、弹给自己听”字里行间的真情真意及其对这场演出的重视,着实让人感动。

虽说,十场是项目立项的基本演出场次,但是显然,这场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民族管弦乐视角解读的音乐会,并不会将脚步止于第十场,并且已经成为品牌了的“意象”系列也不会停止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探索。在后期的演出当中,可能会有更多的演奏家们加入其中,“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和不同演奏风格的冲突与磨合,也会让该音乐会的生命力变得更加强劲,而他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乐曲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意蕴和面貌。

以该场音乐会为契机,我们也期盼作曲家和演奏家们能够碰撞出更加多彩的火花,让“意象”的音乐之花绚烂于中国与世界音乐的舞台之上,更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及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A].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

[2]引自P者与杜咏的访谈记录,时间2016年5月8日,地点: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艺术培训中心。

[3]引自笔者与谢鹏的访谈记录,时间2016年6月8日,地点: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艺术培训中心。

[4]引自笔者与刘长远的访谈记录,时间2016年1月,地点:刘长远家中。

[5]引自王.对于高为杰的访谈记录,时间2016年5月18日,地点:高为杰家中。

[6]引自笔者与瞿小松的访谈记录,时间2016年5月3日,地点: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排练厅。

第8篇

刚上小学三年级,女儿就成了“追星族”

2000年春节后的一天傍晚,刚刚上班的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法院法官杨新祥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妻子在电话中带着哭腔焦急地说:“你赶快回来,我们的女儿杨静不见了……”杨新祥连忙赶回了家。他心想,女儿是个刚刚10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非常乖巧,现在寒假还没有结束,她能跑哪儿去呢?

回到家后,杨新祥问清了情况,没有任何人批评过女儿,只好先挨个打亲戚家的电话,看女儿是不是串亲戚去了。然后又打女儿老师和同学家的电话,结果都不知道她的去向。不过,杨新祥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位名气很大的南通籍女明星回老家过年,当天在电视台做一个节目,杨静有几个同学去找那位明星签名去了。

女儿非常喜欢音乐,她会不会也和那些孩子一样追星去了呢?想到这儿,两口子连忙赶往电视台……

杨静1990年7月出生,她还在妈妈肚子里时,杨新祥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胎教,没事时就给她放英语或音乐磁带。杨新祥担心孩子隔着妈妈的肚皮听不清楚,就经常拎着便携式收录机,把喇叭贴在妻子的肚皮上。

没想到这个举动引发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胎儿6个月后,只要杨新祥放音乐,就会引起妻子的胎动,他把喇叭移到妻子肚皮上的什么位置,那个地方就会鼓起来。杨新祥高兴地对妻子说:“看来孩子是个天才,听到音乐就有了反应,将来说不定还是个音乐家呢!”妻子说:“我不指望孩子是什么天才,只要他能成才就行。”

孩子出生后,是个可爱的女儿,杨新祥夫妇都非常高兴。因为孩子在妻子的肚子里时,听到音乐就不老实,杨新祥希望女儿将来能安安静静地静下心来学习,所以给女儿起名叫杨静。

然而,孩子的成长却不是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小杨静一两岁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事情惹恼了她,就会扯着嗓子拼命地哭,不管怎么哄都止不住。有一次杨新祥被女儿哭烦了,干脆放起了音乐,心想:看你跟歌唱家谁的嗓门大!没想到奇迹出现了,小杨静戛然止住了哭声,然后睁大眼睛四处寻找着什么。杨新祥刚把音乐关掉,女儿又哭了起来。他吃惊地对妻子说:“看来,女儿好像真的对音乐特别敏感。”妻子有些担心地说:“都怪你当初胎教搞得太过了,如果孩子将来因为太喜欢音乐而耽误了学习,我可饶不了你!”杨新祥说:“其实,爱好音乐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不影响她的文化课学习!”

每当女儿学习累了,表现出不耐烦的时候,杨新祥就会给她放音乐。而只要一放音乐,小杨静就会马上静下来,侧着耳朵仔细聆听。更让杨新祥吃惊的是,很多孩子两岁左右连话都说不全,女儿没有任何人教她,竟然跟着录音机学会了唱歌,唱起来有板有眼,一点儿也不跑调。发现女儿在音乐方面的确有天赋后,杨新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女儿,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是允许她看半个小时的综艺节目。没想到这样一来,小杨静竟然真的喜欢上了音乐,并成了个小追星族。上小学后,她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明星的照片贴在自己房间里,案头也经常会冒出一些歌星的磁带和光盘。妻子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习,几次强行没收了那些东西,但旧的刚没收,新的又来了。小杨静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把她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张明星照片给没收了,杨静气得好几天没理妈妈,直嚷嚷那是她的偶像。

现在,又有明星在电视台做节目,女儿会不会也跟着去追星了呢?可她还是个刚刚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才10岁啊!

正确引导,音乐无罪学作曲

杨新祥和妻子还没有赶到电视台,就在路上迎面遇到了女儿。小杨静当时激动地举着手里的小本子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我得到明星的签名啦!”看着女儿冻得通红的小手和小脸,还有她手上那鬼画符一样的明星签名,杨新祥夫妇又生气又心疼,一时哭笑不得。妻子抬手要打女儿,被杨新祥拦下了。

当天晚上,等女儿睡下,妻子对杨新祥说:“我担心的事终于出现了,现在孩子成了追星族,肯定会影响到学习,你说怎么办?”

杨新祥也意识到了问题很严重,他想了想说:“女儿还在你的肚子里时,就对音乐特别敏感,这说明她在这方面有天赋。孩子有爱好,靠打骂来纠正是错误的,强行没收她的东西效果也不怎么样,我看关键是如何引导。其实,音乐本身是无罪的,如果不影响学习,有这样一个爱好未必是什么坏事。”妻子说:“可她还是个孩子,能把握好这个度吗?”杨新祥说:“孩子把握不好,我们可以帮她啊!”

第二天晚上,和往常一样,杨新祥和女儿一起看完新闻联播后,又看起了央视的一个综艺节目。见有明星在舞台上表演,杨新祥对女儿说:“女儿,你知道吗,这几位明星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呢!”小杨静马上说:“那我长大后,也去考音乐学院。”杨新祥适时教育女儿说:“好啊,爸爸支持你长大去当音乐家。不过,想当音乐家,你首先必须学好文化课,更重要的是,想当音乐家,并不是追星能够实现的,所以你们现在去追要明星签名其实没有意义,签名并不能让你跟明星一样唱出好歌来啊!”

小杨静有些不明白地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杨新祥说:“学唱歌首先要学会谱曲,那些歌手都是根据作曲家写的曲子演唱的。”杨静说:“那我就学习谱曲,将来去当个音乐家,一定比唱歌还有成就感!”杨新祥说:“我可以让你去学作曲,但你得保证不能影响到学习。”小杨静抱着爸爸的胳膊一边摇晃一边撒着娇说:“爸爸你就放心吧!”于是杨新祥马上答应女儿,抽空带她去报一个音乐培训班。

杨新祥跟妻子商量后,很快就给女儿报了个电子琴培训班。没想到小杨静对音乐特别有兴趣,只要是练琴,弹多久她都不叫苦叫累。在学电子琴的过程中,小杨静接触到了简谱和五线谱,还有大量的优秀曲目,这样一来,她更加喜爱音乐了。

一天放学后,小杨静来到电子琴班,见老师没来,随手就胡乱弹了一段旋律,没想到恰巧被刚到门口的老师听到了。老师觉得旋律很陌生,就问她弹的是什么,小杨静说:“什么也不是,是我自己胡乱弹的。”

晚上杨新祥来接女儿的时候,老师对他说:“你的女儿不简单,如果将来她能在作曲方面发展,一定会做出成绩来。”然后老师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在放学的路上,见女儿并没有因为学琴影响到学习,杨新祥就问女儿想不想学作曲。小杨静说:“想啊,只要是与音乐有关的事情,我都喜欢。”于是父女俩商量决定,再报一个作曲培训班。

在第一个学期的歌曲创作学习过程中,小杨静就掌握了作曲的基本技巧,也能把自己想到的好乐句用谱子记下,于是杨新祥开始鼓励女儿学谱曲。

妻子见这对父女干劲十足,再次担心起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来。经过向学校老师了解,老师说小杨静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在前三名,妈妈这才放下心来。有一个阶段,小杨静忽然主动放弃了每天晚上半个小时的练琴,杨新祥夫妇不知道怎么回事,一问,没想到小杨静说:“数学老师最近教我们新课,我没有学透,我得把功课搞好了再搞音乐,所以要停几天练琴。”听到女儿这么说,杨新祥夫妇的心里更加欣慰了。

小杨静作曲的第一支歌,名叫《唱六一》,这首曲子是在爸爸的鼓励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杨新祥觉得曲子谱得不错,鼓励女儿把曲子投到音乐杂志发表。小杨静有些担心地说:“要是发表不了怎么办?”杨新祥说:“如果发表不了,说明我们还有差距。你还小,不能怕失败,只要把差距克服掉,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女儿写的歌曲会传遍大江南北的。”

没想到小杨静把歌曲投寄到广州的《小艺术家》杂志后,很快就发表了,并给她寄来了300元稿费。后来,小杨静所在的学校知道《唱六一》是本校学生杨静的作品后,还专门在学校庆“六一”演出中排练了这支歌,并安排小杨静领唱。看着那么多同学唱自己亲手谱写的歌曲,小杨静的心里别提多美了!

见女儿在作曲方面很有兴趣,也没有影响到文化课学习,在杨静考上省重点中学南通中学后,杨新祥跟女儿商量说:“既然你对作曲很有兴趣,又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父女俩制定了一个目标:小杨静要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第一个学期创作4首以上的曲子,至少发表两首;第二个学期创作6首曲子,至少要发表3首。结果第一个学期,她就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歌曲7首,几乎每作一首曲子都能发表。

柳暗花明,女儿成了音乐小才女

外行人可能不知道,作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是需要灵感的,不然的话,你就会有劲使不上,再急也没用。为此,小杨静不知咬碎了多少支铅笔头。为了帮助女儿处理好学习与课余作曲的关系,杨新祥真是操碎了心。不管女儿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耐着性子跟女儿坐下来一起商量,从不武断地替女儿当家。当女儿创作没有灵感时,他就陪着女儿骑自行车去郊外野游,想办法启发她,直到她能有所感悟。在生活中,杨新祥不光是女儿的爸爸,更是女儿的朋友和老师,这也是小杨静成功的秘诀之一。

2003年春,“非典”来袭,看到广大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与病魔展开殊死的斗争,杨新祥对刚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说:“一首真正好的歌,首先作者应该受到感动,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好的歌曲应该是发自肺腑的。现在,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冒着生命危险与疾病抗争,多么感人啊!你要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小杨静觉得有道理。那些天,她时刻关注着抗击“非典”的情况,正好看到了北京著名的歌词作家刘志毅老师的两首歌词《白烛》和《白衣英雄》,小杨静只用一个晚上,就把这两首歌词谱上了曲子。其中《白烛》发表在北京的《音乐周报》,并被南通电视台录制播出,一时好评如潮。后来这首歌又在江苏省电视台的著名栏目《江风海韵》中播放。

通过几年的努力,小杨静已经先后谱曲800多首,发表或制作播出300多首,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儿童音乐》、《音乐周报》、《校园歌曲》等数十家音乐刊物都发表过她的作品。其中《队旗告诉我》入选《当代最受青少年喜爱的抒情歌曲选》和《新世纪校园新歌曲》,《谁家的小孩子》和《春姑娘来了》被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后在全国发行。小杨静与台湾国立大学教授陈大络先生合作的《和平统一颂》,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征歌中,获得优秀奖。几年来,杨静先后获得国内外30多个音乐作曲奖项。

2005年10月,杨静的歌曲《狐狸和葡萄》,成为北京音乐台校园原创歌曲征集活动的13首入围歌曲之一。2006年8月,歌曲《战士》获《扬子晚报》OPPO征歌曲比赛优秀奖,同时《杨静歌曲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虽然杨静已经开始备战高考,但她的《战士》一曲还是获得第十五届“北极星杯”全国词曲创作比赛银奖。2008年3月10日,杨静的《让我们一起成长》在央视《成长在线》中作为片尾曲播出,这也是杨静原创歌曲今年首次在央视播出。

更重要的是,杨静并没有因为音乐创作影响到文化课学习。她连续多年以全优成绩被评为“三好学生”。杨静多次表示,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特别是没有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主要的功劳在爸爸。

由于出了名,国内数十位歌词作家主动跟杨静联系,希望跟她建立合作关系。2004年,她还成为北京娱乐空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年龄最小的签约音乐人。杨静还没高中毕业,就有国内外好几所大学音乐系主动跟她联系,希望她能到自己学校就读,有的表示可以免试,有的表示可以提供高额奖学金。

如今,杨静已经是南通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了,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全力备战今年的高考。说到将来的打算,杨静表示,她并不太想去读音乐学院,而是更愿意像大多数同学一样读综合类大学,因为音乐学院教的主要是交响音乐,而她的爱好是流行音乐。她还说,她从来没有把作曲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只是当成课余爱好。她的愿望是大学毕业后去做记者,因为记者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人群。

相信已经长大的杨静今后不管做什么,凭着她的钻劲,还有父母的支持,都一定会成功的!

第9篇

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

一开腔,吴老师便用通俗风趣的语言告诉大家:“聆赏经典音乐会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也不必拿着欣赏指南‘照本宣科’,所有的演奏者今天都是在为台下的观众服务,因此,不管台上的演员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都在精心准备今晚的音乐会,连穿什么服装都是特意设计的,因此,台下的观众给予他们尊重,这就是音乐会的礼仪。”在吴老师“慢条斯理”的介绍下,许多第一次来听高雅音乐会的听众逐渐安静下来。

言归正传之后,吴老师开始介绍今天音乐会的“主角”――大提琴,它拥有深沉浑厚的音色,类似男声,宽广温暖,富有表现力。本场晚会的学生均来自于潍坊海顿艺术培训学校,年龄从4岁到56岁。丁校长凭借对音乐的执着与认真,无论学生将来走专业还是爱好,他都以精心培训为原则。正因为秉持专业的态度,慕名而来的学生不胜枚举,同时也带动了潍坊的音乐发展。目前,丁校长培养的学生已达近百名,并分别考入各大艺术高校。潍坊海顿艺校的办学宗旨是“放飞梦想,定格潍坊,海顿艺校,助你成长”,因为有了这样的校训,学校得到家长们的高度信任。

大提琴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17世纪开始出现在乐坛,它的音色一开始并不受到青睐,幸好维瓦尔第为大提琴创作了一系列协奏曲,让它逐渐受到喜爱和重视,这些协奏曲现存仅27首。在这些作品中,维瓦尔第将最先进的大提琴技巧融入曲中,使大提琴演奏技巧与时俱进,后来在卡尔、艾曼纽、巴赫等人的不断探索下,又获得了新的演奏美感。到了古典乐派发展鼎盛之际,博凯里尼和海顿两人为大提琴写下了隽永的经典

协奏曲。博凯里尼是当时最出色的大提琴家,他为大提琴写下了10多首协奏曲和奏鸣曲。海顿则写了3首,但其中一首已遗失,其中《C大调协奏曲》在1960年代初期被人在布拉格的图书馆中找到,是海顿在1760年中叶的作品,另一首《D大调协奏曲》则是他1780年的作品,此曲一度被人误认为是别人的作品。浪漫时代真正的大提琴协奏曲当属舒曼的协奏曲,也是舒曼生涯后期精神崩溃前的创作,舒曼可以说是第一位让大提琴充分歌唱的作曲家。

重奏就是集体游戏

上半场一开始就将集体舞蹈《舞映人生》作为暖场,接下来,栾舒皓、潘元熙、张嘉琪、刘星雨、于跃、薛浩泽、曹钰浩、丁冠群、丁昱童、尹天俊、李沫霖、姚世豪、陈旭哲、姜晓彤、谭鹏宇、谭欣、于力扬等50余位小演奏家,纷纷登场演奏贝多芬的《乡间舞曲》、海顿的《行板》、巴洛克瓦的《快乐的人》、巴赫的《古典舞曲》以及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等,让大家惊讶的是,居然还有大提琴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表演。要知道,这样的室内乐表演,连大城市都难得一见,可见海顿艺校在训练和帮助孩子们发展上所下的功夫。正如吴老师所说:“别把重奏看得太难,重奏其实就是集体游戏,这样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音乐配合,更重要的是符合参加各类乐团的基础训练。”

孩子的表演毕竟是稚嫩的,为了避免冷场,嘉宾男高音歌唱家李子亮上台献艺。他是潍坊当地的明星歌唱家,此时一身戎装的他,虽然只唱了一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但歌声荡气回肠,令人激振奋。

随后,吴申老师不仅传授了上海学提琴的经验和教训,让潍坊的琴童家长知道大提琴学习之路应怎样走,还把贺绿汀、陆在易等作曲家与他交往的故事一一讲给观众,观众们不禁对这些著名作曲家产生由衷敬意。

上半场压轴登台的是海顿艺校的丁卫国校长,他曾工作于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现任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大提琴教师。刹那间台下鸦雀无声,观众们洗耳恭听他演奏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入殓师》中的那段脍炙人口的大提琴片段,台下有几个学大提琴的孩子纷纷告诉我:“我们就是听了丁老师拉这支曲

子后喜欢上大提琴的。”

师徒竞相赞绝技

下半场除了暖场的舞蹈《嘿,加油》外,登台的还有刚刚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专业录取的初中女生丁昱童,她演奏的是海顿作曲的《C大调协奏曲》。在演奏之前,吴老师特意介绍了世界著名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就展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提琴家传奇的一生,至今全世界的古典乐迷还将其视为女神般敬仰爱戴。由此,吴老师鼓励丁昱童好好学提琴,未来成为中国的“杜普蕾”。

接着,吴老师介绍了近年来世界女大提琴家的发展状况,尤其提到他采访过的另一位曾经在上海演出过的杜普蕾的同门师妹、加拿大籍大提琴家哈诺伊(Ofra Harnoy),她续写了女性演奏大提琴的传奇。这位女大提琴家在上海演奏的也是海顿《C大调协奏曲》,吴老师介绍道:“女大提琴家历来不像女小提琴家那样人才辈出,杰出的更是屈指可数。女大提琴家自上世纪初开始才在乐坛上崭露头角,20世纪60年代,杜普蕾一鸣惊人,可惜杜普蕾英年早逝。这时,哈诺伊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被人称为‘杜普蕾第二’。 但与杜普蕾蒙着悲情、才情迸发的演奏相比,哈诺伊无论音色、选曲都有很大不同,哈诺伊拥有独特的艺术气质,还有出众的美貌,不少人简单地把哈诺伊定为“明星派”、“时尚型”。诺曼・勒布莱希特在《谁杀死了古典音乐》一书中,苛刻地将她称为‘古典音乐性感包装的第一人’。而哈诺伊本人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承认她的形象确是受听众追捧的原因之一,但与此同时,她也告诉人们不要以貌取人。”

吴老师建议观众多听世界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演奏的乐曲,这对学大提琴的孩子极有帮助。哈诺伊早在1983年就与多伦多室内乐团合作录制过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唱片,有业内人士将其与马友友演奏同一作品的表现作了对比,认为哈诺伊的演奏中丰沛润泽的音色尽显这部作品的优美之处。更多人认为,与那些男性大提琴家相比,哈诺伊的演奏中带有一丝女性演奏家特有的妩媚气息,使海顿披上了一件“浪漫”外衣。观众被吴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深深吸引,掌声不断。

丁昱童演奏完后,音乐会进入了另一个,那就是2009年12期封面人物介绍过的青年大提琴家王崇武出场,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帕格尼尼的《摩西主题变奏曲》选段。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师、青年大提琴家的王崇武,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研究生导师娜木拉,2009年荣获“第六届卡洛斯・普利埃多国际大提琴比赛”第四名及最终优胜(成就)奖,还先后在第四、五、六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比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及青年组亚军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