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9 23:37: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1.建立轮值制度,培养自育能力。对于值日的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班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差的总是处于被管理、被教育的位子上,使他们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就要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我试着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结果发现,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班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老师们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由此我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2.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手册》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体化以及学校的学生一日常规,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工作中,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讲解评价手册家评部分的要求和评法,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他们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澡、洗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学生;培养;意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27-01
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管理者正确的方法,耐心的指导,深入的实践。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
一、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自从我国施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的数量逐年递增,孩子们在大人的百般呵护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过多的爱助长了孩子们的惰性,阻碍了孩子们独立发展的脚步。当孩子一踏进学校,这些孩子就显得无所适从,作为班主任,作为孩子的管理者,悉心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首先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文具,清洗书包,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次我还给同学们讲故事,以浅显的童话故事让他们知道自我约束是多么重要。例如“木偶奇遇记”中的小木偶刚开始放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变成了一头驴子,他吃尽了苦头,受到别人的嘲笑,后来他醒悟了,他决心做一个好学生,他走进学堂,开始读书,不再去跟外面的坏人鬼混,他开始心疼爸爸,想念妈妈,终于有一天,他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正常的孩子。孩子们深受感染,他们从小木偶的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影子,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二、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学生是班集体的一分子,每位学生都像一片叶子,为班集体这棵大树输送营养,让它葱翠茁壮。当一个班集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辉煌的成绩时,作为班级体的成员,又怎能不骄傲不自豪呢?这种由内心升起的自豪感可以让班上的每位成员备受鼓舞,它能激励更多的成员去约束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为班集体做事,为了维护班级的荣誉,他愿意做的更好,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也就树立起来了。例如,学校每周都会对每个班进行考评,表现好的班级可以获得流动红旗,管理者要带领同学们积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争取更多的获得流动红旗,班级的这种荣誉感会激励更多的同学去自觉的约束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三、班干部的轮流制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愿望,特别是那些个人能力较差,学习不突出的同学,别看他们平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潜在的进取意识正在蠢蠢欲动,教师不正确的引导会把孩子的这种意识扼杀在萌芽状态,班干部的轮换制就能很好的激发他们这种意识,他们成为班干部,在管理其他同学的过程中,自然也就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比如小组长的轮换制效果就非常显著,每个同学可以当三周的小组长,被选为小组长的同学就有了一种潜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主动要求进步,努力地去完善自己,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强烈希望得到组员的认可,激发了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
四、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开展活动前必须有一个周密详细的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活动目的,参加人员,活动规则及步骤。计划的拟定最好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其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老师,只能给予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甚至强行将学生的活动变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这一点上有两种做法不应提倡:一方面是教师对活动的进行插手太多,学生失去了自主性,只能按老师的意图来活动,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教师将活动简单当成学生自己的事不闻不问,任其自然,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既要确定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也要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其次,活动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儿童喜爱活动,因为活动更接近于他们的生活实际。因此,儿童在活动中总是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班主任应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给每一位学生锻炼的机会。特别是那些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更要格外照顾。当活动结束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
五、经常与家长沟通,开好家长会,借助家庭的力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些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很好,一回到家就变成可另一幅模样,这和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对孩子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抓得太紧,包办一切,在家里也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决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的机器。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任务任重道远,小学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以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总之,以学论教,以评促教,要实现通过对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评价,把终身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三赢,还要不断探索其评价标准,使之更科学化。
参考文献:
长期以来,班主任老师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如何减轻班主任老师教学中的工作量呢?在十几年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认为只有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自己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才能给自己减负。下面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谨与各位老师稍作浅探!
为了减轻自身的负担,为了建立健全的班集体,每个学期开始,除了帮助学生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选举班干部,最重要的是制定班级公约。
1.帮学生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它好比大海中的航标灯,有了目标,航船才有前进的方向。一个有目标的班级,才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共同讨论班级情况,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然后和学生一起努力实现目标,使集体更凝聚,使班级更向上,这是班主任应该做的,所以在开学初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个个爱集体,人人有发展。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比如,我班在某段时间里不知为什么老是得不到学校评选的周流动红旗。于是我在班上问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有的低头反思,有的则举手发言,原来是环境卫生做得不够好,经常有同学不小心丢纸屑等垃圾,导致卫生分数得不到满分。那该怎么办?大家指出了自己或个别同学平时的行为,决定以后一定要注意。有的还出主意说选一个卫生监督员,每天下课后检查,有的说让每个同学自己检查,又有的说让值日生检查等等,最后,大家讨论出方法――不但每天下课要主动自我检查,而且再加值日生监督,同时为了克制同学们乱扔垃圾,同学们还制定了一条制度,凡是乱扔垃圾或把教室的课桌椅搞歪的同学当值日生,如果你在当值日生的过程中找不到乱扔垃圾或把桌椅搞歪的同学代替你,你就一直当值日生。制度一出来,每天教室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学生省力,我省事。就是这样,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流动红旗又回来了。
2.选举班干,担当班级事务责任制
班干部的作用是协助老师的工作,管理好班级,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处理好班级的集体荣誉。集体中的事务,大到运动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关门、关窗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为了很好的落实这些任务,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我都想方设法多设几个岗位:大范围的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文艺委员、组织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小范围的有收作业的组长、清洁区组长、冲厕所组长……给学生自我推荐,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样,竞选同一个岗位的同学肯定有,竞不上的同学,我会鼓励他们选其他岗位,实在竞不上的同学,我会给予他们物质鼓励,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这样,我们班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是班干,个个都有职位,学生有了任务后,他就会担起这个责任来。就拿冲洗厕所来说,本来我们班已经有了一个劳动委员,但我又另外设了男女同学各一个当厕所所长,专门监督冲厕所的同学,而当天冲厕所的男女同学中又各有一个组长,如果做不好,我就先找所长,其次是组长。就这样,我们班的同学不管在哪方面都不用心,他们在互相监督的同时学会了自我管理。
3.建立健全班级各项制度,制定班级公约
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成间接调控。班主任对班级的间接调控主要是通过班级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实施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模式,就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指导制定班级公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和《小学生守则十条》为纲领,结合学校和本班实际,让每个同学献计献策,归纳制定出《班级公约》。在学生们自由、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达标标准,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其中有奖有罚,比如:如果谁做了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情(如:随地乱扔垃圾造成班级挨扣分的),就要当三天的值日生,弥补你给班级带来的损失;如果你为班级争光了,那你就来找我领奖品。班级公约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班级公约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通过班级公约的调整、完善,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方法与措施
对班级管理而言,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实际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能够自我管理。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事业有成。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来管理的人”。其次,有关研究表明: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是发展学生个性、主体性的舞台。因此,如何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和需要,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几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接班初便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细则》,做到学生有章可循。老师、学生依据细则要求,采用加分、减分的办法记录自己一天的表现情况,每一周进行一次小结,评选出本周的“优秀学生”。同时,还指导学生每人制作一个“承诺纸鹤”,写下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自己要改正的缺点,挂在班上,让它时时提醒着自己,如果违反时,就拿下来看一看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就这样坚持不懈的规矩约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班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自我管理与其他形式的管理有所不同。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自我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一般意义上,自我管理不仅局限于品德修养、劳动纪律等方面,还表现在个体对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事宜进行管理,覆盖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开展自主管理就是引导学生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重新)规划……”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和规律,并内化为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开展自我规划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是学生会自我管理的基点,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和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的内核,他那决定一切和一切由之发生的主根,便是责任,这是道德的焦点、精神的核心,是最重要的良心动因,它决定了我们期待学生的一切。”
首先,要从对自己的责任感抓起。我反复向学生讲,允许一个学生暂时存在各种缺点,但是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原谅自己的缺点,要以对自己高度的责任感逐步地、尽快地克服自己缺点,战胜自我、完善自我。要像古人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像鲁迅所说的“无情地解剖自己”。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制定了班级德育规划,并组织学生规划在“做人、学习、健体、审美、特长”这五个方面努力的目标。学生对照规划自我实践、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起到了目标指向的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实施“班干轮流制”,开展自我教育
在班干部的管理上,我们打破常规,一改过去由班长、副班长等“一统天下”的局面,成立8个管理小组,每组5~6人,设立组长,由这些管理小组轮流负责班级学习、卫生、纪建等管理,这期间组长起着班长的角色作用。一周结束后,再由下一组“执政”。由于采取这种措施,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轮流做班干部,“我为人人奉献,人人为我服务”。这种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学生创造性地开展道德活动,较好地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学生亲身体验与创造的愉快,优化了其价值观。
三、开设“实话实说”,促进自我训练
“实话实说”是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学生们都十分喜欢看。受这一栏目的启发,我利用每天的晨会课开设“实话实说”栏目:选出10名口头表达能力强、有主持能力的学生,把他们分成5个小组,让他们从同学们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观察,积累素材,并选择合适的话题开展活动。一年下来,学生们在无数次“实话实说”中,在不断的自我评价中提高了自我认识,在他人的评价中增强了情感体验,从而准确地把握了自我。
四、用好道德日记,开展自我完善
平时,我要求班上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小日记本,专门记录自己的道德言行情况。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决不能无原则迁就、原谅自己,哪怕是一次很小的过失;必须严格公正地审视自己,用一定的规范约束自己;在日记中设置两个“自我”——犯错误的“我”与要求上进的“我”,并使他们进行正面斗争,产生矛盾冲突。如,有位学生在道德日记中写道:“今天中午我用自己节约下来的二元钱交给老师,告诉老师说‘这是在上学路上拾到的’。随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拾金不昧’。现在想起来,我为了虚荣心做了一件不诚实的事。我是多么惭愧啊!今后,我再也不能犯类似的错误了。”学生在日记中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断反省,在一次次矛盾冲突中树立自我负责的精神,陶冶了情操。
五、发挥“星级”效应,开展自我评价
在班级内,我将附有每一位学生名单的竞赛表格贴上墙。如勤学、守纪、讲卫生、文明礼貌、孝亲敬长等项目,每周评比一次,为表现好的同学加一颗红星。这种利用“加五星”记录自己的行为的办法,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
1 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1 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1.2 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1.3 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2. 1 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2.2 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
广义上的“自我管理”是一个人主动调控和管理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自我管理的实质是自我监控。同时,它又是人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各方面实施 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自我管理对于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所谓“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小学生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进行自我组织、自己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途径。自我管理与其它形式的管理有所不同,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自我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
二、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并不是单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为了小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是班集体教学的成效。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几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只有全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才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教育是要“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
3.引导自我管理,有助于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培养好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灵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作风,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而只有当学生自我尊重感在发挥作用时,才谈得上自我教育。充分相信学生,还必须摒弃班主任的习惯作风,老是想“管”学生,事无巨细,这也“管”,那也“管”,如果老是“管”的话,那么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反正一切都由老师“管”,我们不必想。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自然谈不上什么自我教育。
2.因地制宜,课内外相结合。虽然教育学生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但是课外也不容忽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依托本校、本社区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可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声、形并茂的教育,可采用访问、参观、调差等方式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要注意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3.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从自身行为做起,以身示范影响学生。教师严于律己,给学生做表率、做榜样,进而影响学生,时时刻刻以榜样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便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应该发挥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互相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方式,让小学生通过向同学学习的方法来培养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4.经常进行阶段总结,对学生进行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广泛地运用各种激发自己意志的手段,如自我践约,自我反省,自我鼓舞等。每个一段时间开一些座谈会,让学生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检视自己的言行,教师则给与一定的表扬鼓励,同时对一些不足也应即使指点,以明事理。在学生中开展一些批评与自我批评,更有利于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5.各科教师之间应该同理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教育,不是某个个人,也不是某个学科的单独责任,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学生才能时时刻刻都受到教育,受到约束,逐渐地改掉一些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才能不断进步,避免反弹。
6.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家庭的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完成造就人这一极其细致而艰巨的工程”。家庭生活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教师应与小学生家长充分沟通,请家长协助做好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工作,才能事倍功半。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现状 学生自我管理 引导管理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华夏大地,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付诸实施,中小学教育已经全面进入素质教育阶段,教育理论、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都是空前完备,农村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存在诸多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差,教师资源缺乏。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农村学生缺乏家庭系统的教育和管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们自由散漫、自制力差的现象。因此,他们在学习和自我管理上表现出随意、自我约束意识差等特点。这样的状况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态度不积极,对未来没有憧憬。学生的自制力差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家庭教育空白,学生缺失家庭辅导,教师工作负担重。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本来不是很高,加上农村家庭教育普遍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学生在学校学的一点知识在家里得不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同时,农村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日渐增加,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因此,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从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阻碍了农村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中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中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培养中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一教育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随后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从教学管理方面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教师引导中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中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教师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在精神上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中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中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强化中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中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中小学生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对学生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2.在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参考文献:
一、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一)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