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配音的技巧和发声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0: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配音的技巧和发声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配音的技巧和发声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电视专题 纪录片 配音技巧

电视专题、纪录片大部分是以深度展现为主的节目形式,其配音尤其“纪录片”题材的播音类型,不同于广播播音,也不同于电视时政新闻的播音,它比广播新闻播音的语言更加灵活、更赋予变化,比电视新闻片的配音更加具有艺术的美感,语言处理的技巧性强,表达的语态形式更加的多样丰富。那么在从事电视播音的工作中,面对经常要碰到的专题片和纪录片播音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把控从新闻播音向纪录片播音转变的技巧和方式呢?笔者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来谈几点方法,以供参考。

一、用画面承托情感

电视与广播的语言工作者,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在其运用语言时的自我位置的差异。相较于电视而言,广播类的有声演播叫做播音,而电视的纪录片等专题片叫配音解说,因其更多的受制于画面的内容和画面人物的情感状态,所以服务于画面为其第一要务。但是,对于媒体主持人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单一从事某一样播音形式,甚至有时跨界于广播和电视两个岗位工作,往往很难转换调整。

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的问题是:一是感情的平直寡淡,见字发声。二是情感主观的判断错位,导致浓情满溢却脱离于片子之外。平直寡淡,见字发声,虽能完整的播完整个片子的文本,但其主要是“以我为主在处理片子的稿子”而不是“以片子为主,来处理我的播音状态”。浓烈的情感状态在人物类纪录片中比较常见,和平淡的见字发声不同的是,播音者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沉静在稿件所营造的氛围中,在近乎朗诵般的动情中感动着自己,却无法感动别人。曾经有一期节目报道的是一位单亲母亲如何做三份工,独自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在拿到稿子的时候按照往常的分析应该是一个悲苦的故事,所以一开始,配音员用了很低沉悲戚的基调处理,但片子合成后,同期声画面上这位单亲母亲却是一位开朗乐观,看不出丝毫愁容的人,结果导致配音需要重配。所以,电视片配音者不但要做到眼中有稿,还要做到脑中有像,要根据画面和同期人物的表现,调动自己的感情,才能切合整体感。

二、亲近表达真情实感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真实记录客观事实,直接表现客观事物的节目形式,节目往往是以见证者,探寻者的角度展现开来,因此,对感情、感觉、氛围等的掌握在配音解说中很重要。任何不发自内心的情绪都可能造成与观众的隔膜。在大量的配音解说中,大家一致的主张是,尽量以平民语态淡化“主观自我”的端腔拿调,换以平实朴素自然的语气来“解说”内容事实,和以往相比这种风格对于画面的情节和内容叙事性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力。所以在实践中,某些时候需要用到采访记者自己的引述性配音,以此更好地再现记者采访当时的感受、感觉、感情,以此做到真情实感的记录。用专业的播音眼光来看,这些配音甚至语音不准,音色不美,但是在和画面配合时,它的粘合度却是那么强,与画面的情感和节奏浑然一体!

因此,主持人和播音员在解说的时候就要向记者学习,尽可能的贴近画面内容,将大量的图像素材闪存进自己的脑海,做到心中有像,口有其声!所以配音员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尽可能的在前期随摄像记者进入现场,获取现场刺激,最好是参与拍摄采访。第二,在无法达成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就要在拿到稿子前反复浏览素材画面,通过画面原有的同期声了解大致的内容和人物个性化的形象。然后再通过解说的稿件,反复备稿,使心中的前期形象感受与稿件相融合,再造当时真实的情感和景象!这里要注意的是,配音员并不需要死扣配音稿件的字字句句,要懂得通过口头修改,使之更加符合现实语态。

三、二度创作不唯稿是瞻

电视较广播而言更具有集体创作的属性,一个片子,配音只是其中的一环,稿件的撰写、修改、审定都是不同的环节进行,那么是不是文字稿内容就和配音员没有关系了呢?难道配音就是完整配稿?不是的。播音员通过自己的发声器官,把文字变成声音,其中包含着播音创作,而不是简单的传声筒。配音者不但要敢于改文字,还要善于改“感情”,改文字,很好理解,就是要改一改那些文绉绉的晦涩词语,改一改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同音词,改一改那些不必要的拖沓的缀词,使之更适合口语传播,更易于听者明白。如:“某某表示”可以改为“谁谁说”,用“全不同意”就不如“都不同意”听起来更加明白。“这就是莫言先生的故居”就没有“这就是莫言曾经的家”那样更能塑造一位朴质无华的文学大师的亲民形象。

实际上,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很容易遇到一些在“画面配音”口语表达中不必要的文字和堆砌的辞藻。如《九华天池》电视解说词中“库区三面环山,水色翠绿,碧水蓝天,清翠山林,竹海连片,野花芬芳,空气清新,景色十分迷人。”撰稿者似乎要把所有的美丽的辞藻全部拿来堆砌,其实电视画面中已然显示了,水色,蓝天,山林,野花,然们已然感受到美丽的景色,再去配上大量的词语就显得破坏意境。倒不如改为“同期画面自然声+库区景色十分迷人”这一句话的点题扼要。文字少了,意境多了,整体感就强了。

四、运用情景再现带“我”入画图

在播音创作中,“情景再现”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能够正确运用,不但能使纪录片解说有声语言准确到位,还能给解说语言增添许多生气,使其变得有声有色,不再枯燥。在解说电视纪录片时,如果只注重播读的字词是否规范而忽略了感情和技巧细节的运用,就造成观众只记得播音员的声音而使播读作品变得空洞而无力量,配音的声音似乎是一个转述者、旁观者而不是在现场的声音。

旁观感的配音状态究其原因是播音员的主观自我存在感太强,不能使自己设身处地,内化进文稿的事物意境之中。要消除主观的我,就要仔细留心稿件中哪里是“特写镜头”,哪里是远景、全景?是由远及近,还是又近及远?都要胸有成竹,走向明确,主次得当。这时,文字稿件背后的客观世界正展现在我们面前,活跃的形象、发展的事件、场面的气势、景物的色彩、情绪的变化都涌现出来,可以触摸到感受到。稿件中的情景在播音员心中连续的、不断的再现出来,又表露在有声语言中,这就是情景再现的“动于衷”和“形于外”的过程。

总之,电视纪录片解说时一定要注意声画结合,在进行解说时不仅仅是进行声音上的塑造,还要和画面结合起来,声随情动,情随影动。成功的做好一部电视专题片或者纪录片的配音工作,对于每个播音原来说都是孜孜追求的目标。首先要增长知识,平时多读书看报,面对历史题材稿件的解说要增长历史方面的知识。其次丰富自身阅历也很重要,平时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一些经验,这样在应对不同的稿件时就会得心应手。还有,对于自己录制完成的作品,一定不能一丢了之,而是要拿过制作好的片子,自己看一遍,往往能发现配音的问题所在,然后按照自我新的理解,再去配一遍,找到最佳的效果。只有不嫌麻烦,钻研揣摩才能最终到达配音解说完美的境界。

第2篇

【关键词】电视娱乐资讯 配音艺术 创作要求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是兼具资讯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节目形式,包容信息的同时又富有娱乐性,丰富多彩的内容、轻松活泼的氛围、时尚潮流的风格是其重要特点。由于信息量比较密集,同时各种文娱活动、演艺动态又会有大量影像素材,所以需要借助配音传达大量的信息。如央视的《影视同期声》、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娱播报》、凤凰卫视的《娱乐大风暴》等,这些节目大多是采用主持人演播室串联消息主线、配音小片报道事件信息和细节的节目形式。在电视娱乐资讯节目这样一个观众寻求信息和寻求放松的契合点上配音,既要清晰高效地传递信息,又要符合娱乐节目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节奏。

一、生动鲜活的语言传达时代快捷的资讯

这个时代带动着一切事物与它一起飞速运行,而信息也在以多样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必须跟上这种节拍,配音更是要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传播符合这个时代的快捷资讯。

1.生活节奏加快,要求语速跟上人们的心理节奏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习惯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娱乐资讯节目配音过程中语速的提高不但适应人们的心理节奏,同时也在单位时间内传播更多信息,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当然,快节奏的配音对我们的语言功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气息要有均衡持久的支撑;吐字归音轻巧灵动富于弹性,不因速度快而吃字、吐噜字;传递信息内容主次有别,句子轻重疏密得当。同时必须注意语速并非越快越好,如果语速影响了语意的清晰就本末倒置了。

2.最新最快的资讯需求,要求具有良好的认读和备稿能力

如果想让观众看到最新最快的娱乐资讯,制作的周期势必比较短,比如,白天进行的演艺活动,可能在晚上的节目中就要播出,晚上发生的事件第二天也会抓紧报道,这都是在争取资讯的快捷。所以娱乐资讯的制作过程都是处于非常紧张和高速的运转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配音时要具备比较好的认读能力和备稿能力,这样才能迅速地熟悉稿件,对稿件理解透彻,较好地把握稿件并保证录制的质量和效率。

二、轻巧跃动的节奏体现现代时尚的气息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内容大都是娱乐界、影视界、时尚界的信息,所以充满着各种现代和时尚的元素,这也是我们在配音中要通过对声音的塑造来尽量贴近的。

1.符合影像丰富、画面光鲜的风格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中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画面切换相对频繁,衔接手法多种多样,而画面中又充满着明星大腕们的光鲜形象和各种盛大场面,所以配音中要注意用声比较饱满、音色比较明亮,以配合节目的风格。

2.咬字轻巧有弹性,体现语言张力

娱乐资讯的内容一般都比较轻松愉快。为体现这种风格,我们在用声时一般发声位置不要太靠后,这样会显得太过沉稳。咬字方面也注意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轻巧一些,使每个字都富有弹性,而不只是求稳求实。

3.寻找娱乐感,给声音华丽的外形

娱乐资讯的节目风格使节目本身充满了暖色和亮色,在配音的时候也要力求声音靠近这种时尚感觉,巧妙运用时尚、华丽的音色来营造娱乐资讯的绚丽风格。

4.富于交流感,具有聊天式的亲和

由于喜欢娱乐动态的年轻人都更喜欢交流感强的语态,所以配音时要具有切实的交流感,同时要捕捉类似朋友间畅聊时尚与娱乐话题时的亲近、自然、轻松、活泼的沟通状态,适度运用到配音当中,加强对象感的体会和运用,这样能够使观众听起来更舒适,更乐于接受。

三、丰富细腻的技巧,演绎轻松愉快的氛围

1.充分调动情景再现,如身临娱乐现场

配音时坐在配音间里,面对话筒和文字,却要找到娱乐现场的各种风光和闪亮的感觉,这就需要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自己仿佛置身所配音的活动之中。不管是会、电影节、还是各种片场,都细心揣摩现场应有的氛围和特点,并使自己的语言状态也向此靠近。

2.重音要拎起,着重突出

娱乐资讯配音过程中由于语速很快,所以要通过充分突出重音来表达主要内容。在前期备稿时也要有意识地确定重音,并准确进行表达,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强弱法、快慢法、虚实法等来丰富表现手法,而不是一味地以加大音量的方式来突出重音。

3.语句连多停少,语流灵活顺畅

娱乐资讯配音信息量大,结构紧凑,在停连的处理上采用连多停少的方式可以让语流更加顺畅,一些比较短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可以以直连的方式处理,这样可以让语言流动起来,增添时代感、彰显时效性。

4.语势起伏较大,语气适当渲染

娱乐事件展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多彩富于变化的世界,在配音的表达上也要符合这种特点,在语势上可以运用比较大的起伏,而语气也应着意渲染一些,来体现这种生动和多姿。而且一些板块中还会加入动画特效的画面或是字体,配合这些特效,配音的语言要更具色彩。

5.节奏比较明快,跳跃感强

娱乐资讯节目的画面生动而丰富,配音语言的节奏也应以明快为主来配合这种画面特点。同时,为了显示这个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娱乐资讯丰富多元的特征,可以让配音语言具备一定跳跃感来诠释这种特征。这种跳跃感可以通过轻巧、快速地带过铺垫、辅助的文字,形成主次的轻重、扬抑、松紧、疏密的对比来实现。

四、配音与节目中声画的衔接

1.配音要衔接演播室和同期声,“无缝对接”

娱乐资讯节目中的配音要前后衔接演播室主持人、现场同期声或是明星演员的现场采访等,所以要注意前后的语言基调和风格要跟上演播室主播和同期画面嘉宾的语言状态。备稿时不但要对配音部分的稿件做充分准备,还要熟悉主持人部分以及现场人物同期声的语言,并在配音时与之紧密配合,语气、节奏等协调一致,做到“无缝对接”。

2.配音要符合画面进度,内容匹配

配音时要适应娱乐资讯节目灵活变化的画面,与画面对接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匹配,叙述的具体内容事件尤其是描述具体人物的语言要与画面相对应。

五、电视娱乐资讯配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1.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

我们在前面也谈到,娱乐资讯节目的语速相对较快,但在配音中我们不能为了这种风格而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这样容易产生副作用:一是容易加快了语速而忽视了唇舌力度,影响了吐字归音,进而影响语言的清晰度,这会使信息的有效传播大打折扣;二是追求快速而丢掉了对象感及停连重音等内外部技巧的运用,容易把内容读成流水账,使鲜活丰富的娱乐资讯大大失色。

2.外部技巧过于夸张

第3篇

 

一、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

 

在电影艺术中,用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来代替其他诸如解说词等方式,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气势磅礴的场面时,用解说词就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相反还会把降低场面的震撼效果。再比如,电影中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心活动或表现突发的事件,紧张、恐怖、激烈的场面,或对景物的描绘,或加强对影片中悲欢离合等情节的渲染等等,音乐要比其他形式更能使影视作品的表达效果展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演员如今也逐渐认识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声乐艺术对增强音乐语言的基本功,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及表达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声乐又是一切音乐形式的基础,是曲调、歌词、旋律及语言的结合。它更接近于生活,更能准确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各种情感,更能确切地、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各种情感,所以,音乐、声乐在电影艺术形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声乐课训练的必要性

 

专业的歌唱者在声乐训练方面,特别是声音的造型上,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保证声音的洪亮、音质的纯正和音色的优美,喉头稳定以及对气息的控制等等,通过共鸣唱法提升歌唱效果。电影演员则比较特殊,因专业性质不同,所以和专业的歌唱声乐训练有所差异,在声乐的训练目标和要求程度上都不太一样。

 

影视专业中的声乐训练除了具有的表演专业特性外,还兼有声乐专业的共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课程的合理安排,具体课程内容包括声乐个别课、声乐排练课、声乐理论课和选修钢琴课等等。不断加强声乐理论和技巧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声乐课程中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升自身音乐素养。通过对身体各个发声器官的控制与养成正确的呼吸方法,使之发出的声音有共鸣,有刚有柔。引导学生培养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国外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追求作品的真实感,基本采用演员自身进行歌唱配音,如《音乐之声》、《翠堤春晓》等。而国内的影视作品却比较偏向于用歌唱家来进行配音配唱工作,即使这些工作做得十分相似,可依然不能代替演员来配音配唱的实际效果和真实感,显得非常不自然甚至格格不入。我们经常会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发现很多不同演员的声音是一个人的,源于都用相同的歌唱家配唱,这种做法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尽量采用有歌唱能力的演员来进行影视作品的演唱工作,才能把作品展现的更为真实、形象和自然。

 

三、声乐教学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影视演员的听觉能力是保证演员歌唱的重要因素。学生要进行声乐艺术中的听觉训练,如培养音准、旋律和节奏,在此之外,还要培养内心的听觉,内心听觉的完成要借助于自身对作品节奏、色调和色彩等变化的感知。在基本掌握了内心歌唱方法之后,还要不断体会听觉与视觉的配合,在脑海中不断地形成所要描述的场景,把内心的情感与演出画面是相融合,使内心的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使演绎的人物形象更加逼真,贴合实际,更好地体现出艺术的真实感。此外,演员在外形与内心体会的相互协调也至关重要。要积极丰富自己的音乐语言表现手段,拓宽自己的内心感受,把生活经验与阅历融合到歌唱的表演艺术中来。以内心感受为基础,强化对旋律起伏、节奏变化和强调对比等的控制。

 

在歌唱过程中,也要意对歌唱状态的把控,包括口型、眼神以及动作等,不可矫揉造作,又不要平淡松懈,应朴实自然,有歌唱艺术的真实感。在现阶段,对电影电视中演员歌唱都是通过录音来实现的,所以演员对录音设备的特性要有所了解,以便于更好的掌控声音的变化规律。

 

影视演员在加强声乐方面的练习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声音的运用能力,通过对声音的控制来更好地完成影视作品中的各种相关工作。在声乐训练上,本着以真声为基础,着重于真假混合的训练,使音域扩展开,这样不但可以进行三个声区的训练,又能加强声区的变化与衔接及强弱变化的训练,使声音有弹性、圆润、自如,这有利于电影歌唱以及达到声音形象的塑造。

第4篇

阿杰,网名ketsu,从网络配音转入专业配音的国内第一人,也是729网络配音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其声音清朗华丽。代表作:《阴阳师》、《搞笑漫画日和之世界末日》、《宫•锁心玉》、《欢喜婆婆俏媳妇》和《歌舞青春3》。

罗嘉玲,香港知名配音员,2010年2月荣获Yahoo Hong Kong主办的首届“Y!ou Judge Talent” 配音大赛冠军。她的音域非常广,无论是少女、老人、动物等都能模仿。代表作:《樱桃小丸子》、《哈姆太郎》和《通灵王》。

枫仔,动漫爱好者,曾负责策划广州YACA动漫协会(华南地区最早成立的动漫画协会、中国首个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民间组织)第一届声优大赛,并获得第二届声优大赛冠军。代表作:《高达seed》和《叛逆的鲁鲁修》。

龙吟,知名配音人,草根娱乐节目《龙颜大悦》的导演兼首席配音。2009年,他在天涯论坛发起“百种语调朗诵诗歌《我爱我的祖国》”活动,获包括中央台在内的500多家媒体关注。代表作:网络游戏《古剑奇谭》和广播剧《雁舞西风》。

3月6日下午1点,香港工会联合会(朗屏)配音班正式开班。

30多个学生兴致勃勃地坐在下面,听导师表演“声音过山车”。大部分学生都是年轻人,但也有六名中年男女。

“给卡通片配音,我们有时候需要夸张一些,让声线发生高低有致的变化,这样才能做出效果。”导师罗嘉玲讲解道,“例如要表现角色急切征求意见时,我们会问‘得()唔()得()(行不行)?’。字与字之间的声调切换要干净利索,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接着,轮到学生逐个练习发声――用不同的声调喊出自己的名字。

“马日升(低音,软弱无力)……马日升(中音,软弱无力)……马日升(高音,软弱无力)……”

“马同学,发声的时候要让你的‘六块腹肌’硬起来――感觉得到你的腹部是胀的,否则声音就不够厚实啦。”罗嘉玲作出指导。

课堂上,你不会听到深奥的配音专业名词(如丹田运气、声腔震动),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独特声线遭到嘲笑,快乐学习和共同进步是罗嘉玲配音班的宗旨。因此自十多年前开设以来,配音班就受到了众多香港“声迷”的欢迎。

学习配音的热潮不仅限于香港。今年2月,浙江传媒学院开设影视配音专业,计划招收35人。这是继北京电影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同济大学之后,第四所开设配音专业的高校。在民间,多家教育机构的配音班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入行:一切从动漫开始

阿杰:别人追“星”,我却追“声”

小时候,大家都会追某个明星,我也不能免俗,只是,我追的是“声”――配音员。当时“辽艺”制作的卡通片,片尾字幕都没有把配音员与角色对应地标示出来,只有一个总名单。我从小就对声音比较敏感,只要看过几次卡通片后,就能根据每个角色的戏份,把它与字幕中出现的配音员名字对应起来。比如《聪明的一休》里,一休是王晓燕,长老是方树桥,将军是陈大千。在这种“认声”的游戏中,我获得了很多乐趣。

后来,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者,于2005年7月29日组建了“729网络配音组”,开始做一些作品。起初,我们配得比较多的是广播剧,因为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不用跟着画面对口型,而且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阴阳师》广播剧系列便是我们配音组的代表作,我在里面出演主角安倍晴明。第一次配音,我不敢马虎应对,于是找了很多关于安倍晴明的资料来看,了解他的个人气质。只有把角色揣摩透了,才好用声音来演绎。

这个系列推出后在网上大获好评,我也因此开始被大众认识。2006年,朋友带我去拜访一个从事专业配音的老师。后来,那位老师打电话给我,帮我介绍了几个角色。就这样,我慢慢进入专业配音这个领域。还记得我第一部参与配音的片子叫《明宫夕照》,但我当时连个角色都没有,只是负责配背景音。刚开始很难熬,因为大多数时间只能从旁学习,偶尔才有一两句配音,用行内话说,我当时只是个“群杂”。但熬过之后,机会就慢慢多起来了。

枫仔:动漫为我打开了配音之门

我是广州人,因此关于配音的记忆都与香港的卡通片有关。《多啦A梦》就是最好的代表,林保全先生可爱的声音演绎,到现在仍让我难以忘怀。

真正接触配音,要从我进入本地的动漫圈说起。我是学美术出身的,1998年夏天,我进入了本地最早建立的动漫机构――YACA动漫协会实习。进入那里后,我开始接触动漫圈子,也认识了一些喜欢配音的朋友。当时,卡通片《机动战士高达seed》在日本热播,可它还没有粤语配音。我突发奇想,就试着做了好几段配音,除了给男主角基拉配音外,我还配了女主角的声音,然后把它们放到YACA漫协的网络平台上。没想到,不少网友听了后都感到很喜欢,有的朋友在漫展中见到我,还要让我现场演绎几句。

2007年,YACA漫协想搭建一个声优交流平台。因为我已经在动漫圈里小有名气,他们邀请我负责第一届声优大赛的筹备工作。为了把大赛办好,我自己担任主持工作,并且配了好几个角色,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参赛者。比赛后,不少观众都跟我说,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办下去,发展成为“追声族”的大本营。这次活动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深入了解到配音的魅力。

业界评估:作为一个依附型行业,配音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漫产业和影视产业的发展。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成熟,相关的配音行业也自成规模。声优有所属的事务所和经纪人,除了担任动画、影视剧和广播节目的配音工作外,一些知名声优还会出唱片、接广告、演影视剧。当地的声优学校、培训班也发展成热门产业,而且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的声优大赛。但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还没有真正蓬来,这导致了配音业的发展处于瓶颈状态。

练习:发声不仅仅需要爱

龙吟:广告牌也是练习配音的好材料

我从小就对配音感兴趣,当时的梦想就是要当播音员。为此,我高考时还报了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可没有考上。也许是我的声音底子还不错,2008年,朋友介绍我做商业配音。说实话,我虽然喜欢配音,但一点基础都没有,连基本功的绕口令都说不好。所以刚开始配得特别烂,没赚到几个钱。

于是,自己就在网上到处搜索跟配音有关的信息。那时候,天涯社区里聚集了一批喜欢网络配音的人。在加入他们的Q群和讨论组后,我才发现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一些朋友会不定时地配音任务,然后组织大家尝试。为了尽快提高自身水平,我很积极地领任务,然后一个人在家里拼命练习。群里的人都很愿意教你,比如说,他们会指导你怎样通过变声以获得特别的效果,或者是一些吐字、语速的技巧。整个网配圈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很浓。

我有个习惯,就是看到一段文字就会把它读出来,所以广告牌、指示牌、宣传单等都会被我当作是练习发音的材料。因为配音员的行业特点就是如此,拿到文稿就得马上演绎,准备时间很少。关于那个“百种语调朗诵诗歌《我爱我的祖国》”事件,其实也是我的一次练习而已。当时在天涯社区看到这首诗歌,我觉得还不错,就想着录一段朗诵。第一遍,我是按正常的朗诵标准来演绎的,结果网友听了后,觉得我的朗诵字正腔圆,还给它封了个“CCTV音”的称号。有些网友建议我尝试其他版本,于是,我又录制了伦敦音、绵羊音、电视购物版、京剧念白配音等多个版本,竟然越来越受欢迎。最后,这次活动居然诞生了200多个版本。既能与大家互动交流,又能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是网络配音让我最满足的地方。

罗嘉玲:懂得养声比经常练习更重要

配音员最担心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失声了。我们是靠声音吃饭的,要是患个感冒或者声带受损,那就意味着你那段时间将颗粒无收。所以,懂得养护自己的声音十分重要。

因为想尽快出人头地,很多刚入行的配音员都会抓紧一切机会去练声。这样的动机是好的,但如果做得太过,就会适得其反了。我认识的一位男配音员,本来有一把比较沉厚的男低音,但是他为了想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加有中年男人的魅力,就去抽烟、喝酒,希望用这些刺激物来改变。起初,冒险带来的效果还不错,他确实也得到了很多片约,可久了之后,他的喉咙就经常发炎,而他最原始的声音也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不主张新人用过激的方法来“磨练”自己的声音,还是要循序渐进。

要保护好声音,不等于说就不能去KTV唱歌,但飙歌是要避免的。尽管你有天籁的声音,但像陈奕迅的《浮夸》、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等需要声嘶力竭的歌曲,还是不唱为妙。另外,饮食也是值得注意的。做配音这行,冷饮和辛辣物都是禁忌,因为这些食物都会对声带造成不良的刺激。要滋润声带,最好是喝暖的蜜糖水。

业界评估:配音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想在行里有所成就,就必须拓展自己的声线表演技巧。除了参加专业的配音培训班之外,对配音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加入网络配音的讨论组,跟随有经验的人士学习。同时,配音员因为经常要用夸张的声线来演绎不同的角色,声带长期劳损,有可能患上慢性咽喉炎等职业病。因此,保养声带是配音员的重要工作之一。

工作:戴着镣铐跳舞

阿杰:在有限空间内发挥无限可能

很多人会觉得配音很好玩,因为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话虽如此,但真正做起来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

卡通片和真人影视作品就很不一样。为卡通片配音,配音员可以不太受画面限制,只要注意配合角色的开闭口动作就好了;但为真人影视作品配音,你得观察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然后根据观察所得来演绎声音。当一个配音员,不能光有好的嗓音,更重要的是表现力。一个角色,有的人配出来的效果像在朗诵,而另一个人配出来的效果就很自然。光有动听的声音,你只能去当播音员。

配音员经常要配不同的剧种,这就很考验个人的创造能力了。以日剧为例,日本人经常说“谢谢”,可这个“谢谢”在日语里要发8个音,角色的嘴巴要开合8次。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加字,在保证意思不变的情况下配合人物的口型。一般我们都会说“真的是非常地感谢!”或“真的是太感谢你啦!”这已经是最基本的了,除此之外,配音员还需要根据角色的性格为其设置符合身份的台词,而又不能违反口型的配对原则。所以我们只能在各种限制中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另一个困难的地方在于,个人的说话习惯有时候会影响角色的发挥。有些配音员平时多是配一些高贵公子的角色,而一旦要为山野村夫的角色配音就反应不过来,这在业内是一种大忌。配音员需要面对各种类型的角色,如果只局限于某种类型,那你的发展路子就很窄。

罗嘉玲:客户的挑剔有时会让你抓狂

身为自由身配音员的好处是,我除了可以像签约配音员那样为卡通片和影视作品配音,还可以接受一些广告商或教育机构的邀请,为其录制宣传声带,这样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在香港,目前为一个广告配音的收入大概在300~1000港元左右。报酬虽然不多,但如果配音员的口碑不错,他还是可以获得多家商家邀请,获得不错的薪水。然而,配音员很多时候都要面对客户的挑剔。

我曾经帮某航空公司录制电话声带,其实就一句话:“某航空公司真诚为你提供优质服务。”我去到配音棚,第一遍用比较平稳的声音说了,心想这样的效果还是可以的。但客户听了之后不是很满意,他建议说,“你能否用一种温柔的声音再演绎一遍?”既然客户提出建议,我也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再录一遍。然而,客户还没满意,他又提出“你的演绎是温柔的,不过我希望可以正式一点,你能否再试试?”无奈,我又再尝试一遍。“这一遍比前两遍好多了,但我认为你还可以把声速放慢些……”我心里恨不得想说,不如你来为我演绎一下,怎么把各种要求融进配音里好了。结果,那次配音用了将近一小时。

业界评估:配音员能拿到的薪酬并不高。在日本,工薪阶层的年薪约为300万日元,但在5年前公布的日本声优年收入排行榜上,大多数知名声优的年收入都在300万日元以下。在国内,配音员的待遇十几年如一日,没多大改善。配音员出身的张涵予曾透露,“15年前,配电影是300~500元左右;15年后,海外大片配主角也不过1000~2000元左右。”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很多配音员往往需要出去兼职(如为广告配音等)才能维持生计。

业内:并不是人人都会“声声”相惜

罗嘉玲:争当主角,洁身自好

在配音业内,千万不要自贬身价。一套电视剧,配主角和配配角的收入差不多,但我绝对会选择配主角。配配角的工作会相对轻松,可一旦你选择了配角,就意味着别人也能替代你的位置,你以后想配主角就难多了。

由于薪水不稳定,有些配音员甚至会去给配音以增加收入。但这样做其实等于自毁前途,把自己陷入了低俗的境地中。商家或导演一般都不会选择这些配音员给自己的商品和影视作品配音,害怕有损企业和个人形象。所以,我一直坚持洁身自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获得香港教育局、各大出版社的青睐。健康的形象对配音员来说也很重要。

枫仔:威胁并不来自明星和字幕组

近年来,一些明星也涉足配音业,像吴君如和黄秋生为《麦兜的故事》配音,何炅为《熊猫总动员》配音等;而网络字幕组的兴起也让更多人选择看原声作品。不过,这些对配音员来说都不算带来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明星拍的片子,很多时候都要配音员重新配音,这是因为片子在拍摄过程中的收音效果很难控制,而且有些明星的声音确实不好听。只要你有一定的实力,在这个市场里还是能站得住脚。至于字幕组,他们只是负责翻译文字,方便上网的观众收看原声作品。但目前,大多数人还是会通过电视机收看影视作品,所以我们依然有大量的片源。

威胁配音员生存的,其实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影视制作方和不专业的配音团队。由于经费有限,一些影视剧制作方会聘请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三流团队配音。另外,一些地方电视台在引入电视剧的时候,都要重新配一次音。他们美其名曰是本土化策略,但实际上也是受利益的驱动。因为直接引入一部没有配过音的影视剧,比去购买配好音的影视剧要便宜;有时候,重新配音后的花费也比购买配好音的影视剧的费用要低。长期以往,精品的配音作品就少有人问津,配音员的激情也大受打击。

业界评估:配音行业需要百花齐放,但配音员却不希望自己的蛋糕被别人分去,这正是配音行业里的一个悖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寄望于国内动漫产业和影视行业规范有序的发展和政府、社会对配音业的重视和扶持。

(感谢729配音组组长程涵、陈家亮和唢呐的姐姐提供采访协助。)

伴随80后成长的声优们

普通话配音员

乔榛代表角色:《偷天陷阱》的麦克、《狮子王》的豹子巴克拉、《哈利波特》系列的邓布利多校长。

王晓燕代表角色:《美少女战士》的小兔、《七龙珠》的孙悟空、《聪明的一休》的一休、《足球小子》的大空翼和《灌篮高手》的彩子。

金锋代表角色:《蜘蛛侠》的托贝•马奎尔、《危情二十四小时》的雷奥,内地演员钟汉良和保剑锋的常任配音员。

季冠霖代表角色:《倚天屠龙记》的赵敏和周芷若、《赤壁(下)》的小乔、《阿凡达》的奈蒂莉等。

粤语配音员

卢素娟代表角色:《多啦A梦》的大雄、《名侦探柯南》的柯南、《棋魂》的筒井和《忍者乱太郎》的乱太郎。

林保全代表角色:《多啦A梦》的多啦A梦、《名侦探柯南》的目暮警官,内地演员王刚的常任配音员。

郑丽丽代表角色:《樱桃小丸子》的小丸子、《美少女战士》的爱野美奈子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美雪。

苏强文代表角色:《钢之炼金术师》的莱•马斯丹,日本演员木村拓哉、中国台湾演员周渝民、内地演员黄晓明等帅哥的常任配音员。

辑 / 曾美芬

罗嘉玲在表演“一人多声道”

1.扮演坏人

2.扮演暗器飞出

3.扮演老太婆

4.扮演溺水

阿杰的部分配音角色

《金大班》盛月如

《宫•锁心玉》二阿哥胤

第5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情境教学;实际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强、以虚拟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性地创设和引入跟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特定感彩、形象生动的场景,激发想象、联想,获得情感感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积极的进入到模拟场景氛围中,扮演与体验不同角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情境教学法与播音主持教学的结合意义

情境教学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应用价值非常高,不仅能运用于播音主持教学实际情况中,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创设播音情境来提升播音主持技巧[1]。首先,情境教学能激发并获得情感。“情”是播音创作的基础与依托,播音主持创作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创造美的意境,给受众美的感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通过思想感情状态的运动才能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吴郁教授在《播音学简明教程》中指出,情景再现的过程可分为四步: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现身说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在情境中想象并感受,在想象中扮演并体验,在扮演中体会并表达,这无疑是使学生获得情感、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重要途径。其次,情境创设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播音主持教学本就具备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感和互动性,通过情境创设,改变“一言堂”的课堂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将“教、做、学”结合起来,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提升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求知欲都有明显的作用。再次,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技能实践能力。情境教学的关键点是创设情境,需要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结合理论和实践知识,根据稿件来制定方案、分配任务、组织配合、完成作品,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应变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播音主持技能。

二、情境教学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融入与运用

(一)以想象唤起具体感受,塑造播音主持内心情境

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脑海中显现播音主持稿件内容的场景或情境。在播读稿件练习时,老师需要告知学生不能做简单的见字发声练习,要发挥自身想象再现内心的视觉场景,加强具体感受,激发内心情感,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圆满完成播音主持语言能力的创设活动[2]。比如朗诵朱自清的《春》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仿佛看到春天的轮廓,有山、水、太阳,有小草、桃树、杏树、蜜蜂,有劳动的人们……,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仿佛感受到了春风拂面,闻到了花的香,听到了孩子们玩耍的声音。这样朗诵时学生就有了画面感,有了表达的欲望,就能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设临场氛围情境,如将自己想象为在岗播音员或主持人,如同置身真实的新闻播音间或演播厅里。学生练习新闻播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角色代入感,俨然能够“看到”摄像机已经开机、直播倒计时已经开始、导播台已经倒数、电视机前的受众正在等待着收看今天的新闻。学生练习晚会主持时,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大型晚会现场,台下座无虚席,此时此刻学生自己就是站在舞台中央的主持人,聚光灯下,无数观众的目光都注视着他,如此氛围情境创设下,学生将带着激情开始主持一场精彩的晚会。课堂实践证明,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值得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二)以道具使用及角色扮演,制造播音主持虚拟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道具和角色扮演来创设虚拟场景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虽然不能真正处于真实情境中,但也能促使学生快速感受到如临其境的状态。道具的使用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3]。比如,少儿节目主持时,用一个手偶玩具就可以虚拟出和卡通主持人共同主持的情境,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少儿受众群体喜欢的主持方式;新闻播音技巧练习时,教室、桌、椅、话筒、手机即可搭建起一个新闻播音直播间;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时,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道具均可使用。学生在搭建的虚拟场景内练习完成后,老师即可给予点评、指导及纠正,学生再次巩固练习,其他学生同步可以学习到方法和技巧,互相取长补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方便使用,在播音课堂教学中非常实用。在虚拟情境中,学生们通过不同角色扮演感受不同对象。学生可以扮演主持人、播音员、观众、评委等,能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入,也可以产生“换位思考”般的感受,教师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练习的作品进行点评,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作性、丰富作品内涵。比如综艺节目主持练习时,学生们分组进行《天天向上》模拟主持,各自扮演主持群中的一员,并符合各自性格特征、语言特征,学生们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到团体主持的配合、各自角色的定位及要求、综艺节目主持的技巧及现场主持的应变等,各方面都得以提高。在文艺作品演播练习时,角色扮演,虚拟情境创设更加有必要。如童话、寓言、小说的演播,广播剧、影视剧、动漫的配音等,学生们需要通过扮演作品中不同角色来完成录音及演播创作,不仅符合稿件作品本身的需要,也符合播音主持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三)以录音演播设备,营造播音主持职业情境

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利用实训设备,创设职业情境更加有利于学生锻炼实践技能。教学中常用的实训设备有录音间及演播室,校园广播站及电视台可以进行辅助实践锻炼。在语音与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新闻播音及主持、影视配音等课程中,录音间的使用比较频繁。通过录音、回听,学生可以进行正字正音、表达技巧、对象感、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广播播音及主持技巧、配音技巧等的训练;在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电视采访、化妆及造型等课程中,演播室的训练尤其重要,训练学生镜头前表达、空间表现力、整体气质的培养等。有的学校还配备有数字演播室,使用抠像技术制作出新闻节目背景、综艺节目舞台背景等,创设更加仿真的职业情境,通过实训设备的合理利用,置身于仿真的职业情境中,更加真实地接触并使用设备进行作品的训练及录制,学生产生强烈的职业身份感、责任意识感、积极的表达状态进行练习,不仅分解、消化了课堂理论知识,体验、锻炼了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储存每一个阶段的练习作品,发现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进步、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录音室、演播室营造出的职业情境的训练对播音主持技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及广播站等真实的情境,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生产出作品,让学生享受到创作的收获和满足。组织学生定期到电台、电视台及传媒公司参观学习、见习锻炼,让学生亲身感受真实节目录制环境、录制过程和主持人的工作状态,让学生对播音主持行业有直观的概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见识,树立职业方向和目标。同时在行业中的所见所得也能反馈于教学,学生在不同栏目中收获到不同的信息,在教学中更能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专业训练,拓展情境创设的思路,更加趋向于实用,促进播音主持教学效果的实现。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更丰富、更真实、更贴合实际行业需求。结合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性强及“个性化”教学特点,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每个阶段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经过创设、想象、感受、体验置身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充满乐趣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意到情境教学法不够深入、活跃有余而内涵不足的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还要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巧妙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更多符合播音主持特色的教学方法,让播音主持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付焱,鞠维光.浅析播音主持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6,20:279.

[2]王跃.情境教学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01:146.

第6篇

1.主持人播音要求

无线电传播特性不符合语言的范围,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单一。广播电台播音员广播过程的传播特性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无线电广播要求速度缓慢的表达和语音发音力量略强,听到的话让人们知道他是明智的;第二,无线电广播真实和丰富的情感,依靠手稿整体把握和合理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图片。在播放激发想象力的合理时间复制的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和感受可以真正打动观众;只有融入情感,用声音与移动的效果,才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

2.对于传播形式的要求

首先,播报式应该是新闻节目的主要形式,把宣读形式当成是辅助形式。而资讯和时政是最常见的两类新闻节目,但它们播音风格又存在迥异之处。时政新闻目标为宣传,播音的时候要求播音员对于感彩的渲染要极为严肃,让听众可以切实感受新闻内容严肃性和真实性。资讯新闻播报时候要有放松语境及语气,把说新闻与播新闻两者相互融合,只有将它们风格真正融合到一处才可以收获超出预期的效果。除此以外,新闻导语当中,可以适当引用穿插说风格,能够将听众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新闻内容当中来,激发其兴趣与热情,以此作为基础,对于听众吸引力将会更大。原因是资讯新闻风格比较多样化,因此容易拉近听众和主持人间的距离,使两者互相亲近,适当减少严肃的感觉。其次,专题节目用讲述作为主要形式,穿插多样化的表达技巧。专题节目的特点比较鲜明,比如内容丰富,问题尖锐,形象生动而并且鲜明,写法极其精巧。这就意味着播报专题的时候,要先对稿件脉络进行梳理,全权把握,把自己思维和报道所具备思想情感有机融合于一处,这样才能够让播报内容更加吸引人,让听众对作品印象更加深刻。再次,广告配音反思的方式艺术特色,个性化的充分体现,广播语言是非常多样的表达。广告配音他们来控制声音的能力是非常高的,因为没有图片的帮助下,不同的人都要靠不同的场景,以反映变化的声音。这就要求播音员不仅在播音方面要驾轻就熟,对社会实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个性化的声音可以创造必要的气氛,广告,目的是使来自广告单调的声音配音延长立体感和活力,使之与观众的心脏产生共鸣。

3.传播主体要求

涉及到舞台节目主持的时候,主持人通常使用把肢体语言和口头相互结合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实现与观众直接、平等交流。电台播音员广播主要依靠广播稿内容客观陈述,只要把广播稿内容准确、真实、生动地传达给观众,就达到工作目的。因此,广播播音员播音中,也应当对稿件进行合理掌控,并以此为基准将稿件内容、实质与内涵通过语言、声音艺术完整地表达出来。

二、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的培养

1.正确培养理念的树立

在主持与播音操作规律和创作原理层次,两者是具备共同之处的,播音主体能力一样也要被划分到主持能力范畴当中,打个比方,像语气发声与语言表达技巧还有面对听众状态等都被主持人作为基本功要掌握的。播音和主持在很多内容上是相通的,但在实际传播活动当中主持与播音却是各有其特点的。所以,表达声音的形式语言,节目主持人更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2.对创作能力要加大力度培养

从创作特点方面也能看出主持与播音的差别,因此在培养理念转变的同时,在创作方面也应注意调整,要有特殊的训练方法,并制订培训计划和培养目标,结合多样化的方法来多角色培训电台主持人。在加大对对话、访谈和评论训练的前提下,增加创造性的语言敏感性训练可以强化训练播音员旁白和串联能力。在广播电台,由于节目主持人掌握着全部节目的素材、人和工作流程,他有权要求对语言形式、节目进度还有流程进行调整,在竞技与娱乐类节目当中因为角色与环节比较多,还会对观众与嘉宾等做统筹协调,对于整合人物与角色分配方面也会有相应要求提出——主持人可以把全部参与节目元素融合成一种系统服务节目的宗旨,该能力用只言片语是难以实现的,他是对统筹协调和驾驭语言融合的一种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言语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前提下,主持人对于叙事能力训练也要加以强化。

3.强化人文素养、文化底蕴提高与社会责任心的树立

广播播音员应当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才可以对节目进行创作。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广播播音员还应当拥有更广博社科人文知识,甚至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电台播音员的知识水平丰富,有多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反应能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公众对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广播播音员会有更加苛刻的要求。电台播音员只有全面升级他们的播音能力,公众接受度才会升高。赵忠祥、杨澜这些专家就是无可辩驳的证据。因此,电台主持人的能力需要对多元化知识进行积累,综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才可以让主持品位和节目水准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广播播音员尽管是个人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但他却是群体观念的表达。广播播音员即为公众人物,换句话说是代表某一节目、频道、媒体形象,负责大众精神素养的提升,信息传播的使命。上述种种要求对广播播音员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予以重视的同时对于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 影视;声乐;教学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表现包括影视声乐歌曲。影视声乐是歌词与旋律相结合的演唱形式,通过凝练的艺术表达强化并延伸电影故事主题,展示影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现代电影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影视声乐演唱成为故事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除了要担当阐述情节的功能,还常常必须具备动人的情感力量。如音乐电影《艾薇塔》中的唱段《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其通俗声乐演唱的张力诠释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爱的渴望,这段演唱迷惑了观众,正如艾薇塔迷惑了自己的・同胞一样。又如电影《音乐之声》中用独唱、合唱、表演唱的形式,拉近了主人公和孩子们的距离,也拉进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英国导演西恩・埃利斯执导的后现代风格的电影《超市夜未眠》中,有众多配合电彩唯美情节的音乐,其中bang gangQ)乐队演唱的歌曲《Iaside》搭配静止又灵动的电影情节,体现主人公的幻想并创造浪漫爱情的意境;片中还使用了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作品《Casta Diva》,以演唱的古典美修饰主人公眼中另类的情感世界。

由此可见当今电影声乐涉及的演唱知识和理念之多.唱法风格之丰富。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着眼于众多艺术功能的继承与发展,探索与其相关的教学工作。

影视戏剧专业的声乐学科经历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如今已初步形成授课方向从技能课到表演课,从单一技术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授课形式由个别课到小组课。由小组课到集体大课的高校所特有的声乐学科体系,其影视表演、歌舞剧、音乐剧、播音专业开设声乐课。在这片“非声乐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中,把握发展脉络。认清开设声乐课的重要意义,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是声乐艺术教学中一种更趋于细致且有价值的思考。

一、教学形式――集体大课和单一小课相结合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系统的。每一个学科的诞生、发展都源自它自身的需求,有它特定的历史轨迹及各自不断延伸的枝桠,最终这些枝桠触到了彼此,长在了一起,学科体系就这样渐渐庞大而有机地形成了。影视和声乐演唱就是这样走到了一起并形成一个专业学科。可以说电影和电视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今天的影视声乐教育从传统音乐专业教育中派生出来。

电影发展的初期影视艺术家们是躲在银幕后现场配音的。器乐和歌唱此时还只是一种“外援”手段。至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以歌取胜,1936年电视歌唱粉墨登场并成为主角。此后,声乐演唱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重要起来。随着影视文化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参与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满状态,而正是这种欣赏和参与又使影视艺术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仅从影视专业招生的火热状况就可见一斑。影视声乐的培养也随之成为一个必修专业,原因有三:1.影视歌唱专业化的要求提高了;2.人才的文化素质(包括音乐素质)的要求提高了:3.随着影视音乐多元化的表现,人才的复合化需求提高了。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人数,面对影视声乐的多元表现.是否完全沿用声乐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成了学者们的思考方向。

传统音乐专业的声乐课大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此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课引人影视专业之后,专家们开始了教学上的重大改革――专业集体课诞生了。声乐集体课有利于学生学习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尤其可以强化声音理论知识,有利于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状态,有利于扩大声乐演唱知识的覆盖面,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有利于教师探索研究广泛适用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声乐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声乐集体课使学生在集体歌声中释放自我,在学习中掌握发声的基础理论,在比较教学中提高对正确声音的认识并有效解决声音问题,在和声训练中提高审美完善自我。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集体课在提高授课效率、弥补小课单一形式的遗憾时,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多元的授课过程中和完美的授课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完整体系的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板块,使教有所依,学有所成。如果说声乐小课的教学任务是从单一走向精细的话,那么集体课的使命就是从单一的复杂走向深刻的多元。

二、影视声乐的教学要着眼于声乐教学的艺术共性

歌曲的定义是一个大的范畴,其中包含很多类型.如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歌剧与戏剧歌曲等。影视声乐的歌曲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备歌曲的许多共性,它的选材及运用是歌唱艺术多元化在演绎形式上的体现。影视歌曲和一般歌曲有很多盼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

声乐学习训练过程是复杂的,比较公认的教学方法一般承认正确的呼吸是声乐演唱学习的基础。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和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进一步讲.作为歌唱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及科学的发声技巧。正确的歌唱呼吸乃至臻美的声音是唱好一首歌的基本条件。学习者要通过专业的磨练,懂得并掌握发声的生理机制及嗓音运用的机制。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使它成为歌唱者的第二天性,完美的演绎才能开始。

2 具备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其一,音乐中蕴涵着很多民间文化及风俗。从周公时代开始,周朝天子经常通过“听歌”来了解民风。周朝天子通过听歌,不出牖户而尽知天下,而且寓教于乐。听歌要有更高层次的心得体会.上升到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和维持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这就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其二,音乐中融汇着诗之含蓄与寄托。比如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直解为:“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化为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在河水的那一方。”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演唱这首歌要体味古诗之用辞:理解原文之意境。方能体现音乐之美。演唱者在文学和艺术上不仅要有很高的修养,还要有深刻的富有内涵的表现力, 以及把诗歌、音乐和声音完美融合的综合能力。清代另一位著名音乐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曲情”篇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故必先明曲中之意义曲折,则启口之时,自不求似而自合。”可见,歌唱者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和演唱技巧之外.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演唱者在歌曲演绎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准备工序。

3 把握影视作品的风格,使歌曲凸显主题意境

声乐作品的风格会随着时代、地域、民族以及词曲作家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影视歌曲也具有同样的风格化。影视歌曲和声乐歌曲在“理解作品”这一环节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点。通常理解歌曲只对词、曲作者和作品时代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可以了,但理解影视歌曲的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需要了解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及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外,还需要对原著的理解,对剧本、编剧的理解,对导演思想的理解。对观众听觉的理解。

不同的影视剧题材、不同的音乐家及不同的音乐作品都体现着不同的情景描绘和感彩,同时会变换不同的演唱要求。例如以清代帝王康熙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不同的剧本就有不同的音乐作品问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歌,作为一部正剧的主题曲,它所表达的勃勃胸襟和帝王之气就有别于《康熙微服私访》这种亲和力极强的民问杜撰式的连续剧所选用的浪漫逍遥的乃至民间淳朴的歌曲形式。因此演唱者必须能理解歌曲所提供的艺术文化背景和感情基础.通过精湛的演唱把作品的风格恰当地表现出来。善于运用自身的声音特点,采用准确的音色和表现手法进行歌曲的演绎.以利于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歌唱凸显影视作品的主题意境。

三、展现由心的歌唱。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影视声乐表演的形式繁多,影视化的程度、方式各不相同,但影视记录却一直追求自然、真实的天性。声乐作为艺术本身就具有抒情性、虚拟性,与之一体的表演也就具有了舞蹈性、非自然性,而这恰恰是人们所能够接受并要求的真实。舞台声乐表演是影视声乐表演的基础,影视声乐表演是舞台声乐表演的派生。电影电视可以把生活化的表演组织成精美的艺术,也可以说亲切自然的特征会幻化成受人喜爱的艺术表现。这时候“由心”的歌唱更容易使人感到自然舒服,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好感。事实上,从音乐赏析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创作、演唱还是聆听,由心而发的歌都是最具震撼力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歌唱技术和艺术等教学任务外,更要强调歌由心生的歌唱概念,使学生不至于桎梏在学习的知识框架之中,而是要从复制知识的循环里找到歌唱的新感觉,探索艺术的新出路。

影视声乐的教学特色决定了影视声乐专业的教学要时刻走在声乐教育和电影音乐需求的前沿。要以不拘一格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声乐教学的方法大胆传承与改革。例如:不同风格的学习:通俗、美声、民族等唱法的体验;不同的组合形式:二重唱、三重唱、小合唱、男女对唱、混声合唱等形式的练习;设计不同的表演舞台,创造不同情境下的演唱:小品、音乐剧、歌剧等;发展创造力,改编歌曲、创作歌曲。以传承科学的方法为教学基础,以挖掘学生个性化的音色和不同的演唱特长为核心,在教学中体现歌唱的多方面形式。教师要多方学习并采集好的经验,广纳众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在基于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使学生自身在广博知识的探索中得到歌唱的愉悦体验。这是声乐教学不滞后于电影电视的艺术需求和市场需求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世界电影资料库[OL].http://www.imdb.corn.

第8篇

关键词 有声创作;咽喉要道;传播质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74-02

新闻是广播宣传的主体。播音工作则是广播宣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努力地总结新闻播音的经验,探索新闻播音的规律,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以适应新闻改革的形势,就必然成为了全体新闻播音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1 广播新闻播音的特点和优势

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

信息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的传播)。

播音的声音通常是具备了清晰准确、圆润动听、朴实大方和富于变化这些特点。

而广播新闻播音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播音,如评论播音、通讯播音等。新闻播音的特点可以直接概括为八个字:“用事实说话,以新动人。”新闻广播中的有声语言,包括播音员的有声语言、记者采访的有声语言、采访对象的有声语言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新闻广播有声语言的优势最集中、最主要的体现者就是播音员。

首先,播音员大都是经过发声方面的训练。他们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悦耳,口齿清楚,这对于新闻的传播也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播音员大都经过播音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常有着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优势。记者写的稿件自己不一定能播好,而播音员播读稿件的时候却能播得有条有理、声情并茂,这也是记者与播音员各司其职、各扬其长,互相协作的良好结果。

2 播音员如何运用播音特点进行播音创作

“用事实说话”在新闻播音中的体现首先是真实感的获取并表达的问题。“以新动人”的“新”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新发生的值得报道的人或事,另一个是新发现的值得报道的人或事。“新”从写作角度上可概括为时间新、内容新、思想新、角度新。

新闻播音不是新闻稿件机械式的再现。新闻播音是再创造活动,是播音员从新闻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印发出来的,并涉及到新闻播音受众、新闻节目的形式和播出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创作思维活动的过程。新闻播音语言则是这一复杂活动结果的外部表现。由此,对于新闻播音的新鲜感的研究并不能把稿件当作唯一的因素,而应以稿件为主要因素之一去看待,同时,还要考虑到和新闻播音有关的其他因素,并加以分析运用。

2.1 时间新、时效性与新鲜感

时间新是时间发生和公开的时间差。时间差越小,新鲜性就越强。时效性是指采、写、编这个过程的工作效率。时效性越强,时间新这个特点就越突出,新闻事件的新鲜性就越强。而时间新这个因素对播音员的感官刺激最为明显,最容易印发播音员的新鲜感,也最容易振奋播音员的精神,极易引发播音员把现场情况迅速向听众报告的迫切情绪。

2.2 内容的趣味性、重要性与新鲜感

新闻的趣味性指新闻内容能引起广大听众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内容必须是对于人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益的,积极健康的。在一个看似平凡的新闻稿件中迅速、准确地抓住其重点,这是新闻播音的一个难点,也是引发播音员的新鲜感,提高播音质量的一个

关键。

2.3 稿件的形式与新鲜感

在新闻播音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引发播音员新鲜感的诸多因素中,稿件新颖的表现形式首先能引起播音员的创作兴奋。在其带动下,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随之而来,这就是稿件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起到的作用。

2.4 听众与新鲜感

听众是新闻播音成果的需求者、接受者,同时也是播音质量的检验者。听众对于我们新鲜感的引发、加强、巩固、再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播音员在再创作过程中,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出人意料,是新鲜感产生的又一具体体现。

新鲜感的产生固然带有突然性的成分,但却是播音员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积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播音员将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新闻播音再创造的活动上,在认真思索,艰苦探求中产

生的。

3 电视新闻播音的规范及准则

电视新闻播音区别与广播新闻播音的主要一点就是,电视新闻播音指的是播音员在电视屏幕上面对观众直接传播新闻――即所谓口播,或在电视画面背后运用声音传播因为――即所谓配音。这是新闻播音所没有的特点。

就直接传播或口播而言,还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播音员坐在播音室里出画面报告新闻;另一个是由播音员进行的现场采访报道。

电视播音员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解释。首先,“信息提供者”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或编辑被称之为“间接传播者”。其次,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发生在间接传播者和直接传播者之间;另一个是直接传播者和观众之间,如在传播过程中,播音员对语言符号、类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把握和运用不准确而损害了传播效果等。第三,作为传播对象,电视观众对节目内容绝不是被动的、单纯的接受者。最后是自然、社会之环境。

电视新闻中的语言符号就是指能够表达意思或传递信息的文字。播音员所播出的新闻稿件、解说词等都属于语言符号。类语言符号指人们讲话时的音型和功能性发声,属于音型的要素有音色、音量、语调等。属于功能性发声的要素包括习惯性的“啊、嗯”等附加语。而非语言符号主要指播音员的服装、化妆及演播室的背景布置等。

它们区别于类语言符号最主要特点就是只能依靠视觉而不是通过听觉来被感知。同时也是比较难于掌握的,如何能让非语言符号发挥到最佳作用,需要掌握几个

准则。

1)作为单纯信息的传播者,播音员的表情很重要,不能过度起伏、过分夸张,反之,也不能呆板冷漠,死气沉沉,最好的表情就是尽量使面部表情趋于平和自然为好。

2)衣着正式、考究乃提高电视新闻播音员这一“消息来源”之可信度、加强其真实感的一个必要途径。另外服饰的颜色、款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笃信宗教、拥有久远文化传统和政治上十分敏感的国度里。

3)“淡抹”强化与“浓妆”。播音员之所以要化妆,主要是由于他们总在各种冷光灯的强光下工作,不当的妆容可能会给播出带来相反的不良效果。

4)用目光和观众进行交流,从而让观众真正感觉到播音员是在同他们本人交谈,最终达到增进传播效果的目的。

无论是广播新闻的播音还是电视新闻的播音,播音都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非“只要嗓子好、认识字、照着念就行了”的简单逻辑,这种错误观点也是基于各方面对播音工作的宣传普及方面的忽视欠缺、不够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期待通过本文的认识和体会能够让读者对新闻播音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共同将新闻播音事业传播的种子撒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赵秀环.播音主持艺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

然而,本人发现有很多学生他们没能实实在在参与到力度的队伍中,他们只是在课上跟着教师重复几遍,课后得不到巩固练习,很快就遗忘了。或者他们自己会读出他们认为的发音,久而久之,点变成面,很多学生不再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而早读恰好为我们英语教学与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读”的机会。早读相当重要,它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本人将谈谈如何使早读变成有效早读。

1. 认真布置每天的早读内容

1.1 词汇的记忆

牛津英语的词汇量很多,而且词汇新,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学生要想拥有好的英语成绩,词汇的准确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单元都有词汇表,首先教师应在起始年级抓好音标教学,教会学生拼读单词的方法,学会了学生会终生受益。再者,教师可以利用磁带、光盘,在早读课播放两到三遍正确的读音,再通过教师本人或发音好的学生领读,尽量确保学生读音的正确。学生如果会读,他们就不会怕读,不怕读,那么他们的成绩就不会差。本人发现早读课声音越大的班级往往英语成绩越好。所以,教者要抓好早读课的词汇朗读与背诵。

1.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比起词汇的朗读,对课文进行朗读又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单词,而且对断句、语音、语调、整体朗读的感情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样教师可以在早读课播放磁带或动画让学生跟读,也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回家预听。对学生听、读的结果教师一定要抽查并做出及时的纠正。学生朗读到一定的程度应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对每个单元的Reading、Speak Up与Task等板块的内容进行背诵。背诵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一部分背诵速度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节选重要的段落要求背诵。

1.3 语法的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语法才能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但语法的掌握讲求的是方法。早读课可以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机会。首先,学生可以在早读课上对某一语法知识点及其例句大声地念,念的时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法都感到乏味,所以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和可行的方法。大声念完之后,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学生可以细细思考,也可以找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做。如果答案不对,自己又想不通,一定要寻求教师的帮助。

1.4 课外读物赏析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光靠课本上的一点知识是“喂不饱”他们的。这时可以要求他们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美句、美文,每星期可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外读物的摘抄,学生自己查字典并记录下来,当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就可以诵读自己的内容,吸取更多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往更高的层次发展,特别是现在的中考中阅读的比重在逐步增加,难度一年胜过一年,大量的词汇与平时积累的信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加强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2.1 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真正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内在因素。朗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教师认为教会了书本上的单词、句型及课文,学生就会读了,用不着刻意训练,课堂时间更多地应该用在其他方面;也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读书,但由于学生没有毅力坚持而成为一句空话;早读课上教师在就大声读、教师一走就停止;当一位学生遇到不会读的单词而停顿或读错时全班哄堂大笑;外地学生因为发音不准而遭到学生的嘲笑;学生朗读的声音越来越轻等等。这都是妨碍朗读的消极因素。通过实践,笔者认识到,只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敢读、想读的学习氛围才能吸引学生大声的朗读。

2.2 加强指导、培养技巧,变“我要读”为“我会读”

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许多学生读英语时喜欢拖调,也有些学生读英语时从头至尾是一个调,显得单调枯燥。这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所造成的。英语是一门语言,如中文一样,在朗读时也会有语音语调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英语的朗读就是运用轻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的思想表达出来。教朗读,宜模仿和讲练结合。从模仿入手,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再进行操练。教师平时进行朗读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朗读一定要自然。集体朗读时教师经常强调整齐,忽略准确自然的朗读,因而容易造成学生唱读的现象。唱读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就要抓紧。

其二,语音语调应尽可能标准。朗读的教学过程一般为:1)教师或录音的范读。2)讲解技巧。3)领读。4)学生朗读。

我们可以利用早读课十五至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外语教师下班级认真抓早读课,除了对学生起督促鼓励的作用外,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朗读外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早读课不像正常上课那样严格,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不拘形式,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对语音比较敏感,学习标准的语音比成人容易,因此,教师应多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培养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训练语音、语调有多种方法,比如:让学生跟读并模仿教材配套磁带、光盘中的语音语调;定期收看英语节目;搜集一些英文小诗或简短的英语小故事,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英语模仿秀、谁是最佳配音等等。

2.3 积极评价、养成习惯,变“我会读”为“我爱读”

教学大纲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除了激发兴趣、指导技巧之外,积极的评价更有助于习惯的养成。

3. 坚持对早读进行检查

早读课的效果要检查,应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如果只安排早读的任务而不检查,个别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就会产生偷懒的心理,说闲话、做小动作,甚至看别的书、睡觉。因此,教师要做好对早读效果的检查。可根据需要进行全面检查或个别抽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的优差,要难易适中,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要有一定的后期处理条例。教师在这些问题上要说一不二,否则学生会养成投机心理。

总之,按照以上做法辅导早读,本人感觉大多数学生早读都很认真,并逐步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习惯,因此早读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促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