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煤矿安全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0: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煤矿安全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煤矿安全管理

第1篇

1当前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

1.1责任意识不够浓厚

责任安全意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在当前煤矿企业的综合运行中,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采煤数量、开采技术等方面增加了更多的投入,而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引导性不够,没有形成宏观方面的责任感,也缺少细节方面的微观管理,因此,形成了责任与管理的脱节,没有深入到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实际,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有“三违”现象,在对违规操作等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制度创新与规范化管理,更没有建立责任追究与倒逼制度,因此,一些领导与管理层没有强大的责任意识,也就不能在安全管理责任手段上进行创新。一些管理层人员不能建立强大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制度的建立、检测、设备运行与管理方面,缺少长效化、制度化的规范运作,在安全知识的构建中,也没有相应的体系保障。

1.2培训措施不够全面

在煤矿综合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当期煤矿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系统化、系列化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培训举措等方面缺少针对性、创新性,更没有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煤矿企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减少培训成本与相应的开支,采取的是简单的培训方式,在安全管理中,没有形成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更不能借助新媒体进行创新性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也只是简单的安全知识,对于安全意识的构建、安全理念的形成,安全常态机制的构成等方面,没有形成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在培训方式上,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更没有在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等方面着手,对于一些典型性的安全事故等案例,不能落到每一个环节之上,因此,在安全责任的管理中,也就忽视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综合运行,造成系统培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脱节。

1.3安全技术创新还不够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技术运用对于安全管理有着很大的保障性。通过安全技术的有效控制,在综合防尘、瓦斯控制、巷道布置、支护运用、采煤工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能为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煤矿安全技术的综合运行与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运用的参与模式,在技术跟进上还缺少相应的运用模式,尤其是在数控制数以及电子信息化管理中,还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创新方式。譬如,在煤矿安全运行中涉及到的巷道建设、支护方式、放顶方式、采煤方式、防尘措施、防水措施等技术上,不能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在煤矿地质因素的考虑中,对于先进的检测、勘探等技术的运用,还不能全面的凸显出来,也就不能增强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职能。

2改进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创新思维,构建安全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理念创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首要点。只有创建全新的思维理念,才能在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安全责任等方面突破,形成综合性能的全面实现。在煤矿安全综合管理中,要形成安全创新的管理理念,形成自下而上的观念创新,每一个管理层以及职工都要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曾倩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突出煤矿采煤以及综合运行中的每一个安全细节,尤其是管理层要从煤矿安全运行的整体高度出发,及时掌握好煤矿安全运行的情况,针对员工在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偏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对不负责任、安全意识差的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处罚等教育措施,落实责任,创新煤矿安全文化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执行,并落实到煤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2.2宣传引导,构建安全文化氛围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结合新时期多种经营理念,并考虑煤矿井下的实际操作经验,细化每一个管理环节,在加强班组建设的过程中,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个生产过程之中,通过电视、网络、橱窗等方式,通过开展各种演讲比赛、科技比武等文化安全活动,潜移默化的将安全知识融入到活动之中,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形态。做好矿安全大检查、专业检查和日常检查的重点检查项目,发现问题严格按“六定”原则进行处理;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设备设施的使用和完好程度,未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按“三违”严肃处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培训档案,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所在岗位的职业危害防护知识以及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规程、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等内容,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四学时,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学时。

2.3细化管理,构建隐患排查机制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管理中,要形成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机制,建立责任细化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安生生产的综合排查过程中,对于煤矿采掘过程中综合设备的整体功能运用,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在出现异常现象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在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在设备细化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采掘责任区,建立安全责任管理至,没一个班组对自己的区域以及工作人员实行包干处理,构建层层分解的安全管理渠道,对于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的整改,这样,可以形成高效、优质、安全的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更加踏实的投入到安全管理之中,更好的促进整体安全性能的实现。

2.4创新技术,构建井下管理机制

要注重煤矿井下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掘进工作面、掘进硐室及钻场,放炮时必须采取湿式打眼、水炮泥、坚持放炮前后对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冲洗煤壁巷帮和洒水降尘、爆破喷雾、装煤(岩)洒水、净化风流等综合措施。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工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综采工作面应设置移架自动同步喷雾,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综掘工作面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保证外喷雾装置和除尘风机的正常使用。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全面;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6)08-0052-03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结构性调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传统煤炭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走安全高效清洁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细化管理,健全制度,系统规范实效健康保障

煤炭开采,环境恶劣,系统复杂,有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瓦斯等诸多危险源,其安全管理应是一项贯穿生产始终的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的长周期、多因素综合性工作,必须按健全的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及生产作业。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合煤矿自身特点的刚性管理制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刚性约束机制,用系统规范的制度管物的不安全状态,管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确保各项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其次,管理制度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法规,是其进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就不会有强的执行力,不能将责权利有机统一,不能有效发挥人、财、物等资源的积极性,起不到提高效率、规范流程、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第三,要加强制度的考核兑现与修订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要加强制度的监督、考核、兑现,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制度不仅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立足长效,也要不断创新,及时废止、修订、完善,使其永远充满活力源泉。

2攻坚克难,科技兴矿,安全高效清洁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就会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有效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达到事半功倍、长周期安全和谐发展的目的。首先,要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创新体系。以矿长为主的人才使用、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以总工程师为主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创新、科技攻关体系,以全员参与的现场实施改进推广应用体系,能将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消除矿井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灾害,能极大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用科技手段监测设备工况、生产状态、岗位人员的相关情况,会为正确分析,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通过“压担子、打板子”,“架梯子、抬轿子”等杠杆作用,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就能有效激活各项资产,使矿井始终充满活力与激情,安全高效和谐发展。第三,要积极打造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矿山。信息化是现代化矿井的实质,也是重要战略资源,及时拥有全面、完整、准确的信息,就能提高生产能力,保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数字化是信息最高、最先进的表达形式,以数字形式传输和交流各种信息,可使其得到更充分应用。自动化则是现代化矿山的重要基础和目的,对各种生产设备的工况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和自动控制,不仅能减少作业人数,还能提高效率,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人才强企,核心竞争,培养激励引进塑造转化

企以才立,业以才兴。只有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才能为矿井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战略保障,才能构建一支安全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全新矿井。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三种人才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才能使人才的知识、智力、活力竞相迸发,实现人才的最大效用;才能把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视为最重要的投资,把追求人才投资增殖视为最可观的效益;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其次,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实施三大人才培育工程。一要实施良才培育工程。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煤矿企业应不断加大投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激励、激发职工成才、求知欲望,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保障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二要实施贤才引进工程。要借脑,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广招精选,要由“有形引进”向“无形引进”转变,使企业能厚积薄发,长远发展;三要实施英才塑造工程。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型高技能人才,靠智慧抓管理、靠技术增产量、靠文化保安全,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发展。第三,要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构建人才工作三大机制;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导向,变“相马”为“赛马”,竞争上岗,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二要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等为要素,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科学全面评价人才;三要构建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分配方式,用合理、多样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励人才、吸引人才,不断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依靠人才构建安全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矿山。

4精细入微,深化管理,科学严谨公平依法有效

21世纪的今天,是管理科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时代,管理学越来越被人们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企业外部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管理问题。首先,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最为重要,只有认真做好安全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一要做好思想预防工作。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二要做好隐患排查工作。事前采取积极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能防止事故发生;三要做好技术预防工作。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加大培训力度,加大管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革新力度,能减少事故的积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其次,要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保证复杂系统安全运行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细化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控制,细化对每一个人员行为的控制,才能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缝隙”,才能使设备按照既定的工况运行,才能使各员工按各自标准操作,减少盲目性、随意性,降低出现差错的概率。当然,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全矿一盘棋,统筹兼顾,闭环管理,保证矿井各个系统安全高效运作。第三,要依法治矿。依法治矿是治矿之道、强矿之基、兴矿之本、健矿之策,是矿井发展的动力和长青之根,是现代矿井的运行架构和必然选择。为此,一要依法建章立制,有法可依。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矿井经营理念和生产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平公正规章制度,必然界面清晰、职责明确、奖惩具体,能“靠制度管理、以规则办事、按流程执行、凭标准奖惩”;能形成决策科学、管理高效、执行有力、运转协调的工作秩序;能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最佳状态;二要把握关键,严格管理,公平公正。领导者要有党性原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严字当头,敢于负责,勇于保护企业与员工的整体利益,擅于用好规章制度这把“达摩克利斯宝剑”,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运作;三要找准切入点,刚柔相济,以“公”为先。制定规章制度要坚持“思圆行方”的原则,制度的执行,不仅要“管”,也要“理”,要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和谐统一;达到“1+1>2”的效果;达到众人一心,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谋事必成的艺术和智慧;四要注意厘清公和私的界限。当“法”和“理”产生矛盾时,要分清“大道理”和“小道理”,要“靠人去落实制度,靠制度来管人”安全高效和谐法治发展。

5凝心聚力,文化引领,举旗铸魂塑形导行强企

安全文化是企业逐步塑造形成的被员工自觉接受、自觉遵守的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和外在的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等的总和。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会使企业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会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平衡发展,对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和增强综合实力大有裨益。首先,要构建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煤矿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实际、岗位状况以及特有的文化传统,提炼出富有特色、内涵深刻、易于记忆、便于理解,为职工认同的安全文化理念并形成体系,要通过电视、刊物、网络等多种传媒等多种方法,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灌输并根植于员工心中,要将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文化理念外化于形,固化于心,寓于各项工作之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其次,要构建安全文化制度体系,把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法规是矿井安全生产的运作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理念文化的物化体现。一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制定岗位安全职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责任化,建立和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各司其职、合力监管的安全监管体系,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安全预防体系,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和健康的管理体系;二要抓好安全卫生等法规的贯彻、执行;三要根据法规的要求,结合矿井实际,制定好各类安全制度;四是要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行业标准化要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五要抓好制度的执行,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第三,要构建安全文化行为体系,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文化是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引下,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安全行为体系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矿井决策层要制定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约束机制;管理层要按照决策层制定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进行管理和监督,形成了管理层的安全文化;操作层要自觉遵章守纪,自律安全的行为和规范,形成班组员工的安全文化。通过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行为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安全人人有责”的思想,不断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增强对隐患的判断技能和分析能力。第四,构建安全文化物质体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物质文化是指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器物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好环境氛围,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矿井一方面要加大安全投入,坚持科技兴安,破解安全技术难题,加强现场管理,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建立科学的预警和救援体系,努力追求人、机、环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另一方面要依托矿井文化建设系统,建立安全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6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应用系统方法才能健全安全管理系统。在实际安全管理中,要推行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方法,实行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重视安全的管理机制,要建设一个安全高效和谐法制,富有朝气和竞争力的煤矿。

参考文献:

[1]李锦生,等.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第二版)[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李代广.高层领导管理方略(第一版)[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第3篇

煤矿的安全管理理念是有效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煤矿原来的安全管理理念已经与当前煤矿生产之间有了很大的差距,煤炭企业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就需要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使其能真正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1坚持“敌情管理”的理念

“敌情”指的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与安全有关的因素,例如,瓦斯、火、漏电等客观因素,粗心、懒散、轻视安全等主管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不重视往往就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敌情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仅要重视生产,还要重视安全管理,在发现“敌情”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敌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应该先撤离到安全的地方,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保存实力,为下一步的行动服务。坚持“敌情”关键就是从思想上要重视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善于总结经验,避免“轻敌”思想的产生。

1.2坚持“素质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相关人员的素质,不仅仅包括的是生产人员的素质,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坚持“素质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中要重视全体人员素质的提高,煤矿企业要针对具体的生产运行情况确定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培训方法,坚持以高素质避免安全事故的管理理念,将素质培训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坚持岗前培训—单位培训—现场观测培训—个人违规教育培训等一系类的培训程序,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安全生产的知识,能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知识更好的解决安全问题。

1.3坚持“程序管理”理念

煤矿生产是由很多工序组成,而安全管理就是要对这些程序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在安全管理中要坚持“程序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应该与煤矿生产保持一致,一步一步进行,不能错乱。在管理中要重点培养各工作岗位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对各岗位的操作程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重点要培养煤矿职工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各种不安全操作行为的发生。“程序管理”可以按照不同的人员分工进行,例如:对于普通职工要懂得如何进行生产才是最安全的,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能善于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对于各工作班组长,重点是应该注意在确保没有安全隐患的条件下,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对人和制度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力。

1.4坚持“责任管理”理念

“责任管理”理念指的是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要明确不同级别的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将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进行落实,明确每个人自身的责任,从而在煤矿企业中形成完整的安全责任体系。企业职工是岗位第一安全责任人,班组长是当班第一责任人,企业行政领导是煤矿企业的第一安全责任人,这样明确了不同人员的责任能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时候能找到责任人追究责任。在“责任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煤矿企业应该形成一个上下级互相牵连的“责任网”,形成全面性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

1.5坚持“激励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坚持“激励管理”理念就是要通过各种鞭策和激励来实现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在“激励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首先应该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用绩效考核的办法起到激励作用。其次,采用合理的鼓励措施,煤矿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领导、职工等进行安全鼓励。再次,设置安全奖金,煤矿企业应该将安全奖金提前放置,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发放奖励。最后,做好岗位评优工作,煤矿应该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制定优秀评选机制,评选出最优的生产小组和最差的生产小组,以此实现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2结论

第4篇

1煤矿企业概况

同煤集团某煤矿企业始建于1949年,在业内有较好的声誉,获得多项荣誉奖项。该矿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在2013年,该矿加强煤炭安全管理力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煤矿安全管理[1]。

2人员管理要素分析

煤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非常大,该矿进行煤矿安全管理、非常重视人员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该矿在每个星期三都会开展安全学习活动。在安全学习会议的开始阶段,由矿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知识进行重点讲述,并将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引用,对煤矿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潜在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管理人员遵循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认真地进行煤矿工作[2]。该矿为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开展矿工家属体验日,组织矿工家属到煤矿开采地,对矿工家属讲解矿工的具体工作,让家属了解矿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利用感情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使矿工的意识由原先的“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

(2)对员工进行培训。该矿对员工进行培训,坚持“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原则,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案例的分析、对相关问题解决措施的讲解、工作经验的传授,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工作类型的工作人员采取相适应的培训方式,进行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有效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在多项比赛中赢得荣誉。该矿实行“三违”人员复岗流程培训教育,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成10大类248条,对每个月最严重的违章行为进行整治,对员工实行“三违记分卡”制度,每个员工每年有12分的安全积分,出现三违行为,进行相应的扣分处罚,一旦员工的安全积分全部扣完,就需要安排该员工到培训学校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后,才能恢复岗位[3]。

(3)成立检查小组,对员工进行监督管理。该矿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矿区分为六条线路,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的成员由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由矿井领导带队,每两天对矿井进行全面的检查,控制矿井安全隐患。该煤矿企业组织一周安全主题隐患排查,在一周的每一天对矿井进行不同的检查,周一对机电隐患进行排查,周二排查“一通三防”安全隐患,周三全面检查矿井安全,周四排查采、掘、运安全隐患,周五排查地测防治水的安全隐患,周六由矿区的组长进行自检,周日由矿区的书记进行自检。

3设备管理要素分析

3.1管理采掘工作面设施

该矿在进行采掘工作的时候,一般采用柔性网转载机全封闭装置,将脚踏板和防护网安装在泵站的列车处,并安装了语音提示系统和预警装置。该矿采用双基建设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对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严格执行,进行编码、定置、标识、信息、项目、流程、看板、模式、准入的九项管理,将设备管理与技术管理结合起来,如在进行巷道过切眼和断层的时候,工作人员利用公式法、类比法对巷道的断面大小、护网技术参数等进行核算,使材料得到合理利用,使“一梁三锚”转变为W型250钢带支护[4]。

3.2管理辅助运输设施

该矿的作业点非常多,覆盖面广,有17个运料作业点和3个运人作业点,运料和运人的战线长度有17529m,运输车辆每天有130辆。为提高运输安全,该矿对运输战线进行整治,如对西部1136大巷轨道变形进行整治,对道木和道岔损坏的3000m进行整治,使西部辅助运输系统更加完善,并在303盘区增加设置3组阻车器和挡车栏,更换4组道岔,将视频通信系统安装在盘区大巷和综采面顺槽,保证辅助运输的安全。

3.3管理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对煤矿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该矿将通风设施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对密闭设施的设计、建档、施工、验收各个流程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施工出现刨槽不够深,墙体出现空洞等问题。为提高通风设施的运行,安装自动洒水装置、风水联动装置等来进行防尘,并定期冲洗巷道,控制煤体注水、除尘风机的使用。

3.4管理机电设施

该矿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主要通过对项目管理进行定期检查,遵循“常规检修、订单检修和主体检修”的原则,做到每天、每周、每月进行检查,矿井各级领导带队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对矿井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及时淘汰和更新设备,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将各种新设备、新工艺应用进来,如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设备,合理的控制机电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矿井的安全。

4制度管理要素分析

4.1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管理

该矿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分类整理,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编制了十一本管理手册,即《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采煤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掘进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辅助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职业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调度信息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以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使程序化管理制度更加标准。

4.2制定风险预控体系

该矿以的安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相关法规制度,制定风险防控体系,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改进,预防煤矿安全事故。

5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煤矿 安全

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认识

煤矿安全管理构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工业机器环境等。人的因素包括人员构成、人员素质的达标状况、人的工作环境等。而从系统角度看:煤矿安全管理是由人、机器(含技术)、环境组成的并伴随着煤矿的动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系统的构成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机器的因素、环境因素等。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人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维持者、控制者和完善者,所以人的素质及安全管理观念是这一系统的核心。

煤矿安全管理在具体运作中还包括以下内容:

(1)在人员方面,管理者和员工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第一要义;每个员工必须深刻理解“全面安全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应该明白安全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关系;有百分之百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2)在制度方面,应建立起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应付的预警机制、应急预案等;建立明确的安全基准和安全测评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奖惩机制;有分工明确细化的安检部门和具体责任制的安全小组。

要实现煤矿安全管理,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1)建立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的一个战略问题,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点。

(2)提高员工的素质。

煤矿生产现代化、管理系统化、信息化对煤矿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和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现今煤矿职工,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没有专业技术,缺乏认识到位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这其实也就是煤矿安全问题上人的方面的隐患所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3)要把“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所以应把“人本管理”思想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把安全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在煤矿生产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的文化氛围。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

1、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合理的开采方法

金属煤矿是比较复杂的地质赋存条件,有很多的开采方法。开采煤矿一定要有适合的方法,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是开采方法的不当。根据不完全统计,冒顶事故是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的第一位。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由于设计方面有很多缺陷、施工工艺存在着不合理性等,致使冒顶事故时常发生。对煤矿进行开采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不同特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开采,严格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开采煤矿的顺序必须坚持采取由由顶到底、由远至近、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一定要避免只顾着开采富矿而对顶板平衡造成了破坏,不要造成作业分散,应该本着贫富兼顾,集中作业的原则。完成作业的时候尽可能在地压比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一定要避开地压显现的活动期,从而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使作业周期,采用快采、快出、快掘等方法。

3、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预防

(1)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

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2)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

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 地质 环境 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第6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生产目标;八关

为了满足社会各行业的实际需求,煤矿企业加大了日均产煤量,实际的生产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在此形势影响下,煤矿安全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及时地消除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快现代化煤矿的建设步伐,增强煤矿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文中从不同方面阐述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客观地体现了采取这些措施对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性。做好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明确发展目标,凝心聚力

在合理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煤矿企业需要坚持科学办矿的相关原则,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确保每一阶段的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地开展。当煤矿企业长期的安全工作目标与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明确后,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概况,将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单位按照一定的方式凝聚在一起,增强煤矿生产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实际作业效果,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可靠地保障。当这些单位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与自身的安全责任、监管任务时,可以逐渐地加强相关管理部门对整个生产现场的把控,确保工程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同时,在煤矿生产活动开展中,建设单位需要充分地发挥指导、服务的相关作用,为后期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地保障,创造出安全的作业环境,确保施工单位实际工作效率可以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煤矿的施工单位在实际的作业开展应该优化自身的组织方案,提高施工计划执行的工作效率,营造出“组织严密、自主保安”的良好施工范围。监理单位应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监督作用,推动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这些单位以凝心聚力的方式高效地工作时,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将会逐渐地提高。

2理念引领,方法创新坚持安全

第一,依靠先进的理念,可靠的创新方法,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地保障。严格遵守国家和政府相关规范条例的具体要求,逐渐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促使煤矿生产现场秩序能够得到有效地维持,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落实。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引导下,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将会得到快速地解决。同时,利用可靠的创新方法,可以完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煤矿安全体系化,完善煤矿安全的管理机制。

3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带压履职

面对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煤矿企业的所有管理者应该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实现企业长期安全生产的发展目标。明确岗位职责范围,不仅需要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也需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不同的职能部门,利用分级管理、层层推进的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设置相关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确保他们能够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中风险发生的几率。

4深入生产现场,做好基础性预防工作

煤矿生产现场相关工作的开展,将对生产计划的实施、生产现场的安全性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的管理者应该深入到煤矿生产现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计划,处理好生产现场存在的细节问题,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实现“保安全、促生产、高效益”的发展目标。

5合理使用科学技术,把好质量关

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构建出符合煤矿实际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结构进行必要地优化,有利于提高煤矿矿井水害防治的工作效率。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共同作业下,煤矿生产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专业设备的优势,弄清生产区域矿井水文地址条件,可以增强水害防治效果。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进入煤矿生产现场的各种设备进行必要地检查,保证这些专业设备的质量可靠性,确保这些设备在治水工作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优势。除此之外,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瓦斯防治工作质量,将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完善通风系统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增强煤矿安全的管理水平。

6做好应急演练工作,增强安全避险效果

在“预案科学、避灾合理、设施可靠、防护完备”的原则要求下,需要从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等方面进行重点地考虑,制定出可靠的防灾计划,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加强应急演练工作质量,增强矿井突发事件紧急处理的综合能力。同时,需要在相关的理念引导与技术支持下提高调度指挥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强生产现场事故发生后的安全避险效果。生产现场协调、执行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有效处理,降低了矿机内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7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培训质量

为了使煤矿的生产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顺利地实现,企业可以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发展模式中,需要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意识,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出生产现场的监控系统,为生产计划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管理者创新意识的同时完善创新体制,可以增强煤矿生产现场的预警能力,加快企业产业升级的步伐。同时,利用创新培训载体的作用,提高培训层次,加强培训质量,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的专业技能,将会为煤矿安全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地保障。

8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实现自主保安的基本要求

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规范管理人员行为,有利于实现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促使煤矿的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地开展。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结合煤矿的实际发展要求规范具体的工作行为,及时地处理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实际工作中的自我约束。同时,利用多元化培训方式严格地要求煤矿管理人员,实现自主保安的基本要求。

9结束语

严格把好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八关”,可以提高生产现场的作业效率,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为现代化煤矿实现更多的战略目标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煤矿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生产现场的管理行为,确保各种安全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生产计划的实际要求。深入作业现场,加强现场监督,可以及时地消除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煤矿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效果,有利于加快煤矿企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田涛.我国煤矿安全投入机制研究及效率评价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05).

[2]陈乐.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03).

[3]胡晓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化工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D].宁夏大学,2014(06).

[4]耿宏兵.某企业大型煤化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与策略应用分析[D].宁夏大学,2014(05).

第7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煤炭行业没有安全就无从谈生产,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义。因此如何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安全、减少事故的基础上,又能抓好生产一直是煤矿行业研究的根本性课题。在安全与生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平衡点是煤矿行业发展的切中肯綮工作重点所在。分析煤矿不安全因素,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煤矿人机环境系统的一种突发性失衡。在人机环境中,人是主导。人有适应环境甚至是改变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具备改造人自身的觉醒与能力。因此煤矿生产安全从本质意义上说取决于人。而人作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动在于人的管理。安全管理是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办法。因此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根本意义上重要课题。

1 煤矿安全管理的意义

煤矿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种,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科学管理。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一个由人维持,利

用煤矿资源有效地以实现煤矿安全为目标的动态的系统过程。煤炭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总的来说,煤矿安全管理构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工业机器环境等。人的因素包括人员构成、人员素质的达标状况、人的工作环境等。而从系统角度看:煤矿安全管理是由人、机器(含技术)、环境组成的并伴随着煤矿的动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系统的构成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机器的因素、环境因素等。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人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维持者、控制者和完善者,所以人的素质及安全管理观念是这一系统的核心。

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在这个系统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在这中间,对人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

煤矿安全管理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一套方法、手段和技巧。其要点表现在四方个面:1)以安全生产为核心,强调全员参与性;2)注重培养与发挥团队精神,将百分之百安全保证贯彻每个环节;3)主张事前主动,防患于未然;4)坚持持续改进,将安全管理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管理当中。

煤矿安全管理在具体运作中还包括以下内容:

1)在人员方面,管理者和员工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第一要义:每个员工必须深刻理解“全面安全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应该明白安全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关系:有百分之百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2)在制度方面,应建立起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应付的预警机制、应急预案等;建立明确的安全基准和安全测评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奖惩机制;有分工明确细化的安检部门和具体责任制的安全小组。

要实现煤矿安全管理,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1) 建立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的一个战略问题,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点。

2)提高员工的素质。煤矿生产现代化、管理系统化、信息化对煤矿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和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现今煤矿职工,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没有专业技术,缺乏认识到位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这其实也就是煤矿安全问题上人的方面的隐患所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3)要把“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所以应把“人本管理”思想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把安全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在煤矿生产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的文化氛围。

2 煤矿安全管理的外延___两大要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不安全的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造成煤矿人机环境系统的一种突发性失衡,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从煤矿环境的自然要索定义,包括煤矿工业的自然地理状况 工业场地的环境状况等。它包括突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固有的环境、工作面的隐患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从煤矿生产的主体___人的角度定义的在生产中出现的危害安全的行为总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仅指在工作中出现的误差、违章等不安全行为,它还包括人员的素质达标、业务的熟练程度、安全观念意识的到位程度等等。两大要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不安全自然因素是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水灾、风暴等突发性的具有很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如唐山地震中开滦煤矿矿井坍塌事故、华源矿业的水灾淹井事故 由.丁这些自然界的自然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人,往往给煤矿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煤矿管理不安全自然因素还包括煤矿生产环境中的隐患。其中以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矿井五大灾害为主要内容。由于这些隐患具备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人们不容易预防和察觉,因此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直接性的巨大威胁。

其次,人的要素主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仪指在工作中出现的误差、违章等不安全行为,它还包括人员的素质达标、业务的熟练程度、安全观念意识的到位程度等等。

XX矿一直保持着青春与活力,不断创造佳绩,人的因素是主要的。是自强不息的XX矿人战胜自然,战神自己,实现了持续的安全生产的结果。然而XX矿在人在要素上同样面临这煤矿行业的共同问题:工人结果比较复杂,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协议工等;其次在管理专业技术上人才比较缺乏。造成职工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上相对困难等。这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3 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义。没有安全就无从谈生产。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还是在管理。系统、严谨的管理出安全。煤矿安全生产,要靠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完成实现。

第8篇

战略导向下的安全管理内涵及要素

1战略要素

煤炭开发与利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开采,战略目标应体现以下几个要点:一是煤炭开发利用要创新发展模式,重点强调质量效益;二是有效延伸下游产业链,提升煤炭价值空间,推进煤炭深加工转化,提高经济附加值;三是加大煤炭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实现“安全、高效、清洁”的数字矿山;四是实现全面性的保障职业安全,除了伤亡事故的控制,还要重视职业健康保障;五是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节能减排,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生态平衡机制。

2制度要素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体现为煤矿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煤矿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以煤矿名义起草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4]。制度建设要权责明晰,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时根据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煤炭安全管理制度,除了年万吨生产量伤亡率底线、工人的安全知识水平的达标程度等,更关键的是要求企业自身根据本企业的战略制定详细安全制度,包括生产设备更新、事故预警、预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矿工安全生产培训方案及对与社会目标有关的企业管理水准的评价等。

3人的要素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应体现以人为中心,这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二是人的深层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观念和态度。第一层次可以通过日常安全教育手段而获得保证和提高。第二层次要传播安全理念,培养员工安全价值观,树立团体安全意识,形成持久的安全约束,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4外部环境要素

外部环境因素体现在作业环境、资金投入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其中作业环境对煤矿安全管理更为重要。一是瓦斯条件,我国矿井有一半以上是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二是顶板条件;三是水害;四是煤尘爆炸;五是煤层自燃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煤矿井下工人窒息死亡,而且可能引发瓦斯或煤尘爆炸[5]。

5内部资源要素

有效使用设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确保设备安全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煤矿内部资源主要体现为设备情况,一是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越低,人员越密集,不确定的因素相对增大,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就越大,通过使用各种先进机械,通过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安全监测设备,这是煤矿安全系统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监测、管理手段,实现事故发生率低、职业病发病率低、职业安全健康有保障的安全管理。监管人员也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安全情况进行跟踪、处理和更正。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第9篇

近年来,放顶煤采煤方法在煤矿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全国煤炭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煤矿对放顶煤开采在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等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重视不够,未严格执行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一些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在“一通三防”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甚至发生了重特大事故。为切实加强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1.放顶煤开采工艺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放顶煤采煤方法开采强度大,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采空空间高度大,瓦斯易于积聚;顶板冒落时大量瓦斯从采空区涌入工作面,易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放顶煤开采采空空间易形成风流渗入,采空区容易造成煤炭自燃;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煤尘。放顶煤开采易使工作面瓦斯、自然发火、煤尘等灾害加剧的特殊状况,要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有效控制,强化对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

2.加强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各地煤矿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相继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忽视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特殊要求,措施缺乏针对性,在通风和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等方面存在漏洞造成的。当前,有相当数量的煤矿采用放顶煤采煤方法,加强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各地区、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紧迫性,正确处理放顶煤开采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高度重视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对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要立即开展一次全面的检查,并逐面完善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立即进行整改,确保安全。

二、采用放顶煤开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3.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煤层平均厚度小于4米的;采放比大于1︰3的;采区或工作面回采率达不到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的;煤层有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坚硬顶板、坚硬顶煤不易冒落,且采取措施后冒放性仍然较差,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不大于采放煤高度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放后有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导通的。

4.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要达到标准。应抽采瓦斯的矿井采用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经瓦斯预抽后,煤层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采率、煤的可解吸瓦斯量、工作面通风达到规定的最大风速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等指标必须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要求,否则不得采用放顶煤开采。

三、强化放顶煤开采的技术和现场管理

5.加强技术管理。有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煤矿企业要充实技术管理力量,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放顶煤开采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强化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详细收集瓦斯、煤尘、煤层自然发火、顶板和顶煤冒放性等技术资料,编制开采设计,制定放顶煤开采的“一通三防”、防治水、预裂爆破和工作面初采、收尾等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加强动态检查,研究本企业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6.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责任。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区队管理人员要跟班作业,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三违”现象,严禁瓦斯超限和煤尘超标作业,禁止违章打眼、违章放炮行为。矿级干部要把放顶煤开采工作面作为带班、跟班的重点场所,经常深入放顶煤工作面进行检查。在工作面初采和收尾时,必须有矿级干部和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指挥,确保各项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7.加强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煤矿企业加强对顶板压力的观测,制定预防架前冒落的措施,周期来压期间加强对煤壁的辅助支护,防止煤壁片帮冒落;初采、收尾要制定专门的支护措施。支护材料选型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的有关规定,放顶煤开采工作面严禁采用木支柱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方式;倾角大于30°的工作面或冲击地压煤层,严禁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开采。

8.必须按规定处理顶板和顶煤。煤矿企业必须对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制定防止采空区悬顶的措施。采用预裂爆破对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进行弱化处理时,必须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在工作面上、下隅角爆破落煤和在工作面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顶煤、顶板及卡在放煤口的大块煤炭和矸石。

四、严格放顶煤开采的通风和瓦斯管理

9.加强通风管理。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放顶煤开采的有关规定设计采区通风系统,合理选择通风方式,确保工作面有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必须根据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的要求,对工作面通风进行技术论证,合理选择工作面风量,减少采空区漏风,并保证风流稳定可靠。要加强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特别是上、下安全出口超前支护段的巷道维修工作,确保有效的通风断面。工作面收尾撤出支架期间,要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保持工作面全风压通风。

10.严格落实瓦斯防治措施。工作面必须制定瓦斯综合防治措施,应抽采瓦斯的要建立完善、可靠的瓦斯抽采系统。强化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管理,要采取埋管、插管抽放和设置引风幛等措施抽排瓦斯。严格采空区瓦斯管理,加强采空区瓦斯抽放,对坚硬顶板要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大面积垮落造成采空区瓦斯突然涌出。做好顶板周期来压和地质变化对瓦斯影响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1.加强专用排瓦斯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工作面采用专用排瓦斯巷时,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走向长度且不得留有盲巷,风流控制必须可靠。工作面开采前,煤矿企业要对专用排瓦斯巷进行专项检查,出现积水、冒顶时及时处理。要加强对专用排瓦斯巷及其与回风巷之间联络巷的维护,保证专用排瓦斯巷和联络巷的合理配风及通风系统的畅通。开采易自燃、自燃煤层的,不得布置专用排瓦斯巷。

12.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煤矿企业对专用排瓦斯巷必须按规定安设甲烷传感器,在工作面上隅角安设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并加强重点部位瓦斯日常监测。要按规定调校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确保数据准确,报警、断电可靠。同时,要在工作面设专职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工作面上隅角、专用排瓦斯巷和联络巷的瓦斯检查,防止瓦斯超限。

五、狠抓防尘、防火和防治水措施的落实

13.加强防尘管理。工作面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防尘供水管路上的三通阀门设置和水压、水量必须符合有关要求。炮采放顶煤工作面要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煤口安装喷雾装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煤机实行内外喷雾,液压支架和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对工作面和其它地点积尘要及时清洗,工作面每班至少清洗一次。煤层能够注水的,要采取超前静压注水或煤壁高压注水等注水防尘措施,防止放顶煤时煤尘飞扬。

14.采取综合防火措施。开采易自燃、自燃煤层的工作面,煤矿企业必须编制防灭火专门设计和专项防火措施。要根据煤层自然发火期合理确定工作面月推进度,因地质构造等原因月推进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要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工作面必须建立防灭火系统和火灾监测系统,在开采过程中及时对采空区进行预防性灌浆或注惰性气体等预防性措施,防止自然发火。要合理选择停采位置,避开漏风区,工作面收尾时,要及时回撤支架,并构筑永久防火墙。

15.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煤矿企业要对采用放顶煤开采的煤层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开采前必须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和相邻采空区积水的分布情况,并摸清周边小煤矿的开采情况,分析周边小煤矿开采对放顶煤工作面的影响,根据采区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水措施,在开采过程中要加强水害检查和观测,及时探放水,严防发生透水事故。

六、加强对放顶煤开采的监管监察

16.放顶煤工作面必须经过审批和验收才能生产。采用放顶煤开采的煤矿,要针对煤层条件逐面编制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放顶煤开采期间的通风和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报经批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工作面月产量10万吨以下的,国有重点煤矿由集团公司审批和验收;其他煤矿按照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和验收。工作面月产量10万吨及以上的,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和验收,其中中央企业由煤矿所在地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和验收。已按上述规定报批和验收的,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生产;未按上述规定报批和验收的,要重新报批和验收,*年10月底前未报批和验收的一律不准生产。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煤矿集团公司要严格把关,防止审批和验收走过场。

17.加强对采用放顶煤开采煤矿的安全监管。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采用放顶煤开采煤矿的监管和指导。要加强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应抽采瓦斯的矿井,把矿井瓦斯先抽后采能力和抽采达标煤量作为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重要内容和约束指标,矿井生产能力超过瓦斯抽采能力的,按瓦斯抽采能力核定生产能力,并督促煤矿企业核减煤炭产量,降低生产强度。要组织推广放顶煤开采的先进适用技术,总结交流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经验,推动煤矿企业加强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要加强放顶煤开采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18.严格采用放顶煤开采煤矿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采用放顶煤开采煤矿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采用放顶煤开采的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各项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对违反规定采用放顶煤开采的,要责令其改变采煤方法;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尘供水系统和防灭火系统的,以及未按期投入使用的,一律不得通过审查和验收。

19.制定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在*年10月底以前制定放顶煤工作面通风和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等具体标准和要求,明确放顶煤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年11月1日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按新标准进行审批。市(地)、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企业要根据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已经制定的,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2009年1月1日起,未按规定制定放顶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具体标准和要求的地区和煤矿企业,一律不得采用放顶煤开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