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16:07: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论

第1篇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内容繁多,教学时间紧凑经济学和管理类本科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便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目前各高校常用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有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萨缪尔森等著的《微观经济学》和高鸿业著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这三本教材分别有22章、19章和10章,每本教材的内容均十分繁多,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分析、外部性,有的还涵盖了简单的博弈论、一般均衡分析等。而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需要参加近一个月的军训,第一学期的学时被大大压缩,一般高校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学时只有36个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向学生教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给老师还是给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数理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采用了大量的数理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图形和数理模型。经济数学、统计学等数学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微观经济学中也大量使用了这些方法,即使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也包括了边际分析、最优化方法等。这对于刚进入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他们同步学习的高等数学中还未学习到极限、微积分等相关内容,很多知识无法用高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解释,对教师授课造成了一些困难。

 

.学生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大部分管理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只会学习初级微观经济收稿日期:2012—04一学,但是如果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需要掌握的则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观经济学虽然与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章节是类似的,但是各章节内容的深度和分析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对这类学生只教授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给这些专业的学生深造、继续研究生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

 

二、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针对以上微观经济学课程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科生微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大部分学校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开设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公共课,即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学习初级微观经济学。由于经济类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因此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对管理类的学生就会有学习与考察脱节的问题。因此,对于管理类学生而言,应该在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将内容拓展到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初级内容和中级内容的衔接。

 

虽然中级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比较数理化、讲授内容也比较深入,但是可以以初级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本质内容、内在核心解释给学生,便于他们今后自学和考试。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概念也较零散,几大块理论之间的联系性也不算特别强。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方法讲授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用案例分析方法讲授市场的结构,分析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的特征,用参与式教学讲授初级博弈论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课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各种原理用来分析国内和国际经济热点现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各种经济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学时安排有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助教为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的学习和消化。

 

.尽量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微观经济学的大多数经典教材均是国外经济学家撰写,很多学校也采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利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知道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原始表述,这种表述比翻译后的表述更加准确,也便于学生以后阅读国外文献,同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二十多章的经济学内容,利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很有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除了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还可以采用随堂测试、学生分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方法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2篇

关键词:供求均衡决定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38-04

一、引言

自从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供求均衡价值理论后, 这种理论很快就使当时新兴的奥国学派边际效用价值论失去了光芒,并且基本上主宰了西方经济学达40年之久。 马歇尔发明的由两个刀片的剪刀演绎而成的供求均衡决定理论被磨练成了一种万用工具, 在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 其他经济学家对供求原理也是推崇有加, 至少近两百年就有人明确称其为政治经济学中首要的、 最伟大和最普遍的原理。 [1] 344 目前,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这一核心地位至少在初级教科书中继续保持, 以至于后来有经济学家戏称,一只鹦鹉只要学会了“供给”与“需求”两个词也就成为了经济学家。

然而经济学家的这种视角已经发生改变。 在时髦的西方经济学文献中, 供求均衡决定论已经基本上让位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回归并升级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范式。 这种转变从对经济学的定义中也可以看出来。经济学定义从“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到“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之科学”的转变,突出了经济学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视, 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 随着纳什关于非合作博弈的两篇经典论文的发表, 博弈论这种适合于研究经济主体行为的方法随之被引进经济学, 经济主体相互博弈达到均衡的思想充满了整个经济学界 ,甚至有人号称要用博弈论来改写整个微观经济学。 [2]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微观经济学这种分析视角的转变, 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的原因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以引起国内学界对后一种分析方法的重视。

二、供求均衡决定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所谓“供求均衡决定论”,包括“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两个部分。莱昂・瓦尔拉斯在1874年4月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被公认奠定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基石;而马歇尔则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利用特定时期的特定商品为研究对象, 巧妙地提出了局部均衡理论,取代了难以实际应用的一般均衡理论。但是无论是一般均衡理论还是局部均衡理论, 其核心均是研究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 [3]

归纳起来, 供求均衡决定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供求法则来概括,即:供给价格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的走向不言而喻地表现为右斜上扬形状; 而需求量则与其价格负相关,需求曲线则表现为单调递减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处达到市场均衡。 其数学上的表现形式则为:?坠Xd(P)/?坠P0;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函数,供求均衡时Xd(P)=Xs(P)。

虽然马歇尔及萨缪尔森等都给出了这些曲线特征的理由, 但是这种供求法则最初主要还是来源于一种经验性的常识。 萨缪尔森在论及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时就指出“常识和细致的科学观察表明,人们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它的价格”。 [5]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初级教科书在讲述供给与需求原理时, 都是从需求表与供给表出发,进而得出供求曲线。但是无论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由于其图形二维化的原因,都只能考虑量与价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在讨论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时都讨论了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其他因素, 但在讨论市场均衡时都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综合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而着重考虑了价格对数量的影响。 供求均衡的过程便呈现出蛛网状特征, 因为供求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以价格信号的方式传达给另一方,从而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后者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前者, 而且一般认为这种呈蛛网状的传递是没有阻碍的。久而久之,在市场均衡讨论中即使注意到例如收入、成本等其他数量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价格也是最着重考虑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也称之为价格理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供求曲线图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供求曲线图作为经典保留下来, 即使是最新的萨缪尔森与曼昆经典教科书中也不例外。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便是按市场分类安排篇章总体顺序,首先介绍产品市场,然后是各类要素市场,其思路便是试图用供求曲线图这条“纲”把所有要素串连一体。

供求均衡决定论这种分析视角被经济学采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没有供求决定均衡的分析思路,就不会有后来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也不会有消费者剩余与厂商剩余概念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供求均衡决定的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不仅仅由于其被经验广泛地认同,而且还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尤其是其在数学与几何上的简洁、 清楚的完美形式,更令经济学家着迷。

三、 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转变

但是从很多迹象中都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供求均衡决定的这种视角到20世纪后半期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经济学家们逐渐发现价格在对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刺激作用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或者说经济主体对价格刺激的反应没有想像的那么敏锐。 这不仅仅在于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许多行为中并不存在着价格这一变量(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囚徒困境”的分析了),更重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中的三个重要前提假定受到了挑战。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暗含了这样三个基本前提假定:(1)市场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决策的供求双方是完全理性的;(2)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3)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 [4] 第一个假设与到处充满着风险的市场现实相差太远, 决策双方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寻求次优结果以达到令自己基本满意的状态,而往往不是寻求最优。第二个假设在分析寡头市场时受到了挑战, 因为寡头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寡头市场中不存在像完全竞争市场中那种完全受自身产品价格影响的供给与需求曲线,而只存在受多方决策影响的反应函数,无论是各方寡头产品的价格还是产量, 都是博弈后共同决定的结果。 因此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的新版本在论述寡头市场时, 均无一例外地引进了博弈论,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思路不受到冷落的古诺分析问题的框架也得到了延续。再有,经济主体在受到价格刺激之后为达到其自身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否能够、 愿意和知道如何做出反应, 来调整其行为。例如当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厂商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而无法降低工资;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即使市场价格已经改变,厂商也不一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存在, 经济行为主体并不一定知道如何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其最优的选择可能就是选择不变。因此,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了诸如价格刚性、 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这些影响反应机制而不是影响刺激机制的因素普遍存在时, 他们的兴趣便从供求曲线图转移到了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上。

事实上,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思路的深化已从广泛的领域和多层次体现出来,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西方著名大学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的转变可以看出这种基本范式的转变。以牛津大学为例,1988年其微观经济学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消费者理论与生产理论(包括不确定性);二是市场与均衡;三是福利经济学;四是企业理论。但是到了1990年,则增加了博弈论、信息和合同理论两个必修部分。克瑞普斯在1990年出版的《微观经济理论教程》是1991年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被相当多的欧美名牌大学选为研究生课程教材, 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内容共有219页,而且书中其他许多内容也与博弈论的思想有关, 博弈论已经进入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至少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转向个体,放弃了一些没有微观基础的假定,如消费函数及其投资函数,经济学转向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6] (2)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基本上都是借助于经济基础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范式。众所周知,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几乎给微观经济学做了总结, 整个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如宏观经济学,但是有两个领域是例外的,一个是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另一个便是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的一系列发展①, 这两个领域的新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版图得以扩张, 但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建立在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范式基础之上的, 而是更加着重分析了经济主体的行为。(3)宏观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中借鉴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在分析宏观问题时也遇到了困难, 从而导致粘性分析和惯性通货膨胀理论的产生。 机械的供求曲线图是无法反映粘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特征的, 这些只有从理性经济主体行为方面分析才能得到解释。

四、 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之比较

在将经济主体分为传统的消费者和厂商的基础上,通过图1可以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联系。

图1中方框I代表了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思维, 消费者或厂商在一定的收入I或成本C的约束下,消费或生产商品量以使得自身效用U(X)或利润л(X)达到最大。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F(X)为成本函数。而方框Ⅱ代表了供求均衡决定论的思维。其中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当两者相等时,可以得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P和产量X。

I和Ⅱ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商品需求函数来源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则表现为商品的供给函数。 消费者与厂商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表现为供求相互作用而最后达到均衡。 由此可见,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 供求决定均衡只是供求双方博弈得到市场均衡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而且这种分析方法已逐渐被博弈论这种新方法取代。

因此在经济学里, 如果约束经济主体行为的不仅仅只有收入I和成本C,而且还有其他因素,经济主体所要追求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 则可以用简明的优化模型概括经济主体行为模式:MaxR(X),X∈S。

其含义是, 经济主体在一定的集合约束条件S下,使自身利益R最大化。X∈S是指X受条件S(包括价格分量P和其他变量例如信息的向量)的约束。当经济主体是供给者时,X代表供给量;当经济主体是需求者时,X代表需求量。对每一个经济主体,上式可以确定一个解集合, 相应地也得到一个价格P的集合{P}。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价格P的集合{P},能够满足上式的优化条件。当然,从理论上讲,{P}也可以是空集,也可以存在惟一元素,还可能是无穷集合。市场上所有经济主体价格分量解集合的交集∩{P}也就是市场价格。而且其中的约束不仅仅包括价格,还包括其他的非数量约束,所有的这些约束S可分为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和市场约束。资源约束大体上相当于经济学上的预算约束,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财富和收入;制度约束包括法律、法规、道德等因素;当个人进入市场后, 其他主体行为模式对该个人构成一组市场的约束。 新古典主义传统下的供求决定论将市场约束综合为一个参数:价格。因此,消费者行为归结为在一定收入和价格约束下, 最大化自身效用。而现代一般均衡理论强调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博弈论直接以个人选择行为作为研究主题。在这些情况下,市场约束是多维的,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约束。 [7]

通过上述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中,价格水平(和产量)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点的机械移动, 一切影响价格的力量都通过且只通过供求发生作用, 这实际上排除了供求框架以外影响价格运动的因素,包括价格粘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以及预期等等,而在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中,这些因素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

2. 供求均衡分析也必须归结到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才能得出实在的结果。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 二者的移动及其相互作用都是经济主体决策规则的表现。换言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背后分别“站着”供给者和需求者。如果不“寻根究底”,供求曲线的移动与均衡的形成将归结为一种机械的几何或数字游戏。

3. 反过来看, 供求均衡决定论正是源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将经济过程归结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而追根溯源,供给和需求无非是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 故而供求均衡实际上是从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演绎出来的。 如果说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恰当起点的话, 那么供求均衡决定论则是该分析过程的中间环节。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实质上是微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 而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只是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形式, 但是这些特定条件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经常存在, 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视角一般化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说微观经济学基本范式从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这种转变, 是经济学分析问题视角的一种回归与升级。 国外经济学者这种经济学视角的转变比较明显, 但是从我国经济学教科书体系的编排中还难以看出这种转变的有力证明。 因此要在我国培养能够与国际经济学者相当的经济学人才, 从经济学的教学中开始改变这种视角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第二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蒋殿春. 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 经济学家,1997(6).

[3]王真. 从虚拟均衡到真实均衡――对传统供求均衡论的质疑[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窦晴身,戈钟庆,王月兴. 现代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现状及前景[J]. 南京社会科学,2001(1).

[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十六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

[6]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肖殿荒. 经济主体行为与通货膨胀[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博弈;委托与;经济行为

一、博弈论发展简述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波雷尔及冯・诺伊曼,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的学科。目前已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产业组织理论、委托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由于博弈论重视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辨证关系,大大拓宽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使其更加接近现实市场竞争,从而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也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二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坚持斯密的信条, 他们相信自私自利的个体在利益驱动下会使社会达到和谐一致。博弈论专家认识到,理性人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但由于目标(或经济利益)不一致时常发生冲突, 理性人的最优选择要受对方选择的影响, 理性人之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使他们的决策均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们的交互式战略。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因以合作博弈为对象, 主要对二人零和博弈进行了分析。此后,合作博弈有了长足发展,提出了稳定集,解概念, 核等重要概念与思想, 来研究人们发生冲突时的合作问题。1950年,纳什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最先对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进行了区别, 提出了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纳什均衡, 为非合作博弈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础, 非合作博弈发展起来。事实上,合作博弈可以看作非合作博弈的特殊情况, 它略去了非合作个体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而着重研究合作的可能性与形式。非合作博弈对分析理论更为适用, 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博弈论主要是指非合作博弈。

二、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结合

(一)委托人与人之间约束与激励机制

作为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委托一理论是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如何设计出一种契约,以促使人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效用而努力工作。标准的委托一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假设:信息不对称与经济人假设委托一关系一旦确立期,委托人期望人忠诚为其服务,通过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来提高企业的产出绩效,进而实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但因人利己主义倾向及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经常与现实经济生活相背离,从而导致了委托一关系失效。

1.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2.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委托人无法准确判断人是否在忠诚且有能力地为企业服务,因而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此时,问题的产生也就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问题主要是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 逆向选择,是指委托关系确立之前,人利用其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使得契约的签订对自己有利 。

3.委托人和人之问契约不完备

委托一关系实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委托双方不可能事前签订一个完备的契约。此外,契约的完备程度也与契约的成本密切相关,完备程度越高则其代价越大。

(二)讨价还价的博弈与情侣模型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讨价还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买主与卖主的一场博弈。博弈理论表明,当谈判的多阶段博弈是单数阶段时,先开价者具有“先发优势”;而双数阶段时,后开价者具有“后动优势”。这在商场竞争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非常急切想买到物品的买方往往要以高一些的价格购得所需之物;急切于推销的销售人员往往也是以较低的价格卖出自己所销售的商品。

商业谈判中,有一种“情侣博弈”谈判的模式。“情侣博弈”说的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在如何安排度周末,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男士想要看球赛,女士想要听歌剧。如果从其中的某个个体来看,这样的结局不是最优,但是如果有一方的稍许让步,就可以换来情侣组合整体的最佳满意度,同时自己也得到相对较佳的满意度;反之,如果男士单独去看球赛而女士单独去听歌剧,由于缺少情侣陪伴,必然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满意度下跌。对于这样一个模式,博弈论告诉我们,双方都去看球赛或者双方都去听歌剧,是博弈的两个“纳什均衡”,也就是对双方整体而言,满意程度最高的两个结局。

(三)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英语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很少的卖者”。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寡头垄断又称为双占垄断或双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其次,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三、博弈论的不足与发展

虽然博弈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且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博弈理论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就是均衡解的多重性。在很多情况下,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不止一个, 而是很多个。可以说这是一种富余的均衡, 因为面对多重均衡解, 经济学家并不知道那一个均衡解最终会发生, 这就限制了博弈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相信在博弈论的发展中, 对博弈均衡的精炼是博弈论专家们一项长久的任务。此外, 博弈的建模技术、分析方法和求解手段如何进一步发展;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如何逐步拓宽; 博弈论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如何求得更广泛的普及等, 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满意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蒋殿春. 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 经济学家, 1997; ( 6): 86~ 95

[4] 张培刚, 方齐云. 博弈论的应用及其展望[J]. 经济评论, 1998; ( 2): 13~ 14

[5]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三联书店, 1999

第4篇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学生、教师都对该门课程非常重视。国内外许多高校教师都在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方面做过许多研究。Johnston(2001)通过使用课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看法,并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复杂的经济学习题。Meyer and Cleary (1998)认为,经济学教学应该转变观念,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成果,主要是通过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的认识,主张加强案例教学。赵红梅(2002)认为教师在授课时应把微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融会贯通到整个教学过程。戴魁早(2011)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和案例教学时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调与考试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方法主要是单一的课本讲授, 内容复陈旧, 并且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大都难以完全掌握,一知半解的学生比例不少。另一方面考试方法过于简, 就是传统几种题型,只要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老师的笔记,大多能顺利通过测试,考试成绩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过度强调数学工具

数学方法的大量使用是目前经济学教学的普遍现象,经济学对问题的研究,首先是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条件,然后构造数学模型和图形,最后进行数学推导。国内许多高校在经济学教学时喜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却忽略了对学生经济学分析思想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很难从日常经济现象中找到经济规律,这也是造成我国经济学研究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主要因素。

(三)案例教学缺乏互动性

在长期的经济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积累了许多教学案例,但案例的使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且许多案例都远离生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徐伟(2011)建议经济教师应该构建一个小组,规范案例采集、创作和更新。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许多教师在案例讲授时缺乏与学生互动,失去了一个让学生能深刻体会经济学思想的机会。比如,在讲授厂商停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几组,每组学生代表生产不同产品的厂商,但却需要相同的生产要素。教师在一旁不断变化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学生根据成本的变化来决定是否停止商品生产。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为什么厂商会在产品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时候选择停产的理由了。同样,在讲述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案例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设置临时法庭,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占优策略。

三、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与合理的考试方式

鉴于国内经济学教学的情况,对经济类学生选用的课堂教材外,可以选一些国外经典教材作为辅助读物,如曼昆《经济学原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并注意考察学生辅助教材的阅读情况。在考试方面,并将小论文写作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而完成期末考试。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注重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期末考试试题中,减少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加大案例分析的分值和计算题的分值。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教育作用和反馈作用。

(二)强调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想

实际上,大部分经济现象即使不用数学也能讲清楚它的因果关系,但是数学有它的好处,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但通常为了严谨性可能失去一些有用性。过度强调数学工具会使学生产生误解,把经济分析的方法误认为目的,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经济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经济学思想的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经济规律,使经济学理论可以为日常生活决策提供参考。

(三)案例教学要体现互动性

针对微观经济学理论较多且较为抽象,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分析,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来提出问题,或者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学生们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在案例选择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合适的案例。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让学生自己来举例,学生举出了电影票价在周一至周日价格不同,且每天不同时间段票价也不相同的案例,教师再通过引导,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就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价格歧视理论。

四、小结

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理论抽象复杂、内容繁杂以及研究方法较多,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起来相对较为吃力,教师教学也比较困难。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谈了个人在微观经济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心得,希望能抛砖引玉, 加强和老师们之间的交流, 共同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Johnston C.Student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in first year in an economics and commerce faculty.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1,20(2):169-184.

[2] Meyer,Shanahan.On variations in conceptions of ''price'' in economics.Higher Education,2002(43):203-225.

[3]赵红梅.关于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教学体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36-40.

[4]戴魁早.关于本科阶段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向导,2011(18):84-85.

第5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年度天津工业大学校级课题:《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基于对我院试题库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作为后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深度较强,出现了学生难懂、教学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而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平台,能够使微观经济理论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1.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

微观经济学以经济概念、经济原理为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时有相应的假设前提,否则结论难以成立。其系统性强,内容庞杂,包括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同时也会牵涉到大量的经济学家和学派的学术继承与争议等,也会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

2.数理方法运用较多

在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需要使用大量的图表、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表达经济学思想,借助数学模型推演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变量间的逻辑性也很强,很多理论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图形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术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整体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感觉很不适应。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借助数学模型来推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经济模型的构建更加大了初学者的困难,使学生感觉该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掌握。

3.教学过程多关注模型的推导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关注于模型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的解释,但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师不应过度关注模型的数学推导,而应将精力集中投入到讲解模型中的变量相互关系,以及模型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含义。否则,学生会迷失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里而不能自拔,只会机械套用教材上的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还是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管理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等都需要微观经济学做前期的理论铺垫,因此,如何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和运行规律,探索一条适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模拟和再现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把学生引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深奥、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图表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因为学生缺乏兴趣而效果低下,如何能够生动形象地讲好相关理论,使学生摆脱困惑或厌学情绪,并能喜爱上该门课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如下:

1.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模型,没有扎实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难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通常,在微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抽象的讲授法,在进行数学推导的过程中,使得本就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会愈发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原本充满期待的热情度迅速降低。如,在“消费者行为”中,会使用到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在“生产者理论”中,会运用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以及TP、MP、AP曲线、市场结构中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曲线、均衡状况等多条曲线,学生掌握起来往往非常困难。若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案例的选择,必然会涉及相关的经济热点问题,足以吸引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拓展学生视野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在大学一年级时进行,对于刚刚接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社会阅历尚浅,也缺乏对经济生活现象的敏感,通过适时引入与微观理论相关联的现实案例分析,把学生带入案例场景并进行讨论或研讨,可帮助学生理解并牢记和应用相关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如在讲述弹性理论时,关于“需求弹性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谷贱伤农”的现实实际进行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地渗透在我们生活周围。在讲述“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时,可以引入经典的灯塔案例,以及提出“为何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无繁衍之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引入“博弈论”的囚徒困境,便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这些相关知识的导入会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相关知识的积累。

3.注重双向交流

合适的微观经济案例通常来自现实生活,有充足的真实数据和媒体评析,便于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微观经济学中包含诸多理论模型,单一的理论阐述和推导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真谛,更谈不上客观分析现实中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同行业所在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点、市场失灵等问题。而采用案例教学,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它可以使得刻板生硬的课堂氛围提升到丰富多彩的感性认知,便于将大量抽象枯燥的理论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案例的选择应恰如其分

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上,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所取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用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课堂氛围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到该堂课内容上,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可对案例进行分层选择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特点,进行案例的选择、编排。如关于经济理论热点与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故事中的经济学案例等进行归类。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层与归集,能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与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密切相连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教师用分层案例对不同章节的教学案例进行强化说明,可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如对于贯穿微观经济始终的“边际”一词的理解,学生在最初接触的时候很难以理解,这时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来使学生加深对边际决策的理解。 如在讲授蛛网理论时,可选取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如结合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在讲授劣质品的收入效应时,1845年爱尔兰发生的吉芬现象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这是采用历史事件进行佐证的相关例子。

3.注重案例与实际的结合

虽然微观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析体系和逻辑框架,但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经济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假设前提,目的是进行简化分析,但是假定越多,偏离现实就越远。从表象上看,理论和实际并不能完全吻合,教师在进行案例讲授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应让学生明白被简化的理论与现实实际的差距与关系,并解释案例中某些细节偏离理论的原因。同时,可采用新闻事例、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以及身边的经济现象对知识点进行描述,这些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产生兴趣的兴奋点,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4.适当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决定了其理应成为案例选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平面媒体,对于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等,则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音感官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将相关的概念、原理反复映射到学生头脑中,教学效果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如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后,教师可播放《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财经郎眼》等视频进行播放,对于较长的视频资料,可截取其中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视频中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结合现实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静:案例教学法在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第6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第7篇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贾根良.中国经济学革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01).

第8篇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制定的财经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学好《西方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及专业拓展课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在当前考研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作为考研专业课的必考科目,学好《西方经济学》尤为必要。《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又是基础。面对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的微观经济理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它不仅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意识形态上具有阶级性。西方经济学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信奉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存在。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分清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然后,对于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应当去引进、消化、吸收,以利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对于庸俗错误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在理论上加以分析辨明,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西方经济学所反映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更为全面正确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在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要主次分明,轻重有别。重点讲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等基础理论,做到讲深讲透。同时,对经济学前沿理论如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选择理论等内容作简要概述并推荐一些相关参考书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经济学进行系统的了解,以巩固已学知识并扩大其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培养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形;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数学与经济理论、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内容,展现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及现实难题的魅力,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提高操作能力。

4、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1、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的东西给感性化。

3、被动学习。《微观经济学》较抽象,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适当做些习题,则学习效果就好。笔者多年来上第一节《微观经济学》课都会强调自身学习心得体会:读书、推演、练习、实践。但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大部分都是被动学习,这就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现象:没预习学生课上听不懂,听懂的自己也不会做推演,纵使会做推演的在练习题面前也是捉襟见肘,会做书上习题的未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很丰富、抽象、深奥,学生难以消化,特别是运用大量的高数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晦涩难懂,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改革《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通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够成功地缩短教学和实践的距离。针对《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地“填鸭式”灌输,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贴近现实的、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生活化的、本土化的实例来阐释经济理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如用“蜜蜂与果园”、“二手烟”来解释外部性。“谷贱伤农”、“灯塔”、“搭便车”现象等已深入人心,几乎成为专用名词。同样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信手拈来身边的案例,往往能起到化枯燥为生动的效果。

2、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避免满堂灌现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通过启发并科学引导学生思维,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游戏式教学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经济学的理论,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对比教学法。《微观经济学》很多理论是通过图形来诠释的,熟悉图形才能彻底掌握理论的实质。“一图胜千言”,其方便、简洁、直观的优点是《微观经济学》大量使用图形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的原因。从教学实践看,学好这门课的诀窍之一在于利用图形进行对比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大部分学生认为图形太复杂,宁可死记硬背也不愿意仔细研读。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微观经济学》中很多图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比性,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形状极其相似,都蕴含着边际递减规律;垄断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也很相似,但却体现不同的经济含义。通过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

5、注重习题训练,多做习题。《微观经济学》课程各章节间衔接紧密,前后知识点环环相扣,某些知识点与经济数学联系紧密。学生在预习时注意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复习,注意数学知识与经济学的融合。相对而言,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过程中务必配合相应的、适量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要安排例题的讲解。每讲完一章内容,应该给学生准备一套练习卷,练习卷的题型应该尽量丰富,可以有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思考分析作图题和计算题。这些习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习惯和能力。

6、考核方式要多样化。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笔者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注:基金项目:2010年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改革资助研究项目《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G100251234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11).

[2]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3] 蓝文妍: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第9篇

AP是大学先修课程的简称,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在美国高中设立的一个教育项目。旨在为成绩优秀、天资聪颖的高中生提供机会,允许他们在高中时期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1989年,美国大学委员会首次开设AP经济学。为了AP经济课程与考试的设立,委员会调查了200多所高校的经济学系,依据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课程内容,确立了AP课程大纲及课程内容。每4ˉ6年还会跟踪调查这200多所高校,随时更新或调整课程内容,保证AP经济学能充分地代表大学经济学课程,AP考试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经济学知识和技能。在美国高中,大约一半的学生选择高中经济学,只有百分之一的学生选择AP经济学(2001)。

在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工作期间,我先后担任了Aˉlevel经济学和AP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了解并研究两种课程体系下的经济学课程,体会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英国和美国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考试要求及对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下面在比较两个课程的基础上,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比较

Aˉlevel经济学根据难度分为两个层次:AS和A2,在内容上具有连续性。AS阶段的课程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经济问题、价格机制(市场)、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国际贸易、劳动力以及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等。A2阶段涵盖更深层次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知识,包括厂商理论、市场结构、效率概念、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失业问题、宏观经济目标的相关性和宏观经济政策及政策冲突等问题。

AP经济学根据内容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内容上相互独立,相应的有两门独立的考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同一年中,学生可以只参加一门考试或两门都参加。每门考试都各有一个分数。微观经济学包括经济学基本概念、产品市场、价格机制、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及劳动力市场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商业周期、国际收支账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通货膨胀和失业、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与生产效率、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等。宏观经济学难度高于微观经济学。

从教学内容来看,Aˉlevel经济学与AP经济学都涵盖了基本经济学知识,通过学习,学生将对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彻底的理解,只是在个别知识点上存在差异。比如AP经济学中包括收入分配、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而Aˉlevel不涉及这些内容。关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AP经济学强调寡头之间的相互依赖,重点介绍博弈论知识,通过博弈论说明寡头厂商更愿意进行非价格竞争。而Aˉlevel经济学在此部分不涉及博弈论知识,通过介绍弯折的需求曲线说明寡头厂商更愿意进行非价格竞争,殊途同归。

关于宏观经济学,流派林立,同一问题,各方观点不一。AP宏观经济学主要考查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从新凯恩斯主义角度出题。Aˉlevel宏观经济学侧重学习和考查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其次,Aˉlevel经济学以英国经济为背景,涉及英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AP经济学以美国经济为背景,涉及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学生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二、考核方式比较

Aˉlevel考试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每年5-6月和10-11月在全球统一组织,成绩分别在8月和次年2月公布。而AP考试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在每年5月份统一组织。

从考试安排来看,Aˉlevel与AP都包括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Aˉlevel要求学生在60分钟内完成30道选择题,每道题四个选项,题目相对较难;AP要求学生在70分钟内完成60道选择题,每道题五个选项,题目相对简单,但阅读量很大,常常有学生做不完。关于非选择题部分,Aˉlevel以论文和案例分析形式考核学生,重视学生的英文表达和写作;而AP强调对图表的学习和应用,重视用图表分析和表达观点,辅以语言描述。在实际的模拟中,AP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学生压力大,获得好成绩很不易。

三、培养目标及对学生的要求

Aˉlevel和AP经济学的培养目标除了介绍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外,Aˉlevel侧重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瞬息万变的经济现象,全面辩证的评价能力;并能以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利用统计数据或图表等。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在非选择题部分,会出开放性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AP经济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观察经济现象、提出假说、检验假说、理论化,强调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所以,AP经济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根据A–level和AP经济学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方式,若要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学好经济学的重要条件。此外,A–level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而AP经济学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

四、对我的启发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A–level经济学虽然是英国高中课程,有详细的大纲和推荐教材,但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完全涵盖考点,需要教师整合多种资料备课。AP经济学没有详细的大纲,需要教师根据AP考试委员会的要求自己设计大纲,并通过审核。但多数推荐教材能涵盖考点。

其次,在A–level经济学教学中,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小组讨论、辩论、角色表演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国际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A–level和AP经济课程难度相当或高于国内大学一二年级经济专业课,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是较高的英语水平,教师不但要熟练阅读英美原版教材和参考资料,而且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能批改论文作业,纠正语法错误,还能写出流畅的经济论文范文。此外,还需要教师了解英美的经济背景知识,甚至英美文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