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07: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自然灾害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几个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仅五年,四川再遭强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四川省芦山7.0级强烈地震,截至4月29号为止,已造成196人遇难。在震后安置阶段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我国应急物流虽然发展迅速,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应急物流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等很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2.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国外对应急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国外专家主要采用数学分析,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应急物流运输,配送,储存,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2年,W.Nick Carter在他的《灾害应急管理手册中》,通过对东南亚和太平地区自然灾害的深入研究,指出在灾害爆发后,政府和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救灾物资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最需要的地点,这也是对应急物流内涵的早期描述。1995年应急管理权威专家Suleyman Tufekci针对对美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安德鲁飓风(1992年8月16日,安德鲁飓风登陆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登陆美国的第三大飓风)时所暴漏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提出利用仿真技术和网络优化模型构建一个有效的、综合的、模块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在灾害来袭时以便于人员紧急疏散和交通运输控制,并为应急救援物资的配送提供有效地帮助,这是与应急物流管理相关联的一个早期系统雏形。Wlodzimierz(2001)年考虑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双目标模型一综合考虑中心点和中位点目标函数,并将它转化为λ参数的Cent-dian单目标模型,并指出了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应用到一般网络中的缺点。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系2003年爆发非典后开始重视的。欧忠文(2004)较早提出了应急物流的研究内容,包括:基本问题(概念、特点和对象等),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应急物流快速保障技术平台的构建,应急款项的筹措与管理,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邓莘等人(2009)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害,就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的现状、基本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了应急物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储备的基本思路。程琦(2010)立足于对我国近年来几次特大自然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的考察分析,以及国内外对应急物流及其管理体系的文献研究,在管理学的角度上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概念、构建作用和五要素框架。论文在界定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这一概念的内涵后,基于我国已出台的相关顸案和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救灾实践,分析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当前运作模式,指出了该管理体系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旨在改进该体系运作实效的关键任务和举措。
在上述国内外应急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作为研究的开拓者,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管理学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从应急物流的实际应用和合理优化出发,形成了应急物流管理思想的基础理论框架。而在国内方面,由于研究开始时间相对较晚,主要从应急物流的概念和成因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应急物流和普通物流的全面对比和差异化分析,总结出应急物流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要求,并结合我国应急物流的应用实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形成了我国应急物流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应急物流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
在国外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基于自然灾害背景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他们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灾害物流计划、核心协调机构、危机应对网络和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该体系中。近些年在国外有关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Seth D.guikema等(2007)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入手,对地震后灾区的能源供应系统构建进行了研究。Meishiang(2007)提出政府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情况下的洪水灾害所引发的应急物流问题是,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从而能够计算出营救小队的分布并规划应急物资临时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选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急物流运作中可以发现,许多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被充分应用到应急物流中。商业物流中的很多理念如“商物分离”等在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流畅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也能促进应急物流体系的管理。
在国内方面,程琦(2010)对比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的现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运行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只是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应急物资的供应、运输、配送、发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运作体系雏形。该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在一些灾害救助中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在突发性重大灾害的紧急救助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他提出推进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和可行建议: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警管理体系、建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姜宇(2011)通过时国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不够、应急组织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并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要加强应急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信息建设、加强应急法律法规的建设。王冲(2011)从应急法律、预警机制、上下级政府、城市间联动机制建设以及相关灾害教育普及几个方面对我国自然灾害状况作出了深层次剖析,分析了我国灾害发生的特征、分布领域以及应对突发灾害处理的方式,找出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几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朱福庆,方毅(2012)根据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特点和我国日前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应急物流存在问题:高物流运作成本、基础保障设施落后、组织协调不够完善、信息的有限性以及应急物流管理专业队伍与装备匮乏。然后他们从应急物流的公共应急机制方面、高效的应急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应急物资储备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制定出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上述的文献中,国内学者没有对相关细节做定量分析,没能从数据模拟上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当然,我国建立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前提是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因此我国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还需要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事物都是永远向前发展的,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物流,我国针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完善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多门学科,应当不断研究其运作模式、特性和发展规律,使其日趋完善,以此指导我国的自然灾害救援工作。
4.结语
从研究方向上看:国内外学者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大多是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入手,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或模拟阶段,缺少实际应用的支持,特别是国内方面,由于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研究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同时新的研究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这也使得研究较为分散,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从研究方法上看:在研究的过程中多建立在模拟条件的假设之下,其真实性和周密性有待提高,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定性的的描述之中,而定量、微观、可操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国内外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总结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发展历程,把握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希望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王冲.我国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管理体系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1.
[3]朱福庆,方毅.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2(6).
关键词:防灾减灾;中学生;地理教学
地理教材中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单独做为一节的内容讲述,其中就包括我们为防灾减灾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护措施。地理课堂作为防灾减灾的主阵地,怎样在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的内容,怎样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及在灾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刻认识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频发发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我们国家有成千上万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灾害而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可以说自然灾害猛于虎。面对灾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灾减灾,学校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是我们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防灾减灾就应该在一直渗透于教学中。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平时就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实了,到了灾害时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就会找学生谈话,告诉他这些不良的习惯,但是效果很一般。为什么呢?我总结出来就是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就必须让学生先有防灾减灾的意识,才能顺利的完成防灾减灾的工作。所以首先培养学生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灾害这种物质。认识物质就是在教学中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会产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陆变迁》中,我们讲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我们正处于地震带上,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这是就给学生加入地震的相关概念让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地震。弥补在生活中对地震不完全认识。然后在举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讲述《地形图的阅读》中,我们认识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季风气候显著》中讲解我国水旱灾害。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的危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然灾害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灾害的可怕,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当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他们自己会想很多的抗灾办法,但是这些抗灾的办法行不行,到底实用吗?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可以根据灾害的规律检验我们的办法有用吗?例如,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的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到达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们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另外,还要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如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尽快关闭电源、燃气;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保存体力伺机求救等,以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能力。
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
四、组织课外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有灾害本身造成的灾难,也有人为造成的灾难。为了减少灾害人为伤害,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地理二课中,我们开展了防地震演练。实战演练是最好的防灾教育,将我们课堂中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同过演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救能力。要求同过训练,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应急素质。
一、减去导入环节中不必要的教学步骤
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和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教师的导入如果能导在学生的心坎上或教材的要害处,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中,为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拖泥带水,又未揭示教材的本质问题,就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能快速开启他们的心扉,就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新课导入为例,我们先来看W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安排的几个步骤:
1.多媒体呈现1998年长江洪涝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视频。
2.请同学说说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
这一环节共耗时15分钟,很显然,导入部分存在拖沓冗长、穿靴戴帽的问题。一节课才45分钟,单在导入环节就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且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导入一般都是简洁、干净的,而拖泥带水往往是导致一堂课失败的重要因素。W老师设计前两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导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很明显,这两者内容重复,而且多个视频很耗时。
再来看看J老师对这一节课的导入:
1.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图片。
2.请学生说说那个灾害更严重,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导入共用了5分钟的时间,简单明了,既让学生感知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也让其感知自然灾害危害很严重,往往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减去授课过程中不必要的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对一些“赘余”的教学内容要大胆减去或一笔带过。在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对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危害等内容进行了不同的处理:J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省略了这一内容,而W老师在讲这个内容时却颇为详细。
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因此,在讲解这节内容时J老师选取了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以本地区的一条河流――曹娥江为例,重点分析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分类、危害等内容,花了四五分钟,简单地交代过了,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上,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而W老师却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知识一一详细讲解,结果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就出现了问题,并且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记忆内容,这样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删减教材内容得有一定的依据,既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等。课标中没有要求的内容但课本有的应尽量减去,如,“自然灾害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这些知识应该是编者为了内容的完整性而加上去的,上课时可以不讲,也可以让学生简单阅读就行。还有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的或者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的,再说也并非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也可以减去。在减去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后,就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了。
三、减去补充知识中不必要的链接与拓展
地理本来就是丰富多彩,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呈现的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阅读材料,如,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中,就增加了《中国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四则阅读材料。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教学案例,既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引用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有些教师在引用材料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动辄就链接材料,一节课下来使学生疲惫不堪的。有链接长篇大论,导致材料与问题不在同一幻灯片上,因操作不便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同一问题链接多则材料,名之曰加强巩固,实则浪费时间的。不知从何下手的。我们从以上这些链接导致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这部分内容应减去或作适当修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链接的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要有可读性和针对性。另外,还要控制总量,不能因为链接太多而冲淡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在这方面,J老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大胆取舍,减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因此,链接就比较合理。如,他在讲“洪涝灾害危害”这一内容时,选取了身边河流――曹娥江,内容如下:
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
材料二:曹娥江为绍兴市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尖公岭,流经新昌、嵊州、上虞,在绍兴县新三江闸以下注入杭州湾,流域面积6046平方公里,涉及绍兴、杭州、金华、台州、宁波等5个市。上游四大支流:澄潭、新昌、长乐、黄泽,先后在嵊县城关附近会合。曹娥江干流(自嵊县东桥始),旧时按流经县域分段命名,嵊县段称剡;上虞段(含姚江)在今百官龙山以上称舜江,上虞龙山以下到三江口,俗称前海,其北,俗称后海,即今杭州湾。东汉江安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日,曹娥之父盱,因龙舟竞渡溺于江苏,尸不得见,投江自溺求父尸,以孝女闻名,始以庙前一段江称曹娥江。民国始,统称自嵊县城关至入海口为曹娥江。
从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让学生认识曹娥江流向,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干支流情况。而材料二则具体介绍其流域特征。然后通过这两则材料分析其产生的自然灾害及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另外,教学中适时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同时又能推进教学的顺利进程。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地理课成为故事会。在这次同课异构中,金老师简单补充了泥石流爆发,在山区的你我应该如何逃生这样情景,增强了学生的防灾意识。黄老师在讲解中国洪涝灾害时,对1998年长江的洪涝灾害,淮河洪涝灾害情况做了大量描述,她想通过这些补充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很严重,但其实这块内容在这里中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只要简单提及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篇幅的拓展。这一现象很多教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都时有发生,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滔滔不绝地“一泻千里”,其结果往往是“离题万里”。
四、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
这里的知识呈现主要指的是幻灯片上显示的内容。由于受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传统“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无法在黑板上手写大量的文字,所以不重要的知识一般也不会在黑板上呈现。但自从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课件都是在备课时制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很多教师喜欢把一些知识的注解、拓展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幻灯片上。而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所限,一些教师还没等学生看清楚幻灯片中的内容就走马观花般地一晃而过,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还有些教师恰好相反,他们会详细讲述呈现的所有内容,结果往往是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前面提到的“洪涝的概念、特点”“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W老师都一一地呈现在幻灯片上实在有点画蛇添足,极大地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的确有删减的必要。
我们再来看一下J老师对这一内容在幻灯片上的知识呈现:
1.自然灾害概念。
2.自然灾害危害。
3.洪涝灾害。
(1)原因。
(2)措施。
高考答案要求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练,尽可能地用地理学科语言回答。但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除自己平时的训练积累外,也有教师的引导影响。J老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就自然灾害的概况以两个大标题呈现,灾害的原因最终概括为以上几点,简洁明了、要点清晰,符合高考答案要求,久而久之,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教师则喜欢把要讲的重要知识点、课堂设问的答案完整地显示出来,这样既不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们要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也就是说课件也需要简而精。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教学反思 有效性
一、同课异构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使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就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虽然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很常见,很多教师参与了这一活动,但是较多的同课异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起独特的功能。
问题1:一些学校举办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只注意评比结果而忽视这次活动能否给老师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当优质课上课结束后,一般都是任教老师先讲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和自己的体会等,然后是领导总结发言,最后就是活动结束。
问题2:一些学校要求同课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其实也是一种同课异构,但听课老师们往往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听过就算任务完成。即使上完课后有评课这个环节,但听课老师一般都以客话套话为主,很少有实际意义的评价。
那么这些同课异构活动为什么对老师们的教学几乎没有帮助呢?关键是这些老师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教学反思。
二、同课异构中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善于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为什么有的教了20年的老教师却比不上只教3年的年轻教师,就因为老教师只有经验的增长而不加以反思,他的教学水平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其次,凡善于反思,可以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起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可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三、同课异构中的教学反思策略
那么如何对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2011年12月初,本区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上课的内容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下面以其中A老师和B老师所上的课为例,从三方面谈谈同课异构的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同中存异
一般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才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这里有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的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以下是A老师和B老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分类的讲解过程:
案例1,A老师(部分导学案):
【先学尝试——自主学习识灾害】
自学教材P107“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摇?摇)
A.今年2月11日,萧山一纺织厂厂房发生火灾。
B.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C.今年10月以来,东南亚洪涝肆虐,泰国首都曼谷全城告急。
D.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五省市遭遇严重旱灾,1807万人饮水困难。
2.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摇?摇 ?摇?摇灾害、?摇 ?摇?摇灾害、?摇?摇 ?摇?摇灾害、?摇?摇 ?摇?摇灾害。
案例2,B老师(教学片段)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大家看过2012这部片子没?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电影当中呈现了哪些灾难呢?
学生集体:火山喷发、海啸、地震,等等。
教师:这些事件我们在地理上把它总称为自然灾害。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最后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那么同学们,什么是自然灾害呢?(PPT呈现“什么是自然灾害”)
学生:(沉默)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07页自然灾害的概念。(PPT呈现自然灾害定义,其中“地球表层”和“生命财产”用红色字体)
教师:请问发生在大西洋中部的地震是不是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集体:不算。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集体:因为没有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教师: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以大致把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请大家把发生在2011年的自然灾害事件分类。(PPT呈现自然灾害分类)
从上面两位教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和分类的讲解过程可以看出,案例1中的A老师把这一知识点简单化处理了;而案例2中的B老师则是按传统的讲解方式把这些内容讲解了一遍。这体现了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不同的理解。从中可以注意到两点:
首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情。很明显,两位老师对学情的把握是不一样的,A老师已经在本校任教多年,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都比较了解。B老师是外校来的老师,对学生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只了解个大概,这样就出现在对知识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到位。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备”的就是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次,树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满堂灌”、“填鸭式”、“满堂问”的教学方式。A老师在处理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等基础问题时,把学习的自完全交给了学生,对其中的关键词则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再点出来,真正实现了“选学后教”的教学理念。B老师对这些概念、分类的处理则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累,老师也累。都说现在的老师教学压力太大,“台上讲的激动,台下一动不动”。如何才能解放老师,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线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被动地学习(看看小学生和初中生作业要做到多晚就知道了)。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全部的课堂放手给学生,则可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循序渐进,最终把全部课堂还给学生。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各显神通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往往对教师的触动较大,也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呢?
A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所谓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它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从A老师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看出,对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应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讨论应该“先自主,后合作”。
小组讨论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要做到讨论的有效性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很多老师给出讨论问题后就要求前后四位同学开始讨论问题,五分钟后派代表发言。而事实上,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讨论结果,同学没有单独思考问题就进入了讨论环节,不能形成了自我的观点,而且在这五分钟的讨论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不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讨论谁来代表发言。很明显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老师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
看以下教学片段(把全部同学分好小组后):
教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所在小组的材料,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导学案上。
学生:(开始低头思考,写答案)
教师:(4分钟后)好,现在每个小组内部交流。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教师:(在各个小组间来回走动观察,倾听)
A老师在分组分好后,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答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碰撞各自的观点,吸收别的同学的观点为自己所用。这样安排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性,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积极营造讨论情境,设计有探究性问题。
根据材料1,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的说明,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结合教材及图例,Ⅲ处虚线范围为我国的?摇?摇?摇 ?摇地区,Ⅰ为?摇 ?摇?摇?摇和?摇 ?摇?摇?摇地区。(为读图填空题,中国地理区位的判断。)
第二,根据图示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正常年份雨带推移到Ⅱ位置大概是?摇?摇?摇?摇月份。结合教材,该地为我国的?摇?摇?摇?摇地区,因雨带的停留,出现?摇?摇?摇?摇天气。(为推断题,要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才能解答。)
第三,该流域内降水出现明显异常,雨量偏?摇?摇?摇?摇。进一步思考:这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问答题,从数据中分析该时间段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理解规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得出答案。情境可以是新颖的,问题可以是渐进的,答案则是丰富多彩的。讨论话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有较深厚的功底。一个好问题,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与同学交流,而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和灵感被调动起来,新的感悟和思考也就呼之欲出,讨论呈现丰富态势。
所以说,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勾引”得灵魂出窍,思绪泉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设置讨论点。
3.老师不当头不当尾,重在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老师在整个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各个小组间走动,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关注学生。在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时,A教师尽可能少“言说”(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理解,作出评价、分析、批判)。而当出现游离主题的“话外之音”的时候,A教师就应该及时识破并予以纠正。
如在讨论材料3围湖造田,破坏植被这两种做法使湖泊、植被的哪些功能减弱了?有学生提出植被破坏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时,A老师就讲了一句“全球变暖是植被破坏的一个后果,但围湖造田也有这个后果吗?注意题目中‘这两种’三个字。”同学们立即再次审题,发现这样的回答确实离题了。
4.注重首尾照应,归纳提升。
讨论之后,学生发表了观点和看法,但有时,这种观点和看法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是浅层次的。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分散的、稚嫩的回答给予归纳,一方面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做到钻研教材而不盲从教参、书本,能娴熟地纠正错误、补充疏漏、阐明疑难,整堂课的主干知识才能明朗清晰地呈现出来。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最后得出:从以上四则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导致淮河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有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四大方面。而老师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了“来水异常多,排水异常慢”的提示,从水的“来”和“排”两个角度归纳了淮河洪涝严重的原因。在学生原有的自我小结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归纳提升。可谓“一语点睛”,学生心里“一下敞亮”,课堂教学也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与层次。
B老师采用的实验法(部分导学案):
『洪涝成因的探究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实验,完成相关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结论:洪涝的成因归纳
B老师把实验模型放在了教室中间,同学们以模型为中心围成一圈。第一个实验由B老师自己操作,由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第二个实验开始都由学生操作,随着一个个实验的进行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得出了影响洪涝形成的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等因素,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完全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并不多见,而B老师运用她的智慧和对本节课的理解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非常实用的实验模型加以操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中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很高,在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自己的观点后重新寻找正确思路。有舌战、有参与、有任务,那才是真讨论。而在最后几个实验过程的片段是这样的:
(学生甲演示,其他学生观察,演示完后请回答)
教师:河流下游流量有何变化?河道内有何变化?
学生集体:甲河流流量小,乙河流流量大。河道内泥沙淤积。
教师:为什么甲河流流量小?
学生集体:甲处有海绵,海绵吸水。
教师:海绵相当于哪一类地理事物?
学生集体:植被。
教师:为什么?
学生集体: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教师:假如我把河道两岸的植被都砍伐完,那么下游地区会如何?
学生集体:水土流失,进入下游河道,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学生集体:砍伐植被易引发洪涝灾害
教师总结:洪涝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地形、气候、流域地貌、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我们可以把洪涝的形成因子归结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PPT呈现)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突破思维束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提升了“幸福指数”。
A老师的小组讨论法和B老师的实验法都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出现,通过对这些不同方法的探究,可以大大优化教师的思维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各领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合理教学,实现有效学习。A老师在这个课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B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但思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A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B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全面,也有很强的操作性。
A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一个有效小组讨论的过程。小组讨论的最根本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地位,切实地当好学生讨论活动的“合作者”。
B老师采用的是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在教师不讲话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低于15分钟。B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过程上,她计划用20分钟的时间。这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非常符合展示洪涝形成的原因,用6种不同的操作体现不同的原因。而操作手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听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写一遍,而写一遍不如参与做一遍,大大地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B老师设计的实验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
(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回归目标
两位老师的教学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了三维课程目标。而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都发挥出来,很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因为是同课异构,有很强的对比性,所以就教学效果而言两位老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例如A老师的课结构严谨,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导学案安排合理,讲解过程中思路清晰,做到了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该重点指出的地方就点到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突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及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A老师的课在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有很强的推广意义,容易让其他地理教师学习和借鉴。而B老师的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实验的设计:教学效果来看都是一堂难见的以实验为教学载体的示范课。由于地理学科特点的局限性,地理课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非常可贵。本课中,学生完全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在“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在黑板上没有一位老师画上版图。版图始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有很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被老师们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无论什么时候,对地理教学来说版图都不能丢,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画版图绝对是每个老师的必备能力,必须加以发扬。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王利平.高中地理课堂有效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新校园,2011(3).
一、为落实课程标准,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教材必须要进行重新整合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树立减灾观是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所以必须按此思路进行重新整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做具体规定,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因而教师的教学空间很大,不必拘泥于具体知识点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这需要老师下大气力进行教学设计。
二、选修和必修、区域地理部分藕断丝仍连,必修内容是通向选修的桥梁
选修中大量的知识和必修相连,所以他们看起来是断了,其实丝是相连的。
比如:有关地震的知识,要涉及到了必修教材当中的相当一些内容: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分布及成因、地质构造、“3S”技术等等;洪水、涝渍、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要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天气系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台风要用的低压气旋;干旱、旱灾也要用到降水的分布、各种天气系统等等;沙尘暴、寒潮要用到天气系统的冷锋、冷高压等等;
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领会课程精神,仔细研究学习必修课内容标准和选修5的内容标准,并将选修5与必修课内容标准进行对接,比如必修1的天气系统的相关内容与选修5的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这一教学内容的对接。地质灾害要用到地形地势、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等;生物灾害要涉及到中国、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分布等等;……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桥梁,这个桥梁的搭建关系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等知识的学习。因此学好、教好必修课是学习选修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教师大量的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例子,做到旁征博引,对比分析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海地、智利、日本、等地地震、海啸等许多案例数字的比较,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数字当中体会地震的特点,影响地震,产生危害的因素等来分析问题,课堂在学生的感慨、震撼中进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觉地理就在身边。
这需要老师时刻关注灾害的地理时事、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提供好的素材。
三、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高考对选修要求也很严格、规范
因为自然灾害很多知识都和必修地理分不开,所以就是我不学,我还能答题,但是要想得高分,不容易。自然灾害尽管看似简单,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概念、机制、原因、准确性、科学性的描述,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满足,也绝对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我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严格、规范。
四、树立正确的减灾观——选修五学习的理念
课程标准当赋于地理一个非常基本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理念来讲,或许没有体现在我们具体的高考的试卷当中,但是他对终生发展是有利的。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仅仅就是围绕着高考,无论我们的课时多么紧,你都不要忽略选修五教学,不能忽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
【考向分析】
主要考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从近几年高考看,该专题常以我国或世界某一重大自然灾害为切入点,着重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等。
【知识网络】
【重难点分析】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分布成因分析
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影响的大小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频率及人口、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以上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自然灾害集中;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从而形成了上述两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
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如下图: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①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②农业灾情区域差异:东部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影响,种植业灾情严重;西部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畜牧业灾情严重。
(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4.中国的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对比分析
(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中国的水文灾害
(1)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略)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6.中国的气象灾害
(1)中国的旱灾
(2)影响我国的台风与寒潮灾害
(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7.中国的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与灾情状况
(2)蝗灾与旱涝的关系及分布
8.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9.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见下页: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预报性。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典例剖析】
例1.(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命题立意: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
解题思路:第(1)题,可从农产品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析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进行原因分析,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地大量堆积,造成严重的冷冻灾害。第(2)题,可从天气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防灾、减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例2.(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及其危害,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太行山区,对比图中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谷中,坡度较陡,同时又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2)题,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该山谷的除河流外,还有铁路线。丙处发生泥石流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参考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跟踪训练】
1.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2.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3.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1.答案一:海啸灾害。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海啸。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答案二:风暴潮(台风)灾害。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区,容易发生风暴潮(台风)。风暴潮(台风)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关键词]非灾害景区;灾害景区;自然灾害;波及效应;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3-0012-09
1、研究背景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严重地影响了四川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份。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四川已拥有4个5A级景区和42个4A级景区。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到1217.31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高达11.6%,是全国第八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份,更是全国唯一一个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旅游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
笔者选取四川省内9个主要旅游景区(包括乐山大佛、峨眉山、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碧峰峡、卧龙、都江堰和青城山),对其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共计37个月的景区游客量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从2008年5月开始,所有景区游客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有的景区竟然游客量为零。其中,不仅包括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丧失了游客接待能力的景区,也包括一些仍然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景区,而且在震后的25个月内,其恢复速度缓慢,多数未能达到或超越震前水平。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11)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包含“非灾害旅游景区”、“未受损旅游景区”的标题、关键词或摘要,均未能得到与之匹配的文献结果。继而,笔者又将检索重点转移至外文数据库。通过在EBsc0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undestroy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以及与之相关的“destroy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damaged/undamag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impaired/unimpairedtourist/travel attraction”、“harmed/unharmed tourist/travel attraction”,也没能得到与本研究主题匹配的文献,而得到大量关于“tourist/travel attraction”(旅游景区)相关的外文文献。回顾文献,仅有部分中文文献提到了“旅游景区……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造成损害”的现象,但并未对此进行理论上的界定,也没能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而是将灾害地所有景区统一进行恢复营销研究。可见,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灾害发生地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研究还相对缺乏。
2、概念界定
2.1 严重自然灾害
国外对灾害的评价一般不通过划分灾害等级来表征,而以灾害所致经济损失的具体数值为衡量标准。国内则主要借助等级法进行评估。目前,自然灾害等级划分标准不一,种类较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马宗晋等人于1988年提出的“灾度”的概念,以分级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的绝对量。他根据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量,将自然灾害分为巨灾、大灾、中灾、小灾、微灾5个级别。徐好民依据灾害发生后短时间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划分为A、B、C、D、E 5级,依据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数量划分为5级,二者结合共同表征自然灾害等级。冯志泽等通过重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计算灾害指数,将自然灾害细分为7个等级。我国民政部将自然灾害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和小灾,我国各级政府在救灾工作中也大多采用此法。其中,特大灾是指一次性灾害过程造成以下后果之一的:农作物绝收面积30万公顷以上;倒塌、损坏民房5万间以上;因灾死亡100人以上;因灾需紧急转移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7级以上严重破坏性地震(中等以上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镇发生6.5级以上);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以上。
四等级划分法在现实生活当中使用较为广泛,在各级政府部门中普遍采用,因此,本文将“严重自然灾害”界定为“特大灾”等级的自然灾害。
2.2 灾害旅游景区、非灾害旅游景区、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
基于学术界尚未对灾害地旅游景区从游客接待能力上进行区分的现实,笔者尝试对其区分以便后续研究。
在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的范围内,因灾而遭到破坏,完全丧失或短期内无法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为灾害旅游景区;在自然灾害直接影响的范围内,并未因灾遭到破坏或遭受破坏程度极小,完全具备或短期内即可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为非灾害旅游景区。
对于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本文以四川境内景区为例进行说明。震后,四川境内的旅游景区游客量纷纷下降,有些景区几乎没有游客游览。其中有卧龙自然保护区、青城山这样的灾害旅游景区,也有九寨沟、峨眉山这样的非灾害景区。2002年8月~2008年4月的历史数据表明,5月份是四川旅游景区的旺季,地震导致灾害景区的游客流失是合理的,但是非灾害景区的游客流失以及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无法恢复到震前的游客量水平和游客量增长速度,却是令人费解的一个问题。对于灾后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根据前人的研究,归纳起来为安全疑虑、景观损坏、心理忌讳、伦理冲突和成本担忧5个方面,而地震并未对非灾害旅游景区造成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是地震作用于灾害景区,而灾害旅游景区又对非灾害旅游景区起了负面的作用。可见,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波及效应,并导致游客流失,如图1所示。
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导致游客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刘世明在回顾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自然灾害发生后游客流失原因主要是安全疑虑、景观损坏、心理忌讳、伦理冲突和成本担忧。但是,有些因素本不应作用于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旅游决策。那么,原本只对灾害旅游景区起作用的影响因素,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被传播到了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决策路径上的?非灾害旅游景区为什么会被灾害旅游景区波及?
3、研究设计
3.1 方法选取
面对无前人成果可以借鉴的研究课题时,质的研究就成为首要工作,即“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学界经常采用的定性研究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扎根理论。它需要研究者尝试从参与者的视角获取相关过程、行动和互动的可能全面也可能抽象的理论。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阶段资料收集方法和提炼各类信息并明细分类资料的相互关系。(2)民族志研究。需要研究者通过收集资料,尤其是观察性资料来研究一个在相当历史区间内文化风貌完好无损的文化群。(3)案例研究。研究者往往以某一具体的事件、活动、情境为对象,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演绎和归纳研究结论。(4)现象学研究。在这种研究中,需要研究参与者对现象进行描述,并且识别关于现象的人类经验“本质”。(5)叙事研究。克兰迪宁(clandinin)将它看作是一种研究者研究个体生活的调查形式,通过研究者对相关个体的一对一或者群体询问,进而获得研究个体的生活故事,继而研究者用一种叙事年表的方式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转述或重新编写下来,最终通过这种叙事法把研究个体的生活及其观点与研究者的生活及观点联结为一种新的叙事体。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解答在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负向波及作用的原因和途径,并构建出该波及效应的理论模型。从开创理论和构建模型的角度而言,只有扎根理论的研究策略可以完成,其他的研究策略均不能达到这样的研究目标。相对而言,除去案例研究外,扎根理论是几种定性研究策略中在管理学应用较为广泛也较为成熟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选择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泽和施特劳斯(Glaser&Straus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的一套科学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要求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构建理论而非从理论中寻求理论。“扎根”于资料本身,就能保证理论的敏感性,就比将一系列概念聚合在一起更为接近“现实”。扎根理论的核心是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编码,即对数据内容进行定义。编码意味着数据片段的标签化,它将扎根于现实的资料(通常来自访谈)加以分解、指认现象、将现象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综合为范畴和核心范畴。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一般可分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有时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也会合并为一个阶段)三步。凭借编码结果,就可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概念、范畴和类属,并形成假设。本研究严格按照扎根理论的方法要求,依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步骤,对资料进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持续不断的对比和比较要体现在三段编码的过程中。
3.2 数据收集
严格来讲,本研究的调研对象应该是那些在2008年5月份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原本打算到四川境内的非灾害旅游景区旅游、但最终因汶川大地震的爆发而放弃原有旅行计划的游客。从2011年开始,笔者就一直没有停止对此类调研对象的寻找,但因条件过于苛刻,加之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3年,笔者联系到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仅8人。但在一次与到某旅行社咨询服务的游客群体进行随机访谈时,笔者发现,当问及2008年地震后去非灾害旅游景区旅游意愿时,大多数人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去的,说明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普适性的,当设定具体的情境后,依然能够使得人们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游客、潜在游客和有过旅游经验的人群,借助实验法的研究技术,运用问卷和口头询问的方法即可甄别出相应的被试人群。在得到被试人群后,为了使研究能够深入,笔者放弃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而采用了大量的小组访谈技术和一对一深入访谈技术,具体访谈方法有开放式访谈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记录手段有笔录和录音两种。主要访问了山西长治太行旅行社、四川大学成都望江校区、四川绵竹市博物馆、九寨沟景区、浙江杭州西湖景区。
3.3 样本统计概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甄别过后的总共114个调查对象中,男性样本数为52人,占样本总数的45.6%;女性样本数为62人,占样本总数的54.4%,男女比例差距不大。样本的年龄结构上,以50~65岁之间的样本为主,共计42人,占样本总量的36.8%;其次为40~49岁之间的样本,为26人,所占比例为22.8%;再次为65岁以上的样本,共计18人,占样本总量的15.8%。受教育程度上,学历为大专的样本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39.5%;其次为本科,所占比例为31.6%;再次为高中,所占比例为18.4%。
4、分析过程
遵循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依次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别得到如下结果:
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也叫初始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的首次“标签化”过程,即对数据中的每个词句或片段进行命名。在此阶段,范畴生成时的号码按顺序依次编排,并在数字前冠以“开放”的汉语拼音首字母“KF-”(意为此处的编码属“开放式编码”)(见表1)。此外,笔者只对114份样本数据中的100份做了开放式编码,随机预留14份样本数据用于后面的理论饱和度检验。
通过开放式编码,总共得到了12个范畴:饮食风险、疫情担忧、余震危险、治安担忧、景观损毁、可达性降低、鬼神禁忌、道德冲突、精神成本提高、经济成本提高、感知利益降低和配套不完善。这12个范畴中,绝大部分是较容易理解的。需要指出的是,编号为KF-7的范畴“鬼神禁忌”,在访谈过程中,有少数年龄较大的女性在否认了诸如疫情出现和饮食安全等客观因素外,仍无法或者不愿阐明其恐惧的具体原因。考虑到其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因素,加之访问过程中其神态以及话语的,将其归纳为“鬼神禁忌”。而鬼神对于旅游业恢复也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学界对于鬼神给旅游业恢复造成的影响已经有所关注,泰国学者里提察努瓦(Rittichainuwat)在其文章《鬼神:一个旅游业恢复的障碍》(Ghosts:A travel barrier to tourism recovery)中,以亚洲的中国、泰国和欧洲的英国、德国为对比样本,证实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灾害地旅游决策上的差异,尤其提到了鬼神禁忌在中国游客的身上尤为明显。基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基础,“鬼神禁忌”的提法是成立的。
4.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也叫聚焦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之后,针对上一阶段编码(开放式编码)所形成的重要范畴,通过往复循环对比,进行再编码的过程。通过前面的开放式编码,笔者得到了12个波及效应成因,但是经过对比后发现,这些原因并非本研究想要的结果,因为提取出的范畴中,无法体现出非灾害旅游景区被灾害旅游景区波及这一指向性。于是,笔者从两条路径上进行了突破。首先是分析各开放式编码得到的范畴,通过对比和归纳,对原有的范畴进行了分类合并,提取出了安全疑虑、感知价值降低、道德冲突、鬼神禁忌和设施破坏5个范畴。其次,笔者对原有资料进行了多次重审和进一步挖掘后,发现了少量有特点的数据,经过分析后,提炼出了不同于之前的3个范畴:景区联结、景区整体化和景区泛化。范畴生成时的号码按顺序依次编排,并在数字前冠以“主轴”的汉语拼音首字母“ZZ-”(意为此处的编码属“主轴编码”),详见表2。
安全疑虑是指游客对于自身生命财产安全风险感知较大的一种状态,可以发现,饮食风险、疫情担忧、余震危险、治安担忧均可对人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因此都可将其纳入此范畴内。感知价值可以认为是顾客要购买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对于感知利益和感知成本的对比评判。当感知成本大于感知利益时,感知价值就小,就不易做出购买决策;当感知利益大于感知成本时,感知价值就大,就容易做出购买决策。可达性降低,就意味着游客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或者精神成本。感知成本的提高和感知利益的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感知价值降低。道德冲突则是部分潜在游客的一种认知,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游客认为大灾过后去灾害地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此时的旅游目的地尚处于艰难时期,需要的是救助,旅游活动与这种大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其次,也有很多游客认为原本抱着放松的目的去旅游,结果看到的都是灾害过后的凄惨景象的话,从情绪上会发生冲突。鬼神禁忌是一个比较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世界很多的民族、国家中都有鬼神或者鬼怪的传说,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在其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创造并流传了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的神话传说,不仅如此,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盛行,使得具有神灵性质的故事和经典也广为流传,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说,中国人的鬼神观是与生俱来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调查过程中涉及此问题时,调查对象却都采取一种回避或含混的态度。不过能够确定的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因素的确是影响某些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的因素。设施破坏则比较容易理解,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景区本身的损毁,另一方面是与景区配套的设施的损毁。旅游活动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旅游活动的取消。
4.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也叫轴心编码,是对主轴编码后形成的代码进行比较和筛选,形成直接指向研究课题代码的过程。选择性编码的目的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深入讨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关系,并用故事线的形式描述整体的现象或事件。主轴编码过后,再次对比分析,结合研究课题,笔者提取出了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波及效应的成因,并且构建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从成因上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联结性波及效应。这是由于旅游企业的产品设计或者游客自身的情感认知,使得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被串联在一起而产生的连带效应,进而导致波及。第二,整体性波及效应。这是由于游客对于非灾害旅游景区进行感知时,将其与灾害旅游景区知觉为一个整体而产生的波及。第三,泛化性波及效应。这是指游客在对非灾害旅游景区感知时,并不将其与灾害旅游景区视为一个整体而进行感知,而是类似于归类的行为,通过某些共同的特点,主观上将其也划定为灾害旅游景区一类,进而产生波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联结性波及效应,游客是认定有非灾害旅游景区存在的;而对于整体性波及效应和泛化性波及效应而言,游客主观上已经不认为有非灾害旅游景区的存在了。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在进行开放式编码时,笔者保留了14份随机样本数据,其用意就是为了将其用于检验之前提取出的范畴的理论饱和度。14个样本的概况统计如下:男性5人,女性9人;20~29岁的3人,30~39岁的2人,40~49岁的5人,50~65岁的4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仅有2人为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和土家族;学历层次上,高中4人,大专5人,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1人。以下就14人被调查者的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以完成理论饱和度检验。
(1)样本1:提取范畴“安全疑虑”;语言描述:“那段时间去的话一定很不安全……总之不会去。”
(2)样本2: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景区整体化”;语言描述:“如果去的话,会有各种你想都想不到的不安定因素,那时候多乱呀”,“它们是一块儿的,你去这儿就离那儿很近了,对吧?”
(3)样本3: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不会安全的,爸爸妈妈会很担心的。”
(4)样本4:提取范畴“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我个人觉得去没有太大意义了,原来的风景都不能完全复原了,我即使去了也看不到了。”
(5)样本5:提取范畴“道德冲突”;语言描述:“那个时候,四川人都特别难过……我们心情都很沉重,旅什么游!”
(6)样本6: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鬼神禁忌”;语言描述:“你能保证没有瘟疫吗”、“不行,绝对不能去的……我是觉得反正最好不去。”
(7)样本7: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灾害泛化”;语言描述:“不安全”、“哪不是灾区?处处是灾区!”
(8)样本8:提取范畴“设施破坏”;语言描述:“去看啥啊,都震得没啥可看的了……配套还能完整?”
(9)样本9:提取范畴“安全疑虑”;语言描述:“我可知道,后来可是余震了差不多两千次吧……”
(10)样本10:提取范畴“安全疑虑”和“景区整体化”;语言描述:“你想能安全吗”,“不行不行,那一片(四川)都不行。”
(11)样本11:提取范畴“安全疑虑”;语言描述:“去干嘛啊都地震了,多危险哪,对不对呀?”
(12)样本12:提取范畴“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后来我倒是打听过(九寨沟),说是坐车太麻烦,得飞进去。”
(13)样本13:提取范畴“道德冲突”和“鬼神禁忌”;语言描述:“不合适不合适,死了那么多人,过段时间吧。”
(14)样本14:提取范畴“感知价值降低”;语言描述:“危险倒不至于太危险吧,关键能玩的地儿还能像以前那么好玩吗?”
通过分析,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的14个样本,借由其提取出的范畴全部落入了之前提取出的范畴内,可以认为并没有发现有新的范畴生成。因此,核心范畴是饱和的,构建出的概念模型也是成立的。
5、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笔者构建了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产生波及效应的概念模型,对于联结性波及效应而言,根据调查结果,使非灾害旅游景区与灾害旅游景区产生联结原因有二。一是景区本身被组合在一条旅游线路内,而所谓的旅游线路,其实质就是一种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旅游公司或者旅行社为了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往往将若干个景区的旅游服务捆绑在一起售出,这便是旅游线路。笔者认为,被组合在一个旅游产品中的若干旅游景区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借用营销学上的产品组合黏度(关联度)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景区黏度。经常被旅游公司设定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的景区,其景区黏度是较高的;而极少被旅游公司安排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的景区,其景区黏度则是较低的。二是情感关联。情感关联是游客主观上的一种认知,他们愿意依据某种尺度,将若干景区组合起来以达成某种旅游体验。缺少了其中某一景区,便会认为无法完整体验,进而影响到旅游决策。
整体性波及效应。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距离相近、色彩相近、形状相近的材料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在调研过程中,调查对象反馈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法则的准确性。大部分将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视作整体的调查对象,其判别依据正是距离,而这种距离并非实际的物理距离,而是他们认知的物理距离,这种距离的接近与否则完全是一种主观上的评判;此外,还有少数调查对象(主要是女性),并不从物理距离的维度上去评判景区的远近,而是通过联想景区所在地居民的民族、语言、服饰、习俗等感知其远近程度,笔者将其归纳为文化距离。自从20世纪70年代亨特(Hunt)将意象概念引入旅游研究后,作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外显形式与构成,色彩被广泛地应用于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白凯对旅游目的地色彩意象认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在研究旅游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时,他提出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由视觉色彩和理念色彩两部分构成,并且在此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对旅游景区(旅游吸引物)的色彩意象也进行了有效的测度。而且,其研究资料表明,有游客将某城市的色彩感知为灰色,其原因是遭受污染后城市的天空和水的颜色。由此可见,旅游景区的色彩是能够被游客识别的。
泛化性波及效应。调查中笔者发现,相当数量的游客将汶川地震称之为“四川地震”,进而将景区损坏这一现象泛化到了四川境内的所有景区,只要是四川的旅游景区都被视为灾害旅游景区。泛化现象是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在进行条件作用实验时发现的,当刺激物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时,被试的反应呈现出一致性。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都处于四川境内,此时,行政区划的作用凸显,泛化的程度覆盖了一个省域范围。
由此,笔者尝试构建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波及效应的产生机理,如图3所示。
一、深挖教材,把初中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内容讲清、讲透
初中地理中有很多自然灾害,但它是零散的,不系统,有时一笔带过,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学生根本不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分布在那里,会带来那些危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挖教材,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讲清、讲透。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中讲到印度的气候为热带季风,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及大危害。学生不知道季风是如何产生、性质如何,如何预防。因此教师在讲到印度的气候时,把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也就是说印度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较大的洋印度洋,冬季时陆地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区,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少;夏季时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而海洋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湿润,降水多。这时教师在讲什么是季风,季风分为冬季风和下季风,它的性质不同,学生容易理解。紧接着教时讲季风进退规律的反常,也就是夏季风(西南风)进退规律的反常,西南季风强,来的早,退的晚,雨季长,水灾;西南季风弱,来的晚,退的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在画印度季风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印度的水旱灾害,这样学生对印度的水旱灾害理解较深。
二、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带来的危害,最终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中讲到日本,活动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日本,然后分析日本位于那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容易碰撞、挤压,所以多火山、地震。然后教师展示全球六大板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六大板块的边界,看世界的火上、地震多分布在那里,找出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析地震的成因及分布。教师展示5.12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自己体验地震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三、利用新闻联播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危害
近两天,电视台播出台风彩虹最新消息:4日,台风“彩虹”外围环流触发了小尺度龙卷风,截至今天上午十点,共造成6人死亡,215人受伤。龙卷风还导致佛山大面积停电,其中海珠番禺大片街道社区停水停电、交通灯失灵、停车场拥堵。学生通过收听新闻,了解台风,分析台风如何形成,并说出台风的概念,并结合图说出台风的移动路径并分析其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减灾措施。主要危害:掀翻船只,拔树倒房,江河决堤,水库溃坝,形成洪灾,破坏海堤、港口,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害地区: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南部。
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
每到夏季,商洛就会出现暴雨及冰雹,学生习以为常,并不奇怪,他们并不知道暴雨及冰雹对人类的危害。如果突降暴雨或冰雹后,教师要抓住这以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知道冰雹是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摹S绕涫潜狈降纳角?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五、带领学生野外参观,了解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关键字】灾害,灾难,监测,防灾,减灾
1.概述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风 编著《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