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07: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技术的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生物科学技术;技术应用;技术优势;技术弊端
1、当前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却是十分理想的,在环保以及化工生产领域中均有体现,通过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帮助解决了大量的生产排放问题。最初生物科学技术仅仅是应用在药品的研制中,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这种利用形式已经不能得到满足,科研技术人员也逐渐的向起他层面延伸,实现使用效果方面的提升。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这一技术方法已经总结了足够多的经验,但环保相关的生物技术却正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如果能够全面\用生物技术来开展环保工作,对最终工作任务完成效率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工作积极性。早在70年代,我国便已经能够利用生物技术来帮助解决遇到的农业生产问题,并通过现场的考察来实现技术层面的优化,进而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创造一个有利的基础环境,发挥更积极的工作效果。如今的21世纪,生科科技技术应用目的在于帮助解决现阶段所遇到的综合管理控制问题,尤其是航洋环保中,解决了其他技术方法中所不能够完成的任务,提升海洋的清洁程度,在清理垃圾时也不会造成其他污染物质出现。
2、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优点
2.1.医药生物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应用生物科学技术,能够帮助研制出创新药品,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也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够达到的。例如糖尿病人使用的胰岛素,便是采用生物科学技术仿制人体内所分泌的胰岛素,注射到人体内能够发挥糖分分解的效果。随着生物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应用生物技术进行现场的预防控制时,充分采取这一方法也有助于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医药行业发展中,生物科技技术起到了核心作用,这也是其他技术方法中所不能够实现的,并且在生物科学技术中,也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应用这一方法来解决医药制作中的难题,是当前行业发展惯用的方法,也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解决常见问题,在相关问题的解决效果上也会有明显提升。此外,一些生物工程也可以应用在疾病的预防上,比如基因工程中的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遏制有着促进作用。这给生物科学技术医药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变革。
2.2.农业和畜牧业的生物技术
农业发展中应用生物科技技术,研制出了很多的环保农药,有效的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使用后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畜牧业应用生物技术体现在疾病的预防层面上,在动物的食料中添加一些有益的生物活菌,可以帮助预防很多疾病,使动物能够健康的成长,抵抗病毒的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生物科学技术应用能够随着使用层面以及针对群体的不同,体现出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并达到一个最佳的管理控制效果,发现问题后及时探讨解决措施,对提供工作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2.3.环境中生物科学技术的运用
对于生态环境失衡问题的解决,充分应用生物科学技术,可帮助恢复平衡。例如池塘中存在大量的浮游物质,导致水中营养过剩,鱼儿因缺氧大量死亡。通过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维持池塘中生物物质的平衡性,从而达到一个均衡的效果,解决了水中缺氧的问题,快速恢复池塘内的平衡性。通过生物修复技术使污染的环境得到有效的处理,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为此,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3、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弊端
3.1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例如抗生素的应用,这一生物科学技术对医学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却存在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不合理的现象,技术滥用最终导致的问题是人体内环境失衡,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同时对身体内的其他细菌也一并抵抗。这样会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并且对其他药物也会产生抗体,生病后治疗的难度也会因此而增大。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严格规定,虽然危害大,但治疗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成为当前应用这一技术方法的主要原因,通过协调好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深入分期起影响,最大程度的避免弊端问题发生,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合理的效果。发挥生物科学技术积极影响作用,首先要针对这部分弊端问题进行预防控住。
3.2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随意排放,导致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生物入侵是当前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生物科技技术胡乱使用所造成的,在现场并不能发挥最合理的控制效果,一旦生物入侵问题出现,解决处理也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经历很长的净化时间。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论述可以总结到,在学习生物科学技术中,我们一定要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合理运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学科给我们带来的新技术,此外也要了解这一学科的诞生对我国的农业、医药、军事以及环境的影响,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它更有利于民。
【参考文献】:
一些学生由于对数学不甚了解,认为数学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笔记。其实,做数学笔记的作用非常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储存资料、提高效率以及强化记忆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积累知识、激发灵感以及加强反思等。特别是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中,更应当认真进行数学笔记的记录。
数学课堂笔记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第一,笔记的记录过程是从感知向联想以及分析的转化过程,并进一步转化成为文字表达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有时候应当集中注意力,有时候要做到十分敏锐,思维时刻接受着一定的锻炼以及挑战。另外,在课堂上没有办法理解的一些问题,应当借助笔记以及参考资料进行消化,然后进行计算以及推演,从而通过写数学概念以及一系列的形式使自己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笔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材之中的不足之处。如今的教科书通常无法反映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要与教材之外的东西结合进行讲解,而笔记能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一部分的信息。教科书通常是国家统一编写的,往往注重书中知识的通用性以及系统性,而且内容提要比较固定。所以说,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依照班级内同学实际情况调整以及补充一些内容,并讲解一些重点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的记录对于记忆力的增强有很大的效果。数学知识有时候会与数学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一些学生有一定的记忆能力,但是在听课、阅读以及交流的过程中可能还是十分清楚的内容,到了课下,或者说期末复习的时候就已经被遗忘了。所以说,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记录,能够使信息强度大大增加,并利用复习以及运用的结合,能够将所学知识在人的大脑皮层之中进行长期储存,虽然忘记了一些内容提要,但是通过笔记记录,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数学课堂笔记的记录应当注意如下环节:(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人们也会忘记记忆之中的一些东西。作为学生,所学习的一些东西通常是无意识的记忆,甚至很多时候是感性的记忆。即使每节课教师都在研究一定的方法,但是也不能保证每节课都十分精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关注。假如说学生不关注的话,或者说只听不记的话,那么很多在课堂上教授的东西仅仅只会出现一次。所以说在课本上进行记录,不但有助于查找,而且还不容易遗失。学生在回顾课堂笔记的过程中,就能重新回忆当时的一些场景,对于知识的理解十分有利。(2)应当明确在笔记中记录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记录笔记的过程中,应当记住如下方面。①思路,也就是研究问题提出的原因,解决的原因以及结论。②记录纲要,也就是说通过提纲的形式对于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录。③记录要点和重点,也就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定义进行记录,记录形成知识点的过程,并记录一些学习要求,补充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④记录问题,也就是说记录一些在课堂上没有明白的问题,从而在课下进行解决。(3)应当注意把握好看、听以及想和记之间的不同关系,通常来说应当先全神贯注地听课,在老师停顿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如果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留白,在课后进行提问,并将解释记录在已经留好的地方,这样就有着比较好的效果。(4)应当及时整理课堂笔记,因为课堂上属于边听边记的状态,所以笔记通常比较乱,甚至会有错误。为了方便以后的复习,可以进行一定的整理,使之更加清晰,这就应当趁热打铁地进行整理,并改正笔记之中出现的错误。(5)课堂笔记对于学生写字速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写字格式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很多人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说即使是在课堂笔记中也应当着重强调整洁性和正确性。
一、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从我给学生的上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引导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学会记笔记。学生记笔记当然要会方法,信息技术的笔记不像语文笔记文字繁多,也不像数学笔记要记很多公式、定理或练习题,也有它记笔记的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中,我要求学生记要点,记主要的操作步骤,可以简便记忆,也可以使用一些字母代替文字,只要自己能看懂,方便课后的复习巩固就可以,没有统一的要求。比如,剪切、复制、粘贴命令,学生就可以记为CTRL+X、CTRL+C、CTRL+V。再如,图片的插入,我要求他们这样记笔记:“插入一图片一来自文件”命令,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所需文件插入该图片。时间长了以后,学生就掌握了记笔记的方法,遇到新的操作时就知道该怎么记了,也不需要老师再三强调拿出笔记该记什么了,养成了好的习惯。
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信息技术概念、原理、方法、技能,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与信息素养内在要求相一致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动建构。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
课堂上学生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记笔记需要手、耳、脑并用。一不注意就会跟不上节奏。信息技术课中操作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也愿意听,更愿意去动手操作,有些章节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听起来就烦了,注意力不能集中,记笔记在这种时候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比如,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这节内容虽然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及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听起来有些枯燥乏味,有的学生就不想听了,这时候让学生拿出笔记本记上相关的概念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避免知识的遗忘
瞬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若不经过进一步的编码,信息就会丢失。输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发生遗忘。艾宾浩斯的研究证明,对无意义的材料学习后如果不及时复习,遗忘就会迅速发生,其遗忘的进程随时间的推进,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虽然遗忘随时间的流逝而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事实上遗忘也并不完全受单纯的时间因素所制约,学生通过记笔记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的遗忘。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特点,每周一节课,每节课之间相隔一星期,再加上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并不多,导致好多学生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下次来上课时会有所遗忘。《信息技术》教材被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由学生在本学期使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这样学生就不能在书本上圈点写画,光凭脑子记,再聪明的学生时间长了也会忘记。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记笔记,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操作题,由于操作步骤多,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课后又不能很好地练习,遗忘的就比较快。学生记笔记虽然课后不能及时练习,但能记住相关的操作步骤,有计算机时能很快地进入状态,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四、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教师比较熟悉教学大纲,明白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是书本上没有介绍的而且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对于那些教材中没有的东西,就需要给学生补充,这时记笔记的重要性就可以看出来了。信息技术课中的某一种操作会有好几种方法,往往教材中给出一种或两种操作方法,这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补充其他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掌握适合自己并喜欢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77-001
信息技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学生生活中无时无处不接触到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热点,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于辅助各门学科的学习。
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教学中,这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两人分教科学和信息技术两门学科,多年的合作和研究中逐渐感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可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使学生无需出门、无需花大量的钱购买图书资料,就可以经常访问科学网站,学习科学知识,他们会觉得科学课是一门富有活力、充满挑战的学科。在教学《建桥梁》时,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建筑情况,再让学生上网搜集其他相应的桥梁方面的信息,如赵州桥、杭州湾大桥。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运用教材及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建筑的美有了较深的认识,课后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制作模型,亲身体验建筑的美,充分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合作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科学的概念和规律。
二、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会碰到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受实验条件等的影响,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科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观察水》时,课文中展示了几张图片,由于是静态的,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为了打开思维的闸门,我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动态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水是流动的”结论。把微观的知识放大宏观化,为学生探究微观知识架设桥梁,巧妙地引导学生分析其本质,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能很快突破教学难点。
三、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活动主体,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冲浪等形式寻找相关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既培养了他们利用因特网根据学习目标独立获取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食物链》一课中,教师以网络为媒介,制作了一个课题静态网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网上寻找信息,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进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样的课堂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交流,使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多样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便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网上信息浏览的异步性,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围绕目标或学习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使进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某些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时也可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会在等待中浪费学生的时间,从而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达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则。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能够进行写作学习提供了便利。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交流,可以使差异得到互补和完善,提高了学习速度和效率,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直观性、形象性,能够使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英语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推动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给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但在教学中又存在不少弊端。
一、利的探讨
1.展现情景,直观形象
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
2.渲染气氛,活跃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情景相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主动探索知识。
3.扩大知识,提高效率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在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教师通过计算机幻灯、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另外,多媒体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从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英语教学不仅能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而且带动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学观念的更新。
4.突出重点,化难为易
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解决知识重点、难点,可以把知识重点、难点设计成相应的英语场景,以直观的形象演示,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同时笔者可以精讲多练,巩固知识,又能腾出时间,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教材中形容词比较级的教学,用多媒体呈现同一物质两个物体的比较,反反复复出现几组物体的比较,每呈现一组物体都在其下方造出句子。
二、弊的探讨
1.制约教师的板书
由于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辅认识不足,教学过程中屏幕遮盖黑板置于教室正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教师把多媒体置于主导地位。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点击鼠标,展示预先安排好的课件,甚至很多时候重复展示。勿庸质疑,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速度,在单位时间里给学生输入的信息量比使用粉笔多得多。但教学过程毕竟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机械地推进,其过程变量很大,绝非是若干课件的既定输出。教学活动的节奏、速度和频率均受到学生学习进展的制约。学生的课堂行为不完全以教师的事先设想为转移,处于可变地位。
2.忽视学生写的能力训练
教师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观看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很少安排学生写的活动。因为有了课件,语言知识的导入与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师生互动大多是就图片和动画进行问答练习。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随时都可以叫学生上黑板来板书,一方面检查学生写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充分体现来自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师在课堂上属多维角色,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既是评价者,也是激励者。使用多媒体,屏幕代替了黑板,教师的角色无意识间变成了“播放员”,忽视了学生写的能力训练。
3.阻碍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而且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对话关系和合作伙伴关系。课堂上要求师生拉近距离,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系统,声色并茂地开展教学活动。多媒体的使用,鼠标的点击,电脑显示屏的观察,迫使教师以电脑操作台为中心开展教学,很少离开讲台。由于教态的僵化,教师缺乏肢体语言,人格魅力得不到展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减弱,阻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
1.教室环境的布置
既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辅助作用,就不能偏离辅助地位,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足够的认识,在辅助的功能上好好做文章。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策略,拥有自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既然是“辅助”教学,就应该把屏幕移到教室的左(右)侧,置于辅助地位,保留黑板正中央的传统课堂布局,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成为学生视觉的聚焦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屏幕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视觉辅助手段。
2.教学时间的掌控
一个单位课时可以分为三个时段:课前(Preclass)、 课中(While―class)和课后(Post―class)。课前包括导人与呈现(Lead―inandPresentation),课中指操练与实践(DrillsandPractice),课后指应用与归纳(ProductionandConclusion)。多媒体辅主要体现于课前和课后阶段,如课前呈现一幅飘飘洒洒的雪景,使 snow 一词的意义与学生固有的经验产生了链接。结合学生已有的文化图式,在课中(Whileclass)这一环节,教师离开多媒体,深入到学生中,组织学生进行操练:范读、教读、指名读,由词到词组由词组到句子。这样既可避免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的“机灌”现象发生,也可使教师和学生拉近距离,和悦课堂气氛。
3.教学内容的集中
多媒体的辅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屏幕的置放,使用时间的掌握,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上。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室,把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
4.教学课件的交互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利”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重任.因此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就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一)传统教法有一定局限性
数学传统的教法比较单一,既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探索出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需要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此,与传统教法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充分让图形说话,突破教学难点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2.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堂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按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动态图形富于趣味性、奇异美,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教学过程自然、亲切,教学内容不是“从天而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记》中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理解、新的结论、新的发现.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统的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法,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它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服务,但它只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遵循教学规律.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适度、适当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这已经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然而,如果过多、过滥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兵夺主,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手段必须以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挑选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课前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最优化的实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不是代替教学
1.不能让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多媒体有时仅仅把一些事实和现象展示给学生,它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对教师分析的体会,代替不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的实际的操练.因此像课堂上老师对于重难点的详细讲解,对例题的示范演算,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这些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
2.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
关键词:教科书 人教版 北师版 比较研究
1.引言
近几十年来,数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数学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数学方法不断出现;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教材是多种科学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
教科书集中体现社会规范文化与国家政策,便于实现国家的教育目标,有助于统一全国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评价考核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是充当教师教学的指南及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源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学生数学成就的跨国比较结果都一致表明。亚洲学生(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在数学上的表现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的学生。国际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对教材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TIMSS的研究就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包括了对50个国家的上千套教材、课程指导文件和其他课程材料的比较,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将教材作为重要研究对象(Schmidt,Mcknight,Valverde,Houang&Wiley,1997)。该研究产生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Howson,A.G.(1995)等编者出版的TIMSS的数学教材专论――《八年级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TIMSS的研究方法对之后的许多教材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S Leign Nataro(2003)运用TIMSS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课程文件、教材和学生数学学习测试结果的分析,对法国、德国、荷兰、波兰、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八国的集几何课程进行了比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实验如雨后春笋。教材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教材的编写从“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程广文((1998)对两种初中代数教材(GX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辑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地思考了若干初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问题。此外,曹培英(2000)选择了上海的地方性数学教材与日本的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中日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编写特点进行了比较。朱乐平(2002)对中德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比较。阮夏强(2004)进行了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及教学实践的比较。
只有对一个国家的教材发展有所认识,才能对今后教材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所以,对教材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它使我们有机会思考教材走到今天究竟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等问题,这对今后的教材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
2.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从2001年9月开始实验,至今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材改革成功与否对于整个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此次课改“一纲多本”原则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共审批通过了六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它们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编写依据,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那么,人教版教科书与北师版教科书之间究竟有哪些共性和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研究方法
主要是采用文献资料法、采用计算机、网络等辅助科研手段、内容分析法等方法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形式、特色、理念、例习题等方面对人教版和北师版进行了比较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4.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教版和北师版教科书的分析,笔者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形式、例题和习题、特色、理念五个方面来对两版教科书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几方面的不同点:
(1)两版教科书在内容的选取、分布上的不同
两版教科书的内容都涉及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方面的内容,在“数与代数”的知识块中,北师版比人教版增加了“生活中的负数”。而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块中,北师版比人教版的内容丰富。在“实践活动”的知识块中,北师版的活动比人教版的多。而在相同内容上的分布两版教科书的知识块稍有变动,总的来说,人教版教科书的内容浅、少,而北师版教科书的内容多、深。
(2)两版教科书在例题与习题以及呈现形式上的差异
人教版的教科书在例题与习题的题量上都明显多于北师版的教科书,尤其是在习题上,人教版的教科书在习题类型上主要有“一般习题、*题、思考题”三种题型,与北师版的教科书相比,它更能体现出对学生要求的层次性,而置于其他的课后题,北师版的教科书则比人教版的教科书呈现形式丰富,如:练一练、试一试、看一看等等。两版教科书中都存在“开发型”题,但内容都不多。
(3)教科书特色的比较
北师版教科书的特色:
a.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
b.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
c.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d.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
e.重视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
f.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
g.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人教版教科书的特色:
a.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b.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c.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d.教学内容的展开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e.重视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4)教科书理念的比较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核心课程,也是从事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等岗位的必要专业技能。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做学一体化教学目标,任务的可动手操作性成了关键因素。由于建筑施工本身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大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典型任务的动手完成上遇到了困难,故目前的教学形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效果不够理想。BIM技术的出现,将引发建筑业的一次革新,同样也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1 BIM技术简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建模”的简称,最初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的查克伊士曼博士提出。其被定义为:“建筑信息建模是将一个建筑建设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几何特性、功能要求与构件的性能信息综合到一个单一的模型中。同时,这个单一模型的信息中还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的过程控制信息。”目前对于BIM定义尚未统一,例如:认为BIM是虚拟施工(virtual construction),即建筑信息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化的4D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施工过程;此外,还有认为 BIM 是参数化建模(parametric Modeling)、虚拟建造(virtual building)、数字沟通(digital communication)等等。
目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如下。
(1)基于BIM的设计可视化展示。
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利用Revit等系列软件创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安装的BIM模型,对设计成果进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使建筑工程项目参见各方能够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评定施工的可行性以及预先发现在今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提前解决,避免今后人力财力的损失。例如右图所示一个楼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BIM模型,可直观地反映出该阶段的施工特性:场地布置、结构构件及结构选型、结构空间布置、施工机械布局、管道排列、材料堆放区等等。
(2)基于BIM的碰撞检测。
将所创建的建筑、结构、安装等BIM模型,通过专业的碰撞检测软件,进行结构构件及管线综合的碰撞检测和分析,可直观地看到建筑物内部构件的相互位置以及建筑构件与设备安装管线的走向位置。以便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避免事后结构上开孔、设备安装困难等问题。
(3)基于BIM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
BIM技术将以动态的三维模式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与施工现场,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施工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其中包括场地布置、人员安排、材料准备、机械设备、空间冲突、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等。同时,4D施工模拟还包含了临时性建筑,大型机械设备(如起重机、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进出场时间,为节约成本、优化整体进度安排提供了帮助。
2 虚拟施工
虚拟施工通俗地理解就是基于BIM技术,利用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虚拟施工,从而对将建造的工程施工过程有一个整体直观的把握,进而发现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同时也为参见各方提供一种可控制的、无破坏性的、无安全风险的多次重复模拟施工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水平,消除施工隐患,防止施工事故,保证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增强施工过程中管理。
虚拟施工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施工环境,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比如道路施工、办公区域布置、生活区域布置、材料堆放、加工区域布置、大型设备安装布置。依据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虚拟施工,完成动态三维模型成果,进而优化施工方案、为后面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帮助,避免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3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实现课堂与岗位零接轨,形成做、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而言,实现该目标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能够让学生动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由于建筑施工本身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大等特点,导致学生可供操作的任务较少,无法实现在做中学的目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BIM技术的虚拟施工将能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虚拟施工将使得原来不能动手实现的工作任务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虚拟实现,通过虚拟完成工作任务将要求学生自主去学习基础知识,了解施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最新规范。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构件定位、施工工序、临时设施安装构造要求、施工工艺的确定,人员机械材料的准备,现场的布置等一些基本职业技能。进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做学一体化目的,同时通过小组的完成也能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等方面的社会能力。其次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虚拟施工,将使学生对工程施工情况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实现了课堂与施工现场岗位任务紧密结合,对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清晰的认识,同时经过反复的虚拟施工,可以使学生尝试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不同的施工机械、不同的材料等等,分析对比其对建筑施工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方面影响,有利于对施工技术有更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应用;问题设计;思维培养;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变革,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在教师.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大教师在理念上已形成共识.教师们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途径. 由于广大教师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 这些倾向具有一定普遍性、隐蔽性,本文提出来,以供广大教师借鉴.
[?] 情境应用的理想化倾向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然而在情境的创设与应用中,很多教师容易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创设过分理想化的情境,导致情境应用不顺畅,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例如,在苏教版《余弦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出余弦定理,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牵牛星A与织女星B分别距地球约17光年和26光年,从地球上观察这两个星的张角为34°,求牵牛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cos34°=0.83). 这个情境设计的本意是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正弦定理无法解决),从而引出余弦定理的推导. 课后笔者与授课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的思路如下:情境 [数学化]问题(ABC中,已知边a,b及∠C,求边c) [学生已有知识]用正弦定理解决 [认知冲突]向量(=+) [推导]余弦定理 [应用]问题解决. 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一过程很不顺畅. 很多学生对光年这一概念不理解,导致注意力的分散. 在正弦定理无法解决后,学生转而利用作高去解决,在计算上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学生很难想到利用向量去解决. 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引导,学生仍感到不自然. 其实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主动地、比较熟练地运用向量这一工具. 实际上,由于问题的背景不是向量,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学生主动运用向量的能力,直接导致了这个情境运用并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 在上第二遍时,我们共同讨论做了如下的改进:直接以ABC中的基本的向量关系=+作为情境,先利用向量推出余弦定理,而后再解决应用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方式站在学生向量的知识基础上,没有做过高的跳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加以解决问题,在实际上课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见,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避免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避免情境应用理想化的倾向.
[?] 问题设计的操作化倾向
几分钟后,教师开始请几个学生回答上述4个问题,最后揭示这就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个思路. 在这个例子中,师生要共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由于教师将问题设计得过细,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只有被动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看似学生参与了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然而学生的参与只停留在低层次的操作层面上. 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发展,同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得不到提升. 操作代替思维是一线教师在问题设计中经常犯的教学错误. 如何回归问题的本质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大有文章可做.
[?] 合作交流的形式化倾向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各级的评优课中,合作交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甚至有教师认为不组织学生的交流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实际上,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合作交流是为了交流而交流,目的直接趋于用而不是看是否有实效. 例如当教学活动进行到教师所设计的交流环节时,现在流行的一种合作交流模式如下:
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交流一下. 交流完毕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作交流发言.
一般情况下,3-5分钟后,教师请每小组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总结点评,形成共同的认识. 这样的合作交流不得不引发如下疑问:一、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二、这样交流是否足够地深入?三、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收获?事实上,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必然出现学优生参与多且积极性高,学差生参与少且无积极性. 小组中经常出现个人代替小组的现象,无法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其中. 由于这类交流讨论的主题往往是即时的,学生在课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考,课堂交流的时间又很短(几分钟),所以这样的交流不能深入. 学生有多大的收获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也明白这一点,这样交流往往草草收场,感觉上有聊胜于无,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 事实上,教师若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最好能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 只有学生们充分地思考了,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合作交流才能体现出思维的碰撞,才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的能力. 因此,在交流合作的组织中,每个教师要避免使其成为形式主义.
[?] 思维培养的片面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