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15:33: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村治理的思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研究背景
“精准扶贫”理念是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这也是第一次把精准扶贫上升为国家政策。根据我国贫困标准统计,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而这些贫困人口几乎都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农村强则中国强,农民富则国家富。
乡镇政府作为中国最基层的国家政权直接面对并服务于广大农民,是国家与原子化农民之间的“缓冲带”、“安全阀”。这里所说的乡村治理也就是转型后乡村治理,即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在乡村治理背景下对精准扶贫进行研究,则更利于提高扶贫资源在农村的利用,从而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
2乡村治理转型后对精准扶贫的影响
2.1乡村治理主体的改变
农业税改革前,乡镇政府被称为全能型政府:收税收费、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社会治安无所不包。但是农业税费的改革后对乡镇政府形成了新的权力和格局,乡镇政府在免除农业税的治理中几乎不再有收入利益可言,对村庄治理进行全面干预不但没有足够能力,也没有了积极性和动力。在黑龙江省同样出现类似状况,自税费制改革后,许多地方的乡镇政府转变以往做法,转而支持村民自治。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治理主体很大程度落到了村庄精英肩上。在扶贫过程中,救助资金以及扶贫项目一般都要通过村庄精英来完成。随着扶贫政策的贯彻,村庄精英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但是事物有两面性,由于人性的自私性,村庄精英在识别贫困户时可能存在不公平性,列为贫困户的不一定是真正的贫困者。在农村,村民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落后,即使明白不公平性,也是跨级“闹”乡镇府、县政府。上一级无暇村级矛盾,很多不满也是不了了之,致使真正贫困户久久不能脱贫。
2.2乡村治理环境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到来,农村的社会结构开始分化,社会人口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流动性,进城务工成为当代农村青年的致富之路。这种“离土离乡”的变化使村庄成为空心村,尤其是在贫困村,空心化更为严重,留在村庄大多是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没有年轻力壮的青年做支撑,对产业扶贫的执行产生了阻碍。F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适合万寿菊的种植,邻乡H村因万寿菊项目的开展,整村实现了脱贫。看到H村的成效,在乡镇府以及村干部的努力下,也引进了万寿菊项目,但是村民参与度并不高,尤其是贫困户更是不敢尝试,此产业项目在F村难以执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能力的、年轻力壮的村民流失严重。此村没有产业扶贫的支撑,只依靠低保和社会救助的方式只能解决一时之急,并不能实现真正脱贫,而且返贫严重。
2.3乡村治理财政制度的转变
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从向下“收钱”变成了向上“要钱”,此后出现了“穷财政”与“有所为”、“权利小”与“责任大”、“政策好”与“遗憾多”等矛盾。这种“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和严重的村级债务,使乡村治理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贫困村,村级负债甚至高达百万。从当前致贫的原因来看,呈现出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并存的特点。从共性因素看,许多贫困村、贫困户在交通、用电、水利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仍很困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生态治理的支持力度。但是仅依靠扶贫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乡镇财力的支持,因乡镇财力“空壳化”,无力实现“有所为”。X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走访X村时,发现道路泥泞、房屋破陋,农田中水利设施落后,遇大雨天,则会出现“水漫金山”状况,有的贫困户家中,一年下来,颗粒无收也不是罕事。
从个性因素来看,针对致贫原因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要结合实际,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比如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利用专项扶贫资金鼓励其创业。但是除专项扶贫资金前期的支持外,乡镇政府财力却无力支持贫困者创业的后续工作,如发展进入困境期,乡镇政府是否有能力帮其度过困难?创业失败后又何去何从?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就不能做到善始善终。
3基于乡村治理思维的对策建议
3.1加强治理主体的监督
村民自治是我国乡村治理的大势所在,村庄精英也将成为村庄治理的领导者。因此,加强对扶贫资源的立法监督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增强村庄精英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以带动贫困户脱贫为使命。另外,要对农民加强权力意识宣传,自下而上形成监督体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3.2改善治理环境
“空心化”的农村现状严重影响到了扶贫项目的进行,因此要结合农业政策,鼓励优秀的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的便利条件、技术支持等相关扶持。此外,要加强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借鉴山东农村脱贫模式,联系一些半成品加工工厂,在村庄开设手工作坊,使贫困者在闲暇时期可以有事可做,既不用远出,又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还可以改正农村的不良风气。
3.3设置治理资金鼓励
除扶贫资金外,还应按照贫困村人口数量、贫困程度。国家应适度加大乡镇政府的财政掌控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资金利用的监督。鼓励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发展,从“输血式”救助变成“造血式”自救。对于治理发展较好的村庄,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提高更多村民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的中国乡村治理: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10
[2]邓大才.小农政治: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6-01.
关键词: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现状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29-04
湖南省2009年启动了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项目,湘南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承担了郴州地区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工作,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项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采用脱产集中学习与医院实习各一年的教学形式。本文对我校承办的乡村医生中专班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出适合于中专层次的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的培养方案,对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提出有创造性、可行性的建议与方法,为全面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
(一)学员基本情况
根据卫生部的文件精神,经过市卫生部门的筛选与资格认定,郴州地区目前仍有1512名乡村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学历教育,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他们中男女性别比为1.634:1(男性938人,女性574人),平均年龄42.38岁,男性学员平均年龄为43.40岁,女性学员平均年龄为40.71岁。学员入学前的学历绝大多数是中专、高中或初中,也有少数的本科生、专科生(大学的专业为非医卫类专业),还有一部分的学徒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员。学历层次构成分类统计见表1。
(二)师资基本情况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实施,所有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都由学院提供,与全日制本科生共享,任课教师均为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员,配备有班主任,教学师资与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无差异。
(三)教学基本情况
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项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学习形式采取全日制脱产学习一年和医院实习一年的形式,开设的课程有19门必修课程、2门选修课。学员课程成绩采用考勤: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1:2:7的比例核定,每学期选择1—2门考试课由全省组织统考,统一组织命题、考务和阅卷。其他教学课程由各教学培养单位负责组织考试考核。
二、我校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风问题
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学员的总体入学水准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学风和纪律与普通中专生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个体身份的特殊性。所有的学员均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农村居民占多数,相当一部分学员认为进行中专学历教育是一种无奈之举,自认为有从业经验,能对付得了农村中的一些常见疾病的防与治,是迫于社会压力和医疗、经济形势,并非自己的愿望,但又时刻保持着一种有一技之长的优越感。二是群体身份的悬殊性。学员之间的年龄差距明显,学历层次差异大,有本科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学员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存在明显的代沟,“文人相轻”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工学矛盾相当突出。所有学员都可以算得上是在医技岗位工作的,且大多数是农村诊所的医务工作者。在远离父母、妻儿的学校生活中,往往不适应,经常不按时到校、到课,缺课现象比较普遍。四是自律能力较低。除了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由于年龄、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学员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纪律性较差,上网玩游戏到深夜的现象比较普遍,喝酒抽烟时间和地点比较随意,上酒吧进歌舞厅消磨时光者也不在少数。学习始终没有积极性,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教师完全胜任自己本专业的日常教学与科研,但对于一个班级具有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学员杂合体,在教学上一时难以找到适合点:与全日制本科生相比较,教学课时少,难度要求低,学生受思维定式影响较深,新技术与新观点难以接受等。因为学历层次、班级学风等原因,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纪律的要求、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多数情况下照搬对本科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而对乡村医生这样的一个杂合体没有探讨出适合于该群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三)课程设置实用性问题
按照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教学计划,乡村医生班只开设必修课1080学时、限选课72学时,其中:理论课922学时,实验课230学时。对比普通中等卫校的教学计划,乡村医生中专层次的教学计划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其教学课时都相对不足。一方面是学制较短,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直接导致见习课和病案讨论课的大幅削减,教学内容的取舍也难以达到良好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学生很难全面了解与掌握医学知识这门学科的结构体系,使学生的学习难度陡然增加,教与学的双重效果都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
(四)教学与考核的改革问题
对乡村医生中专班的教学方法与考试考核方法,应当采用与普通全日制的大中专学生不同的方式与方法。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通常的讲授法激发不了此类学员的学习欲望,考试考核方式也不能局限于只用答卷纸进行闭卷、开卷考试。近几年来,我们组织了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开展了讨论式、研究式与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尝试,对考试考核的内容、形式等进行改革,增加技能考试内容,加大操作考试比重,分析讨论式试题增多,死记硬背的概念题缩水。然而多数情况下,教与考的改革仍只停留在宣传与发动层面,未能深入到全局,改革的内容与方法、手段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结合学员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工作经历、因材施教等教改方案与教改手段的实施也还未落到实处。
(五)够用为度的人才培养问题
基于乡村医生班生源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学员的医学基础知识与工作中使用医学知识的要求矛盾比较突出,学员的医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和考试难易程度如果过多地顾及基础较差、工作经验不足的学生,则对那些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不利于提高,难以达到再提高的效果。而教与考的要求与内容过多地侧重于那些医学基础扎实、学历与知识结构相对较好的学生,则对于其他的学员来说,课程教授的要求与内容过高,难以理解与接受,也没有起到广泛适应与提高的作用。如果教学的要求无法在这些学生身上完成与达到,则考试的结果也必将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这就给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了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套用普通大中专学生的标准,只能单独为其定位教学与考核要求、人才标准,要立足实际,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以够用为度作为培养目标,使其“学能则用”,培养效果将会更好。
三、提高乡医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学习兴趣,消除非智力因素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一切不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它对人的认知过程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有利于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消除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对提高教学质量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实,学员智商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其学习成效或质量,在相当程度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对有特殊年龄、学历、知识结构的乡村医生中专班学员来说,非智力因素影响尤其突出。一方面,学习兴趣缺乏:学员基本上迫于政策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一年的挣钱机会,进行名义上的脱产学习,多数学员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时常挂念自己的小诊所或兼职。对此,教学内容必须予以取舍,增加实用性教学,同时注重积极引导,使其能主动地接受教育,积极地参与学习。大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习情绪低迷困惑,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焦虑感却较强,同时受情绪影响较大。对此,教师要树立一个明确的态度,从学员的角度着想,多与学员沟通交流,帮助其提高认识,端正学习态度与动机,消除情绪困惑。充分利用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那些最需要提升受教育的期望值,而自身医学基础又较薄弱的一部分学生,要有意识地改善学员的心理影响因素与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方式,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适当地降低学员们的学习成就期望值与教学、考试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适当调整标准,把好人才和质量的标尺
卫生部早在2000年时就对乡村医生设立了“准入门槛”,规定了乡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提升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卫生部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规定“到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疗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职业资格;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同时还提出,“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清退,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文件要求从业的乡医既要有专长与技能,又要有国家认可的中专以上的医学教育学历文凭。事实上,乡医们经过短期的教学与培训。不可能成为专业意义上的全科医生,而其从事的工作却与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内容基本等同,是内、外、妇、儿各科整合的综合体系,服务对象广泛,而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乡医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应该是“能医能药、能防能护、能中能西”等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
1 能医能药: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应该既能看病诊疗、肌注与静脉滴注,又懂中西医常用药的适应症和配伍禁忌,并合理使用,对当地农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诊断和对症下药,对触电、溺水等危急病人能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对农药中毒、甚至蛇伤等症状也能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正确处理。有药理学、病理学和中药学等药物理论与基础知识,对当地的常见中草药有一定的了解,而其他要求有相当医疗水平的工作与任务则不作为其工作内容,只能要求其医疗水平的起点和高度与当地的发展相适应。
2 能防能护:由于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等因素,本地区目前仍有上万的乡村医生服务于农村基层,而乡村诊所的功能较多、任务较重,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负责政府在本村行政区域内的卫生防疫和医疗保健任务。诊所往往是一人全包,乡医们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打针、给药、伤口消毒清创、常规检查等工作全部承担。虽然乡医还没能达到全科医生所要求的医疗水平,但他们在卫生防疫、疾病传播、医疗保健工作上的任务不轻、责任重大,因此教学上对于知识内容的选取与考试方式、人才观念的理解、教学质量的把握尺度等,均应以“能防能护”作为基本的方向,以适用于农村居民为基本出发点。
3 能中能西:乡村医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应当是中西医基本知识的一个有机结合体,以西医知识为主体,以传统的中医为辅,构建适合于农村经济条件的医技水平与知识结构。目前,在我校招收的乡村医生中,学历为初中或以下者高达31.49%,他们既没正规地学过西医,也没系统地学过中医,其所有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只是师傅的“传帮带”。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广大农村,患者乐于接受能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乡医,希望乡村医生既能开西医处方治疗常见病,又能用中医方剂治疗一些顽疾和慢性病,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医疗效果。这就要求乡村医生在具备“良好”西医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懂得中医学中的辨证施治、中药配伍等基本知识。因此教学上应该要求内容更广泛、知识更实用,做到中西医相关知识全部讲授,而医学知识的深度则量体裁衣、适可而止,不求博大精深,但求够用为度。
(三)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在明确乡村医生培养目标和乡村医生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因人施教。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员能够收到“学了就能用”的效果,直接提高学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 合理编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个体特征进行分班,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早已普遍存在,这在乡医学历教育中也是可行的。合理编班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做法可以是:在学员入校前,先按其年龄、学历、学医途径等进行分类排序,然后根据相关信息合理编班,如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编在一个班、高中与中专学历的再按年龄又细分成几个班级、初中及初中学历以下者编在一个班,如果年龄偏大、从业时间较长、学历较低而人数又达到编班的最低要求,这样的群体最好编在一个班。这样既可避免出现个体差异性很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学员处于同一个教学班的尴尬局面,也有利于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使所教班组的每个人都得到提高,促进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乡医共同进步,同时还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学积极性的提高有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2 改革课程设置,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就是教学计划的确定。乡村医生中专层次的课程必须依据其自身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教学时数,形成适合于乡村医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学课程体系。湖南省目前虽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学制较短、教学时数偏少、实验课与理论课教学课时比例失衡、科目设置有局限性等。从乡村医生自身的需求来看,因为他们的特点不同于接受普通学历教育者,他们必备的、也是其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常见病的防治与急救、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合理用药、卫生法律与农村卫生管理知识等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和乡村医生的需求,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考虑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数,增加开设中药学、计算机操作基础等实践教学课程。这样,一方面在促使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在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医德、法规的学习和人文素质、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参加乡村医生执业(助理)考试提供最基本的服务,为全面推行使用计算机进行沟通与交流“扫盲”。
3 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学手段的变化又直接作用于教学方法。传统的“黑板+粉笔”式讲授法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讲得多、板书得也累,学生得到的信息量却不够大。因此,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必须灵活多样,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应该进入课堂教学,教师精选讲授内容,简介一般内容、讲清重点难点、阐明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指导学员结合问题、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将会大为改观。另外,对于乡村医生这个群体进行教学,根据我校多年的教学与培训经验,认为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与培训,教与学的效果也都非常明显。笔者曾撰文充分论述了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法与比较教学法提高乡镇医士培训质量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强调了“能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能避免低水平理论课重复,又能强化学员的能力培养”。问题解决教学法与比较教学法既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又能刺激学员不断发现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把最新的发现与新的知识落实到工作中去,达到坚持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目的。
(四)有的放矢,强化专项师资建设
我校承担乡村医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是担任全日制本科教学的高职称人员,其中还以教授、主任医师或硕士生以上者居多,教学经验与临床经验均较丰富,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对乡村医生来说却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乡医们本来基础就较薄弱,对书本上的内容一时半会都难以理解,更不用说是教授、主任医师的自家学说成果了。因此,针对乡村医生这样的一个复杂群体,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得有的放矢,优选出适合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最好选派有乡村医生工作、指导或培养经历的教师担纲专业课的教学。同时,教学单位也要组织有关教师下基层,深入乡村与诊所调查研究,让教师放低身份,把握工作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乡医们的工作特点、患者特点、诊治环境与条件等,强化乡村医生师资的专项工作,做到有目标培养、有专人管理、有长远规划、有专项研究,提高高职称教师在乡村医生班教学的适应度,做到使学员学得轻松有收益、教师教得顺畅且快乐,为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实施“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 症结 有效性 途径
思想政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与否,对事业的兴衰具有较强的能动作用与反作用。为此,笔者就当前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农村信用社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是好的,在促进业务发展、保持稳健经营、推进改革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业务的不断发展,信用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有的领导自身不注重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甚至还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对立的一面,认为只要业务发展了,其他的工作好与坏无所谓。因此,存在重业务发展,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
(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必要的形式和载体。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来承载。但是,在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十分艰难、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难以化解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仅仅局限于解决“燃眉之急”,局限于“一事一议”,没有针对普遍性的形式和载体。
(三)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必要的专兼职队伍。
从目前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内部职能部门设置情况来看,虽然都设有或名为政工、或人事、或综合等的主(兼)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但实际上这些部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或根本在这些部门没有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的职能,或这些部门往往自身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无人抓的局面。
(四)思想政治工作走过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突出。
农村信用社系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倾向:一是图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的检查验收;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化、极端化,对实际工作没有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比较模糊。
即思想政治工作处于被动状况的情况比较多见,单纯地为做思想政治工作而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目的性、导向性、针对性。
(六)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老化,机制不活。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固然有一些很好的模式,特别是有一些很好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这些模式和经验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需要创新和发展。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发展不够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了。
(七)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
就农村信用社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即应与信用社的发展紧密相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但是,应该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领域的改革却没有同步进行,至少在思想政治领域的改革滞后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的改革步伐,形成了二者之间衔接脱钩的现象。
(八)群团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和职能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主要症结
(一)少数领导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管理若干名职工的领导干部,首先应是这些员工的表率和楷模,无论在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都应该如此。同时,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也应该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导员。因此,不难想象自身素质本来就不高的领导干部如何来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信用社成立五十年以来,由于其进人渠道单一,近亲繁殖现象比较突出,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从中选的领导干部不乏优秀分子,但是也不可否认其中存在“从矮子中选长子”的现象,特别是基层信用社的管理者。这样产生的领导干部难免自身素质不高,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传导渠道不畅,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受众是广大员工,无论你采取怎样活跃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范例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终得员工理解、领会并融入工作实践中予以运用才谓有效。而这是与员工的学识水平、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及社会、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的。在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存在传导渠道不畅的问题。
(三)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严峻,各种改革不断深入,矛盾暴露并不断激化,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和主人翁,作为企业的一员,都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相对优厚的经济待遇。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一种依恋感甚至是依赖感。然而在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形势普遍不景气,员工利益同时受到影响;加之当前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各项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在改革中必然涉及员工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有些隐性矛盾也会在改革中逐渐暴露甚至激化,引起员工思想情绪波动,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四)农村信用社系统经济案件频发,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从整个金融系统来看,农村信用社属于各类案件的高发区。案发后也存在追赃抓逃不力等问题,集中暴露了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甚至有些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可能会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整改和处理;信用社领导干部层次中发生的腐败案件也时有曝光。在经营比较艰难、竞争日趋激烈、历史包袱异常沉重、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势必影响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自然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五)“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认可和发挥,民利得不到尊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信用社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合作金融机构。员工是信用社的主人,是推动信用社各项工作的最活跃的因素。所有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的员工都希望通过民主渠道这一种有效的途径参与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然而,当前信用社民主管理的渠道并不一定十分畅通,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其官办色彩依然很浓。特别是员工行使民利的“三会”这一有效载体,其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广大员工的民利得不到尊重,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认可。这也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实现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途径
(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风范型、事业型、知识型的领导干部队伍,奠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组织基础。
干部队伍素质如何,对于能否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选拔和任用信用社领导干部上,要始终坚持“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正规化”和“用好的作风选人,选好的作风的人”的原则。只有作风好的干部才能带出作风好的队伍,只有作风好的队伍才能干出卓著的业绩;也只有作风好的干部,才具备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成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二)从深层次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认知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全体员工感知、领会、传导、践行才能得以实现。而要做到这一切,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而且同时要求员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业务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而信用社现有员工的素质离这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梗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导渠道。因此,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全员提高”的原则,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地构筑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认知基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三)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等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营造密切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
信用社员工的成分、层次、结构等情况都比较复杂,要在这种特殊行业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各方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而党、团、工、青、妇等党群组织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比较成熟的思路和成功的经验,也有一支长期并善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因此,要完善和加强这些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经常性地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和氛围,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四)丰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稳固平台。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系统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创立了一些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形式和内容,在一定时期里,的确起到了凝聚思想、鼓舞斗志、弘扬正气、确保稳定、促进发展的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做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拘泥和局限于老传统、老套套、老模式,需要不断丰富、创新、发展,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至少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时展的主题,紧密结合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管理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其内涵。
(五)开拓市场,改善经营,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减亏增盈,夯实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物质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境地,不可能在群众之中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在农村信用社系统也是如此。如果业务停滞不前,亏损有增无减,待遇一落再落,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武器都将无济于事。因为一旦员工的意念灭失,对工作的热情、动力会同时灭失,对信用社也会带来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所以,信用社当前一定要紧紧围绕“增效”这一目标来开拓好市场,努力改善经营,逐步实现减亏――少亏――盈利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去改进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营造留人的环境、留心的环境和催人奋进的环境,让思想政治工作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依托。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two yuan system defects, combined with China's typical pilot areas of rural land reform practice experience, to adapt to the rur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direction and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rur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上世纪80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二元体制,尤其是土地的城乡两元化管理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1.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1.1现代农业发展与农地经营规模狭小矛盾的普遍性
农地流转与我国的城镇发展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关系密切。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地流转的方向和基本原则又做了进一步明确的阐述,由此使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更加受到各界关注。但现实中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致使农村土地流转不畅,我国农地经营规模普遍表现出狭小、破碎的特征。据权威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农地流转规模仅10%左右,即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也只有16.1%,而在农业连片经营条件良好、便于规模化集中经营的黑龙江省,更是仅有8%。2007年,全国农户家庭人均经营耕地仅2.16亩。
1.2农民增收与其土地财产性收入不足矛盾的显著性。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多数年份徘徊在60%左右,远低于70%的世界均值。有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万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国同时期人均消费规模1.56万美元的1/7。拉动内需尤其是农村内需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国际经验看农民增收最大的前景还在于财产性收入,主要是依靠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获得的收入,理论上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但从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看,无论是从总量还是比重,土地财产性收入还远远未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年增幅达18.5%,高于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率。但从绝对量看,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依然偏少,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提升缓慢,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167元,只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与1995年比仅提高0.6个百分点。。
1.3节约集约利用与土地资源非市场化配置矛盾的突出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用地达133平方米,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82.4平方米的水平;我国城市的容积率仅为0.33,而国外一些城市达到了2.0;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更是达到2.7亿亩,是城市的5倍。
1.4城乡统筹与城乡二元土地市场矛盾的尖锐性。由于城乡土地分割管理,为谋求土地利益最大化,各种以非正规方式谋求土地财产权益的灰色市场,在诸如城乡结合部等地区迅速发展,如各地大量存在的小产权房、城中村等。
2.城乡一体化对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要求
2.1加强农民权益尤其是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护。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以此盘活城乡之间要素的市场化流动,促进农业和农村区域非农经济的深入发展。
2.2坚持和完善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确保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改善。同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保障建设用地的合理需要。
2.3制订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规范。从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用地标准、规划控制等方面保障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市场化进程的有序推进。
2.4严格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基层土地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创新基层土地管理的模式,提高农村土地管理的效率。
3.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
3.1成都土地“确权赋能”。2009年成都市给农民发放“四证”,即《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集体林地使用权证》和“两卡”(耕地保护卡、养老保险卡)对土地确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耕地,使农民可享受耕地保护金,以及因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而享受农民养老保险补贴,从而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3.2苏州“三置换”。即通过“集体资产所有权、分配权置换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承包经营权换股权”或“社保”、“农民宅基地换住房或合作社股权”,帮助“农民”顺利变身“市民”,让已经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自愿进城。
3.3嘉兴“两分两换”。将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权、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在城镇已就业且有社会保障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通过宅基地的置换及土地流转,腾出更大的用地空间。
3.4天津“双置换”。2009年3月份起,葛沽镇开始尝试通过“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和补偿”,先把全镇土地收归镇政府,整合后将农地转为国有再招拍挂出售。葛沽镇25个村庄拆迁后建成容纳25个行政村、5.1万村民的楼房,腾出约3000亩建设用地。
4.应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4.1改革的基本原则
4.1.1坚持依法管地原则,在《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框架下进行,对于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积极探索。
4.1.2坚持明晰产权原则,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全覆盖。
4.1.3坚持集约高效原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4.1.4坚持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原则,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同时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三方利益,这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2改革的基本方向与配套措施
4.2.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法律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对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确权登记,为市场配置土地奠定基础;其次要在农地物权化的基础上,探索农户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置的权利,保证农民土地产权收益的实现;三是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下,允许改变农地用途直接入市,实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同场交易”;四是加快对集体土地流转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立法工作,从源头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合法化问题。
4.2.2完善土地市场体系,促进城乡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非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全面纳入土地有形市场建设,通过招拍挂流转;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共享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更多地引入招标和拍卖等土地出让方式使农村土地的配置完全遵循市场的供求变化。
4.2.3规范政府管理职能
首先,强化规划管理,真正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也只有在用途管制法律制度下,才能保障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其次,引入市场操作,公开投标定价,杜绝以行政方式从中获取超额利润的“越位”行为。再次,变干预为服务,更多的在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登记、公证等方面做好服务。第四,政府应严格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依法维护保障土地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建构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政治中的乡村精英 基于公共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研究 以内源发展的社会政策思维助力“精准扶贫” 传统产业的内源式转型 乡村精英在低保分配中的行动逻辑 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 新农村发展中的乡村精英形成与精英关系格局实录 新乡村经济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 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探析 精英培育与中国乡村的复兴 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居民参与问题 乡村精英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财政扶贫项目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研究 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 社区主导型发展视角下的参与式扶贫研究 精准扶贫视阈下参与式帮扶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 对贵州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乡村女支书的蔬菜扶贫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 胡文显,苏孝永. 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内源式增收机制探讨――源于温州的实践[J]. 改革与战略,2012,(4).
[7] 宋林霖,代红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理论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2,(1).
[8] 谭英俊. 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反思与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09,(3).
[9] 贺海波. 选择性合作治理:国家与农村精英的关系变迁[J]. 社会主义研究,2014,(3).
[10]曹现强,宋学增. 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9).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休闲文化
一、乡村旅游与休闲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奔波的脚步,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的束缚,享受休闲生活,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通过旅游观光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修复。乡村以其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及纯朴的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城市的人们对清新环境、回归自然、心神宁静及健康快乐生活的渴求。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满足了新型的消费需求,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
这里所说的“乡村”并非简单指从地理角度考虑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更多的是指农业人口、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乡村村落分布区,以及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及规模较小、生活节奏较慢并且安逸幽静的非城市化地区。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是将场所界定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它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行为主体、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气候地貌、农家庭院、经济作物、森林田园等)和人文特色(民俗文化、生产形态、生活方式等)为对象,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求根的需求。人们去乡村进行休闲旅游,其行为动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如体验、健身、娱乐、餐饮、购物等;二是精神方面,如观赏、摄影、习作、学习等。
所谓休闲治理,就是在我们面对问题时,要从休闲学或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去梳理、去分析、去研究、去解决。所谓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也就是面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要从休闲学的角度或从人们休闲需要的角度去过滤乡村旅游的管理过程、设施建构和景观设计等,力求实现基于休闲的物质空间建造和精神文化构建,力图充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
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的方略
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充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文化需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品牌,有利于拓展、挖掘和保护我国乡村文化的休闲特色、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潜在旅游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业创新升级。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家乐等概念不完全相同,乡村旅游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定位。为了避免休闲治理的单一性、片面性及扩大化开发和经营,在进行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时,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明确乡村旅游的定位,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休闲性
乡村旅游是社会进步和旅游得以发展的产物,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或者长期没有生活在乡村的人。这些人到乡村去旅游,其目的有二:旅游观光(看看美丽的自然、体验传统的乡村劳作等)和休闲(感染传统的文化,得到心理心灵的安慰与慰藉等)。休闲,不仅是人们去进行乡村旅游的最终追求,而且也是去治理乡村旅游的最好结果。一种休闲方式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近些年,我国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这与我国人民休假时间的增加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这对传统的旅游度假提出了新的诉求。基于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基于人民休息时间的增加,乡村休闲旅游应运而生且朝气蓬勃。也正是如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旅游地建设必须将传统地域文化和现代休闲文化有机结合,将乡村的休闲景象、休闲生活和休闲风貌充分展现给游客,要增加旅游地的休闲设施和内容,提高旅游区档次,为游客提供交通、食宿、娱乐等各种便利的休闲条件,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提高重游率。当然,为了达到休闲的目的,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节工作和旅游的关系,调整自己的行程和情绪,力求达到这样状态:聚精会神工作,全身心投入休闲,工作时不要休闲,休闲时不要工作。
2.突出乡村性
我国乡村的明显特征是不论在自然空间建构、道路交通设施,还是生产工作方式、社会文化与组织,与城市社会截然不同,存在一种乡村所独有的文化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传统文化,具有有别于城市的文化差异性。乡村旅游的标识是“乡村性”。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要使乡村旅游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乡村性。否则,将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失去个性,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何景明、李立华认为,“理清什么是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如辽阔的土地与人口的稀少;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如一个特别的湖泊、一座清秀的山峰、一望无际的草原等;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如一个乡村独有的自然景观和经济活动、劳动方式等;风俗――一个地方不同于另外一个地方的民俗,如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特征的文体活动等。刘德谦也认为,乡村的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李开宇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乡村性,通过乡村性的空间和景观意向去实现休闲认知。冯淑华、沙润则认为,所谓乡村性指的是地域性、旅游资源特性、社区参与性、旅游本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由此可见,乡村性既包括乡村居民世代生活遗留下来的诸如建筑、村落等静态景观和风情,也包括伴随着乡民们繁衍、生息、传承的乡村文化、氛围、环境和活动。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应该突出“乡村性”的发掘、保护和完善,而不是削弱或减少乡村性,不能走“准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3.注重参与体验性
人们之所以去一个地方旅游,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么好的规划、多么好的开发与管理,而是因为人们去哪里能获得什么――物质的或精神的,有价值才值得人们向往,没有价值谁都不会去浪费时间。久居“水泥丛林”的城市人,备受钢筋混凝土的束缚,饱受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被逐渐卷入亚健康的漩涡里。于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成了城市人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人们向往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去那里呼吸泥土气息、欣赏田园美景、享受宁静闲逸、感受淳朴人情。简而言之,乡村旅游的核心和人们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休闲体验。乡村旅游就是实现在乡村内的体验为主要目的。较之于一般的旅游来说,游客更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为此,乡村旅游应提供基于乡村特色的差异化休闲体验。
4.彰显民俗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中国传统文化根生在乡村。农村的饮食、着装、礼仪、节庆、婚嫁、民谣、传说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乡村特色。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特点主要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制度民俗的参与性、精神民俗的感知性等。丰富性和鲜活性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推陈出新的源泉,是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机制与基础。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中,要注重对彰显民俗性的农家土特产、手工艺品、风俗活动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和展示这些地方民俗,使游客充分体验到不同的乡村特色,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切身感受到淳朴的休闲体验。
5.维持生态性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环境的生态质量。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和生命线,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维持旅游地的生态性成为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首先,应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农田、庄园、野生动物等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因为没有了清新悦目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质朴怡人的农耕景象、天地人相融入画的和谐意境、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改善饮食、语言、服饰、古迹等乡村人文生态资源,维持农村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不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经营的理念,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提升文化性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策划、规划和开发者对文化应用、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文化的理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文化因素的价值作用和价值导向越来越重要,只有注重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才有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因此,我们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时,首先就要过滤文化的因素,实现文化的设计、文化的规划和文化的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并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性:一是培养乡民基于“文化自觉”的心理认同;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三是促进区域休闲文化的形成,以引导人们的休闲观;四是大力营销宣传,开展品牌战略。
7.发挥产业的带动性和示范性
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就旅游而旅游,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规划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旅游要素和资源,实现以点带面,让各乡村相互学习借鉴,放大示范带动效应。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或理论体系。中国各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差异很大,可以首先对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进行示范,让各地农民相互考察借鉴。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普及,推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和区域合作。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的过程中,各地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治理有成效的地区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以便推广良好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
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关键就在于它具有“土生土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当地的居民正是这种景观的重要载体和拥有者、保护者、传承者,如果没有了当地居民的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免会造成本土文化的变质和流失,乡村旅游将失去原真性和生命力。另外,当地居民的态度和热情是乡村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软环境。居民亲自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服务活动,可以从中获得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感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和热情转移到旅游服务当中,进而扩大旅游的乘数效应,减少经济漏损,提高游客感知满意度和体验质量,满足游客的休闲需要。
如何才能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呢?首先,要使乡村旅游治理与所在乡村形成利益共同体,要让居民从中得到切实的经济收益,拓宽居民创收和就业渠道。其次,旅游治理措施要考虑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增强居民的自我意识、认同感和凝聚力,强化参与治理的意愿。最后,建立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1]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在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05).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5).
[3]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03).
[4]李开宇.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06).
[5]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03).
作者以湘北红镇为田野个案,通过对乡村混混滋生、成长与壮大乃至主导整个乡村社会这一逻辑历程的描述、理解和解释,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乡村社会灰色化的基本路径,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转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镜。在书中,作者以叙事的表现手法,对乡村混混群体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试图以研究乡村混混这样的他者,来反观本群体和社会自身,从而对乡村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自己独特的思考。
作者的问题意识是明确的,研究发现也是真实的,其理解解释亦是合理的。但是,排开价值中立的要求不谈,我们仔细地思索,便会追问:作者笔下的乡村混混何以在当下中国当道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混混业已成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主导性力量,他们不仅利用自己的身体暴力统治乡村社会,更是在利用这种暴力改变乡村社会生态,尤其是乡村社会伦理价值观念。问题是,混混何以当道、何以能主导乡村?
首先,离不开对乡村社会性质的理解和追问。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早已不是当年笔下的熟人、社会,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去熟人社会化、陌生化的特性,更多地体现出贺雪峰所言的半熟人社会以及吴重庆所言的无主体熟人社会特性。乡村社会在熟悉性不断降低、陌生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乡村社会价值系统、意义系统和治理理念等都发生了变化。与这些变化相伴随的是,中国农民不断地走向一种向外用力的人生,金钱意识不断抬头,以金钱论英雄亦见怪不怪。与此相关,中国乡村社会的集体意识不断淡化,个人意识、个人本位逐渐抬升,伦理、纲常以及传统型权威等不断式微,乡村社会缺乏一种主导性力量来控制乡村伦理、舆论与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一些暴力资源拥有者利用此空隙,不断地侵蚀集体资源、侵犯个人权利、侵害乡村社会,乡村混混在乡村得道便是最好证明。
其次,乡村基层组织的虚化与弱化亦不可忽视。自农业税费取消之后,乡村基层组织不断弱化,乡村组织的能力不断下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部分地区的村级组织已形同虚设。调研发现,众多村级组织的负责人要么是不在村里,成为不在村干部(村干部纷纷进城即是例证);要么是混世魔王,骗取国家补贴与工资,不搞任何建设,不解决任何问题(村庄公共品供给能力下降即是证明)。在一些地区,当村民之间发生纠纷时,村干部或因为缺乏体制性资源,或因为寻求自保,常常在纠纷调处时不作为,致使乡村社会矛盾丛生,这不仅使得乡村混混因为拥有暴力而在纠纷中占有优势,更是使得其甚至越来越成为纠纷化解的重要力量。长此以往,民众有了问题不找组织,而找混混,日渐成为一种常态。
【关键词】 青海省 乡村水利管理 发展措施
青海省是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对于我国乃至亚洲的水资源的供给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支撑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开采、利用、保护措施不当,再加上青海省自然环境的恶劣,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理,加大高原乡村水利管理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青海省高原乡村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探讨促进青海省高原乡村水利发展的措施,对于促进青海省自身的发展和促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水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
1 青海省高原乡村水利现状
自我国建国以来,青海省的水利管理工作在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再加上青海省人民对水利工作的支持,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着重治理水力资源,综合考虑自身发展特点,对水利管理措施进行创新,打破传统水力资源的管理观念,进行高原乡村的水利项目建设,在水旱灾害和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全省加大资金投入管理高原乡村的水利工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建设水库、涝池、引水灌溉工程、提灌工程、机井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和多个水电站等。大大解决了人们的用水困难问题,在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旱灾害的抗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在高原乡村的水利管理工作中,加大对农田水利的管理力度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粮食生产的保证,对于提高人们的收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富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青海省高原乡村的农田水利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青海省的地势条件极差,山大沟深、环境恶劣、水利工程建设成本过高,这就极大的造成了高原乡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突出;该地区的气候条件较差,降水稀少、太阳辐射较强、蒸发量大,气候较为干旱;由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缺乏,青海省的很多高原乡村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健全、水利工程老化破损现象严重,整体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再加上青海省的自然灾害较多,地形地势复杂,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习惯,为高原乡村的水利管理带了极大的不便。
2 加强高原乡村水利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该省水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水利管理的措施,并结合高原乡村的经济结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俗等方面,将高原乡村的水利管理工作建议作出以下概括和归纳:
(1)保证人畜的饮水安。针对青海省高原乡村的经济结构,人们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因此,保证该地区的人畜饮水安全十分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乡村人民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净化水资源、建设水库、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为人畜的基本的饮水安全提供保障。加快实施水利工程建设,促进饮水安全体系的构建。(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青海省高原乡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对水力资源的保护力度,节约水资源,改造传统的灌溉方式,实施滴灌的灌溉方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对于已经老化的水利基础设施应该进行全面改善和维护治理。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开始,做到节约水资源,并减少磷化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禁止随意倾倒污水。针对该地区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地势条件,青海省相关地质勘探和管理部门要加大勘探检测力度,对于危险地段及时进行保护,做好绿化工作,加大植被建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强防洪抗旱的水利工程建设,形成高原乡村防洪抗旱体系。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要引起重视,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特点,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自始至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青海省高原乡村水利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3)进行水利改革的强化管理工作。青海省高原乡村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项工作重点就是加大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水利法制体系,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水利工程的维护力度,保护河流的水源部位,东部和西部实行开源节流,南部和北部进行保护和修复。利用价格对水资源进行管理,适当调节水价,为青海省的水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青海省的高原乡村水利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3 结语
青海省是我国多条河流的孕育地,做好青海省的水利管理工作是促进青海省水源发展和我国水利工程的完善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青海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做好该省的水利管理工作并不容易。由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自然灾害多发,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些都对当地的水利工程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的难度。促进青海省高原乡村的水利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只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需要青海省的人民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只有所有人一起参与进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青海省的高原乡村水利建设一定可以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兴峰.新形势下松山灌区水利管理发展方式探析[J].农田科技与信息,2008(07).
[2]罗兴佐,贺雪峰.论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0(04).
[3]贺林州,刘锐.论乡村水利的经济基础---以豫南A镇农田水利调查为例[N].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浅析小流域综合治理 浅析大凌河流域阎王鼻子水库的现状与治理 浅析山区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与设计 浅析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农业综合开发 流域碎片化治理的整合 流域生态治理的经济逻辑分析 小流域治理的具体策略分析 亚马逊流域的“中国蝴蝶” 长武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浅析 浅析如何加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措施 谈小流域治理的标准及治理评估 生态河流治理浅析—以厦门过芸溪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小流域水污染成因及其治理的探讨 通过乡村林业治理小流域的路径研究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 关于鳌江流域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小流域河道治理技术方案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 秦文展.关于湘江流域治理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1(24):20-21.
[6] 济南市人民政府:《济南市河道管理办法》.http:// /lawhtm/1997/29939.htm
[7]王书明,蔡萌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河长制”评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