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40: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素养;对策
大学生公益素养培养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公益素质的提升正通过各种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劳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我们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公益素养调查,调查涉及对公益的了解、参与情况及对公益事业的期望和建议等。
一、高校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观念行为
1.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度
在对392位泰州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有80%,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则有20%。另外,在对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中调查得知,每周关注公益新闻,积极找机会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所占比例只有3.7%,每月固定时间参加的则占7.5%,而有88.8%的同学认为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才参加。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公益活动不热衷。但是,从关注公益活动的积极度上看,现今的大学生仍缺乏热情。
2.泰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能力
在对上述392位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在以捐款为参与公益的形式中,88%的学生能捐款1-50元,能捐51-100元的同学有11%,极少数能捐100元以上的金额。调查学生们对自身参与公益事业的能力的认知时,31.5%的学生认为自身在公益事业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认为自身能力有限。可以看出大学生限于自身的经济能力。
3.泰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渠道
对于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有71.5%的表示曾经通过现场捐赠的形式参加,有27.7%的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有13.8%的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50%的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7.7%的则表示通过其他途径参加。
4.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
多达9.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社会上有哪些公益机构与活动,大部分学生,占68.5%只知道1-3个公益机构活动,了解5个以上公益机构活动的学生只有10%。这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存在着不足。
二、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原因
1.个人因素
(1)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一定程度的关系。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都是消费一族,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参与公益事业的行为与观念。
(2)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行为与观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参与途径等信息了解甚少,并且极少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
2.社会影响
(1)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渠道单一。目前社会上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比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无法调动公众参与到公益活动的热情。特别是在学校的大学生,学校只是偶然组织参与公益活动,校园宣传不足,缺少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难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2)社会的诚信度缺失。当今社会出现许多“伪”穷人,他们原本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帮助,但却欺骗公众捐款,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捐款持怀疑态度。公益透明度不高,对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诚信度的缺失以及公信力的下降。
(3)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上的公益机构数量不多、质量不好,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效率低下,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大学生不敢投身到此类的公益事业中。
(4)政府重视程度不足。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监管程度上存在不足。因此,关于公益事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无法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三、对发展高校学生公益事业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及原因分析,作为高校应逐步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观念意识,使大学生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
1.学生自身角度
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公益意识,积极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大学生进行公益的方式不止捐款一种,例如,参加网上公益机构、进行义演义卖活动、加入社会志愿者团体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大学生可以做到的较为便捷可行的公益方式。大学生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节俭,学会理财,并把其中一部分投入到帮助他人的公益事业中,以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尽早背负社会责任。
2.学校角度
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的平台,做好宣传,给予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调动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公益现状并不乐观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平台给其发展,学校及校内的社团组织应在全校倡导人道主义精神,鼓励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加红十字会、公益总会等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促进公益事业在校园中的发展。
同时,在校内形成公益光荣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采用标语、海报等鼓励形式,在校内传媒大力宣传,营造公益氛围,宣传公益的本质意义,塑造大学生对公益的正确理解。
3.社会角度
社会上的公益机构应该努力吸收大学生这一阶层,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做贡献。当今社会诚信度缺失是一大问题,公益结构应首先提高自身质量和诚信度,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其安全性、有效性有信心,应做到捐款使用、流向情况公开透明化等。
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社会和其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着现代文明和人道主义的发展。社会和学校应该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氛围,让当代大学生继续发扬公益事业,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借公益的火把温暖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国慈善事业调查:我国人均捐款额仅为0.92元》,《工人日报》,2006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背景:
小区本是居民居住的大家园,而现如今环境问题严峻,小区内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物业管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小区内居民日常的生活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江社区认真执行南岗区“1536”发展战略,谨记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对此长江社区倡导洁净、宣扬洁净,势在必行。所以长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将对小区进行了一次环保清洁活动。
二、活动目的:
1、解决小区内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宣传南岗区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卫生的队伍中来。
3、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强社区成员的相互沟通、理解,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上进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主题:
绿色和谐社区
四、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的选择
长江社区活动地点:信恒小区庭院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清扫地面垃圾及丢弃在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
解决方法:用大扫把直接清扫入垃圾箱,拾取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扔入垃圾箱。
2、清除广告纸,牛皮癣(主要集中在楼道出入口,楼道扶梯,下水管道,路灯柱及外围墙面等地)。解决方法:不易撕去的用小铲子铲去,易撕去的直接用手撕,以减少对墙面表层的磨损。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二
走进社会生活,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此,我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社区公益活动的实施。
二、社区公益活动的目标
1、学生能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公益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社区公益活动内容
社区公益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公益活动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如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活动等。其内容可包括:
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社区学校的辅导、社区科技活动、科普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社区文体活动。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美化工作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处和团总支负责对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动员、组织。
(二)活动形式
社区公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社区公益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保存好材料。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学校在组织社区公益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社区公益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5、社区公益活动开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量力而行,讲究诚信。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三
一、活动主题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
二、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活动背景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社区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动源自北京邮电大学“关爱老年人智慧设计国际交流项目”。本项目为期两年,目的是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和产品。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体,故项目组发起一系列在社区的老年人公益活动,邀请老年人同科研人员、设计师一起,探讨科技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
通过科研人员、设计师、老年人以及服务老年人的社区工作者一起讨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发现老年人的创造力,输出新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以及对现有产品/服务的改造意见,探索四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活动意义
老年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探讨老年人的需求和解决方法,是一种老有所为;活动的形式轻松愉快,有设计师、大学生共同参与,实现不同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交流,是一种老有所乐。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活动地点社区
四、活动基本考虑
每次活动以社区提前通知、自愿参加为主。分户外和户内两种场合。
户内活动,以茶话会、互动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持续时间在1——1.5个小时为佳,不宜超过2个小时。
户外活动,以随机的谈话为主,同每个人的交流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需备有小礼品。活动要主题明确,材料齐备,活动介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给参与活动的老年人颁发“活跃老龄·乐在创新:老有所为志愿者”证书。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
2.社会公益活动方案
3.社会公益日活动方案
4.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关键词:法学专业;河西学院;公益活动;调查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法律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来满足法治化建设的需求。但是,目前大量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而相关的部门缺乏法律人才却成为一个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公益活动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高校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实际操作模式,笔者提出利用公益活动来提高法学学生实践能力,此法是借鉴哈佛大学的一种操作模式,哈佛大学法学院十多年前就要求他们的学生做公益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学院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毕业之前要花40小时做公益活动,提供法律援助,但事实上,平均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做了六百多个小时的公益活动,而且学生都很喜欢做这样的公益活动。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法律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法律综合素养,而且培养了法学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法学专业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公益实践活动是指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自行组织或者被组织向社会公众进行与法律相关的各种免费公益活动,具体包括一定时间的法律宣讲,法律咨询,诉状,诉讼等一系列与其所学知识相关的活动。笔者认为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必要性:
(一)适应法学专业本质属性。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法官之一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1]法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是法学专业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各法学院都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主要集中于专业实习。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法学专业实习出现了形式化和走过场的倾向,实习效果已经满足不了法学专业自身属性的要求。进行公益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弥补实习的缺陷,而且可以满足法学专业实践性的要求。
(二)社会需要的现实性。中国当前社会法治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法律人才,也需要大众普法。但是,对于大众普法活动的投入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法学学生进行公益实践活动可以在节约社会成本的前提下进行普法活动。因此公益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法治化建设做出贡献,具有社会现实需要现实性[2]。
(三)法学学生自身的需要性。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是其主要限制因素。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熟悉社会,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就业积累实践经验。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公益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法学专业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的调查分析
目前,高校关于上述的公益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主要集中于专业实习和假期实践,没有形成一种相对的固定形式或者长期综合的实践模式。当前这种实践模式从根本上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为了解现状,更好的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于河西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当前法学专业学生从事社会公益实践的现状
此次调查对象为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总共发出问卷190份,收回问卷181份,有效的问卷178份。调查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目前法学学生参加过公益实践活动的现状。具体比例如下图所示: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比例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从大一到大三学生从未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经常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人数比例仍然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调查显示,如此大比例的学生没有经常从事公益实践活动习惯,这种现状令人担忧。
(二)问卷调查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之原因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针对这些没有参加过公益实践活动和仅仅形式上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学生做了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和进行个别单独的交谈。对于其原因做了简单汇总,具体如下图:
调查显示,同学们没有参加过公益实践活动或只是参加过一定形式公益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没有机会,其次则是由于没有时间,根据交谈得知,他们想参加实践活动,但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或者做什么,以及去什么地方做等,从中反映出大学学生与现实社会相脱节,以及自己具体实际运用法律能力的欠缺和一些相关组织相关活动机制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法学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现状反思及其相应解决措施
(一)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较少原因分析
1.从思想方面看,学生思维模式的单一化是目前法学学生实践能力弱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法学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只注重获得的理论高分,很多学生缺乏一种将学习的法学理论知识尽快用于社会实践的思维。他们忽视了法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
2.从教育方面看,高等法学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法学教育本应该是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优秀法律人才,且是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但是,目前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据调查得知,我国大学法学专业人数从1978年的几万人到2011年的百万人,各大学注重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老师与学生比例差距进一步的扩大,导致老师教学负担过重,学生对自己专业信心不足。多数大学对法学教育投入的教学资源不足,国内大学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如模拟法庭教室、案例教学课堂以及对口学生实践基地等仅为国外的1/12。[3]
3.从法学教学单位和相关组织的关系看,法学教学单位缺乏与相关基层组织的联系,导致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无处从事实践公益实践活动。中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而相关司法实务部门基层部门并不愿意协助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属于教育部及各省的教育厅管理,司法实务部门属于各自不同的法院,检察院或司法部管理,而相关基层组织又属于政府部门管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渠道,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即使有需要也不能更好的协调。平时,学生想要观摩庭审或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去实践,他们也会因为学生动手能力差、安全等原因不去接受。而在西方法制较为发达的国家,法学院一直和律师事务所、法院等相关部门保持着畅通的联系,学生可以随时到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实践,他们也愿意接受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
4.从公益实践活动的经费来源看,公益实践活动所需必要资金无从保障。从事公益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这种保障是非营利性的,却是必不可少的。而高等法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在这些项目中虽然有一些实习经费,但相当少,在大四实习时都不能得到很大保障,更不用说是假期或平时的公益实践活动了。
(二)激发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积极性的措施
1.学生自身树立正确公益实践观。根据调查显示,9%的学生害怕参加公益实践活动,因为他们没自信。其根源是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功底不够。我们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是不太可能,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端正心态,不仅要运用所学知识去帮助别人,更重要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理论知识欠缺的地方,从而回归书本、解决自身欠缺问题,加深理论知识,提高行动能力。
2.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作用。在法律援助中心内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亲身无偿讲授法律知识、法律案件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为社会弱者提供法律帮助,获得职业成就感,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是,目前这种模式在少数高校艰难的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问题以及社会和不同高校的认识不到位。所以,我们需要在此方面加强宣传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之良性运行,同时还需要与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保持业务联系并接受其业务指导。[4]
3.学校大力支持,灵活安排。在法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单位及高校双方认识不足、相应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部分高校法学专业实习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目前,各个学院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大四实习期间,主要原因是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没有考虑到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们承受考研,考公务员,司法考试等层层重压,难免会分散实习时间和精力,影响实习效果。甚至有些学校把专业实习形式化,疏于管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给专业实习造成的冲击,专业实习已经满足不了法学专业本质属性对于法学学生的要求。[5] 笔者认为,公益实践活动应当可以弥补法学专业实习的缺陷。各个法学院可以明确地将公益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在实践安排上,应当避开与学生就业,考研的冲突。也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做法,有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每学期十五十六周进行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查漏补缺,给学生自我鉴定的机会。
4.多方面筹集资金,使得公益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我国有大量弱势群体需要法律援助,律师与援助中心的无私奉献仅仅解决了一部分案件,更有大量案件需要有偿服务,为了追求公平公正,需要大量的经费来充实援助案件所需的各项支出。但是,目前我们高校拥有的实习资金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下,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也相对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多渠道的筹措资金,主要是从被援助的地方政府申请专项拨款,接受社会捐赠,争取学校的专项实践资金等,使得我们的公益实践活动得到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学校而言,公益实践活动在法学本科教学领域是一个双赢的措施。一方面,学校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过程,也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法学专业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过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法学学生从事公益实践活动能熟悉社会现实,增强其从事法律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
[2]黄培清.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2.
[3]孟庆瑜.法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5.
[4]周世中.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慈善;认知;参与
近年来,公益慈善、微博公益、微公益等概念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随着更多的公益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大学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越来越活跃,为了解与评价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认知与参与状况,以及在参与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浙江某高教园区为例,展开调查。调查问卷共设计21个问题,其中有3个为开放性题目,18个为封闭性题目,内容涉及大学生公益慈善的参与度与认知度,以及影响大学生公益慈善参与度与认知度的因素。
问卷发放范围为浙南地区的某高教园区大一至大四学生,其中有男生425人,女生425人,共发出问卷950份,学生在不记名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此问卷内容,收回有效问卷900份。
一、基于调查的大学生公益认知与参与状况
(一)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认知不足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管理中,大部分的大学生会选择看书、泡图书馆,其次大学生会选择实习,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化,也有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上网、娱乐,打工、赚钱。只有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对公益活动的关注度上,有40.72%人知道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有59.28%人没有听说这个活动。当问及大学生对于2011年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是否愿意参与时,有20%人表示会参与,觉得关爱儿童是他们的责任;有74.32%人表示可能会,因为要考虑是否有时间和能力;有5.68%人表示不会,认为那是社会的问题,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另外,目前一些公益活动开展受到限制,有49.72%人认为是活动单一,无法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有63.47%人认为是经费不足,不易开展;有47.13%人认为是学生对公益认识不够;有41.15%人认为是学校的宣传倡导的不足导致公益活动受到限制;还有4.28%人认为是其他原因限制了公益活动。
(二)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的较低
经常主动性参加公益活动的大学生有200人,占总数的22.3%;偶尔参加的有586人,占总数的65.33%:从未参加过的有111人,占总数的12.37%。从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动机的基本情况来看:有263的人是为了力所能及的奉献,占33.25%;有303的人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占38.31%:有27的人是为了感恩,占3.41%;有64的人是有志于公益事业,占8.09%;有105的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占13.27%;有29的人参加公益慈善活动是学校要求参加,占3.67%。在大学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偏好的调查中:有17.81%的大学生偏好教育方面的公益事业;有16.35%大学生偏好医疗卫生方面的公益事业,有63.92%大学生偏好环保方面的公益事业,有1.13%大学生偏好西部开发方面的公益事业,有0.79%大学生偏好其他方面的公益事业。
(三)影响大学生公益慈善认知与参与的因素
据调查,有83%人不知道公益组织,有17%人知道公益组织。在关于公益条例的调查中,有0.5%人知道公益条例,有99.5%人不知道公益条例,公益知识的储备多少对大学生关于公益慈善的认知有影响。周边同学对公益慈善活动评价的高低和参与活动所碰到的阻碍因素影响活动的参与度。大学生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公益慈善活动信息:有305人是通过志愿者服务机构来获取;有 564人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者服务团体来获取;236人是通过网络来获取;300人是通过自发的志愿者社团来获取;6人依靠其他途径来获取。大学生能否获取公益慈善活动信息,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信息,对活动参与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此外,对于是否应该把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状况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定的硬性标准的问题:有34.09%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该,他们觉得公益如果掺入功利性目的,就会违背其美好初衷;有8.2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因为这样可以鼓动大家参与其中,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有57.6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适当考虑,因为公益出于自愿,硬性标准会使很多公益参与仅仅只有形式而并非出自真心。学校如果将参与公益活动与学生评奖评优相挂钩,能够影响大学生公益慈善活动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二、对策探讨
(一)加大对公益慈善宣传,增加学生公益知识储备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的公益慈善认知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重视度和关注度缺少,公益知识储备不足等。
针对大学生的公益知识储备普遍较低问题,学校可以开设相关公益慈善活动的课程,供同学们选修,也可举办公益实事热点讲座,增强同学对公益慈善的热点关注。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72.03%的同学是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来获取相关的公益活动的信息,所以依靠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的宣传,可以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增加相关公益知识储备,比如可通过印发公益慈善宣传的小册子,放在各班级教室供学生拿取阅读,印刷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大厅或走廊等公共场所宣传公益慈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电子传媒在不断的增加,调查发现有30.14%的同学通过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方式获得相关公益信息,微薄公益传播也是一种新型的宣传方式,微博慈善公益传播因其体验互动性、功能多样性、低廉高效性和创意参与性,让个人或机构从事公益活动更加便利、高效。
(二)结合学生兴趣,举办多元化公益活动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的公益慈善参与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的活动频率不高,参与活动的动机、偏好、时间均不相同,获取公益慈善信息的途径少,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阻碍因素突出等。
对于学生对公益慈善认识不够,公益活动因形式单一开展难的现状 ,组织活动的社团可以先充分调查了解大学生感兴趣的公益事业,在举办多元化的公益活动才能够吸引到参与者。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公益慈善的三个方面是环保、教育和医疗卫生,组织者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多举办这些大学生关注方面的公益活动。同时,对于同一类别的公益活动也不要总用一种形式来举办,例如,对于环保的公益活动,第一次可以进行知识宣讲——在教室演讲现代环境的环保严峻现状,第二次可以是实地实践——帮忙清扫街道,第三次可以室外宣传——向当地百姓发放宣传资料等等,或者活动组织者尽可能多的和需要帮助的组织多联系,例如聋哑学校、残疾学院、福利院等等,和不同的组织联系,相对应的活动就有所不同,使活动多元化得到保障,就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公益实践能力
在本次的调查中,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度普遍较低,时间冲突、家人朋友的不支持以及经济因素都影响了大学生自我公益实践能力,一个良好的公益心态,能够提高大学生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度。保持良好的公益心态是提高大学生自我公益实践能力的一个方法,所以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和服务劳动,如寝室楼道美化,班级卫生打扫,清理课桌、献血等公益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大学生利用其在活动中的切身体会来培养自身的公益心态、锻炼自身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高自身的公益实践能力。
据调查,关于阻碍高校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主要因素:有59.57%的同学认为是时间因素;有48.18%的同学认为是经济因素;有52.16%的同学认为是家庭因素;所以,大学生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协调、管理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并与家人朋友多交流沟通,获取他们的支持。大学生通过假期工作,可以解决公益慈善活动中经济方面的问题,为自身创造更有利的形势,帮助自身提高公益实践能力。
(四)增设适当的奖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国家民政部在2005年年底颁发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纲要中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措施之一就是,“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增设适当的奖励机制有助于公益慈善的开展。学校各个院系、社团可建立统一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比如“积分制”,“互学互比”对积分靠前的团体或者个人进行表彰,鼓励。
参考文献
[1] 刘芸.温州慈善现状及其完善对策探析[J].温州大学学报,2011(05).
[2]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高等教育,2011(01).
[3] 宋扬,于佳莉.慈善奖励机制推动中国慈善发展[N].公益时报,2008-12-09.
――三生“爱心1+1”志愿者誓词
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任何一家企业应备的基本道义。
作为中国直销行业的生力军,宁波三生公司在“共享健康,分享未来”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是缔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参与者。因此,三生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多次大型捐助活动,还是融入日常点滴中的热心和关爱,特别是启动“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三生用实际行动谱写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篇章,不断在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多、值得敬仰的重要角色。
三生公益足迹
作为一家乐善好施的优秀直销企业,三生公司从成立伊始就一直践行着“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使命,以爱心和行动实践着“生存、生活、生命”的三生核心文化,以行动和热忱传播着三生人的爱与真诚,把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之中――
2002年6月1日,向日喀则地区儿童捐赠脑灵通维钙片,价值60万元;
2004年9月3日,向贵州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捐赠一千箱高钙片,价值117.5万元;
2006年6月,与宁波市鄞州区车何渡村结成“村企结对”帮助关系,多次捐助困难村民,并捐赠20万元用于村主干道建设;
2006年9月,向鄞州区慈善总会捐赠了50万元的慈善基金;
……
同时,公司也将“热心公益、回报社会”落实到了日常的点滴细节里:寒冷的冬日,给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送去御寒物资;中秋佳节,给敬老院里孤独的老人们送去月饼和问候……
这些细节和行动充分显示出,公益已经融入了三生文化的血液之中。与此同时,三生也通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才能真正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为此,三生发出了“爱心1+1公益活动”的倡导,并成立了“爱心1+1志愿者组织”。
“爱心1+1”真谛
“爱心1+1”是三生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旨在通过三生志愿者的宣传和行动,号召和引导社会大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即每个人每个月抽一天时间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
“爱心1+1”志愿者组织是根据三生公司发展现状和社会公益公关活动需求而成立的公益活动组织,由三生公司统一规划领导,在全国各分公司所在地区有计划和组织的进行社会公益活动。
对于正在困境中的人们而言,我们的一次伸手,给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帮助,更是生活的温暖和未来的希望……在给受助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志愿者也将自己的爱传递给了他们,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给他们带去了希望,也让自己体验了助人的快乐。对于志愿者而言,助人的快乐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志愿服务不但能丰富志愿者的生活,提高生活品味,而且也将提升志愿者作为社会公民的自我价值。
“爱心1+1”就是积少成多,用每一个人的行动去传播爱与关怀;“爱心1+1”公益活动不仅仅是一些人、一个组织的活动,而更重要的是号召社会大众的积极关注和参与。每人每月抽一天时间参加一次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也许并不起眼,但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1+1+1+1+1+……+1”,长此以往,三生人所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一点点,而当三生人的爱心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时,三生所收获的将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
“和谐之道”的三生文化激荡起“爱心1+1”的暖流!
爱的馈赠
2007年6月16日,“爱在三生,精彩人生――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在宁波鄞州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近千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除了现场义拍公司特别赞助的一批产品外,在三生星级高级经销商胡良骏、张达龙、赵秀英、顾亚浓、吴瑛、谢玲梅、张福源、董晓福、李之英、刘丽萍等和到场的公司高层领导的带动下,现场为奉化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了募捐。志愿者手中一个个流动的捐款箱承载着孩子们的希望,经销商们用一双双温暖的手传递着三生人的爱与关怀,甚至到场的孩子们也用他们稚嫩的小手送出了一份力量,一幕幕感人至深。随后,公司副总经理崔建军代表三生公司向奉化育才民工子弟学校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营养保健食品和学习用品。
奉化育才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徐银中代表学校在捐赠仪式上深情致辞,“(三生)公司捐助的高品质的营养保健食品和学习用品,可以说是急我们之所急,帮我们之所需,解孩子之所困。众所周知,外来民工子弟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家庭和环境的原因,无论是身体体质还是生活质量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然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难也不能难孩子!我相信,通过(三生)公司这家强势企业组织的爱心募捐,实现强弱牵手,结对帮困,必将在帮助孩子们提升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进而带动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产生现实而又深远的影响。你们功德无量,我们大家也一定会因为这种关注,唤起更多更大的力量,因为这次行动,支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爱的天空。”
捐助是真诚的,关爱是无价的。
宁波“爱在三生,精彩人生――爱心1+1主题公益活动”拉开了“爱心1+1”系列公益活动的序幕,该活动已在三生全国各分公司同步举行,三生公司为各地捐助了价值50万元的营养保健食品,传递着爱与健康。三生还将通过持续的公益活动,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并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爱心1+1”系列公益活动中来,用真诚和关爱送出温暖和希望。
打造“爱心1+1”品牌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成千上万的人就能汇成澎湃江河;一件事虽小,但无论多么巨大的变化都来自于积少成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力量,每一个人,每一个月,参加一次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1+1+……+1,长此以往,当我们的爱心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时,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多一分的笑容,多一分的感谢,多一分的希望,还将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三生公司董事长黄金宝先生表示,将把“爱心1+1”作为三生公司的主题公益活动,长远地推广下去,力争打造出“爱心1+1”的公益活动品牌。
大学生是青年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医学生属于大学生团体,具有参与慈善事业的先天优势,同时,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医学技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在本次调查中,课题组着重调查医学生参与公益的方式、途径,参与初衷及体会,探讨现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数据支撑为始发点,为公益活动开展的理论策略提供方向。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川北医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调查大一学生210名,大二学生223名,大三学生39名,大四学生样本量太小,不计入比较,共计483名。
2.研究及统计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共设计22个问题,最后一题为开放性问题。问卷在参照国内同类研究资料基础上,结合医学生特点,并经多番修改完成。按年级随机发放,问卷皆由课题组成员面对面交谈填写完成。后期进行整理工作,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72份。后期问卷经统一编码后,经专业人员审核,使用Excel2007录入数据,SPSS13.0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一般情况
共472名同学参与本次调查,大三样本数虽少,但仍具有代表性。其中,男生179名,女生293名,符合医学院校女生多男生少的现状。在影响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因素中,经统计,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对参与公益活动的频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他研究中,将是否参加过公益行为作为因变量,将"年级、性别、家庭居住、对个人的意义等作为自变量,采用前进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可能是影响参与率的因素[1]。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9%的同学一学期参与一次公益活动,一学期四次或以上仅占8%,而12%的同学从未参与,医学生参与公益率达88%(图1),高于同类研究中非医学专业公益平均参与率。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参与初衷与体会
将“参与活动的原因、参加活动的收获、收到的激励”这三个问题作为一组关联题。参与的初衷总结为“乐人乐己、现实需要、朋友影响、无特殊考虑”四个方面。其中,“乐人乐己”与“现实需要”分别占38.5%和34.5%,而“朋友影响”和“无特殊考虑”占总体的12.6%和14.3%。对照“收获”一题,“乐人乐己,现实需要”组的活动收获率普遍高于初衷为后两组的同学,集中在实现人生价值、丰富简历与实践经扩大交际面三个方面,占到了68.5%。而“难得的情感体验、激发爱心、了解社会现状”等偏情感方面的收获,仅占31%左右。这说明公益活动偏向于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其公益精神的培养[2]。另有文献表明,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对公益活动满意度较高,大二次之,大三最低[3]。本研究并未进行年级与活动满意度的交叉分析。另外,在问及公益活动对象的反应时,68.2%的活动对象表示解决了实际问题,31.8%表示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其中1.6%的人表示打扰了正常生活。这说明活动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3.参与公益活动的趣向
当调查了医学生对哪一类公益活动感兴趣时,结果如图2所示。整体结果较分散,选择医疗的人数最多,达20%,符合医学生专业特点。其次是教育、环保、扶贫、助残类。这五类合计占总数81%,而特殊人群的帮扶(如艾滋病等)的选择率只有4%,作为医学生,应该对特殊人群有更深的理解与爱护,面对如此低的选择率,值得深思。
4.参与公益活动的途径
在参与途径方面,通过学校社团组织参与公益占到49%,其次是社会公益组织占22%,而在网络与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参与率仅10%,尚有很大发展空间,可以借助新媒体增加参与的渠道同时扩大公益活动影响力。
5.参与的阻碍因素
当调查对于公益的态度,91.2%的同学持积极态度,尽管现在社会上公益受到质疑和猜忌,仍愿意参与公益活动。统计结果显示,阻碍医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因素中,时间与经济因素占62%,时间与经济非一时能解决的问题,而占16%的参与途径少和14%的社会因素却是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等多方努力改进的。
三、意见与建议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大学公益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还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4]。而医学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公益责任。政府应该努力培养专业机构,使公益机构更加专业、规范化;社会慈善机构公开账目,增加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共同构建一个公信力良好的公益环境;最重要且可行的是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学校多开展医疗类活动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具有指导、组织、规范学生公益活动的责任。根据医学生的兴趣导向,医学院校可以多开展与医疗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奉献爱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特殊人群(如艾滋病等)的公益活动中,医学生更应该比其他专业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挑起医学生的责任。学校要加强宣传,使同学正确认识疾病,进而关爱特殊人群。
2.学校增加参与公益的途径
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最广的途径,而微博微信等在学生中使用率极高的网络工具却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如若不能将学生目光从电脑手机上移开,就将其变成宣传活动的好工具。运用得当,会使参与公益活动更方便快捷。
3.学校适当增加社会、师资、财物支持
一、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研究背景
(一)参加社会性学习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主要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又必须将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主要途径是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如社区公益、志愿服务、实际操作、学生教育活动等。[2]通过社会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获得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姜朝晖认为,作为社会性学习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培养团结精神和实践能力[3]。沃德斯坦(F.A.Waldstein)和赖尔(T.C.Reiher)对美国6所高中501名学生进行了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服务学习和志愿活动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参与性,使学生更加自信,自尊心更强,更能容忍社会的多样性;也更加尊重他人,更愿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4]
(二)新课改规定的社会性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结构多元化,围绕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设置了社会实践课,并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在初中开设“历史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但是,新课改提出的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内容越来越多,但教材、课程容量有限且要保持相对稳定,社会性学习内容不可能都进入学校课堂和教材;况且,大量的社会性学习内容不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可在活动中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多举措、多途径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
二、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现状调查
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有1000多家。据统计,年观众量达1.2亿人次,但其中青少年只有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与学生在暑期踊跃参加各类旅游和培训班等活动形成了鲜明反差[5]。殷世东在中国期刊网中检索1981-2010年间关于中小学社会实践的研究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且发在重点期刊上更少。[6]基于此,笔者及课题组编制了“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我国华东、华北、华南和西部地区的60所中小学校发出调查问卷15 550份,收回问卷15 084份,其中有效问卷11 380份,分析并探讨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性学习的频次低、时间少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公益性活动更少。分别统计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频次和每次活动花费的时间,结果发现:从参加的频次来看,高达36.4%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社会性学习,另有50%以上的学生也只是偶尔参加,而频次越高则参与人数越少;从参加时间来看,用时1小时以内的学生最多,达37.2%,另有35.3%的学生甚至没有花任何时间参加社会性学习,而花费的时间越多则参与人数越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情况,笔者对中小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频次和每次花费的时间进行了分类调查和统计,先统计中小学生平时是否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或课外公益性活动,再进一步统计选择“是”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性学习的频次和每次参与的时间。
从结果可知,从未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比例达53%,而从未参加课外公益性活动的中小学生比例更高,达63.3%;经常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比例仅有8.9%,而经常参加课外公益性活动的中小学生更少,只有7.2%。从每次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活动的时间来看,50%以上的学生没花任何时间,其中没花任何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比例更高,达64.9%;每次花费1小时以内的学生分别占1/5左右;每次花费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更低。相对而言,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花费的时间更少。
(二)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调查发现:高中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最低,小学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最低。分别统计不同年级段学生(小学、初中和高中)参加课外社会实践、公益性活动的频次和时间(详见表1、2),结果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的频次存在显著差异,即高中生偶尔参加的比例最高,但经常参加的比例最低,这与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重有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在参与课外公益性活动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小学生偶尔参加的比例最高,但经常参加最低,这是由于公益性活动对参与者的要求要高于社会实践,而小学生囿于身体、知识、意识方面的限制参加较少。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或课外公益性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即小学生花费1小时之内的比例均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而小学生花费1~3小时的比例均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三)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单一、内容贫乏
笔者曾专门在三所学校调查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种类单一,参与次数最多且人数最多的内容是辅导成绩较差或者低年级的同学;在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枯燥。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多是组织参观一些场馆(如博物馆等)和到社区拔草或捡垃圾,也有在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的。由于社会实践内容单调,难以发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笔者进一步深入社区观察和访谈发现:很多社区并无开展专门针对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学习活动,有时开展一些活动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但没有实质性内容。以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作业为例,大多数社区只是草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敷衍了事;学生自身也只是为了完成“盖章作业”,并不是真正地为了参加社区的实践活动。正如《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2月23日报道中采访的一位王先生说道:“社区为孩子准备的社会实践活动种类其实非常单一,比如过年前要求小学生上街去劝说邻里少放烟花爆竹,或者到孤寡老人家去‘送温暖’、贴对联。我感觉这些活动都很老套,不能激发小孩子的兴趣,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走过场’,孩子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四)中小学生自身意愿是影响其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中小学生参加或不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原因进行统计(见图1、2),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是自己意愿的结果,与父母和学校老师的要求也相关。因自己意愿而参加公益性活动的比例要高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而在父母要求下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要高于参加公益性活动的比例。在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原因中,属于自己没意愿的占多数;同时也有缺乏场所、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因为家长反对而没有参加的中小学生只占极少数。
图1 中小学生参加课外社会性活动的原因
图2 中小学生不参加课外社会性活动的原因
三、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难题破解
(一)社会性学习活动次数与时间严重不足
社会性学习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很重,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社会性学习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本次调查表明,高达36.4%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偶尔参加的最多,占53.2%;即使参加,所花费的时间在1小时内的最多,达37.2%。个案观察和实际访谈证实,现今中小学生基本未接触过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即便是中学生,对于课外社会性学习的认识也不清晰。不少学生的社会实践甚至沦为“盖章实践”,如《今晚报》2013年8月6日报道:“为给‘社会实践’作业盖章学生参加义工走过场”;《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2月23日报道:“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作业几成‘盖章作业’”,《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2日报道:“中教观察: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怎能成‘盖章实践’”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忙于参与课外补习,以致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好好学习顺利通过中考、高考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因而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大一部分都用于补习功课,仅有的一点闲余时间连玩耍都不够,因此造成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严重不足。二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安全问题被过分夸大,一旦学生在课外社会性活动中出现问题,无论是不是教师或学校的责任,矛头都被直接指向教师和学校,使学校和教师深感压力重大,无奈之下只能尽可能减少甚至不让学生外出参加社会性活动。
(二)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单调
根据笔者在三所学校和相关社区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类型单一、内容贫乏。例如,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是辅导成绩较差或低年级的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和服务老人;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则多是组织参观一些场馆(如博物馆等)或到社区拔草、捡垃圾。由于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单调,难以发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区方面而言,并不是社区负责人不愿意认真组织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而是无论人力或物力都缺乏相应的支持,政府部门并未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从学生方面而言,这与学生本身缺乏相关技能有关。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学校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少实际应用,因而在实践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也与学校教育有关,学校的升学压力大,其目标主要是通过文化学习提高升学率,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只是被看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课外学习形式,甚至认为开展社会性学习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部分学生存在好逸恶劳、怕苦惧难思想
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的原因中,属于自己不愿参加的占40%。不愿参加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可能没有兴趣以及时间和精力不够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一部分学生好逸恶劳、怕苦惧难。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学生享受着现代化发展的便利,许多学生从小就没有或者很少参加劳动;加上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是家里的宝贝从小不做任何家务,更容易养成“好逸恶劳、怕苦惧难”习惯,对参加实践活动有畏难心态。正如《中国教育报》采访家长时所报道的:“我认为是好事,可孩子不这样认为啊,她不愿意到社区去,我也没办法”,这位家长说,“孩子上高一,不爱劳动,也不大愿意与人接触,假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学生因学习负担重,如有课外时间,更愿意用于看电视、上网等消遣性强的活动,而不愿意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
(四)不同年龄特征也影响到学生的社会性学习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年级段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小学生之所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数少,是因为各类公益活动,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有学校在校园设有“开心农场”生态园,组织志愿者浇水、拔草、施肥等;也有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如植树等)或去敬老院参加敬老爱老活动等。一方面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关知识和服务技能不足,不可能经常参加这些公益性活动,主要是以体验为主,培养其公益活动观念和道德意识;另一方面,虽然社会实践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助人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但高中生之所以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少,是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学习负荷大,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功课学习上,甚至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加上有些家长对社会实践持反对态度,担心孩子耽误学习或上当受骗,因而想让高中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是困难的。
(五)社会性学习资源缺乏
2011年《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发出后,全国各地确立了一批实践基地,但远远没有满足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本次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的原因中,想参加但缺乏场所的占33%。首先,受课程体系和文化氛围的制约,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校,在区域内可供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和锻炼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其次,实践基地与中小学校可以开展的合作项目非常少。由于社会实践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四、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推进策略
(一)征得大众认同,获全社会理解与支持
由于中小学社会性学习内容涉及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产活动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可能进入中小学社会性学习范畴,需要相关的部门支持与配合。[7]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开展社会性学习的认识不深,没有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的统一、增强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认识社会性学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宣传,使大众认同社会性学习的作用。例如,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传播成本低、形式生动活泼等优势,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性活动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建立安全分担制度,保障活动的安全性
安全问题是中小学生开展社会性学习的阻碍因素之一。对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政府、学校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不均衡。长期以来,政府和家庭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而学校则承担了本不该承担以及无法承担的责任。这就需要制订政府、学校和家庭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明晰各自的责任。[8]学校、家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导他们防范意外的应对策略。教育行政部门则要协调社会实践基地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人员,向学生讲清与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和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时,须由导游带队、教师跟队管理,相关基地、场馆人员积极配合,确保学生在社会性学习活动中的安全。[9]同时,要建立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活动意外伤害事件的保险机制。
(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社会性学习常规化
很多学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记录与考核不够重视,往往在假期结束时要求学生上交盖章的社会实践记录册就算完成任务。为了保障和激励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逐步完善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应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志愿服务活动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但很多学校同样缺乏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因此,学校应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褒扬和嘉奖优秀志愿者。同时,要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如允许志愿者利用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或优待等。
(四)针对年龄特征,开展社会性学习活动
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我们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推进。例如,郑州市把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小学3~4年级为认识阶段,活动内容为在校内观察;小学5~6年级活动内容为集体体验,了解为主;初中1~2年级以参加集体活动、启发想象能力、增强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等活动内容为主,通过集体协作,教师引导,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活动时间,强化实践活动效果;高中1~2年级可设置个人小组、班级年级活动,开展个体思考、集体协作、集思广益、人生感悟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0]
另外,中小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成人志愿者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以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为主,最好能与平时开展的各类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必须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不同于社会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学习与体验,让学生从体验中汲取知识,学习他人的经验,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目标应该是培养未来具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人。
关键词 高校 慈善文化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91
Research Report on the Status of Guangzhou Colleges Charity Culture
YE Yunfeng, LIU Huifang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50)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five universities of Guangzhou charity culture situation, give a description on the Guangzhou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basic trend, and proposed three conclusions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Guangdong charity cultur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rity culture; present situation
0 导言
党的十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一节里,论述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明确强调“支持发展慈善事业”,进一步奠定了慈善事业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慈善文化传播是慈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把慈善文化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学校,培养高校师生的慈善意识。本调研旨在了解目前高校慈善文化的现状和特点,加强对高校慈善文化的建设,为高校文化育人,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2008年我国发生汶川地震,2013年我国又发生四川雅安地震,两次地震后所引发的高校校园广泛而持久的高校慈善活动,以及高校慈善讲座等活动的集中开展,使广大师生,许多高校意识到慈善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慈善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优秀的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感染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的育人力量。慈善文化体现了爱心、公益与社会责任,作为在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和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阶层,高校师生是现在各种慈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群体。通过调研了解高校目前的慈善文化现状,发现高校慈善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高校校园文化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发展依据。旨在通过调研弘扬慈善文化观念,强化慈善意识。
本次调研对象包括广东白云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广州市五所高校师生。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2014年5月20日到11月16日,通过电子问卷434份,发放纸版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8份,回收率为88%,网络和现场调研共计 522人。调研后利用EXCEL、SPS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1 广东高校慈善文化现状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调研对象中男性257人,占调研样本数量的49%,女生264人,占比51%。18岁以下39人,19~24岁有223人,25~45岁共有181人,45~60岁有58人,60岁以上共21人。
(2)高校师生参加学校慈善活动的动机。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本着: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占62%;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将来做一个社会公民占37%;别人会另眼看自已的占26%;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群是因为想着参加慈善活动可以提高自己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占16%。
(3)高校师生慈善的观念。在慈善观念上,高校师生认为慈善公益在于奉献,不求回报占61%;慈善公益应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贫穷或富有占44%;认为慈善公益机构应当公正,善款不能乱用占32%;认为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升华了自己的心灵和境界,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占28%;仅有少部分认为慈善公益是富人应该做的,富人应该多做慈善,占23%。
(4)高校慈善活动的宣传途径。调研显示新媒体成为高校慈善活动宣传的主渠道。校园内的网络媒体(论坛、QQ、微博、微信等)占61%,而高校校内的报刊杂志和宣传海报占48%,班级和学生社团宣传占39%。高校的广播和电视台则只占36%,其他方式占27%。
(5)高校师生参与慈善活动的途径。大多数师生参加学校或社区,学生社团组织的捐款和捐款活动占61%,其余直接和受捐助者联系占34%,通过红十字会等第三方慈善机构进行捐赠29%,而参加政府民政部组织的慈善活动,以及出差或途中碰到直接参加占26%。
(6)高校师生进行慈善活动的捐赠对象。高校师生进行慈善活动捐赠对象主要还是“自然灾害(地震,雪灾,海啸等)的受难(害)者达63%”,这也为什么不难解释在2008年和2014年两次地震中,高校涌现出来的慈善热情一样。除此之外,高校师生还积极捐赠的对象是重大疾病无钱医治人占48%,而家境贫困的学生占41%,在个别访谈中发现,他们认为家庭贫困还可以通过助学贷款等其他形式完成,愿意捐助。而贫困的残障人士,孤寡无依的老人和儿童也是主要的捐助对象,占39%。
(7)影响高校师生进行慈善活动的原因。调研显示经济实力不够,时间也不足占59%,其次是担心善款公开度不高,缺少制度保障,担心捐款不能按自己意愿使用,占48%,不熟悉社会慈善公益活动途径,占39%,高校慈善文化理念宣传不足占32%,而缺少慈善专业的人才的引导占24%。
(8)高校慈善文化氛围调研。在调研高校慈善文化的氛围的调研中发现,许多高校师生认为高校慈善文化活动氛围一般,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参与范围不广泛,师生积极性不高占36%,而认为较浓厚和没有什么氛围的都占25%,认为完全没有的占14%,有可能本身并不太关注,或者关注太少而已,也有一方面是因为慈善文化的宣传确实影响较小。
(9)高校的慈善组织建设情况。高校师生普遍认为没有官方组织,但有一些学生慈善公益社团占37%,有高校建有官方的慈善组织占24%,也有高校因为特殊情况,学校临时建立组织24%,甚至部分高校师生没有组织,也没有相关社团15%。
(10)高校慈善文化教育现状。调研显示学校经常召开一些慈善与公益的讲座或分享会占比最高,达34%,而有一部分开设了专业课程,还有一些会进行慈善公益的演出,下乡下企业等活动占31%,而举办或参加地区性的慈善文化节的,也占31%。
(11)高校慈善文化教育应该宣扬的慈善文化理念。慈善的理念是指开展慈善活动的指导性纲领,在调研发现,高校师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慈善观念“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占58%,而中国传统的“尽己之力 乐善好施”也受大家一致认可,占56%,而“现代慈善理念”“慈善无界 帮助他国或他人”占41%,“保护受者尊严,尊重他人隐私”占34%,“慈善立法 运作公开透明”占37%,也受大家一致认同。
(12)高校加强慈善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调研。调研显示,普遍师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占55%,而认为当代大学生为己主义思想严重,需要弘扬利他主义价值观占45%,培养良好的“人文关怀”社会环境的需要占46%,认为应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需要”占45%,而认为“当前社会矛盾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只占30%。
(13)高校如何开展慈善活动。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开展慈善活动呢?师生认为“根据学校老师或学生特殊情况开展一些慈善活动” 占45%,“没有慈善公益组织,但有相关的学生社团,每学期开展一些慈善公益活动”占40%,希望“关注贫困学生,与企业联系,每年都开展贫困助学活动”占34%;希望“有学校官方慈善组织,定期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占32%,而希望“与社会慈善公益组织联系,参加他们举办的活动”占28%。
(14)校园慈善基金的资金来源调研。要开展慈善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专业慈善机构一般依靠“慈善基金会”,如果要成立基金会,那么高校师生认为基金会资金来源应该如何增加呢?调研显示:“面向社会、企业筹集”占55%,“广开渠道,通过校办企业等筹集” 占44%“向本校师生筹集”占43%,“面向毕业的校友筹集”占41%,“通过原有资金投资理财,或等更多的收益资金”占31%。
(15)提升高校慈善文化建设调研。调研认为“加强慈善文化的环境建设,张贴慈善公益人物像,慈善公益标语等”占55%,“加强高校慈善公曾文化的制度建设,建立捐赠登记制、用款公开制等”占 51%;“加强慈善公益行为活动的策划,让大家在活动中收到启发并进行慈善公益活动”占47%,而“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渠道,让大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宣扬慈善公益”占45%,而“多进行慈善公益宣讲,进行慈善公益理念教育”占39%,而目前高校慈善文化建设还不足。
2 调研结论
本次调研研究表明,当前广东高校慈善文化现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高校师生初步具有现代公民的慈善观念。在慈善意识方面,高校依然是传统的“救灾救难”意识,灾难捐赠成高校师生捐赠的主要原因。高校师生进行慈善活动捐赠对象主要是“自然灾害的受难(害)者”,除此之外,还有重大疾病无钱医治人群,家境贫困的学生。但初步具有“现代公民慈善意识”,认为作为现代公民,作出慈善行为是公民应尽的一份责任。他们认为慈善公益在于奉献,慈善公益应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贫穷或富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2)高校慈善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大多没有慈善基金会。高校捐赠的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等尚不完善。由于缺少组织机构,慈善基金也缺少来源,为此高校应多渠道拓展高校慈善基金会的资金来源。除面向企校办企业等筹集外,也应向本校师生毕业的校友筹集。
(3)高校慈善文化的宣传不足,慈善文化教育缺失。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成为高校慈善活动宣传的主渠道。高校校内的报刊杂志和宣传海报也是常见的宣传形式。但总体上来,慈善文化的宣传不足。调研也证实,许多高校师生认为高校慈善文化活动氛围一般,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参与范围不广,师生积极性不高。
【关键词】高校;公益社团;困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的大力推进,高校中的公益社团蓬勃发展,这类社团以开展公益活动为内容,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它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符合当前开放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校应充分重视并支持此类社团的发展,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高校育人与社会效应双重目标。
一、专业类公益社团范例―上海政法学院减防灾&应急救援社简介
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而绝大多数公众缺乏防灾减灾意识,连最基本的减防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都未能掌握。上海政法学院减防灾&应急救援社团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是长三角地区首例。社团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由校外专业的减防灾和救援人士对社团成员进行山地、水上、地震逃生及灾害中自救、互救技能进行系统培训。截止目前,社团已在校内校外开展多次减防灾宣讲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
二、公益社团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可以预见,除了助老助残等传统、初级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学生和高校资源,高校公益社团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社团人员关系松散,成员责任感不强。社团虽然有准入和退出制度,但人事关系并非强制,有些同学在入社时很有热情,参加一两次活动后兴趣减退便要求退出或者就算未退社也基本“销声匿迹”。社员开展公益活动并没有报酬,还需要占据自己的部分时间,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很多同学责任感不强,表现较为随意,经常找各种借口逃避社团活动。
第二,社团规范化程度不够。相比起团学组织,社团的部门架构和制度建设相对欠缺。有些部门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以个人为主体处理相关事务,这样容易因个人因素如人员更替影响社团正常运行。另外,社团准入退出制度、成员培训制度、骨干培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不完善,对既有制度的执行状况不佳,规范化程度不够,导致社团运作容易处于一团混乱之中,造成人力、物力各项资源的浪费。社团骨干未纳入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相比班级和团学组织的学生干部,社团成员和骨干更像一支非“正规军”。
第三,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性及创新性不足。很多公益社团常年重复开展类似活动,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意义不大,导致出现受助对象排斥活动开展的现象,使得社团处境十分尴尬。虽然此类公益社团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社员主力集中在热情度高的低年级同学,人员更新快,服务缺乏长期性,活动不连续。学校专业教师往往对社团的关注度不高,社员不能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知识和技能欠缺,导致社团专业性不够。社团活动局限于常规的领域和形式,常常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未能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智力和潜力,社员容易出现低价值的自我评价。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社团活动创新力不足,未采取项目化运营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四,社团经费渠道不足。因为社团开展公益活动不收取费用,主要经费来源于学校团委和社团挂靠院系,但是社团数量众多,经费有限,学校也往往力不从心。虽然有的社团会在某些活动中得到校外企业赞助,但是数额有限且往往具备偶然性,无法保持长期供给。而资金不足又会影响活动的开展的规模及效果,社员自掏腰包先行垫付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第五,社团发展同学生个人成长目标结合不紧密。很多同学最初进入社团的时候是对公益活动抱有热情的,但是却由于学业、就业等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社团活动。尤其是在社团专业同本身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会给社员造成社团活动与自身发展毫无关系的印象,参加社团只是为了体验下公益活动,缺乏钻研的动力。以减防灾社团为例,社员以政法、经济类专业为主,经调查,社员未来就业方向基本同所学专业一致,没有人考虑以减防灾行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多数人认为社团活动与个人未来没有关系。此外,社团活动游离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官方认可度不高,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参加社团作为调剂大学生活的方式之一。
三、高校公益社团脱困对策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第一,明确社团定位问题。首先需明确公益社团不仅仅是学生体验公益活动的平台,它的目标应该是集实践育人、公益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团的功能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同社会上的NGO相比,虽然高校社团在定位和功能上有所差别,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社团需要走出去,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团建设与公益活动开展上借鉴NGO的模式走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
第二,加强社团内部规范化建设。首先,完善的组织架构是社团做大做强的基础,需要改变指导老师或者社长直接处理大小事务的模式,实现部门化运作。社团骨干除具备所需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科学管理的知识,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以及加强成员队伍建设等。其次,需要建立起科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成员准入退出制度、骨干培养制度、成员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第三,高校团组织搭建桥梁,整合其他高校及社会各方资源打造精品项目。社团发展需要各种资源,高校团委是社团的管理机构,除了提供场地和补贴之外,可以尝试建立“公益孵化基地”,建立综合平台,集专业培训、管理咨询、公益竞标、宣传推广、监管评估各项功能为一体,邀请其他高校加入,联络NGO、企业、媒体、政府部门在技术、资金、宣传、政策上扶持社团发展。为社团提供公益博览会、公益创意大赛、志愿服务广交会等大型高端活动的信息并争取参加的机会,打造高质量项目参与公益项目竞标,在争取更多发展资金的同时提升社团的专业水平。社团在开展日常基础性活动时,不应该停留在浅层次或形式化的活动上,应该做好服务的系统性规划,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培养市场竞争意识。
第四,提高社团的“官方”认可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一直以来,社团的成立和发展存在自发性和散漫性,可以通过课程化建设,将公益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的选修课体系,利用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社团组织管理、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方案设计等课程,不仅使得社团建设正规化、体系化、专业化。社员通过参与公益社团活动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还可以大大提高社员的积极性。其次,还可以探索公益积分制,综合社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给予公益积分,同评奖评优直接挂钩。另外,将社团骨干纳入学生干部培养体系,由“野战军”变为“正规军”。目前,上海政法学院依托减防灾社团开设了减防灾试点课程,反响较好,还邀请社团参与了学校军训、社区管理等校级的官方事务,不仅扩大了社团的知名度,还提升了社员的自我认可度。
第五,对接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对公益有着巨大的需求,公益活动也可以做成一番事业,在校大学生可以将公益社团作为平台,通过参与公益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项,在公益活动中体验商业运作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市场意识和商业素养,助力大学生实现公益创业的梦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如果能将公益与就业创业结合在一起,公益社团的活力也将大大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波,李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公益社团的运行机制研究》.《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陈媛.《创新性公益实践活动对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启示》.《南方论刊》,2013(5)
[3]金武州.《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长效发展机制研究:基于与NGO的比较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14(7)
[4]周小骥等.《高校学生公益类社团课程化建设初探》.《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8)
[5]王梦婷.《高校公益类社团发展研究》.《商业经济》,2013(3)
[6]陈龙涛等.《构建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体系探析》.《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