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康复指导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7 09:40: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康复指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康复指导

第1篇

[关键词] 截瘫; 康复; 心理健康; 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截瘫是指脊柱发生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丧失的一种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以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多因创伤性脊柱骨折所引起[1]。该病一般发病急、病程长且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等,这不但给患者的肉体和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2]。因此,加强此类病人的康复指导和护理以尽快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就尤为重要。本院康复科2007年6月-2010年5月收治完全性截瘫患者11例,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并提供优质服务,康复效果明显,增加了患者满意度。现将在临床实践中的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39-70岁,平均54.28岁。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医学诊断为完全性截瘫。11例截瘫患者,均为工作中突发的外伤性截瘫。10例是病发当时临床医学直接诊断为完全性截瘫,1例由不完全性瘫转至完全性截瘫。其中胸12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3例,胸4、胸5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1例,腰1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4例,胸12腰1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2例,胸1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并截瘫1例。

1.2 结果 11例完全性截瘫患者借助轮椅达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功能恢复高于预期且心理健康,能较好的适应社会。

2 康复

2.1 鼓励功能锻炼 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人潜在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缺失,完全可以靠其它部分的功能来代偿。下肢瘫了,靠强有力的上肢也能补偿失去的功能。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如肌肉长收缩和关节运动等,促进功能重建。而功能锻炼是一项很艰巨、很漫长的任务,只要持之以恒的科学康复,凭借上肢的肌力、耐力、技巧及协调动作,也可以基本达到生活自理,减轻家属负担。

2.2 康复指导 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必须在脊柱稳定后并能坐直,无心悸、无头晕、生命体征正常的情况下进行[3]。指导患者从卧位到坐位的方法,开始的时候,可先在床上、床边进行日常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训练。如指导患者怎样洗脸、洗手、刷牙、吃饭;指导患者怎样穿脱衣裤;指导患者做患肢和肢体肌肉的按摩和锻炼等。然后再逐步的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怎样做肌肉和关节的被动运动,指导患者如何使用轮椅、电动轮车等。指导患者借助辅助工具从病房中走出来,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感受阳光,去融入社会。鼓励病人提高自信心,适应社会,进行一些同健全人一样的活动,如编织、十字绣、修理、写作等工作来重拾自我,回归社会。

2.3 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需要需要医务人员和家属的理解和付出,此外还要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劝慰和疏导。截瘫患者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绝对不同于常人,因此家属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作为医务人员和患者亲属,不仅要在护理中不怕脏、不怕累,细心和耐心地照顾好患者,还要保持乐观心态,多鼓励,多表扬,多介绍临床同类疾病成功治疗事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坚强的、不懈怠的有科学方法坚持锻炼,就可以从截瘫中解放出来,超越自我,战胜疾病,为家庭和社会创造财富。

2.4 安全护理 首先,病房内布局要安全合理,光线充足;地面要保持平坦、清洁干燥;走廊和病房内无障碍物;将日常用品放于患者易取处;固定床脚、轮椅、便椅的轮子;经常检查床档功能及墙边扶手的稳定;对危险区域如台阶设置警示标识等。此外,还要进行用药指导,对服用降压、利尿、镇静、麻醉止痛剂者,指导按时按量正确使用,并告知药物的副作用,使患者与陪护人员能及时发现并采取预防措施。

2.5 并发症护理 截瘫患者多易发生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及二便失禁或便秘等并发症[4]。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⑴褥疮护理:每2h协助患者更换一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受压部位皮肤护理,如不间断按摩等。⑵预防感染: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可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冲刷尿道,此外可留置导尿管及进行膀胱训练等以达到规律排尿的目的。对于肺部感染的预防可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通过翻身、扣打胸背部的方式帮助患者排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给予抗生素治疗。⑶二便失禁及便秘的预防:医护人员和家属可通过饮食调节的方式进行干预,让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供应等。

3 小结 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不但需要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坚持。坚持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病残率,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给予患者积极的指导,让其乐观面对现实,努力把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把愈后恢复到最佳状态,截瘫病人及家属一样可以拥有阳光心情和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 方青,吴新军,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7,36(11):1043-1044.

[2] 童淑萍,张妍,胡菊芬.舒适护理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218-1219.

第2篇

   泌尿科   周巧莲   张晓谱

现将我院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指导情况汇报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7例,男性5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7.2岁。肾移植术后3个月至2年10个月,平均1 年5个月。    

    二、康复指导 发放肾移植术后自我护理手册,要求患者按手册内容进行科学规范的自我护理:

     1.生理状况的自我护理

    (1)每天量体温

    (2)每天量体重

    (3)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4)每天测血压

    (5)穿着宽松服装,防止移植肾压迫

     2.坚持门诊随访

    长期规律在门诊复查。以了解移植肾的功能。3个月以内每2周1次复查,3个月至6个月每复查一 次,1年以后至少3个月复查1次。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就医。

     3.严密注意以下情况

     (1)急性排斥反应:发烧、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血肌酐升高等

     (2)药物性肝损害:纳差、腹胀、黄染、肝区隐痛,常见原因为环抱素和硫唑嘌呤引起。

     (3)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急,发热、畏寒、咽痛、全身酸痛、咳嗽咳痰。易诱发排斥,处理以预防为主。      (4)腹泻:多为不沾饮食引起,易诱发排斥。

     (5)粒细胞减少:多为硫唑嘌呤引起,立即停药,严格隔离,预离感染,应用升白药物。

第3篇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风患者在康复期配合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老年中风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内科脑血管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治疗中配合针灸、中药及心理疏导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患者在康复期实施有效健康指导,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老年患者;中风;中医治疗;康复指导

    中风也叫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在医学界是三大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疾病之一.光明中医,2010,30(1):12.

第4篇

疾患描述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粘连、肿胀、关节挛缩僵硬、肌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情况,采取相应的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天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以及休闲活动。

一般手外伤分类:

皮肤软组织损伤。

骨折,又分腕骨骨折,掌骨骨折及指骨骨折。

肌腱损伤,又分屈肌腱损伤、伸肌腱损伤。

神经损伤,又分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

术后处理若无特殊要求,一般应将伤手包扎固定于功能位,否则将会影响手的功能恢复。

手的功能位相似于“握水杯”姿势。即腕背伸20°~25°;拇指外展位对掌位、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余手指略分开,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半屈位、远侧指间关节稍微屈曲。

伤口术后2周拆线;―般骨折,需固定4~6周(腕舟状骨需固定6~12周);屈肌腱修复后,需固定3周;伸肌腱修复后,需固定6周;神经损伤需固定3周。

检查、诊断、测评

一般手外伤的常见问题 肿胀,伤口,瘢痕,关节僵硬、软组织及肌腱粘连,感觉丧失,疼痛、皮肤感觉过敏,手功能障碍、肌力或握力下降,误用、废用、过用综合征。

手功能综合评估 Moberg拾物试验能代表手的感觉、运动的综合功能,并通过相应的活动测定感觉的精确度。

试验方法 在桌上放一个12 cm×15 cm的纸盒,旁边放上螺母、回形针、硬币、别针、尖头螺丝、钥匙、铁垫圈、5 cm×2.5 cm的双层绒布块、直径为2.5 cm左右的绒布制棋子或绒布包裹的圆钮等9种物品,让患者尽快地、每次1件将桌上的物品拾起放到纸盒内。计算每次拾完物品所需的时间,并观察患者拾物时用哪几个手指,用何种捏法,Omer测定正常睁眼下用利手拾完9种物品需10秒,非利手需11秒。在闭眼情况下,利手需13~17秒,非利手需14~18秒。

肌腱修复疗效评估 测量掌指关节(MCP)、近侧指间关节(PIP),远侧指间关节(DIP)主动屈曲度减去上述关节伸直受限角度之和,即为总主动活动度。即:总主动屈曲度-总主动伸直受限度=总主动活动度(TAM)。

评估标准 ①优:屈伸活动正常,TAM>220°。②良:功能为健指的>75%,TAM 200°~220°。③中:功能为健指的50%~75%,TAM 180°~200°。④差:功能为健指的

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

控制肿胀 抬高患肢,加压包扎,主动运动,按摩,冷疗,冷暖交替浴。

伤口处理 换药、敷料包扎,紫外线或激光。

瘢痕处理 超声波治疗,音频治疗,轻柔运动,硅胶膜/压力带,按摩及被动运动。

镇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干扰电疗法,热疗、热敷,短波热疗,冷疗,运动,手法治疗。

新生组织脱敏治疗 TENS,超声波疗法,震动刺激,按摩、轻叩,不同质地物品刺激。

手腕及手指一般运动功能练习 重点训练:提物或钩物,手指夹物,手持物,手钳物,握圆柱状物体,抓物。

手腕及手指力量耐力练习 恢复后使用弹簧器、弹力带、手运动器等进行练习。

肌肉运动再训练

桡神经损伤 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术后,进行以下练习:①伸腕屈指练习;②伸指屈腕练习;③手指模仿弹钢琴练习;④分指练习,五指分开;⑤伸腕伸指,推开放在桌上的小球;⑥拇指水平面外展,推开放在桌上的小球;⑦前臂旋后练习,手掌向上。

尺神经损伤 内在肌功能重建术后,进行以下练习:①手指开合练习;②挟持练习,以两手的拇指和示指挟持一纸;③手指伸屈练习;各指逐一进行(手旋前位置桌上),伸展一指时,注意不让其他手指的掌指关节过伸;④设法把示指和小指置于中指和无名指之前。

正中神经损伤 拇外展功能重建术后,进行以下练习:①握住和挤压橡皮球;②用手握柱状物件:如棒、笔,使之在掌中滚动;③对指练习:各指尖轮流与拇指围成“O”字;④用患手持半页报纸的一角,不断搓压报纸,最后把报纸挤压成一小纸球藏在各指之下。

肌腱修复术后的运动功能练习

屈肌腱修复术后 在手夹板保护下进行主动伸指、被动屈指练习,在除去夹板后单个手指以及第2~5指联合作屈指、钩指、握拳、直角握拳等练习。

伸肌腱修复术后 在手夹板保护下进行主动屈指、被动伸指练习,除去夹板后,谨慎进行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屈曲活动。

作业治疗

感觉再训练

实体觉训练(对感觉减退的手指)质地识别练习:训练识别不同质地衣料,如棉布、丝绸、毛皮。形状识别练习:训练识别不同形状的铁、木、橡胶、塑泥。不同硬度、大小、粗滑度识别练习:训练识别不同大小和粗滑度的硬币,砂纸、光滑纸。

定位觉训练 用铅笔胶擦头,自近而远定位在手部感觉减退区刺激,训练患者能准确识别刺激部位。定位觉评估:可用Weber两点分辨觉(2PD)试验。方法:用双尖型两脚规或用普通别针头测试,起始两点距离为8 mm,沿手纵轴线,自手指近端向远端测试,每区测10次,其中有7次能辨清两点距离者可确定其结果。

2PD能力分3级:

正常

一般:7~10 mm2PD。

差:11~15 mm2PD。

脱敏训练 适用于感觉过敏的新鲜愈合创面或植皮区。用初愈的伤手插入装有硬度不同的物质的布袋或其他容器中,最初插入质软的塑料、海绵粒中,其次为橡皮胶粒,再其次为豆,以后用玻璃珠……硬沙粒等,作为适应性脱敏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练习(包括辅助器具的使用)及手艺文娱活动。手艺练习:打字、编织、泥塑。文娱治疗:打扑克、下棋、弹琴、投环。

矫形器及夹板

夹板治疗 损伤的神经、肌腱的不同,在康复期佩戴不同功能的夹板,常用的如下。

动力型伸肌腱夹板 适用于伸拇长肌腱及伸指肌腱修复术后的固定,可逐渐主动屈曲指间关节。

Kleinert夹板 适用于腕以远的屈拇长肌腱、屈指浅深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固定;在夹板控制下可主动伸展指间关节。

动力型尺神经麻痹夹板 在环小指指间关节伸直时,防止掌指关节过伸。

第5篇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出血 脑梗死 康复护理

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对脑卒中患者利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和Brunstrou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病期内各阶段的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进行指导、训练。

运动障碍康复指导

卧床期间的基础护理:从保持患者身体及床铺的清洁开始指导,对有吞咽障碍者指导进行吞咽训练,训练面部肌群活动,进餐时选坐位。长期卧床者,为减少褥疮发生:①应做到定时翻身,至少每2小时更换1次。②尽可能把床置于水平位,减少切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可用气垫床,同时保持床单干燥无皱。③骶部褥疮者,应左右侧卧位,并交替进行。

急性期(软瘫期)护理:通常指发病或病情稳定后1~2周,相当于BrunnstromⅠ~Ⅱ级,应在早期开始康复以预防废用,但由于家属缺乏应有的康复护理知识,特别需要社区专业医护人员的康复护理指导,使患者从床上的被动性活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性活动。

被动关节活动:对完全偏瘫的患者,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应由小逐渐扩大至全范围,每日2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动作避免粗暴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的模式的活动。

主动关节活动:偏瘫肢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要进行主动活动。早期的床上主动性康复活动都是在拮抗着抗重力肌痉挛的或姿势下进行的,特别是在软瘫期过后,不要轻易进行抗重力肌的肌力训练,以防出现严重的痉挛。

肌肉按摩: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对防治废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卧位护理指导

一定要让患者正确的摆放,将肢体置于抗痉挛。

患侧卧位: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有助防治痉挛。

健侧卧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仰卧位:脑卒中患者应以侧卧位为主,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应避免半卧位,因该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指导

恢复早期指痉挛期,相当于Brunnstrom Ⅲ~Ⅳ级。一般为病后2周~3个月左右。这一时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利用各种技术降低痉挛,进行分离运动训练,使运动模式趋于正常。肌力和速度训练不宜进行,以免过多的用力使痉挛加重。

肢体训练:按照运动发育的顺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训练,即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原则是上肢多锻炼伸肌,下肢多锻炼屈肌。活动幅度由小到大,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

坐位平衡训练:应尽早进行坐起训练,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从患者能无支撑坐在椅子上达到一级坐位平衡,到让患肢能做躯干各方向不同摆辐的摆动活动的二级平衡,最后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三级平衡。

站立的平衡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扶支撑物站立,多次反复后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间站立,让患者逐渐脱离支撑,重心移向患侧,训练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实施站立平衡训练,最后达到站立位的三级平衡。

步行康复训练:步行时先原地踏步,再练习迈步。若患者抬脚有困难时,可在脚上系一条绳子,由扶持者协助脚迈步,逐渐过渡到自已扶持物体行走。

对患者要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如站立相时,应重点训练患腿的负重能力,如摆动相时,应练习幅度较小的屈伸交替进行的患侧膝关节的独立运动。

语言训练指导

脑卒中患者会有焦躁、忧郁的情绪,我们指导家属热情、耐心地开导患者,同时根据失语的类型、性质、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精神症状、文化程度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制定语言训练计划,常采用示教-模仿法。

恢复期康复护理指导

恢复期相当于BrunnstromⅣ级后,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进一步产生精细、协调、快速的随意运动,可考虑肌力训练,步态姿势也需要进一步纠正。

步行前应扶持立位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双替前后迈步、重心转移训练,然后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进行改善步态训练,重点纠正划圈步态。

上下台阶时要注意开始“健腿先上,病腿先下”的训练方法。对于肢体功能恢复不理想的患者,为适应日常活动,须采取一些代偿性措施,其目的是让患者逐步达到生活自理,更重要的是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减少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后遗症期康复护理指导

后遗症期一般指发病1年后,患者功能恢复停留在某个阶段而不向前发展或发展极慢,主要是因“废用”或“误用”造成的,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康复性矫正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要指导患者学习使用代偿性技术,如手杖、轮椅、支具等。争取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坚持训练,防止功能退化。另外,还可以到社区接受针灸、推拿、按摩、理疗或到专业医院装配矫形支具等。

心理康复护理指导

心理康复要贯彻始终,以心理康复促进机能康复。脑卒中恢复期应鼓励患者进入社区康复室,参与集体康复训练,这样患者之间可以相互鼓励、模仿、竞赛,产生连带感、集体感、回归社会感,消除孤独自卑感,取得康复的最佳效果。

结 语

脑卒中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需要社区医护人员与家属密切配合,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坚持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使康复护理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脑卒中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大部分时间和内容需要在社区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有效的康复指导,是社区辖区内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基本保证。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存在着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护理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早期的康复护理训练给了患者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的合适;对被动患肢活动的刺激,增强了患侧的感觉刺激输入,降低了患者对偏瘫肢体的忽略;对健侧肢体的训练,促进了其对患肢恢复的影响。通过反复进行翻身、坐、立位,步行训练,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经传入、传出冲动的反复刺激,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神经通道,充分发挥神经中枢的代偿作用,从而建立肢由高级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经过日常生活运动训练,促进了随意的、协调的、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为整体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成效。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周士枋.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及康复进展[J].中华物理与康复杂志,2002(7):437-439.

第6篇

下面介绍如何应用现代康复医学的手段对中风病人在家庭中进行康复,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肢体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

运动康复的适应证

发病2周后,病人的肢体活动障碍没有完全恢复,但能理解家人说的话,并能按家人的指导去行动。

病人全身情况尚好,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在临床允许的范围内。

有以下情况出现,不宜进行病人的主动训练,但家属可帮助进行一些轻柔的被动活动。①安静状态下脉搏>120次/分。②舒张压>110 mm Hg,收缩压>200 mm Hg。③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急性心功能衰竭、风湿病活动期和严重的精神病等。

康复训练原则

目前认为起到较好的康复效果的起始时间是病后生命体征平稳,肢体功能障碍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开始康复。

脑梗死病人多在7天之内开始,脑出血病人在病后10~14天开始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应尽量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如结合穿衣、梳洗、进食等。

应抓紧手和脚的训练,特别是步行活动应坚持每天进行,因为独立行走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很关键的,且多数卒中病人的下肢功能比上肢更易恢复。

尽量使用病侧,只要病侧还有功能,就应该尽量使用病侧,以减少“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训练的同时应坚持必要的治疗保健。

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以减少“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家庭康复运动方案

中风后的病人常有一种异常的姿势,上肢下沉后缩,上臂内旋,屈肘,前臂在胸腹前,垂腕,手指屈曲呈轻握拳状。下肢病侧骨盆上抬,下肢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脚掌由向下变为向后,脚由足跟着地变为足跟离地与足尖着地。克服这种异常姿势要做到:上肢采取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离躯干侧面,屈肘与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下肢应采取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内旋,膝关节轻屈并向内,脚掌尽可能向下不向右,足跟尽量不离地或少离地,足尖尽量提起不落地。

运动疗法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同时加强肌肉的力量训练。

正确的床上

正确的仰卧姿势:保持对抗异常姿势的应在病侧骨盆下垫枕和病肢外下方放枕,掌心向下时,手腕应略微抬起,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隔开。

健侧卧位:病人肩部、上肢充分伸展,肘伸展,下肢取自然的半屈曲位。

病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不能向后,患侧肘伸直,患侧手指张开,掌心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脚掌和小腿尽量保持垂直。

床上活动

可以在床上作矫形活动,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由健侧上下肢带动病侧上下肢活动。抬起臀部,抬起躯干,增加对肩的压力,迫使肩向前,上臂外旋,对抗异常的肩退缩和上臂捏旋并用足掌推床。开始病人不一定能自动抬起臀部,此时,可一手按住病人双脚,另一手托起病人的臀部,帮助病人完成矫形动作。

躯干活动――臀肩反向活动,髋与肩作反向运动,头肩向左,下肢与髋向右,头肩向右,下肢与髋向左,可由家人帮助,或由病人自己的健腿带动病腿来翻转。

从卧位变为侧坐位 辅助式起坐:家人在病人健侧扶住病人双肩,病人健侧下肢插入病侧小腿下方,在家人帮助下,病人健腿带动病腿向健侧翻身,并用健肘支起上身,在家人扶持下,病人用健腿把病腿勾到床边,并垂于床沿,然后用健肢支撑坐起。切记不能硬拉病手。

尽早对病手进行训练

肘的伸展训练:在一木块下面装4个小滑轮,上面安1个把手,病人将病手插入把手中,在桌面上推拉模具,即达到肘部伸展的训练要求。如果病人开始训练时肘部伸不开,家人可拍打病人上臂的后方,以帮助伸肘。

病手负重训练:侧倾身体使病手受力是简单有效的病手负重训练方法。将积木、骨牌、扑克牌等放在病侧小桌上,转身前倾去摆弄病侧小桌上的物品,此时躯干重心自然转至右手。病手负重时的压力感可唤起病人对病肢的注意,不仅有利于康复,还可防止骨质疏松。

健手带动病手活动:握手推球活动是健手带动病手活动的好方法。病人双手相握,十指交叉,健指在下,用相握的双拳推动圆球或圆筒,由家人用同样方法将球或圆筒推回,以完成健手带动病手的活动,有利于伸肘和屈肘。

增加病手的敏感性:瘫痪后的手不能动,如向病人不断提供各种刺激激发病手对此的感觉,有利于引起运动反应,利于康复。方法:在盘中放上直径不同的滚球,表面粗糙不同的白洁布、砂纸或绒布,质地不同,软硬不一的物品等,让病人用病手触摸,有助于感觉功能的早日恢复。

练习拇指与其他四指的对合动作,可以用拇指与任何一指的对合捡起小物件,如塑料套或小瓶等,以提高练习兴趣和检验对合能力。必要时可用健手予以帮助。

练习从坐位到站起

家人帮助病人站起:家人用膝抵住病人的病膝以防滑脱,一手托住病人病手的肘部,一手扶住病人的腰背部,让病人健手搭在自己肩上扶持病人站起。

借助家中的家具站立:常借助的家具和方法有,双手按在小凳子上慢慢站起。两手十指交叉相握,连肘带腕放在桌面上,支住上身重量,再双手按在桌面上,逐渐伸肘,全身站起。

学会自己站起:双足分开(肩宽)平放在地,病足稍后,以便负重,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指在上。双肘前伸,继续前倾上身,使重心逐步前移,臀部离开椅面,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

练习行走 在家人扶持下练习行走:初练时,尽量采用面对面扶持的方式较为安全,如条件成熟,在病人病侧扶持既安全,又能增加病人的独立感。扶持的要领是,用一手握住病人的病手,使病手掌心向上,另一手放在病人腹下和胸前,手背靠在病人胸前,家人与病人缓缓地一起行走。

运动疗法的强度和频度 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一般认为,每次训练的时间应≥30分钟,练习≥2次/日。每天均要训练,直到达到完全康复(即使再康复,也不能改善功能障碍)。但是,年龄>70岁的患者不要过于强调强度和频度。

经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以达到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

康芝药业有奖知识问答上期答案

1.正确答案:A,B,C,D

2.正确答案:A,B,C,D

第7篇

1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癫痫药物

癫痫是慢性疾病,需长期甚至终生用药。如需改变剂量或更换药物的品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突然停药或自行更换药物品种和剂量,否则可导致癫痫发作次数频繁或诱发癫痫持续状态。一般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在完全控制2~5年后,小发作在完全控制1年后可以考虑终止治疗。停药时必须缓慢逐步减量,其过程在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不少于1年,小发作不少于6个月,病程越长,停药就越要缓慢。

2 指导患者定期复诊

抗癫痫药作长期服用可产生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在服药半年内应每月去医院检查1次,以后可每3个月去医院复查1次。

3 指导患者避免如有诱发癫痫发作因素

如避免感染,因感染可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如有发热及时到医院诊治,克服自卑心理,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防止过度兴奋激动,不宜从事有危险的工作、活动,如高空作业、开车、游泳、登山等。

4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有节制,易清淡,忌辛辣食物,禁烟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第8篇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康复期;治疗指挥

近年来脑血管意外患者有增加趋势,并向年轻化发展,脑血管意外是当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物手,它的致残率占据各疾病的首位,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四高征之称,据我国医学调查统计,脑血管意外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新发生的脑血管意外约150万,死于脑血意外患者近130万,而存活者约有75%致残,在统计病学调查中,脑血意外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最高,随着医疗诊断和抢救持技术的提高,脑血意外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但由于幸存下来的脑血意外患者后期程度治疗与护理上不足,导致患者的致残率有抬头趋势,不但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由于我国医疗资源有限,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后,基本上都转移到家中自然康复,基于目前医疗资源、经济状况、卫生状况、文化层次的影响,给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难度,同时也给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要求广大医务人员到社会中干预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与治疗,开辟了由临床转移到家中康复治疗的新模式,使脑血管意外患者度过康复阶段,保证了健康治疗、护理干预、康复持续性。本文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对脑血血管意外康复阶段治疗上进行治疗上进行做出一综述。仅供参考:

1脑血管意外康复期治疗如何指导

1.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照护者对康复治疗工作认识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出院转移到家中的脑血意外患者需要康复期治疗,而这一项任务自然落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及家属(照护者)身上,所以广大医务人员必须做好对患者康复期的宣传,并向照护者讲明家中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克服心理缺陷,克服信心不足,鼓励患者及照护人做好家庭康复的干预工作,并列举康复者范例,使患者及家属增加康复期治疗的信息及勇气。

1.2做好康复培训工作,发挥患者及照护者的主观能动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应及早介入,最好在患者出院前,教会照护者做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要做到手把手的教,做到不漏每一个细节,训练手法要到位、标准、规范,除了障碍功能训练外,还应建立用药上的指导,患者心理障碍上的护理都应给予明确干预。

1.3做信息沟通工作,定期进行康复测评为了做好患者康复阶段的治疗工作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地址、各种信息,以便互相进行沟通和随时解答患者出现存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纠正治疗护理上的不足,而且康复治疗阶段的患者定时、定期进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C)测评,肢体功能采用BRLNNSFOM分级的和FUG-MEYER体运动功能评阶法,待患者肌力恢复到III级时,以患者自主运动为主。

1.4做好患者心理障碍干预,使其有意义地进行康复治疗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特别是幸存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

碍,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是为突出,占总人数的20%-50%。脑血患者由于失能状态和病程的迁延,都存在着恐惧焦燥、等心理问题,有些患者还存在着依赖、自责、轻生等急切心理,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的情结,既能使神经抑制解除,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还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因此心理障碍给予及早及时干预,在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康复起到极其康复作用。脑血管意外康复期治疗阶段,一但发现患者心理障碍,医务人员及家属应当理解,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做出相应的心理指导。

1.5做好家庭团结工作,打造良好的和谐环境良好的家庭关系及和谐的环境是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治疗的最佳条件,与患者经常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和生活需求,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及指导治疗要有耐心、责任心。多多鼓励患者,使患者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消除焦虑、抑郁、自责和依赖,使其有效地配合康复治疗。

1.6做好护理工作,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在脑血在患者康复治疗阶段应做好基础护理,在治疗中护理工作应跟上,主要是基础护理,如患者的生活起居、嗜好、体温、血压、大小便,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等。脑血管意外的发病与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患者的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进高钠、高脂肪饮食均可加重病情发展。鼓励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上应多吃些维生素C的蔬菜及水果在平时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皮肤、口腔、方面的护理,避免并发症合并症出现。

1.7做好压疮预防工作,减少患者出现新的痛苦压疮也称褥疮,是昏迷及长期卧床病人易出患的合并症,一旦患者出现压疮,患者会增加新的痛苦,同时会增加照护者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目前在治疗压疮上无特殊方法,只能预防,除了给患者勤翻身外,应加大被压部位皮肤护理。

2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阶段,家庭治疗现在问题及对策

2.1家庭康复治疗上的现状问题就目前脑血管意外发病年龄段而言家庭照护者缺乏,其主要是现在家中人口少,如果子女有上班人员,照护者人手明显缺失,另外加上治疗经济消耗过大和突如其来的家庭突发事件的打击。使照护人员的思想压力无法解除,处于疲惫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康复治疗工作的实施。

2.2家庭康复治疗上受到影响因素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会出现全身营养不良,如再伴随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糖,并急性发病严重,并发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疾病,在相互作用下家庭照者护者必须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与护理,而在复杂的综合症面前,照护者缺乏某些治疗及护理常识,也严重地影响康复期的治疗护理干预。

2.3家庭康复治疗阶段干预能力差前面已提到人手不足问题,另外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护理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工作,如果照护者思想准备不足,出现体力透支严重,加上康复者的不配合会导致使某些照护者亚健康状态加重,降低了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力。一但患者缺少较好的家庭支持治疗,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和继发病出现,严重地降低了康复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照护者在家庭康复治疗中还存在以下6大类信息要求,依次为康复治疗,疾病相关知识,生活护理,并发治疗前心理护理、技术指导。有研究表明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患者长期家庭照顾任务、会给照护者带来沉重的负荷,并严重地影响其身心健康。

2.4对策克服目前康复治疗的家庭现状、定期给患者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传授新的治疗知识及护理知识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及时取得信息支持,克服麻痹思想,照护者从思想上做好长期康复治疗准备、照护者应注意劳逸结合,广大医务人中员应及时向照护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并鼓励患者密切配合家庭康复治疗工作降低其负荷。

第9篇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它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下方与股骨相连。全髋关节置换术又称髋关节成形术,它是指通过手术将髋关节病变的组成部份去除换上新的人工组件——即我们所说的人工假体(根据髋关节的组成分为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目前各种全髋关节假体的设计使用寿命均可达50年,但假体植入体内后其使用寿命受很多因素影响,多年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绝大多数患者的假体可使用10年,80%的患者其假体可使用20年。该手术适合于髓关节严重疾患,伴有慢性疼痛、功能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和改善症状者。临床最常见的适应症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关系到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在良好的关节置换手术的基础上,加上规范的康复训练,是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保证,也是病人生活品质提高的保证。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需卧床休息。在此期间,要定时翻身,翻身是在两大腿之间夹一枕头,以防患肢大腿内收,引起手术的关节脱位。翻身以往健侧翻为主,避免压迫伤口。手术患肢外展中立抬高位休息,促进末梢血运,减轻局部肿胀。

手术后第一天可以摇高床头,扶患者坐起,鼓励患者咳嗽,防止肺部感染。练习足背伸扎屈练习。手术后第二,三天进行髋关节拍片复查查,如无异常及其他身体疾病情况下,第四五天即可下地行走练习。初次下次时要注意安全。在康复早期,手术髋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度。

患者在住院期间,由躺到坐到站,到走,每一步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康复练习。

躺-坐:患者平躺,将身体挪到床边,用键侧足背伸入患侧足后跟,托起,双手支持,协同臀部一起将患肢移至床外,慢慢屈曲膝关节,双脚着地,上身坐起。

坐下:坐下时要防止髋关节不能屈曲90°。坐下前,双手扶住助行器,将患肢腿向前伸,借助双手和健侧腿的力量坐下,然后将患纸慢慢收回。如果凳子过矮,可以在凳子上加个高枕头以减少曲髋角度。

坐-站:因为患侧髋关节不能超过90°,在站立前,先将患肢腿向前伸直,双手扶住助行器,在健侧腿的帮助下站立,然后再将患肢收回。

行走:扶助行器行走时要注意,先挪助行器,再挪步子。行走时要注意步子要小,且脚步和助行器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保持稳定。

坐便:坐便的动作就是将坐下与站起的动作结合。但是一般马桶都比较低,建议配备一个座便器。

上下楼梯训练:1上楼:健腿先上患腿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2下楼:拐杖先下,患腿随后,健腿最后,以减少患髋负重屈曲

另一个康复训练是关节活动度训练。住院期间最主要的锻炼就是在被动活动器(CPM)的辅助下进行。在手术后第一天,我们即对病人实行关节被动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在髋关节手术中,肌力的锻炼也是尤为重要,只有肌力强大,才能带动整个关节进一步运动。这个锻炼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背伸扎屈和直腿抬高抬腿:1钩脚尖,蹬脚后跟,尽量将膝关节绷直。2绷直脚趾,尽量让足跟小腿同一直线。4抬起下肢,脚后跟离床约30厘米,坚持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动作坚持5-10秒,五次为一组,视病人的病情进行康复训练。

当然所有的康复必须在病人病情许可得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因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康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

出院后注意事项:

1.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的训练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不要短时间超强度训练,应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如出现疼痛应适当减量。

2.术后4周内助行器、拐杖行走,4~12周可单手杖行走,3个月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慢速走,游泳等。下午可抬高患肢1小时用以减轻早晨散步导致的水肿。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