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分析要求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7 16:12: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分析要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分析要求

第1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分析 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具备充足的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为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企业应不断的加强财务分析能力,从而使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一、当前企业财务分析的现状如何

1.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局限性

在企业发展中,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会计的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存在多样选择性,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他们的报表数据也缺乏可比性。就算是两个经营模式完全一样的企业,到最后财务分析的时候,他们在数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由于财务报表的数据大多都是由货币来计量的,也就隐含着资产的贬值和超值的风险问题。如果当币值处于不稳定的情况时,会计还运用假设币值稳定为前提,那必然导致会计报表出现不真实性。

2.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在现行的企业,其分析方法上普遍存在方法单一、不全面等问题。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这三类,给许多的财务工作者提供了正确决策的财务信息。但是其本身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使财务分析工作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此外,财务分析还存在分析技术落后、预测能力较差的问题。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发展,其在会计日常核算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运用计算机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却没有真正的开展起来。由此可见,光靠企业内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和预测是远远不够的,还将影响到整个会计信息的质量。

3.财务分析指标存在局限性

目前,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于财务指标缺乏一定的认识,由于不同的财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解读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也就造成他们在计算指标时也会存在不同,如果企业内的财务人员在分析指标之前,没有真正的去弄清楚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仅从计算的结果上去分析,那自然很难明白各项指标所要表达的经济涵义。现今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财务分析上,很少去注意这方面的逻辑,仅仅按照书本上所说的比率来进行财务分析,这样根本无法真正的分析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如何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水平

1.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认识

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制度,通过分析来不断的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要让财务人员明白搞好财务分析是企业发挥财务管理重要性作用的依据,不断的鼓励财务人员搞好财务分析,提高分析的质量,从而达到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有力的保障。

2.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

企业运用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来规范财务分析工作,是一种较好的举措。目前,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分析制度,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选聘专业的财务分析分院,此外,要在财务分析制度中明确财务人员的基本责任和目的,明确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要求。企业无论是在分析方法上的选择,还是在指标上的确立,都要有一套科学和统一的规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能力。

3.加强事先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企业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会计只一味的关注事后的反映和监督工作,却完全忽略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这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方面。决策时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存亡。而科学的预测又是决策制度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在事前收集准确的资料,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作业会计预算,为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企业主管的全面学习和培训

1.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在设计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之外,还要培养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培养财务分析人员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能力。还要让他们具备对内和对外报表的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合理的修正能力,使财务分析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加强会计法和经济法和会计制度的学习

企业要不断的完善违法会计行为的惩罚机制,把经济法律和会计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不断的改进会计的基本工作和推行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行企业发展中,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管理能力,但是其在分析方法、分析报表和分析指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改进财务分析,使财务分析能够更加完善和合理,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企业财务通则,2007

[2]姜鑫.如何调控企业财务资源.财务与会计,2008,1

[3]陈焕平.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会计,2009,3

[4]国务院.企业会计准则,2007

[5]孙雷平.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

第2篇

摘要:行业企业调研是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基于此,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医药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课题组,对常州地区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常州医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对常州地区医药行业代表性制药企业人才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为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课改;技能人才状况

作者简介:许瑞林,男,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石洪林,男,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30-06

一、调研背景

长期以来,高职生物医药系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受到实训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课程设置与医药企业需求脱节。为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常州医药产业,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医药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课题组对常州地区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为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二、调研的基本信息及分析

课题组选取了常州地区医药行业内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以企业领导、部门主管和常州市医药行业协会专家作为对象,以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展开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常州医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常州地区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常州医药产业拥有药品生产企业4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2家,药品包装材料企业25家。产品涉及化学原料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提取,卫生材料,生化药物,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多个门类。

2.常州医药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易于形成药品、医疗器械的产业链。

3.常州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通过实施新版GMP,为企业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扩大产能创造了条件,使行业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一批优势产品逐步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初露端倪。

(二)常州地区医药行业代表性制药企业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1.课题组针对常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七家制药企业的人才现状和近三年药物分析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从表1可见,药物分析人数在企业总人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约为10%左右;从表2可见,药品QC、QA人员在企业技术人员中所占比例达到15%以上,这表明制药企业对药物分析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由表3可见,制药企业的药物分析人员虽然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技术要求都较高。另外,从调研访谈中获知,企业不仅对人才提出了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在学历方面要求技能人才至少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所以,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体化课程要兼顾技能培养和学历教育,两者都不能偏废。

2.调研发现,制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总数的40%以上。特别在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质量管理(包括质检、化验、质管、验收、养护、保管等)人员。技术岗位有药物制剂工、药物QC检验工、药物QA质量管理员、制药机械维修工、研发人员等,各技术岗位人员占比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制药企业对药物制剂工技术人员需求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药物QC检验工,占比约10%。

如图2所示,调查数据显示,药物分析与检验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理化分析,其次为微生物检测,然后是仪器分析。其中,理化分析约占50%,微生物检测约占30%,仪器分析约占20%。

3.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及其主要工作任务,以及所需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见表4和表5。由表4、表5可见,常州地区制药企业大多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企业,中药制剂较少,这是后续课改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方面。

4.调研发现,制药企业希望药物分析工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分析检验流程,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QC人员。同时,药物分析工还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1)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了解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动态;(2)能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从事药物分析与检验;(3)能协助企业生产部门分析产生不合格品(批)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5)能制定和执行分析仪器设备和药物分析的标准操作规程。

三、基本结论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通过对企业调研情况的分析,我们确定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面向医药生产企业和原辅料生产企业等相关企业,培养从事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等设备,对原料药制剂等成品、半成品及原辅料进行检验、检查、检定、试验、分析的高技能人才。

1.中级工要求。能独立接受分析任务,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理化检测、生化检测,能分析判断检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小测定误差,并能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2.高级工要求。能进行仪器检测、理化检测、能解决在分析测试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具有培训和指导中级工的能力。对分析仪器常见的故障能进行诊断,对简单的故障能进行排除。

(二)针对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一体化课改

第3篇

一、财务分析综述

财务分析,顾名思义也就是对单位现有财务状况的评价分析,主要作用是将有关的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等转变成能够直接指导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的的会计信息。财务分析方法分类较多,较为常用的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评价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多种评价分析方法。对于医院等公益事业单位来说,由于经营运转并不是单纯以盈利作为目的,需要同时兼顾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医院的财务分析方面,需要按照新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数据、卫生资源、外部环境等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确保为医院决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财务分析内容不够全面

现阶段医院的财务报告与分析方面,重点是对医院的预算管理情况、收支结构状况、成本控制管理、资产运营、结余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评价分析,数据来源主要是依据医院的负债以及收支表,对于现金流量有关的数据信息关注不够,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医院的经营实际状况。

(二)财务分析的深度有待拓展

现阶段医院的财务分析方面经常还是停留在现有关财务指标的表面分析上,而没有结合医院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医疗业务活动特殊性,深入的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变化背后的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好财务分析找寻财务管理问题的功能,不利于指导财务管理决策开展。

(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不够均衡

当前很多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往往存在着过度关注经济效益指标的问题,非常重视对医院的盈利状况、资产运营状况的评价分析,财务指标居多,而非财务指标非常少,特别是对医院服务质量、效率以及医疗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不够。

三、改进提升医院财务分析的措施

(一)充分明确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对于医院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而言,应该遵循科学的要求构建财务分析体系。首先,应该坚持适应性的原则,财务分析体系应该基于医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国家政策要求、医院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实际需要等要求构建财务分析体系。其次,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在财务分析方面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第三,财务分析应该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财务分析需要的有关数据易于获取、便于统计,能够真正发挥评价经营状况、指导决策的作用。

(二)提高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水平

在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构建方面,关键是财务分析指标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应该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需求选择财务分析指标。在经济效益指标方面,重点是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支结余率、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以及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等非财?罩副辍U夥矫妫?还应该增强现金流量分析,反映医院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周转水平等,对医院的营运能力进行评价与改进。在体现医院公益属性的社会效益指标方面,主要是对患者满意度、门急诊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出院者次均医疗费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百分比、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百分比等一系列指标。通过选择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对医院的日常管理、财务经营、公益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进行更加准确客观的反映,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财务分析水平,为指导医院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强化财务分析结果的运用

首先,在医院的财务分析方面,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信息公开以及共享制度,对有关的财务分析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满足决策管理部门对于医院经营状况的信息需求。同时,将有关的综合财务信息公开,这也有利于接受外部监督,及时总结分析医院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改进提升医院的管理。其次,应该注重将财务分析结果用于指导医院的财务管理决策,通过财务分析准确的掌握医院的财务环境,特别是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科研投入产出、成本控制管理、资金运营、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指导医院的科学财务决策。

第4篇

(一)认识方面

1.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分析的目的不明确。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只重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而忽视财务管理,或者只注意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变化,而没有真正把财务管理与分析工作当作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而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在财务分析的目的上,往往也不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是强调满足领导需要或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2.对财务分析本身的认识太片面。即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这些都是很狭隘的。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技术方面

1.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使财务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常常被人为包装,其中既包括会计人员在不违反会计规范下对会计报表进行的修正,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无视会计法规而提供的虚假信息,由此为依据作出的分析结果较大程度上与客观实际不符,从而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

2.财务分析过程过于片面,分析的对象过于狭隘,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主要表现在:第一,重客观分析,轻主观分析;第二,重成效分析,轻教训分析;第三,重事后分析,轻事前预测;第四,重盈亏分析,轻资金分析;第五,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第六,在分析中注重资产总量而忽视资产质量;第七,注重盈利能力的表面分析,而忽视长期以来形成的潜亏分析。

3.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财务比率的构建应当重视分子、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但目前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少重视这方面的逻辑关系,不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特点构造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指标,致使一些分析结果根本不能反映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4.财务分析没有深入实际,处于公式化、表面化的状态。有一些企业财务分析没有渗透到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的各个业务活动中去,只是就数字谈数字,以致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所以,这种分析很难起到对实际业务活动的指导作用。

5.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财务分析报告内容繁多,可以从中分析的项目很多,但在全面观察、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应当针对经营期内主要问题作重点分析,不能面面俱到,鸡毛蒜皮什么问题都写,但都写得不透彻。财务分析提供的信息琐碎、零散,企业的决策措施也就很难抓住要害,做到恰到好处。

(三)素质方面

1.财务分析人员对一些财务指标缺乏理性的分析。财务分析本身并非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只是发现问题的一个过程。而我们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只是将分析结果与一些常规标准进行比较,没有对这些问题本身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滥用一些标准。

2.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够高,不适应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目前,财务管理正朝着战略财务管理的方向发展,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分析的知识和方法,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全面了解,具备财务分析的基本能力外,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搞好财务分析的能力;有的不深入实际,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搞财务分析,这必然影响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和分析质量的提高。

3.不了解业务经营情况,缺乏对局部与全局关系的把握。企业资金随着经营活动而不断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必然在资金变动中反映出来,所以要分析企业资金变动,就必须熟悉经营状况。在大量的分析报告中,往往只讲资金变化,不讲业务活动对资金变化的影响,把互为影响、二者一体的经济事项隔离开来。产生这种情况,在于财务人员缺乏对业务经营的了解,无法从资金变化中判断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评价经营业绩。

(四)财务分析的结果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1.财务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但许多企业在好不容易组织力量把财务分析做好之后,并没有将分析的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其结果是,既浪费了企业的有关资源,也使财务分析人员产生失落感,进而影响了员工参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2.在利用财务分析结果时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多方面的,企业经营状况也是多方面的,财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也应是多方面的。一些企业在将财务分析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时,往往只重视分析结果的一个方面,而较少重视和考虑另外一个方面。其结果是,企业运用财务分析结果进行的决策,使企业好不容易从一个极端中逃脱出来,又陷入另外一个极端。

二、对策探讨

(一)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并通过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认识搞好财务分析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径,要努力搞好财务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

以制度来规范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举措。尽管一些企业目前已建立了财务分析制度,但还很不健全。首先,在企业中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配备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其次,应在制度中明确财务分析的目的、任务,明确财务分析人员的目标和责任;再次,应在制度中明确对分析工作质量的要求。不论是方法的选择,还是指标的确定,企业应有科学和统一的规范。

(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财务分析要在报表资料齐全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多种科学的分析方法,为企业提供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和建设性的财务分析报告。要经常深入实际,经过调查发现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针对性强,直截了当地反映问题。

(四)加强事前预测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企业会计要从以往的事后反映和监督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开展事前预测和决策。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决策的制定来源于科学的预测。会计人员要用准确的资料,科学的方法进行会计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不断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

第5篇

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另外,《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也列明了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成,共分为四类十项财务指标。随着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科学评价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依据,为高校总结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持。因此,在新形势下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做好高校财务指标的分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结构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高校财务分析应当全面反映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及通过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目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尚不完整,《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由财务分析一级指标与财务分析二级指标组成。具体来说,财务分析一级指标由预算管理指标、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支出结构指标和财务发展能力指标等组成。而一级指标下分设了十项财务分析二级指标,分别是:预算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均基本支出、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上述财务指标过于简单、概括,并不能具体、完整与全面概括高校事业发展及财务状况。此外,已有的财务分析二级指标也并不完整,例如缺乏成本管理费用等二级指标。因此,由于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不完整,容易导致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片面性,难以找到影响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缺乏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 由《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高校实施绩效评价重要依据及评价手段,但目前高校的财务分析指标只能单独反映高校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高校的总体财务状况及事业发展情况,因此必须运用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将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偿债能力、内部管理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对高校财务状况及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做好高校财务分析及有关绩效评价工作。只有将综合的财务评价方法应用到高校财务分析中,才能全面地揭示和解决高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发挥高校财务分析的作用。因此,由于缺乏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致使高校财务分析结果只能单独揭示高校具体的运行情况,不能综合反映高校的整体发展情况,影响了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效果。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仅列明了高校财务分析二级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并无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具体来说,在对高校进行财务指标的计算时,计算结果没有参考依据,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结果没有标准进行参考、缺乏衡量的标准,无法对高校某段时期的发展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导致高校的财务分析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才能发挥其财务评价的作用,分析结果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高校财务分析的制度保障。

三、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完善对策

(一)增设相应的高校财务分析三级指标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已有的财务分析指标并不完整,过于简单,不能完全达到高校财务分析的要求。因此为了全面反映高校某一时期事业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应在已有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增加反映高校有关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财务分析三级指标。具体来说,在增设相关的财务分析三级指标时,应注意到:一方面要明确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要求,即建立完整的高校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应满足如指标要素齐全适当、主辅指标功能匹配及满足多方信息需要等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明确增设高校分析指标的具体名称和内容。笔者认为,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有关“资产”、“负债”、“净资产”及“收入”、“成本费用”的含义及有关内容,增设相应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三级指标(表1),可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高校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及发展情况。

(二)选择适合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一般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分析评价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高低。而沃尔比重评分法则是在对比率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标准值跟权重,并判断被评价单位的相应指标是否正常。由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只适用于企业性单位,不适用于非企业性单位。而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比率分析方法的延生,只要确定好适当的标准值跟权重,则可适用于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具体来说,将沃尔比重评分法具体应用到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应包括的基本步骤有:确定及分配各财务指标权重;确定标准评分比率;计算出各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对各项财务指标计分并汇总综合分数;对高校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的具体权重及各项目的标准比率。由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明确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方法,因此,在确定高校各财务指标的具体权重方面,一方面可以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高校的行政部门按《高校学校财务制度》有关绩效评价的要求,并结合当地高校的发展情况,通过制定如《XX省关于高校财务分析评价的实施管理办法》等手段,统一明确高校财务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的权重及各财务指标的标准比率;另一方面,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管理及发展的需要,确定本高校财务指标的权重及各财务指标的标准比率。例如在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系统权重方面,高校可参考有关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权重确定方法,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确定本校的预算管理指标、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支出结构指标和财务发展能力等指标的具体权重比例;而在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标准比率方面,高校可按《高校学校财务制度》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出近年来高校财务指标标准比率,并通过相关部门研究与讨论,最终确定本高校的财务指标标准比率。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可根据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对高校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调整相应的权重,使得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更加合理、有效。

其次,为避免个别财务指标异常对评价结果造成不合理的影响,在对每个单项指标进行评分时,应分别规定相应指标的上限和下限。高校进行财务评价时候得分不得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例如,若某一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标准得分为100分,上限按照正常评分值的1.5倍计算,下限按照正常值的0.5倍计算。则该高校正常得分区间为50~150分。实际操作中,上限区间和下限区间的制定方式可参照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的具体权重及各财务指标的标准比率制定方式,由相关主管部门或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制定。

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标准。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清晰和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高校财务评价得分进行具体划分。以前述为例,可在高校正常得分区间50~150内规定4个评价标准:其中可划定130~150为优秀;100~129为良好;80~99为合格;50~79为不合格。通过计算,得出高校财务评价总得分,将其代入相关得分区间即可得到高校财务评价结果。

(三)注意克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由于高校财务分析体系中使用的财务数据都是已发生的财务数据,对于预测未来高校财务状况发展及事业发展情况存在先天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缺乏非财务指标,容易导致对高校进行相关的评价不够全面。为了克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应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措施:首先,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必要时可考虑市场价值或重置价值。同时还要全面考虑货币时问价值、通货膨胀及物价变动的风险,并考虑对高校连续多年的财务资料加以研究,注重现在与未来、计划与实际等方面的关系,选择合理的对比依据。其次,应坚持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设计出相关非财务指标,如高校各种教学、科研及学生获奖数量等非财务指标,进一步丰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坚持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全面揭示和评价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提供全面、立体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最后,应加强检查与监督,通过建立高校财务制度分析检查与反馈机制,为全面做好高校财务分析评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全面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尤其是高校财务分析及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在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指导下,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财务与非财务分析指标,通过丰富和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选择适合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评价标准,为评价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努力克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必能为加快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能量,为高校的飞速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6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辅助;会计

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披露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财务成果进行描述分析和预测的一项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财务分析可以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从而找出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改善决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逐渐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把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就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以给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而财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会计核算,而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大部分数据来自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其中所需数据可以从会计电算化系统直接转换获得,亦可以与会计电算化系统共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成功运用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财务分析所需的规范、准确的数据提供了直接来源,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数据准备和基础保障。本文就是探讨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相关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一)有利会计信息集成化

从现代财务分析发展趋势看,财务分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处理财务信息的过程,信息是现代财务分析的基础,财务分析中信息处理的正确、及时以及财务人员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决定着财务分析的能力和效率。财务分析提供的信息使领导可以直接对市场进行反应和决策,在形式多变的情况下判断方向。而会计电算化可以把所有数据集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并且可以与外部企业(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的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有利于会计数据的集成化。

(二)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再加工,从而了解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为单位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在手工方式下,财务分析面临着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繁琐的问题,分析人员往往会简化行事,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不能说明问题,同时,分析结果的时效性也很不理想。采用电算化管理以后,运用财务分析系统能够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报表分析、现金收支分析及因素分析,可以对分析结果用图形表示,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明了,能够轻松地编制预决算,进行完成情况分析,也可以按任意阶段任意时点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比较准确、详细的会计信息,从而为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对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机盲”是无法应对现代财务分析工作的。目前,有许多会计人员仅限于制单、记账、审核、打印凭证账簿,这不能适应电算化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系统管理员和会计主管人员,一方面必须掌握计算机使用、维护的知识,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数据丢失,必须掌握计算机的一般知识和多媒体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熟练地进行数据处理、汇总统计、分析、查询和备份等技能。面对新知识的挑战,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也日益普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会计电算化在辅助财务分析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发展。

(一)思维观念落后,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软件财务分析模块比较好,单位不注意就使其在财务分析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及控制制度。目前有些单位却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在人员管理、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另外,单位制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存在某些同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地方,这些制度大多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而从会计制度的要求考虑得过少。最后就是会计信息保密性差,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 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 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 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三)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他们要掌握一定的财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是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尤其财务分析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懂得基本的财务知识而且还要懂深层次分析,同时又懂计算机技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严重缺乏。财务分析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人员不懂财会知识,这些方面严重制约了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发展和推进。

(四)会计电算化软件不符合财务分析的要求

我国财务软件不仅开发速度慢,而且财务软件以核算为主,不重视管理和分析功能。主要的财务软件的指导思想是是把计算机用于会计处理,从而代替手工记账,是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这类软件难以实现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要求,其次就是财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对策

(一)领导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企事业单位领导应该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到实处并高度重视。结合财务分析的实际情况,积极把会计电算化应用到财务分析之中。在工作中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作为企事业领导和专门的财会人员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积极组织学习,促进财务分析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分析技能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根据《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硬件、软件管理制度、以及适合自己单位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各项制度,并重点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制订单位内部电算化管理制度,制订并严格操作管理制度,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做好会计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工作。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三)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发展对财务分析人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和财务分析的工作状况。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正常发展。积极开展对财务分析人员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知识方面 的培训工作,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树立会计电算化的观念,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以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四)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拓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

现行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单位财务分析的需要。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为财务分析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性和分析的模块,拓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会计软件的财务分析功能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在财务分析软件中具有各种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综合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图表分析功能;另一方面要求具有财务报表分析功能,能够对三种财务报表进行各种分析,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分析结果。

四、结论

总之,财务分析需要调用大量的数据,进行一定规模的运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而大量的数据和一定规模的运算颇费时间和人力的,因此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快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进程,就要加大发展的力度,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分析的人员,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润波,李宝芝.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8,(5):95~96.

[2]田生宏.浅谈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2):31~32.

[3]杨绪刚.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对策[J]. 2009,(2):25~27.

第7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选择;应用

财务分析指标是期望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以一种客观的数据信息来表达和传递财务信息,陈述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结果的一种标准。其基础必然是财务分析,其内容可以说是非常的广泛的。

一、财务分析指标之理论界定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定义

财务分析指标是企业总结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相对指标。财务分析是其基础,财务分析的内容是其生存的保证。

一般来讲,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了企业的外部分析、内部分析和专题分析。所谓外部分析指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社会贡献能力、综合实力、资产运用效率,概而言之,企业的外部财务分析指标是衡量的企业与外界的关系。而企业财务分析方面内部分析的内容含括了三个方面,其一,上述外部分析的内容;其二,企业筹资分析、企业的投资分析,也就是企业自身资金的筹措和投向方面的分析;其三,企业财务内部分析的内容还包括了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功形成原因的分析。而企业的专题财务分析的内容则是建立在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竞争对手的革新、改变或者削弱都要求企业随之作出自己的调整,那么针对不同的情况,企业的管理者都要结合自己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专题方向的分析,比如,市场动向的专题研究,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统计,公司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研究等。可以说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含括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对应的财务分析指标也有很多种。

对于医院而言,医院的财务指标,包括了医院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医院的现金流量状况、医院的负债比率指标、医院的资产变现能力指标、病人费用的评价指标、医院的经济效益指标等等。总而言之,医院的财务指标也是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表现,以客观的、有说服力的数据为表达语言,对医院的财务信息、财务活动情况的传递和表达。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财务分析指标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偿债能力状况的分析、运营能力状况的分析、盈利能力状况的分析以及发展能力状况的分析。

偿债能力状况的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本期到期债务本金和现金利息支出之和的比率)、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股东权益比例(即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等。

运营能力的分析指标则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帐款周转率等等。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则包括了毛利率、每股现金流量、市盈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等;而发展能力状况的分析则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体现,比如,资本积累率、固定资产成新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增长率等。

除了上述这种分类方法之外,还可以将财务分析指标划分为综合性的财务分析指标、具体财务分析指标等。按照我国财政部颁布的财务分析指标,将近有30多个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种类存在。所以说对于财务分析指标种类的划分是多样化的、多方面的。

对于医院来讲,这种对于财务分析指标的划分方法仍然是适用的,它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经营潜力、存在的潜在的危机和发展前景。

二、财务分析指标在医院管理中的选择和适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财务分析指标是非常多样化的存在的。那么对于这些多样化的、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医院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应该怎么样作出选择呢?

对象的不同,分析目的的不同,财务分析指标的选择也应该是不同的。如,如果是规模较大的、经营历史长久的医院或者根据决策者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综合性的分析指标,既分析到医院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也能分析到医院未来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状况;但是对于中小型的医院,按照分析目的的不同,信息需求者的要求的不同,可以对财务信息做出不同的分析,运用不同的财务指标来衡量和研究,如,如果医院的管理者希望了解和掌握医院的偿债能力,就可以选择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等等,同时还可以根据管理者希望了解到的是医院的长期偿债能力还是短期的偿债能力来选择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

总之,影响医院选择财务分析指标的因素有:企业自身的规模、发展状况、发展方向、经营能力;医院管理者希望得到的信息的内容、信息的用途、医院管理者的特别的要求等等;医疗卫生行业独有的特点等等。一般来讲,可供医院选择的财务分析指标包括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资本积累率等10项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指标。

那么医院应该怎么样做出财务分析指标的选择呢?

首先,医院的财务人员或者分析人员应该了解和分析不同的财务指标的运算、生成过程。尤其是伴随着医院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用,在很多的时候,财务指标的数据都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这样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过程也就被忽略了。财务核算人员和财务分析人员如果不了解、没掌握财务分析指标的生成过程、财务分析指标的组成因素等等,财务分析指标的最终作用就不能发挥,也不能做到财务分析指标的正确选择。

其次,医院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财务分析指标之后,就必须保持财务分析指标长期核算的一致性,避免产生难以比较的后果。让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医院的正常经营状况、经营实绩。

再次,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的选择还需要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考量和比较,避免单一化的指标分析制度的存在,在多个财务分析指标得出结论之后,比较这些不同的分析指标结论,看有无冲突现象的存在,从而避免财务分析指标结果的不正确性、不准确性。保证财务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效益性。

最后,对于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计算方式,运用绝对值和相对值比较、正指标和反指标的多方位的比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医院的财务经营状况,观察财务分析指标分析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的经营情况是否相一致,如果不一致,研究并找出其中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予以合理的比较。

在作出正确的财务分析指标选择和科学的核算之后,要认真研究财务分析指标对于医院的效用,充分发挥其功效,有助于管理决策的作出。总而言之,当前关于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的研究还缺乏理论方面的、体系方面的深入地分析,在未来医院的改革征途中,这会成为一个医院财务管理的很好的研究课题。经过实践的检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的理论研究会更加的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史革强.于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9,(16).

[2]于柏玲.现金流量指标在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06,(7).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单位业务工作、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各个过程,全方位的分析了单位资金的横向、纵向收支情况,对企业的长远、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财务分析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财务分析为单位管理决策者提供资料,有利于决策者科学决策。财务分析结合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三种分析方法,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通过建立准确的计量模型,对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财务收支等进行客观、规范、公正的比较、分析及研究,方便管理决策者及时了解单位财务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解救措施,帮助财务制度逐渐完善。此外,也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其次,对专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分析,增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部门通过与计划、执行等各部门的合作,对专项项目的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专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以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专项项目朝着经济效益高的方向发展,提高专项项目 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严格预算,有助于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分析是单位会计核算的深化和延续,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财务分析报告,方便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为单位预算执行提供了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是单位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预算的重要参考。预算的准确编制与严格执行,对事业单位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有助于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体系不完备

财务分析目的单向化。根据1996年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在现实中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主要服务与主管部门,这种财务分析目的的单向化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主体单一造成的,即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主体主要定位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但是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的主体定位显然已不能满足其预算管理的要求。除了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社会公众、单位的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具有天然的需求,针对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所做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必然不能满足其他主体的不同需求。

分析评价指标不完备。《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明确列举了4个财务分析指标: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运用这4个指标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其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资产管理状况,但对更加具有重要作用的预算执行情况、专项经费使用状况和财务业绩方面却没有做出科学的评价。

分析评价标准缺失。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分布,在业务性质、规模、人员构成以及收入来源等方面显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不同领域内事业单位的特点应该制定不同的财务分析评价标准,然而在我国却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众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这显然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二)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执行不到位

对财务分析认识不足。我国的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日常经费来源主要为政府或其他单位的拨款,从事的经济活动也主要集中在非盈利活动这一块上。这样与生俱来的特点导致事业单位普遍理财意识,对投入产出观念淡薄,取得政府的拨款后,在确保资金的收支平衡与使用效率方面重视不够。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缺乏认识,自然对财务分析的执行就缺乏动力。

财务分析制度规范缺失。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都没有明确的财务分析制度,在每年的财务分析报告中,财务分析空洞无物,根本没有按一定的方法,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说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更是没有提及。有的单位的财务报告干脆就只有寥寥几百字,这样简单的财务分析怎能将总结过去、表述现在、预测未来呢?根本不能起到财务分析报告应有的作用。

财务人员管理角色认同缺位。在大多数事业单位,其财务人员的参与意识不够,往往表现为被动报账、被动做报表。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也只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被动的进行财务收支判断,而对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缺乏剖析,低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难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也无法根据财务分析报告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这大大削弱了财务分析报告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几点建议

第9篇

目前,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与企业相关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关心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为了让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本文将以企业财务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探讨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企业财务分析;问题与策略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最核心的环节,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可以很好的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企业开始逐渐重视财务分析,因此在国家改革的进程中,要从根本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一、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现金流量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盈亏状况怎样通常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标志,所以企业在财务分析中会全面的分析本企业的盈亏状况,从而忽略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企业的先进流量能够反映出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它的可靠性往往都会高过企业中的其它财务指标,并逐渐成为使用者所时刻关注的重要会计信息。绝大多数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表通常都会按照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为年报,并且不要求考核,这种现状导致企业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十分随意,并影响其报表中的信息质量。企业如果把现金流量表中的年报改为月报,并添加相应的考核内容,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可行的。

(二)轻专题分析

大部分的企业很少会对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分析。所谓专题分析主要指按照分析专题的目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详细分析。比如经营者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某一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投资人员则对自己所关心的某个问题展开分析等等。专题分析可以准确、及时的反映出一个企业在某一环节中的财务状况,并给分析人员带来详细的信息内容,这对企业解决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例如,企业在某一阶段资金匮乏时,在专题财务分析的作用下,可以从现金流量、支付能力等各个方面,分析出资金匮乏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财务分析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缺乏财务分析组织

近几年,企业的财务管理正向战略管理的方向发展,需要财务分析人员全面了解企业中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与企业有关的财务分析方法,那么即使具有详细的分析资料,也仍然会下错误的分析结论。虽然现阶段我国企业中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当前财务分析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中,也忽略了财务分析中的相关工作,缺乏相应的财务分析组织,使得财务分析的结果在改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企业财务分析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中的领导干部要把财务分析工作看作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手段来认识,不断协调各部门对财务信息予以配合,帮助与财务分析有关的工作人员了解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提高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其次,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深刻意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全面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财务分析质量,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

(二)注重对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

企业中的财务分析报告要在详细调查和报表齐全的基础上编写,企业中的财务人员要善于利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给企业带来极具说服力的财务分析报告,另外,财务人员在调查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为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三)培养优秀的企业财务分析人才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要提高对财务分析人员的应聘要求,在实际工作管理中,要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水平的培养。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员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全面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企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企业在加大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行为规范。在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中,财务分析管理人员要认真对待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稳定运行,企业要给与工作人员适当的激励,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提升,并以调薪的方式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督促他们认真对待本职工作,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分析组织与制度

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中的财务分析工作开始纷纷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在这种状态下,首先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分析组织制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企业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确保财务分析工作可以按部就班的有效进行。其次,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有句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无疑是一个好的举措。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业要为财务分析工作设立专项岗位,并为该岗位配备专业技能较强的财务分析人员;第二,在财务分析制度中明确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同时确定财务分析中相应的目标和责任;第三,在财务分析制度中,还要制定好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要求,无论是在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上还是对财务分析指标的确定上,企业都需要有明确而合理的规范。

三、结束语

现阶段,在我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企业中各种财务风险的存在。在这样的形势与环境中,企业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规范并完善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竞争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的各种挑战,同时减少企业因财务管理不当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企业只有用有效的方式解决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问题,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扬.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2]潘蕾.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商,2014,(0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