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8 10:21: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现状
会计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国各类层次的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1918年9月7日在谢霖等一批会计专家的力谏下,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并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但只有大约30~40万是高级或注册会计师。低水平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尤其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显得更为缺乏。首先,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注册商户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商业活动频繁,迫使他们对会计及审计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市场需求量一再增加;其次,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使得企业对内部审计、公司管治等要求提升,也导致了对注册会计师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第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债转股”的出台,需要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金融、证券、保险等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也越来越多地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扩大和增强服务功能,为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重要的监督、预警作用等,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二、高职院校对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80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13所职业大学起,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智力、密集型的特殊服务行业。各执业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等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而要想取得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通过考试,这项考试也成为目前声誉最高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从考试的模式上看,主要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这三种模式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教育水平不同,因而在报考标准和考试要求方面有所差别。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模式同美国类似,只是对报名要求只需要专科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把推进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办学质量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旨在满足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需要领军人物提升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整个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实际工作人员开展一般的业务审计或执行较低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而目前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研究生院主要培养的是注册会计师高层次后备人才,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培养的。高职教育以他特有的教学特点,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岗位、面向工作过程,融教、学、作为一体,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
三、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只有财经类本科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这一单一渠道的状况,既有利于拓宽注册会计师培养渠道,提高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夯实基础,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同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近几年来,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学生们也相继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与现实需求缺口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突显出来的首要问题是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计专业尤其如此。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有限的教学资源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大多呈现教师严重透支、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一方面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的双师素质工程往往流于形式。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达30%左右,并且大部分会计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而有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则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
2、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把传播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讲个不休,学生记个不停。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课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会计工作更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课时偏少,目前的教学仍然是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配套的随课堂实训、课内分散实训以及课外的综合实训等内容;二是实训教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行业是多样的,单一企业类型的练习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三是指导实训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院校每年都会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这种看似有利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致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
4、考试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院校都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在考前大多数教师点出出题的范围,基本上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应用能力的测定比较少。很多学生仅靠在临考的前几天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势必会误导学生平时的学习方向与目的,荒废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突出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不同就在于,高职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而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为具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以培养能毕业后直接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不仅应具有雄厚的理论教学基础,更应具有扎实的实践功底,不仅要掌握高职教育基本教学规律,更应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教师和会计师双重素质的能力。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我们要注重自身教师的实践与实习,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的政策和措施;第二,可以引进资深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线会计工作人员等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和引导社会一线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计职业考试,并对取得相应资质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3、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必修课各专业方向统一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多专多能原则。兼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综合课程具有现实性和导向性;其次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自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所学书本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课题,搜集一定的前沿性资料,进行科学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获取信息与新知识的能力,增强综合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职业类的考试,采取以“国考代校考”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强化实践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在会计专业的实践实训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2)注重实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教材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在会计的实训过程中,除了选择市场上的实训教材外,各院校可组织相关力量自编实训教材,并注意会计专业各门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内容的选择;(3)校内的实训设施应满足实际的需要;(4)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的建立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5)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解决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应用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7.
应用型本科人才 民办高校 师资队伍建设
20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今天已初具规模。其中,安徽新华学院作为安徽省首家民办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办学宗旨,11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声誉。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的种种困难和危机,尤其突出的是教师管理混乱、教师观短视甚至有极强的功利追求,教师队伍与民办高校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教师资源的匾乏与师资管理的无序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笔者发现学校教师队伍存在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需要,需要重新调整和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这种模式是介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既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了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又比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应用。应该说,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既满足了社会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又满足了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高层次高等教育的求学愿望,更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存在问题的表现
1.教师人才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从2004年8月起截止到2011年12月,专职教师共离职102人,平均每年14.6人,骨干教师所剩无几。
2.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全校约520名专任教师,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上的仅占12%,其余均在30岁以下,年龄偏小。同时,拥有中级以上的人也仅为20%。
3.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学校的办学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合理配置师资力量,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着力聘用和培养双师型教师。
三、形成教师问题的主要原因
1.薪酬问题
对薪酬、福利待遇感到不满是教师流失的最重要原因。经问卷调查统计,在职员工中有88%的人认为薪酬不合理,而在离职的员工当中有90%以上的人认为薪酬待遇偏低。由于民办本科院校,国家和政府投入少,完全靠自筹资金,所以教师的待遇与公办院校无法相比,更低于我省公务员工资,这种状况导致专业教师稳定性不够,骨干教师外流情况严重。
2.社会认可度低
虽然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总明文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社会对于民办学校的认可度不高,因此民办学校的教职员工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教师容易产生“自卑”心里,这也是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
3.招聘教师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
据调查统计,2011年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98%是刚刚毕业的普通高校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通常没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又很容易将普通高校的教学特点带入,这与培养应用人本科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4.忽视教师个人职业规划、缺乏教师培养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的本质的特点决定了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生所缴纳的学费,这直接导致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招收更多的学生上,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个人职业规划及培养。由于培训投入经费少,教师培养率普遍很低,从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很难提高,教学能力很难发展。这样势必影响到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影响到年轻教师脱颖机制的建立,学校发展也必将失去持久的动力支持。
四、培养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薪资待遇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学院想要长远的发展,则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提高教师待遇这成了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因此,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教师的工资、职称、养老保险等基本问题,要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条件,努力实现与公办教师的平等待遇。
2.建立一个优化组合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学校要建立一个“以老为导、以中为主、以青为续”优化组合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就必须选择和培养好1~2名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发挥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双师型”人才
学校专业想要办出特色,符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比如,学校可以安排专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加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通过多种形式打造一支能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双师”教师队伍。
4.完善相关管理和激励制度
对教师在职进修给予政策制度和经济上的支持,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新技术培训和资格考试,对获得资格证书、一专多能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大胆启用一些能力较强的教师进入管理岗位;建立科学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运行机制,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通过实施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评价等措施,运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高级的研发水平推动学校向高效率、整合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民办高校除了要有自己的专业学术带头人,还应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立足于开发每位教师的潜能。这样才能满足民办高校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办学目标,将教师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化相结合,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周泽民.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2).
[2]耿伟,王兵.江苏民办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钟乐平.浅析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1,(7).
[4]晓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北京教育,2000,(10).
关键词: 高校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存在问题 相应建议
文化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和根本。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一、文化产业人才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内涵。
文化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纸质传媒、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旅游、艺术、教育和体育产业。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人才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特征。
文化产业人才作为人才中的一部分,具有一般人才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文化产业人才的专有特征。
1.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道德是文化产业人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政治道德、人格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2.文化素养
极高的文化素养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显著特征。其传承与创造文化的任务,要求其在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知识的精通性;二是知识的广博性;三是知识的更新性。
3.创新精神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人才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使得文化产业充满活力,才能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
4.专业技术
知识经济背景下,专业技术逐渐成为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尤其是从事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等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专业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尚未形成完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如今文化产业急需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高校在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上还比较欠缺。
(二)文化产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有的高校提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的高校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专门针对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的人才。由于不能清晰和明确培养目标,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局限。
(三)师资力量不足与教材编写不精准。
1.师资力量不足
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且较少有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因此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而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2.教材编写不精准
与师资力量不足紧密相关的便是教材编写不精准。文化产业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又增加了教材编写的难度。教材数量少,而且缺乏高质量的教材。在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编写方面,还需要做出很大的改进。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①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②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③文化产业创意类;④政策法规类;⑤语言类;⑥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①
专业课程不仅种类多,而且难度大、专业性强,这些都使得学生很难掌握这些课程知识,容易出现多而杂、杂而乱,学得太泛而不精细等问题。
(五)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学科本位的影响,目前文化产业专业的教育强调文化产业理论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真正涉及文化产业的创意、经营、管理等能力,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培训才能形成。
三、关于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充分认识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日趋完善。
(一)建立合理的教育层次结构。
建立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完善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鉴于我国的现状,应特别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提高人才层次的合理性。
(二)明确专业定位。
在专业定位方面,各个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产业的特色,或者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的传统专业的已有优势,以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专业定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编写教材。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如到文化产业公司挂职锻炼、到高等院校进修等,另外也需要积极引进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文化产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高校可加强校内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积极组织编写教材
国家相关机构可以合理组织我国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精准。
(四)课程设置灵活化。
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或自选课,并结合社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多种手段,例如:聘请文化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高校内部的实验室,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注释:
①林喦.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107-111.
参考文献:
[1]李海亭.关于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索[J].高教研究,2010(27):51-56.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6):94-95.
[3]徐小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7(9):67-69.
【关键词】市场需求 技能型物流人才 问题 建议
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物流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此,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人才的匮乏将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如何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满足物流产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成为各所高校教育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目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给予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在高校物流专业教育中,虽然招收的学生数量不少,但是却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对物流人才需求旺盛的企业都反映高校毕业生只能掌握传统的储运业,而对现代物流的观念、技能掌握较差。这反映了高校物流教学内容与现代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供需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很多高校受到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学模式仍旧停留在注重传统储运业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方式教学上,现代化信息物流教学还不完善。
(二)教学理念陈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灌输。在教学中,教师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设定的套路之下,不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的高速流动让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高校目前的物流教学中,物流专业的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因为过去并没有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学校缺少专业的物流教师,物流课程并不作为专业主修课,往往由相关经济专业教师代课,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为了加快物流教学的改革,很多学校将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送出去进行短期培训,在简单熟悉了物流课程,或者是翻阅了一些物流方面的书籍之后,将这些教师投入到物流教学中,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对物流操作时间缺乏认识。物流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的脱节。
表1: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名称 内容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教学理念陈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薄弱
二、构建基于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在技能型物流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分析当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关度较高的物流课程。课程的设置中,要注意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适当地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占到总课时的30%-40%即可,同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应该多开设一些与实际物流工作相关的实验课程,安排学生有步骤的操作,安排学生定期到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回校后安排学生总结实践经验。实践性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主要是学生在大一时期对物流理论知识学习后,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流行业;二是基础实践阶段,在学生掌握一部分专业知识后,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适度实践学习,掌握物流的基础环节操作; 三是专业实践阶段,学生在校完成所有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由学校组织,安排到对点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实际的物流操作技能。
(二)加强校企合作,掌握市场需求动向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是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契机。首先,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的先进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教育的投入较大,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可能独立培养自己员工,对于员工的培训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培训已有员工,实现员工专业知识的更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强物流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对已有的师资力量应该组织专业系统的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引进一批学历高,专业知识牢固的优秀博硕士毕业生,更新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同时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通过这种形式聘请著名专家到校授课,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有代表认为,当今社会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麦克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指出,各国普遍出现了“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现象,即当大学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社会就开始拒绝使用这些学生。麦克思公司对40万人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不高,半年后离职率较高。专业对口率是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2009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211”院校为70%,非“211”院校为66%,高职院校为57%。毕业生离职率高低反映初次就业质量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吻合度。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率“211院校”为22%,非“211”院校为33%,高职院校为45%。专业对口率不高和毕业生半年后离职率较高,是当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一种反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王伯庆博士设计了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以了解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该系统由毕业半年后、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与分析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及分析组成。其中,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包括指标:就业状况、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读研分析、专业课有效性、求职分析、对生源进行分析、对满意度进行分析。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指标包括就业竞争力、就业流向及变化、工作稳定性、基础课有效性、再求职分析、在职培训、满意度分析、校友服务。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用人单位特征、招聘需求、聘用分析、使用评价和培养要求。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通过建立专业分析模型,研究培养体系和就业体系的关联性,分析教学过程,并提出优化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议。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实施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的重点。与会专家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延庆副教授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多数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学习的自主性和计划性不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学术兴趣缺失,自信心不足,出现学业倦怠、浮躁和功利趋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以高考为指挥棒,学生将学习作为竞争手段,拒斥知识和学问。有代表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存在提前学完课程准备升学考试的现象:高中两年学完三年课程,准备高考;初中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准备中考;升学竞争不断下移,甚至到了幼儿园阶段。还有代表提出,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前和小学阶段以女教师为主,培养的学生缺少阳刚之气;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指出了当前高等工程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二是专业课学时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三是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一些工程技术前沿知识。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创新课程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发挥奠基作用。上海市长宁区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各阶段课程体系:学前阶段采用以运动课程为核心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采用以快乐拓展日为核心的快乐学习;初中阶段采用以阅读领航计划为核心的有效学习;高中阶段采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学习。在高等教育阶段,有代表提出,大学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对科学知识和未来世界的探索精神。中国海洋大学通过举办夏令营,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立志海洋事业的高中毕业生;建设学科特区,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进入海洋科学前沿,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天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引进国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将工学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一位创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认为,高等教育应大幅增加讨论课;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加大阅读和写作的比重;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指导;加强责任感教育。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上海市长宁区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力求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长宁区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制订一个包括荣誉、职称和项目在内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建立准入机制、培训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任南琪教授提出要加强具备工程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师资队伍平台。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工程培训制度,包括实施新聘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和参与有影响工程项目的鼓励政策和改革现有高校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与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吸引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进入高校做兼职专业教师、建立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做“工程讲座教授”制度和高校教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制度。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我们要下大功夫,把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制定出来”。与会者认为,改革当前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专长的人才。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全国有两千多所大学,高校类别和定位不同,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质量标准不一样。我国有数以千万的中小学,所处地点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也不可能千校一面,因此应有不同的人才质量观。其次,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从学校类型、专业差异、社会需要、个人发展等方面设置多元评估体系,国家重点制定质量标准框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根据学生特点、学校特色和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等设置多层次、多维度评价体系。第三,改变评价主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体制,把部分监控评估的责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建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工作交给中介机构。最后,改进评价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供专家动态评价,供社会实时监控。
三、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一)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从管理体制来看,缺乏顶层统一设计,管理体制不顺、错位,统筹力度不大。例如,中、高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司局管理,不利于中、高职的衔接。从各阶段培养目标来看,各阶段都存在为了升学而只注重分数的现象。从课程体系来看,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特别是中学缺少职业生涯教育,很多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时,不知选择什么专业。
(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途径针对以上问题,代表们从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就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出了建议。从管理体制上看,有代表认为,改革责任在政府,建议从国家层面着手,由教育部进行顶层设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有效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各级教育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每个教育阶段应确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基础教育阶段要坚决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方针,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解决做人、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问题;体育,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美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性情;智育,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拓展。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合作方面,有代表提出,加强小学、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的主要措施有:大学与高中合作办学,大学老师带学生到中学实习,大学负责中学老师的继续教育,高中生可以提前选修大学课程;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学合作,师范大学教师要研究基础教育问题。例如,西安交大少年班,每年招收15岁以下的初中生,实行高中、本科、硕士和博士连贯的直通车教育,缩短学习时间。有代表建议,要加强合作连贯性,小学培养公德意识、中学培养公民意识、大学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要注意合作的开放性,向前延伸,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进行求职、求学、人生规划的教育;向后延伸,进入大学以后,要分类培养和指导,可将学生分为学术型、技术型、创业型人才,进行分类指导;向内延伸,进行内涵建设,如师资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向外延伸,要面向社会,实行产学研结合。
关键词: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相应地,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财政学科属性、社会对财税人才的需求、培养对象的特点,都是影响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学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与财政学专业初建时期有很大变化,除了传统的来自财税部门的人才需求外,企业、银行、事业单位、涉税中介机构等部门的人才需求也应当纳入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考虑范围。本文根据来自28所国内高校的调研数据,对财政学类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在以上方面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一、文献回顾
财政学类专业是财经类专业中建设历史较长的专业,关于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讨论众多,近年来,相关文献所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问题上。欧阳华生和裴育(2011)根据国内20所高校的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从招生规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特色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宋健敏和温娇秀(2014)研究发现美日两国的财政学学科发展与社会对财政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两国间的趋同性。关于财政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李忠华(2015)认为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应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对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尽快启动学科基础课“财政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构建自编教材管理与质量评价跟踪机制,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在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教材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姚凤民(2007)提出构建“四个层次、四个系列、四个模块、四个阶段”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2015)分析了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分析了目前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投入力度、加强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优化路径。
二、调查样本说明
本研究2016年9月对参加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的参会高校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69份,回收49份,有效问卷49份,问卷填写者来自国内28所高等院校,包括10所综合性院校和18所财经类院校,所调查院校均设有财政学类专业(包括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情况、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人才培养国际化状况四个方面。问卷填写者全部为财政学类专业的教师,其中专业建设负责人(包括院长、教务处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占比49%,保障了问卷信息的客观准确性。此外,有多所高校的问卷填写者大于1人,本研究对全部问卷样本(49份)和每个学校选择一份问卷(28份)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下文主要报告全部样本(49份)的分析结果。
三、问卷分析结论
(一)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科共性与培养院校特征的有机结合,张锦华和郑春荣(2014)根据培养方向和规格,将其大体归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四类。,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均将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最主要的两个人才培养目标,但两者侧重上两个专业有所差异,财政学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高于应用型人才,税收学专业则相反,这一结果与目前高校财政学类专业设置上的考虑是相符的。此外,研究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不是主流培养目标,但是仍有部分高校重视这两类人才培养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的问题上,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均只有1个样本认为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说明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较高。
(二)课程设置
根据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a,2016b)等研究,以及本文研究者所在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本研究选择了财政学类专业的若干门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调查了这些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①,以及调查对象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率较高(50%)的课程中,除了包括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经管类学科基础课,以及中国财政史、政府会计、公债管理与投资、地方财政学等财政学专业课程外,税收经济学、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纳税检查等税收类专业课占比较高,而与此对照的是,西方财政思想史、公共项目评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财政理论和财政管理专业课程开设比例较低。开设比例较高的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税收经济学、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课程,问卷填写者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也较高,但是,问卷填写者评价较高的中级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课程,在各院校开设比例并不高,说明财政学专业课程的实际开设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师资力量等。税收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率较高(50%)的课程主要是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课程,相比较而言,税收法律类课程(税收相关法律、税收征管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课程的开设比例降低,调查同时发现,问卷填写者对于税收法律类课程重要程度的评价实际上并不低。
(三)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
在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本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第二,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政学专业,科研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程度;第三,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根据重要程度,依次为“组织学生在财税部门进行不少于4周的专业实习等校外实践”、“校内综合仿真训练”、“邀请校外实务部门专家到校内为学生开设课程或开展专题讲座”和“科研实践”。重要程度最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的应用中,安排学生在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实习的实习形式应用程度最高(71%),其次是在企事业单位的涉税部门实习(36%)、在财政部门实习(29%)、在企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实习(11%)、在财税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实习(4%)。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政学专业,科研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很高,82%的被调查者表示本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安排学生参与了科研实践。关于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因素,被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大纲,其次是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聘请高水平校外实务部门专家参与教学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能够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包括组织编写高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院层面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等。
(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有相当大的发展,为了解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本研究对样本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国际化程度和双语/全英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问卷填写者认为,最能够衡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指标包括:全英/双语课程所占比重(82%)、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的数量和稳定性(78.57%)、在校生境内外交换比率(71.43%),此外,国际化课程认证水平(64.29%)、师资国际化水平(60.71%)、短期国际交流项目数量(53.57%)、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比率(35.71%)等指标也可以用于衡量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问卷填写者对本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进行主观评价的结果显示,没有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7.86%认为国际化水平较高,42.86%认为国际化水平一般,还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较低或者很低。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瓶颈主要集中师资水平、教学手段、生源素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其中,92.86%的问卷填写者将师资水平作为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择了9门核心课程,调查各高校在这些专业课程上采取全英/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评价和实际开展情况,调查显示,问卷填写者认为开展英/双语教学必要性最高的课程分别是:西方税制、国际税收和外国财政制度;而计量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类课程开展双语/全英教学的必要性较低。样本院校双语/全英教学目前实施程度最高的是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课程,其次是微观/宏观经济学和西方税制,税收经济学、比较税制等课程双语/全英教学的应用程度最低。
四、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政策性建议
(一)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清晰定位
根据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财政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从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发现,财政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定位趋同性较明显,多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虽然这一定位符合财政学类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定位,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高校应当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和自身优势,强调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等一般目标的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定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优势设置专业具体培养方向,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后续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式培养。
(二)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调查发现,目前财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重税收类课程、轻财政管理类课程,财政学专业与税收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区分度不大,财政史、税收史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税收法律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与开设比例不相吻合等问题。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定位与学生选择,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考虑到财政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课程设置上也应当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学习视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二是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建设,除了重视教材、课程大纲、教学课件、案例和习题、课程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料建设,还应当重视利用慕课和精品网络课程等教育资源的建设和运用。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效率
财政学类专业属应用经济学科,各高校也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补充,在提升学生对财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研究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调查来看,与财税部门和涉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综合仿真训练、校外专家进校园、科研实践等实践教学手段在各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需要校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如何将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手段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三者联系起来,并且要区分于职业教育,需要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设计,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特点;现状
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人才输出基地就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当前学校培养人才的重心应该逐渐地转移到实用型人才培养上来。对学校来说,在培养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时,应该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工商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是一个涉及了很多内容的一个行业,主要涉及了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工商管理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一门科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可以选择的方向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工商管理专业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一直是随着我国经营主体的体制改革而不断地发展、成熟。
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及其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社会体制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对店铺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刺激消费,国家出台了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说家电的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连锁店急剧增加,零售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店铺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第二,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中非常缺少高级管理人才,而且从事基层工商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学历也比较低,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大约为50%,这些人员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向社会输送一些素质高的管理人才[2]。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从零售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对于零售业来说,一个好的店长可以明显提高零售店的营业额。目前,优秀的店长都是通过高薪聘用的,因为培养一个店长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并且一个普通的员工想成为一名店长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这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所以零售业中通常都以高薪挖人。然而,作为人才输出的高校没有发挥出它们培养人才的作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急剧的攀升,但是高校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店铺管理专业,即使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盲从性,很多高校都存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盲从,教育资源没有优化配置,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偏离。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对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开展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去思考、去主动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老师切身的实践过才能够了解到工商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如果只是理论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胜任职位需求。
(二)建立实习基地。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时脱离实践培养和培训是不可以的。高校为了保证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给工商管理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校要树立面向应用,依托行业办学的建设理念,而且可以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人士参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会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输出更多能够胜任工商管理专业需求的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切不可与社会需求脱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专业型社团;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越来越引起现代高校教育机构的重视。党的十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着重强调了创新精神。高校要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培养人才,也要在平时的课外实践活动当中重视人才的培养,采用更加全面的渠道培养创新型人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模式。
一、专业型学生社团存在的弊端
1.社团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专业型社团主要是面向广大学生而设立的,丰富学生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突破专业方面的瓶颈。但是,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仍然是由团委来管理,这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专业型社团的发展。第一,团委不了解专业型社团的实际情况,以至于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制定的方案并不符合专业型社团的形式和发展要求,限制了专业型社团的发展。第二,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士参与社团管理之中,很容易导致社团管理形成混乱的局面,制定不出适合社团发展的、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方案,尤其是一些电子产品社团,如果对电子产品方面没有深入了解,那么很有可能会脱离于社团工作,以及很难进行社团活动的推广,这样学生就很少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不利于整个社团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专业型社团活动过于形式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社团过于形式化,不考虑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甚至有些社团是为了赞助而敷衍了事,以至于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已经将原有的社团性质和价值抛弃掉。除此之外,对于活动的普及不够积极,创新力度也不够,并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也达不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学生对专业型社团的认知程度不够
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体,在社团活动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很多学生在了解专业型社团的时候对社团的定位不够明确,不了解社团的性质以及理念,甚至对活动内容也不了解,在选择社团上大多数人只是盲目跟从,所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够,就很难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对于工科型专业社团人才培养的建议
1.对专业型社团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要转变社团管理的单一模式,学校团委应该把管理权下放,只监督社团日常工作即可。社F管理机构应该明确分工,除了社团一般性机构,还要根据自身专业性社团的性质创立部门,使工科专业型社团更加专业化,同时要重视创新氛围的形成,促使广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高校要给予工科专业型社团支持和重视
高校要确立专业型社团的特殊优势和地位,将其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结合,给予其人力、物力甚至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将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型社团结合以及社团活动和课程教学相结合,使理论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同时高校也要制定针对专业型社团发展的方案,保持社团的良性发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工科专业型社团活动,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形成科学合理的社团活动评价标准
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型社团活动的内容、不同社团活动的主体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全面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工科专业型社团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社团工作的进行给予肯定以及指出其中的不足,能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检验,并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活动的进行。
总之,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各方应引起广泛的高度重视,促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