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技创新管理标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9 10:39: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技创新管理标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技创新管理标准

第1篇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 标准化管理 科技管理

世界在前进,我国在改革。社会要发展,中国要创新。“创新”在中国大地上肯定是一个高频词,也是一个时事热词,足见创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巨大。党的十七大,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又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无论是中央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均表明科技创新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障,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又对管理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主要关注于研究产出指标,而忽略了对科技创新过程效率的评价。所以,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一套针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标准化的管理规则,并进行政策设计,对科技创新运行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1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概念界定

标准化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领先企业的重视。为清楚阐述本文观点,现把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加以界定。

科技创新。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标准化的原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指制定管理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持续提高管理绩效。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本文指的是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通过制定规范,形成标准,引导企业对自身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科技管理部门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的评审进行监督。是一种新的科技管理方法。

2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政策设计

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标准化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均未有针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性指导方案推出。

本文提出的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系列政策,采用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的标准模式,从组织建设、制度建立、投入管理、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研发成果、技术改造效果、创新培训活动、运行绩效考核、企业自评、专家评审、标准化级别认定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它以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有关政策和要求为指导,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在科技创新管理过程中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第三方评审评价和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并可持续改进和提高管理绩效。

该系列政策,通过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简称《规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简称《考评细则》),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及其运行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和考评定级;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简称《评审办法》),指导评审工作和评审专家管理。评审时,评审人员据此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进行指导和量化考评,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

2.1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

科技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应联合国家层面的推广标准《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通用规范》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政策,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起自身知识产权体系,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标准《规范》应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制定,由科技部提出并归口。建议由科技部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标准化管理、科技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起草制定,并请尽快、试点示范、推广。《规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要素:

2.1.1 创新组织

企业应建立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负责人职责、组织机构建立、研发机构建设。

(1)负责人:企业中主管研发的负责人是本企业科技创新运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落实研发的各项工作和基层科技创新责任制。

(2)组织机构:企业应设置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负责国家法律法规(如科技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企业所得税法、合同法等)、科技政策(如技术创新、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等)、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的收集、识别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产品设计开发、技术研发、工艺方案制定,创新方法培训、创新技能培训、操作规程培训、生产技术培训,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商标、版权)等的建档,科技信息搜集,科技情报分析、科技报告备案、科技档案建立等与企业科技创新有关的各种要素的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应定期召开以企业研发、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工作会议,形成会议纪要,负责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直接管辖企业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

企业应建立法律法规、地方要求和标准的清单台账,使企业依法经营,并及时识别、更新与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有关的政策,按照政策完善修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通过利用和执行有关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

(3)研发机构:企业应建立研发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应具备足够的能力把握创新机会,选择创新方向和技术路线,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企业还可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和开发企业关键技术、核心专利和主导产品。

(4)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和研发管理人员的配备,应与国家创新工程师认证工作的有关政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企业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创新工程师,有条件的可以配备创新培训师。还应对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进行卡尔通(Kirton)创新--适应性人格测评,组成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团队。

2.1.2 创新职责

企业应实施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技术研发管理和创新活动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1)目标与方针:企业应制定以“倡导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造就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为内容的科技创新方针,制定与科技创新各要素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综合目标和年度目标,并保证目标的按时、有效完成,目标宜量化,通俗易懂,便于全员理解执行,并可考核评审。

(2)科技创新岗位责任制:企业应制定所有部门和人员以科技创新为职责的科技创新岗位责任制,将创新活动的开展目标化、量化、职责化,并可进行考核;创新责任制应文件化、可考核。

(3)科技创新规划和计划:各级组织应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规划或计划,分解企业的总目标,保证科技创新方针和目标的落实及按时、有效完成。

2.1.3 创新活动

企业应树立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战略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创新战略:企业应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按其指导方向制定各级(集团公司―企业―车间―班组)年度创新活动计划,全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如科技知识普及、创新因素识别、研发讨论会、技术攻关方案研讨、科研项目研究进展报告会、项目验收会、专利申请、创新培训活动等。

(2)科技创新制度建设: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要求、企业标准和企业生产特点,制定科技创新管理系列制度,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如研发经费计提和使用管理制度,确定研发费用提取标准,自行提取,专项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保证研发投入按制度的规定支出,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制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经费支出纳入单位整体财务控制体系,杜绝各类违法违规使用经费行为,保证研发和创新资源(人员、资金、设备、场所、技术、方法等)对科技创新的有效保障。制定产学研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相结合,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助力。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技术需求、技术转让、科技成果、科研项目、技改项目等各类清单。

(3)科技创新活动台账和费用台账:企业应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创新因素识别、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研发项目)等各类台账及费用明细账(如研发费用、科研项目费用、人员培训等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费用等明细账)。企业的决策机构、科技创新机构负责人应按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规定的支出类目建立台账,便于考核评审,并保证研发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经费专项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

2.1.4 创新培训

企业应针对自身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员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健全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等管理措施,为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展全员创新能力培训(创新培训)。创新培训应有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记录,有总结,有提高,全面提高全员的科技创新素质,并将创新培训纳入企业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1)管理层:培训领导层和管理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宣贯,创新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监督,创新文化的建设等。

(2)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创新方法”(如TRIZ理论)等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熟练运用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能力及自觉性,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

(3)员工:员工岗位技术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工艺技术原理、创新思维等培训,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知识积累,使员工能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可创新性的识别(创新因素识别),找出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小改小革;或将识别出的创新因素进行登记上报,便于研发部门随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解决难题,提高创新实效。建立员工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和优秀创新成果评选表彰等激励机制。企业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目标,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一人一档记录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和创新培训情况。

2.2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

为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的运行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应按照《规范》,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细则》。《考评细则》是根据《规范》制定的量化的用于打分、评审的细化的规则。

《考评细则》应由科技部,提出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评审工作要求和企业申请评审达标的条件,科技管理部门可据此对申请达标企业进行标准化等级认证。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等级可由高到低划分三个级别,首要条件是取得《生产许可证》,依等级的不同还可以规定标准化运行时间的长短,自评得分的多少,以及取得知识产权的数量或运行期间推向市场新产品的数量等,对企业提出申请认证的等级加以限定。《考评细则》核心内容是“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考核评分表”,该表应按照《规范》要求的各类要素、企业达标内容、评审方法、评审得分(扣分)等列表,必要的话还可列出否决项,便于评审人员据此评审。

《考评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主要针对创新组织建设、创新制度建设、全员研发职责、研发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创新工程师比例、研发成果数量、知识产权数量、技术改造或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盈利情况、产学研合作情况、科技型企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情况、创新培训等几个方面,考察企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创新责任制制定与执行情况、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竞争情报中心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获得有关科技奖励、研发成果记录册、科技报告档案、知识产权登记册、创新因素识别档案等,对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进行考核打分。

2.3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指导评审工作,应由科技部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并负责监督指导全国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省级、设区的市级(以下简称市级)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辖区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工作。一般应明确以下几点: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企业由科技部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二级、三级企业的公告和证书、牌匾的发放,由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

科技部确定一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并公告二级、三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一般来讲,三级企业的评审在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下,由市级科技管理部门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组织实施。评审组织单位可以是科技管理部门,也可以是其确定的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中可聘请专家进行咨询、诊断,完善各要素及运行绩效,提高考评得分,但所聘专家不得在专家评审时出任评审专家,以保证专家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市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科技创新标准化评审专家库,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标准化提供专家支持。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评审工作按照自评、申请、受理、评审、审核、公告、发证的程序进行。

另外,还应对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评审人员、评审专家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和要求,企业自评的管理、申请流程,评审时间节点及安排,评审计分规则,审核发证、监督管理等工作进行说明。

2.4 创新绩效

按照《评审办法》要求,企业应由创新机构负责人牵头组成自评小组,或外聘有评审资质的专家对企业科技创新运行绩效进行咨询、诊断、评审,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运行绩效。

2.5 定级认证

依据《评审办法》,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定级认证,包括企业自评和专家评审(即第三方评审)两个阶段,首先由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企业自评, 企业的自评人员(或外聘评审专家)应依据《规范》的具体要求,按照《考评细则》列明的评审标准,进行各要素自评打分,然后参照《评审办法》中规定的得分计算公式,进行自评得分,达到《考评细则》中要求的相应等级最低得分后,可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交自评报告,并提出考核评审申请。

科技管理部门收到企业提交的评审申请后,即可委托评审组织单位(如创新方法研究会)进行评审组织和授匾管理工作;评审组织单位可以授权获得评审资质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及其评审专家对企业进行运行绩效评审,经评审、总结,找出问题,提请整改,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运行绩效水平;考评得分用以确定考核企业的科技创新标准化等级,考评通过者给予一级、二级、三级科技创新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授匾挂牌。

3 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政策的推广

为增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自觉性,本文设计提出的这一整套企业科技创新标准化管理的政策,包括《规范》、《考评细则》和《评审办法》等系列文件,可用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管理、考核和评审。为推动该政策的实施,建议应先行试点并制定配套政策,如加强对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力度,使达标企业所获“科技创新标准化”级别高低与科技项目经费的支持挂钩,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等的认定挂钩,推动该标准化管理方式在企业的运行,以促进达标企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标准化的运行绩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模型构建

[作者简介]邓 瑾(1966-),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研究;江燕燕?穴1982—?雪,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张凤莲?穴1989—?雪,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研究。(江西南昌 330063)

本文为江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行为模式及动态激励研究”(基金项目:09ZD009)之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其核心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如何构建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并促进其成长,已成为大学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2]。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适应科技工作新形势而构建的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组织形式,它依托于大学,其成员一般由不同学术背景的大学教师组成。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是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原则;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要素为卓越的领军人物、合理的人员构成、团队精神和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3]。但是,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普遍存在团队目标不明、领军人物缺乏、能力提升缓慢,过程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4],这要求建立科学规划平台、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对于如何实现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提升,有学者提出运用“信息化管理”和“量化管理”等方法[5],而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穴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雪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逐步提升还是一个新思路。本文试图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于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之中,通过逐步改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从而提高团队建设的效益和效率。

二、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适用性

(一)软件工程领域的成熟度模型

软件工程的CMM是1986年9月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组织开发的。CMM提供了一个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基于过程的每一成熟度级别,检验其实践活动,针对特定需要建立过程改进的优先次序。这个阶梯分为五级不断进化的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都提供了一个软件过程改进层次,每个层次靠实现软件过程的一些关键过程域中的关键实践来达到软件能力成熟度的提升。CMM是一套软件过程的管理、改进和评估的模式和方法。它强调的是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持续的过程改进[6]。

成熟度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成熟度等级?穴Maturity Levels?雪,一个是内部结构。其中,内部结构包括了关键过程域?穴Key Process Areas,KPA?雪、公共特性?穴Common Features,CF?雪和关键实践?穴Key Practices,KPA?雪[7]。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之间有许多中间过程,由此便产生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成熟度等级将能力的提高分成若干中间环节,层层递进,每一等级均为后续等级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能力提供支持。

(二)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是保证地方院校科技项目从构思到实现的各个环节顺利实现,其建设过程是一个或者多个连接起来的程序或活动的集合,其目的是要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过程所代表的程序或活动是在一个功能及其内外部结构和关系己经明确的组织结构下进行的,一个过程可以继续被划分为多个次级过程,直至单一的活动。

成熟度模型反映了持续改善的过程,采用的是过程分析的思想。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在不同阶段的活动所处的状态有着不同的状况,即在立项、研发、制造的过程存在差异,构成了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等级。因此科技创新过程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也体现了它的成熟度等级的不断提高[8]。

CMM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蕴涵了“特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着眼于软件过程的CMM模型是持续改进的表现,模型中蕴涵的思想就是持续不断的改进组织的软件研发能力[9]。对某种活动过程实施成熟度模型必须保证两个前提?押一是为了保证过程可以持续不断改善,该过程必须是可重复的?鸦一是为了保证不同等级的活动侧重点,该过程必须是可以细分的。地方院校科技创新活动从立项研发开始,经过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最终走向市场经过多个环节,每部分都是若干活动的综合[10]。因此,通过构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以提升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三、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类比

参照CMM,本文将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以5个同样的维度来有序地衡量科技创新团队能力,分别为初始级、成长级、定型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图1)。二者包含的含义是不同的,五个成熟度等级所代表的能力成熟度特征是与CMM不同的,划分本模型的成熟度等级是模型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初始级。这个等级中的各个科技创新团队实践具有各自的特点,无一定之规,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虽然近年来在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体制改革上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和制度,很多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水平尚处在最低级。

2.成长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初始阶段,科技创新过程相对规则化。处于这一级的科技团队,建立了比较有效的创新管理组织,进行了一些基本的项目界定,研发时间、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保证活动,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使科技创新活动能以可控的过程进行。制定必要的规章,能重复过去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

3.定型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团队的各项活动步入规范化。在己定义级上,地方院校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过程,这些过程被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进行文档化。处于己定义级的科技创新团队,其科技创新过程是平稳的、可重复的。在所建立的科技创新流程中,进度和创新效果都是受控制的,都是可以跟踪的。这种过程能力的特点是标准化。

4.管理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量化管理阶段,科技创新活动有了量化的目标。在这一级,科技创新过程是具有精确定义的、连贯的评价方法,评价所有科技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以便为科技创新的成功提供保证。这些评价方法降低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团队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这一级科技创新过程能力的特点是可预测的。

5.优化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自我完善阶段,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处于这一级的团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过程的不断完善,从而促使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新的科技创新过程模型的出现,科技创新的成本和周期在逐渐降低,所以团队应充分利用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引进新理念和方法不断地改善其科技创新过程,发挥自身优势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模型的结构框架

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分为3个层次?押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首先,由各个能力成熟度等级构成整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然后由若干个关键过程域分别构成每个能力成熟度等级,其次在每个关键过程域中具有自己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做到的若干个关键实践[11]。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就是由此层层深入的。

关键过程域是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从第2级到第5级的重要特征。“初始级”是相对混乱的个别过程,是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最原始的水平,也是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所普遍的水平,它没有关键过程域。针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关键过程域主要从管理和组织两个角度考虑。如果组织的过程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则对提升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实践则是对关键过程域有效实现和制度化起重要作用和基础作用的基本活动,也就是目标投射在关键过程域上的基本的管理实践。如果说关键过程域和关键主题大致勾勒出了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框架,那么关键实践则为模型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四、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过程

成熟度等级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水平,要达到某成熟度等级,就必须满足该等级关键过程域的若干目标,并通过关键实践来完成。由于第l级是无序的,是最低等级,所以从第2级开始,每级都有若干关键过程域和关键过程域目标。参照CMM中各关键过程域的设置,确定出所有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图2)。

1.成长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科技创新需求管理、项目跟踪与监控、项目质量保证,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需求管理的目标是熟知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经费资助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规定,熟知本校科技创新团队人员的研究领域和已有成果。项目跟踪与监控的目标有对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跟踪实际结果和性能?鸦当实际结果和性能明显偏离计划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加以管理。项目质量保证是使科研活动遵守适当的标准、规程和需求?鸦科研项目组及时得到有关项目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和结果的信息。成果管理是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是规范的?鸦科技创新成果的登记是有据可查的?鸦科技创新成果的鉴定与科研计划管理相对应?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成体系和有一定规范等[12]。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不仅对创新团队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同时对团队管理人员的绩效也进行管理?押包括本校科研项目类型、成果类型、成果评奖和专利获取情况、团队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绩效、团队管理人员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情况等。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网络保障和网页建设?鸦重要信息及时上网?鸦一定的信息量。

2.定型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组织过程定义、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定义、构建合理梯队和信息传导机制完善。

组织过程定义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制定地方院校科技创新的标准过程?鸦使用这些标准过程进行管理的信息已经采集、存储,并可用。培训管理的目的是培训团队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经济、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运行机制定义是指将科技创新过程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和完善的方式使其成为制度,其目标是为团队的整个科技创新过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流程,从而促使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为一项标准化工作。构建合理梯队是在组建团队时应关注学科汇聚,强调学科交叉,注重专业融合。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有:拥有多元化理论知识和科研经验的团队成员;研究方法、方向多元化。信息传导机制完善对于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而言是提升其能力的有力的技术保证。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在于应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辅助进行科技创新团队管理?鸦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播?鸦充实网络信息。

3.管理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创新预测和评估、定量过程管理。

创新预测和评估是指团队通过对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其目标是尽量降低或避免科技创新中所遇到的风险。定量过程管理是指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项重要环节进行评估,明确其流程和所达到的量化目标。其目标是通过不断的调节各种变量提地方院校科技创新的成功率。

4.优化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过程变更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是识别有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新方法,通过改进将其有序的引入到团队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去。其目标是对科技创新各流程的操作方法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提高其效能。过程变更管理的目标是连续的过程改进是有计划的?鸦过程改进活动时全组织参与的?鸦组织标准管理过程被连续地改进。

五、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实践

(一)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要制定自己的人员培训计划,为人员提供发展所需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团队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经济、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各科技创新项目组的成员均经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培训。培训人员主要是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于新职员,以科技创新的标准过程和管理的有关项目的知识为培训内容?鸦对于科研人员,因为规范的团队管理需要规范的文档化资料,所以也需在项目前进行一些基础规范知识的培训?鸦此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培训。总之,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使得科技创新团队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够胜任规范化的科技创新工作。

(二)完善过程管理的文档化

通过管理过程文档化,使得团队的过程信息可以被采集、存储,并可用。团队科技创新的各个职能活动都应该产生出标准的执行文件,细致地记载科技创新的各项活动的标准。这些标准文件应该最终表现为内部的制度性文件,应包括:制定出来的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各职能的标准文件,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标准文件,以及过程准则和说明、组织使用标准过程进行管理而产生的信息的数据库等。

(三)组建团队合理梯队

科技创新团队在实质上是一种研发团队,它把不同专业学者集中到一起,由过去分散的工作转变成集体式地研究和讨论。这需要科技创新团队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否则可能会出现团队成员只顾自己工作,不管团队的进程,不顾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内部结构要根据团队目标的要求,规划并确定科技创新团队的规模,领导者、学术带头人及其他成员的责、权、利等关系[13]。团队结构的设计,应打破按职能分工的结构,转变成以成员便于沟通为基础,以适时信息交流为核心,以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最终目标为目的的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结构应当有利于团队研发效率,同时团队成员权责清晰,团队能够灵活运作。这就要求在设计结构时尽量减少管理层级,缩短信息传递路线,多开发沟通方式。也只有这样,科技创新团队才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四)建立信息传导机制

信息传导机制完善对于高校科研管理而言是提升其能力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信息传导机制完善的目的在于在团队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包括网络的保证、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用、网上信息的充实。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在于应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辅助进行科技创新及管理?鸦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播?鸦充实网络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首先要求一个信息平台的建立。在这个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一平台优化科技创新过程,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六、结论

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运用CMM的核心思想,借鉴CMM的框架结构,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穴1?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包括五个等级,即初始级、成长级、定型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押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穴2?雪成熟度等级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水平,要达到某成熟度等级,就必须满足该等级关键过程域的若干目标,并通过关键实践来完成。?穴3?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几个关键实践,即人员培训管理、过程管理的文档化、组建合理梯队和建立信息传导机制。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只是做了定性的分析,下一步要借助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有代表性的创新团队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团队所处级别并有针对性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93).

[2]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

[3]王伟.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模式及核心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王芬,朱文斌.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

[5]陈南南.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6.

[6]王德占,何世伟.基于铁路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J].研究与探讨,2007,(10).

[7]聂彤彤,韩作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应急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应用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

[8]杨丹,杨斌.能力成熟度模型在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论刊,2007,(4).

[9]王侃昌,闫秀霞,高建民.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LCMM)研究[J].商业研究,2006,(336).

[10]王树武,赵小林.马锐等.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J].中国冶金教育,2005,(33).

[11]汪义军.制造企业物流能力成熟度研究[J].管理科学,2009,(9).

第3篇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最后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烟草;科技创新;研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是烟草行业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主线和灵魂.当前烟草行业突出面临卷烟销量下滑的严峻形势、突出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严峻形势、突出面临商业利润透支的严峻形势.地市级烟草公司应当主动承担科技创新职责,理顺科技创新问题和矛盾,探索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整合体制机制、制度、财务、人员等方面资源,加快推进创新工作开展,以创新驱动推动行业发展.

1地市级烟草公司科技创新现状

通过对15家地市级烟草公司的创新工作情况调查,科技创新呈现以下基本情况.

1.1具有科技创新基本条件

地市级烟草公司多数设有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具有专职部门的占43%,具有兼职部门的占57%.职责划分明确,专人负责创新管理工作,烟叶种植区域地市级公司一般设立有生产技术中心,负责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专业实验室,配备了科研人员,具有了科研创新的平台,初步建立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1.2科技创新意识强覆盖广

被调查的15个地市级均具有自立科研项目,创新参与度较高.科研项目涉及烟草专卖、卷烟营销、物流管理、烟叶生产、信息化和企业基础管理等多个方面,覆盖范围较广泛.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积极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合作.被调查单位能够按照科研项目计划开展工作,明确各环节进度安排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项目进行控制调整,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1.3科技创新结合实际重应用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地市级烟草公司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项目立项研究,针对基层一线人员提出的货源合理分配、专卖信息化管理、烟叶土壤修复、卷烟物流配送监控等问题开展立项研究,用科研手段解决一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项目研究内容切合实际工作需要,项目接地气,重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2地市级烟草公司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2.1创新管理机制不健全创新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还不够规范.对自立项目的评审、管理以及项目终止等环节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在项目立项中缺乏专家评审环节,难以保证科研项目立项水平和项目针对性.在选取科研合作单位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中止研究

.2.2科研质量不高

从调查情况分析,地市级公司普遍对科研项目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为完成科研任务而立项,从长远看,缺乏实际研究意义.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又造成项目选题站位不高、田间设计不够科学、数据记载不够规范等问题.地市级烟草公司自行进行项目立项,缺少横向比较,在全省范围内容易出现立项重复的现象.对科研项目的立项、推进和控制能力欠缺,最终能够推广应用的不足5%.

2.3创新能力不强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多数单位在科研立项方面感觉困难,不能清晰选题内容和研究方向,对科技研究创新工作感到难以立项开展,主要是缺少科技创新人才,多数人属于兼职做科研,科研精力有限.地市级公司科研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具有博士学历人员不足4%,硕士研究生均为近年招生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科研实际经验不足,无法独立承担重大课题.

3地市级烟草公司科技创新对策针

对当前地市级烟草公司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当明确创新思路,建立健全创新管理体系,健全机制,严格科研立项标准,提高科研成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3.1明确思路,建立创新体系

地市级烟草公司要坚持围绕烟叶生产创新主线,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科技体系建设为抓手,以科研项目为引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以占领科技前沿为发展方向,突出品牌建设,突出标准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监督.

(1)明确在省级烟草系统科技创新体系的职责定位.当前,省级烟草系统科技创新已经形成省、市、县三级创新体系.地市级公司技术中心处于省级烟草科技创新的核心环节.对于全局性和普遍性问题交由省级烟草研究部门集中解决,地市级公司重点围绕本区域内特性问题、生产发展中的瓶颈性问题、基层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开展研究,更加注重应用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指导并充分调动县级分公司的科研活力.

(2)丰富创新体系内涵.注重打造创新文化,提炼培养适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创新文化,倡导创新精神、传承创新精神、发扬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战略意识,目光长远,将创新战略和公司发展战略相结合,用危机意识指导创新工作,淡化官本位思想,打造高精端科研实验平台,调动内外科研资源,建立各级部门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强科研攻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创新体系,用科技创新支撑公司未来发展.

3.2严格创新标准,提高科研质量地市级烟草公司应结合实际制定创新内容、项目运行和成果转化标准,探索对科技创新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并定期更新标准.

(1)界定研究内容范围.地市级烟草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的是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撑,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创新研究内容应当以解决两烟生产难题为主攻方向,研发与推广并重,针对制约发展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烟叶生产方面应当突出品牌选育、土壤修复、烟苗移栽技术、大田管理、水肥一体化、烘烤工艺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烟叶质量信誉.卷烟营销方面要围绕提升卷烟销量增长和销售结构优化来加强科技攻关.烟草物流要围绕降本增效、精益物流和标准化开展研究,提高物流配送综合实力.同时要注重信息化管理、低碳经济、废弃烟叶烟杆的循环利用等方向开展研究,力求解决制约地市级公司发展的基础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研究内容的界定不是固化的,应当随着企业发展及时进行调整.

(2)严格项目运行标准.结合项目管理实际,制定项目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案,标准化方案要具体可行,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各环节规定、岗位职责和成果标准.用标准规范科研人员行为,规范项目运行程序.突出立项评审、中期评审、结题验收和推广应用标准化管理,确保项目能够取得实际成效.

(3)明确科研成果转化标准.成果转化重在推广应用,进入推广应用阶段,需要管理应用部门参与,科研部提供技术支撑.流程转化标准要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责任,确保责任清晰.制定试点办法、培训方案、技术指导方案、效果检验和考核办法,明确详细的科研成果转化流程,推广应用程序,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要快速准确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用科技创新推进公司快速稳步发展.

3.3培养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人才欠缺是制约当前地市级烟草公司科研工作的关键性问题,要重点通过项目带动培养人才,在与科研部门和高校科研项目推进中,要更加注重烟草公司人员参与程度,深度参与配合,通过项目开展培养一批创新领军核心人才.与高校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硕士生实验平台,培养一批烟草行业自己的博士和硕士.建立健全创新人员激励机制,注重科研人员去行政化引导,让待遇具有内部激励性和外部竞争性,充分体现人才价值,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全员参与机制,提倡将生产中的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开发成项目或是申报专利,营造创新就在你身边和全员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洪敏.创新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工程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模式正朝着集约式方向发展,工程管理手段更加科学,工程管理也更加全面。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工程管理也因此更加高效。但是我国工程管理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的失衡、行业差距的增加、区域工程建设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工程管理制度、法律的建设和执行存在不足等。

2工程管理和科技创新分析

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工程管理人员肩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责任更加沉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工程管理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成熟。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科技在生态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动生态科技创新,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友好发展。

3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受法律法规因素的影响。法律法规是十分重要的市场调控手段,能对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需要对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预测性进行考虑。其次,受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生态科技创新中,绝对不可忽略市场结构这一因素,该因素主要通过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进行衡量,需要保证市场结构的合理。在市场竞争中,顾客需求是推动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生态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企业会因此更加重视生态绿色产品,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潜在顾客的利益也是企业需要洞察的重要因素,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开拓新的市场。最后,企业内部环境也会对生态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企业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中,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科技。并且,企业资产结构也会对生态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并实现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企业科研能力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4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4.1政府加强对企业行为的引导

企业通常缺乏长远的目光,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比较被动。所以,政府需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企业以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在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需要综合政策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工程建设在政策的指导下规范进行,使生态科技创新主体的责任得到明确,并且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

4.2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通常来说,企业外部环境出现问题,企业就会依法进行处理。我国工程管理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实际上缺乏定性标准对企业执行力进行检验。所以,国家需要促使一些强制性标准得到明确,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有关定性标准更加清晰,并且得到有效的实施。

4.3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生态科技创新研究

事实上,存在不少方法可用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就工程管理而言,政府需要采取各项可行的措施去支持生态科技创新顺利进行,对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参与进行鼓励。所以,政府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政策,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提供帮助。政府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先进生态科技管理经验的引进,使我国生态科技创新的进度加快。企业在进行生态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积极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应用,使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4.4加强生态科技创新产品市场的开发

目前,有必要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在市场中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头脑中关于生态科技产品的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更加关注环保。与此同时,促使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使其在建设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5提高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需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所以,企业需要对外部市场环境足够熟悉,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进行生态科技战略规划的制定。部分企业较少接触到生态科技,但实际上生态科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重要。所以,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态化理念,以长远的目光,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相辅相成,要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促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保证工程管理的有效性。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科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应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价值,注重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生态科技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促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实现友好发展。

作者:陈秀伟 单位: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房产登记交易中心

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化学工业 科技创新

一、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化学工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中体系构建中的一系列的制度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的更加系统的和更加全面的深刻把握好化学工业行业的科技创新以及化学工业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的现实转化当中存在的亟待问题的抓住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化学工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化学工业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重要的发展机遇以及严峻的挑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证。充分考虑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约束体制机制,属于这类化学工业的主要有发展趋势就是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应用。这些环保而节能的新材料得以推广和运用,既与国家的产业相关政策相符合,又顺应了建设环保可持续社会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使得化学工业科技成果等各个方向的剪力实现有机的机构和形式。相对比之下,新型化学工业科技成果的最重要的代换材料,促使世界范围之内实现一次化学工业能源构成和结构实现和发生重大的转型升级,因为化学工业中的石油消耗以及煤炭的消耗已经逐渐达到世界范围内承受的顶峰之后,可能会呈现逐渐减少的发展趋势,对于核能以及诸多的可再生能源等科技创新的成果已经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化学工业的主体作用。对于科技创新诸多因素来说,能够有效的将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积极的推动向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前进,并且对于终端利用等领域的诸多模式和科学技术,也会采取不断变革的应对措施和手段。从交通运输的化学工业燃料的使用以及化学工业产品的依赖的角度来说,对于化学工业的石油全部使用的局面将有可能转向由石油化学工业、煤(电) 化学工业、生物质化学工业等诸多化学工业形式并存的科技创新的崭新格局。从而要求进一步的正确处理好化学工业中的有机化工产业和产品生产的宏观布局,以及与化学工业中的节能减排中的优化等之间的有机关系,不断的提供出化学工业的诸多能量系统,以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和空间范围之内,实现多个维度的化学工业优化升级,进一步的催生出更多的新的化学工业内涵、外延以及潜力。

二、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存在问题

正确认识到目前化学工业科学创新领域仍然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完善标准等方面,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行业标准修订等方面,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和实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已经发展成为针对目前化学工业现代化水平生产的技术管理标准体系,能够进行较为权威的干预和技术层面的指导,助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从发展技术上、从技术管理上,均能够实现和达到高度科学的统一标准和较为规范的广泛协调,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则是演变成为实现高度统一和综合协调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的标准的适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针对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安全、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环保、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节能、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人体健康、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规范市场等诸多的方面和领域的诸多标准,还完全不能够实现和达到目前现行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甚至有的仍然是采取产品的标准作为主要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体系标准,而相应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管理型、化学工业科学创新贸易型标准则是存在的相对比较少的。对于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结构来说,仍然是比较单一的发展趋势,化学工业科学创新产品标准中更多的采取的是含量作为主要衡量的指标,而相应的以安全指标、环保指标等方面则是相对较少,相对的规定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有毒、有害等物质的限量有关规定也是相对比较少的。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制定和执行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国家层面关于化学工业科学创新领域存在经费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综合类化学工业科学创新、基础类化学工业科学创新等相关的化学工业标准企业对此不是十分感兴趣,因此就相对缺乏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制定的支持力度,经费缺乏直接导致基础性综合性研究等相关工作相对滞后,甚至是无法开展化学工业科学创新标准以及技术等主要的内容更新。

三、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建议进一步的增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实际能力,进一步深入开发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新产品,将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与新技术产品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生产环节以及商业化运转的有关环节和活动。努力将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中的开发环节和生产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始终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以期能够从根本上从本质上进一步提高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采取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技术的延伸手段和方式,最大限度的涵盖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商业运行等诸多环节,努力完成和实现由“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产品”向“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商品”的发展和跳跃。紧紧围绕不断巩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更加有利的市场发展地位的目标要求,注重开发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型号的开发和引入,积极的着眼外部的市场环节和市场容量,采取预先的方式,进一步开拓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产品的外部市场。学习借鉴国际上的通行的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做法,依托有效的专业化的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公司,积极的采用和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化学工业科技创新软件开展一系列的预测,确保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严重多品种的方向、高档化的方向、差别化的方向、功能化的方向、高附加值的方向等快速健康发展。积极的把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下游产品及时的转化和变动,将其作为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工作重点以及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的满足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用户的现实需求,确保化学工业科技创新产品能够始终获取更多的市场定单。建议高度重视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的测试、加工、应用等环节,积极的开拓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化工产业和产品市场,在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测试、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加工、化学工业科技创新应用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研究投入的力度,借助和利用化学工业科技创新测试、加工等研究手段,更加直接的介入到化学工业科技创新终端消费品市场之中。

参考文献

[1]陈俊武,陈香生.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VI):碳捕集与封存排放目标讨论[J].中外能源,2011,16(9):1—11.

[2]华贲.中国炼油企业节能降耗——从装置到全局能量系统优化[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3(4):463—471.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系统协同;耦合机理

一、引言

随着知识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与科技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主要因素[1-3]。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使得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4]。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更促进了金融创新耦合体系进一步合理完善[5,6]。近年来,有文献开始探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间的双向协同关系。陈迅等指出金融创新同科技进步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童藤以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为视角,探究了两者互动、协同、匹配、共生关系。陈作章[7]等通过调研苏州市商业银行科技融资,发现在金融和科技创新耦合过程中,需要科技公司、保险、政府、担保等主体参与。王仁祥[10]等以面板数据为基础,以最优化为视角,对金融和科技创新最佳耦合协调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和科技创新间的双向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的结论有启发意义[8]。在国外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研究中,公共市场、科技、金融是各自独立的,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9,10]。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阶段,金融创新投入主要在科技创新进程成果产业化阶段。政府对市场与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割裂了科技创新阶段的完整性与内在联系,对整个过程的科技创新资金需求未全面考虑,市场与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融合难以体现。文章将金融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全面考察了金融、科技、市场、政府创新主体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对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耦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主体和客体要素

金融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支持,金融创新主体根据科技创新的审查机制,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择优筛选。针对科技创新投资项目,金融创新会全过程对其进行事后监督与管理,这样就保证了投资效果按预期进行而不出现偏差。对于金融创新来说,通过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可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科技创新水平决定金融创新投资获取的绩效,同时提供先进技术手段给金融创新。因此可将两者当做一个耦合协同系统,也就是说,通过耦合协同,形成了属性不同的科技创新子系统及金融创新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三个主体要素组成。根据时间的逻辑顺序对科技创新进行划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化三个不同的阶段。知识创新利用科学研究获取新技术及新知识,其中各大科研院所及众多的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其实质是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各个行业的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对于产业化而言,其实质是进行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同样企业也是产业化创新的主体。各大科研院所及众多的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力量与源头,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来支持企业。

金融创新子系统由公共金融创新供给主体、市场金融创新供给主体组成。公共金融创新供给主体是科技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市场金融创新供给主体是银行、风险投资机构、资本市场投资者、天使投资者。通过两种方式,即间接调控市场科技的金融主体与直接对科技创新进行资助的主体,政府金融创新投入的目的是将投入的可持续性及效率保持住,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而市场金融创新的供给主体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对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而言,与金融创新主体紧密联系的是资金流。图1为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与客体。科技创新主体诸如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金融创新主体为其提供资金。根据创新项目及创新主体的差异,科技管理部门、政府财政部门选择差异化财政资金拨付方式进行资助,包括事后补助方式、定额分期补助方式、有偿使用方式等;通过可转换债券、股权、债权等投资方式,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对其自身投资收益进行保障。对于市场金融创新主体、政府公共金融创新主体来说,两者都需要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才能完成资金回流,也就是说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知识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行资金回流,实现形式为创新税收,这样政府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就保证了其延续性;市场金融创新主体采用科技创新投资完成对资金的回流。

三、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1.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机理

耦合实质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在多个系统之间,通过各种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最后进行联合的现象。产业耦合属于一种动态关联关系,它以系统论为依据,在各产业间,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依赖。通过将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做为两个最基本的子系统,构成主体的要素则主要包括各行业的企业、各大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当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出现不平衡时,通过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从无序状态转变有序状态,两个子系统间形成耦合效应。通过科技创新,会使金融创新要素得到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优势,可使金融系统内部信息透明化程度得到提高。通过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及耦合,金融创新能够确保科技创新主体的投资力度,科技创新通过制定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给金融创新的相关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活动,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进一步的完善了投资理念、投资组合方式及相关的金融中介结构。通过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加上运营监管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可为金融创新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并对金融机构创新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使得金融创新在良好环境中进行发展,并协调经济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者的耦合作用包含两点:一是金融创新引导资金资源,使其流向高新技术企业,并筛选监督科技创新;二是通过科技创新,给发展金融创新带来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对技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它推动着科研水平及效率的提高,进而使金融机构创新收益空间扩大,金融创新主体投资利润也同样得到提高,进而保证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供给方面看,因为有政府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在资金、政策及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还有商业银行为创新主体的市场科技投资,金融创新子系统提供给科技创新子系统良好投资、融资资金支持及完善的监管体系。在金融创新支持下,科技创新主体选择质量高的项目实施研发,使得项目成功率得到提高,同时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通过先进技术在服务及理念上的推动,使得创新步伐加快,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发展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可起到激发作用,同时提供更为合适的投资方式给金融创新主体,使其资本集聚得到进一步扩大。从需求方面看,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额发展。科技创新主体在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时,由金融机构提供相应资金支持,金融创新通过一定政策,支持并监管科技创新活动。金融创新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相互完善的关系,当它们彼此适应及匹配时,才能实现耦合发展,达到耦合效应。若一个子系统滞后,其他子系统发展速度也会减缓,从而使整个耦合系统的发展受到影响。

2.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一种复杂的创新网络系统,其中众多政府部门、银行、科研院所、高校、投资机构、企业等为网络系统的主体,这些主体围绕创新资金,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该网络系统存在多个反馈环,因此系统是高阶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各主体表现为相互制约及相互依赖。各主体要素间由于相互作用造成时滞的存在,这样导致在时空上出现原因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的分离,因而通过判断及直观了解,很难根据经验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因此,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对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要素发展机理、动态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有效揭示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将金融创新主体及科技创新主体行为做主线,对客体要素资金的流向进行跟踪,建立多重反馈回路。以资金为纽带,反映系统主体要素间作用、反作用的关系,图3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动力学模型。

(1)第一条反馈回路图4为第一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主要是政府公共金融创新进一步投入促进科技创新的过程。在政府公共金融创新投入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创新主体的科研资金得到了增加,进而科技创新产出规模也随之得到扩大,这样就形成创新税收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会进一步增加公共金融创新的资本投入,形成良性循环。若要良性运行第一条反馈回路,就要财政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要具备较高管理能力,提高金融资本引导效应,同时增加公共金融创新投入,使得科技创新主体经费创新产出得到保证,这就需要科研院、高校、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水平较高,若主体创新水平较低,政府公共金融创新投入再多,增加科技创新产出也很难实现。

(2)第二条反馈回路图5为第二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主要是市场金融创新投资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建立科技基金和创业基金,政府金融创新支持市场科技金融,降低市场金融创新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盈利,扩大市场金融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产出。第二条反馈回路和第一条反馈回路相同,通过增长知识经济,提高创新税收,实现了政府对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从而使资金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政府公共金融创新科学的、有效的对该反馈回路进行支持,才能良性运行,从而使其引导效应得到切实发挥,促使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积极投资。

(3)第三条反馈回路图6为第三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是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风险投资机构及商业银行加大对各行业创新投资,提高科研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金融创新主体获得较高回报,促使其继续投资。因此科技创新投资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潜在金融资本有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入的趋势,从而使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增大资金规模得到实现。

(4)第四条反馈回路图7为第四条反馈回路,该回路与第三条反馈回路相一致,但在内涵上,存在一定不同。第四条回路是企业科技创新产出对金融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产出较高时,以银行及投资机构为主的金融主体获得较高回报,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则有了一定的保证。若要良性运行反馈回路第三条和第四条,必须满足企业创新水平高、市场金融主体管理能力强的要求。

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管理模型

1.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发展目标

金融投资绩效与科技创新产出呈现螺旋式上升,持续涌现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化成果是其最终目的,并使得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所产生的创新税收得到不断增加,同时还要使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得到不断增加,实现此目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二是需要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科研资金及创新产出。通过进一步分解这两个条件,可分解出四个主要的关键点: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金融创新管理水平、三是提金融资金配置水平、四是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2.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理论模型的构建

按照耦合原理,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运动,属于一种自发的、自身存在的无规则的、独立的运动,其他子系统通过共同作用形成。系统在相变点处存在两种内部变量,即慢变量与快变量,根据系统相变进程由慢变量决定快变量,因而慢变量确定整个系统相变特征和规律,即系统序参量。系统通过转变,由无序结构变为有序结构,这是由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与耦合决定的,同时序参量要达到阈值,在序参量未达到阈值前,随着序参量的变化,子系统间的关联性也在不断变化。耦合系统由科技创新子系统、金融创新子系统组成,各参与要素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从无序转变到有序。(1)子系统有序度模型有序度是判断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准,系统中各状态的分量通过占据不同位置,形成一种有规则排列,称之为有序。技术创新、金融创新耦合系统为S={S1,S2},变量ui(i=1,2,…,m)表示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第i个子系统序参量,uij代表第i个序参量第j个指标,它的值采用Xij(i=1,2,…,m)表示,αij代表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βij代表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下限值。

3.耦合系统协同度测算

(1)数据来源文章选取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子系统的数据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数据来自《中国创业风险发展报告》,科技创新子系统的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表2为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指标。

(2)实证计算在耦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中,因原始数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的数据具有量纲不同,因此对原始数据采取均值-标准差法做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

五、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结论及管理策略

1.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结论文章将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在对系统客体及系统主体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驱动模式,建立了科技创新及金融创新耦合发展动力学模型,对政府金融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市场金融创新主体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耦合发展机理进行详细说明,分析表明实现科技创新产出与金融创新投资绩效耦合发展关键是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确定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目标与关键控制节点,提出金融技创及科技创新耦合发展管理策略。并选取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2012-2015年,耦合系统协同度一直呈增加趋势,科技创新、金融创新间的耦合逐渐向理想状态发展。尤其是在2015年,金融创新发展平稳,科技创新有序度明显提高,耦合系统协同度大幅上升。

2.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管理策略

要实现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不断增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科研资金及创新产出。分解这两个条件得出四个主要的关键点: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金融创新管理水平,三是提金融资金配置水平,四是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文章据此提出四条管理策略。

(1)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是有效资金的供给,根据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情况,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收入。按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扩大投资数量;通过鼓励银行进行科技贷款,同时与证券交易所及证监会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2)提高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水平对内部创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有效结合产学研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鼓励高校、企业、众多的科研院所之间进行合作,整体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3)加强公共金融创新配置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各行业科研及中介机构全程参与;建立政府公共金融创新资金的管理制度时,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将公共金融创新投入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对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方向进行确定,同时也要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将关于科技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绩效评估等进行全面完善。

(4)加强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管理水平加强提高金融创新投资管理水平,引进高层次专家与技术人员,同时提升银行对创新项目风险评估能力、控制能力、筛选能力等,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对高新技术公司来说,要加强其诚信监管能力,强化对信息的披露制度,必须给资本市场提供真实投资信息,保障投资决策科学性。

参考文献:

[4]胡慧玲.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6-30.

[5]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2):30-35.

[6]张林,李雨田.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5(11):53-62.

第8篇

1.1科技成果考核科技创新成果包含科研项目成果、职工“五小”发明成果及职工及申报专利等。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每月汇总各单位上报的科技成果,由科技创新成果鉴定小组完成成果的评审、鉴定,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根据评审意见及鉴定结果打分,月底将考核结果汇总并提供给企业管理部,企业管理部将考核结果纳入当月绩效考核。1)绩效考核实行月度考核。鉴定小组根据上报的科技成果在当月25日至月底现场验收,按照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范围、实用性、解决安全问题等进行评审、鉴定。2)月度考核周期为当月26日至下月25日,各单位随时上报本月的科技成果,当月25日以后上报的科技成果计入下月科技创新项目。3)项目考核得分根据项目数量、类别、级别得分,计入各单位当月绩效考核。

1.2绩效考核激励办法1)绩效考核激励包含每月各单位科技成果完成情况及每季度各单位科技创新项目综合积分两方面。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于年初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下达各单位月度及年度科技创新成果任务,每月底按照各成果单项分值表进行整理,汇总出各单位的当月得分情况并进行排名。每月各单位科技成果完成情况按照“1分1项1‰”的原则与工资直接挂钩的办法实施。具体为:未完成一项扣除1分,多一项记1分;1分按照各单位当月结算工资的1‰进行加减计算,并最终计入当月各单位工资结算总额。每月各单位科技创新项目根据综合积分排名“只奖不罚”的原则执行。具体为:综合积分排名前三的单位或个人依据相关文件奖励标准给予相应奖励。2)每年进行一次全矿范围内的科技成果评比和表彰大会,年度创新奖励项目从每月评定的创新成果同等级中评选。3)年度创新状元、创新能手和创新单位根据创新项目数量、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推广范围、项目的实用性等综合得分进行评比选出。

2、科技成果推广

1)由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月底汇总当月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进行评比、筛选、确定全矿范围内较好的创新项目并下发各单位,由各单位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2)科技创新管理办公室每月25日至月底对各单位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打分,每应用一项加5分,每减少一项扣10分。

3、取得效果及存在不足

黄陵二号煤矿科技创新在未实施绩效考核管理之前,全矿科技创新成果不足100项;自2012年科技创新实施绩效考核以来,全矿共收集并鉴定通过395项科技创新成果。职工科技创新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全员创新氛围浓厚。绩效考核管理实施期间个别单位抱着完成任务,不扣分、不影响工资结算的态度,上报的材料质量不高,存在格式不完善、文字说明太简单、缺少图片或原理图等问题,这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完善。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会计;体系;作用机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又反作用于科技,推动其进步。同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而会计活动又是人类经济的最原始活动,其理论与实践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与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会计的记账形态,使得会计由单纯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现今的会计电算化。由此可见,会计体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一、科技创新过程与会计理论发展

沿着近现代历次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通过梳理每一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事件,概括其基本特点,同时分析历次科技创新对会计科学体系及会计管理范式的影响,我们发现:

古代会计跃进到近代会计,近代会计发展到现代会计,科技创新都起着很大作用。对于近代会计,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比较缓慢,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有了较大地发展。特别是适应大生产需要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会计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社会化和激烈的竞争,更多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被引进入到会计中来,使得会计方法更加完善,会计科学更加成熟。同时,在该阶段出现了会计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即成本会计的产生。

现代会计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二十世纪50年代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资本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日趋扩大,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更趋复杂[1]。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了保护“外部利益人”所有者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1]。现代会计的发展与成功为现代管理会计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基本方法逐步形成。管理会计这一新学科的出现,成为了现代会计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显现,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更是使人类跨入到信息时代。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融入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中,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1]。所以会计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电子商务会计等。

简言之,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簿记完成了向近代会计的历史跨越,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现代会计学科体系,而新的科技革命则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科技创新与会计分支的形成

本文分别以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等会计的分支为例,通过分析它们产生时科技创新的背景以及后续发展时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持来进一步推断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的内在关系。

对于财务管理会计来说,财务管理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用于对货币的获取和管理,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周期、政府财政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科技创新使得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的调控改变,金融市场状况好转,最终使得财务管理中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方法不断改进。同时,会计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成本管理会计来说,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制造环境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对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巨大冲击,使得成本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例如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方法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国际会计来说,国际会计是二战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并日益完善的一个会计分支。科技创新会加速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的联系,使得投资国际化,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所以,科技创新推动着会计体系的国际标准化,带动着国际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对于电算化会计来说,电算化会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与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电算化会计彻底颠覆了传统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经过以上对会计分支的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使得会计分支实现了多样化与具体化,将会计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得到详尽、全面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更加科学、详细地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也有利于促进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和要求

通过探究科技创新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与要求。更好的证明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且相互融合的。

根据资料分析,我们得出了科技创新对会计体系构建提供机遇的原因:首先,信息技术的创新会导致企业经营及财务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经济要求的会计体系来辅助其经营活动。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使其成为一个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在内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2]。第二,会计信息多样化、国际化以及标准化,需要构建一个更为通用的会计体系促进国际间经济的发展。第三,会计核算的重点由有形资产逐步向无形资产转化,企业会计的核算信息越来越模糊,核算工作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会计核算要更加准确、科学以及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第四,科技创新使得现今的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知法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投资学等相关领域学科,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全球化观念、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