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10:00: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启发式教学优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最近这几年来,中职学校为扩大生源,导致部分中职学生素质不高。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厌学情绪,在课堂上纪律性差,喜欢玩、说话、睡觉和玩手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很薄弱。在中职读书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或是初中没有毕业就出去工作,家长嫌小孩年龄太小,就送来学校读书。这样造成部分学生在学校读书就是来混日子,没有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兴趣。
第二,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在我们学校上学的学生都是本地学生,下午放学后,学生基本上全部回家,没有晚自习。学生的自由时间比较多,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他们的家长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来也不管教孩子,不与小孩沟通,学生晚上回家就是与电脑为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是看电影,也有一部分学生出去外面逛街游玩。中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叛逆期,对家长说的话置之不理,不听父母的管教,很多学生每晚都要11点或是更晚的时间睡觉,造成严重的睡眠不足,第二天上学没有精神,昏昏欲睡或交流昨晚的游戏经验等。
第三,汽车电路教学很枯燥。课本上的汽车电路图一般都是某个车型原理图或是结构图,这些电路都比较复杂。教师根据这些图来讲述,整个班级里面没有几个学生能听懂。有的教上课照本宣科,没有实习,学生听起来天花乱坠,不知道讲的什么;或上理论课是一个教师,实训课变成另一个教师,理论与实习相脱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统一方法和思维,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
二、实施游戏升级法教学
随着汽车行业的日益更新壮大,汽车电气系统在汽车上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中档以上的汽车,电气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汽车电气系统的维修是汽车维修中非常重要复杂的一个项目,要迅速地排除电气系统的故障,必须能读懂汽车电路图。为提高学生读图效率,要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按照课本的电路图进行教学,课本里面的电路图比较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理不清条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学懂电路图,笔者展开下面的游戏升级法教学。
中职汽修二年级学生,懂得一点初中物理知识或是电工学知识,在汽车电气设备车间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分组学习,一个小组4~5人。让学生扮演游戏中的主角,学生读懂一个一个简单的电路图提升自己的实力,最后组合成整片电路图,到最后能运用电路图解决实际汽车电气故障问题为终极目标。
汽车电路图一般是由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组成,用来表示汽车电路构成、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而不考虑其实际安装位置的一种简图。为了使电路图具有通用性,便于进行技术交流,构成电路图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不是随意的,它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所以学生提升自身读图能力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的意义、标注原则和使用方法。
电路图符号好比游戏里面的装备的用途,在游戏中不熟悉装备就会造成死亡,在电路中不熟这些图形就看不懂电路图。因此,必须熟记这些符号。
文字符号是由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种类(名称)字母和功能(与状态、特征)字母代码组成。用于电器技术领域中技术文件的编制,也可标注在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上或其近旁,以表明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名称、功能、状态和特征。此外,还可与基本图形符号和一般图形符号组合使用,以派生新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就是游戏中的游戏规则,必须要知道。
第一,学生熟记的游戏装备(图形符号)和游戏规则(文字符号),学生单纯地记忆这些图形和文字符号是不可能的,让学生慢慢进入这个电路学习的游戏中,根据车间里面的零件实物一起来记忆。给学生一个电路图(图1)。材料准备蓄电池、导线、灯泡、开关、保险。让学生亲自动手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并根据前面讲的装备(图形符号)绘制出电路图。完成后,小组之内进行自检,看哪一个小组完成最快,当小组完成后,再把各个小组开始对调,互相进行攻击找错,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然后每个组找学生对本组的成果进行总结,在对其攻击的小组取得的成果(发现的问题)做总结。教师总结学生所接的线路,并指出电路中工作电流是从电源(蓄电池)正极流出,经过导线、保险、开关、灯泡、负极,这样灯泡才能亮,即回路原则。无论什么电路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第二,完成车间面板上起动机电路(图2),最后起动机运转起来。材料准备起动机面板、蓄电池、导线。各个小组研究线路,根据材料去接出起动机面板电路图,导线连接完成后接着完成以下工作:1)小组自检。2)各个小组对调开始进行检查线路并连接蓄电池,看对方小组的起动机能否转动起来,在起动过程中检查导线的连接情况。注意起动的时间不能超过5S。最终对小组完成情况在面板后面做出评价,例如“好”等(图3)。3)小组返回自己组修改并根据自己亲手完成的电路,绘制出一张简单的电路图。4)小组和老师总结。在起动过程中导线连接有产生火花的现象,这说明导线在连接过程中,是虚接的表现,在以后的电路连接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虚接。5)老师讲述。起动机电路涉及的问题,起动机的电路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混合在一起,举例讲述家庭用电设备全部是并联电路。汽车上面的用电设备,同样也是并联电路,但是与家庭用电设备不同的是,汽车电路的特点是单线制,负极搭铁,并联电路。在汽车上面起动机没有单独的导线,起动机的壳体和发动机相连接,形成负极。发动机机体和蓄电池负极相连,形成一个回路。
第三,完成卡罗拉灯光面板电路图(图4)。在这个面板里面比较复杂,也是最后要攻克的难关。这样一看电路图太杂,也厘不清头绪,就把整个电路图化整为零进行学习。整个面板电路分成:倒车灯电路、刹车灯电路、前照灯电路、雾灯电路、前刮水器和清洗器电路、危险警告灯电路等。
例如:倒车灯电路(图5),给出电路图,让学生在面板里面根据开关找出相关的线路并绘制出电路图,注明导线颜色。
利用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不再讲解,只分析电路,最后分析电路图,当按下前照灯变光开关中的倒车灯开关(或当驻车/空挡位置开关位于R档)时,来自与点火开关的电压经10A 2号ECU-IG熔丝前照灯变光开关E60(或或当驻车/空挡位置开B88)右后灯L28连接器L34L3搭铁。此时,右后灯亮。
学生把上面零散的电路图全部掌握后,学生观看整张电路图相对会容易很多,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能有针对性地把整个图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图去观看。
结合实际教学,调整教学思路
教材是相关知识概念按编者思路的一种罗列,但其编写顺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实际教学情况。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结合教材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连基本接线特点和电气设备工作原理都没有弄懂,那么教师直接花费大量时间去介绍电厂设计实例,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知识点结构进行调整显得尤为必要。电力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要完整地掌握和运行它,首先必须掌握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和选择计算方法、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特点和线路的选择,然后分析由设备所组成的不同接线形式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并通过可靠性分析和经济技术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而后再推广到工程实例的设计中,这样才能有逻辑地运用整个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环节中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思路得到借用。通过调整的教学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除了教学结构的设计,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由学习教材中的概念转向学习如何实际应用, 将教材作为工具,并通过掌握它进入到更高层次的专业应用环节中去。当然要摆脱这种依赖,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努力,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就必须摆脱单一灌输模式。通过合作学习等手段来拓展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阅读专著、期刊文章、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等,在部分章节以读书心得来代替简单概念习题,督促学生更广泛的阅读, 使教学迸发出思想交流的火花, 激发师生的学术灵感。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超越教材进行学习, 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切入点。
作为一门课程,最终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上,通常作业和出勤是常见的考核方式。而过于对作业正确率的关注,促使部分学生为正确率而抄袭,反而达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作用,同时也无法直接反馈教学效果。因此,对于作业我们更提倡重量不重质,作业的对错不影响考核成绩,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业重在自己完成,对错并不重要,甚至是空白提交,至少让老师明白教学的问题所在,哪些讲透了哪些没讲透,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有侧重。此外,增加课外阅读反思和综合设计在作业中的比重,也可以有效杜绝作业的抄袭现象。而习题质的问题,最后的期末考核环节,可以通过有效的出题,加大与作业的关联程度,完全可以起到相应的督促作用。
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合作学习是大学学习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归纳为: 教师设计目标呈现小组合作活动综合讨论反馈与比较。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任何复杂的工作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对于学习电力系统这一专业方向的同学更是如此。将来在工作中,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一个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的不仅是单纯的个体化学习,它的核心真谛在于构建一个集体。 通过在集体中的不同分工,各抒己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从而不但获得知识,还可以学会组织、学会表达、学会宽容、学会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和谐相处。这样,大学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成为教育性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性的问题通常出现在接线方案的选择,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估方向。以主接线的设计为例:通过对具体设计对象要求和背景的描述,将整个设计布置给每个小组,共同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实际设计步骤,查阅相关设计手册和设备手册,了解行业规范,所绘电气主接线图等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要求,使整个课程设计工程化。班级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共同通过设计要求,分析各种基本接线结构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优缺点,不同运行方式切换操作原则及具体步骤,电气设备的选择要求,厂用电系统的接引和设计,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共同来完成一份设计报告并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小结。最后我们可以将不同组的设计进行对比讨论,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
结合CDIO教学模式要求,实现课程与工程实践结合
现在现代课程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工科学生,必须明确以服务工程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作为电力系统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又是与实际系统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专业课,如何发挥好在课程在CDIO教学模式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坚持以项目设计为向导的课程教学培养理念,首先对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理论研究。应该积极走出去,与电力设备生产企业或供配电部门积极联系,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电力系统的验证规划工作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拿出部分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整体研发过程作为典型案列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同时,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设计,也可以实现教学环节中的分层教学要求,让能力较强,有扎实专业基础和浓厚专业兴趣的同学能够实现最优发展。
(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存在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差异大、所培训的电气应用专业知识更新快、专业应用覆盖面广,而培训时间有限的难题。通过对培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达到了培训学员在职业教育理念、专业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 :中职;专业骨干教师;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级培训;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56-03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不断扩招,许多中职学校教师紧缺,尤其是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非常匮乏,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验。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出色的教学能力(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的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出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又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培训教学的管理水平,使受训的专业骨干教师在学习期间不仅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新知识、新技术,而且有机会思考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梳理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培养,开阔理论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基地的专业培训教师,针对遇到的培训问题和困难,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若干改革,以提升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培训任务重、时间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提出的骨干教师培训目标是为中职学校造就一大批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专家。具体的培训目标是:“经过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比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经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这样高标准的要求,要让参训教师在短短100天的培训中完成,培训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参加培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差异大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实力的学校,他们所采用教学方式和所具有的教学水平有所不同,每位参训教师的培训要求和预期目标不尽相同。参训教师在学历结构上分布于多个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期参训学员的学历分布为:硕士和硕士生占5.1%.本科生占66.5%.专科生占38.4%,以本科生为主),学员的职称(高级职称11.7%,中级职称69.6%,初级职称18.7%,以中级职称为主)和年龄(20—30岁学员占16.5%,30—40岁学员占38.4% ,40—50岁学员占45.1%,以中年教师为主)差别很大。参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不同,专业实践能力层次不同。由于所在工作单位对参训学员的科研要求不同,参训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此外,还有一些从事专业教育不到5年甚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现代教学理念的跟踪能力。总之,较大的个体差异,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电气应用专业的特点增加了培训工作的难度电气技术应用是一个强弱电结合的专业。该专业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具有专业应用领域广阔、基础理论覆盖面广且理论知识更新快、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要在100天内将知识层次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基础差异较大,尤其是从事专业教学方向各异的参训教师,培训成为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专家.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难度很大。
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和成熟的培训模式由于我国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对中职教师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的研究相对孤立和分散,没有形成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目前我国的中职教师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培训模式,甚至没有可供借鉴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和经验范例。这使得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电气应用专业只能在摸索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以上困难,高标准地完成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在培训工作中挖掘基地优势,围绕职业教育规律开发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探索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培训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进。
根据课程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交叉编排方式我们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大多数培训基地所采用的“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有可能造成偏重理论教学与偏重实践教学的不同教师群体。在集中式学习和集中式实践过程中,产生厌倦或者不自信的心理,从而难以达到满意的培训效果。在课程编排上,除了占教学比重1/8的“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学在培训开始阶段单独进行外,专业理论教学、新技术讲座、综合实验及技能训练、企业实践等模块的各个环节,根据其内在联系安排在一起交叉进行。如技能训练环节中的“PLC水温控制系统的调试”单元和专业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中的PID控制算法单元以及技术讲座“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结合在一起交叉进行。
培训课程设置“点面结合”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两个特点:一是参训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要求业务能力强,所带专业课程多,知识面要求广:二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应用领域覆盖面广,参训教师来自全国,地域覆盖面广。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实践课程多,技能要求高。为此,培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课程的覆盖面广,以项目方式开设“电气控制及PLC”、“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等课程,覆盖了电气技术领域的主要方向。课程内容不仅帮助学员梳理主要专业知识,而且重点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和电气领域的新技术,保证电气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全新性,突出培养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而对专业技能不求面面俱到。针对如电气控制及PLC课程中以液位恒压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中以水温控制系统等教学项目,以模块教学方式实现专业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电气电子综合实验与技能训练环节通过学员对这些项目的参与实践过程,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实际技能和科研能力。
采用“系统前馈+反馈”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参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科研能力,达到参训教师的不同培训预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系统前馈+反馈”方法,以参训教师接受知识的效果为控制目标。开课前对参训教师进行摸底调研座谈,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对本次培训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主体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参训教师的反馈信息,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微调。预留20%左右的机动课时,在培训任务完成后根据教学和项目实施效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员补课,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安排不同的教师以“导师制”来完成辅导。特别优秀且对某一方向有浓厚兴趣的学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导师的科研团队,进一步参与科研过程。
实验、技能训练分层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在电气与电子制作方面,对中职教师的实验设置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参训教师的实验课程开发和动手能力,培训基地根据参训教师的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层次实训题目。如基础层次的“555声光报警电路制作”、提高层次的“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制作”、高层次的“PLC水温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实训项目是对电工学、单片机原理、电气控制及PLC、工业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等多门课程知识的不同层次的综合训练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企业实习全面选择,实践形式多样为了达到教育部要求,让参训教师能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关键技能,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的信息.培训基地对企业实践阶段的企业实习单位进行了全面筛选,以充分体现全面的企业实习。所选择的企业不仅地域分布广,从陕西西安、宝鸡到河南许昌:专业覆盖也广,有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我国电力装备行业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也有陕西群力电工电器这样的弱电设备的陕西省内知名企业:还有多层次的企业实习,有拥有国内最先进智能电气技术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也有宝鸡啤酒厂的传统工业流水线:更有不同角度的企业实践,能在西电电力电容器分厂看到一个具体、完整的电气元件生产过程,也能够在西安软件园感受到西安乃至整个中国西部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的脚步。在实习过程中,为了克服参观过程容易出现的“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现象,做好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和规划,将培训基地实习过程分为5个环节:实习前进行企业和产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由培训中心专业教师以教学方式实现)——生产过程参观实习——专题技术讲座(企业技术专家承担)——交流座谈(与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走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以上环节达到实习效果的优化。
加强教育理念,增加教学实践能力为了使参训教师增强教学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掌握本专业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训基地在培训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思路、现代教学理念,结合培训基地的现代教学(实训)设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参训教师到陕西省内顶级职业技术学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参观学习。参观该校的理实一体教学基地,观摩该校的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并就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开展专题座谈会。会上参训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积极发言,交流互动。在学期结束考核中不仅要求参训教师撰写专业学习论文,还加入了“参训教师说课”和“教学演示”环节,展示参训教师的受训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政治课;应用
启发式教学思想源于孔子。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的“善喻”也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明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科学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关键在于设置问题和情境。这种教学思想的特点就是,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动、自主的学习效果。目前的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利用好现有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高中政治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应用中的现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注重启发的结论,忽视启发的过程,以结果为目标的启发多;(2)教师从主导变为主问,将启发简单的理解为提问;(3)启法的主体范围狭窄,不具备主动性和普遍性;(4)启而不发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问题,剖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1)受升学压力和注入式教学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2)政治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不深入,没有领会到这种教学思想的特质;(3)教师不能很好的使用各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专业素养有待提高;(4)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力不足;(5)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
基于这些原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启发式教学思想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真正开发智力和技能。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优化教学效果。其次,增强学生的政治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缺乏学习动力一直是困扰高中政治教师的问题。有些教师仍热衷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强行灌输理论知识。自制力强一些的学生能够教条的背过这些知识,但往往不能真正领会这些知识;而自制力差些的学生,可能连记忆这些理论都做不到,更枉论德育工作的进行,甚至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要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促进培养师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后,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启发式教学要求在教学中由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和计划的学习,主体上,包括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是师生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要求教师发挥主导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而这种交流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认同感,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需求,解答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与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这个过程会反过来影响教师,引发教师的反思,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师生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吴奇.提高教学实效,构建质量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9.
[2]谢飞,宋坤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如何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分析[J].学术探讨.2014.10.
[3]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启发式教育策略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启发式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成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合作者、指导者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思考问题的机会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塑造学生的特性和形成健全的心智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启发式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实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启发式教育的有效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改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如在学习三位数乘法计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一位数乘法计算、两位数乘法计算,总结出乘法计算的通用法则,进而掌握三位数乘法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计算练习,如4×6,14×6,42×6,14×26,然后再增加难度,让学生计算114×126,这样,学生既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了一位数乘法计算和两位数乘法计算的方法,又深入理解和掌握了三位数乘法的计算要领。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三位数乘法计算法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学习,在思考中去探究,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大大加深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创设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注重对学生的点拨 小学生的年龄虽然比较小,但好奇心却比较强、思维非常活跃,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这些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乐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动力,这样才能推动启发式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连贯性较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设系统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连贯,方便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还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建立并完善知识体系。另外,启发式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能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正确的指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拨,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头绪,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写出几个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和几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对比,看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关键是在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将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会怎样?这样的点拨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困境、打开思路,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佳丽.《论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指导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8).
[2]朱海霞.《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J].学生之友,2013(2).
[3]罗传太.《新课改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指导研究》[J].成才之路,2012(24).
启发式教学 教学原则 创新思维
一、启发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员答”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大多通过提出问题、请学员回答的方式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当然,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经过科学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质疑性,最好是开放式问题,让学员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后达到心愤愤不能通,口悱悱不能达的程度,教师再加以指点,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不是简单的“是非问”。
比如,在学习完青霉素G接着要学习半合成青霉素时,我们在两个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入新内容,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面向全体学员提问窄谱、不耐酸、不耐酶是不是青霉素G的缺点?学员不需思考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教师接着讲,为了克服青霉素的这些缺点,我们研发了半合成青霉素,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第二种方法我们这样设计,首先请学员依据前面所学和自身经历说出青霉素G的特点,然后引导学员分析哪些是优点,哪些是缺点,这样即使学生加深了对青霉素G的理解,又为新知识的引入找到了切入点,即我们药学工作者能不能在保持青霉素G优点的同时克服这些缺点?如何克服?请说出理由。学员顺着思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前者虽然是通过问答引出了新课,但说到底并没有启发学员的思维;而后者显然是在学员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其怀着解疑的欲望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效果迥然不同。
二、启发式教学不是“学员回答后,教师直接总结出正确答案”
学员回答问题后,教师直接总结出正确答案不是启发式教学。大教育家叶圣陶言:“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启发式教学应该是教师在学员回答问题后,对其所答进行分析,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地方加以解释,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并层层深入,最终使学员自己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比如在学习局部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时,我们先引导学员依据结构分析性质,再从性质中选取含量测定方法,学生的选择结果五花八门,有中和法、银量法、非水碱量法、亚硝酸钠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此时我们没有直接告知学员《中国药典》采用的是亚硝酸钠法,而是请学员逐一说出其选择的理由,教师逐一进行分析、解释,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列表请学员分析,最终确定最适当的方法。很显然,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直接告诉学员正确结果,一是缺乏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二是很可能打击学员学习能动性。
三、启发式教学在突出学员主体地位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式教学也是要求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质疑进而得到提高。但是学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师应指导学员善问,围绕授课重点、难点提问,而不是乱问,当学员提出无关紧要的问题时,教师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回避,更不能喝斥,而应巧妙地将其引导回正常教学思路上。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更担任关键角色,应该全程发挥引导作用。
比如学习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时,谈到麻黄碱和冰毒的关系,学员思维很活跃,想到了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黑冰》,此时顺着学员思路走,他们感兴趣,但与教学内容无关;不理学员的反应,影响教学氛围。对此我们是这样做的,请学员依据电视剧谈一下制售的后果,大家一致认为是危害社会,自取灭亡。由这个学员自己得出的结论将其引导到麻黄碱的管理、使用上,也就是正常教学内容上,不用特别强调,学员自然就理解了麻黄碱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使学员获取的知识不仅仅是课堂或书本上的内容,更主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原来“告知式地教,接受式地学”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精髓,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否则,表面看是启发,实则仍是“注入式教学”的延伸。
参考文献:
[1]杨秀玲.论启发式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模式;高校声乐教学;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30-02
声乐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对声乐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即启发式教学很快得到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很大效果,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课程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课程中比较特殊的一门课程,声乐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鲜明特色的歌唱水平。
与其他教学课程不同,声乐教学更注重大班教学与“一对一”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辅导方案。但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情况并不理想。大多高校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缺少思考,学习效率不高,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此外,对于声乐这门课程来说,有些理论知识不容易理解,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更不能灵活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正因如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极为重要,在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并很快得到应用。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是主张启发W生、引导学生,但不是强硬牵引,指导性学习,不会直接给出答案。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堂中互动。启发式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启发式教学不仅适合声乐教学课程,其他课程也适用。声乐教学除了传授学生乐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音乐知识应用于实践,用音乐来传达情感。而启发式教学正好适应这一要求。
(二)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强,老套的教学方法会制约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三、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声乐学习有很大的兴趣时,学习效率就会自然提高,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快地接受新的事物,学习好声乐知识。同时,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师也有更大的动力和信心去教好这门课程。
(二)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启发式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课堂疑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激发思考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很快培养起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知识
声乐教学的理论知识很多都是晦涩难懂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更难于记忆。而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从简单的知识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生能够很快接受,理解记忆比死记硬背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学生不再感到课堂枯燥无味了,学习动力也提高了。
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轻松掌握声乐教学理论知识。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引导方向,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课堂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
启发式教学旨在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改进。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着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在学习上有了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上也会更加民主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挥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比较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四、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式
(一)气息训练启发
在声乐教学的开始,教师需要营造一种让学生想唱歌的氛围,当学生处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时,心情也会得到放松,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这时需要引导学生调整好呼吸,通过吸气、呼气,将学生带入正式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跟着学。气息训练对于声乐来说很重要,学生要学会把握好自己的声音。气息训练的持续性非常重要,同样,学生的口音、鼻音、肺活量等训练也是如此。在指导学生吸气、呼气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闻花的香味,进行启发性训练。
在练习唱歌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用鼻子进行吸气、换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上跑几圈,同时指导他们呼气、吸气。掌握正确的方法,调整好节奏去呼吸,这样就会有平和稳定的状态。还有其他类似的训练方法,如仰卧起坐训练、转呼啦圈等,通过游戏的方式掌握气息控制方法,不仅可以享受游戏的乐趣,还可以掌握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气息训练方法。
(二)连声训练启发
在乐声训练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连声训练,它是歌唱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合唱视频,让他们渐渐领悟到其中的规律。只有通过不断训练,使眼、鼻、口能够相互配合,才会唱出美妙的歌曲。
连声训练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练习,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训练,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交换经验,这样学生的连声学习技能能够很快得到提升。
(三)歌唱吐字启发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歌唱吐字练习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很大的联系,当然,方言类歌曲除外。所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吐字清晰。汉字在发音过程中首尾发音很重要,它是连接字与字之间的桥梁。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时,就要求学生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衔接问题。通过歌唱吐字启发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字与字之间的转换,感受前后的不同,尽量保证吐字清晰,衔接自如。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发音过程中,不论字怎样变化,舌根始终要保持轻松状态,咽喉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是稳定不变的,在共鸣点位置找到发音的正确方式。
对于不同的字点转变,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声点的统一性角度去寻找不同发音的合适连接。
(四)歌唱表演启发
启发式教学带来的是轻松自如、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其中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快进入歌唱状态,通过音乐传达情感的效果更为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
在歌唱过程中,情感的抒发非常重要。学生在分析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教要善于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启发式教学能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在学生演唱作品之前,教师对作品的社会背景、作者创作意图的介绍很有必要,学生要先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主要情感方向,在此基础上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若学生不能掌握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就不能演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把握。
(五)因材施教启发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现代教育思想,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这一道理类似于做菜,不同的人做出的菜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品尝的人,不会在意菜的做法,只会注重味道如何。对于培养学生也一样,教师在不断交流中互相传授经验,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同时,教师可以学习不同国家的教育方法,在吸收其他国家的教育理念时,也要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文化,吸取精华,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方式,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
五、结语
总体来说,启发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声乐实践技能,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分析也有很大提升。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声乐课程中有更深层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静.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4,(19):37.
[2]周劲飚.开启声乐艺术大门的钥匙――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35(22):160.
[3]郑招娣.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35(17):85.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微机原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82-04
0 引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也是无线电类、机械类等许多非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知识面广,内容枯燥抽象,软件、硬件知识并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普遍反映不好学且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是众所周知的。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针对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微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1 微机原理课程的特点
1.1 知识点多且抽象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1)微型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2)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接口技术。这三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第一部分主要学习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及原理、引脚功能及工作模式。第二部分侧重于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包括指令系统、伪指令以及模块化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的方法。第三部分是接口技术部分。可见,该课程知识点多,概念也多,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如果教师采用“传授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学生普遍感到晦涩,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课程内容实践性强,学生主要依靠老师的讲解或实验课程获得实践的感性认识,缺乏学科知识深刻的应用背景和实践经验,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普遍不高。
1.3 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该课程普遍以传授式方法为主、多媒体方法为辅进行教学,但多媒体方法大都停留在以教材内容为主线、采用平铺直叙的形式授课。虽然也有教师采用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授课,但这种互动主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站起来回答的方式。这些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信息量大、知识点多以及实践性强的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来说显得较单一。如何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4 学生基础较弱,水平参差不齐
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要求高,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例如,有的学生对微机原理部分具有较好的理解力,但对接口技术却不感兴趣,或汇编程序设计能力较弱等,这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2 启发式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采用以老师传授为主、兼以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才能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角色[2],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认为在备课和上课时,教师应该做到以下3点。
2.1 研究教材,做到胸中有数
教师每次上课前,都需要认真备课,对讲授的内容要熟练,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梳理知识点的分布,对基础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了如指掌,做到胸中有数。同时,微机原理课程知识点多,在抓住教学目标和任务后,要懂得取舍,避免面面俱到、满堂灌[3]。
2.2 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上课之前,教师要对教学的主体即学生进行研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顾及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为开展启发式教学做好准备。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学生的心理特征、学识水平、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4],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应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既应让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有收获,也应让能力较差水平较低的学生有收获,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总之,备课和上课时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就有了成功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
2.3 业精于勤,储备足够的知识
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实施,除了上述两点,还依赖于教师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专的专业知识。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师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掌握新设备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容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是这个道理。
3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众所周知,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几种启发式方法进行教学,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3.1 兴趣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开始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时,发现有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原因是认为学习该课程没什么用。为此,笔者在上课之初,就适时地介绍当前流行的计算机所采用的技术、内部结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这些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较为新颖,又和日常用到的电脑有很密切的联系,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简要介绍所授课程的内容,重点介绍该课程内容和当前主流计算机技术的内在联系,点明当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和所授课程内容之间的一脉相承性和技术创新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主动性及借助网络探求先进技术的好奇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提问启发
提出问题,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启发方式。教师通常在课程内容的重点处、难点处或引申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正确使用提问启发,需掌握两个原则:(1)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合理的问题是有效启发的关键;(2)教师应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出问题,问题偏易或偏难,都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或放弃思考。笔者在讲授存储器内存扩展章节时,以“由指定芯片构成固定容量的存储器”为例,通过提出问题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多少个芯片;每个芯片的地址范围是多少;系统(控制、数据、地址)信号线和芯片信号线如何连接;高位地址信号是哪些;为选中芯片,如何产生片选信号;如何设计译码电路(译码器或逻辑门电路)等等。通过这种层层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他们积极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问启发教学中,很多时候还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此环节需要教师熟悉学生的能力情况,做到胸中有数。简单的问题可以向能力差点的学生提问,难度大的问题就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这样就不会使课堂陷入被提问的学生都回答不了的尴尬境地。笔者通常在讲授该门课程之前,就向学院教学秘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向辅导员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向年级班长了解学生的成绩情况,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3 讨论启发
讨论启发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5],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进行讲解、点评和总结。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各种思想观点直接交锋,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这种方法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事物的本质,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逻辑能力和想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讨论启发教学应重“导”而非“牵”,《学记》有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因此,讨论启发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完“由指定芯片构成固定容量的存储器”例子后,可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计算、画图演示及分析讲解,并分享其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得,其他同学可对其演示进行验证、评议、提问甚至是批驳,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讨论启发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
3.4 比喻启发
《学记》有曰:“君子之教,喻也。”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抽象,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学生普遍反映寻址方式比较难理解且容易混淆,教师可将寻址方式比喻成“老师要找学生”来帮助学习:(1)老师要找的学生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在自己上课的班级里),那么可以直接找到他(立即数寻址);(2)老师要找的学生在宿舍里,且知道他宿舍具体在哪,就可以直接到他宿舍找他(直接寻址);(3)老师要找的学生正在同一栋教学楼的另一个教室上课(同一栋教学楼的每个教室可以看成是 CPU 中的寄存器),老师可以直接去该教室找学生(寄存器寻址);(4)老师不知道所找学生的宿舍,可以去问在同一栋楼办公的辅导员获得学生的具体地址,然后去找学生(寄存器间接寻址);(5)老师不知道所找学生的宿舍,可以先去学生处查询,再到辅导员那获得具体地址,然后再去找学生(基址变址寻址)。
再以中断技术为例,以“老师正在批改作业听到敲门”为喻,对中断涉及的概念、过程进行了比喻。老师正在改作业(相当于CPU执行主程序)时,听到敲门声(相当于有中断请求),他暂时中止现在的工作(相当于中断主程序),去开门(中断响应),和敲门的人交流(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之后再返回(中断返回),继续改作业(继续执行主程序)。进一步的剖析:如去开门前,对当前改作业的作业本上做标记,那么就相当于中断的保护现场等。
实践证明,通过比喻,学生能够更深刻清晰的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因此,生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应注意的是,比喻应该简洁明了、恰当合适,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5 多媒体演示启发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省去教师的板书时间,教师可以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授课上,且幻灯片直观性强,生动形象,还能把复杂抽象的理论教学加以简明清晰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枯燥抽象,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授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针对学生普遍对8088处理器的指令执行过程感到陌生的问题,笔者采用动画的方法演示处理器的指令执行过程,并对动画过程辅以口头讲解,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动画演示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8088处理器的指令执行过程,而且利于学生掌握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处理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明晰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指令队列等基本概念,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4 启发式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微机原理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动手为主、老师启发指导为辅的思想进行教学,共开设了8个软件实验项目(多分支程序设计、数据排序、清零程序、数据区复制、数制转换、字符删除、键盘输入及屏幕显示、逻辑电路软件模拟)和10个硬件实验项目(8259中断程序设计、定时器程序设计、8255并行接口实验、8250串行接口实验、D /A转换、A /D转换、键盘技术实验、LED数字显示、报警器控制、交通灯控制器)。这些实验项目涵盖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核心内容。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上述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首先切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核心问题,通过自愿回答问题和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对软件项目的流程图或硬件项目的设计步骤,以动画或Flash形式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及讲解的思路进行软件或硬件项目的实验,从而让学生思路更清晰,理论和实践衔接得更好。在实验项目完成过程中,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程序结构或指令来实现相同的实验内容。对硬件项目,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相同的电路设计出不同的控制或显示结果,或者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电路设计出相同的控制或显示结果等,达到举一反三、加深理解的目的。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老师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5 结束语
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枯燥抽象,理论性及实践性强,学生普遍兴趣不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对微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科教学始终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与基础,要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使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更加深入,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为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博琴, 吴宁.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0): 65-67.
[3]艾明晶.改革大学教学方法,促进知识向能力和素质的有效转化[J].计算机教育,2012,(19):42-44.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多媒体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首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课堂的主角。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知识讲解设置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过程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照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进而对知识进行探究,以致达到学习目标。启发式教学做到了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更加自主、更加主动。
二、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该一改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觉得更加贴合自己的生活就会保持学习热情。也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互相鼓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及巩固,让学生在学中有乐,进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教师开始更加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材料,及视觉享受。在农村学生见识有限,通过多媒体可以了解更多知识,这比单纯的老师说教,让学生想象从没有见过的世界要好很多。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中,不难对课本相关知识理解,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且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