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23 10:01: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土地;管理

1 地籍测量和土地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地籍测量,指的是一种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的专门测量,它主要用来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等。与其他测量相比,地籍测量有其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1)它具有现势性。它是伴随着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可以真实地反映地籍数据的现势情况;(2)它的进行必须以地籍调查为基础。因为地籍调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土地的利用现状、土地的登记情况的,要进行地籍测量必须要了解土地的一些基本的实际情况;(3)它是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利用技术措施实现其对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行为。(4)它具有法律特征。这就要求测量的技术必修要符合土地法的相关要,而且它还可以进行勘验取证。

土地管理内涵:土地管理的内涵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国家和政府利用一些政治、经济、法律手段等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1)实施土地管理的主体,我们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必须通过国家来实现对土地的控制。(2)土地管理的客体。土地是实施土地管理的对象,也可以称为其客体。这里的客体还指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和人、地和地、人和地的关系。(3)实施土地管理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土管理是为了使我国的土地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而保证这一局面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通过调控满足土地需求。(4)土地管理的阶级性。土地管理是受制约的,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都对其目的和特点产应影响。

土地管理原则:要想实现土地管理的预期效果,保证充分、合理的用地就必须遵循整体原则,责任原则,法制原则,利益原则,效率原则,民主化原则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规范土地管理中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土地管理的终极目标。

2 地籍测量和土地管理的现状

地籍测量现状:地籍测量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利用,发达国家的地籍测量事业较之发展中国家历史悠久,且已达到先进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地籍测量在本国的发展。我国地籍测量其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地籍测量却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突出的是地籍测量制度的不完善和地籍测量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下。当然目前随着数字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地籍测量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土地管理现状:地籍测量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管理的质量,受此影响,我国的土地管理虽然已迈入正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如乱抢乱战耕地、某些土地资料不全造成权属混乱,还有一些非法买卖出让土地的现象。这些混乱都不利于土地管理,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3 地籍测量对土地管理的影响

我国的土地管理包括地籍管理、地权管理、土地利用管理,而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地籍测量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可以为整个城市的规划提供科学的测量数据,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建筑群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土地权属的界限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城市规划或者一些矿区规划的建设时,一定要对土地权属、形状等进行测量和复合,为城市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保证城市规划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地籍测量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土地市场的规范作用。通过地籍管理,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完善土地市场。而且经过地籍测量,可以确保土地权属登记,能增强土地所有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地籍测量还可以及时的掌握土地市场的变化,便于准确地判断土地市场的形势。地籍测量还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土地市场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从而确保土地市场的有序管理。

3.3 地籍测量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可以对转变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式起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等在地籍测量中被广泛应用。

地籍测量技术的提高使得土地管理效率和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

3.4 地籍测量的发展使得地籍管理对土地所有者起到保护作用。依照法律程序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它不允许任何组织任何形式的侵犯。而且通过地籍管理,可以如实地做好土地登记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维护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4 结语:

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期,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现存的地籍测量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土地管理的需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加快地籍测量工作的进程,使其更好地为土地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地基处理;换填;碎石垫层;CFG桩 ;强夯;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原地面处理

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原地面处理后符合下列要求: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松软表土及腐植土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换填

2.1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的软弱土层,预留30~50cm的土层进行人工清理。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将底部整平;如果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半填半挖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防止局部积水、淤水。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2.2质量检测。1)施工前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2)换填所用的填料符合设计要求。3)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挖除干净,坑底按设计要求整平。4)分层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换填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测方法如下表:

3、 碎石垫层

3.1施工方法。碎石垫层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压实遍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

3.2质量检测。碎石垫层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规定:

4、 水泥搅拌桩

4.1本标段部分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桩位布置、桩径、桩长和间距按设计施工,水泥搅拌桩顶设置碎石垫层,其间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施工前,首先做好场地防排水工作,使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将施工地段内原表层土清除,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回填至原地面,并形成路拱,中心高0.2m,两侧与地面相平,并碾压密实。施工时,按照预先放好的成孔路线,逐孔钻进、搅拌成桩。为保证成桩质量,正式施工前,先进行成桩试验,以掌握该场地的成桩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保证施工时达到最佳成桩效果及质量。

4.2保持桩机与灰浆搅拌操作人员的密切联系,保证喷浆时连续供浆。因故暂停立即通知桩机操作者,防止断桩。配备专人详细记录搅拌桩机下沉或提升时间、供浆与停浆时间、钻进深度等。水泥搅拌桩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后,上面铺设碎石垫层,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5、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按设计要求检验预制桩的质量。

5.1采用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打入法或静压法施工,吊车喂桩。根据施工数量可安排多台打桩机从中间向两端同时施工。

5.2预制管桩施工前于基底范围内铺设0.5m厚填料工作层。按照现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进行试桩,以确定机械组合及各项工艺参数,检验桩的承载力。

5.3打桩开始时采用较低落距,并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落距锤击,桩与锤间铺设弹性衬垫,锤击采用重锤低击。

5.4预制桩采用法兰盘连接或钢垫板焊接,采用焊接连接时在桩接头自然冷却后方可进行施打。

5.5当落锤高度达到最大值,每击贯入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停止锤击,如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采用换锤或辅以射水等措施下沉至设计深度。

6、CFG桩

6.1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资料进行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对施工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进行试验,选定施工配合比。

根据设计资料及选用设备,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少于2根,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6.2 CFG桩施工。CFG桩施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钻机就位后校正好钻杆的位置和垂直度,垂直度的容许偏差不大于1%。

按试验配比配制混合料,计量准确,坍落度、拌和时间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且不少于1min;搅拌的混合料保证能顺利通过刚性管、高强柔性管、弯管和变径管而达到钻杆芯管内。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要放慢进尺,避免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关闭电机。

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拔管后泵料。提拔管速率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提拔速度均匀,拔管至桩顶,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50cm。灌注成桩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

6.3质量检测。CFG桩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7、 冲击碾压

7.1施工方法。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控制值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的遍数、冲击能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冲击碾压的加固范围要超出路基两侧坡脚外宽度为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冲击压实前,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然后冲击碾压。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用平地机大致整平,继续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7.2质量检测。冲击压实施工的质量检测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并满足设计要求。

8 、强夯

8.1施工准备。依据设计高程及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平均变形量,确定夯前地面高程。夯锤重量根据设计土层加固深度、土的性质、夯锤落距及试夯参数确定。施工前,按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强夯参数。在设计强夯区域内测设强夯夯点,测量场地高程。

8.2强夯施工。强夯施工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设备,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强夯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后,平整夯坑,并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逐次完成全部夯击点要求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或碾压达到设计要求。

强夯施工中,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夯击能量、夯击间隔时间及施工步骤符合设计要求。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击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偏夯及时纠正,满夯时搭接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一。

8.3质量检测。强夯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这种方法是将重锤以一定的落距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出现强大的应力波,引起土体内密度、应力、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从而到达加固地基的目的。强夯法由其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设备简单,施工迅速和工程造价低廉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9、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监理机制;土地;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既需要做好地籍调查以及监理等相关工作, 也需要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和高科技的助推作用,同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协助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把我国的地籍测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资料和基础资料。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地籍测绘的成果包括: 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监理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工作,往往个别环节的差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实施监理制度,设计严格合理的监理方案,可以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验调查中的各个环节,是保证和评价调查成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实施监理制度

二、地籍要素测量及监理

地籍要素测量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等。主要内容有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面积。

1地籍控制测量及监理

在地籍控制测量中引入监理制度,根据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设计合理的监理方案,以保证地籍控制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在开始实施测量工作前,测量小组须向监理方提供起算点数据,并由监理人员检查测量小组所有拟投入使用的仪器及鉴定证书等,经检查合格后,由监理方签字认定,方可开始测量工作。

(1)监理人员严格审核测量小组提交的观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要求网形布设合理,结构良好,数据记录规范、工整、无涂改,能够很好地满足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2)监理方认真计算测量小组所提供的数据,根据一类地区应布设三级导线、拨地导线两级; 二类地区可布设拨地导线、图根导线两级的精度要求检核。

(3)监理方可在原施测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外业检查,对控制网观测和计算资料进行全面检查验算,统计其精度。同时要求使用仪器精度等级不低于原观测仪器精度,野外检测可按总点数的15% ~ 20%抽检。

2地籍图的测绘及监理

地籍测绘的主要成果是地籍图、界址点坐标册和地籍测量外业调查表。其中界址点坐标册和地籍图都是外业实测成果,都涉及精度问题,宗地图的绘制在内容、规格和比例尺上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 )界址点的测量与监理

a界址点精度

界址点坐标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依据。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在我国,考虑到地域之广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界址点的精度要求也应有不同等级。

( 2) 界址点的测定

界址点的测量可采用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两种:

a解析法: 野外用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等测量全部界址点、主要地物点( 保护点) 并计算点位坐标。以界址点、主要地物点的坐标为基础,测量其他地籍要素的几何图形要素计算坐标,并以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作校核。最后根据以上数据展绘成地籍图及宗地图。

b部分解析法: 用解析法测量街坊界址点和街坊内,部分明显界址点的坐标,再用丈量数据装绘街坊内部宗地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以街坊界址点控制街坊内部宗地。成图时先展绘测有坐标的界址点,再根据彼此的关系距离,用经宗地草图校核后的丈量数据装绘街坊内部。呈曲线的界线可采用图解测绘。

( 3) 监理方案的实施

在界址点测定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督,使测量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定进行操作,具体要求如下:

a观测用的仪器设备有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钢尺等,这些仪器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校。

b细部点坐标宜采用极坐标法测定。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 mm,水平角采用DJ6 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归零差不应大于1';

c观测工作必须在已设置界址点标志的基础上进行,按街坊分组观测、分册记录和计算。坐标计算取至厘米。

3地籍图的测绘与监理

( 1) 原图的精度要求

通常地籍原图的精度包括两个方面,即绘制精度和原图的基本精度。

a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长度,对角线长度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通常要求: 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 2 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 3 mm; 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 1 mm,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 2 mm。

b原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地籍原图上界址点、地物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通常有如下的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3 mm。依测量数据装绘的上述的距离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5 mm; 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 4 mm。

( 2) 图边的测绘与拼接

为保证相邻图幅的互相拼接,接图的图边一般均须测出图廓线外5mm~10 mm。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的2倍。小于限差平均配赋,但应保持界址线及其他要素的相互位置。避免有较大变形,超限时需检查纠正

( 3) 监理方案

当测量人员全面检查自己的成果之后,应将观测记录、计算数据及地籍原图交由监理方审查,检查的方法分为室内检查、平行检查和巡视,具体检查内容为:

a. 检查各种地籍要素如行政界限、地籍编号、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地籍控制点以及在宗地内能够注记下的单位名称、二级分类的地类号等。

b. 实地检查部分图幅各种地物要素的测绘情况。

c. 按照技术要求,检查各幅地籍图的接边情况。

d. 检查地籍图图廓间及图廓外注记情况。

4宗地图的测制与监理

( 1) 宗地图的测制宗地图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编绘宗地图时,应做到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比例尺适当。

( 2) 监理方案

监理方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对测量完成的宗地图进行实地核查,检查部分宗地图的宗地号、地类号、占地面积、界址点号、四至界限、相关距离及土地利用现状等要素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规范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至合格。

5面积量算、统计检查与监理

( 1) 土地面积量算

地籍测量中的土地面积量算,一般是一种多层次的水平面积测算。通过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所得到的面积数据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分配土地、收取土地费( 税) 的依据,是地籍测量中一项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另外还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数据基础。

( 2) 监理方案的实施

a监理人员在室内认真核算检验各图幅内宗地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是否满足检核条件。

b检查各宗地面积与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结束语:

地籍测量是一项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邹岩. 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2)

[2] 贾峻峰. 地籍测量基本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02)

第4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联系;发展展望

Abstract: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data is the main access,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main processor management to dat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new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which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computer, only the clever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ed i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it can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ity 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unction, only effective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apping technology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herefore, the related problem in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对有关数据的测量进行地形图的绘制,绘制地图后在开展相关的策划和设计及项目的实施。为此,对于工程建设和施工来讲测绘工程是非常关键性的根据,是项目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的关键性保障,同样也是房产及土地经管的有效方式。

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是测绘科学的两方面关键性科技,对于国家未来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性的影响,为此文章针对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关系及未来发展进行相关论述,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一)工程测量定义

工程测量包括对工程及城市建设、资源勘测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经管等一系列测量工作的统称,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性根据,同时对于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二)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指的是对有关数据进行的采集、输入、储存、经管、浅析及查询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大范围的使用在资源管理、土地规划、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的浅析和决策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

(三) 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文章当中很多次提出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都归属于测绘工程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两者之间的探究重点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获取数据是工程测量的关键性工作,它为工程施工组织规划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根据;而地理信息系统着重点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经管,经过对有关数据进行浅析提出有关真实性的依据。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的结合使用,逐渐展现在建筑工程、土地资源规划经管及军事等领域上。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皆能够采集和展示地物、地貌的外形、面积的大小、建筑物方位等位置信息,按照有关规划把建筑物的外形、面积的大小、具体方位等真实的展现在地图上,同时,在工程作业的时候能够进行切时的监工,使得工程项目达到高精准化程度,同时将正确的信息记录下来,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更加规范化。

除了这一因素以外,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库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数据来源,尤其基础地理信息、土地使用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包括矢量化地形图、空间信息统计资料等,为城市规划提供全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有利于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工程测量主要运用在工程项目当中,在进行勘测设计的时候能够从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这样有利于把握好与工程项目所关联的自然、地理及人文环境的信息,使用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上。

二、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一)工程测量未来发展

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运用,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成图、GPS定位技术、摄影遥感测量、精密工程测量等先进科技逐渐运用在我国的各个方面上,使得我国的工程测量逐渐发展为一体化,向获取数据的时候非常便捷,测量工作掌控及系统操作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操作工艺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全新的工程测量具有及时性、动态化、连续性、可靠便捷等特征。面对各种问题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应当强化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上的运用,逐渐提高工程测量先进技术,增强处理数据信息及相关影响的能力。目前,工程测量开始慢慢的从之前的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形式逐渐转向技术化、现代化、精准化。

(二)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测绘工程的分支科学,又是一种技术相互交叉的空间信息学科,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运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地理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逐渐变成国家安全战略性技术,为此就一定要对其进行开发机探究,提升科学技术水准,走在世界的最前端。所以,从空间按信息维护及经管方面对地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准求,使其在未来的时间里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完善。

1.空间信息维护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讲地理空间信息是其血液,如果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当中没有地理空间信息的话就会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信息的获取、处理机交换是空间信息维护的基本性工作,它要求获取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通过对数据信心进行处理机转化之后,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确保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及时的获取地理空间信息要依靠于数字化测图、摄影遥感测量、GPS定位测量、精密工程测量、数据转换等工程测量。所以就需要不断的探究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遥感技术集成技术,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在地理信息获取当中,逐渐满足当下社会对地理信息快速精准性的要求。

2.空间信息管理

地理空间信息管理通常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数据模型管理,二是空间数据库管理。

因空间数据库具备时效性的特点,所以就一定要周期性的对数据进行更新,然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形式、多种格式的数据转换机更新通常需跨行业来开展,这是比较困难的一个方面。

空间数据模型为空间数据的组织及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供应了根本性的办法,为此,它对探究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关键性的意义。面对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准求,需要凭借各种类型的先进软件组件及中间件科技研发高性能、便捷运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服务系统,来提高我国当下地理信息技术水准。

(三)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及工程测量在土木工程机地质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运用,它们为消除矿山、气象、地质及物理等问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慢慢的地理信息系统与工程测量逐渐结合,同时向网络化、智能化、多维护啊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在工程测绘当中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是两个关键性的方面,相互联系但有存在一定的区别性。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都为工程建筑、资源经管及城市规划创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的重点方向不同,除此之外,工程测量大部分为工程所服务,而地理信息系统出了工程服务外,还作为工程安全性战略技术,具有保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责任。

因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一定要运用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熊的技术水准,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与此同时,需要对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有效结合,以有利于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环境保护及灾害预防等方面的矛盾,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 秦峰.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

[2] 赵媛,赵军.基于GIS的城市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刍议[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03).

[3] 江彬,周荣福,许保瑞,徐海林,郑睿博,吴向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5).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地籍测量;测绘技术;数字测绘; 数字国土;3S技术

1 前言: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其主要标志在于技术是否高度集成和数据流是否连续。测绘仪器的智能化和内置软件的高度集成以及数据的无线传输,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全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全面展开,以数字测绘技术、3S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地籍测量中广泛使用。通过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多种测量模式的分析,比较现代地籍测量同“数字国土”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籍测量的基本框架,将现代测绘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地籍测量中已经势在必行,并且随着GPS 卫星的拓展和Galileo 计划的全面实施,各种航空航天设备的精度不断提高,利用卫星定位与PDA 组合模式和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将是现代地籍测量手段中最具有广泛前景的技术。

2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流程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 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①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②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一般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③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包括已有的地形图、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资料和电子文档等)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3 现代地籍技术的内容和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图、表、册、卡等)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 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3.1 GPS 测量

GPS 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 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 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通过实例证明,可以得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能够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 RTK 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①GPS RTK 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 RTK 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 RTK 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测量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图,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②GPS RTK 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3.2野外数字测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划、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高,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和搭配。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3 种方式:①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G RE3,G RE4 等)+测图软件。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控制点和目标点)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外业白纸测量、内业数字化)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②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是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可价格昂贵、野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③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②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 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从地籍测量外业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并且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和效率都很高。这种系统虽然不完善,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3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__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三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貌、建筑物、已有资料等)、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3.4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 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如正射影像地籍图、三维立体数字地籍图等),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 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4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其核心就是数据库),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第6篇

【关键词】:地基测量;棚户区改造,可持续发展;土地权属;利用发展;[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ty plan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quatter settlements is a complex city building renovation projec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 with the cadastre, cadastral survey cadastr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squatter settlemen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dastral management. The method of cadastral shantytowns in measurement, and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cadastral survey in the shanty towns of city planning as well as social significance.

[Keyword]: Ground measurement; transformation of squatter settlemen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ownership; the development of;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前言

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历史形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使得棚户区改造中的地籍管理非常复杂,在改造中形成很多阻力和困难,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搞好城市发展规划,促进国计民生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棚户区改造的工作必须要做细做好,协调好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地籍管理中的测量工作,有效的利用地籍管理方法做好棚户区的改造工程中的土地测量,是目前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化解社会纠纷,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 地籍测量的概念与应用

地籍测量是在对地籍的信息统计过程中进行的具有政府行为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也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地籍测量是以土地权属为基础,对每宗土地进行权属界线位置的测量,计算宗地面积,从而形成一整套基础资料和地理参考系统。它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地籍变更测量,以及在规划开发时的有关测量工作。其服务宗旨是为土地管理服务、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为国家生产和建设服务、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地籍测量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是对土地这种自然要素,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利用价值,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在法律规定中,土地资产是作为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和排他性,是土地经济形态的表现和资本物的表现。现在城市建筑中,民居建筑的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改造中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房屋建筑的土地资源一方面是由市民个人出资有偿使用的土地,另一方面它又经过了复杂的环境、人文、历史等发展,其地籍价值不能依据单一标准衡量,因此,就使得城市规划中的棚户区改造时,土地管理工作异常复杂。

地籍资料在统计整理过程中,必须具有可靠性、精确性、概括性和完整性。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首先要对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例如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属、用地概况等进行详尽的调查,才能更好的做好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由于城市棚户区的复杂性,调查内容包括变更地籍资料、土地利用分类、初始权属、地籍的区域划分、宗地划分等内容要充分考虑调查摸清,界址认定过程中把握宗地的相邻精度、几何条件等因素。在测量工作中,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应该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必须坚持“权属合法、四至清楚、面积准确”的原则,对统计数据相互校核,准确无误。地籍测量完成后要进行地籍图的绘制,绘制内容包括:宗地编号、利用类别、等级、面积、权属界线、界地点、以及行政区划界线与房产情况,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的最终结果。

三 地籍测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意义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在棚户区改造中,测量内容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对地籍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以及在地籍测量与调查中的其他信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正确理解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土地管理的角度看,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和棚户区建筑老旧程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危旧房屋改造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布局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对实现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维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基础上,有利于有效协调人与土地关系,把握社会生活中人类社会和土地之间关系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代际之间及地区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利于土地流转之间的平衡;避免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资源、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把土地的支配和使用本着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目标来开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带动经济的可持续性。

2.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于土地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中加强土地管理,使得土地价值再实现,保护耕地的总量维持平衡,在城市规划中以棚户区改造代替新建土地开发建筑,对于提高土地质量、利用率和生产率等方面,起到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目的。

3.在城市改造中,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数量、质量进行详细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有利于控制建设用地、农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变化,通过严格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临界水平,并建立科学的地籍管理档案,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控制和纠正。

4.对城区发展规划用地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建立土地资产核算制度,科学地评价土地的资产价值,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按照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成本、效益核算时,充分考虑旧区改造的社会价值,除将土地占用成本计入土地资产成本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将其计入成本核算,从而得出土地利用的真实效益。

5.通过科学严谨的地籍测量技术实现了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土地再利用与土地权属变更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有效化解社会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四 结语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法律依据,是一套从实际出发,涵盖变更地籍资料、土地利用分类、初始权属、地籍的区域划分、宗地划分等内容的测绘技术,为改造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和权属变更提供了公平合理的法律依据,是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挥好地籍测量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为土地管理服务、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为国家生产和建设服务、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的宗旨,指导棚户区改造的土地权属再分配关系,切实保障改造区域内居民的土地利益和合法权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数字测绘 3S技术 数字国土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简称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3S技术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先导,对世界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一五”规划的要求,“数字国土”工程已全面展开。因此,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现代测绘技术和方法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斯.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好,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

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与搭配。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而且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几种重要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几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

第8篇

以中航地产为例,本文分析了中航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会计政策选择对其财务指标的影响及选择动因。根据对中航地产的分析,对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

从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执行,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公允价值一般都用于计量金融资产项目,但是投资性房地产是唯一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项目。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了赚取租金或者用于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如果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如果发生了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房地产价格有变动时,公允价值与原来账面价值之间会有差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可以用来调节当年的利润。在2007—2009年间,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极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三年分别为18家、20家和25家,仅占2.86%、2.9%、3.24%(刘玉廷、王鹏、薛杰,2010)。但是2009年中航地产改变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这种会计政策的改变动机是值得研究的。

因此,本文以中航地产公司为例,分析其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变对盈余的影响,分析其转变计量模式的动因,为房地产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提供借鉴,为加强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建议对策。

1 中航地产案例简介

深圳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地产,证券代码000043)成立于1985年,公司于199年改组为上市公司,简称 “中航地产”。公司发展二十多年,业务涉及地产开发、物业经营与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连续多年进入深圳百强企业榜。

2009年1月1日中航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增加3.37亿元,当期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169.13万元,该公司当期净利润为6286.75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50.41%。

2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动因以及制约因素分析

2.1 变更动因分析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国际通行做法,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时机已经成熟。2008年我国金融危机爆发,房价涨跌十分的不确定。董事长吴光权即将结束他在中航地产的任职。一系列原因促使了公司在2009年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

2.1.1有利于优化财务指标,便于融资。

如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会增加,这样可以从报表层面优化财务指标,例如:降低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呈现出较低的财务风险。企业容易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进行融资,有利于企业扩张和发展壮大。

国际上普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我们采用此种模式,可以更好的接轨国际准则,帮助投资者进行更好的决策,更好的对比国内外企业的价值,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

2.1.2盈余管理的驱使

2009年仇慎谦担任董事长,石正林担任总经理,有可能是因为报酬契约等原因导致当期调整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非经常损益比重分别为-907.39%(2008年)、55.37%(2009年),同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5%(2008年)、21.30%(2009年),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提高经营业绩指标,从而可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2.2 制约因素分析

2.2.1 利润变化程度加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利润会随着公允价值的波动而相应的变动。盈余大幅度波动绝对不是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管理层更愿意看到有一个持续平滑且可预期的盈余走势(王小力,2012)。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影响很大,公允价值很容易受到影响。此外房地产市场变化、投资者心理也会影响公允价值波动。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动,会计利润跟着发生变化,容易给投资者、债权人造成困扰,加大企业的风险。

2.2.2净利润与现金流的背离程度加剧

权责发生制模式下,净利润背后有可能就缺乏足够的现金流支撑,二者经常出现背离。而公允价值的引入,更加加剧了背离的程度,弱化了净利润和现金流之间的关系。

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如果没有对房地产进行处置,则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没有足够的现金作支撑,就会加大利润分配的难度。

3 结论及建议

2007年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具有积极意。但是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公允价值采用需要十分谨慎。对于如何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需要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如果公司迫切需要提高业绩,可以选择变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预期房地产价格会大涨的经济环境下,选择公允价值利大于弊;反之,则按成本模式计量更好。

公允价值是必然的趋势,同时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发挥有利方面,同时规避其不利方面,让公允价值计量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玉柱.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研究,2012,(15):31-33.

[2]张卓奇,党爱民.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中的运用[J]. 财务与会计,2008,(1):20-21.

[3]王秀萍.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J].商业现代化,2011,(649):113.

[4]谢获宝,张亮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2,(1):41-42.

[5]裘宗舜,夏炎.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不愿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J].金融与经济,2007,(12):93-95

第9篇

关键词:数字测绘;3S技术;数字国土

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应国土资源部“一五”规划的要求,“数字国土”工程已全面展开,因此,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现代测绘技术和方法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1 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1.1 野外数字澜置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规斯.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地籍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好,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

针对数字地籍测量的三个环节——确权、测量、编绘,作业流程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作业工具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为3种方式:

(1)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这种方式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限制,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

(2)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这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由通信电缆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由于现场成图,具有直观、快速、高效的优点,但价格昂贵、野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3)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方式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从地籍测量外业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多种数据格式的融合显示、多种地籍测量方法的可视化实现、自由测站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并且掌上电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现场成图、速度和效率都很高。这种系统虽然不完善,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2 GP8测量模式

GPS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在现代地籍测量中主要用GPS控制整个测区,以满足精度的需要。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这种测量模式能实时地获取地籍要素坐标信息,能在满足地籍测量高精度的前提下,在作业现场提供经过检验的测量成果,摆脱后处理的负担和外业返工的困扰。GPS—RTK技术卡要有两种方式:

(1)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RTK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RTK接收机是一种实时、快速、高精度、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显著的优点是控制点大大减少,测量效率大大提高。其存在的缺点是必须绘制测量草冈,一些无线电死角和卫星信号死角无法采集数据,必须用全站仪进行补充。

(2)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这种模式将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1.3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应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进行地籍测量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线划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网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式得到的地籍图信息丰富,实时性强,既具有线划地图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数字直观、易读的特性;地籍图上的界址点完善。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权属调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内业中完成,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广有前途的地籍测量模式。

1.4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2 现代地籍测绘与“数字国土”的关系

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与“数字国土”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地籍测绘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但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测绘成果,需要建立一个地籍信息系统,进而就可以存放各种图形和属性等信息,并对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从“部”到“厅”到“局”的各种行政级别上的空间应用分析。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的作用下,人们共享该数据库资源。“数字国土”包括广泛的数据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数字地图是其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地籍测绘正是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即“数字国土”的重要内容。现代地籍测绘、地籍信息系统和“数字国土”的关系。

3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