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27 10:43: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

第1篇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67-01

一、中西礼貌原则概述

Brown和Levinson(199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礼貌是一种保全面子的做法,而面子是交际双方通过对对方假定自己所表现出的行为,为自己有效求得的社会价值,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核心。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说一些有利于己而不利于他人的话语,这些话语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 因此,所谓礼貌就是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威胁面子的行为”,体现处对面子的尊重。

顾曰国(1990)在研究了中国礼貌的历史渊源后,总结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基本礼貌特征: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谦虚(modesty)、热诚(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他认为,尊敬他人是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社会地位等;温文尔雅是指自己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通过对礼貌准则的进一步研究,顾曰国(1992)归纳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礼貌作为一种标示人类文明的社会现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存在着差异性。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礼貌不同的内涵。因此,可以从礼貌原则的不同看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二、礼貌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集中体现为以群体依存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和以个体中心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的差别。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成己”与“成人”的观点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肯定只有通过帮助和成就他人才能使个人的道德价值得以实现和完善。到了宋朝,“成人”和“成己”的思想已发展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这一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逐步形成了群体相互依存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人们的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因此“贬己尊人”和“谦虚”的礼貌行为备受推崇。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逐步形成了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崇尚个人自主、个人奋斗及个人成就。在言语交流中突出自我,主张个体价值至上,不被他人的思想及情感左右,尊重个人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二) 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因此西方的思维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别,简化了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另外,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从而屈服于社会,更重“礼”和“面子”,因此语言具有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形式的特征。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礼貌原则,如何尽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表达只能靠听话者自己体会了,正所谓“明人不用重话,响鼓不用重锤”。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之应对

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失误(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涉及话语的语言问题,源于学习者对非本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使用) ,它涉及话语的文化差异,是指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要想尽可能避免这一语用失误,要求交际的双方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交际双方应认同所处的文化氛围,并尽量使用同一文化的标准与规范。要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的,不仅要维持自己的文化,使得自己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还应认同他人的文化,使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在发展中相互交流与借鉴。

总之,在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言语习惯的影响下,礼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中西方之间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艳. 谈中西礼貌原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第2篇

关键词: 中西语用原则 差异文化表现

一、引言

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在他的《文化与组织》一书中把文化称为“心灵的程序”和“心灵的软件”。他认为,文化之于人犹如程序之于计算机。计算机的运行依靠软件,程序怎样写,计算机就怎样写。文化就像事先写好的程序一样,决定人的行动。人若想脱离自己的文化而行动,就像计算机不按软件运行一样困难。Kluckhohn和Kelly更简明地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原则,既包含显性原则又包括隐形原则;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在语用学中,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P)和Leech的礼貌原则(PP)是两个最基本的准则。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遵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在日常会话中,礼貌原则往往与合作原则相互联系、交叉使用。

二、语用学知识

Leech指出:“语用学是研究如何在言语情景中获得意义的学问。”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研究说话人的意义,即说话人如何通过特定的话语表达特定意图;另一个是研究听话人的意义,即听话人如何对说话人发出的话语从字面到语境涵义进行理解。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上,看上去对应的汉语词和英语词容易引起误解。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交际模式,例如问候、告别、称谓、称赞他人和接受称赞、隐私、禁忌、提出请求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言语情景并正确顺应交际双方的文化语境,对于能否达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与交际

文化不仅是交流的内容、传递的信息、学习的知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也应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成、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文化影响着交际,交际受到文化的制约。正如Smith所说,“来自不同名族和国家的人的语言不同,交际模式不同;交际模式是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文化的体现。……交际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文化与交际这一关系的认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合作原则

1.定义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2.准则

合作意味之遵守某些隐性的会话准则,即,

A.量的准则:

a)所说的话应该满际所需的信息量。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质的准则: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说话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简练。

d)井井有条。

这四条准则中的前三条与人们在交谈时“说什么”这个问题有关,第四条则与“怎么说”这个问题有关。简而言之,合作原则便是要求每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3.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从理论上讲,言语交际双方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相互配合的,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话语能为对方所理解,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由于语境的影响或某种现实需要(如出于礼貌),人们有时会违反合作原则。中西方的差别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合作原则的取舍会有很大差异。请看下例:

情景:一次英语课上,英语教师表扬一名中国学生。

教师:“你的英语说得非常流利。”

学生:“哪里,哪里,我还差得远呢!”

以上是中国人接受表扬时典型的回答方式。但是这名学生的回答却让一名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师非常沮丧。他们之间的跨文化的接触以失败结束。原因何在?我们知道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中国人常常会采取自我否定的方式,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中国人反对过于张扬个性,主张内敛、谦和。这一做法恰恰违反了质的准则。而西方重个性发展,接受恭维与赞扬,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所以在听到学生流利的英语表达后,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质的准则,从而对学生大方赞赏,并希望学生能愉快地接受,但是学生却没有和教师遵循同样的准则,学生的自我否定暗示了他不同意老师的判断。

4.非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正如Levinson在讲述Grice观点中提到,“这些会话准则仅仅描述会话中通常发生的情况,而决不是什么人类行为道德准则”。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行为上,人们对合作原则的取舍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位美国人邀请他的中国朋友下午5点去他家共进晚餐,中国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晚来了半小时,这一行为却让美国人难以接受。究其原由,我们可以从中美不同的时间观来寻找答案。美国奉行的是单向计时制和量的原则,在这种文化中,人们以线性的方式做事,即常常在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强调日程和计划,做任何事情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安排的时间结束,无论是否完成须马上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项安排。而在奉行多向计时制的中国,人们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趋向于在同一时间内做几件事。认为个人的参与和交易的完成比时间表更重要。不太重视预约,约好了时间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到时不来。这位中国人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准时赴约,这一做法违法了量的准则。

关于中西方行为上的差异,再举一例: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请客吃饭也是重在饭菜本身:数量多,价格贵,营养价值高,烹饪精致,则表明主人非常好客,反之不然。桌上的饭菜剩得越多,说明主人越是热情好客,能让客人酒足饭饱,满意而归。这一行为同样违法了量的准则。

五、礼貌原则

1.定义

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Leech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礼貌是用来显示尊重他人在公开场合下自我形象的途径。

2.准则

礼貌原则可以看作是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的礼貌原则分为六大准则,即,

A.策略准则

a)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B.宽宏准则

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己受损最大。

C.赞扬准则

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D.谦虚准则

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E.求同准则

a)尽力缩小自身于他人间的分歧;

b)尽力夸大自身于他人间的一致。

F.同情准则

a)尽量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尽量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以上各项的含义相当,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此外,策略与慷慨准则、赞扬与谦逊准则,分别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讲应如何对待别人,后者讲应如何对待自己。求同准则讲不宜直接表达与对方相异的看法,同情准则强调注意表达与对方共同的心情。

3.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礼貌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礼貌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礼貌原则作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礼貌就有不同的礼貌衡量准则及表达方式,对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出迥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重视谦虚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如果把一些汉文化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英语会话,如:“请光临寒舍”等,只能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话人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做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4.非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根源,在日常行为方式上,中西方对礼貌原则也有不同的理解。请看下例:在王平的生日宴会上,她的一位美国朋友Mary送给她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王平开心地接受了礼物,然后把礼物放到了一边,并表现出对礼物的喜爱,这让Mary很困惑。原因何在?我们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汉文化推崇“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从而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力求和谐一致,尊敬对方的“面子”和身份。但英美文化的赞扬准则和求同准则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观念。王平没有打开礼物,却对其大方赞赏,这让Mary误认为她对礼物不满意或不重视,只是说些不真实的好听话。Mary所期望的是王平能当面打开礼物,再对礼物发表看法。

六、结语

人类语言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而交际目的、交际场合及交际的参与者等因素也是动态变化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都不是什么伦理方面的道德规范,它们只不过是解释会话含义的工具。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建立是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但从两者的理论概念上看又各有其侧重点;合作原则旨在使谈话内容浅显易懂;礼貌原则则旨在使谈话方式更易于让人接受。合作原则尽量使人们以最简捷的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而礼貌原则注重于排除交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礼貌原则的最初形成目的旨在完备合作原则,所以两者存在互补关系。但是随着此两种原则在语言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在很多场合的对话中我们为了遵守其中一原则而不得不刻意违反另一原则。从这种现象上看,两个原则之间也是相互对立的。无论是对立也好,互补也好,从根本上而言都是为了顺利地实现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了解各语用原则的内容、功能、其局限性,以及不同文化里对各语用原则的不同理解,学会灵活采用相对应的语用策略,有助于在交际中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Grice,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P.Cole and J.L.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Vol.,1975:41-58.

[2]Hall,E.T.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Press,1976:16.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82.

[4]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03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第3篇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来源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Idioms

ZHANG Xiaohong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Railway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53)

AbstractThe language of idiom is the cultural carrier and the language essence.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rigi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from several aspects, which helps us to find 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order to learn idioms and use them freely.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origi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 习语的概念

习语是idiom一词的汉译。Idio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idiom指习语、成语之意。广义的idiom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等。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将idiom定义为:习用的一组词,其意义不能从词组里的单个词的意义演绎出来。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认为idiom是词组、结构或表达法,在特定语言里被视作习用单位,其结构特殊,或意义有别于其构成词的字面意义的相加。《辞海》将汉语熟语定义为“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①《现代汉语词典》将汉语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熟语或成语与英语的习语基本等同。英汉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熟语或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庄严典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方式、无不在熟语或习语中淋漓尽致体现出来。②

2 英汉习语的来源及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作为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英、汉习语极为丰富且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其蕴含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反映出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了解英汉习语的来源及文化背景对于习语的理解和使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2.1 习语与地理环境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种文化都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英国所处的岛国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英语习语与水、鱼、海洋、船舶等有关。如:The old man thought that too many people now let good manners go by the board(这老人认为太多的人现在抛弃了礼貌修养)。 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他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 A big fish in a little pond(小池里的大鱼,意思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英国天气多雾,所以有些习语与雾有关,如:be lost in a fog (如堕烟海,指对某件事感到稀里糊涂)。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所以很多汉语成语与土有关。如“挥金如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寸土不让”、“大兴土木”等等。再如,英国人的生活与马有关,英国绅士给人留下的形象就是带着一顶黑色礼帽坐着马车,所以英语习语中表示一个人强壮是as strong as horse, 中国人的劳作与牛有关,所以是“力大如牛”。

2.2习语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语中许多诗歌、戏剧、小说都以《圣经》为题材来源,《圣经》的语言,尤其是其中的习语,对英语有广泛的影响,许多英语习语都来源于《圣经》。譬如“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是指两种事物格格不入,互不协调的意思。亚当被喻为“人类的始祖”,也被喻为“人类原始的罪恶本性”,因此,习语“old Adam”意思是“原罪”。再如“an eye for an eye”和“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表示“彻底的对等报复”,相当于汉语“血债要用血来偿”之意。汉语成语也有很多来自中国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画龙点睛”“三顾茅庐”“纸上谈兵”等。

2.3 习语与神化传说

希腊文化与《圣经》一样在欧洲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许多神话传说在使用英语的国家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因此在英语习语中就有大量的借鉴和引用。如apple of discord意思是“不和的根源、发生纠纷的事端”源于希腊神话:佩琉斯和忒提斯举行婚礼时忘记了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大为恼火 ,留下一个刻有“献给最美者” 的金苹果,引起了雅典娜、赫拉和阿芙洛狄忒的纷争,此事导致漫长的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类似的还有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意思是里应外合,Achilles’heel (惟一致命弱点),a Pandora’s box (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汉语成语中也有来自神化传说或寓言故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诸多此类的英语习语或汉语成语,需要学习者日积月累,才能准确地掌握及运用他们。

2.4 习语与文学作品

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也是英语习语的来源。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语习语。《哈姆雷特》(Hamlet)是莎翁的悲剧经典剧作。这个凄惨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习语佳句。如:第三幕第四场中的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petard是早期的炸药箱,在战争中用来炸开城墙;但是因为当时的科技含量低,拿起炸药箱的士兵常常还没等到撤离,炸药就爆炸了,结果令自己炸伤或者炸死。hoist在这里表示“爆炸”。后来这句台词被加以引申,用来比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反害己。a Barmecide feast(画饼充饥)源于《天方夜谭》,阿拉伯王子Barmecide用自称珍味而实质系空杯空盘的筵席请客。Shangri La(世外桃源)源出英国作家希尔顿(J・Hilton)的小说“Lost horizon”。汉语成语也有很多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举一反三”出自《论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耻下问”也出自《论语》;逃之夭夭来自《诗经》。

2.5 习语与习俗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习语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在饮食方面,面包(bread)、牛油(butter)、果酱(jam)、奶酪(cheese)都是西方人的家常食品,所以在英语习语中就有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之说。大米和面食是中国人的主食,汉语中就有成语“鱼米之乡”,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等。再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同一种宠物的态度不同,那么与此种动物有关的习语就会表达说话人不同的含义。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部分没有贬义,说某人很幸运是You are a lucky dog,而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哈巴狗”、“狗腿子”等。

以上从五个方面探究了英汉习语的来源及文化异同,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英汉习语,并运用于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必须勤查多记,寻根问底,切忌望文生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习语这一语言的精髓,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对英汉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河南省2009年度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公安部招录体制改革下警务英语的课程定位和发展方略》

注释

第4篇

【关键词】称谓语 差异 文化根源

一、中英文称谓语差异

1.中英文文化中“名”的不同使用惯例。中国人常常惊异于美国人直呼对方首名的现象。不管是亲朋好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是上司同事之间,首名的使用都极其普遍。甚至于两个刚被介绍认识的人也会直呼对方首名。在中国,人们只有在爱人、朋友和同学之间才会互称其“名”(非全名),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称呼对方的“名”代表了他们具有更亲密的关系。如果同不那么亲密的人相处,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人或被他人称呼全名。

2.中英文文化中亲属称谓的不同使用方式。中国人习惯于用亲属称谓代替他人普通的社交称谓。在中国,对没有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是非常普遍的。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这种亲属称谓可以简单有效地拉近双方的距离,制造友好的关系。然而在美国,亲属称谓只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

3.中英文文化中其他头衔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中国,人们喜欢用他人的职业来称呼对方,比如老师、教授、医生、护士等等;岗位和官阶也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来使用,如主任、经理、老板、主席、厂长等等。但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少数职业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比如医生和教授,这样的职业头衔非常有限。

二、中英文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英文称呼语差异的文化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第一,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第二,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第三,等同和权势关系也对称谓语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1.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一直着重强调的就是独立自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平行关系至关重要。他们呼吁平等高于权力。因此,他们拥护这种对称的人际关系,口号是:人们生来平等?――民主和个人解放是所有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中国社会却被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所影响。在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中,中国文化一直被孔子的教义“仁”、“礼”所统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2.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中国人更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人更具有个人主义精神,也加更利己主义(Gudykunst, 1994:43)。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交单元为中心,比如家庭、组织或者社会,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起了冲突,个人利益必须为家庭利益让路。从中国人使用的称谓语中,我们也能发现集体主义的存在,比如姓氏永远居于名字的前面。在中国,即使没有任何家庭关系的人,也会被冠以亲属称谓。自我主义和利己主义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强调的是这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他从属的组织。称谓语的使用习惯,也扩展到社会中,让人们可以不用去仔细考虑一个人的地位和年龄,而轻松的给他们称谓。

3.中英文文化中的权势与等同关系。由布朗和吉尔曼研究得出的语用学理论?――权势与等同关系,作为语用学中的一条理论,用来描述社会中两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布朗和吉尔曼通过研究几种欧洲语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发现称谓语的选择由两种因素决定,那就是等同关系和权势关系。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条术语,“等同关系”不仅仅代表了平等和日常的人际关系,也代表了对建立平等关系,亲密,共同利益以及相互分享的渴望。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它的核心意义就是平等。而“权势关系”一词,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成就等密切相关。权势与等同关系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然而,不同社会对这两种人际关系有不同的态度,也许在某一文化中等同关系比权势关系更重要,反之则亦然。换而言之,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可能对等同关系更敏感,而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则对权势关系更敏感。

英语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等同关系导向的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主义和低权力距离,所以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更享受这种平等和独立的社会人际关系。首名作为一种称谓语,以前多用于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现在则越来越多的用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之中,即使是年龄和社会地位有差距的陌生人之间,首名都有广泛的使用。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用首名称呼长辈,这并不代表孩子们不尊重长辈,这只是体现了一种亲密和等同关系。

三、结语

简而言之,复杂对简单,特异性对通用性,是中英文称谓语的最基本区别。称谓语是组成口语交际的主要部分,它显示了独有的文化特征。为了能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语用学的错误使用和交流时的错误传达,本文建议在中国的英文学习者要更注重自己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Du Xuezeng.1999. A tentative Comparison of First Nam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A]. In Hu Wenzhong(ed).Aspectsof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s a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7-219

第5篇

摘 要 “养生”作为热门话题,历来都为世人所追捧。健康、长寿乃人人之理想。固无论古时还是今日,中国或是西方,都苦心研究出众多的养生方法。然细细品位,中西方之养生法大相径庭。政治?经济?社会?究竟什么才是导致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呢?本文立足于中西方文化,深入的分析文化层面的差异来解释中西方养生方法之间的不同。

关键词 养生方法 差异 文化缘由

一、引言

经历了上万年的风云巨变,沧海桑田。人类的祖先在这片蛮荒的大地上生存下来,一代代的繁衍,生生不息。在成长的旅程中,他们变的相互有了区别,无论从外表,心理或是生活方式。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用智慧战胜了昔日飞扬跋扈的野兽,战胜了往日里恶劣无情的环境。同样相同的他们都战胜不了自然法则,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会生老病死。他们渴望健康的,永久的生命。一种来自心底里的渴望鼓舞着他们不停的探索,研究,为的都是那个简单的目标——养生。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地出现了门类多样的养生手段和方法。

二、养生法内涵的界定

(一)养生的定义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又见《庄子?养生主》。固“养生”一词乃中国发明,其有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那何谓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1]。

(二)养生法的界定

养生法是指以养生为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就是为了保养生命,增强体制,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医事活动[2]。

由于“养生”一词来源于中国,西方国家使用甚少,本文将西方使用的实现同类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均称为“养生法”。

三、中西方养生法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了这一理想而创造出五花八门的养生方法。

(一)中国的养生法

早在《黄帝内经》出现时中国的养生体系便已成熟。西汉的《淮南鸿烈》一书更是对“养生”有了极好的诠释。《十问》中的一段对话: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对于养生的重视。

正因如此,中国形成了一整套的包括众多养生方法和养生理论的养生体系。其中的养生法例如:一、调畅神志,即保持精神愉悦,心理健康的养生法。二、运动躯体。诸如五禽吸、八段锦、太极拳等等。三、环境养生。春秋时期老子就明确提出“顺乎自然”的养生观。《皇帝内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顺四时,适寒暑”的具体养生方法。四、调理饮食。五、经络按摩。六、气功修炼[3]。

(二)西方的养生法

根据养生的目的进行总结,西方国家也拥有为数不少的养生方法。例如:一、平衡营养物质。西方国家注重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平衡来维持身体的健康。二、现代的运动。西方国家很重视运动的作用,例如跑步、游泳、健身等等。三、心理咨询辅导[4]。

(三)中西方养生法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之间由于诸多方面的差别会衍生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而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养生法亦是如此。

中西方的养生方法种目繁多,其中许多手段都极其的相似。例如在饮食方面都讲求平衡,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调理身体;适度的运动使身体更健康以及对于心理方面的调节等等,可谓是异曲同工。然而即便是如此,差异还是存在于二者之间。

1.中国的养生法在养生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西方的养生法则没能构成一门单独的学科。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养生方法,到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现存的最早的介绍中医理论的专著。发展至两汉,养生文化已然成熟。中国养生方法之间并不孤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养生理论的融合下共同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养生文化体系。与之相比,国外的各种养生方法就没能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例如饮食从属与营养学、跑步健身则归于体育学等等。它们之间并无共同的指导理论因而无法过多的相互借鉴。

2.中国的养生法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国外的养生法主要以现代西方医学为依据。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周天,而人体则是一个小周天,从而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基础来研究养生方法。其次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也指导人们要想取得长寿健康就要顺应自然,重视规律。《黄帝内经》说的很清楚:“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四时养生法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阴阳平衡、形神合一这些哲学思想都在中国养生法之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生之道也”。(《庄子?刻意》)诸如此类儒、道思想在中国养生法中也是数见不鲜。西方国家现代医学发展较早。生物学知识在其养生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养生方法时,西方国家更多考虑到血糖、血脂、血压等健康指标以及维生素、蛋白质、糖等等这类营养物质指标。

第6篇

[关键词]法律文化;物质基础;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07-01

一、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法律文化物质基础不同

认为,“法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其最终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相互联系的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和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由于中西方所处的经济模式有诸多的不同,所以中西方法律文化也就有了差异。

1.中国的由农业主导的自然经济

可以说,在古代中国,农业是法律文化产生的社会生产实践条件。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人从属于自然,“靠天吃饭”,没有充分完成人与自然的分裂,而是天人合一。而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又必然导致对群体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农业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人身隶属的依附关系,没有充分完成人与群体的分化。所以,就个体来讲,人没有任何独立和自主,依附性的活动关系又必然形成依附性的文化意识,拿中国来讲,在农业文明时期,群体本位的伦理文化就始终左右着意识形态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只是服从和“听命”,提倡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完全泯灭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即人的自由本性。这种伦理依附性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治传统的根源。而且,在农业文明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人们生活在狭小的熟人社会之中,熟人社会往往靠伦理、道德、习俗等社会规范调整人们的日常行为,对于国家制定的维护君权统治的法律却没有亲近感,更无自觉的应用意识,不可能产生出信法、尚法和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

2.西方的由工商主导的商品经济

相对古代中国的农业实践,西方国家在自然经济的怀抱中兴起了独立的工商城市。例如.在希腊.一些城邦首先创造了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城市文明。它们依托地中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靠发展工商业.颁布法律.管理行政等手段进行统治并初步形成了专门调整工商贸易关系如商业汇票、海商信贷、风险融资等方面的规则。这种悠久的商品经济传统,平等主体的权利型、契约型交往,孕育了现代法治的观念。西方的工业文明更使人在对自然的关系上成为主体,市场经济的平等、自由的本性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对人的束缚,使人在社会关系上也日益独立自主,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和人与群体的分化,工业文明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时代,人的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发挥,使人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释放了出来,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法律至上的治理方式。西方法治观念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

(二)中西方法律文化的思想基础不同

1.中国“天道”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由着独特的哲学思想基础,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天道’,它主要由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天或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自然法则;二是天或神的合乎道德的意志。天道,在古代哲学理主要指阴阳之道、五行之道、仁道。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规律、道理就要顺从天道、体现天道、实践天道。而天地自然阴阳五行的根本涵义是伦常之道。自然的阴阳秩序、五行秩序实为亲亲尊尊、尊卑有等的秩序。董仲舒云:“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这种人伦化的天道就产生了伦理化、等级化的中国法律文化观念和制度。

2.西方“人文”的哲学思想

西方人文精神是以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为主流,包括后来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和18世纪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和近代民主精神。它是建立在反对宗教垄断和封建专制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对经院神学的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以神为本的基督精神,为“人的发现”“一切为了人”的现世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人文精神决不是依附和追随现实统治,为之辩护;而是以批判精神为武器对抗现实的黑暗统治。它积极关注世俗生活中的人的地位、尊严、权利,但作为精神追求,又充分展示人的自由天性和潜能的理想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如自然原则、契约自由、分权制衡、民主政治等等”,后来西方兴起的法治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这种人文精神指导下的必然产物。

二、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由许多优秀的精神,其中始终贯彻的正义、自由、平等权利等法制因素,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专制、特权、宗法家族关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所尊重的分权制衡、主体意识、权利本位、罪刑法定等原则,也成为现代法治社会寻求的价值目标和大众普遍服从的法律意识,使西方法律文化更能为现代社会所需要,所认同。这也是中国法律文化中急需充实和修正的部分。

同时,中国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也已有很多可继承利用的优良部分。比如: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体现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无神论精神;日臻成熟的法律艺术;立足于社会总利益的“集体本为”;行为规范的多元素综合结构等。

总之,要提倡兼收并蓄的态度,既在传统文化理搜寻精华,从理解国情里发现规律,从西方成果里汇总经验,从移植中缩短距离。利用本土丰富的法律文化资源,兼容世界一切法律优秀文化成果一定能促进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龙.法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第7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day,jsn’t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Englishis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English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nice,thankyou.”、“Oh,Ilikeit,thank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theball(勤奋),walkonair(非常高兴),costanarmand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词的文化内涵

第9篇

[关键词]李安;电影;中西文化;文化冲突;文化弥合

李安的电影,以1984年的《分界线》为发端,镜头呈现、文化实践、话语策略,基本围绕着中西文化冲突和弥合为或显或隐的主题展开叙事。可以说,李安的电影本身,就是中西文化冲突、弥合的样本。所以,对其文本中的主题蕴含、文化阐发、影像图景做出讨论,对电影史的深层书写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镜头语言中的情感对立结构与陌生化场景中的文化身份迷失李安的作品几乎均是由多部电影同声异响多元变奏汇合而为“一部电影”:百年中西文化碰撞冲突的集体记忆与梦幻投射。而李安镜头语言和叙事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找寻到了从个体情绪感受和内心体验出发的“中国式表达”,以“电影化”的方式承载着中西思想文化形态碰撞之时冲突与差异的文化情绪。从《分界线》到《推手》《喜宴》,如此密集性的冲突展示本身就是文化意识的影像重组。

先说李安的作品中,呈现出温柔敦厚的“中国式的镜像表达”与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情感冲突结构的张力。其电影叙事几乎都离不开“中西文化/情感冲突”的母题。一般来说,为了配合爆发激烈的情感呈现和忽然而现的外力作用,镜头语言必然需要显示出对比的力度和紧张感,但是李安却付之于温柔敦厚、含蓄婉约的影像风格,在中国传统美学造境叙事的基础上,将手卷式的镜头推移、中景为重心的空间构建和气韵接合的“境韵”追求等元素整合一处,本身就形成影像上的中西交融/冲突的张力,并找寻到了既具备中国式美学蕴含,又能为了中西冲突、文化反思、人性诉求将思想意识具象化的声画组合方式。《推手》是以“诗经式”的镜头语言讲述中西文化情感冲突的最佳范例。退休后的太极拳师朱师傅孤老无依,漂洋过海到美国与儿子同住,寻求家庭的天伦之乐,不意很快就和美国儿媳马沙发生了冲突,据此剧情细致地呈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冲突和隔阂导致的悲剧。朱师傅的太极拳师身份符号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儿媳马沙素食、独立、有个性,不啻为西方现代文化的化身。当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共居一室”时,激烈冲突成为必然。李安的镜头语言是不疾不徐的,是舒缓温雅的,叙事的角度是个体化的、情感结构的,在想象父慈子孝、忍辱负重、恭谦温良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崇尚个人主义、缺乏敬老意识的西方文化在情感层面的冲突过程中,以满是不安、惶惑的心态,显示中国文化在迷离难解、斑驳陆离的美国环境中冲突不断的困境和远景的迷失,同时也展现着克服精神分裂、寻求身份定位的努力。李安以其“冲突式”的镜头语言张力性、细致化地展现着中西文化情感层面上的冲突。

再说李安的影片惯用的,在陌生化的故事场景设置中展现文化身份迷失的惶惑与苦痛。李氏很多电影的叙事环境总是设置在“异地”――家国的异地、文化的异地、情感的异地,利用陌生化的场景框架,更加有效地铺展叙述异文化对立中身份意识迷失的人群的苦痛与挣扎。而其最显著的特点,又是深植于民间普通民众,甚少超前也不曾脱离这个社会层面的群体现实。普通民众/陌生化场景/文化差异隔阂,三者合一,将叙事中的冲突展示得鲜明而富有冲击力。《推手》中的朱师傅及其儿子从中国来到美国,故事以朱师傅和儿媳、餐馆老板的冲突为主线,展现传统、文化的迷失;《喜宴》的高家父母从台湾来到纽约,只为了催促儿子结婚,在经历了同性恋事实、美国式生活方式的冲击后,无奈地转而寻求身份的定位;《分界线》则直接设置“中国城”“小意大利”两个隐喻性场景,以意大利裔马力奥和中国友人的角色互换文化体验,讲述了剧烈冲突化的精神分裂……可以说,李安正是巧妙地借助这样的叙事框架和结构,在铺展异己性空间里群体文化身份迷失的苦痛的同时,也在重建着内心深处的文化图景,营构中西文化差异的真切状况,表现出文化夹缝之中的华人深藏于心的失家之根和去国之哀。

二、压抑空间里的身份确立和现性中的文化和解

李氏电影展现中西文化意识的对立、隔阂、冲突只是叙事策略和叙述面向,想象中西文化结构碰撞之后的和解、弥合才是其意图和野心,也是其影像的文化意蕴皈依之处。李安的核心意图,在于细节化呈现中西文化结构倍极艰辛的对抗之后的深层次沟通、弥合的隐喻性叙事。弥合的讲述、隐喻叙事已不仅仅是艺术的技巧修辞问题,更多的是表现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也给观者敞开了透视世界本质的一条途径。

一方面,运用压抑空间里的文化身份追寻、确立的叙事来凸显弥合之难能可贵。在李安的多数电影中,都惯于将故事限定在压抑闭锁的叙事空间,传达出平静而冷漠的氛围和疏离气质,在孤立无助、身份迷失并导致人性异化的虚妄场地中,不同渊源的文化相互冲突、碰撞,最终达成心理平衡和弥合。《推手》的叙事空间设置在美国家庭内部,其空间因为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父亲的到来,不断引发冲突并自始至终都在压迫着故事人物的情绪和观者的神经。镜头不断地在或俯或仰的在都市景观和逼近眼帘的人物特写中交替呈现,巧妙而精密地描画出父亲朱师傅的矛盾心态、潜藏的心理变化和思索自身文化身份艰难的心路历程,最终的镜头里父亲和后辈的和解成为叙事,也因此显得真切而自然。《喜宴》依然把场景设置在纽约的一处封闭压抑的公寓之中,在这里将稍纵即逝又如影随形的中西文化结构的行为、思想的冲突和困惑体现得更加充满戏剧性:中国老夫妇盼望抱孙子,急逼儿子结婚,为此不辞辛苦来到纽约“监督”;而儿子实际上是个同性恋,向往的是美国式的自由生活,为了应付危机找了急需绿卡的葳葳假结婚。故事几乎都在一个戏剧又压抑的闭锁空间中展开。影片最后的“集体拥抱”则显然是为了赋予简单的伦理、文化冲突题材更加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结合了常见的伦理主题和强烈的文化身份冲突展现之后,实际上是把一个通俗剧的结构层次提升为一部社会剧高度,甚至可被视为一部关系文化个体在异质文化空间追寻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寓言。

另一方面,意在展示现性视域中的文化和解想象。自省内敛的现性风格,是李安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导演所受的西方文化思维和传统中国文化浸染结合的产物。而李氏正是在这样的视域之下拷问文化、审思人性、展现人情浮动和中西结构差异。实际上,无论是在摄制第一部影片《分界线》,还是以后的诸如《卧虎藏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李安都在强调“现性思考”的重要性和“不同文化和解”的意义。《喜宴》《饮食男女》《分界线》《色・戒》等,虽然题材各异,主题不同,但都是缜密精确的故事情节和影音制备中显示出导演的现代价值理念,并烘托出紧张疏离的内在文化困境和故事人物文明冲突矛盾,在类同都市浮世绘的呈现中,展示惯有的细致构图、细腻情节、情感内敛的现性,而正是在现性光芒的照耀下,中西文化才得以相逢一笑,握手合欢。《喜宴》就是在现代价值理念认同下文化和解的典型样本。高老夫妇传统而内敛,但是在对自由、文明的现代价值的理解中,默许了儿子的同性恋事实;儿子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生活方式和观念都逐渐西方化,然而出于对父母的体谅和人性关怀,宁愿委曲求全假结婚。这是融合中西文明精粹的现代价值的视域观照,影片结尾高父对儿子的同性恋人萨门和“儿媳”的握手道谢,展示的其实是西式新家庭和一个中国意识的传统家庭的冲突与理解。自省内敛的现性呼之欲出。这是李安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所设想出的解决方案。

三、现代语境里的文化自审情结和中西沟通中彰显的人文关怀

在李安的作品中,历史、人性、情感和民族文化的异化处境,都得到了平静温和而又空前冷峻的影像表达。以其意蕴深广的文化体验、深刻细微的人性剖析与冷峻温和的民族文化反思,呈现出现代语境影像叙事和中西文化交流视域所能具有的深度和广度,并为华语电影的历史重构和文化反思做出了极其可贵的话语实践。这是建构在深切感受中国传统及其艺术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忘树立努力汲取西方文明价值的姿态,以融合的文化观照方式对民族文化和社会现实做出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透过影音构建和银幕叙事所展现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影像世界。实际上,李安的大部分作品,其类型选择、镜头语言、叙事策略、文化立场,最终都汇集而为“影像深层语法”陈述:文化自审的情结和人文关怀的彰显。这是李安在如今中西文化交流加剧而冲突也日益常态化的处境中,所呈现的文化反思和突围之道。

首先,李氏作品透露着现代语境里的文化自审情结,是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内转”的解决姿态。其叙事策略就是以“中国文化异空间”为叙事时空,以破除中西二元对立话语立场为旨归,既丢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也摆脱西方文化批评话语的操持,以彰显个体感受和情绪为观察窗口,力图将中西异质文化传统中的人物和事件放置于现代语境中重新审查,以富有时代和普世文明意识的话语激醒华语文化圈的观者的文化自省,进而为夹杂在冲突缝隙中的群体寻求文化精神的归宿和灵魂身份的居所。《喜宴》在有限的空间内,凭虚构象,叙说现代语境中传统中国式家庭父女之间的琐碎日常生活和情感纠葛。片中以物象和景象客观疏离的姿态,挖掘人物内心的隐秘,对传统的文化常态和深层结构做出了精微的审视和深刻而委婉的批判。《卧虎藏龙》则是披着“古装外套的现代故事”,侠客李慕白和俞秀莲惺惺相惜,囿于文化传统的意识笼罩,终身都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徘徊、犹豫不决,最终造成爱情悲剧,不啻为古代故事现代语境化的文化省思。可以说,李安的镜像实践,是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横桥上,以好莱坞式的通俗剧技艺,将中国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考量变换为更加普泛化的对立冲突模式,在文化情感冲突中自省文明的局限和补益之道,体察现实生活的隐衷,想象文化互动、弥合、融会的大同世界景观。

其次,在中西文化沟通和反思的讲述中彰显人文精神,以此作为中西文化弥合的结点。东西方的和解,是李式电影一以贯之的影像主题和文化命题,而其思考和解的归结点,则在人文精神,或曰人文关怀。他重在展现人伦亲情,凸显日常生活,在家庭职责和个体意志之间尽量抵达化合的姿态,始终于东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之间找寻和解的可能,而人文关怀则是其中的催化剂。《喜宴》末尾的一个组合段,送行父母返台前,主角高伟同、葳葳、萨门和高氏父母一同观阅婚礼影集,镜头刻意地让他们同置于一个画面,构图本身就展露出一种渴求两代人,亦即两类文化竭力和解的意图,无可奈何的团圆结局叙事中,饱含着婉转苍凉的人文情怀。《推手》的老父亲重新被儿子接纳回家,在坦诚相对中,父亲感人肺腑地说道:“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一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影片进行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但却直到老父和陈太太再度相逢,相互邀请到自己的公寓做客,电影才戛然而止,此策略是凸显人文关怀的观照最终消弭中西文化冲突尴尬结局的隐喻性叙事方式。李安以这种隐喻,表达他对现代语境中的中西文明会合的理解、同情和祝福,也借此创造了一系列华语电影进行本土和世界对话的典范文本。

[参考文献]

[1] 秦珊珊.多重文化视点下的李安电影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康霞.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 曹文慧.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接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