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27 10:43: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

第1篇

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这一基点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特点的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五个特点

一是以增进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公民的福祉为核心。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增进公民福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是举世无双的。

二是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潜力。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若干质的规定性,在所有制、调节机制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

三是努力发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后发国家三大优势。

四是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

五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五位一体”建设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

中国未来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转变压力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奇迹,但是现有的发展方式也面临着压力。要完成20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三重涵义:一是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简言之,由“粗放型”转“集约型”;二是中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三是宽方式:“总体发展方式转变”。由单一经济发展,向“四位一体”的发展拓展,核心是由“物”转变为“人”,提高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这是一个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目前,“窄方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没有完成,新的“中方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更大范围“宽方式”的总体发展方式转换又被提出;不发达经济阶段的问题(如几千万贫困人口等)没有解决,发达阶段的问题(如老龄化等)又来临;中国的特殊问题(如人口问题、二元经济结构等)尚未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可持续、人权保障、“人类发展指数”等)又涌来。中国未来面临来自上述多方面的转换压力。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应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上述新课题、新矛盾。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扎扎实实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这应成为新阶段中国现代化的新内涵,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五大支点。

支点一: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支点。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拒绝复制前工业化国家“危机转嫁”等传统模式,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举其要点,可概括为下列“五个结合”:

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把工业化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区别于以要素(主要是资本)大规模投入为特征的旧型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同时,努力寻求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紧密结合。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这是工业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升级,新式武装的乡镇工业已成为工业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推进工业化进程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我们越来深切地越认识到,传统的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中国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两个转型”是扭在一起的,无 论是微观领域的工业企业的体制模式,还是宏观领域的政府管理工业的体制模式,都对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紧密结合。中国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后发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造就的工业化格局。同时,中国颇为注重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在存在投资、技术、贸易、环境等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寻求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的最佳结合点。

支点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面临一个与信息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化共同面临的新挑战。中国紧紧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机遇,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特别是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业支撑,着力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支点三: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将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科技革命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两股潮流。城市化在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第一,中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城镇化”道路。国际上一般称“城市化”,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率迅速提高。未来几年,城镇化率将可能以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来推进。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左右。

第二,中国城镇化呈现“立体网络型”的协调发展态势。所谓“立体网络型”,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构筑一个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

第三,中国城镇化采取的是区域布局“差别化”推进方略。中国的东部重点是丰富城镇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镇带、都市圈、大城市连绵区;中部重点是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结合能源基地、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西部则控制小城镇无序发展,优先发展大城市,有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将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人口向区内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迁移。

第四,中国城镇化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城镇,这是一个相当巨大的社会变迁,它相应地提出体制转型的要求。中国为实现城镇化目标,着力促使城镇化从政府推动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化,以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

支点四:推进中国全方位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曾经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故紧紧抓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一链条,由到核心,逐步 “攻坚”。从国内看,现在绝大部分消费品的产销已经市场化,市场调节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达到95.6%,生产资料也达到91.9%,农副产品收购更达97.7%,从国际看,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竞争激烈的特大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

支点五:以全球思维推进国际化,并以独立自主的大国姿态参与全球化

30年来的对外开放,值得肯定。特别是2002年以来的这几年,恰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几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被纳入全球开放范畴,标志着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不归之路”。

开放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近万亿美元(2006年)的出口规模,也不局限于累计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资引进,也不局限于超过1.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开放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其对国内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事实上,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的金融改革,正是开放倒逼改革的典型例证。

第2篇

1 农村能源的概念

在我省农村能源的概念有以下两方面的含意:一是从能源角度讲,是指适应当前农村需求,并可就地开展利用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等常规能源之外的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小水电、小火电和小煤矿等。目前这些非常规能源还起不到主要作用。因此,称之为辅助和补充能源。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讲,农村地区能源的供需和管理,包括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分配和供应的商品常规能源和各种农村用能问题等。

2 农村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农村能源的种类具有多样化和分布广、能量密度低、可再生性、互换性、不可替代性等众多特征。在多样性方面有生物能源,如生物质能和非生物性能源,有地下能源,如矿物能源和地热能源、地上能源,如生物质能、水能和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广方面,到处都有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但各种能源的分布因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能量的密度低、分散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农村能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多能互补的原则。自然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如太阳能等。在能源的互换方面,如太阳能被置换为生物质能,水能转换为机械能。所谓能源不可替代性,是指能源作为主体是可被其他任何资源替代的。农村能源分类情况如下:(1)常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电能)和非再生能源(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次能源:火电、核电)。(2)非常规能源包括传统能源(新柴、秸杆、畜粪等;太阳能:日晒等;风能:风车、风帆等;水能、水车等;地热能:热水;畜力)和新能源(生物质:沼气、酒精等;太阳能:热收集器、光电池等;水能:小水电;风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

3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建设的关系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的建设起着积极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也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07-01

的有效提供和提高,又能及时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能的需求。农村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又会促进或制约农村能源建设的程度和规模。一般来说,农村能源的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长成正比。能源消费愈大,现代化程度愈高,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基本上是同步。随着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会减缓或降低。农村能源与农村经济的一般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目前,大都采用的是宏观计量经济分析法,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经济增长率和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之比表示弹性系数,由以下公式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当能源消费量增长与经济产量增长趋向同步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有趋近于1的自然倾向。所以,其变化是围绕1进行的。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致等于或小于1,在欠发达的农村,该系数通常是大于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在各个年份是不同的,不同的农村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或处不同发展阶段农村其能源弹性系数值范围都大体相近。而且,在每个阶段系数值也相对稳定。这说明农村经济和能源消费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农村能源弹性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负相关。前者为经济增长越快,能源消费量越多。后者为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技术进步加快,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密切相关,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等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不变,大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处于上升状态。影响能源弹性系数因素很多,主要是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环保和科技进步等。

4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要求

一般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能源数量的增长成正比的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慢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二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数量的增长相同;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快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第一种情况,一般是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所导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单位产品能耗较高;第二种情况是大都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中期,农村经济和生活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农村能源的数量需求要有一定比例的增加;第三种情况,一般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期,生产力水平已经较高,技术和管理相当先进,单位产品的能耗已有明显下降,因此,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对能源的数量需求也无须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农村能源产品数量的满足,而且要求在质量上的需求。不同的能源产品,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差异。在同一类能源产品上,也会存在质量差异。当能源产品质量愈高时,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愈高;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愈高时,对农村能源质量的要求也愈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能源在品种和结构上满足需要。农村能源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兴起和发展。因此,日益扩大了对农村能源品种的需求。如乡镇企业工业锅炉和民用炉灶的用煤要求也不尽相同。此外,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内容、方式等不同,也要求对能源的结构有所不同,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改变。

5 农村能源建设对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5.1 能源是农产品的结构构成要素,从本质上讲,农业生产即是能量转换的过程。

5.2 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使社会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改变了农村面貌。

5.3 提供动力,保证了农村系统的正常运转。

第3篇

摘要

概述了近期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新发展以及配套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tatic technology of textiles, and gives a summary of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antistatic properties of textiles.

Keywords: textiles; antistatic;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除应用于专业工作场所的抗静电工作服、超净工作服外,军队、武警的常服、作训服等为了防止静电干扰及有可能产生的静电危害也都采用了抗静电技术,甚至一般民用纺织品如羊绒衫等针织物也添加了有机导电纤维。

纺织品质量测试机构经常会收到各种企业的抗静电产品样品检测。随着抗静电技术的发展,国家和行业部门近几年先后修订和多项关于纺织品和纺织服装抗静电测试方法的新技术标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归纳如下。

1纺织品抗静电技术

1.1静电的危害

静电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摩擦(接触―分离)或感应产生的。产生静电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从而造成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干扰。生活中因静电吸附,带有异性电荷的灰尘会附着在织物表面,上衣和裤子为不同材料时,不同极性的电荷造成相互吸引,出现衣服和衣服相互纠缠、衣服对人体纠缠的现象。除了上述一般性危害以外,纺织品和服装的静电现象可能引发重大损失的主要危害是:1)导致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损坏。随着集成电路的微型化,由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足以使集成电路击穿。例如MOS电路耐击穿的电压仅几十伏,而一般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可以达到上万伏甚至更高。2)导致油品燃烧。例如曾有两艘油轮因静电在一个月内相继起火;3)导致火工品(雷管、炸药等)的爆炸。例如曾因搬运炸药的人脱去衣服时产生的摩擦导致服装带有几十万伏的静电压,由此引发正在搬运的火工品爆炸。上述三种危害最大的静电灾害均与纺织品有关。

1.2传统抗静电方法

传统的纺织品抗静电加工方法有:

1)采用抗静电纤维。抗静电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和平衡回潮率,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即不易产生静电,对已经产生的静电比较容易逸散。

2)施加抗静电剂。抗静电机理同抗静电纤维。

3)不锈钢纤维混纺。利用金属纤维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容易逸散。

4)有机导电长丝嵌织或有机导电短纤维混纺。抗静电机理与不锈钢等金属导电纤维类似,即起到容易造成电荷逸散的效果。对于有机导电纤维而言,不但有采用炭黑为导电物质的灰色产品,也有以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为导电物质的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有机导电纤维。

1.3抗静电新技术

近几年又出现并推广了两类导电纤维,可应用于纺织品的抗静电加工。

1)镀银纤维或长丝。由于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导电性能,故纺织品含较少镀银纤维(1%左右)时就有抗菌功能及良好的抗静电功能,如果在镀银纤维使用时使之在织物内形成导电的网络结构且这个结构相对比较致密,还可以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针对抗静电功能而言,由于银纤维的导电性能好,静电荷的逸散能力强于有机导电纤维,故一般而言,抗静电效果优于有机导电纤维。

2)导电高分子材料。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这些导电高分子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工程应用的。现在导电高分子已经可以制成纤维或者涂料,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以作为纺织品抗静电加工的一种新型原料。

2抗静电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

评价纺织品静电性能的指标主要采用电荷面密度、摩擦带电电压和感应电压半衰期等。

2.1标准现状

新的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标准分为7个部分:已实施3个部分:GB/T 12703.1―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 静电压半衰期》;GB/T 12703.2―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2部分 电荷面密度》;GB/T 12703.3―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3部分 电荷量》; 另外4个部分正在修订中,分别是:第4部分:电阻率;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第6部分:纤维漏电电阻;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纺织生产过程中和服装穿着使用中所产生的静电及其干扰的程度都能通过这7个部分的静电测试方法测得。

目前除执行的国家标准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外还有部分行业标准也在同时执行。如:FZ/T 01043―1996《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动态静电压的测定》、FZ/T 01059―1999《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测定方法》、GB/T 18044―2008《地毯 静电习性评价法行走试验》等。

2.2纺织类产品抗静电产品标准

一般根据抗静电纺织品使用场合的不同,各行业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因此分出了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军工、特殊行业、民用等。我国根据需要制定了为特殊行业服务的GB 12014―2009《防静电服》、GB/T 24249―2009《防静电洁净织物》、GB/T 22845―2009《防静电手套》等标准,以及作为劳动保护配套产品的GB/T 23464―2009《防静电毛针织服标准》等相关产品标准。表1列举了以上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纺织品抗静电测试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这是因为温湿度对抗静电的指标影响比较大,且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通常需要在满足测试条件要求的恒温恒湿实验室进行测试。

2.2.1《防静电服》新标准分析

新版《防静电服》标准中,增加了对原料即织物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连体式的服装款式;增加了缝线针距要求;明确了衬里应采用防静电织物。对防静电性能,参考欧标和美标增加了服装、织物表面电阻的技术要求;为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服装,将服装的防静电性能按技术指标划分了等级。在理化性能中增加了多项指标。增加了服装、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缩水率、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甲醛含量的测试。在附录A中规定了服装、织物表面电阻的测试方法;在附录B中对服装、织物带电电荷量测试条件进行了修改,从原要求相对湿度小于40%改为(35±5) %;在附录C中对洗涤的要求进行了修订,统一规定洗涤时间为33 h。

在测试方法标准中,专门制定了一个与GB 12014―2009配套的测试方法标准GB/T 23316―2009《工作服 防静电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方法》,以及采用电阻反应服装抗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GB/T 22042―2008《服装 防静电性能 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和GB/T 22043―2008《服装 防静电性能 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

2.2.2《防静电洁净织物》标准分析

该标准是为特定行业制定的防静电织物的标准。适用于电子、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使用的,用以制成洁净的服装等产品的织物。与常规的防静电织物要求不同的是:其测试环境要求温度为(23±5)℃,相对湿度:(12±5)%;基本物理性能增加了耐磨指数要求,并采用GB/T 21196.3方法标准的耐磨指数测试;静电性能要求必须同时符合表面电阻率和摩擦起电电压要求,并规定了静电性能耐洗涤分级试验方法,在附录B中规定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以发尘率(个/min)和空气粒子过滤效率(%)两项指标控制产品的洁净性能。在附录C和附录D中分别规定了发尘率及空气粒子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

2.2.3《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物》标准分析

为了测试用防静电纤维与羊毛、棉、腈纶等纤维混纺或交织而制成的针类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性能,国家颁布了新标准GB/T 21244―2009《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物》。此标准在附录A中对洗衣机的型号、洗涤剂的pH值、洗涤工艺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洗涤后的服装按GB 12014―2009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试,规定整件服装的带电电荷量不应大于0.60 μC/件,理化性能要求pH值控制在4.0~8.5之间,与GB 18401―2003对pH值以A、B、C类考核不同。批量服装检测时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理化A类和外观B类划分。

3抗静电性能测试中的问题

在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检测实践中,静电压半衰期法、电荷面密度法、摩擦带电电压法等不同的静电测试方法测量获得的数值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等比数值关系。在某些抗静电产品的测试要求中,客户要求采用GB/T 12703中两种以上的测试方法来检测产品质量。而两种方法测出的数据可能会出现相互矛盾现象,无法判定其抗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例如:

A.抗静电纺织品常采用织造过程中嵌入金属导电纤维。这些导电材料通常在成品布上显现条或格子状样式。对于此类产品,有的客户要求使用电荷面密度和静电压半衰期同时考核抗静电性能,会出现电荷面密度很低符合技术指标要求,但静电压半衰期降不下来。

B.单面覆膜产品采用静电压半衰期测试抗静电性能时,有金属覆膜面测试的电压、半衰期都显示零,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而反面的电压>2 kV、半衰期>60 s,不能达到抗静电技术要求。正反面采用不同工艺处理,抗静电性能有极大的差别。

以上说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面料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而且测试项目随着产品的不同,所表征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单一指标进行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行业需求及相关的受控环境下使用的防静电织物,检测其抗静电性能,正确选择适合的防静电产品标准、对应的环境要求和检测方法。

4结论

第4篇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结构设计

引言

一、装配式建筑的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建筑的作用一般只有一个,是做住宅、办公、商场、还是剧院。此过程一般都是建筑外观设计,明确设计任务,考虑到建筑信息化,主要是建立项目的工程信息。最好还能给详细设计软件提供统一的设计模板,模板可以是一个配置文件,可以是一个数据库,里边规定了本项目中应用的一些构件属性的限制值。比如使用的入户门宽不能小于多少,梁、柱的承载力不能小于多少等等。设计室负责人将从设计师的草图中挑出相对较好的创意,通过各种绘图软件进行精细效果图的绘制,建筑项目的信息化从这里的开始。

二、装配式建筑的详细设计与并行化

设计精细的效果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详细设计,数字模型工程师能够使用BIM 软件使建筑模型由精细效果图变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模型包含各种基本的建筑构件以及构件的尺寸、材料、强度等等物理特性。在装配式建筑的详细设计的过程中,基本包括3 个专业:建筑、结构、设备。BIM 软件的发展使建筑、结构、设备进行并行设计成为可能。

2.1构件的详细设计、分析与制造流程

装配式建筑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应包括装配体、子装配体和单个设备等相关的所有数据,都会与三维模型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包含在一个统一的建筑信息模型中,同时连装配体如何装配,装配的顺序都会有所说明。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包括建筑构件设计、构件生产工艺、构件装配工艺、后期的构件维护工艺人员参与其中。经过BIM 软件系统仿真后获得结果,知道满足需要为止。

2.2设计领域的改变――并行化

并行工程已经在制造业十分成熟了,但在建筑行业,并行工程的提法还很少见,并行技术是绿色建筑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建筑设计的并行化是面对建筑领域的绿色倡导,同时降低成本,缩短时间的唯一捷径。

实现并行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并行工程集成管理环境。其中关键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建筑软件(包括建筑、结构、设备专业)的信息化。BIM 软件的大力发展,为并行工程提供统一的协同平台与数据管理平台,便于各个专业充分在数据层面表达自己的设计。

2)建筑的详细设计过程改变。详细设计过程变成一个类似敏捷开发的过程,逐次修正迭代。一个项目在详细设计阶段由众多专业的工程师参加,每个专业都会对模型做出本专业的修正,但每次修正表现在整体的模型上不一定总是积极的,出现消极冲突的时候,就需要相关专业的人员对修正进行讨论迭代,趋向于共同解决消极修正,以此避免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冲突返工。

3)分布式管理、统一协调、持续的跟踪,也就是人的作用。随着并行工程的进行,工程内部系统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剧,问题也多样化,分布式管理便于信息收集、统一协调,并与信息整理,持续跟踪便于问题的解决。

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大力推广,并行工程一定会得到重用。

三、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的BIM 与射频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统一制式,有利于BIM 软件的管理,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大空间的移动离不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射频技术的大力支持,射频技术是BIM 数据从虚拟三维计算机空间输出到现实的捷径,两者都是装配式建筑转向绿色全寿命周期建筑的关键技术。

3.1 BIM 技术

BIM 技术是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核心管理技术,避免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产生阶段性的信息孤岛。建筑设计多专业协同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是BIM 技术的优势,装配式建筑需要的管理系统正式这样管理系统。BIM 以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为核心,对装配体、子装配体和单个设备等相关的所有数据继续管理,同时提供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接口,便于导入数据到分析软件进行建模计算,也可以实现一些耦合软件,在整体与构件之间做分析。

3.2射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

射频技术能随时随地的记录构件的几何、物理信息。因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内生产,项目地组装,会涉及到构件的生产、仓储、物流、安装与验收,各个环节都需要能随时识别出构件的身份,避免产生阶段性的信息孤岛,减少人工信息录入出错的可能性,有利于BIM 模型信息及时更新。同时射频技术有利于工程材料的物联网监控管理,极大方便构件的动态运输。

3.3维护的技术难点

在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建筑的维护、加固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轻型装配式物流中心仓库有过替换的实际工程,但是又太多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发挥出这一优势。如何找到那个合理的“千斤顶”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像机械一样做替换的关键。

四、结束语

未来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工厂预制件和现场装配的优势,将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到建筑上,使结构与建筑及设备等专业密切配合,充分优化建筑性能与功能。 随着低碳、节能、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深入人心,预制装配式建筑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结构设计人员,应密切关注国家建筑产业政策,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栗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08(03)

[2]严薇,曹永红,李国荣.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05)

第5篇

关键词:公共电视 数字电视 数字技术 电视改革

一、关于公共电视的“赞成”与“反对”

从经济学角度看,关于公共电视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赞成”与“反对”两派观点。当然,赞成与反对的背后,各有其学理、政治态度等原因。一种是从外部性的角度,认为媒介产品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加以干预,因为市场不能解决媒体的正外部性问题,或以频谱的稀缺性、规模经济等理由为公共电视鼓与呼,代表人物有Gavyn Davls,Collins以及加里·普恩等人,可以概称为“赞成派”。

对公共电视持反对意见的经济学家甚多,科斯可以算作公共电视的极力反对者,尽管他本人并没有旗帜鲜明地宣称其反对观点,但“反对立场”在其经济学理论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当然科斯的反对也是有条件的,即需要因“交易成本”而论)。科斯著作在传播学界少受重视,也几乎没人认为他是“传播学者”,但在主流经济学人中科斯确是论述传媒最早也最多的人。科斯认为,各国引以为标杆的英国的BBC公共服务,根本不是出自什么公共领域的文化理想,而是历史的偶然,加上主事者怕被冠上图利图财而便宜行事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科斯并没有无条件地强调商业电视制度还是国家公共电视制度更好,因为他认为经济学研究要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而不是抽象的“黑板经济学”。在科斯那里,重在思考影响交易成本的制度确定之后,哪种运行方式更为合理的问题。因此选择商业运行模式或公共运行模式,自身要受到多种力量的限制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制度的具体运行方式而不是某种抽象的规则更能说明何种制度更优。

支持电视公共服务的人士的确可以说不少。但是这些年的另一情形是,尽管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麦克切斯尼等人),但是批判的声音似乎难以满足人们“挣钱”的要求。所以讨论电视的公共服务问题尽管可以从经济学出发,但往往却必须回到道德问题上加以解决。比较而言,公共电视的反对之声(至少从针对国家提供大量资金资助公共服务电视而言是如此)似乎远远盖过其赞成的声音。原因或许是,经济学自身带有强烈的个体化分析性质,而“公共服务”这类“社会性”的取向,并非经济学的主流。加之近年来新自由主义观点盛行,解除政府规则,把权力交给市场,对于英美国家的电视传播来说是媒体变革的事实,而在中国,则已经部分变成事实并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基本取向。

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理论启示

在赞成和反对之外,是否还可以有替代性思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曾断言,关于社会制度对经济体系运行的影响的研究,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永久领地。从制度中寻求经济含义大致是制度经济学的共同取向之一,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对我国公共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极富启示价值的理论资源。

1.科斯理论的启示

科斯本人对公共电视并不赞同,但科斯所创立的理论却对于中国公共电视改革的探索有重要启示。第一,我国频谱资源名义上归为国有,但是在3G时代,因数字化而产生的大量频谱资源如果被用于电信,那么电信有必要为电视传播,尤其是公共电视的建设付费。目前电信部门近乎寡头垄断的地位导致电信和广电在三网融合的博弈中处于不平衡竞争状态,国家的干预(即以电信补广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符合科斯的最低制度成本的理论,只要这种干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在事实上增进社会电视观看福利。第二,对公共电视不能抱着过分乐观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管理机构并不能从长效机制上尽最大努力服务社会,除非公共电视建立了良好的运转制度。第三,关于节目来源问题,不必执著于国有电视节目生产部门或民营影视节目制作部门是否能够生产合适的节目,与是否国有并不形成绝对正相关关系,节目的来源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关于“灯塔”的问题。除开新闻之外,一般公共电视节目,采取商业制作或电视台与商业制作机构合作生产都是可行的途径。

2.诺斯理论的启示

另一位制度经济学名家诺斯则较为重视制度和时间,对于中国这样富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国家来说,诺斯的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诺斯认为,正式规则也只是形塑人们社会选择之约束的很小一部分(尽管非常重要),而人们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的非正式约束则普遍存在。由于从文化中衍生出来的非正式约束,嵌套在(nested in)其中的文化则会在“制度的渐进演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成为了路径依赖的根源。”

我国的电视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FN开,这里结合诺斯的制度理论,AN4"方面分析中国电视传播的制度和文化特征。第一、政治和政策因素。我国推广数字电视转换是在基本国情下进行的,也即是说,在推广过程中要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政府的意志,要体现出数字化转换的“惠民工程”色彩,而这正是诺斯理论“正式规则”的体现方式之一。在数字化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求付费电视的收取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看电视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公共服务行为以国家行政行为得到保证。第二,中国久远的公共文化传统。中国文化的特质究竟是什么,也许存在着争论,这里姑且采用学者葛兆光的归纳:古代到现代汉族中国人关于“天下”即“世界”的认知;儒家对家庭和社会的特别看法和做法;佛教道教以及它们关于今生和来世的信仰和技术;普遍的阴阳五行观念以及由它而产生的种种知识;汉字以及汉字思维。例如从文化心理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高收视率可以视为公共文化传统的体现之一,如果不结合中国人的浓厚的“天下为公”观念,不结合人们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很难理解为何“新闻联播”这类“国家大事”节目在中国实实在在有着大量的观众。或许因为中国的电视传播,不论是传者还是受者,文化心态上都有浓厚“公共情节”。

三、从我国经济改革理论中寻找借鉴

在讨论中国电视改革时,有必要借鉴中国经济改革走过的道路,如果以过渡经济学(实际上是具有中国特殊问题指向的制度经济学)的思路理解电视改革,或许有助于开阔传媒改革的思维。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如果发展经济是目的,那么具体的手段,或者一些口号上的问题可以暂时不争论,这恰是我国制度经济学或转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就我国转轨理论来说,学者盛洪曾在科斯定理“交易费用为正”的前提下提出了—个推论,即:无论既定的产权界定是什么样的,只要产权的交易所带来的增益可以抵偿交易费用还有余,就可以带来资源配置的改善。这种论点的含义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在不改变既定利益格局(或财富初始分配)的情况下,实现产权界定规则的根本改变。

转轨经济学对如何发展我国公共电视应该说较有启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所走过的道路,和我国的经济改革一样,也在不断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也留下了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在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也有些是改革之前固有的问题。不管是哪种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否认改革的必要性和成绩。既然发展公共电视的目的在于受众可以收看到更多更好的节目,如果有一种运行方式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那么这种努力就值得肯定。目前我国的电视运行方式,既不是纯粹商业性的运作,也不是英美国家那种公共电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较2:--十世纪八十年代,目前电视的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以及电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上都有很大提高,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改革进程中的良性制度探索。

我国并未实行部分西方国家的公共电视体制(如美国的PBS,澳大利亚的SBS等,这类公共电视运作—般采用政府拨款、节目独立制作,以提供多元和富有品位的电视节目为目标),但是如果把改革视为一种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努力寻求帕累托改进,从制度中寻找改革的空间,在不能损害目前其他媒体单位的既有利益条件下,公共电视改革仍然大有可为。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媒体公共服务实属应有之义。但是这种加强必须遵循帕累托改善原则,对我国电视传播中的产业化追求,只能扶持和鼓励,不能因为“公共服务”色彩的淡化而加以政策上的制约。

四、结语:利用数字技术条件发展公共电视

第6篇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全国几何中心极,是中部的中部,史有“唯楚有才、于斯为甚”之美誉。荆州区域职业教育经历了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内涵建设等重大改革后,保持了区域的一些特点和优势。一是办学规模逐步稳定。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25所,在校学生8万人,专任教师4352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在校生5万人,专任教师2448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6所,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4个,基本上形成了规模适中、结构适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二是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全市职业学校围绕汽车零部件、家电、纺织、医药、化工、畜牧、水产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精心打造特色骨干专业,服务支柱产业发展的功能逐步增强,初步形成汽车制造与维修、数控钳工、机电、计算机信息技术、服装、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等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三是办学活力不断增强。近几年先后共停办、合并中职学校21所,组建规模高职院校2所、规模中职学校2所,中、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实施订单培养,与荆州四机厂、荆州神电集团等市内企业以及广州、琛圳、江苏、浙江、上海等外地的1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向这些地区企事业单位输送上万名毕业生。

当前,全国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势头十分逼人,与一些发达区域相比,荆州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职业教育人口比重不达标。2011年,全市初中应届毕业生51371万人,其中选择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40066人,选择读中职学校招生只有11454人,普职比例严重失调,全市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口不到30%。二是政府统筹区域职教发展的行为缺位。全市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机构均由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有的规模小、质量差,有的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办学特色不鲜明,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合不紧密、不协调的问题非常突出。三是办学条件差。我市职业教育投入却远远少于普通教育,也少于周边地市和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如市内某重点职校办学规模5000多人,其每年的财政经费只有几十万元,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的运转和发展需要。有的学校还负债累累,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有的学校连教师工资都不能及时足额发放,许多优秀教师流失,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荆州职业教育同全国职教育事业发展形势一样,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外沿发展向规范管理、内涵建设转轨的新时期。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是要努力提升荆州区域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全市“壮腰工程”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1.要加强规范管理。一是规范招生。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建立和完善中考招生统一平台,严格普通高中招生划线和招生名额限制,做好普职学生分流;要通过持续举办“职教节”,推行阳光招生,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要取消有偿招生、降低招生成本;要开展合作办学,开拓生源市场,提高生源质量。二是规范办学。要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切实规范学籍管理,充分利用全国中职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做好学生异动信息管理。要严格落实国家资助金和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规范申报、审核、资金发放程序,加强监督,严禁学校套取、挪用国家资助金。要规范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教材管理,督促学校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其必修课程,选用教育部开发推荐使用的正版教材;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实习课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严格执行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规定,禁止以任何名义安排一、二年级学生出外顶岗实习;要增强学校安全意识和风险转移意识,完善、细化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督促学校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和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以及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等。

2.要加强内涵建设。一是大力加强品牌专业建设。要根据荆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数控、模具、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护理、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以及畜牧兽医、园林艺术等涉农专业建设,争取在未来五年内新增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努力创建国家级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3个。二是全力开展示范学校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示范学校建设,真正起到引领示范带头作用。未来五年内,我们要争取新增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3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6所。三是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好教师进口关,职业教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外,还要把教师职业技能、企业工作相关经历作为学校聘任教师的优选条件,引进既懂教学、又懂技能的优秀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四是尽力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转变办学思路,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开放的办学模式,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相结合,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把职业学校办成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于一体,面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五是全面开展职校办学绩效评价。建立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机制,邀请企业参与制定职校办学评价标准,把学生德育、文化基础、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就业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校园安全管理等作为学校办学绩效的作用衡量指标。

3.要增强办学活力。一是推进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引进企业文化,在校内办企业专业班,实行定方向、定单位、定岗位培养;教育部门为企业界提供人才毕业生专业等信息;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和学历;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基地和就业岗位及兼职教师;企业及时向教育部门呈报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在学校招生、办学、学生管理和宣传上给予帮助。二是继续整合资源。打破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对荆州市中心城区的市直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按照相同或相关专业进行资源整合,按照国家级示范学校的建设标准,建设3-4所规模较大、特色鲜明、办学条件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按照国家级重点学校的建设标准,集中力量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三是建立职教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双师型职教队伍建设、支持品牌专业和示范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持续开展职教宣传等。四是切实加大职教投入,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调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保障学校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要将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同级普通学校教师工资水平。五是支持民办职校建设发展。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国家一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及外资参与职业学校建设,积极营造公办、民办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4.要加强政府统筹。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综合协调、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宏观管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和检查评估,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市发改、财政、教育、人社、农业、经信等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职教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载于《高教与经济》2010年第1期,47-50

[2]黄芳,《湖南省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研究》,载于《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5-7

[3]王琴、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载于《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7期,16-19

[4]褚继平、彭玉林,《奉贤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载于《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第2期,18-21

[5]徐健,《试析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载于《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16-17

[6]沈欣,《县级职教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考》,载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第2期,27-28

[7]商学芳、姜卫良、郑世英,《关于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思考》,载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62-67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秦淮区是南京市的六城区之一,是传统的商贸旅游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要积极抢抓科技创新发展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而知识产权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秦淮区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已经出台,《南京市专利促进条例》即将颁布,秦淮区的知识产权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大力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推动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秦淮区顺利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三个发展”创造条件。

1.基本现状

近年来,秦淮区认真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科技部门和知识产权局要求,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2009年,全区企业、个人申请专利238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授权专利154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2010年上半年,南京市顺利通过了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的验收检查,秦淮区也被列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之一。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建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工作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秦淮区政府为了在全区上下形成抓知识产权工作良好氛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责任书》,对各街道年专利申请量等目标进行考核,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其考核结果和各单位评选优秀挂钩。动员有条件的的科技型企业配备专(兼)职知识产权工作者,建立知识产权工作队伍。如,普天通信有限公司、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一整套专利工作队伍,配备专利事务和相关司法事务专职工作人员,已有16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参加了省首批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由科技企业专兼职知识产权工作者和街道工作者组成的联络员队伍,构筑了区、街道、企业三级专利工作网络。2010年秦淮区科技局投人l0万元建成了秦淮科技网,初步建成秦淮科技企业数据库、创新人才数据库,开发了短信呼、邮件通等功能。

(2)开展宣传培训,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夫子庙等人流量大的地区树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录象,播放《知识产权ABC》《创新与梦想》《专利制度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简介》等知识产权宣传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二是走访重点科技企业。为了进一步推进秦淮区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工作,科技局由局长带队对全区60余家重点科技企业进行定期走访调研。在企业走访过程中,不断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工作,并有针对性的作专题辅导,做到点面结合。比如,为永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战略辅导,受到了企业的好评。走访中,还进一步梳理征集企业的项目需求,积极推动南京市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举办知识产权培训活动。近年来,多次举办“区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座谈会”,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重点科技企业代表、各街道科技工作联络员参加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和省市知识产权部门领导作专题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群,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四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意识,在“4.26知识产权Et”期间,开展执法检查活动。2010年4月2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南京市知识产权局、秦淮区知识产权局三级联动在夫子庙地区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夫子庙地区市场秩序,提高了企业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3)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不断完善创新机制。秦淮区政府制定了对获得省、市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2万元奖励,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5万元奖励,通过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1.5万、1万元奖励,通过IS09000认证的企业给予5000元奖励的政策。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大、中、小学在校学生个人“专利申请零费用”活动。二是大力加强载体建设。秦淮区大力加强科技企业载体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有各类园区共有16家,总面积61.79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待建4家10.64万平方米;在建4家,9.1万平方米,已建成招商8家,42.05万平方米其中,1865园区已建成9万平方米,引进企业54家,随着园区建设推进,进一步拓展了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空间。三是积极开展专利申请费补助活动。配合南京市科技局开展的专利申请资助活动,秦淮区通过网站有关信息动员有研发项目的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在活动开展期间,对区内专利申请重点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做到企业申请受理率达到100%。

2.存在问题

秦淮区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三个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1)知识产权载体比较欠缺。 全区科技资源匮乏,一是高校院所缺失。秦淮区是南京市六个城区中唯一的一个没有大专院校的区,区内科研院所也是风毛麟角。据统计,省医疗器械检测研究所是区内唯一的1家科研院所,而大部分专利申请却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二是科技园区缺失。全区现有的科技园区小而散,只有1家省级以上科技园区,且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缺乏承接科技企业的载体。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相对较少。 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只有40余家,专利申请量在南京市几个城区中较为落后,和先进城区相比差距较大,而且现有科技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从专利结构来看,发明专利偏少,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

(3)科技企业外迁现象严重。 一方面,受区域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的影响。主城区制造业向外迁移已成为趋势,秦淮区英华达、北方光电、二机床等传统专利申请量较多的工业企业都已迁移至外区。另一方面,受大校场机场搬迁影响。由于大校场机场搬迁,附近的科技企业都面临着搬迁问题,企业外迁现象普遍。

3.下一步发展思路

(1)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加大利用各媒体扩大知识产权工作的影响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借助社区的科普画廊、科普学校,以展板、多媒体等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不同的群体中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宣传,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把普及专利知识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作为区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企业科技人员的必修课,不断提高南京市秦淮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整体水平;继续组织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等培训;利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开展有关培训活动。

(2)进一步加强目标责任管理。 建立以“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一街道一重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办公室”为框架的区知识产权工作网络,设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联络员工作会议,通报区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引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以专利为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体系,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四落实”;认真落实专利申请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制度,真正发挥区、街道、企业三级专利工作网络作用,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使秦淮区专利申请量有较大的提升。

(3)进一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创新基金等项目申报力度,特别是对专利实施项目实行重点推荐,积极争取在区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区内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引导企业走科技兴企道路,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与新产品开发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学会在技术立项、产业化、市场开拓及技术保护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自觉把拥有知识产权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第8篇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入香肠工厂,而投人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 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入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入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入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当前重庆高职教育经历了由教改试点到教学质量工程的探索路程,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职院校已将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在重庆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激励下,重庆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就要求重庆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当充分考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有关重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路。

一、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园区

首先,高职教育园区便于政府、社会、学校三方的有机结合。根据教育厅及重庆市政府提出的总体规划方案,重庆高职教育园区将成为企业与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培养摇篮,沟通政府、社会、学校的三方关系,并对重庆市的产学研结合、研发新产品及自主创新等发挥先导作用。在重庆高职教育园区中,应该始终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高素质、具有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同时这也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其次,高职教育园区对整合重庆市高职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高职教育园区的构建,有利于提高重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协同合作主要包括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共同发展与资源共享等,它将推动实现合作办学,提高各校的组织、领导、决策及控制、创新能力等,整合办校资源,以高职教育园区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批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再次,高职教育园区有利于政府控制导向。通过高职教育园区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各项职能的发挥,实现控制导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制定质量评价标准与办学目标,对高职教育的各项活动实现引导、协调、统筹及检查功能,推进重庆市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学术沟通及教工人员培训等工作;第二,推动社会评估机制的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三,促进资源共享,统筹各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引导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二、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当前,高职教育走上了“产学研”联合办学之路,而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合作,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

第一,行业协会便于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通过高职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可促进各高职教育资源的整合,并将高职教育推向市场化,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共同提高办学效益、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通过行业协会的建立,实现了高职教育的教与学一体化,促进统一经营与统一管理。

第二,行业协会便于避免资源浪费。由于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但是增添教学设备等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设备更新落后,不利于专业发展。但是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可将企业的先进设备直接应用于教学中,企业的资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工具,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需要开展大量实践教学,因此需要配套实训基地,通过企业与行业的联合,充分整合了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资源,避免重复投资。

第三,行业协会有利于发挥集团优势。通过构建“职业教育集团”,能够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体现出功能优势:一方面,实现集团学校与企业的互动,让学生真正体会企业真实环境,体会完整的工作流程,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学校定期举办相关行业会议,让行业协会成为校企交流平台。

第四,行业协会有利于有效地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枢纽作用。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行业协会举办的行业会议,定期调研行业技术与人才需求状况,组织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加入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或者参与设备展览会,全面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范围,由单纯的人才需求交流转化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交流。

三、高职院校的集约化、多样化

集约化发展主要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将原本处于分散化、效率较低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规模化的教育经济体,充分利用资源,发挥高职院校发展的规模效应。集约化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抓住机会,走质量效益之路的创新模式。重庆高职教育的集约化发展,是与粗放型教育发展相对应的发展模式,其目的主要是在新形势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把质量作为第一保障,探索效率优先、适度规模的发展路径与战略体系。

通过集约化,可以整合校际资源,节约发展成本,从而实现规模效应。集约化同时,在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强调高职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这里主要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强强联合,是重庆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通过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可利用现有的学校设备、师资力量以及企业的场地、设备、资金等,实现校企之间同担风险、共同投资、共收利益。另外,还可通过股份制的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资源,将社会资源尽快转化为教育资源,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合作实现双赢。

二是办学专业的多样化。专业的科学设置,是重庆市高职教育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体现教学特色的重要途径,而紧贴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在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中,盯紧社会与市场发展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生产中需要什么技术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专业办学,突出高职院校发展的亮点,并在招生中获得更多资源优势,从而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  三是师资队伍的多样化。一方面,鼓励教师多走进企业,实行顶岗实习或者“挂职”锻炼,提高实际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历促进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便于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落实“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为教师团队带头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行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制度,选拔真正优秀的教师,并由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队伍,深入到各高职院校开展讲座,加大各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四、高职院校的品牌化

高职院校的品牌化,代表了高职院校的视觉、感性及文化等形象,主要指其对于高职教育消费者的印象,抽象地表达了高职院校的办校内容与水平。因此,品牌既是高职院校的标志,也是社会信誉的体现,更是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消费者的承诺与回报。如何才能实现重庆高职院校的品牌化,本文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注重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塑造高职院校品牌化的关键。重庆高职教育中,打造品牌化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需培养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社会经验的“双师型”队伍;同时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依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优化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精品课程的基础。重庆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深入实际,与各用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构建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在确保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根据社会需求及企业岗位的目标需求来设置,从而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品牌化强调的是特色与优势,最终目标是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生源。在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中,除了强调一般共性之外,更要注重对个性化品牌的把握,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特色化教育服务。高职院校品牌化的塑造过程中,首先明确的是各自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充分体现出学校办学的核心。因此,通过品牌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在办学中的开拓进取,理智分析学校的环境、背景、优势等,最终确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要求高职院校既要承担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要加强对办学效益的重视。当前,随着高职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加大,很多高职院校都通过盲目扩大规模来提高办学效益,然而重庆高职院校在建设投资、教育投资等体系方面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扩大规模虽然带来了生源的增加,但却直接导致了办学质量的下降。通过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可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办学理念,提高师资水平和专业水平等,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从而有效解决办学效益与办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与发展,高等教育也出现国际化趋势,并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话题,将在未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竞争中成为重要主题。当前,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想。在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发展较快,但其国际化进程仍很缓慢。伴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高职教育国际化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