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智慧城市管理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29 09:56: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慧城市管理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智慧城市管理专业

第1篇

 

一、调查目的

 

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开展和利用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这是教育界、企业界、政界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掌握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求平衡情况以及供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制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走访、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组制作了武汉城市圈物流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向高职院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提供社会服供给能力的大小、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二)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

 

本课题组在整个调查中,课题组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召开座谈会1次,走访学校20人次,教师生50人次。这次座谈会和访谈,既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又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三)其他调查法:课题组还运用了访谈、电话采访、网络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几种调查法,详细了解了社会服务中的具体情况。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分析

 

(一)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强烈,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20%,主要是民办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院校;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市州高职院校,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意愿最为强烈。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调查得知,这种意愿也在逐年增强。

 

图1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情况图

 

分析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意愿强烈且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加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朝阳产业的新兴专业,需要通过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三是物流业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相关社会服务政策差别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专业实力较强,学校出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院系及专业社会服务意愿较强;民办高职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学校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氛围,所以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意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强,但差别很大。

 

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不同学校之间的供给能力相差比较大。我们把社会服务供给能量折算成经济价值指标,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示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52万元;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职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35万元;其他公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22万元;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10万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图

 

武汉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间开设的,至今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办学经验,都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较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而且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或下滑,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团队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为明显,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供给能力差别大是因各自的师资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同时也是与每所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努力不同是分不开的。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点。

 

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物流相关培训、物流技术研发、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行业规划及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但不同学校及每个学校每年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处在武汉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较低服务档次的物流培训,相反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比较多元化,既有较低层次的物流培训,也要层次较高的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以及物流行业规划等等内容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武汉市内的高校较多,武汉市的企业不太信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交付给本科院校来完成,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学校在社会服务上也比较主动,地市州的企业基本上把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交给地市州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职院校来完成。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服务意愿不够强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尽管都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或想法上,缺乏主动性,内生动力不强。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80%的高职院校尽管表示愿意提供社会服务,但他们没有主动与企业对接,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等着企业找上门来。

 

2、社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学校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真正把社会服务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还很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培训上,服务内容很单一,也不能满足企业多形式的个性需求,最终出现学校有劲使不上、企业有病求不到医的局面,打消了双方的积极性。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调查中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企业、政府等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但基本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和措施最终无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参与的相关利益体,导致方法和措施只能从短期或表面上发挥作用。要想正在使社会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社会服务优化建议

 

1、提供认识,提供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学校除了考核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以外,还应该把专业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专业社会服务创收多少应该与专业团队的收入分配及职称晋升挂钩;政府也应该把学校社会服务创收作为办学实力和对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与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挂钩。这样一来,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了社会服务,就会主动与企业对接,想尽办法提高社会服务的创收能力,从而激活了社会服务的活力。

 

2、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但该专业基本都不是各个学校的主打专业,专业相对比较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但这些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校校社会服务合作联盟,师资进行共享,形成合力,这样解决单个学校实力薄弱的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物流问题。

 

3、建立社会服务长效体制机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模式都比较传统和落后,缺乏长效的体制机制,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把政府、企业、学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最终使社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第2篇

物流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行业,也是目前很多地方确定的重点支撑行业,关于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很热门的一个话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是高职院校物流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仓储配送实务》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1~2]。

2.高职学生情况分析

(1)高职大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文化素质、文明修养也相对较差

由于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招满学生,不得不降分录取。所以在普通高校很少见到的酗酒、抽烟、打群架、衣着品位不高等现象在高职院校发生率较高。

(2)学习动力不足,理想、信念不高,自信心不强

高职大学生几乎近半数是对考取更高高校无望或学习不感兴趣、对未来不抱很高希望的学生,所以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种种原因使目前的高职大学生缺少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雄心壮志。

(3)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力较差

高职学生由于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提高技能方面,所以他们的违纪现象和不良习惯特别多,明知校规校纪严令禁止的,却不愿或根本不能管理约束住自己,旷操、上课迟到、睡觉,看通宵电影或迷恋网吧整夜不归,成为高职院校一部分学生经常发生的现象。

(4)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较强

高职生虽然在以上三个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明显差距外,但他们也有自己明显的优势。他们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爱动、爱现自己“才华”。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压力较小,在选择职业时,他们更加务实。所以,高职生与同等学历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3.《仓储配送实务》课程的特点

《仓储与配送实务》 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仓储专业一线的工作 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部门主管及业务经理等仓储配送人才的必修技能课程。

《仓储配送实务》课程的涉及面广。从仓库的规划与布局,到仓储的设施设备的认识,到仓储作业流程,到仓库安全管理、到配送路线的规划管理等等,都需要有所认识,了解和掌握。

《仓储配送实务》课程的实操性强。本门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如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堆码、叉车操作、WMS系统的使用等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学习点。

4. 如何进行高职院校《仓储配送实务》课程的教学

4.1对教师自身而言

(1)融会贯通物流知识体系

《仓储配送实务》课程涉及面广,它与数学、法律、运筹学等学科都或多或少有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我一边教学,一边随时注意相关知识的补充,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专家请教。

(2)关心物流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最前沿信息

除了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外,《仓储配送实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门学科始终处于不断的更新当中。所以,需要同物流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时了解最新的物流动态和新的物流技术及成果,以便随时在教学中补充,我在上课时,凭借最新的知识,对书本内容作了很多的补充,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3)多去企业历练

单纯的理论知识较枯燥,而且有些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运用是脱节的,学生一般不感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必须注意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多为学生讲解业内的实际工作方法和一些物流企业的运作经验。所以我充分利用自己的寒暑期时间,多方联系,在顺丰、嘉里大通等公司参加定岗实践。这也为我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很多基础。

4.2 教育学生方面

基于高职学生以上几个特点及本门课程的特点,除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方式教学外,还可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期兴趣。

(1)布置社会调查等方案的制作,实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学期初始,我就布置了要实地调查仓储企业的仓储现状的任务,而这种实地考察的任务是其他课堂所没有的。分组调查,这是一个挑战。学生开始都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开始弄得一塌糊涂,无论是调查设计报告还是到最后的总结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但是通过几周的摸索和我的指导,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2)带学生去企业参观

带学生去可口可乐等企业进行参观。认识生产流水线、仓库管理等内容。

第3篇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从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到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7.8%上升到51%,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其中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已达58个。

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加快,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城市正在进入由工业化中后期向信息社会跨越、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城市发展阶段,这其中既有宝贵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多层面的难题和矛盾。一方面,随着快速城市化的推进,飞速扩张的城市规模、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地理复杂性提高、各类公共设施庞杂、设备专业化程度高、公共安全隐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原有的城市运行管理水平与城市建设相比,则显得落后,特别是决策过程中缺乏足够、及时、准确的城市运行信息支持,这给城市运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采用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革城市管理模式,创设智慧化的管理方法,对于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现代化而言,已是势在必行。

一、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推广,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运行管理。国内城市运行信息管理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手工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各城市的管理运行数据由人工采集,如城市地下管线的竣工图及相关属性等尚未数字化。这种手工管理方式效率很低,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办公自动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始,部分城市管理部门开始使用计算机,主要在办公室使用计算机处理和打印文件,即所谓的办公自动化。这一阶段大约持续到90年代初。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这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启蒙阶段。

(三)单项业务系统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在城市各管理部门得到了初步应用, 各部门建立了面向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各部门业务工作信息处理,提高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类系统与业务工作流程密切相关,各类业务系统存储了大量的业务信息,但这些信息数据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处室,数据被人为割裂,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城市运行信息化管理效率没有完全发挥。

(四)基于数字城市的系统综合阶段

21世纪初始至0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已成为人们对城市的运行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借此,城市运行管理进入了数字城市时代。所谓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通过ICT技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再根据对这些信息处理、分析和预测的结果来管理城市,以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和高效运转。数字城市的建设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其代表就是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提出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五)基于智慧城市的智慧化管理阶段

自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理念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所谓智慧城市,其实质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在此阶段,城市运行管理也开始了智慧化的探索。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首先就是对城市运行进行完整、准确、及时、量化的信息收集;在有了完整详细的信息基础上,管理者才能构建相应的信息图像和信息轨迹,具备科学管理的基础;在长期有效的城市运行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积累并构建城市运行模型,开始进行城市运行的科学管理。而这些工作正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所提供的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运行管理的科学化及智慧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当前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运行,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行业上分,包括交通、市政、公共安全、水利、环境保护、医疗防疫、电力、气象、食品安全、应急指挥等众多专业部门;从层级上分,分为市、区县、街道、社区等不同管理层的指挥机构。对以上各类运行工作进行监控,及时展现它们的运行状态、问题处理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是城市管理者进行指挥的前提。但目前国内各城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都面临一些类似的问题。

(一)缺少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应用

城市相关部门依据各自的管理职能建设了各自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缺少综合协调、各自利益为重等原因,全市城市运行相关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系统之间信息也不能共享,或者只是有限共享,已建的系统成为信息孤岛。

(二)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城市运行指挥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得不到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城市运行相关专业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信息化水平较高,能够及时提供反映本专业运行状态的信息,另一些部门则还基本处于手工统计阶段,运行状态信息往往要延迟很久才能得到。而且,由于长久以来缺乏一种及时汇总和形成城市运行状态信息的机制,各专业部门统计的信息往往没有被充分利用。最终的结果是,领导需要的时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而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又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利用还比较欠缺

当前部门所建信息系统基本只用于为本单位提供日常业务支撑服务,而未对信息的利用进行深层次开发,无法为城市整体运行管理智慧化提供数据支撑,使系统的效能大打折扣。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缺乏反映整个城市宏观运行情况的适当信息支持。城市运行涉及到诸多领域,这些专业的统计数据,倘若不经过专家的解释,非专业人士往往很难搞清楚这些数据的意义和其所蕴涵的信息。事实上,决策人员并不是特别关注数据本身,而其中蕴涵的信息才是他们特别需要掌握的东西。因此,需要从各专业的统计数据中,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决策者,并综合各专业的运行情况,形成全市的城市运行情况,从而让决策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城市的运行态势和任意一个局部专业的运行态势。

(四)信息传递不畅,综合协调机制不足

城市管理者得不到及时准确、形象直观的信息支持,除了信息本身的不足外,信息沟通传递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结果是导致了对城市运行指挥协调的难度加大,降低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尤其像交通和市政保障运行这样的工作,它们是城市运行各项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一旦出现情况,不仅无法迅速得到处理,还特别容易造成全局性影响。由于这些领域存在分管部门多、协调头绪多、相互干扰大、隐患排查难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城市日常运行指挥协调机制及配套的信息沟通机制,统一协调城市日常运行指挥中面临的问题。

三、基于数字城市技术的网格化城市管理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城市技术的集成,为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2003年底,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提出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和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以政府和市民为主体,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无线数据通讯、GIS、地理编码等信息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单元网格、管理部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源,在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之间实现部门协同工作,在全辖区范围内实现全覆盖、全时段精细化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基于数字城市技术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数字化管理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不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即便是处于模式最终端的“城管通”,也凝结了现代数字技术的结晶。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框架内,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二)闭环式管理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经常是力度很大、结果很差,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而在网格化城市管理中,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城市部件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三)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管理的细化和深化,明确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合理、高效、不断优化的业务流程。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正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将所有城市部件分为6大类56种168?339个,每个部件小到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行道树,大到停车场、工地、立交桥、电话亭、公厕,全都有自己的身份代码,每个监督员对自己管理区域内的城市部件的数量、位置、所属社区、管理部门都能脱口而出,新模式下问题处理时间已精确到秒。这充分说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摆脱了传统城市管理粗放、滞后的缺点,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

(四)动态化管理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在信息获取上基本处于静止、被动的状态,往往是在一类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带来恶劣影响之后,城市管理工作才跟上来,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突击式管理”、“运动式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有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城市部件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运行后,城市管理效果明显改善,体现在提高了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将促进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从而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最佳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不断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

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说是充分利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方式的一次革命。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入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上述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已有所力不从心,主要在于:首先在信息采集方面,物联网实现的自动感知能力大大超出了基于人力的“城管通”;其次在信息处理方面,感知网络及虚拟社区等带来的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及城市运行所需的实时性要求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处理能力,这时我们需要新的基于实时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城市运行管理进行智慧化升级,开始新一轮的探索实践已是势在必行。

四、城市运行管理的智慧化创新实践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应用,城市运行管理也正快速进入智慧城市时代。面对此机遇,南京市于2011年底适时提出了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的建设目标,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是在全市层面的部门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应用成果的展示和城市综合管理中心。

(一)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的建设以“智慧的城市运行管理”为目标,在南京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将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以及行政服务部门部署在不同设备、不同系统采集到的城市基础信息融合成统一的数据视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分析和仿真预测,通过数据的智能分析得出城市运行相关的各类智慧信息,充分挖掘城市运行中的各类信息的价值,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把城市管理模式从被动应对事件转变成有预见性地主动、提前规避问题,使城市能够更好地预见问题、应对危机和管理资源。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将实现以下三大目标,以有效支撑智慧南京的建设:

1.全面汇聚、有效利用南京城市运行的各级各类信息

智慧南京中心应实现城市运行信息的全面整合与共享;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来自城市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甚或各类传感器的各类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了解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

2.及时掌握、智能预测南京城市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

智慧南京中心能够在海量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运行中不良情况的智能判断和预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城市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和事件,提前预防,主动应对,使事件对城市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3.快速响应、协调资源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能够为市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高价值的城市运营信息,为城市管理的协同作业提供一个统一的门户和平台;城市运行的各管理和参与部门在市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实现一体化作业,通过高效率的资源协调和协同作业,以一个整体来解决城市运行中的问题和处理应急事件;为市民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系统总体架构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将作为南京智慧城市各个运行环节和各类运行资源的整合中心及物理门户,全面实现智慧城市运行的监控、协调、指挥、展示,其大脑和枢纽是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实现依托于全市各部门以及政务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在其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挖掘,并以数据的整合逐步推动管理的整合,形成一个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的核心平台。该平台的核心价值是突破城市传统“按部门”的管理维度,提供城市管理者从构成城市的要素的全新管理视角,如整合多部门数据,提供以事件、人、道路、车辆、自然资源、公共设施、企业等为中心的360度全方位视图;通过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水、电、交通等其它各类海量的服务资源信息,结合地理信息,准确、实时、高效、生动、直观地进行展示,为领导决策和为民服务;通过各专业部门间城市数据的共建共享,构建各部门间的协作应用;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构建城市运行和状态数据的监测,在数据汇聚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为城市运行提供智慧管理的决策依据。

其具体应用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指标分析展示功能、城市资源综合展示及管理功能、交通领域,涉及智能应用功能、城市管理、环保等领域智能协同功能、数据传输与交换子平台、智能门户、基于DLP的视图功能、外网智慧政务(综合政务平台)建设等。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

(三)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近期建设目标

根据计划,智慧南京中心近期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在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和市14个试点委办局应用系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城市运行情况的可视化综合互动展现,同时以改善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满足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对信息快速集成的需求为突破点,探索城市运行智慧型应用建设思路。

1.搭建一个集广泛信息采集、多维统计分析、智慧应用操作/展示为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依托城市运行管理监控指标体系,支撑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宏观管理。

2.研究并形成南京市城市运行管理监控指标体系。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基于可采集性、代表性、可比性及可扩展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经济评价指标、城市交通评价指标、城市环境评价指标、城市安全评价指标、城市社保评价指标、城市政府服务电子化评价指标、城市基础设施评价指标等。

3.研究并形成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间信息交互的标准和规范;为满足南京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运行需求,对相关政府管理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设计。

4.以智慧政务、交通、城市管理、环保为例,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智慧应用示范。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同时在关键领域丰富应急预案和预测模型,不断拓展接入的业务部门系统,逐步将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逐步纳入到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的平台上,真正实现城市“智慧”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唐建荣,童隆俊,邓贤峰.智慧南京:城市发展新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

一、智慧城管的发展基础

数字城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是综合运用“3S”(GIS、GPS、RS)和”2C“(Computer、Communication)等现代信息技术,量化管理行为,再造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管理效率提升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数字城管于本世纪初发端于北京东城区,之后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推广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全面铺开。

智慧城管,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信息融合、网络通讯、数据分析与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信息获取自动化、监督管理精细化,业务职能协同化,服务手段多样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执法手段人性化,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全方位的智慧化。[1]

就内在关联和发展逻辑上来看,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智慧城管虽然是较数字城管更为高级的城市管理模式,但它的发育、成长和全面铺开,离不开数字城管的充分发展和经验积累。就杭州而言,数字城管的充分发展为智慧城管的新探索做了充分的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准备。

(一)建成了统筹城乡的市辖城域统一平台

依托市级主平台,建设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

一是依托政府信息资源,建好市级数字城管主平台。借助政务外网,整合管理资源,搭建起覆盖“市、区、街、社”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实现与867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468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实现与公安和交警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共享。

二是依托市级主平台,建设统筹城乡的大平台。坚持“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评价”,依托杭州市主平台,利用同一套硬件、软件和网络体系,全面建成覆盖十三个区、县(市)和两个市级管委会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实现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全覆盖,并探索建立了对应的运行模式,即:在主城区建立“一级监督,分级指挥”的“主城模式”,在副城区建立“一级监督、自行指挥、市级保障”的“副城模式”,同时,还坚持“城市化发展到哪里,数字城管就推进到哪里”,依托区平台,建立了“两级监督、一级指挥、按责处置、区镇联动”的数字城管“街镇模式”,实现了数字城管由主城向副城、中心镇的“三级跨越”。

(二)建立了四项运行机制

一是市场化信息采集机制。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做法,率先在全国实施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的新路子,向社会公开招聘采集专业部门,引入第三方的监管,以市民的眼光、专业的标准,发现城市管理问题,核实处置质量。

二是目标考核机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目标考核来“倒逼”工作效能提升。对数字城管及时解决率实行月排名公示,对年度不达标的进行问责,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日常处置中,对责任不明确的问题,采取“问题处置在先、责任追究在后”,实施“代整治、备货制”,确保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三是“平急”转换机制。日常围绕城市“四化”长效管理做好各项工作,一旦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特殊保障要求时,数字城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城市应急管理状态。

四是市民互动服务机制。建立城管社区服务室、开通12319城管服务热线、开展进社区、进广场等多项活动,践行“数字城管在您身边、为您服务”。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

以数字城管系统平台为基础,推进行业信息和监管资源的整合共享,建成了地下管线、桥隧监管、节水监管、环卫作业GPS监管、综合统计等子系统,初步建成了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为强化专业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立起从规划、审批、监管、处罚的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通过数字城管业务协作,强化权力阳光运行,实现各类行政许可、案件网上审批、办理,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事件快速发现、执行协作、监督管理、科学决策的闭环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四)强有力的基础架构支撑

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作的基础架构支撑优势明显。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架构,加强了基础平台建设。在安全、标准的规范体系之上,有效确保了基础支撑平台的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性。同时以实现快速发现、依法解决、决策分析、改善民生四项服务为目标,重点实现了服务器整合和网络管理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应用系统支撑平台、统一GIS平台、基础视频服务平台等五大基础平台,为城市管理信息化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二、“五型”城管:杭州智慧城管的发展目标

建设“智慧城管”,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全方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杭州智慧城管建设将围绕“五型城管”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标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通过智能化手段,为城市政府、普通市民、行业主管部门等提供长效服务和应急保障服务等,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

二是打造开放型城市管理。通过开放型的系统架构,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开放型的市民互动平台,引入更多市民的参与和监督。为统筹智慧城管城乡发展,将重点加强街道社区的社会综合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管市辖城域统一平台向中心镇发展。

三是打造效能型城市管理。通过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多元发现机制,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优化考核评价制度,稳步推进市场化,推进协同平台建设,通过强化“三个第一”,全面系统地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四是打造智能型城市管理。通过强化数字城管辅助决策,引入物联技术全面管理,运用智能感知、智能协同、智能分析技术,打造智能型城市管理。

五是打造和谐型城市管理。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执法手段、发掘多渠道的宣传口径、建设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平台等方式,打造和谐型城市管理。

三、杭州智慧城管发展愿景

无论从技术构成方面,还是管理理念上,智慧城管都是对数字城管的突破和超越。

一是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视频识别等技术,对涉及到城市事部件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生命线管理等与城市管理职能相关的诸多领域进行更全面的感知、更智慧的识别,实现管理对象与管理服务的高度整合,从而为城市提供更全面地智慧化公共管理。

二是技术应用更为先进。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传感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融合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强化信息获取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决策智慧化,立足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协作共享,推动智能系统的应用。

三是交换共享更为有效。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和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等技术平台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促进分布在不同管理部门间的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不再是信息孤岛,将更高效地协同运作,从而极大推动城市综合治理和运营的良性循环。

四是关联应用更为协同。在互联互通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上,以政府、城乡居民、企业的互动为核心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协同服务——政府协同办公、城市协同治理、面向城乡居民的协同式服务、面向区域的协同式管理等,从而为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智能、高效,响应更灵活、及时的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服务手段、创新应用模式。

五是为民服务更为优化。如何最大限度服务好广大市民,是智慧城管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智慧城管将开创各类在线服务,打造全方位的服务交互平台,在城市网格管理、公共服务、静态交通管理、城市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积极拓展,实现更多的服务渠道,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更好的服务互动。智慧城管将涉及城市管理的各类民生信息全部引入智慧管理的服务交互平台。在事关民生的突出社会问题中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随时、随地、随身的信息化沟通渠道。提高信息查询效率,降低市民生活成本,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六是决策辅助更为强化。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具有介入式、互动式功能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决策模型,通过科学的决策分析,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和谐的目标。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安全服务;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0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智慧城市作为新经济、新文明的重要发展方式,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一体,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

智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出现了很强的发展势头。在全球智慧城市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中国有近700个大中城市,大约有30000个小城镇。初步不完全统计:已有23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成都、无锡、杭州、沈阳、宁波、佛山、昆山、镇江、张家港、扬州、兰州等)了智慧城市战略或者规划,还有60多个大中城市正在加紧规划中。

智慧城市通过完善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为城市提供包括市民管理与服务、企业管理与服务、城市管理与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政府和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也有面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民服务系统。同时还面临着城市间信息化融合所带来的互信和安全等共性问题。

就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严重,随着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应用深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严重,服务范围变广、应用交互增多、数据交换频繁、系统构建复杂度增大,城市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城市在此方面的安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安全措施还不是很到位、安全防护能力亟待提高。

1 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意义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在中国各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各个城市管理者所提出的应用虽然有所不同,但都集中在面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务大致是相同的,是具有共性安全需求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满足绝大部分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1 安全服务平台是满足城市内共性安全需求和城市间统一安全需求的必要保障

自2000年以来,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95个城市建设了自身的智慧城市,未来还将由更多的城市投入“智慧城市”的大潮中,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体量的扩大,各个城市之间的业务交互和信息共享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甚至是省级决策者关注的方向,“智慧城市群”也逐步出现,例如“宁镇扬市民卡工程”,“苏锡常市民服务”等,建设一个基于云模式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支撑城市间业务交互和信息共享的安全服务,使得“智慧城市群”能够蓬勃发展,更好的为公民、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服务。

1.2 安全服务平台是促进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推动“五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由于智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大多数城市管理者在上马智慧城市项目时,往往会因为安全问题而有所疑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提出的一整套安全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服务上,保障了智慧城市系统的运行安全,打消了城市管理着在安全上顾虑,有助于促进智慧城市项目的快速上马,实现智慧城市的规模化发展,进而支撑“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2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的主体部分即服务支撑系统、服务运营平台、标准规范与服务流程。

7个安全服务支撑系统分别是:网络信任服务系统、数据安全服务系统、安全策略配置服务系统、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服务系统、等级测评与评估咨询服务系统、应急支援服务系统、安全培训与攻防演练服务系统。

服务运营平台由3层构成,分别是综合接入网关与门户、由业务门户与综合接入网关、服务目录与综合业务展现系统、服务能力与资源接口等。

通过安全支撑综合服务平台,将在智慧城市范围内,形成网络信任、数据安全、安全策略配置、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等级测评与评估咨询、应急支援、安全培训与攻防演练等安全保障服务能力。面向智慧城市业务系统用户提供信息安全支撑服务,同时为有关信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平台运行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接口。

3 应用价值

如今,评价检测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日益多元化。城市居民对于智慧城市系统如何更好的支撑城市发展的期望会变得越来越高。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为智慧城市带来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为智慧城市建设安全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提供的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以“信息保障(IA)”为中心,以“深度防御”和“综合防范”为指导,以“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为手段,以“信息安全管理”为重点,依靠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安全保障能力,将网络划分成网络边界、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计算环境、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防御领域,保护信息及信息系统,满足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等安全需求,为其提供安全服务。

3.2 为智慧城市提供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依托CA平台、证书运营服务平台、灾备平台、态势感知平台,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数字证书管理、权限管理、密钥管理、证据管理、时间戳服务和安全管理的网络信任体系基础设施。它为实体的身份认证、权限验证、证书管理、数字签名、数据加密和网络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与存取控制等安全需求提供了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支持,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服务。

3.3 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将根据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丰富的安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技术培训经验,不断地改进、完善技术培训体系,使之更贴近市场、贴近技术前沿,致力于为各城市信息化建设培训合格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安全培训的许多课程,可以用来培训在工作中可能遇到此类问题的系统安全管理员。我们可以协助客户网络实施对全部技术人员的初级安全培训,提高全面的安全意识,为新网络管理员和程序员提供中级安全培训,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高级安全培训,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明.城市安全学[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黄月江.信息安全与保密[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7.

第6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9日

一、智慧城市的演进及其特征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对于“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城市集约、紧凑、高效发展。2000年,美国提出“精明增长”概念,并以此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建O;二是信息技术的变革和进步,带来新的城市形态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带动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等城市组织形式的出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形态向智慧城市建设转变。对智慧城市两个方面解释的视角不同,前者强调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节约、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后者强调信息技术在城市系统建设、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二)智慧城市的演进。纵观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化城市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第二阶段是数字城市建设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资源围绕用户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第三阶段演进为智慧城市阶段,该阶段主要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和自动决策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社会、环境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其着力点是整合、惠民、绿色。智慧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是前后紧密相续或互相交叉、交融的。总体而言,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其演进发展的历程受到ICT发展的巨大推动,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延续和发展,是数字城市的更高一级阶段,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宏伟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智慧城市”是处于高级阶段的城市发展形式,它将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础,重点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以便提高城市的全面整合、互动和协同。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城市。智慧城市是以广电网、物联网、互联网为基础,更广泛深入地推进应用型和基础型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深入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渗透到衣、行、食、游、住、娱等市民生活的全过程;还要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等全过程,促进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在城市范围内进行集合。

(四)智慧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智慧城市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该管理应该通过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公共价值,从而搭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的主要要求如下:一是民主化城市管理。民主化包括“民众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政府接受城市服务的新理念、建立价值取向等方面”。智慧城市为广泛的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实现途径和技术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管理民主化的成本;二是柔性性城市管理。柔性化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其管理的主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培养人、关心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该管理通过依靠价值理念的认同、思想文化的灌输、感情的互动,实现了高效率的良性循环,适应了城市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信息化智慧城市运行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信息资源,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智慧城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影响因素

1、公众期望。公众期望是人们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前对其功能效果的一种预先估计。公众预期与公众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公众需求产生公众对服务的期望,公众期望进一步刺激对功能的需求。对于智慧城市中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城市居民的公众期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智慧城市所使用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备、信息通信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2、信息是否及时。包括:智慧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能否被市民快速吸收;政府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高度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方式科学合理、服务效果符合居民预期。

3、感知绩效。感知绩效是衡量人们对所提品和服务的实际认同感,根据大量文献的研究结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与感知绩效是正相关关系。可见,如果政府管理者为市民提供了兴奋感知绩效,则居民就会对政府满意,反之则会感到失望。该指标来源于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智慧城市不同个体对其应用效果的主观感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二)外部影响因素

1、城市基础环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是智慧城市管理的物质基础,其作为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空间物质载体,深刻影响着居民自身发展和城市社区服务。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可以通过智慧交通提供优良的交通环境,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城市的市民和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些都使得城市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和舒适。

2、城市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综合考虑了城市管理中所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学历背景、生活阅历和人生价值观等诸多因素,补充了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管理效果的主观判断。通过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价智慧城市管理水平。

三、智慧城市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区域优势地位。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相互复制而“千城一面”、缺乏区域特色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城市的性质特征、功能、历史文化等,突出城市的区域优势和特色。针对“人走政息”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要在充分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制定能够突出区域优势地位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相应的规划应由当地人大按照法律途径表决通过并公布,以法治的路径确保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能够稳妥推进,不因城市党政主要领导的变化而“夭折”。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结合当地区域优势而进行,保障相邻城市之间形成专业协作关系,促使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结构实现互补和有序转换。

(二)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当前市场导向不足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收效不够明显,且存在“重模仿、轻研发”现象,信息安全漏洞难以完全填补。为此,当前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好市场的导向作用,使市场需求真正成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源动力”,以自由争、价格杠杆为手段,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挥在城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发掘创造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智慧应用,让智慧应用真正发展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实现智慧增长。政府在主导此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走出“形象工程”误区,将其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在政府主导下,逐步提高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让更多企业的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以市场化竞争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政府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产效益、生活水平。

第7篇

一、创新2.0与城市形态的演变

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信息共享与知识扩散,带动了创新民主化进程和知识社会的形成。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城市也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如果说创新1.0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创新形态。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学2.0、技术2.0、管理2.0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创新形态的演进也影响了互联网形态的演化。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充分认识到了这个趋势并将这种新的强调开放互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形态命名为Web2.0。创新形态演变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形态、政府形态的演变。当创新2.0在商业领域重新定义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创新2.0在公共领域则重新定义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创新2.0视野下的企业2.0(Enterprise 2.0)、政府2.0(Government 2.0)被相继提出。如果说企业1.0、政府1.0是以企业、政府为核心为用户生产市场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创新2.0视野下的企业2.0、政府2.0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共同创造独特价值、塑造公共价值。

总之,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我们早已跨入信息时代,但我们的产业形态、城市形态、政府形态、企业运行模式、城市管理模式等等仍然是继承和沿袭了工业时代的形态,直到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创新1.0模式演变到知识时代以服务为导向的创新2.0模式,我们才逐步做好了心理、社会、文化上的准备,社会形态才完成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嬗变,从工业社会迈入知识社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形态、企业形态、政府形态等也才从工业时代延续的web1.0、企业1.0、政府1.0等真正迈入信息时代的web2.0、企业2.0、政府2.0等形态,服务导向、以人为本的城市2.0,即智慧城市形态才成为现实。

二、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城市的数字化形态。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3S、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数字化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所形成的城市虚拟空间,因此可以认为数字城市是在第二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数字城市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和运行数据,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城市级海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利用等处理问题,多系统融合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异化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在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成为现实。依托物联网可实现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同时,伴随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2.0形态的逐步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工业时代各类产业完成面向效率提升的数字化改造之后,逐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形态、组织形态,使人们对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形态演变、社会变革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对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城市形态演化也有了新的认识,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各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都注重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市民需求出发,以各种基础网络为支撑建设感知设施,通过信息的融合分析提供智能服务。我们关注到,国际上智慧城市的先行者还特别强调以市民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社会参与的开放创新空间构建。欧盟启动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Living Lab计划,致力于将城市打造成为开放创新空间,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生态。在欧盟对中小城市开展的智慧城市评价中,梳理了智慧经济、智慧公众、智慧管理、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大维度31个方面74项指标,体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强化价值创造的创新2.0理念。

三、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

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智慧城管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基于知识社会创新2.0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将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管理对象、参与主体、管理方式的变化。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存在以下八方面的差异:

第一,数字城管通过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与城市管理各方面信息的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再现传统城市,智慧城管则注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与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

第二,数字城管通过城市管理各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及初步整合提高各行业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并实现了初步协同,智慧城管则更强调通过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集约化和智能化,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第三,数字城管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智慧城管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依托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载体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服务。

第四,数字城管的管理对象聚焦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部件”和“事件”管理,即围绕“物”(城市公共设施及环境)及与“物”相关的“事”的管理,智慧城管则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及社会服务管理,将管理对象拓展到“人、地、物、事、组织”的全方位管理。

第五,数字城管通过专业队伍参与网格划分、数据普查等方式关注数据资源的生产、积累和应用,智慧城管则更加关注社会各方参与的开放数据建设与共享应用。

第六,数字城管通过建立监督指挥中心、聘用监督员等方式实现指挥和监督的协同互动,智慧城管则更注重通过社会资源的广泛发动,通过市民城管通、城管政务维基的方式汇聚大众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解决城市管理难题。

第七,数字城管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和管理效率,智慧城管则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关注用户视角的服务设计和提供,更强调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及其间的市民参与、用户体验,即“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

第八,数字城管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运行与发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管则更强调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实现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

总之,智慧城管基于数字城管建设,是创新2.0时代面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城市管理再创新。

四、智慧城管的特征与内涵

(一)智慧城管的特征

智慧城管的四大特征体现为: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第一,全面透彻的感知。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管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管理。

第二,宽带泛在的互联。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管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管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第三,智能融合的应用。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通过人的“智慧”参与,提升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管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群众的力量。

第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管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管的内涵

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智慧城管在理念上强调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在制度上注重营造全社会参与塑造城市公共价值的开放创新生态;在技术上注重通过移动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媒体、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管突出城市管理的智能化、人本化服务转型,强调通过协同共治、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塑造,“以人为本”实现创新2.0时代的城市管理再创新。

五、基于“五位一体”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实践

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以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探索维基、社交媒体等社会工具以及综合集成研讨厅、Living Lab等方法论应用,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全力打造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推动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大功能“五位一体”的物联网平台是北京城管对于构建智慧城管的基本要求。其中,感知,即通过各类智能感知设备、舆情分析、部门联动、专业执法巡查等及时了解城市管理问题、舆论社情和百姓需求;分析,则是对各类感知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实时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建立基于常量体系、预案体系的三色态势分析和预警,提供决策研判;服务,通过搭建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同时推进社区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多方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指挥则基于对感知数据的智能分析,通过执法部门协同联动和执法力量勤务调度指挥体系建设,实行科学的高峰勤务调度和部署,实现科学部署、智能指挥、敏捷调度,提升快速回应单众诉求的能力,强化对违法行为及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监察即通过与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对接,基于执法巡查强化问题反馈与监察,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城市管理中产生的各类痼疾顽症,形成城市综合管理合力。基于五位一体,将有利于推动城管执法的公共服务、指挥决策、巡查监察三大职能,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见图1)自底向上分为“感、传、知、用”四个层,即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同时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支撑。

感知层通过无线射频、卫星定位、视频监控、噪音监测、状态监测、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多元传感设备,实现身份识别、位置感知、图像感知、状态感知等多方面感知,全面增强城市管理感知能力。传输层依托全市共建的有线、无线宽带等网络,实现城市管理对象与机构、人员及广大市民之间的泛在互联。支撑层将保障城管物联网平台所需要的IT基础设施,构建北京城管云,提供各类数据和业务的存储、运算、分析与服务功能。应用层以城管地图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为牵引,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及政务维基、政务微博等社会工具应用构筑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造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助务模式,形成“巡查即录入”,“巡查即监察”的工作模式,并以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为指导,在巡查监察、指挥调度、公共服务等系统基础上构建基于大成智慧工程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形成智能融合的应用,强化科学化决策、智能化指挥和人性化服务能力。

北京在城管信息化建设中重视用户体验和参与,重视市民及社会的参与,借鉴Living Lab、Fab Lab等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方法论,致力于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管构建作为开放创新空间建设的载体,汇聚群众智慧和社会力量,形成为城市及生活其间的市民塑造公共价值、创造独特价值。依托标准规范体系及标准化等制度建设,智慧城市将强化开放数据标准、开放平台接口规范、用户参与及用户体验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建设,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做到智慧城市的共建、共享、共治。

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知识社会的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催生的创新2.0正重塑着当代社会,为城市发展与社会管理带来崭新的机遇。当创新2.0与新公共服务的浪潮汇聚推动了政府2.0,创新2.0与信息化城市建设的浪潮汇聚则推动了智慧城市。政府2.0与智慧城市的潮流进一步汇聚,共同塑造了智慧城管。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再创新,它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以市民为中心、城市社会为舞台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城市管理者、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的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实现城市管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北京城管正积极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以“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物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基于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全面推动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1-8.

[2] 宋刚,孟庆国. 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J]. 电子政务,2012,(2/3): 1-9.

[3] 宋刚,刘建敏,刘志,魏雷,田禹. 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模式创新[J]. 电子政务,2011,(9): 33-41.

[4] Dames M,Robson D,Smith M,Tumilty T. Innovation 2.0: Refining boundaries betwee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J].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s, 2007, 1(2):41-49.

[5] Song G,Zhang N, Meng Q. Innovation 2.0 as a Paradigm Shif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Innovation Modes[A].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s[C]. Beijing: IEEE. 2009.

第8篇

人机结合的多元采集

无人机视频采集。无人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阔的视野,并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直播,是对地面采集的有力补充。

车载移动图像采集。利用机动车(主要是汽车)机动性强的特点,加装车载移动视频装置,主要应用于区域范围大、受干扰因素多的区域问题采集。

无线图像专项采集。无线图像专项采集是利用2G/3G/4G、微波等通信技术智能视频分析、延时抓拍等技术将现场图像实(定)时回传到控制室。

“互联网+采集”模式兴起

城管APP应用兴起,市民五动增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浙兴起,各地城管部门积极应变,先后开通了微博、微信的官方频道,还有一些城市开发了自己的APP。如杭州城管的“贴心城管”。

“云+端”服务模式,政府更专注于服务。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政府将可以不再需要直接建设技术复杂、维护困难、建设成本高的应用系统(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直接使用云端软件,将系统中的数据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而这一切(云、软件、数据等)都可以来自一家专业的信息服务公司。

大数据的应用成为精准采集的支柱

多维信息采集是城管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多维信息采集将引入智能视频、自动传感、RFID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自动感知、智能采集,实现对城市状态数据、城市运行数据、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采集。

多维信息采集在大数据应用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实时感知城市容貌,结合多维电子地图,可清晰看到街景实景,展现容貌状态评估内容、状态量化评价和状态分析报告。全面掌握容貌动态,通过对一段时间的城市运行数据分析,建立城市容貌评价统计表、容貌评价变化趋势、城市问题占比、主要问题发生分布图等,展现城市特定时间状态评价和状态报告。科学评估管理绩效,通过数据定期衡量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自动生成管理成效综合评估报告。

精准信息采集让城市管理更智慧。精准采集内容包括城市运行数据和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全。大数据应用将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建设数据科学管理和分析挖掘应用。大数据应用将整合公共设施信息和公共基础服务资源,建立数据应用服务,建设信息智能感知、数据智能分析、业务智能协同为一体的信息平台。

第9篇

“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再创新,它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以市民为中心、城市社会为舞台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城市管理者、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的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实现城市管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

我爱北京:我的城市 我做主

北京城管物联网平台是北京市第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2012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在十一国庆环境保障和扫雪铲冰应急指挥以及党的十环境秩序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整合固定点位视频监控、车载GPS、车载视频监控、工地噪音监控、数字集群、执法城管通等感知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常量体系的智能分析和三色态势预警;建设完成了北京城管新一代指挥中心,并初步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云到端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实现了“市民城管通”和“执法城管通”的端到端互动;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还获得了亚太地区政府现代化大奖“未来政府奖”授予的“技术领导奖”,成为继新加坡国内税务局、菲律宾马里基纳市、马来西亚行政现代化和管理规划中心、大韩民国行政安全部之后第五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地区政府机构。基于安卓和苹果iOS的“我爱北京”市民域管通将城管地图公共服务直接延伸到了市民掌端,成为国内第一款市民城管通移动应用App,市民可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下载移动应用,直接参与举报、咨询、建议和挑错,体验“我的城市我做主”的快意感觉。“我爱北京”城管政务维基旨在汇聚群众智慧共同管理城市,则是国内第一个政务维基系统,市民可通过这个政务维基分享城市管理知识、提交相关提案,并直接参与政府文件的发起、起草、修改过程。

依托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正在推进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模式、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勤务模式和“巡查即监察、巡查即录入”的工作模式,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与市民的互动、与社会的协同,提升快速回应群众诉求的能力和应急管理的能力,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实现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大功能的“五位一体”的物联网平台是北京城管对于构建“智慧城管”的基本要求。

其中,感知即通过各类智能感知设备、舆情分析、部门联动、专业执法巡查等及时了解城市管理问题、舆论社情和百姓需求;分析是对各类感知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实时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建立基于常量体系、预案体系的三色态势分析和预警,提供决策研判;服务是通过搭建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同时推进社区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多方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指挥则是基于对感知数据的智能分析,通过执法部门协同联动和执法力量勤务调度指挥体系建设,实行科学的高峰勤务调度和部署,实现科学部署、智能指挥、敏捷调度,提升快速回应单众诉求能力,强化对违法行为及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监察,即通过与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对接,基于执法巡查强化问题反馈与监察,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城市管理中产生的各类痼疾顽症,形成城市综合管理合力。基于五位一体,将有利于推动城管执法的公共服务、指挥决策、巡查监察三大职能,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智慧城市:“集大成、成智慧”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自底向上分为“感、传、知、用”四个层,即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同时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支撑。

感知层通过无线射频、卫星定位、视频监控、噪音监测、状态监测、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多元传感设备,实现身份识别、位置感知、图像感知、状态感知等多方面感知,全面增强城市管理感知能力。传输层依托全市共建的有线、无线宽带等网络,实现城市管理对研讨厅,形成智能融合的应用,强化科学化决策、智能化指挥和人性化服务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