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14:56: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学生的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
初中升高中段,有些成绩较好或家庭富裕的学生选择进城区读书,而成绩较差和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只能留在农村念完高中,实现他们的大学梦。当前我国虽然提出普遍素质教育,可实际上,对于农村教育而言,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过度重视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的其他成长方面,比如品德、意志、情感的培养,有些农村学校一味关注升学率,导致一些学生在犯错之后,可以不受处罚,这无疑让教育变味,让其他学生效仿,从而造成校风扭曲、校纪丧失。另外来自家庭和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农村社会环境闭塞,农村家长文化水平素质较低,都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个学生损坏学校公物,学校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赔偿,请来家长,谁知家长一味偏袒,拒不偿还,造成恶劣影响。农村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长久以来,不求进取、目光短浅的意识,可能让学生造成消极的想法:其实不用辛苦考大学,只要过得下去,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不学习的不良风气,并且通过传染效应,影响到更多的人。
从自身情况分析,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情绪方面,容易出现焦虑、厌烦、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绪,比如,有些学生害怕学习,表现在课堂上,精神涣散,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遇到考试,焦虑、茫然;有些学生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精神上处于萎靡状态;一些学生则情绪非常暴躁,与他人有言语冲突和行为冲突。
行为方面,由于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扭曲,农村中学生经常会产生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学习上,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完成,有迟到、逃学、旷课现象;品行上,说谎、打架、偷窃、抽烟、谈恋爱、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农村中学中这些现象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上课时,经常会见到一些学生拿出游戏机、手机在偷偷地玩;课间之间,也会不时出现打架斗殴事件;还有男女生不正常交往现象;村口的网吧里也总能看到很多学生的身影。这些现象如果不能抑制,就是教育的失败。
二
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要重视其身心的发展,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下面谈谈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各方面人才的场所,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生理、心理都健康的人。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我们要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吸引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严于律己,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且按照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适当地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心,长此以往,持续作用,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常年不在家,出去打工,造成广大学生无人照顾和看管,这时候我们要付出耐心和爱心关心这部分学生,并且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在校情况,以便共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学校要多开设一些心理课程辅导课程,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倾听学生心声,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定期做到自我评价。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交流,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摘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无疑是促进高中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班主任,既是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者,又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者。本文主要结合新形势和新课改下班主任就如何做好高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分析,以便达到更好教育好高中学生,并让他们努力成长、成人并向成才迈进。
关键词:高中 班主任 德育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由于受各方面利益驱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别是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的时期,模仿性、可塑性极强,不同性质的教育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诚然,作为学校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场所及基础环境,如何做好青少年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无疑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课题;笔者作为从事高中班主任工作多年,对如何做好高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如下浅析:
一、修身立德,严以律己,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面对今天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把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声誉和威望,这是一名师者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因为,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师言行正,生必信之,为此,作为高中班主任,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德育素质,努力学习,坚持在学习中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为师之德,更新知识积累,优化知识结构,并且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做好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形象;其次,锤炼人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头弘扬敬业精神,始终保持朴实健康的生活情趣,对学生教育做到,以公道正派的品质感染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作风信服人。
二、学会教育,宽以待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学会信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成长成人成才的信念,相信他们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班主任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的是:为每一位学生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使他们能在一定范围内自己解决问题和获得充分的发展能力,以便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适应变化的社会实际。
其次,学会善待,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平等与学生交流与对话,真诚表达自己的思想,平等待人。就班主任工作而言,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工作安排及提问必须得做到好、中、差各类学生兼顾,日常劳动卫生及活动参与等工作安排上也不能厚此薄彼而显不公,因为这些对班级的管理都会不利。平等对待和尊重学生,不管他们的其他表现怎样,让他们在班级平等的环境与氛围里成长,师者必须海纳百川,宽以待人,善待每位学生。
再次,学会关爱,教师只有真正无私的爱每一个学生的教师,他们也才能真正得到每一个学生的尊重。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基础、个性特长、爱好、性格特点,并注重对他们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也要能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去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管理方法,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循循善诱,积极努力的去做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三、民主治班,科学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首先,教育新形势新课标下需要全体教师热情参与,班主任更是要全心投入。作为班主任要树立素质教育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和锻炼其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还要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要做到抓大放小,学校及班级等宏观方面的政策有效组织实施外,其他一些微观、具体事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做,这样,一方面也给学生在形成班集体的过程中留有自我创造与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培育,优化配置,打造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力军,在任用干部中,要让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来组建班干部队伍,首先,着力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培养及实际工作指导,让他们在管理上形成合力;其次,在工作安排上,要明确班干部职责与分工,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注重引导团结协作的班级工作氛围。在班级活动开展上,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五、家校互动,配合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教育
一、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职高生的班级管理有别于高中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作为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素材,发现了德育教育的一些实际情况,这些情况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一)家庭教育无作为
我们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乡村,父母亲大多数是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母都外出打工,有的是全家外出。留在家里的大都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这就是现在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加之严重的代沟问题,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也相对较少。致使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有些孩子睡觉前有不洗脚的习惯,个人卫生较差,乱花零用钱,用钱无节制,和同学关系较紧张,不能善待他人,学习无预习的习惯,甚至出现逃学、辍学,教育时逆反心理强,抵触情绪大。
(二)辍学现象严重
“辍学率”现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最大的难题。现在虽然经过上级政府的干预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辍学率”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当前“辍学率”好似是基本解决了,但有矛头上升之趋势,尤其是打工父母多,无人照管孩子,学习较差的,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了兴趣,则早早地辍学,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无人管自己的孩子,致使学生厌学,辍学不止。
二、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需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相关情况。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和了解,使之掌握好相关的学生信息,对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进心、自信心不强,但潜在的进取意识是有的,表现在学校的、班级的制度都能尚遵守,但要经常督促和提醒他们,让他们形成自觉的行为。对少数学生,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应该开展个别教育与扬长教育,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让其重拾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性格和人格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现在,由于学生受多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加之其个性差异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不思学习,不思进取,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在此,我作为班主任,谈谈自己的做法:
第一、尊重、关心和理解学生。对班里的落后群体,一味地训斥、挖苦、嘲弄只能增加他们的自卑心理,并加深师生间对立情绪,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因此,作好落后群体的工作应该是尊重关心和理解。尊重:对落后群体,不说不做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和事;不歧视、不疏远、不排斥;不体罚,不赶出教室,争取他们对我的信任,以此打开工作突破口。关心:只有用真挚的情感去关心他们,才能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世界。我经常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在上课时常提问他们,即使他们不会回答,我也不批评,不罚站,以此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心里有他或她。理解: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比较吃力,在行为表现上就存在反复性,不稳定性。当他们出现严重失误时,我不急于处理,而是等他们心理平静以后,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们反思自责的机会。尽管他们犯了错误,我仍给他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使他们感激不尽,倍受感动。由此,来赢得他们对班主任的爱戴和信任。
第二、努力寻找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扬长教育。差生并非一切都差,人人都有闪光点,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在班务管理上,要大胆起用两个差生当班委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成为落后群体的代言人。
第三、不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对于差生看惯了家长、老师的白眼,听够了公开场合的讽刺和训斥,这加重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对此,要用极大的耐心和过细的思想工作,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给了他们面子,他们乐于接受,因而其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第四、坚持以表扬为主,增强他们改错的信心。后进生在班级卫生扫除、校务劳动等方面表现一般都比较积极,抓住机遇大加表扬。在赞美中,他们逐步有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心,精神状态振作了起来,点燃了他们向善的正气。
第五、重视主题班会和生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开展“怎样构建和谐班级”、“青春期的健康”、“早恋的危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促进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每时每刻都很注重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要求他们自己制订好作息时间表,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任务,每次考试,哪怕是平时小测验只要是错题,无论是哪一门功课的,都要加强反思和总结,也有利于以后的复习。还多次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
班主任工作过程有欢乐也有忧伤,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成功也有失败。我的一些教训和体会是:
第一、班主任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充实头脑。要通过充电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第二、要用爱心浇灌每一粒神奇的种子。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无论什么环境下,不要吝啬爱的播撒。多付出一份爱,就多一份美好的收获。
第三、要尊重家长。对家长要有礼貌,不要因学生问题随便传唤家长到学校,难为家长。
第四、要理解宽容学生。保护学生个人隐私,不张扬学生的隐私,发现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是真正的严。
第五、要多表扬少批评。适当的表扬和赞美能够唤起学生的自尊,修正学生的错误,鼓舞其改过的信心。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提高;数学想象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设备出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一个新的课题无形中摆在了广大教师面前: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本文就如何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数学想象力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增强直观体验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我们知道,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数学却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对于中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是较难的,必须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空间观念的建立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新课改数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从最简单的图形辨认做起,先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简单图形,在这基础上逐步认识这些图形。这就都属于了解的水平,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看到的图形与相应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图形。如“物体分类”,主要的任务是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结合学生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茶叶罐等,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直观感受,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同时,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引入时,可以通过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先想象,各抒己见,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最后通过归纳再下结论。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课标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鼓励大胆质疑,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初学几何知识,掌握的程度必定参差不齐,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力大相径庭,以致学生对知识的误解和掌握程度不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所能全部预见的,而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因此鼓励学生对不能理解、不会理解和不同见解的大胆地提出来就非常重要了。学生质疑时,有时由于组织能力差,表达不清,做教师的要善于从中捕捉到学生想提的问题;有时学生提的问题自己不能立即回答的,决不能草率作答或闪烁其辞,因为很多时候,老师的几声点拔便可解开学生的心头之疑,学生之间也可以从中互相学习,互受启迪。事实上,很多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生动、新颖又富有启迪思维作用的问题往往是教者所考虑不到而由学生提出来的。例如:在教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有同学问:老师你说四边形不稳定,为什么眼前的小黑板、桌面、窗框又这样稳定?原来这同学把稳定不稳定的前提忽略了,这三个图形的顶点已被固死,怎会不稳定?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遵循引探教学的原则,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知识的循序渐进,刻苦钻研,就能在几何教学中走出一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创新之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质疑中显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移位,理解图形与位置的关系
空间想象力的内容,就包括了对位置的确认、对路线图的认知、对图形的抽象再现等等,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空间观念,体验图形移位感、方向感,确立物体的位置,形成空间想象能力。这除了让学生观察,体验和描述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还要具体操作,加大实践活动。首先要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具体观察物体所在位置,学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学看简单的路线图,尝试体悟物体的阴影是怎样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别实物的阴影。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和现代教育技术来说明方向盘、车轮、硬币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易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四、通过绘画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 成功教育 高中学生 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指的是人面对所处内外环境的安全景况持有的一种追求平稳、不受威胁的应对性心理机制,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自由的感觉,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和世界的全面积极和谐。面对安全景况,如其所形成的是一种良性的应对心理机制,则其外显行为是和谐友善的。反之,其外显行为则会表现成为一种安全事故。因而,如何构建学生心理安全保障,让学生建立起良性心理反应机制,就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碰到不同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能就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影响,怎样来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安全并健康发展呢?利用“成功教育”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成功教育就是改革教育观念和方法,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挥和发展的教育,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成功教育也是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姚灵光曾说,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期望,是教育者唤起受教育者成功之信心,唤起自信心,用成功去孕育成功,用成功去成就成功。正如“成功教育”之父刘京海校长所说的那样:“让成功来促进成功才是这一理论的本意。”宋成富曾说:“成功教育追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取得初步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进而尝试成功,直到自己去争取成功,不断地走向成功。”成功教育强调给予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行适应学生起点、鼓励学生进步的评价,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成功心理的培养。
教师可以用很多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现就几个案例来看看利用成功教育构建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安全的探索。
案例一:陈某,女,成绩优异,上课不开口说话,如果请她回答问题,她会脸红耳赤的低着头站在那儿。平时基本上只与关系好的同学讲话。对教师很有礼貌,但这种礼貌基本上是面带微笑地向教师做一个鞠躬。究其原因,是她的普通话发音不准,在初中的一节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时,没能把声母f和h区分开来(方言影响,她家乡的人基本上就没把这俩声母分开),而被同学笑话,从此,她不再开口说普通话。
案例二:谢某,男,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进高中后,由于数学的难度加大,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对初中以数学见长的他很失落。班上有的同学数学要强于他,这让他很难接受。曾有一个不太难的数学题,他向老师请教,老师点拨之后,开了他一个善意的玩笑,让他觉得老师瞧不起他,对数学渐失信心。
案例三:曾某,女,读书很努力,但自信心不足,总担心成绩搞不好,患得患失的,如果一次考试不理想,她就会感到前途渺茫。
(案例一)对于陈某这种情况该怎样来帮助她呢,我思考之后,决定用成功教育(未来可以取得的成功)来试试,先让她找到自己的未来成功,并让她明白她的未来就掌握在现在的她的手中。我找到她,先给她讲明普通话的重要性――说普通话不仅是一种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还是一个人底蕴的体现,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和谐,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要求她的礼貌不能只在行动上,也要在言语里体现。再给她阐释普通话对她的意义――普通话将是决定她这一生过得怎么样的条件之一。给她设置一个成功的假设,如她的工作在北京,她每天都得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如果普通话不标准她的话别人不能很好的理解,有很多好机会别人(老板或上级)也不会给她,怕因她的表述不准而蒙受损失。退一步说在读大学时同学之间都是用普通话交流,那时你必须用普通话,你就会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受到更多人的嘲笑。
在我的启发下,她明白逃避不是办法,唯有面对并攻克难关方为上策,她今天的奋斗就决定着她明天的成功。于是我们在一起制定解决的办案:首先是纠正声母f与h的发音,第二是根据记少不记多的原则把字典上关于f的汉字记下来,第三是回寝室后全寝室的同学都用普通话交谈,室友当面指出她读错的地方;最后是上课时敢于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
经过两学期的努力,她的普通话水平有很大提高,虽然有时她还有fh不分的情况,但她基本上能面对了,难能可贵的是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她竟能两次上台面对全班同学演讲,这让我很欣慰。
(案例二)对于谢某,我从他父母那里了解到中考前夕他很着急,曾经一段时间,有点神志恍惚的感觉,初中的班主任请来他的家长,对家长说谢某神经可能有问题,恰好被谢某听见,从此,谢某就坚信自己神经有问题了。这使得他心思变得多疑。我该怎样来帮助他呢?我还是选择用成功教育(他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功)来试试。由于他多疑,我先让他明白老师和同学都很欣赏他,进入高中以后他作为新生代表做了军训发言,在高一的英语演讲中他拔得头筹,他能够流利地与外籍教师交流,在全校语文公开课上需要学生朗读时同学们都推荐他,他还能打一手好篮球等等。他明白他在很多方面是很成功的,其实影响他的是他的心态。
鉴于他在英语上的优秀表现,我就以黄的例子(2008级学生,现就读美国某大学)与他交谈,殊不知他关注黄同学的事例很久,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黄的成功对他的帮助很大,他就想成为下一个黄。他决定抛弃一切杂念,在自己的专长上做一个突破,在往后的日子里,他的心态和行为明显发生很大的转变。
(案例三)曾某对成功看得很重,我想还是从成功方面来和她谈,她接受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我先用爱迪生的失败让她明白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爱迪生经过近千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钨丝可以用作灯丝,这些失败恰恰使他成功地找到了近千多种材料不能用来做灯丝),这就真正应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古训。孟母面对孟子的辍学而归,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不动声色的用剪刀剪断快织成的布匹,从织布的角度说,孟母是失败了,可她最大的成功就缘于此,她收获了一个亚圣。所以成绩上稍有失败不能灰心,这些失败告诉了你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缺陷,找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种成功,你再将这些缺陷的地方加以改正并完善,岂不就走向更大的成功?
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再也不为自己出了一些错误而深深地自责,而是坦然地面对,从容地解决,出错的地方越来越少,心情变得越来越好!
利用成功教育来教育学生,使得他们逐渐达到心理安全。利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成教育能倡导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自己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积极健康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他们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达到心理安全,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和世界的全面积极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尧、傅军、崔建平 社会转型时期中学教育构建学生心理安全的意义[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47―50.
2、杨元畅、崔建平 心理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J].校园心理,2009(1):48―50.
3、侯永炎、何泽艳 高中女生心理安全问题之个人原因初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50―52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生物教学是一门与学生健康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也就变得越来越为重要。本文针对当今高中学生健康现状和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情况,针对人们所关注的一切特点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一步探讨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 健康教育 教学渗透
健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关注的问题,而孩子的健康更是每一位家长所尤为关心的。对于高中生来讲,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认知。那么在现在的高中学生中存在哪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有哪些实施方法呢?本文接下来进行简要阐述。
中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有它本身的压力和弊端,作为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机制,虽然这些年在不断的呼吁素质教育,但是不可避免的在高中教育中高考这一最终目的。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在课程中对健康教育的渗透,下面本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重要性,现在高中学生的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绳头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1、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高中学生往往面临着空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这使得很多一部分同学的精神和身体都处在紧张状态。随之而来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就会开始困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识问题,例如吃什么样的事物有助于脑力的恢复,什么食物与什么食物之间会发生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有效的释放自己的学习课业压力,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常起居,对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也有举足轻重的效果。因此,不论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的角度考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都十分重要。
2、高中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高中学生,在面临严重课业压力的情况下有哪些健康教育的现状呢?
2.1身体健康教育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往往更注重课业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同学就没有合理饮食的意思,往往在生活中喜吃零食,一些精加工的小食品往往是他们的最爱。但是殊不知这些小食品往往在威胁着他们的健康状况。学生只注重美味,并不注重营养性,往往就造成了身体的营养不良和亚健康状态。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像火腿肠、榨菜等食物中都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过多食用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在这些方面以往的教育中并没有涉及,所以有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
2.2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除了身体健康教育现状不理想外,现在的高中学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教育封面的问题。很多同学只注重学习,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养成。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衍生出的种种心理问题正困扰着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多同学往往自私自利,不懂得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更有的同学在重压之下还产生了叛逆甚至轻生的想法,这些现状都说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
要想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那么要分别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渗透,以使得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健康两方面都得到应有的教育。
3.1生理健康教育研究
对于生理健康方面,这涉及到学生的身体情况,也就同样涉及到同学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细胞癌变这一课程时,就可以深入渗透健康教学,在课程上列举出学生日常使用的零食中哪些具有致癌因子,例如“火腿肠和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等是致癌物质,还比如在运用电脑和手机时产生的辐射也会有致癌的可能,从而增加学生在生活中的健康认知。进而转变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自己生命的保护意识。
3.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除了生理简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不容忽视。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要怎样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课时是涉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章节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在讲“进化论”时,教师可以拿出相应课时对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渗透教育,告知学生要适应周围的环境,要善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还有在讲述“细胞分离和受精过程”章节时,教师可以深入讲述生命的受精过程,讲述受精卵在母亲体内经受的发育过程,母亲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着什么样的变化和痛苦,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是怎样的脆弱和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不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承受的痛苦,使学生能够明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
3.3时时课程渗透健康教育
不论从学生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的角度进行渗透教育,这都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多思考,在授课时多引导,要时时秉着在生物课程中渗透学生健康教育的理念来讲授每一节生物课,同时在课程中加深与学生的互动,进而了解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所遇到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和解答。相信这样的生物课程在同学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他们日后的生活会更有帮助。
4、结束语
以上内容是笔者对在高中生物课中渗透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作为教师应带在“领进门”方面做得更为充足,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就是教师给学生开启一扇走进健康教育的大门,让学生有了健康学习的意识后才能进行自我“修行”。淡然,教育的方法博大精深,本文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一些简要看法,而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广大教育从业者的深入探索和经验,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一定能够改变现今高中生的健康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梁欢欢.新目标下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经验谈[J].学科研究, 2011(16).
[2]任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意识教育[J]. 中学生物学, 2003(6).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一、引言
体育锻炼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起到预防和治疗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利干预。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能够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已经成为了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此,高中体育教学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全面分析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利影响,制定系统的体育锻炼计划,积极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敏感症状。
高中学生的敏感症状表现为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沟通,在与其他学生相处中容易产生自卑感,不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形成脾气秉性怪异的孤立性格,对其他学生和事物不予理睬和过问,喜欢独来独往,自我封闭。一旦学生具有这种敏感症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意识,导致心理承受水平下降,进而产生更加严重和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焦虑症状。
高中学生的焦虑症状表现为紧张、恐惧,同时具有不自信、不安全的感觉,一旦遇到少许挫折就会立刻焦躁不安,束手无策,甚至思绪混乱,心跳加速,失去了应对问题的能力,进而产生不可抑制的恐惧感。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不能紧跟教师节奏,不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表现出畏惧、害怕、胆小的性格特征,不能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
(三)偏执症状。
高中学生的偏执症状表现为思维混乱,观念不清,以及深度妄想等。具有偏执症状的学生不能站在正常的角度思考问题,也不能直面和肯定自我,经常没有理由地妒忌其他学生,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指责与批评,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估值倔强,高估自己的真实能力水平,不相信其他人的劝说,始终抱着深度怀疑的心理,在做人做事方面缺乏思考。
(四)抑郁症状。
高中学生的抑郁症状表现为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心理存在莫名的失落感,不能应对高中阶段巨大的课业压力。尤其是高中学生的父母对自己期望过高,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表现为对所有事物缺乏主动性,过度悲观和自责,一旦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忧心忡忡,甚至产生自杀轻生的念头。
三、体育锻炼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利影响
(一)对人际关系的有利影响。
首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锻炼活动可以使学生与其他人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更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友好环境,学生的体育锻炼通常是在学校操场上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谈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促进学生友谊的发展。其次,当几名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体育活动项目时,需要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和谐共建的团队精神,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因此,当几名学生在一起参加团队体育活动项目时,可以形成良好的默契,相互磨合,相互帮助,其他的学生可以为挑战的团队加油助威,使学生愿意更多地与其他人交流。例如,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足球、排球等团队项目,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二)对偏执症状的有利影响。
由于高中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巨大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将来步入大学生活还要面对社会压力,学生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过高等,都会使得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产生心神不宁、慌乱无措的偏执性心理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也不能向自己的父母倾诉压力,渐渐地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在处理事务上面显得犹豫不决,过于自负。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要积极开拓一些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尽量提高体育锻炼项目的娱乐性与教育性,减少高中学生偏执症状的产生。
(三)对抑郁症状的有利影响。
当高中学生在体育课上参加体育锻炼时,每名学生的脸上都洒满了阳光,洋溢着幸福,尤其是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的状态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抑郁情绪。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体育竞赛项目,使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竞赛活动中,降低高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概率。据调查研究显示,系统的有氧体育锻炼和无氧体育锻炼都能够显著降低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长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和治疗学生的抑郁症状。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锻炼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面对巨大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时还能够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系统的体育锻炼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因此,高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锻炼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内心压力,消除身体疲劳,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调节自身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晨.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52-53.
[2]王社平.谈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学的缺失与解决思路[J].学周刊,2015,34:94-95.
[3]王社平.谈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学的缺失与解决思路[J].学周刊,2015,34:94-95.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兴趣;教学方法
一、导言
一方面,高中生是学习相关知识文化的重要时期,高中生毕业之后需要参加高考,给学带来了较大的学历压力;另一方面,高中生同样处于身体的重要成长阶段,高中生的年龄段是其身体的灵敏度、力量、速度和耐力等体能素质得到不断健全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经历和情感体验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无论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均是非常重要的。高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发育成长也同样是其他学科无法能够代替的,并且由于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许多高中生的家境也趋于更加富有,而同时缺乏运动量,导致许多高中生存在身体过于肥胖的问题,给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高中学生的心率、肺活量、视力的平均水平越来越不乐观,高中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不良趋势,其身体的整体素质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出现这些状况,表明我们的体育教育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更具效率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促进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是比较僵化、教条的,所以无法提起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难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无法从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舒适感、轻松感。所以,如何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达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
综上,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好坏对于学生身心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制度势必花费高中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上,所以,除了体育院校特殊学生之外,将来要参加高考的一般考生均需要将自身的重点精力放在学习上,加之目前我国民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学生却又缺乏必要的运动,所以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整体上出现了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高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校和教师们采取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通过积极主动参加体育课程使高中学生得到身体锻炼、心情得到放松,促进其他文化课程学校效率的提升,实现体育教学的多重目的。
具体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因材施教,按照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目前,在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大学中的各类学科当中,分层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教师通过尝试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的理论和个体差异性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同一个班级当中通常有好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生活经验、个人天赋、学习能力水平等许多方面均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如果按照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所有学生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难以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成绩暂时后进的学生却跟不上,导致后进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创伤,从而使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此,如何既使学习良好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同时也让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的规律来选择适当的体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激发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具体分层的方法有按照年龄分层、按照运动能力分层、按照身体素质分层、按照学习兴趣分层等,总之,需要教师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二)通过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比其他学习方式具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合作式学习,也就是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监督,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相互比试,形成良好的同学之间在心理上的竞争态势,有利于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增强学生之间的同学感情,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同时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形成小组之间为了其他小组进行竞争而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比如,笔者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就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为4组,在4个小组之间开展一定的竞赛,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助、共同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并且使学生在激励的篮球比赛活动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有利于重新投入到紧张的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
(三)适当开展游戏教学提高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完全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一味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死板的教学和训练,必然使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受到影响。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按照当节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游戏活动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新的体育技巧和知识,同时还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课程中进行游戏教学具有很多优势,因为许多体育课程本身就是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学生之间的竞赛,而如果要将游戏教学的方式应用到其他文化课程中就显得较为困难,所以,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体育课程的优势所在。
三、结语
笔者从事多年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发现许多高中生还是比较喜欢体育课程的,特别是在笔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方式,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收到了良好成效。因为高中学生肩负参加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们要将主要的学习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当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能否学好体育课程的关键,甚至成为能否保障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总之,高中生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任重而道远,这还需要我们所有体育工作者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邵华良.体育运动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关键词】高中教育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02-02
一、目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的主要原因
1.传统观念下高中教育体制束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扩大,高中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大部分高中教育还保持一种相对保守的教育观念,且办学体制较为单一,导致高中教育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现代开放性办学理念和高中教育体制没有建立起来。高中招生制度、培养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依旧墨守成规,没有取得创新与进步。比如,现在大部分高中依旧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却极大地扼杀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得学生放弃那些不利于升学的兴趣爱好。在培养和教学管理阶段,也往往以学习成绩为导向,束缚了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应试教育阻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指出,中国儿童的数学计算能力领先大部分国家,但创造力只排在参与调查的国家的第五位。在国内,许多专家一致认为,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应试教育的特征是考试测评、答案统一。高中学生在升学压力下,不得不循规蹈矩,反复训练考试题目,最终成为缺乏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思维的“考试机器”。同时,学校为了升学率,反复强调重点抓高考;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大学,不断劝阻孩子放弃所有不利于考试成绩的兴趣爱好。诸如此类的种种行为都源自于应试教育,所以说应试教育是阻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
3.创造性教育环境的缺失
高中学校理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几乎所有的高中都不得不面对高考制度带来的巨大压力。重视考试、重视成绩和重视升学率一直是绝大部分高中的工作中心。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也是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其评价机制极为简单,完全没有涉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面。而且,高中培养课程里鲜有涉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科目,这样来说,高中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4.缺少创新型教师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在我国许多高中,教师的创新素质亟待提高。在传统高中教育中,教师常常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并不注重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此外,一些高中教师在教学上保持高度的权威,这不利于学生的积极猜测和大胆求异。所以说,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将极大地帮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高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建议
1.树立培养创造性的高中教育观念
在现在教育中,高中教学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创新性思维也是现在社会各领域人才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从教育管理部门到高中校长、教师乃至学生都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培养创造性思维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念,首先高中学校管理层要积极改革办学制度,将高中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重视高考转变为高考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并重;其次,教师在提升自身创新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其教学方式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学生应该拓展兴趣,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训练,并且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善学科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课程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相互促进。
2.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制度
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能有效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现代高中应当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实施:
第一,成立创造性思维教育领导小组,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保障。以学校领导牵头,成员包括创新型专业人员,同时吸收自然、人文、艺术、体育等各类领域专业人才,积极领导学校推行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
第二,制定创造性思维培养细则,将创造性思维培养具体化、程序化。在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过程中能有章可循,使培养计划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建立合理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3.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
培养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相互协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环境。首先要完善选拔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引入创造性思维评价制度,为各类创造型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合理积极推行自主招生,不论是高中招生、还是大学招生,对于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各学校应该加强重视,适当降低学习成绩考核的门槛,吸纳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同时,社会企业也应当承担部分培养责任,因为创造性思维素质是现在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应当与学校合作,提供实践教学机会,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活动,如创新比赛,鼓励和促进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性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在科学的方法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高中学校应当加强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没有创新型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学生将来也就很难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就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创新素质的提升,同时发展科学的创新型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