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2 10:21: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第1篇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是实现企业国际扩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企业跨国并购有着深刻的经济动机和驱动力。对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针对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防范措施,力争使并购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目前为止,国内外都已对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有了很多解释。由于并购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容易造成融资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甚至有可能导致破产。与此同时会导致股东权益不再稳定,波动性增大,也易造成财务风险。而且大多数公司会采取举债的方式融资来实现并购目的,但通常这样易造成公司丧失偿债能力。杰弗里. C. 胡克认为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通过借债为收购融资而制约了经营融资,并造成偿债能力不足的可能性。风险大小由用于交易融资的负债数额和将要由购买企业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叶娜在“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中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给予了界定,即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于桂琴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中提出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的风险。文明在“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中提出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而李建超、申宝建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中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然而这些研究都有些偏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存在诸多的意外和不确定性,应根据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界定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并购而涉及的各项活动引起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本文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各项成因分析出发,通过财务风险的识别及其相关指标判断,提出适用于防范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对策,并以相应实例论证分析。

一、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并购前的战略决策风险 跨国并购既是一种对外的直接投资行为, 也是对内的公司战略行为。虽然企业并购是实现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仍需谨慎对待,选择好时机,不应盲目并购,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跨国并购都对企业的发展有利,企业跨国并购会面临许多风险。如果决策者对自身企业没有一个全局的战略性规划,对自身的优劣势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国际市场环境也不熟悉,而只是由于盲目跟风或决策者的一时兴起萌生跨国并购的想法,那是非常不应该的,跨国并购存在大量风险,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切不可草率行之。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一旦确定了目标企业,并购双方接下来就要讨论收购价格的问题了,这无疑是大家最关注的环节,该价格的确定会作为成交底价,这是企业并购的基础。因此对目标企业的准确估价尤为重要。目标企业的估价往往取决于并购方对该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情况和持有的时间长短作为重要依据,但通常并购方都不能够十分准确地预计出这些数据,因此也就没有确切的公允价值,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除此之外,并购双方在市场中地位、双方对资产收益的预期、对未来经营环境的预期等等都会成为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而且跨国并购的目标企业都远在异国,导致调查、了解十分不方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风险,这大大增加了准确评估并购企业的难度, 加大国内企业对外并购的风险。

(三)融资风险 企业跨国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 所以并购决策常会对企业资金规模和资金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对并购后企业的影响。实践中, 并购动机以及目标企业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 还会造成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投入比率的种种差距。一般而言,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负债经营过度, 财务筹资风险恶化。

(四)支付风险 并购方收购目标企业的支付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流动性变化、控制权变化、收益的稀释、资本结构状况, 融资成本的差异等等。并购支付方式单一会给企业并购带来财务风险。目前, 企业并购主要支付方式是现金支付、股票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并购方以现金作为合并对价收购目标企业。优点是不会造成股东权益结构的变化,方便快捷。缺点是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企业一下子支付出巨额现金,极易导致内部运营资金紧张,现金流量短缺,现金流压力过大,可能最终会使并购失败。

股票支付是指并购方以本公司的股票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即以股换股。优点是并购方无需支付任何现金就可实现收购目标企业。缺点是会造成股东权益结构改变,稀释原有股东的所有权和每股收益,过程较慢,手续繁琐,而且收购活动容易引来投机者的套利, 可能会使并购双方均遭受损失。

(五)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 杠杆收购是指并购方以目标企业的资产作抵押, 向银行借入并购所需资金, 待并购成功后再发行债券偿还贷款的收购方式。并购方是用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偿还债券本息, 也就是说,杠杆收购中并购方只需投入很少的自有资金便可顺利收购目标企业。杠杆收购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 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 投资银行的过渡性贷款和向投资者发行的高息垃圾债券, 占收购金额的90%, 其中过渡性贷款又存在三分之二以上。因此, 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 主要取决于合并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跨国并购是到他国进行企业的局部或全部并购, 因此会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的利率和汇率的转换问题, 这就会给企业带来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当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发生波动时,目标公司的股票、债券的价值也就发生波动;当目标公司的价值以所在国货币标价且该币种利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其市价就会上升,转而使得并购方遭受更多资金支付的利率风险损失。同时,浮动汇率常常给跨国经营增加额外成本,两国货币的相对强弱也将影响被并购方支付的有效价格与融资成本,以及被兼并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母公司的利润。

二、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识别与指标设定

(一)财务风险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是指在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挖掘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的潜在成因,并有计划地妥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常见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专家意见法、指标分析法、报表分析法、德尔菲法、A记分法、模型分析法等等。考虑到各种方法的利弊,本文采用指标分析结合专家意见的综合方法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企业可以采用匿名反馈的方法,分别对所要函询的专家进行问题的征集。企业先将问题发给各专家,得到答复后将他们的数据、资料、结论汇总归集、整理分类,然后归纳出一份小范围的新提案,再向各专家咨询,直至结论稳定即可。因为全过程均是匿名状态下完成的,所以不必担心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流程为:拟定财务风险因素调查表、组织专家小组填写调查表、归集整理专家意见、匿名反馈。

(二)财务风险指标设定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负债压力的增加、上市企业控制股权的稀释、业绩水平的波动、投资机会的丧失和现金存量的短缺。因此,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相应地选取下面五个财务指标:

(1)财务杠杆系数(DFL)。DFL是企业权益资本收益(EPS)变动相对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的倍数,即DFL=EPS/EBIT。财务杠杆除了可以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提供资金外,还会给制造业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财务杠杆在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财务杠杆过高就会给企业引起财务风险。所以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要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2)股权稀释率(RLE)。RLE反映企业原始股东所控制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占总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的比率,RLE= (Q0+Qi)/(Q0+Qi+Q2 ),其中Q0指并购前企业的原始股东所持有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i指并购时企业的原始股东所增持的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2指并购时企业的新股东所持有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当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跨国并购前后的RLE发生激烈变化,说明并购行为将给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原始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股权稀释的风险。如果发行新股后的RIE小于50%,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高;反之,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低。

(3)每股收益(EPS)。通过衡量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前后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可以反映企业的业绩水平波动。当然,这个指标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的。EPS=(EBIT-I) (1-T) /Q,其中EBIT指息税前利润,I是利息支出,T是加权平均税率,Q是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并购前后Q一般会发生变化。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当并购之后的EPS大于并购前的EPS时,说明企业并购决策行为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

(4)企业并购成本收益率(RCR)。RCR=C/R, C是并购的预期成本,包括直接的购买支出、增加利息、发行费用及佣金、管制成本和汇率变动产生的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损失(如留存收益消耗的机会成本和丧失好的投资机会的损失);R是并购的预期收益,包括成本节约、分散风险、较早地利用生产能力、取得无形资产和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免税优惠等预期收益。当RCR小于1时,说明预期收益大于预计成本则并购行为是合理的反之依然。

(5)现金流动资产率(RCCA)与现金总资产率(RCA)。RCCA与RCA是现金存量水平的常用衡量指标,RCCA=C/CA, RCA=C/A,其中C是企业广义现金存量,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投资等,CA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量,A是企业的资产总量。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比较跨国并购前后企业预计的现金流动资产率和现金总资产率,看现金存量水平是否最佳及安全。跨国并购后的RCCA和RCA越低,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现金短缺的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越低。

三、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确定跨国发展战略,作出科学跨国并购决策 并购时,并购方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经营项目和发展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跨国并购,不应盲目跟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整体战略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目标公司应对并购方起着导向、互补等优势作用,其目的是目标企业能够帮助并购方拓宽海外投资之路。当找到合适的目标企业之后,并购方应与目标企业妥善沟通,加强双方配合,使并购能顺利完成。

(二)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采用恰当并购估价方法,降低价值评估风险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由于并购方掌握不到第一手的准确信息,因此就不能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准确评估出目标企业的价值,给出最佳的支付价格。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并购方通常会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来协助确定目标企业的收购价格。同时,为确保评估的准确性,还应查阅、分析目标企业最近各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便对目标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做出合理的预测。

另外,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 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可以依据是否考虑时间价值分为两类:贴现式价值评估法和非贴现式价值评估法。前者考虑时间价值,而后者则不考虑。在实际中,现金流量贴现法更能体现目标企业的整体价值, 因此被广泛应用。

(三)拓宽融资渠道, 降低融资风险 一是发展股票融资, 充分利用可转换债券, 借鉴杠杆收购融资。二是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开拓并购融资新渠道。包括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设立企业并购基金,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根据实际情况, 在政策上允许各种资金进人并购融资领域。三是多方面构建融资外部环境。包括发展资本市场, 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培育投资银行业务。

(四)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 有效整合债务结构与现金流量 并购方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每股收益的稀释情况、股权结构等诸多因素决定一种恰当的支付并购对价的方式。企业应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混合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如果并购方当前运营良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则可以选择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目标公司;相反,如果并购方目前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而且股票价格被高估, 则可采取换股方式进行并购。

(五)增强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稳定性 采用杠杆收购的特征是用目标企业的未来经济流入偿还并购方之前为筹集收购款发放的债券,因此降低杠杆收购偿债风险的最根本条件就是保证目标企业未来稳定的现金流入,以确保按期足额地偿还负债。为防范这种财务风险,首先,并购方需选择理想的收购对象。通常目标企业要有较小的经营风险,稳定的市场,较好的发展前景,才能确保未来稳定的现金流入。其次,并购方和目标企业都不应有过多的长期负债, 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最后, 并购方应在日常经营中提取一定的现金备用,将其作为在负债高峰期时偿还负债的准备金, 避免企业内部资不抵债,导致杠杆收购失败。

(六)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具体包括:

一是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前与外汇银行签订购买或出售外汇的远期合同, 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现已确定的汇率买卖两种货币。

二是套期保值。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前, 同时买进或卖出合同外币, 使实物交易与资本交易的期限、币种、金额相同。

三是外汇期权。包括买入看涨外汇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买入一份看涨期权, 在跨国并购时若外币价格上升时选择执行期权, 所获利正好与受损失抵消, 起到了保值作用, 如果外币价格下降, 则不执行期权, 现款的获利能弥补权利金的损失。买入看跌期权的作用与买入看涨外汇期权的作用类似。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进行实例分析:

TCL集团分别于2003年11月4日和2004年10月9日并购了法国的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成为了轰动一时的焦点。经过如此一系列的跨国并购,TCL打入了国际市场,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生产厂商和第七大手机生产厂商。但在这风光的背后却酝酿着巨大的财务危机,也为之后的经营埋下了隐患。

TCL集团先是采用换股的方式收购了汤姆逊,在之后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又支付了5.5亿元人民币现金作为对价合并了阿尔卡特。如此接连的巨额负担带给TCL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由于这两家公司之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所以TCL还要从每年的利润中拨出相当大的比重为它们偿还债务,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也是TCL战略上的失误,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高估了国外彩电和手机业的市场,导致公司连年亏损,现金流量短缺。而且他过于重视海外技术,导致疏于本国的自行开发研究,使TCL的产品逐渐落后于同类商品。发达的资本市场提供了TCL大量的融资来源,但其业务多,资金分散,使之作用于每项业务都不好,因此,紧张的现金流严重阻碍了TCL集团业务的发展。为了加大市场竞争力,TCL出现了许多赊销现象;为了规避原材料涨价,TCL花费大量现金储备材料;为了扩大海外业务,TCL的回收资金周期变长……这些一系列的行为最终导致TCL集团严重亏损,股价下跌,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给其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防止上述悲剧的发生,企业内部在跨国并购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财务风险方面认真执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六条基本防范措施,把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因素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并购风行世界的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之路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令人欣喜的是它们都已开始有逐步进军国际的趋势。跨国并购是实现国际化的必然需求,也是一条捷径,因此国内企业应多汲取海内外跨国并购的经验教训,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本文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况,财务风险分析,以及对其的防范措施做了一系列的深入的阐释说明,旨在增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为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文明:《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社科纵横》2008年第5期。

第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财务风险 分析及防范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面对着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和教学活动维护费用,财务压力增大,相应的国家教育机构为了解决高校在这一领域面临的问题,采取了拓宽高校财务融资渠道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在获得数量巨大、形式多样的社会资金支持后,也面临着财务风险问题,本文将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实际进行详细阐述。

1、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分类

1.1、制度性财务风险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对财务管理质量有基础性影响的是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高校来说财务管理制度包含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外部制度,这一部分包含着国家对高校与社会经济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一种明确;内部制度是高校根据自身财务管理活动的特点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当前,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高校做的还不够到位,很多高校的财务风险都是因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1.2、固有风险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固有风险是一种常态化的风险。在高校的运行过程中固有风险主要来自财务管理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局限性两个方面,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着一定风险的工作。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都是采用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或是非完全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因为财务管理本身的高度集中,缺少了群众和监管机构的监督,很容易滋生腐败等财务问题。

1.3、操作风险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一定要由操作人员来操作,在筹资和投资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缺乏资金成本意识、时间价值意识、特别是风险意识,从而导致财务安全或投资失败,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风险,这种风险表面上看是因为操作人员的个人错误,但是实际上是相关决策层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缺失造成的。

2、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2.1、伴随高等学校法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财务风险逐渐显现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管理,在那一时期高校的运行维护费用都是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拨付的,财务支出也是有系统的安全的,所以那一时期的高校财务管理只具备基本的会计功能,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高校的法人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高校的决策层第一次获得了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权,但是面对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纷繁变化,高校决策层财务管理意识的薄弱和财务管理机构的欠缺,让高校的财务风险逐渐显现出来。

2.2、高等学校财务内部组织治理以及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

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内部组织关系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内部组织关系明确了高校决策层、管理层和具体财务管理实施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机构是有权利参与财务决策的全过程的,并且拥有自己的投票权,但是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机构长期作为决策层和管理者的执行机构,只发挥了财务统计、分类、记录的作用,导致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外行人管内行人”的病态财务管理状况,大大增加了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2.3、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迅速与财力增长缓慢的矛盾

在教育改革之前,高校的扩张一直都处在一个相对缓慢的状态下。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政策的推动,高校的规模急剧扩张,这种扩张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资源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变得极大的丰富。但这些对于高校来说都是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高校资金来源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扩张急需资金,但是相应的财政拨款却并没有增加,高校不得不冒险使用其他筹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财务风险也就诞生了。

3、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的独立法人主体已经形成,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已经彰显出来,所以在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一定要转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财务管理观念,构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

3.2、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在社会经济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预警往往将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分开管理,以保证财务预警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从高校财务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对高校财务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的部分进行重点监控,对高校的财务风险实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保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完善的风险报警机制,为高校财务的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3.3、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内部审计一直是社会经济主体对自身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科学认识的关键部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内部审计监督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极大的强化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而且能够让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被监督的状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正常发挥。

4、结论

高校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现实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切实保证、维护好高校的财务安全。

参考文献:

[1]凌立勤.我国高等学校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纪智荣.公办高校债务风险评价及防范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

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原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98-02

财务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或降低风险的发生,为企业正常的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一)施工前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1.投标风险。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建筑资源相对缺乏,工程少而施工企业较多,企业为了生存,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新的工程项目,使得行业竞争加剧。加之市场管理还不是非常规范,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取得工程项目,往往采取多种不合市场规则的手段获取项目,加大了市场的混乱。另一方面,由于在很多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法的中介机构,企业为了取得施工项目,往往通过要通过“渠道多样化”的中介机构,但是它也要收取很大一部分费用,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埋了隐患。

2.合同风险。企业中标后与招标单位签订合同时,施工合同显失公平,合同中的很多条款都是有利于业主方的,而不利于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的预期利润比较少甚至是负值。同时,施工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工程项目,解决职工的息工问题,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盲目地去签合同,槠笠岛笃诓莆穹缦盏姆⑸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二)施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1.企业自身管理风险。一是施工企业对施工组织不力,未能按照工程的要求结合施工项目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及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延误工期,无法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或者未按合同要求完成工程,造成违约责任,不仅要负担昂贵的违约金,工程款的回收也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资金的流动,形成账面潜亏。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成本意识不到位,只重视工程的进度,而忽视了费用的发生,会造成工程效率低下,财务风险形成。

2.资金风险。一是业主为了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大幅度地提高了履约金额度,这使得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进而引发财务风险。二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期时间往往较长,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其回收期要延伸到全部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之后,扣留的质保金则要在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办理退款。因此,施工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相对其他行业金额较大,必然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劳务分包风险。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劳务分包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把关不严,使部分劳务分包商通过关系或者贿赂而进入施工项目,这些人自认为有人“撑腰”,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或在工程决算中与施工企业“扯皮”而获取非法利润,这样不仅影响了企业形象,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工程完工后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业主单位恶意拖延工程竣工验收手续、工程竣工决算的办理,使得工程价款得不到及时确认,工程拖欠款数额不明,施工企业不能及时收回工程款尾款,造成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同时由于工程决算不及时,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了工程的维修保养费用,进而使工程成本增加,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例如某公路工程项目完工七年,通车六年,但是工程决算还没有完成,企业的应收账款还没有完全收回。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风险对施工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抗御财务风险的能力,积极防止和降低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期财务目标收益。

(一)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1.健全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设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设置企业风险管理机构以及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权力和职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等方面。如果企业能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员工按照制度办事,潜在的财务风险就会降低,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合理的制度,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是无章可循,那么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制定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提高其安全意识。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对于不合格的地方决不能姑息,敷衍了事,要本着对人民、企业和自身负责的态度,要求其进行整改重新按照规范操作,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事件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减少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带来的经济赔偿损失以及企业信誉的降低。

3.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必须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考虑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其次,要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重点成本项目的监控,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

(二)强化资金与财产管理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目前企业依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募捐、集资以及抵押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应对财务危机。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程项目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同时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比较困难,企业应该组织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账款回收,降低其变成死账、坏账的可能性。三是企业应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规定项目部必须按时编报资金使用计划,严格审批制度,遵循以收定支和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

(三)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方和业主在签订合同前,工程的成本负责人一定要清楚合同内容,分析合同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不利的方面,从全局出发,和业主方要协商合同的内容,使得合同内容要相对公平,合同内容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以防止将来发生经济纠纷。

(四)谨慎筛选劳务分包商

工程项目的保障部门要严格选择劳务分包商,建立合格分包商花名册,对信誉好、业务能力强的分包商全公司推荐使用,对信誉差、业务能力差、爱扯皮的分包商全公司通报,坚决剔除施工企业,选择合格的劳务分包商使施工企业的管理及财务风险都会大大地降低。

(五)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要和业主方及时结算工程款项,同时项目总工和成本副经理要及时向设计院提交工程变更,经设计院批准后转交业主方,督促业主方及时付款。对于一些恶意拖欠工程项目款的甲方,施工企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牛并生.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处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177.

[3] 田学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财政监督,2007,(3):33-34.

第4篇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无力偿还债务。房地产建设开发企业虽然也实行资本金制度,但大部分开发企业在初期阶段均以负债开发为主,自有资本金比例非常的低,大量的开发资金都来源于借贷。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收益,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导致公司倒闭。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很高,不少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远远高于60%的警戒线水平。高负债率意味着较高的财务杠杆,会放大投资风险。

2.负债的结构不合理。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这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房地产企业一方面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另一方面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风险。

3.利率变动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负债经营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利率变动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最为致命的不测风险。

4.再筹资风险。再筹资通常是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最常用的办法。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率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企业从其它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在一些大型房地产集团,往往还会出现连锁筹资担保链,一旦“链”中的一环断裂,再筹资风险的效应会放大从而给集团经营带来致命威胁。

透过以上风险的表现形式不难发现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房地产的不确定性是房地产商品区别于其它商品的一种基本特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是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精准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所以,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开发时,必须面临并承担因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该风险来源就是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区域性和个别性特点。(2)分散转移性: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其投资对于大环境的经济形势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非常敏感,并且由于其开发周期长,对形势波动做出反应并进行调整却相当缓慢,这同样是房地产投资风险之所在。(3)预测决策性:房地产企业是持续经营的,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技术,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经营决策,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4)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房地产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普遍存在,为了持续经营,企业不得不面对与防范它,并想方设法降低风险的危害,从而引导企业自身主动地去完善其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鉴于以上表现和特征,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考虑:

从宏观环境分析,房地产企业比较容易受到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影响,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都是企业自身难以改变的。同时企业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变现能力较低,周期较长,市场不成熟等。我国房地产业是个新兴产业,起步晚,对它的发展规律、经营管理的实践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在房地产投资的运作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房地产企业将闲置的资金全部投在诸如商品房等某一种形式的房地产上,投资模式比较单一。近年来,政府多次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条件,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增大。银行多次加息也将影响房地产的投资速度,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微观因素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财务预算和财务管理机制。在经营期间,有些企业对当期的经营状况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缺少事后财务分析;即使进行了财务分析,也不能充分利用分析结果对下期进行预算与指导,没有较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对项目的资金运作缺少全盘考虑和长期规划,当资金运转困难时,不是从公司内部挖掘资金潜力,利用自己积累的资金设法追回外欠的债款,而是千方百计的借款,并且借款渠道单一,负债成本较大。行业中,普遍存在经验主义和主观个人决策现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不够全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没有重视项目开发对资源环境、公共环境的影响。项目预期利润过高。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应加紧寻找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科学的财务结构。首先,固定成本的存在使企业在利用经营杠杆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只要企业的销售量不能够持续的增长,经营杠杆所产生的作用就将是负面的。其次,企业资金筹措是企业理财的重点内容,但外来资金(银行信贷)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仅仅是一种“输血功能”,它可以解决企业一时的自给难题,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依靠形成一种来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良性“造血”功能机制,而造血功能机制的形成只能依靠企业资产的合理及有效的利用,保证现金流入与流出在时间、数量与速度上的协调一致,唯有如此企业的持续发展方有持续的财务资金支持。再其次,引发财务风险的另一原因是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不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利率结构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长短期负债比率。适当搭配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控制财务风险。

2.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由于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一方面要对投资方案的投资效益进行探究,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明确一些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投资的商业风险,又要保证获取预期的投资收益,要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比较合理的方法是进行房地产类型组合投资。比如,尽量争取在投资一些写字楼的时候要兼顾住宅小区以及商铺等类型房地产的构建,以尽量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功能的相互补充,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提高财务管理的抗风险和获利能力。

3.合理应对外部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等,均属于外部财务风险的范畴。为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逐渐掌握其变化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根据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了应对外部情况造成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建立有效地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对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从而能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或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

第5篇

关键词:烟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引言

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避免不了的,烟草企业也不例外,但是烟草企业的现金流财务风险相较于其他企业来说应该较低,但是其财务结构所带来的风险是十分值得关注的。财务结构的风险是十分不利于烟草企业规模的扩张以及发展的,因此财务结构风险是企业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而烟草行业是现金流庞大、利润空间极大的行业,但是随着烟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所面临的风险肯定是繁冗复杂的,通过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烟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烟草企业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及规避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隐藏于烟草企业各个业务环节中,而且从投融资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是很难有效的解决的,只能够通过防范手段对其进行防范。烟草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就是长期以来,专卖体制是我国烟草行业的管理体制,采用的是统购统销的营销机制,使得烟草企业相比于其他行业企业必须要面临更大更多繁冗复杂的形式,尤其是烟草企业的税负逐年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烟草企业所面对的禁烟压力愈加大,烟草行业生产环境逐渐不利于烟草企业的发展,财务风险防范与规避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二、烟草企业财务风险的漏洞所在

(一)投资缺乏合理性

在烟草企业中,投资风险主要汇集在固定投资上面,尤其是对于生产线、大型机械设备的投资,并没有对相应的固定资产的实用性、自身财务能力进行严密的论证,烟草企业最终形成了固定资产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因此其变现能力极大的降低,从而带来流动性风险。因此资产闲置问题就日益凸显;另外就是盲目加大产能投资,回报率无法达到预期,直接影响了企业投资回报率。而投资的不合理还体现在规模庞大,由于烟草企业具有庞大的现金流,因此其在投资方面财大气粗,基本上不重视对于投资项目的调查研究,还有的投资就是投资产业,但是其并没有对所投资的产业进行充分的调研,而且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及行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只是一昧的进行资金利用,但是资金利用效率却是极其低下的,由于缺乏前期准备,缺少合理性的规划,为烟草企业投资风险埋下隐患。

(二)预算管理体系有所欠缺

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体系是极为核心的内容,一旦预算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必定会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隐患。烟草企业本身就存在资金预算差异率较大的问题,无法对其精确性进行保证,从而会频繁的进行预算调整,是十分不利于预算管理的。但是通过该形式对预算进行追加,是不利于整个财务管理运营的,对于烟草企业的利润与现金流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就是预算管理体系中,其评估机制并没有进行完善,也是烟草企业财务管理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对预算进行评估,不能够为接下来的预算管理提供借鉴资料,不利于财务管理的运营。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体系的欠缺将会对财务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会为给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营运资金管理不到位

烟草行业一直都是现金流最为充足的行业,这也是行业特性之一。尽管近年来从国家局层面对资金的收益等指标有了更加明确与具体的要求,但是在营运资金管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使得烟草企业在心理上对于营运资金的管理不是十分重视,甚至并没有营运资金管理概念。因此烟草企业就不能够及时的对应收应付账款、长期应收账款等进行及时的清理,也就使得烟草企业利润与现金流不相匹配的情况,就不能够将烟草企业的真正盈利体现出来。而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就会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三、烟草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投资科学性决策

烟草企业由于其具有庞大的现金流量规模,因此其投资规模同样也是十分庞大的,所以必须要通过强化投资决策科学性才能够满足烟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就是要将投资的监管机制进行优化与加强;主要就是通过专门的监督小组对烟草企业投资的整个环节进行监督,而且必须要严格实时的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避免滋生;第二就是将投资分析环节进行科学化,烟草企业投资部门应该由专业人才组成,聘请投资专业人才对工作人员进行投资培训。

(二)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关键的方式,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尤其是通过各部门的交流沟通。只有消除烟草企业的信息孤岛才能够将财务信息进行充分利用,提升其利用效率。而且由于烟草企业中税收与投资项目是最为进行预算管理的,不能够实时的掌握其动态,而全面预算管理就刚好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三)优化营运资金管理

要不断对前期预算加强管理,对往来款项进行及时的清算,注重存货周转的提升,以营运资金效率作为核心加强对其的管理。要确保营运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处于烟草企业监督体系下,保证其营运资金的高效利用,而不是。

参考文献:

[1]杨艳芳.烟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现代商业,2014,(04):250-251.

第6篇

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应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者需促进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控制能力,做好风险预警及电力企业的内部、外部风险防范、应对,并积极探索新型电费回收管理方式,完善各种制度、应急预案,有效避免风险,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 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1 内部因素

(1)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欠佳

对资产管理在任何企业都视为管理的重点。良好有效的资产管理能使企业有效降低财务风险,进而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电力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其中固定资产占了整??企业总资产的较大部分,是否可以妥善管理固定资产就成为了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电力企业较多的关注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并忽略了其经济价值。结果就使电力企业不能合理管理资产,并会使企业背上财务风险的累赘,最终导致财务损失。同时,也不予电力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此外,部分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权限不明,各个部门相互使用,一旦固定资产出现故障,则推脱责任。还有些电力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导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加大,这些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

(2)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差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执行力度不佳,究其原因,在于尽管相当多的电力企业在采购、内部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部分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制度的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另外有的单位负责人在企业管理中习惯于人治,不讲法治,对财务制度建设持冷漠态度。碰见问题更多的是以灵活性为理由从而避开内部控制,最终导致有好的制度却未能合理执行。

1.2 外部情况

(1)易受国家政策影响

电力企业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比如政策性层面的财务风险,比如政府实施调整电价政策风险等。电价是电网企业的血液,电网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每年都得进行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这都需要电网通过电价来调整资金进而对其投入。电价政策就是决定电网企业效益的命脉。一旦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那么电网将不能顺利的发展,财务状况也濒临危险。所以电价政策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

(2)资本市场不完善

相比国外发的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这就导致电力企业希望做大做强时,由于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需要去进行融资,但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单一,一种是外部融资,主要向银行贷款,另一种是靠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第一种,即向银行贷款来保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样使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增大。

(3)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雹灾,冻灾,旱灾,虫灾以及各种瘟疫等自然现象。电力企业作为一项高危行业,自然风险的影响巨大。

2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塑造良好企业文化

从公司的组织结构上去防范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授权、执行和监督的基本框架。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电力企业的各个职员的财务风险的认识,通过完善治理机构来建立起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由过去的被动风险管理变为主动风险管理,由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另外,企业经营管理者应着重塑造企业文化,通过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不断提升诚信建设,最终促进管理者素质和品质提高,使企业众志成城,目标一致,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2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要加大对资产管理的力度。同时要有危机意识,在投资问题上要重视回报率及投资风险,要明确短期投资收益和长期投资收益的区别,做到心中有数,利于量化财务风险,这样才能在根本上降低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达到调整资金结构的目的。具体措施有:(1)建立科学完整的台账登记制度。对于资金的进出实行动态登记管理,监控资产的折旧价值动态变化情况,制定多种情况的应对方案,做到居安而思危,使资产的库存率在一个合理的浮动区间,减轻电力企业的财务负担。(2)加强营销账款的催收工作。健全建立有效合理企业用电的信用体系、对合同使用电力的企业进行评估其信用等级,对于长期拖欠电费的企业和个人要应该列入黑名单以示惩戒。同时明确各负责人的催收款项比例、规范各岗位人员的相应责任,准备相应的筹控措施,形成企业催收联动机制,提高资金回笼效率,完善回笼资金管理制度以减少管理人员对流动资金的不合理占用。(3)提高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资金的周转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及财务运行状况。如果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高居不下的话,那就意味着流动资产比例会减小,如此一来便不利于资金在市场中的流动周转速度和效率。所以企业应当加大固定资产的控制与管理力度,使之保值增值,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3 扩展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合理的资本结构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当前我国全国上下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大量资金去添加电力设备和对设备更新改造,这就对电力企业的融资提出了新的难题。电力企业一方面要争取到各方面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比如电力企业可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获得电力投资所需资金。

第7篇

(一)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含义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土地注入、设立股权等形式进行融资,所成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其运营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建设开发公司、城建投资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许多不同类型的公司。虽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类型很多,但是资金融入后的重点都是进行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二)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营特点

一是独立性。我国政府在相关规章制度中都已经明确指出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成立必须具备一般独立法人的资格。由于政府投融资平台所代表的利益主体是地方政府,与一般企业法人相比所代表的利益主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平台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政府所出台的政策顺利实施。

二是一贯性。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在资金的使用范围上与商业银行信贷有着一定的区别,其并不对资金使用范围进行限制,也不会存在利率低的情况。而是根据资金来源情况谨遵一贯性原则,进行资金使用性质的确定对有偿资金有偿使用,对无偿资金无偿使用。

三是公益性。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营管理目标与其他房地产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房地产企业都是以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管理目标,而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则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为经营目的,属于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四是服务性。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所建立起来的,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计划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与财政预算和商业银行一样被视为是地区资金的重要来源,地区政府融资平台的顺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财政政策顺利实施,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我国某市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活动情况

随着各个地区投融资平台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对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为了能够更好地规范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规避风险,本文对我国某市15个区、县(市)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以全面反映该市区、县(市)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现状。截止2011年底,该市15个区、县(市)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61家。总资产金额高达1495.6亿元,总负债为848.6亿元。筹资总额为465.4亿元,银行贷款占筹资总额的89.2%,共计415.2亿元,债券占筹资总额的8.8%,共计41.1亿元。本节从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担保、筹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是利润情况。该市这61家公司中利润总额达5亿元的占公司总数的4.9%。1―5亿的占公司总数的9.8%;1000万―1亿元占平台公司总数的14.8%;利润0―1000万元占公司总数的34.5%;0元以下的公司占总数的36%。由此可见,该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运营情况总体上良好,盈利企业达到了半数以上。而且公司利润金额非常可观,妥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会拉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该市这61家公司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的占平台公司总数的4.9%;5亿元―10亿元的占平台公司总数的1.7%;1亿元―5亿元占平台公司总数的9.8%;5000万元―1亿元的占平台公司总数的11.5%;0元―5000万元的占平台公司总数的63.9%;无主营业务收入的占平台公司总数的8.2%。由此可见,该市政府投融资平台总体收入情况良好,间接地反映出该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稳定。

三是融资情况。截止至2011年底,该市61家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总额高达4653682万元,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其中银行贷款总额为4179872万元,占筹资总额的90%;发行债券为356800万元,占筹资总额的8%;银信政理财产品62300万元,占融资总额的1%;其它占筹资总额的1%。由此可见,该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资金最重要来源为银行贷款。同时以上数据也反映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这样一来公司就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一旦银行资金链断裂公司日常运营就会受阻。

四是担保情况。该市61家投融资平台公司提供担保总金额为3612479万元,其中以财政收入担保占担保总额的4%,约160000万元,保证担保占担保总额的75%,约为2694979万;土地质押担保占担保总额的14%,约为513400万元;其它担保占担保总额的7%,约为244100万元。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要担保形式为保证担保。由于保证担保主要是通过保证人与贷款人约定的形式进行担保的,当借款人违约或无力归还贷款时保证人承担责任。这就存在着一个问题一旦投融资平台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责任就会落到当地政府的头上,直接会造成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发生。

三、我国该市政府投融资平台财务风险分析

(一)投资风险

以该市综保公司为例,该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财务发生额291605.94万元,按工程项目分,列表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市综保公司的资金主要是应用于包括道桥建设、广场建设、公园、景点、游乐场建设等丰富人民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城市水电热气供应等公共事业等方面。虽然公司诸如安置房工程等经营性项目可以通过项目投产后自身经营运行所产生的现金流形成“自偿性”,但是这一部分资金并不足以满足公司运营需要。而所占比重较大的公益性项目完全没有直接收入,政府只能利用其它筹资手段偿还借款,使得公司运营压力增大。同时,我国政府还没有出台有关于政府投资内容以及资金运作的相关规定,也没用建立一个透明而公允的投资资金运营披露平台,这样一来资金流向就存在着很多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己之利徇私舞弊,最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二)融资风险

该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而债券发行也成为了银行贷款之后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本节从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两方面进行融资风险的讨论。

一是银行贷款融资风险。以该市综保公司为例,从公司2013年资产负债表(表2)中可以了解到,截止至2013年年末,公司负责合计2241725769.18元,较年初有所增长,主要是长期借款的增多直接导致负债的增加。长期借款中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司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因为随着银行贷款管理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平台项目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获得贷款资金的难度。同时,一些平台项目还款期的迫近也会造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风险的发生。银行贷款融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首先,政府和平台公司的委托-关系所产生的风险。投融资平台公司可以被视为是政府的经理人,资金投入项目的实际受益方为政府而不是平台公司,而政府还没有建立健全平台绩效考核体系,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徇私舞弊滥用银行贷款致使平台公司资金外流;其次,信息差异性风险。平台公司在向银行申请贷款过程中,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与平台公司的实际还款能力关系不大,更多的时候与当地政府的财政实力关系密切。很多地区商业银行在对贷款评估过程中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信息上都不占优势无法监控政府投融资平台跨银行的资金流向,使得银行在对其进行贷款时金额数具有一定局限性,难以弥补公司资金缺口从而引发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是发行债券融资风险。债券发行融资方面,该市投融资平台公司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公开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以筹集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资金。但是从目前该市财政支出与收入总体情况来看,二者之间的缺口正逐年增大,而地方政府有权同时设立一个或者多个投融资平台,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续期内,该市地方政府很有可能会改变对平台公司的信用偏好,一旦出现投融资平台债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的情况,政府不会对城投融资平台债券本息清偿付法律责任,这样就会引发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对于该市政府融资平台资金运用的一些完善措施

(一)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

单一的融资方式容易加大公司对商业贷款和财政拨款的依赖性,不利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顺利发展,所以该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应当积极探索融资渠道进一步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首先,平台公司应当加大对发行债券的重视程度,不仅要重视与国内企业和个人的合作,还可以与国外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制定合理的本息发放方式,吸引社会上以及国外的企业和个人资金的投入,尽可能地降低对商业贷款以及财政拨款的依赖性;其次,该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还应当关注证券市场,通过上市的形式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进行重复融资而且还不用支付利息,促进公司的资金链稳健运转。

(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一套完善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和防范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平台公司应当加强各个部门岗位设置管理,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尤其是财务部门一定要进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避免一人兼多职现象的发生,实现定期对账。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落实到个人,控制和防范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己之利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公司应当建立现代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最后,平台公司应当进一步促进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主管人员应当积极向部门成员传递国家最新法律政策,并组织公司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优化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使得公司会计人员在务管理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错误的发生。

(三)明确责任主体

该市政府投融平台公司不应当过于依赖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可以给予公司一定的管理权力,使公司由政府控制其运营管理向实现自主管理形式的转变,杜绝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兼职公司管理工作闲暇的发生,应当另外选聘一些综合素质突出的人员担任相应职务,明确责任主体,避免由于平台公司债务过重转化为政府的债务,致使地区财政负担加重现象的发生。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44-02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从筹资活动开始的。刚起步的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采购生产产品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支付工人的工资等,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有时候也需要再次筹资,不管在哪个阶段筹资都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如果企业不能合理利用资金,导致资金浪费,同时,还得偿付借款利息,导致现金流出。如果企业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预期经营目标。

2.投资风险。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例如,股票可能会被套牢,债券或许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房地产可能会下跌等都是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与风险偏好选择金融工具。例如,分散投资是有效的科学控制风险的方法,也是最普遍的投资方式,将投资在债券、股票、现金等各类投资工具之间进行适当的比例分配,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回报。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也叫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经营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最后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价值。经营风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活动影响都很大,所以必须防患于未然。一般情况下,经营风险分为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财务因素体现在:采购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存货变现风险、资本结构风险。非财务因素表现在:无法取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灾难性危机事件,行业特定风险,生产风险,产品风险,无法取得经营所需的资金等等都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思想陈旧,经营者缺乏风险意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可以防止财务风险。抱有这样的思想,有时候对中小企业而言甚至是致命的。中小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为了增加销售额,经常会采取赊销的方式,但是,在赊销的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偿债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最终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投资时,不考虑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风险报酬的测算,更谈不上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2.中小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金中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过高,即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象,这样的话,利息费用支付就比较多,利润就会减少,现金流也减少,就会导致企业偿付能力不足,损害了企业的信用形象,加大了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3.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中小企业多数是家族企业发展而成,“家长制”问题比较严重,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差,老板一人说了算,员工只是忠实的执行者,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有的财务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生产者,出纳和会计由一人担任,根本不符合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的规定。有的财务人员不会成本核算,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导致财务管理薄弱,资产管理不严。具体表现为资金使用没有计划性,对库存现金缺乏日常的管理,存货周转率较低,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在生产环节,管理水平低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低等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的财务活动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资源环境等,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比如股市的波动会引起企业投资收益的变化;油价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营运成本,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利润;通货膨胀的发生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此时营运资金面临的压力加大,财务风险就会加大;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汇率的走高,本币的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削弱,抑制了企业的出口,对出口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1.增强全员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在中小企业里,要增强决策层、管理层和一般员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程度,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企业的决策层在作出重大事项的决定时要集体决策,集思广益,审慎考虑,而不是某一个人头脑一热,拍拍脑袋就把一件重要的事件定下来了。另外,决策层也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习财务知识,学习风险管理。也许你在你的专业领域里是个专家,但是,你可能不熟悉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财务的一些规定,这就要求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跟上时代步伐。企业的决策层要敢于将企业的财务权利下放,让财务管理人员作出合理的财务判断,避免出现主观判断超过职业判断的现象。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对财务风险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敏感度,随时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对策。最后,专业人员应当在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财务风险的判断能力。

2.优化资金结构,保(下转第146页)(上接第144页)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企业就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中小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有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借入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中小企业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举债经营,防止由于过度借款而付出利息导致财务困难。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就加大,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的收益率就下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弱。生产经营的任何环节稍有纰漏,资金回收不及时,产品出现挤压,就会降低企业利润,给企业带来危机和风险。因此,在企业的资金结构中,要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

3.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组织效率与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管理更加有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管理层才能得到决策有用的信息。中小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各项会计制度。比如,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出纳和会计这些不相容职务要分离;建立回避制度;建立应收账款跟踪制度;不得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严禁账外资金;严禁私设小金库;严禁挪用货币资金。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增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4.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判断。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关注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的调整,对由于这些政策的变化而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作出预测,及早地采取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我们要尽量对引起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作出合理的估计和预测,增强全员的风险意识,减少风险损失;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管理层和一般员工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减少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竹玲.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1(7)

[2] 李惠.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商贸,2012(6)

[3] 温永传.论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及成因 相关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企业在各种管理活动上,因为外界因素而出现的不能控制,以及难以控制的因素,统称为企业财务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大部分时期内,所获得的财务结果低于预期的目标值的状况,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这个大背景下,依据企业的优势,学习防范财务风险就很有必要了。如下:

(一)投标存在的风险

现在企业要想取得工程项目,主要的手段就是公开企业招标。在这里有很多的风险存在,例如错误的估计、不到位的标书研究、整个投标信息的不完整,进而导致投标价有很大的可能存在偏差。倘若标价低了,就会有扰乱市场的风险,还会把施工管理的难度提升;标价高了,则中不到标。

(二)合同带来的风险

整个火爆的建筑市场,有的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便与业主签订一系列不合理的合同;又或者业主逼企业签订合同偷偷让施工方面自己垫付资金。如果这样的合同签订下来,那么施工企业会有很大的财务压力,也大大提升了财务风险。建筑工程一般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施工的时候也会存在其他的难以确定因素,尤其在变更上,没有明确的条款规定,责任无法认定,这样的风险也是难以避免的。

(三)资金所带来的风险

在建筑领域里,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建筑施工方在还没有拿到预付款的条件下,便以自己的资金垫资,强行动工。殊不知,这样会很有可能造成流动资金不足,而难以继续施工,如果企业资金不充足,就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了,这样才能使得施工继续进行下去。还有个特点就是,施工周期很长,难以周转的资金,会在企业经营上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风险在成本控制中的体现

在中标的企业中,往往都是以低价中标,这就给施工企业所留下的利润空间不是那么大,随着市场上物价的逐渐增高,上涨的人工费用,就使得施工成本也增加。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果项目预算存在误差,成本控制不是很好,这也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五)风险在安全中的表现

建筑施工里,尤其是高空作业上,因为安全意识的薄弱,特别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带来不必要的支出费用,也有风险。

(六)竣工结算时的各种风险

业主突然间对于设计方案进行一些修改,甚至把工程量增加,这些情况时有出现,但由于只是口头的协定,没有纸质文件,在完工时没有有效的证据。还有一部分企业,因为本身就存在的问题,尚且没有解决,当竣工时间到期之后,根本无法办理有效的竣工验收手续,甚至,根本没有竣工,扔在施工。以上这些,都有增加应收账款回收超时的可能,资金断裂以后,又把工期给加长,相应的,也把财务所带来的风险给提升到一定程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相关措施

(一)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以此来有效的控制财务

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就首先需要对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进行提升,可以借助更专业的技术分析,以此来进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例如财务比例分析法,资产负债表分析法。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也会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提前预警,进而使得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即将出现的风险。

(二)投标管理的加强

在投标展开之前,就要对业主的资金信用就行全面的调查,可以成立专业的评估委员会,彻底的分析他们最真实的信用,对于那些投标项目的准确性,也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评估信用为优良的业主,可以让他们参与投标;但对于那些评估信用不合格的,施工企业本身就存在问题的,拒绝让他们参与投标,一旦中标,必然会出现亏损情况。在投标发放后,要全方位的考虑中标的可能性,从其报价上,最新技术要求上,需要认真的思考,对于标书中一些不清楚的条款,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做到款款清晰。

(三)合同管理的加强

施工合同在签订时候,施工企业必须做到看完每个合同条款,这样就能很大的降低不必要的纠纷出现,尤其在那些验工计价、付款方式、结算时间、条款违约上必须清晰。这里值得注意下,在变更索赔的条款上,需要加以详细考虑,因为,一旦出现纠纷,施工企业在没有获得足够的证据下,所造成的被动局面,只能自己吃掉。签订施工合同时候,可能会存在着风险转移到其他上人的条款。例如,在合同中,由于人工费用的上涨而带来的不必要支出,会造成合同的变更,追算一定的补偿款来规避风险。倘若出现了一些“霸王条款”,就需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与业主商定,把相应的工作处理好,进而把合同带来的一定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也会让财务损失减小。

(四)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加强,就成本管理而言,在整个施工企业环节中尤为重要,优良的成本管理,无疑会大大提升企业的利润。

对于预算成本的有效管理。在尚且没有动工之前,需要从工程的自身出发,切合实际,从各方面条件来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以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评定,对于可能使用到人力,财力。安排一定的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施工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发生的控制。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成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项目,因此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中。施工企业全面实行责任成本制,按预算的成本划分责任,分层次,采取谁承担谁负责,配合节约奖励、超支罚款的办法,使每个部门把节约成本当已任,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如项目经理对工程整体负全责;机料部门负责采购和供应,对材料成本和保管费用支出承担责任;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施工生产,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及工程变更,对工程成本承担责任;财务部门对于发生的实际成本、拔付款项等如实登记台账,及时反映分析成本的节超和拔付款情况,与预算成本做比较,定期分析,防止成本超支。

(五)施工安全管理的加强

就施工安全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还是所有职工的需要注意的事,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把那些已经发生的安全教训吸收下,并把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做到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节约了一定的费用。也可以购买保险,把风险转移。

(六)风险在竣工结算中的表现

以首先签订的合同为蓝本,结合实际需要的施工情况,尽可能的以条款为主,业主临时调整设计方案,甚至把工程量增加,这些情况时有出现,由于只是口头的协定,没有纸质文件,在完工时没有有效的证据。还有一部分企业,因为自身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除此之外,有的业主自己也有资金困难,这就拖延了竣工验收手续的结算。以上这些,都有增加应收账款回收超时的可能,资金断裂以后,又把工期给加长,相应的,也把财务风险加大了。

(七)降低财务风险,把资金管理好,至关重要

企业想要获得盈利,预算是其不可缺少的工作,优秀的预算极其有利于实现企业对于资金的控制。同时,企业也是通过预算,进而实现资金合理支出,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除此之外,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时也要格外注意,有意识的规避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尤其是需要大量资金的采购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就不仅仅是企业所承担,而是需要企业和业主共同承担,这样的话,企业就能降低因负担过重而造成经济压力。企业资金的收回工作,应当视企业资金的紧急情况而定,在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业主能够及时还款。在企业资金足够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允许业主以合理的方式延长还款时间。最后,关于企业的融资问题,更要慎重抉择,不可盲目融资,尽可能的将企业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总而言之,只要有财务管理就必然存在风险,对于财务风险必须严加防范,这主要依赖于建筑企业内部全体成员以及部门的配合和管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企业在管理措施的应用中应当尽量采用能够最大程度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建人.施工企业经营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政监督,2010

[2]杨海霞.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