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妇产科科室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4 09:31: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妇产科科室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妇产科科室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室;品;管理

作为一种作用在精神上的特殊药品,非常容易在使用后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而妇产科手术室的品管理不当,更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1-2]。为保证手术室中大量的物得到妥善的管理,防止出现因使用品导致严重问题,避免药品滥用,应制定出符合《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且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并将这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该次新型管理制度的实施结果将与常规管理实施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材料为该院2016年所有使用品的妇产科手术资料,现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6年所有的妇产科手术室品使用管理资料,2016年上半年使用常规品管理制度,下半年使用新型品管理制度。所有资料均符合《品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规定,两组资料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常规品管理方法,2016年7—12月,采用新型品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药品信息管理、药品存储管理与药品使用管理3部分。在进行药品信息管理时,派遣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专职管理的人员必须接受卫生局特殊药品使用管理专项培训,对相关药品的领取、登记、分配、调剂、管理等方面熟练掌握,具有初级药师以上的专业证明与品调剂与管理的资格,并能使用计算机系统对特殊药 品进行管理。专职管理人员应配置相关的办公室,禁止闲杂人等进入。专职管理人员办公使用的电脑应禁止使用其他功能,并将管理系统连接到医院本身的计算机系统。对品进行保存时,需将品分类保存,品的放置地点需禁止不相关的人员进入,保存地点的附近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并严格按照品的保存方法与保质时间进行分类存储工作,以保证在使用品时不会出现因药品变质或过期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药品数量进行管理时,专职管理人员需对所有的药品进行分类计数,在对照无误后将数据导入药品管理系统中,便于之后的药品管理工作。使用物进行妇产科手术时,药品的发放管理与药品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麻醉师领取相关药品时,专职管理人员需按照主治医生的处方开药,并在相关的领取药品记录本上签署开药人、发药人与取药人的姓名,保证在需要之时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人员。在领取完成后,专职管理人员须将哪位麻醉师拿走何种,取走多少录入系统中,并按照的总量、使用量与剩余药品量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在结算该月使用情况时,麻醉师应上交该月使用的品包装袋,专职管理人员可按照空包装的数量与批号进行审核工作,并将使用后浪费的相关药品进行登记,以保证下月在进行药物领取时减少出现浪费的可能性。在所有检查完成后,专职管理人员应上传相关的数据,保证所有过程的透明性与公正性,便于其他人进行查看。

1.3疗效判定

将该院2016年妇产科手术室品使用管理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分别为麻醉时间比较、麻醉医生满意度对比与品消耗率对比3方面。麻醉时间对比可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与静脉麻醉,麻醉时间选择各项1年中的平均时间进行对比。麻醉医生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表,包括非常满意度、满意度、不满意度、非常不满意度与总满意度五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药品消耗率则是按照利多卡因、丙泊酚、阿托品、琥珀胆碱、异氟醚5项药品为分类标准,消耗率则是选择一年的平均消耗率数据为基准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时间比较

常规管理麻醉时间与新型管理麻醉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麻醉医生满意度比较

常规管理总满意度95.00%,新型管理无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品使用率比较

将常规管理与新型管理的药品消耗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第2篇

摘要:目的:对我院妇产科实习护士的带教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多技能,多方面的带教方式对实习护生进行带教管理,寻求高校带教途径。结果:综合带教法能够有效促使护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结论:综合带教发能有效帮助护生对医院环境熟悉,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

关键词:带教;妇产科;护理

收稿日期:2010-12-26

作者简介:李少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大学本科。王莉莉,张庆玲,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妇产科。(牡丹江/57011)

护生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转折点,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生通过临床实习,巩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护理基本技能;在与患者的交往中,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对实习护生妇产科常规护理带教进行课程设计如下:

1 实习护生妇产科常规护理带教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的理念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遵从护理工作过程逻辑,兼顾护生素质,重实践、重体验、重反馈、重考核,表现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特色。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结合临床护理对人才的需求,从护生的综合素质着手,提高护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将培养目标设定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面向就业的方向,培养和训练“实用型”和“职业型”护理专科人才,满足现代化医院迫切需要能沟通、会做事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1]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

2教学内容的设计

(1)重视入科培训:在护生刚到科室时向护生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病房的结构及设施、科室的专业特点、治疗室、处置室、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抢救物品、药品、护理文件书写、整体护理的实施、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等,使护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2]。

(2)重点学习常规护理:如妊娠期的护理、分娩期的护理、产褥期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以及各种妇科手术的护理。进行专科操作如阴道灌洗上药、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胎心音听诊技术、会阴消毒技术、脐部护理技术、新生儿沐浴、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等,带教老师首先讲解操作方法、要求、目的、注意事项,然后带教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 转贴于

(3)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实践教学实施循征护理,体现妇产科护理的新思想、新理念,灵活带教,使护生掌握技巧。

(4)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让护生多接触病人,了解各类型病人的特点,使护生熟悉医院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性质,消除心理压力。

(5)强化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把患者作为“活教具”让学生观摩实习,尤其关于患者的个人信息、身体的隐私部位、个人的秘密等使患者感到自身人格、自尊的侵犯和伤害。

3 教学措施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等,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主要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示教室和练习室的使用,临床见习和实习。

4 教学创新设计

如何使护生成为医德、理论和技术都过硬的新时期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关爱护生,帮助其克服畏难心理,解决学生的问题面对学生多的问题,带教老师应在排班上做好安排,尽量将学生分散安排,避免同一班次学生过多。由于带教老师要兼顾I临床工作,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排班时老师应将学生安排好,并事先与跟班老师做好沟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如中专生,老师应着重教会学生知道怎么做;本科生,老师应着重教会学生为什么这么做;研究生,老师则应引导她们的创新性思维。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3]。每一项操作让护生先看,掌握要领,待时机成熟时先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尽量让护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指点,操作完毕,让护生回顾操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加深印象。在一个班次结束后,带教老师要帮助护生回忆当班所学的知识,并鼓励护生做好临床笔记,将掌握的和未掌握的内容分别记录,从而使护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查找不足,及时询问教师或查看书本,以加深理解,积累工作经验。针对本科室的常见病、专科急症,督促护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均为本专科常见的、基础的、重点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通过这些实验,重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简单仪器的使用及常见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妇产科护理病历的书写等。

参考文献

[1]丁郭平.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238—239.

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大众健康知识水平和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各级医院对产科护士的投诉一直排在前面[1]。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消除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使人性化护理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有必要分析风险因素,对症处理,强化管理。由于助产士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因此规范相关的标准及操作对减产科的医疗纠纷、提高妇产科护理的风险控制管理水平至关重要[2]。

1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风险

1.1护理对象因素

(1)妇产科的对象多为孕产妇,通常孕产妇及家属医疗知识缺乏。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孕产妇及家属往往对分娩缺乏正确认识,对护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部分孕产妇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甚至不遵医嘱私自外出。由于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引发胎盘脱落、胎心异常、大出血等情况。(2)孕产妇自身压力过大。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妇女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均较大。生育又是人们极为重视的事情,自然会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导致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1.2医护人员因素

(1)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或护理技术操作不到位,观察孕产妇不能做到认真仔细,对于其病情认识不全,使得一些疾病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甚至导致新生儿夭折。此外,部分医护人员在临床救治时主次不清,不知从哪下手,这也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医疗事故[3]。(2)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过大。由于医疗任务繁重,医疗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故医护人员往往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频繁的夜班也使得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新生儿洗澡时水温过高或擦洗用力过大等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因疼痛而叫喊,而助产士心生厌烦、语言不礼貌、态度差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3)医护记录偏差。医疗和护理工作中,病案直接反映了孕产妇的身体情况,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病案记录不全、字迹潦草等都会使医生对孕产妇的身体情况产生误判,从而导致对疾病的处理不及时或错误处理,严重的可危及孕产妇尤其是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医护人员对药物药性的掌握偏差。不严格的用药极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尤其是孕产妇和新生儿对药物极其敏感。如催产时,对子宫收缩情况掌握不到位,对宫缩素的用量不严格,极易导致宫缩过强甚至宫缩不稳定,严重的会导致子宫破裂,威胁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

1.3医院因素

(1)医院环境繁杂。我国是医疗大国,医院每天要接诊数以千计的患者,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以及医疗器械、患者体液等,其会携带大量病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若医院卫生环境不佳,未及时进行消毒,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值班制度混乱。繁重的医疗任务下,护士每天面临着大量的护理工作。科学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值班制度,是完成正常医疗任务的保证。有的时候,医护人员尤其是值夜班人员要负责多位孕产妇,一旦出现意外,医护人员无力处理,则会忽视对急重孕产妇的关注,从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医疗知识普及工作

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对住院孕产妇要耐心、反复宣传,让她们认识到分娩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医嘱。2.2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妇产科护理较之其他科室有着特殊性,应加强对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明白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使护理人员端正态度,预防风险的发生。

2.3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均较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展开。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4加强医患沟通与互动

良好的医患关系、友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如孕产妇身体不适时,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其真实情况,这样可大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在不增加孕产妇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的情况下,为其讲述病情,使孕产妇充分意识依从性的重要。在与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敬语,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予以解答,对性格比较焦躁的孕产妇要温和对待。若孕产妇先与护理人员发生口角,应及时劝解。若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应暂时回避,待患者冷静后再与其沟通[5]。

2.5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让护理人员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护理工作的本质,提高护理水平。此外,护理服务要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孕产妇的负面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6严格消毒,注重无菌操作

手术前要做好严格的杀菌、消毒;医院要定时对医院的各个角落、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房的消毒处理更是重中之重。此外,医护人员要控制家属探视时间,以免影响孕产妇休息。

2.7建立科学的排班制度

针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医院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如孕产妇数量、病情急重程度、医护人员数量、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等进行考虑,实行弹性排班。此外,应设立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增员,保证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8护患纠纷的及时处理

对于护患纠纷应做到提前预防。如果发生,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应在就诊前告知护患纠纷的事宜。若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在护理过程中的操作不满,应上报予以解决。及时有效处理护患纠纷,可以提高孕产妇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3讨论

我国对生育极为关注,它关系到繁衍后代及每个家庭的幸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产妇及胎儿更加重视,因而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点点失误都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为了使护患关系达到和谐,对妇产科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总而言之,妇产科护理中风险的控制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护理人员、孕产妇及家属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2):74-75.

[2]刘俊俐,张贵清,万素英,等.病区“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模式在优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3):33-34.

[3]骆绮云,关健仪,陈向红,等.人性化护理对产科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684-685.

[4]李华,王瑞云,杨俊美.强化妇产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降低母婴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51-1352.

[5]琚金梅,刘华莉,唐会枚,等.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1,24(2):409-410.

第4篇

【关键词】 妇产科; 门诊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4]田艳君.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当代医学,2009,15(28):125.

第5篇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2~10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导致妇产科术后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切口种类及重症监护病房是关键因素。结论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外科伤口感染;生殖器疾病,女(雌)性/外科学;手术室护理

妇产科收治的患者疾病及分娩等相关治疗均需通过手术进行,因此,在手术室患者中妇产科患者占据了较大比例。患者手术伤口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其中手术室中存在的因素是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2]。如何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直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3]。本研究将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术后患者感染的相关性,旨在为指导手术室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34.5±1.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35.6±2.3)岁。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种类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管理具体方法:(1)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知识培训[4],让患者对目前疾病发展现状及术后恢复具有全面认识。(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在进行妇科手术前由于对术后结果不了解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慌、紧张,甚至打算放弃手术等情绪[5]。护士应该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术前护理。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对患者体内各器官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手术和护理方案。(4)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护士应该维持手术室安静,且随时保持手术室内环境清洁,加强无菌控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6]。为术中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可有效减少外界刺激对患者的影响。(5)术后护理。完成妇科手术后护士应该时刻对患者血压、心率及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建议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针对突发状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7]。

1.2.2观察指标

对感染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及切口种类等进行记录分析,并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

2.2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与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2.3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及切口种类、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等因素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

3讨论

手术治疗是妇产科常用治疗手段之一[8],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规避相关术后感染因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9]。本研究对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术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有研究发现,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不仅与单一因素相关[10],可能同时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切口种类及ICU是关键因素,同时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总之,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规避危险因素的发生,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玲 单位: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钟水莲.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33):161-162.

[2]王凤英,吴香竹,张菁云.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396-1397.

[3]房迎辉.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9):1556-1559.

[4]牟宗梅,王凌燕,陈秀娟,等.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97-2799.

[5]赵丽娟.妇产科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J].中外医疗,2013,32(34):174.

[6]王菊利.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4):311-312.

[7]陈利红,来金君,王晶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3):662-663.

[8]潘丽莹,刘翠花,杨满芳,等.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7):199-201.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我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2007年共做手术3310例。其中人工流产1740例、上环536例、取环308例、诊断性刮宫442例、其它284例、无一例感染发生,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人来源:2007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要求终止妊娠、上环、取环、继发不孕患者要求输卵管通液术、功能性子宫出血及疑似异位妊娠、官腔刷片CINI-CIN3及非典型增生,需要做官颈活检的患者。

1.2方法:对要求终止妊娠停经40-60天的患者、上环、取环、继发不孕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术等患者,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无压痛,白带常规:未见滴虫、霉菌、清洁度I~Ⅱ度。尿HCG阳性,彩超提示宫内早孕。术前严格掌握人工流产、上环、取环、禁忌证,手术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2.1所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穿戴好口罩、帽子、换鞋。

1.2.2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不使用化学剂浸泡灭菌。

1.2.3所有手术器械使用完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燥后送供应室打包高压蒸汽灭菌。包内置132℃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OTTO指示标签以监测灭菌是否合格。每天换含氯消毒液,用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浸泡桶必须加盖,所有的手术巾送洗衣房消毒清洗。

1.2.4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地面使用专用拖布清洁,每日操作前后进行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每日中午、晚上三氧机自动定时开关消毒2小时,手术床、治疗车、桌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

1.2.5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卫生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直至复查合格,并进行考核。

1.2.6每周一、四更换使用中的消毒剂及容器,开启的纱布,棉球储槽,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2.7病人进入手术室前一律换专用拖鞋,由专用通道进入,拖鞋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再清洗凉干,放人专用鞋柜备用。

1.2.8禁止陪伴人员进入手术室,减少室内污染的机会。

1.2.9所有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缝针、刀片、针头装入利器盒内,按损伤性医疗废物收集,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1.3手术感染判断标准:在我院门诊所行手术患者的复诊率,有无腹痛、发热等症状,阴道流血时间不超过2周,阴道流血量不超过月经量,血常规是否正常。

2 结果

2007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手术的患者3310例,其中人工流产174例,年龄15-45岁,平均30岁,孕产次不限;上环536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取环308例,年龄24-70岁,平均47岁;绝经98例;月经不调,环过期,要求再次生育及改用其它方法避孕的210例;疑似异位妊娠的217例。术前诊断异位妊娠,行诊刮术后,刮出组织送病检,病检结果未见绒毛组织193例:术后诊断异位妊娠,24例行刮宫术后,刮出组织送病检。病检结果见绒毛组织,诊断为早期宫内妊娠,功能性子宫出血225例,行诊刮术后,组织送病检,结果为宫内膜增生过长的214例,子宫内膜癌2例,非典型增生3例,复杂增生4例,其它284例,宫颈活检67例,输卵管通液术217例,人工流产、上环、取环、输卵管通液术的患者,术前均行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无压痛,白带常规,未见滴虫霉菌,清洁度I~Ⅱ度,对于阴道流血的患者,常规行碘伏原液,阴道擦洗,戴无菌手套行阴道检查,阴道流血时间长,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有压痛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3-6天,无感染发生。

3 讨论

第7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妇产科;术后;疼痛

临床上心理护理目的在于协调患者身心的关系,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康复[1]。因妇产科的患者为女性,在其特有心理状态之下[2],情绪不稳定患者较多,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采用个性化心理疏导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妇产科手术患者24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疼痛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妇产科手术患者24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120例。120例对照组患者,其中年龄在21-62岁,平均年龄为29.1±11.2岁;疾病类型分为:剖宫产患者72例,子宫次全切、子宫全切术患者19例,异位妊娠患者3例,其他类型的手术患者26例。120例观察组患者,其中年龄在23-64岁,平均年龄为29.8±10.7岁;疾病类型分为:剖宫产患者75例,子宫次全切、子宫全切术患者21例,异位妊娠患者4例,其他类型的手术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因是双盲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在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术前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为其营造舒适、温馨、安静的环境,术前产妇会表现出焦虑与紧张的状态,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心理存在的障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疏导[5]。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相关资料,增加其安全感,在对患者交待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时,护理人员措辞要谨慎,在说明实际情况时不能给患者增加心理的负担。向其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所持续的时间、应对的方法,强调患者主观因素在术中和术后发挥的作用,使每位患者均能够以较好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②行为上的辅导。在术前对患者讲解减轻疼痛的方法:肌肉放松疗法、呼吸调整法、想象法等,并且要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③术后的心理支持。术后让患者家属多陪伴在患者的身边,给予心理的安慰与支持,术后护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如饮食、、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保暖等,增加患者的信任度,让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患者在术后体质比较虚弱,易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担心切口裂开,不敢下床活动等,护理人员对此要表现出理解与关心,针对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情绪进行疏导,转移其注意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心理咨询。如果术后患者的疼痛较严重,可以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指导。

1.3评价指标手术后第3日,患者依据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0级:患者的疼痛感不明显;Ⅰ级:有轻微疼痛感;Ⅱ级:有比较明显疼痛感,可以忍受;Ⅲ级:有剧烈的疼痛感,且不能耐受。

将院内自编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患者,由患者本人填写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表分五个项目: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进行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疼痛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现代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3]。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运用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护理技术指导,而且还需要运用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及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达到康复与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4]。当患者得知自己需要手术时,容易产生恐惧与紧张心理,此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其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能够缓解患者在思想上的负担,并且在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给予患者解决不治疗的后果与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可以使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趋向正常,所以会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了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应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解红珍,崔俐.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5):214-215.

[2]何丽敏,付爱凤,兰秀丽,邓忆红,李小容,吴广平,唐雅莉.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1):1106-1108.

[3]张爽.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29.

第8篇

关键词:妇产科;围术期;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主要是利用人性化管理,对患者进行生理照顾并且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成功缓解患者完成手术后产生的疼痛感以及内心产生的焦虑感[1]。在住院的过程中,患者如果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自身疾病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对其完成舒适护理后,临床获得的效果肯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4月~2014年04月90例妇产科(剖宫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3~4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1.2)岁。针对所有患者全部实施剖宫产,将患有高血压、患有糖尿病以及患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将所有妇产科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1组与A2组。对比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

1.2.1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①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保证产房始终清洁干净,并且在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洁,在固定时间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保持室温在22℃左右,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确保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对患者造成强烈刺激;②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床上用品进行更换,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③引导患者进行轻度运动,防止出现褥疮的情况。④在准备实施手术前,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指导,成功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感;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等情况给予认真监测,保证患者的体温正常,防止出现不适感对分娩造成影响。⑥患者临床一经表现出呼吸困难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后,立即同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2,3]。

1.2.2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患者在准备住院时,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乐观心态同患者进行密切沟通,要求语气和蔼,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保持态度诚恳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指导,成功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感[4]。此外,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临床预后情况等,使患者意识到保持乐观的心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3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①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护理,要求患者需要多进食富含高热量以及高蛋白的食物,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②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血压、体温以及尿量等基本情况进行观察,防止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③完成手术后的6h,对患者使用产后康复带,成功缓解患者的伤口张力,提高患者的临床舒适度[5]。

1.3评价指标 对A1组与A2组妇产科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Ⅴ级:表示患者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感;Ⅳ级:患者出现了强烈的疼痛感;Ⅲ级:患者出现了重度疼痛感,很难进行忍受;Ⅱ级:患者临床表现出中度疼痛感,不能轻易忍受;Ⅰ级:表示患者出现了轻度疼痛感;0级:患者于临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疼痛感。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数据库建立,利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A1组剖宫产患者中,疼痛程度超过Ⅱ级的患者例数少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P

3讨论

当今社会,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针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针对产后护理的要求也逐渐严格。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将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将护理模式进行有效转变,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服务。

舒适护理属于医院妇产科围术期较为有效的一种护理方法,能够为患者营造最优的住院环境,促进患者的身心放松,加快疾病的好转速度。在进行本次研究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有效实施,在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程度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表现了显著的意义。

总而言之,针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术期对其实施舒适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邸乃健.妇产科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2:109-110.

[2]汤腊梅.舒适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725-726.

[3]玲,赵丽萍,陶英群.舒适护理理念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3,20:120-122.

[4]张石红,戴红霞,毛晓萍,等.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的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5,08:53-55.

[5]吴夏青.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3:145-146.

[6]张静.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02:83-84.

[7]许雨薇.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13:2906-2907.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7年1月该院妇产科护士56名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26.5±4.3)岁,工作资历在4~20年之间,平均(10.5±3.2)年。其中副主任2名,主管护师22名,护师17名,护士15名。大专以上32名,本科以上24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28)。两组护士的自然资料作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明确护士层级不同职责:制定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并予以完善,同时建立健全操作流程、標准、应急预案等工作项目,确保妇产科病房管理可以达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标准。对该科室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以及日常工作能力、操作技术水平等进行充分了解,护理部积极协助,按照4个层次划分护士岗位,并从科研、教学以及操作能力、业务知识等方面对各级岗位职责标准进行制定。②具体分组:病区内设置4名责任护士和1名护士长,将护士划分成责任小组的形式,小组间实力相当,组长由专科护士担任,固定搭配每组的组长和组员,采用24 h负责制和8 h工作制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连续性有所保证。初级责任护士主要为病情轻微的患者提供服务,并对助理护士进行培训,高级责任护士主要是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护理,并负责教育培训年轻护士,各层级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治疗护理等,组长负责协调和管理护理质量和日常工作,以便患者全程均可享受到优质全面、专业的护理。③培训指导:在充分了解产科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培训方案进行制定,护理部统一组织专科授课、护理查房、操作训练等项目,选择一对一的方法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下级护士由上级护士负责培训,即护理部与护士长主要对责任护士进行培训,高级责任护士主要对初级责任护士进行培训,初级责任护士则负责对助理护士进行培训。对日常工作培训要给予高度重视,带教老师的责任是随机予以指导,使高年资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利用,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为年轻护士发挥带头作用。护理部和护士长需要检查、评价和反馈培训效果,按照PDCA循环对培训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正,必须为每位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对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意见以及各层级护士对培训工作的建议进行定期收集,对相关问题予以纠正,保证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促使各层级护士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提高。 

培训内容具体分为两部分,即理论和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重点是疾病护理常识、核心制度、抢救程序及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规范文书、爱婴医院知识及感染知识等相关内容;技术方面的培训重点是基本技能,具体包括静脉留置针、吸氧、会阴擦洗、宫颈上药、阴道后穹穿刺术、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及产程观察等相关内容,同时还包括新生儿保温箱的具体使用和维护方法、新生儿护理及脐带护理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价:将妇产科护士考核方案作为依据,对科室每月、护理部每季度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对患者理论、操作考评(临床护理能力)和学生、护理部评价(教学能力)予以评定。②护理质量评价将二甲医院审评标准为依据,对护理质量予以评价。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观察指标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比较两组护士综合能力 

对照组护士的带教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与研究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 

研究组护士文书记录、知识知晓、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安全管理等护理工作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具有非常高的专科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同时具备沟通技巧、应急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要不断提高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临床护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3]。采用护士分层管理,通过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之间的相互学习与配合,可增强高层级护士的成就感,同时帮助低层级护士明确后期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使其可以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和思想,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实现其自我价值[4-5]。同时,护士分层管理还能实现所有护理人员参与科室层级管理工作的计划,明确责任,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将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逐渐向一级质量控制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和凝聚力与核心力,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6]。 

该组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护士文书记录、知识知晓、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安全管理等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带教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可见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深入探讨和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鹏飞,刘杨春.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急性肝炎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36(28):112-113. 

[2] 王爱平,王六平,胡润珍,等.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3] 孙秀芬.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管理的运用价值评析[J].医药前沿,2016,6(32):207-208. 

[4] 陈国纯.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2,48(32):119. 

[5] 彭文俊.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37(8):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