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6 10:11: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卫生意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的窗口,卫生质量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卫生状况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环境卫生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制度不健全,管理跟不上,设施设备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现以大庆市区为例予以阐述。
一、市容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
大庆市2014年完成省级卫生城市的创建任务,提升了大庆市市容环境卫生及城市形象。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环境卫生整体工作推进缓慢。
1.管理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必须协调、共进。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制约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庆市区环卫工作是以市环卫处及五个区城管局下辖的五个环卫管理站为主进行管理,但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尚未完全理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偏远地段及城乡结合部存在卫生死角现象。
2.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六乱”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市民不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投放、倾倒垃圾,扫垃圾出门、乱扔乱抛垃圾、乱丢乱倒垃圾现象经常发生;二是“城市牛皮癣”源头难以根治,清理后反弹现象普遍;三是交管部门、城建部门工作跟不上,城区内出现建筑工地车辆带泥上路和大货车散体物料运输污染道路现象;四是流动摊点、夜市摊点不按要求设置箩筐扫把,摊点周围乱丢杂物、乱倒油污、随意摆卖现象严重;五是宅基地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现象严重,致使卫生死角普遍存在;六是移动招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乱摆放、乱吊挂现象难于管治;七是在垃圾清扫、保洁方面。从横向看,主街道较好,小巷道较差,从纵向看,在节假日、重要会议、领导视察时段较好。呈现出一种断层状态。
3.环卫设施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目前,以我站为例,有各种车辆17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维修,不仅增加运行成本,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垃圾运输车辆中无一台吊臂车,担负着全区4个主要街道的清运任务,工作量大,车辆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4.环卫工人的素质普遍较低且人员不足。环卫行业历来是社会弱势群体较集中的行业,环卫工人的工作又是最辛苦的,收入相对较低(我区环卫工人目前月工资1500元),工作积极性不高,文化程度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就业能力弱的人,就人数来看,人员严重不足,目前,我区环卫工人70人,涉及保洁街巷10条,火车站1个,广场1个,公厕1个,总面积20余平方公里。
5.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区一线清扫保洁人员的工作方式还很落后,机械化程度还是很低。环卫工人需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行,增大了环卫工人的危险性。
6.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城市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规范了各级政府依法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存在着市容管理人员不专业,不懂法,不依法的普遍现象。
7.城乡结合部存在卫生死角问题。给城区环境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市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文明发展与进步想背离。
8.运输粘带和撒漏问题。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设工地入口车轮碾压形成粘带。夏季垃圾运输车辆污水撒漏,雨污混合,造成城区环境二次污染,
二、原因分析
1.资金不足。资金来源不广,严重制约了我区的环卫事业发展。像环卫工人待遇不高,致使劳动积极性不强,责任感不强。同时也制约了环境卫生事业的机械化、科技化发展,设备维修跟不上,奖惩措施力度不够。
2.宣传不到位。一是对于群众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二是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转变教育不足;三是环卫工人技能培训与思想认识提高不够。由于对他们宣传教育不到位,出现纰漏环节多。
3.处罚力度不够。由于大庆市对“六乱”行为处罚相对宽松,执法、处罚难以到位,而市民对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了解不深。
三、关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深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改革。一是要理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细化责任区划。责任细化落实到人;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化动作的管理,增辟资金来源;三是加强环卫工作的规划。在空间和时间做出分析和规划。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
2.打造出一个人人理解、支持和关心环卫工作的和谐氛围。城市环境卫生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全社会对不卫工人及其劳动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环卫部门应该立足本职工作,会同政府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等,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颂扬环卫战绩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3.群众参与环卫工作中有着决定成败的作用。要通过宣传,让群众能够充分看到环卫工作的切身益处。
4.管理工作是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要让管理干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环卫工作。通过培训,提升其专业性、技巧性、规范性的现代管理理念与行为。
5.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素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生活和环保意识,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市容环卫综合治理工作。
6.加大城市环境卫生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培训环境卫生人才,提高环境卫生队伍整体素质。随着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内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把行业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着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吸引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提高行业作业的机械化、行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关键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大庆市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全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不断加大流域治理和地面水环境整治力度,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继续深化污染防治、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等项工作,让大庆的天空更湛蓝、水质更清澈、空气更洁净、环境更优美。因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社会、得益全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市民素质和政府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开放意识、文化水准和社会公德的集中体现。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对于维护城市市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市容环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但是,日常环卫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何攻克这些薄弱环节,以适应城市和谐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客观需要,已成为我市当前市容环卫管理的首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发动公众参与管理, 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市民的参与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条件。市容环卫部门应以市民需求为核心,以市民满意为目标,把市民变成消费者而非管理对象,经求市民对市容环卫公共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市民以主体身份参与整个市容环卫服务过程,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政府要建立与群众良好的沟通机制,将决策意图传达给公众,重视顾客对市容环卫服务提出的建议。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招募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市民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管理、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卫生习惯,共同自觉遵守社区公约和维护街巷新村环境卫生。形成市容管理社会互动机制。我们要不断加强市容环卫宣传力度,广大新闻媒体和教育系统必须给予支持和配合。提高社会公众对市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市容环卫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市民自觉改变陋习,激发市民踊跃参与美化市容环境的积极性,使市民群众自觉地维护城市的整洁,避免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
在健全市、区、街道(镇) 三级行政管理构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完善行政管理、市场管理、社会管理三大体系。管理实现高效能。即职责明确,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高效,进一步明晰政府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职责,精简和科学设置内设机构,配置适应岗位需要的人员,对环卫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进一步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向区县转移、下放具体事务和事权,实现市容环卫管理从以条管理向以块管理、区域管理方式转变,实行政事分开,管理与服务分离,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的相互关系。加快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实现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培育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实现政府部分管理职能的下放和转移,把部分事务性、技术性、程序性、操作性的管理职能转移到中介,形成管理型、服务型和企业型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加速环境卫生的产业化进程
有计划的开放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凡是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企业或个人都可以进入环卫服务市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继续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环卫经营,放宽外资企业进入环卫市场的条件,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公平竞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筹集市容环境建设资金,建立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近几年,我国加快了环卫作业市场改革步伐,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卫实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环卫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二是扶持发展一批私营、个体、合资合作环卫作业实体。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环卫龙头企业组建,建成具有较大规模的、能跨地区跨行业作业的环卫企业,最终形成以垃圾收运处理企业为龙头的环卫产业链,实现环卫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分别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查机制,加强执法督查。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参与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制度形成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制订完善《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作业服务市场准入和招投标制度》和《环卫作业服务质量标准》,以使环卫作业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垃圾收费政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卫作业服务定价机制,理顺收费机制,规范收费管理,探讨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制定城市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市、区政府城市管理工作绩效专项奖,对活动中的先进单位、个人实行表彰和奖励。建立城市管理新闻制度。市、区城管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社会舆论氛围。
五、结论
城市有人而兴,因兴而活,因活而宜,管理的目标不是制约而是规范,不是索求而是服务,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不仅需要自身努力和社会各方面支持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也应给予倾斜和扶持,形成合力,以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参考文献:
一、步行街摊位设置管理
(一)麦当劳甜品站等摊档不符合步行街管理要求,严重阻塞交通;没有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涤设施(如自来水、下水管道等);靠近医院,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油烟污染大,市民投诉意见强烈,元旦前一律取缔,还路于民。
(二)步行街中心临时摊位元旦前一律取缔。
二、市场周边管理
(一)坚决治理南昌、新宁、城北、城西和东门五大市场周围占道乱摆乱卖现象。此项工作由市公资办负责,并由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局监督、指导实施。其中重点是:
1、新宁市场。已拆除的雨篷一律不准搭建,市场周围设置的临时摊位仅限于经营蔬菜类。经营时间由清晨6时至上午10时,不得超时、超越范围经营,更不得设置雨伞、雨篷等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实行划线定位管理,留出足够通行道路。
2、城北市场。周围临时摊位一律分流至石洞市场,杜绝占街经营现象。
3、城西市场。11月底前周围临时摊位一律分流到台海路临时市场,杜绝占街经营和搭建现象。
(二)台城镇属下市场严禁占街占道设摊经营,确需设摊要重新定位,指定经营时间,不准搭建有碍市容的建筑物及雨蓬。此项工作由台城镇负责,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局指导、监督实施。
三、城区街道管理
(一)已批准进入市区经营的摩托车销售门店,严禁占用道路或骑楼经营。此项工作由市政监察大队负责。
(二)城区无证经营、经营场所面积不足、卫生设施不齐、长期占道经营的饮食店,要坚决取缔。此项工作由市卫生局、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提请工商局立案查处。
(三)城内设置的废品收购站,必须在元旦前迁出城区环市路和十大出入口2公里以外。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局负责。
(四)不锈钢或钢铁材加工场(店)、石材店,不准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设置,已设置的一律在元旦前搬迁,逾期不执行的由市环保局提请工商局查处。
(五)经营面积不足,或长期占街经营、且屡劝不改造成噪音扰民的车辆修理行业,由市交通局取缔其执业资格,市工商局取缔其营业资格。
(六)对长期利用街道设置的便民行业,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乱搭建的情况下,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核定下岗工人和无业市民的准入条件,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核定设摊位置。
(七)对乱张贴、乱涂写的查处。由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部门负责采用“呼死它”实施整治。台城公安分局和市政监察大队共同负责跟踪查处。
(八)城区乱搭建的雨篷一律限期在元旦前全部清拆,新建雨篷必须符合市区规划要求,以街道为单位,统一规格,统一色调。此项工作由市规则局负责。
(九)市区车辆统一划线定点停放(包括候客摩托车),违规者,由市交警大队严格查处。
(十)市区建筑闲置地块由市国土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日常监管,由拥有土地使用权者负责建围墙或绿化,不得乱堆乱放,防止形成卫生死角。
(十一)对城区十个出入口,按照管辖权限,由市公路局和地方公路管理站负责疏通清理道路两旁污水、垃圾杂物等,强化日常管理。
(十二)强化建筑工地围内施工,美化市区建筑工地围墙。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
(十三)强化宣传媒介对创建活动和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的宣传力度,经常刊播相关宣传标语或新闻。此项工作由市广播电视局负责。
(十四)做好学生卫生知识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知识教育,开展“校前一条街”管理活动。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
(十五)做好下岗人员的安置工作,减少下岗人员占街经营行为。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四、“门前三包”管理
城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所有门店统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此项工作由台城镇和市城市管理局共同负责。
五、泥头车管理
(一)严禁违规开采瓷泥,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把好源头关;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卫生设施。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工程设施和环境卫生作业场所等。
指公共厕所、化粪池、垃圾容器(袋)容器间、垃圾收集房、废物箱、环境卫生专用车辆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指垃圾转运站、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厂)垃圾焚烧炉、废物粉碎机、废水脱干机、储粪池、专用车辆停放场、洒水(冲洗)车供水器、车辆清洗站等。环境卫生工程设施。
指环境卫生工作人员作业、休息用房等。环境卫生作业场所。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环境卫生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区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环境卫生设施的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区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所辖区域内环境卫生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的指导。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第六条市、区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增强市民维护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
第七条市、区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设施科学技术研究,使环境卫生设施发展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
第八条应当符合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
第九条城市环境卫生设施项目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新区开发、旧区改造等地区性综合开发建设规划方案,应当包含设置环境卫生设施的内容,并征求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确定的规划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配套建设密闭式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和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第十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定点后。不得擅自移动位置或减少建设数量。已建成使用的主要道路、广场、住宅小区和商业贸易区环境卫生设施数量低于国家规定设置标准的由市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补建或补充配置方案,相关单位或者部门统一建设。
第十一条垃圾、粪便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遵守相关管理规定,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
第十二条广场、集贸市场和大型商场、超市以及其他人流集散场所。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和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并设置垃圾收集容器。
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集散地和各类船舶。设置垃圾、粪便收集容器,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按照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设置标准配套建设的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资金应当纳入建设工程总体资金预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
其配套建设的公共厕所以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经市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项目所在区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建设项目竣工后。方可交付使用。
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的各项环境卫生工作。
第十四条按照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应当执行国家一类标准;风景名胜区应当建设星级旅游公厕;其他城市化地区新建、改建公共厕所应当执行国家二类标准。
第十五条垃圾转运站、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厂)以及独立配置的公共厕所等大中型环境卫生设施。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日常管理;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环卫部门或者街道负责管理。
第十六条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对环境卫生设施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保证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市容环卫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检查。恢复正常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损毁、占用、迁移、拆除、封闭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环境卫生设施用途。
第十八条公共厕所、垃圾收集房、垃圾收集容器、转运站、运输车辆、粪便终端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等垃圾处置消纳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单位或者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灭蝇、灭蚊、灭鼠、消毒等工作。
第十九条因城市建设需要确需拆除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前提出迁建方案。对独立设置的环境卫生设施,按“先建后拆”原则,应当先建好后方可拆除;确需先拆后建的建设期间必须在拆迁区域设置移动式环境卫生设施。按规划拆除后不复建的建设单位应当按易地建造同类设施的标准进行补偿。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采取补救措施;逾期未改正的可以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擅自占用、迁移、拆除、封闭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环境卫生设施用途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造成环境卫生设施损毁或者丧失使用功能的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环境卫生设施未经验收投入使用或者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配套建设环境卫生设施的可以处以应建配套设施工程造价一倍的罚款。建设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四)市场、车站、码头、船舶及摊主未按照规定设置垃圾收集容器的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盗窃、破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以及侮辱、殴打市容环卫管理人员或者阻挠其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济结构对卫生事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卫生事业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人群职业结构的变化,人群职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会对职业病的防治带来挑战。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导致我国非公就业人口增加,而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障都是针对公有部门人群,所有制结构调整产生大量非工就业者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
(一)经济增长速度快,医疗投入不足
2011年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4.3%。2000年至2009年,内蒙古GDP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8.7%,位列西部12个省区首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更好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从全国来看,卫生事业支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列23位,在西部12个省区中列第7位;2008年全区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为2.53%,低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2001年至2009年6月底,国家投资达51亿元,要求地方配套27亿元,由于基本建设项目自治区没有安排配套资金,盟市、旗县也没有相应配套,造成一些项目工程进展慢,尾欠款较多,建设单位不堪负重。在城市,大型医院基本上依靠贷款发展建设。调研中发现,赤峰市医院年财政拨款只有32万元,通辽市医院年财政拨款只有200万元。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太多,一医疗卫生单位运转困难,服务任务难以落实。
(二)区域经济失衡,卫生资源配置不均
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也比较严重。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二元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呼包鄂地区遥遥领先蒙东和蒙西地区,经济比重占到全区一半以上,特别是呼包鄂地区在经济总量、经济效益、消费规模、投资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各盟市GDP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鄂尔多斯市GDP总值为2643亿元,排名最后一位的兴安盟GDP总值为260亿元,两者相差10倍还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加剧了地区之间卫生发展的不平衡,这应是未来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医疗保障负担重
内蒙古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牧业占主导地位、传统工业化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在产业上过于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需求上过于依赖投资。从产业结构来看,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9.2∶56.8∶34。就业人群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的各类企业,防治职业病的重点是在各类的厂矿企业;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提示职业病防治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第三产业人群。原有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主要针对的是公有部门的人群,而所有制结构调整所产生大量的非公就业者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其产生的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对于一部分游离于社会主体之外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医疗服务和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
(一)着力发展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治病救人、满足社会的基本卫生需求、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三个层次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发展这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程度。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每一个人解除身心痛苦,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和社会才可能在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等领域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基本卫生需求。最后,通过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健康状况快速改善,并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实现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目标。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在对卫生发展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各盟市卫生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分析是也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同样,各盟市内部各旗县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在关注整体水平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在提高总体水平的同时,更要着力解决这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发展的不均衡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卫生发展对策,促进卫生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卫生公平发展。
(三)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责任范围
辖区内除市级道路、河道、公园、机关、单位及其它公共建筑设施以外的所有区域。
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要求
(一)村庄环境管理要求
1、严禁违章搭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负增长”。
2、整治修缮破旧房屋,拆除私搭乱建的各类用房。
3、村庄路面整洁、干净,无暴露垃圾。
4、家前屋后杂物堆放有序,无乱堆放现象。
5、有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区,有专人保洁,有督查考核。
6、花坛、绿化带内无杂草,对绿化缺失区域进行补绿,无毁绿种菜现象。
7、河道、池塘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河坡无乱堆放。
8、无各类乱张贴、乱涂写,村庄内家禽实施圈养。
9、落实公厕专人管理,保洁到位。全面取缔露天粪坑。
10、辖区内无废旧拾荒点。
11、保持垃圾箱、垃圾房整洁完好,垃圾由村集中收集后直接转运至垃圾收集场所,日清日洁。
(二)小区环境管理要求
1、严禁违章搭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负增长”。
2、有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区,有专人保洁、有督查考核,确保辖区内路面、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整洁、干净,无暴露垃圾。严禁毁绿种菜、毁绿停车现象的发生。
3、居民住宅楼周边及楼道内整洁卫生、无乱堆放、乱牵挂,各类车辆停放整齐。
4、河道、池塘河面、水景景观内无漂浮物,河岸、河坡无乱堆放。
5、楼道及墙面上无乱张贴、乱涂写,小区内严禁家禽饲养。
6、小区内无废旧拾荒点。
7、督促垃圾箱、垃圾房整洁完好,垃圾保持日产日清。
三、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
街道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卫生科、镇村建设科、农服中心、物管中心、社管中心、环保科、澄江城管中队、澄江公安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督促、指导各单位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科。
2、健全制度
(1)各社区、村要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制度。
(2)各村、社区要实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实际,细分包干区域,责任到人,巡查及督查要有台账记录。
3、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各村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长效管理落实到位。自然村按60户左右配备一名保洁员,街道对每位保洁员补助1000元/月。街道对社区小扫保洁按0.3元/平方米·月予以补助。以上两项补助根据每月考核结果拨付到村、社区。
4、监督检查
(1)村、社区检查。各村、社区主要领导要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整治工作,每月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和检查、整治落实情况每月上报卫生科一份。
(2)街道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公室组织不定期的走访检查,按照长效管理的要求,及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实行公开通报。
(3)综合检查。街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社区分管环境卫生的领导参加的联合督查活动,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进行交叉检查,并作出相应考评(考评细则附后),考评结果和排名情况每月公开通报。街道定期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会,通报考核情况,并由考核评比前两名的村、社区主要领导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后两名的村、社区主要领导进行表态发言。
5、考核奖惩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加快生态美丽建设”为目标,以打造全方位、无缝隙的“大环卫”格局为核心,按照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街道干部群众积极参加,深入开展以“净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彻底治理“脏、乱、差”现象,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条件,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
二、主要任务
(一)集中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10月12日之前完成。
各村(社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环境卫生清理攻坚战。(1)彻底清理“三大堆”。组织村民集中清理大街小巷,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清除街道、河道、村庄庭院垃圾和白色污染。重点要放在“三边两头”上:“三边”即镇村路边、小市场(蔬菜收购点)边、河沟塘边,“两头”即村头、大棚头。达到“五无”标准:即无乱倒垃圾,无乱堆粪土,无乱放柴草,无乱排污水、无散养畜禽,彻底消灭卫生“死角”。(2)彻底整治村路、镇路。秋收以后,各村要把城市主干道旁边、村生产路进行彻底治理,清除杂草、垃圾、杂品杂物,生产路、排水沟要修整得沟平、坡顺、沿直,最后撒上灰线。镇路由路林科负责整修。
(二)搞好街道、空地硬化,10月30日前完成。
按照街巷硬化全覆盖的标准,有条件的村(社区)水泥硬化全部小巷子,条件差的村(社区)可用沙石、红砖、灰渣铺设,消灭土路,并配套建设好排水沟。各村、社区(不含有城中村改造任务的村),主要街道必须用水泥或沥青硬化,高标准建设排水系统,有条件的村(社区)安装路灯,沿街所有广告牌、宣传牌必须统一标准,达到整齐美观,无破损,无乱贴乱画。
(三)搞好街道绿化,10月30底前完成。
各村(社区)要搞好规划,确定好种苗,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要街道以乔木为主,珍稀树种胸径不低于6厘米,普通树种胸径不低于12厘米。绿化带、村内游园以灌木、草皮为主,力求品种多样,整齐划一。加强闲置土地、地面扬尘防控,闲置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种植二月兰、高羊茅等予以覆盖,闲置时间超过6个月的,种植成本较低的旱柳、连翘、三叶草、五叶地锦乔等灌木和地被植物。已开工的建筑工地形成的土堆,加盖遮阳网,或播撒草种予以覆盖。
(四)加强露天堆场扬尘污染整治
露天物料堆场要根据物料类别采取相应的覆盖、喷淋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露天装卸物料要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对场区内道路要进行硬化,在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专用场地和冲洗保洁设施,划分料区和道路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物料,保持道路整洁。
(五)加强施工工地、拆迁场地的扬尘污染整治
(1)施工工地、拆迁场地四周要连续设置围挡;必须按要求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车辆驶离工地前要对轮胎、车身实施有效清洗,不得带泥上路;渣土外运必须采取措施覆盖严密;(2)施工现场,道路及办公区、生活区、加工区的地面必须使用混凝土硬化,并适时对场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3)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分区、分类,标示明确,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采取遮盖等抑尘措施;(4)建筑工程脚手架外侧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防止和减少施工中的灰尘外逸;(5)施工现场垃圾日产日清,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各类废弃物;(6)工程建设必须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现场搅拌。
(六)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10月30日前完成。
1、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村(居)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集中整治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搞“一阵风”,杜绝前清后乱。各村(社区)要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村(居)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治理脏乱差,全靠你我他”的思想意识,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好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2、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各村(社区)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环境卫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管理办法,与村民福利、文明户评选等挂钩,激发群众维护好环境卫生的积极性。
3、成立队伍,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要亲自抓环境卫生,其他两委成员要划分责任区,包靠街巷,落实奖惩措施。同时,与环卫部门搞好对接,全时监督保洁人员的工作,监督好垃圾的清理拖运,一有问题立即反映。
三、奖惩措施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突击性任务,纳入全年农村干部考核,按照圣办发〔2013〕7号《2013年度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实行百分考核。10月13日开始,由农委、城建委牵头,对各村(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分别对70个行政村和7个总支进行排名通报。对环境卫生清理到位,保持好的村(社区)进行表彰奖励,对评比出的前10名分别奖励5000元,11―20名分别奖励3000元,21―30名分别奖1000元。,对工作不力,出现脏乱差问题的,除扣除考核分数和干部工资外,通报批评,公开曝光。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健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通过建立区、街、居三级管理体系,实施责权利统一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突出街道办事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强化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责任,发挥社区居委会的社会监督作用,有效形成区级指导推动、街道办事处组织指挥、部门齐抓共管、居委会协同配合,左右衔接、上下联动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新格局,努力把我市城市建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社会文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本着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城市环境卫生全方位清扫保洁的工作思路,按照费随事转、人财物相随、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通过强化各层级之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实行分级分权的属地综合管理,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
三、具体实施意见
(一)建立长效管理的新机制
通过实施理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市背街小巷和主干道环境卫生由市里单级管理转变为三级管理模式,即通过划分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责任区域,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范围和职责任务,切实构建起区级指导推动、街道办事处组织指挥、部门齐抓共管、居委会协同配合,左右衔接、上下联动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新格局。
1、认真落实管理职责。按照条块结合、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各街道办事处要积极开展工作,严格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清扫保洁行为,保证各街域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落实,对广大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处置,坚持做到日常管理到位、规范整治到位。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办事处要对辖区背街小巷和部分主干道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要履行对社区居委会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单位的清扫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的职责。
3、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要担负起对本辖区环境卫生管理的监管责任。要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监督检查社区环境卫生的质量,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二)全面承担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任务
1、关于主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主干道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由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全区清扫保洁面积为300184平方米,其中城南办负责团结路(人武宾馆至新钢中学)、解放路、人民路、通济路四条主干的清扫管理,面积为114489平方米;城北办负责长林路、平安路、茶山路、丰源路四条主干道的清扫管理,面积为100315平方米;袁河办负责团结路延伸段(新钢中学至钢丝厂),面积为85380平方米。
2、关于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各自管理范围,对辖区内背街小巷的所有面积实施保洁。同时,要确定清扫保洁模式,是由社区负责清扫保洁,还是对外招投标由清扫保洁公司负责,由各街道办事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全区背街小巷清扫保洁面积为1223280平方米,其中城南街道办事处清扫面积为513868平方米,城北街道办事处清扫面积为697674平方米,袁河街道办事处清扫面积为11738平方米。新增面积以后由市、区及街道办事处核定后,另行向市政府行文请示,相关清扫保洁经费区政府另行确定,但各办事处要承担新增面积的清扫保洁工作,做到任务不变、责任明确,确保责任区清扫保洁工作到位。
3、关于保洁经费的测算及下拨方式。
(1)财政经费测算情况。市环卫处移交到我区清扫保洁面积为1523464平方米,按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测算,每平方米街面每年清扫费为1.394元,市财政共下拨给我区清扫保洁经费为212.37万元。
(2)关于临街店面卫生费的收取。按照“谁服务,谁收费”的原则,由所在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收取。各街道办事处要组织人员对所管辖的作业范围内的临街店面、个体经营业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卫生服务费进行统一收取,用于弥补清扫保洁、袋装垃圾收运作业经费的不足。
四、适应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新要求,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管理的新秩序
全力抓好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市环卫处的城市环境卫生交接工作,健全、完善街道办事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与环卫清扫保洁服务机制,有效落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职责,组织搞好社区清扫保洁工作,着力抓好社区环境卫生热线投诉的办理和反馈工作,及时有效调处解决辖区范围内存在的各类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问题,坚决防止各类问题的回潮反复,全力确保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努力保持环境秩序的井然有序,真正实现分项包干、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共建格局,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见成效。利用社区报栏、橱窗等宣传阵地,采取入户动员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城市环境清整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好城市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和城市环境卫生清整活动,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和栖息环境。
按照“培训有制度、执法有机制、过程有监督、过错有追究、效能有评估、奖惩有措施”的工作原则,有效建立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综合执法长效管理责任制,努力在“管理全方位、执法全天候、责任全明晰、整治全到位”上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逐步消除各街域内违章,对社区内出现的私搭违章、私开门脸、乱摆乱卖、乱圈乱占、占压绿地等行为,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对社区内的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扔垃圾杂物,及时予以清除。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年3月20日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城市环境卫生接管工作进行深入调研,起草形成《关于认真做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接交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制定下发《渝水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阶段(3月21日-30日):按照《意见》的内容要求,全面做好接交工作,完成保洁队伍交接、任务移交等各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矛盾。
第三阶段(从4月1日起):按照新的作业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各街域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显著的效果,实现和保持街域环境卫生的洁、净、亮、美、序。
六、措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单位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见成效,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在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服从街道办事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并按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及时有效落实。
(二)明确责任,严明纪律
围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各办事处、各有关部门既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搞好衔接,要妥善处理改革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保证人、财、物到位,实现区、街、居联动,坚决防止和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逐项逐条抓落实,一项一件抓到位,切实做到管理无空白,责任无疏漏,考核无盲区,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精心组织,平稳过渡
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在落实环卫体制改革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改革与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改革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既要保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度的落实,也要确保全区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质量不滑坡。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街道办事处要努力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上做文章、下功夫,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宣传形式,唱响“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主旋律;要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全区人民热爱新余、建设新余、发展新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过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居委会共同为社区居民搞服务、解难题,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进而形成各方齐上阵、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督查,务求实效
为确保城市环卫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区里将成立督查工作组,积极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督查手段和措施,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检查督导,不仅要查问题,还要查单位领导是否真正重视、工作人员是否完全到位、各项工作是否按时完成、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履职不力、推诿扯皮、进展缓慢的单位或部门要通报批评,真正通过督查抓落实,通过督查出效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督查工作组,对本辖区内城市环卫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论文摘要]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面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传统教师的角色显然已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教师的角色也就必然实现新的转变。
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特点
(一)互动性教学
借助多媒体网络环境,实现了灵活的“人机对话”。不仅教师和学生可以快速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而且同班同学之间,甚至是在异地的人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
(二)情境性教学
“情境”是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多媒体网络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集声、形、光、色、景于一体的情境。
(三)资源共享性教学
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出现,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网,人人可以在这里寻找自己所需要及喜爱的知识去学习欣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对信息源的垄断;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等。
(四)辅教学
一些有剧毒或会爆炸的危险实验,或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的以及一般视觉不容易观察得到的瞬间即逝的实验或持续过程较长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实验并配以放映实验录像,变静为动,大小互化,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展示。这就发挥了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辅助功能,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五)个性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发展,理想的网络数据库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级别认定,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进度的安排,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使千百年来人们所期待的因材施教真正变成现实。
正是因为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有助于实现互动性、个性化的教学,而且富有鲜明、直观的画面,优雅、感人的音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这种环境不仅能使所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充分表达,而且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记忆,从而能更好地启迪创造性思维。
二、网络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
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更精确的知识[4]。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地体现在“导”上,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学生认知、判断、选择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教师与学生建立开放型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网络使课堂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研究单位和个体间的合作,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公平、开放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加开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自己的学习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各种问题讨论,在这种环境中相互尊重与信任是合作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再存在,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探讨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合作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三)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里,学科领域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决定学生们在学校应该学什么,以一系列新技能为基础来改组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积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课程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四)教师要成为一名积极学习者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成倍加快,面对这一现实,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对他们的以后教学是不够用的,必须不断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识和技术,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三、网络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高校教师应成为网络教学的设计者、开发者和研究者
开展网络教学,除了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为重要的应是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传授。若能在原有基础上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就能真正地提高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高校教师应对网络教学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充分地认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缺陷与不足,灵活多样地在教学中使用他们,发挥出每种教学手段的应有效能。
(二)高校教师应成为网络教学的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
网络教学中,虽然作为教学主体的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略。这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涉世不深的学生往往变得茫茫然,难辨真伪,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此外,网络信息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减少他们自由探索网络所需要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信息辨识能力与获取能力,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确保网络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高校教师应成为网络教学信息的提供者
因特网上的大量信息资源来源于哪里?微软公司中国部总裁杜家滨先生曾说:“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从Internet拿东西,只有一次是把我的东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个1%,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见汇小溪而成大川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因特网上的体现是再清楚不过了。高校教师既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就应重视掌握必要的网络制作开发技术,对于网络提供的材料加以认真的研究,并放回网络中,成为网络教学信息的提供者。
总之,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定位和转换是促成新世纪教育跨越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了辅导完成以学生为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客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